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基地】九下7.2正弦余弦(2)
苏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正弦、余弦(2)PPT模板
04
延伸拓展
正弦、余弦(2)
畅所欲言 1.对于一个角的正弦、余弦,你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和你的同伴交 流一下!
2.你还有什么收获或困惑吗?
正弦、余弦
苏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汇报人:XXX
正弦、余弦
苏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汇报人:XXX
目 录
01 复 习 巩 固 02 新 课 导 入 03 课 堂 检 测 04 延 伸 拓 展
01
复习巩固
正弦、余弦(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正弦
sinA=∠A斜的边对边
=
a c
三
角 函 数
余弦
cosA=∠A斜的边邻边
=
b c
正切
tanA=∠ ∠AA的 的对 邻边 边
B
5
A
C
12
03
课堂检测
正弦、余弦(2)
小明在放风筝时,他的手离地面的距离AD=1m.假设风筝线AB是一 条直线段,当AB=95 m时,测得风筝线与水平线所成角为35°,求此 时风筝的高度(精确到1m)(参考数据:sin35°≈0.5736, cos35°≈0.8192,tan35°≈0.7002).
=
a b
02
新课导入
正弦、余弦(2)
如图,在Rt△ABC 中,∠C=90°,AC=12,BC=5.
1.AB=______; 2.sinA=____,cosA=____; 3.sinB=____,cosB=____; 4.tanA=____,tanB=____.
B 5
A
C
12
正弦、余弦(2)
sinA=cosB,cosA=sinB,tanA= 1. tanB
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7章锐角三角函数7.2正弦、余弦》教案_27
【课堂反馈】 1. 已知:如图, ∠ ACB=900,CD⊥AB,填空:
( ) BC
CD
( 1) sin A
;(2) sin B
AC ( )
( )
( 3) cos ACD
CD , cos BCD
( )
;
( )
BC
( )
;
AB
( 4) tan A CD
( ) , tan B ( )
(3) ∠ AOA1、∠ BOB1、∠ COC1 对边大小顺序为 ____________ _ ;
(4)sin ∠ AOA1、 sin ∠BOB1、 sin ∠ COC1 大小顺序为 ______________ ;
归纳总结:一个锐角越大,这个角的正弦就越
_________. ;
同理:一个锐角越大,这个角的余弦就越 _________.
( 1)试求 ABC 的面积; ( 2)当边 FG 与 BC 重合时,求正方形 DEFG 的边长; ( 3)设 AD x , ABC 与正方形 DEFG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求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 x 范围;
y ,试
3. 在△ ABC中, BC= 9a, AC=12a, AB= 15a,cosB=______,sinB=_______
二、应用发散 在下列的正方形网格中,解决问题:
A
A
A
B
C
B
C
B
C
sinA=____,cosA=_____.sinB=____,cosB=_____.sinA=____,cosA=_____. sinB=____,cosB=_____. sinC=____,cosC=_____.sinB=____,cosB=_____.
九年级数学下册7.2正弦余弦 教案新版苏科版
7.2正弦、余弦小已确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______与、余弦的定义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值。
用计算器我们可以更快、°的值,你们得到什么结论?AC,sinA=a,cosB=______,sinB=_______7.2正弦、余弦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正弦、余弦的含义,会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某个锐角的正弦和余弦值。
2、能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问题1:如图,小明沿着某斜坡向上行走了13m后,他的相对位置升高了5m,如果他沿着该斜坡行走了20m,那么他的相对位置升高了_________m,行走了_________m。
问题2:在上述问题中,他在水平方向又分别前进了_________m,_________m。
二、探索活动1、思考:从上面的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已确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_____;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______。
(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弦的定义:如图,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a与斜边c的比叫做∠A的______,记作________。
即:sinA=________=________.3、余弦的定义如图,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邻边b与斜边c的比叫做∠A的______,记作=_________。
即:cosA=______=_____。
(你能写出∠B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吗?)试试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试牛刀根据如图中条件,分别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值。
5、思考与探索怎样计算任意一个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呢?(1)如图,当小明沿着15°的斜坡行走了1个单位长度到P点时,他的位置在竖直方向升高了约_____个单位长度,在水平方向前进了约______个单位长度。
苏科版九下数学课件7-7-2正弦和余弦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课题
2.30º、45º、60º角的正、余弦值分别为多少?
