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试卷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16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16](https://img.taocdn.com/s3/m/f797d9bfa0116c175f0e487a.png)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16(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选择( )是研究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科学地选择是保证结果科学性与可靠性的基本前提。
(分数:2.00)A.研究课题B.研究的被试群体√C.研究方法D.研究变量解析:3.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
(分数:2.00)A.冯特B.华生C.费希纳√D.韦伯解析:4.下面不会引起天花板效应的是( )。
(分数:2.00)A.被试不具代表性B.让四年级学生做10以下加减法√C.题目过难D.被试不了解实验目的解析:5.一项实验拟考查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记忆,则材料是( )。
(分数:2.00)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解析:6.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 )心理过程的研究。
(分数:2.00)A.有意识B.无意识√C.前意识D.潜意识解析:7.库柏(L.A.Cooper)和谢帕德(R.N.Shepard)在“心理旋转”试验中发现,每种反应都包括最基本的选择反应时即基线反应时,反应基线反应时的刺激旋转角度是( )。
(分数:2.00)A.0°√B.90°C.180°D.270°解析:8.内隐联想测验是对( )进行测量。
(分数:2.00)A.内隐社会认知√B.内隐记忆C.无意识想象D.无意识推理解析:9.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 )。
(分数:2.00)A.极限法B.恒定刺激法√C.阶梯法D.平均差误法解析:10.极限法与阶梯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
(分数:2.00)A.刺激按渐增和渐减两个系列交替进行B.每一系列的刺激强度包括足够大的范围C.刺激强度按递增或递减的方式连续进行√D.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解析:11.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 )。
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主要的心理学实验)-试卷1
![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主要的心理学实验)-试卷1](https://img.taocdn.com/s3/m/ffb51e4f5901020207409ce6.png)
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主要的心理学实验)-试卷1(总分:9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8,分数:16.00)1.声音方向定位线索有哪些?(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归纳起来有:(1)双耳强度差。
当双耳离声源的距离不同时,会产生强度上的差异。
声源很少发自人体的正中面,这样它与双耳的距离之差就产生双耳强度差。
向头部投投影一个声影(类似于光的影子),与声源方向相反的一耳处在声影之中,从侧面来的声音必须绕过头部才能达到另一耳。
在声音到达之前,很多声波已被头部与其周围物体吸收,因此到达另一耳的声音强度相对比较弱。
(2)双耳时间差。
来自非正中面的声音,不仅会产生双耳强度差,而且还会产生双耳时间差。
这一原理易被人理解。
双耳时间差是辨别声音方向的重要线索。
人体头部近似球形,两耳间的半圆周约为27.6厘米,声音到达两耳的时差的最大值(即与人体正中面成90度时)约为0.5毫秒。
假如声源位于正中面上(如正前方、正后方),声波同时到达两耳时差为零。
其他情况则介于零和极大值之间。
听分析器正是利用这时间上的差别,来确定声源的方位。
(3)双耳周相差。
如果声源不在正中面上,不仅会产生双耳强度差和双耳时间差,而且还会出现双耳周相差。
这是因为声波是由一系列的正压和负压组成的,所以在任何瞬间,最大的正压到达两耳的时间都不同,声调在两耳就可能产生周相差。
在日常生活中,双耳周相差线索在低频上较为有效,因为两耳的距离有27.5厘米,距离相当大,容易显出周相差;相反,高频的波长短,周相差出现在高频的几率就较小,可靠性差些。
上述三种双耳线索总是融汇在一起的,它们之间各自提供着既有联系又各不相同的信息。
三种双耳线索的协同作用,使我们能正确地进行听觉定位。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18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18](https://img.taocdn.com/s3/m/14eff56aba1aa8114431d9a4.png)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18(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 )。
(分数:2.00)A.时距信息√B.加工机制C.通道D.实验解析:3.做一个心理学研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 )。
(分数:2.00)A.研究课题√B.实验设计C.变量的控制D.因变量的指标解析:4.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以下伦理道德,除了( )。
(分数:2.00)A.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B.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C.保密原则D.给被试一定的被试费用√解析:5.随着时间的经过,被试内部历程发生改变,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真实性,这是指( )。
(分数:2.00)A.历史B.选择C.成熟√D.亡失解析:6.在心理学实验中,要求特征是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之一,反映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 )。
(分数:2.00)A.Stroop效应B.练习效应C.霍桑效应√D.序列效应解析:7.练习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相当密切,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反应时会( )。
(分数:2.00)A.一直增加B.一直减少C.先增加然后趋于稳定√D.先减少然后趋于稳定解析:8.唐德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B、C三种反应。
其中A反应时也称( )。
(分数:2.00)A.基线时间√B.准备时间C.选择反应D.辨别反应解析:9.当噪音出现的条件下,被试作出“有信号”判断的概率,称作( )的条件概率。
(分数:2.00)A.击中B.漏报C.虚报√D.正确拒绝解析:10.有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的量表是( )。
(分数:2.00)A.等级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例量表解析:11.( )负责协调各子系统之间的活动,且与长时记忆保持联系。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2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21](https://img.taocdn.com/s3/m/c937afe3ec3a87c24028c4a4.png)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21(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2,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拉丁方实验设计属于(分数:2.00)A.被试内设计√B.被试间设计C.混合设计D.对照组设计解析:解析:ABBA法和拉丁方设计是被试内设计中平衡实验材料顺序误差的两种方法。
因此本题选A。
3.在一个2×2的被试内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3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分数:2.00)A.30 √B.60C.90D.120解析:解析:在被试内设计中,每个被试接受所有的处理,因此每种处理使用多少被试,整个实验就需要多少被试,因此本题选A。
4.在一个3×2的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若每种处理使用3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分数:2.00)A.30B.60C.90 √D.180解析:解析:在这个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说明共有三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在被试内因素上进行两种处理,使用同样的被试。
