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厌学个案研究记录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84f96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a.png)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导言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业表现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为学生心理咨询师,了解学生的内在情况、分析学生的问题,对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一个厌学学生的个案分析,探讨该学生的厌学原因和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帮助学生重新建立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一、个案描述小明(化名),16岁,就读高中一年级,成绩一直在班级中下游。
据了解,小明上学期的成绩一直不理想,而且在班级中显得比较疏离,与同学交往较少。
在学校的课堂上,小明时常表现得懒散、不关注课堂内容,对老师的教学也缺乏兴趣。
最近一段时间,小明开始频繁请病假,每周都会有两三次。
校医室的医生查看后并未发现健康问题,因此对其频繁请假情况感到困扰。
二、心理问题分析1. 厌学心理小明的学习状态不佳,以及频繁的请假行为反映出他可能存在一定的厌学心理。
厌学是指学生对于学校教育和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表现为懒散、不关注课堂内容、对学习缺乏兴趣等。
厌学学生通常在学校表现出消极态度,对于老师的指导和要求缺乏积极性,这也会直接影响其学业表现和成绩。
2. 自卑心理小明在班级中显得疏离,与同学交往较少,这可能源自他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指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出现消极情绪和情感,表现为自尊心弱、自信心低,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持怀疑和否定态度。
自卑的学生往往会在班级和同学之间形成一种疏离感,因而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积极性和向上的动力。
3. 情绪问题小明频繁请病假,但校医室并未查出健康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小明的行为可能与情绪问题有关。
由于学习状态不佳和自卑情绪的困扰,小明可能会产生一些内心的矛盾和情绪上的压力,从而表现为频繁请假的行为。
三、心理干预与辅导1. 理解和支持在对小明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其进行理解和支持。
学校心理咨询师、班主任和家长等应该与小明进行沟通,了解他的内在情况和困扰,并给予理解和支持。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26283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0.png)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一、案情描述小明,一名高中生,自从升入高中后,他开始表现出对学习的厌倦和抵触情绪。
他平时总是消极怠工,对学校的课程毫无兴趣,经常逃课和迟到。
在家里也总是抱怨学习的无聊和枯燥,父母对他的学习态度感到非常担忧,但是无论怎么劝说和督促,小明都不见得有丝毫改变。
最近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小明的成绩令人震惊,数学、化学、物理等科目全部不及格,家长非常担心他的学习状态,于是带他到心理咨询师处进行心理辅导。
二、个案分析1. 家庭背景分析小明的家庭关系较为融洽,父母对他的学业非常重视,希望他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走上成功的道路。
父母也愿意为他提供一切所需的学习条件,但是小明对学习却毫无兴趣,这让父母感到非常着急和沮丧。
从小明的言行中可以发现,他对学校学习的态度和父母的期望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这可能与家庭对他的期望过高有关。
2. 学习环境分析小明所在的学校环境良好,教师团队教学水平高,但是他对学校的课程却毫无兴趣。
从他的迟到和逃课可以看出,他对学校的学习环境持有不满的态度,这也是他不愿意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心理状态分析通过对小明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可以发现他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
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挫伤,觉得自己无法达到父母和学校的期望,这让他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助。
对学习的厌倦和抵触情绪可能是产生于对学习价值的怀疑,他觉得学习并不能让自己得到认可和尊重,这让他对学习失去了动力。
4. 解决方案针对小明的个案,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的解决措施。
需要与他进行深入沟通,了解他对学习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需要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排解负面情绪,树立自信心,重新找回学习的动力。
需要与学校和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共同解决他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改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兴趣。
最后需要与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放下过高的期望,给予小明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三、心理咨询师案例评析小明是典型的厌学学生,他的学习问题不仅仅是因为学习环境的问题,更多的是因为心理问题。
厌学行为个案调查
![厌学行为个案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66cc752faf45b307e87197b7.png)
个案调查研究厌学行为个案调查1.确定研究对象小铭(叔叔的儿子,即我的堂弟)是一名初一的男生,性格急躁,贪玩,爱吃垃圾食品不吃正餐,与同伴在一起会吸烟、到网吧上网。
在学业方面,他一直不爱学习,回到家除了看电视、玩游戏外就是睡觉。
无心听课、经常逃课,所以至今为止所认识的字还不到40个。
2.收集个案资料根据老师和同班同学反映,小铭上课经常睡觉或者是和其他一些捣蛋的同学在课堂上讲话、搞小动作;课后喜欢和一群捣蛋的同学一起,会背着大人们抽烟。
根据在同校学习的小铭的姐姐反映,小铭经常在自己家的超市拿一些零食或拿钱买东西请同学,让同学平时多跟自己玩,在上课时间经常不听课或是直接跷课在校外游荡。
小铭是家中唯一的又是最小的男孩,所以大家都比较宠爱他。
特别是小铭的妈妈(我的婶婶),平时小铭要求什么都会满足他,在他与各位姐姐吵架甚至是打架时,他妈妈都会不问缘由的先批评姐姐们。
小铭比较怕爸爸,但是他爸爸(我的叔叔)由于做生意的原因,经常要出门进货、应酬等,比较少在家中,对孩子的管教较少。
3.诊断与假设由于父母做生意比较忙,比较少顾及到孩子,特别是小铭的爸爸,对小铭的管教更加的少。
妈妈对小铭的爱是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进而形成了各种坏习惯。
而小铭本身个性好动,所结交的朋友也是捣蛋贪玩的,有的甚至会逃学。
这些都是个案问题行为的原因。
老师为此与小铭的父母联系,小铭的父亲很关注,愿意与校方配合。
经过交谈,老师觉得小铭上网玩游戏过多会使小铭分心,所以征得小铭父母的同意让小铭较少玩游戏的量,并劝导小铭花心思学习。
在与小铭的交流中,老师也发现小铭是因为得到父亲的关注太少,所以想借此引起父亲的关注;而母亲的无条件满足则让他觉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4.个案矫治指导(1)劝小铭的父亲多留在家里关心子女,小铭的母亲应适量的约束小铭,不能有求必应。
(2)建议父母对小铭管教要一致,请父母规定小铭每晚做功课。
