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试题练习(第七单元)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A.1914年6月B.1914年7月C.1918年11月D.1919年1月2.战争是血腥与残酷的。

在“一战”中曾有一场异常残酷的战役,双方伤亡70多万人。

战场上随处可见堆积如山的尸体和血肉模糊的伤兵,人称为“绞肉机”、“屠场”,这场战役是()A.索姆河战役B.马恩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高加索战役3.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欧洲形成了两个军事集团,正是这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争斗酿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两个军事集团”是指()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B.华约、北约组织C.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D.正义集团、非正义集团4.与萨拉热窝事件无直接关系的国家是()A.奥匈帝国B.英国C.塞尔维亚D.德国5.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人类推进了苦难的深渊。

一战的主要性质是()A.民族解放战争B.争夺美洲霸权的侵略战争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帝国主义掠夺战争6.“到1916年,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在战场上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厮杀,欧洲开始奔向毁灭,并且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材料认为欧洲“奔向毁灭”的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巴黎和会C.“慕尼黑阴谋”D.希特勒上台7.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了巨大的灾难,下列那行情景不符合实际情况()A.用汽车运送士兵B.士兵给家人打电话C.飞机空投食物D.德、法两国士兵共进晚餐8.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A.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 B.萨拉热窝事件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D.三国同盟的形成9.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正确的是()(1)这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的战争(2)这场战争后欧洲开始走向衰落(3)这场战争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4)这场战争使国际关系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拔高练习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主要是由于()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B.垄断组织的发展C.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D.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的斗争主要是围绕()A.建立两大军事集团B.维持欧洲大陆均势C.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世界霸权D.排斥美国插足欧洲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为了争夺“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哪一个国家的矛盾最尖锐()A.美国B.意大利C.英国D.俄国4.“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摘自1882年5月20签订的《同盟条约》)。

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A.德国和奥匈帝国BC.英国和奥匈帝国D.英国和俄国5.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ABCD.凡尔登战役6.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的原因是()ABCD.意大利背信弃义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不可能见到的武器是()8.下列哪一项不是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A.美国参加对德作战B.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C.中国等国加入战争D.意大利倒向协约国一方9.萨拉热窝事件之所以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不是其主要原因的是()A.斐迪南大公夫妇无辜被打死B.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强烈愤怒C.德国、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D.各帝国主义国家都想插手巴尔干半岛10.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中不包括()A.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C.意大利退出同盟国,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11.战争是当前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大事之一,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

据此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拿破仑对外战争在战争性质、作战范围、战争影响三个方面有何不同之处。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右图是来源于1885年某周报的一则漫画。

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最可能是A.工业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有权B.工业革命后,英国默许德俄在亚非疯狂争夺殖民地C.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霸权受到德俄的挑战D. 第三次科技革命动摇了英国的殖民霸权()2.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为此,德国挑起了A.布匿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科索沃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3.下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对该表格解读正确的是1861~1900AC.欧洲形势紧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D英、法两国基本没有参与第二次工业革命()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下列示意图中属于三国同盟的是A B C D()5.以下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皇帝对1914年某个突发事件的看法。

该突发事件指的是奥匈帝国皇帝德国皇帝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6. “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

由于伤亡惨重,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材料中的“此役”是指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7. “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

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

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A .普法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第一次世界大战D .第二次世界大战( )8. “到1916年,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在战场上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厮杀,欧洲开始奔向毁灭,并且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验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形成了三对主要矛盾,即英德矛盾、法德矛盾和俄奥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的矛盾。

英德矛盾围绕的焦点问题是A.争夺殖民地冲突B.扩张军备C.缔结军事同盟D.巴尔干半岛问题2、英国与法国、俄国结成三国协约的原因是A、英与法、俄在争夺世界霸权的问题上没有利害冲突B、英德矛盾上升,主动调整与法、俄的关系C、法德矛盾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D、德、奥、意三国结成同盟,英国插不进去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实质上说明了A、法德矛盾是当时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B、帝国主义为了争夺巴尔干半岛而结盟C、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斗市场互相勾结D、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斗争4、1914年,德皇威廉二世兴奋地高呼:“现在是C千载难逢的机会!”随即准备参加战争,向塞尔维亚宣战。

