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导航大一轮复习精练:第四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Word版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21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选择题1、下列地质现象中,从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看,与其它三者不同的是( )A、火山喷发B、石林溶洞C、东非裂谷D、温泉2、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 )A、岩浆活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侵蚀作用3、下列地理现象由地壳垂直运动形成的是( )A、安第斯山B、北美五大湖C、大西洋D、台湾海峡二、综合题4、读下图,回答问题.(1)甲、乙两图中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A、地壳运动B、侵蚀作用C、堆积作用D、岩浆活动(2)可见乙图中地貌景观的是( )A、大连海滨B、云贵高原C、阿尔卑斯山D、长江入海口5、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
(1)构成图中①处地貌景观的岩石受高温变质作用会形成( )A、石灰岩B、大理岩C、花岗岩D、岩浆岩(2)上述地貌形成过程与流水、风力作用联系密切的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与图中④处地貌形成过程相同的是( )A、泰山B、台湾岛C、夏威夷群岛D、喜马拉雅山6、如下图:①为石灰岩,③为页岩,②④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据此回答问题。
(1)形成①、③岩石的地质作用为 ( )A、风化作用B、沉积作用C、变质作用D、固结成岩作用(2)②岩石的形成,需具备的条件有( )①高压②石灰岩分布③岩浆活动④风化侵蚀作用强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7、下图为“不同气候区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均温及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新人教版
表现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因素
风、流水、冰川 等 外力_减__弱__或遇 到障碍物
作用 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_堆__积__地貌的 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பைடு நூலகம்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_平__缓__。
【核心自检】 1.马来半岛石灰岩广布,分析马来半岛喀斯特地貌比我国西南地区更为典型的原 因。 提示:马来半岛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_沉__积__岩、B_变__质__岩、C岩浆、D侵入型岩浆岩、E喷出型岩浆岩。 2.图中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数码是_①__,属于外力作用的数码是_②__。 3.写出下图中各代码代表的地理事象。(其中丙为沉积岩)
甲为岩浆,乙为_岩__浆__岩,丁为_变__质__岩。 ①_冷__却__凝__固__作用,②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③_重__熔__再生, ④变质作用。
【核心自检】 如何区分三大类岩石? 提示: (1)根据形成原因。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其中侵入型岩浆岩是岩 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的,喷出型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沉积岩是外力 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是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的。 (2)根据岩石特点。岩浆岩中花岗岩质密坚硬,玄武岩有流纹和气孔;沉积岩具有层 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
考点二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通 必备知识·全扫描】 1.能量来源:主要是_太__阳__辐__射__能。 2.主要表现形式:
表现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因素 温度、水、生物
流水、冰川、空 气等
作用 使岩石发生_崩__解__和破碎;为其他外力作 用创造条件
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 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 形成_侵__蚀__地貌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1课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训练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第1课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训练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2、3、4、5、6、7、8、11、12 岩石圈物质循环9、10、11一、单项选择题读甲、乙两图,回答1~2题:1.有关甲、乙两图地貌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流水堆积B.乙—冰川侵蚀C.甲—流水侵蚀D.乙—海水侵蚀2.与甲地貌形态形成有关的因素有( )A.气候寒冷干燥B.地质构造复杂C.地表物质疏松D.风力强劲多发解析:1.C 2.C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甲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是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乙为风力侵蚀地貌。
第2题,甲地貌为流水侵蚀地貌,疏松的地表物质是形成该地貌的基础条件。
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野外考察中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图及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3~4题:3.形成①—②地、③—④地及成都附近地区地貌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壳运动、流水侵蚀、流水堆积B.流水堆积、流水侵蚀、冰川堆积C.地壳运动、冰川侵蚀、流水堆积D.地壳运动、冰川侵蚀、流水溶蚀4.在野外,学习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①地估测出该山的相对高度B.在②地估测出该山的相对高度C.在③地估测出谷底的海拔D.在④地估测出谷底的相对深度解析:3.A 4.A 第3题,①—②地为山脉,是地壳运动的结果;③—④地为河谷,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成都附近地区为成都平原,是流水堆积作用的结果。
第4题,从①地可以看到山顶,因而可以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从②地无法目视山顶;从③地可以目视谷底,但无法估测出海拔,从④地无法看到谷底。
(xx淮北模拟)读“我国某地历代海岸线变迁示意图”,回答5~6题:5.此处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是( )A.滩涂海水侵蚀B.沉积平原海浪搬运C.三角洲河流沉积D.冲积扇河水冲积6.有关海岸线变迁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历史上河流北侧陆地增加的速度比南侧慢B.河流中上游地区防护林的建设,加快了海岸线向东推进C.三峡水库的蓄水,加快了海岸线向东推进D.形成沿海低地,可作为滨海宝贵的湿地环境资源解析:5.C 6.D 本题组考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和地表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如 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作 用
风力 堆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 移动沙丘)和沙漠边 缘的黄土堆积
积比沉明,显重积颗的小(具粒分的有小选后、干克高旱拉原内 玛的陆干黄及沙土邻漠) 近里地的区沙(丘例、如黄塔土
栏
相互 关系
