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原文及赏析
李凭箜篌引朝代:唐代作者: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赏析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二、三两句写乐声。
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
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
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
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
“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李贺《李凭箜篌引》的意思及赏析
李贺《李凭箜篌引》的意思及赏析李凭箜篌引(节选)李贺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①前融冷光,二十三②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叫神妪③,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④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①十二门:长安城有十二道城门,这里指全城。
②二十三丝:竖箜篌的琴弦。
③神妪:传说中善于弹箜篌的仙女。
④吴质:即月亮上砍桂树的吴刚。
像昆仑山上的美玉碰击的清脆之一声,像凤凰激昂嘹亮的歌喉;像出一水芙蓉在低声地一抽一泣,像兰花迎风笑语盈盈。
整个长安城都在琴声中变得一温一馨,二十三根弦丝打动了天神的心弦。
乐声似乎震破了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引出漫天秋雨。
李凭在梦中把技艺教给了神女,琴声让湖里的鱼龙都兴奋得舞蹈欢腾。
被关在月宫中砍树的吴刚沉醉于音乐,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无法入睡。
桂树下的兔子也静静地聆听,顾不上露珠打湿了地面。
【动心之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紧扣“打动人心”这四个字,先是形容琴声之美,如花似玉;然后具体说到琴声化解了京城的寒气,打动了天神的心灵,“惊天地,泣鬼神”,就连广寒宫中的吴刚和玉兔听见了李凭的箜篌,都呆坐着听得入神。
这些听音乐的人本身就很不凡,他们对箜篌之一声都如痴如醉,何况是凡人呢?【赏析】同样是写音乐,与《琵琶行》比起来,《李凭箜篌引》的想象就更加自一由、无拘无束。
这里李贺不再将音乐比喻成某种声音,而是直接说它给人的感觉像是“芙蓉泣露香兰笑”的形态,它们都给人春风拂面的惬意感,这样的写法就是“通感”。
通感不局限于形似,而要求神似。
【启示】音乐、诗文、画作、雕塑等,都能带给人美的感受,都能打动人的内心,激发我们的想象力。
这是因为它们内在是相通的,都是在追求一种一精一神上的美与和谐。
美不仅是这些艺术品的一精一髓,也是我们生活的动力和目标。
无论是在我们的举止言行、穿着打扮中,还是在我们与别人的一交一往、合作中,都有一股寻找美的力量,所以我们的生活也是一种艺术。
一9948823.jpg" title="李贺《李凭箜篌引》的意思及赏析" alt="李贺《李凭箜篌引》的意思及赏析"/>。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意思-赏析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意思|赏析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
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作者:佚名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二、三两句写乐声。
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
李贺李凭箜篌引原文及赏析
李凭箜篌引朝代:唐代作者: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赏析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二、三两句写乐声。
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
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
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
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
“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原文及赏析
李凭箜篌引之公保含烟创作朝代:唐代作者: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赏析李凭是梨园门生,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越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厚,设色绮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抚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结构精良,借以烘托演奏者技艺的高明,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成效.“高秋”一语,除了标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成心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似乎在昂首倾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震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用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相互配合,相互弥补,竭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而且交代了演奏的所在.前四句,诗人成心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所在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所在一前一后,交叉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气.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入耳.“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喧闹杂,似乎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只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办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觉得不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年夜,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事先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先启后,比拟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展到仙府.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同党,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绮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居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后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年夜胆超奇,出其不意,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年夜魅力和上述奇瑰的现象紧紧联络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现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第五联,诗人又从天庭描写到神山.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教令神妪也为之打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枯槁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饱满.老鱼和瘦蛟原本羸弱乏力,行动困难,居然陪伴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虞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出现在读者的眼前了.以上八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物象,它们联翩而至,新奇绮丽,令人目不暇接.结末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胜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时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愿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像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诗的最年夜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溢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关于箜篌声的抽象觉得、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详细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关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予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李贺《李凭箜篌引》全诗注释翻译与赏析
李贺《李凭箜篌引》全诗注释翻译与赏析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注释:⑴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
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
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
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箜篌:古代弦乐器。
又名空侯、坎侯。
形状有多种。
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⑵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
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
张:调好弦,准备调奏。
高秋:指弹奏时间。
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
⑶空白:一作“空山”。
《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响遏行云”。
此句言山中的行云因听到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而凝定不动了。
⑷江娥:一作“湘娥”。
