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电极上甲醇电催化氧化的EQCM

合集下载

Pt电极上甲酸电催化氧化机理研究进展_徐杰

Pt电极上甲酸电催化氧化机理研究进展_徐杰
1.2 直接途径
第一个关于 甲酸氧化存 在 CO 途径以外 的直 接途径的证据来自电化学微分质谱实验. Willsau 等 研究发现,当 Pt 电极表面在含 H13COOH 溶液中生 成 13COad 饱和吸附 层后, 将其切 换到含 H12COOH 的溶液中,由低电位开始进行正向伏安扫描时质谱
第4期
收稿日期: 2013-11-13, 修订日期: 2014-01-22 * 通讯作者, Tel: (86-551)3600035, E-mail: yachen@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No. 21273215)资助
·334·
电化学
2014 年
酸电氧化催化活性与制备 Pt(110)过程有很大的关 系,推 测认为 Pt(110)的表 面原子排 布与其 制 备 过 程密切相关 . [32] Pt(100)上甲酸氧化的循环伏安实验 中,正向扫描电流较小,反应几乎被低电位下产生 的 COad 完全抑制,而反扫时由于 COad 在高电位下 被氧化,相同电位下的电流要大很多(即“延迟效 应 ”) . [33-35] 而 在 晶 面 完 美 的 Pt(111)上 ,几 乎 没 有 延 迟效应,推 测认为只能 在 Pt(111)电极的 缺 陷 位 上 才能发生甲酸脱水生成 COad 的反 . 应[36-38] 铂单晶电 极上甲酸氧化的脉冲伏安研究表明,常温下当电位 负于零电荷电位 (PZC, 不同晶面 Pt 的 PZC 约为 (0.4 ± 0.1) V vs. RHE)时,COad 的生成速率随电位的 升高而增大,而当电位正于 PZC 时,COad 的生成速 率随电位增加反而减小[30, . 39-40] 这一点可由图 2 中甲 酸氧化电流随反应时间衰减的斜率证实. 因为 COad 生成的速率越快,电极被毒化速率越大,i-t 斜 率越大. 该结果与电化学红外光谱观察到的现象 一致 , [19-20] 可能的原因是 甲酸脱水反 应对电极吸 附 物非常敏感,吸附的 H 原子、阴离子或水会抑制甲 酸的吸附与脱水. 当处于 PZC 时,这些物种的覆盖 度 最 低 ( 或 水 的 偶 极 定 向 排 列 程 度 最 低 ), 甲 酸 几 乎无需竞争吸附, 因此脱水生成 CO 的速率最快. 另外, 在相同电位下 COad 的生成速率也随着温度 上升而增加.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性能测试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性能测试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性能测试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主要以Pt 系催化剂为主,再加以单壁碳纳米管为催化剂载体,催化剂有效分散,催化性能提高。

循环伏安法曲线正向扫描的峰电流密度可直接反映甲醇的氧化量及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

本实验主要针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材料对甲醇氧化的的循环伏安曲线进行测试,了解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用循环伏安法测定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性能的方法。

2.了解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3.了解CHI 电化学工作站的设定方法。

二、测定原理:在电极上施加一个线性扫描电压,以恒定的变化速度扫描,当达到某设定的终止电位时,再反向回归至某一设定的起始电位,循环伏安法电位与时间的关系(见图a )。

若电极反应为O +e ⇔R ,反应前溶液中只含有反应粒子O ,且O 、R 在溶液均可溶,控制扫描起始电势从比体系标准平衡电势正得多的起始电势ϕi 处开始势作正向电扫描,电流响应曲线则如图b 所示。

当电极电势逐渐负移到ϕ平0附近时,O 开始在电极上还原,并有法拉第电流通过。

由于电势越来越负,电极表面反应物O 的浓度逐渐下降,因此向电极表面的流量和电流就增加。

当O 的表面浓度下降到近于零,电流也增加到最大值Ipc ,然后电流逐渐下降。

当电势达到ϕr 后,又改为反向扫描。

随着电极电势逐渐变正,电极附近可氧化的R 粒子的浓度较大,在电势接近并通过ϕ平0时,表面上的电化学平衡应当向着越来越有利于生成R的方向发展。

于是R开始被氧化,并且电流增大到峰值氧化电流Ipa,随后又由于R的显著消耗而引起电流衰降。

整个曲线称为“循环伏安曲线”。

三、仪器药品:电化学工作站一台玻碳工作电极一根Ag/AgCl参比电极一根铂丝电极一根高纯氮气Nafion 117溶液浓硫酸甲醇乙醇四、实验步骤:1. 取制备好的催化剂材料3.8mg分散到1mL乙醇中超声30min。

2. 取催化剂材料的乙醇分散液30μL滴涂到玻碳工作电极表面,静置15min干燥后,再其表面滴涂Nafion117溶液10μL,静置15min干燥,待用。

Pt的复合物对甲醇的催化氧化

Pt的复合物对甲醇的催化氧化

开发研究Pt的复合物对甲醇的催化氧化黄小六(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江西新余338000)摘要:近年来,随着燃料电池的微型化需求增加,各种小型便捷式电器随之产生。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连续不断地转化为电能的能源器件,具有能量转化率高、结构简单、污染小和易于微型化的优点。

其中,催化剂是甲醇燃料电池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各种不同纳米材料可以作为催化剂来提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催化效率。

关键词:玻碳电极;碳纳米管;甲醇;催化氧化0绪论Pt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尤为重要。

Pt催化剂的形貌很大程度上决定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如金属催化剂中微粒的粒径分布、相对结晶度、平均粒径等。

目前,Pt催化剂制备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浸渍还原法、电化学沉积法等等。

本文则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纳米Pt催化电极,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电极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应用电化学方法对不同溶液下的GC、SWNT/GC和SWNT/GC、Pt/SWNT/GC进行了对比分析。

1玻碳电极解析玻碳电极简称玻碳,聚丙烯睛树脂或者酚醛树脂在惰性气氛慢慢加热到高温(1800T)加工成一个非晶玻璃碳,适合作为电子导体电极材料。

玻璃碳电极导电性好、化学稳定性高、热胀系数小、质地坚硬、气密性好,电势适用范围宽(约从-1〜I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可制成圆柱、圆盘等电极形状,用它作基体还可制成汞膜玻碳电极和化学修饰电极等。

在电化学实验或电分析化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玻璃碳电极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作电极,是一种良好的惰性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高硬度、高加工度、高氢超电势,各种极化和化学稳定性,可作为惰性电极直接用于阳极溶出,阴极和变价离子的伏安测定,还可以作化学修饰电极。

2实验内容2.1电极制作GC电极处理:将直径为5mm的玻碳电极用A12O3 (0.3nm和0.05pm)粉末进行打磨抛光处理撚后分别放置在无水乙醇、1mol/L NaOH和超纯水中超声洗涤20min,用纯度M99%的氮气吹干备用。