因此,三个实验组共需90名被试。
故本题选C。
5.在2×3的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2种水平。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的因素有(分数:2.00)A.2个√B.3个C.5个D.6个解析:解析:当实验设计用A×B表示时,说明研究的因素有两个,研究因素的数量与设计类型和每种因素涉及的水平数没有关系。
因此本题选A。
6.在探讨情绪(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活动性质(丰富、单调)、估计方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评估、事后回忆)对时间估计的影响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分数:2.00)A.二因素设计B.三因素设计√C.四因素设计D.三水平设计解析:解析:实验设计名称中的因素就是自变量。
心理学研究与实验设计考试考核试卷
![心理学研究与实验设计考试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860b05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14.png)
10.一份完整的心理学实验报告应包括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_______。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在实验设计中,自变量是研究者观察的变量。()
2.实验的内部效度与实验的外部效度总是正相关的。()
D.主成分分析
20.在心理学实验报告中,以下哪些内容是通常必须包含的?()
A.实验目的
B.方法论
C.结果
D.讨论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在心理学实验中,自变量是研究者有意改变的_______。
2.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_______。
3.实验设计的两个基本类型是实验组和_______。
4.为了提高实验的外部效度,应该采用_______的样本。
5.实验中的随机分配是为了保证各组之间的_______。
6.在心理学实验中,如果实验者知道实验目的,可能会产生_______效应。
7.为了控制实验误差,可以采用_______设计。
8.实验结果的统计显著性是指结果发生的概率低于_______水平。
8.双盲设计可以同时防止实验者效应和需求特征。(√)
9.在实验报告中,不需要提供实验参与者的个人信息。(√)
10.判断题的答案只能是√或×,不能有其他标记。(√)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实验设计中如何确保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平衡,并给出具体的策略。
2.描述心理学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几种偏差,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尽量避免这些偏差。
A.随机分配
B.分层
实验心理学试题和串讲
![实验心理学试题和串讲](https://img.taocdn.com/s3/m/43c2882eb4daa58da0114ae6.png)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实验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2108)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2.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内按照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当被试之间的个别差异无法消除的时候,应该采用A. 组内设计B.组间设计C. 混合设计D.组内和组间设计均可2.对于实验设计中的某个自变量,如果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很可能会影响另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实验,那么,这个自变量A. 应该按组内设计安排 B.应该按组间设计安排C. 按组内和组内设计安排均可 D.是无法安排的3.在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允许被试作三类回答时,相等地带的下限是A. 25%感觉弱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B.25%感觉等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C. 50%感觉弱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D.50%感觉等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4.如果我们用数量估计法制作比例量表,实验的结果会支持A.韦伯定律B.费希纳定律C. 格拉斯曼定律D.斯蒂文斯定律5.在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当噪音呈现而被判断为无信号时叫做A. 击中B.漏报C. 虚报D.正确否定6.声音刺激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叫A. 听觉适应B.听觉疲劳C. 听觉对比D.职业性耳聋7.嗅觉的交叉适应,表现为对一种气味适应后,将会使另一种有关气味的感觉阈限A. 降低B.提高C. 固定不变D.先降后提高8.对于短时记忆遗忘的原因有两种观点,主张遗忘是信息的自然衰退,时间是遗忘的原因的心理学家是A. 艾宾浩斯B.斯波灵C. 彼得森D.凯佩尔9.斯塔尔所做的儿童听偏好实验是为了证明A. 儿童的语言知觉B.儿童对文法的理解C. 儿童对句子意义的理解D.母亲言语行为与儿童词汇量的关系10.“我看这本书很合适”这句话是—个歧义句,从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到A. 句子可以有不同的表层结构,却可以有相同的深层结构B.句子可以有不同的深层结构,却可以有相似的表层结构C. 句子可以有相似的表层结构,又可以有相同的深层结构D.句子可以有完全相同的表层结构,却可以有非常不同的深层结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自考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含答案)
![自考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65145fdd36a32d7275815c.png)
《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1990年~2010年1999年北京自考实验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1. 刺激复合感觉器官,会对反应时产生下列哪些影响(D )4P114A. 减慢B. 无影响C. 先减慢后加快D. 加快2. 两点阈是哪一种阈限(A )5P152A. 绝对阈限B. 差别阈限C. 绝对差别阈限D. 相对差别阈限3. 在单字学习的再认和再测验中,能够再认和再现的单字在全部学过的单字中的百分比就是(D )1P4A. 自变量B. 控制变量C. 潜在自变量D. 因变量4. 实验结果要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组内设计是(C )2P18A. 较困难的B. 不可能的C. 较容易的D. 肯定的5. 司机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或绿灯时的反应属于(A )4P110A. 选择反应B. 简单反应C. 辨别反应D. 延缓反应6. 实验中出现低限效应的原因是(B )1P6A. 任务中等困难B. 任务过于困难C. 练习交数不够D. 任务过于容易7. 当进行再认测验时,低频字比高频字成绩(C )6P200A. 更差B. 一样C. 更好D. 无规律8. 对一种气味适应后对另一种在气味的阈限将( B )5P151A. 不影响B. 提高C. 降低D. 先提高后降低9. 恒定刺激法实验中,三类回答的实验易受被试哪些方面的影响( A )3P70A. 态度B. 血压C. 性别D. 智力10. 因变量的效度是指( B )1P5A. 一致性B. 有效性C. 敏感性D. 可测量性二、多项选择1. 儿童的电报语言包括(AC )7P208A. 内容词B. 轴心词C. 算符D. 开放性词2. 知觉恒常性包括(BD )5P165A. 嗅适应B. 大小恒常性C. 视网膜象的恒常性D. 颜色恒常性3. 从长远观点来看,对解决问题更有效的策略是( AD )8P248A. 理解B. 死记硬背C. 机械背诵D. 学会推理4. 反应时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ABD )4P116A. 额外动机B. 预备时间C. 智力D. 年龄5. 下列词对中哪些属于联系群集( ABC )6P194A. 粉笔-黑板B. 桌子-椅子C. 男人-女人D. 狗-房屋三 、填空1. 正常人比胖人更多地受 饥饿 影响而进食;胖人比正常人更多地受食物的 外现程度 的影响进食。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14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14](https://img.taocdn.com/s3/m/0a62c8e8a58da0116c17497a.png)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14(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4,分数:10.00)1.单项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三名学生都试图探讨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学生A随机抽取了90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然后计算动机分数与这些学生的某一学科成绩分数的相关。
