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2018-2019-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精选word文档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篇一:“新课标下的集体备课”中期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标提出的新的教育观念已逐渐被教师所接受,但如何将新观念应用于教学实践,如何体现“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是摆在广大教师尤其是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难题。
如果仅凭个人经验,单兵作战,磨时间,耗体力,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这就要求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团队效应”的优势。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理解,使集体备课失去本来价值,流于形式。
认为集体备课是教案之和,备课组将教材的各章节平分给各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再交给集体备课组长,集体备课等同了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
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
只有将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以学生的现实基础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通过教师间合作教研,以目标共同、智慧共享、过程协同、个体独创等方式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才能使教师们在思想认识上相互融注自己的教学观点,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这样集体备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是我校工作经历、培训经历各不相同的多名数学教师,研究团队年富力强,具有良好的科研意识和素养。
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通过不断的努力初步完成了阶段研究任务,现将本课题中期的工作汇报如下:二、课题研究的过程(一)课题理论层面实施情况课题组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了有关学习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新课程改革理论有关理论,对“探究性学习”学习过程评价“等都进行了学习。
通过学习,全组人员转变了教学观念,提高了参加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胆地进行新课改的先期实践活动,并且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全组人员参加新课标指导下优质课评比观摩,多人参加了市级培训。
集体备课调研报告
集体备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教学改革的深入,集体备课已成为学校教师们共同探讨和研究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
然而,在现实应用中,集体备课的效果却参差不齐。
为了探索集体备课的有效实施模式和策略,提高教师教学效果,本次调研旨在总结和分析已有的集体备课经验,推广成功案例并提出改进方案。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发放了针对全体教师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教师对集体备课的态度、观点和实施情况。
同时,我们还随机选择了几位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访谈,通过深入交流和观察,获取更为详尽的信息和体验。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共收集到200份有效问卷。
其中,有179名教师表示参与过集体备课,其中有138名教师认为集体备课对教学提高有帮助,占总体的77%。
访谈中,我们邀请了5位经常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教师对集体备课的态度和观点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对集体备课的态度是支持和积极的。
他们认为集体备课能够提升教学水平、拓宽教学思路,丰富教学资源,提供教学参考等。
其中,有68%的教师认为集体备课能够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获得来自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的启发和建议。
然而,也有一些教师持有不同的观点。
其中有部分教师认为集体备课会消耗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限制了个体教师的创造力和发展空间。
还有少数教师表示,集体备课中的意见不一致和沟通不畅等问题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
2. 集体备课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集体备课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集体备课的形式和规范不一致,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评价标准。
其次,集体备课缺乏实际的教学支持和资源共享,导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资源匮乏,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资料;同时也无法实现多学科和跨年级之间的资源交流和借鉴。
此外,调研发现,集体备课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缺乏评估和反思的环节,缺乏对实施效果的监测和评估。
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篇一:学校教研活动有效性的研究的结题报告《学校教研活动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湖州市菱湖中学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1、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教育对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同时,众多新课程实验区在大规模推进各项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共性问题,如大规模的师训工作怎么做,专家指导怎么落实,广大实验教师遇到的大量问题由谁去帮助解决等,急切需要有应对的策略,急切呼唤建立富有活力和实效的教学研究新模式。
以校为本,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实现以校为本,就必须树立校本研究思想,建立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03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举办了两期研修报告中特别强调: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形式,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2、XX年9月,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展开,我校的新课程建设全面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为了增强教师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专业发展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迫切要求我们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新型校本教研模式,培养一支富有开拓精神的优质师资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3、在新课改的初级阶段,我校的教师中还是存在这样的现象:传统教育的“满堂灌”、题海战术、轻过程重结果的思维方式等等,严重违背了新课程实验的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未落到实处。
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首先要求教师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及时转换角色,不断形成新的技能。
而观念的更新、角色的重置以及工作方式的转变与专业技能的促进,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锻炼才能形成。
关于集体备课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
关于集体备课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篇一:陈月梅结题报告《“五环·三步”集体备课模式研究》结题报告泗阳县众兴实验小学陈月梅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团队效应”的优势。
