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支架的应用和护理(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外固定架PPT课件
6
处理原则
C 固定骨折
骨骼的固定应与软组织的重建结合起来考虑 任何固定植入物都应有良好的软组织覆盖
•创面有皮瓣覆盖,容量足够,可选钢板 •创口能直接关闭,可选用髓内钉 •创面不能马上覆盖,宜用外固定支架
•钉子的位置不应妨碍创面的处理 •固定腓骨改善骨支架的强度
7
处理原则
D 关闭创口
关闭的时间:
–直接关闭并非所有病例的常规 –延迟关闭宜在7天内进行
关闭的方法:
–肉芽愈合 –游离植皮 –转移皮瓣:清创彻底,血供良好,立即覆盖 –游离皮瓣移植:有关闭条件,又不宜转移皮瓣
8
清创 外固定支架固定 不处理骨缺损 植皮覆盖创面
缺陷:清创不易彻底 创口难以一期愈合
处理方法
9
处理方法
二期修复技术复杂
受区缺乏适合于吻合的血管
10
处理方法
移植腓骨修复胫骨缺损 创面需要移植肌皮瓣覆盖 需由健侧胫后血管供应血液
23
处理方法
24
禇彦X小腿开放骨折 有减张切开覆盖胫前和冲洗引流
装置
25
减张口植皮打包继续冲洗
26
27
董艳X胫骨骨髓炎、不连。一期取钢板肌瓣外固定,二期植
骨。
28
谷天X下肢多发伤小腿软组织严重受损,切
除污染坏死肌肉并减张保障胫前覆盖
29
30
减张口植皮愈合,胫前残留部分创面换药后贴邮植皮
44
骨折愈合困难
45
胫腓骨骨折钢板后坏死:早期对软组织损伤肿胀认识不 足,仅作
术后拆线和一年后复查
48
曾有局部感染窦道
49
50
51
52
骨延长
中国第一人造美女
处理原则
C 固定骨折
骨骼的固定应与软组织的重建结合起来考虑 任何固定植入物都应有良好的软组织覆盖
•创面有皮瓣覆盖,容量足够,可选钢板 •创口能直接关闭,可选用髓内钉 •创面不能马上覆盖,宜用外固定支架
•钉子的位置不应妨碍创面的处理 •固定腓骨改善骨支架的强度
7
处理原则
D 关闭创口
关闭的时间:
–直接关闭并非所有病例的常规 –延迟关闭宜在7天内进行
关闭的方法:
–肉芽愈合 –游离植皮 –转移皮瓣:清创彻底,血供良好,立即覆盖 –游离皮瓣移植:有关闭条件,又不宜转移皮瓣
8
清创 外固定支架固定 不处理骨缺损 植皮覆盖创面
缺陷:清创不易彻底 创口难以一期愈合
处理方法
9
处理方法
二期修复技术复杂
受区缺乏适合于吻合的血管
10
处理方法
移植腓骨修复胫骨缺损 创面需要移植肌皮瓣覆盖 需由健侧胫后血管供应血液
23
处理方法
24
禇彦X小腿开放骨折 有减张切开覆盖胫前和冲洗引流
装置
25
减张口植皮打包继续冲洗
26
27
董艳X胫骨骨髓炎、不连。一期取钢板肌瓣外固定,二期植
骨。
28
谷天X下肢多发伤小腿软组织严重受损,切
除污染坏死肌肉并减张保障胫前覆盖
29
30
减张口植皮愈合,胫前残留部分创面换药后贴邮植皮
44
骨折愈合困难
45
胫腓骨骨折钢板后坏死:早期对软组织损伤肿胀认识不 足,仅作
术后拆线和一年后复查
48
曾有局部感染窦道
49
50
51
52
骨延长
中国第一人造美女
外固定支架的应用和护理课件ppt课件
(1)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收缩 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min
(2)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 点。肩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 屈、伸、外旋为主。术后2~3d可开始锻炼,下 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度,踝关节锻炼伸屈 至90度。
5.饮食指导:术后根据麻醉方式指导正 确的进食时间,待正常进食后,可给予 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饮食。
3.手术野皮肤准备:骨折部位上、下超过两个关节, 并以上、下远侧延伸6cm为备皮范围。
4.手术前1d遵医嘱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 常规药物的皮试,全身清洁,手术前12h开始 禁食及水。
5.术前给予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的训练,吸 烟的患者应戒烟。
6.按医嘱给术前用药。
术后护理
1.按麻醉常规护理。 2.卧位 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30度。
常有效 加压与延长随意调整 感染风险下良好的选
择 操作简单
缺点: 固定针穿过软组织 限制关节活动 钉道感染 笨重,病人不能忍受 骨折后期骨成角畸形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外固定支架是一门新的技术,护士应 积极宣传外固定支架的优越性,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2.备齐各项常规报告,如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 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片等。