炭载Pt—P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炭载Pt—P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度高 , 且 价格 便 宜 、 来 源 丰 富等优 点 而被广 泛研 究 。 研究 发 现 D MF C 阳极 催 化 剂 研 究 最 多 的是 P t 【 2 ] 以及 P t 基 复合 催 化 剂 [ 3 。 ] 。改 变 制 备 方 法 和 载 体 , 可
提高 单组 分 P t 催 化剂 的 活性 , 但 反 应 生成 的 中间产 物
果表明 P t - P / C催 化 剂是 一 类 具 有 潜 在 应 用 前 景 的 直
接 甲醇燃料 电池 阳极催 化 剂 。 关键 词 : 甲醇 ;P t — P / C催 化 剂 ; 电 催化 氧化 ; 直接 甲
醇 燃 料 电 池 中图分 类 号 : O6 4 文 献标 识码 : A D oI :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0 0 1 — 9 7 3 1 . 2 O 1 3 . 2 0 . 0 1 4
杨改秀 等 : 炭载 P t — P催 化 剂 对 甲醇 氧 化 的 电催 化 性 能 研 究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9 7 3 1 ( 2 0 1 3 ) 2 0 — 2 9 6 7 — 0 4
炭载 P t — P催 化 剂 对 甲醇 氧化 的 电催 化 性 能研 究
杨 改 秀 , 孔 晓 英 , 袁 振 宏 , 陈冠 益 , 陆天 虹 。 ,孙 永 明
2 . 3 n m。此 外 , 亦 用 多 种 电 化 学 测 试 手 段 测 试 了 P 的
掺 杂对 甲醇的 电催 化 氧 化性 能 的影 响 , 测试 结 果表 明 P t — P / C催 化 剂不 但 能够 增 强催 化 剂 对 甲醇 催 化 氧化 的活性 , 而且还 能 够提 高催 化 剂 的稳 定 性 。 该 测 试 结

胶态Pt-C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

胶态Pt-C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

收稿日期:2002212202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973”基金(G 2000026408);“863”基金(2001AA 3230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0300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Q 2000009);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0510) 作者简介:唐亚文(1970—),男,南京市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燃料电池。

Biography :TAN G Y a 2wen (1970—),male ,lecturer.胶态Pt/C 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唐亚文1, 杨 辉1, 李 钢1, 邢 巍2, 陆天虹1,2(1.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2)摘要:研究了Pt 金属载量为20%的碳载胶态Pt 金属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并与E 2TEK 公司同类型催化剂进行了比较。

X 衍射光谱(XRD )和透射电镜(TEM )研究显示在胶态Pt/C 催化剂中,Pt 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8nm ,并且具有良好的均一度。

电化学研究显示:尽管胶态Pt/C 催化剂拥有相对较小的电化学活性面积,但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却明显优于E 2TEK 公司的Pt/C 催化剂,其原因应归结于利用有机溶胶法制得的胶态Pt/C 催化剂拥有更合理的平均粒径。

关键词:胶态Pt/C 催化剂;甲醇;电催化氧化中图分类号:TM 91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87X (2003)增20157203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prop erty ofcolloidal Pt/C catalyst for methanolTAN G Ya 2wen 1,YAN G Hui 1,L I G ang 1,XIN G Wei 2,L U Tian 2hong 1,2(1.College of Chemist ry and Envi ronmental Science ,N anji ng Normal U niversity ,N anji ng Jiangsu 210097,Chi na ;2.Changchun Instit ute of A pplied Chemist ry ,Chi 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chun Jili n 130022,Chi na )Abstract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olloidal Pt/C catalyst for the oxidation of methanol was studied comparing with that of E 2TEK Pt/C catalyst.The results of X 2ray diffraction (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Pt particles in the colloidal Pt/C catalyst is about 3.8nm and possesses uniform particles.Moreover ,the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show that its elec 2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methanol oxidatio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E 2TEK Pt/C catalyst.K ey w ords :colloidal Pt/C catalyst ;methanol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由于燃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携带和储存安全方便等特点,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

Pt基催化剂上甲醇氧化的电化学微分质谱与红外光谱研究的开题报告

Pt基催化剂上甲醇氧化的电化学微分质谱与红外光谱研究的开题报告

Pt基催化剂上甲醇氧化的电化学微分质谱与红外光
谱研究的开题报告
本文旨在介绍Pt基催化剂上甲醇氧化的电化学微分质谱与红外光谱研究的开题报告。

Pt基催化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催化反应中的材料,而
催化反应的理解与优化离不开对催化剂的表征研究。

本研究旨在利用电化学微分质谱和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对Pt基催化剂上的甲醇氧化反应进行研究。

通过电化学微分质谱技术研究甲醇在Pt
基催化剂表面的氧化过程,并探究反应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及其反应机理;而通过红外光谱技术则可以了解反应过程中表面吸附物分子的行为以及
可能的反应途径。

本研究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制备Pt基催化剂并表征其物理化
学性质;2)应用电化学微分质谱技术研究Pt基催化剂上的甲醇氧化反应;3)应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甲醇在Pt基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反应途径;4)通过比较电化学微分质谱和红外光谱的数据,探索甲醇氧化反应的详细反应机理及催化剂表面吸附物分子的行为。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究Pt基催化剂上甲醇氧化反应的微观机理,为催化剂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并为Pt基催化剂在有机合成、电
化学能源及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t/C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研究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t/C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研究
a ay twee e a e t h mp o e nto t n lc n e r to n e c tl s r nh nc d wih t e i r v me fmeha o o c nta in a d t mpe a u e r t r .Th mp o e ou in e i r v d s l to
中 图分 类 号 : M9 14 T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74 (0 8O —04 —0 10 — 5 52 0 )4 0 1 3
E f t f l tohmi l atr nteA t i fP/ aa s f c e rc e c coso ci t o t so a te o r l t c e clatr h v g icnl f tdte cvt f tC ctl t.T e h sl w t t h u e r h mi c s a e in i t a e e t i o / a ss h r sh h f eco af o s fa y f c hai y P a y inrrs t c f ok ge crd a e ue , n h ec o a f h l t d n h c v yo tC n e ei a e ri et ew srd cd a dterat nrt o ee cr ea d teat i f / sn ow n l o i e t e o it P
温度低 , 比能量 密度高 , 甲醇 液体作燃 料 , 电池 结构 简 单, 安全性好等 特点而在汽车 和便 携式 电子设 备等 领 域 中拥有广 阔的应 用前 景n 。然 而 D C仍存 在 两 ] MF
L N a—h n,RONG i e g I C is u J ̄p n ,W/NG o g to M T n —a ,WANG n d n Xi-o g

