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技术基础
第四章除尘技术基础(精)
第四章除尘技术基础试回答:(1)该粉尘的粒径分布属于哪一种?(2)绘出该粉尘频数分布、频率密度分布、筛上、筛下累计分布曲线。
(3)在图上标出该粉尘的粒径平均数,众径和中位径位置及数值。
解:(1)该粉尘的粒径分布接近正态分布。
(2)频率分布:以粒径0~5为例求:m总=9+28+66+121+174+198+174+174+121+28+9=1102gg0-5=△m/m o×100%=9/1102×100%=0.8%f0-5=g/dp=0.8%/5=0.16%·µm-1由G=ΣgGo-5=0.8%G0-10=3.3%而R=100-G∴RO-5=99.2%Ro-10=96.7%总计算结果如下:以表上数据作图粉尘频数分布图510152012345678910111213粉尘粒径频数分布,%粒径分布图102030405060708090100粒径分布注:系列1-频率分布,%μm -1系列2—筛上累计分布,%系列3—筛下累计分布,%(3)由图得: m d p μ5.26=, m d μ5.2650=, m d d μ5.27=(1)试求出该粉尘的频数分布,频率密度分布及筛上累计分布R 。
(2)试问该粉尘粒径分布遵从哪一种类型分布(正态分布、对数一概率正态分布、罗辛—拉姆勒分布),并将上述计算结果用图线绘于相应的坐标纸上。
解:以0~3.5μm为例计算由题给条件mo=Σ△M=7.5gg0-3.5=m0-3.5/m×100%=0.750/7.5 =10%f0~3.5=g0~3.5/△dp =10%/3.5=2.9%·µm-1计算结果如下:(2)符合罗辛—拉姆勒分布4.3 已知某粉尘粒径分布数据(见下表)(1)判断该粉尘的粒径分布是否符合对数正态分布;(2)如果符合,求其几何标准差、质量中位径、粒数中位径、算术平均直径及体积表面积平均直径。
解:(1)以0~2μm为例计算: mo=Σ△m=200gg0-2=△m/m×100%=0.8/200×100% =0.4%f0-2/△dp=0.4%/2=0.2%·μm-1ln2/)2ln(+=pd=0(2)根据数据作图得出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由图知:d p(R=84.1%)=3.7μm, d50=8.6μmdp (R=15.9%)=20.1μm204060801001358153040几何标准差50d d p g =σ6.81.20=36.2=d 50=d 50′exp(31n 2σg ),所以d ′50=3.9μmd 1=d 50′exp(0.5ln 2σg )=3.9exp(0.5ln 22.36)=5.6μmd vs =d 50′exp(2.51n 2σ) = 3.9exp(2.5ln 22.36) =7.2μm4.4 对于题4.3中的粉尘,已知真密度为1900kg/m 3,粒子卡门形状系数为0.65,填充空隙率为0.7。
除尘工程设计手册
除尘工程设计手册一、概述本手册旨在为除尘工程设计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建议。
除尘工程是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减少空气中的粉尘和颗粒物,以保护环境和工人安全。
本手册将涵盖除尘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步骤、设备选择、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二、除尘工程原理1.粉尘的产生:粉尘主要由固体颗粒、液体颗粒和气体颗粒组成。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的产生点包括物料破碎、混合、输送、筛分、粉磨等环节。
2.除尘原理:除尘器是除尘工程的主体设备,其原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将粉尘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根据不同的除尘原理,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过滤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等。
3.粉尘的性质:粉尘的性质包括粒径、密度、比表面积、黏附性等,这些性质对除尘器的设计选型和运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三、除尘工程设计步骤1.确定设计目标:根据项目需求和环保标准,确定设计目标,包括粉尘排放浓度、处理风量、除尘效率等。
2.现场调查:对工况条件、生产设备、物料性质等进行详细调查,以便了解粉尘产生和扩散情况。
3.方案设计: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和设计目标,选择合适的除尘器和设计参数,确定设备布置和管道走向。
4.设备选型:根据粉尘性质和处理风量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除尘设备,包括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过滤器等。
5.施工图设计:根据方案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图设计,包括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电气控制图等。