(3)每天给小铭安排一定量的学习任务,要求他从基础学起,让父母或者找老师从旁监督。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个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ed337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e.png)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个案分析引言:近年来,学生厌学的现象在教育领域越发常见。
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为了帮助那些遇到厌学问题的学生重新找回学习的热情,心理辅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深入剖析该学生的厌学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心理辅导方法。
一、个案背景介绍针对这个特定个案,我们有必要了解其背景信息。
这名学生是初三年级的男孩,年纪约14岁。
他之前曾表现出对于各类科目都非常感兴趣,并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
然而,在最近几个月中,他渐渐失去了兴趣,并经常表现出不愿意去上课、逃课或是做作业的行为。
二、诱因分析在揭示厌学原因之前,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可能导致这种转变的影响因素。
1. 学业负担过重首先,这名学生所面临的巨大学业压力可能是导致其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的学校实行了高强度的课程设置,每天大量的课业和作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2. 缺乏自信心另外,个体差异也可能对该学生产生影响。
或许,他在某些科目上表现得不如其他同学出色,导致他逐渐丧失了自信心,并对学习抱有消极态度。
3. 家庭环境问题此外,家庭环境对于学生情绪和动力的塑造也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这名学生在家中经常遭遇到紧张、冲突或者忽视等问题,那么这种负面环境很有可能直接冲击着他的学习劲头。
三、辅导方法为了帮助这名被厌学困扰的学生重新找回学习动力和兴趣,请尝试以下几种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1. 建立积极正确的认知首先要与该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他信任你并愿意倾听你时进行深入探讨。
然后引导他从积极正确的角度去看待考试评价、成绩等。
帮助他明确学习的目标,并以小步快走的方式激发他渐进式的进取心。
2. 学业解压在课程负荷过重带来的问题上,与学校教育者和该生家长密切合作,寻找减轻学业负担的途径。
可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合理分配作业量等来减轻其压力,并为其提供更多放松和休息的时间。
3. 增强自信对于缺乏自信心的问题,可以通过放大该学生在某个特定科目或技能方面的优点和成就,来提升他的自尊感。
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的个案研究
![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的个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8001c0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f.png)
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的个案研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厌学情绪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当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时,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往往会受到影响。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我们进行了一项个案研究。
这个个案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一名高中生,名字叫小明。
小明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在近期他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和抵触情绪。
他感到学习很枯燥,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为了帮助小明克服厌学情绪,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
我们与小明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我们倾听他的抱怨和困惑,了解他对学习的态度和观点。
通过与小明的交流,我们发现他对学习的认知存在一些误区。
他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忽视了知识对他个人和未来的价值。
因此,我们尝试改变他对学习的认识,让他认识到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为小明制定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我们根据他的兴趣和优势,选择了一些与他感兴趣的主题相关的学习内容。
我们还为他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学习资源,如故事书、实验器材等,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们鼓励他进行自主学习,让他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第三,我们注重了学习环境的改善。
我们发现小明的学习环境不够舒适和安静,容易分散他的注意力。
因此,我们建议他在学习时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并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集中注意力、合理安排时间等。
我们还建议他与一些有积极学习态度的同学一起学习,以互相促进。
我们定期与小明进行了跟踪和评估。
我们关注他的学习进展和心理状态,并与他交流、反馈。
如果他遇到困难或问题,我们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以确保他能够克服困难并保持学习的动力。
通过以上的努力,小明逐渐克服了厌学情绪,并取得了显著的学习进步。
他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恢复,学习效果也明显提高。
他的成绩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的突破,同时他也对学习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这个个案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首先,了解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是帮助他们克服厌学情绪的关键。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fb776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d.png)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厌学学生是指对学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或者厌恶感的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消极、抵触甚至逃避的行为。
这类学生通常会受到学业表现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影响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厌学学生的个案,探讨其心理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个案介绍:小明,一名初中二年级学生,年龄13岁。
小明以前是个成绩不错的学生,但是从上初中以后,他开始表现出对学习的极度厌恶。
他经常逃课,作业不做,考试成绩直线下降。
他的家长和老师都很担忧,但是他自己却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甚至表现出愤怒和抵触。
心理分析:1. 学习压力过大:从小到大,小明一直在一个非常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成长,学习压力一直很大。
