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改)

合集下载

知识点一 物质的量

知识点一   物质的量

知识点1 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概念: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基本物理量之一,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

2.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作为计量的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物质含有个粒子,其物质的量就是1mol。

3.使用物质的量只适于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如)以及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有1mol ,2mol 或 mol离子,或含有 mol电子等。

4.注意: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符号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中所含有的C原子数目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常用符号表示,单位是。

其近似值为。

N A= n= N= 。

三.摩尔质量叫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的符号为,常用的单位为g/mol或kg/mol。

当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

M= n= m= 。

◆要点解读一.解答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的试题时,必须注意下列一些细微的知识点:1.状态问题,如水在标准状况时为液态或固态;SO3在标准状况时为固态,常温常压下为液态;HF常温常压下为气态而在标准状况时为液态。

2.特别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T2O、18O2等。

3.某些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Ne 、白磷(P4)等。

4.用到22.4L/mol时,必须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5.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如Na2O2 +H2O Cl 2+NaOH 电解AgNO3溶液等。

强化训练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B.0.012kg12C 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D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2.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 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B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0.012kg 12C 中所含的原子数C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023 mol -1D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 A ,近似值为6.02×1023 mol -13.0.5mol Na 2SO 4中所含的Na +离子数为( )A .3.01×1023B .6.02×1023C .0.5D .14.乙醇(C 2H 6O )水溶液中,当乙醇分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个数相等时,溶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 )A .20%B .50%C .46%D .32%5.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gNa 变为Na +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 AB .18g 水所含的电子数为N AC .8g He 所含的分子数为N AD .16g O 2与16g O 3所含的原子数均是N A6.现有A 、B 、C 三种化合物,各取40g 相混合,完全反应后,得到18.0g B 、49.0g C 、还有D 生成,已知D 的式量为106。

物质的量浓度修改 学案印刷

物质的量浓度修改 学案印刷

物质的量学案(物质的量浓度)【学习目标】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并学会简单的计算。

【知识点一】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符号:3、单位4、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概念理解】1. 1mol·L-1的NaCl溶液表示()。

A. 溶液中含有1molNaClB. 1molNaCl溶于1L水中C. 58.5gNaCl溶于941.5g水中D. 1L溶液中含有1molNaCl【特别提醒】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式中,溶质是用溶质的表示,V是指的的体积。

【思考】:从 1L 1mol/L NaCl 溶液中,分别取出 100mL、10mL 和 1mL 溶液,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相等?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所含溶质的质量是否相等?【概念理解】2、下列溶液中含Cl-浓度最大的是()。

A. 10mL 0.1mol·L-1的氯化铝溶液B. 30mL 0.1mol·L-1的氯化钙溶液C. 30mL 0.2mol·L-1的氯化钾溶液D. 40mL 0.25mol·L-1的氯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例题】1、物质的量为0.5mol的硫酸钠,配成2L溶液,则C(Na2SO4)=C(Na+)= C(SO42-)=2、硫酸铝溶液中C(Al3+)=2 mol/L,则硫酸铝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SO 42-)=3、100mL0.3mol ·L -1的Na 2SO 4溶液和50mL 0.2mol ·L -1的Al 2(SO 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忽略体积的改变),SO 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20mol ·L -1B. 0.25mol ·L -1C. 0.40mol ·L -1D. 0.50mol ·L -14、将20g NaOH 配成500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mol/L ,从中取出100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溶度为 ,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含溶质的质量为 ;若将这100ml 溶液加水稀释到1000ml ,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其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含溶质的质量为5、标准状况下,22.4L HCl 配成 0.5L 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

关于初中化学引入“物质的量”教学内容的一些思考

关于初中化学引入“物质的量”教学内容的一些思考

关于初中化学引入“物质的量”教学内容的一些思考作者:徐睿来源:《化学教学》2007年第03期摘要:部分“物质的量”的内容进入初中化学基础型课程,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化学课程内容与要求的重大调整。

本文对这一调整的意义、存在困难以及教学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物质的量;初中化学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3-002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在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部分“物质的量”的知识已进入初中阶段化学学科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与要求,这一改动成为广大专家、教师关注和研讨的焦点之一。

初中化学的新教材即将在上海市全面推开,如何认识、设计和组织好这一内容的教学已成为实施好初中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环节。