下肢骨折术后将薄枕垫于胭窝及小腿处,使膝 关节屈曲20-30度,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 减轻肿胀。合并血管损伤或骨筋膜室综合症的 患者的患肢不宜垫高,以免加重肌肉缺血、肿 胀、坏死。
3.预防钉道感染 钉孔处每日用 75%酒精滴 3次。 钉孔处渗液多要勤换纱布,每隔1~2d更换1次。
4.功能锻炼
健康指导
1.嘱患者保持钉孔周围皮肤干燥,每日 用 75%酒精滴 2-3次,隔日更换敷料 1次。
(2)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 点。肩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 屈、伸、外旋为主。术后2~3d可开始锻炼,下 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度,踝关节锻炼伸屈 至90度。
5.饮食指导:术后根据麻醉方式指导正 确的进食时间,待正常进食后,可给予 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饮食。
3.手术野皮肤准备:骨折部位上、下超过两个关节, 并以上、下远侧延伸6cm为备皮范围。
4.手术前1d遵医嘱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 常规药物的皮试,全身清洁,手术前12h开始 禁食及水。
5.术前给予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的训练,吸 烟的患者应戒烟。
6.按医嘱给术前用药。
术后护理
1.按麻醉常规护理。 2.卧位 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30度。
常有效 加压与延长随意调整 感染风险下良好的选
择 操作简单
缺点: 固定针穿过软组织 限制关节活动 钉道感染 笨重,病人不能忍受 骨折后期骨成角畸形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外固定支架是一门新的技术,护士应 积极宣传外固定支架的优越性,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2.备齐各项常规报告,如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 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片等。
下肢骨折术后将薄枕垫于胭窝及小腿处,使膝 关节屈曲20-30度,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 减轻肿胀。合并血管损伤或骨筋膜室综合症的 患者的患肢不宜垫高,以免加重肌肉缺血、肿 胀、坏死。
3.预防钉道感染 钉孔处每日用 75%酒精滴 3次。 钉孔处渗液多要勤换纱布,每隔1~2d更换1次。
4.功能锻炼
健康指导
1.嘱患者保持钉孔周围皮肤干燥,每日 用 75%酒精滴 2-3次,隔日更换敷料 1次。
外固定架患者护理PPT课件
【二】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护理
• 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可因穿针不当,损伤肢体的主要血管及神经,因 此在术后24小时内需要密切观察患肢末梢皮肤的颜色、温度以及动脉 搏动情况,了解有无神经损伤,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给予妥善处 理。 • 保持外固定支架位置正确: • 术后患肢抬高20度-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定时检查支 架的牢固性及功能性,注意锁钮是否松动,支架接连处有无变形,保 持其稳定牢靠,以免由于固定松动而导致骨折再移位,影响骨折愈合 。 • 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循环及功能情况。
外固定架患者护理
一、概述
• 外固定架是将骨折两端用钛针、针夹、和连杆经皮肤外侧将骨折的两 折端固定在解剖位、功能位的一种方法。手法整复外固定架固定术, 目前是一种较好的骨折固定术,填补了石膏固定和内固定之间的空白。 在骨折应用中起到卓越的效果。 • 优点:固定方法简单,稳定,可靠,有效。创伤损害小,便于术 后伤口换药,有利于控制感染,可早期功能锻炼,拆取方便,无需第 二次手术。 缺点;针眼渗液,感染较多,固定针松动、断裂影响效果,体外 装置会影响患者美观。
三、 健康教育
• 【一】 功能锻炼
•
•
术后第2天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讲解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
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防止关节粘连,肌肉挛缩等骨折并发症 的发生。
•
•
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