B
2 60º 1
A 30º
C
3
∟ ∟
B
21
45º
A1 C
1 sin30º= 2
cos30º= 3
2
sin60º= 3
2
1
cos60º= 2
2
sin45º= 2 cos45º= 2
2
观察以下各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特征?
也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呢?
B
sinA= cosB=
a =c
c
a
a
=
c
A
b
C
sinA= cosB = cos (90º-A)
∠B=90º-∠A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 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sinA=cos(90º-A), cosA=sin(90º-A)
例题讲解: (1)已知sinA=且1∠B=90º—∠A,求cosB;
1、计算:
2
2.(1)已知sinα=求C5OSα (2)若sinα+cosα=1 求sinαcosα
作业:习题A组第5题,
小组作业:习题B组第1、2题。
补充:已知θ为锐角,且关于x的 方程2x2-4xsinθ+3cosθ=0的两个实 数根相等,求锐角θ。
1
sin30º=
2
cos30º= 3
2
sin60º= 3
2
1 cos60º= 2
2
sin45º= 2
2
cos45º= 2
sin30º=cos60º sin60º=cos30º sin45º=cos45º,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教案7.2正弦和余弦
7.2 正弦、余弦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正、余弦定义的理论基础是相似三角形;掌握正弦、余弦的定义,并能初步应用解答一些简单的三角函数值问题;2.使学生理解正、余弦的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取值范围的推导过程,并会用它们去解 答一些基本问题;3.使学生理解从特殊到一般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余弦定义及其应用是重点;而它的抽象概括过程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一、从生产实际中提出学习本章的重要性例如,修建某扬水站……(板书本章和本节课题)二、正弦和余弦定义的教学过程1.从特殊到一般抽象、概括出正、余弦定义。
(教师打出投影片,每打一个,边讲边问)从图6-1到图6-4我们发现以下两点:(一边讲解,一边启发学生说出结论) 在Rt △ABC 中,(1)当锐角∠A 不变时,它所对的边BC 与斜边AB 的比值不变;(2)当锐角∠A 发生变化时,它所对的边BC 与斜边AB 的比值也随着发生变化。
由此我们给出定义在△ABC 中,∠C =90°,如图6-5,那么BCAB(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即sinA =斜边的对边A类似地,ABAC (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cosA =斜边的邻边A 2.对符号的理解.sin 的全文为Sine,国际音标为[sain ],cos 的全文为cosine,国际音标为[kausain ].sinA 是一个完整的记号,不是Sin ·A,记号里省略了角的符号“∠”,第一个字母“S ”要小写.3.运用标准图形,变式图形和复合图形进一步熟悉正、余弦的定义.(图6-6)sinA = sin D= sin E= =cos A= cos D= cos E= =sin B= sin E= sin ∠GFE=cos B= cos E= cos ∠GFE=4.标准图形简单应用,变式练习.例1 △ABC 中,∠C =90°,AC =6,AB =10.(图6-7)求:(1)∠B 的正弦;(2)∠B 的余弦;(3)∠A 的正弦;(4)∠A 的余弦;练习1(标准图形)(课本P.7.1)例2 △ABC 中,∠C =90°,sin A=32.求:(1)cosA ; (2)sinB ; (3)cosC.例3 (复合图形)如图6-8,△ABC 中,∠C =90°,CD ⊥AB 于D.BC =12,AC =5.求:sinA,sin ∠BCD,cos ∠ACD.如图6-9,∠A 为钝角,AB =10,AC =17,sinB =4 5.求BC.(提示:过点A 作AD ⊥BC 于D ,BC =21)三、特殊角的正弦和余弦三角函数值的教学过程1.求30°,45°,60°的正弦和余弦值.例4 根据定义求30°和60°的正弦和余弦值.(引导学生画出图6-10),得到解答)sin30°= cos30°=sin60°= cos30°=例 5 根据定义求出45°的正弦和余弦值.(引导学生画出图6-11,得到解答)sin45°=cos45°=2.记忆方法.(1)根据图形记忆;(图6-10和图6-11)(2)列表记忆.3.应用举例,变式练习.例6 求值:(1)sin30°+sin60°;(2)︒-︒-︒30cos 160sin 45sin 2 答:(1)231+; (2)231--. 四、引导学生根据定义发现正弦和余弦的取值范围1.取值范围:如图6-12,sinA = cosA =sinB = cosB =你能发现sinA ,cosA 的取值范围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出,当∠A 为锐角时:0<sinA <1, 0<cosA <1.(因为sinA =斜边的对边A ∠,cosA =斜边的邻边A ∠,而直角三角形斜边大于直角边.)2.应用举例,变式练习.例7 ∠A 为锐角,下列正确的是()A.2)1(sin -A =sinA -1B.cosA =1.02C.sinA =-0.34D.|cosA +1|=cosA +1例8 化简:(1)|1-cosA |-|sinA -1|;(A 为锐角)(2)|cos α|+2)cos 1(α-.( α不锐角)解(1):因为A 为锐角,所以0〈cosA 〈1,0〈sinA 〈1,则1-cosA 〉0,sinA -1〈0.故原式=(1-cosA)-(1-sinA)=sinA -cosA.(2)因为α为锐角,所以0<cos α<1,故原式=cos α+|1-cos α|=cosA +1-cos α=1.