甲醇在Pd基电催化剂上的氧化

甲醇在Pd基电催化剂上的氧化

[Article]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 )Acta Phys.⁃Chim.Sin .,2007,23(7):993-996July Received:January 31,2007;Revised:March 19,2007;Published on Web:April 27,2007.∗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stsspk@;Tel:+8620⁃840367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76108)资助项目Ⓒ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hysico ⁃Chimica Sinica甲醇在Pd 基电催化剂上的氧化郑海涛1,2李永亮2梁剑莹2沈培康2,∗(1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材料研究所,广州510275;2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摘要: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和碳黑为载体,用交替微波加热的方法制备了担载型Pd 电催化剂,并表征了其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透射电镜(TEM)和X 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Pd 在MWCNT 载体上有较好的分散度,平均粒径为4nm.循环伏安、计时电位和交流阻抗的测试结果表明,在碱性溶液中,Pd/MWCNT 显示出良好的甲醇氧化性能.在Pd/MWCNT 催化剂上,甲醇氧化的起始电位比在Pt/C 上负移100mV 左右.Pd/MWCNT 高的催化活性不仅与它的高的活性表面积有关,而且和Pd 与载体MWCNT 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关.关键词:甲醇氧化;碳纳米管;Pd/MWCNT;电催化剂;燃料电池中图分类号:O643;TM 911.4Methanol Oxidation on Pd 鄄based ElectrocatalystsZHENG Hai ⁃Tao 1,2LI Yong ⁃Liang 2LIANG Jian ⁃Ying 2SHEN Pei ⁃Kang 2,∗(1Materials Science Institute,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un Yat ⁃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P.R.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School of Physics and Engineering,Sun Yat ⁃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P.R.China)Abstract :Pd nanoparticles were supported on different types of carbon materials including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and carbon black prepared by the intermittent microwave heating (IMH)technique.The morphologie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electro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TEM and XRD measurements revealed that the Pd nanoparticles were uniformly dispersed on MWCNT with an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4nm.The cyclic voltammetric,chronopotentiometric,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ic (EIS)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Pd/MWCNT electrocatalyst showed a better performance for methanol oxidation than that of Pt/C in alkaline media.A negative shift over 100mV of the onset potential for methanol oxidation was found on Pd/MWCNT compared to that on Pt/C.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nhancement in the activity for methanol oxidation on Pd/MWCNT was due to not only the increase in the active surface area but also th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Pd and MWCNT.Key Words :Methanol oxidation;Carbon nanotube;Pd/MWCNT;Electrocatalyst;Fuel cell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燃料运输方便等优点,在移动电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但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阳极电化学性能比较差,反应缓慢.研究表明,甲醇的电化学反应速率在碱性条件下能得到明显提高.由于二元Pt 基电催化剂(如PtRu 、PtSn 等)对甲醇的电氧化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抗CO 中毒的性能,是目前DMFC 的主要阳极催化剂.但是这些高价格的催化剂仍然是DMFC 广泛商业化应用的主要障碍.减少Pt 的担载量是降低DMFC 成本的有效方法.993Acta Phys.鄄Chim.Sin.,2007Vol.23同时,催化剂的制备技术也影响催化剂的性能和成本.我们发明的交替微波法能快速、高效地一步制备高载量催化剂,而且,由于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的颗粒分布均匀、粒径小使催化剂中贵金属的利用率和性能大大提高[2-4].除了金属催化剂本身的性能,载体材料也影响催化剂的性能.与传统碳载体相比,碳纳米管作为新型炭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如特殊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质及物理化学性质等[5],碳纳米管作为催化剂载体应用于诸多方面[6],尤其在醇类燃料电池中引起广泛关注[7-11].陈卫祥等人[12]利用微波快速加热法合成了Pt/CNT电催化剂,金属Pt的颗粒均匀,对甲醇的电氧化活性比商业的E⁃Tek⁃Pt/ C的高.赵新生等人[13]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载体制备了担载型PtSn电催化剂.结果表明,在PtSn/MWCNT催化剂上,对甲醇的电氧化反应的活性要比在PtSn/C催化剂上的高.本文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和碳粉(Vulcan XC⁃72R,Cabot Corp.,USA)为载体,利用交替微波加热法制备了Pd/MWCNT、Pd/C电催化剂,并初步表征了其在碱性条件下对甲醇电氧化的性能.Pd在地球上的储量远远高于Pt,并且价格相对便宜,这些钯基催化剂的应用将降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成本,有利于产业化生产和商业化应用.1实验部分1.1载体碳材料的预处理取0.1g多壁碳纳米管(深圳市纳米港有限公司, 95%,管径为20-40nm)加入到98%H2SO4和65% HNO3(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液中,搅拌15min后,在140℃下回流4h.处理后的MWCNT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然后在80℃干燥24h.取0.1g碳粉加入到60mL的65%HNO3溶液中,搅拌3h.最后把酸处理后的碳粉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在80℃干燥24h.1.2催化剂的制备催化剂制备过程参考文献[3]:50mg处理过的碳纳米管或碳粉加入到10mL异丙醇溶液中,超声分散20min后,将5.3mL氯化钯溶液(3.8g·L-1Pd)缓慢加入到碳载体的分散液中,然后超声分散30 min.利用交替微波加热法(加热5s,停60s),使分散后的溶液挥发干燥,然后加入过量的甲酸(0.5mol·L-1).机械搅拌均匀后,在除氧后的微波炉中,交替微波加热(加热20s,停60s)还原直至干燥,Pd的担载量控制在40%(w)(通过ICP⁃AES测试).1.3催化剂表征X射线衍射(XRD)表征在D/MAX2200X射线粉末衍射仪上进行,辐射源为Cu Kα(λ=0.15418nm),管电压35kV,管电流25mA,扫描范围为20°-90°,根据Scherrer公式计算催化剂的粒径.透射电子显微测试在Philips CM⁃300型高分辨透射电镜上进行,加速电压为200keV.1.4电化学测试电化学测试在IM6e(Zahner⁃Electrik,Germany)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采用循环伏安和记时电位方法来评价电催化剂对甲醇氧化性能.测试采用三电极体系,取1mg催化剂均匀分散在2mL异丙醇和5%Nafion(DuPont,USA)(异丙醇与Nafion的体积比为20∶1)形成浆状体,此溶液覆盖在直径为6mm 的碳电极上,每个电极的覆盖量为0.2mg·cm-2,然后在80℃下烘干30min,作为工作电极.参比电极是Hg/HgO(1.0mol·L-1KOH),对电极是Pt片(3.0 cm2).电化学实验在室温(25℃)下进行.交流阻抗的频率范围为10kHz-0.1Hz.2结果与讨论图1为Pd/MWCNT和Pd/C电催化剂的XRD 衍射图谱.在2θ=25°附近处,Pd/MWCNT和Pd/C 都有一个宽化的衍射峰,属于碳的(002)晶面的衍射峰.而在Pd/MWCNT上碳的衍射峰比在Pd/C上尖锐,这说明与碳黑相比,碳纳米管的石墨化程度更高,高度石墨化的结构有利于电子的传导.在2θ为40°、46°和68°附近处,两种电催化剂都出现了Pd(111)、Pd(200)和Pd(220)晶面的特征衍射峰,这些结果表明这两种电催化剂都具有面心立图1Pd/MWCNT(a)和Pd/C(b)催化剂的XRD图Fig.1XRD patterns of(a)Pd/MWCNT and(b)Pd/C994No.7郑海涛等:甲醇在Pd基电催化剂上的氧化方结构.根据Pd(111)特征峰,用Sherrer公式计算出Pd在MWCNT上的平均粒径为4nm,Pd在C上的平均粒径为10nm.图2为Pd/MWCNT和Pd/C电催化剂的TEM图谱.从图2a可以看出,Pd均匀分布在碳纳米管上,粒径分布范围在3-6nm,平均粒径为4nm,这与XRD的结果相吻合.而Pd在C上有明显的团聚现象(图2b),粒径分布在很宽的范围,大约在7-12nm,平均粒径为10.5nm,这一结果和XRD的结果相一致.Pd在MWCNT团簇的地方分布比较多,这可能与MWCNT形成团簇而导致表面的羟基和羧基比较多的缘故[14].Pd在不同的载体表现出来不同的粒径分布,可能与载体表面结构和化学性能有关.图3是Pd/MWCNT和Pd/C电催化剂在1mol·L-1CH3OH+1mol·L-1KOH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扫描速率为50mV·s-1.图3中的嵌图为Pd/ MWCNT和Pd/C电催化剂在1mol·L-1KOH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从图3嵌图能看出明显的氢吸/脱附峰,氢吸/脱附峰面积常常被用来评估电催化剂的活性表面积.在Pd/MWCNT电催化剂上,氢吸/脱附峰面积明显大于在Pd/C电催化剂上的氢吸/脱附峰面积.这说明由于Pd在碳载体上被分散的程度较差,在相同的载量下,表现的活性比表面积较小.从图3可以看出明显的甲醇氧化峰,而氢的吸附峰被抑制,这是甲醇和氢在催化剂表面竞争吸附导致的.甲醇被优先吸附然后被氧化,而氢的吸附被抑制.图3显示甲醇在Pd/MWCNT电催化剂上有比较高的氧化峰,氧化电流密度达19mA·cm-2,体现了高活性表面积效应.值得关注的是,甲醇在Pd/MWC⁃NT电催化剂氧化的起始电位要比Pd/C和Pt/C负移大约100mV.这些实验结果表明,甲醇在Pd/MWC⁃NT电催化剂上电氧化的反应动力学被明显提高.同时实验结果也显示,甲醇在Pd/MWCNT电催化剂上氧化活性的加强,不仅仅是由于大的活性表面积,而且基于起始电位负移的事实,可以推断活性的提高和Pd与载体的协同作用有很大的关系.多壁碳纳米管作为电催化剂的载体显示出良好的特性.图4是甲醇在Pd/MWCNT,Pd/C和Pt/C上的计时电位曲线.甲醇在Pd/MWCNT电催化剂上能图2Pd/MWCNT(a)和Pd/C(b)电催化剂的TEM图Fig.2TEM images of(a)Pd/MWCNT and(b)Pd/Celectrocatalysts图3Pd/MWCNT(a),Pd/C(b)和Pt/C(c)电催化剂的循环伏安曲线Fig.3Cyclic voltammograms(CVs)of Pd/MWCNT(a),Pd/C(b),and Pt/C(c)electrodcatalystsin1mol·L-1CH3OH+1mol·L-1KOH solution;Inset is the CVs of(a)Pd/MWCNT and(b)Pd/C in1mol·L-1KOH solution without addedmethanol.图4甲醇在Pd/MWCNT(a),Pd/C(b)和Pt/C(c)上氧化的计时电位曲线Fig.4Chronopotentiometric curves of methanoloxidation on Pd/MWCNT(a),Pd/C(b),and Pt/C(c)at1.0mA·cm-2in1mol·L-1CH3OH+1mol·L-1KOH solution995Acta Phys.⁃Chim.Sin.,2007Vol.23在较低电位下被氧化,并在3h 内保持在低电位下的稳定状态(图4a).而在Pd/C(图4b)上,甲醇氧化的电位比在Pd/MWCNT 上高约100mV,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电位逐渐升高,在2.5h 后,迅速上升到很高的电位.甲醇在Pt/C 上氧化的电位不仅比较高,而且在极化过程中,出现电位振荡现象(图4c).这是电催化剂在氧化过程中被毒化的特征现象[15].电催化剂被毒化导致高的极化电位,毒化物种在高的电位下被氧化,然后释放出活性位供甲醇在低电位下氧化,从而导致振荡现象.当电极表面产生严重浓差极化时,电位上升至析氧电位.而在Pd 基电催化剂上没有电位振荡现象,说明Pd 基电催化剂抗甲醇氧化中间物毒化的能力比较强.图5是Pd 基电催化剂的交流阻抗Nyquist 图.Nyquist 图中的半圆弧代表氧化反应的电荷传递阻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电位-0.1V 和0V 下,在Pd/MWCNT 上甲醇氧化的电荷传递阻力要小于Pd/C 电催化剂.这一结果表明,甲醇在Pd/MWCNT 电催化剂上较高的活性与它的小电荷传递阻力有关.3结论本文利用交替微波加热的方法制备了Pd 基电催化剂,并利用电化学方法考察了在不同载体碳纳米管和碳粉上Pd 基电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性能.相对于商业的Pt/C 电催化剂,Pd/MWCNT 电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甲醇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d/MWCNT 电催化剂高的甲醇氧化性能不仅与它的高的活性表面积有关,而且与Pd 和载体MWCNT 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关.References1Liu,H.S.;Song,C.J.;Zhang,L.;Zhang,J.J.;Wang,H.J.;Wilkinson,D.P.J.Power Sources,2006,155:952Tian,Z.Q.;Xie,F.Y.;Shen,P.K.J.Mater.Sci.,2004,39:15073Tian,Z.Q.;Jiang,S.P.;Liang,Y.M.;Shen,P.K.J.Phys.Chem.B,2006,110:53434Shen,P.K.;Xu,mun.,2006,8:1845Hu,N.;Fukunaga,H.;Lu,C.;Kameyama,M.;Yan,B.Proceedings ofthe Royal Society A,2005,461:16856Wan,M.W.;Li,F.Y.;Peng,N.C.New Carbon Materials,2002,17:75[王敏炜,李凤仪,彭年才.新型炭材料,2002,17:75]7Matsumoto,T.;Komatsu,T.;Nakano,H.;Arai,K.;Nagashima,Y.;Yamazaki,T.E.;Kijima,M.;Shimizu,H.;Takasawa,Y.;Nakamura,J.Catalysis Today,2004,90:2778Frackowiak,E.;Lota,G.;Cacciaguerra,T.;B éguin,mun.,2006,8:1299Zhao,X.S.;Li,W.Z.;Jiang,L.H.;Zhou,W.J.;Xin,Q.;Yi,B.L.;Sun,G.Q.Carbon,2004,42:326310Liang,Y.M.;Zhang,H.M.;Yi,B.L.;Zhang,Z.H.;Tan,Z.C.Carbon,2005,43:314411Chu,D.B.;Yin,X.J.;Feng,D.X.;Lin,H.S.;Tian,Z.W.ActaPhys.⁃Chim.Sin.,2006,22:1238[褚道葆,尹晓娟,冯德香,林华水,田昭武.物理化学学报,2006,22:1238]12Chen,W.X.;Han,G.;Lee,J.Y.;Liu,Z.L.Chem.J.Chin.Univ.,2003,24:2285[陈卫祥,韩贵,LEE Jim Yang,刘昭林.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24:2285]13Zhao,X.S.;Sun,G.Q.;Jiang,L.H.;Mao,Q.;Xin,Q.;Yi,B.L.;Yang,S.H.Chem.J.Chin.Univ.,2005,26:1304[赵新生,孙公权,姜鲁华,毛庆,辛勤,衣宝廉,杨少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6:1304]14Liu,Z.F.;Shen,Z.Y.;Zhu,T.;Hou,S.F.;Ying,L.Z.;Shi,Z.J.;Gu,ngmuir,2000,16:356915Rodr íguez,J.L.;Souto,R.M.;Fern ández ⁃M érida,L.;Pastor,E.Chem.Eur.J.,2002,8:2134图5Pd 基电催化剂的交流阻抗Nyquist 图Fig.5Nyquist plots of EIS for methanol oxidation onPd/MWCNT and Pd/C electrodesin 1mol ·L -1CH 3OH+1mol ·L -1KOH solution at (a)-0.1V and(b)0V (vs Hg/HgO)996。

