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咽管瘤手术入路选择及其限制性因素_漆松涛

合集下载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漆松涛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漆松涛教授
的优点 , 可 以用 于 P M 的显 微 外 科 治 疗 后 的肿 瘤 残 余 或治 疗 直径小 于 3 c m 的原 发肿瘤 。 对 于 Ⅲ ~Ⅳ 级 的 P P C T s , 由于其 与 髓 母 细胞 瘤
[ 5] B u me t t ME, Wh i t e E C, S i h S , e t a 1 . C h r o m o s o me a r n l 1 7 p d e l e t i o n
[ 7] F u l l e r G N, S e h e i t h a u e r B W.T h e 2 0 0 7 R e v i s e d Wo r l d He a l t h
Or g ni a z a t i o n Cl a s s i ic f a t i o n o f T u mo u r s o f t h e C e n t r a l Ne vo r u s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 J ] . C a n c e r G e n e t C y t o g e n , 1 9 9 7, 9 7: 2 5 . [ 6 ] K l e i h u e s P, S o b i n L H.Wo r l d H e a l t h O r g ni a z a t i o n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o f t u m o r s[ J ] .C a n c e r , 2 0 0 0 ,8 8: 2 8 8 7 .
y ma l c e i l s : A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 h i s t o l o g i c l a f e a t u r e s, i n c l u d i n g n u c l e o l a r

颅咽管瘤的分型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肿瘤切除程度的分析

颅咽管瘤的分型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肿瘤切除程度的分析

颅咽管瘤的分型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肿瘤切除程度的分析作者:简俊杰,张世刚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第15期[摘要] 目的:通过对91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资料探讨颅咽管瘤的外科学分型与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显微外科切除程度。

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2001~2007年颅咽管瘤手术病例91例,全部为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的患者。

根据临床资料分析肿瘤的外科学分型,手术入路的选择,统计各种入路下肿瘤全切、次全切、大部分切除的例数,分析研究不同入路下各种类型肿瘤切除程度。

结果:本组91例患者中经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51例(占56.00%),全切27例,次全切10例,大部分切除14例。

结论: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是颅咽管瘤纤维外科最常用的手术入路,可以经过鞍区的4个间隙达到肿瘤的全切除和次全切来达到减少术后复发的目的。

[关键词] 颅咽管瘤;外科学分型;手术入路[中图分类号] R739.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5(c)-126-02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2001~2007年颅咽管瘤手术病例91例,全部为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的患者。

其中,男48例,女43例,年龄4~67岁,平均35.5岁。

1.2 方法按照Yasargil(1990)关于颅咽管瘤的外科学分型[1],根据CT平扫,增强MRI检查分为,鞍内-鞍膈下型9例,鞍内-鞍上型18例,鞍上-视交叉旁-脑室外型43例,脑室内-型外型19例,三脑室内型2例。

其中伴有囊性变66例,伴有钙化者31例。

1.3 肿瘤切除程度本组91例病例肿瘤全切40例(43.95%),次全切19例(20.88%),大部分切除32例(35.16%)。

2 结果本组91例患者中经(口)鼻蝶入路4例(4.40%),均为大部分切除,经翼点入路51例(56.00%),全切27例,次全切10例,大部分切除14例;经侧脑室入路9例(9.90%),全切2例,次全切3例,大部分切除4例;经额下入路14例(15.40%),全切4例,次全切4例,大部分切除6例;经侧脑室额下(或翼点)联合入路5例(5.40%),全切3例,次全切1例,大部分切除1例。

颅咽管瘤手术治疗现状及进展

颅咽管瘤手术治疗现状及进展

体, 对颈 内动脉 的干扰少 。但容易损伤视上区穿支血管 , 且术
后容易出现额叶损伤及静入路
经胼胝 体一 脑 室人路 又根据进 入
第三脑 室的途径不同分为三种形式 : 经室间孔入路 、 经脉络丛 入路和经透 明隔间隙一 穹 隆间入路。经胼胝体入 路适合脑 室 内型和突人脑室的肿瘤 。该人路利于鞍上和第三脑室内肿瘤 切除同时能避免 Wi l l i s环穿支血管的损伤 。但容易损伤下丘
3l 6
J C l i n N e u r o s u r g , O c t o b e r 2 0 1 3 , Vo 1 . 1 0, No . 5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7 7 7 0 . 2 0 1 3 . 0 5 . 0 2 7
脑 重要 结 构 , 术 后 患 者反 应 大 , 有 发生 脑 室 炎 和 梗 阻性 脑 积 水 的危 险 。
2 . 4 翼点入路
是Y a s a r g i l 提 出的治疗鞍 区肿瘤 的经典 手
术 人 路 。Y a s a r g i l _ l 最 早 于 1 9 9 0年 报 道 1 组 1 4 4例 颅 咽 管
2 手 术 入 路 的选 择

