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唐诗的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唐诗的认识

作者简介:陈艾红(1990—),女,安徽六安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摘要: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是在唐代尤其是盛唐并行发展的两座高峰,在当代诗坛上占有突出地位。这一时期,名篇迭出,佳作纷呈,蔚为大观。这些优秀的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以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传于后世,让读者百读不厌,历久常新。本文就从这两种诗歌流派特点与魅力的角度谈谈对唐诗的认识。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特点与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

唐代的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是两种题材较为特殊的诗歌,它们的取材和反映一般社会生活的诗歌有所不同,而在唐代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产生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专擅作家和优秀作品。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一方面在唐诗整体发展脉络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展示出来。同时又各有自己的艺术天地,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魅力,从这一意义上看,又具有某种特殊的意味。诗歌发展的独特火候,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与这两种比较特殊的题材相交汇,使这两类诗的创作,在唐代(尤其是盛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边塞诗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旺盛时期,可谓垂之千古,传诵不已。这

一阶段,边塞诗内容丰富,艺术上高度成熟,名作名家集中涌现,不仅在唐诗中显得光辉耀眼,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边塞诗从创作主体上看,应具有边塞意识,也即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置身边塞所获得的体验与认识,或虽非置身边塞,但具有与边塞军民及其生活息息相通的情思与感受。这一时期边塞诗创作方面有两点特别突出:一是出现了高适、岑参那样杰出的作家;二是边塞意识广泛进入诗人创作中。那么边塞诗到底有怎样的特点和魅力呢?

(一)深刻的思想内容

盛唐边塞诗题材丰富,既有反映边塞生活的佳作,也有描绘边塞景色和边塞生活的名篇。而在众多边塞诗中,又以描写边塞征战为主要内容。盛唐边塞诗人以诗歌形式,反映了当时边塞战争的诸多方面,呈现了广泛深刻的思想内容。(1)表现慷慨赴边、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如高适的《塞下曲》:“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2)歌颂戍兵士卒的英勇精神的,如高适的《蓟门五首》:“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3)反映边塞荒凉、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月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读盛唐边塞诗,可以感受一些边塞诗人创作意识的多元性与多层次倾向,即试图在一篇诗作中融入更多的思想内容,从而使作品具有多层涵义。具有一种富有多层诗意的、但又不泛统一性的容量特质,就有丰富深刻的审美特质,

是写作艺术的创新。

(二)豪放的风格

开元年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随之而形成的豪迈壮勇、自豪自信、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在反映边塞征战的诗篇中有着具体而鲜明的体现。例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岑参为封常清带兵出征而写的送别诗。它没有一般送别诗的缠绵依依惜别之情,而具有军人豪迈乐观的气概。高适的边塞诗,抒写了安边定远、立功异域的雄图大志,具有昂扬奋发的特色。他的《送李副使赴碛西关军》,抒发了“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豪情壮志,体现出雄壮豪放的风格。这种积极进取、昂扬奋发的精神和豪放的气度,不仅使盛唐边塞诗形成了以豪健沉雄伟基调的新风格,而且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激越高亢的“盛唐之音”,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三)悲壮的格调

读盛唐边塞诗有一种苍凉悲壮之感,著名边塞诗人高适的《燕歌行》热情歌颂了边塞将士英勇抗敌的精神,“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只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几句写的慷慨悲壮,既有阳刚之气,又有苍凉悲壮之美。读情调悲壮的盛唐边塞诗,令人感慨系之;读格调高远、苍凉的盛唐边塞诗,让人领略苍凉悲壮之美;读经典的盛唐边塞诗,是一次体验悲怆和壮美的航行。

盛唐边塞诗人继承建安风格的优良传统,承传六朝、初唐的遗

韵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章。盛唐边塞诗人以豪放的风格,书写了豪迈刚健的边塞诗反映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他们的诗歌成为那个时代的诠释。

二、山水田园诗

唐代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一样在盛唐时达到高峰,与盛唐铸就边塞诗的繁荣不同,在此前后文学史上以写山水田园诗见称的诗人以及优秀的诗篇有很多,但这一时期山水田园诗尤有自己的特色,下面以孟浩然为例加以说明。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在创作上深受谢灵运的影响,但在思想内容、表现手法、抑或风格意境方面都较前代有了新的超越。开辟了唐代山水诗的清新之风。

(一)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

李泽厚曾说过“六朝山水诗是以自然作为人的思辨或外赏的外化或表现,主客体在这里仍然对峙着”,山水诗中的情景是互相割裂不相容的。而孟浩然则改变以往做法,把山水当做倾心相诉的对象,把自己求仕不得的苦闷心情融入到景里面,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如他的《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诗:“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诗中描画了一副恬淡安详的渔舟唱晚图,由此激发了情感,唤起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山水令人欣赏,但对友人的思念又令人动容,情景交融的意境被烘托出来。

(二)丰富多变的文学意象

孟浩然的山水诗不再像以前那样是山水的原形描摹,也不是在

写景基础上简单加入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艺术表现手法,将山水形象的刻画和自己的情感融入在一起。诗中的山水形象是一种融入了他个人心情气质的一种文学意向,如他的《登鹿门山》“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这首游怀古诗表现了诗人早年对故乡前辈隐士高人的钦慕之情,诗中的山水形象更多的是让人感受诗人的情怀。

(三)用描摹创作韵味悠远的意境

孟浩然的山水诗以表意为主,重在展示作者的内心世界,因而他诗作中的形象特点是不对物象进行精细刻画,而是注重大方面的、形象的整体把握。他的名作《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和,青山郭外斜......”这首诗作者用简单的几笔,从大处着眼,抓住物象的特征,选取了“绿树、村边、青山”等几个具有农田风光的色彩鲜明的物象组成一幅村景图。因此,孟浩然的诗歌看重的是神似而非形似,是通过这种神似达到诗歌所要达到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至高境界。

从孟浩然的山水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盛唐山水诗中对人的内在情感的重视,注重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这是对前代山水田园诗的重大突破。除此而外,禅学的影响以及盛唐诗歌对兴象、神采的追求等等,也是这一时期山水田园诗独有的特征。

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为唐诗构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唐诗发展史上的两座奇葩。诗作成为时代精神的诠释,盛唐边塞诗人和山水田园诗人努力开拓诗歌的表现题材,并成功的在艺术上进行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