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小鼠简介(同济)汇总
药理学实验常用动物的种类及特点
![药理学实验常用动物的种类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6725114f8c75fbfc67db26d.png)
药理学实验常用动物的种类及特点一.小白鼠(mouse)小白鼠属哺乳纲,啮齿目,鼠科。
其温顺易捉,繁殖力强,价格低廉,对实验动物同种、纯种、性别和年龄的要求比较容易满足,生活条件也容易控制,因此是药理学实验最常用的动物,特别适用于需要大样本的实验,如药物筛选、药物半数致死量的测定等。
小白鼠对多种疾病有易感性,可以复制多种疾病模型,如癌症、肉瘤、白血病、血吸虫病、败血症、癫痫、药物依赖性、痴呆症等。
二.大白鼠(rat)大白鼠亦属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受惊时有攻击性,易对实验者造成伤害,应注意防护。
大白鼠也可用于多用实验和复制多种动物模型,如复制水肿、炎症、缺氧、休克、发热、胃溃疡、高血压以及肾衰等动物模型;大白鼠的垂体-肾上腺功能很发达,常用来作应激反应、肾上腺及垂体等内分泌功能实验。
大白鼠的高级神经活动发达,因此,也广泛用于脑功能定位、神经元细胞外记录等实验中。
三.家兔(rabbit)家兔属哺乳纲,啮齿目,兔科。
其特点是性情温顺,易于饲养。
常用于与呼吸功能、泌尿功能、心血管功能有关的实验中,如呼吸运动的调节及呼吸衰竭的处理、血压的调节和心衰的处理等。
因家兔对致热源敏感,故常用于研究解热药和检查热源。
此外,因家兔耳长大,血管清晰,便于静脉注射和采血,故也广泛用于药物的血管刺激性及溶血性的研究。
四.豚鼠(guinea-pig)豚鼠又称天竺鼠,荷兰猪。
属哺乳纲,啮齿目,豚鼠科。
其特点是性情温顺,对组胺和结核菌敏感。
常用于复制哮喘、组胺过敏、结核病模型,以研究平喘药、抗组胺药以及抗结核药的作用。
也用于药物安全性试验中的全身主动过敏性试验。
五.猫(cat)猫属哺乳纲,食肉目,猫科。
与兔相比,猫对外科手术的耐受性强,血压相对稳定,但极具攻击性。
常用于去大脑僵直、下丘脑功能以及血压方面的实验。
六.犬犬常用于观察动物对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影响、心肌细胞电生理研究、降压药及抗休克药的研究等;经过训练,可与人合作,很适用于慢性实验,如条件反射试验。
常用实验动物介绍
![常用实验动物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f74ceafd1f34693daef3e9a.png)
突变体
白内障小鼠
突变体
獠 牙 突 变 体
对照
突变体
常用品种品系
封闭群
1、昆明小鼠(KM):白色,1926年美国从瑞士引入白化小鼠先
培育成瑞士小鼠,1946年我国从印度将瑞士小鼠引入昆明,1952 年从昆明引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1954年推广到全国。
是我国特有的封闭群小鼠。
主要特性:繁殖率和成活率高,抗病力和适应性很强,雌鼠乳瘤 发生率为25%。
行为习性
1、大鼠喜欢啃咬,性情温顺,易于捕捉。但 孕鼠和哺乳鼠也有攻击人。
2、大鼠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强,昼伏夜动,夜间 和清晨比较活跃,采食、交配多在此期间进行。
行为习性
3、大鼠对空气湿度耐受性差,相对湿度低于 40%时,常发生坏尾症。
4、大鼠嗅觉灵敏,对氨气、硫化氢、尘埃等极 为敏感,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5、大鼠是杂食性动物,食性广泛,随时采食, 喜食煮熟的动物肉。
雌鼠为双子宫型,呈Y字形,卵巢有细 膜包绕,不与腹腔相通,故无宫外孕; 乳腺发达,共有五对乳头,胸部3对, 腹部2对;雄鼠为双睾丸,幼年时藏于 腹腔内,性成熟后下降到阴囊;前列腺 分背、腹两叶。
雄性小鼠内生殖器
雌性小鼠内生殖器
几种动物子宫类型比较
阴道栓,是小鼠交配典型特征,被视为 交配成功的标志。 性周期,雌鼠性成熟后,卵巢产生卵细 胞并分泌雌性激素,出现明显的动情周 期。根据阴道涂片所观察到的阴道上皮 细胞变化,可进一步推测卵巢、子宫、 激素变化和所处的发情阶段。
广泛用于药理、毒理、病毒和细菌学的研究,以及生物制品和药 品的检定。
2、NIH
白色,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培育。主要 特性:繁殖力强,产仔成活率高,雄性好斗,易 打伤致残。
动物实验技术常用实验动物大小鼠豚鼠
![动物实验技术常用实验动物大小鼠豚鼠](https://img.taocdn.com/s3/m/e393f05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0.png)
动物实验技术常用实验动物大小鼠豚鼠前言动物实验是学术界和医疗界广泛使用的科研手段之一。
虽然动物实验在一些方面有其缺陷和争议,但是在一些疾病治疗、新药研发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在动物实验过程中,选择一种合适的实验动物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常用的实验动物大小鼠、豚鼠,以及其适用场景和一些注意事项。
大小鼠适用场景由于其小巧、繁殖能力强、抗病能力相对较高等优点,小鼠(如C57BL/6J,BALB/c)和大鼠(如Wistar,Sprague-Dawley)被广泛用于多种基础和临床研究中。
一般而言,小鼠和大鼠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疾病模型制备。
比如说,使用小鼠和大鼠模拟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如糖尿病、心脏病、肝病等等。
2.药效学研究。
在动物体内测试不同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测算药物剂量等。
3.细胞/分子研究。
小鼠和大鼠具有更加完善的基因组信息和分类学体系,其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注意事项在实验前,我们需要对实验动物进行充分的饲养和养护,保证其健康和安全。
而在实验过程中,一些注意事项也需要我们牢记:1.保证实验动物数量的准确性,尽量减少动物数量的使用。