上初中后,学习任务的增加以及更严格的学习环境让他感到无法承受,进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2. 自我认知问题:可能是因为不适应新的学习方法或者学习内容,导致小明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进而怀疑自己的学习动机和目标。
3.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影响很大,家长的期望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学习态度有着重要影响。
可能是家庭环境出现了问题,导致小明产生了对学习的厌恶和逃避心理。
解决方法:1. 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需要密切合作,了解小明的真实情况,找出问题所在。
家长需要对小明进行耐心的倾听和理解,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2. 心理疏导和辅导:在学校中,可以安排专业心理老师对小明进行心理疏导和辅导,帮助他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专业教育:学校可以根据小明的兴趣和特长,为他提供相应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帮助他找到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4. 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家长和小明进行亲子沟通,了解小明的内心世界,寻找家庭教育的问题所在并加以解决。
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结语:厌学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
通过家校合作、心理疏导和辅导、专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厌学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走出厌学的困境。
《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范文
![《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fddc48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5.png)
《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压力的增大,厌学现象在高中生中日益普遍。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深远的影响。
本篇论文将围绕一名高中生厌学个案的叙事治疗方法展开讨论,以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其背后的理论基础。
二、背景介绍本次研究对象是一名高一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厌学情绪。
他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课余时间也不愿意学习。
由于学业成绩逐渐下滑,学生感到非常焦虑和压力重重。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我们决定采用叙事治疗法进行干预。
三、叙事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叙事治疗法是一种以人的生活故事为治疗工具的心理治疗方法。
它强调从人的生活经历中寻找意义,通过重新叙述故事来改变对现实的认识和态度。
在高中生厌学问题中,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出发,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学习问题,发现问题的根源并寻找解决方法。
四、具体实施过程1. 建立信任关系:首先与该生建立信任关系,使其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学习困扰。
2. 发现问题的根源:通过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其厌学情绪的根源,如家庭、学校、社交等方面的压力。
3. 重新叙述故事: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人生经历,从中寻找积极的元素和力量。
4. 设定目标与计划:与该生一起制定目标,包括改善学业、增强学习兴趣等,并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
5. 实践与反思:鼓励该生按照计划行动,并定期进行反思和调整。
五、治疗效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叙事治疗,该生的厌学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人生目标,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得到了提高,课余时间也愿意主动学习。
同时,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此外,该生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与家人和同学的沟通更加顺畅。
六、讨论与总结叙事治疗法在解决高中生厌学问题中具有显著的成效。
通过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学习经历,发现问题的根源并寻找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调整心态、明确目标并付诸行动。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cb792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7.png)
厌学学生个案心理案例分析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抱有厌烦、无聊、懒散的态度,对学习毫无动力和兴趣。
厌学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厌学学生的个案,探讨其心理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个案背景:小明,13岁,初中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水平,经常旷课,作业拖延。
在家庭中是独子,父母非常重视学习成绩,经常批评他。
他的父母工作繁忙,平时很少陪伴他,将他寄予很高的期望。
心理原因分析:1. 父母压力过大:小明是独子,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成为他们的骄傲。
父母的期望压力让他无法承受,产生了对学习的抗拒心理。
2. 缺乏自信: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小明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和不自信,觉得自己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对学习感到厌烦。
3. 缺乏学习兴趣: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小明没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导致他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4. 家庭环境不稳定:由于父母工作繁忙,经常不在家,使得小明缺乏家庭温暖和陪伴,心理上产生了空虚感和寂寞感。
解决方法:1. 陪伴和支持:父母要积极腾出时间陪伴孩子,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减轻他们的压力和焦虑感。
2. 建立自信心:学校和家庭要为小明创造成功的机会,给予他积极的反馈和肯定。
亲朋好友也可以多夸奖他的努力和进步,提升他的自信心。
3. 创设学习兴趣:家长和老师可以找到小明感兴趣的学科或课外活动,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并培养他的专注力和学习习惯。
