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历史: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6(岳麓版必修三)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26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26张)

篆刻 艺术
汉代官印
明 文彭 七十二峰深处
书法 纂刻
会徽设计将中国特色、 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 运动元素巧妙结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
书法》课件(26张)
2020/9/21
汉字与书法
绥中一高中 许丰如
课标要求
• 概述汉字的起源、演变的过程;
• 了解中国பைடு நூலகம்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 重难点 重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 书法基本特征、发展脉络。
难点:书法的基本特征
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字”
书法艺术发展 (二)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
(东晋时期)
释文:
忽肚痛不可堪 不知是冷热所致 欲服大黄汤 冷热俱有益 如何为计 非临床
张旭 《肚痛帖》
唐代
怀素
唐代
唐代
欧阳询
颜真卿 唐代
柳 公 权
唐代
苏轼 宋代
宋 代
黄庭坚
米芾 宋代
蔡襄
宋代
明代
清 吴昌硕
园丁生于梅洞 长于竹洞
陶器上出现 的刻画符号
新石器 时代
甲骨文
商代
金文
西周
秦朝 小篆
春秋战国时期
异体杂出 一字多形
文字交流 功能减弱
文化发展 生产进步
二、书艺历程
(一)汉字能发展成艺术的原因?
1、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 体汉字,富于个性化的艺术 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王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
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
好养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

岳麓历史必修三第7课_汉字与书法(共39张PPT)

岳麓历史必修三第7课_汉字与书法(共39张PPT)

藏头护尾 法度井然 婀娜 不胜罗绮之感
文 征 明
赤 壁 赋


山《

后篌
赤 壁
引 》

祝枝山草书
三、印章
1、中国印章的刻制, 常以篆体入印,故称 篆刻。 2、明中叶以后,篆 刻发展成与书法、绘 画一起相得益彰的姊 妹艺术。
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1、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是( )
A、王羲之的《兰亭序》
B、李斯的《泰山刻石》
C、颜真卿的《多宝塔碑》
D、怀素的《自叙帖》
2、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后的官方
通用文字是( )
A、籀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3、下列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甲骨文②小篆③金文④楷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4、秦始皇采取的措施中对促进了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民 族心理产生最深远影响的是( ) A、灭六国,完成统一 B、设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 C、修筑长城 D、统一文字
假设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 文字的社会,那么你觉得 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 化?
汉字可用可赏。 “用”在于其实用 性;“赏”在于其 艺术性。
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一、汉字的发展演变
1、文字起源传说——“仓颉造字”
上古仓颉为黄帝左史,生 而四目,有睿德。见灵龟负图 书,丹青甲文,遂穷天地之变, 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 鸟语、山川,指掌而拼文字。 文字即成,天为雨粟,鬼为夜 哭,龙为潜藏。
重文;市民 宋 阶层;社会
生活丰富 明 商品经济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共54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共54张PPT)

课标要求:
•掌握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汉字?
•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 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 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 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 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 “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 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 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 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 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 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 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 为主要官方文字。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1)汉字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 (汉字的雏形)
(2)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 楷书、行书(先后顺序)
趋势: 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 规范化、稳定化。
甲 由于是刀刻 的,所以其线
骨 条多方折,劲 直为主,同时
文 字体的结构, 长短,大小都 没有定势。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2、汉书字法的艺起术源的及发演展变:过程:
什么是书法?
所谓书法,从字面上看是书写的法 则,写字的艺术,准确地来说书法是以汉 字为基础的线条艺术,是中国文化乃至 东方文化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特点: 1、实用性: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关系密
切,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情,品德。
2、艺术性:书法家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 进行艺术创作。
时期
特征
成因


魏晋 南北 朝
小篆圆润纤细, 布局均匀
隶书雄放洒脱, 浑厚深沉

历史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6(岳麓版必修三)