五、小结1.教师先提出以下问题:这两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些重要的思维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出:在学习了三个主要内容(2)学习了从特殊到一般认识客观规律的基本方法.(3)应注意sinA 是一个整体符号,是比值,它随着∠A 的变化而变化.六、作业1.已知△ABC 中,∠C =90°,AB =13,AC =5.求sinA,cosA 的值.2.已知△ABC 中,∠C =90°,cosA =34.求sinA,sinB,cosB.3.计算:(1)sin45°·cos30°+cos45°·sin30°;(2)1-sin260°+cos260°.选作:已 知∠A ,∠B 均为锐角,并且sinA 是6x 2-11X +3=0的根,cosB 是方程6X2-X -2=0的根.求sin 2A +COS 2B 的值.(答案:95) 板书设计(略)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这份教案为两课时,讲了三个内容:正弦和余弦的定义及其两条性质.对于定义的教学,采取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方法,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学 生的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对于两条性质的教学,也是尽可能让学生去猜想和发现,教师再归纳总结,其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上述三个内容,每一个内容之后,尽可能采取标准图形、变式图形(或变式练习)、复合图形和构造基本图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和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这份教案是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设计的,如果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好,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由于这份教案是两课时,所以板书设计由老师们自定.。
九下7.2正弦余弦(2)
§7.2 正弦、余弦(2) 教案备课时间: 主备人: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课前复习】:【新课导入】:如图,在Rt △ABC 中, ∠C=90º, AC=12, BC=5. 求: sinA 、cosA 、sinB 、cosB 的值.你发现sinA 与cosB 、 cosA 与sinB 的值有什么关系吗? 结论:【典型例题】: 1. 比较大小2.已知α为锐角:90A B ∠+∠=︒若sinA =cosB cosA =sinB(1) sin α= ,则cos α=______,tan α=______,(2) cos α= ,则sin α=______,tan α=______,(3)tan α= ,则sin α=______,cos α=______,3.如图,在Rt △ABC 中,∠ACB=90°,CD ⊥AB,垂足为D,CD=8,AC=10 (1)求锐角A 、B 的正弦、余弦: (2)求AB 、BD 的长4.如图,在△ABC 中, ∠C=90º,D 是BC 的中点,且∠ADC=45º,AD=2,求tanB 的值.课后练习: 【知识要点】:在Rt △ABC 中,若∠A+∠B=90゜,则sinA=cosB, cosA=sinB1212【基础演练】:1.在R t△ABC中,如果各边长度都扩大3倍,则锐角A的各个三角函数值 ( )A.不变化B.扩大3倍C.缩小13D.缩小3倍2.在R t△ABC中,∠C=90º,且锐角∠A满足sinA=cosA, 则∠A的度数是( )A.30ºB.45ºC.60ºD.90º3.在R t△ABC中,∠C=90º,sinA=12,则BC:AC:AB等于 ( )A. 1:2:5B. 1:12D. 1:2:4. 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则下列线段的比中不等于sinA的是( )A.C DA CB.D BC BC.C BABD.C DC B5.如图,P是∠α的边OA上一点, 且P点坐标为(3,4), 则αsin= _________,αcos=_____________.6. 在R t△ABC中,∠B=90º,AC=15,sinC=35,则BC=_______________7.比较大小:(用>,<或=表示)①sin40゜cos40゜②sin80゜cos30゜③sin45゜ cos45゜8.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8和6,较短的一条对角线与菱形的一边的夹角为α,则sinα=______________,cosα=_______________,tanα=_________________9.已知α为锐角,(1)αsin=23,则αcos=_________ tanα=_________________(2)cosα=23,则sinα=_________ tanα=_________________(3)tanα=23,则sinα=_________ cosα=_________________10.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90゜,CD⊥AB 于D已知AC=5,BC=2 ,求sin∠ACD的值.DB ADC B A【拓展与延伸】:11.如图,在矩形ABCD 中,DE⊥AC 于E ,设∠ADE=α,且 4cos 5α=, AB = 4, 则AD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α为锐角且αsin =35则sin(90)α︒-等于( )A .925B .35C.45D .162513.如图,AB 表示地面上某一斜坡的坡面,BC 表示斜面上点B 相对于水平地面AC 的垂直高度, ∠A=14º, AB=240m.