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风险管理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8年版我国麻醉学指南和专家共识]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适应证愈来愈广,手术种类以腹部、泌尿、骨科手术居多,而急症、失血多、高龄伴多系统疾病患者的麻醉风险更高,使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死亡。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报道,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其中冠心病患者约有1100万人。
冠心病患者需要行非心脏手术的也在逐年增加,近期患有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如果需要行紧急或急诊手术,风险则更高。
认识并理解围术期心血管风险因素,在麻醉前进行全面评估,对降低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阐述择期、紧急或急诊非心脏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麻醉前评估、麻醉治疗和术后即刻管理。
一、术前评估(一)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1.总则所有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进行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
该风险与外科手术类型(表1)和患者体能状态(图1)有关。
在现有证据和专家意见基础上,参照美国及欧洲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脏评估及处理流程(图2,表2),其基本原理概述在本共识中。
该流程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关心患者,提供知情同意,并帮助指导围术期管理,以尽量降低风险。
这种相互合作的“围术期团队”是围术期评估的基石,它依赖于外科医师、麻醉科医师及主要照顾者等相关参与者的密切沟通。
表1.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 / AHA)指南摘要:非心脏手术的心脏风险分级惠凤燈[主龄心血管不良事井(Major Adverse C ardio\ ascular Even(s f MACE〉通常大于5%].'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主要包括三个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
*术前一般不需要进一步的心脏检测。
门诊手术是指在手术当天入院并在同一天返回家的手术。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得专家共识(2017)马骏王伟鹏(执笔人) 王晟包睿艾艳秋张铁铮夏中元晏馥霞徐军美(负责人)徐美英缪长虹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得发展,临床上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得适应证愈来愈广,手术种类以腹部、泌尿、骨科手术居多,而急症、失血多、高龄伴多系统疾病患者得麻醉风险更高,使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得风险增加,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与死亡。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报道,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其中冠心病患者约有1100万人。
冠心病患者需要行非心脏手术得也在逐年增加,近期患有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得患者如果需要行紧急或急诊手术,风险则更高。
认识并理解围术期心血管风险因素,在麻醉前进行全面评估,对降低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得并发症得发生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阐述择期、紧急或急诊非心脏手术得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得麻醉前评估、麻醉治疗与术后即刻管理。
一、术前评估(一)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1。
总则所有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得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进行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
该风险与外科手术类型(表1)与患者体能状态(图1)有关。
在现有证据与专家意见基础上,参照美国及欧洲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脏评估及处理流程(图2,表2),其基本原理概述在本共识中。
该流程从临床医师得角度关心患者,提供知情同意,并帮助指导围术期管理,以尽量降低风险。
这种相互合作得“围术期团队”就是围术期评估得基石,它依赖于外科医师、麻醉科医师及主要照顾者等相关参与者得密切沟通。
表1。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 / AHA)指南摘要:非心脏手术得心脏风险分级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主要包括三个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与卒中。
*术前一般不需要进一步得心脏检测。
门诊手术就是指在手术当天入院并在同一天返回家得手术、图1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麻醉学会(ESA)指南摘要:患者体能状态(functional capacity,FC)评估ESC/ESA新指南明确提出评估患者FC就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得重要一步,常借助代谢当量(metabolicequivalent,METs)进行FC得评估、图2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脏评估及处理流程(颜色对应于表2中得推荐等级)步骤1:对于有冠心病或冠心病危险因素并拟行手术得患者,首先评估手术得紧急性。
2017年ACC-AHA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评估与治疗指南解读
吃饭、穿衣或上厕所
在屋内或房屋周围散 步
在平地上以2-3mph 的速度步行1-2个街 区
在屋内干一些轻体力 的活,如打扫卫生或 洗碗
>10 METs
在平地上以4mph的速度行走 短距离的奔跑
在屋内做一些重体力的活,如 擦地板,或搬动家居