学生B随机抽取90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根据动机分数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组,然后比较这三组在某一学科成绩上的差异。
学生C随机抽取90名大学生,把这些被试随机分成三组。
第一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100元,第二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50元,第三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5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让三组学生接受该学习内容的测验,然后考察三组被试的成绩是否存在差异。
(分数:6.00)(1).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非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学生A √B.学生BC.学生CD.都没有解析:解析:学生A的研究中考察的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相关关系,属于非实验设计。
本题选A。
(2).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学生AB.学生B √C.学生CD.都没有解析:解析:学生B的研究把学习动机作为一个被试变量,不同动机水平组的学生不是由实验者随机分配的,因此属于准实验设计。
本题选B。
(3).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真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学生AB.学生BC.学生C √D.都没有解析:解析:学生C的研究中,被试的选择和分配都是随机的,研究者主动操纵了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因此属于真实验设计。
本题选C。
2.关于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外部效度表明实验结果被推广至实验之外的程度B.增加样本的代表性可以提高外部效度C.提高外部效度的同时可能降低实验的内部效度D.消除额外变量会提高外部效度√解析:解析:内部效度是指实验变量能被精确估计的程度,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推广到实验情境条件以外的程度。
心理试卷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试卷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d3152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04.png)
心理试卷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人类行为B. 心理现象C. 心理与行为D. 心理与生理答案:C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结构由哪三个部分组成?A. 意识、潜意识、无意识B. 本我、自我、超我C. 认知、情感、行为D. 感知、记忆、思维答案:B3. 以下哪个选项是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A. 卡尔·罗杰斯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莱昂·费斯汀格D. 阿尔伯特·班杜拉答案:C4. 心理测量学中的信度指的是什么?A. 测量工具的准确性B.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C.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D. 测量工具的效度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表达抑制C. 社会支持D. 情绪释放答案:D6.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7. 以下哪个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抑郁症的成因B. 心理疾病的治疗C. 个体的幸福感D. 人格障碍的诊断答案:C8. 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关注什么?A. 个体的潜意识冲突B. 个体的认知模式C. 个体的生理反应D. 个体的社交技能答案:B9. 以下哪个是心理应激的来源?A. 工作压力B. 经济压力C. 人际关系压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心理治疗中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是由谁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卡尔·罗杰斯C. 阿尔伯特·艾利斯D. 亚伯拉罕·马斯洛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健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生物心理学等。
2.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举例说明。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和判断。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7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7](https://img.taocdn.com/s3/m/9ebe3aa1daef5ef7ba0d3c7a.png)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7(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根据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 )而不是个别的网点。
(分数:2.00)A.图形B.封闭性C.刺激间的关系√D.以上都对解析:3.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实验心理学创世之时众多研究者的工作和努力。
其中尤其以三位学者的工作最具里程碑意义。
他们是( )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 )则首开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
(分数:2.00)A.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B.费希纳艾宾浩斯冯特C.冯特费希纳艾宾浩斯√D.冯特艾宾浩斯费希纳解析:4.进行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分数:2.00)A.操纵自变量√B.测量因变量C.控制无关变量D.增加实验被试解析:5.不能排除成熟等因素影响的设计是( )。
(分数:2.00)A.单组前后测设计√B.时间序列设计C.双组前后测设计D.双组后测设计解析:6.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的基本模式为( )。
(分数:2.00)A.R X O 2 R O 2B.R O 1 X O 2 R O 3 O 4√C.O 1 X O 2…………… O 3 O 4D.O 1 O 2 O 3 O 4 X O 5 O 6 O 7 O 8………………………… O 9 O 10 O 11 O 12 O 13 O 14 O 15 O 16解析:7.如果自变量是连续的量的变化,则要求所选自变量的检查点,一般( )为宜,只有这样,才能足以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关系。
心理考试题目
![心理考试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3b2a48b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18.png)
心理考试题目
心理考试题目包括多种类型,例如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
在心理学领域,考试题目不仅考查学生对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几道典型的心理考试题目。
1. 选择题
1)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家阿佛洛夫提出的条件反射实验?