pt电极上甲醇氧化的微分电化学质谱研究

pt电极上甲醇氧化的微分电化学质谱研究

pt电极上甲醇氧化的微分电化学质谱研究
PT电极指的是铂(Platinum)电极,它是一种常用的电化学实验电极,特点是具有优良的电导性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电化学研究领域。

"甲醇氧化的微分电化学质谱研究"是指对甲醇在PT电极上进行氧化反应,并利用微分电化学技术结合质谱分析技术对反应过程进行研究。

这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微分电化学技术: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 DPV)是一种常用的微分电化学技术,它可以测量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率,从而提供反应的动力学信息。

2. 甲醇氧化反应:研究甲醇在PT电极上的氧化反应过程,包括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

甲醇氧化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反应,对于燃料电池等能源转换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3. 质谱分析技术:质谱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它可以对反应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了解反应产物的组成和生成过程。

4. 反应条件:研究中通常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如电位范围、扫描速率、甲醇浓度等,以便深入了解甲醇氧化反应的特性。

5. 结果与分析:通过微分电化学质谱研究,可以获得反应过程中的电流-时间曲线和质谱图谱,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揭示甲醇氧化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特性。

这种研究方法在能源转换、电催化和电化学储能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改进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Pt TiO2纳米纤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

Pt TiO2纳米纤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

Pt/TiO2纳米纤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2016-05-01 13:28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由于现阶段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枯竭,人们对未来能源的探索也在不断进步,其中生物能源便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甲醇燃料电池由于其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廉,来源丰富等优点本人们重视,但是在甲醇燃料电池内,Pt阳极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报道也不短在探索着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发展方向。

Pt 基阳极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面,(a)PtM 合金纳米催化剂,7,8 通过向Pt 催化剂中添加其他非贵金属来减少Pt 的用量,同时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b)特殊结构Pt 基纳米催化剂的合成, 如核壳构、空心结构10,13以及纳米多孔结构, 结构上的特性不仅提高了电催化活性,而且减少了贵金属Pt 的用量;(c)高指数晶面Pt 基纳米材料的研究, 即高指数晶面的催化活性要远高于常规晶面, 一般采用化学方法或电化学方法来合成具有高指数晶面的Pt 基纳米材料, 从而进一步提高单位质量Pt 的催化性能;(d) 选择理想的载体材料, 载体材料的性质对催化剂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研发具有好的导电性、大的比表面积、合理的孔隙结构和优异的抗腐蚀性能等特点的载体材料也是提高催化剂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并通过高温煅烧制备了TiO2纳米纤维, 利用还原浸渍法将Pt 纳米颗粒负载于其表面, 得到Pt/TiO2纳米纤维电催化剂. 与含相同质量分数Pt 的Pt/P25 和商业Pt/C 催化剂相比,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 Pt/TiO2纳米纤维电催化剂显示出最优的甲醇催化氧化活性, 并且其抗中间毒物能力大于商业Pt/C 催化剂。

这是因为Pt 纳米颗粒能均匀地分布于载体TiO2纳米纤维表面, 并且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计时电流测试表明, Pt/TiO2催化剂具有比Pt/P25 和商业Pt/C 催化剂更好的稳定性。

甲酸在铂电极上吸附氧化机理研究

甲酸在铂电极上吸附氧化机理研究

甲酸在铂电极上吸附氧化机理研究向娟;吴秉亮;陈胜利【期刊名称】《物理化学学报》【年(卷),期】2000(16)10【摘要】用时间分辨石英晶体微天平(Time resolvedEQCM)、循环伏安法及电化学阶跃技术,研究了铂电极上甲酸的吸附氧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活性吸附氧化过程中,甲酸吸附后迅速失去一个电子形成COOHad单分子层,在阶跃电势计时电流图上得到一个氧化电流峰及EQCM图上一个相应的质量增加,随后的COOHad氧化是一个速率较慢的过程,当它的吸附达到稳态以后,甲酸氧化反应在计时电流图上表现为稳态小电流及相应的EQCM质量平阶.因而可以将不同的反应步骤归属于不同的阶段.并由此得到了不同电势下COOHad氧化的电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并求出COOHad进一步电化学氧化步骤的电子传递系数β=0.191.【总页数】6页(P906-911)【作者】向娟;吴秉亮;陈胜利【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2;武汉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2;武汉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相关文献】1.非水体系中甲酸在铂电极上催化氧化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J], 顾仁敖;蒋芸;孙玉华2.铂电极上甲酸吸附和氧化过程的EQCM研究 [J], 卢江红;林进妹;林爱兰;李鲤燕;黄如莺;陈国良3.铂电极上苯甲酸钠电化学吸附的SNIFTIRS研究 [J], 何晓英;张久俊4.粗糙铂电极上甲酸吸附氧化的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J], 钟起玲;王小聪;章磊;张小红;向娟;任斌;田中群5.电化学红外光谱研究铂电极上甲酸分解成C0的反应中桥式吸附甲酸根的作用[J], 张尊彪;徐杰;康婧;陈艳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葡萄糖、半乳糖和乙醇恒电流氧化过程电位振荡的EQCM研究