在近几年试点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对这一改变存在不少困惑,下面对初中引入“物质的量”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初中阶段基础型课程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1.1 “物质的量”更能体现化学学科计量、计算的特点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的自然科学[1],无论是研究物质的构成还是物质的变化都会涉及微观粒子的计量问题。

物质的量这个概念是源于微观粒子的计量,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

在初中阶段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质的量”的知识,可以使计量的方法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或变化紧密结合,更具有化学学科的特点。

这样的计量方法,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有利于学生加强宏观与微观的联系,认识化学学科的一些本质问题。

原来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尴尬的问题,在有了“物质的量”以后,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例如:过去在初中阶段讲到化学方程式系数的含义时,老师往往只能用“几份”、“微粒数之比”等来表述,虽然没有出现“物质的量”四个字,但其本质已经是“物质的量”的思想。

如果学生具有了“物质的量”知识,一定会更好地理解化学方程式系数的含义。

可见“物质的量”在初中的引入,也是源于教学本身对计量的需要。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教案

例: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炭和水蒸气的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等。

(二)、化学能与电能⑴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①火力发电——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化学能−−−→−燃烧热能−−→−蒸气机械能−−−→−发电机电能 ②原电池——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⑵①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②原电池形成的一般条件:Ⅰ 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Ⅱ 相连接的两个电极(金属或非金属导体及其它可以做电极材料的物质)。

Ⅲ 两电极同时与电解质溶液接触。

Ⅳ 形成闭合回路。

③原电池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分开在两极进行,还原剂所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给氧化剂。

④原电池原理的应用:Ⅰ 实验室制氢气。

为加快氢气的产生速率,可用粗Zn 或Zn 粒,先用CuSO 4溶液浸泡一会儿 或向反应液中加入少量的CuSO 4溶液。

Ⅱ 可判断金属的活泼性。

若由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做电极,则较活泼的金属做负极(一般情况下)。

Ⅲ 制化学电源(电池)。

如干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高能电池。

a .一次电池:放电之后不能充电(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的)。

如干电池等。

b .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在放电时所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可以逆向进行(一般通过充电器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使电池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

这样可以实现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放电),再由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充电)的循环。

如铅蓄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

c .燃料电池:利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将燃料和氧化剂(如氧气)反应所放出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电能。

通常通过外设装备将燃料送入原电池的负极,而将氧化剂送入原电池的正极,这时电池起着类似于试管、Ⅰ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量的转化率。

关键是燃料与空气或氧气要尽可能充分地接触,且空气要适当过量。

Ⅱ尽可能充分地利用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能,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实质上是从多方面控制燃烧反应的条件(包括环境)。

正确认识化学反应中的断键与成键

正确认识化学反应中的断键与成键

正确认识化学反应中的断键与成键作者:吴孙富来源:《化学教学》2015年第03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是指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并不是说反应物中的所有化学键都要断裂、产物中的所有化学键都是新生成的。

在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反应物中的所有化学键都断裂、产物中的所有化学键全部新生成的现象,但这些反应的实际反应过程一般都不是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都断裂之后才生成产物中的新化学键的。

例如,在合成氨的反应中,在现有的合成条件下,氢气和氮气都不可能离解为氢原子和氮原子,氢气和氮气是在铁触媒的表面协同作用、经历了较复杂的反应历程后才生成氨分子的。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但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存在着原子团内的化学键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情况。

在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中,断裂了乙醇中的O-H键、破坏了金属钠中的金属键,生成了CH3CH2O-和Na+(结晶时彼此形成离子键)、形成了H-H键,阴离子CH3CH2O-中的其它共价键在反应前后不变。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是两个表述不同、内涵相同的说法。

在现有的物质中,除稀有气体外的所有物质都是由两个以上的原子组成的单质、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这些物质内的各原子间都是通过化学键结合的。

要想使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就要断裂反应物内的旧化学键、生成产物中的新化学键。

或者说,在旧键断裂和新键生成的过程中,原子发生了重新组合,反应物生成了生成物。

3 化学平衡与断键和成键的关系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从实验的角度来说,目前的科学实验还不能直接测定单位时间内化学反应中的断键数和成键数,能够直接测定的是单位时间内各物质的浓度改变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改变量)。