历史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6(岳麓版必修三)
2023
02
REPORTING
书法艺术的起源
书法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远 古时期,当时人们开始使用各种符 号和图形来记录生活和传达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符号和图形 逐渐演变为更加规范和系统的文字, 如甲骨文、金文等,这也标志着书
法艺术的萌芽。 书法艺术的起源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和发展密切相关,是中华文化的重
保护和推广汉字与书法的措施
立法保护 教育普及 学术研究 宣传推广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汉字与书法的保护,严惩破坏、盗用等 行为。 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加汉字与书法的课程,提高学生对汉字与书法的 认识和兴趣。 鼓励学术界对汉字与书法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汉字与书法的魅力,举办书法展览、比赛等活动, 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汉字与书法的创新发展
数字书法 运用数字技术,将传统书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新书法创作 方式和展示形式。 现代字体设计 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审美观念,创造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字体, 满足多样化的视觉传达需求。 跨界融合 将汉字与书法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跨界融合,如与绘画、雕塑、 影像等艺术形式结合,创造出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作品。
法的交流,促进了中外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2023
01
04
REPORTING
02
汉字与书法的传承与创新
汉字与书法的传承方式
通过师徒传承、书法班和书法学校等方式,将传统的书法技艺 和知识传递给下一代。 传统书法教育 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将汉字与书法推向世界,促进文化多 样性和国际友谊。 文化交流活动 博物馆举办有关汉字与书法的展览,展示书法作品和文物,让 观众了解汉字与书法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博物馆展览
2023

第7课 汉字和书法-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课件 (共40张PPT)

第7课 汉字和书法-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课件 (共40张PPT)
苏东坡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 》
宋徽宗赵佶 (1082-1135)他政 治上昏庸,生活上荒 唐,艺术上聪颖。北 宋王朝因他而亡,但 在艺术上他是个天份 极高的书画家 ,他的 书法,形成自己的风格, 号"瘦金体"。
⑤明代书法呈现平民化、世俗化趋 势,更强调个性化创造
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征明 徐祯卿

特点:


1,由于是刀刻的,所以其

线条多方折,劲直为主,同

时字体的结构长短、大小都

没有定势。
牛 骨 刻 辞
2,由于处于象形文字到表 意文字的过渡,所以字形变 化非常大,常常一个字就有
很多种写法且象形意味比较
大,带有较明显的图画意味。
根据自己的属相,学写甲骨文












金文
祝枝山 作品
文徵明作品
唐寅的行书真迹飘逸瀟洒
中 央 四 代 领 导 人 的 书 法
中国的印章 篆刻与书法 并称为姊妹 艺术,秦汉 时以小篆为 基础,融合 隶书风格。 到明代与书 法、绘画合 为一体。
三、篆刻:
1、秦汉——标志性的时期
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 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
淮阳王玺 殿中司马 马充私印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一、汉字:
1、起源: 神话传说
结绳记事
仓 颉Βιβλιοθήκη 造字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上一点图,
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
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

历史课件:岳麓版必修三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历史课件:岳麓版必修三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合作探究: 为什么在唐朝时会形成书法艺术的高峰?
国家统一、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思想开放、兼收并蓄、这个社会充 满活力、激荡着一中进取精神。
宋代:追求个性,倡导 有意无法
《黄州寒食诗贴》苏轼 “天下第三行书”
豪放逸丽,追求自然
苏 东 坡 仅 存 的 一 幅 行 草 作 黄庭坚书法最大特点是重“韵” 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 品
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
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
•蔡襄的楷书。 •书法浑厚端庄, 雄伟遒丽。 宋 米芾《珊瑚复官二帖》 •字“端劲高古, 爽利而沉着 容德兼备”。
合作探究:
为什么在宋代时会形成书法“有意无法”的局面?
政治:文官治国
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
社会:市民阶层的兴起
明代:强调个性化创造
文 征 明
这是一块完整的 牛胛骨。牛骨长32.2 厘米,宽19.8厘米, 正面刻辞四条,背面 2条,花160余字,字 内填朱。刻辞所记内 容为商王武丁狩猎、 祭祖和当时的天象。 这片刻辞巨大完整, 是研究商代社会历史 和天文气象的重要资 料。
(车)
(车)
(车)
(辇)人拉车
(舟)
(大舟)
(人撑船)
商代甲骨文中车、舟的象形字
西周散氏盘为西周后期厉 王时代的青铜器,其铭文结构 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炼,因取 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 其“浇铸”感很强,表现了浓 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学体 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现代 著名书法家胡小石评说:“篆 体至周而大备,其大器若《盂 鼎》《毛公鼎》,……结字并 取纵势,其尚横者惟《散氏盘》 而已。”
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
书法作品与社会环境之间有什么 关系?
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一定 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

