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类文阅读训练-5守株待兔(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5《守株待兔》练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5《守株待兔》练习试题(含答案)守株待兔是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懒惰的农夫如何错失机会。
故事中,农夫捡到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便守株待兔,希望能再次获得免费的午餐。
然而,他的运气并没有再次光顾他,最终庄稼也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
翠鸟移巢是另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对翠鸟如何通过不断努力,为自己的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翠鸟原本在高处筑巢,但为了避免孩子坠落,他们决定将巢移至更低的位置。
尽管人类不断破坏他们的栖息地,但翠鸟仍然坚持不懈地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才能获得成功。
在阅读这些寓言故事时,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并将其应用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
无论是守株待兔还是翠鸟移巢,都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断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用“√”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gēng√tián)接触(jiē√chù)等待(děng√dài)解释(jiě√shì)希冀(jì√yì)为人(wéi√rén)颈部(xiàng√jǐng)二、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括号中。
1.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的是(C)A.脸颊必须脖颈B.解释沼泽选择C.诗歌等侍待卫D.珍珠几株朱砂2.哪个字与“耕”的意思相似(B)A.荆B.耘C.拼D.阱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你对这件事作何解释?(B)2)___对这支铅笔爱不释手。
(C)3)经历了坎坷,他们冰释前嫌了。
(A)4)他被保释出来了。
(D)4.农夫被宋国笑话的缘由,正确的一项是(D)A.农夫捡到了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
B.农夫放下了农具,不在田里耕作。
C.从此,农夫再也没有捡到过一只兔子,庄稼也死了。
D.农夫妄想不劳作而获得食物。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时训练-类文阅读-5守株待兔(含答案)

类文阅读-5.守株待兔争雁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
”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
”竟斗而讼於社伯。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1.解释下面加点词。
(1)将援弓射之()(2)竟斗而讼於社伯()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哥哥的意见是;弟弟的意见是;社伯的意见是。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案:1.拉争吵2.把大雁煮着吃把大雁烤着吃把大雁分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3.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否则将一事无成。
鹬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①方出②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③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④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⑤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
”乃止。
释义:①方:刚刚。
②曝:晒。
③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④禽:同“擒”,捕捉,抓住。
⑤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
1.试着翻译下面的句子。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苏代把国和国比成了故事中的鹬和蚌,把国比成了渔者。
3.苏代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鹬和蚌都不肯相让,渔夫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
2.燕赵秦3.劝赵国不要攻打燕国。
小学语文常识、名言名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大汇总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看书很多地方看不懂,很多孩子看书时不知道其中内容,那么就不能说是看懂了。
今天,为大家收集了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文学常识,看看您的孩子知道多少吧。
小学1-6年级语文常识、名言名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大汇总!2、常用的成语归类。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时训练-类文阅读-5守株待兔(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类文阅读-5.守株待兔守株待兔土查村离县城约有两百公里,两面傍山,中间有一条公路,有一条窄窄的河。
几百户人家像星星一样散落在河两边的山坡上。
由于地理位置太偏僻,外地人是很难到土查村的。
数十年过去了,能够让土查村人兴奋点的事是:有一年一支钻井队进山来,到处打炮钻洞,有说是找石油,有说是寻宝。
热闹一阵子离去后,给土查村人留下了很长时间的念想儿。
土查村的村委会坐落在进山不到十公里的一处河滩地。
村委会是一个四合院的小青瓦房,四周长满了树,有楠木、香樟、麻柳,还有桃树、杏树、李树、核桃树等。
在院门前,有一棵古树特别显眼,高约二丈,粗如水桶,枯死的树根比树干大好几倍。
土查村打算利用这棵古树打造守株待兔这张文化品牌。
村委会先是开小会,取得一致意见后,又召开村民大会。
村主任在会上大发感慨:我们这里有山有水,一年四季树绿花红,可是没有厚重的文化吸引外地人来,资源无法整合,开个小店卖东西都是赚自己人的钱。
