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固态调味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NJS
河南广味鲜食品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企业标准按 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河南广味鲜食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广味鲜食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张猛。

半固态调味酱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半固态调味酱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蚝油、生活饮用水、大蒜、辣椒、黑胡椒、酿造食醋、酿造酱油、果葡糖浆、番茄酱、食用盐、白砂糖、谷氨酸钠(味精)、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冰乙酸、黄原胶、5’-呈味核苷酸二钠、柠檬酸、山梨酸钾、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辣椒红、焦糖色、诱惑红、日落黄中的几种,经配料、混合、杀菌、灌装、包装加工而成的半固态调味酱。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17 白砂糖
GB/T 1535 大豆油
GB/T 1355 小麦粉
GB/T 1536 菜籽油
GB 1886.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冰乙酸(又名冰醋酸)
GB 1886.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辣椒红
GB 1886.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
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
GB 1886.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
GB 1886.6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
GB 1886.9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5‘-肌苷酸二钠
GB 1886.17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5′-鸟苷酸二钠
GB 1886.1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5′-呈味核苷酸二钠(又名呈味核苷酸二钠)GB 1886.2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诱惑红
GB 1886.2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
GB 27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
GB 27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油
GB 27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醋
GB 27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
GB 27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毒菌和酵母计数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GB 5009.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
GB 5009.9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
GB 5009.1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
GB 5009.1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
GB 5009.1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622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日落黄
GB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
GB 7562 八角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7901 黑胡椒
GB/T 8233 芝麻油
GB 827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甜菊糖苷
GB 8861 脱水大蒜
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T 10004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
GB 1014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动物油脂
GB/T 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GB 1310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GB 17762 耐热玻璃器具的安全与卫生要求
GB/T 18186 酿造酱油
GB/T 18187 酿造食醋
GB/T 20882 果葡糖浆
GB/T 21999 蚝油
GB/T 22494 大豆膳食纤维粉
GB/T 23183 辣椒粉
GB/T 23530 酵母抽提物
GB 299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GB 2993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GB/T 30382 辣椒(整的或粉状)
DBS41/ 001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固态调味料
NY/T 744 绿色食品葱蒜类蔬菜
NY/T 956 番茄酱
SB/T 10338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QB/T 4594 玻璃容器食品罐头瓶
SN/T 3854 出口食品中天然甜味剂甜菊糖苷、甜菊双糖苷、甘草酸、甘草次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B62/T 2667 食品用塑料(PET)瓶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修订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123号
3 分类
根据产品原辅料的不同分为:番茄调味酱、番茄辣酱、蒜蓉辣椒酱、黑胡椒酱。

3.1番茄调味酱
以饮用水、番茄酱、果葡糖浆、白砂糖、柠檬酸、食用盐、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山梨酸钾、冰乙酸、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诱惑红、日落黄、焦糖色为原料,经配料、混合、杀菌、灌装、包装而成的番茄调味酱。

3.2番茄辣酱
以番茄酱、辣椒、大蒜、谷氨酸钠(味精)、食用盐、白砂糖、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山梨酸钾、辣椒红为原料,经配料、混合、杀菌、灌装、包装而成的番茄辣酱。

3.3蒜蓉辣椒酱
以饮用水、辣椒、大蒜、番茄酱、酿造食醋、白砂糖、食用盐、谷氨酸钠(味精)、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5’-呈味核苷酸二钠、山梨酸钾、辣椒红为原料,经配料、混合、杀菌、灌装、包装而成的蒜蓉辣椒酱。

3.4黑胡椒酱
以饮用水、黑胡椒、食用盐、白砂糖、谷氨酸钠(味精)、酿造酱油、蚝油、番茄酱、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柠檬酸、黄原胶、焦糖色为原料,经配料、混合、杀菌、灌装、包装而成的黑胡椒酱。