历史: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6(岳麓版必修三)

历史: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6(岳麓版必修三)

政 。 其 书 法 体 势 严 谨 , 字 形 , 布 局 都 十 分 质 朴 平 实 ,
兴 , 命 盂 一 定 要 尽 力 地 辅 佐 他 , 敬 承 文 王 , 武 王 的 德
王 告 诫 盂 (人 名 ) , 殷 代 以 酗 酒 而 亡 , 周 代 则 忌 酒 而
长 达 291 字 , 为 西 周 青 铜 器 中 所 少 有 。 其 内 容 为 : 周
铸 有 小 篆 文 字 的 秦 虎 符
秦《泰山刻石》邮票成弧形,线条更 匀称圆转,字形长圆②线条代替图形,脱离了图画。
乙 瑛 碑 石 门 颂
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年)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内。 此碑是汉隶碑刻高度成熟的代表作。其书法厚重 酣畅,方整谨严。在早期碑刻中占重要地位。
宋 黄庭坚 送四十九诗帖
宋 黄庭坚 李白亿旧游诗
宋 黄庭坚 伏波神祠诗
宋 米 宋 米 芾 蜀 素 帖 宋 米 宋 米 芾 吴 江 舟 中 诗 卷 卷 诗 县 虹 芾 帖 瑚 珊 芾
宋 蔡襄 自书诗帖 宋 蔡襄 尺牍
⑤明代——呈现平民化、 明代——呈现平民化 呈现平民化、 世俗化、 世俗化、个性化趋势
二、书法发展历程
1、书法艺术形成的条件
①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便于个性化 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 的艺术再创造。 的艺术再创造。 知识群体的形成。 ②知识群体的形成。 ③书法有利于抒情达意
2、发展历程
①秦汉——自发阶段 秦汉——自发阶段
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 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 但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 但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
字形长圆,线条肥粗,体势雍容, 金文特点:字形长圆,线条肥粗,体势雍容, 结构日趋方正,大小匀称 结构日趋方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优质实用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优质实用课件

书体
• 书法体,传统有五种,即行书、草 书、隶书、篆书、楷书。
• 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著名 的如欧(欧阳询)、颜(颜真卿)、 柳(柳公权)、赵(赵孟頫)等
中国四大书体代表
• 行书: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 草书:“中国草书四大家”有后汉“草圣”张 芝(敦煌酒泉人)《冠军贴》,唐朝张旭《古 诗四帖》,怀素《自叙帖》,明朝王铎《草书 唐人诗九首》
课程任务
•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核心的 核心,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中国书法 始于汉字产生阶段,历经千年,传承至今,蕴含 了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元素。在中国古代,书法在 被看作是读书人必备的基本技能。当代社会,书 法也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艺术修养。书法教学作 为当代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新课程学习 中指教师通过理论培训、书法实践、方法指导等 方面帮助学生提高书法水平,提升个人修养,从 而弘扬民族文化的过程。
A 大篆 B 小篆 C 隶书 D 楷书
• 秦始皇统一全国推行“书同文字”,其统 一的字体是
A.金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书法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刚柔枯润来 抒情达意,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
书法课:楷书笔画(横)
规划课题“新课程中农村初中书法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授课:孙仰慧
书法定义
下列关于书艺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秦小篆和汉隶已经是自觉的书法艺术 B 书法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 C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
一行书” D 明代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秦墓出土了《秦 律》,竹简上的文字应该是:
A 小篆
B 隶书
C 金文
D 楷书
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青铜器 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 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 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 据你推测,汉瓦上的文字的字体是: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七课汉字与书法课件(共25张PPT)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七课汉字与书法课件(共25张PPT)