综 述 ・
颅 咽管瘤 手 术治 疗现 状 及进 展
王 小飞 , 王 志 刚 【 中图分类号 】 R 7 4 3 .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7 7 7 0 ( 2 0 1 3 ) 0 5 - 0 3 1 6 - 0 2
侵犯的程度进行综合分析 , 对肿 瘤侵犯范 围 、 累及结 构进行
瘤 的肿瘤全切除 9 0 %, 病死率 1 6 . 7 %。 目前 , 翼 点人路仍 是 颅 咽管瘤最常用 的手术人路。该入路手术路径短 , 能多角度 地充分显露病 变 , 利于 重要神 经血 管及 垂体 柄 的辨认 和保 护 。但翼点入路对终 板 的显露不 如 中线 人路 , 且对 颈 内 动脉干扰大 。由于肿瘤常 向后 上侵及第 三脑 室前下部 , 常规 翼点入路仍存在术野死角 , 近年来有学者提 出翼点联合终板

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附56例分析)

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附56例分析)
维普资讯

30 2・
中 国微 侵 袭 神 经 外科 杂 志 ( C MI NS J ) , 2 0 0 7, 1 2 ( 7 )
・Leabharlann I l 1. t fF i 究 ・
颅咽管瘤 的手术人路选择 ( 附5 6 例 分 析 )
刘 家传 ,王金标 ,张 永明 ,周治 民 ,张 星 ,王春 琳 ,杨 燕燕 ,马 涛 ( 中国人 民解放 军第 l 0 5医院神经 外科 ,安徽 合 肥 2 3 0 0 3 1 )
s t r a t e g i e s f or s ur gi c a l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Me t ho ds Fi f l y— s i x pa t i e nt s wi h t c r a n i o p ha r y ng i o ma s we r e o pe r a t e d o n vi a di fe r e n t a p p r oa c he s ,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s u r g i c a l a p p r o a c h s e l e c t i o n f o r c r a n i o p h a r y n g i o m a , a n d e x p l o r e t h e p r e v e n t i v e a n d t h e r a p e u t i c
瘤全切除 3 2例 ( 5 7 . 1 %) , 近全切除 l 7例 ( 3 0 . 4 %) , 大部 分 切 除 7例 ( 1 2 . 5 %) 。 术后 死 亡 l 例。 主要并发症 : 尿崩症 1 8例 ( 3 2 . 1 %) , 电 解质紊乱 2 6 例 ( 4 6 . 4 %) 。结 论 对 颅 咽 管瘤 病 人 选 择 合适 的手 术 人 路 , 有 利 于 在 直 视 下显 露 并 全 切 除肿 瘤 ; 熟 练 的显 微 神 经 外 科 技

