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结果公示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结果公示](https://img.taocdn.com/s3/m/a2f60a5158fb770bf68a5528.png)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结果公示经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推荐、校第十五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评审,同意新增李生强等33位学术学位型硕士生导师,同意新增叶文彬等45位专业学位型硕士生导师,同意黄瑞敏等10位硕士研究生导师更换指导专业或指导类型。
现对遴选通过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来电(或来函)向校监审处、研究生院反映。
公示日期:2018年6月21日至2018年6月27日。
监审处:22861127
研究生院(招生办):22861321
传真:22861067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上街邱阳西路1号,邮编:350122
研究生院
2018年6月21日。
钟群--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导师简介
![钟群--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导师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b2702ecfab069dc5022015a.png)
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简介
招生专业代码 招生专业名称 导师姓名 性 别 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钟群 女 1966 年 10 月出生年月 工 Nhomakorabea单位 职 称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副主任医师 肝性脑病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招生研究方向
导师个人简介: (300-500 字)
长期从事 CT/MRI 影像诊断, 有丰富的临床影像实践能力, 并主要进行腹 部影像研究,在肝脏、胰腺等恶性肿瘤的诊断有比较高的诊断水平,在 CT 的功能成像方面有一定探索,进行了肝脏的 CT 灌注成像研究并取得初步成 果,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并进行了 MRI 新技术的研究,在多部位、多 脏器的动态增强扫描及颅内肿瘤的多种功能成像都进行探索,获得较为满意 的结果,并得到相关科室的认可,也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2014 年在美国印 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研修一年,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阔眼界。有较强的教学 和科研设计能力。五年来共发表论文 2 篇 ,2014 年主编《临床医师影像读 片指南系列图谱》 共 5 册; 2009 年度申请军区科技创新 1 项 8 万元基金及 2006 年福建省青年创新项目 1 项 10 万及 2007 年院内课题 1.5 万已顺利结题, 2013 年军区课题 1 项 5 万元基金在研,并在肝脏功能研究中有一定的应用体会, 获得 2011 年度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1 项。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信息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信息](https://img.taocdn.com/s3/m/2e8d6529b4daa58da0114ab1.png)
抗病毒治疗,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4篇被MEDLINE收录,1篇被SCI收录,研究成果被我国首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做为2等循证医学证据引用。
2006年被评为厦门市医学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导师姓名刘静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男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漳州市解放军第175医院研究方向肝胆胰腺肿瘤学术专长曾分别从师黄志强院士,钟世镇院士、郑树森院士。
现任175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南京军区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漳州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
在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治疗,尤其是对肝胆胰肿瘤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肝脏外伤、肝移植治疗、微创外科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和成绩。
获军队科技进步、医疗成果三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98篇,其中在SCI收录英文杂志上发表6篇。
导师姓名李民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骨科方向)性别男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研究方向骨性关节炎学术专长 1999年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获博士学位。
曾在上海瑞金医院骨科进修关节外科一年。
主要研究方向:骨关节创伤及老年性骨关节病,擅长中西结合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疏松性骨折等老年性疾病,在小针刀治疗骨伤科疾病领域有较丰富经验。
主持(在研)福建省自然基金课题一项,省卫生厅课题一项(已结题),省教育厅课题一项(在研),出版专著一本,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0余篇。
主要研究成果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漳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下临床期间每位研医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福建中医药大学见习、实习生及部分研究生的临床带教工作,教学工作多次受到师生的好评。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系列研究”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脑梗塞中医辩证分型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的关系”获福建省卫生厅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基金会三等奖。
目前独立承担“南天竹根浸液治疗湿疹的实验研究”的项目、已完成了“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类型相关性研究”及“以WORD为采集媒介基于WEB的福建历代名医医案数据整理若干技术探讨”等课题。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各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各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https://img.taocdn.com/s3/m/fba3f55743323968011c92b9.png)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各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招生计划
注:1、该专业目录供2017年大陆地区硕士统招生(含统考、推免生、长学制转段)选报导师参考,因招生录取是一个动态过程,个别导师招生计划可能会有调整,最后确认的计划及研究方向以复试报到现场张贴的为准。
2、★为专业学位型,※为国家目录外我校自设专业。
3、研究方向与导师排名不分先后。
4、导师实际招生数将根据专业招生实际计划和生源情况调整。
中医专业学位型导师所在临床工作医院如果不是我省认定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只能招收2012级七年制按原培养方案七年毕业的学生,详见备注。
5、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并非由导师个人招生名额简单相加,而是结合各学科发展需要、导师队伍及一志愿上线生情况而定。
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可参考我校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第 11 页,共 11 页。
福建中医药大学202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202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https://img.taocdn.com/s3/m/95801d95aeaad1f346933fcb.png)