2.严格按照伦理审批程序和实验指导方针行事,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益。
3.尽可能选择最适合的实验动物。
例如,不同种类的鼠类生物学特征和行为特点有所不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豚鼠适用场景豚鼠的全称是豚鼠科,也称草原大鼠。
豚鼠在研究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也有其独特的适用场景,如下:1.营养和代谢研究。
豚鼠相对于小鼠来说更加接近人类,其代谢和营养特点更类似人,因此在营养代谢研究中使用豚鼠具有一定的优势。
2.遗传学研究。
豚鼠在PCR、基因转染等技术的开发中也有应用,因其本身体型较大适合进行手术和注射等操作。
注意事项1.豚鼠的管理需要相对较高的技能和经验,建议选手动物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2.豚鼠在饲养和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其稳定的体温、血糖和血压等,不得过度使用药物和刺激剂,否则会影响其健康和结果的准确性。
小鼠品系的介绍
![小鼠品系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72f834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3.png)
小鼠品系的介绍小鼠品系是指经过长期繁殖和选择的小鼠株系,具有特定的遗传特征和生理特性。
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小鼠品系。
1. C57BL/6小鼠C57BL/6小鼠是最常见和最广泛应用的小鼠品系之一。
它具有黑色的毛发和较长的尾巴。
C57BL/6小鼠具有较低的背景突变率和较高的育种稳定性,因此常被用于疾病模型的建立和药物研发。
C57BL/6小鼠在免疫学、遗传学、神经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 BALB/c小鼠BALB/c小鼠是另一种常见的小鼠品系,毛色为白色。
它具有较高的免疫反应性和抗体产生能力,常被用于免疫学和感染性疾病的研究。
BALB/c小鼠还广泛应用于肿瘤学领域,特别是肿瘤移植模型的建立和抗肿瘤药物的评价。
3. SCID小鼠SCID小鼠是一种免疫缺陷小鼠品系,全称为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它由于缺乏有效的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免疫应答,可以用于移植异种细胞或人类免疫系统的建立。
SCID小鼠在人类疾病的研究和人类免疫细胞的移植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 Nude小鼠Nude小鼠是一种缺乏胸腺的小鼠品系,全称为无胸腺小鼠。
它缺乏T细胞免疫应答,体内无法产生正常的抗体反应。
因此,Nude 小鼠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学研究,特别是肿瘤异种移植模型的建立和抗肿瘤药物的评价。
Nude小鼠也常被用于移植物排异反应的研究。
5. FVB小鼠FVB小鼠是一种白色毛发的小鼠品系。
它具有较高的繁殖能力和较高的卵胞产量,常被用于胚胎学和基因工程研究。
FVB小鼠在转基因技术和胚胎干细胞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动物模型。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小鼠品系,它们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选择适合的小鼠品系对于研究的设计和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同时,对小鼠的喂养和管理也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常用实验动物介绍―小鼠
![常用实验动物介绍―小鼠](https://img.taocdn.com/s3/m/896d2132192e45361066f55e.png)
一、行为和习性1. 小鼠胆小,易于受惊,对外界环境的改变反应敏感。
受惊时,尾巴挺直并猛力甩动,如强光或噪声刺激可导致哺乳母鼠神经紊乱,发生食仔现象。
2. 小鼠在人工驯养条件下,性情温顺易于捕捉,一旦逃出笼外过夜则恢复野性,行动敏捷难以捕捉。
3. 小鼠喜欢阴暗,固定一处睡眠营巢。
傍晚活动加强,夜间更加活跃,其进食、交配、分娩多发生在夜间。
4. 小鼠是典型的啮齿动物,门齿终生生长。
因此小鼠有啃咬习惯,以此来磨损门齿并保持其长短的恒定。
5. 小鼠为群居动物,当群饲时,其饲料消耗量比单个饲养时多,生长发育也快。
6. 小鼠群体中性成熟的雄鼠放在一起易发生互斗。
源于一窝的雄鼠或断奶后同笼饲养的雄鼠间则较少攻击。
外来雄鼠常招致几只雄鼠的集体攻击。
群居优势在雄性很明显,表现为群体中处于优势者保留胡须,被称为“理发师”,而处于劣势者胡须被拔光。
这一现象应与因寄生虫性或真菌性皮炎所致的掉毛相区别。
雄鼠具有分泌醋酸胺臭气的特性,是小鼠饲养室内特异臭气的主要原因。
7. 小鼠对外界温度的变化特别是低温非常敏感,由于运输、环境改变而致低温可很快引起小鼠死亡。
二、解剖学特点1. 外观小鼠体形小,90日龄的昆明种小鼠体长为90~110mm,体重为35~55g 。
近交系如615小鼠体长为85~94mm,体重为24~35g。
一般雄鼠大于雌鼠。
嘴尖,头呈锥体形,嘴脸前部两侧有触须,耳耸立呈半圆形。
尾长约与体长相等,成年鼠尾长约150mm。
尾有四条明显的血管,背腹面各有一条静脉,两侧各有一条动脉。
尾有平衡、散热和自卫等功能。
被毛颜色有白色、野生色、黑色、肉桂色、褐色、白斑等。
健康小鼠被毛光滑紧贴体表,四肢匀称,眼睛亮而有神。
2. 骨骼系统小鼠上下颌各有两个门齿和六个臼齿,齿式为2(1003/1003)=16。
门齿终生不断生长。
下颌骨喙状突较小,髁状突发达,其形态有品系特征,可采用下颌骨形态分析技术进行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的监测。
小鼠的脊椎由55~61个脊椎骨组成,包括颈椎7个、胸椎12~14个、腰椎5~6 个、荐椎4个、尾椎27~30个。
实验室常用小鼠品系