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一名湘妃竹。
”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这句说乐声使江娥、素女都感动了。
⑸中国:即国之中央,意谓在京城。
⑹昆山玉碎凤凰叫:昆仑玉碎,形容乐音清脆。
昆山,即昆仑山。
凤凰叫,形容乐音和缓。
⑺芙蓉泣露、香兰笑:形容乐声时而低回,时而轻快。
⑻十二门:长安城东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门,共十二门,故言。
这句是说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
⑼二十三丝:《通典》卷一百四十四:“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三弦。
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
李凭箜篌引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凭箜篌引原文翻译及赏析李凭箜篌引原文翻译及赏析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译文及注释「翻译」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
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注释」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
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
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
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箜篌:古代弦乐器。
又名空侯、坎侯。
形状有多种。
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
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
张:调好弦,准备调奏。
高秋:指弹奏时间。
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
空白:一作“空山”。
《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响遏行云”。
此句言山中的行云因听到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而凝定不动了。
江娥:一作“湘娥”。
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李凭箜篌引》原文及译文
《李凭箜篌引》原文及译文《李凭箜篌引》唐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译文:诗鬼之名绝非虚得。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诗的首句。
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二、三两句写乐声。
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
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
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 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
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
它们都是美的化身。
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
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
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
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
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
诗鬼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诗鬼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一李贺,晚唐诗人,字长吉,又因家乡在河南昌谷,又称李昌谷,因其诗风有秋坟鬼唱鲍家诗的风格,所以又送雅号“诗鬼”,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并提的唐代著名诗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有一位天才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在世仅二十七年,七岁得名,十五岁已誉满京华,又加上李唐皇室宗亲王孙的身份,颇有抱负,然因有人嫉妒,借其父“晋肃”之“晋”字与“进士”之“进”同音而不得参加进士考试。
李贺只得以门荫身份为从九品奉礼郎,后又辗转于幕府之中,沉沦下僚。
时藩镇割据,时局动荡,又兼李贺身体病弱,返乡整理所存诗作后病逝。
二李贺诗歌精于炼字,想象奇特,思路飘忽,又合情合理。
这篇《李凭箜篌引》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唐代写音乐的诗歌很多,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弹琴》,“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川为静其波,鸟为罢其鸣”等等。
清代方扶南认为:“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
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写了颖师弹琴的种种不同风格,或昵昵儿女语,或勇士赴敌场;白居易的《琵琶行》写琵琶演奏的过程,从“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再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却用音乐塑造了一个想象的、奇幻而瑰丽的世界。
“吴丝蜀桐张高秋”表明制作箜篌的材料精益求精,选的是吴地的丝和蜀地的梧桐,张高秋,点出的是弹奏箜篌的季节,是在清冷的秋季。
“空山凝云颓不流”,声音一起,山中的白云不再随风飘荡,而是因被这琴声打动而凝神静听,整个世界静止了下来。
李贺的诗词《李凭箜篌引》赏析
李贺的诗词《李凭箜篌引》赏析《李凭箜篌引》唐•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赏析】这首诗较为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丰富奇诡的想象力,被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李凭是唐宪宗时期红极一时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其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歌手李龟年。
如此乐师,他的技艺自当不同凡响,箜篌一响,致“空山凝云颓不流”,甚至连善于鼓瑟的湘娥素女都被这乐声感染,以至潸然泪下。
可见,这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声音到底多么美妙,作者形容为“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那箜篌声,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上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下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芙蓉泣露,香兰含笑,都是极美的事物,诗人用分别用以摹写琴声的悲抑及欢快,具有形神兼备之妙。
全诗以神奇瑰丽、浪漫大胆的想象,把诗人对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描写成具体可感的物象,构成一个令人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作者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
扩展阅读:李贺的简介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
李贺对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贵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在他的降里一再提起:“唐诸王孙李长吉”、“宗孙不调为谁怜”、“为谒皇孙请曹植”。
但实际上,他这个“宗室王孙”恐怕连大郑王房的嫡脉也不是,至少是家道早就衰落了。
李贺自述家境时说:“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
《李凭箜篌引》李贺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李凭箜篌引》李贺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
此诗运用一连串出人意表的比喻,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全诗语言峭丽,构思新奇,独辟蹊径,对乐曲本身,仅用两句略加描摹,而将大量笔墨用来渲染乐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效果,大量的联想、想象和神话传说,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作品原文:李凭箜篌引[唐] 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一作"空白")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一作"湘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一作"坤山")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作品注释:⑴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
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
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
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箜篌:古代弦乐器。
又名空侯、坎侯。
形状有多种。
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⑵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
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
张:调好弦,准备调奏。
高秋:指弹奏时间。
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
⑶空山:一作“空白”。
《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响遏行云”。
此句言山中的行云因听到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而凝定不动了。
⑷江娥:一作“湘娥”。
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一名湘妃竹。
”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李凭箜篌引原文注释翻译
李凭箜篌引原文注释翻译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翻译:秋夜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注释: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