(友情提示:sin14º=0.24, cos14º=0.97, tan14º=0.25) 求点B 相对于水平地面的高度(精确到1m).CBAABCDE。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2《正弦、余弦》(第1课时)讲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2《正弦、余弦》(第1课时)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2《正弦、余弦》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正弦和余弦的定义,理解它们的性质,并能运用正弦和余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九年级下册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对三角函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正弦和余弦的定义,通过举例、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并能运用正弦和余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学生能够自主探究正弦和余弦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正弦和余弦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正弦和余弦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引导发现法:在讲解正弦和余弦的性质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发现其中的规律。
3.练习法:通过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活实例引入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正弦和余弦的定义,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它们的性质。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正弦和余弦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7.2正弦、余弦公开课优质教案(3)
正弦、余弦课题7.2正弦、余弦(1)主备人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锐角地正弦、余弦地概念;2.会利用计算器求一个锐角地正弦、余弦;3.了解锐角地正弦值随锐角地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锐角地增大而减小,初步学会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地方法.教学会求一个锐角地正弦值、余弦值.重点、难点集体智慧(以知识体系为主)个性设计教学后记情境引入如图,小明沿着某斜坡向上行走了13m后,他地相对位置升高了5m.思考:如果他沿着该斜坡行走了26m,那么他地相对位置升高了多少?水从学生熟悉地情景出发,能激发求知欲平位置前进了多少?望.如果他行走了a m呢?活动一1.在行走过程中,小明地相对高度与行走地路程有怎样地关系?∠A地对边与斜边之比为__________;2.在行走过程中,小明地水平距离与行走地路程有怎样地关系?∠A地邻边与斜边之比为__________;3.你有何发现?从上述问题可以看出:当直角三角形地一个锐角地大小确定时,它地对边与斜边地比值,邻边与斜边地比值也就确定.正弦、余弦地概念1.正弦地定义.如图,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地对边a与斜边c地比叫做∠A地______,记作________.即:sin A=_________=_________.2.余弦地定义如图,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地邻边b与斜边c地比叫做∠A地______,记作=_________.即:cos A=__________=_________.3.你能写出∠B地正弦、余弦地表达式吗?试试看.4.小试牛刀根据图中数据,分别求出∠A、∠B地正弦和余弦.例题讲解:活动二怎样计算任意一个锐角地正弦值和余弦值呢?1.如图,当小明沿着15°地斜坡行走了1个单位长度到P点时,他地位置在竖直方向升高了约______个单位长度,在水平方向前进了约______个单位长度.根据正弦、余弦地定义,可以知道:sin15°=________,cos15°=________.2.请根据图形计算:sin30°=_____,cos30°=_____.sin75°=_____,cos75°=_____.3.观察与思考:通过计算sin15°、sin30°、sin75°地值,你有何发现?通过计算cos15°、cos30°、cos75°地值,你有何发现?备课评价:年级主任(签名):。
2019年秋苏科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7.2 正弦、余弦》PPT课件 (2)(精品).ppt
B
由刚才分析可知:
A
C
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确定时, 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也就确定.
4
锐角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A的三角函数. B
在△ABC中, ∠C=90°.
A
C
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a与斜边c的比叫做
∠A的正弦,记作sinA.
sinA = ∠A的对边 = a
斜边
c
13
在△ABC中, ∠C=90°,如果 sin A 2 , 3
求sinB,tanB的值.
14
比较:sin40°与sin80°的大小;
cos40°与cos80°的大小?
