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动力

合集下载

藻类强化光降解去除水中双酚A的动力学研究

藻类强化光降解去除水中双酚A的动力学研究
p h o t o— —d e g r a d a t i o n e n h a n c e d b y mi c r o c y s t i s a e r ug i n o s a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 Ef f e c t s o f s o me f a c t o r s ,s u c h a s a l g a e d o s a g e,pH v a l u e a nd l i g h t s o u r c e,o n t he r a t e c o n s t a n t o f t h e p h o t o— d e g r a d a t i o n r e a c t i o n,we r e s t u d i e d a s we l 1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p h o t o—d e g r a d a t i o n r e a c t i o n o f BPA i n a l g a e s o l u t i o n f o l l o ws t h e l a w o f ps e u d o— — f i r s t o r d e r r e a c t i o n k i n e t i c s whe n a l g a e wa s e x c e s s i v e,t h e p ho t o—d e g r a da t i o n r a t e o f BPA wa s i n c r e a s e d wi t h t h e a l g a e c o n—
Ki n e t i c s o f p ho t o— — d e g r a da t i o n o f bi s ph e n o l e n ha n c e d by a l g a e i n a q ua t i c e nv i r o nme n t

超声除藻动力学研究

超声除藻动力学研究

随着 社会工业 化 进程 的加快 .人 类在 工农 业生
“ 华 ” 发 的 目的 。本 文 主要 研 究超声 波机 械效 水 爆 应 对藻 类 的即时去 除 , 讨超声 除 藻 的最优 条 件 , 探 以
便 能够 将超声 波技 术引入 到水 厂处 理 中常生活 中 , 向水体 中排 人大 量 的含 氮 、 的 磷
污染 物 。 速 了湖泊 、 加 水库 的 富营养化 进程 。在 富营
养 化 的水 体 中 。 藻类 大量 繁 殖 。 成 “ 华 ”1消耗 形 水 [ 1 ,
水 中溶解 氧 , 发恶 臭 , 坏水 环境 的生态 平衡 。在 散 破
地 提高 富营养化 水 源水 的处理 效果 。
a defciewa oagermo a Ab u 5 ag eweermo e y9 mi’ i a it no 0 Hzutao n , a dte n f t yt la e v l e v o t % la r e v d b nS r dai f8 k l su d 2 r o r n h
p o e sfl w d t e f s o d r e c in a d t e r t o s n s O 0 0 6mi . h p i l o kn o r s 8 w, n r c s l e rt r e a t , n ae c n t t oo h i r o h a wa .3 0 / n T e o t ma r ig p we 0 a d w wa
维普资讯




Vo. 5No 6 0 6 1 2 . 0 2
W AT URI I AT ON T HN0L Y ER P F C I EC 0G
超声除藻动力学研究

动力条件对引黄水库藻类的影响

动力条件对引黄水库藻类的影响

( ) 验 流 速 。 试 验 流 速 由搅 拌 器 转 速 确 定 , 验 流 速 设 2试 试
9档 , 别 为 0、.9、. 1 0 1 、 .9 0 2 、. 0 0 5 0 6 分 0 0 0 I 、. 4 0 1 、 . 2 0 5 、 .7、. 3
m/s o
( ) 度 、 度 。 由于 试验 是 在 室 内进 行 的 , 3温 光 因此 光 度 需 保 持 和 室外 一致 。 在 每 次 测 量 时 , 录 当 时 的光 度 、 温 记 水
表 1 各 试 验 组 的 相 关 参 数
中 图分 类 号 :X 2 5
黄河是包头市 的主要水 源。包头市引黄水 库每年 1 2月初 至次年 3月初处 于冰封状 态 , 平均 水温 为 1o C。在 冰封期 , 以
此 为水 源 的 自来 水 中 带 有 较 强 的 霉 味 、 腥 味 和 鱼 腥 味 , 户 土 用 反应 强 烈 , 重 时 甚 至 造 成 水 厂 停 产 。对 于 一 个 确 定 的 水 体 严 环境 , 类 数 量 与 营 养 因 子 、 境 因 子 、 态 因 子 密 切 相 关 , 藻 环 生 同 时藻 类 数 量 的 变化 也 是 这 些 因 子 综 合 作 用 的 结 果 日 。研 究 发
0~ 0 , 暗 比为 1 1 用 7 1分 光 光 度 计 于 6 0n 波 长 70 I 光 x 0: 4, 2 8 m 处 测 定 水 样 吸光 度 ( 1) 同 时 显 微 观 测 藻 类 个 数 。对 水 样 进 o9 , 行 5d培养 , 关 参 数 见 表 1 相 。试 验 期 间 , 天 对 藻 类 进 行 计 数 每

81 ・
人 民 黄河
21 年第 1 01 期

产生蓝藻的机理

产生蓝藻的机理

产生蓝藻的机理蓝藻是藻类生物,又叫蓝绿藻;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枯藻。

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

蓝藻水华是由蓝藻短时间的爆发性增殖产生的一种现象。

水体中蓝藻水华一般是多个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其发生机制和过程科学界尚未弄清楚,因此现在还无法做到准确预测蓝藻水华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但水华作为蓝藻种群数量超常规积累的现象,其发展发生也有一定规律可循。

水华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水华发生的外因是影响蓝藻种群数量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内因则是蓝藻的生物学特性。

蓝藻水华发生的内因:内因是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

蓝藻是原核生物,地球上最古老的光合放氧生物,形成于35亿年前,也是大气臭氧层形成的主要贡献者,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

蓝藻特殊的生理生态特征,适合在高温环境和强光环境下生长,代谢水平极低;主要捕光天线为藻胆蛋白,能更有效的利用光能。

形成水华的蓝藻多数具有伪空泡,这有助于其在水体中的垂直移动,特别是分层水体。

这种伪空泡是有许多内空的蛋白膜小体构成,形成了气体载体从而具有悬浮能力,通过光合作用调节蛋白膜小体中的蛋白含量,从而调节其悬浮能力。

蓝藻水华发生的外因:外因与水体的性质有关,可以是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

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中生物对营养盐浓度升高的响应,而水华则是富营养化过程最为明显的表征。

因此,蓝藻生长所需的营养盐浓度是蓝藻水华发生的最重要的化学因素。

当水体中总磷(TP)浓度超过100微克/升,发生水华可能难以避免;总磷浓度低于50微克/升时,水华发生的概率大为降低;总磷浓度低于30微克/升时,发生蓝藻水华的概率就很小。

氮磷是淡水藻类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当水体中磷质量浓度较高时,氮的质量浓度就相对较低,这时由于多数丝状蓝藻具有固氮能力,因此容易形成丝状蓝藻水华。

蓝藻具有的伪空泡有助于藻类上浮,占据光照条件较好的空间位置,对其他藻类形成竞争光的优势。

变参数赤潮藻类生长模型的非线性动力分析研究

变参数赤潮藻类生长模型的非线性动力分析研究

维普资讯
Ⅳ一
海 洋 通 报
2 6卷
由 于 特 征 值 实 部 不 可 能 为 零 , 无 法 出 现 纯 虚 根 , 所 以 相 轨 迹 不 会 出 现 极 限 环 。 而 当

4 N, ( P一
) <0时,特 征值 出现虚 部 。解 曲线 会在 相 平面 上 旋转 靠近 第 二平衡 点
中图分 类号 :P 6 7 ;X1 7
文献 标识 码:A
文章编 号 :10 —9220)304 —0 5 0 16 3(0 70—0 80 0
藻类 是海 洋生 态系统 中生产力 的重 要贡献 者 ,它提 供 了全球 4 0% 以上 的初 级生 产力 ,所 以海洋 中有 毒藻类 的爆 发性生 长 ( B)对生态 系统 的危 害是 巨大 的 。藻类 会通过 食物 链将 毒性传 递给 浮游 动物 ,贝 HA 类 ,还 有鱼 类 ,甚至 危 害人类 的食物 来源 。 以赤潮对 渔业 ,旅游 业甚 至整个 经 济系统 的危 害都 是 巨大 的。 所 赤潮 藻类 生长 具有爆 发性 和周 期性 ,所 以研究 赤潮 藻类 生长这 些特 性 需要用 数学模 型解 释其 内在 的动

为浮游 植 物 的死 亡 率 。
一o ,
为研究两个平衡 点的局 部稳 定性,进行坐标变 换。令 :U=N —N 1=P—P , , ,坐标 变换 以后 的方程 :
詈 Ⅳ V 一( = 一( ) , + ( + 詈 ) 一 ∥) =( ( V ∥)
是 不 同的 。
图 1 以 为分 岔参 数藻 类浓 度分岔 图
F g 1 Bi r ai n o o u ai n O h c p a k O t e i. f c t fp p lt fp y 0 ln t n wi t u o o hh p r m e e aa tr