4 要求
4.1原辅料
4.1.1蚝油应符合GB/T 21999和GB 10146 的规定。

4.1.2生活饮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

4.1.3 大蒜应符合NY/T 744的规定。

4.1.4辣椒应符合GB/T 30382的规定。

4.1.5黑胡椒应符合GB/T 7901的规定。

4.1.6酿造酱油应符合GB/T 18186 和GB 2717的规定。

4.1.7酿造食醋应符合GB/T 18187 和GB 2719的规定。

4.1.8果葡糖浆应符合 GB/T 20882 和 GB 15203的规定。

4.1.9番茄酱应符合 NY/T 956 的规定。

4.1.10食用盐应符合 GB/T 5461 和 GB 2721 的规定。

4.1.11白砂糖应符合 GB/T 317 和 GB 13104 的规定。

4.1.12谷氨酸钠(味精)应符合 GB/T 8967和GB 2720 的规定。

4.1.13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应符合 GB 29929 的规定。

4.1.14 冰乙酸应符合 GB 1886.10 的规定。

4.1.15黄原胶应符合 GB 1886.41 的规定。

4.1.16 5’-呈味核苷酸二钠应符合GB 1886.171的规定。

4.1.17柠檬酸应符合 GB 1886.235 的规定。

4.1.18 山梨酸钾应符合 GB 1886.39 的规定。

4.1.19羧甲基纤维素钠应符合GB 1886.232的规定。

4.1.20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应符合GB 29931的规定。

4.1.21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应符合GB 1886.37的规定。

4.1.22辣椒红应符合GB 1886.34的规定。

4.1.23 焦糖色应符合 GB 1886.64 的规定。

4.1.24诱惑红应符合GB 1886.222 的规定。

4.1.25日落黄应符合GB 6227.1 的规定。

4.2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4.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4.4 微生物限量
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微生物限量
4.5 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
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应符合JJF 1070规定。

4.6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

4.7其他要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 2761的规定,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 2763的规定。

5 检验规则
5.1组批
同一班次、同一生产线、同一批投料生产的同一规格包装完好的产品为一批。

5.2抽样
一般情况下按3‰随机抽样进行检验,最少不得低于12瓶。

5.3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出厂前均由公司检验员按本标准进行批批检验,检验合格后发给合格证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要求、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水分、食用盐、酸价、过氧化值、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5.4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规定的全部技术指标,一般情况下每六个月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

a)产品定型投产时;
b)主要原料产地、供应商有变动时;
c)停产三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5.5判定
当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标准所规定时,则判为合格产品。

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要求时,可自保留样品中或对同批产品加倍抽取样品进行复检,若复检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时,则判定该产品为合格产品;若仍有一项不合格时,则判定为不合格。

微生物指标不得复检。

6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6.1标志、标签
产品标志及标签应符合GB 191和GB 7718有关规定。

应标明: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厂名称及地址、产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贮存方法、食用方法、食用量、产品标准代号、商标,
生产许可证号、并有防潮、防雨等标志。

6.2包装
产品采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的塑料复合膜袋、食品用塑料(PET)瓶或玻璃瓶包装,塑料复合膜袋质量标准应符合GB/T 10004的要求,其卫生标准应符合GB 9683的要求;食品用塑料(PET)瓶应符合DB62/T 2667的要求,玻璃瓶质量标准应符合 QB/T 4594的要求,卫生标准应符合GB 17762的要求,外包装采用符合GB 6543的要求的瓦楞纸箱,包装应牢固,运输中不易破碎。

5.3运输
产品运输工具应当清洁卫生。

产品运输过程中应防雨、防潮、防暴晒、防污染。

搬运装卸应小心轻放,避免破损污染。

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运输。

6.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清洁卫生的仓库内,必须有防鼠台,与地面距离≥10cm,离墙≥20cm,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等物品同库贮存。

6.5 保质期
在上述规定条件下,产品自生产之日起,塑料(PET)瓶和玻璃瓶包装的产保质期为18个月;塑料袋包装的产品保质期12个月。

编制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以蚝油、生活饮用水、大蒜、辣椒、黑胡椒、酿造食醋、酿造酱油、果葡糖浆、番茄酱、食用盐、白砂糖、谷氨酸钠(味精)、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羧甲基纤维素钠、冰乙酸、黄原胶、5’-呈味核苷酸二钠、柠檬酸、山梨酸钾、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辣椒红、焦糖色、诱惑红、日落黄中的几种,经配料、混合、杀菌、灌装、包装加工而成的半固态调味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参照DBS41/ 00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复合调味料》要求制订本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质量控制和监督检查提供依据。

本标准中铅指标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

河南广味鲜食品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