我们怎么办呢?就是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打名人牌,有争李白故里的,有打武松牌的,连西门庆这样的恶人也有人在争。
前不久,我去了乔家大院,就是一个卖豆腐起家的商人盖起来的几十间房子,后来人去房空,当地把它打造成风景区后,围绕这座房子摆摊设点卖旅游产品,养活了很多人。
我们村委会将把这座四合院打造为历史文物陈列馆,将村委会门前的这棵古树打造为《守株待兔》里的那棵树,这样我们村就有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不愁没有人来旅游参观。
村民表决同意后,村委会起草报告送到镇里,领导很快就签署意见同意,并报上级有关部门。
得到的批示是:打造文化品牌,是地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一种深刻表现,有关部门责无旁贷,要大力支持。
得到尚方宝剑后,土查村筹备召开了首届国际思想家寓言家韩非子研讨会。
很多专家提交了论文。
韩非子出生在韩国,韩国当时的都城即今天的河南新郑。
这没有争议,但是就《守株待兔》这则寓言中那株树桩到底在哪里、今天还存不存在的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同步练习-5《守株待兔》(含答案)

5.守株待兔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司为山市 D.此何遂不为福乎2.我们平时在生活中说话交流时有一些话外音,你能听出来吗?一个演员的酒瘾发作了,对导演说:“先生,请关照一下,让他们买一瓶真的威士忌来,好不好?因为没有真的东西,恐怕演起来不逼真。
”导演听了,给这个演员一个绝妙的回答:“你说得很对。
不过,明天服毒的那场戏,怎么办?”导演的回答表明他真正的态度是( )。
A.赞成 B.赞成又担心 C.拒绝 D.担心二、填空题1. “然”字知多少。
写出带有“然”字的词语,然后填空。
迅速,出乎意料叫( ) 合情理,无疑问叫( )所说符合事实叫( ) 出乎意料叫( )依旧没有改变叫( ) 表示不是这样叫( )人们劝说这个农夫:“赶快种田去吧, ( )庄稼就全完了。
”那个人不听劝告,过了一段时间,庄稼( )全完了。
一个农夫在干活时( )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蹿出来,跑着跑着, ( )撞到了树桩上。
2.《韩非子》是_____国末期______家集大成者______的著作,这部书现存______篇,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战国策》是由______末年______编订的一部______体史书,共______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______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______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生活用语大挑战。
炒鱿鱼换汤不换药唱反调挡箭牌下马威(1)今天太不顺了,工作没了,被老板( )了。
(2)张老师一接班就以高超的球技镇住了调皮的学生,给他们一个( )。
(3)李峰在课上总与老师( ),老师叫往东,他偏往西。
(4)这种药做出了假广告,被叫停,可又换了个名字继续卖,这不是( )嘛。
(5)爸爸一瞪小刚,小刚就找奶奶作(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3)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坚定的锡兵雨停了以后,有两个孩子从这儿走过。
“你瞧!”一个孩子说,“这儿躺着一个锡兵。
我们让他去航行一番吧!”他们用一张报纸折了一只船,把锡兵放在里面。
锡兵就这么沿着水沟顺流而下。
这两个孩子在岸上跟着他跑,拍着手。
啊!多么湍急的水流啊!多么骇人的巨浪啊!纸船一上一下地颠簸着,有时它旋转得那么急,弄得锡兵的头都昏起来。
可是他站得很牢,面色一点也不变,肩上扛着长枪,眼睛向前看。
忽然船顺着水流进入一条很长很宽的下水道里去了。
四周一片漆黑,他仿佛又回到他的匣子里去了。
水流非常湍急。
在下水道尽头的地方,锡兵已经可以看得到前面的阳光了。
不过他又听到一阵喧闹的声音,这声音可以把一个胆子大的人都吓到。
想想看吧,在下水道尽头的地方,水流冲进一条宽大的运河里去了。
这对他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就好像我们被一道巨大的瀑布冲下去一样。
现在他已流进运河,没有办法止住了。
船一直冲到外面去。
可怜的锡兵只有尽可能地把自己的身体直直地挺起来。
谁也不能说,他曾经眨过一下眼皮。
现在纸已经破了,锡兵也沉到了水底。
不过,正在这时候,一条大鱼忽然把他吞到肚子里去了。
啊,那里面是多么黑暗啊!比在下水道里还要糟,而且空间是那么狭小!不过锡兵是坚定的。
就是当他直直地躺下来的时候,他仍然紧紧地扛着他的长枪。
这鱼东奔西撞,做出许多可怕的动作。
后来它忽然变得安静起来。
接着一道闪电似的光射进它的身体。
阳光照得很亮,这时有一个人在大声地喊:“锡兵!”原来这条鱼已经被捉住,送到市场里卖掉,带进厨房里来,而且女仆用一把大刀把它的肚皮剖开了。
她用两根手指把锡兵拦腰掐住,拿到客厅里来——大家都要看看这位在鱼腹里旅行了一番的了不起的人物。
不过锡兵一点也没有显出骄傲的神气。
——选自(丹麦)安徒生的《坚定的锡兵》,有删改1.【梳理故事】根据选文内容,将锡兵航行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水沟运河客厅2.【理解句子】读下面的句子,结合故事内容填一填。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测试题-第5课 守株待兔(含答案) 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测试题-第5课守株待兔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借助zhù shì( )读懂课文,是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之一。
2.幻想不劳而获的人,最终是shǒu zhū dài tù( ),一无所获。
二、读句子,判断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三、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释。
1.田中有株.。
( )A.树桩B.量词2.因.释其耒而守株。
( )A.因为B.于是3.而身.为宋国笑。
( )A.身体B.自己四、理解句意,选择正确的答案。
1.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天,一只正在走路的兔子碰到了一棵树,折断了脖子,死掉了。
B.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掉了。
C.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到了一棵树,折断了脖子,死掉了。
2.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理解正确的是( )A.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他的身体也成为了宋国的笑话。
B.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他的生命成为了宋国的笑话。
C.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他自己也被宋国人笑话。