福建中医药大学202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情况表(学术型专业及护理、药学、中药学专硕)
注:1、报名时不区分研究方向,考生不需选报导师,复试时实行导师考生双向互选;
2、该表格供2020年大陆地区硕士统招生(含统考、推免生)复试时参考,研究方向与导师排名不分先后。
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并非由导师个人招生计划简单相加,而是结合各学科发展需要、导师队伍及一志愿上线生情况而定。
3、招生录取是一个动态过程,个别专业及导师招生计划可能根据学科发展需要、专业招生实际计划和生源情况调整。
4、★为专业学位型,※为国家目录外我校自设专业。
学院
研究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2020年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及研究方向
![福建中医药大学2020年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及研究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56c6c9bf80eb6294dc886c45.png)
何庆建
福州市中医院
庄志强
漳州市中医院
4 中医药在小儿骨科的应用研究
洪嘉志
漳州市中医院
陈顺有
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吴明霞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宋红梅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李长辉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张文兵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张洁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陈旭军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泉州市中医院 厦门市中医院 厦门市中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福建省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林秋芳
3
内分泌、泌尿系统疾病的针推防治和康复 研究
吴明霞
4 五官科、妇科疾病的针推防治和康复研究 吴明霞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厦门市中医院 南平市人民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各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各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https://img.taocdn.com/s3/m/1f38f4ffda38376baf1fae8e.png)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各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招生计划
注:1、该专业目录供2017年大陆地区硕士统招生(含统考、推免生、长学制转段)选报导师参考,因招生录取是一个动态过程,个别导师招生计划可能会有调整,最后确认的计划及研究方向以复试报到现场张贴的为准。
2、★为专业学位型,※为国家目录外我校自设专业。
3、研究方向与导师排名不分先后。
4、导师实际招生数将根据专业招生实际计划和生源情况调整。
中医专业学位型导师所在临床工作医院如果不是我省认定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只能招收2012级七年制按原培养方案七年毕业的学生,详见备注。
5、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并非由导师个人招生名额简单相加,而是结合各学科发展需要、导师队伍及一志愿上线生情况而定。
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可参考我校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第 11 页,共 11 页。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https://img.taocdn.com/s3/m/7f16888bf8c75fbfc77db275.png)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招生计划(学术型专业及护理、药学、中药学专硕)(9-20)
注:1、报名时不区分研究方向,考生不需选报导师,复试时实行导师考生双向互选;
2、该专业目录供2019年大陆地区硕士统招生(含统考、推免生)复试时参考,研究方向与导师排名不分先后。
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并非由导师个人招生计划简单相加,而是结合各学科发展需要、导师队伍及一志愿上线生情况而定。
3、招生录取是一个动态过程,个别导师招生计划可能根据学科发展需要、专业招生实际计划和生源情况调整。
4、★为专业学位型,※为国家目录外我校自设专业。
【真传一刻】第54期:陈学习-方药剂量漫谈
![【真传一刻】第54期:陈学习-方药剂量漫谈](https://img.taocdn.com/s3/m/0c5f356df242336c1eb95e90.png)
【真传一刻】第54期:陈学习-方药剂量漫谈真传一刻:十五分钟内读完的中医真传!1.及时获悉全国明师在线讲课通知;2.第一时间获取明师讲课完整译文;3.自动保存听课记录方便您的学习!讲师简介陈学习,医学博士,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引进人才,远志堂堂主。
近年来,围绕方剂配伍增效减毒、解毒方药解毒机制及配伍规律等进行系列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著作8部。
中医治学力倡:学贵沉潜、学贵有恒、学贵专一,临床善于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思维方法诊疗复杂、疑难、危重、怪奇病证,力倡中医诊疗七“最”目标:力求用最少的药味、最小的剂量、最低廉的价格,达到最快、最高的疗效,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达到患者利益的最大化。
颜大夫推荐中医理法方药每一环都很重要,但有句话叫“不传之秘在于量”,对于药物剂量的把握尤其关键。
古来用药就有王道、霸道之分,用药轻灵“如飞花摘叶,如剑走轻灵”,用药重猛“如斩关夺将,如雷霆霹雳”。
但知常方能达变,不可一味猎奇,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使用超常规的剂量。
陈学习老师对此也是深有体会。
今天,就让我们伴随陈老师的思路,对方药剂量问题进行一场深入的思考。
录音原文翻译稿:黄老师好,各位老师,各位前辈大家好!应黄老师的安排,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方药剂量漫谈》。
“秘方不传,重在剂量”,方药剂量的问题非常关键。
由于讲得不太系统,我的学识浅薄,所以起名为“漫谈”。
接下来,我们分几块来展开。
一、引入话题:几个案例与医林典故1谈方药剂量的初衷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案例,用半夏40克治疗慢性肾病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由此引起了一场官司。
很多同行谈到也觉得非常无奈。
另一个,在我读书时,学校里一个退休的老师,给病人开了6克细辛,后来病人死了,据说要判刑八年或者赔偿八万元。
这些都是因为药物剂量超过了《药典》推荐或参考的剂量而引发的官司和医疗问题,这个是我想谈药物剂量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就是在肿瘤科,治疗肯定经常会用到一些有毒的或者大剂量抗肿瘤药物。
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e832f9d83c4bb4cf7ecd1d9.png)
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简介
招生专业代码100207
招生专业名称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导师姓名肖慧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4年 4 月
工作单位解放军福州总医院
职称副主任医师
招生研究方向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
导师个人简介:(300-500字)
肖慧,女,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解放军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
兼任《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杂志(电子版)》编辑部主任、编委,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专业委员会头颈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学专委会委员兼功能与分子影像临床转化分委会常委,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年学组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学组副组长,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头颈组委员、福建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放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学分会委员。
