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转换

合集下载

坐标系转换方法和技巧

坐标系转换方法和技巧

坐标系转换方法和技巧1.二维坐标系转换:二维坐标系转换是将平面上的点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中。

常用的方法有旋转、平移和缩放。

-旋转:通过改变坐标系的旋转角度,可以将点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

-平移:通过改变坐标系的平移量,可以将点从一个坐标系平移到另一个坐标系。

-缩放:通过改变坐标系的比例尺,可以将点从一个坐标系缩放到另一个坐标系。

2.三维坐标系转换:三维坐标系转换是将空间中的点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中。

常用的方法有旋转、平移和缩放。

-旋转:通过改变坐标系的旋转角度,可以将点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

-平移:通过改变坐标系的平移量,可以将点从一个坐标系平移到另一个坐标系。

-缩放:通过改变坐标系的比例尺,可以将点从一个坐标系缩放到另一个坐标系。

3.地理坐标系转换:地理坐标系转换是将地球表面点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平面坐标系(如UTM坐标系)或其他地理坐标系中的点。

常用的方法有投影转换和大地坐标转换。

-投影转换:根据不同的地理投影模型,将地理坐标系中的点投影到平面上。

常用的地理投影包括墨卡托投影、兰伯特投影等。

-大地坐标转换:根据椭球模型和大地测量的理论,将地理坐标系中的点转换为具有X、Y、Z三维坐标的点。

常见的大地坐标系包括WGS84和GCJ-02等。

4.坐标系转换的技巧:-精度控制:在坐标系转换过程中,需要注意精度的控制,以确保转换后的坐标满足要求。

-参考点选择:在坐标系转换过程中,选取合适的参考点可以提高转换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坐标系转换参数的确定:在进行坐标系转换时,需要确定旋转角度、平移量和比例尺等参数,可以通过多点共面条件、最小二乘法等方法进行确定。

-转换效率优化:针对大规模的坐标系转换,可以采用分块处理、并行计算等技术来提高转换效率。

在进行坐标系转换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具体的软件工具进行实现。

同时,还需要注意坐标系转换的精度和准确性,确保转换结果符合要求。

相对坐标系转换

相对坐标系转换

相对坐标系转换
相对坐标系转换是指将一个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为另一个坐标系下的坐标。

在物理学和数学中,这通常是通过矩阵运算来实现的。

例如,假设我们有两个二维坐标系A和B,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一个平移向量v来描述。

如果我们有一个点P在坐标系A 下的坐标为(x_A, y_A),那么它在坐标系B下的坐标(x_B, y_B)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x_B = x_A - v_x
y_B = y_A - v_y
其中v_x和v_y是向量v在坐标系A下的分量。

如果两个坐标系之间存在旋转关系,那么转换就会更复杂一些,需要使用旋转矩阵。

在三维空间中,坐标系转换通常涉及到更多的参数,包括平移、旋转和缩放。

这些转换可以通过齐次坐标和4x4转换矩阵来表示和计算。

常用的坐标转换方法

常用的坐标转换方法

常用的坐标转换方法
1. 平移转换呀,这就好像你把一件东西从这个地方挪到那个地方一样。

比如说,在地图上把一个标记点从左边移到右边,这个过程就是平移转换啦!
2. 旋转变换可神奇啦!就像你转动一个玩具,让它换个角度一样。

举个例子,你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个点旋转一定角度,哇,它就变样子啦!
3. 缩放转换哦,哎呀,这就跟你在看照片时放大缩小一样嘛。

比如你把一张地图缩小来看整体,或者放大看局部,这就是缩放转换的例子!
4. 镜像转换呢,就如同照镜子一样,会有个相反的影像出来。

像你把一个数字在镜子里看,不就是做了镜像转换嘛!
5. 极坐标转换呀,这个有点难理解哦,但你可以想象成在一个圆形的场地上找位置。

比如确定一个点在一个圆形区域里的具体位置,就是用极坐标转换呢!
6. 投影转换就好像是把一个东西的影子投到另一个地方呀。

比如说,把一个立体图形投影到一个平面上,这就是投影转换啦!
7. 复合转换可复杂啦,但也很有趣哟!就像是把好多步骤结合起来。

比如先平移再旋转,或者先缩放再镜像,这就是复合转换的实际运用呀!
我觉得这些坐标转换方法真的都好有意思,每种都有它独特的用途和奇妙之处,学会了它们,能让我们更好地处理和理解各种坐标相关的问题呢!。

坐标转换最简单方法

坐标转换最简单方法

坐标转换最简单方法
坐标转换是一种将一个坐标系统中的坐标转换为另一个坐标系统中的坐标的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将一组坐标从一个坐标系统转换为另一个坐标系统,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下面介绍最简单的坐标转换方法。

一、笛卡尔坐标系和极坐标系的转换
转换公式如下:
x=r*cosθ
y=r*sinθ
其中,r为半径,θ为极角。

二、笛卡尔坐标系和球坐标系的转换
转换公式如下:
x=r*sin(θ)*cos(φ)
y=r*sin(θ)*sin(φ)
z=r*cos(θ)
其中,r为半径,θ为极角,φ为方位角。

三、笛卡尔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的转换
转换公式如下:
x=(R+h)*cos(φ)*cos(λ)
y=(R+h)*cos(φ)*sin(λ)
z=(R*(1-e^2)+h)*sin(φ)
其中,R为地球半径,h为海拔高度,φ为纬度,λ为经度,e
为地球偏心率。