术后当日即可指导患者进行握拳,足背伸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2-3次/ 每天,15-30分钟/每次。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点。肩 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伸、屈、外旋为主,术后2-3天即可 开始锻炼,下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80度,踝关节锻炼伸屈至90度,活 动强度以伤口疼痛能耐受为宜,范围由小到大,动作由轻到重,防止再移位。
外固定架护理课件
外固定架通过手术将钢针插入骨骼,并连接固定螺丝以稳定骨折部位。
分为手部外固定架、足部外固定架和躯干外固定架等。
根据应用部位
根据固定方式
根据材质
分为静态外固定架和动态外固定架。
分为金属外固定架和非金属外固定架。
03020120世纪初,随着骨科医学的发展,外固定架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骨折。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外固定架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总结词
康复指导包括术后疼痛管理、功能锻炼、生活指导等方面。疼痛管理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功能锻炼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生活指导可帮助患者更快地适应日常生活。忽视这些方面可能导致患者恢复不佳或留下后遗症。
详细描述
06
CHAPTER
外固定架护理案例分享
高度关注、细致护理、预防并发症
总结词
对于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患者,外固定架的护理需要高度关注,细致的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肿瘤部位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外固定架的位置和角度,以适应患肢的变化,减轻患者的痛苦。
3. 及时调整外固定架
保持外固定架周围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
4. 预防感染
总结词:细致观察、控制感染、促进愈合
详细描述:对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外固定架的护理需要细致观察溃疡面的情况,控制感染,促进愈合。
护理措施
外固定架护理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外固定架概述外固定架的护理要点外固定架的并发症及防治外固定架的拆除与康复指导外固定架护理的常见误区及解决方案外固定架护理案例分享
01
CHAPTER
外固定架概述
外固定架是一种用于固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的外部装置。
分为手部外固定架、足部外固定架和躯干外固定架等。
根据应用部位
根据固定方式
根据材质
分为静态外固定架和动态外固定架。
分为金属外固定架和非金属外固定架。
03020120世纪初,随着骨科医学的发展,外固定架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骨折。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外固定架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总结词
康复指导包括术后疼痛管理、功能锻炼、生活指导等方面。疼痛管理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功能锻炼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生活指导可帮助患者更快地适应日常生活。忽视这些方面可能导致患者恢复不佳或留下后遗症。
详细描述
06
CHAPTER
外固定架护理案例分享
高度关注、细致护理、预防并发症
总结词
对于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患者,外固定架的护理需要高度关注,细致的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肿瘤部位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外固定架的位置和角度,以适应患肢的变化,减轻患者的痛苦。
3. 及时调整外固定架
保持外固定架周围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
4. 预防感染
总结词:细致观察、控制感染、促进愈合
详细描述:对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外固定架的护理需要细致观察溃疡面的情况,控制感染,促进愈合。
护理措施
外固定架护理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外固定架概述外固定架的护理要点外固定架的并发症及防治外固定架的拆除与康复指导外固定架护理的常见误区及解决方案外固定架护理案例分享