颅咽管瘤的分型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肿瘤切除程度的分析

颅咽管瘤的分型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肿瘤切除程度的分析
者 3例。 1
切除 1例 。结合 外科 学分 型见 表 1
表 1 临 床分 型
的 管理 知 识 , 因此 开 展 对 科 室 主 任 的管 理 知 识 培 训 十 分 必 要 。培训是 提 升人 能力 的重要 手段 。 但培 训并 非 能在短 时期 内见 效 , 因此 应把 培训 看作 一项 长期 、 系统 的工 程来 建设翻 。 33 结 合 实 际 选 择 科 室 主 任 管 理 培 训 方 式 . 研 究显 示 , 成人 学 习 的三大 障碍 是时 间 、 精力 和 习惯 。 本
女4 3例 , 龄 4 6 年 ~ 7岁 , 均 3 . 。 平 55岁
12 方 法 .
本组 9 1例患 者 中经 ( 鼻蝶 人路 4例 ( . %) 均为 大 口) 44 0 , 部 分切 除 , 经翼 点 人路 5 1例 (60 %) 全 切 2 5 .0 , 7例 , 全 切 次 1 0例 , 大部 分 切 除 1 4例 ; 侧 脑 室入 路 9例 ( .0 ) 全 切 经 99 % ,
文 中被调 查 者 也称 平 时工 作 特别 忙 , 难 抽 出 时间 学 习 , 很 因 此 他们 普遍赞 同每 半 年培 训 1次 , 次 4 5天 的互 动式 面授 每 ~ 培 训方 式 。 培训 组织 方 应结 合科 室 主任 的工作 实 际安排 管理
培训。
34 以 需 求 为 导 向设 置 科 室 主 任 管 理 培 训 的 内容 . 培 训 内容 的安 排 不 是 培 训 组 织 方 的 一 厢 情 愿 , 应 跟 培 而
切、 次全切 、 部分切 除的例 数 , 析研究 不同入路 下各种 类型肿瘤 切 除程度 。结果 : 大 分 本组 9 例 患者 中经翼 点 ( 1 或扩 大 翼点 ) 入路 5 例 ( 5 .0 , 切 2 1 占 60 %)全 7例 , 全切 1 次 0例 , 部分 切 除 1 。 结论 : 点入 路 ( 扩 大翼 点 ) 大 4例 翼 或 是颅 咽 管 瘤纤 维外 科最 常用 的手 术入 路 , 以经 过鞍 区 的 4个 间隙达 到肿 瘤 的全切 除和 次全 切来 达到减 少术 后 复发 的 目的。 可

颅咽管瘤手术入路选择及显微外科治疗(附119例分析)

颅咽管瘤手术入路选择及显微外科治疗(附119例分析)

ec op a h l’ 1s
B D R : M na Ⅲ aet i ye M n e a e "t ye2D <5 M . el B Di l eptn t p l i sw ht 2D adf l p n  ̄ht N( 5一ya) e o e t nt tnt el me i p er' r w rh h i h hah e el a a e t c rs t  ̄t ’ I s| e n g ' ̄ a o 咄 a【 i r c nB D btene a aetwt ye & l a sx dae T e w s t l a ae n r ld e nei M e e f lptn i p I fe w m e i s ht 2删 【 5 rad >5 一 )n
数。
参 考 文 献
糖 尿病 患者 在糖代 谢 紊乱 后 由于机体 一种 代谢调 节 作用使 血 甲状 旁 腺 素 (T 分 泌 升 高 ,T 升 高 可 P H) PH 促进 骨质 的吸 收 , 一 步 使骨 密度 降低 。对 于年 龄 进
>5 5岁的女 性 患者骨 密 度无 显著 差别 的原 因 , 虑 考 是这 两组对 象均 已绝 经 , 内雌激素 水平普 遍 下降 , 体
ddiof r au e n o  ̄ p ̄eri Os n g 5 一y )adt nc t u - o od gt e adae(5 叫 ,n h ∞ 酬 n x e
adae 16t e2D 唧 n ;1 y M g p
d i di 1o op  ̄er n 。bd a i e ( N ) <1 n id I w 18 o i ve 帅 d gt oym 蠲 I 置 B I ( 9ad≥1 ) t nc盯 l d 9 , e 0叩删 h

经额底纵裂-终板入路切除颅咽管瘤

经额底纵裂-终板入路切除颅咽管瘤

21 ・ 4
2 1 年 8月第 3卷第 4期 01
C i JS r O c , u .0 1 V 13, o4 hn ug no A g2 1 , o 纵 裂 一终板 入 路 切 除颅 咽 管瘤
叶 明 , 高觉 民 , 汤忠华 , 樊 炼 , 傅 传经 , 李 铭 , 李 建
di1 .9 9 ji n 17 4 3 .0 0 .0 o:0 3 6/.s .6 4— 16 2 1.4 0 7 s 1
文 章 编 号 :6 4— 16 2 1 )4— 24— 3 17 4 3 (0 1 o 0 1 0
Th p r t n e p de c fr mo a fc a i p a y g o a v a fo t - a a t r e i h rc t a sl mi e o e a i x e n eo e v lo r n o h r n i m i n o b s l n e h m s e i r n ‘a ・ o r i p
l z d r to p ci ey y e ers e t l .Aril i l ic s e n s r ia p r a h a d tc n q e o e o u g r .Re u t v t e man y d s u s d i u gc la p o c n e h iu fmi rs r ey c s ls
13 手 术方 法 . 全 麻 后取 仰 卧 位 , 头 抬 高 l 。 床 5 一
观 点似 乎 占据 了上 风 , 为 在 不 引起 严 重 并 发 症 或 认
神经功能障碍的前提下 , 颅咽管瘤 的首次手术应尽 可能地做到彻底 的根治性切除¨ 。因首次手术肿
瘤未 能全 切 除者 多 数在 短 期 内复 发 而 需 再 次 治疗 , 所 以积极 的根 治性 全切 除肿 瘤应 成 为颅 咽管瘤 的标