四、笛卡尔坐标系和UTM坐标系的转换
转换公式比较复杂,需要借助专业的软件或工具进行转换。

常用的软件有ArcGIS、QGIS等。

总体来说,坐标转换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和专业知识,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方便快捷的坐标转换工具和软件,使得坐标转换变得更加简单和便捷。

坐标系的转换

坐标系的转换

对于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目前我们国家有以下几种:1、大地坐标(BLH)对平面直角坐标(XYZ);2、北京54全国80及WGS84坐标系的相互转换;3、任意两空间坐标系的转换。

坐标转换就是转换参数。

常用的方法有三参数法、四参数法和七参数法。

以下对上述三种情况作转换基本原理描述如下:1、大地坐标(BLH)对平面直角坐标(XYZ)常规的转换应先确定转换参数,即椭球参数、分带标准(3度,6度)和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椭球参数就是指平面直角坐标系采用什么样的椭球基准,对应有不同的长短轴及扁率。

一般的工程中3度带应用较为广泛。

对于中央子午线的确定的一般方法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Y坐标的前两位*3,即可得到对应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如x=3888888m,y=388888666m,则中央子午线的经度=38*3=114度。

另外一些工程采用自身特殊的分带标准,则对应的参数确定不在上述之列。

确定参数之后,可以用软件进行转换,以下提供坐标转换的程序下载。

2、北京54全国80及WGS84坐标系的相互转换这三个坐标系统是当前国内较为常用的,它们均采用不同的椭球基准。

其中北京54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大地原点在苏联的普而科沃,长轴6378245m,短轴6356863,扁率1/298.3;西安80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大地原点在陕西省径阳县永乐镇,长轴6378140m,短轴6356755,扁率1/298.25722101;WGS84坐标系,长轴6378137.000m,短轴6356752.314,扁率1/298.257223563。

由于采用的椭球基准不一样,并且由于投影的局限性,使的全国各地并不存在一至的转换参数。

对于这种转换由于量较大,有条件的话,一般都采用GPS联测已知点,应用GPS软件自动完成坐标的转换。

当然若条件不许可,且有足够的重合点,也可以进行人工解算。

详细方法见第三类。

3、任意两空间坐标系的转换由于测量坐标系和施工坐标系采用不同的标准,要进行精确转换,必须知道至少3个重合点(即为在两坐标系中坐标均为已知的点。

84坐标系02坐标系百度坐标之间相互转换算法

84坐标系02坐标系百度坐标之间相互转换算法

84坐标系02坐标系百度坐标之间相互转换算法转换算法的实现可以使用数学上的坐标转换公式来实现。

下面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介绍84坐标系、02坐标系和百度坐标之间的相互转换算法。

1.84坐标系:又称为WGS84坐标系,是一种由于GPS设备广泛采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坐标系。

84坐标系的坐标点由经度和纬度组成。

经度表示一个点的东西方位置,范围在-180到180度之间,负值表示西经,正值表示东经。

纬度表示一个点的南北方位置,范围在-90到90度之间,负值表示南纬,正值表示北纬。

02坐标系的坐标点也由经度和纬度组成。

3.百度坐标系:又称为BD-09坐标系,是百度地图所采用的坐标系统。

百度在国内地图服务中对GCJ-02坐标系进行了转换,使得其在百度地图上显示的位置更加精确。

百度坐标系的坐标点同样由经度和纬度组成。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84坐标系到02坐标系的转换算法。

1.将84坐标系的经度和纬度坐标转换为弧度表示:radLongitude = longitude * π / 180radLatitude = latitude * π / 1802.计算转换前的坐标点在WGS84参考椭球上的投影点坐标:s = sqrt(a * a * cos(radLatitude) * cos(radLatitude) + b * b * sin(radLatitude) * sin(radLatitude))ec = a / sed = ec * cos(radLatitude)radLongitude = radLongitude - atan2(ed, 1 - ed)magic = sqrt(1 - ee * sin(radLatitude) * sin(radLatitude)) *(a / s)3.计算转换前的坐标点在GCJ-02坐标系上的投影点坐标:x = transformLongitudey = transformLatitudedLongitude = transformLongitude - 105.0dLatitude = transformLatitude - 35.04.将计算得到的坐标点转换为02坐标系的经度和纬度坐标:gcjLongitude = radLongitude * 180 / πgcjLatitude = radLatitu de * 180 / π这样,我们就完成了84坐标系到02坐标系的转换。

不同经纬度转换坐标方法

不同经纬度转换坐标方法

不同经纬度转换坐标方法一、经纬度转换为直角坐标系坐标经纬度是地球表面上一个点的位置坐标,而直角坐标系是平面上的坐标系。

为了将经纬度转换为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可以使用投影算法来实现。

1. 地心经纬度坐标系转换为地心直角坐标系地心经纬度坐标系是以地球中心为原点建立的坐标系,将地球表面上的点投影到地球球面上。

将地心经纬度坐标系转换为地心直角坐标系,可以使用球面转直角坐标变换公式来实现。

2. 大地坐标系转换为地心直角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是以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为原点建立的坐标系,将地球表面上的点投影到地球球面上。

将大地坐标系转换为地心直角坐标系,可以使用大地坐标系转换为地心经纬度坐标系的公式,再将地心经纬度坐标系转换为地心直角坐标系。

二、直角坐标系转换为经纬度将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转换为经纬度,可以使用反投影算法来实现。