探索与发现 当锐角α越来越大时, 它的正弦值越来越__大___, 它的余弦值越来越__小___,
15
正弦 sinA = ∠A的对边 = a
正弦,余弦
1
BC tanA= AC
B
AC
tanB= BC
A
C
2
如图,小明沿着某斜坡
向上行走了13m,他的相对
位置升高了5m.
5m
A
可求出∠A的对边与斜边之比为___
如果他沿着斜坡行走了26m,那么他的相 对位置升高了多少?
可求出∠A的对边与斜边之比为___
以上情况下∠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又如何?
)
()
AB
D
C
B
(3)cosACD CD , cosBCD (
)
(
)
BC
(4)tanA CD (
(
)
) AC
,
tanB (
BD
) (
AC 7)
如图,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AB的长为m,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锐角三角函数7.2正弦余弦7.2.2正弦余弦值的求法同步练习2新版苏科版
第7章 锐角三角函数7.2 第2课时 正弦、余弦值的求法知识点 1 正弦、余弦值的求法1.已知Rt △ABC 中,∠C =90°,BC =3,AB =5,那么sin A 的值是( ) A.35 B.34 C.45 D.43图7-2-132.xx·衢州 如图7-2-13所示,AB 是圆锥的母线,BC 为底面直径,已知BC =6 cm ,圆锥的侧面积为15π cm 2,则sin ∠ABC 的值为( )A.34B.35C.45D.533.xx·常州模拟 已知在Rt △ABC 中,∠C =90°,tan B =43,则cos A =________.4.如图7-2-14,在Rt △ABC 中,∠C =90°,BC =5,AB =13,求∠A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图7-2-145.如图7-2-15,在Rt △ABC 中,∠C =90°,tan A =12,求∠B 的正弦值与余弦值.图7-2-15知识点 2 用正弦、余弦求边长6.在Rt △ABC 中,∠C =90°, sin A =35,BC =6,则AB 的长为( )A .4B .6C .8D .107.在Rt △ABC 中,∠C =90°,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A .a =c ·sinB B .a =c ·cos BC .a =c ·tan BD .a =ccos B8.如图7-2-16,在△ABC 中,AD ⊥BC ,垂足为D .若AC =6 2,∠C =45°, tan B=3,则BD 等于( )A .2B .3C .32 D .239.在Rt △ABC 中,∠C =90°, cos A =13,AC =2,那么BC =________.7-2-16图7-2-1710.xx·宁波 如图7-2-17,一名滑雪运动员沿着倾斜角为34°的斜坡,从A 滑行至B ,已知AB =500米,则这名滑雪运动员的高度下降了________米.(参考数据:sin34°≈0.56,cos34°≈0.83,tan34°≈0.67)11.如图7-2-18,在△ABC 中,CD ⊥AB, sin A =45,AB =13,CD =12,求BD 的长.图7-2-1812.如图7-2-19,长为5 m 的梯子MN 以倾斜角62°架在墙上,求梯子的底端N 到墙的距离NP .(参考数据:sin62°≈0.88,cos62°≈0.47)图7-2-1913.如图7-2-20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 (3,m )是第一象限内的点,且OP 与x 轴正半轴的夹角α的正切值为43,则sin α的值为( )A.45B.54C.35D.537-2-207-2-2114.xx·宁波如图7-2-21,在菱形ABCD中,AB=2,∠B是锐角,AE⊥BC于点E,M是AB的中点.连接MD,ME,若∠EMD=90°,则cos B的值为________.图7-2-2215.xx·海南如图7-2-22,在矩形ABCD中,AB=3,AD=5,点E在DC上,将矩形ABCD沿AE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那么cos∠EFC的值是________.16.如图7-2-23,在正方形ABCD中,M是AD的中点,BE=3AE,试求sin∠ECM 的值.图7-2-2317.如图7-2-24,在Rt △ABC 中,已知∠C =90°,sin B =45,AC =8,D 为线段BC上一点,且CD =2.(1)求BD 的长; (2)求cos ∠DAC 的值.图7-2-2418.如图7-2-25,在△ABC 中,AD 是边BC 上的高,E 为边AC 的中点,BC =14,AD =12,sin B =45.求:(1)线段DC 的长; (2)tan ∠EDC 的值; (3)sin ∠BAC 的值.