如果仅凭个人经验,单兵作战,磨时间,耗体力,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
”只有通过集体备课这种形式,才能使教师们在思想认识上相互融注自己的教学观点。
回顾近几年开展集体备课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一部分老师对集体备课还存在着模糊认识,以至使集体备课失去本来价值,流于形式。
主要表现在:①集体备课内容窄化。
仅限于一个学科某个课时;②集体备课形式泛化。
认为现在是信息时代,只要在网络上搜索“优秀课例”、“优秀教案”就行了;③集体备课主体错位。
形式上大家在一起备课,实质上是单兵作战,最多不过就是同行间有一些疑问,拿出来讨论而已,没有思想碰撞,当然就不可能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④备课组长的作用缺位。
不能起到组织、引领作用;⑤集体备课中的“一言堂”。
凡此种种,直接影响集体备课的效率。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五环·三步”集体备课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五环:即说课、演课、上课、评课、反思。
三步:即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实践。
集体备课:是以教师团队为纽带,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设计出既凸显教学共性与个性特色,又达到资源共享的生态教育理念的文案。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年级同学科老师坐下来,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的一种教研活动。
“五环?三步”集体备课模式:以学生的现实基础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通过教师间合作教研,以目标共同性、智慧共享性、过程协同性、个体独创性为基本特征,通过研讨式教研,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
集体备课有效性结题报告
2012.No7101 课题的提出课程改革以来,无数的教育工作者在努力探究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要落实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是关键。
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它对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的课程理念正在深入地影响着学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备课是学校教学流程管理中提出的最基础的环节,备好课也是上好课的前提。
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备课)是否充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
实施新课程后,集体备课备受青睐,堪称备课上最具实效的改革。
它可以发挥集思广益的作用,避免教师单身鏖战、个体探索不足,最大限度地减少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的失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平台。
同时也激活了教师资源,开掘了文本资源,促进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本次课题,我校课题组各负责人佘开云同其他领导共同商阙,做到继续立足于教学的前沿,以“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有效推进校本教研,分组实施,整体推进”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教育教研活动,首先是在立项之初,拟定了本课题研究的目标:(1)基于新课程理念,以“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有效推进校本教研”进行系统的思考,逐渐形成我校的教育教研理念,提高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
(2)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研工作的质效,强化集体备课管理。
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备课要求,保障集体备课工作健康开展。
规范集体备课流程。
探索集体备课的形式、程序、组织方法,创新集体备课模式,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突出过程研究,加强研讨交流,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进一步转变,提高教师研究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施教能力。
深化学科教研活动。
以集体备课研究为突破口,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形式,提高教学常规落实水平。
实现学生的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3)把课程及校本开发作为一种改良实践,云阳县复兴初级中学有着良好的集体教研及管理文化,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深度上充分发展、广度上多元发展(指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外开展各项育人活动)、整体上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集体备课调研报告
集体备课调研报告集体备课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集体备课是一种教师之间互相合作,共同备授课程的方式。
在教育领域中,集体备课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实践,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积极的推广。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使用情况以及对集体备课的评价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问卷包括开放性和封闭性问题,涵盖了集体备课的认识、使用情况、评价和建议等方面的内容。
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问卷90份。
三、调研结果1. 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80%的教师表示对集体备课有清晰的认识,且认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然而,也有部分教师对集体备课缺乏了解,对其效果存在怀疑。
2. 教师对集体备课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60%的教师经常进行集体备课,30%的教师偶尔进行集体备课,仅有10%的教师从未进行过集体备课。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教师对于集体备课的使用情况与其教龄和学校的组织推广程度存在相关性,教龄越长、学校组织推广程度越高的教师使用集体备课的频率更高。
3. 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评价大部分教师对集体备课持积极评价,认为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增加教学资源,提供更多的教学思路,并且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也有教师表示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集体备课过程中的沟通不畅、参与度不高等。
4. 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建议教师对集体备课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集体备课的宣传和培训、提供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支持、组织更多的交流活动等。
这些建议有助于提升集体备课的效果和影响力。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教师对集体备课有一定的认识,但仍有部分教师对其效果存在疑虑,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培训。
2. 教师在使用集体备课方面存在差异,需要通过提供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支持来促进更多教师的参与。
3. 教师对集体备课持积极评价,但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改进集体备课的执行和效果。
集体备课研讨小结
集体备课研讨小结集体备课让我们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学思路。
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得益彰,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我们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强调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集体备课的目的,集体备课的计划,展开了讨论,比如教案的流程,教案的格式,集体备课的时间,每个人承担的任务,如何合理使用集体备课的教材。
