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防护PPT课件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在为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也不论他(她)是HIV抗体阴性还是阳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加以防护。
其基本特点:
1、HIV潜伏期长,不易被发现; 2、艾滋病症状多样,易误诊; 3、大多数感染者是隐匿的,不易发现(主要原因); 4、社会不接受,病人不愿主动告诉医生。
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
将输液导管与无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统连接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
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性治疗
一旦决定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HIV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7、患者病种(乙肝、丙肝、HIV)和含有病毒的情况、是否正接受治疗,何种药物治疗 8、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
根据暴露级别及暴露原的病毒载量,选用预防方案。
暴露于HIV
HIV职业暴露后的风险评估
经破损皮肤暴露:0.33%(0.2%~0.5%) 经污染针头剌伤:0.33% 经粘膜暴露:0.09%(0.006%~0.5%)
认识(Reconnition)——认清你该做什么,有备无患 重复(Repetition)——正确、熟练、反复地操练 强化(Reinforcement)——在例行操作中反复强 化,使习惯成自然
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锐器伤后处理流程图
其基本特点:
1、HIV潜伏期长,不易被发现; 2、艾滋病症状多样,易误诊; 3、大多数感染者是隐匿的,不易发现(主要原因); 4、社会不接受,病人不愿主动告诉医生。
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
将输液导管与无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统连接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
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性治疗
一旦决定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HIV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7、患者病种(乙肝、丙肝、HIV)和含有病毒的情况、是否正接受治疗,何种药物治疗 8、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
根据暴露级别及暴露原的病毒载量,选用预防方案。
暴露于HIV
HIV职业暴露后的风险评估
经破损皮肤暴露:0.33%(0.2%~0.5%) 经污染针头剌伤:0.33% 经粘膜暴露:0.09%(0.006%~0.5%)
认识(Reconnition)——认清你该做什么,有备无患 重复(Repetition)——正确、熟练、反复地操练 强化(Reinforcement)——在例行操作中反复强 化,使习惯成自然
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锐器伤后处理流程图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防护ppt课件完整版
2024/1/25
25
医务人员权益保障
2024/1/25
获得职业防护的权利
医务人员有权获得必要的职业防护,医院应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 和设施。
获得健康检查的权利
医务人员有权获得定期的健康检查,医院应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和 管理制度。
获得工伤保险的权利
医务人员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患职业病时,有权获得相应的工伤 保险待遇。
其他锐器伤害。
12
额外预防措施
2024/1/25
加强患者筛查和隔离
对于可能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进行筛查和隔离,减少医务 人员暴露的风险。
实施环境清洁和消毒
定期对医疗环境和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降低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强化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
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和防护的认识,加强相关培训和教育,提 高防护意识和技能。
29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建议
2024/1/25
提高医务人员防护意识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危 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完善职业防护设施
医疗机构应加大投入,完善职业防护设施,如提供充足的 防护用品、建立安全的医疗废物处理系统等。
加强职业防护监管
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职业防护工作的监管,确 保各项防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024/1/25
22
06
CATALOGUE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政策与法规
2024/1/25
23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2024/1/25
02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ppt课件
05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置和报告
职业暴露的应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置
1 2
立即停止操作
发生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可能导致 暴露的操作,并尽快离开污染区域。
实施紧急处理
根据暴露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紧急处理措施 ,如清洗伤口、挤出污血、消毒等。
3
评估风险
对职业暴露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暴露源的性质 、暴露时间、暴露方式等,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后 续处理措施。
ERA
注射操作中的自我防护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进行注射操作前,医务人员需穿 戴好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个人
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在注射过程中,医务人员需严格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注
射器和药品。
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注射完成后,医务人员需将使用 过的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废物放 入专用容器内,避免刺伤和交叉
对一些特殊病人,如高度怀疑或确诊 的高传染性病人和特殊感染病人等应 穿隔离衣、戴手套、防护镜等。
严格执行手卫生
医务人员接触污染物品或感染病人后 ,手已经被污染,存在接触传播的危 险因素,如果不认真洗手,就会造成 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
医务人员应当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 ,彻底洗净双手。在接触每个病人前 后均要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以保证 手卫生效果。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ppt课
件