葡萄糖、半乳糖和乙醇恒电流氧化过程电位振荡的EQCM研究

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 )SeptemberActa Phys.鄄Chim.Sin .,2005,21(9):977~9822005⁃01⁃12收到初稿,2005⁃03⁃03收到修改稿.联系人:谢青季(E ⁃mail :xieqj@ ;Tel :0731⁃88655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75010,20335020)和教育部基金(教人司[2000]26,教技司[2000]65)资助项目葡萄糖、半乳糖和乙醇恒电流氧化过程电位振荡的EQCM 研究*张丽军谢青季姚守拙(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学及中药分析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1)摘要采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研究了0.5mol ·L -1NaOH 水溶液中铂电极上葡萄糖、半乳糖和乙醇恒电流氧化过程中伴随的电位振荡行为.两个糖体系的电位振荡过程伴随EQCM 频率的同步振荡响应,而乙醇体系中相应的频率响应却非常小;三个体系振荡过程的同步动态电阻响应均很小,表明振荡过程频率响应主要为质量效应.虽然葡萄糖和半乳糖结构相似,电位和频率振荡的幅度相当,但频率波数和周期明显不同,表明电位振荡行为对两者呈现良好的分子识别能力.本文也讨论了相关振荡机理和NaOH 浓度效应及碱性介质中铂电极电化学过程,提出了所形成的铂氧化物主要是PtO 2⁃3H 2O ad 以及两糖体系振荡过程中糖酸根阴离子伴随着高/低电位在铂电极上吸/脱附的新观点.关键词:电化学振荡,葡萄糖,半乳糖,乙醇,EQCM 中图分类号:O646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可现场检测电极表面低至纳克级的质量变化,在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中应用广泛.对单面触液的AT 切(沿晶体光轴成约35°角的方向切割而成,其频率/温度系数在室温附近很小)压电石英晶体(PQC)的厚度剪切振荡模式,谐振频率改变值(Δf 0)与晶体表面均匀负载的刚性薄膜的质量改变值(Δm )遵循如下Sauerbrey 方程[1]:Δf 0=-2f 0g 2(ρQ μQ )1/2Δm A =-2.264×10-6f 0g 2Δm A (1)式中f 0g 为晶体基频(Hz),A 为压电活性面积(cm 2),μQ和ρQ 分别为石英剪切模量(2.947×1011g ·cm -1·s -2)和密度(2.648g ·cm -3).QCM 也能响应液体介质粘度和密度的变化,净粘密度效应满足以下方程[2]:ΔR 1L =-4πL Q Δf 0L f μQ √/f 0g c ⎺66√≈-4πL Q Δf 0L(2)式中Δf 0L 和ΔR 1L 分别为液相负载变化时晶体谐振频率(f 0)和动态电阻(R 1)的响应,f 为谐振区中心频率,c ⎺66为压电晶体的弹性常数(2.957×1010N·m -2),L Q 为晶体在空气中的动态电感.对9MHz 的石英晶体,净粘密度效应的特征值为Δf 0L /ΔR 1L ≈-10Hz ·Ω-1.对于某一实际体系,若质量效应和粘密度效应同时存在,判断体系质量效应大小的有效判据是,|Δf 0/ΔR 1|越大,则质量效应越大,因净质量效应的动态电阻响应趋于零.电化学体系中电位或电流振荡现象普遍存在[3],包括电化学反应与传质步骤(如对流、扩散)或表面步骤(如吸附、脱附)的耦合[4].对铂电极上有机小分子如甲醇、甲酸氧化过程所伴随的电化学振荡,已有大量文献报道[5⁃7],振荡机理涉及到氧化中间产物CO 的吸/脱附.然而,对葡萄糖等糖氧化过程中伴随的振荡现象研究不多[8⁃9],尽管还原糖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具有很高比能量,且葡萄糖氧化过程研究对非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也有指导意义.Inzelt 等[10⁃11]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技术研究了异丙醇和甲酸等一些有机小分子在酸性溶液中铂电极上的电化学振荡,但其EQCM 装置只记录频率响应,不能区分质量效应与粘密度效应.据我们所知,EQCM 技术尚未用于碱性介质中还原糖氧化过程的电化学振荡研究.本文用同时监测谐振频率和动态电阻的EQCM 技术研究了铂电极上强碱性水溶液中葡萄糖、半乳糖和乙醇恒电流氧化过程伴随的电位振荡行为,观察到三个振荡体系的明显区别,并对振荡过程和机理及碱性介质中铂电极电化学过程进行了讨论.977Acta Phys.鄄Chim.Sin.(Wuli Huaxue Xuebao ),2005Vol.21图10.5mol ·L -1葡萄糖+0.5mol ·L -1NaOH (A),0.5mol ·L -1半乳糖+0.5mol ·L -1NaOH(B),0.5mol ·L -1乙醇+0.5mol ·L -1NaOH(C)水溶液中及0.5mol ·L -1NaOH 背景溶液(D)中铂电极上电位环扫过程的电流(i )、谐振频率(Δf 0)和动态电阻(ΔR 1)响应Fig.1Responses of current (i ),resonant frequency (Δf 0)and motional resistance (ΔR 1)to potential cycling atplatinum electrodes in 0.5mol ·L -1aqueous NaOH(D)or 0.5mol ·L -1aqueous NaOH containing 0.5mol ·L -1glucose (A),0.5mol ·L -1galactose (B),or 0.5mol ·L -1ethanol (C)scan rate :30mV ·s -11实验1.1仪器与试剂EQCM 实验装置由电化学工作站(CHI660A,上海辰华)和研究型石英晶体微天平(RQCM,Maxtek Inc.,USA)组成[12].RQCM 仪采用高性能锁相振荡器,可同时准确记录压电石英晶体的谐振频率和动态电阻响应.对单面触液QCM 的蔗糖浓度调制实验,该仪器所得结果与HP4395A 阻抗分析仪测试结果一致[12].实验采用AT 切9MHz 压电石英晶体,其铂电极由离子溅射仪(IB ⁃3,日本Eiko)溅射高纯铂靶(99.99%)制备.实验中晶体单面触液,另一面置于空气中.参比电极为带支持电解质盐桥的饱和甘汞电极(SCE),本文所有电位都相对于该参比电极.辅助电极为铂片.所有实验均采用二次蒸馏水和新配溶液,D ⁃(+)葡萄糖、D ⁃(+)半乳糖和其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前溶液通氮气约15min,所有实验均在室温下进行.1.2实验步骤在QCM 铂电极上滴1~2滴双氧水和浓硫酸(V/V =3/1)的混合液,静置约10s,用二次蒸馏水洗净后,在0.2mol ·L -1高氯酸水溶液中于0~1.5V 电位区间扫描(50mV ·s -1)若干次直到循环伏安图重现[13].电极经以上预处理后,置于相应溶液中,同时记录QCM 谐振频率、动态电阻和电化学响应信号.2结果与讨论2.1电位环扫研究图1为铂电极上0.5mol ·L -1葡萄糖+0.5mol·L -1NaOH(A)、0.5mol ·L -1半乳糖+0.5mol ·L -1NaOHE /V (vs SCE)E /V (vs SCE)E /V (vs SCE)E /V (vs SCE)978No.9谢青季等:葡萄糖、半乳糖和乙醇恒电流氧化过程电位振荡的EQCM研究(B)、0.5mol·L-1乙醇+0.5mol·L-1NaOH(C)、0.5mol·L-1NaOH(D)水溶液中电位环扫时的谐振频率(Δf0)、动态电阻(ΔR1)和电流(i)响应.所有实验中动态电阻的变化均在±1Ω以内,且|Δf0/ΔR1|>>10Hz·Ω-1,说明糖和乙醇氧化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的粘密度改变很小,频率响应主要来自于电极质量的改变(质量效应).对于背景溶液(D),-0.8~-0.5V区间为氢吸/脱附电位区间,对应于图1(D)的P a1/P c1(-0.67V/-0.76 V)和P a2/P c2(-0.56V/-0.61V),该区间中氧化/还原过程伴随约17Hz的频率下降/上升;而-0.50~0.60V 区间为铂氧化物的生成和还原电位区间,该区间中氧化/还原过程伴随约75Hz的频率下降/上升.按图示扣除背景电流计算两区间的电量,结合Sauerbrey 方程,可依下式求算单位电子数转移所对应的摩尔质量(M/n):M/n=-FAΔf02.264×10-6f0g2Q(3)式中Q为电量(C),F为法拉第常数,n为转移电子数, M为导致频率响应的表面物种摩尔质量的增量(g·mol-1),其他参数意义同式(1).测算结果列于表1.从EQCM测算出的氢吸/脱附电位区间的M/n值接近17,支持了在氢吸/脱附电位区间也可能同时涉及到H2O吸附的观点[14⁃15],即随电位正扫,表面活性铂吸附位点逐渐由Pt⁃H ad 变成Pt⁃H2O ad,如式(4)所示.然而,碱性介质中铂氧化还原过程的EQCM讨论鲜见文献报导.考虑本文中铂氧化物的生成和还原电位区间电量约为氢吸/脱附电位区间的4倍,可合理推测这里主要是四价铂氧化物;由相应的M/n值可近似得到1个铂氧化物分子与3个水分子形成氢键(此时M/n=17),如式(5)所示.