1. 地心直角坐标系转换为地心经纬度坐标系地心直角坐标系是以地球中心为原点建立的坐标系,将地球表面上的点投影到地球球面上。

将地心直角坐标系转换为地心经纬度坐标系,可以使用直角坐标转球面坐标变换公式来实现。

2. 地心直角坐标系转换为大地坐标系地心直角坐标系转换为大地坐标系的方法与地心经纬度坐标系转换为大地坐标系类似,只是在转换过程中需要考虑椭球参数。

三、经纬度转换为平面坐标系坐标在地图制图和测量等应用中,经常需要将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平面坐标系的坐标。

常用的转换方法有以下几种:1. 经纬度转换为UTM坐标UTM坐标是一种平面坐标系,适用于大范围的地图测绘。

将经纬度转换为UTM坐标,可以使用UTM投影算法来实现。

2. 经纬度转换为高斯-克吕格坐标高斯-克吕格坐标是一种平面坐标系,适用于小范围的地图测绘。

将经纬度转换为高斯-克吕格坐标,可以使用高斯投影算法来实现。

四、平面坐标系坐标转换为经纬度将平面坐标系的坐标转换为经纬度,可以使用反投影算法来实现。

1. UTM坐标转换为经纬度将UTM坐标转换为经纬度,可以使用UTM反投影算法来实现。

经纬度转换xyz坐标公式

经纬度转换xyz坐标公式

经纬度转换xyz坐标公式
经纬度转换为XYZ坐标的过程涉及到地理坐标系和笛卡尔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具体的转换公式取决于你使用的地球模型,但一个常见的方法是使用WGS84地球模型。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转换过程:
1.**经纬度转球面坐标(R,θ)**:
*R=地球半径(平均值:6371000米)
*θ=纬度(以弧度为单位)
*经度λ转换为弧度的公式是:λ=λ×π/180
*球面坐标(R,θ)是根据经纬度计算得到的。

2.**球面坐标转笛卡尔坐标(X,Y,Z)**:
*X=R×sin(θ)×cos(λ)
*Y=R×sin(θ)×sin(λ)
*Z=R×cos(θ)
请注意,这是一个简化的转换过程,不考虑地球的椭球形状和其他因素。

对于更精确的转换,可能需要使用更复杂的模型和方法。

坐标系之间的换算

坐标系之间的换算
sin X cosY
sin X sin Z cos X sinY cos Z
sin X cos Z cos X sinY sin Z
cos X cosY

当已知转换参数⊿X0、dK、R( )时,可按上式将Pi点的X坐标系坐标换算为XT坐 标系的坐标。

A1
X Y Z


A1
X Y Z


A1C
da d



A1

X 0 Y0 Z0


A1dKB

A1QB

A1C

da d

上式中
X ( N H )cos B cos L B Y ( N H )cos B sin L
Z B Y L Z H
0
(M H )cos B
sin B
sin B cos L (M H ) A1 secB sin L (N H )

cos B cos L
sinB sin L (M H ) secB cos L (N H )
X,Y,Z是B,L,H,a, 的函数,全微分有
顾及到
dX dY dZ


A

dB dL dH


C

da
d

0 Z Y X i 0 Zi Yi X
QXi Z 0 X Yi Zi 0 X i Y
X 0 Y0 Z0





sin L

坐标转换最简单方法

坐标转换最简单方法

坐标转换最简单方法
如果需要将一个坐标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 确定原始坐标系和目标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和单位。

通常,坐标系有两种类型:笛卡尔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笛卡尔坐标系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x轴和y轴相互垂直,并且所有坐标轴的单位是相同的。

极坐标系由径向(r)和极角(θ)组成,其中r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θ表示点与正半轴的夹角。

例如,如果需要将笛卡尔坐标系(x,y)转换为极坐标系(r,θ),则需要知道x轴和y轴的方向,该坐标系的单位以及每个点到原点的距离和夹角。

2. 计算坐标变换公式。

在确定坐标轴方向和单位后,可以使用几何和三角函数计算转换公式。

例如,在笛卡尔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之间进行转换时,可以将x和y坐标转换为r和θ坐标:
r = sqrt(x^2 + y^2)
θ = atan(y/x)
其中,sqrt表示平方根,atan表示反正切函数(可以使用计算器或在线工具计算)。

其中,cos表示余弦函数,sin表示正弦函数。

3. 执行坐标转换。

最后,将原始坐标中的值代入公式并进行计算,以得到目标坐标。

计算θ:atan(4/3) ≈ 0.93(约为53度)
因此,点(3,4)在极坐标系中的坐标为(5,0.93)。

需要注意的是,坐标转换可能会涉及其他的变量和参数,如旋转角度、平移距离等。

因此,在执行坐标转换之前,需要确保所有参数和公式都正确、明确地定义,并按照正确的顺序执行转换的步骤。

坐标系转换方法 -回复

坐标系转换方法 -回复

坐标系转换方法-回复如何进行坐标系转换?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学中,坐标系转换是将一个坐标系中的坐标转换为另一个坐标系的过程。

由于地球是一个三维球体,不同的地理位置使用不同的坐标系统来表示其地理位置信息。

在进行坐标系转换时,我们需要了解待转换的坐标系和目标坐标系,以及所使用的转换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坐标系转换方法。

1. 七参数转换法七参数转换法是一种常用的坐标系转换方法,适用于平面坐标系和高程坐标系的转换。

这种方法通过引入七个参数(平移参数、旋转参数和尺度参数)来实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通过使用这些参数,可以将一个坐标系的坐标转换为另一个坐标系的坐标。

七参数转换法比较灵活,适用于不同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2. 三参数转换法三参数转换法是一种简单的坐标系转换方法,适用于平面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这种方法通过引入三个参数(平移参数和尺度参数)来实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三参数转换法常用于地图投影的转换,例如将高斯-克吕格投影转换为经纬度坐标系。