由于各物质的浓度改变量与相应化学键的断裂数和生成数成正比,所以可以推论出如下结论。

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断键速率和成键速率相等。

高中化学苏教版物质的量教案

高中化学苏教版物质的量教案

高中化学苏教版物质的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 掌握物质的量的定义及计量单位;3. 能够运用物质的量的概念解决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1. 物质的量是什么;2. 物质的量的单位;3. 物质的量在化学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物质的量概念的抽象性;2. 掌握物质的量的计量单位的转换。

教学准备:1. 课件、实验器材、实验材料;2.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简要介绍物质的量的意义;2. 利用日常生活例子,引发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思考。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展示物质的量的定义和计量单位;2. 解释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单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是什么;3. 通过示意图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进行实验,观察物质的量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 让学生测量不同物质的量对物质的体积、密度等性质的影响;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加深对物质的量的理解。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物质的量的概念;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际生活中物质的量的应用;3. 指导学生归纳物质的量在化学中的应用实例。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本节内容;2. 提醒学生认真复习物质的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对物质的量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能够灵活运用物质的量概念解决化学问题。

同时,老师也应及时总结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学习进度进行调整和优化。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高2025届第一次月考答案1.A【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以此解题。

【详解】A .金属与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A 项符合题意;B .石灰石高温分解属于吸热反应,B 项不符合题意;C .灼热的C 与氧化铜反应为吸热反应,C 项不符合题意;D .Ba(OH)2·8H 2O 和NH 4Cl 的属于吸热反应,D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

2.B A.Fe(SCN)3溶液中存在可逆过程Fe 3++3SCN - Fe(SCN)3,加入固体KSCN 后,KSCN 电离出SCN -,使反应物浓度增加,平衡向正方向移动,Fe(SCN)3浓度增加,颜色变深,所以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 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这个过程没有平衡移动,放到冰箱中降低温度减缓变质的速率,与平衡无关C.该反应为放热的可逆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提高了氨的产率,能够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有可逆反应2SO 2+O 2⇌2SO 3,增加空气浓度,平衡正移,勒夏特列原理适用3.C【详解】A .NaOH(aq)+HCl(aq)=NaCl(aq)+H 2O(l)△H =-57.4kJ/mol ,即在稀溶液中1mol NaOH 完全反应放出57.4kJ 热量,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含20g NaOH 即0.5mol 的稀溶液与浓硫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28.7kJ ,故B 正确;B .在一定条件下,将2mol O 2和4mol SO 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316.8kJ ,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反应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小于4mol ,放出热量316.8kJ ,而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32SO g O g 2SO g + 中是4mol 二氧化硫全部反应,则放出的热量大于158.4kJ ,故B 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 。

C .C(石墨,s)=C(金刚石,s)△H =+1.9kJ/mol ,则由石墨制取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的能量,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 正确;D .燃烧热是在101kPa 时,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C 8H 18的燃烧热为11003kJ/mol ,则101kPa 时:2C 8H 18(1)+25O 2(g)=16CO 2(g)+18H 2O(l)△H=-22006kJ/mol ,故A 错误;4.A【分析】单位相同的条件下,将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与其计量数相比,得到的数值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快。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5题)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能使不发生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B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改变,但质量不变C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 .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2.在一定条件下,将A 2和B 2两种气体通入1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 2(g)+yB 2(g)2C(g)。

2s 内的反应速率:υ(A 2)=0.5mol·L -1·s -1,υ(B 2)=1.5mol·L -1·s -1,υ(C)=1mol·L -1·s -1。

则x 和y 的值分别为( ) A .2和3B .3和2C .3和1D .1和33.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g 氖气含有0.1N A 个氖原子 B .常温常压下,18g 重水(D 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C .标准状况下,22.4LCl 2 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 .一定条件下,lmolN 2与足量的H 2充分反应,生成2N A 个NH 3分子 4.反应①()()()()2Fe s CO g FeO s CO g ++ Δ>0H ;反应①()()()()22Fe s H O g FeO s H g ++ Δ<0H 。