• 引言 • 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 • 医务人员自我防护的原则和措施 • 常见医疗操作中的自我防护
目录
CONTENTS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置和报告 • 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 总结与展望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置和报告
职业暴露的应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置
1 2
立即停止操作
发生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可能导致 暴露的操作,并尽快离开污染区域。
实施紧急处理
根据暴露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紧急处理措施 ,如清洗伤口、挤出污血、消毒等。
3
评估风险
对职业暴露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暴露源的性质 、暴露时间、暴露方式等,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后 续处理措施。
ERA
注射操作中的自我防护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进行注射操作前,医务人员需穿 戴好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个人
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在注射过程中,医务人员需严格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注
射器和药品。
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注射完成后,医务人员需将使用 过的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废物放 入专用容器内,避免刺伤和交叉
对一些特殊病人,如高度怀疑或确诊 的高传染性病人和特殊感染病人等应 穿隔离衣、戴手套、防护镜等。
严格执行手卫生
医务人员接触污染物品或感染病人后 ,手已经被污染,存在接触传播的危 险因素,如果不认真洗手,就会造成 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
医务人员应当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 ,彻底洗净双手。在接触每个病人前 后均要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以保证 手卫生效果。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ppt课
件
• 引言 • 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 • 医务人员自我防护的原则和措施 • 常见医疗操作中的自我防护
目录
CONTENTS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置和报告 • 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 总结与展望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课件
增加。
防护措施不规范
防护措施不规范 01
部分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严格遵 循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等,增 加了感染的风险。
防护意识薄弱 02
部分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的重要性认识不 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发生职业暴 露。
防护设施不完善
1
防护设施不足
一些医疗机构由于资金不足或管理不善,导致医务人员 使用的防护设施不足,如口罩、手套等。
优化设备配置
合理配置医疗设备,确保医务人员在使用 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04
医务人员职业防 护的监管和评估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完善防护设备标 准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制定和完善医务人员使用的 防护设备的标准,并严格监督实施。
建立考核评估体 系
医疗机构应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情况进行定 期考核和评估,确保各项防护措施得到有效执 行。
成功案例介绍
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朝阳医院重视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建立 了一套完善的防护机制,减少了医务人员职 业暴露的风险。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在职业防护方面做得 非常好,他们的医务人员都经过了严格的培 训,采取了多种防护措施,确保了医务人员 的安全。
失败案例分析
某医院手术室发生锐器伤事件,原 因是医务人员未按规定佩戴手套, 导致感染乙肝病毒。
定期开展评估和检查
监管措施
政府或医疗机构应 定期对医务人员的 职业防护情况进行 检查和评估,以确 保安全措施得到有 效执行。
目的和意义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 检查,可以及时发 现和纠正医务人员 职业防护中存在的 问题,降低职业暴 露风险。
实施方案
医疗机构应制定具 体的评估和检查方 案,明确检查内容 和标准,确保评估 和检查工作的科学 性和有效性。
防护措施不规范
防护措施不规范 01
部分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严格遵 循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等,增 加了感染的风险。
防护意识薄弱 02
部分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的重要性认识不 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发生职业暴 露。
防护设施不完善
1
防护设施不足
一些医疗机构由于资金不足或管理不善,导致医务人员 使用的防护设施不足,如口罩、手套等。
优化设备配置
合理配置医疗设备,确保医务人员在使用 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04
医务人员职业防 护的监管和评估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完善防护设备标 准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制定和完善医务人员使用的 防护设备的标准,并严格监督实施。
建立考核评估体 系
医疗机构应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情况进行定 期考核和评估,确保各项防护措施得到有效执 行。
成功案例介绍
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朝阳医院重视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建立 了一套完善的防护机制,减少了医务人员职 业暴露的风险。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在职业防护方面做得 非常好,他们的医务人员都经过了严格的培 训,采取了多种防护措施,确保了医务人员 的安全。
失败案例分析
某医院手术室发生锐器伤事件,原 因是医务人员未按规定佩戴手套, 导致感染乙肝病毒。
定期开展评估和检查
监管措施
政府或医疗机构应 定期对医务人员的 职业防护情况进行 检查和评估,以确 保安全措施得到有 效执行。
目的和意义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 检查,可以及时发 现和纠正医务人员 职业防护中存在的 问题,降低职业暴 露风险。
实施方案
医疗机构应制定具 体的评估和检查方 案,明确检查内容 和标准,确保评估 和检查工作的科学 性和有效性。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教学课件ppt
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技能
04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包括皮肤锐器伤和黏膜锐器伤。
锐器伤的危害
使用安全医疗设备,遵循标准预防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接触。
锐器伤的预防