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 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 主,垂直运动为辅
目 链 接
考点研析
【关键点二】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不同性质的外力作用因其作用过程和强度不同,对地貌的影响和主要分 布区也有很大差别。具体分析见下表。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学案导学
A为_侵__入__型___岩浆岩,B为_喷__出__型___岩浆岩,C为__沉__积____ 岩,D为___变__质___岩。
2.主要的地质作用。 栏
①代表_冷__却__凝__固_,②代表固__结__成__岩__,③代表_变__质__作__用__,④ 目
链
代表_重__熔__再__生_作用。
C.丙 D.丁
学案导学
(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 ) A.②—外力作用
B.③—喷出作用
栏
目
C.④—地壳下沉
链
接
D.⑤—高温熔融
学案导学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甲、乙、丙、
丁依次为喷出型岩浆岩、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属于此类)、变
质岩和沉积岩。第(2)题,根据图中箭头和上题分析可知①~
创造了条件
链 接
侵蚀作用
流水、_冰__川___、风等
对__地__表___岩__石___及其__风__化___产___物__进行
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四章第1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3)影响河口地区河床演变的主要因素:来水、来沙。径流强于潮流,河口以淤积为主,陆地扩大;径流比潮流 弱,河口以侵蚀为主,海岸后退。 2.外力沉积规律 “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沉积。”流水沉积、风力沉积、波浪沉 积均遵循以上规律,而冰川沉积则为杂乱堆积。 3.根据沙丘形状和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
(2)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
作用形 式
板块张裂区
大陆板块与 大陆板块
板块碰撞区 大陆板块与 大洋板块
边界类 型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形成地 貌
裂谷、海洋、海岭
高大山脉
海岸山脉、 海沟、岛弧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 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弧、马里
褶皱隆起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
4.内力作用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能量来源:主要是 太阳辐射能。
2.主要表现形式
表现
影响因素
作用
风化作 温度、水、生物
用
①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②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侵蚀作
①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②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
水、冰川、空气等
考点二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019·全国Ⅱ卷,9~10)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
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
此回答(1)~(2)题:
(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
2021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4章 第1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影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结果:使地表变得上下不平。
板块构造理论(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构造带划分为许多板块,全球岩石圈共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板块是运动的,板块内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较为剧烈。
(3)板块之间的张裂往往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往往形成岛弧或褶皱山系。
1.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形的影响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相互关系①它们相伴发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②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内力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地表经冷凝形成火山、熔岩高原等地震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震动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2.板块运动及其形成的地貌断裂带板块边界类型所经过的著名山脉、海沟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千岛群岛、千岛海沟;日本群岛、日本海沟;台湾海沟;菲律宾群岛;马里亚纳海沟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阿留申群岛、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喜马拉雅山脉非洲断裂带非洲板块内部(生长边界) 东非大裂谷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边界)红海、死海大西洋断裂带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及亚欧板块(生长边界)冰岛、大西洋、中大西洋海岭●考向1主要内力作用形式及影响分析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含解析
第1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对地表形态塑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我们称之为地质作用。
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一、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热量来源: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1)地壳运动:1运动形式:A.水平运动:造成岩层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B.垂直运动:造成岩层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两种方向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过程缓慢,不易察觉,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2)岩浆活动:1形式:主要有岩浆喷出(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两种形式只有喷出地表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但作用微弱。
而喷出岩又分为裂隙式(线状)喷发或中心管道式(点状)喷发。
(3)变质作用:发生在地壳深处(高温高压)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影响: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一)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二)作用主体: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三)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1.风化:风化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温度、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进行分解,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实质是“大块变成小块”。