![实验室常用小鼠品系](https://img.taocdn.com/s3/m/427e953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9.png)
实验小鼠的主要品种和品系BALB/cA C57BL/6DBA/2实验小鼠根据其遗传特性分近交品系,突变品系、杂交一代和封闭群。
一、近交系1.近交系小鼠特点近交系小鼠一般也可称之为纯品系小鼠。
是采用兄妹交配或亲子交配连续繁殖20代以上,其基因纯合度可达98.6%。
它具有个体之间在遗传上一致的特性。
因此可以认为其基因一致的,遗传组成也相同,由于近亲繁殖增加了在特定部位纯合子互相配合的可能性,因而减少了遗传变异,保持了遗传的的稳定性和遗传基因的同源性。
由于高度的基因纯合和遗传的均质性,所以,在相同的环境因素作用下,其表现型是均一的,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是一致的,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2.近交系小鼠的应用使用实验动物进行各项科学研究,其目的是希望得出的结果准确、可靠,有规律性,重复性好,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可靠的结论。
选用近交系小鼠(或其它种类近交系动物)就可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
由于近交系小鼠繁多,且各具特性,故使用时应根据实验的不同要求和各品系的不同特性进行选择。
3.常用近交系小鼠(1)中国1号(C-l),195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用昆明种小鼠近亲交配20代以上育成。
白化、自发肿瘤率低。
(2)津白1号(TA1)和津白2号(TA2)分别于1955年和1963年由天津医学院从市售杂种白化小鼠和昆明种白化小鼠近亲交配育成。
白化、津白1号肿瘤自发率低,津白2号高乳腺癌。
(3)615-196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及血液病学研究所将普通白化小鼠与C57BL杂交生产的第1代,再经过近亲交配而成。
深竭色,肿瘤率10%-20%,雌性为乳腺癌,雄性为肺癌,对津638白血病病毒敏感。
(4)AMMS/1号 1974年军事医学科学院从昆明种小鼠近亲交配而成。
白化。
对炭疽弱毒株比较敏感。
(5)A和A/He l921年Strong从COld spring Harbor鼠群中的白化小鼠和Bagg albino 杂交,仔代经近亲交配而育成。
实验室常用小鼠简介-(同济)
![实验室常用小鼠简介-(同济)](https://img.taocdn.com/s3/m/e892baf133d4b14e85246838.png)
基因表达基本知识
DNA一级结构上调控基因表达的元件 (基因表达盒结构)
5’-UTR promoter
enhancer 3’-UTR
enhancer promoter
UTR exon
Poly A signaling Chromosome sequence
基因敲除小鼠
基因敲除小鼠
基因修饰ES细胞的获得及囊胚注射
器官移植模型
1. 肾移植模型 2. 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3. 小肠移植模型 4. 骨髓移植模型
5. 肝移植模型
6. 皮肤移植模型 7. 胰腺(胰岛)移植模型 8. 慢性排斥(BM12)
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
1、自发型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NOD小鼠 2、诱导型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药物(STZ、Alloxan、环磷酰胺等)诱导破坏小鼠胰岛 3、自发型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
肿瘤模型
移植瘤实验:将人移植入BalB/C、祼鼠、C57BL/6、Rag1等小鼠体内。
诱导癌/肿瘤模型:使用二乙基亚硝胺 (diethy lnitrosam ine, DEN)等诱 癌剂灌胃及自由饮水,长期诱导可产生肝癌模型。
基因修饰小鼠
1、基因敲除小鼠
2、基因敲入小鼠
3、基因捕获小鼠 4、转基因小鼠 5、条件性基因表达小鼠 6、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
ALR:
与NOD小鼠具有共同祖先的小鼠,白色,两者有70%的基因组完全 相同,但MHC不相同。对I型糖尿病具有很强的诱导耐受。常用于 NOD的对照小鼠。 杂交鼠:由两个近交系杂交获得后代,性状不稳定。小鼠遗传操作 未进行彻底的小鼠。
免疫研究常见的小鼠动物模型
1、器官移植模型 2、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 3、超敏反应模型 4、肿瘤模型
实验大小鼠知识点总结
![实验大小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070ff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e.png)
实验大小鼠知识点总结一、实验动物选择大小鼠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动物模型之一,其主要原因包括生理学相似性、遗传背景明确、繁殖能力强等。
在选择大小鼠作为实验动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生理学相似性:大小鼠与人类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因此在疾病模型建立、药物筛选等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2. 遗传背景:大小鼠的遗传背景相对较为清晰,能够为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
3. 繁殖能力:大小鼠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便于实验室的动物饲养管理。
4. 实验对象数量:由于大小鼠较小,因此能够供给更多的实验对象,有利于统计学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品系的大小鼠进行研究。