若反应①在温度1T 下进行,反应①在温度2T 下进行,已知12T >T ,且()()22CO >H O c c (其他条件均相同),下列对两个反应的反应速率,判断正确的是 A .反应①快B .反应①快C .一样大D .无法判断5.一定温度下,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①H 2(g)+I 2(s) ΔH >0,若0~15s 内c (HI)由0.1mol/L 降到0.07mol/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5s 内用I 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 (I 2)=0.001mol·L -1·s -1B .c (HI)由0.07mol/L 降到0.05mol/L 所需的反应时间小于10sC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D .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6.已知反应()()()2A g 2Y g E g −−→+←−−为吸热反应,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 的浓度增大,应采取旳措施是( ) A .增大压强B .使用催化剂C.增大Y的浓度D.降低温度7.在一定量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2(g)+3B2(g)2AB3(g)。

物质的量的教案高中化学

物质的量的教案高中化学

物质的量的教案高中化学
教学内容:高中化学,物质的量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2. 掌握摩尔和质量的关系及其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物质的量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物质的量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2. 摩尔和质量的关系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摩尔和质量的转化和计算。

2. 理解并应用物质的量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
1. 教科书、课件和其他教学资源。

2. 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3. 计算器和白板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思考。

二、讲解与探究(15分钟)
1. 讲解物质的量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2. 解释摩尔和质量的关系及其计算方法。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体验摩尔和质量的关系,并进行相关计算。

四、训练与应用(15分钟)
通过练习题训练学生的摩尔和质量计算能力,引导学生应用物质的量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出拓展问题进行思考。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物质的量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教学反馈: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提问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教学延伸:
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物质的量相关概念和应用,拓展课外学习内容。

物质的量名词解释化学

物质的量名词解释化学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用于表示物质中所含基本单元的数量。

它是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一个基本量,单位为摩尔(mol)。

在化学中,物质的量通常用于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摩尔数。

摩尔数是指物质中所含基本单元的数量,而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等。

例如,1 摩尔的氧气(O2)中含有 6.02214076×10^23 个氧分子。

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计算得出。

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摩尔数通常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物质的量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化学计算和实验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试题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试题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试题1.在标准状况下,称量一个充满Cl2的容器质量为74.6g,若改充氮气,其质量为66g,则容器的容积为()A.11.2L B.5.6L C.4.48L D.2.24L【答案】C【解析】假设容器的质量是m,则同一容器盛有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气体的体积也相等。

(74.6-m)÷71=(66-m)÷28,解得m=60.4g,所以容器的容积为[(74.6-m)g÷71g/mol]×22.4l/mol=4.48L,所以选项是C。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在关于气体的体积计算的应用的知识。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SO3所含分子数目为0.1NAB.6.0gSiO2中含氧分子的数目为0.1NAC.78g Na2O2固体中含Na+离子的数目为NAD.2.3gNa完全燃烧后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1NA 【答案】D【解析】A、标准状况下,SO3是固体,错误;B、SiO2是原子晶体不含氧分子,错误;C、78gNa2O2固体是1 mol,其中含Na+离子2 NA,错误;D、Na完全燃烧后变成Na+,2.3gNa为0.1mol,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1N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3.下图为配制0.2mol·L-1Na2CO3溶液250mL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①中称得Na2CO3_____________g。

(2)玻璃棒在②、③两步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A.某同学在第⑧步观察液面时俯视_____________;B.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和⑤_____________;C.在第⑤步不慎有少量液体流到容量瓶外_____________。

【答案】(1)5.3 (2)搅拌;引流(3)A 偏高 B 偏低 C 偏低【解析】(1)计算:m(Na2CO3)=n(Na2CO3)·M(Na2CO3)=c(Na2CO3)·V〔Na2CO3(aq)〕·M(Na2CO3)=0.2mol·L-1×250mL ×106g/mol=5.3g (2)玻璃棒在②、③两步中的作用分别是:搅拌、引流(3)A、某同学在第⑧步观察液面时俯视,因为眼晴的光线要通过环形刻度线和凹液面的最低点,就使得加水的量减小,使得溶液的浓度偏高;B、第四步和第五步是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使得溶质不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使得浓度偏低;C、当有液体溅到瓶外时,使得溶质的量减小,使得结果偏低。

高中化学竞赛,强基计划,大学化学自招,化学反应热力学基础

高中化学竞赛,强基计划,大学化学自招,化学反应热力学基础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化学反应热力学基础【学习要求】1.理想气体标准状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密度。

分压定律。

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2.化学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能(内能)、焓、热容、自由能和熵的概念。