6.安装调试:根据施工图进行设备安装和管道连接,然后进行系统调试和验收。
四、设备选择与设计要点1.机械除尘器:机械除尘器主要依靠机械力(重力、惯性力、离心力)将粉尘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在设计机械除尘器时,需要考虑粉尘的性质和处理风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和参数。
2.电除尘器:电除尘器主要依靠静电场的作用将粉尘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在设计电除尘器时,需要考虑粉尘的性质和处理风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极结构和供电参数。
3.过滤器:过滤器主要依靠滤料将粉尘从空气中过滤出来。
第四章 除尘技术基础2
n Rdp exp d p
(a)
(b)
Rdp 10
式中:n——分布指数; β、β’——分布系数,并有:
n 'd R
ln10 ' 2.303'
对(b)两端两次求对数得:
lg 1 lg ' n lg dp lg R dp
通过因次分析,ζ是颗粒形状、颗粒与流体相对运 24 .5 1844 ρ/μ的函数,由实验测得的综合结 动雷诺数Ret=dut 0.0.6 Re t t 果在下图中示出。Re 对于球形颗粒的曲线,从图可看出,按Ret 值大 致分为三个区,各区内曲线所对应的ζ可分别用相 应的数学关系式表示。
R g fdp
dp dp dp
fd dp ,即f dp
dD dR d dp d dp
即:筛上分布为减函数;筛下分布为增函数。 在除尘技术中,筛上累积分布R比使用频度分布更为方便, 所以,在一些国家粉尘标准中多用R表示粒径分布。
以lgdp为横坐标,以lg 条直线,其斜率为n。 将中位径d50代入(a)式可求得 那麽R—R函数表达式为:
1 lg R dp
为纵坐标,可得一
ln 2 0.693 n n d 50 d 50
Rdp
n dp exp 0.693 d 50
3)罗率—拉姆勒分布:破碎筛分过程多服从此分
布
后两者分布为非对称性的。
(一)正态分布函数
f dp
dp d p 100 exp 2 2 2
电除尘器基础知识(除尘效率影响因素)
影 (主要影响因素)
响
ESP
性
能
的
1.3 烟气性质
主
飞灰密度 飞灰粒径 飞灰粘附性 粉尘比电阻 烟气温度 烟气湿度 烟气成分 烟气露点温度
要
烟气含尘量
因
2.1 极配形式
极配形式 极板极线结构及配置方式
素
2.2 结构特点
极间距
同极或异极间距
2.ESP 技术状况
2.3 振打方式及振打力 2.4 气流分布的均匀性
4/4
4 操作因素 振打效果;炉窑燃烧情况;漏风与偏流
起晕电压 电流电流 曲线 起晕电压 电流电流
曲线
增大 反比 右移 不大 减小
右移
成份(Sar、水分、灰分)
1.2 燃煤性质
挥发分 发热量
灰熔融性
成份(Na2O、Fe2O3、K2O、SO3、Al2O3、
SiO2、CaO、MgO、飞灰可燃物)
1.工况条件
1.2 飞灰性质
灰比电阻越高,不利于除尘。
飞灰中 CaO 含量高时应注意系统漏风和加强电除尘器振打清灰效果。
CaO、MgO 易和 SO3 生成 CaSO4,从而削弱 SO3 的作用,并导致飞灰粒度减小,不利因素。 飞灰可燃物 Cfh=1~8%时,可使飞灰比电阻下降,有利。
Cfh>8%后易造成二次飞扬,不利。
飞灰可燃物大对除尘不利,尽管能降低比电阻,但在其被收集到极板后很容易返回,对除
的,所以它并不是单一的 SO3 ,并且它是以固态形式存在,其活性或大部分活性已失去,
因而其对除尘性能的影响较小。
但飞灰中的 SO3 与烟气中的 SO3 区别很大:
烟气中的 SO3 对除尘性能的有利作用>>飞灰中的 SO3 对除尘性能的有利作用。
除尘基础必学知识点
除尘基础必学知识点
1. 除尘概念:除尘是指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烟尘等污染物的过程,是环境保护和空气净化中的重要环节。
2. 颗粒物的分类:颗粒物分为可见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两大类。
可见颗粒物是肉眼可见的,如飞扬尘、沙尘等;细颗粒物则是指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如烟尘、工业粉尘等。
3. 除尘原理:除尘的主要原理包括重力沉降、惯性沉降、扩散、电静力、过滤等。
不同的除尘设备采用不同的原理来去除颗粒物。
4. 除尘设备的种类:常见的除尘设备包括重力除尘器、惯性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电除尘器、滤袋除尘器等。
5. 除尘效率:除尘设备的除尘效率是评价其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
除尘效率越高,清洁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越低。
6. 除尘系统的组成:除尘系统一般由除尘设备、风机、管道和控制系统等组成,其协调工作可以实现对空气中颗粒物的有效去除。
7. 除尘设备的选择:选择适合的除尘设备需要考虑颗粒物的性质、浓度、温度、湿度等因素,并根据工作环境和工艺要求合理选择。