五、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这则寓言选自( )A.《孟子》B.《韩非子》C.《战国策》D.《论语》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填序号)______(起因) ______(经过) ______(结果)A.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B.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C.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是( )。
(多选)A.幻想兔子撞死在树桩上的事情能经常发生。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看拼音,写词语。
děng dài jiěshìqíshíchuī pěngqiān xūnuò ruòchén tǔdài jià2.下列成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滥芋充数源源不续守株待兔光采夺目B.画蛇填足奔流不吸南袁北辙烂漫无比C.杞人忧天无忧无虑精美别致波光粼粼D.杯弓蛇景斤斤有味没精打彩相提并伦3.宋国人为什么笑这个农夫?你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说法不恰当的是()A.笑他想不劳而获,最终事与愿违。
B.笑他死守狭溢经验,终究失败。
C.笑他做事方法不对,竹篮打水一场空。
D.笑他捡到了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那是根本不可能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因释.其耒而守株(释:放下)B.冀.复得兔(冀:希望)C.兔走.触株(走:走路)D.田中有株.(株:树桩)5.《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B.遇事不能惊慌,而要善于发现现象背后的原因。
C.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
D.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
6.查字典,填空。
(1)“释”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
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2)小雨在作文中想写“我们应该zūn守学校的规定”这句话。
通过查字典,标拼音处应该用的字是( )A.尊(敬重)B.遵(依照,按照)C.樽(古代的盛酒器具)7.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 )国家一( )兔子一( )大树一( )农民一( )歌曲一( )马车一( )图画一( )书信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明亮无比的( )烂漫无比的( )波光粼粼的( )( )的羽毛( )的小燕子( )的图画9.补充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邯郸( )滥竽( )( )盗铃( )添足杞人( )( )之蛙( )蛇影刻舟( )(1)比喻见识狭小的人。
最新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课后练习题(含答案)部编版

最新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课后练习题(含答案)部编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按课文填空。
1.《守株待兔》一文中写出了“守株待兔”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读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我想对农夫说:你要_____,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_________的心理。
2.《陶罐和铁罐》告诉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池子与河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二、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有黄鹂深树鸣。
2.《蜜蜂》一文写了法布尔和他的女儿一起做的一次实验,是要证明蜜蜂是否具有______的能力,体现了他_______________的科学态度和_______________作风。
3.《花钟》一文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路,说明了植物开花的时间与以及昆虫活动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垂柳把溪水当作_________________,山溪像____________________,人影给__________________,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2.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____________,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___________,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3.诗中传情。
从“___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中,我感受到了诗人思念亲人、孤独落寞的感情;从“_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中,我读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从“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体会到了行人伤心欲绝的心境。
4.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了解了世界闻名的石拱桥——__________,知道了不同的花______________是不同的,“中医四诊”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还认识了_____________的陶罐和___________的铁罐。
统编(部编)版语文3年级下册 第2单元 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阅读训练一、文言文阅读课内回放。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翼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兔走.触株___________(2)因释.其耒而守株___________ 。
(3)冀.复得兔___________(4)而身.为宋国笑___________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舌一吐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3.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课文片段和短文,完成练习。