2013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医学院神经影像中心学习一年。
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
主编著作2部,副主编1部,参编著作3部,主译及参译国外原版著作4部。
承担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原南京军区卫生基金课题及福州总医院医学科技计划项目共4项。
获2010年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排名第4)、2013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4)各一项,2015年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一项(第一完成人)。
加强中国器官获取组织的财务管理
![加强中国器官获取组织的财务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6f99cd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e.png)
第7卷 第4期2016年7月器官移植OrganTransplantationVol 7 No 4Jul 2016·述评·DOI:10 3969/j issn 1674 7445 2016 04 003基金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2013]147);福建省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5Y5007)作者单位:350025 福州,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泌尿外科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厦门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通讯作者:谭建明,Email:ysliang@medmail com cn加强中国器官获取组织的财务管理杨顺良 谭建明 【摘要】 财务管理是器官获取组织(OPO)运行管理中的核心和难点,尚无经验可循。
鉴于器官捐献业务内容和资金收支的复杂性,现阶段OPO财务管理存在体制不合理、财务风险意识淡薄、财务管理目标取向模糊、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以及缺乏系统的评价指标和有效的监督机制等问题。
为准确反映OPO的财务状况和器官捐献工作推进情况,必须借助科学的手段、准确的数据,对筹资、投资、耗费、收入和分配等各个环节以及各种资产形态进行有效管理,建立切实可行的会计制度、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规范与标准,设立专职财务人员,构建器官捐献经费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财务专项管理、严格的成本核算和内部控制管理,确保财务信息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促进器官捐献经费管理的科学化、透明化、精细化,最大程度地体现器官捐献事业的公益性。
【关键词】 器官捐献;器官获取组织;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R617,R23,R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7445(2016)04 0003 05 作者简介:杨顺良,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肾移植、器官捐献的基础与临床工作,在泌尿外科和肾移植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断与处理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现任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厦门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信息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信息](https://img.taocdn.com/s3/m/9468384176c66137ee0619ec.png)
毛乾国
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性别
男
技术职称
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
厦门市中医院
研究方向
病毒性肝炎基础与临床
学术专长
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系医疗专业,2004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肝脏病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广州南方医院骆抗先教授。从事临床工作26年,尤其擅长开展活体肝脏组织学检查和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4篇被MEDLINE收录,1篇被SCI收录,研究成果被我国首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做为2等循证医学证据引用。2006年被评为厦门市医学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杨叔禹
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性别
男
技术职称
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方向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防治
学术专长
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奖”,“中国优秀院长”获得者。长期从事糖尿病等代谢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创建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提出消渴病“经纬辨证”学说,探索糖尿病辨证量化,研制出“平糖浓缩胶囊”等系列方药临床疗效好。主持课题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支撑计划各1项。发表SCI及核心刊物论文30余篇;主编《糖尿病中西医研究进展》等6部专著。
导师姓名
李红105126
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性别
女
技术职称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工作单位
福建省立医院
研究方向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学术专长
医学硕士,现为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及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在读博士,福建省立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曾到上海瑞金医院及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师从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吕绍光主任医师,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及妇科内分泌性疾病的诊治。承担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承担福建中医学院及福建医科大学的教学任务。现担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并分别担任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分会、糖尿病分会委员。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研究生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研究生院](https://img.taocdn.com/s3/m/a77e090b58fb770bf78a555a.png)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招生计划(学术型专业及护理、药学、中药学专硕)
注:1、该专业目录供2018年大陆地区硕士统招生(含统考、推免生)选报导师参考,研究方向与导师排名不分先后。
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并非由导师个人招生计划简单相加,而是结合各学科发展需要、导师队伍及一志愿上线生情况而定。
招生录取是一个动态过程,个别导师招生计划可能根据专业招生实际计划和生源情况调整。
2、★为专业学位型,※为国家目录外我校自设专业。
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53ae0d5c281e53a5902ff31.png)
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简介
招生专业代码100208
招生专业名称临床检验诊断学
导师姓名林青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9年 4 月
工作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职称主任技师、副教授
招生研究方向免疫学实验和临床研究
导师个人简介:(300-500字)