转基因小球藻生长动力学、藻粉和油脂产量的研究

转基因小球藻生长动力学、藻粉和油脂产量的研究

Vo 1 . 3 3 No . 3
2 0 1 3 年 7月
J u 1 . 2 01 3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1 1 1 4 ( 2 0 1 3 ) 0 3 — 0 0 7 1 — 0 4
转基 因小球藻生长 动力学 、 藻粉 和油脂产 量 的研 究
吴海 月 , 骆 文玉 , 张
第3 3 卷
第 3 期
天 津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然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T i a n j i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WU H a i y u e , L U O We n y u , Z HA N G Q i a n , L I U L i l i
( a . C o l l e g e o f L i f eS c i e n c e , b . T i a n j i n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A n i m a l a n dP l a n t R e s i s t a n c e , T i a n j i n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T i a n j i n 3 0 0 3 8 7 , C h i n a )
t h e s h o r t e s t g e n e r a t i o n t i me o c c u r r e d i n S D一 0 7 0 5 . T h e g r o w t h d y n a m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D一 0 7 0 5 a n d S D 一 0 7 0 6 we r e b e t t e r

藻华名词解释

藻华名词解释

藻华名词解释
藻华(algal bloom),也被称为藻类水华、藻类高发(algal bloom),是指水体中大量藻类迅速繁殖和富集的现象,导致水体呈现出明显的绿色、黄色、褐色等异常颜色。

藻华通常发生在富含营养物质(如氮、磷)和适宜温度的水体中,在夏季和秋季较为常见。

藻华的形成是藻类迅速增殖的结果,可以是一种或多种藻类的集群。

常见的藻类包括浮游藻、蓝藻和硅藻等。

它们受到水体中的营养盐的供应和一系列环境因素(如水温、光照、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当这些条件与适宜的生长阶段相结合时,藻类会迅速繁殖和富集。

藻华对水体和生态系统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1.水质恶化:大量藻类的富集会导致水体浑浊,消耗水中氧
气,使水质恶化。

藻类在晚上或阴天时进行呼吸作用,消
耗大量溶解氧,造成水中动物无法生存。

2.水生生物受影响:藻华会阻碍光线进入水体,影响水中植
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3.湖泊富营养化:藻华是湖泊富营养化的指示物之一,因为
藻华往往是过量营养盐造成的结果。

4.毒素产生:某些蓝藻和其他藻类会产生毒素,称为藻毒素。

这些藻毒素会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对渔业和
水产养殖业产生负面影响。

藻华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现象,其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控制和减少藻华的发生,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输入,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此外,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立也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和处理藻华事件。

小球藻油脂提取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小球藻油脂提取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小球藻油脂提取工艺及动力学研究小球藻油脂提取工艺及动力学研究摘要:小球藻是一种富含油脂的微藻,其油脂含量及营养价值较高。

本文主要围绕小球藻油脂的提取工艺及动力学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小球藻油脂的提取效率和利用价值。

引言:小球藻是一种原核藻类,具有优秀的生物学特性,被广泛用于生物燃料、食品、饲料等领域。

小球藻油脂作为其中的重要组分,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因此,提取小球藻油脂的工艺及动力学研究对于小球藻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球藻油脂提取工艺1. 原料处理:选择新鲜小球藻细胞作为提取原料,采用湿法收获,避免细胞失活。

2. 提取溶剂选择:传统的提取溶剂包括正己烷、酯类以及超临界流体等。

在提取效率和环境友好性方面,选择合适的溶剂对于小球藻油脂的提取至关重要。

3. 破壁破气:通过机械破碎等方法,破坏小球藻细胞壁和藻细胞本身,更好地释放脂质。

4. 溶剂萃取:将小球藻细胞与溶剂进行充分接触和混合,实现油脂的溶解和分离。

5. 油脂精炼:通过蒸馏、去水、脱酸等工艺对提取的小球藻油脂进行精炼,提高其质量和纯度。

二、小球藻油脂提取动力学研究1. 反应动力学分析: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过程中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科学。

对小球藻油脂提取过程进行反应动力学分析,可以揭示油脂在提取溶剂中的运移规律,提高提取效率。

2. 反应速率常数计算:通过实验数据的拟合,可以计算得到反应速率常数。

反应速率常数是描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关系的重要参数,对于理解和优化小球藻油脂提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3. 动力学模型建立:根据实验数据,建立小球藻油脂提取的动力学模型。

通过模型分析,可以确定工艺条件和优化参数,提高提取效率和经济效益。

结论:通过研究小球藻油脂的提取工艺及动力学,可以为小球藻油脂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指导。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探讨小球藻油脂的稳定性、储存及降解机制等问题,为小球藻油脂的产业化利用提供支持。

2023年藻类生物燃料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藻类生物燃料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藻类生物燃料行业市场需求分析一、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化石能源逐渐显露出其存在的缺点,如二氧化碳排放、气候变化等,因此对于新型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藻类生物燃料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由于其具有生产成本低、可再生性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等优点,被广泛看好。

预计到2030年,全球藻类生物燃料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美元。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分析藻类生物燃料行业的市场前景。

二、行业现状藻类生物燃料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能源,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全球藻类生物燃料行业已经涌现出了一些知名企业,如Solazyme、Algenol Biofuels、Sapphire Energy等。

国内藻类生物燃料行业也在不断发展。

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再加上政府的支持与资金的投入,国内藻类生物燃料行业正在逐步发展,涌现出了一些颇有潜力的企业,如麦轮生物燃料、乐活藻等。

三、市场前景1. 能源安全需求的提高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世界各国也对能源安全越来越重视,如何保障能源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及企业面对的重要问题。

而藻类生物燃料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能源,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化石能源的问题,对于满足人们的能源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藻类生物燃料市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 环保意识的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但是这些能源产生的能量不稳定,并且生产成本高,对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并不具有优势。

而藻类生物燃料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能源,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得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3. 汽车市场的发展目前,全球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采用新型燃料,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而藻类生物燃料作为一种新型燃料,有望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

据预计,到2030年,全球藻类生物燃料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美元,而其中一部分需求将来自于汽车市场。

海藻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海藻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 ,
( .D p r n o C e ia E g er g A h i nv r t o c n e& T c n lg , a a 3 0 1 C ia 1 e at t f h m cl n i e n , n u ies y f i c me n i U i S e e h ooy Hu i n 2 2 0 , hn ; n
e p rme t r p r r d p o 7 0℃ xe i n swe e ef me u t 0 o
a h ai g r ts f 1 、2 3 5 a d 0 ̄ mi i a d n mi nto e f w t e t ae o 0 0、 0、 0 n 8 C/ n n y a c i g n l n r o
l研究报道 l
‘ / 气 气 趣
海 藻 热 解 特 性 及 动 力学 分 析
郭 晓兰 , 君 陈明功 王 , ,李德茂 ,闵凡飞 张 明旭 王广策 , , ,陈明强
(. 1 安徽理 工大学 化 学工程 系,安徽 淮南 22 0 ; . 3 0 1 2 中国科学研究 院 海洋研 究所 ,山东 青 岛 2 67 ; 60 1
2 ntueo caoo ,hn s A ae yo cecs Qnd o 60 1 hn ; .Is t f enlg C iee cdm f ine , i a 6 7 ,C ia it O y S g 2
3 e a m n o aei sS i c n n ie r g A h i n es y o S i c n eh ooy Hu i n2 2 0 , hn ) .D p r e t f t a ce ea d E gn ei , n u U i ri f ce ea d T c n l , a a 3 0 1 C ia t M rl n n v t n g n

小球藻生长动力学特征研究

小球藻生长动力学特征研究
FENG Li ,Z ANG u 。 M U n , I M i H Jn , Bi 。 L U n
( | o g i g A c d m y ofEn io m e t l i n e ,C h n q n 0 4 1 Ch n q n a e v r n n a e c s Sc o g i g 4 1 7,C h n 1 i a; 2 W a s e g Bu e u o vio . n h n r a fEn r nm e t lPr t to n a o e i n, Ch n q n 0 8 0,C h n o g ig 4 0 0 i a;
p ya 小球 藻 属 ( hoel) 生性 单 细 胞 藻 , 富 h t) C lrl 普 a 属 营养 型藻 类 , 欢 有机 质丰 富 的水体 口 ] 喜 。 。斯 托姆 曾 对 藻类 的化学 成 分进行 过 分析 研究 , 出藻类 的“ 提 经 验分 子式 ” C H 。 N l 。根 据李 比希最 小 为 O 。 P 4 。 ] 定律 , 不难 理解 藻 类 的生 殖量 将 主要 取 决 于 水 环 境 中 P和 N 的供 应 量 。 当 P或 N 供 应 充 足 时 , 细 藻 胞将 充 分增殖 ; 果 P或 N 供 应 量 受 到 限 制 , 么 如 那
小 球 藻 生 长 动 力 学 特 征 研 究
封 丽 , 张 君 , 斌 。 穆 ,刘 敏
( .重 庆 市 环 境 科 学 研 究 院 , 庆 4 1 4 ; .万 盛 区 环 境 保 护 局 , 庆 4 0 0 ; 1 重 0 172 重 0 8 0 3 .重 庆 市 农 业 机 械 鉴 定 站 , 庆 4 2 6 ) 重 0 10
程 ] 。一些 研究 者 用 Mo o n d方 程 分析 了 营养 盐 浓 度 对 鼓 藻 ( o maim b rvau 、 生 栅 藻 Cs r u a b e itm) 斜