陶罐和铁罐(节选)“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住嘴□铁罐()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作者:黄瑞云)5.在选文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6.选出描写神态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谦虚轻蔑傲慢恼怒从这些词语中,我体会到了铁罐的,陶罐的。
7.请你联系上下文,把第4自然段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选文主要运用了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5课《守株待兔》(1)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5.守株待兔课时练一、填空题1.将下列寓言故事补充完整,再想想它们说明了什么道理,选择合适的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方括号里。
掩(_____)盗铃[____] 刻(_____)求剑[_____] 井底之(_____)[____]画(_____)添足[____] 杯弓(_____)影[_____] 杞人忧(_____)[____]A.比喻不懂事物已经发展变化,仍静止地看问题。
B.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C.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D.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E.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F.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二、选择题2.从《守株待兔》中我明白了()A.有了好的想法就要尽快付诸行动B.不努力,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3.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是()A.因释/其耒而守株。
B.因释其耒/而守株。
C.因释其耒而守/株。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意思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括号里。
4.因释.其耒而守株()A.解说,说明B.消除,消散C.放开,放下5.兔不可复.得()A.回去,返B.再,重来C.回答,回报6.右图成语来自寓言故事()。
A.画蛇添足B.杯弓蛇影C.掩耳盗铃D.守株待兔7.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B.遇事不能惊慌,而要善于发现现象背后的原因。
C.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
D.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
8.《守株待兔》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时候幸运也能等过来。
B.要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劳动成果。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知识积累与运用。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因释.其耒而守株(______)(2)而身.为宋国笑(______)10.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5.守株待兔 (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5.守株待兔1.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gēng tián jiēchùjǐng zhuīshǒu zhūdài tù( ) ( ) ( 椎) (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部首查字法查“释”字,应先查部首_________,再查_______画。
(2)下列词语中的“释”与“因释其耒而守株”的“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解释B.释疑C.冰释前嫌D.手不释卷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寓言故事常常会告诉我们一定的道理,让我们受到启发B.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常常会做出违反常理的事情,让我们感到滑稽可笑C.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本文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4.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理解文中加粗字的意思。
走:_____________ 因:___________ 冀:___________(2)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是( )。
A.宋人/有耕者。
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C.因释/其末/而守/株。
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用自己的话翻译画“_____”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的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他不努力,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B.因为他光顾着捡兔子而荒废了田地,顾此失彼C.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件极偶然的事情,农夫却希望它天天发生(5)对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农夫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等到兔子B.如果不付出努力,只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C.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5守株待兔1.耕田接触颈守株待兔2.(1)采5(2)D题目中,“释”字在“因释其末而守株”中是放下的意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5《守株待兔》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入横线上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5. 守株待兔 同步测试卷含答案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用“√”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希冀.(j ì y 价.(ji è ji ì) 忙碌.(l ù à)值 逼.(b ī lb ǜ)挣.(zh èng zh ēng )脱í)迫 皱.(zh òu z ò u )眉三、 辨字组词。