林青,1991年获福建医科大学检验医学专业学士学位,2005年获福建医科大学免疫学专业硕士学位,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赴美国洛杉矶希望之城医学中心访问学习。
1991年8月至今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现为检验科主任、主任技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检验技术标准化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学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检验分会临床免疫学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检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协会福建省检验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福建省临床微生物学分会常务委员。
担任《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等刊物的审稿专家。
已主持完成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九项,在研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
2000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第一完成人),2005-2009年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及三等奖共四项。
2008年获《中华检验医学杂志》金笔奖。
多年从事免疫调节、感染性免疫、移植免疫等方面的研究及相关的免疫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工作,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科研论文30篇,SCI论文4篇。
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a9cb4c0a26925c52cc5bfe4.png)
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简介
招生专业代码100210
招生专业名称外科学
导师姓名张文清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9年05月
工作单位福建省立医院
职称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招生研究方向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脑脊髓肿瘤,颅神经疾病
导师个人简介:(300-500字)
张文清,医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精准医学科技协会副会长,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擅长脑血管病、脑脊髓肿瘤、颅神经疾病及神经外科疑难杂症的诊治,在各种急危重症颅脑损伤和脑血管意外的抢救、难治性颅内动脉瘤和复杂性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造诣尤深,熟练掌握神经外科显微血管吻合、立体定向、血管内介入、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等诊疗技术。
长期从事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及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二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福州最新名老中医名单!在福州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了
![福州最新名老中医名单!在福州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了](https://img.taocdn.com/s3/m/0820aa0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e.png)
福州最新名老中医名单!在福州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了中医不仅能治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对慢性病、疑难杂症非常有效。
今天,就向您介绍分散在福州各大医院的名老中医。
注:以下信息来源公开资料,由于小编孤陋,如有信息出入或名单遗漏,欢迎文末留言指正。
排名不分先后。
杨春波男,汉族,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1934年1月生,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福建省脾胃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1953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擅长:擅长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脾胃疾病调理。
出诊信息:周一上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名医园;周二上午,博医汇中医门诊部消化内科;周三上午,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医院;周四上午、周六上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六楼。
陈长华国家级名老中医,主任医师,教授。
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脾胃病急症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医学顾问编委、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委员。
擅长:消化内科疾病,如:急性病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萎缩性胃炎、便秘、慢性结肠炎、胆囊炎、肝炎等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四、五上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名医苑。
杜建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2月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福建中医学院院长。
曾任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1965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老年病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担任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擅长:老年病、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
出诊信息:周一上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名医园;周三上午,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医院;周四上午、周六上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六楼。
张洁主任运用通元针法分期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经验
![张洁主任运用通元针法分期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bae2049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1.png)
福建中医药2022年8月第53卷第8期Fujian Journal of TCM August2022,53(8)张洁主任运用通元针法分期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经验洪君茹1,王天柱1指导:张洁2*(1.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福州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4)摘要:张洁主任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病情多缠绵难愈,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上分为发作期与缓解期,发作期以邪实为要,缓解期以本虚为主,并提出治疗PCIV应分期治疗,采用通元针法补虚泻实,调和阴阳。
发作期予以“通督养神”,祛邪泻实,取督脉头部腧穴及背部五腧穴;缓解期予以“引气归元”,扶正固本,辅以“通督养神”祛余邪,选用主穴中脘、气海、关元、天枢、归来,辅以配穴印堂、水沟等。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通元针法;分期治疗;学术经验;张洁中图分类号:R246.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338X(2022)08-0054-02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是由于后循环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各种原因引起[1],呈现反复发作的特点,可分为发作期与缓解期[2-3],病情多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张洁主任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福建省名中医访问学者、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神经、运动系统疾病的针灸康复研究,师从通元针法创始人赖新生教授。