4. 指导时间管理:教育小明合理安排学习和休闲时间,帮助他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意识,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5. 搭建支持网络:建立一个正向的学习环境,包括和其他有相同问题的学生交流、分享经验,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帮助小明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结论:厌学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在分析学生厌学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心理、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从源头上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摆脱厌学困境,重拾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厌学心理研究案例
![厌学心理研究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bdee52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1.png)
厌学心理研究案例引言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普及和重视,学习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人群出现了厌学心理,表现出对学习的不愿和抵触情绪。
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个体的学业成绩和职业发展,更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厌学心理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案例一小明,一名12岁的初中生,自从升入初中后,他开始表现出对学习的抵触情绪。
在家长要求他完成作业时,他总是推三阻四,甚至偷偷把作业藏起来。
在学校的考试中,小明的成绩逐渐下滑,老师和家长都对他的情况感到担忧。
经过对小明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后,发现他在学习厌恶者评定量表中得分较高,同时还表现出焦虑和自卑的倾向。
二、案例二小芳,一名大学生,虽然一直是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最近却出现了对学业的厌倦情绪。
她经常抱怨自己所学的专业无聊,对未来的工作充满焦虑,甚至有失眠的情况发生。
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小芳逐渐表达了她对学业的抵触情绪,认为自己受到了外界学术压力和社会期许的影响,导致她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
三、案例分析以上两个案例都体现了不同年龄段学生出现的厌学心理,表现出了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并出现了焦虑和情绪问题。
综合分析这两个案例的表现,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原因。
学业压力过大是导致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受到了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学业压力,导致他们产生了逃避学习的心理。
学习内容的无趣和对未来就业的焦虑也是诱发厌学心理的原因之一。
四、心理干预针对厌学心理,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选择,避免过分的学习压力。
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多元化学习方式和兴趣培养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对于已经出现厌学心理的学生,应该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调整学习心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帮助其重拾学习的热情。
五、结论厌学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可能会受到其影响。
青少年厌学个案案例
![青少年厌学个案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07b0bd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d.png)
青少年厌学个案案例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明,男,15岁,就读于一所普通初中二年级。
小明的父母都是普通上班族,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二、厌学表现。
1. 学校表现。
小明在学校里经常迟到,一周至少有三天会迟到。
他总是踩着上课铃声进教室,有时候甚至在第一节课已经上了一半才慢悠悠地出现。
在课堂上,他完全提不起兴趣。
不是趴在桌子上睡觉,就是发呆望着窗外,老师提问的时候他就像没听见一样。
有一次,老师点他起来回答问题,他竟然说:“我不会,也不想学,别叫我了。
”作业更是不完成,各科作业都能找到他没交的记录。
他的作业本要么是空白的,要么就只写了个名字,老师批评他,他就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2. 对学习的态度。
小明经常跟同学说:“学习有什么用啊,还不如出去打工赚钱呢。
”他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枯燥无聊的事情,完全看不到学习的意义。
他还说那些课本知识就像天书一样,他根本理解不了,也不想去理解。
三、原因分析。
1. 学习压力方面。
进入初中二年级后,课程难度明显增加。
数学的几何证明题、物理的力学概念等都让小明觉得头疼。
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上学期期末考试,他在班级里排名倒数第十。
这种持续的失败感让他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和厌恶。
学校的作业量也很大,每天晚上他都要写到很晚。
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学习的机器,被作业和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
2. 家庭环境方面。
小明的父母工作很忙,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他。
他放学回家后,经常是一个人面对空荡荡的房子。
父母虽然关心他的学习成绩,但是沟通方式很简单粗暴。
每次看到小明成绩不好,就会批评他,说他不努力、不上进,从来没有认真地去了解小明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有一次,小明鼓起勇气跟爸爸说自己觉得物理很难学,爸爸却不耐烦地说:“别人都能学会,你怎么就不行?肯定是你没用心。
”这让小明很沮丧,也不愿意再跟父母交流学习上的事情。
3. 社交方面。
在学校里,小明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被一些成绩好的同学看不起。
有几个调皮的同学还会经常嘲笑他,叫他“学渣”。
厌学心理研究案例
![厌学心理研究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c9285f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d.png)
厌学心理研究案例一、案例背景介绍小明是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近一年来出现厌学情绪,上课时无法集中精力,作业完成质量低下,学习成绩下降。
在家中,小明也表现出烦躁、易怒等情绪问题,对父母的态度也变得不友善。
二、厌学心理的表现厌学心理的表现主要包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常常感到疲倦;对于作业和考试感到焦虑、恐惧和逃避;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出现留级、辍学等现象。
三、厌学心理的成因分析小明的厌学心理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
首先,家庭环境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父母关系紧张或者对小明的学习要求过高,都可能导致他出现厌学情绪。
其次,小明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他的学习态度和情绪状态,例如缺乏自信、抗挫能力差等。
此外,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也可能对小明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例如学习压力过大、人际关系不和谐等。