01
CHAPTER
外固定架概述
外固定架是一种用于固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的外部装置。
外固定支架的应用和护理概要创新
俄罗斯医生发明了系列环形外固定器、200种外固 定器附件,形成了标准的骨穿针固定临床应用技术 体系。1981年这一理论与技术传到意大利,1986年 后逐渐传遍全世界。在中国、欧洲、美国又进行了 深入的基础研究,将内固定技术、工程技术、信息 技术等多种新的技术与其融合、渗透,绽放出新的 光彩。使骨外固定技术在治疗复杂骨折,加压促进 骨折断端愈合的基础上,发展到医生可控制的牵拉 性骨再生阶段 。
1948年英国报告了应用外固定对膝关 节融合后进行加压固定,这种方法使 骨折愈合时间加快2~3倍,以后加压 治疗骨折被全世界认同采用,这也是 首先对骨外固定进行的理论阐述。
最早报告骨延长的是1905年,方法是截断股 骨,然后利用跟骨牵引进行骨延长。使用外 固定架做骨延长的代表是德国人(1970年), 其方法是截骨后用外固定架牵开,然后再做 植骨内固定手术,这种骨延长治疗至少要三 次手术才能完成。
类型
大型外固定支架 (固定 杆直径 11 cm)适用 于成人下肢。胫腓骨 骨折比较常见。
分类
中型外固定支架(固定 杆直径 8 cm)尤其 适 用于成人上肢,儿童 和一些瘦小成人的上 下肢治疗。 小型外固定架 (固定杆 直径 4 cm)适用于不 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
适应症: 大型与中型外固定支架
4.功能锻炼 (1)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收缩 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min (2)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 点。肩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 屈、伸、外旋为主。术后2~3d可开始锻炼,下 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度,踝关节锻炼伸屈 至90度。
适应症: 小外固定支架适应症
关节内骨折 关节外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前的临时固定 骨折伴有开放或闭合的软组织损伤 复合伤
外固定支架的应用和护理.
4.功能锻炼
(1)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收缩 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min
(2)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 点。肩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 屈、伸、外旋为主。术后2~3d可开始锻炼,下 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度,踝关节锻炼伸屈 至90度。
3.手术野皮肤准备:骨折部位上、下超过两个关节, 并以上、下远侧延伸6cm为备皮范围。
4.手术前1d遵医嘱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 常规药物的皮试,全身清洁,手术前12h开 始禁食及水。
5.术前给予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的训练,吸 烟的患者应戒烟。
6.按医嘱给术前用药。
术后护理
1.按麻醉常规护理。
外固定支架护理操作规范
骨一科贾寿荣
外
固
健术术优禁适类发外 康后前点忌应型展固
定 支
指护护和症症 史定 架
导理理缺
架
点
的
定
义
外固定支架(外固定
器)又被称为经皮穿针骨
外固定器或外固定支架。
由固定针、连杆、固定夹、
螺栓及螺母等组成。穿入
骨骼的固定针通过固定夹
螺栓等与连杆固定,达到对
常有效 加压与延长随意调整 感染风险下良好的选
择 操作简单
缺点: 固定针穿过软组织 限制关节活动 钉道感染 笨重,病人不能忍受 骨折后期骨成角畸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外固定支架是一门新的技术,护士应 积极宣传外固定支架的优越性,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2.备齐各项常规报告,如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 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片等。
外固定支架的应用和护理
整理ppt
4
1934年,使用的外固定器不但可以治疗骨折, 还可以做关节固定术和骨延长术,并首先称此 方法为骨外固定。
1938年瑞士的外固定器已具备了除了固定骨 折,同时还可以进行延长短缩和对各种变形矫 正的功能,堪称外固定器发展的里程碑
整理ppt
5
1948年英国报告了应用外固定对膝关 节融合后进行加压固定,这种方法使 骨折愈合时间加快2~3倍,以后加压 治疗骨折被全世界认同采用,这也是 首先对骨外固定进行的理论阐述。
