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讲评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么,帛在制衣前为何要捣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蚕丝
的主要成分是丝素和丝胶。丝素是近于透明的纤维,即茧
丝的主体;丝胶则是包裹在丝素外表的黏性物质。丝素不
溶于水,丝胶易溶于水。丝胶在缫丝时可以除去一部分,
但仍会有一部分黏附在丝素上,这使得生丝或坯绸显得粗
糙、僵硬,需要进一步涑丝帛方能变软。也就是说生丝要
⑥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而止
A.①②③ D.②④⑤
B.④⑤⑥
C.①③⑥
考查信息筛选
12.下面对文意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A.顾恺之博学有才气,认为自己的《筝赋》超过了嵇 康的《琴赋》,又认为自己的画可以通Baidu Nhomakorabea,所以往往 为人戏弄。
B.顾恺之特别擅长画人物肖像,他十分重视画眼睛, 常常像画起数年不点目睛,说是传神写照,正在阿堵 中。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 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
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1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1)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谢安非常重视他的画,认为是自有人类以来未
曾有过这样的作品。
(“重”是“重视”1分,“未之有也”句式1分)
而止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考查考生文段的理解能力,每错两个扣一分。
瞻将眠/令人代己/恺之不 觉有异/遂 申 旦 而 止 / 故 俗 传 恺 之 有 三 绝/才 绝 / 画 绝/ 痴绝
谢安将要入睡,令从人代替自己相陪,恺之竟 不察觉,自吟到天明才止。所以世间传说他有 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
(2)恺之矜伐过实,少年因相称誉以为戏弄。 顾恺之自我炫耀言过其实,青少年于是对他极
力赞扬来捉弄他。
(“矜”是“炫耀”1分,“因”是“于是”1分, “以为”是“以之为”,捉弄他,1分)
1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6分)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试卷讲评
小阅读
谈捣衣
我国古代许多诗人都写过捣衣诗。人们读过这些捣衣诗,
常感到疑惑不解,古人为何都在夜间捣衣,捣衣捣的是什
么,究竟怎么捣,等等。80年代,学界首次对这个问题进
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捣衣不是洗衣,即把衣服浸湿放在
石上,用木棒棰来捶打。但有人说捣衣是“捣帛缝制寒
衣”,有人说捣衣是“捶打浆洗过的衣服”,有人说捣衣
C.顾恺之画像还善于点染衬托,他给裴楷画像,在颊 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D.顾恺之喜欢吟咏。自称得到先贤风韵写作规范, 常常通宵达旦地长咏。所以被称为三绝:才绝,画绝, 痴绝。
考查对文意的把握: A项说顾恺之认为自己《筝赋》 超过嵇康《琴赋》不合文意,另他被少年戏弄是因为 他言过其实。
13.用“/”给下列文段断句。(3分) 瞻将眠令人代己恺之不 觉有异遂申旦
是“脱胶处理”等等,最后没有结论,仍是个悬案。后来
又有人认为“捣衣实际就是捣软麻布以制冬衣”。然而大
量的捣衣诗明明写着捣的是帛、练、纨、素等丝织品,因
而这个说法,仍值得商榷。
捣衣,《文选》五臣注曰:“妇人捣帛裁衣,将以寄
远也。”《乐府诗集》注曰:“益言捣素裁衣,缄封寄远
也。”可见捣衣即捣帛或捣素,是裁制寒衣前的一道工序。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这首词中“砌下落梅如雪乱”一句,“乱”字的使用有 何妙处?(3分)
(1)“乱”字表面是指落梅的纷乱,深层指思想的纷乱,这种 寄情于物的写法,将离愁别恨引发的迷乱不安表现得十分形象。
(2)这首词的结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化用杜 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一诗中“恨如春草多”一句, 结合作品分析李煜化用的新意所在。(3分)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A.温薨后,恺之拜温墓 薨:天子死
B.恺之尝以一厨画
厨:同“橱”,木箱,木匣
C.与谢赡连省 省:官署。连省即官署房屋相连
D.故俗传恺之有三绝 绝:特异、独一无二
考查对实词理解:
薨hōng :诸侯及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10.比较下列各组句加点字的用法与意思,判断正确的 一项是(3分) C
D.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表现顾恺之痴绝 的一组是(3分) B
①颊上添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①写顾是“画绝”;
②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②写顾为“才绝”;
③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③是写顾作画的心得。
④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
⑤少年因相称誉以为戏弄
用微温的水浸泡,帛则安放在楝木灰中浸泡,利用水温和
楝木灰中的碱加速化学处理,进一步使丝和帛上的丝胶溶 解。浸泡后的丝帛,需用木杆反复捶捣,一是使丝帛上的 丝胶易于随浆水析出,二是与现代制丝工艺中的“掼经” (又名“别丝光”)作用相似,可使生丝和坯绸更加白净 柔软而有光泽。丝、帛经捶捣后还要洗净,所以捣衣一般 多在河滨和庭院里进行。制衣用的有些丝织品,有的还经 过了染色。我国商周时已有很高的染色技术。因染料中酸 的化学作用和曝晒,晒干后的丝织物又变得粗糙而多皱褶, 因而在裁剪、缝制前必须捶捣,使它柔软平整。这就是帛 在制衣前要捣的原因。 明代学者杨慎在他的《丹铅录》中曾说“《字林》: ‘直舂日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 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由此可知, 古代捣衣是两个女子合作的一种劳动。我国古代男主外、 女主内,妇女日兴夜寐操持家务,白天少有闲暇,纺绩、 缝纫多在夜晚。《汉书·食货志》云:“春令民毕出在野, 冬则毕入于邑。……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 得四十五日。必相从者,所以省费燎火,同巧拙而合习俗 也。”她们每日夜间三三两两相伴劳作,不仅多得十五个 劳动日,而且还节省了燎火之费。这也是一种古老的民 俗。
①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
②而缄闭如旧以还之
介词,意思是“用”
连词,意思为“用来”
③吾赋之比嵇康琴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④谢安深重之
代词,指代“顾恺之”或“顾恺之的画”
A.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