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标准熵及有关计算。

自由能与反应的方向性。

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及其应用。

范特霍夫等温方程及其应用。

3.标准自由能与标准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热化学循环。

热力学分解温度(标态与非标态—压力对分解温度的影响)。

相、相律和相图。

克拉贝隆方程及其应用。

不要求使用微积分。

一、气体的相关知识气体是物质的一种聚集状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无限的扩散性和无限的掺混性。

温度和压强对气体的影响较大。

1.理想气体与真实气体:若一种气体,它的分子只有位置而无体积,且分子之间没有作用力,我们把这种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2.理想气体遵循克拉珀珑方程:PV=nRT。

3.气体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分压P分就是在同温时各组分气体占据混合气体的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分体积V分就是在同温时各组分气体具有和混合气体相同的压力(P总)时所占据的体积。

可将PV=nRT进行变形:对混合气体:P总V总=n总RT对组分气体:P A V总=n A RT,P B V总=n B RT......即P分V总=n分RT。

4.气体的扩散定律: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扩散速率与气体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即格拉罕姆气体扩散定律。

公式表达式为:v=√1ρ,变形为:v Av B=√ρBρA=√M BM A。

M为气体的摩尔质量。

二、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化学热力学是研究和化学反应相关的能量问题,研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进行程度的一门科学。

1.体系和环境:我们研究的对象,称为体系。

体系以外的其他部分,称为环境。

按照体系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关系,将体系分为三类:(1)敞开体系:既有物质交换,也有能量交换。

(2)封闭体系:无物质交换,有能量交换。

专题06 物质的量【考点清单】(讲+练)(解析版)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

专题06 物质的量【考点清单】(讲+练)(解析版)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

专题06物质的量01物质的量与气体摩尔体积1.物质的量(1)符号为n ,单位是摩尔(mol)。

(2)使用范围:适用于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

(3)阿伏加德罗常数:指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为N A ,N A ≈6.02×1023mol -1。

(4)公式:n =N N A 或N =n ·N A 或N A =N n。

点睛:物质的量——“四化”专有化“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也不能添字。

如不能说成“物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微观化只用来描述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等及这些微粒的特定组合,如NaCl ;不能表示宏观的物质,如米具体化必须指明具体微粒的种类,常用化学式表示,如“1mol O”“2mol O 2”“1.5mol O 3”;不能说“1mol 氧”集体化物质的量可以表示多个微粒的特定组合或集合体,如1mol NaCl 、0.5mol H 2SO 42.摩尔质量点睛:摩尔质量——“三性”(1)等值性:摩尔质量只是以g·mol -1作单位时,在数值上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2)近似性:由于电子的质量非常微小,所以离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 -1为单位时,其数值近似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如Na 和Na +的摩尔质量都为23g·mol -1。

(3)确定性:对于指定的物质来说,其摩尔质量的值是一个定值,不随物质的物质的量多少而改变。

注意:摩尔质量与1mol 物质的质量的区别是两物理量的单位不同,1mol 物质的质量的单位是克,而摩尔质量的单位是克/摩。

如1mol H 2O 的质量是18g ,而H 2O 的摩尔质量是18g/mol 。

3.气体摩尔体积点睛;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1)1个条件:必须为标准状况。

非标准状况下,1mol 气体的体积不一定是22.4L 。

因此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

2. 3 热 化 学

2. 3    热 化 学

对于同一化学反应方程式,例
如方程式(1)
N2 + 3 H2 ——— 2 NH3
不论以 N2,H2 或 NH3 来计
算 ,同一时刻的 都是相等的。
N2 + 3 H2 ——— 2 NH3 例如,依上述方程式,某一
时刻消耗掉 10 mol 的 N2
则有 10 mol = = 10 mol N2 1
用来改变体系的热力学能。
根据关系式 QV = rU QV 和状态函数的改变量 rU 建立了数量关系。 于是为求得 QV 提供了方 便的条件。
根据 QV = rU
当 rU > 0 时, QV > 0,是吸热反应,
rU < 0 时,
QV < 0,是放热反应。
2. 恒压反应热 恒压反应,有 rU = Qp + W
当然这种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 的热效应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而且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经
常涉及这类计算。
化学反应中, 体系的热力学能
的改变量写成 rU r:reaction
它等于生成物的 U生 减去反应物的 U反 rU = U生 - U反
rU = U生 - U反 由第一定律 rU = Q + W
搅拌器 电加热器 保温杯盖 温度计 反应物 保温杯外套
保温杯
杯式热量计的构造原理、测量方 法及热量计算均与中学化学和物理课 程中介绍过的热量计较接近。 只是温度的测量更加精确。
(2) 弹式热量计 恒容热效应 QV,如燃烧、爆
炸等反应热的测量,使用的仪器称
为弹式热量计。
引燃线
搅拌器 绝热外套 氧弹 气孔 温度计 样品台 水
C6H12(l)+ 9 O2(g) —— 6 CO2(g)+ 6 H2O(l)