这个机会是指A、三国同盟成立B、三国协约成立C、萨拉热窝事件D、波斯尼亚危机5.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巴尔干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火药桶,关于其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地区居民多为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长期处于土耳其人统治之下,民族关系复杂B.巴尔干地区位置十分重要,巴尔干同盟投向协约国的怀抱,引起德、奥匈的不满C.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在该地区制造了新的矛盾,也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D.俄国奥匈帝国的介入,塞尔维亚建立南部斯拉夫人统一国家的要求,使该地区矛盾重重6、(2008重庆文综)下列对图7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B.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C.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7、下列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正确的是○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4两大军事集团形成A.○1○2○3○4 B. ○2○1○3○4 C. ○1○3○2○4D.○3○1○2○48.(2009年绍兴模拟)“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一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

历史小测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

历史小测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何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其原因是什么?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突飞猛进,出现垄断组织。

2.在西方殖民侵略过程中,抢占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因此它被称为什么?
英国“日不落帝国”
3.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两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
4.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要重新瓜分殖民地?
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发展超过传统的英国、法国,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5.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是谁?
两个军事集团:一方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三国同盟;另一方以英法俄为首三国协约。

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
双方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双方战争的目的是争夺殖民地与霸权。

7.大战前什么地方被称作“欧洲火药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
巴尔干半岛;萨拉热窝事件
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是什么?
1914年-1918年
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新式武器有哪些?转折点是哪个战役?
坦克、飞机凡尔登战役
10.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什么?
历时4年,30多个国家参战,死伤约3000万人,是人类的一场空前浩劫。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英国 50 32 20 14
法国 15~20
10 7 6
德国 — 13 17 16
美国 10 23 30 36
第二十三页,共25页。
(1)1820~1870年,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哪一个?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英国(yīnɡ ɡuó)。工业革命。
(2)从1870~1913年,世界工业的比重(bǐzhòng)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种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七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5页。
2.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我
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说明德国要求( )
D
A.尊重自己(zìjǐ)的权利
B.遵守世界秩序
C.建立军事基地 D.重新分割世界
第八页,共25页。
3.(株洲中考)读下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指出哪一组数字代
表的国家(guójiā)是协约国集C团( )
是欧洲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nǎ ge)国家是这场战
争真正的胜利者”。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B )
A.普法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鸦片战争
D.拿破仑在欧洲的扩张战争
第十九页,共25页。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场 波及欧、亚、非三洲和太平洋地区,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 人超过了1 000万,伤2 100万人,战争中共支出(zhīchū)战争经费2 084亿 美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 判他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 见义勇为者,应该表扬。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堂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堂练习(有答案)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奥、意同盟国和英、法、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而爆发的一次世界性大战。

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和计划的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4日全面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结束,持续时间长达4年零3个月,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这场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能力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首先,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

其次,大战也造成了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日本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

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这三个欧洲的老大帝国崩溃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战争的废墟上建立起来,同时,在旧帝国的版图上出现了德意志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波兰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和匈牙利共和国等资产阶级共和国。

英国和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它们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削弱。

相反美国却在战争中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除了俄国十月革命之外,还爆发了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以及欧美国家的许多政治罢工。

从此,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并日益发展壮大。

第四,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考频分析】本知识点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所占比重较大,考查的省份较多。

考查的题型看,选择题、判断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各种题型都有。

考查内容看,考查知识的覆盖面比较大,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战争的评价等内容。

考查的层次看,从识记到理解到运用都有涉及。

【经典题目】1. 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曾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为得到“阳光下的地盘”,20世纪初,德国采取了A.同英法结盟B.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C.建立法西斯政权D.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可以判断德国为了争夺殖民地,进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习题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前夕,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集中表现为()A.法德矛盾 B.法意矛盾C.英德矛盾 D.俄德矛盾2、观察右图,其中的圆圈连线和三角连线标志着()A.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轴心军事同盟的形成C.华约和北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D.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3、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如右下图所示,欧洲的六大国家中,既是“一战”前三国同盟的成员,又是“二战”轴心国成员的两个国家是指A.英法B.英俄C.德意D.俄法4、仔细观察下列关于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组成国的图示,正确的是()A BC D5、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