当然,这些定量结果仍有待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更严格的定量实验确证.氢吸/脱附电位区间Pt⁃H ad+H2O⇌OxRedPt⁃H2O ad+H++e-(4)铂氧化物生成和还原区间Pt⁃H2O ad+4OH-⇌Ox Red PtO2⁃3H2O ad+4e-(5)对葡萄糖碱性溶液(A),电位正扫过程中观察到三个明显的氧化蜂.变扫速(15~80mV·s-1)实验表明,图1(A)中第一个峰的峰电流与扫描速率(v)呈线性关系(i Pa1=34.5v+0.911,r=0.9907),说明这个过程是葡萄糖的吸附氧化;第三个峰的峰电流与扫速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i Pa3=11.0v1/2+0.533,r=0.9977),说明这个氧化过程受扩散控制;而第二个峰比较复杂,与扫速无明确定量关系[16].电位起扫阶段频率缓升约10Hz,可能是因为葡萄糖氧化后吸附量降低;现场红外光谱实验表明在0.1mol·L-1NaOH水溶液中,葡萄糖氧化在-0.57V时,中间产物CO即开始吸附在电极表面[17].在-0.30V时,频率开始明显下降,到0.20V时,下降约30Hz,接着出现一个平台.在约0.40V时(第三个氧化峰之后),因铂电极本身氧化导致频率的第二次下降,同时氧化电流迅速下降,说明葡萄糖很难在铂氧化物表面氧化.与背景溶液相比,铂电极本身氧化和还原电位正移,且相应的频率响应小于背景溶液体系,这可能是糖吸附和电生葡萄糖酸导致的电极表面附近区域的pH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铂的氧化.随后的电位负扫过程中,0.30V附近频率迅速上升,同时出现一氧化峰,可解释为铂氧化物已被还原,恢复的新鲜铂表面又能氧化葡萄糖所致.对半乳糖碱性溶液(B),观察到类似于葡萄糖体系的电流和频率响应,但半乳糖的氧化电位正移,且氧化电流更大.对乙醇碱性溶液体系(C),EQCM响应显然简单些.电位正扫过程中,只在0V处观察到一个乙醇的氧化峰,而频率却滞后到约0.10V才开始下降,说明铂电极本身开始氧化,此时乙醇氧化电流的迅速下降也说明铂氧化物对乙醇氧化无催化活性;电位负扫过程中,频率在0.10V附近开始上升,说明铂氧化物开始还原,乙醇可部分取代吸附水分子而在铂电极表面吸附并被氧化[18],从而在-0.40V 附近出现氧化电流峰.这里的频率响应与背景溶液相似,说明铂的氧化和还原是乙醇体系频率变化的主要原因.然而,-0.80~-0.50V区间较小的频率响应表明此时乙醇已经占据铂电极表面的活性吸附位点,难以发生如式(4)所示的Pt⁃H ad/Pt⁃H2O ad交换,也表1EQCM测算M/n值Table1M/n values obtained from EQCM measurements-0.80~-0.500.259-16.713.4-0.55~-0.85-0.18016.819.4-0.40~0.600.861-72.517.50.20~-0.55-1.1977.713.4 Potential range(V)Background⁃corrected FrequencyM/ncharge(mC)shift(Hz)M:the increment in the molecular mass of the surface species involved,n:the number of electrons transferred979Acta Phys.鄄Chim.Sin.(Wuli Huaxue Xuebao),2005Vol.21表明这里乙醇吸附对其氧化起了关键性作用,类似于酸性介质HClO4中单晶铂电极上乙醇氧化的情形[18].2.2控制电流氧化过程伴随的电化学振荡行为线性电流扫描氧化葡萄糖(A)、半乳糖(B)和乙醇(C)过程伴随的电位振荡和频率响应如图2所示.三体系的动态电阻在电位振荡区间基本不变,可认为EQCM频率响应主要来自于质量效应.对于葡萄糖体系(A),随电流增加,葡萄糖氧化电位正移,在低电位区,频率先上升约2Hz,然后缓慢下降,在约-0.35 V(对应循环伏安图上第一次频率下降的电位)时,频率迅速下降.电流扫描到约0.45mA时,电位在约-0.75~0.20V间振荡,电位最高点对应频率最低值;当电位回到低电位时,频率基本上升到初始值.电流继续增加到约0.85mA时,电位迅速上升到约0.80V,铂电极表面氧化,频率下降,电位振荡终止.电流线性扫描过程中半乳糖的氧化行为(B)和葡萄糖相似,但前者仅一个电位振荡波.对半乳糖,在低电位区频率先上升约10Hz,随电流增加,电位正移,在-0.40V附近频率开始迅速下降;在0.40mA附近出现电位振荡,振荡区间约为-0.85~0.24V,在电位最高点对应频率的最低值,电位回到低电位时,频率上升.当电位上升到铂氧化物的形成电位时,铂电极表面被氧化,频率下降,振荡终止.对乙醇体系,当电流增加到约0.45mA时,出现约-0.56~-0.25V区间的电位振荡,但频率基本不变;当电位上升到约0.90V,因铂电极表面氧化而频率下降,振荡终止,如图2C所示.图3示出类似的情况,葡萄糖(A)和半乳糖(B)的恒电流氧化过程也出现电位和频率振荡,而乙醇(C)体系的电位振荡过程依然没有观察到频率振荡.综合图1~3的EQCM响应,电位振荡现象可解释如下.对糖体系,吸附态葡糖糖和半乳糖的氧化在较负电位即开始,氧化中间产物中包括CO等能使电极表面中毒的物种,使葡萄糖和半乳糖吸附量逐渐减少.当氧化电位升高至约-0.40V时,葡萄糖(半乳糖)氧化产物葡萄糖酸根(半乳糖酸根)阴离子可在电极上吸附,导致频率明显下降.当电位继续上升到约0.20V时,吸附的CO进一步氧化成CO2,从电极表面解离脱附后,电极活性明显增大,而此时电极|溶液界面附近的还原糖反应物的氧化电流足以抗衡所施加的电流,因此电位迅速负移到约-0.80V,同时糖酸根阴离子脱附.这种周期性的CO在低/高电位的吸/脱附(铂表面活性位点的毒化/复活)与糖酸根阴离子在高/低电位的吸/脱附,分别导致了周期性的电位和频率振荡,直到电极附近还原糖氧化电流不足以抗衡所加电流时,电极电位迅速正移至高电位,导致铂表面氧化物生成.虽然半乳糖和葡萄糖均为己醛糖,氧化过程易生成糖酸,且EQCM频率振荡幅度均为约50Hz,但振荡周期和振荡波数表现出明显区别,这里半乳糖的振荡周期约880s,图20.5mol·L-1葡萄糖+0.5mol·L-1NaOH(A),0.5mol·L-1半乳糖+0.5mol·L-1NaOH(B),0.5mol·L-1乙醇+0.5mol·L-1NaOH水溶液(C)体系在电流线性扫描下的电位(E)和频率的响应(Δf0)Fig.2Responses of potential(E)and resonant frequency(Δf0)to linear current sweeps at platinum elec⁃trodes in0.5mol·L-1aqueous NaOH containing0.5mol·L-1glucose(A),0.5mol·L-1galactose(B),or0.5mol·L-1ethanol(C)scan rate:0.5μA·s-1图30.5mol·L-1葡萄糖+0.5mol·L-1NaOH(A),0.5mol·L-1半乳糖+0.5mol·L-1NaOH(B),0.5mol·L-1乙醇+0.5mol·L-1NaOH(C)水溶液体系在恒电流控制下的电位(E)和频率的响应(Δf0)Fig.3Responses of potential(E)and resonant freque⁃ncy(Δf0)to galvanostatic polarization at platinumelectrodes in0.5mol·L-1aqueous NaOH contain⁃ing0.5mol·L-1glucose(A),0.5mol·L-1galactose(B),or0.5mol·L-1ethanol(C)Currents passed were0.5mA.980No.9谢青季等:葡萄糖、半乳糖和乙醇恒电流氧化过程电位振荡的EQCM 研究明显大于葡萄糖的振荡周期(约180s),表明电位振荡现象对这两种结构类似的己醛糖有良好的分子识别能力.对乙醇体系,电位振荡的主要原因也可归结为氧化中间产物CO 在高/低电位的脱/吸附所致[5⁃6].然而,在乙醇的电位振荡区间,没有观察到频率的同步振荡,说明乙醇体系电位振荡时,阴离子的吸/脱附不明显,虽然有文献指出酸性介质HClO 4中乙醇氧化过程须考虑阴离子在铂电极上的电吸附现象[18].我们也测定了铂电极在0.5mol·L -1NaOH 溶液中界面电容随电位的变化,发现铂电极在该溶液中的零电荷电位在-0.50V 附近(如图4所示),表明葡萄糖和半乳糖氧化产物糖酸根阴离子在比该电位更正电位的电吸附是可能的.以葡萄糖(0.5mol ·L -1)体系电位振荡为例,我们考察了NaOH 浓度对振荡的影响.电流扫描实验中,在0.1mol ·L -1NaOH 水溶液中只观察到1个同步的电位和频率振荡波,而0.01mol ·L -1NaOH 水溶液中无振荡.这种现象可解释为随NaOH 浓度降低,葡萄糖氧化更难(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其氧化电位正移,且电流明显下降),低电位下CO 生成量减少而不利于振荡.值得说明的是,在溶液搅拌条件下,葡萄糖电位振荡振幅和周期基本不变,EQCM 频率振荡的振幅略有增加,如图5所示,说明葡萄糖电位振荡不受扩散和对流的控制,而是一个吸/脱附过程,因为在搅拌条件下,受扩散和对流控制的振荡会停止[19⁃20].3结论本文利用EQCM 比较研究了碱性介质中葡萄糖、半乳糖和乙醇在铂电极上恒电流氧化所伴随的电位振荡,也对碱性介质中铂电极本身的电化学过程进行了探讨,表明氧化中间产物CO 在铂电极上低/高电位下的吸/脱附导致电位振荡.