参加中等强度的娱乐活动,如 高尔夫,保龄球,跳舞,打网 球,或打棒球
疗经验
研究或常规治疗 或常规治疗经验 个 案 研 究 或 常 规
经验
治疗经验
围术期一般的评估
病史采集
重点是鉴别严重的心血管症状 吸烟史、饮酒史及相关疾病治疗史 目前病人的症状及机体功能储备状态
围术期一般的评估
体格检查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
包括检查生命体征(双臂血压),颈动脉搏 动和杂音,颈静脉压和搏动,肺部听诊,心 前区触诊和听诊,腹部触诊,以及四肢水肿 和周围血管的检查。
风险≥益处 不需要额外的研 究 不能采取操作或 治疗,因为无益 ,甚至有害
对 多数群体 ( 3- 操作或治疗有用或 操作或治疗倾向 推荐的措施有效性 操 作 或 治 疗 无 益
5个)的发病风险 有效
有用或有效
不确定
或无效,甚至有
的评估
有来自多中心随机 有来自多中心随 有更多来自多中心 害
A级
试验或荟萃分析的 机试验或荟萃分 随机试验或荟萃分 有 来 自 多 中 心 随
围术期一般的评估
手术危险性分层
高危 中危 低危
分层 血管手术 (心脏的风险大于5%)
中危 (心脏的风险在1%-5%)
手术类型
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的手术 外周血管的手术
腹部或胸腔的手术 颈动脉内膜剥离术 头颈部手术 矫形外科手术 前列腺手术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马骏王伟鹏(执笔人)王晟包睿艾艳秋张铁铮夏中元晏馥霞徐军美(负责人)徐美英缪长虹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适应证愈来愈广,手术种类以腹部、泌尿、骨科手术居多,而急症、失血多、高龄伴多系统疾病患者的麻醉风险更高,使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死亡。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报道,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其中冠心病患者约有1100万人。
冠心病患者需要行非心脏手术的也在逐年增加,近期患有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如果需要行紧急或急诊手术,风险则更高。
认识并理解围术期心血管风险因素,在麻醉前进行全面评估,对降低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阐述择期、紧急或急诊非心脏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麻醉前评估、麻醉治疗和术后即刻管理。
一、术前评估(一)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1.总则所有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进行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
该风险与外科手术类型(表1)和患者体能状态(图1)有关。
在现有证据和专家意见基础上,参照美国及欧洲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脏评估及处理流程(图2,表2),其基本原理概述在本共识中。
该流程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关心患者,提供知情同意,并帮助指导围术期管理,以尽量降低风险。
这种相互合作的“围术期团队”是围术期评估的基石,它依赖于外科医师、麻醉科医师及主要照顾者等相关参与者的密切沟通。
表1.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 / AHA)指南摘要:非心脏手术的心脏风险分级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 )(主要包括三个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
*术前一般不需要进一步的心脏检测。
门诊手术是指在手术当天入院并在同一天返回家的手术。
图1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麻醉学会(ESA)指南摘要:患者体能状态(functional capacity,FC)评估ESC/ESA新指南明确提出评估患者FC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的重要一步,常借助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s)进行FC的评估。
2018年心脏病人非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文档资料
> 3 flights 2 flights 1 flight
NYHA Class II NYHA Class III NYHA Class IV
Walking up flights has good relations with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al capacity
16
手术风险因素
高风险因素
缺血性心脏病史 心衰史 脑血管病史 糖尿病 肾功能不全
低风险因素
年龄>70岁 ECG异常(LV肥厚,LBBB) 未控制的高血压
手术本身因素
低风险:表面,腹腔镜,乳腺手术(心脏风险通常小于1%)
中风险:普外科,胸外科,前列腺(心脏危险1~5%) 高风险:神经外科,大血管手术(心脏危险通常大于5%)
21
稳定型心绞痛
下列因素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1、日常生活活动就可诱发心绞痛. 2、平静心电图持续存在ST段下移和T波改变 3、并存高血压 4、心胸比值>0.55(5)LVEF<0.4(6)有频发性 室性过早搏动(早搏),二联律或多源性室性早搏者.
22
不稳定型心绞痛
4周内新发或者急进型心绞痛者(急性心 肌梗死危险性增加)→只行急诊手术
紧急手术立即送入手术室,不考虑进一步的心脏评估和 治疗,对这些患者,会诊医师通过提出围手术期药物治 疗和监测建议,可能发挥最大作用(IC)。对于过去未 进行评估且远期冠状动脉事件风险较大的患者,可在术 后择期进行危险分层。
12
术前心脏评估步骤
第二步 患者有无活动性心脏病
1、对于考虑择期手术患者,如果有不稳定性冠 心病、失代偿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或瓣膜性心 脏病,通常导致手术取消或推迟,直至查清心脏 问题并采取合当的治疗(IB)。
老年高危心血管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处理
( 推荐 级别 :I , ) 1a c 。
病情及 时纠正异 常变化等 。需要 外科 、 心脏科及麻 醉科之 间更 多的沟通和协作 。
【 键 词 】 老 年 人 ; 脏 病 ;非 心 脏 手 术 ;围 术 期 关 心
DOI 1 . 9 9 j is . 6 36 8 . 0 1 O . 1 : 0 3 6 /. sn 1 7 ~ 5 3 2 1 . 6 0 1
‘34 ‘ 5
国
笪 盘查 1 年 1 月第 3 卷第 6 1 1 8 期 It ad vs DsN vmbr 01V l3 , 06 n J ri ac i oe e 21 , 0 8N . C o , _
老 年 高危 心 血 管 病 患 者 非 心脏 手术 围术 期 处 理
2 1 高危 冠 状 动 脉 病 变 .