6、哪次战争开始于新文化运动的前一年,结束于五四运动的前一年?()A.美国南北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D.科索沃战争7、南斯拉夫某城有一石碑,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碑文记载的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个事件是A.来克星顿的枪声B.萨拉热窝事件C.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D.波士顿倾茶事件8、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A.凡尔登绞肉机B. 坦克等新式武器的应用C.萨拉热窝事件D.意大利秘密加入协约国9、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用手枪暗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此事被称为()A.凡尔登战役 B.萨拉热窝事件C.德国对法、俄宣战 D.英国对德国宣战(2009年·山东省潍坊市)10、“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他的子弹”引发了A.美国南北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美苏“冷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11、发生于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了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导火线?A.第二次世界大战B凡尔登战役C.第一次世界大战D.诺曼底登陆12.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试题练习(第七单元)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试题练习(第七单元)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试题练习(第七单元)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填空题。

1、一战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导火线:1914年6月。

3、时间:。

4、交战双方: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的;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

5、开始标志:1914年7月,向宣战6、主要经过:1916年的战役,被称为,体现战争的残酷性。

1917年,国和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7、结束标志:1918年11月,投降,一战以的失败告终8、战争性质:非正义的。

9、战争影响: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取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二.问答题。

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三.选择题。

1、三国协约指的是那三个国家组成的同盟集团()A、英、法、俄B、德、意、奥C、英、意、奥D、英、俄、奥2、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是()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C、欧洲共同体和七十七国集团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3、三国同盟的核心国是()A、奥匈帝国B、英国C、法国D、德国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德国突袭波兰5、“一战”中有一场战役,双方损失了近100万人,巨大的伤亡使这场战役被成为“绞肉机”,它是指()A、凡尔登战役B、索姆河战役C、日德兰海战D、滑铁卢战役6、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最终以那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失败而告终()A、三国协约B、三国同盟C、轴心国D、反法西斯同盟四、请回答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什么时间结束的?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它是一次什么性质的战争?2.我们应如何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2014年秋7.21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题及答案(培优题)下载

2014年秋7.21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题及答案(培优题)下载

B.战 争 爆 发 前 在 欧 洲 形 成 了 两 大 军 事 对 抗 集 团
C.萨 拉 热 窝 事 件 是 战 争 爆 发 的 导 火 线
D.凡 尔 登 战 役 是 大 战 中 最 惨 烈 的 战 役 之 一
马恩河会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军队同德军于1914年和1918年在法国马恩 河 地 区 进 行 的 两 次 会 战。 马恩河会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发生在法国 境 内 马 恩 河 地 区 的 一 次 重 要 战 役。1914 年 8 月,德 军 同 法 、英 军 队 在 法 国 边 境 展 开 激 战 ,双 方 共 投 入 350 万 大 军 。 法 军 和 英 军 被 迫 南 撤 。9 月 3 日 ,德 军 越 过 马 恩 河 。5 日 ,法 军 主 力 经 过 重 新 部 署 ,在 马 恩 河 一 带 200 公 里 战 线 上 开 始 反 击 德 军 ,至 9 日 迫 使 贸 然 南 进 的德第一、二集团军撤退到马恩河以北至凡尔登一线。马恩河战役使德军包抄法军 的 计 划 失 败,德 国 在 西 线 速 决 战 略 破 产 ,总 参 谋 长 毛 奇 被 德 皇 威 廉 二 世 撤 职 ,改 由 法 金 汉 担 任 。
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 他 两 缔 约 国 必 须 以 它 们 的 全 部
军 队 给 予 被 攻 击 的 一 方 援 助 。”这 里 的 “其 他 两 缔 约 国 ”是
()
A.德 国 和 奥 匈 帝 国
B.俄 国 和 奥 地 利
C.德 国 和 奥 地 利
D.英 国 和 俄 国
3.20世纪初,大国结盟让整个欧洲笼罩着 战 争 的 阴 霾,按 当
迟 学 比 不 学 好 。 ——— 普 布 利 留 斯 · 西 鲁 斯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姓名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①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②战争的深层次原因是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③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④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A.①④B.②③C.①②D.①③2.它是由民族矛盾引发的一次偶然事件,但它却成为一场历时四年的世界性战争爆发的导火线,它是指()A.凡尔登战役B.苏格兰人民起义C.萨拉热窝事件D.林肯当选总统3.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当时,“他”的子弹射向()A.德国皇储B.俄国沙皇皇位继承人C.奥匈帝国皇储D.匈牙利皇储4.一战爆发前夕,一位往来于世界各地的英国商人目击了这次大战导火线发生的全过程,那他当时正处在()A.北非B.南亚C.巴尔干半岛D.小亚西亚半岛5.“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