对两个糖体系,也观察到了频率的同步振荡与高/低电位下糖酸根阴离子在铂电极上的吸/脱附有关,而乙醇体系没有频率振荡现象.因为结构非常类似的葡萄糖和半乳糖(差向异构体)电位和频率振荡的周期和波数明显不同,因此,电化学振荡良好的分子识别能力可能有望应用于区分结构类似的还原糖.另外,本文采用同时监测动态电阻和谐振频率的EQCM 分析技术,有利于评估糖电化学过程伴随的溶液粘密度效应.References1Sauerbrey,G.Z.Phys.,1959,155:2062Xie,Q.J.;Wang,J.;Zhou,A.H.;Zhang,Y.Y.;Liu,H.W.;Xu,Z.N.;Yuan,Y.;Deng,M.Y.;Yao,S.Z.Anal.Chem.,1999,71:46493Krischer,K.Nonlinear dynamics in electrochemical systems.Vol.8.in:Advances in electro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lkire,R.C.Eds.New York:Wiley ⁃VCH Inc.,2002:89图5溶液搅拌对0.5mol ·L -1葡萄糖+0.5mol ·L -1NaOH水溶液体系电位振荡和频率振荡的影响Fig.5The effect of solution stirring on the potentialand frequency oscillations for 0.5mol ·L -1glucose +0.5mol ·L -1aqueous NaOH system0.4mA galvanostatic polarization,and the upward and downward arrows indicate the beginning and stop of solution stirring,respectively.图40.5mol ·L -1NaOH 水溶液中不同电位下铂电极/溶液界面电容响应Fig.4The Pt/solution interfacial capacitance as afunction of potential in 0.5mol ·L -1aqueous NaOHMeasurement frequency was 0.3Hz.E /V (vs SCE)981Acta Phys.鄄Chim.Sin.(Wuli Huaxue Xuebao ),2005Vol.214Li,Z.L.;Ren,B.;Niu,Z.J.;Xiao,X.M.;Zeng,Y.;Tian,Z.Q.Chin.J.Chem.,2002,20:6575Krausa,M.;Vielstich,W.J.Electroanal.Chem.,1995,399:76Lee,J.;Eiches,C.;Eiswirth,M.;Ertl,G.Electrochim.Acta,2002,47:22977Kert ész,V.;Inzelt,G.;Barbero,C.;K ötz,R.;Haas,O.J.Electroanal.Chem.,1995,392:918Rao,M.L.B.;Drake,R.F.J.Electrochem.Soc.,1969,116:3349Wei,X.L.;Shen,P.K.Chin.J.Chem.Phys.,2003,16(5):395[魏小兰,沈培康.化学物理学报(Huaxue Wuli Xuebao),2003,16(5):395]10Inzelt,G.;Kert ész,V.;L áng,G.J.Phys.Chem.,1993,97:610411Inzelt,G.;Kert ész,V.Electrochim.Acta,1997,42:22912Jiang,L.;Xie,Q,J.;Yang,L.;Yang,X.Y.;Yao,S.Z.J.Colloid Interface Sci.,2004,274:15013Xie,Q.J.;Xiang,C.H.;Yuan,Y.;Zhang,Y.Y.;Nie,L.H.;Yao,S.Z.J.Colloid Interface Sci.,2003,262:10714Gloaguen,F.;L éger,J.⁃M.;Lamy;C.J.Electroanal.Chem.,1999,467:18615Iwasita,T.;Xia,X.H.J.Electroanal.Chem.,1996,411:9516Lei,H.W.;Wu,B.L.;Cha,C.S.;Kita,H.J.J.Electroanal.Chem.,1995,382:10317Bae,I.T.;Yeager,E.;Xing,X.;Liu,C.C.J.Electroanal.Chem.,1991,309:13118Xia,X.H.;Liess,H.⁃D.;Iwasita,T.J.Electroanal.Chem.,1997,437:23319Li,Z.L.;Cai,J.L.;Zhou,S.M.J.Electroanal.Chem.,1997,436:19520Li,Z.L.;Cai,J.L.;Zhou,S.M.J.Chem.Soc.,Faraday Trans.,1997,93:3519Received :January 12,2005;Revised :March 3,2005.Correspondent :XIE,Qing ⁃Ji (E ⁃mail :xieqj@ ;Tel :0731⁃8865515).*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NSFC (20275010,20335020)and the Foundation of MOE of China (jiaorensi [2000]26,jiaojisi [2000]65)EQCM Study on the Potential Oscillations during Galvanostatic Oxidation of Glucose,Galactose and Ethanol *ZHANG,Li ⁃JunXIE,Qing ⁃JiYAO,Shou ⁃Zhuo(Key Laboratory of Chemical Biolog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Research,Ministry of Education,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Abstract Galvanostatic oxidation of glucose,galactose and ethanol at platinum electrodes in 0.5mol ·L -1aqueous NaOH and accompanying potential oscillation behaviors were comparatively studi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EQCM)method.The EQCM ⁃frequency oscillation was synchronously observed for the two saccharide systems during their potential oscillations,but it was negligibly small for the ethanol system,and the responses of the motional resistance were minor for all systems,suggesting that the mass effect governed the EQCM frequency responses.Although glucose and galactose are very similar in chemical structure and the am ⁃plitude for potential or frequency oscillation was roughly equivalent for both systems,the wave numbers and pe ⁃riods were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implying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oscillation possesses high molecular recognition between the two systems.Related oscillation mechanism,the effect of NaOH concentration on oscillation,and the electrochemical process of platinum electrode in aqueous NaOH were also discussed.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platinum oxide formed here was mainly PtO 2⁃3H 2O ad ,and the potential oscillations for the two saccharide systems were accompanied with the adsorption/desorption of anions of saccharic acids at high/low potentials on platinum.Keywords:Electrochemical oscillation,Glucose,Galactose,Ethanol,EQCM982。