图7-2-25第7章 锐角三角函数7.2 第2课时 正弦、余弦值的求法1.A2.C [解析] ∵圆锥的侧面积为15π cm 2,则母线长l =2×15π÷6π=5(cm),利用勾股定理可得OA =4 cm ,故sin ∠ABC =45,故选C.3.45 [解析] 如图,由tan B =43,设AC =4k ,BC =3k ,由勾股定理,得AB =5k ,则cos A =AC AB =4k 5k =45. 4.解:在Rt △ABC 中,∵BC =5,AB =13, ∴AC =12,∴sin A =513,cos A =1213,tan A =512.5.[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与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由tan A =12,可设BC =k ,则AC =2k ,AB =5k ,所以sin B =AC AB =2 55,cos B =BCAB =55. 6.D7.B [解析] sin B =b c ,则选项A 错误;cos B =a c ,则选项B 正确;tan B =b a,则选项C错误;cos B =ac,则选项D 错误.故选B.8.A [解析] ∵AC =6 2,∠C =45°,∴AD =AC · sin45°=6.∵tan B =3,∴ADBD=3,∴BD =AD 3=2.9.4 210.280 [解析] 在Rt △ABC 中,AB =500米,∠B =34°,sin B =AC AB,∴AC =AB ·sin34°≈500×0.56=280(米),即这名滑雪运动员的高度下降了280米.11.解:∵CD ⊥AB ,∴∠CDA =90°.∵sin A =CD AC =45,CD =12, ∴AC =15,∴AD =AC 2-CD 2=9,∴BD =AB -AD =4.12.解:由题意知,cos62°=NP MN,则NP =MN ·cos62°=5·cos62°≈2.35(m).13.A [解析] 如图,过点P 作PE ⊥x 轴于点E ,则可得OE =3,PE =m ,在Rt △POE中,tan α=PE OE =m 3=43,所以m =4,则OP =5,故sin α=45. 14.3-12[解析] 延长EM ,交DA 的延长线于点G ,连接ED .∵M是AB的中点,∴AM=BM.又∵四边形ABCD是菱形,∴GD∥BC,∴∠GAB =∠ABC .又∵∠AMG =∠BME ,∴△AMG ≌△BME (ASA),∴GM =EM ,AG =BE .又∵MD ⊥GE ,∴DG =DE .设BE =x ,则DE =x +2.在Rt △ABE 中,AE 2=AB 2-BE 2,在Rt △ADE 中,AE 2=DE 2-AD 2,∴AB 2-BE 2=DE 2-AD 2,即22-x 2=(x +2)2-22,解得x =3-1(负值已舍去).在Rt △ABE 中,cos B =BE AB =3-12. 15.35[解析] 由翻折的性质可得AF =AD =5,∠AFE =∠D =90°,∴∠EFC +∠AFB =90°.又∵∠BAF +∠AFB =90°,∴∠EFC =∠BAF ,∴cos ∠EFC =cos ∠BAF =AB AF =35. 16.解:设AE =x ,则BE =3x ,BC =4x ,AM =MD =2x ,CD =4x ,∴CE =(3x )2+(4x )2=5x ,EM =x 2+(2x )2=5x ,CM =(2x )2+(4x )2=2 5x .∵EM 2+CM 2=(5x )2+(2 5x )2=25x 2=(5x )2=CE 2,∴△CEM 是直角三角形, ∴sin ∠ECM =EM CE =55.17.解:(1)在Rt △ABC 中,∵sin B =AC AB =45,AC =8,∴AB =10, ∴BC =AB 2-AC 2=6.∵CD =2,∴BD =BC -CD =6-2=4.(2)在Rt △ACD 中,∵AD =AC 2+CD 2=2 17,∴cos ∠DAC =AC AD =41717. 18.解:(1)∵sin B =45,∴AD AB =45. ∵AD =12,∴AB =15.在Rt △ABD 中,由勾股定理,得BD =AB 2-AD 2=152-122=9. ∵BC =14,∴DC =BC -BD =14-9=5.(2)∵E 为边AC 的中点,AD 是边BC 上的高,∴AE =EC =DE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EDC =∠ECD ,∴tan ∠EDC =tan ∠ECD =AD DC =125. (3)如图,过点C 作CF ⊥AB .∵S △ABC =12BC ·AD =12×14×12=84,∴12AB ·CF =84, ∴CF =565.在Rt △ADC 中,由勾股定理得AC =13, ∴sin ∠BAC =CF AC =5665.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7.2 正弦、余弦(2)》优课件
7.2 正弦、余弦(2)
小明在放风筝时,他的手离地面的距离AD= 1m.假设风筝线AB是一条直线段,当AB=95 m时, 测得风筝线与水平线所成角为35°,求此时风筝的高 度(精确到1m)(参考数据:sin35°≈0.5736, cos35°≈0.8192,tan35°≈0.7002).