及时清洗消毒伤口,并在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锐器伤的处理
锐器伤的防护与处理
血液溅洒的防护与处理
药物毒性
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各种药物,如抗肿瘤药、抗生素等,这些药物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化学因素
医院内各种病人携带的细菌、病毒等可能通过空气、接触等途径传播给医务人员。
细菌感染
如SARS、埃博拉出血热等疾病可能对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病毒感染
生物因素
工作压力
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可能导致身体疲劳、心理压力增大。
精神卫生问题
面对生死、痛苦等场景,医务人员可能产生心理压力和焦虑等情绪问题。
职业紧张与心理因素
工作环境
医院内的工作环境可能对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如空气质量、空间布局等。
社会舆论
医务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可能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从而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
03
培训内容设计
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培训的灵活性和效果。
培训方式选择
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效果评价与反馈
制定评价标准
制定客观、全面的评价标准,包括培训内容、教师、设施等方面。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评估现有培训资源
了解不同科室、不同岗位医务人员的具体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分析医务人员需求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与标准预防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医务1月至2003年6月,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
爆发流行。医务人员首先受到本地区第一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感染冲击。 卫生部正式公布医务人员感染率为18.38%,此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爆 发流行,把医院感染推到了一个重要地位,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性与职业 保健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医务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工作过程中被感染的几率很大。其中血 源性病原体频发于医疗机构,是对医务工作者构成极为重要的感染性疾病 威胁。职业性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最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进 入医务人员的血流,包括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 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其中最主要(95%)的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接触过急性或慢性HBV感染者血液和体液的人员 可通过皮肤或粘膜传播HBV。感染的潜伏期为45~180天(平均60~92天)。 可通过血清学检查HbAg阳性者证实是否感染了HBV。接触血液和体液的医 务人员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HBV感染,这已得到广泛认同。另外,一些
我国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针剌伤在临床的发生率极高。1075人中有 866人发生过针刺伤,刺伤率高达80.6%。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特别是 护士有很高的皮肤损伤率,属于感染肝炎病毒和HIV的高危人群,存在着极 大的职业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推广和强化标准预防 美国CDC 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形成了标准预 防,在传染病存在时按其传播途径采用空气、飞沫、接触隔离。经过SARS 暴发流行期间的验证,实施“标准预防”是成功、有效、经济的医院感染控 制的主要策略。 1.1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1.1.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 染性,需要隔离。 1.1.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1.1.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 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医务1月至2003年6月,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
爆发流行。医务人员首先受到本地区第一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感染冲击。 卫生部正式公布医务人员感染率为18.38%,此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爆 发流行,把医院感染推到了一个重要地位,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性与职业 保健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医务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工作过程中被感染的几率很大。其中血 源性病原体频发于医疗机构,是对医务工作者构成极为重要的感染性疾病 威胁。职业性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最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进 入医务人员的血流,包括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 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其中最主要(95%)的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接触过急性或慢性HBV感染者血液和体液的人员 可通过皮肤或粘膜传播HBV。感染的潜伏期为45~180天(平均60~92天)。 可通过血清学检查HbAg阳性者证实是否感染了HBV。接触血液和体液的医 务人员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HBV感染,这已得到广泛认同。另外,一些
我国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针剌伤在临床的发生率极高。1075人中有 866人发生过针刺伤,刺伤率高达80.6%。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特别是 护士有很高的皮肤损伤率,属于感染肝炎病毒和HIV的高危人群,存在着极 大的职业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推广和强化标准预防 美国CDC 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形成了标准预 防,在传染病存在时按其传播途径采用空气、飞沫、接触隔离。经过SARS 暴发流行期间的验证,实施“标准预防”是成功、有效、经济的医院感染控 制的主要策略。 1.1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1.1.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 染性,需要隔离。 1.1.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1.1.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 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标准预防和个人防护技术ppt课件
您还记得吗?