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些常用的大小鼠品系及其特点。
二、常用品系1. C57BL/6小鼠:C57BL/6小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具有较为纯正的遗传背景和稳定的生理特征,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模型建立、药物毒性评价等领域。
2. BALB/c小鼠:BALB/c小鼠具有较为稳定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反应模式,因此常被用于免疫学研究和感染病原体模型的建立。
3. SD大鼠:SD大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大鼠之一,具有较高的繁殖能力和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心血管疾病模型建立等领域。
4. Wistar大鼠:Wistar大鼠是最早被用于实验室的大鼠品系之一,具有较为稳定的生理特征,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模型建立、肝脏疾病模型建立等领域。
以上介绍的品系只是常见的几种,实际上实验室中还有许多其他品系的大小鼠可供选择。
在选择实验动物品系时,需要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三、实验室动物饲养管理大小鼠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动物模型之一,其饲养管理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在实验室动物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饲养环境:实验室动物的饲养环境应该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以减少外界环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常用试验动物介绍
![常用试验动物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c93320f4431b90d6c85c7ad.png)
常用实验动物介绍小鼠近交系BALB/c来源:1913年,贝格(Bagg)从美国商人欧希尔(Ohio)处购得的白化小鼠原种,以群内方法繁殖。
麦克•多威尔(MacDowell)在1923年开始作近交系培育,至1932年达26代,命名为BALB/c品系。
安德尔文特(An dervont)等人使BALB/c广为传播和应用。
1985年我国从美国NIH引进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为BALB/c第180代。
毛色:白化。
主要特性:①乳腺肿瘤自然发生率低,但用乳腺肿瘤病毒诱发时发病率高;卵巢、肾上腺和肺的肿瘤在该小鼠有一定的发生率。
②易患慢性肺炎。
③对放射线甚为敏感。
④与其他近交系相比,肝、脾与体重的比值较大。
20月龄的雄鼠脾脏有淀粉样变。
⑤有自发高血压症,老年鼠心脏有病变,雌雄鼠均有动脉硬化。
⑥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补体敏感,对麻疹病毒中度敏感。
对利什曼原虫属、立克次氏体和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敏感。
主要用途:广泛地应用于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核医学研究,以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
C57BL来源:1921年立特(Little)用艾比•拉特洛坡(Abby Lathrop)的小鼠株,雌鼠57号与雄鼠52号交配而得C57BL1937年从C57BL分离出C57BL/6和C57BL/10两个亚系。
1985年从Olac引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
毛色:黑色。
主要特性:①乳腺肿瘤自然发生率低,化学物质难以诱发乳腺和卵巢肿瘤。
②12%有眼睛缺损;雌仔鼠16.8%,雄仔鼠3%为小眼或无眼。
用可的松可诱发腭裂,其发生率达20%。
③对放射物质耐受力中等;补体活性高;较易诱发免疫耐受性。
④对结核杆菌敏感。
对鼠痘病毒有一定抵抗力。
⑤干扰素产量较高。
⑥嗜酒精性高,肾上腺素类脂质浓度低。
对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敏感。
⑦常被认作"标准"的近交系,为许多突变基因提供遗传背景。
主要用途:是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品系。
简述各小鼠品系的特点及应用
![简述各小鼠品系的特点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f62cd2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b.png)
简述各小鼠品系的特点及应用小鼠作为实验模型动物,广泛被用于生物学、生物医学及药物研发领域。
在各个领域中,利用不同的小鼠品系进行实验研究,可以获得不同的特点和应用。
1. BALB/c小鼠品系BALB/c小鼠是最常用的小鼠品系之一。
其特点是免疫反应明显,对抗原易产生免疫应答,主要用于研究免疫学、疫苗研发、免疫相关疾病等方面的研究。
2. C57BL/6小鼠品系C57BL/6小鼠是目前最常用的小鼠品系之一,广泛应用于基因敲除、基因编辑、转基因等研究领域。
其特点是背景纯净、成活率高,并且易于成活和繁殖。
C57BL/6小鼠是编制干细胞系的优化选择品系,广泛用于研究肿瘤、神经科学、免疫学、代谢学等领域。
3. NIH Swiss小鼠品系NIH Swiss小鼠品系是多克隆品系,具有较高的变异性,是最早用于肿瘤移植的品系之一。
其特点是对抗肿瘤、病毒感染等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性,因此主要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肿瘤学和免疫学的研究。