北京水系多藻类生态动力学模型

北京水系多藻类生态动力学模型

北京水系多藻类生态动力学模型北京水系多藻类生态动力学模型藻类是一类在水中生长和繁殖的植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水环境中,其中包括北京的水系。

北京市的水系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这些水体中的藻类生态系统对整个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和研究北京水系中藻类的生态动力学模型,对于维护水体生态平衡、促进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藻类的生态动力学模型是指通过建立一系列数学方程来描述和预测藻类在水体中的生长和演替规律。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揭示藻类数量、种类和分布的变化规律,预测水体中可能出现的藻类异常增长和水华发生的风险,并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北京水系多藻类生态动力学模型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藻类的增长速率。

藻类的增长速率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和内部自身调节因素的影响。

外界环境因素包括水温、光照、营养盐浓度等,而内部自身调节因素则包括藻类自身的生长、死亡和繁殖等过程。

模型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将其量化,以便更准确地描述藻类的生态动力学过程。

另一个重要的要素是藻类的竞争关系。

在水体中,不同种类的藻类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包括光照竞争、营养盐竞争等。

竞争关系的强弱会影响藻类的生长和演替,模型需要考虑这些竞争关系,并将其融入到数学方程中。

此外,模型还需要考虑藻类的死亡和消亡过程。

藻类的死亡可以通过降解、沉积等途径发生,这些过程也需要被考虑进来。

藻类的消亡对于水体生态平衡的维护至关重要,模型需要评估不同因素对藻类死亡率的影响,并进行预测。

最后,模型需要通过实地调查和监测数据进行参数的校准和验证。

调查和监测数据可以提供藻类数量、种类和分布的实际情况,通过与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可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并对模型进行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北京水系多藻类生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可以为水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通过该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预测藻类的生态过程,及时发现和应对水体中可能出现的藻类异常增长和水华发生的风险。

同时,模型的应用还可以为水体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水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

《2024年北京水系多藻类生态动力学模型》范文

《2024年北京水系多藻类生态动力学模型》范文

《北京水系多藻类生态动力学模型》篇一一、引言近年来,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成为城市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而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依赖于单一的处理方法,更需要我们建立一个完整且具备指导性的理论框架。

生态动力学模型应运而生,成为了监测与控制藻类增长的关键工具。

本文将重点讨论北京水系多藻类生态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二、背景概述北京的水系涵盖了湖泊、河流和人工水体等多种类型,由于受到城市发展、工业污染和自然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藻类过度繁殖的问题愈发突出。

在传统水质监测方法的基础上,生态动力学模型因其具有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过程的能力和较高的预测性,成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三、模型构建(一)模型理论基础北京水系多藻类生态动力学模型基于生态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构建而成。

它通过分析藻类生长的生物化学过程、环境因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以及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来模拟和预测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情况。

(二)模型构建步骤1. 收集数据:包括水体的环境因子数据(如温度、光照、营养盐浓度等)、藻类种类及数量等。

2. 确定模型参数:根据收集的数据,确定模型中各参数的初始值和变化范围。

3. 模型建立:利用数学方法,将生态学原理转化为数学模型。

4. 模型验证:通过历史数据的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三)模型特点北京水系多藻类生态动力学模型具有以下特点:1. 综合性:考虑了多种环境因素和藻类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 动态性:能够模拟和预测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情况随时间的变化。

3. 可操作性:模型参数易于调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四、模型应用(一)预测藻类增长趋势通过该模型,我们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水体中藻类的增长趋势,为预防和控制藻类过度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估水体污染程度根据模型的模拟结果,我们可以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为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提供参考。

(三)指导治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通过模拟不同治理措施对水体中藻类生长的影响,我们可以选择最有效的治理措施,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预测和评估。

纽动力生命动力素详细说明

纽动力生命动力素详细说明

纽动力生命动力素详细说明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各种保健品和健康食品来维持自己的健康状况。

而其中一种备受关注的保健品就是生命动力素,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减少疲劳等等。

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一种名为纽动力生命动力素的保健品,它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的成分、功效和使用方法。

一、纽动力生命动力素的成分纽动力生命动力素是一种由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的保健品,它的主要成分包括:1. 紫花苜蓿提取物:紫花苜蓿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植物,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酶,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和消除疲劳。

2. 菠菜提取物:菠菜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帮助人们清除自由基、改善肝脏功能和防止贫血。

3. 燕麦提取物:燕麦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食物,它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可以帮助人们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和增强骨骼健康。

4. 芝麻提取物:芝麻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食物,它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矿物质,可以帮助人们降低血压、增强记忆力和改善肝脏功能。

5. 黑豆提取物:黑豆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食物,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可以帮助人们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和改善肝脏功能。

二、纽动力生命动力素的功效纽动力生命动力素的成分非常有营养,因此它具有非常好的保健功效,包括:1. 增强免疫力:纽动力生命动力素中含有大量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 改善睡眠:纽动力生命动力素中含有紫花苜蓿提取物,可以帮助人们改善睡眠质量,让人们更好地保持精力充沛。

3. 减少疲劳:纽动力生命动力素中含有多种植物提取物,可以帮助人们减少疲劳感,让人们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4. 改善肝脏功能:纽动力生命动力素中含有菠菜、芝麻和黑豆提取物,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肝脏功能,排出体内的毒素。

5. 增强骨骼健康:纽动力生命动力素中含有燕麦提取物,可以帮助人们增强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中肋骨条藻和赫氏圆石藻生长过程中低分子量有机酸的产生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