指南与共识 颅咽管瘤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最新)

指南与共识  颅咽管瘤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最新)

指南与共识颅咽管瘤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最新) 颅咽管瘤治疗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颅咽管瘤围手术期管理较为复杂,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导致颅咽管瘤术后早期死亡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1]。

通常神经外科手术医生对术后内环境、脏器功能的监测和治疗知识与经验不足,而重症医生甚至神经重症医生对颅咽管瘤发病机制、解剖基础、术后病理生理改变的外科因素了解相对欠缺,因而对颅咽管瘤的围手术期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联合神经外科、神经重症、重症医学、内分泌等专家共同制定《颅咽管瘤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7)》,以期提高颅咽管瘤围手术期治疗的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一、术前管理1.影像学检查:术前应进行头颅CT、MRI、MRI增强扫描及MRA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肿瘤分型、钙化、与周围重要结构尤其是与垂体柄、第三脑室底、丘脑下部和周围动脉的关系。

根据术前检查,推断肿瘤起源和周边结构的关系来进行肿瘤分型非常重要[2-4],将颅咽管瘤分为Q型肿瘤:起源于鞍隔下,属颅外肿瘤,但可以通过鞍隔孔凸向颅内生长,有基底蛛网膜将肿瘤和颅内神经血管结构隔开。

主体位于鞍内,鞍隔向上弧形膨隆,多数垂体柄及结节漏斗部可见,较大的肿瘤仍可见较为完整的鞍隔及基底蛛网膜环绕在肿瘤周边。

S型肿瘤起源于鞍上垂体柄蛛网膜袖套内、外段,有外层蛛网膜或内层蛛网膜与脑室底、结节漏斗部相隔,肿瘤主体位于蛛网膜腔内。

鞍隔向下推移或不变,垂体清晰可见,第三脑室底部向上推移,矢状位可见结节漏斗部垂体柄。

T型肿瘤起源于结节漏斗部,肿瘤主体挤入第三脑室底内,但是仍有一层第三脑室内膜覆盖在肿瘤的上边缘,另有内层蛛网膜及liliequest膜间脑叶将肿瘤与脚间池隔离。

2.内分泌检查、评估及治疗:术前应完善垂体前叶激素水平测定:皮质醇(上午8:00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甲状腺功能(FT3/FT4/TSH),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性激素六项(FSH、LH、T、E2、P、PRL)。

颅咽管瘤按发生位置分型和命名(附:手术入路和切除方法)(1)

颅咽管瘤按发生位置分型和命名(附:手术入路和切除方法)(1)