四、案例中的干预措施针对小明的厌学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干预措施:一是与小明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和困惑,帮助他重新树立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二是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调整对小明的期望值和教育方式,为小明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三是为小明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解决个性特点和情绪问题,提高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四是与小明的老师和学校进行合作,调整课程和学习计划,减轻他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
五、干预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小明的情况有所改善。
他的学习态度逐渐端正,上课能够集中精力听讲,作业完成质量也有所提高。
同时,他在家庭中的情绪问题也有所缓解,与父母的关系逐渐恢复和谐。
此外,小明的自信心也有所增强,能够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小明这一案例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首先,对于厌学心理问题,需要深入了解其成因和表现形式,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其次,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最后,对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问题,应该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学生厌学心理引导的个案研究
![学生厌学心理引导的个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42a48284b35eefdc9d3330c.png)
学生厌学心理引导的个案研究张家港市新塍中学:余建国个案姓名:金振宇性别:男出身年月:1989年12月20日一、问题行为简析金振宇同学天资比较聪颖,但是学习习惯很差,从中学一年级起就有拖拉作业的习惯,特别是遇到有些难的作业,更是拖拖拉拉,久久不愿动笔;上课不认真,思想不集中;劳动懒散,不讲卫生。
因此,尽管人很聪明,但各科学习成绩还是比较差。
二、资料收集1、家庭情况:金振宇同学是家中独苗,因此备受家人的宠爱,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娇惯下,入学前就养成了以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
入学后,因不适应学校那种独立性、纪律性和节奏感很强的生活,便自然而然衍生出许多怪病来。
2、中学一年级时,金振宇同学因为做事动作较慢,协调性较差,所以经常最后一个交作业,因此常常受到老师的责备,同学的嘲笑,使他对自己很没有信心,慢慢就养成了拖拉作业的习惯。
3、到了三年级以后,金振宇同学虽然认识到自己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但是他觉得自己已经是班中最差的学生了,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别人了,因此开始破罐子破摔,学习习惯越来越差,成绩也越来越差。
三、个案分析1、该学生智力属于正常,在某些方面甚至高于一般学生。
但由于小时候不成功的家庭教育,造成了他非常强的依赖心理。
2、该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协调性比较差,思想也不宜长时间集中,因此对他学习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为这些缺陷,也使他自己有些自悲。
3、长期不良的学习习惯使他的学习成绩相当差,在稍稍懂事以后,他觉得老师不喜欢他,也不相信他会学好,因此就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4、调皮和贪玩是男孩子的共性,金振宇同学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他甚至比一般男孩更加贪玩。
由于自制能力较差,他不能正确处理玩和学的关系。
四、个案指导经过及成效1、用故事引导思勤甩懒。
正面引导,主要是让他知道古往今来,学习有成就,事业有建树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勤奋学习、忘我工作、走在时间前面的强者。
让他明白自己要想成为一名优秀中学生,将来成为有用之才,从现在起就必须勤奋。
中学生厌学个案分析
![中学生厌学个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54218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a.png)
中学生厌学个案分析引言:学习厌学是中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对个人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个案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厌学的原因及其对中学生的影响,并探讨应对厌学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个案背景该个案为一名中学生,名叫小明,目前就读于某中学初二年级。
小明在之前的学习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能力,但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发现他的学习热情逐渐下降,对学习兴趣大减,甚至出现了旷课、上课打瞌睡等问题。
二、原因分析1. 学业压力过大:中学阶段学习压力增加,学习任务繁重,可能导致学生感到压力过大,从而减少学习兴趣。
2. 学习方法不当:小明可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进而产生学习厌倦感。
3. 生活习惯不良:小明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某些不良习惯,如晚睡晚起、饮食不规律等,这些习惯影响了他的精力和学习状态。
4. 情绪问题:小明可能面临一些情绪问题,如与同学关系不好、家庭矛盾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他对学习失去兴趣。
5. 缺乏自信心:小明可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失去信心,觉得自己无法取得好成绩,从而产生学习厌倦感。
三、影响分析1. 学业成绩下降:学习厌学导致小明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下降,进而影响他的学业成绩。
2. 自尊心受损:从原本的优秀学生到学习不佳的状态转变,可能使小明对自己的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3. 心理健康问题:学习厌学可能导致小明产生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到他的心理健康。
四、应对策略1. 提供支持:家长和老师应提供支持与鼓励,让小明感受到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增加他的学习动力。
2. 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小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3. 培养良好习惯:指导小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等,提高他的精力和学习状态。
4. 情绪调适:关注小明的情绪问题,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他解决与同学和家庭之间的问题。
5. 建立自信心:家长和老师应帮助小明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鼓励他相信自己的能力,重塑学习自信心。
《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范文
![《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3f89b1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9.png)