4. NUDE小鼠品系NUDE小鼠是无胸腺小鼠(也称为Nude小鼠),由于缺乏成熟的胸腺T细胞,使得NUDE小鼠对异种移植的肿瘤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
因此,NUDE小鼠常用于移植瘤模型的建立,生物毒性以及药物活性测试等研究领域。
5. SCID小鼠品系SCID小鼠(严重组合免疫缺陷小鼠)是一种存在严重免疫缺陷的品系,其特点是缺乏特定的成熟T和B细胞,容易接受异种移植以及可在其体内进行人类细胞系及人类免疫活性的研究。
SCID小鼠被广泛应用于移植瘤、移植免疫和疾病模型的建立。
6. CD1小鼠品系CD1小鼠是一种血缘单纯的小鼠品系,其特点是具有一些天然的行为特征和高度奋发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精神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药物滥用等研究领域。
7. ICR小鼠品系ICR小鼠是一种激发易、生长较快的品系,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实验中。
其特点是育种容易,繁殖速度快,对环境适应性强。
ICR小鼠在特定的实验研究领域常用于中毒性实验、肿瘤生物学研究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等。
常用实验动物大小鼠豚鼠同济医学院优秀文档
![常用实验动物大小鼠豚鼠同济医学院优秀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3d3fc310c22590103029dc0.png)
(五)、免疫学研究
1、制备单克隆抗体:
用BALB/C、AKR、C57BL/6J等小鼠免疫后的脾 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进行单克隆抗体的制 备和研究。单克隆抗体已广泛用于疾病诊断、 治疗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2、利用免疫功能缺陷小鼠进行免疫学研究。
无胸腺的突变系裸鼠,缺乏T细胞,SCID小鼠 ,是先天性T和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的突变系 动物,
DBA/2系主要特征:
对大部分DBA/1系的瘤株有抗性,但黑色素瘤S-91在两 亚系小鼠中均能生长;自发淋巴瘤;雌鼠乳腺肿瘤发 生率为:繁殖鼠66%,处女鼠3%;36日龄小鼠听源性癫 痫发作为100%,55日龄后为5%;血压较低,心脏有钙 质沉着;对疟原虫感染和鼠伤寒C5有抵抗力;嗜酒精 性低;红细胞计数高。
主要用于肿瘤学、生理学、核医学的研究。
4、DBA :
淡灰色,1909年在毛色分离实验中建立,为最古老的 近交系小鼠。1929年在亚系间进行杂交,建立了两个 亚系:DBA/1、DBA/2
DBA/1系主要特征:抗DBA/2系所生长的瘤株;P1534瘤 株的生长率为50%;一年以上雌鼠乳腺癌发生率为75% ;对结核菌敏感。对疟原虫感染有抵抗力;对鼠伤寒 C5敏感;老龄雌鼠都有钙质沉着。
主要用于肿瘤学、遗传学和免疫学研究。
5、TA1和TA2 : 白色,系我国培育的近交系。1955年天津医学院育 成TA1,1963年育成TA2。1985年被国际小鼠遗传命名 委员会承认。
主要特性:TA1为自发低乳腺癌系,TA2为自发高乳腺 癌系。
主要用于乳腺肿瘤的研究。
6、615
深褐色,国内育成。196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 研究所用KM种小鼠雌鼠与苏联引进的C57BL雄鼠杂交 ,尔后又作近交培育而成。1985年被国际小鼠遗传 命名委员会承认。
[农学]常用实验动物
![[农学]常用实验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6531053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e.png)
(三)药物学研究
大鼠由于繁殖力强、易饲养、体型大小合适、给药 容易、采样方便、畸胎发生率低、行为多样化,被广 泛用于药物毒力、药效评价、新药筛选等研究。
1.药物毒理学试验:如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 验、生殖毒性试验和药物依赖试验等; 大鼠也经常用于“三致”试验研究。
2.药物药效研究:
神经系统疾病药物药效评价:特别对影响副交感神 经效应器接点的药物研究时,首选大鼠。
豚鼠的生物学特性及选择应用
一、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
一般特性 1.性情温和,喜欢群居。 2.生性好动,胆小怕惊。 3.对温湿度的变化敏感。 4.母豚鼠妊娠后期易流产。 5.豚鼠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 6.对饲料改变敏感。 7.爱吃含纤维质较多的禾本科嫩草。 8.对抗菌素敏感。
解剖学特点
1. 脊椎骨36(颈7,胸13,腰6,骶4,尾6)块,肋骨13对。 2. 肝分5叶;肺7叶,右肺4叶,左肺3叶。 3. 前脚上有4个脚趾,后脚有3个脚趾。 4. 耳蜗发达,听觉敏锐。 5. 耳壳较薄,血管鲜红明显。 6. 嚼肌发达,胃壁很薄。 7. 肠管长,盲肠大。 生理学特点
二乙基亚硝胺可诱发小鼠肺癌; 甲基胆葸可诱发小鼠胃癌和宫颈癌等; 感染小鼠白血病病毒可诱发白血病; 感染人类腺病毒可诱发小鼠肉瘤及淋巴瘤。
3.移植性肿瘤模型
将各种实体瘤、腹水瘤、白血病等一定数量的瘤细 胞或无细胞的滤液(病毒性肿瘤)接种于相关品系的小 鼠,就可以使该品系的一群小鼠带有相同的肿瘤,其生 长速度一致,个体差异小,接种存活率可达100%。
2.慢性支气管炎症实验。因为豚鼠气管、支气管腺 体不发达;
3.呕吐实验。因为豚鼠呕吐反应不敏感。
仓鼠(地鼠)生物学特性及选择应用
一、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
小鼠种类及特性范文
![小鼠种类及特性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f088e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19.png)
小鼠种类及特性范文小鼠是哺乳动物中最常见的实验动物之一,其繁殖力强、生活习性适应力强,同时其生命周期短,易于研究和观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等领域。