现将这个学期的集体备课做一个阶段总结。
一、制定制度,进行操作固定时间、地点、人员:以年级组为单位。
2、我们年组根据科计划制定年级备课计划,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
这样,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
集体备课时,我们主要讨论下周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都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
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3、及时反馈改进: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的。
为了吸取经验,总结教训。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备课为课堂服务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把“教科研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
理论联系实际,我们不仅停在纸上,我们在集体备课中还进行了自己的得意片段教学,在集体备课中展现自己的特色,每个老师都通过集体备课进行了二年级课的同课异构,这样不但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又提升了老师的水平。
上完课后,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充分肯定了这节课的优点,同时提出了意见。
从这节课来看集体备课是有质量的,集合了大家的智慧,同时也展现了个人的特色。
三、在集体备课中老师成长了通过一个学期的集体备课,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自已先独立编写教案,然后给大家一起审核,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积极讨论,在争议中成长了,有了收获,然后带到课堂去,自已再进行加工。
教研组集体备课各方式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教研组集体备课各方式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教研组集体备课各方式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织里实验小学曹佳课改下,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更具开放性,它留给老师和学生的空间更大,机会更多,但是教者如何吃透教材,却成了一个难题。
这时,研读新教材,践行新理念,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就显得愈为重要,集体备课这种备课方式就愈来愈显现出它特有的优势。
肖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
通过集体备课让每一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助推自己的专业成长,这正是集体备课的价值。
我们针对集体备课各种有效的方式,这些集体备课方式存在的利和弊,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的。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备课是提升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载体。
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有效地进行教学,备课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才能创造有效的课堂。
同样教师也能在备课过程中学习新的理念,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
2(备课方式的改进,已经成了当今教育的迫切需求。
有专家指出备课是否要进行一次革命(《人民教育》杂志推出了系列讨论文章)。
确实我们现行的备课制度、备课形式已严重滞后于教育的发展。
备课这一环节在某种程度上被僵化,被教条,变成了几乎没有实用价值的形式上的包袱了。
是不是“备课”不重要呢,是不是“备课”这一教学流程失去价值了呢,恰恰相反,当前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它们的主阵地都在课堂,而课堂效益的提高完全取决于课前的充分备课。
应该说新的形势新的教育对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提高备课的效益,摆脱备课形式上的烦琐是一对矛盾,这就要求们在备课的形式上大胆地改革,在备课效益上做好文章。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备课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和推广的。
3(学校对集体备课的认识不足,备课效率得不到保障。
对于集体备课,有些人认为集体备课就是把一册教材分一分,每位教师轮到一部分,备完课后,大家资源共享,减轻教师负担。
关于集体备课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
关于集体备课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关于集体备课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篇一:陈月梅结题报告《“五环·三步”集体备课模式研究》结题报告泗阳县众兴实验小学陈月梅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团队效应”的优势。
如果仅凭个人经验,单兵作战,磨时间,耗体力,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
”只有通过集体备课这种形式,才能使教师们在思想认识上相互融注自己的教学观点。
回顾近几年开展集体备课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一部分老师对集体备课还存在着模糊认识,以至使集体备课失去本来价值,流于形式。
主要表现在:①集体备课内容窄化。
仅限于一个学科某个课时;②集体备课形式泛化。
认为现在是信息时代,只要在网络上搜索“优秀课例”、“优秀教案”就行了;③集体备课主体错位。
形式上大家在一起备课,实质上是单兵作战,最多不过就是同行间有一些疑问,拿出来讨论而已,没有思想碰撞,当然就不可能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④备课组长的作用缺位。
不能起到组织、引领作用;⑤集体备课中的“一言堂”。
凡此种种,直接影响集体备课的效率。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五环·三步”集体备课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五环:即说课、演课、上课、评课、反思。
三步:即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实践。
集体备课:是以教师团队为纽带,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设计出既凸显教学共性与个性特色,又达到资源共享的生态教育理念的文案。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年级同学科老师坐下来,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的一种教研活动。
“五环?三步”集体备课模式:以学生的现实基础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通过教师间合作教研,以目标共同性、智慧共享性、过程协同性、个体独创性为基本特征,通过研讨式教研,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
教研集体备课活动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期开展了教研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增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
4. 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集体备课活动以学科组为单位,各学科组教师共同参与。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针对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共同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2. 课堂教学观摩各学科组教师分别进行了课堂教学观摩,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 教学研讨各学科组围绕观摩课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改进措施。
4. 教学反思教师们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教学反思,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借鉴。
四、活动成果1. 教师对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3. 教学方法得到创新,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4. 教师的团队精神得到增强,凝聚力得到提升。