整理ppt
9
类型
大型外固定支架 (固定 杆直径 11 cm)适用 于成人下肢。胫腓骨 骨折比较常见。
整理ppt
10
分类
中型外固定支架(固定 杆直径 8 cm)尤其 适 用于成人上肢,儿童 和一些瘦小成人的上 下肢治疗。
小型外固定架 (固定杆 直径 4 cm)适用于不 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
整理ppt
骨折复位、固定、加压及
延长等作用。这种固定方
式是介于内固定与外固定
之间的第3种固定方式,兼
收了内、外固定的优点,克
服了前二者的缺点,是较好
的固定方式。
整理ppt
3
外固定技术的发展史
最早使用外固定器治疗骨折的是法国医生 (1853年),他设计的爪型外固定器可使髌 骨骨折复位同时进行加压固定。
1907年比利时最早使用螺钉在体外固定骨 折,也是文献中最早关于外固定的报告,而 且这方法与现代使用的外固定方法几乎没有 区别。
整理ppt
6
最早报告骨延长的是1905年,方法是截断股 骨,然后利用跟骨牵引进行骨延长。使用外 固定架做骨延长的代表是德国人(1970年), 其方法是截骨后用外固定架牵开,然后再做 植骨内固定手术,这种骨延长治疗至少要三 次手术才能完成。
外固定架护理课件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 伤周围组织和神经,确保患者
的安全。
操作技巧与经验分享
操作技巧
熟练掌握外固定架的操作技巧, 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安装和调 整。
经验分享
根据个人经验和实际情况,分享 外固定架使用的经验和技巧,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04
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
术后一般护理措施
观察生命体征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 计划,确保康复效果。
实施康复训练
按照康复计划,逐步进行康复训练, 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 、平衡能力训练等。
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 料,预防感染。如发生感染,及
时就医处理。
关节僵硬
术后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预 防关节僵硬。如发生关节僵硬,通 过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法进行 处理。
消毒和清洁
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和清 洁,确保手术环境无菌。
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外固定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 求,选择合适的外固定架类型
和规格。
确定安装位置
根据手术需要,确定外固定架 的安装位置和角度。
安装外固定架
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导,正确 安装外固定架,确保其稳定性 和安全性。
注意事项
外固定架的种类和适应症
外固定架的种类包括单边外固定架、 双边外固定架、环形外固定架等,每 种类型适用于不同的骨折类型和部位 。
外固定架的适应症包括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感染性骨折等,以及需 要稳定骨折部位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 。
外固定架的优缺点
外固定架的优点包括操作简便、对骨折部位干扰小、可调节 性强等,同时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 。
的安全。
操作技巧与经验分享
操作技巧
熟练掌握外固定架的操作技巧, 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安装和调 整。
经验分享
根据个人经验和实际情况,分享 外固定架使用的经验和技巧,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04
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
术后一般护理措施
观察生命体征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 计划,确保康复效果。
实施康复训练
按照康复计划,逐步进行康复训练, 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 、平衡能力训练等。
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 料,预防感染。如发生感染,及
时就医处理。
关节僵硬
术后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预 防关节僵硬。如发生关节僵硬,通 过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法进行 处理。