”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A.英国和奥匈帝国B.俄国和德国C.德国和奥匈帝国D.英国和俄国6.一战参战国中,与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是为维护民族独立而战的国家是()A.俄国B.中国C.奥匈帝国D.塞尔维亚7.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明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有一项不准确。

它是()A.战争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D.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8.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这反映了德国()A.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的野心B.不满意当时的本国领土的狭小C.对其它帝国主义的不满D.想称霸世界的野心9.意大利在一战前是同盟国,在战争中却参加了协约国作战,这说明()A.意大利见风使舵,不值得信任B.意大利统治者是从本国利益出发,维护本国的利益C.协约国力量强大D.与同盟国之间有矛盾10.阅读下列表格和图,根据所学知识和图表中提供给的信息,所呈现的结果是第几个图()材料二:A德国(左)向英国(右)B斐迪南大公遇刺C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1916 )提出挑战(漫画)二、材料题:11.看下图,回答问题(1)用不同颜色的线条,画出同盟国和协约国。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评测练习题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评测练习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评练习一、选择题1.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表:上述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C.美德取代英法掌握了世界霸权 D.美英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2.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有①三国同盟形成②凡尔登战役③萨托热窝事件④三国协约形成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⑧④3.有人认为:加入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这场战争就不会爆发。

“这场战争”是指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中东战争 D.科索沃战争4.有专家说:“就像1914年时那样,一起小事件就能够触发同盟义务,引发一场覆盖面更广的战争。

”这起“小事件”是A.克里木战争B.英俄签订军事协约C.萨拉热窝事件D.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5.与“突发事件”、“枪声”、“第一次世界大战”等信息相关的是A.来克星顿枪声 B.萨拉热窝事件 C.凡尔登战役 D.德国闪击波兰6.百年前的一场世界战争,“令全欧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

这是欧洲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

材料描述的战争是A.英法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苏德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7.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

下列有关一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萨拉热窝事件说明个人恐怖主义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②凡尔登战役后,德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③战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④1918年,同盟国战败宣告一战结束A.②③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④8.一位英国政治家说: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一战中为自身利益而望风使舵,背叛“朋友”的国家是A.德国B.法国C.英国D.意大利9.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三四年,将有800万至1000万士兵相互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战争结果给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1.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推动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C.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殖民扩张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成立两大军事对峙集团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经济B.扩张领土C.称霸世界D.掠夺原料3.“一战”前夕,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集中表现为()A.法德矛盾B.法意矛盾C.英德矛盾D.俄德矛盾4. 仔细观察下列关于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组成国的图示,正确的是()A. B.C. D.5. 南斯拉夫某城有一石碑,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碑文记载的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个事件是()A.来克星顿的枪声B.萨拉热窝事件C.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D.波士顿倾茶事件6. 哪次战争开始于新文化运动的前一年,结束于五四运动的前一年?()A.美国南北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D.科索沃战争7.战爆发后,为了自身利益,望风使舵,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的国家是()A.德国B.日本C.意大利D.奥匈帝国8.对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行为,认识错误的是()A.该行为挽救了民族危机B.该行为没能解决政治纷争C.该行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该行为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9. 第一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日德兰战役D.索姆河战役10.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

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的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A.拿破仑执政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希特勒上台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 .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B .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C .意大利退出同盟国,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D .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12. 第一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华书局版复习特训七十八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华书局版复习特训七十八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华书局版复习特训七十八第1题【单选题】下列一组图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国的征兵海报,但实际上各国参战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 )A、巩固本国政权B、欺骗国内舆论C、重新分割世界D、转移矛盾视线【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某条约第2条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这一条款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指( )A、英国、法国B、法国、俄国C、德国、奥匈帝国D、英国、俄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为了争夺“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哪一个国家的矛盾最尖锐( )A、美国B、意大利C、英国D、俄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近200万兵力,共伤亡70多万人,属于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历史上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