3. 四参数转换法四参数转换法是一种常用的坐标系转换方法,适用于二维平面坐标系的转换。

这种方法通过引入四个参数(平移参数)来实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四参数转换法常用于地图的平移和旋转变换,可以将一个坐标系的坐标转换为另一个坐标系的坐标。

4. 常用坐标系转换软件和工具在进行坐标系转换时,可以使用各种软件和工具来辅助完成转换过程。

一些常用的坐标系转换软件包括ArcGIS、QGIS和MATLAB等。

这些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可以进行坐标系定义、转换参数设置和坐标转换等操作。

此外,还有一些在线坐标转换工具可供使用,如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坐标转换工具等。

5. 坐标系转换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坐标系转换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坐标系的定义:了解待转换的坐标系和目标坐标系的定义,包括坐标原点、坐标单位和坐标轴方向等。

不同的坐标系可能使用不同的定义方式,因此在转换时需要准确理解坐标系的定义。

坐标系的转换方法

坐标系的转换方法

坐标系的转换方法我折腾了好久坐标系的转换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说实话,坐标系转换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就知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坐标就是个横竖的位置表示。

咱先拿笛卡尔坐标系,也就是常见的直角坐标系来说吧。

我最早是研究在平移的情况下怎么转换坐标。

我想啊,这就像你在一个方格纸上移动物体一样。

假如你有个点,原本的坐标是(x,y)。

如果沿着x轴正方向平移了a个单位,沿着y轴正方向平移了b个单位,那新坐标不就成了(x + a,y + b)嘛。

这就好比你把东西从家里的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相对的坐标位置就变了。

但是后来遇到旋转的情况就把我难住了。

我试了好多次,乱算一通。

我之前想着按照角度就直接加减数值,结果发现完全不对。

后来我认真查了资料才知道,假如绕原点旋转,旋转角度是θ的话,这时候坐标转换就得用三角函数了。

对于原来的点(x,y),新坐标的x'就等于x乘以cosθ减去y乘以sinθ,y'就等于x乘以sinθ加上y乘以cosθ。

这可把我绕晕了好一阵呢,就像在迷宫里转圈圈。

还有从平面直角坐标系转换到极坐标系的情况。

这个我一开始也是摸不着头脑。

我就知道极坐标系是用距离和角度来表示一个点。

我尝试着拿几个简单的点去做转换,比如直角坐标系里的(1,1)这个点。

我慢慢琢磨,发现先得求这个点到原点的距离,根据勾股定理,这个距离r就等于根号下(x平方+y平方),这里x和y就是直角坐标系里的坐标值嘛,那r就是根号2啦。

然后角度呢,得看看这个点在第几象限。

对于(1,1)这个点,角度θ就是45度或者说π/4弧度。

但这里开始的时候我就容易把角度的范围搞错,有时候算出来的角度不是正确的范围里的。

我意识到一定要根据x 和y的正负确定好角度所在象限。

三维坐标系转换就更麻烦了。

我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团迷雾里。

我试了一些计算方法,就像平移,就像在长宽高都能移动的大箱子里移动物品一样,在各个轴上做加减。

但是对于旋转,那就复杂得不得了,涉及到好多矩阵运算。

坐标系之间的换算

坐标系之间的换算

坐标系中的物体位置,或者将世界坐标系中的物体位置转换为图像坐标
系中的像素位置。
05
坐标系转换的注意事项
单位统一的重要性
单位统一是进行坐标系转换的前提,不同坐标系中使用的长 度单位、角度单位等必须一致,否则会导致转换结果出现误 差。
在进行坐标系转换时,需要特别注意单位是否统一,例如从 地理坐标系转换到直角坐标系时,经纬度需要转换为米为单 位的具体坐标值。
球面坐标与圆柱坐标的转换
球面坐标系中的点可以通过转换为圆柱坐标系中的点进行表示,反之亦然。转 换公式为:$r = r, phi = phi, z = r sin phi$。
圆柱坐标系
• 圆柱坐标与直角坐标的转换:圆柱坐标系中的点可以通过转换为直角坐标系中的点进行表示,反之亦然。转换公式为:$x = r \cos \theta, y = r \sin \theta, z = z$。
坐标系的重要性
坐标系是几何学和工程学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概念,用于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和运动。
坐标系之间的换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在航天、航空、航海、大地测量等领域。
02
常见的坐标系
笛卡尔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
以直角坐标轴为基准,通过原点 将平面分割成四个象限,每个象 限内的点可以用实数表示。
极坐标系中的点可以通过转换为球面坐标系中的点进行表示,反之亦然。转换公式为:$r = rho, phi = theta, theta = phi$。
球面坐标系
球面坐标与直角坐标的转换
球面坐标系中的点可以通过转换为直角坐标系中的点进行表示,反之亦然。转 换公式为:$x = r sin phi cos theta, y = r sin phi sin theta, z = r cos phi$。