五、活动总结1.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观摩和研讨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珍惜机会,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改进教学。
4. 教师要加强团队协作,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共同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1. 持续开展教研集体备课活动,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结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我校于2023年3月15日组织了一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的1.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
2.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3. 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活动内容1. 课题选择与分组:本次活动围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这一主题进行集体备课。
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教学经验,将教师分为四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章节的内容。
2. 资料收集与整理:各小组在活动前进行了充分的资料收集,包括教材分析、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教学案例等,为集体备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 集体备课讨论:在活动当天,各小组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围绕以下内容进行探讨:- 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达成;- 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呈现;- 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创新;- 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问题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4. 教学设计展示:各小组将讨论成果进行汇总,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方案,并在活动中进行展示。
其他小组成员对展示方案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5. 修改完善:根据其他小组的反馈意见,各小组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的教学方案。
1. 教学设计优化:通过集体备课,各小组的教学设计方案得到了优化,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问题情境的创设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2. 教师专业成长:活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教学经验,学习他人的优点,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 教研氛围浓厚:本次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小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日开展了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旨在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小结。
二、活动目标1. 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优化教学过程。
2.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教学经验的分享与传播。
3.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三、活动过程1. 分组讨论:将教师按照学科和年级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讨论。
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结合教材、学情、教学目标等因素,共同制定教学方案。
2. 集体备课:各小组将讨论成果进行汇总,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
随后,各小组分别向全体教师汇报教学设计,并进行点评和修改。
3. 交流分享: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教学设计,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难点和困惑。
4. 教学示范:选取部分优秀教学设计进行示范,让全体教师观摩学习。
5. 总结反思:针对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全体教师进行总结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四、活动成果1. 优化了教学设计: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对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优化了教学设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 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3. 增进了教师之间的友谊: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增进了相互了解,加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4. 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各小组在备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设计缺乏创新性。
改进措施: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设计的创新性。
2. 存在问题: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过于依赖他人意见,缺乏独立思考。
改进措施:加强教师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提出自己的教学观点;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充分尊重教师意见,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教研集体备课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9月开展了教研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备课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确保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学团队氛围。
3.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活动内容1. 教材分析:对所备课时的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
2. 教学目标制定: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3. 教学方法探讨: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探讨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4. 教学环节设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包括导入、新课讲解、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
5. 教学资源整合:收集和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如课件、图片、视频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6. 教学反思与评价: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评价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四、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各教研组根据学校安排,确定备课课题,并提前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
2. 集体备课阶段:各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围绕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讨论和交流。