对于存 在 高危 冠 状 动脉 病 变 的患 者 , 主 张 在 多
术 前 先处 理 冠 状 动 脉 病 变 , 风 险解 除后 , 考 虑 待 再
行 非 心脏手 术口 ] 目前 常 用 的处 理 方 式 有 经 皮 冠 “。
心脏手 术 围 术 期 心 血 管 风 险评 估 与 处 理 的最 新 指 南l] 1 。本 文将结合 这些指南及 近几年来有关 方面 的 意见, 就高危心 血管病 的评估 与处理作一综 述 。
对 于 已经接 受 药物 洗 脱 支 架 植 入术 者 , 又必 须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 1 年 1 月第 3 卷第 6 01 1 8 期 !t n
!I ! 里 ! ! 。 ! ! ! !
! : ! 已经 要求 停 用 氯 吡格 雷 的患 者 , 应
注: 临床 危 险 因 素 : 绞 痛 、 期 心 肌 梗 死 、 力 衰 竭 、 风 / 心 前 心 中 短 暂性脑缺血发作 、 肾功 能 不 全 、 要 胰 岛 素 治疗 的糖 尿 病 需
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疾病评估与治疗指南_
流行病学
美国未来 30 年内,年龄 >65 岁人口将增加 25 %~ 30
%,相应该年龄段也是外科手术数量最大的人群
非心脏手术将从 600 万 / 年增加到 1200 万 / 年,其中
1/4 为大型腹部、胸部、血管和骨科手术者,这些 手术显著增加了围手术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 亡率
Worldwide, non-cardiac surgery is associated with an average overall complication rate of 7–11% and a mortality rate of 0.8–1.5%, depending on safety precautions. Up to 42% of these are caused by cardiac complications. When applied to the popul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member states, these figures translate into at least 167 000 cardiac complications annually due to non-cardiac surgical procedures, of which 19 000 are life-threatening.
对患者情况和手术风险的评估
无创性检测——心电图(ECG) 无创性检测——心脏超声 影像学应激试验 有创性冠状动脉造影
降CVD风险率的措施
β受体阻滞剂
若患者近期正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推荐术前继续服用。(Ⅰ,B) 若患者存在两个以上风险因素或ASA评分≥3,可考虑术前β受体阻滞 剂治疗。(Ⅱb,B) 若患者诊断有IHD或心肌缺血,可考虑术前β受体阻滞剂治疗。 (Ⅱb,B) 可考虑阿替洛尔或比索洛尔作为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前口服用药。 (Ⅱb,B) 不推荐术前使用不加滴定的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Ⅲ,C) 不推荐接受低危手术的患者术前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Ⅲ,C)
急性心梗患者急诊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处理原则——【病例讨论总结】
急性心梗患者急诊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处理一、手术紧急程度分型:1.Emergency(紧急手术):如果不在6h内行手术则患者生命或肢体安全将受到威胁,通常情况下缺乏或仅有极少时间可行术前评估。
2.Urgent(紧迫手术):如果不在6-24h内行手术则患者生命或肢体安全将受到威胁,通常情况下仅有时间行简单的术前评估。
3.Time-sensitive(限期手术):患者病情允许手术延后1-6周,期间可完善术前检查或调整术前管理以改善手术预后。
4.Elective(择期手术):患者病情允许手术延后1年以上。
二、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风险分级:1.Low risk(低危手术):综合手术及患者自身危险因素,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死亡和心肌梗死——发生率<1%。
2.Elevated risk(较高危手术):MACE发生率>1%,包括中危及高危手术。
*因针对intermediate risk(中危手术)和high risk(高危手术)的推荐方案类似,《2014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评估指南》中将二者合并为一类。
三、风险评估:非大血管手术的修正的心脏危险指数(RCRI)以下每个危险因素为1分:1.腹腔内、胸腔内和腹股沟上的血管手术2.缺血性心脏病3.心力衰竭史14.脑血管病史或TIA史5.需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6.术前肌酐>2.0mg/dl根据危险评分确定心脏并发症发生率级别RCRI指数评分心脏并发症发生率Ⅰ级0分0.4%Ⅱ级1分0.9%Ⅲ级2分 6.6%IV级3分或3分以上11.0%*注意:该评分不适用于进行大血管手术的病人四、心肌梗死(MI)发作至手术间隔时间与预后的关系:1. 患者MI发作至接受手术间隔时间越长,术后再发MI的几率越低:0-30天=32.8%;31-60天=18.7%;6-90天=8.4%;91-180天=5.9%;2.患者MI发作至接受手术间隔时间越长,术后死亡的几率越低:0-30天=14.2%;31-60天=11.5%;6-90天=10.5%;91-180天=9.9%3.建议在未行冠状动脉手术干预的情况下,非心脏手术因推迟至MI后60天以上;4.近期心梗(MI至手术时间<6个月)是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发生围术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管理
Meia R cptle Ma 0 9 Vo. 2 : dcl eai a r 0  ̄ 11 ut 2
・
7 75 ・
非 心脏 手术 患者 的 围术 期 管 理
和晓峰△ 黄青青 ,
( 昆明医学 院第 二附属 医院麻醉科 , 昆明 6 0 0 ) 5 11
ce r ve h e ip r t e ma a e n o o — a d a u g r . l e iws t e p ro e a i n g me tf r n n c r ic s r e y v Ke r s No . a d a u g r ;P e p r t e c r i v s u a ;P ro e a ie c r y wo d : n c ic s r e r y r o e ai a d o a c lr e ip r t a e;Ca d a v n s v v r ic e e t