A. 被试在条件刺激前几秒被敲击一下膝盖。
B. 被试在条件刺激前几秒摇动铃铛。
C. 被试在条件刺激前几秒看到一只狗。
D. 被试在条件刺激前几秒闻到一种气味。
2) 情绪智力是指?
A. 理解和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
B. 理解和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C. 快速反应和冷静思考的能力。
D. 避免冲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填空题
1) 情绪智力在职场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等方面的能力。
2)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的_______与_______之间出现冲突时,会产生一种不适感,这种不适感被称为认知失调。
3. 问答题
1) 请解释一下心理学家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以及该实验给我们
的启示是什么。
2) 请结合你的实际经历,描述一次你经历的心理反应过程,并分析
产生这种反应的原因。
通过以上几道心理考试题目,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考试既考察了学
生对知识的掌握,又注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批判性思维。
希望同学
们在备考心理学考试时,能够认真复习知识,培养相关能力,取得优
异的成绩!。
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物理学方法)-试卷1
![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物理学方法)-试卷1](https://img.taocdn.com/s3/m/65af6d74227916888486d7e6.png)
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物理学方法)-试卷1(总分:9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1.用极限法测量阈恨时容易产生哪些误差,如何控制?(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用极限法求绝对阈限经常会产生一些误差。
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产生的误差主要有四种:习惯误差、期望误差、练习误差、疲劳误差。
这四种误差恰好组成两对: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相对,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相对。
习惯误差是指由于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作同一种判断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
如在下降序列中被试继续说“有”或“是”,在上升序列中继续说“无"或“否”。
由于习惯误差的存在,在递增系列中,阈值就会偏高;而在递减系列中,阈值就会偏低。
期望误差是指由于被试在长的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期望转折点的尽快到来)的倾向所导致的误差。
由于期望误差的存在,在递增系列中,阈值就会偏低;而在递减系列中,阈值就会偏高。
为了让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尽可能相互抵消,可交替使用递增序列和递减序列,并且要使递增和递减序列数量一致。
练习误差是指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境,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
与此相反,由于实验多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倦或厌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逐步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称之为疲劳误差。
随着时间的进程,练习可能使阈限降低,而疲劳可能使阈限升高。
为了平衡练习和疲劳的影响,要求极限法的递增和递减系列按照ABBA法安排,交替进行。
具体做法是:如以“↑”代表递增,以“↓”代表递减,并以四次为一轮,就可以按照“↓↑↑↓”或“↑↓↓↑”排列。
这样即使整个实验过程中存在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也会平均作用在递增或递减系列上,不致于产生额外的干扰。
自考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含答案)
![自考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81647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4.png)
⾃考实验⼼理学—历年真题试卷(含答案)《实验⼼理学》历年真题1990年~2010年1999年北京⾃考实验⼼理学试卷⼀、单项选择1. 刺激复合感觉器官,会对反应时产⽣下列哪些影响(D )4P114A. 减慢B. ⽆影响C. 先减慢后加快D. 加快2. 两点阈是哪⼀种阈限(A )5P152A. 绝对阈限B. 差别阈限C. 绝对差别阈限D. 相对差别阈限3. 在单字学习的再认和再测验中,能够再认和再现的单字在全部学过的单字中的百分⽐就是(D )1P4A. ⾃变量B. 控制变量C. 潜在⾃变量D. 因变量4. 实验结果要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组内设计是(C )2P18A. 较困难的B. 不可能的C. 较容易的D. 肯定的5. 司机在⼗字路⼝遇到红灯或绿灯时的反应属于(A )4P110A. 选择反应B. 简单反应C. 辨别反应D. 延缓反应6. 实验中出现低限效应的原因是(B )1P6A. 任务中等困难B. 任务过于困难C. 练习交数不够D. 任务过于容易7. 当进⾏再认测验时,低频字⽐⾼频字成绩(C )6P200A. 更差B. ⼀样C. 更好D. ⽆规律8. 对⼀种⽓味适应后对另⼀种在⽓味的阈限将( B )5P151A. 不影响B. 提⾼C. 降低D. 先提⾼后降低9. 恒定刺激法实验中,三类回答的实验易受被试哪些⽅⾯的影响( A )3P70A. 态度B. ⾎压C. 性别D. 智⼒10. 因变量的效度是指( B )1P5A. ⼀致性B. 有效性C. 敏感性D. 可测量性⼆、多项选择1. ⼉童的电报语⾔包括(AC )7P208A. 内容词B. 轴⼼词C. 算符D. 开放性词2. 知觉恒常性包括(BD )5P165A. 嗅适应B. ⼤⼩恒常性C. 视⽹膜象的恒常性D. 颜⾊恒常性4. 反应时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ABD )4P116A. 