8. 除尘设备的维护保养:除尘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如清理过滤介质、检查风机状态、更换损坏的部件等,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除尘效果。
9. 除尘法律法规: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各地都有相关的法
律法规对排放颗粒物进行限制和监管,企业和个人需要遵守相应的法规要求。
10. 除尘技术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除尘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型的除尘设备和方法不断涌现,以更高效、更节能的方式实现颗粒物的排放控制。
火电厂除尘技术
1 电袋除尘器的组成电袋除尘器是火电厂最大的附机设备,其以电能基础,能在静电吸引园林的支持下,将悬浮颗粒从气体中分离出来,对于环境的保护具有较大影响。
火电生产中,电除尘系统包含了本体、保护装置、高压静电除尘用整流设备、低压控制系统四个模块。
除尘器结构依次为:壳体、灰斗、进口喇叭、阴阳极、滤袋装置、振打机构、旁路阀、提升阀、清灰系统、净气室、出口烟箱。
在这些部件结构中、壳体是除尘设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的承载部件,其为粉尘与气体的分离提供了空间。
而净气室位于壳体之上,其是干净气体排放的主要通道;提升阀装置确保了气流通道开通、关闭的有效控制,滤袋装置、清灰装置实现了烟气的气固分离和灰尘附着。
此外,旁路系统能实现电袋除尘设备滤袋的有效保护,其确保了电袋复合除尘器性能的有效发挥,对于火电厂环境保护具有较大影响。
2 电袋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2.1 电袋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从运作过程来看,电袋除尘器的应用可分为电场区和袋场区两个部分。
其中,电厂区能在静电作用的影响下,捕捉烟气中80%左右的粉尘,这使得进入袋场区粉尘的浓度及粗颗粒含量明显降低,同时进入电场区的粉尘均有一定的荷电,这为后级布袋除尘功能实现创造了条件。
袋场区除尘中,电粉尘同性相斥是其基本的除尘原则,基于此,进入该区域的粉尘会在滤袋表面形成规则有序、结构疏松的粉尘层。
该过程中,一些较小颗粒的粉尘会变为较大颗粒,此时,滤袋能实现这些颗粒的有效阻流,其有效的保证了设备的除尘效率和质量。
需注意的是,随着电袋除尘器的运行,滤袋表面粉尘层的厚度和密度处于持续增加状态,这使得气体通过滤料的阻力持续增长,当阻力值超过系统设定阈值后,脉冲阀会受冲击打开,这使得滤袋膨胀变形作用明显,当滤袋膨胀变形停止时,除尘器本身会产生一定的反向加速度,这使得滤袋表面的粉尘脱离滤袋,为气体流通和后期净化创造了条件。
2.2 电袋除尘器的技术特点现阶段,电袋除尘器在燃煤电站、冶金、造纸、建材等行业的应用极为普遍。
大气 第3章 除尘技术基础
38
如果某种粉尘的粒径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 则无论是质量分布、粒径分布,还是表面分布:
他们的几何标准差бg相同; 频率密度分布曲线形状相同; 累积频率分布曲线在对数概率坐标图中为相互平行的 直线,只是沿粒径坐标移动了一个常量距离。
39
若用MMD表示质量中位直径,NMD表示个数中位直
值有关。
36
对这 数也 正是 态检 分验 布粉 的尘 一粒 种径 简分 便布 方 法是 。否 符 合
d15.9 d50 d84.1
37
对于对数正态分布,几何标准差的计算:
d 84.1 d 50 d 84.1 1 / 2 g ( ) d 50 d15.9 d15.9
几何标准差总是бg≥1。当бg=1时,则称为单分
dp dp
( %)
22
最常用的有算术平均直径、中位直径、众径及几
何平均直径等。
23
三、平均粒径
平均粒径
几何平均直径 众径
算术平均直径 中位直径
24
1、算术平均直径 d L
所有颗粒直径之和与颗粒总粒数之比。
dL
式中
nd n
i i
i
ni——以di为中值的粒径间隔内的颗粒粒数;
∑nidi——颗粒群总长度; ∑ni——颗粒总粒数。
3
(1)定向直径dF (Feret直径)
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上的最大投影长度。
图4-1 用显微镜法观测颗粒直径的三种方法
4
(2)定向面积等分直径dM (Martin直径):
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上按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 等分的线段长度
图4-1 用显微镜法观测颗粒直径的三种方法
除尘基础知识
除尘基础知识小结一、粉尘的基础知识1、粉尘是指气相悬浮物或气溶胶,它们是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微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这些粒子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
2、粉尘分为:粉尘、烟、飞灰、黑烟、雾等。
3、粉尘产生分为:A机械粉尘:固体的机械破碎、固体的表面加工、物料的筛分、物料的转运和装卸、容器装料、细碎物料的散放和清扫、粉料成型。
B 物理化学粉尘:在物理、化学工程中产生的粉尘(冶炼过程、燃料燃烧过程、金属焊接过程等)。