中 图 分 类 号 :6 4 R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2 8 (O 9 O .7 50 10 _O 4 2O ) 50 7 —4
摘要 : 随着人 口 龄化, 老 心血 管疾病发病率不断上 升, 心血管危 险因素行 非心脏手术 的患者也 有 不 断增 多, 多数患者行的是胸 、 、 而 腹 血管、 矫形 外科等 手术。术 中的许 多应 激 因素 与围术期心 血管
的减少 非心 脏手 术 围术期 心 血 管事 件 的发 生 率 。 2 临床 评估 标准
本 文对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朝管理予以综述 。 关键词 : 非心脏手术 ; 术前心血管评估 ; 围术期管理; 心血 管事件
P H p rf eMa a e n o o - ricS rey H io eg, U NG Qn —i . D ateto e o ea v n gme t rN nc da u gr E Xa - n H A i qn ( p r n f i f a r g g m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管理流程及要点
麻醉管理
术后管理
BP维持在基础值±20%范围内,或维持平均动脉压 (MAP) 75~95 mmHg 保持心率(HR)在较低及正常范围内(50~80 次/min)
保证正常灌注的基础上防止液体负荷过重
维持患者术前体温或36 ℃及以上 全麻患者维持正常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维持血 钾、血镁、血钙在正常范围,防止低镁导致冠脉痉挛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DAPT)患者的术
前安全把控
术前把控
麻醉管理
术后管理
5.DAPT治疗6个月后考虑非心脏手术:
存在冠脉分叉病变、多枚及重叠支架、左心 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高危心肌缺血风险 的心肌梗死患者
6.需要采用深部神经阻滞或椎管内麻醉:
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术前5d停药,普拉格雷 术前7d停药,拔除留置管后即刻可酌情恢复 常规剂量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但冲击剂量的 使用需间隔6 h以上
麻醉管理
术后管理
选择对循环抑制较轻的药
A
物,采用缓慢诱导的方式
插管前可予气管内或静脉 给予利多卡因或β-受体阻 B 滞剂来降低喉镜和气管内 插管造成的刺激,避免长 时间喉镜操作
A
麻醉诱
导及气
管插管
B
C
可给予小剂量去甲肾上腺 素或去氧肾上腺素等,保
C
证BP下降不超过基础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及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冠心病血运重建指南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DAPT)患者的术
前安全把控
术前把控
麻醉管理
术后管理
1.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
择期非心脏手术最好延迟 1年(IB),3个月内不推荐进行 需要中断DAPT的择期手术
2.近期心肌梗死接受DAPT的限期手术,6周后进行。 接受PCI,DAPT 1月后手术。若接受高危出血风险手 术,可考虑术前桥接治疗,若接受低危出血风险的手术, 可继续DAPT
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损伤防治专家共识
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损伤防治专家共识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接受外科手术和麻醉的老年患者不断增多,老年患者因其年龄、并存疾病、多重用药等情况,导致术前评估变得复杂。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群术前普遍面临『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风险。
在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中,围术期心肌缺血性损伤的发生率约为13% ~ 18%,心肌梗死发生率约为0.1% ~ 5.0%。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及欧洲麻醉学会相继发布了围术期心血管风险及心肌损伤防治的临床指南。
我国也发布了《中国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20版)》。
但是,目前没有针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损伤防治最新进展的总结与临床指南,对于老年患者术前评估和检查、围术期用药、术中管理和围术期心脏损伤的治疗方法尚存在争议。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尽量减少老年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围术期死亡。
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牵头组成工作小组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并邀请我国本领域专家进行讨论和投票,最终达成专家共识。
01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损伤∕心肌梗死的定义是什么?心肌损伤是指由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受损伴血清肌钙蛋白浓度升高,血清肌钙蛋白T(TnT)浓度峰值≥0.03 ng∕ml,并排除非心脏缺血病因(如脓毒症等)引起的血清 TnT 浓度升高。
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血清肌钙蛋白浓度高于99%参考值上限(URL),且至少符合以下标准之一:1、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2、心电图有新发的显著 ST 段或 T 波改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3、心电图的病理性Q波出现进展4、影像学或超声心动图的证据表明新的心肌损伤或新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5、血管造影或尸检确定冠状动脉内存在血栓(推荐级别:A+,94.12%,A,2.94%,A-,2.94%,证据等级:高质量)02术前如何评估心血管风险?对于术前心血管风险,应评估患者术前是否存在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瓣膜疾病、心律失常及患者的体能状态,活动性心脏病的患者需先进行内科治疗,稳定后才能行择期手术,推荐参照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心血管风险评估流程。