注意:风化不过多与风联系,风化之后的产物我们称之为风化壳,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从地表风化壳厚度来看,温度高,水分多,植物茂密的地区风化壳厚度最大。
【类型】1物理风化:岩石机械破碎,化学成分没有显著变化。
分:热力风化;冰劈作用。
2化学风化:岩石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分解。
在干燥的环境中,以物理风化为主;在湿润的环境中,以化学风化为主,物理风化主要受温度变化影响;化学风化受温度和水分变化影响都较大。
3生物作用:受生物生长及活动影响而产生。
主要有:机械破坏,植物根分泌出的有机酸。
2021新高考2版地理一轮课件:第四单元 第一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 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2)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答案 (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 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 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形 的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脉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 变迁
相互关系 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 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2.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撞
撞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消亡边界→|←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 美洲西岸山脉
特别提醒 特殊板块及其地区分布 (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 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2)冰岛(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消亡边 界。 (3)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蚀
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作
流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
用
水
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侵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
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训练题
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崇明岛的形成C.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的形成 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2.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B.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蚀地貌3.决定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下沉幅度大,河流挟带的泥沙多 B.冰川侵蚀作用C.成土过程时间过长 D.风力搬动能力强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4~5题。
4.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D.剧烈的火山活动5.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
读图,回答第6~7题。
6.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7.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读“四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8~9题。
8.下列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溶洞—① B.裂谷—②C.沙丘—③ D.戈壁—④9.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A.① B.② C.③D.④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回答10~11题。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第1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新人教版(1)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建议用时实际用时分值实际得分45分钟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
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
图乙是图甲中方框处的分水岭迁移图,该处分水岭从Ⅰ经Ⅱ演化到Ⅲ,分水岭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现象。
读图完成1~2题。
1.图甲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A.a B.b C.c D.d2.图乙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解析第1题,根据图甲可知,地势是西高东低,所以发生河流袭夺现象是ab流向cd,导致河流下游的a段水量减少。
选择A项。
第2题,区域河网密集,流水作用明显,分水岭从Ⅰ经Ⅱ演化到Ⅲ,分水岭最终被切穿,是水的侵蚀作用造成的。
选择C项。
答案 1.A 2.C中国地质工作者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
读图回答3~4题。
3.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4.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A.①B.⑤C.③D.④解析第3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丘”;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丘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
第4题,此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
从图中可以看出雅丹地貌的岩石具有层理结构,应为沉积岩。
图中①是岩浆,②是侵入岩,③是喷出岩,④是沉积物,⑤是沉积岩,⑥是变质岩。
故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⑤。
答案 3.B 4.B雁荡山为浙江省著名的旅游地,其中在不同时期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地层中发育的多级岩嶂、岩槛瀑布尤为独特。
下图为该类景观发育过程中的某三个阶段。
读图回答5~6题。
5.构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是()。
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地理课件第4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侵蚀作用 水、冰川、空气等 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
侵蚀地貌
①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②为堆积地貌的 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
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外力减弱或遇到
堆积作用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障碍物