7.2 正弦、余弦(2)
1.AB=______;
B
5
2.sinA=____,cosA=____;
A
C
3.sinB=____,cosB=____;
12
4.tanA=____,tanB=____.
7.2 正弦、1 sinA=cosB,cosA=sinB,tanA= .
tan B B
5
A
C
12
7.2 正弦、余弦(2)
畅所欲言
1.对于一个角的正弦、余弦,你有了什么新 的认识?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
2.你还有什么收获或困惑吗?
谢 谢!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5日星期二2022/4/52022/4/52022/4/5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52022/4/52022/4/54/5/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52022/4/5April 5,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小明从8m长的笔直滑梯自上而下滑至地面, 已知滑梯的倾斜角为40°,求滑梯的高度(参考 数据sin40°≈0.6428,cos40°≈ 0.7660, tan40°≈0.8391)(精确到0.1m) .
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7.2 正弦、余弦2-苏科版
数学教学设计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7.2 正弦、余弦(2)教学目标1.会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其中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2.会利用正弦、余弦的与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会利用正弦、余弦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活动设计思路复习引入1.正弦:2.余弦:3.正切:学生口述.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出发,为后续知识的学习作铺垫.探索活动如图,在Rt△ABC中,∠C=90°,AC=12,BC=5.1.AB=_________;2.sin A=_________,cos A=_________,tan A=_________;sin B=_________,cos B=_________,tan B=_________.3.请认真观察上述结果,你有何发现?学生填空、观察、思考;学生借助于正弦、余弦的定义得出发现:sin A=cos B,cos A=sin B.通过探索活动,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在直角三角形中,知道两条边就能确定其锐角的三角函数值.例题精讲小明正在放风筝,风筝线与水平线成35°角时,小明的手离地面1m,若把放出的风筝线看成一条线段,长95m,求风筝此时的高度(精确到1m).(参考数据:sin35°≈0.5736,cos35°≈0.8192,tan35°≈0.7002)学生理解题意,并组内交流思路.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完成.落实本节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感受正弦、余弦的相关知识与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ABC512CA bacB。
苏科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7.2 正弦、余弦》教案 (1).doc
作业
布置
课堂作业:P43习题1、2课后作业:补充习题P20
下节课预习内容:P437.2正弦、余弦(2)
教后感
本节课重、难点在于比值的理解,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做地:(1)突破角的任意性(有特殊到一般),(2)突破直角三角形大小(相似三角形性质的运用)的任意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固定的30度(45度、60度、一般任意锐角)的角,无论这个直角三角形大小如何,其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始终保持不变。本节课采用问题引入法,从教材探究性问题斜坡入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问:三角函数与直角三角形的边、角有什么关系,三角函数与三角形的形状有关系吗?整节课都在紧张而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生非常活跃,大部分人都能积极动脑积极参与。教学中,我一直比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对那些积极动脑,热情参与的同学,都给予了鼓励和表扬,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在今后具体教学过程中,自己还要多注意以下两点:1)还要多下点工夫在如何调动课堂气氛,使语言和教态更加生动上。2)我将尽我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上课前多揣摩。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思考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挫折,舍得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这个小小舞台的主角。
把锐角A的邻边a与斜边c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
教学
环节
学生自学共研的内容方法
(按环节设计自学、讨论、训练、探索、创新等内容)
教师施教提要
(启发、精讲、活动等)
再次
优化
一、
创设
情境
二、探究活动三、源自典型例题四、
小结
五、
(1)
基础
演练
(2)
苏科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7.2 正弦、余弦》word教案 (2)
3.在Rt△ABC中,∠C=90º,sinA= ,则BC:AC:AB等于( )
A. 1:2:5 B. C. D.
4.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则下列线段
9.已知 为锐角,
(1) = ,则 =_____tan =__________
(2) = ,则 =_____ tan =___________
(3) = ,则 =______ =_________
10.如图,CD⊥AB于D,AC= ,BC=2,求sin∠ACD
【拓展与延伸】:
11.如图,在矩形ABCD中,DE⊥AC于E,设∠ADE= ,且 , AB = 4,则AD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α为锐角:
(1)sinα=,则cosα=______,tanα=______,
(2)cosα=,则sinα=______,tanα=______,
(3)tanα=,则sinα=______,cosα=______,
3.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
CD=8,AC=10 (1)求锐角A、B的正弦、余弦: (2)求AB、BD
领导
查阅
意见
如图,在Rt△ABC中,∠C=90º, AC=12, BC=5.