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危险的评估和处理
或非侵入性检查证明心肌缺血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高危患者或非ST段抬高的心梗患者 ➢ 急性ST段抬高的心梗患者
四. 非心脏手术的围术期治疗
(一)非心脏手术前冠脉血运重建 IIa类建议:
➢ 适合PCI缓解心脏病症状并要在12月内择期非心脏手 术的患者
(三)心力衰竭
应仔细发现心衰并查明心衰原因 心衰未控制者(S3奔马律,湿罗音,肺水肿)围
术期死亡率15% 应积极利尿及降后负荷,但需防容量不足所致
的低血压 满意控制一周后才手术较理想
二. 非心脏手术术前针 对特定疾病的评估
(四)瓣膜性心脏病:
应明确杂音的意义和来源
严重主动脉狭窄:最危险,择期手术者应行瓣膜置换 或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
研究提示血管外科手术患者中断他汀类治疗后合并心 梗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升高,且缓释剂型较其他他汀 类获益更大。提示应首选半衰期长或缓释剂型。
五. 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的监护
(一)术中术后监测ST段 IIa(B)类建议:冠心病或拟血管手术患者,
术中术后ST段监测可能有益 IIb(B)类建议:单个或多重冠心病危险因素
二. 非心脏手术术前针 对特定疾病的评估
(二)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在术中特别是气管插管后血压可明 升高 1-2级高血压:围术期继续使用降压药,尤其
是β受体阻滞剂 3级高血压:权衡优化降压与推迟手术的利弊。
术中低血压比高血压的围术期心、肾并发症更 高。 ACEI、ARB使用者更需注意低血压可能
二. 非心脏手术术前针 对特定疾病的评估
➢ 置入DES且必须急诊手术而要停用噻吩并吡啶的患者, 不可停用阿司匹林,并尽早恢复使用噻吩并吡啶
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专家共识(完整版)
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专家共识(完整版)
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并发症中以心血管并发症最为常见,在老年患者中尤为突出。
老年患者在非心脏手术前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至关重要。
国外指南提供了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及管理的推荐意见,但缺乏针对老年人群的具体意见。
本共识针对老年人群,在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方面提出了具体问题,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证据,给出循证推荐意见,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表1 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推荐意见汇总。
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管理
1盎司的预防相当于1磅的治疗
编辑版ppt
14
围手术期β受体阻滞剂使用
1. 旧版欧美有关围术期β-阻滞剂的指南均基于 DECREASE研究结果,该研究的有效性受其 PI(Poldermans)学术诚信的影响正在接受调查
2. 美国新指南:回顾分析了有关围术期β-阻滞剂 的研究。包括纳入或未纳入DECREASE研究的敏感 性分析等。在高危患者中剔除DECREASE研究,发 现围术期β-阻滞剂升高 心脏死亡率27%、卒中 发生率73%、低血压发生率51%。
4. 风险升高+心功能代偿未知:可考虑行心肺运动试验(IIb, B)
5. 风险升高+心功能代偿差(METs<4)或未知:在治疗可 能改变的情况下,可进一步行运动试验和心脏影像学检 查评估心肌缺血(IIb,C)。
6. 对非心脏手术的低危患者,常规使用无创负荷试验筛查 无用(III,B)。
编辑版ppt
11
无创药物负荷试验
1. 手术风险高且心功能代偿差(<4METs): 治疗可能改变的情况下,多巴酚丁胺负荷 超声心动图或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成像是合 理的(IIa,B)
2. 低危手术:常规筛查无用(III,B)
编辑版ppt
12
冠状动脉造影
• 不推荐常规的围手术期冠状动脉造影(III, C)
编辑版ppt
13
3. 建议β受体阻滞剂推荐等级下调
编辑版ppt
15
围手术期β受体阻滞剂使用
1. 长期服用者:继续服用(I,B)。 2. 术后根据临床情况使用:合理,无关何时开始(IIa,B) 3. 心肌缺血中高危患者:围术期开始→合理(IIb,C)。 4. ≥3项RCRI危险因素(糖尿病、心力衰竭、冠心病、肾功
2014ACCAHA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评估与管理指南
2014 ACC/AHA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评估与管理指南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ACC/AHA发布了“ 2014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评估与管理指南”,主要内容包括术前危险因素评估、围术期心脏检查、药物(包括麻醉药)管理和监测等。
相关内容同步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杂志》(J AmColl Cardiol )和《循环》(Circulation )上。
该指南旨在为行非心脏手术成人患者的围术期心血管评估与管理提供指导,主要内容包括术前危险因素评估、围术期心脏检查、药物(包括麻醉药)管理和监测等,具体包括术前评估危险因素,以指导手术的进行或选择;评估是否需要改变管理方案;明确需要接受长期治疗的心血管疾病和危险因素。
指南关于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管理建议的改变主要包括治疗、进一步的心血管干预和术后监测。
指南中所提出的每一项建议都标明了明确的证据等级,以便医师了解这一建议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性。
指南制定委员会对可利用文献中用于支持每项建议的证据强度进行了评估,并将证据强度分为四个等级:1级、n a级、n b级和川级;对所提建议重要性的等级分为三个水平:A级、B级和C级。