中肋骨条藻和赫氏圆石藻生长过程中低分子量有机酸的产生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

第53卷 第6期 2023年6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P E R I O D I C A LO F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O FC H I N A53(6):103~114J u n e ,2023中肋骨条藻和赫氏圆石藻生长过程中低分子量有机酸的产生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刘晓娜1,2,李戈辉1,2,陈 颖3,杨桂朋1,2,丁海兵1,2❋❋(1.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3.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北京100094)摘 要: 本文首次选取海洋中具有代表性的中肋骨条藻和赫氏圆石藻,考察它们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低分子量有机酸(L MW O A s )的变化情况,探究藻类生命活动对海水中L MW O A s 的影响㊂结果显示,两种藻类在生长过程中均能向培养液释放乳酸㊁乙酸和甲酸,且灭菌生长条件下更有利于中肋骨条藻和赫氏圆石藻培养液中L MW O A s 的积累㊂中肋骨条藻在生长过程中,能够积累乳酸和乙酸,而赫氏圆石藻在生长过程能够积累乙酸和甲酸㊂两种藻的细胞密度与培养液中p H值均和培养液总L MW O A s 浓度呈显著正相关㊂这两种藻均能向海水释放L MW O A s ,是海水L MW O A s 的来源㊂在指数生长阶段,这两种藻释放的L MW O A s 在海水中的积累对海水p H 值影响显著㊂关键词: 中肋骨条藻;赫氏圆石藻;低分子量有机酸;海洋溶解有机碳中图法分类号: P 7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5174(2023)06-103-12D O I : 10.16441/j .c n k i .h d x b .20220176引用格式: 刘晓娜,李戈辉,陈颖,等.中肋骨条藻和赫氏圆石藻生长过程中低分子量有机酸的产生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3(6):103-114.L i uX i a o n a ,L i G e h u i ,C h e nY i n g ,e t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k i n e t i c s a n d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l o w -m o l e c u l a r -w e i g h t o r ga n i c a c i d s i n t h e g r o w t h p r o c e s s o f S k e l e t o n e m a c o s t a t u m a n d E m i l i a n i a h u x l e y i [J ].P e r i o d i c a l o fO c e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a ,2023,53(6):103-1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6040)资助S u p p o r t e d b yt h eN a t i o n a l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F o u n d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42076040)收稿日期:2022-03-22;修订日期:2022-04-20作者简介:刘晓娜(1997 ),女,硕士生㊂E -m a i l :l x n _o u c 2022@163.c o m❋❋ 通讯作者:E -m a i l :d i n gh b @o u c .e d u .c n 低分子量有机酸(L MWO A s ,l o w -m o l e c u l a rw e i g h t -o r ga n i c a c i d s )是海洋溶解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1],能够调节海水的p H 值,海洋生物也将其作为可吸收利用的主要碳源之一[2]㊂其来源广泛,包括陆源输入㊁大气沉降㊁海洋生物的生产释放等[3]㊂藻类和微生物是水体中L MWO A s 主要生产者㊂藻类在生长初期能够释放一些容易被生物体吸收的低分子量物质,如L MWO A s ㊁氨基酸等[4];蓝藻在厌氧环境下能够产生乳酸㊁乙酸等L MWO A s [5];在沉积物间隙水中检测到较高浓度乙酸,主要源于微生物的厌氧呼吸和发酵等过程[6];缺氧海水中的产甲烷菌和还原产乙酸菌也可以产生L MWO A s [7]㊂海洋中L MWO A s 浓度低㊁消耗速度快,且产生和消耗机制较为复杂,目前相关研究十分匮乏,特别是海洋藻类生长对海水L MWO A s 影响的研究未见文献报道㊂藻类是海洋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基础,探究海洋藻类生长与海水环境中L MWO A s 的关系,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海洋有机碳循环及海洋酸化等过程㊂中肋骨条藻(S k e l e t o n e m a c o s t a t u m )是海洋中常见的单细胞赤潮藻类[8],隶属于硅藻门(B a c i l l a r i o p j y-t a )中心纲(C e n t r i c a e ),在中国近岸海域均有分布[9]㊂中肋骨条藻能够适应广泛的环境条件,在13~36的盐度和0~37ħ的水温范围内均能生存[10-11],但研究发现,最利于其生长的盐度范围为23~35[12]㊂中肋骨条藻能随季节变化适应不同光照条件[13],因此具有易培养的特点㊂作为典型的赤潮藻类,中肋骨条藻能够利用C O 2和H C O -3作为无机碳源,其大量繁殖时会引起海水C O 2浓度下降,海水p H 显著升高,使海洋无机碳存在形式发生改变[14]㊂低浓度的C O 2环境限制其它浮游植物以C O 2和H C O -3为碳源进行光合作用,进而抑制它们的生长[14],使中肋骨条藻在局部海区爆发成为优势藻种,进而形成赤潮㊂中肋骨条藻作为典型的硅藻,含有硅元素以及多种有机组分,对近海初级生产力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目前对其生产有机化合物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3年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氨基酸㊁多不饱和脂肪酸等[15],对其是否能够生产㊁释放L MWO A s尚未见相关报道㊂颗石藻(C o c c o l i t h o p h o r e)隶属定鞭藻门(H a p t o-p h y t a)㊁定鞭藻纲(P r y m n e s i o p h y c e a e),目前发现并记录在册的颗石藻有400多种[16],广泛分布在全球海域[17]㊂现在所见的大多数颗石藻属于异晶颗石藻,赫氏圆石藻(E m i l i a n i ah u x l e y i)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耐受海水压力和酸性的特点导致其在海底化石也较为常见[18]㊂赫氏圆石藻作为现代海洋中占主导地位的颗石藻[19],适宜生长在18~23ħ,正常盐度的海水中[20]㊂研究表明,热带㊁温带及近岸海域,海水经过季节变化的垂直混合㊁海水层化㊁中心环流等过程,形成有利于颗石藻生长的环境,可使赫氏圆石藻形成优势藻种[21-23],容易形成藻华[24]㊂目前,赫氏圆石藻已经成为研究海洋碳循环的模式生物之一[25]㊂颗石藻不易溶解的碳酸钙(C a C O3)结构是深海碳酸盐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海洋中C a C O3生产量贡献约50%[26],在全球钙循环和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27-29]㊂赫氏圆石藻也被认为是海洋环境主要的方解石生产者[19],它们还能合成长链烯酮,指示其生长时期的水体温度,在古海洋学和古气候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30-31]㊂然而,到目前为止,赫氏圆石藻生长过程对海水L MWO A s影响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文献报道㊂本论文以海洋中两种代表性藻类中肋骨条藻和赫氏圆石藻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灭菌状态和光暗周期,考察细菌共存和光照条件对它们生长过程的影响,追踪不同生长条件下两种藻生长过程中培养液L MWO A s含量㊁p H㊁叶绿素含量等参数的变化情况,探究藻类生长过程中L MWO A s的产生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㊂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海洋浮游微藻生命活动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情况,为更加深入地掌握不同藻类大量繁殖形成的藻华,特别是赤潮等有害藻华对海水C O2系统和海洋有机碳组成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持㊂1材料与方法1.1藻种和培养液实验所用中肋骨条藻和赫氏圆石藻由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界面化学实验室提供㊂用f/2培养液[32-33]对两种藻进行培养,培养液中所用海水采集自青岛石老人海域,并用0.45μm醋酸纤维滤膜过滤,培养液用0.22μm滤膜过滤㊂1.2藻类培养实验1.2.1藻类培养预实验两种藻的生长状况㊁生长周期通过预实验确定,以便更好地计划正式的培养实验㊂预实验中,将中肋骨条藻分别接种至灭菌和未灭菌培养液中,分别设置3种光照条件进行培养,每日记录其生长状况,以掌握两种藻的生长周期㊂灭菌组所用海水用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锅(Y X Q-S G46-280S,上海博迅)121ħ高温灭菌30m i n后加入灭菌的f/2培养液;未灭菌组海水直接加入f/2培养液㊂设置培养箱(G X Z-250A,宁波江南仪器厂)光照强度4000L x(冷白光源),温度(22ʃ1)ħ㊂实验设置3种光暗周期,光暗比(LʒD)分别为18hʒ6h,12hʒ12h,6hʒ18h㊂培养条件分别以A㊁B㊁C㊁D㊁E㊁F表示,如表1所示㊂表1中肋骨条藻和赫氏圆石藻的培养参数T a b l e1 T r a i n i n g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S k e l e t o n e m a c o s t a t um a n d E m i l i a n i a h u x l e y iLʒD=18hʒ6h LʒD=12hʒ12h LʒD=6hʒ18h 灭菌海水①A B C未灭菌海水②D E FN o t e:①S t e r i l i z e d s e aw a t e r;②N o n-s t e r i l i z e d s e aw a t e r.取处于指数生长中期的中肋骨条藻藻液约1.5m L 接种到含培养液350m L的锥形瓶(规格为500m L)中,初始细胞密度约为1.25ˑ104个㊃m L-1㊂每日定时摇藻,隔日定时取样,用血球计数板计数㊂25ˑ16型血球计数板(型号:X B-K-25)规格为0.0025m m2,计数公式为:细胞个数(m L-1)=(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80)ˑ104ˑ稀释倍数根据每日统计的藻细胞数目计算细胞密度,并绘制生长曲线㊂赫氏圆石藻培养方法同上,初始细胞密度约为1.00ˑ104个㊃m L-1㊂1.2.2藻类连续培养实验根据1.2.1中预实验的结果,设计连续培养实验㊂根据预实验确定的生长周期,对中肋骨条藻培养组设定取样时间为第2㊁6㊁10㊁14㊁18㊁21㊁25天,对赫氏圆石藻培养组取样时间设定为第2㊁6㊁10㊁14㊁17㊁21天㊂在相应的天数从对应的培养瓶中采集10m L培养液于棕色玻璃瓶中,用0.22μm的聚醚砜滤膜过滤后,于-20ħ冷冻保存,以便后续测定培养液L MWO A s的浓度㊂1.3低分子量有机酸含量测定本研究培养液中的L MWO A s的测定方法采用的是改进的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 P L C)法[34]㊂1.3.1绘制L MWO A s标准曲线配置浓度均为0.10 m o l㊃L-1的甲酸钠㊁乙酸钠㊁乳酸钠混合标准溶液作为原始储备液㊂对原始储备液进行稀释,配制成浓度为40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6期刘晓娜,等:中肋骨条藻和赫氏圆石藻生长过程中低分子量有机酸的产生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0.00,1.00,5.