《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环境的改变,高中生厌学现象日益突出,给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叙事治疗方法的视角,针对一位高中生的厌学行为进行深入探讨和介入,旨在帮助该学生恢复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二、背景介绍本案例中的高中生,小李,自进入高中以来,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
小李在学业上表现出明显的厌学情绪,经常逃课、迟到、不交作业等。
经过深入了解,发现小李的厌学情绪与其家庭环境、学校压力以及个人心理因素有关。
三、叙事治疗方法的介入针对小李的厌学情况,我们采用叙事治疗的方法进行介入。
叙事治疗强调个体以故事叙述的方式来重新理解和解读自己经历的事情,通过挖掘自己的价值和资源来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1. 建立信任关系首先,与小李建立信任关系,让他在放松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通过倾听、理解和支持,使小李感受到被关注和被理解。
2. 引导小李叙述自己的故事引导小李回忆过去的经历,特别是与学习相关的经历。
通过叙述,小李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价值和成就,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3. 重新建构故事在叙述的基础上,帮助小李重新建构自己的故事,发现自己的潜力和资源。
通过肯定小李的优点和成就,激发其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4. 制定行动计划根据重新建构的故事,与小李共同制定行动计划。
包括设定学习目标、调整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等。
同时,鼓励小李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交流等,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四、实施过程及效果评估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关注小李的进步和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叙事治疗和行动计划的实施,小李的学习态度明显改善,逃课、迟到、不交作业等现象减少。
同时,小李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更加积极,与同学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五、讨论与反思1. 成功因素分析本研究中,叙事治疗方法的成功实施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建立了信任关系,使小李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二是引导小李重新建构自己的故事,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和资源;三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使小李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社会工作介入初中生厌学问题的个案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初中生厌学问题的个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6324ac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8.png)
社会工作介入初中生厌学问题的个案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初中生厌学问题的个案研究引言:近年来,初中生厌学问题备受关注,这一问题的存在给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介入式的干预方式,可以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个层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一名初中生厌学问题的个案研究,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的有效性与重要性,以期为解决初中生厌学问题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路。
一、个案背景小明(化名)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自小聪明且爱学习。
然而,在进入初中后,他的学习兴趣明显下降,经常逃课,晚自习故意捣乱。
尤其是在被家长或老师盘问原因时,小明总是闪烁其词且无可奈何。
二、个案研究过程1. 初步调查社会工作者首先与小明进行面谈,了解其家庭、学校和社区情况。
在面谈中,小明表示感到学习压力大,常常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通过与学校老师沟通,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明的成绩显著下降,并发现他缺乏与同学们的良好互动。
2. 家访调查社会工作者与小明的家长进行了深入交流。
家长表示虽然关注小明的学习,但由于工作繁忙,没有足够时间与小明交流。
同时,由于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家长常常对小明施加压力,这令他感到沮丧和挫败。
3. 学校访谈社会工作者与小明所在的学校进行了多次访谈。
学校的老师反映出小明逐渐与同学疏远,无法适应集体学习的需求。
同时,老师也提到了学校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
4. 社区资源的调查与整合针对小明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调查了社区中提供心理辅导和学业辅导的机构和专业人员。
通过与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小明提供了合适的学习和心理支持。
三、个案处理及成效社工对小明提供了个案定制的干预策略:1. 学校层面:改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
社会工作者与学校合作,推动学校改善课程设置,增加学科的多样性,并帮助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关系。
2. 家庭层面:推动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化。
社工对小明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积极沟通和互动。
3. 社区层面:提供心理和学业辅导。
《2024年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范文
![《2024年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f7998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f.png)
《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代中国社会,教育一直是家长和孩子关注的核心话题。
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出现厌学情绪,这无疑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面对这一现象,本文以叙事治疗为方法,对一名高中生厌学个案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二、个案背景本案例中的学生小李,是一名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逐渐出现了厌学情绪,导致其学习成绩大幅下滑。
家长和学校均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干预,但效果甚微。
经过深入交流和了解,我们发现小李对学习和未来的方向感到迷茫,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
三、叙事治疗方法的运用针对小李的厌学情绪,我们采用了叙事治疗的方法。
首先,与小李建立信任关系,让他在安全、无威胁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通过倾听、理解和共情,帮助小李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成长过程。