指南指出,实现围术期最佳管理的关键是,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初级保健提供者、顾问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该指南主要就以下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临床危险因素瓣膜性心脏病1. 对于临床上怀疑为中度或以上瓣膜狭窄或反流的患者,若出现以下情况,应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① 既往1年内未进行过超声心动图检查;② 与上次评估相比,体格检查或临床状态出现明显改变(I /C)。
2. 对于具有进行瓣膜介入治疗(置换术或修复术)适应证的成人患者,根据瓣膜狭窄或反流的症状和程度,在进行择期非心脏手术前进行瓣膜介入治疗,可有效降低围术期风险(I /C)。
3. 对于无症状严重主动脉狭窄患者,若进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风险升高,术中和术后进行恰当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合理的(n a/B )。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方法选择及围术期管理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方法选择及围术期管理目的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方法选择及术中管理以及麻醉风险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该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36例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
结果36例患者手术中,有1例术中发生室颤,经积极抢救成功,顺利出院,其余绝大部分患者,均能平稳度过围术期,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结论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当的麻醉方法和科学严谨的围术期管理,维持患者术中心肌氧供与氧需的平衡,是患者成功度过围术期的关键。
标签: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氧供需平衡冠心病的基本矛盾是心肌氧供与氧需之间的矛盾,供需之间失去平衡,轻则引起心绞痛,重则导致心肌梗死。
因此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管理的关键是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
为了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方法选择及术中管理以及麻醉风险进行探讨,现选取该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36例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麻醉,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1 年龄该组36例患者中,男22例,女14例。
年龄31~40岁1例,41~70岁33例,71~80岁2例。
1.1.2 冠心病及其他并发症情况36例中有9例并发陈旧性心肌梗死,其中1例心肌梗死系发生于手术前7个月,1例心肌梗塞发生于手术前2个月,其余为手术前5~19年不等,10例术前并发心绞痛,16例并发高血压,4例术前有脑血管意外和偏瘫病史,14例术前长期服用美托洛尔、硝酸甘油等药物。
36例中15例心电图大致正常,其余均有各种不同的心电图改变,其中8例有2种或2种以上改变。
1.1.3 手术种类36例患者中胸科手术3例,胸壁手术1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9例,头颈部3例,泌尿外科手术2例,上肢手术5例,腹部手术及背部手术13例。
1.2 麻醉方法36例患者中有9例采用椎管内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4例,腰硬联合麻醉5例),3例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其余均为全麻。
1.2.1 椎管内麻醉适用于腹部以下的手术,阻滞较完善,镇痛满意,肌松良好。
2024年最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最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术前管理1、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等。
2、经治医生必须请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查房,共同讨论决定病人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总住院要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各级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
3、所有择期手术及部分病情严重的急诊手术均应经科主任审批,四类手术需填手术审批表,疑难重症大手术、高风险手术、多科联合手术,由主任医生或科主任审批并报医务科备案,致残手术、科研手术、新开展手术由科主任报医务科,由主管院长审批后进行。
4、主刀医师亲自与病人或家属术前谈话,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并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5、手术通知单应由总住院或科主任统一填写,各项目(包括参观人员)均需详细、准确填写到位,如手术室要求接台,科室需配合手术室,自行将接台顺序排好。
6、择期手术,手术通知单需10∶30前送至手术室,急诊需术前____分钟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送手术通知单,并标明“急”字。
7、麻醉医生须于手术前日亲临病房查看二、三、四类手术病人,了解病情:患者身体状况、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再决定麻醉方式,同时了解术前准备情况,如准备不充分有权暂停手术并在病历中写出麻醉评估意见。
8、手术当日病人作好术前准备后,由手术室7∶30带病历将病人接往手术室,手术室护士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手术安排表后方可推入手术间。
9、患者入手术间前,手术室护士应在准备间为患者脱去自身衣服,换上手术服。
二、术中管理1、手术医师须9∶00前进入手术室,进手术室后必须遵循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并协同麻醉医师再次确认手术病人姓名、手术部位。
2、麻醉医生及手术间内所有医护人员应注意语言交流严肃性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时刻注意尊重病人。