4、粉尘为什么会飞扬?因为粉尘会随着气流运动。
5、总粉尘浓度:粉尘环境中所有粉尘的浓度之和。
呼吸性粉尘:直径<10μm或7μm(各国标准不同)。
6、粉尘的分类(1)按性质:A无机粉尘:石英、石棉、煤、石墨;铁、铝、铜、铅等;水泥、金刚石等。
B有机粉尘:羽、毛、丝、骨质、棉、麻。
枯草、木、茶等。
C混合型粉尘:以上混合存在。
(2)按粉尘粒子大小:可见(>10μm,可见,不扩散);显微镜粉尘(10-0.25μm,显微镜可见,等速沉降,不易扩散);超显微镜粉尘(<0.25μm,电镜下可见,几乎不降落,易扩散)。
(3)按颗粒粒径大小:降尘,总悬浮颗粒物,飘尘(<10μm)。
7、粉尘对人体影响取决于颗粒物的浓度和在其中暴露时间,可使人体产生尘肺、呼吸道感染、心脏病、支气管炎等。
8、工厂除尘是为了控制有害物质产生、保护环境、回收利用、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9、大气控制法规:环境空气质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警报标准。
10、粉尘物理性质:密度、形状、粒径分布、比电阻、比表面积、粘附性、安息角、滑动角;粉尘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硅含量、无机组分含量、有机组分含量。
11、单颗粒径的分类方法:示性尺寸(用光学或电子等计量方法来决定粒径)、当量直径(间接测定)。
12、粉尘的粘附性:颗粒之间或颗粒与物体表面之间相互附着的现象。
(对布袋除尘器及电除尘器影响较大,但是管道中或气流净化设备中要防止粘附)13、粉尘的湿润性是指:粉尘颗粒与液体接触后能否相互附着或附着难易程度的性质。
转炉干法一次除尘[整理]
转炉已一次干法除尘技术1 转炉干法除尘技术背景转炉煤气干法除尘是鲁奇(Lurgi)和蒂森(Thyssen)公司20世纪60年代末合作开发的。
转炉干法除尘的基本原理是对经汽化烟道后的高温煤气进行喷水冷却,将煤气温度由900℃~1000℃降低到200℃左右,采用电除尘器进行处理。
转炉干法除尘系统主要包括:蒸发冷却器、静电除尘器、煤气切换、煤气冷却器、放散烟囱、除灰系统等。
与湿法除尘(OG)法比较,干法除尘有以下优点:.除尘效率高。
净化后烟气含尘量为10mg/Nm3~20mg/Nm3,如有特殊要求可降至5mg/Nm3。
.系统阻力小,耗能低,风机运行费低,寿命长,维修工作少。
.在水、电消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不需要泥浆沉淀池及污泥处理设施。
.含铁干粉灰压块后可直接供转炉利用。
2 首钢京唐干法除尘设施的技术特点及实施情况首钢京唐炼钢厂采用2+3的“全三脱”两步法冶炼生产模式。
配置2座300t脱磷转炉和3座300t脱碳转炉。
脱磷转炉平均冶炼周期25min ,脱碳转炉平均冶炼周期28min。
正常情况下,实行2+3转炉全量脱磷、脱碳处理,转炉与板坯连铸机采用3对3的高效快节奏的生产模式。
在欧洲转炉干法除尘技术应用非常普遍,但是欧洲钢厂均没有采用“全三脱”转炉两步法冶炼技术。
在日本“三脱”转炉两步法冶炼技术应用很多,却没有采用转炉干法除尘的实例。
首钢京唐钢铁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全三脱”两步法冶炼的大型快节奏转炉上采用干法除尘技术的钢厂。
该工艺特点是:“三脱”处理后的铁水,已基本不含Si,C、Mn 含量也有较大的降低。
但是在工业化生产中仍需解决以下两个问题,对“三脱”处理后铁水进行吹炼,开吹后的炉气量和炉气中的CO含量是否会显著增加?如采用干法除尘是否会增加卸爆发生频率?为了实现在“全三脱”冶炼的转炉上应用煤气干法电除尘技术,技术团队对国外进行了考察调研和认真分析研究。
分析结论认为:与常规吹炼相比,“三脱”铁水吹炼前期炉气中CO比率不会增加,这对减少卸爆有利。
《大气污染治理》课程标准
《大气污染治理》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大气污染治理》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在知识和技能培养上引入烟气治理相关工种及岗位群的职业标准及其他与大气污染预防与控制有关的国家标准、法律法规。
本课程是在熟练掌握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废气性质、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选择含尘气体和气态污染物控制的工艺及设备,能够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及设备原理图;熟悉常规废气治理设备的操作要点,熟悉其故障处理方法。
本课程是在修完环境工程任务操作、AutoCAD、工程制图等,具备烟气治理工艺与设备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工程图识读、绘制能力后开设的,为后续开设课程“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思路及依据(一)课程设计理念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注重岗位的能力培养。