坐标转换

坐标转换
第8章 坐 标 转 换 章
8.1 天文坐标与大地坐标之间的换算 天文坐标与大地坐标 天文坐标系是以垂线为基准线 天文坐标系是以垂线为基准线 线为基准 的坐标 的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是以法线为 大地坐标系是以法线为 基准线的坐标 基准线的坐标系,由于地面上同一 点的法线和垂线不一致,存在着垂 点的法线和垂线不一致, 线偏差,而使得基于两种不同基准 偏差,而使得基于两种 线的坐标系的不一致,为了实现两 的坐标系的不一致, 实现两
© 2000 McGraw-Hill
Introduction to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with Java--Wu
Chapter 1 - 4
第8章 坐 标 转 换 章
A = α − (λ − L)sin ϕ
A = α − η tan ϕ
以上三个公式是天文方位角归算公式,也叫拉普拉斯方程。 以上三个公式是天文方位角归算公式,也叫拉普拉斯方程。 由天文天顶 算大地天顶 由天文天顶距Z0归算大地天顶距Z 的公式
B =ϕ −ξ L = λ − η sec ϕ
Chapter 1 - 3
© 2000 McGraw-Hill
Introduction to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with Java--Wu
第8章 坐 标 转 换 章
若已知一点的垂线偏差,依据上式,便可将天文纬度和经 若已知一点的垂线偏差,依据上式,便可将天文纬度和经度换算 为大地纬度和经度。通过垂线偏差把天文坐标同大地坐标联系起 大地纬度和经 偏差把天文坐标同大地坐标联系起 标联 来,从而实现两种坐标的互相转换。 从而实现两 实现 的互相转换。 转换 天文方位角α归算为大地方位角A的公式

坐标换算公式范文

坐标换算公式范文

坐标换算公式范文坐标换算是指将一种坐标系统下的坐标值转换为另一种坐标系统下的坐标值的过程。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图制图等领域中,坐标换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坐标换算公式。

1.经纬度与高斯坐标的换算经纬度(经度和纬度)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种常用的坐标系统,用于表示地理位置。

高斯坐标是将地球表面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与地球表面相切的圆柱体,用于表示地理位置。

经纬度与高斯坐标的换算公式如下:高斯坐标X = (经度 - 中央经度) × 地球半径× cos(纬度)高斯坐标Y=纬度×地球半径2.高斯坐标与投影坐标的换算投影坐标是将地球表面上的地理位置映射到平面上的一种坐标系统。

常见的投影方式有墨卡托投影、UTM投影等。

高斯坐标与投影坐标的换算公式取决于具体的投影方式,这里以墨卡托投影为例:投影坐标X=(高斯坐标X-中央经度)×投影比例尺投影坐标Y=(高斯坐标Y-中央纬度)×投影比例尺3.地心坐标与大地坐标的换算地心坐标用于表示地球上的点相对于地球质心的位置,而大地坐标用于表示地球表面上的点相对于地球参考椭球体的位置。

地心坐标与大地坐标的换算使用椭球体的参数,其中包括椭球体的长半轴a、短半轴b以及椭球体的扁率f。

大地坐标与地心坐标的换算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计算椭球体的第一偏心率e,e = sqrt((a^2 - b^2) / a^2)。

2)计算椭球面的曲率半径N,N = a / sqrt(1 - e^2 * sin(纬度)^2)。

3)计算地球表面上其中一点的大地纬度B,B = arctan(z /sqrt(x^2 + y^2) * (1 - e^2 * a / (N + z)))。

4)计算地球表面上其中一点的大地经度L,L = arctan(y / x)。

5)计算地心坐标的X值,X = (N + z) * cos(B) * cos(L)。

旋转坐标转换公式

旋转坐标转换公式

旋转坐标转换公式在数学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旋转是一种常见的变换操作。

通过旋转,我们可以改变对象在平面或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在进行旋转操作时,需要使用旋转矩阵来进行坐标转换。

本文将介绍旋转坐标转换的公式及其应用。

二维空间的旋转坐标转换在二维空间中,我们通常使用逆时针旋转为正方向的方式进行坐标转换。

假设一个点P在二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y),我们希望将这个点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θ角度,得到新的坐标P’(x’,y’)。

点P经过旋转之后,新的坐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x’ = x * cos(θ) - y * sin(θ) y’ = x * sin(θ) + y * cos(θ)其中,θ为旋转角度,cos(θ)和sin(θ)分别代表旋转角度的余弦和正弦值。

三维空间的旋转坐标转换在三维空间中,我们同样使用逆时针旋转为正方向的方式进行坐标转换。

假设一个点P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y,z),我们希望将这个点绕坐标轴进行旋转,得到新的坐标P’(x’,y’,z’)。

点P经过旋转之后,新的坐标可以通过旋转矩阵的运算得到:x' = x * cos(θ) - y * sin(θ)y' = x * sin(θ) + y * cos(θ)z' = z其中,θ为旋转角度,cos(θ)和sin(θ)分别代表旋转角度的余弦和正弦值。

旋转坐标转换的应用旋转坐标转换在计算机图形学、游戏开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旋转坐标转换,我们可以实现物体的旋转、变换和动画效果。

在3D建模软件中,旋转坐标转换可以用来控制物体的姿态和方向,使得模型呈现出真实的效果。

此外,旋转坐标转换也可以用于机器人运动学中。

通过旋转坐标转换,我们可以计算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在运动时相对于基准坐标系的位置和姿态,从而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和轨迹规划。

总的来说,旋转坐标转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变换,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变化,还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拓展了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应用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测绘编程技术》学号:姓名:指导老师:袁成忠日期: 2015.12.8目录一、目的与要求 (1)1.坐标转换 (1)2.高斯正反算 (1)二、实验内容或题目 (1)1.坐标转换 (1)2.高斯坐标正反算 (2)三、程序流程图 (3)1.坐标转换 (3)2.高斯坐标正反算 (10)四、实验结果 (14)1.坐标转换 (14)2.高斯坐标正反算 (16)五、结果分析与实验体会 (18)一、 目的与要求 1.坐标转换在测量计算中,常常会涉及不同坐标系统(如北京54坐标系、 WGS84坐标系等),因此,坐标转换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坐标转换是空间实体的位置描述,是从一种坐标系统变换到另一种坐标系统的过程。