核心素养下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教材“物质的量”比较研究

核心素养下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教材“物质的量”比较研究

核心素养下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教材“物质的量”比较研究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简称新课标)中凝练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关于对核心素养的表述是高中教材、教师教学的风向标,指引了教材与教学的走向。

因此,明晰高中教材的编写意图,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的变革。

教材是课程的物化形式之一,是课程标准的直接体现。

高质量的化学教材的编写是化学课程实施的重要基本保证,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结构体系与课程内容确立了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而化学教材是学生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充分体现了编写者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的思想。

随着历次基础教育改革,课程专家们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针,出版了新教材。

为了适应新旧教材的更迭,领会化学新课程理念的意图,对新旧教材的对比研究至关重要。

“物质的量”这一节内容在人教版新旧教材必修1均有编排,是高中化学知识体系的核心知识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宏微结合观念和化学计量具有重要作用。

“物质的量”是学生认识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联系起来的桥梁,这一节对于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历来都是存在较大的难度。

因此,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新教材和旧教材(2007年版)中“物质的量”内容的差异,为高中化学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1新旧教材内容对比分析1.1内容结构排版对比“物质的量”在旧教材中第1章第2节,即“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之中,而在新教材中则位于第2章第3节,即“物质的量”之中。

经过多次教学实践反馈中,“物质的量”教学一直以来是存在难度的,该节内容是进入高中阶段就要开始学习,其中学生对物质的量概念理解不清,接纳知识的时间较长,导致很多学生一开始对化学学习兴趣程度不高。

因此,新教材在知识排版上延后该节内容。

通过对比“物质的量”在新旧教材结构体系中的位置可以发现,旧教材采用化学计量(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分类观(物质的分类)、转化观(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元素观(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编排顺序,而新教材采用分类观、转化观、元素观(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化学计量(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例题讲解

物质的量例题讲解

变式练习1.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 ·mol -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 A .M g B .M1gC .gD .g 解析:摩尔质量指的是1摩尔物质的质量,即6.02×1023个粒子的质量,因此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可用g 表示。

答案:C2.若50滴水正好是m mL ,则1滴水所含的分子数是( )A .m ×50×18×6.02×1023B .×6.02×1023C .×6.02×1023D .解析:由已知,1滴水的体积为mL ,又因为H 2O 的密度为lg ·mol -3,故1滴水的质量即为g ,相当于mol ,所含的分子数为:×6.02×1023,答案选B 。

答案:B 3.在标准状况下,若V L 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n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 .4.22Vn B .V n 4.22 C .6.5Vn D .V n 6.5 解析: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则依题意,可得:4.22V ×4n =N 故N =V n 6.5,选D 。

答案:D4.有一真空瓶质量为1m ,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2m 。

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A 时,总质量为3m 。

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12m m ×29 B .13m m ×29 C .1213m m m m --×29 D .1312m m m m --×29 解析:不管在瓶中充入何种气体,在相同状况下,其体积和物质的量均是相等的。

设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χ,则根据2912m m -=χ13m m -,得χ=1213m m m m --×29。

故应选C 。

答案:C5.同温同压下,气体A 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体积比为1∶4,气体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16B .17C .44D .64解析:设气体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即A 的摩尔质量为a g ·mol -1。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教案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教案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教案[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与应用,利用物质的量将宏观的物理量与微观粒子的个数联系起来,并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分析解决问题。

2.能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变化,建立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和微观粒子数之间计算的思维模型。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3)书写方法及含义表述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微观粒子的种类:如1 mol H指1 mol氢原子,1 mol H2指1 mol氢分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3.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1)关系式:n=NN A。