兔( ) 折( )颈( ) 株( )免( ) 析( ) 颂 () 珠()四、 “因释其耒而守株”中,“因 ”的意思是( )。
五、 A .因为 B .原因 走” C . 于是“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中“ 的意思是()A .走路B .跑C . 离开D .步行六、“因释其耒而守株”中“释”的意思是( )A .解释B .释放C .放下D .消除七、“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要做 ______________ 。
”填 2.在我们学校的东北角长有一 ū 一百年树龄的古槐树3.农民辛勤 g ēng zh ò ngng,每年为国家生产了足够的粮食。
4.小明遇到一个难题,老师认真地给他 1.我们每个同学都要 学校的规章制度zh ji ě shA .邯郸学步B .井底之蛙 试卷第 2页,总 4 页我 还 读 过 寓 言 故 事 _______ , 我 从 中 明 白 的 道 理 是 十、照样子,写词语(至少三个) 。
( 1)津津有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忧无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把下面词语的序号填入对应句子意思后面的括号里。
A .自相矛盾B .南辕北辙C .亡羊补牢D .滥竽充数 1.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5《守株待兔》(有答案)

第5课《守株待兔》一、基础知识积累1.看拼音,写词语。
shǒu zhū dài tùgēng zhòng jiēchùbùkěfùd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辨字组词。
株________ 珠________ 颈________ 项________待________ 侍________ 释________ 择________3.选字填空。
寺侍待①小明在学校门口等________妈妈来接他。
②五台山上,有很多建筑风格迥异的________庙。
③在妈妈精心地服________下,奶奶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
4.照样子,仿写成语。
结结实实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气息奄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5.读句子,给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A. 步行。
B. 跑。
(2)因释其耒而守株。
() A. 于是。
B.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而身为宋国笑。
身:________A.身体。
B.自己。
为:________A.被。
B.为了。
二、语言表达6.扩句。
①船开得快。
②星星眨眼。
③枝叶展开。
.三、文言文阅读7.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本文选自()A. 《战国策》。
B. 《韩非子》。
C. 《山海经》。
(2)成语________出自这则文言文。
(3)下列成语中的“释”字与例句中的“释”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因释其耒而守株A. 解疑释惑。
B. 冰释前嫌。
C. 手不释卷。
(4)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画上“________”。
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5)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以为每天守在树桩旁边就能捡到撞死的兔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类文阅读-1 古诗三首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选出下列词语在古诗中的意思。
惜:()A.可惜 B.珍惜 C.爱惜 D.痛惜尖尖角:()A.蜻蜓尖尖的尾巴 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 C.尖尖的树枝 D.尖尖的莲蓬2.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没有描写到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泉水()柳枝()树荫()荷叶()荷花()蝴蝶()蜻蜓()3.这首诗清新自然,写的景物虽不多,却勾画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
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或者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 C B2. 画“√”:泉水、树荫、荷叶、蜻蜓画“×”:柳枝、荷花、蝴蝶3.例:我体会到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绝句[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写出诗中下列字的读音。
系()藜()沾()2.试着用现代文写出后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3.从前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描写了作者()时的所见所闻。
A.春日赏花B.夏日淋雨C.春日远足D.夏日游园4.从诗人的描述中,我们领略到了一个()的春天(双选)。
A.草长莺飞B.生机勃勃C.色彩缤纷D.花红柳绿1.jì lí zhān2.春日时雨时晴,杏花开时,小雨落在身上,衣服欲湿未湿,杨柳风最柔,吹到脸上也不觉得冷。
3.C4.BC类文阅读-2燕子识鸟我住在山里,清早,将醒未醒的薄冥间,窗外林间的鸟语渐次进入我的意识。
凭着它们各不相同的叫声,我识得了不同的鸟,有一只鸟居然会这样叫:“滴地滴地嘟,滴地滴地嘟……”五字一拍,音韵奇特,既高深又单纯,一只聪明欢快的鸟。
我惊讶地怔住细听,它却戛然而止。
鸟的音符只有不多的几种——滴、嘟、咯、咕、叽、喳、啁、啾,拼起音来,却婉转曲折,变幻多姿,极是含情达意。
情侣的喃喃,夫妻的依依,母子的切切,至伙伴的交谈,合众讨论,都有足够的语言。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同步训练(学生版)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守株待兔》同步训练一、基础与运用1.下列句子停顿不合适的一项是()A.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B.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C.宋人/有耕者。