• 3.结果:使地表起平伏坦状况趋向于________。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自我检测] (2018·武汉模拟)下图为广东揭西某河床上自然形成的河流壶穴照片。读图完 成 1~2 题。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 1.图中壶穴的形A成主要因为( )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 C.冰川侵蚀 D.生物破坏 • 2.图中地貌主要发B育在河流的( )
• A.中下游 B.中上游
举例 边界类型
马里亚纳海沟、亚 东非大裂谷、红海、喜马拉雅山脉、青
洲东部岛弧、美洲 大西洋 藏高原
西岸山脉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图示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高考真题
2014·大纲全国卷·T6 2014·海南卷·T17 2013·广东卷·T1
命题分析
命题规律:以区域海陆分布或 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内力作用 的表现及其影响。 核心关注:主要地形地貌的成 因及其影响。
• 3.丹娘沙丘的成B 因主要是( ) • A.流水堆积 B.风力堆积 • C.冰川堆积 D.海浪堆积 • 4.该沙丘的沙源D 主要来自( ) • A.印度洋海滩 • B.沿岸疏松的土壤 • C.塔克拉玛干沙漠 • D.附近沙洲和河漫滩B • 5.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基础知识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基础知识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1.(xx年广州期末)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作用等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和缓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都表现得激烈而迅速(xx年青岛检测)天山大峡谷由红褐色的巨大山体群组成。
这里山体高大,山坡陡峭,峡谷细长,山体由红色岩石和粗砂砾石组成。
谷内山体陡峭险峻,奇峰异石,千姿百态。
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洞穴分布。
读图411,回答2—3题。
图4112.崖壁下部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A.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 D.海水侵蚀3.据图文资料,判定该峡谷主要岩石为( )A.甲 B.乙 C.丙 D.丁图412为五种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4—5题。
图4124.图中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下列图示地形成因与分布组合正确的是( )A.①图—流水侵蚀—干旱区B.②图—风力侵蚀—干旱区C.③图—风力沉积—干旱区D.⑤图—流水侵蚀—湿润区图413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岱崮地貌”景观图,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
据此回答6—7题。
图4136.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C.大理岩 D.玄武岩7.“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沉积→岩层的断裂作用B.岩浆沿地壳缝隙喷出地表C.沉积→抬升→外力侵蚀D.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8.读图414,回答下列问题。
图414(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含义:A________、E________、G风化作用、L________、F______、S固结成岩作用、W________、M____________。
2021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1)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明确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要紧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阻碍;观看岩石圈物质循环示用意,说出岩石圈三大岩石的物质循环进程,并画出示用意进程与方式:观看基拉韦厄火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视频,分析内力的要紧表现形式和其塑造的地表形态;欣赏外力所用塑造的景观形态,分析景观形成进程;观看岩石圈物质循环示用意,刻画三大岩石的转化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运动和联系的观点,熟悉地表的形态【学习重点】:内力和外力作用的要紧形式和塑造的地表形态进程课前预习【学习方式】:分析法、讨论法、讲述法课时:2课时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若是地球内部①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②________和巨大的③__________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④__________岩浆活动岩浆只有⑤__________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若是⑥____________。
2.要紧表现形式表现因素作用风化作用温度、水、⑦____使岩石发生⑧______________;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⑨____________地貌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⑩__________。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分类:A是⑪________,B是⑫________(或变质岩),C是⑬________(或沉积岩)。
2.地质作用:a⑭____________;b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c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⑮______作用。
【问题试探】1.比较:喜马拉雅山脉和东非大裂谷都是要紧由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你明白二者的形成有何不同吗?2.比较:形成长江三峡和长江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有何异同?3.化石是保留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尸体、遗迹的总称,化石只可能存在于哪类岩石中?4.辩一辩:岩石圈的三类岩石都能直接彼此转化吗?课内探讨探讨点一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阻碍一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窗搜集到了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并提出了以下问题,请你帮他们完成以下问题。
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4章 第1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答案
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标考点知识细化素养要求应用实践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结合实例分析、判断内力作用的影响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判断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板块运动与地貌解释宏观地貌成因研究宏观地貌成因,分析板块运动的影响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图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结合各类示意图示,分析外力作用影响不同外力作用的特点区分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探究地质现象,分析外力作用影响不同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掌握典型地貌的成因剖析典型地貌成因,考查外力作用的特点(对应学生用书第81页)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断裂带和巨大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会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主要表现形式形式因素作用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使岩石产生崩解、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侵蚀作用流水、冰川、风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特别提醒]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外力作用可能占优势,如流水或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 (1)岩石分类岩浆岩(A 侵入型岩浆岩、B 喷出型岩浆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