如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5个重要时刻)
国外提出“病人手卫生九个时刻”
2012年5月AJIC“以病人为中心的手卫生:感染预防的下一步策略”: ① 使用过马桶或便盆后; ② 用餐、吃药或把东西放进嘴之前; ③ 接受检查或治疗后回到病房时; ④ 接触任何皮肤破损(伤口、敷料、导管)或者任何治疗程序(透析、 静脉输液、注射)之前; ⑤ 透析、接触中心静脉或其他导管之前; ⑥ 手看上去脏了; ⑦ 咳嗽、喷嚏或接触鼻子和嘴之后; ⑧ 当担心是否清洁的时候; ⑨ 与探视者互动前后。
使用医用防护口罩前应进行适合性检验!
适合性检验利用一种喷雾的方法,在佩戴口罩后,检验 佩戴者是否“感受”到口罩的泄漏,感受来自喷雾试剂所 具有的味道,鼻子闻不到,但舌头可以尝到,而喷雾的颗 粒大小设计成合格口罩滤过能100%过滤的范围,所以当佩 戴者感到有味道时(如苦味),说明口罩存在泄漏,这不 仅能判断口罩是否合适,也帮助使用者了解口罩佩戴和调 节方法,若用这个方法检验单纯的一次性外科口罩或纱布 口罩,佩戴者很快就会尝到味道,无法通过检验。 • 关于如何采用适合性检验,国家标准GB/T 18664-2002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附录E 提供了详细 的说明。 •
3.5空气传播 airborne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 病传播。 3.6飞沫传播 droplet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 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3.7接触传播 contact transmission 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措施3、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
如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5个重要时刻)
国外提出“病人手卫生九个时刻”
2012年5月AJIC“以病人为中心的手卫生:感染预防的下一步策略”: ① 使用过马桶或便盆后; ② 用餐、吃药或把东西放进嘴之前; ③ 接受检查或治疗后回到病房时; ④ 接触任何皮肤破损(伤口、敷料、导管)或者任何治疗程序(透析、 静脉输液、注射)之前; ⑤ 透析、接触中心静脉或其他导管之前; ⑥ 手看上去脏了; ⑦ 咳嗽、喷嚏或接触鼻子和嘴之后; ⑧ 当担心是否清洁的时候; ⑨ 与探视者互动前后。
使用医用防护口罩前应进行适合性检验!
适合性检验利用一种喷雾的方法,在佩戴口罩后,检验 佩戴者是否“感受”到口罩的泄漏,感受来自喷雾试剂所 具有的味道,鼻子闻不到,但舌头可以尝到,而喷雾的颗 粒大小设计成合格口罩滤过能100%过滤的范围,所以当佩 戴者感到有味道时(如苦味),说明口罩存在泄漏,这不 仅能判断口罩是否合适,也帮助使用者了解口罩佩戴和调 节方法,若用这个方法检验单纯的一次性外科口罩或纱布 口罩,佩戴者很快就会尝到味道,无法通过检验。 • 关于如何采用适合性检验,国家标准GB/T 18664-2002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附录E 提供了详细 的说明。 •
3.5空气传播 airborne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 病传播。 3.6飞沫传播 droplet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 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3.7接触传播 contact transmission 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措施3、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与标准预防ppt课件
23
标准预防
根据预期的可能暴露选用手套、隔离 衣、口罩、护目镜及安全注射 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 与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 传播的危险性 ,起到了双向防护的作用
24
标准预防
血液 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非完整性皮肤粘膜
25
配置洗手和洗眼设施;
26
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级别
一级防护 (基本防护)
适用对象:普通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防护配备:工作服/隔离服、工作帽和医用口罩 防护要求: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手卫生
27
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级别
二级防护 (加强防护)
适用对象:直接接触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等传染病患者的所有人员 防护配备:手套、口罩(N95)、护目镜 直接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
对患者进行常规检验的人员
7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 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 90%是由针刺伤所致,护士占80%。
• 针刺发生于:
• 注射 • 抽血 • 静脉穿刺或拔除 • 锐器处理 • 医疗废物处理 • 外科手术缝合
8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回套
用手去除针头
9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远离针翼部位拔 除静脉输液针头
拔出针头时
5
职业暴露人群
1%
4%
3%
6%
15% 30.3次
/100人.年
41.3次 /100人.年
55.7次 /100人.年
43%
28%
NaSH 2008年监测数据
护士 医生 技术员 保洁人员 学生 牙科 其他
6
引起锐器伤的器具
2%
3%
10%
6%
4%
标准预防
根据预期的可能暴露选用手套、隔离 衣、口罩、护目镜及安全注射 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 与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 传播的危险性 ,起到了双向防护的作用
24
标准预防
血液 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非完整性皮肤粘膜
25
配置洗手和洗眼设施;
26
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级别
一级防护 (基本防护)
适用对象:普通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防护配备:工作服/隔离服、工作帽和医用口罩 防护要求: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手卫生
27
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级别