在叙事治疗过程中,我们引导小李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重新认识自我价值。
同时,通过引导小李回忆过去成功的经历,激发其自信心和积极性。
此外,我们还帮助小李认识到学习并非只有成绩和分数,而是自我成长和实现的过程。
四、个案治疗过程及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叙事治疗,小李的厌学情绪得到了明显缓解。
他开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
同时,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
在心理方面,小李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对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家长和学校也积极配合治疗过程,为小李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五、讨论与反思本案例中,叙事治疗方法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了信任关系,使小李在无威胁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其次,引导小李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成长过程,帮助其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最后,帮助小李认识到学习的真正意义,激发其自信心和积极性。
然而,在个案治疗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由于学业压力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小李的厌学情绪可能存在反复的情况。
《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范文
![《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a8f23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8.png)
《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和竞争压力的增大,厌学现象在高中生中日益突出。
这一问题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本个案研究以叙事治疗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如何有效地介入高中生的厌学行为。
通过实践与探索,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叙事治疗法在高中生厌学问题中的适用性和效果。
二、背景与现状厌学问题的高中生个案数量在不断上升,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多数情况下,学生因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等因素产生厌学情绪。
这种情绪往往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影响其学业表现和心理健康。
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在处理学生的自我认知、社会角色以及未来发展等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三、叙事治疗方法介绍叙事治疗法作为一种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主张以个人叙述为核心,关注人的经历和感受。
通过倾听和理解个体的叙述,发现和揭示其中的矛盾和冲突,引导个体重新建构自我认同,实现自我改变。
这一方法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和情感表达,旨在帮助他们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四、个案研究过程本研究选取了一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该生因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困扰而产生厌学情绪。
经过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研究者运用叙事治疗方法进行了干预。
具体步骤如下:1. 建立信任关系:研究者通过倾听、理解和支持等手段与研究对象建立信任关系。
2. 探索问题根源:引导研究对象回顾并表达与学业相关的困扰和冲突。
3. 发现资源和力量:在探讨过程中,关注和研究对象的优势、成就以及解决困难的潜力。
4. 重新建构故事:引导研究对象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发现自身价值,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5. 制定行动计划: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包括调整学习策略、改善人际关系等。
五、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研究对象的厌学情绪得到了明显改善。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态度转变:研究对象对学习产生了新的认识和兴趣,开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学习任务。
《2024年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范文
![《2024年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0f9f54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7.png)
《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压力的增大,厌学现象在高中生中日益普遍。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叙事治疗为方法,对一名高中生厌学的个案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探讨其成因及有效的干预策略。
二、个案介绍小张,一名高二学生,近一年来出现厌学情绪,对学习缺乏兴趣,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成绩明显下滑。
其家庭环境良好,父母对其期望较高,但小张却逐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三、问题成因分析经过深入了解,发现小张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内部因素:小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缺乏自信和自我调节能力,容易产生挫败感。
同时,他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导致压力过大。
2. 外部因素: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小张的学习压力较大,父母和老师的期望过高,使他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压力重重。
此外,同学间的竞争也让他感到焦虑。
四、叙事治疗方法的运用针对小张的厌学问题,采用叙事治疗的方法进行干预。
具体步骤如下:1. 建立信任关系:与小张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让他感受到关心和支持,从而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发掘问题叙事:引导小张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发掘导致厌学的问题叙事,如对失败的恐惧、对自我价值的质疑等。
3. 重塑积极叙事:通过鼓励、引导和支持,帮助小张重塑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学习态度,如关注自己的进步、学会自我肯定等。