求: sinA、cosA、sinB、cosB的值.
你发现sinA与cosB、cosA与sinB的值有什么关系吗?
教学
环节
学生自学共研的内容方法
(按环节设计自学、讨论、训练、探索、创新等内容)
教师施教提要
数学7-2正弦、余弦课件(苏科版九年级下)
21:43:43
O
D
C
B 10m
10m
A
大
7
游乐场的大型摩天轮的半径为20m,旋转1周需要10min. 小明乘坐最底部的车厢(离地面约0.5m)开始1周的观光,小明 将有多长时间连续保持在离地面20m以上的空中?
21:43:43
O D B
A
大
C
8
某居民小区有一朝向为正南方向的居民楼,该居民楼的 一楼是高6米的小区超市,超市以上是居民住房.在该楼的前面 15米处要盖一栋高20米的新楼.当冬季正午的阳光与水平线的 夹角为30°时.
D
太阳光
30° A
住
宅
新
楼
楼
21:43:43
大B
C
10
某居民小区有一朝向为正南方向的居民楼,该居民楼
的一楼是高6米的小区超市,超市以上是居民住房.在该楼的 前面要盖一栋高20米的新楼.当冬季正午的阳光与水平线的夹 角为30°时.
问:若新楼的影子恰好落在超市1米高的窗台处,两楼应相距
多少米?
D
太阳光
5
游乐场的大型摩天轮的半径为20m,旋转1周需要10min. 小明乘坐最底部的车厢(离地面约0.5m)开始1周的观光,经过 2min后,小明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21:43:41
O
72° 20
D
C
B
0.5
A
大
6
游乐场的大型摩天轮的半径为20m,旋转1周需要10min. 小明乘坐最底部的车厢(离地面约0.5m)开始1周的观光,经过 多长时间后,小明离地面的高度将再首次达到10m?
30° A
住
宅
新
楼
楼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角 函 数
∠A的对边 a sinA = = 斜边 c
∠A的邻边 b 余弦 cosA = = 斜边 c
∠A的对边 a = 正切 tanA = ∠A的邻边 b
例1: 如图,在Rt△ABC中, ∠C=90º AC=12, , BC=5. 求: sinA、cosA、sinB、cosB的值. B 5 A
A
C
D
B
5 2.在Rt△ABC中, ∠C=90º AB=26,sinB= , 13 1
D是BC上的一点,BD= 求出tan∠DAC的值.
2
,
AC.
A
C
D
B
友情提醒
sin 40º =0.64 cos40º =0.77 tan40º =0.84
2.一梯子靠在墙上,若梯子与地面的夹角是68º , 而梯子底部离墙角1.5m,求梯子的长度(精确到0.1) 友情提醒 sin 68º =0.93 cos68º =0.37 tan68º =2.48
如图,在△ABC中, ∠C=90º ,D是BC的中点, 且∠ADC=45º ,AD=2,求tanB的值.
12
C
你发现sinA与cosB 、 cosA与sinB的值 有什么关系吗?
三 角 函 数 之 间 的 关 系
若A B 90 sinA = cosB cosA = sinB
练一练1 比较大小: sin30º ________cos45º sin22.5º ________cos67.5º sin55º ________ cos45º
C
10 A 8 B
D
例3: 小明正在放风筝,风筝线与水平线成35º 角时,小 明的手离地面1m. 若把放出的风筝线看成一条 线段,长95m,求此时风筝的高度(精确到1m) 友情提醒 sin 35º =0.57
B
cos35º =0.82
A
tan35º =0.70
D
C E
练习: 1.某滑梯的长8m,倾斜角40º ,求该滑梯的高度 (精确到0.1m)
练一练2
已知α为锐角:
1 (1) sin α= 2 ,则cosα=______,tanα=______, 1 (2) cosα= 2 ,则sinα=______,tanα=______,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tanα=
1 ,则sinα=______,cosα=______, 2
练一练3 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 垂足为D,CD=8,AC=10 (1)求锐角A、B的正弦、余弦: (2)求AB、BD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