(2)结论:微粒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粒的粒子数之比。

(1)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数量()(2)1 mol任何粒子所含有的粒子数相等()(3)物质的量描述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4)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5)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答案(1)×(2)√(3)√(4)×(5)×1.1个CO2分子中有1个C原子、2个O原子。

那么1 mol CO2中有1 mol C和2 mol O,0.5 mol CO2中有0.5 mol C和1 mol O。

含有0.5 mol O的CO2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

2.(1)1 mol Na2SO4中含有Na+的数目是1.204×1024,与其含有相同Na+数目的NaCl的物质的量为2 mol。

(2)若测得某Na2SO4溶液中含有0.5 mol SO2-4,则溶液中含有1 mol Na+。

(3)0.2 mol NH3与0.3 mol H2O中所含H原子一样多。

(4)0.3 mol H2O中含0.9 mol原子,含1.806×1024个电子。

人教版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2020_2021学年化学必修第二册期中过关演练

人教版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2020_2021学年化学必修第二册期中过关演练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期中过关演练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两者的速率完全相等②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两者的浓度相同③混合物的组成比例不会因时间而改变A.只有①B.①③C.只有②D.①②③2.过量铁与少量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适量NaCl溶液B.加入适量的水C.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D.再加入少量稀硫酸3.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molNH3和0.5molO2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2min后,NO的浓度为0.06mol·L-1。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2min末,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6mol·L-1·min-1B.2min末,NH3的浓度为0.14mol·L-1C.0~2min内,生成的水的质量为3.24gD.0~2min内,O2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15mol4.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N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D.产生H2的快慢程度为N>M5.把2.5molA和2.5molB混合盛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s反应达平衡,在此5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s-1,同时生成1molD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x=4B .达到平衡状态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比为6∶5C .5s 内B 的反应速率v(B)=0.05mol •L -1•s -1D .达到平衡状态时A 的物质的量为1.5mol6.已知2Fe 3++2I -→2Fe 2++I 2,为了探究FeCl 3溶液和KI 溶液的反应是否存在一定的限度,取5mL0.5mol•L -1KI 溶液,向其中加主0.1mol•L -1的FeCl 31mL ,充分反应,下列实验操作能检验该反应是否存在限度的是( )A .再滴加AgNO 3溶液,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产生B .再加入CCl 4振荡后,观察下层液体颜色是否变为紫红色C .再加入CCl 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 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D .再加入CCl 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 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成红色 7.反应22C(s)H O(g)CO(g)H (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压强增大B .升温C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一半D .保持体积不变,增加2H O(g)的量8.有两位同学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想测定可逆反应222A (g)3B (g)C (g)+的化学反应速率,甲测得2A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了0.5mol/L ,乙测得2B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了1.5mol/L ,则这两个学生测定的反应速率较大的是( )A .甲B .乙C .一样大D .无法确定 9.某工业流程中,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中NO 和O 2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10和0.06,发生化学反应()()()222NO g +O g 2NO g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30 12 250 28301.090 25 510 576030 0.2 3.9 368.090 0.6 7.9 74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慢C.在1.0×105Pa、90℃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的反应已达到平衡D.若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为amol,反应速率以v=Δn/Δt表示,则在8.0×105Pa、30℃条件下转化率从50%增至90%时段NO的反应速率为4a/370mol/s10.用纯净的CaCO3与100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F点收集到的CO2的量最多B.OE段表示的平均速率最快C.EF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mol·L-1・min-1D.OE、EF、FG三段中,该反应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2:6:7二、填空题(共4题)11.硝酸铵常用作化肥和化工原料,工业上制备硝酸铵的简要流程如图:(1)中和器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制备硝酸铵采用加压中和法还是常压中和法?同时说明原因___________(3)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中和器中硝酸浓度与硝酸铵含量存在如图关系:[不利用中和热及在不同情况下利用中和热时生产硝铵溶液中NH4NO3的含量1-HNO3和NH3(70℃);2-HNO3和NH3(50℃);3-HNO3(50℃)和NH3(20℃);4-HNO3和NH3(20℃)] ①按图中的数据分析,要使中和器中硝酸铵含量达到90%以上,原料最佳温度和硝酸最佳含量是__________A.70℃;58% B.HNO3(50℃),NH3(20℃);56%C.50℃;56% D.20℃;58%②中和器中产品检测时,工作人员发现N2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空气带入的N2浓度,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中和器中生成N2的最有可能的过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③以下制备硝酸铵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A.硝酸铵制备中应利用反应的中和热用于预热原料和浓缩硝酸铵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不见的世界也精彩
一碗米饭是每粒大米的 集合体
一副扑克是每张扑 克的集合体
像这样,,由许许多多相同物 质堆积在一起,,就叫做集合