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生产性实践教学为途径,在学生实习实训中进行实际工作内容教学,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通过对《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岗位能力调研和分析,与该门课程相关的工作有“大气污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大气污染治理工艺设计与操作、运行、维护”、“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生产与销售”,这些岗位工作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掌握,典型废气治理工艺、设备选择,典型废气治理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专业软件的应用等,是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通过与企(行)业专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讨论,根据学生在实际岗位中要完成的任务,将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基础知识、除尘技术、气态污染物净化和综合实训。
本课程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结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教学规律,采用递进与并列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在基础知识部分中,首先安排大气污染染防治法的学习,便于学生掌握大气污染的危害与特点,跟踪我国最新的环境政策、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介绍与该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如相关专有名词、烟气扩散规律与污染预测、粉尘的性质与特性、气态污染物的性质与特性等;在除尘技术部分,以典型性和覆盖性为原则,以冶炼烟尘、水泥生产粉尘治理流程为案例开展教学,以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掌握重力沉降室、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并学会根据烟尘、粉尘特点选择最佳的治理工艺,同时融入最新的除尘技术。
除尘器基础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施工准备 (2)3.1施工技术准备 (2)3.2施工现场准备 (2)3.3人员准备 (2)3.4机具准备 (2)3.5材料准备 (3)四、施工工序与工艺 (3)4.1施工工序 (3)4.2施工工艺 (4)4.2.1定位及高程控制 (4)4.2.2模板工程 (4)4.2.3钢筋工程 (7)4.2.4混凝土工程 (9)4.2.5预埋螺栓的安装 (13)4.2.7二次灌浆 (14)五、主要施工保证措施 (15)5.1保证施工进度的措施 (15)5.2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16)5.3降低成本措施 (17)六、安全文明施工的措施 (17)6.1安全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17)6.2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 (18)6.3保证文明施工的措施 (19)6.4成品保护措施 (19)6.5危险源辨识与预控一览表 (20)6.6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一览表 (24)七、强条执行计划 (27)八、施工进度计划 (29)九、方案管理制度 (30)除尘器基础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除尘器基础图》(41-FA04171S-T0307)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1.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 5210.1-2012)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6、《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1.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1.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部分)》(2011年版)1.9、《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标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3)1.1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1.11、《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1.1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1.