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80.00,100.00μm o l㊃L-1的低浓度L MWO A s标准溶液㊂经后续衍生化过程处理,通过H P L C分析,绘制标准曲线㊂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来自国药集团㊂1.3.2样品衍生化取2m L过滤后的藻类培养液至4m L棕色硼硅酸盐玻璃瓶中,加入200μL体积比为1ʒ1的盐酸吡啶溶液(吡啶纯度ȡ99.99%,S i g m a公司),通高纯氮气约5m i n(排除C O2),依次加入0.1m o l㊃L-12-硝基苯肼(N P H,纯度ȡ97%,S i g m a公司)溶液和0.3m o l㊃L-12-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E D C,纯度ȡ99.99%,S i g m a公司)溶液各200μL,轻晃摇匀,室温避光静置2.5h㊂待衍生化反应完成,加入200μL40%(w/v)的K O H溶液,混匀于70ħ恒温金属浴中(H B120-S,大龙兴创)加热10m i n,随后用0.45μm聚醚砜滤膜过滤,取上清液100μL通过H P L C进行定量分析㊂1.3.3L MWO A s测定本研究所使用的H P L C为A g i l e n t-1100(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用于分析的色谱柱是A g i l e n t E c l i p s eX D B-C8(4.6m mˑ150m mˑ5μm)㊂流动相A:50n m o l㊃L-1乙酸钠㊁2m m o l㊃L-1四丁基氢氧化铵(纯度ȡ99.99%,S i g m a公司)溶液㊁2.5%正丁醇溶液和2m m o l㊃L-1溴化十四烷基甲胺(T D T M A B r,纯度ȡ99.99%,S i g m a公司)溶液,用色谱纯磷酸调节p H至4.5左右;流动相B:50m m o l㊃L-1T D T M A B r溶液㊂以上未注明的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来自国药集团㊂H P L C洗脱程序如表2所示㊂表2洗脱程序T a b l e2E l u t i o n g r a d i e n t时间T i m e/m i n流动相AM o b i l e p h a s eA流动相BM o b i l e p h a s e B流速F l o wr a t e/(m L㊃m i n-1)0100%01.00 50100%1.00 180100%1.00 20100%01.00使用该方法检测到培养液中含有三种L M W O A s:乳酸(L A)㊁乙酸(A A)和甲酸(F A),其保留时间分别为7,9和10m i n;检出限分别为0.13,0.32和0.12μm o l㊃L-1[35]㊂根据1.3.1绘制出的标准曲线与样品峰面积,计算出培养液中L MWO A s的浓度㊂1.4p H值测定本研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p H[36]㊂以2m m o l㊃L-1间甲酚紫钠盐溶液为指示剂,调节指示剂在578和434n m 处的吸光度比值约为1.6㊂测定样品在730,578和434n m 处的吸光度值,再向该样品中加入80μL指示剂,混合均匀后再测定730,578和434n m处的吸光度值㊂将测得的荧光信号值代入以下公式:(A1/A2)c o r r=(A1/A2)-0.08[0.125-0.147(A1/A2)];A1/A2=A'578-A578-(A'730-A730)A'434-A434-(A'730-A730);p K2=1245.69T/K+3.8275+0.00211(35-S),(293ɤT/Kɤ303,30ɤSɤ37);p H=p K2+l g A1/A2-0.006912.2220-0.1331(A1/A2)c o r r㊂计算即可得到样品的p H值㊂该方法的精密度优于0.001p H[36]㊂1.5叶绿素a含量测定本实验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样品的叶绿素a (C h l a)浓度[37]㊂在设定的培养天数取藻类培养液4m L,经0.77μm孔径玻璃纤维滤膜过滤(<15k P a),之后将滤膜对折放入离心管中,低温避光条件下用8m L90%的丙酮-水溶液萃取24h,将萃取液放入冷冻离心机(G T R16-2型,北京时代北利离心机有限公司),以4000r㊃m i n-1的转速离心10m i n,取离心后的上清液用荧光分析仪(F-4500,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分析样品的荧光信号值㊂根据叶绿素a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的叶绿素a含量㊂此方法检测限为0.01μg㊃L-1[37]㊂1.6数据的统计分析本研究中,根据表1的光暗周期设计6个系列的连续培养实验,每个系列设置两组平行试验㊂使用S P S S24.0(S P S S I n c.,C h i c a g o,U S A)相关性分析软件测试了藻类细胞密度㊁培养液中L MWO A s㊁叶绿素a㊁p H之间的关系㊂2结果2.1两种藻类细胞生长曲线变化特征两种藻类生长曲线如图1所示㊂对中肋骨条藻共计培养25天,灭菌组中肋骨条藻生长速度较未灭菌组快㊂灭菌组中肋骨条藻在培养第4天,便进入指数增长期,光照充足的中肋骨条藻生长速度更快,18h光照组培养液细胞密度在第12天达到最大值,为1.50ˑ106个㊃m L-1,12㊁6h光照组培养液细胞密度在第14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2ˑ106和1.40ˑ106个㊃m L-1㊂灭菌组不同光照培养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的衰亡期从培养第14天起几乎同步开始,但较长光照时间培养条件下的中肋骨条藻衰亡速度较快㊂未灭菌培养液中的中肋骨条藻在培养前10天生长速度一直较缓,培养10天后,18㊁12h光照组培养液中的中肋骨条藻开始进入指数生长期,在第14天左右同时达到最大密度,均为0.55ˑ106个㊃m L-1,其生长趋势变化非常接近㊂未50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学 报2023年灭菌条件下6h 光照组的培养液中,中肋骨条藻生长受到限制,未出现明显的指数生长期㊂总体上,灭菌条件较未灭菌条件对中肋骨条藻生长有明显优势,表明培养液中微生物的存在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有显著抑制㊂对赫氏圆石藻共计培养21天,灭菌组赫氏圆石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有所差异㊂在培养第4天左右,灭菌组赫氏圆石藻开始进入指数增长期,18㊁12h 光照组培养液细胞密度在第17天达到最高,分别为1.68ˑ106个㊃m L -1,1.11ˑ106个㊃m L-1,随后培养液细胞密度逐渐下降,开始进入衰亡期㊂6h 光照组培养液细胞密度在第14天达到最大值,为1.28ˑ106个㊃m L -1,之后细胞密度迅速下降㊂总体上,灭菌组赫氏圆石藻接受光照时间越长,细胞生长越旺盛㊂未灭菌培养条件下,赫氏圆石藻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灭菌组㊂18h 光照条件下的细胞在第4天进入指数增长期,12和6h光照条件下赫氏圆石藻生长趋势基本一致,在第10天左右进入指数增长期㊂三种光照条件下,培养液的赫氏圆石藻均在第17天达到最大密度,分别为0.76ˑ106,0.68ˑ106和0.65ˑ106个㊃m L -1,随后进入衰亡期㊂整体上赫氏圆石藻接受光照时间越长,生长速度越快,最大密度值越高㊂与灭菌组相比,赫氏圆石藻在含有细菌等微生物的培养液中生长受到明显抑制㊂((a )中肋骨条藻;(b )赫氏圆石藻㊂(a )S k e l e t o n e m a c o s t a t u m ;(b )E m i l i a n i a h u x l e yi .)图1 藻类生长曲线F i g .1G r o w t h c u r v e o f a l ga e 2.2两种藻类生长过程中培养液L MW O A s 浓度的变化本研究所采集的原始海水未检测到乳酸㊂中肋骨条藻生长过程中培养液乳酸浓度随培养时间变化如图2(a)所示,一直呈上升趋势㊂灭菌条件比未灭菌条件能够积累更多的乳酸,且接受的光照时间越长,乳酸积累越多㊂灭菌组的培养液到中肋骨条藻的衰亡期最多可累积乳酸浓度为5.42μm o l㊃L -1;而未灭菌组培养液最多只能积累乳酸浓度至2.21μm o l ㊃L -1㊂赫氏圆石藻在生长初期和指数生长期产生乳酸,在指数生长末期或衰亡期将乳酸完全消耗,如图2(b )所示㊂灭菌组培养液乳酸浓度最大值6h 光照组>12h 光照组>18h光照组㊂在未灭菌组培养液中,12h 光照组培养液在培养6天后,乳酸浓度达到最大值,为0.62μm o l㊃L -1,之后乳酸消耗速度也最快,在指数生长期第14天之前均全部消耗完,以后的生长过程培养液不再积累乳酸;18h 光照组培养液积累乳酸持续时间最长,直到第21天衰亡期乳酸才被完全消耗;6h 光照组赫氏圆石藻产生乳酸很少,培养液乳酸最大浓度出现在第6天为0.15μm o l ㊃L -1,在第14天被完全消耗完,之后培养液便不再积累乳酸㊂本研究所采集的原始海水乙酸初始浓度较高,为92.00μm o l㊃L -1㊂两种藻类生长过程中培养液乙酸浓度随时间呈现复杂的变化趋势,如图2(c )㊁2(d )所示㊂不同生长阶段培养液的乙酸含量均出现较大波动,乙酸消耗和积累交替发生㊂中肋骨条藻灭菌培养液中,18㊁12和6h 光照组的乙酸含量波动范围分别为70.10~138.40,43.52~142.00,97.80~123.70μm o l ㊃L -1;未灭菌培养液中乙酸含量波动范围分别为45.00~122.00,43.16~121.50,57.29~116.70μm o l㊃L -1㊂赫氏圆石藻灭菌培养液中,3种光照条件下,前10天培养液乙酸浓度呈升高趋势,在随后的培养过程中乙酸浓度呈明显波动,整体上灭菌培养液18,12,6h 光照组的乙酸波动范围分别为96.52~145.90,92.95~156.70和95.95~176.82μm o l ㊃L -1;到衰亡期末,18㊁6h 光照组培养液中乙酸含量高于初始值,12h 光601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6期刘晓娜,等:中肋骨条藻和赫氏圆石藻生长过程中低分子量有机酸的产生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照组乙酸含量比初始值略低㊂在未灭菌培养组,赫氏圆石藻18,12,6h 光照组培养液乙酸变化范围分别为93.77~141.00,83.79~157.80,99.00~172.78μm o l㊃L -1,到衰亡期,3种光照条件下培养液中乙酸浓度均高于初始值㊂((a ),(c ),(e )中肋骨条藻;(b ),(d ),(f )赫氏圆石藻㊂(a ),(c ),(e )S k e l e t o n e m a c o s t a t u m ;(b ),(d ),(f )E m i l i a n i a h u x l e yi .)图2 藻类培养液L MW O A s 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F i g .2 T i m e -d e p e n d e n t v a r i a t i o n s o f L MW O A s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i n t h e a l ga l c u l t u r em e d i u m 本研究所采集的原始海水中不含甲酸㊂中肋骨条藻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甲酸,到培养后期甲酸均被消耗,如图2(e)所示㊂中肋骨条藻灭菌培养过程中,6h 光照组培养液在其生长初期最早出现甲酸积累,于第6天达到最高值0.47μm o l㊃L -1,在衰亡期前被全部消耗;18㊁12h 光照组培养液在第6天开始积累甲酸,18h 光照条件下培养液中的甲酸于第18天浓度达到最高值1.69μm o l ㊃L -1,于第21天被完全消耗,12h光照条件下培养液甲酸含量于第10天达到最高值0.22μm o l ㊃L -1,到第14天甲酸均被消耗㊂整体上,中肋骨条藻未灭菌组培养液中积累的甲酸少于灭菌组,未灭菌组中肋骨条藻培养液中12㊁6h 光照条件不积累甲酸,18h 光照组培养液出现少量甲酸积累,在第10天其浓度达到最高值0.26μm o l㊃L -1㊂赫氏圆石藻生长过程中培养液中积累的甲酸量明显高于中肋骨条藻,且在生长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出现积累㊂在灭菌培养液中,18㊁12h 光照组培养液出现甲酸积累的时间较早,在第10天的培养液中甲酸浓度达到最大,分别为5.58和8.77μm o l ㊃L -1;6h 光照组培养液在培养第17天甲酸积累最多,浓度高达8.26μm o l㊃L -1㊂灭菌组中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赫氏圆石藻在衰亡期到来之前或在衰亡期均能够消耗掉大部分甲酸㊂未灭菌组中,18和12h 光照组的培养液均在第17天积累甲酸至最高浓度,分别为8.49和5.83μm o l ㊃L -1;6h光照组培养液甲酸积累较少,在第10天积累量最高仅为2.70μm o l㊃L -1㊂701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学 报2023年由于原始海水不含乳酸,甲酸,所以原始海水L M -W O A s 总浓度即为原始海水乙酸浓度92.00μm o l㊃L -1㊂两种藻类培养过程中培养液总L MWO A s 浓度变化如图3所示㊂在灭菌18和12h 光照组中,中肋骨条藻培养液总L MWO A s 浓度均在第18天达到最值,分别为143.67和145.11μm o l ㊃L -1,6h 光照组整个培养周期培养液中总L MWO A s 浓度均高于海水初始浓度,在第10天达到最高值124.50μm o l ㊃L -1㊂未灭菌培养液中,18和12h 光照组其总L MWO A s 浓度范围分别为46.32~123.03㊁43.38~121.71μm o l ㊃L -1;6h光照组培养液总L MWO A s 最高浓度出现在第18天,为116.85μm o l ㊃L -1㊂整体上,赫氏圆石藻无论在灭菌还是未灭菌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总L MWO A s 浓度均高于原始海水中总L MWO A s 浓度㊂赫氏圆石藻在灭菌条件下,18㊁12和6h 光照组培养液总L M -WO A s 浓度最大值分别为151.82㊁165.66和185.39μm o l ㊃L -1;在未灭菌条件下,18,12和6h 光照组培养液中总L MWO A s 浓度最大值分别为147.22㊁163.63和175.60μm o l㊃L -1㊂((a )中肋骨条藻;(b )赫氏圆石藻㊂(a )S k e l e t o n e m a c o s t a t u m ;(b )E m i l i a n i a h u x l e yi .)