消毒和清洁
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和清 洁,确保手术环境无菌。
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外固定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 求,选择合适的外固定架类型
和规格。
确定安装位置
根据手术需要,确定外固定架 的安装位置和角度。
安装外固定架
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导,正确 安装外固定架,确保其稳定性 和安全性。
注意事项
外固定架的种类和适应症
外固定架的种类包括单边外固定架、 双边外固定架、环形外固定架等,每 种类型适用于不同的骨折类型和部位 。
外固定架的适应症包括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感染性骨折等,以及需 要稳定骨折部位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 。
外固定架的优缺点
外固定架的优点包括操作简便、对骨折部位干扰小、可调节 性强等,同时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 。
外固定支架的应用和护理共24页文档
外固定支架的应用和护理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手术野皮肤准备:骨折部位上、下超过两个关节, 并以上、下远侧延伸6cm为备皮范围。
ppt课件,可编辑
4.手术前1d遵医嘱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 常规药物的皮试,全身清洁,手术前12h开 始禁食及水。
5.术前给予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的训练,吸 烟的患者应戒烟。
6.按医嘱给术前用药。
ppt课件,可编辑
ppt课件,可编辑
1948年英国报告了应用外固定对膝关 节融合后进行加压固定,这种方法使 骨折愈合时间加快2~3倍,以后加压 治疗骨折被全世界认同采用,这也是 首先对骨外固定进行的理论阐述。
ppt课件,可编辑
最早报告骨延长的是1905年,方法是截断股 骨,然后利用跟骨牵引进行骨延长。使用外 固定架做骨延长的代表是德国人(1970年), 其方法是截骨后用外固定架牵开,然后再做 植骨内固定手术,这种骨延长治疗至少要三 次手术才能完成。
外固定支架护理操作规范
骨一科贾寿荣
ppt课件,可编辑
外
固
健术术优禁适类发外 康后前点忌应型展固
定 支
指护护和症症 史定 架
导理理缺
架
点
的
定
义
ppt课件,可编辑
外固定支架(外固定
器)又被称为经皮穿针骨
外固定器或外固定支架。
由固定针、连杆、固定夹、
螺栓及螺母等组成。穿入
骨骼的固定针通过固定夹
ppt课件,可编辑
4.功能锻炼 (1)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收缩
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min (2)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
点。肩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 屈、伸、外旋为主。术后2~3d可开始锻炼,下 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度,踝关节锻炼伸屈 至90度。
ppt课件,可编辑
俄罗斯医生发明了系列环形外固定器、200种外固 定器附件,形成了标准的骨穿针固定临床应用技术 体系。1981年这一理论与技术传到意大利,1986年 后逐渐传遍全世界。在中国、欧洲、美国又进行了 深入的基础研究,将内固定技术、工程技术、信息 技术等多种新的技术与其融合、渗透,绽放出新的 光彩。使骨外固定技术在治疗复杂骨折,加压促进 骨折断端愈合的基础上,发展到医生可控制的牵拉 性骨再生阶段 。
螺栓等与连杆固定,达到对
骨折复位、固定、加压及
延长等作用。这种固定方
式是介于内固定与外固定
之间的第3种固定方式,兼
收了内、外固定的优点,克
服了前二者的缺点,是较好
的固定方式。
ppt课件,可编辑
外固定技术的发展史
最早使用外固定器治疗骨折的是法国医生 (1853年),他设计的爪型外固定器可使髌 骨骨折复位同时进行加压固定。
1907年比利时最早使用螺钉在体外固定骨 折,也是文献中最早关于外固定的报告,而 且这方法与现代使用的外固定方法几乎没有 区别。
ppt课件,可编辑
1934年,使用的外固定器不但可以治疗骨折, 还可以做关节固定术和骨延长术,并首先称此 方法为骨外固定。
1938年瑞士的外固定器已具备了除了固定骨 折,同时还可以进行延长短缩和对各种变形矫 正的功能,堪称外固定器发展的里程碑
ppt课件,可编辑
类型
大型外固定支架 (固定 杆直径 11 cm)适用 于成人下肢。胫腓骨 骨折比较常见。
ppt课件,可编辑
分类
中型外固定支架(固定 杆直径 8 cm)尤其 适 用于成人上肢,儿童 和一些瘦小成人的上 下肢治疗。