颜真卿(中唐)
柳公权(晚唐)
宋朝时期 重文轻武、市民阶级兴起
苏轼,《黄州寒食诗 贴》,被誉为“天下 第三行书”
黄庭坚《黄州 寒食诗卷跋》
蔡襄
米芾《珊瑚复官二帖》
明朝时期
背景:①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君主专制走向
极端 ②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
特征: 个性化、平民化、世俗化
代表人物: 祝枝山、文征明
第一站 新石器时代 汉字源头何处寻?
汉字的萌芽——刻画符号 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刻画 符号,虽然还不能准确识读,但已经初步具 备了文字的雏形。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 器上的刻划符号
刻符记事: 1)半坡人面网纹盆口沿的符 号被认为可能就是早期的文 字(距今约6000多年)。
第二站 商周时期
祝枝山作品
文徵明作品
小结:1、汉字的发展历程
刻画符号 新石器时代
甲骨文
商代
金文
商周
秦隶朝书
汉朝
楷书、 行书、 草书;
小篆
秦朝
形式多样
春秋战国
2、汉字演变总趋势:由繁到简(图
画 —线条— 笔画),由具体到抽象,
日益规范化、稳定化。
根据学习书法艺术的经历,写一篇 关于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历程的总结, 你认为这篇报告会包括我们今天学的哪 些内容?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下 午6时1 8分21. 8.1118: 18August 11, 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年8月11 日星期 三6时1 8分35 秒18:18: 3511

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岳麓必修3)6

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岳麓必修3)6

火眼金睛:
以上向大家介绍了各种书法,你们能辨 别出来吗?试试看。
甲 骨
小 篆
隶 书





楷 书




二、书艺历程
1.汉字的演变:
甲 骨 文
大 篆
小 篆
隶 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2、书艺历程
朝代 社会背景
书法家
秦汉
统一王朝建立 文化交流发展
魏晋 ①社会危机 南北 ②士人借书法表达自我
朝 ③文具的改进
材料:《淮南子·本经训》中说:“昔 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天雨粟” 的说法其实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文字发明以后,人们的生产经验 得以传播和积累,使得生产力大大提高,农 作物获得大丰收,粮食就象是天上掉下来的; “鬼夜哭”的说法则反映了人们对文字挞伐 功能的认识,因为文字产生后,丑恶的人、 事都会被记载下来,遗臭万年,所以做了亏 心事的人由于恐惧而夜哭。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 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 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 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 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 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的成熟的文字?
1、有了较系统的造字方法—六书(象形、会 意、形声、指事、假借、转注);
2、字形结构基本固定。
甲骨文的发现有何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 频晋 有
王 羲 之
哀王

褐羲

帖之

③隋唐——新的高峰
பைடு நூலகம்原因:国家一统、政治稳定
经济繁盛 书法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
表现:
草书——张旭、怀素狂放不羁 楷书——注重规范法度(欧阳询、颜筋柳骨;
社会走上正轨之时,法度和规范成为 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颜真卿的书法 成为一种讲究法度和规范的楷模。)
④宋代——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散氏盘 散氏盘又名“矢人盘”,是西周历王时期重器。
清乾隆初年陕西风翔出土,曾藏于乾隆内 府。以其长篇铭文著称于世。 散氏盘铭文铸于盘内底上,共三百七十五字。 是一件风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书法浑朴 雄伟,字体用笔豪放质朴,敦厚圆润,结 字寄奇隽于纯正,壮美多姿。有金文之凝 重,也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
金文特点:字形长圆,线条肥粗,体势雍容, 结构日趋方正,大小匀称
石鼓文(战国时期)( 属于大篆)
大篆特点:笔势圆整,线条匀圆; 结构整齐,形体趋向方正; 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 打下方块汉字的基础。
铸 有 小 篆 文 字 的 秦 虎 符
秦《泰山刻石》邮票
峄山刻石
小篆特点:①起笔收笔浑圆,转角处成弧形,线条更 匀称圆转,字形长圆②线条代替图形,脱离了图画。
楷书特点:①结构匀称,形体方正,略向右 上方倾斜 ②改变了隶书的笔势,发展了隶 书的笔画,棱角分明,结构匀称平稳
王羲之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 天下第二行书
行书: ①兼有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 放纵 ②笔画连绵,各字独立或浑然一体
由上可以得出
1、汉字字体的演变历程:
------ 草 ---------