图3 藻类培养液总L MW O A s 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F i g .3 T i m e -d e p e n d e n t v a r i a t i o n s o f t o t a l L MW O A s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i n t h e a l ga l c u l t u r em e d i u m 2.3两种藻类生长过程中培养液p H 值的变化本研究所使用的原始海水初始p H 值为8.17㊂中肋骨条藻生长过程中培养液p H 值变化如图4(a )所示㊂在指数生长期灭菌培养液中的p H 值呈现上升趋势,衰亡期p H 值呈下降趋势㊂未灭菌组培养液中的pH 值变化较为复杂,不断波动,到衰亡期,12和6h 光照组培养液的p H 值随培养时间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8h 光照组培养液p H 值有所上升㊂整体上,中肋骨条藻各个生长阶段培养液的p H 值在灭菌和未灭菌状态均高于海水初始p H 值㊂((a )中肋骨条藻;(b )赫氏圆石藻㊂(a )S k e l e t o n e m a c o s t a t u m ;(b )E m i l i a n i a h u x l e yi .)图4 藻类培养液p H 随时间变化曲线F i g .4 T i m e -d e p e n d e n t v a r i a t i o n s o f p Hi n t h e a l ga l c u l t u r em e d i u m 赫氏圆石藻生长过程中培养液p H 值变化如图4(b)所示㊂灭菌组培养液中p H 值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到培养结束,受18h 光照的培养液pH 值最高,为8.40,其他两组培养液p H 值接近,分别801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6期刘晓娜,等:中肋骨条藻和赫氏圆石藻生长过程中低分子量有机酸的产生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为8.36和8.37㊂未灭菌组中,18h 光照组培养液p H值随培养时间波动上升,12h ㊁6h 光照组培养液中的pH 值在指数生长期呈上升趋势,至衰亡期趋于稳定;培养结束,18h 光照组培养液p H 值最高,为8.43,其余两组培养液p H 值分别为8.35和8.34㊂整体上,灭菌和未灭菌培养液的p H 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均在18h 光照组中达到最高㊂2.4两种藻类生长过程中培养液C h l a 浓度的变化中肋骨条藻在两种培养液中C h l a 浓度随培养时间变化曲线如图5(a )所示㊂C h l a 浓度在两种培养液中均随培养时间呈现上升趋势,且灭菌组较未灭菌组积累更快㊂灭菌组与未灭菌组3种光照条件下的C h l a 积累速度均为:12h 光照组>18h 光照组>6h 光照组㊂中肋骨条藻C h l a 浓度随时间变化与细胞密度明显不同,C h l a 浓度在中肋骨条藻衰亡期仍然呈现上升趋势,表明单个细胞的C h l a 含量在不断上升㊂((a )中肋骨条藻;(b )赫氏圆石藻㊂(a )S k e l e t o n e m a c o s t a t u m ;(b )E m i l i a n i a h u x l e yi .)图5 藻类培养液C h l a 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F i g .5 T i m e -d e p e n d e n t v a r i a t i o n s o f C h l a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i n t h e a l ga l c u l t u r em e d i u m 两种赫氏圆石藻培养液中C h l a 浓度随培养时间变化曲线如图5(b )所示㊂灭菌组培养液中C h l a 含量整体上高于未灭菌组,且呈现接受光照时间越长,C h l a 浓度越高的特征㊂赫氏圆石藻灭菌和未灭菌培养液中的C h l a浓度均呈现在指数生长期逐渐增长,衰亡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与赫氏圆石藻细胞生长曲线较为相似㊂3 讨论在灭菌条件下,中肋骨条藻和赫氏圆石藻在生长及衰亡的过程中,培养液中均能检测到乳酸㊁乙酸和甲酸,表明这两种藻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产生并释放L M -WO A s㊂事实上,真核细胞能够在有氧呼吸过程通过糖酵解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能够进一步转化为乳酸和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 的乙酰基为细胞乙酸的生成提供了前体㊂然而,到目前为止,藻类生产甲酸的过程仍然没有清晰的路径㊂目前已知的海洋中甲酸的产生途径是嗜甲烷微生物将甲烷转化为甲酸(C H 4ңC H 3OH ңH C H O ңH C O O H )[38],但是该过程并未在藻类新陈代谢过程中发现㊂L MW O A s 对藻类的生命活动影响较大,真核细胞L MW O A s 在体内的积累会影响细胞液的p H 值,威胁细胞的生长,因而,藻类细胞向海水释放L MW O A s 对维持其细胞内环境十分重要㊂未灭菌环境更接近中肋骨条藻和赫氏圆石藻在海洋中的生长环境,在未灭菌条件下,至培养期结束,三种光照条件下两种藻培养液中的总L MWO A s 均有所积累,因此这两种藻生长过程释放的L MWO A s 均是海洋中L MWO A s 的来源㊂两种微藻释放L MWO A s 的状况与其生长阶段密切相关,在藻类生长过程中,有机酸的产生与消耗是同时发生的㊂前期研究表明,一般藻类在生长初期,藻类细胞更倾向于释放易溶解㊁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㊁小分子糖类和有机酸等[4],使有机酸的生产大于消耗,培养液L MWO A s 的浓度呈增加趋势㊂生长后期至衰亡期,藻细胞多分泌大分子物质,如多糖,蛋白质等[39],这些大分子物质被生物体作为碳源和能量来源分解利用,也能成为海水有机酸的重要来源㊂另一方面,与微生物共存条件下,藻类对有机酸的产生和利用受到多种生物与化学过程的控制,加之藻类产生的一些物质可能存在趋化性[40],导致培养体系中L M -WO A s 的浓度呈现复杂的变化趋势㊂3.1影响中肋骨条藻培养液中L MWO A s 浓度的因素本研究中,灭菌和未灭菌培养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曲线有明显差异,整体上,灭菌培养的中肋骨条藻在生长速度和积累L MWO A s 方面更有优势㊂随着中肋骨条藻的生长,乳酸在培养液中逐渐积累,表明其生长过程会持续产生乳酸并释放到培养液中㊂灭菌组901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3年乳酸的积累量显著高于未灭菌组,表明培养液中的细菌等微生物能够以乳酸为碳源进行新陈代谢,消耗乳酸,细菌等微生物对藻类生长的抑制和对乳酸的消耗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㊂此外,即使在中肋骨条藻生长的衰亡期,灭菌和未灭菌培养体系乳酸浓度仍然继续增加,表明中肋骨条藻可能无法以乳酸为碳源进行异养生长㊂中肋骨条藻灭菌和未灭菌培养液中的乙酸浓度随时间均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变化,与藻类和水体中细菌存在的复杂相互作用有关[41]㊂细菌可以吸收利用藻类分泌的有机物质,并为藻类提供必要的维生素等促生长因子,或通过再矿化作用溶解有机质[42],水体中的微生物能够利用有机物的矿化产物生存;水体中多种细菌通过竞争营养物质等方式抑制藻类生长,这些相互作用有助于保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43]㊂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培养下,由于生长空间有限,培养液中的微藻和细菌等微生物都会利用其中的营养盐㊁微量元素等进行自身的生命活动,形成竞争关系㊂与灭菌条件相比,未灭菌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降低了其产生㊁释放L MW O A s的能力,从而导致未灭菌组培养液L MW O A s积累量低于灭菌组㊂将中肋骨条藻培养液中的3种L MWO A s浓度及其总浓度㊁p H值㊁叶绿素a㊁细胞密度等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㊂中肋骨条藻培养液中乙酸和L MWO A s总浓度相关性高达0.999,主要由于乙酸占总L MWO A s较大比例,这也导致总L MWO A s的浓度变化趋势和乙酸浓度变化趋势相近㊂表3的结果表明,培养液藻细胞密度与总L MWO A s㊁乳酸㊁乙酸㊁甲酸浓度均呈显著相关,说明中肋骨条藻生长过程中会不断释放L MWO A s㊂梁皓瑞等人曾经探讨了L M-WO A s对胶州湾海水p H值的影响,发现L MWO A s 每升高10μm o l㊃L-1,海水p H平均降低0.02,在2010 2017年,海水降低的p H值中L MWO A s贡献率约为83%[44]㊂相关性分析表明,培养液中的p H值与乙酸和L MWO A s总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P< 0.05),与藻细胞密度㊁乳酸浓度也具有相关性(P< 0.01)㊂但本研究中,中肋骨条藻培养液中p H随着L MWO A s总浓度㊁细胞密度增加而上升,这可归因于中肋骨条藻细胞光合作用消耗掉培养液中较多的C O2和H C O-3等无机碳源,导致培养液总溶解无机碳(D I C)浓度降低㊂由D I C浓度降低引起的p H值升高成为影响培养液p H值的主要因素,使培养液的p H在整个培养周期呈缓慢上升趋势㊂表3中肋骨条藻培养液样品中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T a b l e3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 p a r a m e t e r s i n c u l t u r em e d i u ms a m p l e s o f S k e l e t o n e m a c o s t a t u m总L MW O A s浓度T o t a l L MW O A s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p H L A A A F A C h l a细胞密度C e l l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时间T i m e总L MW O A s浓度T o t a l L MW O A s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1p H0.352*1L A0.2800.500**1A A0.999**0.328*0.2301F A0.1090.0340.0050.1081C h l a0.1130.1890.671**0.078-0.0631细胞密度C e l l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0.530**0.446**0.554**0.507**-0.1100.2431时间T i m e0.1080.3080.632**0.076-0.1250.554**0.2771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P<0.01;*表示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P<0.05㊂n=40㊂**C o r r e l a t i o n i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a t0.01 l e v e l;*C o r r e l a t i o n i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a t0.05l e v e l.3.2影响赫氏圆石藻培养液中L MWO A s的因素赫氏圆石藻的生长曲线符合藻类光照时间越长,生长速度越快,密度最大值越高的特点㊂与中肋骨条藻相似,水体中的细菌和赫氏圆石藻同样存在竞争关系㊂赫氏圆石藻对外部变化响应较为灵敏,多数研究认为,海洋酸化会使此类藻的光合作用增强[45]㊂在如今海洋趋向酸化的情况下,藻类光合作用的增强会导致其大量繁殖,从而向海水中释放L MWO A s,影响海水中L MWO A s的含量㊂赫氏圆石藻生长中会产生少量乳酸,在衰亡期将其全部消耗,表明乳酸很有可能是赫氏圆石藻生长过程中的碳源㊂赫氏圆石藻培养液中L MWO A s总浓度01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池塘低温阴雨天肥水难的问题