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1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1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二、工程概况#1/#2除尘器基础分别布置在#1/#2除尘器西侧,距除尘器K7轴西侧16m,除尘器基础从南向北轴线总长度为70.78m,从东向西轴线总长度为41.4m。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ηd
y H
LVt HV
L
WVt Q
对一定结构的沉降室,可按上式求出不同粒径颗粒的分级效率 或作出分级效率曲线。
17
➢ 沉降室的主要结构形式
• 空心式
• 室内装有竖向档板 • 室内装有横向隔板
为了便于清灰, 可将隔板装成可翻动式
或倾斜式。
在气速相同的情况下, 该种沉降室的净化效
果更好。
隔板间基本上保持 了相同的流动速度,颗粒
一般取: Dc=(0.25-0.5)D, 且Dc≥ 70mm为宜。 38
斯台尔曼(Stairmand)、斯威夫特(Swlft)和拉 普尔(Lapple)等人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提 出了一般旋风除尘器与高效旋风除尘器各部 件的尺寸比例:
39
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
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与其结构型式和运行条件
➢ 若已知粒子群的粒径分布,则可由下式算出旋风除尘 器的总效率:
T Ri di
25
▪ 影响捕集效率的因素
➢ 入口风速(或流量)
流量大,捕集效率高,但风速过高又会影响捕集效率的提高. 入口风速一般为12-20m/s,不宜低于10m/s,以防入口管道积灰。
➢ 除尘器的结构尺寸
筒体直径、锥体长度、排气管直径
排气管的插入深度与除尘器类型有关。 对切向入口除尘器,排气管插入深度越 短,压损越小,但效率低。
实验表明,插入深度大约为排气管直径或 稍低于入口管底部为宜。
36
• 筒体与锥体高度
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锥体高度L2,有利于 提高补集效率,但压损有所增加。 一般取:锥体高度L2=(2-3)D,多为2D左右;
筒体高度L1=(1.4-2.0)D;L1+ L2不超 过5D。
除尘技术基础
除尘技术基础除尘技术基础除尘讨论的对象:含尘气体是以气体为连续相,固体微粒为分散相的气溶胶(aerosol)。
粉尘(dust), 烟尘(fume), 烟雾(smoke), 粉末(powder), 微粒(fineparticulates)含尘气体的净化:微粒与运载气体的分别,并捕集。
一、粉尘的粒径降尘:10μm,具有明显的沉降运动,在空气中停留时间很短的粉尘。
飘尘:10μm,没有明显的沉降运动,在空气中停留时间很长的粉尘。
粒径是表征粉尘粒子大小的一个代表性尺寸。
1、单一粒径表征单个粒子的大小的特征量。
(1)、按粒子的几何性质来直接测量和定义的粒径。
(2)、按粒子的某种物理性质来间接测量和定义的粒径。
1)筛分粒径用筛分法测定时,粒子能通过的*小方孔的宽度。
筛子的目数:1英寸长度上的网孔数。
2)沉降粒径ds 与被测粒子密度相同,终末沉降速度相等的球的直径。
终末沉降速度Vs:粒子在重力场中沉降时,作用于粒子上的合力为零时,粒子的沉降速度。
在层流区内,Rep1,式中:μ-流体的粘度,Pa.sρp、ρl-粒子、流体的密度,kg/m3(3)、空气动力学直径da与被测粒子在空气中的终末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的球的直径。
2、平均粒径表征粒子群的平均大小的特征量。
1)、算术平均径:粉尘直径的总和除以颗粒总数。
N-粉尘颗粒总数。
di-第i种粉尘的直径。
ni-第i种粉尘的个数2)、几何平均粒径:N个粉尘直径积的N次方。
二、粒径分布1粒径分布的定义某一粒子群中,不同粒径的粒子所占的比例。
也称为粒子的分散度。
2粒径分布的表示方法(1)、频率分布g(% )粒径从dp到dp+rdp之间的粒子质量rm占粉尘试样总质量m的百分数。
(2)、频率密度分布f(%/μm)当rdp=1μm时的频率分布当rdpŽ0时,其微分形式为:(3)、累积频率分布大于(小于)某一粒径dp的全部粒子质量占粉尘试样总质量m 的百分数,称为筛上(下)累积分布R(G)。
筛分除尘课程设计
筛分除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筛分和除尘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描述不同类型的筛分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并了解其适用范围。
3. 学生能解释除尘设备的种类、工作原理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选择合适的筛分设备进行物料分级。
2. 学生能够根据具体需求设计简单的筛分工艺流程,并进行初步的故障排查和优化。