目前,常见的小鼠种类有实验室小鼠、野生小鼠和人工驯化小鼠等。
实验室小鼠是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适应所得,其繁殖能力强,代际间差异小。
其中最常用的实验室小鼠种类包括裸鼠、BALB/c小鼠、C57BL/6小鼠等。
裸鼠是因为其身体没有毛发而得名,可用于皮肤疾病研究、肿瘤研究等。
BALB/c小鼠则是常用的白血病研究模型,其易感性较高。
C57BL/6小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小鼠之一,其在遗传学、免疫学、生理学等研究领域有广泛应用。
野生小鼠是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小鼠种类,其天然的基因背景和环境适应力使其在一些研究中具有特殊的优势。
野生小鼠包括草原黄鼠、田鼠、家鼠、黑鼠等。
其中草原黄鼠是分布在中国大陆西北地区的一种小型啮齿动物,其具有耐盐碱、适应寒冷等特点,因此在气候变化研究以及生态学研究中有重要价值。
田鼠则常见于农田和草原中,其生活习性活泼好动,常用于行为学研究等领域。
家鼠是广义的鼠科动物,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也成为人类家庭中的宠物。
黑鼠是一种常见的害鼠,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
人工驯化小鼠是指通过人工选择和人工繁殖形成的一种品种,其品种特异性和生活习性适应力较强。
人工驯化小鼠包括毛绒鼠、哈密地鼠、仓鼠等。
毛绒鼠是一种以毛绒丰厚而受到宠物爱好者喜爱的小鼠,其耐寒性强,适应能力较强。
哈密地鼠则主要分布在新疆哈密地区,体形较大,适应力强。
仓鼠是一种小型啮齿动物,也是常见的宠物小动物之一,其体形小巧可爱,易于驯养。
小鼠性繁殖能力强,成年雌性小鼠一般每个月发情一次,发情后的小鼠怀孕期为19-21天,产仔数目一般为2-12只,每胎母鼠一般可产仔7-8次左右。
小鼠的生活习性一般喜欢在比较暗的环境中活动,善于穴居。
小鼠的食性较杂,一般以谷物、杂草、小昆虫等为食。
用于试验的各种小鼠品系介绍以及动物分级
![用于试验的各种小鼠品系介绍以及动物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3e278b0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f.png)
用于试验的各种小鼠品系介绍以及动物分级用于试验的各种小鼠品系介绍以及动物分级一、小鼠品系介绍1、SCID小鼠:来源:SCID(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ency,SCID)的英文意思是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即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在1983年由美国的波斯玛M.J(BosmaM.J)首先从C?B-17近交系小鼠中发现,是位于第16号的染色体,又称为scid的单个隐性基因发生突变所致,SCID小鼠是C?B-17/lcrJ的同源近交系。
1988年从美国Jackson实验室引进我国。
主要特性:①SCID小鼠外观与普通小鼠无异,体重发育正常。
唯胸腺、脾脏、淋巴结的重量仅为正常小鼠重量的I/3以下。
②胸腺、脾脏、淋巴结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大大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但巨噬细胞和NK 细胞功能末受影响。
③骨髓结构正常,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
④容易死于感染性疾病,必须饲养在屏障系统中。
⑤两性均可生育,每胎产仔3~5只,寿命达1年以上。
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免疫细胞分化和功能的研究,异种免疫功能重建,单克隆抗体制备,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的研究,病毒学和肿瘤学研究等。
2、NOD小鼠:自发I 型糖尿病以及多种自身免疫疾病鼠。
通过病理学观察发现,NOD小鼠自身免疫性胰岛炎最早发生于4周龄。
NOD小鼠发病后,充分呈现该品系小鼠糖尿病的生理生化特征即:尿频、多饮、高血糖的症状。
在几周的时间内,血糖迅速升高,饮水量剧增,大量地排尿,体重迅速下降,在这个过程中,患鼠血糖呈先迅速上升,后逐步下降,但仍维持高于正常值的状态,体重直线下降,最后昏迷而死亡。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I 型糖尿病以及免疫耐受等方面的免疫研究。
3、NOD-scid小鼠:这是一种在NOD 背景下scid基因缺失的小鼠,该鼠缺乏免疫系统,应饲养在SPF环境中。
4、DO11.10小鼠:此鼠为BALB/c背景下TCR转基因小鼠,其CD4+T细胞受体为DO11.105、ICR(又称swiss Hauschka)小鼠:来源:为美国豪斯卡(Hauschka)研究所饲养的瑞士种小鼠。
常用大小鼠品系介绍
![常用大小鼠品系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9f30ec780eb6294dd886cf0.png)
白化 10-12周 8-10周 1:6 4-5天 21-23天 11只 12只 5-7g 40-50g 35-50g 21天 5g(每100克体重) 8-11ml(每100克体重) 9-12月 9-12月 21±2℃ 30-70% 12/12小时 10%
SD
专业名称:Vr:
来源:
1925年Robert W.Dawley将一只杂种雄性和一只雌性Wistar大鼠交配,得到该品 系 1950年CRL从Sprague Dawley Inc.引入该品系,形成Charles River SDTM 1955年进行剖腹产形成现在CD核心群 1991年从中选择8个种群形成IGS基础种群 1997年剖腹产得到隔离器种群 CD (SD) 毛色:白化 封闭群(Outbred Rat)
• 近交系(Inbred Mice) 毛色:无毛,白化背景
• 来源:
• • • • Charles River Japan(CRJ)公司通过对BALB/cABom-nu和 BALB/cAnNCrj-nu进行交配和回交得到该品系 1985年CRJ得到了来源明晰的BALB/cAnNCrj-nu孕鼠,并在同年进行剖腹 产 这种小鼠是近交的,遗传监测确证是BALB/c裸鼠 此小鼠没有胸腺,因此造成T细胞缺陷