(2)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和用途 类型 代表岩石 特点用途举例岩 侵入岩 花岗岩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 浆 岩喷出岩玄武岩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或气孔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变质岩 大理岩、板岩片理构造大理岩是建筑材料①冷却凝固、②固结成岩、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
2021新高考2版地理一轮讲义:第四单元 第一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单科命题备考导航素养解读1。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
区域认知以区域经纬网图、区域地形分布图或相关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板块位置、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综合思维以区域地形、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地质作用变化过程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结合科学文献材料或实验数据,考查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影响及其原因。
探究点一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
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①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及影响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 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② 断裂带 和巨大的③ 褶皱山脉 (如图④甲 )垂直运动 引起地势的⑤ 起伏变化 和海陆变迁(如图乙)岩浆活动有喷出和侵入两种形式,岩浆只有⑥ 喷出地表 (如图⑦ 丙 )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结果:使地表变得⑧ 高低不平 。
2.读全球板块分布图,完成下列内容。
图甲图乙(1)补全图甲中板块的名称。
(2)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现象地中海面积在缩小是因为其位于 亚欧 板块与非洲板块的 消亡 边界,红海面积在扩大是因为其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非洲 板块的生长边界。
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区处于板块 交界 处,地壳比较活跃,多 火山、地震 。
非洲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小是因为其位于非洲板块 内部 ,地壳比较稳定;南美大陆西海岸地势起伏大,多高大山脉是因为其位于美洲板块与 南极洲 板块的挤压碰撞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3)由图乙可知,海沟属于 消亡 边界,海岭属于 生长 边界。
一、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
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如下表所示: 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化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形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的影响地貌举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脉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相互关系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2.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举例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规律总结内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1)水平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①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作用,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山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冲关测控导航一、选择题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佳木河下游的乌尔禾雅丹,被誉为我国最瑰丽的岩石雅丹,又被称为魔鬼城”据此回答1~2题:1•塑造乌尔禾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D.风力堆积2•构成乌尔禾雅丹地貌的岩石属于()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解析:1.B 2.C 第1题,乌尔禾雅丹地貌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B对。
降水少,河流少,流水作用不是主要外力作用,A、C错。
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是沙丘、沙垄地貌,D错。
第2题,图片中构成乌尔禾雅丹地貌的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C对。
侵入岩、喷出岩、变质岩没有层理构造特征,A、B、D错。
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为喀斯特地貌景观图。
读图,回答3~4题:3•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①一冷却凝固作用B.②一变质作用C.③一重熔再生作用D.④一外力作用4.在图2中广泛分布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图1中的()A.甲B.乙C.丙D.丁解析:3.B 4.A 第3题,读图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关系,丙为岩浆,乙为岩浆岩,甲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
①为外力作用,②为变质作用,③为冷却凝固,④为重熔再生。
故选B。
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甲为沉积岩,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岩石为沉积岩。
故选A。
(2019福建龙岩高三质检)我国南方花岗岩区分布着许多崩岗地貌(下图),深厚的风化壳是崩岗形成的基础。
下表示意福建省不同高程的土地面积所占比例与崩岗面积。
据此回答5~6题:5•南方花岗岩区风化壳厚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强劲B.气候暖湿C.太阳辐射强D.昼夜温差大6•形成崩岗的主要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断裂下陷D.地壳上升解析:5.B 6.A第5题,南方花岗岩区风化壳厚度大是因为风化作用强烈,风化的影响因素有温度、水、光照以及生物等因素,和风力关系不大。
南方地区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高温多雨,气候暖湿,容易使花岗岩遭受风化。
南方地区相对来说太阳辐射较弱,昼夜温差并不如北方、西北和东北等地区大。
B正确,A、C、D错误。
第6题,由材料可知,深厚的风化壳是崩岗形成的基础,外力作用是影响风化壳形成的主要原因,南方地区降水较多,高温多雨,岩石容易遭受风化以及流水侵蚀作用,因此容易形成崩岗,所以正确答案选A。