二级防护 (加强防护)
适用对象:直接接触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等传染病患者的所有人员 防护配备:手套、口罩(N95)、护目镜 直接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
对患者进行常规检验的人员
7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 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 90%是由针刺伤所致,护士占80%。
• 针刺发生于:
• 注射 • 抽血 • 静脉穿刺或拔除 • 锐器处理 • 医疗废物处理 • 外科手术缝合
8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回套
用手去除针头
9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远离针翼部位拔 除静脉输液针头
拔出针头时
5
职业暴露人群
1%
4%
3%
6%
15% 30.3次
/100人.年
41.3次 /100人.年
55.7次 /100人.年
43%
28%
NaSH 2008年监测数据
护士 医生 技术员 保洁人员 学生 牙科 其他
6
引起锐器伤的器具
2%
3%
10%
6%
4%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PPT
VS
环境保护要求
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需遵循环境保护要 求,如减少废弃物产生、节约资源、防止 二次污染等,确保废弃物处理不对环境造 成不良影响。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健康监测与异常情况处 理
定期体检制度和健康档案管理
定期体检制度
01
针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特点,制定全面、细致的体检计划,包括
医务人员面临风险
生物性风险
化学性风险
物理性风险
心理社会性风险
如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感染,传染病传播等。
如消毒剂、化疗药物等 有毒有害物质接触。
如辐射、噪音、锐器伤 等。
如工作压力、暴力伤医 事件等。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法律法规
《职业病防治法》、《医院感染 管理办法》等明确了医务人员的 职业防护权益和责任。
正确佩戴和脱卸流程示范
佩戴口罩
应确保口罩紧贴面部、无缝隙,注意 调整鼻夹和系带,避免触摸口罩外侧 。
穿戴手套
脱卸流程
应在指定区域按照正确顺序脱卸个人 防护用品,避免污染环境和自身。同 时,应注意手卫生和消毒工作。
应先戴手套再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注 意手套应套在袖口外面。
REPORT
CATALOG
DATE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概述
职业防护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职业防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为预防 和减少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身心健 康和生命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重要性
有效保护医务人员免受职业暴露和感 染,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质量, 维护医务人员健康权益,提高工作满 意度和团队凝聚力。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ppt幻灯片课件
如血液等溅入口腔、眼睛等粘膜:应当用生理盐水或清
水反复长时间冲洗。禁止用氯霉素等眼药水冲洗。
如发生皮肤针刺等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 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
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在冲洗伤口后,
立即用消毒液(75%酒精、0.5%碘伏、0.2%-0.5%过氧乙 酸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
整个过程中应
洗手、带手套 从容不迫 如患者抵抗或慌
将输液导管与无
张,可寻求帮助
针系统连接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 传递器械 - 不要直接传递
2
50
使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2)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尖锐物收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
2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 作时,应穿隔离衣
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防护服
2
37
2.空气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
患者应隔离治疗
负压病房
悬挂隔离标识
严格空气消毒
病人条件允许时,佩戴外科口罩
医务人员进入患者病房时戴帽子、N95口罩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 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
2
39
三、锐器伤的预防
➢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 由针刺伤所致,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 护士占80%
2
40
由于污染的针头或锐器伤感染性疾 病的传播几率
HBV
6.0-30.0%
HCV
0.4- 6.0%
HIV
0.25-0.4%
2
41
据估计:
水反复长时间冲洗。禁止用氯霉素等眼药水冲洗。
如发生皮肤针刺等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 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
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在冲洗伤口后,
立即用消毒液(75%酒精、0.5%碘伏、0.2%-0.5%过氧乙 酸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
整个过程中应
洗手、带手套 从容不迫 如患者抵抗或慌
将输液导管与无
张,可寻求帮助
针系统连接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 传递器械 - 不要直接传递
2
50
使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2)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尖锐物收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