额外动机B. 预备时间C. 智⼒D. 年龄5. 下列词对中哪些属于联系群集( ABC )6P194A. 粉笔-⿊板B. 桌⼦-椅⼦C. 男⼈-⼥⼈D. 狗-房屋三、填空1. 正常⼈⽐胖⼈更多地受饥饿影响⽽进⾷;胖⼈⽐正常⼈更多地受⾷物的外现程度的影响进⾷。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20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20](https://img.taocdn.com/s3/m/c62b8757b90d6c85ec3ac6a4.png)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20(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在考察危机情境救助行为的性别差异的研究中,自变量是(分数:2.00)A.被试特点√B.作业特点C.环境特点D.暂时造成被试差异解析:解析:心理学实验的自变量包括作业特点的自变量、环境特点的自变量、被试特点的自变量以及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异等类别。
被试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智力、受教育水平、人格特征等属于被试特点的自变量,这种自变量是不能随意改变或操纵的。
因此本题选A。
3.在考察情绪对危机情境救助行为影响的研究中,自变量是(分数:2.00)A.被试特点B.作业特点C.环境特点D.暂时造成被试差异√解析:解析:心理学实验的自变量包括作业特点的自变量、环境特点的自变量、被试特点的自变量以及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异等类别。
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异这种自变量主要包括实验指导语、实验情境造成的暂时的被试差别以及药物、醉酒或催眠造成的暂时的被试差别。
因此本题选D。
4.在考察不同危机情境类型中救助行为差异的研究中,自变量是(分数:2.00)A.被试特点B.作业特点√C.环境特点D.暂时造成被试差异解析:解析:心理学实验的自变量包括作业特点的自变量、环境特点的自变量、被试特点的自变量以及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异等类别。
作业特点的自变量就是实验中被试的任务,或者实验中所呈现的、和被试任务有关的某种刺激。
因此本题选B。
5.一项实验拟考察疲劳对识记的影响,则疲劳是(分数:2.00)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解析:解析:自变量又叫刺激变量、独立变量,它是实验者在研究问题、实施实验时有意加以选择和操纵的变量。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26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26](https://img.taocdn.com/s3/m/ae52bd47af45b307e87197a4.png)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26(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工具性条件反射的提出者是(分数:2.00)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华生解析:解析:在桑代克的研究中,猫被放入迷笼中,猫逃出去就会得到食物,经过反复,猫的正确反应越来越多,错误反应越来越少。
桑代克提出猫形成了工具性的条件反射。
因此本题选A。
3.斯金纳通过实验证明,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是(分数:2.00)A.个体的自发行为后获得强化刺激√B.环境刺激与随后的反应形成联系C.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形成联系D.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形成联系解析: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是个体自发行为之后获得相应的强化刺激,从而导致这个自发行为在相应的环境刺激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因此本题选A。
4.下面的实验中属于认知性学习实验的是(分数:2.00)A.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B.桑代克的迷笼实验C.斯金纳使用“斯金纳箱”做的实验D.苛勒的大猩猩“取香蕉”实验√解析:解析:苛勒所作的大猩猩“取香蕉”实验证明学习的过程是顿悟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是组织一种完形,因此本题选D。
5.镜画描图实验可用来考察(分数:2.00)A.条件反射的形成B.顿悟学习的过程C.学习迁移现象√D.试误学习的过程解析:解析:镜画描图实验可用来考察优势手的练习对非优势手的影响,这是学习迁移现象。
因此本题选C。
6.托尔曼认为,强化物不是引起学习的关键因素。
他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来自于(分数:2.00)A.顿悟学习实验B.位置学习实验C.系列学习实验D.潜伏学习实验√解析:解析:潜伏学习实验证明在没有强化物的条件下,动物照样进行了学习,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59(题后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59(题后](https://img.taocdn.com/s3/m/d2eaa7c814791711cd7917d3.png)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5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实验心理学研究通常要遵循课题确定、被试选择、实验控制、数据整合和研究报告撰写等基本程序,其中,确定实验类型一般是在A.课题确定阶段B.被试选择阶段C.实验控制阶段D.数据整合阶段正确答案:A解析:确定课题的过程包括选择课题、确定实验类型和提出假设三个步骤。