3. 学生能够运用除尘原理,分析并评估不同除尘设备的效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责任感和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中的重要性,激发对相关学科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工程技术领域,旨在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提升学生对物料处理和环境治理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为高年级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工程基础知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动手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和环保意识。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的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标准。
二、教学内容1. 筛分技术基础:- 筛分基本概念:筛分原理、筛分目的。
- 筛分设备类型:振动筛、滚筒筛、圆振动筛等。
- 筛分设备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
2. 筛分工艺流程设计:- 物料性质与筛分设备选择。
- 筛分工艺流程的构建与优化。
- 故障分析与处理。
3. 除尘技术基础:- 除尘基本概念:除尘原理、除尘效率。
- 除尘设备类型: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
- 除尘设备工作原理及适用场景。
4. 除尘工艺及应用:- 除尘设备选型与配置。
- 除尘工艺流程设计。
- 除尘效果评估与优化。
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物料处理技术”和“环境保护与治理”两个章节相关联。
大气污染控制习题
第一章概论1.2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求SO2、NO2、CO三种污染物二级标准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表1—6查得三种污染物二级标准(日平均质量浓度)为:SO2 NO2 COCm(mg/m3) 0.15 0.08 4.00以SO2为例计算体积分数C 3C v= Cm22.4 10,M SO20.15 10’’22.4 1064-6=0.053X 10 6-4=0.053X 10 4%同理得:SO2 NO2 CO 体积百分数(%)0.053X 10-4% 0.039X 10-4% 3.20X 10-4% 1.3 CCI4气体和空气混合成体积百分数为 1.5X 10-2%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量为10m3/s,试确定。
(1)CCl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C m(单位g/m3)和浓度C m'(单位mg/mol)o(2)每天流经管道的CCI4质量是多少kg二”-2-4解:已知M CCl4 =154 1.5X 10 %=1.5X 10/八小’ 1.5"0, 3(1)C m = 亍154 =1.03g/m22.4"0C m=1.5X 10-4x 154X 1O-3=2.31X 10-5kg/mol(2)已知:1d=86400s每天流经管道的CCl4质量:-31.03x 10x 10-3x 86400=889.92kg/d1.4成人每次吸入的空气量平均为500cm3,假如每分钟呼吸15次, 空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为200卩g/m3。
试计算每小时沉积于肺泡上的颗粒物质量。
已知颗粒物在肺泡上的沉积系数为0.12。
解:成人每次吸入空气量:500cm3=5.0x10-4m3-4 3 3每小时吸入空气量: 5.0x10-4m3x15x 60=0.45m3/h每小时吸入颗粒物量:0.45X 200=90卩g/h 沉积在肺泡上颗粒物量:90X 0.12=10.8卩g/h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2.1 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为:C:85.5% H:11.3% O:2.0% N:0.2% S: 1.0% 试计算:⑴燃烧1kg重油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⑵干烟气中SQ的质量浓度和CO的最大质量浓度; ⑶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层流式重力沉降室的设计计算
• 基本假设:
– – – – 气流在沉降室内流动为柱塞流,速度为v0 气流的流动状态保持在层流范围内 进口处颗粒在气流中均匀分布 颗粒的运动:颗粒在水平方向的运动速度为 气流速度,在垂直方向忽略浮力作用,以终 端沉降速度向下沉降(忽略加速下沉时间) – 沉降到达除尘器底部的颗粒即被捕集
重力沉降室的设计步骤
• 1) 由粉尘的密度、气体 性质计算不同粒径颗粒的 沉降速度us