通过建立两个坐标系统之间一一对应关系来实现。

坐标转换问题的详细了解对于测量很重要,也是测绘专业人员必须了解掌握的一项基本知识。

综合运用所学数学和专业相关知识,基于最小二乘原理设计并实现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

2.高斯正反算高斯投影正算公式是由大地坐标(L ,B )求解高斯平面坐标(x ,y ),而高斯投影反算公式则是由高斯平面坐标(x ,y )求解大地坐标(L ,B )。

这样我们可以方便的从已知的信息中求出我们想要的经纬度或者该点的平面坐标。

二、 实验内容或题目 1.坐标转换空间三维坐标之间的转换常采用七参数模型(如布尔莎模型);不同平面直角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一般采用四参数模型(如赫尔默特模型)。

七参数法需要至少三个公共点,四参数法需要至少两个公共点,并且对这些点的精度要求很高,否则确定的转换关系精度难以保证,因此,为了确保转换精度及提供必要的检核条件,就要考虑增加参与计算的公共点的数量并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做出精度评价。

(1) 七参数七参数是三个平移参数,三个旋转参数,一个尺度参数。

⎥⎥⎥⎦⎤⎢⎢⎢⎣⎡⎥⎥⎥⎦⎤⎢⎢⎢⎣⎡---+⎥⎥⎥⎦⎤⎢⎢⎢⎣⎡++⎥⎥⎥⎦⎤⎢⎢⎢⎣⎡∆∆∆=⎥⎥⎥⎦⎤⎢⎢⎢⎣⎡Z Y X Z k Z Y X z y x xy x Z y z000Y X )1(εεεεεε式中:X ∆,Y ∆,Z ∆——平移量,x ε,y ε,z ε——旋转参数,K ——尺度变形因子。

(2) 四参数四参数是两个平移参数,一个旋转参数,一个尺度参数。

模型如下:⎥⎦⎤⎢⎣⎡∆∆+⎥⎦⎤⎢⎣⎡⎥⎦⎤⎢⎣⎡-=⎥⎦⎤⎢⎣⎡Y X Y X K y ααααcos sin sin cos x式中:X ∆,Y ∆——平移量,α——旋转角,K ——尺度变形因子。