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为带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田中有株(zhū zū)(2)折颈而死(zhé shé)(3)冀复得兔(jì yì)(4)而身为宋国笑(wèi wéi)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1)田中有株株:(2)兔走触株走:触:(3)因释其耒而守株因:释:(4)冀复得兔冀:4.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并作答。
“释”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
“释”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解释。
②消除。
③放开;放下。
④释放。
“释”在下列句子里应选哪种解释?(填序号)A.因释其耒而守株。
B.你可以参看注释来理解句子的意思。
C.他们俩已经冰释前嫌了。
D.听说父亲的病好了,我如释重负。
5.下面对这个故事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只要我们坚持,心中有希望,总会有奇迹发生。
B.不能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
C.生活中有很多偶然性,而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则是错误的。
D.我们要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劳而获是靠不住的。
6.根据《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填空(1)读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我想对种田人说:你要才行,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
(2)“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这个句子中“整天”是说种田人一天到晚地等着,可见他十分。
去掉这个词以后,种田人什么时候坐在树桩旁等着就不清楚了。
7.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二、阅读与理解课外阅读塞翁失马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
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
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
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预习及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教案及课后练习题【板书设计】守株待兔白日做梦坐享其成不劳而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古文的特点,言简意赅,抑扬顿挫。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让学生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学习寓言,悟出寓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总体来说,这节课构思巧妙,推陈出新,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充分给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在探讨中,想象中,思维碰撞中,明白了寓意,懂得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这是让学生实实在在有收获的一节课。
不足之处:当然,“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尽管我们的收获很大,但同时我还有一些新的思考:要是这节课能从人物评价着手,让学生对不同的人物说出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和思维的碰撞,那么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思维会更活跃,收获也会更丰硕。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也是一则文言文。
讲有一个宋朝的种田人,因为在自己田里捡到一只触木桩而死的野兔,就整日坐在木桩旁守着,等候兔子再一次撞死。
因而被本国人耻笑。
告诉我们不能白日做梦,不劳无获的道理。
【写作背景】本文出自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
”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
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
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作者介绍】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与李斯同师苟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完整版) 5 守株待兔

3.借助插图和注释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 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你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守:守着。 待:等待。
株:树桩。
守株待兔 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初读课文 扫清障碍
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生字。
本课的会认字你都会读了吗?
学认字
后鼻音
sònɡ ɡēnɡ
主题概括
《守株待兔》讲的是宋国一个农夫偶 尔得到一只兔子,从此他整天守着 树桩 , 等 被撞死的兔子,结果被人嘲笑的故事, 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努力,而 抱侥幸心理,指望靠 好运气 过日子,是
不会有好结果 的。
拓展延伸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刻舟求剑 买椟还珠 盲人摸象 亡羊补牢
课堂演练
一、根据字的意思连线。
宋人有 耕者 。田 中有 株 。 兔 走触 株, 折颈 而死。
因 释其耒 而守株,冀 复得兔 。 兔 不可 复得,而身为 宋国笑 。
按要求默读阅读链接中的《南辕北辙》。
要求:先了解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再想想这个人所犯的错误,然后和同 学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
先来说说故事大意吧!