3. 实施阶段: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结果,结合自身教学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4. 反馈与评价阶段:各教研组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五、活动成果1. 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得到提升,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2. 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教学团队氛围。
4.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得到提高,学习成绩有所提升。
教研组集体备课各方式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教研组集体备课各方式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教研组集体备课各方式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织里实验小学曹佳课改下,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更具开放性,它留给老师和学生的空间更大,机会更多,但是教者如何吃透教材,却成了一个难题。
这时,研读新教材,践行新理念,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就显得愈为重要,集体备课这种备课方式就愈来愈显现出它特有的优势。
肖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
通过集体备课让每一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助推自己的专业成长,这正是集体备课的价值。
我们针对集体备课各种有效的方式,这些集体备课方式存在的利和弊,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的。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备课是提升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载体。
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有效地进行教学,备课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才能创造有效的课堂。
同样教师也能在备课过程中学习新的理念,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
2(备课方式的改进,已经成了当今教育的迫切需求。
有专家指出备课是否要进行一次革命(《人民教育》杂志推出了系列讨论文章)。
确实我们现行的备课制度、备课形式已严重滞后于教育的发展。
备课这一环节在某种程度上被僵化,被教条,变成了几乎没有实用价值的形式上的包袱了。
是不是“备课”不重要呢,是不是“备课”这一教学流程失去价值了呢,恰恰相反,当前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它们的主阵地都在课堂,而课堂效益的提高完全取决于课前的充分备课。
应该说新的形势新的教育对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提高备课的效益,摆脱备课形式上的烦琐是一对矛盾,这就要求们在备课的形式上大胆地改革,在备课效益上做好文章。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备课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和推广的。
3(学校对集体备课的认识不足,备课效率得不到保障。
对于集体备课,有些人认为集体备课就是把一册教材分一分,每位教师轮到一部分,备完课后,大家资源共享,减轻教师负担。
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新课标下的集体备课”中期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标提出的新的教育观念已逐渐被教师所接受,但如何将新观念应用于教学实践,如何体现“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课程目标,是摆在广大教师尤其是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难题。
如果仅凭个人经验,单兵作战,磨时间,耗体力,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这就要求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团队效应”的优势。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理解,使集体备课失去本来价值,流于形式。
认为集体备课是教案之和,备课组将教材的各章节平分给各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再交给集体备课组长,集体备课等同了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
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
只有将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以学生的现实基础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通过教师间合作教研,以目标共同、智慧共享、过程协同、个体独创等方式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才能使教师们在思想认识上相互融注自己的教学观点,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这样集体备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是我校工作经历、培训经历各不相同的多名数学教师,研究团队年富力强,具有良好的科研意识和素养。
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通过不断的努力初步完成了阶段研究任务,现将本课题中期的工作汇报如下:二、课题研究的过程(一)课题理论层面实施情况课题组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了有关学习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新课程改革理论有关理论,对“探究性学习”学习过程评价“等都进行了学习。
通过学习,全组人员转变了教学观念,提高了参加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胆地进行新课改的先期实践活动,并且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全组人员参加新课标指导下优质课评比观摩,多人参加了市级培训。
(二)课题实践层面实施情况首先,我们规范了集体备课的流程:成立备课小组,由备课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商讨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进行研究人员分工,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严格按计划实施,确保按时高效地进行活动。
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究
《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报告一、研究概况(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主要阵地,而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当前,各地的学校都在追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最大限度地排除低效,这种追求毋庸置疑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
目前,一些教师把备课当成重复抄写教案,虽然所写的教案格式标准、书写工整,但缺乏反思和修改。
教师“书写”的时间大于“思考”的时间,这些“整齐”的备课往往不具备实用性,其价值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凭个人经验进行教学,这样的备课既对提高教学效率不起多少作用,又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
“集体备课”就是利用集体的智慧与知识,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通过教学信息的交流与互补,在课前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对学法、对课程资源等进行充分的准备与整合以及课后对上课情况的充分反思和提出改进策略从而达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是相对于个人备课的另外一种形式,可是有的教师对这样的备课方式给予了异样的定义,我们学校在推广集体备课的同时,也发现了集体备课的一些问题,其表现如下:一是除了主备课人外,其他教师是否认真备课不能监控。
在管理的主观方面,想让教师在集体备课之前全员进行准备,实际上很多教师并没有这样去做,甚至没有备课任务的教师根本没有备课,只等着集体备课时去享受“共案”。
从目前互联网的发展情况看,教师提供一篇非本人设计的教案也非常容易。
因此,究竟哪位教师备课备得好,哪位教师备课没备课,学校管理者是无法监控的,导致很多教师不写教案。
二是只有主备课人进行系统的深度思考,其他教师主要是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补充,很难进行深度思考。