小型外固定架 (固定杆 直径 4 cm)适用于不 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
ppt课件,可编辑
适应症: 小外固定支架适应症
关节内骨折 关节外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前的临时固定 骨折伴有开放或闭合的软组织损伤 复合伤
ppt课件,可编辑
禁忌症
社会、生理原因不适宜外固定支架的治疗 因骨及软组织疾病而不适合置入螺钉的病
人。
ppt课件,可编辑
优点和缺点
优点: 对骨的血供破坏少 对软组织覆盖干扰少 对开放骨折的稳定非
ppt课件,可编辑
5.饮食指导:术后根据麻醉方式指导正 确的进食时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待正常进食后,可给予 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饮食。
ppt课件,可编辑
健康指导
1.嘱患者保持钉孔周围皮肤干燥,每日 用 75%酒精滴 2-3次,隔日更换敷料 1次。
ppt课件,可编辑
适应症: 大型与中型外固定支架
二度,三度开放性骨折 感染性假关节形成 软组织损伤的初期快速固定和严重的外伤病人 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闭合骨折的固定 (软组织套
的撕脱,烧伤,皮肤病患者) 骨干骨折伴有关节周围骨折 严重的软组织与韧带损伤的临时跨关节固定 一些骨盆环骨折和某些儿童骨折 关节融合术和截骨术
术后护理
1.按麻醉常规护理。 2.卧位 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30度。
下肢骨折术后将薄枕垫于胭窝及小腿处,使膝 关节屈曲20-30度,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 流,减轻肿胀。合并血管损伤或骨筋膜室综合 症的患者的患肢不宜垫高,以免加重肌肉缺血、 肿胀、坏死。 3.预防钉道感染 钉孔处每日用 75%酒精滴 3 次。钉孔处渗液多要勤换纱布,每隔1~2d更 换1次。
常有效
加压与延长随意调整 感染风险下良好的选
择
操作简单
缺点: 固定针穿过软组织 限制关节活动 钉道感染 笨重,病人不能忍受 骨折后期骨成角畸形
ppt课件,可编辑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外固定支架是一门新的技术,护士应 积极宣传外固定支架的优越性,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2.备齐各项常规报告,如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 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片等。
ppt课件,可编辑
1994年美国骨科外固定研究学家,在德国医生 的环形外固定器的基础上,设计成数字化的 “空间架构”外固定器。该器械的设计是基于 平台的基本概念,在八面体的每一个面被设计 成平台,与之对应的被设计成基础面,连接基 础面到平台的6根支柱,其长度、空间可变化, 借助于机器人技术和平行机械学,通过计算机 输出的指令数字来调节6根支具的长度,改变支 架的空间构型,达到骨折断端复位、矫形或延 长的目的,而这一切都是根据电脑软件事先设 计、计划好完成的。三维空间外固定器代表着 外固定器未来发展的方向,促使骨外固定技术 在骨科的临床应用,由过去的定性走向定量、 由描述到数学模型发展的科学轨道。
ppt课件,可编辑
4.手术前1d遵医嘱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 常规药物的皮试,全身清洁,手术前12h开 始禁食及水。
5.术前给予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的训练,吸 烟的患者应戒烟。
6.按医嘱给术前用药。
ppt课件,可编辑
ppt课件,可编辑
1948年英国报告了应用外固定对膝关 节融合后进行加压固定,这种方法使 骨折愈合时间加快2~3倍,以后加压 治疗骨折被全世界认同采用,这也是 首先对骨外固定进行的理论阐述。
ppt课件,可编辑
最早报告骨延长的是1905年,方法是截断股 骨,然后利用跟骨牵引进行骨延长。使用外 固定架做骨延长的代表是德国人(1970年), 其方法是截骨后用外固定架牵开,然后再做 植骨内固定手术,这种骨延长治疗至少要三 次手术才能完成。
外固定支架护理操作规范
骨一科贾寿荣
ppt课件,可编辑
外
固
健术术优禁适类发外 康后前点忌应型展固
定 支
指护护和症症 史定 架
导理理缺
架
点
的
定
义
ppt课件,可编辑
外固定支架(外固定
器)又被称为经皮穿针骨
外固定器或外固定支架。
由固定针、连杆、固定夹、
螺栓及螺母等组成。穿入
骨骼的固定针通过固定夹
ppt课件,可编辑
4.功能锻炼 (1)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收缩
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min (2)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