张洁主任根据PCIV发作期、缓解期虚实标本的不同,将通元针法“通督养神”及“引气归元”针法灵活运用在该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
笔者有幸师从张洁主任,侍诊左右,获益颇多,现将其运用通元针法分期治疗PCIV经验总结如下。
1病有分期,易反复发作PCIV发作之时,患者自觉头晕目眩,天旋地转或头部昏沉,摇晃漂浮感,如坐舟车,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症状,积极就医治疗后症状能得到较好控制,从而进入缓解期。
福建中医药大学分析研究生导师信息
![福建中医药大学分析研究生导师信息](https://img.taocdn.com/s3/m/8b504710aaea998fcc220ebb.png)
李学军
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性别
男
技术职称
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
厦门市第一医院
研究方向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
学术专长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糖尿病科主任,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血脂异常、肥胖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基础及临床研究。发表SCI及核心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导师姓名
毛乾国
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性别
男
技术职称
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
厦门市中医院
研究方向
病毒性肝炎基础与临床
学术专长
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系医疗专业,2004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肝脏病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广州南方医院骆抗先教授。从事临床工作26年,尤其擅长开展活体肝脏组织学检查和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4篇被MEDLINE收录,1篇被SCI收录,研究成果被我国首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做为2等循证医学证据引用。2006年被评为厦门市医学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导师姓名
杜好信
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性别
男
技术职称
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
厦门市中医院
研究方向
食管癌乳腺癌研究
学术专长
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厦门市政府引进人才<2006年)、林巧稚奖章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常委。厦门市胸心外科学会副主委。在三甲医院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医学著作4部,承担厦门市科技局资助课题两项,福建省卫生厅资助课题一项。擅长乳腺癌早期诊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等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胸部微创手术以及食管癌、肺癌、气胸等胸部疾病的外科诊治和临床研究。
苏稼夫教授针灸学术思想简介
![苏稼夫教授针灸学术思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71a31a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c.png)
苏稼夫教授针灸学术思想简介庄垂加;阮传亮【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1(030)004【总页数】3页(P211-213)【关键词】名医经验;针刺疗法;治神;刺血疗法;辨证论治【作者】庄垂加;阮传亮【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350108;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针灸科,泉州,362000;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针灸科,泉州,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苏稼夫,男,福建泉州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教授,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针灸学会副会长,泉州市针灸学会会长。
曾参加“中国中医专家义诊团”赴老挝、菲律宾义诊,因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国务院和侨办的表扬。
苏教授从事针灸工作40多年,师承福建省针灸专家留章杰,发表论文30多篇,从事多项科研项目,其中“以TCD观察针刺颈夹脊穴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血流速度的影响”获泉州市2005年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苏教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工作4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苏教授早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后又师承福建省针灸专家留章杰(留章杰师承澄江学派创始人承淡安),潜心研究岐黄之术,博采众长,医术精湛,手法熟练,学验俱丰,治学态度严谨,医德高尚,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
笔者作为苏教授学术经验的继承人,有幸侍诊师侧,亲聆教诲,获益匪浅。
现把苏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略择一二,以飨同道。
苏教授常说,临床上疾病的产生,一是病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导致经络之气失调,进而内传脏腑;二是脏腑发生病变,循经络反映于体表,在体表经络循行部位,特别是经气聚集的腧穴之处出现各种反应,如局部疼痛、麻木、酸胀、对刺激敏感以及皮肤色泽的改变等。
正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所说:“千般疢难,不越三条。
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招生专业代码
100201
招生专业名称Βιβλιοθήκη 内科学导师姓名郑敏麟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1年9月
工作单位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职称
副教授
招生研究方向
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导师个人简介:(300-500字)
郑敏麟,男,1971年9月生,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医堂专家,第一、二届福建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秘书长,福建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委员。曾师从福建省名老中医阮诗玮,为闽山学派第三代传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福建省卫生系统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资助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卫生厅中医处一般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课题,并参与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医学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对中医“藏象理论”有重大创新,提出“科学中医藏象理论”,获得2015年度陈可冀院士-片子癀药业科研奖励基金三等奖、2012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2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1年福建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优秀论文一等奖”、“优秀青年教师”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