•
•
4、生理:对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有超速排卵(superovulation)反应。 两性小鼠均有动脉硬化症,血压较高,对弓形体易感。网状内皮系统器官与 体重之比较大。对X射线极为敏感,对鼠伤寒沙门氏菌C5敏感,对麻疹病毒 中度敏感。与BALB/cJ亚系相比, 肾上腺儿茶酚胺合成酶活性较低。 BALB/cJ小鼠肾上腺中所含儿茶酚胺合成酶为BALB/cN的两倍,两种小鼠的 侵袭习性亦不同。老龄鼠易发生心脏病变。耐旋转能力强。SPF 动物雌雄寿 命分别为561d和509d。 5、病理:易患幼鼠腹泻,两性小鼠均有动脉硬化症。几乎全部20月龄的雄 鼠脾脏均有淀粉样变。
常用实验动物生物学——鼠
![常用实验动物生物学——鼠](https://img.taocdn.com/s3/m/f02138c058f5f61fb73666d6.png)
成。多用于营养实验,对性刺激感受性高,自发 性肿瘤发病率低。比Wistar大鼠生长发育快,产仔 也较高。尾长几乎等于身长。
突变系大鼠
肥胖症大鼠(Obese Rat ):血浆中胆固醇、磷脂 含量较高,3周龄就表现出肥胖,5周龄肥胖明 显。食量大,体重比正常大鼠大一倍。雌性不育。 可作为研究人肥胖症模型。
2、给水:饮用水应保证连续不断,每周换水2-3 次(最好是每天更换新鲜水),并特别注意饮水 瓶嘴是否有气泡、不出水或漏水的现象。每次换 水要连同水瓶和瓶嘴一起换下;并认真清洗水瓶 和瓶嘴,然后消毒,严禁未经消毒的水瓶和瓶嘴 继续使用
3、垫料和笼具:每周更换垫料和清洗鼠笼1-2 次.保持室内卫生,定期彻底清洗。室内一般不 用水冲,而用消毒液抹,常用消毒液有0.1%新洁 尔灭、3 %来苏儿、过氧乙酸等
发情周期4-5d,妊娠期19-21d,哺乳期20-22d。 每胎产仔6-15只,最多可达25只,年产6-9胎。生 育期为1年,寿命2-3年
解剖学特性
尾巴较长,约等于体长,尾具有平衡、 散热和自卫等功能。尾部有四条明显的血 管,其背腹面各有一条静脉血管,两侧各 有一条动脉血管。
正常生理生化指标
正常体温37-39℃ ,成年小鼠呼吸频率140210次/分,心跳平均163次/分。
解剖学特征
无扁桃体。胸腺位于气管的前部。 肝的再生能力很强。如切除60-70%还能再生。 大鼠的胆有胆管、无胆囊。
生理生化特征
大鼠心电图无S-T波,豚鼠以上的较大动物 均有明显的S-T段
正常体温39℃ (38.5-39.5℃ ) 心率475次/分 呼吸频率85.5(66-114)次/分 通气量7.3(5-10.1)ml/min 红细胞总数8.9(7.2-9.6)百万/mm³ 染色体21对。
鼠类中主要常用实验品种介绍
![鼠类中主要常用实验品种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7bb910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e.png)
鼠类中主要常用实验品种介绍鼠类中主要常用实验品种介绍——小鼠小鼠(mouse),学名:mus musculus,在生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啮齿目、鼠科、鼷鼠属、小家鼠种。
小鼠品种之一:ICR小鼠生活习性生长发育:小鼠在哺乳动物中体型最小,新生仔鼠1.5g左右,45天体重达18g以上。
小鼠体重的增长与品系的来源、饲养营养水平、健康状况、环境条件等有密切关系。
几个不同品系小鼠的正常生长发育曲线见图活动规律:小鼠性情温顺,易于捕捉,胆小怕惊,对外来刺激敏感,喜居光线暗淡的环境。
习惯于昼伏夜动,其进食、交配、分娩多发生在夜间。
一昼夜活动高峰有两次,一次在傍晚后1~2小时内,另一次为黎明前。
采食特性:小鼠门齿生长较快,需常啃咬坚硬食物,有随时采食习惯。
繁殖特性:小鼠成熟早,繁殖力强,寿命1~3年。
新生仔鼠周身无毛,通体肉红,两眼不睁,两耳粘贴在皮肤上。
一周开始爬行,12天睁眼,雌鼠35~50日龄性成熟,配种一般适宜在65~90日龄,妊娠期19~21天,每胎产仔8~12只。
可根据阴道栓的有无来判断小鼠是否发生了交配。
群居特性:小鼠为群居动物,群养时雌雄要分开,雄鼠群体间好斗,群体处于优势者保留胡须,而处于劣势者则掉毛,胡须被拔光。
这一现象与因寄生虫性或真菌性皮炎所致的掉毛相区分。
温湿度要求:小鼠对温湿很敏感,一般温度以18~22℃,相对湿度以50%~60%最佳。
常用品系近交系(inbred strain):BALB/c小鼠形成了许多亚系,如BALB/cAnN, BALB/cJ,BALB/cCd。
BALB/c小鼠基因型为Aabbcc。
毛色为白色。
其乳腺癌发病率低,但对致癌因子敏感。
乳腺肿瘤发生率约为10%~20%。
有一定数量的卵巢、肾上腺和肺部肿瘤、白血病的发生。
肺癌发病率雌性26%,雄性29%。
白血病发病率雌性12%,雄性10%。
血压与其他近交系小鼠相比为最高,有自发高血压症。
老年小鼠心脏有某些病变,雌雄小鼠常有动脉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表达基本知识
DNA一级结构上调控基因表达的元件 (基因表达盒结构)
5’-UTR promoter
enhancer 3’-UTR
enhancer promoter
UTR exon
Poly A signaling Chromosome sequence
基因敲除小鼠
基因敲除小鼠
基因修饰ES细胞的获得及囊胚注射
转基因小鼠
靶标基因表 达盒DNA
条件性基因表达小鼠
PCAG loxP A
CAT
B
MBD2 cDNA
Cre-loxP系统
pCAG-CAT-X 7100bp PacI Amp HGH PA pBR322 ori
在MBD2 CDS 两端PCR加入 PacI酶切位点 PacI PacI
loxP
PacI酶切,T4 连接酶连接
肿瘤模型
移植瘤实验:将人移植入BalB/C、祼鼠、C57BL/6、Rag1等小鼠体内。
诱导癌/肿瘤模型:使用二乙基亚硝胺 (diethy lnitrosam ine, DEN)等诱 癌剂灌胃及自由饮水,长期诱导可产生肝癌模型。
基因修饰小鼠
1、基因敲除小鼠
2、基因敲入小鼠
3、基因捕获小鼠 4、转基因小鼠 5、条件性基因表达小鼠 6、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
MBD2基因敲除小鼠
A w.t. allele
1 2
b-geo
3
targeting vector
mutant allele
1 w.t. sequence Vector sequence
b-geo
