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一、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它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二、背景展示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提倡礼乐和仁义。礼乐是孔子提出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仁义是他提倡的立身处世的道德标准。“仁”是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所谓“仁”就是爱人,就是推己及人的同情心。它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为政以德”。孔子的思想与主张主要体现在《论语》中。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论语》是读书人必读的经典著作。本文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对话。
三、文言常识梳理
1.字音
曾皙.(xī)论.语(lún)摄.乎(shè)
比.及(bì) 小相.(xiànɡ) 铿.尔(kēnɡ)
冠.者(ɡuàn) 毋.吾以也(wú) 夫子哂.之(shěn)
以俟.君子(sì) 风乎舞雩.(yú) 喟.然叹曰(kuì)
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2.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迟,晚)
3.一词多义
(1)方⎩⎪⎨⎪⎧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
圆(方形)可使有勇,且知方.
也(道,指是非准则)方.欲发使送武等(将要)方.
其破荆州,下江陵(当) (2)与⎩⎨⎧吾与
.点也(赞成)遂与.外人间隔(介词,和、跟)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近、亲附) (3)率⎩⎨⎧
子路率.尔而对曰(轻率)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将率.不能则兵弱(军中统帅,主将)
(4)如⎩⎨⎧如
.或知尔,则何以哉(连词,假如)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连词,至于)宗庙之事,如.
会同(连词,或者) 4.词类活用
(1)如会同,端章甫...
(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2)浴乎沂,风.
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 (3)鼓.
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 (4)冠.
者五六人(名词作动词,戴帽子) (5)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形容词作名词,勇气) (6)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形容词作名词,小事,指做小相;大事,指治国为政)
(7)可使有勇,且知方.
也(形容词作名词,道,是非准则) (8)可使足.
民(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 5.古今异义
(1)以吾一日..
长乎尔 古义:一两天。
今义:一天。
(2)冠者五六人,童子
..六七人
古义:少年,不到20岁的人。
今义:儿童。
四、文本研读
1、简述课文的思路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以言志为线索记叙了孔子和几个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写出了弟子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家风度,反映了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具体为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其中“志”是贯穿始终的线索。
2、(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