所以,本题选择A。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2.为了消除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恒定法B.排除法C.平衡法D.对抗法正确答案:B解析:为了消除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双盲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双盲法属于排除法。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3.实验组和控制组后测实验设计的前提假设是A.实验组和控制组是同质的B.统计技术可以解决不进行前测造成的问题C.后测工具的信度较高D.实验设计的内部效度较高正确答案:A解析:实验组和控制组后测实验设计没有前测,它要求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之前是不存在差异的。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4.一个恰当的因变量指标需要满足的标准不包括A.简洁性B.客观性C.有效性D.数量化正确答案:A解析:恰当的因变量指标必须满足三个标准:(1)有效性,是指标充分代表当时的现象或过程的程度,也称为效度。
(2)客观性,是指此指标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观察到的。
(3)数量化,指标能数量化,也就便于记录、便于统计,并且量化的指标能进行比较。
故本题选A。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5.在实验处理前选择了在某一特征方面具有极端分数(高分或低分)的被试,实验处理后好的一组会退步,差的一组会进步,这种现象被称为A.统计回归B.实验者效应C.分组效应D.统计结论回归正确答案:A解析:统计回归就是指在实验处理前选择了在某一特征方面具有极端分数(高分或低分)的被试,实验处理后好的一组会退步,差的一组会进步,从而导致测验分数有回归到平均数的趋向。
东师《实验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资料
![东师《实验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ba9219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9.png)
东师《实验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资料《实验心理学》15春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包括本科的各校各科新学期复习资料,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V 1.信号分布和噪音分布间的距离也可以作为心理物理学实验中对被试感受性的衡量标准,叫做:A. 感受性指数B. 似然比C. 绝对阈限D. 辨别力指数满分:3 分2. 关于句子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积极的思维过程B. 根据所获得语言材料去建构意义的过程C. 自上而下加工过程D.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加工的交互作用结果满分:3 分3. 恐怖反应的中枢在A. 下丘脑B. 边缘系统C. 杏仁核D. 网状结构满分:3 分4. 认为两种语言彼此联系,可以相互转译,贮存在一个语义记忆系统中的理论是A. 单独存贮说B. 双通道存贮说C. 单通道存贮说D. 共同存贮说满分:3 分5. 我们几乎意识不到的记忆是:A. 语义记忆B. 短时记忆C. 情节记忆D. 感觉记忆满分:3 分6. 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心理过程的研究.A. 有意识B. 无意识C. 前意识D. 潜意识满分:3 分7. 下列不属于实验报告中引言部分的内容是A. 提出问题B. 说明背景C. 被试D. 阐明研究目的和理论基础满分:3 分8. 在“数学学习困难儿童解决简单加减法的认知特点的实验研究”一文中,以下哪些是额外变量:A. 数学学习B. 儿童C. 认知特点D. 人格类型满分:3 分9. 内隐联想测验是以()为指标来进行的.A. 概率密度B. 反应时C. 正确率D. 信心评价满分:3 分10. 直接记录神经的电活动,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的技术是:A. 正电子发射层锚记术(PET)B. 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术(fMRI)C. 事件相关电位(ERP)D. 高分辨率脑磁图(MEG)满分:3 分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卷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卷](https://img.taocdn.com/s3/m/d5d517fb941ea76e58fa042a.png)
期末考试试卷(A卷)1.下列关于研究说法正确的有a实验本质上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b自然观察可以得到变量间明确的因果关系c科学研究只有操纵和控制有关变量才能得到比较明确的因果关系d 实验研究中额外变量的控制程度决定了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2.下列关于实验效度说法正确的有:a 对霍桑效应,期望效应等的有效控制可以提高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b多因素设计比单因素设计的外部效度要高c 历史的偶然因素,自然成长的因素以及被试流失都会影响到内部效度d 现场实验比实验室实验的外部效度要低3.下列关于实验设计说法正确的有a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实验设计可以分为单因素设计和多因素设计b 按照对额外变量控制的程度,实验设计可以分为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c 大N设计样本大于30个,小N设计样本小于30个d 组内设计每个被试接受一种实验处理,组间设计每个被试接受所有实验处理4.某实验设计方案如下,请问该设计可能是:S1-S4 先a1b1 后a1b2S5-S8 先a1b2 后a1b1S9-S12 先a2b1 后a2b2S13-S16 先a2b2 后a2b1S17-S20 先a3b1 后a3b2S21-S24 先a3b2 后a3b1S25-S28 先a4b1 后a4b2S29-S32 先a4b2 后a4b1a 两因素4*2完全随机设计A和B都是组间变量b 两因素4*2组内设计A和B都是组内变量c 两因素4*2混合设计A是组间变量,B是组内变量d 两因素4*2混合设计A是组内变量,B是组间变量5.实验研究采用如下方案,请问这有可能是:a1c1 a1c2 a2c1 a2c2b1d1 S1-S5 S1-S5 S1-S5 S1-S5b2d1 S6-S10b1d2 S11-S15b2d2 S16-S20 S16-S20a 四因素混合设计B和D为组间变量,A和C为组内变量b 四因素混合设计B和D为组内变量,A和C为组间变量c 四因素组内设计d 四因素完全随机设计6.下面是某实验研究结果(假定每个点都是总体平均数) c105101520253035a1a2b1b2c2051015202530354045a1a2b1b2a 存在三向交互效应b AB 没有主效应,C 有主效应c A 和B 有两向交互效应d B 和C 没有两向交互效应7.下列关于小N 设计说法正确的有a 小N 设计的被试只有一个或极少数b 小N 设计的结果可推广性相对较差c 小N 设计的实验结果不用统计推论d 小N 设计额外变量控制方法只有消除法和恒定法8.