2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 作时,应穿隔离衣
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防护服
2
37
2.空气传播:主要感染控制方法
患者应隔离治疗
负压病房
悬挂隔离标识
严格空气消毒
病人条件允许时,佩戴外科口罩
医务人员进入患者病房时戴帽子、N95口罩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 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
2
39
三、锐器伤的预防
➢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 由针刺伤所致,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 护士占80%
2
40
由于污染的针头或锐器伤感染性疾 病的传播几率
HBV
6.0-30.0%
HCV
0.4- 6.0%
HIV
0.25-0.4%
2
41
据估计:
标准预防与个人防护ppt课件
29
脱卸防护服
脱卸原则:清洁手务必不要接 触污染面。 脱卸顺序: 1、解开防护服拉链 2、脱去防护帽部分 3、将袖子脱出 4、双手抓住内面,将内面朝外 轻轻卷至踝部 5、连同防护鞋(靴)一起脱下
30
05
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或物品的处理
31
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或物品的处理
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个病人使用前根据需要进 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 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 ➢当接污触染血的液环、境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 ➢手套伤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3
标准预防
1 手卫生 2 戴手套 3 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 4 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5 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或物品的处理 6 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
4
标准预防
7
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 吸机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
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8 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
9 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
医用外科口罩用于飞沫隔离的防护,在感 染性疾病科以及发热门诊等需要佩戴医用 外科口罩。
19
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1、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 2、1、口将罩口下罩方罩带住系鼻于、颈口后及,下巴,
3、2、上口方罩带下系方于带头系顶于中颈部后,,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1、3、将上口方罩带罩系住于鼻头、顶口中及部下,巴, 2、4、口将罩双下手方指带尖系放于于颈鼻后夹,上,从中 间 3、位上置方开带始系,于用头手顶指中向部内,按压,并逐步 4、将双手指尖放于鼻夹上,从中 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 两侧
脱卸防护服
脱卸原则:清洁手务必不要接 触污染面。 脱卸顺序: 1、解开防护服拉链 2、脱去防护帽部分 3、将袖子脱出 4、双手抓住内面,将内面朝外 轻轻卷至踝部 5、连同防护鞋(靴)一起脱下
30
05
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或物品的处理
31
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或物品的处理
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个病人使用前根据需要进 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 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 ➢当接污触染血的液环、境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 ➢手套伤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3
标准预防
1 手卫生 2 戴手套 3 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 4 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5 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或物品的处理 6 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
4
标准预防
7
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 吸机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
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8 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
9 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
医用外科口罩用于飞沫隔离的防护,在感 染性疾病科以及发热门诊等需要佩戴医用 外科口罩。
19
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1、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 2、1、口将罩口下罩方罩带住系鼻于、颈口后及,下巴,
3、2、上口方罩带下系方于带头系顶于中颈部后,,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1、3、将上口方罩带罩系住于鼻头、顶口中及部下,巴, 2、4、口将罩双下手方指带尖系放于于颈鼻后夹,上,从中 间 3、位上置方开带始系,于用头手顶指中向部内,按压,并逐步 4、将双手指尖放于鼻夹上,从中 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 两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提出 了“标准预防”