把凡尔登战役称为“绞肉机”主要是用以形容( )A、武器的先进性B、进攻的快速性C、范围的广泛性D、战争的残酷性【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见风使舵”比喻跟着形势转向,结合一战爆发前后历史,你认为哪一个国家的举动最符合这个成语的含义( )A、英国B、德国C、法国D、意大利【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苏联成立②协调美日矛盾的华盛顿会议召开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④十月革命爆发A、④③①②B、④①③②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都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C、性质都是帝国主义战争D、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B、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年级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题分合计29分)1.一战的导火线是:A.萨拉热窝事件B.曹里曹拉事件C.密拉特事件D.波士顿倾茶事件2.一战最关键的一年是:A.1914年B.1915年C.1916年D.1917年3.一战结束于:A.1914年B.1915年C.1917年D.1918年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A.1912—1916B.1914—1918C.1915—1918D.1913—19175.一战中和同盟国结盟但参加协约国集团作战的是:A.奥匈帝国B.塞尔维亚C.意大利D.德国6.西线主要的交战双方是:A.法,德B.德,俄C.塞尔维亚,奥匈帝国D.俄,奥匈帝国7.一战期间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场是:A.东线B.西线C.南线D.索姆河战役8.在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马祖尔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索姆河战役9.英军首次使用坦克的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马祖尔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索姆河战役10.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的新式武器是:A.坦克B.飞机C.大炮D.毒气11.美国参战的时间是:A.1917年B.1918年C.1919年D.1920年12.一战的开始时间是:A.1914年B.1915年C.1916年D.1917年13.一战中爆发在同一年的两大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马恩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D.马恩河战役,马祖尔河战役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之间的争夺B.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巴尔干危机D.英德竞争15.关于一战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是一次帝国主义间的争霸战争B.大战给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C.大战是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

D.许多新式武器投入战场,造成重大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16.下列关于一战意义叙述正确的是:①这是一次帝国主义间的争霸战争②大战给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③大战是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④许多新式武器投入战场,造成重大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②③④二、多项选择题(共1题,题分合计1分)1.关于一战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这是一次帝国主义间的争霸战争B.大战给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C.大战是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D.许多新式武器投入战场,造成重大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三、填空题(共19题,题分合计19分)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 阶段。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A.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B.长期战争导致国家的崩溃C.协约国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D.同盟国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2.“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A.英法俄与德意奥双方的利益不同B.英德矛盾已成为列强的主要矛盾C.欧洲列强为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D.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3.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在于A.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矛盾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C.德奥结成军事同盟D.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4.“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这次战役规模巨大,法军的66个师、德军的46个师在这里厮杀,双方伤亡人数达到70多万”,这说明了A.战争是解决矛盾的唯一手段B.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C.交战双方都没有正义性D.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引发战争5.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根本原因是A.参战国革命运动高涨B.参战国经济濒临崩溃C.美国放弃“中立”,对德宣战D.苏俄坚决退出了战争6.下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阶段使德军速决战的计划破产B.1915--1916年发生了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C.第二阶段末期战略主动权移至协约国一方D.第三阶段以德国宣布投降而告结束7.标志着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事件是A.《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订B.法俄同盟的建立C.英法协约的签定D.英俄协约的签定8.一战期间,美国供给协约国各种物资达105亿美元,贷款100亿美元,因此它与协约国关系更为密切。

这主要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A.美国认为协约国是正义的B.美国认定同盟国会失败C.一战前与协约国结成了同盟D.协约国控制了制海权9.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在进行反侵略战争的准备时,法国曾向其出售军火,并为其训练军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填空题。

1、一战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导火线:1914年6月。

3、时间:。

4、交战双方: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的;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

5、开始标志:1914年7月,向宣战
6、主要经过:1916年的战役,被称为,体现战争的残酷性。

1917年,国和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7、结束标志:1918年11月,投降,一战以的失败告终
8、战争性质:非正义的。

9、战争影响: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取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二.问答题。

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三.选择题。

1、三国协约指的是那三个国家组成的同盟集团()
A、英、法、俄
B、德、意、奥
C、英、意、奥
D、英、俄、奥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
C、欧洲共同体和七十七国集团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3、三国同盟的核心国是()
A、奥匈帝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德国突袭波兰
5、“一战”中有一场战役,双方损失了近100万人,巨大的伤亡使这场战役被成为“绞肉机”,它是指()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滑铁卢战役
6、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最终以那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A、三国协约
B、三国同盟
C、轴心国
D、反法西斯同盟四、请回答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什么时间结束的?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它是一次什么性质的战争?
2.我们应如何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