23 10.6
Ⅰ型:儿童与青少年居绝大多数,半数为10岁及以下儿童,20岁及以下的患者占本型的 83.3%。 Ⅱ型:成人占据 2/3,平均发病年龄明显高于Ⅰ型,20岁及以下仅占本型患者的 1/3
Ⅲ型:20岁以上成人略占多数(65.3 %)
Ⅳ型:20岁及以下患者略占多数(65.6 %)
表3 各型颅咽管瘤病人性别统计 男 Ⅰ型 鞍内颅咽管瘤 44 女 16
表2 各型颅咽管瘤病人发病年龄统计
最小
(岁)
n=217
21-30岁
例数 %
最大
(岁)
平均
(岁)
1-10岁例
数 %
11-20岁
例数 %
31-40岁
例数 %
41-50岁
例数 %
51-60岁
例数 %
61-70岁
例数 %
合计
例数 %
Ⅰ型 鞍内颅咽管瘤 Ⅱ型 鞍上颅咽管瘤 Ⅲ型 室下颅咽管瘤 Ⅳ型 室前颅咽管瘤 全 组
按发生位置分型和命名
• 对近15年217例病人的影像学资料与术中发现所作回顾性 分析,认为颅咽管瘤有不同的发生位置,分别是鞍内, 鞍上,第三脑室下部和第三脑室前部 • 按发生位置可分为4型,以发生位置来命名 :Ⅰ鞍内型, Ⅱ 鞍上型, Ⅲ室下型, Ⅳ室前型;总结制订了各型颅咽管瘤 的确认标准 • MRI薄层扫描可显示肿瘤与蝶鞍、鞍膈、垂体柄、视交 叉、三脑室底部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术前确认颅咽管瘤 发生位置
• 鞍内颅咽管瘤由于垂体柄与下丘脑均在鞍膈 之上,不受肿瘤侵犯,采用环切离断法时, 可清楚显露垂体柄和漏斗部而得以避免误伤 • 室内颅咽管瘤的手术操作一般在三脑室之内, 如能注意维护漏斗部的完整,则不致发生垂 体柄或下丘脑的损伤。轻度的漏斗部损伤如 仅为单侧小范围的,术后不至于发生严重的 不可回逆的下丘脑功能受损表现

颅咽管瘤手术研究进展

颅咽管瘤手术研究进展

颅咽管瘤手术研究进展摘要]颅咽管瘤是一种罕见的实体瘤或囊-实性混合肿瘤,起自于沿鼻咽至间脑连线上的Rathke囊的残余部分。

过去,颅咽管瘤也被称作Rathke囊肿瘤或垂体管肿瘤。

对于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已知是一项富有挑战的治疗方式,但是关于颅咽管瘤手术治疗的方案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就颅咽管瘤的发病、发展以及治疗做了一个简单概述,并详细介绍目前颅咽管瘤手术情况,最新的颅咽管瘤手术治疗进展。

[关键词] 颅咽管瘤;手术;研究进展颅咽管瘤是一种通常起源于鞍上区垂体柄(与视交叉毗邻)的上皮肿瘤。

小部分肿瘤起源于蝶鞍内,极少数被描述为位于视觉系统或第三脑室内。

虽然组织学上该肿瘤为良性,但该肿瘤通常会缩短患者的生存期,应该认为其为低度恶性肿瘤。

大多数颅咽管瘤包含实性和囊性成分。

囊内充满含有胆固醇晶体的浑浊液体[1]。

在世界卫生组织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中,颅咽管瘤被分为成釉质细胞型颅咽管瘤和乳头型颅咽管瘤两类。

除了在组织学上不同外,这两类肿瘤在分子遗传学上也不同。

成釉质细胞型颅咽管瘤似乎是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来驱动,绝大多数含有CTNNB1(编码β-连环蛋白的基因)激活突变。

相比之下,乳头型颅咽管瘤通常含有BRAF癌基因突变[2]。

在迄今一项最大型的研究中[3],发现53例成釉质细胞型颅咽管瘤中96%有CTNNB1基因突变,39例乳头型颅咽管瘤中95%有BRAFV600E突变。

但是尚不确定肿瘤类型的预后的相关性;早期的病例系列研究发现,这两种组织学亚型的肿瘤在可切除性、对放疗的敏感性及总体生存率方面的表现相近。

1 颅咽管瘤一般治疗方法过去,颅咽管瘤的最佳治疗方案一直存在争议,包括两种基本治疗方法:一种是诊断时尝试达到完全切除的积极手术治疗,另一种是较保守手术方法,应用放射治疗(radiation therapy, RT)以治疗残余肿瘤[4]。

神经外科技术的重大进展已显著降低了切除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使得更多的病例可以进行积极的手术切除。

三脑室内颅咽管瘤4例报告

三脑室内颅咽管瘤4例报告

三脑室内颅咽管瘤4例报告
潘军;漆松涛
【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年(卷),期】2005(31)6
【摘要】从发生学上讲,颅咽管瘤可以起源于胚胎颅咽管发生路径的任何部位(即从鞍内沿垂体柄长径到漏斗隐窝这一狭长区域),因此文献中将颅咽管瘤根据生长部位分为鞍内、鞍内鞍上、鞍上脑室外、脑室内外、脑室旁、脑室内等类型,脑室内型颅咽管瘤相对较少,占颅咽管瘤病人的0.7%~11%。