❖它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法的许多特点进行 综合
❖是针对所有医院中接受治疗的病人而采取的预防 措施 (不必考虑其诊断 )
❖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 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 ,起到了双 向防护的作用
5
73所医院,观察15718例
673 2327 2074
2845
接触病人后
395 2141
934 1320
接触物品后
手套 未采取 擦手 洗手
19
美国手卫生依从性改进工具
20 2020/3/29
手套
❖ 乳胶, 腈类 & 乙烯类等材料 ❖ 手套不能重复使用,更换要及时. 如果手套的防
护效果没有改变可以消毒后重复使用 ❖ 需要有一定弹性,必须盖住袖口 ❖ 不要在公共场所戴手套 ❖ 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 ❖ 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4−7 Standard Precautions: Respiratory Infection Control in Health Care Facilities
手卫生
2020/3/29
手动洗手龙头
8
上海市11所医院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 菌(MDR-ABA)定植情况调查
2020/3/29 9
21
戴手套的优点
❖ 减少病原体迁移到手上或从手上迁移出来的最 好方法
❖ 如果规范地戴手套及更换,成本效果好 ❖ 手套的类型,用途和材料比较多样 ❖ 降低病原体双向传播的危险 ❖ 明显减少被针头刺破皮肤的几率,保护不受血
医务人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高晓东
锐器伤案例1
2
锐器伤案例2
❖某省市二乙医院护士长在临床操作中被针头刺伤 ,怀疑该病人为HIV患者
➢ 医院不提供HIV监测
❖她说服病人抽血后自行送CDC检测
➢ CDC不接收,原因—不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她回到医院找到容器重新送检
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交手1换5大进拇行指旋转搓擦,
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
Hand Hygiene Technique酒精
16 2020/3/29
WHO关于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 的六个指征包括:
1、接触病人前后 2、摘除手套后 3、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4、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粘膜、破损的皮肤
➢ CDC仍不接收,原因—需要医院开证明和化验单
❖她将血样留到CDC,回到医院开好证明返回CDC
➢ 病人血样遗失
❖她重新回医院说服病人再抽取血样送CDC
➢HIV阳性
3
锐器伤案例3
痛!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
我们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当小雪站在您的面前:
4
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s)
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
6
The main elements of standard precautions
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
❖Hand hygiene 手卫生 ❖Use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to avoid
contact with patient’s body fluids and non-intact skin 使用 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接触病人的体液和非完整的皮肤 ❖Respiratory hygiene and cough etiquette 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节 ❖Prevention of injury from needles and other sharp objects 预防锐器伤 ❖Linen and waste management 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Cleaning and disinf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respiratory equipment 清洁消毒环境和呼吸道设备
洗手 … 已经属于过去的行为了
(手部有可见脏物时除外)
酒精类手消毒液是 卫生保健的标准
10 2020/3/29
Time constraint = major obstacle for hand hygiene
handwashing hand antisepsis 1 to 1.5 min
2020/3/29
百分位数 25% 50% 90% 22.9 33.95 64.12 6.46 8.57 12.06 10.27 18.62 26.83 1.35 3.43 8.51 25.28 34.53 59.20 6.49 8.43 12.53 13.93 19.03 36.06 2.06 3.85 9.70
国外文献报告:ICU 快速手消毒液24~75ml/d.床
或者伤口敷料后 5、从病人脏的身体部位到干净的身体部位 6、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无生物物体(包括医疗
器械)后
17
皂液和快速手消毒液用量
年份 类型
皂液 2009年 快速手
消毒液
皂液 2010年 快速手
消毒液
部门
ICU 病区 ICU 病区 ICU 病区 ICU 病区
平均数
37.64 8.63 18.07 3.95 37.97 8.50 20.64 4.45
Use standard precautions for 标准预防应用于
❖Caring for patients, regardless of their diagnosis
❖所有病人的诊疗活动, 不论病人的诊断是什么
Handling contaminated equipment and instruments
alcohol-based hand rub
15 to 20 sec
11
12 2020/3/29
13 2020/3/29
手卫生
容易产生遗漏
手掌
2020/3/29
手背 14
六部洗手法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
2020/3/29
18
2020/3/29
上海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项目—基线调查 (2011.11.17---2011.1.31)
100%
844
90%
352
211
80%
244
70%
589
2359
60%
50%
629
948
40%
762
30%
20%
1846
684
10%
345
0%
接触病人前 无菌操作前 接触体液后