池塘低温阴雨天肥水难的问题

1.如何在低温阴雨天的情况下肥水?
问题概述
本人有三口沙底塘(15亩),放苗20天,由于冷空气和阴雨天的影响追肥也不见效,补肥多次,藻相一直无法上来,水质清澈见底,PH值
7."3左右,而且早晚相差不大。

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由于在阴雨天气时,水体温度低、光照弱,藻类进入休眠状态,不易繁殖等原因,使得肥水显得特别困难。

首先,需要选择晴天上午添加10公分新鲜含藻海水,引入新鲜藻类,开动增氧机,然后解毒同时激活藻种打破低温休眠,然后再使用培藻的产品培养有益藻类,待水色起来后使用有调水的产品分解前期大量投入的肥料。

可以参考广东绿百多的产品使用案例
选择晴天上午添加10公分新鲜含藻海水,开动增氧机,并用解毒绿水宝3亩/瓶全池泼洒解毒降解毒性,同时激活藻种,打破低温休眠;然后使用藻动力5亩/桶+肥水利生素2亩/包+氨基酸钙肥5亩/瓶混合浸泡3小时后混匀全池泼洒,迅速培养单细胞有益藻类;待水色起来后,再使用丰虾素3亩/瓶,分解前期大量投肥存在的剩余肥力,释放为营养无机盐,避免肥力过量导致水色过浓的同时减轻建议先使用解毒绿水宝3亩/瓶,进行解毒及藻类激活,再使用藻动力5亩/桶+氨基酸钙肥5亩/瓶+肥水利生素2亩/包,进行肥水。

1/ 1。

藻类营养动力学研究

藻类营养动力学研究
第 4 章 结论与展望 ......................................... 18
第 4.1 节 结论 ........................................................ 18 第 4.2 节 展望 ........................................................ 18
第 1.3 节 湖泊生态安全评价 ............................................. 4 1.3.1 生态安全评价定义 ............................................. 4 1.3.2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5 1.3.3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 ............................................. 5
2.2.1 水样的采集、处理及保存 ...................................... 9 2.2.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10 第 2.3 节 试验结果与讨论 .............................................. 12 2.3.1 试验数据的处理 ............................................. 12 2.3.2 试验结果的分析 ............................................. 14
第 1.4 节 课题提出 ..................................................... 5 1.4.1 课题来源 ..................................................... 5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6 1.4.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7 1.4.4 技术路线 ..................................................... 7

异重流环境中游动型藻类与水动力耦合机制研究及数值模拟

异重流环境中游动型藻类与水动力耦合机制研究及数值模拟

异重流环境中游动型藻类与水动力耦合机制研究及数值模拟湖泊、水库是人类社会的供水主体,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湖库水华频发成为世界范围内重大水环境问题。

水华发生机制及水华防控是当前水环境研究的热点。

藻类垂向分布的水动力机制主要是藻类自身游动与水动力耦合的力学机制,是水华发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异重流普遍存在于湖泊、水库中,与水华生消密切相关。

本文以典型水华藻种莱茵衣藻为例,深入研究了莱茵衣藻自身游动特性,得到其游动特征参数;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异重流环境中藻类垂向分布特征和规律,揭示了异重流环境中藻类游动与水动力的耦合机制,建立了异重流环境中藻类垂向分布的数学模型;并以三峡支流香溪河为案例,分析了流态对水华生消的影响及藻类聚集的水动力机制,提出了水华防控的生态调度思路和建议。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深入研究了莱茵衣藻自身游动特性并首次得出了其游动的特征参数。

论文以典型水华藻种莱茵衣藻为研究对象,在排除光照、温度、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对藻类游动影响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静水中莱茵衣藻自身游动特性及特征参数,结果表明莱茵衣藻游动能力约为106μm/s;游动方向明显偏好于向上;重定位时间B为10.8s,表征藻类游动的定向性;旋转扩散系数Dr为0.05rad2/s,表征其游动的随机性。