3、术中遇到困难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能解决的,应暂停手术,拟请上级医生或医务科进行术中会诊。
术中如需调整手术方式或扩大手术范围需由主刀医师与病人家属谈话,征得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施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风险管理Managing perioperative risk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non-cardiac surgery 重大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日益被认为是一个影响公众健康且需求严重缺乏的领域。
由于高龄、合并症或者手术的复杂性等因素,约15%的住院手术患者并发症风险高,如肺炎或心肌梗死。
高危手术患者占所有围术期死亡的80%。
由于手术量以及相关不良影响大,非心脏手术是导致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
每年全球共实施约2亿5000万例大手术。
贫困国家手术量的增长随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加。
假设住院病死率为1%,每年世界范同内有250万患者的死亡与非心脏手术相关,而并发症的发生至少为病死率的5倍。
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通常会面临功能受限和长期生存时间减少的风险。
各医院间病死率的不同提示术后生存率提高的潜力与需要。
但是,病死率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因而较难制定有效的计划。
我们回顾分析了临床研究、综述和实践指南中有关重大手术患者围术期优化的证据。
为何会发生术后并发症?由手术或麻醉技术失败引起的不良事件已受到了关注和研究,但是较手术量来说其并不常见。
而大多数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一定程度上与手术创伤相关的生理、内分泌和炎性改变相关。
常见的轻微不良反应包括暂时性疼痛和无法活动,但也可发生严重甚至致命的并发症(框图1)。
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结局由手术指征、组织损伤及患者因素(如年龄和合并症)复杂相互作用所决定。
影响术后转归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营养状况不良。
部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是明确的,如肺炎或心肌梗死。
许多患者术后出现非特异性一个或多器官损伤。
围术期脏器功能损伤会降低长期生存率,但其危害并未严重到可以定义为并发症或需要重症监护治疗。
如何预测术后并发症?流行病学证据提示临床医生常常不能识别并发症高危患者以及未能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治疗的分级(按照指南的定义)。
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英国少于三分之一的高危患者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由于大多数死亡发生于高危人群,术前识别此类患者有助于改善围术期医疗质量。
向患者提供更清晰的关于风险的信息,可改变患者的决定或者改变外科大夫关于手术的建议。
围术期风险评估最简单的方法包括识别下列危险因素:如年龄> 65岁、合并症以及大手术等因素。
在英国,非心脏手术患者住院总病死率为1.9%,但是年龄>65岁的患者病死率为3.8%,合并心衰和糖尿病的患者,病死率升高3~5倍。
然而,高危患者围术期处理的专家意见和实践指南中指出,用已知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筛选并不会改善围术期治疗。
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美国心脏协会(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指南通过运动能力对患者进行分级,重点对那些最可能受益的患者进行围术期干预。
由于受方法学的限制,且关于术前评估的研究均为小规模研究,故何种干预措施有效仍不清楚。
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提示,通过心肺运动测试(CPET)或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等无创性心脏负荷测试进行围术期风险评估,可改善高危非心脏手术患者的一年生存率。
这可能与检查结果导致临床治疗的升级相关。
CPET的应用,即在功率自行车运动的同时进行同步的呼吸量测定以提供心肺功能指数(图1),应予特殊的关注。
CPET诊断的运动耐力差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升高相关。
多个小规模研究支持CPET应用,但仍缺乏对CPET 预测精确度的大规模肓性研究。
因此,该测试风险分级的最佳阈值及总临床有效性仍不清楚。
目前,很少有医院拥有足够的资源对每一名合适的患者提供CPET或其他心脏负荷试验。
另一个方法是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简单的客观测试,以确定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患者。
一种新的技术是测量术前血清中的生物标志物。
与临床数据相结合,可以进行基础的风险评估(低危、中危或高危)。
这些信息将指导进一步的临床评估和诊断性检查的应用。
有希望的候选标志物包括B型钠尿肽、通过血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以及心肌肌钙蛋白。
这些生物标志物反映了可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已有器官损伤的水平。
一篇系统性综述确定了B型钠尿肽用于预测短、中期术后结局的潜力。
然而,大多数支持生物标志物用于风险评估的证据均来源于单中心的研究,且临床应用受限。
其他不确定性包括预测的精确度以及风险分级的最佳阈值。
大型国际性试验拟探索最佳的围术期风险评估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简单的初步术前筛查(如年龄、手术类型、血清生物标志物以及临床风险评分)。
评估后,低危组患者将尽早接受手术,而情况复杂的患者则需行进一步评估。
这将改善患者的选择、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能使术后医疗资源得到最合理应用。
哪些干预可以预防术后并发症?近期围术期医学的发展集中于服务的分配与组织,及采取特定医疗干预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
例如,世界卫生组织推行的手术核对表已成为患者安全议程的一部分在全球广泛使用,目前已开展一项队列研究探索核对表引进后对患者结局改善的影响。