2.高斯坐标正反算(1)坐标正算(3)坐标反算三、程序流程图1.坐标转换求参数的程序代码:void CCoorTraView::OnBnClickedButton2(){// TODO: 在此添加控件通知处理程序代码CoordTran trans;if (coordCount == 4) {double tem[5];trans.para(point, pointCount, coordCount, tem);dx.Format(_T("%.9f"), tem[0]);dy.Format(_T("%.9f"), tem[1]);wx.Format(_T("%.9f"), tem[2]);k.Format(_T("%.9f"), tem[3]);accur1.Format(_T("%.9f"), tem[4]);}else{double tem[8];trans.para(point, pointCount, coordCount, tem);dx.Format(_T("%.9f"), tem[0]);dy.Format(_T("%.9f"), tem[1]);dz.Format(_T("%.9f"), tem[2]);wx.Format(_T("%.9f"), tem[3]);wy.Format(_T("%.9f"), tem[4]);wz.Format(_T("%.9f"), tem[5]);k.Format(_T("%.9f"), tem[6]);accur1.Format(_T("%.9f"), tem[7]);}UpdateData(false);}void CoordTran::para(double **point, int pointCount, int coordCount, double *para){if (coordCount == 4){double deltX, deltY, u, v, sita, scale;deltX = 0;deltY = 0;u = 1;v = 0;CMatrix dx(4, 1);CMatrix B(2 * pointCount, 4);CMatrix l(2 * pointCount, 1);CMatrix BT, N, BTl, InvN;for (int i = 0; i <pointCount; i++){B(2 * i, 0) = 1;B(2 * i, 2) = point[i][0];B(2 * i, 3) = -point[i][1];B(2 * i + 1, 0) = 0;B(2 * i + 1, 1) = 1;B(2 * i + 1, 2) = point[i][1];B(2 * i + 1, 3) = point[i][0];l(2 * i, 0) = point[i][2] - point[i][0];l(2 * i + 1, 0) = point[i][3] - point[i][1];}BT =~B;N = BT*B;InvN = N.Inv();BTl = BT*l;dx = InvN*BTl;double accuracy;CMatrix V = B*dx - l;CMatrix _V = ~V;CMatrix Macc = _V*V;double vv = Macc(0, 0);accuracy = sqrt(vv / (2 * pointCount - 4));deltX = deltX + dx(0, 0);deltY = deltY + dx(1, 0);u = u + dx(2, 0);v = v + dx(3, 0);sita = atan(v / u);scale = u / cos(sita);para[0] = deltX;para[1] = deltY;para[2] = sita;para[3] = scale;para[4] = accuracy;}else{CMatrix B(3 * pointCount, 7),BT, N, BTL, InvN, Dx,L(3*pointCount, 1);for (int i = 0; i <pointCount; i++){B(3 * i, 0) = 1;B(3 * i, 2) = 0;B(3 * i, 3) = 0;B(3 * i, 4) = -point[i][2];B(3 * i, 5) = point[i][1];B(3 * i, 6) = point[i][0];B(3 * i + 1, 0) = 0;B(3 * i + 1, 1) = 1;B(3 * i + 1, 2) = 0;B(3 * i + 1, 3) = point[i][2];B(3 * i + 1, 4) = 0;B(3 * i + 1, 5) = -point[i][0];B(3 * i + 1, 6) = point[i][1];B(3 * i + 2, 0) = 0;B(3 * i + 2, 1) = 0;B(3 * i + 2, 2) = 1;B(3 * i + 2, 3) = -point[i][1];B(3 * i + 2, 4) = point[i][0];B(3 * i + 2, 5) = 0;B(3 * i + 2, 6) = point[i][2];L(3 * i, 0) = point[i][3] - point[i][0];L(3 * i + 1, 0) = point[i][4] - point[i][1];L(3 * i + 2, 0) = point[i][5] - point[i][2]; }BT =~B;N = BT*B;InvN = N.Inv();BTL = BT*L;Dx = InvN*BTL;double accuracy;CMatrix V = B*Dx - L;CMatrix _V = ~V;CMatrix Macc = _V*V;double vv = Macc(0, 0);accuracy = sqrt(vv / (3 * pointCount - 7));para[0] = Dx(0, 0);para[1] = Dx(1, 0);para[2] = Dx(2, 0);para[3] = Dx(3, 0);para[4] = Dx(4, 0);para[5] = Dx(5, 0);para[7] = accuracy;}}坐标转换的程序代码:void CCoorTraView::OnBnClickedButton6(){// TODO: 在此添加控件通知处理程序代码UpdateData(true);if (coordCount == 4) {double Dx = _wtof(dx);double Dy = _wtof(dy);double Wx = _wtof(wx);double K = _wtof(k);double x = _wtof(yzx);double y = _wtof(yzy);double X = Dx + K*cos(Wx)*x - K*sin(Wx)*y;double Y = Dy + K*sin(Wx)*x + K*cos(Wx)*y;wzx.Format(_T("%.10f"), X);wzy.Format(_T("%.10f"), Y);yzz.Format(_T(""));}else{double Dx = _wtof(dx);double Dy = _wtof(dy);double Dz = _wtof(dz);double Wx = _wtof(wx);double Wy = _wtof(wy);double Wz = _wtof(wz);double K = _wtof(k);double x = _wtof(yzx);double y = _wtof(yzy);double z = _wtof(yzz);double X = Dx + K*x + Wz*y + Wy*z;double Y = Dy + K*y - Wz*x + Wx*z;double Z = Dz + K*z + Wy*x - Wx*y;wzx.Format(_T("%.10f"), X);wzy.Format(_T("%.10f"), Y);wzz.Format(_T("%.10f"), Z);}UpdateData(false);}导入文件的程序代码:CFileDialog dlg(TRUE, //TRUE为OPEN对话框,FALSE为SAVE AS对话框NULL,NULL,OFN_HIDEREADONLY | OFN_OVERWRITEPROMPT,(LPCTSTR)_TEXT("TXT Files (*.txt)|*.txt|All Files (*.*)|*.