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年)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内。 此碑是汉隶碑刻高度成熟的代表作。其书法厚重 酣畅,方整谨严。在早期碑刻中占重要地位。
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摩崖隶书。在陕西褒城县东北褒斜谷 石门崖壁上。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 此摩崖刻字书写较随便,不刻意求工而流露出恣肆奔放、天真自然的 情趣,为后世书家所珍爱。
原因:重文,科举发达 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表现:“宋四家”:苏黄米蔡
宋 苏 轼 黄 州 寒 食 诗 帖
宋 苏 轼 李 白 仙 诗 卷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 宋 苏轼 赤壁赋
宋 黄庭坚 送四十九诗帖
宋 黄庭坚 李白亿旧游诗 宋 黄庭坚 伏波神祠诗



米 芾

珊 瑚 帖







米 芾 吴 江
部局颂狭西

收笔轻而上翘②字形宽扁,平衡对称③笔画
取代线条,是汉字形体上的大变革,称“隶

怀 素
食 鱼 帖

怀 素

自 叙
怀 素




草书: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放纵 实用性不强,但审美价值高
唐 、 欧 阳 询 九 成 宫 醴 泉 铭
唐 柳公权 玄秘塔碑
<
>
颜 真 卿 多 宝 塔 碑
曹 全 碑
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明万历初年在陕西 省合卩 县旧城出土,现在西安碑林。内容为王敞
西狭颂局部
记述曹全生平。此碑是汉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
美一派的典型。其结体,笔法都已达到十分完美
的境地。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
不驰骤,洵神品也。”
隶书特点:①“蚕头燕尾”即起笔重而方圆,
甲 --- 金 --- 篆 --- 隶

----- 楷 -----
2、演变总趋势:由繁到简(图画 -- 线条 -- 笔画)
日益规范化、稳定化;
字体新旧交替,逐步替变。
二、书法发展历程
1、书法艺术形成的条件
①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便于个性化 的艺术再创造。
②知识群体的形成。 ③书法有利于抒情达意
历史:第7课《汉字与书法 》课件6(岳麓版必修三)
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
它同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 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 ,但这种文字最初仅仅是一种图画文字,后来才发展 成象形文字。由于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的繁难,随着古 埃及的灭亡,这种文字逐渐变成死文字,完全被人们 遗忘。
2、发展历程
①秦汉——自发阶段
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 但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
②魏晋——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原因:社会危机(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士人群体形成 以书法表达个性追求 笔墨纸张的改进
代表:东晋“书圣”王羲之,名作是《兰亭 序》
东 晋
东 晋
王 羲 之
王 羲 之
初 月 帖



东 晋
虹 县 诗 卷




宋 蔡襄 自书诗帖
宋 蔡襄 尺牍
⑤明代——呈现平民化、 世俗化、个性化趋势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崛起
明 祝允明 手札
明·唐寅 联句诗
明 文徵明 七言律诗 明 文徵明 后赤璧赋
三 汉字的意义
1、汉字传承了中华文明,记载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科 技成就。
2、汉字促进了书法和篆刻等艺术的发展。
甲骨文特点:字形瘦长,线条 细硬,平直瘦劲
大大
早用政兴王长盂 盂
期笔。,告达鼎 鼎
291
金方其命诫 是

文 书 法 的 代 表 作 。
圆 兼 备 , 具 有 端 严 凝 重 的 艺 术 效 果 , 是 西 周
书 法 体 势 严 谨 , 字 形 , 布 局 都 十 分 质 朴 平 实 ,
3、汉字为古今的沟通,不同方言区间的交际创造了有利的 条件。
4、汉字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5、汉字影响了周边民族的文字,对周边民族文化的发展也 有重要贡献。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35
盂 一 定 要 尽 力 地 辅 佐 他 , 敬 承 文 王 , 武 王 的 德
盂 ( 人 名 ) , 殷 代 以 酗 酒 而 亡 , 周 代 则 忌 酒 而
字 , 为 西 周 青 铜 器 中 所 少 有 。 其 内 容 为 : 周
西 周 康 王 时 期 的 著 名 青 铜 器 , 内 壁 有 铭 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