由于设定了主备人,其他教师没有备课任务,也就是没有任务驱动。
在这种情形之下,教师一般不会主动去另行建构一种方式,甚至不愿意在集体备课时打破或推翻主备人的设计方案,致使不承担主备任务的那些教师轻松地“随波逐流”。
集体备课研究成果汇报
集体备课研究成果汇报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集体备课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模式。
不同于传统的独立备课,集体备课通过教师们共同研究课程内容、共享教学资源和交流教学经验,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
本文旨在汇报我们教师团队在集体备课中所做的研究成果。
二、目标和意义集体备课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效果、促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以及推动课程质量的提高。
在教育教学领域,集体备课是一种高效、有效的教师专业学习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提升教学质量。
三、准备阶段在开始集体备课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我们确定了备课主题、确定了参与教师、收集和整理了相关教学资源等。
通过确保备课的顺利进行,为后续的集体备课奠定了基础。
四、研究课程出现的问题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比如,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些问题对我们课程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集体备课的理念和原则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始终坚持着一系列的理念和原则。
我们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
这些理念和原则成为了我们进行集体备课的指导方针,并帮助我们顺利实施备课工作。
六、研究成果的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备课研究,我们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我们通过共同研究课程内容、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互相观摩教学等方式,不断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这些成果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七、对学生的影响与反馈集体备课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们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同时,我们也进行了相应的学生反馈调查,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了教学改进,使教学更贴近学生需求。
八、师生互动的成果集体备课不仅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新课标下的集体备课”中期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标提出的新的教育观念已逐渐被教师所接受,但如何将新观念应用于教学实践,如何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是摆在广大教师尤其是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难题。
如果仅凭个人经验,单兵作战,磨时间,耗体力,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这就要求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团队效应”的优势。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理解,使集体备课失去本来价值,流于形式。
认为集体备课是教案之和,备课组将教材的各章节平分给各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再交给集体备课组长,集体备课等同了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
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
只有将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以学生的现实基础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通过教师间合作教研,以目标共同、智慧共享、过程协同、个体独创等方式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才能使教师们在思想认识上相互融注自己的教学观点,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这样集体备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是我校工作经历、培训经历各不相同的多名数学教师,研究团队年富力强,具有良好的科研意识和素养。
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通过不断的努力初步完成了阶段研究任务,现将本课题中期的工作汇报如下:二、课题研究的过程(一)课题理论层面实施情况课题组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了有关学习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新课程改革理论有关理论,对“探究性学习”学习过程评价“等都进行了学习。
通过学习,全组人员转变了教学观念,提高了参加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胆地进行新课改的先期实践活动,并且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全组人员参加新课标指导下优质课评比观摩,多人参加了市级培训。
(二)课题实践层面实施情况首先,我们规范了集体备课的流程:成立备课小组,由备课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商讨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进行研究人员分工,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严格按计划实施,确保按时高效地进行活动。
力争取得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成果。
其次,严格按照“主备课人初备——说课――集体讨论——主备人二次备课——课堂实践、展示成果——教后反思”的备课流程骤进行。
1.、主备人初备。
集体备课之前,主备人个人提前先通览本单元(章、节)教材,按集体备课的要求考虑好自己的意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优秀教学资源)、手段、方法,提出问题或设想;写好“单元集体备课主备稿”,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
2、说课。
各备课教师要充分准备,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生状况,说对课标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课堂程序的设计和安排、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前瞻后延,将诸方面的因素进行透彻地剖析。
3、集体研讨。
然后其他组员也充分研究教材,搜集教学资源,在主备人发言后组内每位教师都出谋划策,提出补充意见,并对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
集体讨论时,先由主备人围绕主备稿说课,其他教师充分研讨,要求人人发言,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对备课进行讨论、优化,教研组长作好详细记录。
4.主备人二次备课。
主备人根据集体讨论和自己对主备人教案的解读,最后综合集体意见,由中心发言人执笔撰写,进一步加工、整理、确定每个环节的最佳教学方案,对主备教案进行修订,形成具有群体智慧的共性教案,达到优质资源共享,发挥集体优势,打好团体战。
最后,每次集体备课记录,在备课后交教务处存档。
由于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为了随时研究、解决学生暴露的问题和教师遇到的新问题,我们充分利用平时不拘形式的小型备课来弥补,使集体备课更加增强针对性和务实性。
5、课堂实践,展示成果。
备课组所有成员按集体备课的教案执教,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教师本人和班级的实际,在利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允许每位老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可对集体备课内容做一些微调,做到查缺补漏,使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主备教师根据集体备课教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展示,其他教师写出评课稿,以便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6、教后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备课组教师要及时交流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及时对课堂上的得失、感受、发现做好记录,加以分析与研究,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并记录在教案后面。