我一口气能喝下6000万 亿亿个水分子,有多厉 害!
我一口气能喝36克水, 我才厉害!
问题提出
我一口气能喝 36克水,我 才厉害!
水分子数 微 观 (微粒数目)
明天的任务
物质的量 微粒个数 物质质量
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建立,就象是一 座桥梁把微观粒子的数目与宏观物质的质量 之间联系起来了 。今天我已经把半座桥搭建 好了,明天我们把整座桥建设完成。
解:
0.012kg×103g/kg
碳原子数=
1.993 × 10-23g
≈ 6.02×1023
阿伏加德罗
生平简介
意大利物理学家。1776年 8月9日生于都灵市一个律师 家庭,1856年7月9日卒于都 灵市。1792年进都灵大学法 律系学习,取得法学博士学 位后,曾开业当律师。1800 年弃法从理,十分勤奋, 1820年被聘任都灵大学理科 教授,都灵科学院院士,还担 任过意大利教育委员和度量 衡学会会长.
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不是一个物理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摩尔是物的质量的单位 2 摩尔是一个物理量,,它 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那么1mol任何粒子到底有多少呢?
0.012kg 12C
[思考]
微观构成
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 1.993 × 10-23g 求: 0.012kg 碳-12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宏 观 (质量)
宏 观 (质量)
微 观 (粒子数)
一、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表示含有 一定数目 粒子 的集合体的一个 物理量,符号为n。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 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符号:n 单位:摩尔(mol),简称:摩
重要考点: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是 一个整体,,不能拆分为物的 量或物的质量
②3.01×1024个甲烷分子是
5 摩尔。
运送“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是长征二号 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升空时的主要 燃料之一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 ①4摩尔偏二甲肼分子中含有
24 2.408 × 10 有_________个偏二甲肼分子 ; 4.816×1024
有____________个氮原子; ② 1.204×1023 个 偏二甲肼分子是 0.2 摩尔。
Amedeo Avogadro 1776~1856
阿佛加德罗常数 -1 (符号:NA,单位:mol )
1mol物质所含的微粒数
科学规定
12 12g C所含的碳原子个数
实验测得
NA
23 -1 ≈6.02×10 mol
1mol H2 含有 6.02×1023H2
1mol H2 含有 NA个H2
6.02×1023个H2
如果将 6.02×1023 个五角硬 币排成一排,,这个距离可以 还可以来回于地球与度敏俊的 家乡 240.7 亿次
如果将 6.02×1023 粒大米分 给全球 40 亿人吃,,每人每 天吃一斤,,还要吃 14 万年
粒子:
• 表示像分子,粒子,原子团,电子等
微观粒子
1.1mol H2 3.2mol 帅哥 4.1mol H2O
1mol H2 含有
6.02×1023
个H2
2mol H2 含有2×6.02×1023个H2 3mol H2 含有 3×6.02×1023个H2 nmol H2 含有n×6.02×1023 个H2
小结
n(mol) =
N(个)
NA
(mol-1)
或 N= n×NA
N NA= n
微粒个数
× NA
÷ NA
2.1mol 大米
练习一:下列描述是否正确
1)1mol 氧 2)1mol 氧分子 3)0.1mol 水 4)1mol 西瓜
注意
(×) ( √) ( √) (×) 指明微粒的名称或化学式
原子、分子、离子、 质子、中子、 电子等
不 能 用 于 宏 观 物 体 。
摩 尔 适 用 于 微 观 粒 子 ,
物质的量 (mol)
北京申奥成功的一大 原因就是北京使用了 清洁能源——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23 3.01 × 10 ①0.5摩尔甲烷约含有__________个
24 1.204 × 10 甲烷分子,含有__________个氢原子,
1.505 ×1024个 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