围术期β肾上腺受体拮抗剂治疗小规模随机临床试验和一些更大规模的队列研究均提示围术期β肾上腺受体拮抗剂治疗可使患者获益。
术前4周开始服用标准剂量的阿替洛尔或美托洛尔,可以降低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病率,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患者。
随后,一项大型随机试验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围术期服用美托洛尔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从6.9%降至5.8%,但令人失望的是30天内病死率南2.3%增至3.1%。
尽管我们不推荐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围术期β肾上腺受体拮抗剂,但根据病史及心脏负荷试验评估后确定为心肌缺血的高危患者服用β肾上腺受体拮抗剂可能受益。
对所有口服心血管药物治疗的患者,需要仔细制定围术期计划。
这要求医院与社区医疗团队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图1择期重大手术前,患者正进行CPET检查评估围术期风险围术期静脉输液及强心剂应用的优化尽管有关围术期液体治疗的最佳方案仍存在争议,围术期液体治疗指南已帮助建立起临床实践的一致性。
输液量根据体重、补液后生理变量的变化(如心输出量)进行计算,抑或是两者相结合,仍然不确定旧。
小规模、单中心的临床研究结果不一致,但这些结果是围术期液体管理的主要循证证据来源。
随着经食道多普勒超声及动脉波形分析等微创监测的可用性提升,促进了心排出量监测的广泛应用。
该方法主要用于指导腹部手术或近端股骨骨折修复术的患者进行液体和强心治疗。
系统性综述发现该方法可使病死率降低37%,并使住院时间减少2~3天。
英国国家医疗卫生和临床优选研究所(NICE)已认可围术期心输出量监测(经食道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但同时也承认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尽管如此,该技术未能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同时我们饶有兴致地等待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
由于β肾上腺受体拮抗剂降低心输出量,而液体和强心剂治疗增加心输出量,故关于其应用的合理性仍存有疑惑。
目前,心输出量指导的液体治疗被推荐用于大多数腹部手术以及近端股骨骨折修复术的患者。
小剂量强心剂治疗也可用于上述高危人群中。
β肾上腺受体拮抗剂应用的汪据不足,应该严格限制于那些围术期心率升高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的患者。
围术期呼吸治疗手术和麻醉均可导致呼吸功能受损。
术后肺炎发生率为1.5% ,30天病死率超过20% 。
腹部手术后呼吸并发症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腹部手术后胸部理疗尽管在实践中已被接受,但其益处仍不确定,同时系统性综述也不支持其常规应用。
术后早期行无创持续正压通气可能使患者受益。
新近有关中小规模试验的系统性综述发现,该治疗降低了腹部大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病率(相对危险度(RR)0.66;95%可信区间(CI)0.52~0. 85) 。
另一个选择是让高危患者腹部手术术后进行4~6小时的有创通气,以确保患者在完全清醒、心肺功能恢复且肌松药完全拮抗的状态下拔管。
图2接受非心脏大手术的普通和高危患者的治疗流程,并举例说明评估和干预措施。
关键在于有效的计划以及医院与社区卫生保健团队间的沟通术前戒烟至少2个月,才能降低肺炎发病率。
早期的试验证实高浓度吸氧可降低伤口感染发病率,但是后来的大型试验未能证实该结果。
围术期硬膜外麻醉及镇痛的获益可能很少。
然而,随机临床试验和系统性综述分析显示:采用硬膜外途径进行常规术后镇痛可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同时可能改善腹部重大手术和骨科手术患者的生存率(RR 0.89;95% CI0.81~0.98)。
术后重症监护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年龄> 65岁的患者,择期肠道和血管手术的病死率是心脏手术的2~4倍。
该结果部分反映了基础疾病进程的不同,但也突出反映了不同临床条件下患者对不同治疗等级的需求。
心脏手术后常规进行重症监护,而非心脏手术后并不常见。
大多数临床医生相信接受非心脏大手术的高危患者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可获益,但支持其常规应用的证据有限。
系统性综述提示心脏手术后,以护士为主导的规程提供高效优质重症监护甜。
许多医院采取了类似的方法护理非心脏手术患者,以减少由肌松药部分拮抗、疼痛、情绪激动、低体温及呼吸机制受损引起的术后呼吸衰竭。
术后重症监护单元不需要提供所有重症监护病房的高级治疗(如肾脏替代治疗)。
主要目标是提供24小时术后重症监护,由护士主导并程序化驱动的短期有创通气以及心血管支持。
此后大多数患者可转入普通病房,而少数患者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目前重大手术患者术后通常直接回外科病房,当发生并发症时才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我们建议术后常规进行重症监护,可更有效利用医疗资源。
基于护理观察的预警评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判断需要护理升级的患者。
基于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将来可通过血清标志物的测量以补充。
加速术后恢复一种特殊的多模式择期手术围术期治疗方法,又称“促进术后恢复(ERAS)”,已越来越多地用于促进重大手术的术后恢复。
该方法最先用于结直肠癌手术,但目前已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泌尿外科、妇科以及大的关节置换术。
该方法的4个关键组成成分包括:全面的术前评估及准备、最佳的麻醉及微创手术以减少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术后管理(包括早期活动相关疼痛的治疗)和早期恢复正常饮食。
术前应强调患者对术后管理的预期及鼓励患者参与到促进恢复的过程中。
ERAS中的部分内容是有循证医学依据的(如心输出量指导下的液体治疗、硬膜外镇痛及早期肠内营养),而其他内容则是参照专家意见(例如早期活动)。
有关ERSA的随机试验及病例对照研究报道:使用该方法管理的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的同时术后并发症也可能减少,但术后生存率未改善且再住院率有增加的趋势。
在英国,ERAS的应用使医院病床使用减少,且无任何不良临床后果的证据。
能否更好的设计围术期治疗系统?医疗保健系统的设计对发现和控制术后不良事件有重要的影响,并改变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