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
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
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箜篌:古代弦乐器。
又名空侯、坎侯。
形状有多种。
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
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
张:调好弦,准备调奏。
高秋:指弹奏时间。
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
空白:一作“空山”。
《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响遏行云”。
此句言山中的行云因听到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而凝定不动了。
江娥:一作“湘娥”。
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李贺李凭箜篌引译文及赏析
李贺李凭箜篌引译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李贺李凭箜篌引译文及赏析李贺李凭箜篌引译文及赏析2篇李贺李凭箜篌引译文及赏析1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凭箜篌》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李凭箜篌》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注释】⑵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
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
张:调好弦,准备调奏。
高秋:指弹奏时间。
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
⑶空白:一作“空山”。
《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响遏行云”。
此句言山中的行云因听到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而凝定不动了。
【译文】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
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赏析】常言道,千金易得,知音难觅。
刘勰就曾感慨地说过:“得其知音,千载其一乎?”但音乐家李凭总算遇到了李贺这样的“知音”;诗人不但有一副音乐的耳朵,更有一支把音乐美转化为诗美的神笔!这的确是李凭的幸运。
然而,在当时真正能够欣赏李凭绝技的人,恐怕也正象能够赏识李贺的人一样稀少吧?深受压抑的心情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可能正是形成李贺这位浪漫主义诗人奇峭风格的一个重要原因。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的意思_全诗赏析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出自唐代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译文及注释】译文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
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注释⑴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
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
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
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箜篌引: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箜篌:古代弦乐器。
又名空侯、坎侯。
形状有多种。
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⑵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
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
张:调好弦,准备调奏。
高秋:指弹奏时间。
这句说在深气弹奏起箜篌。
⑶空白:一作“空山”。
《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响遏行云”。
此句言山中的行云因听到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而凝定不动了。
⑷江娥:一作“湘娥”。
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李凭箜篌引原文及翻译
李凭箜篌引原文及翻译李凭箜篌引原文及翻译李贺的古诗李凭箜篌引中的李凭是唐代优秀的伶人,善奏箜篌,出神入化。
李凭箜篌引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凭箜篌引全文翻译:吴丝蜀桐制作的精美箜篌,在深秋里弹奏,灵彻的琴声,使空中的云彩凝垂不流。
湘娥感动泪洒斑竹,素女聆听满怀哀愁。
这是乐师李凭,在京城演奏箜篌。
乐声时而像昆山玉碎,时而像凤凰悠鸣,时而使荷花泫露而泣,时而使香兰含笑开口。
长安城十二门前,消融了寒秋的冷光,二十三弦的清响惊动了九霄之上的紫皇。
乐声冲上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惊得五色石破,引来秋雨啾啾。
梦幻中进入神山教神妪弹奏,乐声使老鱼跃波倾听,瘦蛟翻江跳舞。
月宫里吴刚彻夜不眠倚着桂树,寒露斜飞,打湿了凝神静听的玉兔。
李凭箜篌引对照翻译: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吴丝蜀桐制作的精美箜篌,在深秋里弹奏,灵彻的琴声,使空中的云彩凝垂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湘娥感动泪洒斑竹,素女聆听满怀哀愁。
这是乐师李凭,在京城演奏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乐声时而像昆山玉碎,时而像凤凰悠鸣,时而使荷花泫露而泣,时而使香兰含笑开口。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长安城十二门前,消融了寒秋的冷光,二十三弦的清响惊动了九霄之上的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乐声冲上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惊得五色石破,引来秋雨啾啾。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梦幻中进入神山教神妪弹奏,乐声使老鱼跃波倾听,瘦蛟翻江跳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月宫里吴刚彻夜不眠倚着桂树,寒露斜飞,打湿了凝神静听的玉兔。
赏析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昆山玉碎凤凰叫
昆山玉碎凤凰叫——《李凭箜篌引》赏析一、诗词原文李凭箜篌引唐代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二、诗词译文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
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三、作者简介李贺(公元790年——816年),字长吉,汉族,唐代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
因父亲名为晋肃,与进士同音,就以冒犯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
后由于文学名气很高,担任了一名奉礼郎的卑微小官,留在京城。
李贺本来胸怀大志,性情傲岸,如今作了这样一个形同仆役的小官,感到十分屈辱,就称病辞去官职,回福昌老家过上隐居生活。
四、诗词赏析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二、三两句写乐声。
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赏析
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赏析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赏析 导语:李贺18岁左右,即已诗名远播,⼜最先为当时名公巨卿韩愈、皇甫湜所知。
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但 “年未弱冠”,即遭⽗丧。
下⾯由⼩编为您整理出的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赏析内容,⼀起来看看吧。
《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秋,空⼭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素⼥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碎凤凰叫,芙蓉泣露⾹兰笑。
⼗⼆门前融冷光,⼆⼗三丝动紫皇。
⼥娲炼⽯补天处,⽯破天惊逗秋⾬。
梦⼊神⼭教神妪,⽼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译⽂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九天素⼥也牵动满腔忧愁。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美⽟击碎,凤凰鸣叫;时⽽使芙蓉在露⽔中饮泣,时⽽使⾹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门前的清冷光⽓。
⼆⼗三根弦丝⾼弹轻拨,打动了⾼⾼在上的天帝。
⾼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娲炼⽯补过的天际。
好似补天的五彩⽯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
幻觉中仿佛乐⼯进⼊了神⼭,把技艺向⼥仙传授;⽼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
桂树下的兔⼦也伫⽴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注释 ⑴李凭:当时的梨园艺⼈,善弹奏箜篌。
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听奏繁弦⽟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
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声?”“花咽娇莺⽟嗽泉,名⾼半在⽟筵前。
汉王欲助⼈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箜篌:古代弦乐器。
⼜名空侯、坎侯。
形状有多种。
据诗中“⼆⼗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
引:⼀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节、格律⼀般⽐较⾃由,形式有五⾔、七⾔、杂⾔。
⑵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出自唐代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赏析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
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着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二、三两句写乐声。
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