(2)首次揭示了异重流环境中藻类垂向分布特征及其水动力机制。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开闸式异重流中莱茵衣藻的垂向分布特征,发现藻类主要聚集在异重流中淡盐水交界面附近的强剪切区域;结合藻类的重力致旋性揭示了异重流环境中藻类聚集的水动力机制,发现异重流中存在明显的藻类聚集区域;并得到莱茵衣藻的水流剪切率阈值为0.13~0.15s-1。

(3)建立了异重流环境中藻类游动与水动力耦合的数学模型。

根据异重流环境中游动型藻类与水动力耦合机制研究,考虑藻类自身运动及水动力的影响,构建了异重流环境中游动型藻类垂向分布的立面二维数学模型,并得到室内实验以及香溪河实测数据规律的验证。

微藻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微藻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微藻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郝小红;王亚兵;金晶;殷海;马溢;崔国民【摘要】利用热重法对裂殖壶藻的热解特性进行分析,升温速率分别为5、10、20、30、40、50℃/min.结果表明:微藻主要失重温度是158~519℃;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主要热解区间的初始温度和最大峰值温度都向高温方向移动,热滞后现象加重.利用等转化率法中的FWO法和Kissinger法求得平均活化能为46.8915 kJ/mol.采用主曲线法来确定热解过程的最可几机理函数,热解过程不能由单一的动力学方程描述,这是由于不同升温速率下,热解反应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同.【期刊名称】《能源工程》【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7页(P40-45,50)【关键词】裂殖壶藻;热重分析;等转化率法;主曲线法【作者】郝小红;王亚兵;金晶;殷海;马溢;崔国民【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6生物质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仅次于煤、石油和天然气而位居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第四位[1]。

它具有可再生性、对环境友好、易于储存、利用技术多样等优点。

因此,研究和开发生物质能对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供需紧张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有着特殊意义[2]。

藻类生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资源。

与传统生物燃料相比,藻类生物燃料具有如下优势:藻体油脂含量高、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不需要占用耕地、产品附加值高、二氧化碳减排效应、种类丰富。

热解所获得的生物质燃油热值高,平均高达33 MJ/kg,是木材或农作物秸秆的1.6倍[3]。

目前,一些学者对微藻热解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

湖泊水动力对蓝藻生长的影响

湖泊水动力对蓝藻生长的影响

湖泊水动力对蓝藻生长的影响张毅敏,张永春,张龙江,高月香,赵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42)摘要:对铜绿微澳藻的水动力模拟实验研究表明.流速和温度以及昔养盐浓度对藻类生长有着密切影响,且可能存在一定的临界流速.不同营养状态,临界值不同,在N:P为4.5:1情况下推测临界流速为0.5m/s.在N:P为27:1情况下推测临界流速0.3m/s.经太湖湖泊水动力过程的野外实地观测风速在2.0~4m/s时.与水中叶绿素a浓度呈负相关;当风速≥5m/s时.叶绿谈a浓度降幅最大,并一直维持在该水平风力导致的水动力条件变化影响藻类的生长和聚集状态水动力因索对蓝藻的生长及聚集有着较大形响. 关健词:湖泊水动力条件;流速:风速:钢绿微囊藻:水华湖泊浮游生物的种群演替和数量变化,不仅受到湖泊环境温度、光照的周期性及本身生长的生理生态状态的影响,而且受到水体的水动力作用影响.在大型浅水湖泊中,水动力对浮游生物的数量、分布的影响十分明显.太湖蓝藻水华的主要浮游生物种类为微囊藻,有研究表明,随风漂移外来的微囊藻叶绿素a的浓度是该水域内生长的微囊藻叶绿素a的5倍.太湖梅梁湾水动力作用过程的研究也表明,当风与湖流状况变化时,浮游动物数量也随之而变.水动力过程与理化因子是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和水华的暴发的重要因素,以往的水动力的研究多侧重在水质模型的建立和计算,以及理化因子和生物因子的分析与研究,近来有些学者开始关注水动力因素对于藻类生长的影响,为探讨不同水动力过程对浮游植物数量变动以及对湖泊水环境的作用,进而揭示蓝藻水华的成因,作者进行了湖泊水动力过程的实地观测和实验室的模拟实验研究.1 实验室模拟1.1 材料与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水动力模拟旋转试验装置,于205年7一8月,205年10一12月在宜兴大浦镇进行实验.实验材料纯培养的铜绿微囊藻,取自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采用MA培养基培养,藻类浓度达到接种要求时,接种入实验装置中.实验用水取自宜兴大浦镇林庄港河口的西太湖水.实验前先将湖水用3林m浮游生物网过滤,再用0.45um定性滤膜过滤,加入实验装置内.用去离子水补充蒸发的水量.实验装置采用自行研制的旋转式动态水力模拟装置(图1).由轴承驱动装置中的底座,再由底座带动圆桶转动,桶内装有实验水,水流速度由圆桶转速确定,这可由面板上的数字控制仪控制.圆桶直径为住6m,高0.55m转速范围0一150r/min,平均稳定流速范围0一75m/s.温度范围(-10±0.5)~(50士0.5)℃.光强范围0~5000lx.1.2 实验方法实验分2个阶段(实验1和实验Ⅱ)进行,分别设立8组实验组,其中2组为静态对照组,每组设置2个平行.设计时考虑了藻类生长的最佳光照条件(3300lx),最充分的营养盐水平以保证藻类能正常生长‘实验方案设计见表1,测试参数:初始水质中pH值、叶绿素a、总氮(TN)、氨氮(N可一哪、硝酸一亚硝酸盐、总磷(TP)、正磷酸盐、DO、ORP 隔天测定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采用荷兰的scARLARsAN+型流动分析仪测定水质化学指标;采用美国YSI6600型水质测定仪测定pH值、Do、oRP等理化指标.采用72 型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a利用显微镜计数藻类数量.实验用水的初始(未投加藻类前)水质参数见表2.比增长率是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藻类生长的速率声缅《戈2义,减赶,1);式中为为某一时间间隔结束时的藻类现存量x1为某一时间间隔开始时的藻类现存量t2一t1:为某一时间间隔的天数2 实验室模拟结果与分析2.1 温度与流速的协同作用影响(实验1)图 2a 表明,当流速为欣0.5m/s时,藻类在8一10d达到生长高峰,其u最大,为0.07d-1流速为0.10,0.25m/s实验组藻类的数量明显低于流速为0,50m/s组在图2b中,25℃时,也出现类似的现象,在藻类对数生长期藻类的u最大,为0.20d一1.由图2还可见,25℃条件下藻类的数量明显高于35℃时的藻类数量沮先行达到最大值;而35℃时出现滞后现象.由此可见,温度25℃;流速0.50m/s对藻类的生长较为有利.2.2 不同流速的影响(实验11)将流速范围进一步细分,分为0.15,0.30,0.40,0.50,0.60,0.75m/s等6个流速段,在25℃条件下进行实验,如图3所示.在0.30m/s的流速条件下,小6d后藻类增长的数量最大,低于0.30m/s或者高于0.30m/s的实验组的生长情况不佳‘计算,在对数生长期,流速为0.3m/s的实验组藻类u最大,为0.46d-l.2.3讨论2次实验表明,不同温度下,同一流速对于藻类生长的影响不同,25℃条件下流速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藻动力-。

【主要成分】硅酸盐、碳源、中微量元素、生物酶、解磷酶、解钾酶、氨氮降解剂、亚硝酸盐降解剂、未知促长因子。

【性状】红褐色颗粒。

【产品特性】
1、配比科学,肥水快;
2、肥效高,用量少,肥效持久;
3、利用率高,无污染、无残留;
4、定向培养有益单胞藻、底栖硅藻;抑制蓝藻、裸藻爆发;
5、促进水体物质循环,降低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减少疾病。

【作用用途】
1、放苗前使用,可快速培育有益藻类,培养各种饵料生物;养殖中后期定期使用可培养硅藻等有益藻类的生长,平衡藻相,改善水色,有效抑制蓝藻、裸藻等有害藻类的过度繁殖;
2、高温季节定期使用可有效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降低爆发性出血病的发病率;
3、倒藻后使用,可使池水中有益藻类迅速成为优势种群,提高溶氧,缓解藻毒素对鱼虾的危害;
4、秋季鱼、虾、蟹厌食时肥水使用,可显著提高水中溶氧,提高鱼、虾、蟹的摄食量;
5、鱼池越冬前的肥水、净水,提高越冬安全性;
6、鱼、虾、蟹、贝以及海参、珍珠蚌等特种水产养殖池塘的定期肥水,促进水产动物饵料生物的生长,降低饵料系数。

【注意事项】
1、有少量结块现象不影响本品使用效果。

2、新开池塘,肥水时需要引入外源藻种并补充一定量有机肥做底肥。

【包装】:10公斤/袋
【贮藏】密闭、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24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