与鞍上池内生长并侵入三脑室内的假性脑室内颅咽管瘤相比,完全位于三脑室内颅咽管瘤在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手术治疗方面均有其特点,本文对近4年来我科收治的163例颅咽管瘤中完全位于三脑室内的4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页数】3页(P476-478)
【作者】潘军;漆松涛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广州,5105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
【相关文献】
1.内镜下扩大经鼻蝶入路切除鞍上三脑室内颅咽管瘤 [J], 张晓彪;胡凡;顾晔;谢涛;余勇
2.立体定向脑室内窥镜治疗颅咽管瘤1例报告 [J], 林志国;李庆国;沈红;阎志钧
3.局限于第三脑室内的实性颅咽管瘤1例 [J], 安鹏;张晨颖;张银霞;高思佳
4.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三脑室内颅咽管瘤 [J], 夏海龙;周辉;孙彦龙;王志明;唐寅斌;霍钢;郑履平;杨刚
5.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疗效分析 [J], 陈军;赵一清;唐思成;郑一枫;王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影响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因素

影响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因素

影响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因素漆松涛;潘军;邓永健;丁彦青;张喜安【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03(024)012【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颅咽管瘤手术全切除的因素.方法选择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患者63例(1~2级切除46例,3~5级切除17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学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资料方面,肿瘤大小、囊变、肿瘤部位(鞍上、鞍内鞍上)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学特征方面,肿瘤钙化、病理分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脑组织浸润、纤维化程度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肿瘤大小、部位、钙化程度及病变的病理学类型是影响手术全切除的主要因素.【总页数】3页(P1272-1274)【作者】漆松涛;潘军;邓永健;丁彦青;张喜安【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广州,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广州,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病理科,广州,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病理科,广州,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对患者血钠代谢紊乱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J], 李颖;周忠清;张云馨2.颅咽管瘤患者垂体功能减退影响因素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差异研究 [J], 朱晓东;张春丽3.颅咽管瘤患者肿瘤部位与术后下丘脑-垂体功能的关系以及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J], 黄建皓4.颅咽管瘤手术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张进武;杨凤玉;程德奎;李子吉;郭品;刘伟;辛海滨;刘妮娜5.颅咽管瘤手术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张进武;杨凤玉;程德奎;李子吉;郭品;刘伟;辛海滨;刘妮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影响颅咽管瘤术后复发的因素

影响颅咽管瘤术后复发的因素

影响颅咽管瘤术后复发的因素
刘宝国;漆松涛
【期刊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4(009)011
【摘要】颅咽管瘤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多种因素可以影响其术后复发,手术切除程度被认为是影响颅咽管瘤术后复发的最重要因素,肿瘤病理特点、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及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等也与颅咽管瘤术后复发有关,但不同研究者观点不尽一致,本文对颅咽管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总页数】3页(P523-525)
【作者】刘宝国;漆松涛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5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
【相关文献】
1.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对患者血钠代谢紊乱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J], 李颖;周忠清;张云馨
2.颅咽管瘤患者垂体功能减退影响因素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差异研究 [J], 朱晓东;张春丽
3.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J], 莫奇霏; 郭永学; 吴凯琪
4.颅咽管瘤手术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张进武;杨凤玉;程德奎;李子吉;郭品;刘伟;辛海滨;刘妮娜
5.颅咽管瘤手术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张进武;杨凤玉;程德奎;李子吉;郭品;刘伟;辛海滨;刘妮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翼点入路颈内动脉上问隙切除鞍上颅咽管瘤