4. 家庭和学校支持:与家长和老师沟通,让他们了解小张的厌学问题及叙事治疗的原理和方法,以便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给予小张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五、干预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叙事治疗干预,小张的厌学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态度转变:小张开始对学习产生兴趣,课堂注意力集中,作业完成情况良好。
2. 自信心增强:小张开始肯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面对学习困难时能够积极应对。
3. 压力减轻: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小张的学习压力得到缓解,他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2024年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范文
![《2024年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273e9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1d.png)
《以叙事治疗方法介入高中生厌学的个案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变革和学业压力的增大,高中阶段的学生厌学现象日益突出。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特别是针对高中生厌学问题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个案研究,探讨叙事治疗方法在解决高中生厌学问题中的应用。
二、个案背景本案例中的学生(以下简称“小李”)是一名高中生,因长期厌学而面临学业困境。
小李自进入高中后,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下滑严重,并逐渐产生逃避学校的情绪。
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中,小李感到压力巨大,对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和不安。
三、叙事治疗方法的应用针对小李的厌学问题,我们采用了叙事治疗方法。
该方法注重从个体的生活经历和故事中寻找问题根源,并通过重塑个人故事,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动力。
1. 建立信任关系首先,治疗师与小李建立了信任关系。
治疗师通过倾听小李的诉说,了解他的生活经历、学习状况和情感体验,尊重他的感受,给予他无条件的关注和支持。
2. 探索问题根源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引导小李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探索厌学问题的根源。
通过分析小李的生活事件、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因素,我们发现小李的厌学问题与其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家庭、学校的压力有关。
3. 重塑个人故事在治疗师的引导下,小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生活故事。
他发现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被比较和评价,导致他对自己产生了负面评价和自卑感。
治疗师帮助小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生活故事,重塑个人价值观和自我认同。
4. 制定行动计划在治疗过程中,小李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动力。
他与治疗师一起制定了行动计划,包括设定学习目标、调整学习方法、增强自信心等。
同时,治疗师还与学校和家庭建立了联系,共同为小李提供支持和帮助。
四、治疗效果及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李的厌学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中学生厌学个案研究记录
![中学生厌学个案研究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ab83618d1eb91a37f0115ca7.png)
课堂上有所收敛
2011、4
及时谈心,及时联系家 长。
迟到两三分 钟,但坐不 住。
太随便了坏处很 多,可还毛病沾上 容易去掉难。
课堂、自习,她迟到的 次数少了,但坐着如坐 针垫。
2011、5
多关注她的行为,好的及 时表扬。
基本能按时 到教室。
既然知道错了,就 一定要把坏毛病克 服掉。
课堂、自习,她偶尔迟 到,基本上能坐得住。
经济条件
一般,不很富裕,但也不贫穷。
家庭教育
父母对她的要求很严,可高中以后住校很少回家,家长也辅导不了她。
其她说明
据她说,她初中学习不错,知识上高中后经不住迷惑。
研究对象的“问题”的表现与特征:她上课要么头贴着课桌,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要么拿着自己的镜 子、梳子之类的小东西玩,要么找周围的同学小声说话。作业经常不交,偶尔交了也是全对——翻版别 人的。
中学生厌学个案研究记录
个 案 基 本 情 况
性别
女
出生 年月
1998、8
身体 状况
良好
班级
初二(2)班
学习情况
参与课堂不积极,上课小动作较多,格一般,不是很外向但也不是很内向。
家庭情况
家庭结构
双亲家庭,家中只有有爸爸妈妈,她是独生女。
父母职业
父亲在某工厂上班,母亲在家。
说明: 人都有廉耻之心, 能分得清是非黑白, 只是有时自制能力太差, 明知道那样不对可控制不了自己, 这时就需要老师伸出援助之手,拉学生一把。
教育个案研究中的教育干预记录(以时间为序)
时间
教育措施及其特点
观察与检测
与个案的交谈
教育干预的小结
2011、3
找她谈心,了解为什这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10
发动同学们一起来关心她
课堂上注意力能集中15分钟,能主动发言。
学习勤奋努力固然重要,但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不管是课堂还是自习堂,她都能安心的学习了。
结论与讨论:“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倒出了教育的真谛。当学生年少无知,误入歧途的时候,作为教师,我们一定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伸出自己温暖的双手,去宽容学生、接纳学生、爱护学生、鼓励学生,给学生生活、学习上无私的帮助,学生会被老师的苦心感化的。
一般,不很富裕,但也不贫穷。
家庭教育
父母对她的要求很严,可高中以后住校很少回家,家长也辅导不了她。
其她说明
据她说,她初中学习不错,知识上高中后经不住迷惑。
研究对象的“问题”的表现与特征:她上课要么头贴着课桌,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要么拿着自己的镜子、梳子之类的小东西玩,要么找周围的同学小声说话。作业经常不交,偶尔交了也是全对——翻版别人的。
2011、6
多关心她的生活,问课堂上能否听懂。
课间不再疯跑坐,课堂上能好好听一会课。
学生的本质是学习,心收回来后要尽快把落下的课补补。
课堂上她的小动作少了,自习课能独立做作业,但时间不长。
2011、9
除了关心她的生活外,和家长一起关心她的学习。
自习课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学习
一定要努力学习,千万不要让父母失望。
说明:人都有廉耻之心,能分得清是非黑白,只是有时自制能力太差,明知道那样不对可控制不了自己,这时就需要老师伸出援助之手,拉学生一把。
教育个案研究中的教育干预记录(以时间为序)
时间
教育措施及其特点
观察与检测
与个案的交谈
教育干预的小结
2011、3
找她谈心,了解为什这样
一节课能迟到30分钟
女生应该有女生的样子
课堂上有所收敛
2011、4
及时谈心,及时联系家长。
迟到两三分钟,但坐不住课堂、自习,她迟到的次数少了,但坐着如坐针垫。
2011、5
多关注她的行为,好的及时表扬。
基本能按时到教室。
既然知道错了,就一定要把坏毛病克服掉。
课堂、自习,她偶尔迟到,基本上能坐得住。
中学生厌学个案研究记录
个
案
基
本
情
况
性别
女
出生
年月
1998、8
身体
状况
良好
班级
初二(2)班
学习情况
参与课堂不积极,上课小动作较多,对自己要求不严,成为学困生。
性格与交往
性格一般,不是很外向但也不是很内向。
家庭情况
家庭结构
双亲家庭,家中只有有爸爸妈妈,她是独生女。
父母职业
父亲在某工厂上班,母亲在家。
经济条件
观察与检测的方法:采用课堂、自习时间段全面观察,直接观察与班干部观察相结合。检测多采用课堂提问、课堂检测、课下随机提问、作业反馈、月考检测等形式。
前测结果:上课总不够专心,小动作很多;自习课上串座位,无故迟到现象严重。
后测结果:上课能够静下心来学习;自习课上不再乱跑,能按课代表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