3 Typing primer Typing primer exon Sequence not indicated
C
loxP
loxP PacI CAT MBD2
PacI
P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G
Cre介导重组
loxP PacI MBD2
D
loxP PacI
PCAG
E
+
C A T
Tet-on表达系统
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
Cre-loxP及FLP-FRT技术
Cre、FLP是重组酶,loxP、FRT是重组位点
图1: 诱导型平滑肌特异性敲除Dicer1基因的小鼠基因型。1A:Dicer1的蛋白质结 构,主要包含4个结构域,任一个结构域的缺失均能导致microRNA不能成熟;1B: 两侧包含loxP位点的Dicer基因结构图,两个同向loxP位于Dicer基因22号外显子的 两侧,该外显子对应于前一个 RNAIII结构域。在Cre重组酶的作用,可引起该外 显子的敲除。1C:他莫昔芬(tamoxifen)诱导的平滑肌特异性Cre转基因小鼠表达盒。 该表达盒包含平滑肌特异性SM22启动子,tamoxifen诱导表达的Cre重组酶基因及 SV40的polyA信号序列。
2、基因敲除纯合小鼠的获得
基因敲入小鼠
w.t allele I II
Neo r
flox allele 1
I
II
w.t. sequence Vector sequence
loxP site FRT site
Typing primer Typing primer
exon
基因捕获小鼠
效果类似于基因敲除
载体构建基本知识
二、pIRES2-EGFP-rtTA Advanced 构建
使用引物将rtTA Advanced CDS区克隆出来,然后以XhoI/BglII 双酶切,将其克隆入pIRES2-EGFP载体的XhoI/BamHI位点中。 引物序列为:
rtTA_XhoI_F: ATCGCTCGAGCCGCCACCATGTCTAGACTGGACAAGAGCAAA rtTA_BglII_R: ATCGAGATCTTACTTAGTTACCCGGGGAGCATGTCA
常用的小鼠模型
免疫学研究中
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张 述 Email: shuzhang1976@
免疫学研究中常用的小鼠品系
C57BL/6 简要描述:最常见的实验小鼠,经常简称为B6 C57或者小鼠。 性状描述:毛色为黑色,常作为“标准”的近交系。 常见用途:⑴ 用于多种免疫学、遗传学研究,包括移植、感染等动物 模型。 ⑵ 常作为背景小鼠,对其进行基因敲除、转基因等遗传修 饰,从而提供标准的遗传背景。 BALB/C 简要描述:是实验室常见的免疫功能不太完善的小鼠。 性状描述:毛色为白色,对致癌因子敏感,卵巢、肾上腺和肺部肿瘤、 白血病发生率较高。 常见用途:⑴ 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的制备。 ⑵ 免疫学研究,如移植的供受鼠等。 BM12 简要描述:是C57BL/6近交系小鼠自发形成的一个近交系小鼠,在MHCII 类分子中有3个氨基酸的突变。 性状描述:与C57BL/6基本相同,对EA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抗性。 常见用途:用于慢性排斥反应研究的供鼠。
BXSB
4、诱导型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
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
5、自发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SKG 小鼠 6、诱导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佐剂性关节炎( adjuvant arthritis, AA) 模型,其它诱导模型
7、诱导小鼠EAE;模拟人多发性硬化症/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器官移植模型
1. 肾移植模型 2. 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3. 小肠移植模型 4. 骨髓移植模型
5. 肝移植模型
6. 皮肤移植模型 7. 胰腺(胰岛)移植模型 8. 慢性排斥(BM12)
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
1、自发型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NOD小鼠 2、诱导型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药物(STZ、Alloxan、环磷酰胺等)诱导破坏小鼠胰岛 3、自发型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
ALR:
与NOD小鼠具有共同祖先的小鼠,白色,两者有70%的基因组完全 相同,但MHC不相同。对I型糖尿病具有很强的诱导耐受。常用于 NOD的对照小鼠。 杂交鼠:由两个近交系杂交获得后代,性状不稳定。小鼠遗传操作 未进行彻底的小鼠。
免疫研究常见的小鼠动物模型
1、器官移植模型 2、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 3、超敏反应模型 4、肿瘤模型
常见的小鼠品系
NOD: 简要描述:非肥胖型糖尿病(NOD)小鼠,最常见的实验小鼠,公认的自 身免疫性糖尿病(I型糖尿病)。 性状描述:白色,从第9周开始,即会有胰腺炎症状,之后雌鼠会有较 高的概率得I型糖尿病。 常见用途:⑴ I型糖尿病遗传、发病机制研究。 ⑵ 其它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如干燥综合症等。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多肽免疫;髓鞘碱 性蛋白(MBP)免疫疫;髓鞘蛋白脂质蛋白(PLP) 免疫;脊髓组 织匀浆免疫等
超敏反应模型
气道高敏感反应模型:腹腔注射卵清白蛋白致敏,然后通过雾化吸入 造模。
皮肤过敏反应模型:过继输入抗二硝基苯酚(DNP)的IgG E单克隆抗 体,使小鼠被动致敏,然后以二硝基氟代苯(DNFB)刺激产生过 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