• 2)再选取沉降室的水平流 速和沉降室的高度,确定 长度和宽度
• 3)辅助部分设计
二、惯性除尘器
• 为改善沉降室的除尘效果,可在沉降室 设置各种形式的挡板,使含尘气流冲击 到挡板上,气流发生急剧的转变 ,借助 挡板本身惯性的作用,使其与气流分离, 这类除尘装置称作惯性除尘装置。
hc u s LW (n +1) ηi = = H Q n +1
d min =
18μvo H ρ p gL(n +1)
层流式重力除尘效率公式使用:
– 忽略了沉降室内的扰动所引起的颗粒运动速 度和方向发生的偏差 – 未考虑返混现象 – 按此式所计算的结果偏低,工程上常取计算 值的一半作为分级效率
二、湍流式沉降室
ητi =1 - (1 - dηi )
x →0
L dx
* : lim[(1 - ax) ] = exp(-a)
1 x
us L =1 - exp() v0 H
• 求解方法(2)—积分法:
dy dN p us dx dηi = = = H N p vo H
dN p Np u s dx = vo H
us L ) vo H
ηi = hc us LW = =100% H Q
2 d min ρp
us =
18μ
ρ p gL ρ p gWL
• 特例--多层重力沉降室
– 除尘效率计算
• 为了能够捕集更小的颗粒,降低H是实用的方法 之一。因此, 在总高度H不变的前提下,在沉降 室内增设几块水平板形成多层沉降室,此时沉降 室的每层沉降高度变为 H/(n+1) 分级效率变为:
• 捕集的基本判据
– 由上述最后一个假设可知,要使颗粒被捕集, 其沉降到除尘器底部所需的时间ts必须小于 或等于气流在沉降室内的停留时间t L 即 t ≥t s – 沉降时间ts t s = H / us – 气流停留时间t t = L / v0
其中
Q v0 = WH
L H ≥ v0 us
• 对于粒径为dp的颗粒,其在气流停留时间内所沉 降的距离
• 求解方法(1)—微分求极限:
dy dN p us dx dηi = = = H N p vo H
L dx L dx L dx
ητi =1 - (1 - dηi )
=1 - lim[(1 dx → 0
us dx ) ] v0 H
=1 - lim[(1 dx → 0
us L dx ) ] v0 H L
ln N p = us x +ln C vo H
N p.L = N p.0 exp(-
us L ηi =1 - exp( ) v0 H
us LW ηi =1 - exp() Q
• 实际使用中,还可将有关参数整理为归一形式,并用 图表示出来,
• 重力沉降室的特点: – 结构简单、投资少,压力损失小 (50-150Pa) – 维修方便 – 体积大、效率低,作为预除尘装置
B1
• 除尘过程
– 当含尘气流冲击到档板B1上时,惯性大的粗颗 粒首先被分离出来;被气流带走的尘粒由于档 板B2使气流方向转变,借助离心 力的作用也被分离下来。 – 分离过程同时利用了离心力和重力 – 离心力: 2 3 ut ∝dp R
B1
B2
惯性除尘器的结构
• 冲击式:使气流中粒子冲击挡板,可捕集较粗粒子 – 单级式、多级式 • 反转式:通过改变气流流动方向,使气流发生旋转, 捕捉较细粒子 – 弯管式、百叶窗式、多层隔板式
Lus us LWH hc = us t = = vo Q
• 分级效率计算:除尘室对粒径为dp的颗粒除尘的 分级效率为:
hc us LW ηi = = H Q
L
• 总效率计算:对于给定的除尘器,可利用上式 求出分级效率,再根据粒径其频率分布求出总 效率
η =∑ ηi ΔDi
• 能完全捕集(100%)最小粒子粒径表达 L (Stokes区):
– 重力沉降室 (Gravity Settler) – 惯性除尘器 (Inertia Settler) – 旋风除尘器 (Cyclone Separator)
一、重力沉降室
• 工作原理:
– 重力沉降室是通过重力作用将气流中所含尘粒沉 降分离的装置
• 除尘驱动力:重力
• 基本结构示意图
L
W H
• 影响重力沉降的基本参数分析: – 颗粒的沉降速度 与颗粒的直径、 密度、流体的性质等有关 – 颗粒在除尘器中的停留时间 与除尘器的高度、长度及气流 的水平流速有关 – 与气流的流动状态(流型)有关 • 层流流动和湍流流动模式
• 基本假设:
– 假定沉降室中的气流为湍流状态 – 在垂直气流方向上的每一个横断面上的粒子完全 混合,各种粒径的粒子都均匀分布于气流中 – 靠沉降室底部的气流存在一层流边界层,该层中 粒子分布与同截面相同,且按层流沉降;粒径不 同,对应的边界层厚度不同
• (极限求解:将沉降室沿其长度方向分割为若干单元段, 在气流进入或流出这个单元段时,颗粒物为均匀分布, 但在内部沉降仍是按层流情况进行)
对于长度dx(宽度W,高度H)的捕集元,颗粒在垂直 方向上最大沉降距离dy
dx dy = u s vo
dy可看作沉降速度为us的颗粒(dpi)对 应的边界层厚度
dy dx
微分除尘效率:
dy dN p us dx dηi = = = H N p vo H
dh c us dx dηi = = H vo H
第六章 除尘装置
Chapter 6 Particulate Matter Collection Devices
• 从气体中除去或捕集固态(或液态)微粒的设 备称为除尘装置或除尘器。根据除尘机理可 以分为:
机械式 除尘器
静电除 尘器
袋式除 尘器
湿式除 尘器
第一节 机械式除尘器的类型
• 机械式是指依靠质量力(包括重力、惯 性力和离心力等)的作用使颗粒从气流 中分离出来的装置 • 依据质量力的种类不同,可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