一个人要乘车到 楚国去,由于选择了 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 人的劝告,只能离楚 国越来越远了。
一个做事不努力, 妄想不劳而获;另一 个虽然努力,三十方 向不对,劳而无功。
《韩非子》中还有许多寓言故 事,因其丰富 内涵、生动的故事, 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 还为人们广泛运用,课后同学们 可以多多阅读。
结构梳理
遇到兔子撞桩而死
守 株
不费力捡兔子
待 兔
放下农具等兔子
不劳而获是 不可能的
被人嘲笑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古文专项阅读(一)含答案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古文专项阅读(一)含答案全国通用寓言类小古文专项阅读(一)1.守株待兔*XXX有耕田者。
XXX有株①。
兔走②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③而守株,冀④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XXX 笑⑤。
——《韩非子》【注释】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为XXX笑:而他自己却被XXX耻笑。
【古文今译】从前宋国有个耕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兔子飞快地跑过来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于是,那个农民就放下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兔子不可移易再一次得到,而他自己却被XXX耻笑。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兔走触株().(2)因释起耒而守株().2.用当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中的XXX被人人嘲笑的缘故原由,以下说法不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他每天都在勤勤恳恳地劳动,不知道投机取巧。
B.他把一个有时发生的征象当做了肯定会发生的工作。
C.他不好好劳动,幻想凭运气过好日子。
D.他既没有得到兔子,又荒废了自己的田地。
4.这个故事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买椟还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①之柜②,熏以桂椒③,缀以珠玉,饰以玫瑰④,辑⑤以XXX。
XXX买其椟⑥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⑦珠也。
——《韩非子》【注释】①XXX: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
②柜:盒子。
③桂椒(jiāo):肉桂及XXX,这里指高级香料。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5《守株待兔》练习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学语⽂三年级下册5《守株待兔》练习试题(附答案)绝密★启⽤前部编版语⽂三年级下册第⼆单元⼀课⼀练5.守株待兔⼀、1.“因释其⽾⽽守株”中,“因”的意思是()。
A.因为B.原因C.于是2.表⽰“本想往南,⽽车却向北⾏。
⽐喻⾏动跟⽬的相反”的成语是()A.⾃相⽭盾B.南辕北辙C.掩⽿盗铃3.上题中选择的成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出门要做好充⾜的准备。
B.做事要听别⼈的劝告。
C.⾏动和⽬的要⼀致。
⼆、⽤⾃⼰的话说说下⾯句⼦的意思。
1.兔⾛触株,折颈⽽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释其⽾⽽守株,冀复得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
“守株待兔”⼀词中的“株”是_____的意思,“待”是_____的意思。
“守株待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成语⽐喻那些_______________的⼈。
四、解释加点的词。
1.⽥中有株.株:_____________2.兔⾛触..株⾛⾛:_____________触:_____________3.因释..其⽾⽽守株因:_____________释:_____________ 4.冀.复得兔冀:_____________五、在括号中填上动物名称。
(____)争(___)⽃(___)吞(___)咽(___)假(___)威(_____)飞蛋打(___)⿁(___)神(_____)⽬⼨光六、按要求填空。
“释”⽤部⾸查字法先查______,再查__________画。
“释”在字典⾥的解释有:①解释。
②消除。
③放开;放下。
④释放。
“释”在下列句⼦⾥应选哪种解释?填序号。
1.因释.其⽾。
(_____)2.你可以参看注释.来理解句⼦的意思。
(___)3.他们俩已经冰释.前嫌了。
分层练习 课时练习5 守株待兔 三年级下语文(部编含答案)

分层练习课时练习 5 守株待兔三年级下语文(部编含答案)A类基础性必做题(星级评价)一、看拼音写词语。
L、suàn shìjì suàn cónɡ cǐqí tāshù zhuānɡféi pànɡɡēnɡ tián chù dònɡsòng gēng jǐng2、( )人在( )种时,发现一只兔子撞到树桩上折()而死,shǒu zhū dài tù于是放下锄头,上演了“()“的故事。
二、用“√”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折.颈而死(zhéshé)2.冀.复得兔(jìyì)3.而身为.宋国笑(wèi wéi)4.宋人有耕.者(gēn gēng)三、解释加点的词。
1.田中有株.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兔走.触株走:____________ 触:____________3.因释..其耒而守株因:____________ 释:____________4.冀.复得兔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在括号中填上动物名称。
()争()斗()吞()咽()假()威()飞蛋打()鬼()神()目寸光五、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形近字组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文阅读-5守株待兔
争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
”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
”竟斗而讼於社伯。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1.解释下面加点词。
(1)将援.弓射之()
(2)竟斗
..而讼於社伯()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哥哥的意见是;弟弟的意见是
;社伯的意见是。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拉争吵
2.把大雁煮着吃把大雁烤着吃把大雁分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
3.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否则将一事无成。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①方出②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③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④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⑤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
”乃止。
释义:①方:刚刚。
②曝:晒。
③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④禽:同“擒”,捕捉,抓住。
⑤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
1.试着翻译下面的句子。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3.苏代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1.鹬和蚌都不肯相让,渔夫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
2.燕赵秦
3.劝赵国不要攻打燕国。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