下列关于信号检测论说法正确的有a 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击中率和虚报率之和为100%b 对同一个被试而言,判断标准变化时,击中率和虚报率变化的方向一致c 信号检测论实验中,信号的高先验概率导致判断标准降低d 信号检测论实验中,鼓励被试多报告信号会导致判断标准降低,辨别力下降9.下列关于古典心理物理法说法正确的有a 最小变化法测阈限时,可能会产生习惯误差,但没有期望误差b 恒定刺激法测阈限时,可能会产生期望误差,但没有习惯误差c 平均差误法得到的结果不是一种真正的阈限值,但它与阈限有正相关d 古典心理物理法的缺点是不能有效区分客观感受性和主观因素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韦伯定律表明,某强度刺激的差别阈限与该强度之比是个常数b 差别阈限法是费希纳提出来,实验结果支持对数定律c 数量估计法是斯帝文森提出,实验结果支持幂定律d 电生理的实验结果和交叉感觉通道实验结果支持了对数定律1.操作性定义2.实验者效应3.ABA 设计4.ROC 曲线5.ABC 三类反应时任务三、简答题1.简述额外变量控制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自考《实验心理学》03年—07年试题题型分类汇总一、单项选择题(附答案)★2007年★1、用平均差误法测量感觉阈限容易产生( B )A时间误差和空间误差 B空间误差和动作误差 C定势的作用 D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2、在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只允许被试作两类回答时,计算差别阈限时相等地带的下限是( B )A50%感觉弱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 B25%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C50%感觉等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 D50%感觉等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3、卡特尔制作天文学家声望顺序的顺序量表用的是( D )A对偶比较法 B数量估计法C差别阈限法 D等级排列法4、当用对偶比较法制作一个对5种儿童服装喜爱程度的顺序量表时,让被试比较的样品对数有多少?(包括为了消除可能产生的空间误差需要增加的对数)( C )A 10对B 15对C 20对D 30对5、反应时与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D )A反应时不受刺激强度变化的影响B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反应时逐渐缩短C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反应时逐渐延长D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反应时逐渐缩短,达到极限时反应时就不再发生变化了6、用混色轮产生的颜色混合是( C )A色光的混合 B相减的混合C颜料的混合 D色调混合7、等响度曲线上的每一条线代表一个响度等级,其单位为( D )A分贝 B色 C美 D方8、记忆广度是( B )A9个以上的项目B7±2C无限的 D21个比特9、对两种过程记忆理论强有力支持的实验是( A )A系列位置效应的实验 B汉字特征抽取的实验C插入材料对倒摄抑制影响的实验 D加工层次对记忆影响的实验10、许多研究证实,赞琼的假设是正确的,即( C )A当任务容易的时候其他人在场改善操作B当任务困难的时候其他人在场改善操作C其他人在场增加了被试主导反应的可能性D其他人在场增加了被试非主导反应的可能性★2006年★1、在记忆实验中时间作为自变量,是属于( B )A刺激特别自变量 B环境特点自变量C被试特点自变量 D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2、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一致性,是指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结果是相近的,它测量的是因变量的( A )A信度 B效度 C敏感性 D高限效应3、斯蒂文斯在制定比例量表时应用的方法是( B )A差别阈限法 B数量估计法 C最小变化法 D恒定刺激法4、邓德斯C反应时又叫( D )A基础反应时B简单反应时C选择反应时D辨别反应时5、在做选择反应时的实验时,选择反应的数目要和辨别的刺激的数目的关系是( C )A选择反应时数目一定要比辨别刺激的数目多B选择反应时数目一定要少于辨别刺激的数目C选择反应时数目一定要等于辨别刺激的数目D选择反应时数目要和辨别刺激的数目每次实验时都不一样6、闪光融合频率是人眼对刺激的( D )A空间辨别特性B适应特性C颜色辨别特性D时间辨别特性7、吉布森在用视崖测量婴儿的深度知觉时,他选择的婴儿具有深度知觉的指标是( B )A婴儿向视崖深的一边爬B婴儿向视崖浅的一边爬C婴儿向妈妈站的那边爬D婴儿向妈妈相反的方向爬8、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同时刺激皮肤上的两个点,被试能觉察到两个点的最小距离叫两点阈限。
两点阈是一种( A )A绝对阈限B差别阈限C绝对差别阈限D相对差别阈限9、许多实验证明了赞琼的假设,即其他人在场使被试的主导反应( B )A减少了B增加了C没有变化D时高时低没有规律了10、人们在决策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一些与做出决定至关重要的信息,其中最常见的就是( A )A“代表性”B“可利用性”C样本的大小D人们的经验★2005年★1. 公式RK=logSl+klog(1+W)表达的是( B )A. 韦伯定律B.费希纳定律C.斯蒂文斯定律D.颜色互补定律2. 反应速度与准确性之间是( C )A. 先后关系B.因果关系C.互换关系D.正相关关系3. 再认法要求被试辨认来的材料是( A )A. 学过的材料B.未学过的材料C.未见过的材料D.心中想出的材料4. 默塞在进行解决问题的研究中发现,性急的被试多提出( D )A. 一般问题B.假一般问题C.假具体问题D.具体问题5. 对材料的相似性程度和倒摄抑制的关系进行过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 )A.程乃颐B.乔姆斯基C.彼得森 D沃尔夫★2004年★1. 通常由主试者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自变量属于(D )A 刺激特点自变量B 环境特点自变量C 被试特点自变量D 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2. 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因素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 B )A 可靠的B 有效的C 敏感的D 有信度的3. 