点。肩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 屈、伸、外旋为主。术后2~3d可开始锻炼,下 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度,踝关节锻炼伸屈 至90度。
ppt课件,可编辑
俄罗斯医生发明了系列环形外固定器、200种外固 定器附件,形成了标准的骨穿针固定临床应用技术 体系。1981年这一理论与技术传到意大利,1986年 后逐渐传遍全世界。在中国、欧洲、美国又进行了 深入的基础研究,将内固定技术、工程技术、信息 技术等多种新的技术与其融合、渗透,绽放出新的 光彩。使骨外固定技术在治疗复杂骨折,加压促进 骨折断端愈合的基础上,发展到医生可控制的牵拉 性骨再生阶段 。
螺栓等与连杆固定,达到对
骨折复位、固定、加压及
延长等作用。这种固定方
式是介于内固定与外固定
之间的第3种固定方式,兼
收了内、外固定的优点,克
服了前二者的缺点,是较好
的固定方式。
ppt课件,可编辑
外固定技术的发展史
最早使用外固定器治疗骨折的是法国医生 (1853年),他设计的爪型外固定器可使髌 骨骨折复位同时进行加压固定。
1907年比利时最早使用螺钉在体外固定骨 折,也是文献中最早关于外固定的报告,而 且这方法与现代使用的外固定方法几乎没有 区别。
ppt课件,可编辑
1934年,使用的外固定器不但可以治疗骨折, 还可以做关节固定术和骨延长术,并首先称此 方法为骨外固定。
1938年瑞士的外固定器已具备了除了固定骨 折,同时还可以进行延长短缩和对各种变形矫 正的功能,堪称外固定器发展的里程碑
ppt课件,可编辑
类型
大型外固定支架 (固定 杆直径 11 cm)适用 于成人下肢。胫腓骨 骨折比较常见。
ppt课件,可编辑
分类
中型外固定支架(固定 杆直径 8 cm)尤其 适 用于成人上肢,儿童 和一些瘦小成人的上 下肢治疗。
小型外固定架 (固定杆 直径 4 cm)适用于不 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
ppt课件,可编辑
适应症: 小外固定支架适应症
关节内骨折 关节外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前的临时固定 骨折伴有开放或闭合的软组织损伤 复合伤
ppt课件,可编辑
禁忌症
社会、生理原因不适宜外固定支架的治疗 因骨及软组织疾病而不适合置入螺钉的病
人。
ppt课件,可编辑
优点和缺点
优点: 对骨的血供破坏少 对软组织覆盖干扰少 对开放骨折的稳定非
ppt课件,可编辑
5.饮食指导:术后根据麻醉方式指导正 确的进食时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待正常进食后,可给予 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饮食。
ppt课件,可编辑
健康指导
1.嘱患者保持钉孔周围皮肤干燥,每日 用 75%酒精滴 2-3次,隔日更换敷料 1次。
ppt课件,可编辑
适应症: 大型与中型外固定支架
二度,三度开放性骨折 感染性假关节形成 软组织损伤的初期快速固定和严重的外伤病人 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闭合骨折的固定 (软组织套
的撕脱,烧伤,皮肤病患者) 骨干骨折伴有关节周围骨折 严重的软组织与韧带损伤的临时跨关节固定 一些骨盆环骨折和某些儿童骨折 关节融合术和截骨术
术后护理
1.按麻醉常规护理。 2.卧位 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30度。
下肢骨折术后将薄枕垫于胭窝及小腿处,使膝 关节屈曲20-30度,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 流,减轻肿胀。合并血管损伤或骨筋膜室综合 症的患者的患肢不宜垫高,以免加重肌肉缺血、 肿胀、坏死。 3.预防钉道感染 钉孔处每日用 75%酒精滴 3 次。钉孔处渗液多要勤换纱布,每隔1~2d更 换1次。
常有效
加压与延长随意调整 感染风险下良好的选
择
操作简单
缺点: 固定针穿过软组织 限制关节活动 钉道感染 笨重,病人不能忍受 骨折后期骨成角畸形
ppt课件,可编辑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外固定支架是一门新的技术,护士应 积极宣传外固定支架的优越性,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2.备齐各项常规报告,如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 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片等。
ppt课件,可编辑
1994年美国骨科外固定研究学家,在德国医生 的环形外固定器的基础上,设计成数字化的 “空间架构”外固定器。该器械的设计是基于 平台的基本概念,在八面体的每一个面被设计 成平台,与之对应的被设计成基础面,连接基 础面到平台的6根支柱,其长度、空间可变化, 借助于机器人技术和平行机械学,通过计算机 输出的指令数字来调节6根支具的长度,改变支 架的空间构型,达到骨折断端复位、矫形或延 长的目的,而这一切都是根据电脑软件事先设 计、计划好完成的。三维空间外固定器代表着 外固定器未来发展的方向,促使骨外固定技术 在骨科的临床应用,由过去的定性走向定量、 由描述到数学模型发展的科学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