翼点入路颈内动脉上问隙切除鞍上颅咽管瘤

翼点入路颈内动脉上问隙切除鞍上颅咽管瘤
漆松涛;张喜安;戴学军
【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年(卷),期】2001(27)5
【摘要】目的探讨颈内动脉上间隙在切除侵及脚间窝、与下丘脑粘连的颅咽管瘤中的作用.方法位于第1~Ⅲ间隙难以全切除的颅咽管瘤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术中利用颈内动脉分叉部大脑前动脉A1段、大脑中动脉M1段及视束外侧缘围成的颈内动脉上间隙辅助切除肿瘤.结果本组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4例.颈内动脉上间隙增加了直视和分离肿瘤的范围和角度,特别是增加了向下、向前推挤肿瘤的空间,更有利于上方及后方的肿瘤分离和切除.结论在翼点入路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中,如肿瘤与后上方神经血管组织关系密切,利用颈内动脉上间隙切除肿瘤则可增加肿瘤全切除的机会和安全性.
【总页数】2页(P373-374)
【作者】漆松涛;张喜安;戴学军
【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1;R739.41
【相关文献】
1.鞍上及鞍内颅咽管瘤经翼点入路和额底入路手术疗效的研究 [J], 毕建华;王小峰;齐春晓;杨康;车宁伟;魏明海;尹剑
2.经翼点入路切除鞍上颅咽管瘤27例报告 [J], 李宗正;王昌盛
3.经翼点入路切除鞍上颅咽管瘤20例报告 [J], 宋学良;胡占广;史斌;张成生
4.经额底纵裂入路和翼点入路切除鞍上型颅咽管瘤的显微解剖比较 [J], 高树梓;鲍洪;巩麦林;安德柱;仪新峰;李佳岩;廖长春
5.翼点入路切除鞍上大型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技巧 [J], 漆松涛;戴学军;张喜安;方陆雄;彭林;潘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及手术要点分析

不同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及手术要点分析

不同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及手术要点分析孙佩欣;平措;朴浩哲;张烨;姚冰;隋锐【期刊名称】《肿瘤预防与治疗》【年(卷),期】2011(24)3【摘要】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切除的常用手术间隙和下丘脑的保护方法.方法:36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中,男性12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1.8岁.其中30例经翼点入路,6例经纵裂终板入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31例(86.1%),次全切除5例(13.9%).术后出现多饮多尿33例,血钠紊乱32例.1例死于肺栓塞.术后随访1年~4年,31例全切除的患者中有3例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熟练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注意对下丘脑和穿通动脉的保护,能够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减少严重并发症.【总页数】3页(P185-187)【作者】孙佩欣;平措;朴浩哲;张烨;姚冰;隋锐【作者单位】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沈阳,110042;西藏当雄县人民医院,西藏,当雄,851500;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沈阳,110042;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沈阳,110042;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沈阳,110042;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沈阳,11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6【相关文献】1.经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26例临床分析 [J], 张健;朱昀;孙春明;周岱;王中2.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 [J], 计颖;牛朝诗;凌士营;鲍得俊;程伟;汪业汉3.经额下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研究 [J], 倪洪早;范月超;陈晨;朱一硕;张芸;苗发安4.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疗效分析 [J], 陈军;赵一清;唐思成;郑一枫;王煜5.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膈下颅咽管瘤 [J], 雷霆;王宝峰;陈娟;徐钰;舒凯;孙炜;刘少政;李晓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颅咽管瘤相关基础研究现状

颅咽管瘤相关基础研究现状

颅咽管瘤相关基础研究现状
周杰;潘军;漆松涛
【期刊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年(卷),期】2010()5
【摘要】颅咽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鞍区上皮来源性肿瘤,暂分为釉质上皮型和鳞状乳突型两型,起源尚存争议,现有"胚胎上皮理论"和"鳞状上皮化生理论"学说分别解释其肿瘤来源;近年来,该肿瘤体外细胞系、体内动物模型得到改进,在此基础上使得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特别是Wnt通路与肿瘤相关性、肿瘤与微环境间相互联系得到进一步认识。

随着对颅咽管瘤基础研究深入,有望进一步规范颅咽管瘤的治疗策略,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总页数】4页(P426-429)
【关键词】颅咽管瘤;基础研究;病理;模型;分子生物学
【作者】周杰;潘军;漆松涛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
【相关文献】
1.颅咽管瘤的基础研究现状 [J], 胡晨浩;张剑宁;于新
2.胆囊癌相关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 [J], 李永盛;李茂岚;刘颖斌
3.疝和腹壁外科相关基础研究现状及未来方向 [J], 李航宇
4.EB病毒相关胃癌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 [J], 韦琪;刘轩宇;汪子玉;梁海滨;陈磊
5.颅咽管瘤基础研究现状 [J], 尹华;李美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