费希纳在指定等距量表时应用的方法是( D )A 最小变化法B 恒定刺激法C 平均差误法D 差别阈限法4. S= bIa 表示的是( C )A 韦伯定律B 费希纳定律C 斯蒂文斯定律D 格拉斯曼定律5. 用 AEst (E I X -S1 I / n ) 或 AEM (E I X -M I / n ) 来计算差别阈限,是心理物理学方法中的( D )A 最小变化法B 恒定刺激法C 数量估计法D 平均差误法6.邓德斯B反应时又叫( B )A 辨别反应时B 选择反应时C 基础反应时D 简单反应时7. 吉布森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装置叫( C )A 深度知觉仪B 实体镜C 视崖D 视轴8. 斯塔尔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幼儿对文法的理解,他所做的实验是(A )A 听偏好实验B 儿童对图片命名速度的实验C 语言符号对图形再现的影响实验D 重复成人说过的话的实验9. 在感觉剥夺的实验中,比较有效的测量感觉剥夺程度的指标是( D )A 是否产生幻觉B 是否减少了抽烟C 智商的变化D 忍耐感觉剥夺的时间10. 程乃颐对材料的相似程度与倒摄抑制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插入材料对原有材料干扰最大的是相似程度( A )A 小的B 大的C 全不相似的D 全部相似的★2003年★1、心理物理学的先驱是( B )A.冯特B.费希纳C.艾宾浩斯D.斯蒂文斯2、运动员百米赛跑中听到枪声就起跑,起跑时间属于( B )A.视觉反应时B. 听觉反应时C.触觉反应时D.视听联合反应时3、视崖要测量的知觉是( C )A.成人的深度知觉B.成人的视敏度C.幼儿的深度知觉D.幼儿的视敏度4、移动哈诺伊塔的策略之一是( C )A.整体策略B.部分策略C. 循环子目标策略D.额外因素转换策略5、当有人要你判断中年人得心脏病的概率时,你多半首先想到某些朋友有心脏病,然后再来判断中年人患心脏病的概率。
这样,你想起的例子多少就决定你判断的概率大小,这时你利用的策略是( B )A.代表性B. 可利用性C.样本大小D.记忆二、多项选择题(附答案)★2007年★11、为了消除组间设计的缺点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B )A匹配被试 B随机分配被试C完全平衡的方法 D拉丁方的方法12、触觉适应表现为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 AC )A触觉感受性的降低 B触觉的完全消失C触觉阈限值提高 D触觉阈限值降低13、莫菲特和其他研究者在揭示幼婴对言语的知觉的时候运用的指标包括( ACD )A心脏节律的变化 B听偏好C吮吸动作次数 D身体各部位的运动14、沃尔夫假说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 )A语言支配思维,决定人的认识 B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决定认识的方式C语言结构决定思维的结构 D说不同语言的人有不同的思维结构15、卡尼曼和梯厄斯基的研究表明,人们在作决定的时候往往受一些与作出决定无关的信息的影响,又往往忽略了一些与作出决定至关重要的信息,前者指的是( AD )A代表性 B样本的大小C冒险性 D可利用性★2006年★11、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阈限时,计算实验结果的方法有( ABC )A直线内插法 B平均Z分数法 C最小二乘法 D AE st(∑∣X-St ∣/n)12、在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顺序量表时可能产生的误差是( CD )A习惯误差B期望误差C空间误差D时间误差13、艾宾浩斯为使记忆研究数量化制作了( BCD )A遗忘曲线B无意义音节C测量记忆的节省法D测量记忆的重学法14、对于遗忘原因的解释,主要的理论有( ABCD )A自然衰退说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D干扰抑制说15、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当成功的可能性大约是50%的时候,即有一半的次数成功,有一半的次数失败的时候,表现出追求成功的意向最强烈的人是( AB )A成就动机弱的人B成就动机强的人C无成就动机的人D成功的女性★2005年★1、如果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有时得分很高,有时得分很低的变量是( ABCD )A.不可靠的 B不敏感的 C无效的 D无信度的2、米勒认为,人们要确切的记住一个句子时,他必须( AD )A.记住句子的核心形式 B记住句子的被动语态 C记住句子的否定语态 D记住句子的转折3、可以作为“块”来进行记忆的是( AD )A.孤掌难鸣 B素止样 C北京 D费希纳4、当你工作时,其他人在场增加了你正确反应的可能性,这是由于( CD )A.困难的任务 B陌生的任务 C容易的任务 D熟悉的任务5、我国心理学家彭瑞祥使用速示器进行汉字特征抽取实验,主要原理(AC )A.被试对汉字右下角的笔划往往先抽取B.被试对汉字左上角的笔划往往先抽取C.被试对包围型的汉字先写下轮廓,然后填充内部细节D.被试先写下汉字的上半部,然后才写下半部。
★2004年★11. 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就是( CD )A 自变量B 因变量C 控制变量D 潜在的变量12. 在做反应时的实验时常用的防止出现假反应的方法有( BC )A 让选择反应的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的数目相等B 安插侦察试验C 改变每次刺激呈现与预备信号之间的距离D 控制被试13. 在用相关的方法研究儿童的言语获得时发现,和儿童言语能力相关的家庭环境因素有( ABC )A 儿童母系的复杂关系B 母亲的情绪和言语影响C 适当的玩具及其有效性D 儿童是否处在隔离状态14. 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往往会受到一些与做出决定无关信息的影响而导致决策的错误。
这样的信息主要有( CD )A 样本的大小B 年龄的差别C 代表性D 可利用性15 按照阿特金森的理论,个人追求成功的意向依赖于( ABD )A 追求成功的动机B 可以看到成功的可能性C 年龄的大小D 对成功的鼓励的大小★2003年★6、计算恒定刺激法实验结果的方法有( ABD )A.直线内插法B.最小二乘法C.差别阈限法D.平均Z分数法7、用一只眼睛就能看到深度的视觉线索有( ABD )A.结构级差B. 物体的大小C.运动视觉D.线条透视8、影响单词记忆效果的因素有(ABD )A.单词的频率B. 单词的意义C.单词的笔划D.单词在测试字单中的位置9、大多数象棋大师只看棋谱5秒,就能几乎百分之百的重新把棋子按原位置摆好,这是由于他们利用了( AD )A.组块B. 听觉信息C.下棋经验D.数字编码10、当要求儿童重复成人说的每句话时,儿童几乎总是重复( BC )A.冠词B. 名词C.形容词D.虚词三、填空题(附答案)★2007年★16、视敏度测量的是人眼对刺激物的(空间)分辨能力;闪光融合测量的是人眼对刺激物(时间)变化的分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