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错误;外力作用是根本原因,跟内力作用如断裂下陷以及地壳运动无关,C、D错误。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不断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
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
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
据此回答7~8题:T拠、奪曙购HI~界十八xtawa界)A.偏东风B.偏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8•图中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A.风速快B.植被多C.坡度缓D.降水多解析:7.C 8.B第7题,本题主要考查风蚀坑分布地区风向的判断。
风蚀坑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根据图示等高线数值判断,风蚀坑分布在沙丘西北侧,迎风坡一侧风力侵蚀作用强,说明沙丘西北侧为迎风坡,推测该地盛行西北风,C对。
背风坡一侧侵蚀弱,应是沉积作用为主,不会形成风蚀坑,其余选项可排除。
第8题,图中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植被分布多,植被可减慢风速,利于沙尘沉积,A错,B 对。
图中坑边沙丘迎风一侧受到的侵蚀作用强,坡度陡;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C、D错误。
(2019广东汕头阶段测试)图1为大金石,是缅甸一处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它是一块耸立在悬崖边的花岗岩巨石,石头表面贴有金箔石上建有一座7.3 m的佛塔。
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字母表示各类岩石,数字序号表示各种地质作用。
据此回答第9题:9•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大金石所属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A.甲①B.乙②C.丙④D.丁⑤解析:A 读图可知,甲为侵入型岩浆岩;乙为喷出型岩浆岩;丙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
①②为冷却凝固作用:③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④为固结成岩作用:⑤指向变质岩的箭头表示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变质作用;⑥为指向岩浆的箭头,即为高温重熔再生作用。
此大金石为花岗岩巨石,是岩浆侵入到上部形成的侵入型岩浆岩。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地质构造,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
读图,回答10~11题:10.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
根据该地层剖面顺序,判断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是()A.深海B.浅海C.陆地D.无法判断11•从E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过程是()A. 一直上升B. —直下降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解析:10.C 11.D第10题,读图可知,C层为砂岩层,由题干信息可知,砂岩是河湖沉积的产物,因此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应是陆地。
第11题, 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E、F、G分别为石灰岩、砂岩和页岩,可知E到G经历了深海到河湖沉积的产物再到浅海的过程,即海平面先降后升。
二、非选择题12. (2019广西柳江中学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我国西南局部地区示意图,图2为图1中乙地降水资料,图3为图1中昆明气候资料材料二两亿年前,图1中石灰岩分布区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新生代以来因地壳运动逐渐形成高原。
(1) 指出石灰岩分布区的典型地貌类型,并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该地貌的成因。
(2) 图示石灰岩分布区多成为石漠化重灾区,为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请提出防治石漠化的措施。
解析:第(1)题,石灰岩分布区的典型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
由材料二可知,该地地质时期曾是一片浅海,陆地径流携带物质入海后发生沉积,形成石灰岩;新生代以来地壳抬升,形成高原山地;石灰岩受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
第(2)题,石漠化主要是水土流失所致。
因扩大耕地面积、获取薪柴等原因,当地对植被破坏严重,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加剧水土流失。
因此要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应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应恢复植被。
发展经济应注意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利用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发展旅游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岗位;恢复植被应努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必要时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保护和恢复脆弱的生态环境;同时开发清洁可再生的水电、沼气,减轻生活能源对环境的压力。
答案:(1)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
地质时期曾是一片浅海发生沉积形成石灰岩;后来地壳抬升运动形成高原山地;地表及地下石灰岩受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
(2)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发展农业经济;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利用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发展旅游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岗位;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保护和恢复脆弱的生态环境;开发清洁可再生的水电、沼气,减轻生活能源对环境的压力。
1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 mm,蒸发量超过3 000 mm。
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高度200~300米)集中分布(如图所示)。
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
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
IO2*25f(1) 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
(2) 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
(3) 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该地沙山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且沙山的缓坡是迎风坡,故图示区域盛行风为西北风。
第⑵题,分析沙山成因应从河源、搬运介质、沉积条件等方面分析。
第(3)题,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 风的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故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
答案:(1)西北风(偏西风)。
理由:沙山(链)东北一西南延伸;沙山西北坡缓,受风力侵蚀,应为迎风坡。
(2) 风力强盛,沙源丰富;钙华及钙质胶结层对风沙的阻挡,风沙在此沉积;水及水汽对沙的吸附(沙山内部湿润),使风力对沙山的侵蚀减弱,沙山不断长高。
(3) 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
原因: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