*||"), NULL);if (dlg.DoModal() == IDOK){FilePathName = dlg.GetPathName();}CFile file(FilePathName, CFile::modeRead);CString **Point;//str1为整个字符串char * str1 = new char[file.GetLength()];file.Read(str1, file.GetLength());//str2为整个cstringCString str2(str1);StringSplit split;split.SetString(str2, ';');int row = split.GetSize();pointCount = row;//str3为行cstringCString *str3;str3 = new CString[row];str3 = split.GetSplit();Point = new CString*[row];//str4为单元cstringCString *str4;split.SetString(str3[0], ' ');coordCount = split.GetSize();str4 = new CString[coordCount];for (int i = 0; i < row; i++) {split.SetString(str3[i], ' ');int col = split.GetSize();str4 = split.GetSplit();Point[i] = str4;}point = new double*[pointCount];for (int i = 0; i < pointCount; i++) {point[i] = new double[coordCount];}for (int i = 0; i < pointCount; i++) {for (int j = 0; j < coordCount; j++) {point[i][j] = _wtof(Point[i][j]);}}CListCtrl* list1 = (CListCtrl*)GetDlgItem(IDC_LIST1);CListCtrl* list2 = (CListCtrl*)GetDlgItem(IDC_LIST2);if (coordCount == 4) {for (int i = 0; i < row; i++) {CString str;str.Format(_T("%d"), i + 1);list1->InsertItem(i, str);list1->SetItemText(i, 1, Point[i][0]);list1->SetItemText(i, 2, Point[i][1]);list2->InsertItem(i, str);list2->SetItemText(i, 1, Point[i][2]);list2->SetItemText(i, 2, Point[i][3]);}}else{for (int i = 0; i < row; i++) {CString str;str.Format(_T("%d"), i + 1);list1->InsertItem(i, str);list1->SetItemText(i, 1, Point[i][0]);list1->SetItemText(i, 2, Point[i][1]);list1->SetItemText(i, 3, Point[i][2]);list2->InsertItem(i, str);list2->SetItemText(i, 1, Point[i][3]);list2->SetItemText(i, 2, Point[i][4]);list2->SetItemText(i, 3, Point[i][5]);}}}(2)七参数坐标转换的程序代码:2.高斯坐标正反算(1)高斯正算(2)高斯反算void CCoorTraView::OnBnClickedButton5(){UpdateData(true);double x = _wtof(gsx);double y = _wtof(gsy);y -= 500000.0;double A0 = 1.0 + 3.0 * demo.e1 / 4.0 + 45.0 * pow(demo.e1, 2) / 64.0 + 350.0 * pow(demo.e1, 3) / 512.0 + 11025.0 * pow(demo.e1, 4) / 16384.0;angleTo test;double e4 = pow(demo.e1, 2);double e6 = pow(demo.e1, 3);double e8 = pow(demo.e1, 4);double B0 = x / (demo.a*(1 - demo.e1)*A0);double K0 = (1.0 / 2.0)*((3.0 / 4.0)*demo.e1 + (45.0 / 64.0)*e4 + (350.0 / 512.0)*e6 + (11025.0 / 16384.0)*e8);double K2 = (-1.0 / 3.0)*((63.0 / 64.0)*e4 + (1108.0 / 512.0)*e6 + (58239.0 / 16384.0)*e8);double K4 = (1.0 / 3.0)*((604.0 / 512.0)*e6 + (68484.0 / 16384.0)*e8);double K6 = (-1.0 / 3.0)*((26328.0 / 16384.0)*e8);double Bf = B0 + sin(2 * B0)*(K0 + pow(sin(B0), 2)*(K2 + pow(sin(B0), 2)*(K4 + K6*pow(sin(B0), 2))));double tf = tan(Bf);double Nf = demo.a / sqrt(1 - demo.e1*pow(sin(Bf), 2));double etaf = sqrt(demo.e2)*cos(Bf);double Mf = Nf / (1 + pow(etaf, 2));double fsl = (1.0 / cos(Bf))*(y / Nf)*(1.0 - (1.0 / 6.0)*(1.0 + 2.0*pow(tf, 2) + pow(etaf, 2))*pow(y / Nf, 2) + (1.0 / 12.0)*(5.0 + 28.0*pow(tf, 2) + 24.0*pow(tf, 4) + 6.0*pow(tf, 2) + 8.0*pow(etaf*tf, 2))*pow(y / Nf, 4));double fsb = Bf - (tf / (2.0*Mf))*y*(y / Nf)*(1.0 - (1.0 / 12.0)*(5.0 + 3.0*pow(tf, 2) + pow(etaf, 2) - 9.0*pow(etaf, 2))*pow(y / Nf, 2) + (1.0 / 360.0)*(61.0 + 90.0*pow(tf, 2) + 45.0*pow(tf, 4))*pow(y / Nf, 4));double fsB = test.Rad(fsb);double fsL = test.Rad(fsl + L0);gsl.Format(_T("%f"), fsL);gsb.Format(_T("%f"), fsB);UpdateData(false);}高斯坐标反算程序代码:UpdateData(true);double x = _wtof(gsx);double y = _wtof(gsy);y -= 500000.0;double A0 = 1.0 + 3.0 * demo.e1 / 4.0 + 45.0 * pow(demo.e1, 2) / 64.0 + 350.0 * pow(demo.e1, 3) / 512.0 + 11025.0 * pow(demo.e1, 4) / 16384.0;angleTo test;double e4 = pow(demo.e1, 2);double e6 = pow(demo.e1, 3);double e8 = pow(demo.e1, 4);double B0 = x / (demo.a*(1 - demo.e1)*A0);double K0 = (1.0 / 2.0)*((3.0 / 4.0)*demo.e1 + (45.0 / 64.0)*e4 + (350.0 / 512.0)*e6 + (11025.0 / 16384.0)*e8);double K2 = (-1.0 / 3.0)*((63.0 / 64.0)*e4 + (1108.0 / 512.0)*e6 + (58239.0 / 16384.0)*e8);double K4 = (1.0 / 3.0)*((604.0 / 512.0)*e6 + (68484.0 / 16384.0)*e8);double K6 = (-1.0 / 3.0)*((26328.0 / 16384.0)*e8);double Bf = B0 + sin(2 * B0)*(K0 + pow(sin(B0), 2)*(K2 + pow(sin(B0), 2)*(K4 + K6*pow(sin(B0), 2))));double tf = tan(Bf);double Nf = demo.a / sqrt(1 - demo.e1*pow(sin(Bf), 2));double etaf = sqrt(demo.e2)*cos(Bf);double Mf = Nf / (1 + pow(etaf, 2));double fsl = (1.0 / cos(Bf))*(y / Nf)*(1.0 - (1.0 / 6.0)*(1.0 + 2.0*pow(tf, 2) + pow(etaf, 2))*pow(y / Nf, 2) + (1.0 / 12.0)*(5.0 + 28.0*pow(tf, 2) + 24.0*pow(tf, 4) + 6.0*pow(tf, 2) + 8.0*pow(etaf*tf, 2))*pow(y / Nf, 4));double fsb = Bf - (tf / (2.0*Mf))*y*(y / Nf)*(1.0 - (1.0 / 12.0)*(5.0 + 3.0*pow(tf, 2) + pow(etaf, 2) - 9.0*pow(etaf, 2))*pow(y / Nf, 2) + (1.0 / 360.0)*(61.0 + 90.0*pow(tf, 2) + 45.0*pow(tf, 4))*pow(y / Nf, 4));double fsB = test.Rad(fsb);double fsL = test.Rad(fsl + L0);gsl.Format(_T("%f"), fsL);gsb.Format(_T("%f"), fsB);UpdateData(false);}四、实验结果1.坐标转换(1)四参数(2)七参数2.高斯坐标正反算(1)高斯正算(2)高斯反算五、结果分析与实验体会结果分析:在坐标中转换实验中,我编写的程序实现空间三维坐标转换,并可以求出所需要的七个参数,也可以实现不同平面直角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并可以求出所需要的四个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