❖它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法的许多特点进行 综合
❖是针对所有医院中接受治疗的病人而采取的预防 措施 (不必考虑其诊断 )
❖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 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 ,起到了双 向防护的作用
5
73所医院,观察15718例
673 2327 2074
2845
接触病人后
395 2141
934 1320
接触物品后
手套 未采取 擦手 洗手
19
美国手卫生依从性改进工具
20 2020/3/29
手套
❖ 乳胶, 腈类 & 乙烯类等材料 ❖ 手套不能重复使用,更换要及时. 如果手套的防
护效果没有改变可以消毒后重复使用 ❖ 需要有一定弹性,必须盖住袖口 ❖ 不要在公共场所戴手套 ❖ 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 ❖ 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4−7 Standard Precautions: Respiratory Infection Control in Health Care Facilities
手卫生
2020/3/29
手动洗手龙头
8
上海市11所医院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 菌(MDR-ABA)定植情况调查
2020/3/29 9
21
戴手套的优点
❖ 减少病原体迁移到手上或从手上迁移出来的最 好方法
❖ 如果规范地戴手套及更换,成本效果好 ❖ 手套的类型,用途和材料比较多样 ❖ 降低病原体双向传播的危险 ❖ 明显减少被针头刺破皮肤的几率,保护不受血
医务人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高晓东
锐器伤案例1
2
锐器伤案例2
❖某省市二乙医院护士长在临床操作中被针头刺伤 ,怀疑该病人为HIV患者
➢ 医院不提供HIV监测
❖她说服病人抽血后自行送CDC检测
➢ CDC不接收,原因—不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她回到医院找到容器重新送检
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交手1换5大进拇行指旋转搓擦,
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
Hand Hygiene Technique酒精
16 2020/3/29
WHO关于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 的六个指征包括:
1、接触病人前后 2、摘除手套后 3、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4、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粘膜、破损的皮肤
➢ CDC仍不接收,原因—需要医院开证明和化验单
❖她将血样留到CDC,回到医院开好证明返回CDC
➢ 病人血样遗失
❖她重新回医院说服病人再抽取血样送CDC
➢HIV阳性
3
锐器伤案例3
痛!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
我们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当小雪站在您的面前:
4
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s)
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
6
The main elements of standard precautions
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
❖Hand hygiene 手卫生 ❖Use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to avoid
contact with patient’s body fluids and non-intact skin 使用 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接触病人的体液和非完整的皮肤 ❖Respiratory hygiene and cough etiquette 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节 ❖Prevention of injury from needles and other sharp objects 预防锐器伤 ❖Linen and waste management 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Cleaning and disinf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respiratory equipment 清洁消毒环境和呼吸道设备
洗手 … 已经属于过去的行为了
(手部有可见脏物时除外)
酒精类手消毒液是 卫生保健的标准
10 2020/3/29
Time constraint = major obstacle for hand hygiene
handwashing hand antisepsis 1 to 1.5 min
2020/3/29
百分位数 25% 50% 90% 22.9 33.95 64.12 6.46 8.57 12.06 10.27 18.62 26.83 1.35 3.43 8.51 25.28 34.53 59.20 6.49 8.43 12.53 13.93 19.03 36.06 2.06 3.85 9.70
国外文献报告:ICU 快速手消毒液24~75ml/d.床
或者伤口敷料后 5、从病人脏的身体部位到干净的身体部位 6、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无生物物体(包括医疗
器械)后
17
皂液和快速手消毒液用量
年份 类型
皂液 2009年 快速手
消毒液
皂液 2010年 快速手
消毒液
部门
ICU 病区 ICU 病区 ICU 病区 ICU 病区
平均数
37.64 8.63 18.07 3.95 37.97 8.50 20.64 4.45
Use standard precautions for 标准预防应用于
❖Caring for patients, regardless of their diagnosis
❖所有病人的诊疗活动, 不论病人的诊断是什么
Handling contaminated equipment and instruments
alcohol-based hand rub
15 to 20 sec
11
12 2020/3/29
13 2020/3/29
手卫生
容易产生遗漏
手掌
2020/3/29
手背 14
六部洗手法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
2020/3/29
18
2020/3/29
上海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项目—基线调查 (2011.11.17---2011.1.31)
100%
844
90%
352
211
80%
244
70%
589
2359
60%
50%
629
948
40%
762
30%
20%
1846
684
10%
345
0%
接触病人前 无菌操作前 接触体液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