(三)、中期研究的成果开展集体备课,教师有计划、有组织的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点、难点,确定突破方法,撰写教案,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了教学的整体水平;教师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课标、教材、重点、难点,设计好教案,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我们研究集体备课,其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形式,而是为了追求效果,通过我们积极探索,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1、营造了更好的教科研氛围,促进校本教研活动。
集体备课是一种“行动研究”,它解决了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一些问题,逐步完善课堂教学。
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智慧的交流而得到理性的升华,其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教科研的氛围在集体参与的行动与反思中逐步浓厚。
2、较好地落实课改要求。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
学习方式的转变必须依赖于教的方式的转变,依赖于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一系列变化。
而这变化仅靠个人的努力,有时是很艰难而痛苦的。
所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钻研的三结合,自然而然地成了广大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专业发展之路。
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这种三结合,体会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从而更好地落实了课改要求。
3、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一位名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
通过集体备课,引发了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增强了我们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了整体优势,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4、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通过开展集体备课这项校本教研活动,不断实现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目的,使教师在教学认知、行为上逐步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其中既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利于了教师的扬长避短,更利于教师在更高起点上发展,博览众长,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四、反思问题1.当前整个课堂的组织形式还不够理想,课堂的有序性和效率问题,还有待探讨。
2.师生依靠课本的惯性(不善于思考,习惯从课本中寻找答案或结论),还未彻底改变。
3.目前课堂教学评价还过于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全面发挥。
五、研究方向我们的研究已到中期,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摸索和探讨,特别是结题工作,更需要我们去总结、归纳、提炼。
我们一定要按课题组的指示,一步一脚印,搞好本课题的剩余工作,尽心尽力把最艰苦、最复杂的结题工作做好,迈好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步,希望课题组多给予我们帮助和指示。
篇二: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策略性研究实施方案绥化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绥化市普通高中减负增效策略研究》课题子课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策略性研究》实施方案绥化市第一中学高二化学课题组绥化一中《减负形势下教师集体备课研究》子课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策略性研究》实施方案高二化学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我校《减负形势下教师集体备课研究》课题的启动,如今的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课业负担重,只有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研究,共同进步,才能提高教师群体和个体水平。
新课程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团队效应”的优势。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形式。
它可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也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
走进新课程,面对新教材,我们组的老师们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学习,他们也掌握了不少先进的教育理念,他们缺少的恰恰是新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操作能力与机智。
集体备课,正好提供了教师合作、探讨、实践的途径,通过参与者思想火花的碰撞,集体智慧的分享,精华糟粕的取舍,促使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拓展教学的方法与思路,进一步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备课水平,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分享与积累课程资源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流一下,就能产生无穷的思想与智慧。
可以发扬团队的协作精神。
可以浓厚学校的教研氛围。
学校的教研工作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研究,集体备课实际上就是一种如何完善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它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和最有效的问题。
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集体智慧的交流而得到认识上的结晶,这种认识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集体备课把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积累教学的实践经验。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学科集体备课的内容一般分为备整个学段的教材、备一册书的教材、备一个单元的教材、备一节教材。
在时间安排上,一般在每个单元的开始备单元教材,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备一篇一节教材。
根据备课内容的不同,在集体备课时应着重研究以下问题。
1、明确课标的要求:无论是备整个学段的教材还是备一节教材,首要的是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
因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2、领悟编者的意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一标多本”,即同一学科在同一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多种版本的教材。
各种版本的教材在编写意图、编写体例上有较大差别,所以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研究所使用教材的特点,领悟编者的意图。
3、理清教材的结构:集体备课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理清教材的结构,这包括整个学段的知识结构,一册书的知识结构,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一篇文章或一节教材的知识结构。
4、设计教学的思路:具体到一节课,集体备课很重要的任务是讨论课堂教学的思路。
具体的教学环节每个人可以不一样,教学方法也不要求整齐划一,但基本思路要大致统一。
5、精选练习的题目:目前学生负担过重的表现主要是课外作业太多,现在有些教师不是“教课本”而是“教教辅”,一门学科给学生推荐若干种教辅资料,布置作业时也同时要求学生做几本教辅资料上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