磷钼钒酸修饰的多晶Pt电极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研究

磷钼钒酸修饰的多晶Pt电极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研究

磷钼钒酸修饰的多晶Pt电极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研究甲醇电催化氧化催化剂活性低,且易被中间产物毒化制约着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s)商业化的进程,过渡金属氧化物如MoOx和VOx等能够促进甲醇的电催化氧化,而磷钼钒酸(PMV)不仅含有MoOx和VOx两种氧化物,而且还具有磷钼酸独特的催化性质,文章旨在通过电化学实验方法,研究磷钼钒酸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影响。

标签: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磷钼钒酸;Pt电极;耐CO能力文章主要研究磷钼钒酸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影响,首先采用文献中成熟的方法合成磷钼钒酸,将磷钼钒酸采用电化学方法修饰到多晶Pt电极表面,研究甲醇在PMV修饰的Pt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行为。

1 实验方法工作电极在使用前依次用0.5?滋m和0.03?滋m粒度的Al2O3粉末上抛光,然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洗涤,将Pt电极插入到40mgmL-1的PMV溶液中,在-0.2-1.0V电位范围内扫描,直到得到稳定的循环伏安曲线,获得PMV修饰的Pt电极。

H3PMo12O40、H4PMo11V1O40、H5PMo10V2O40、H6PMo9V3O40分别为PMA、PMV1、PMV2、PMV3。

PMA修饰的Pt电极、PMV1修饰的Pt 电极、PMV2修饰的Pt电极、PMV3修饰的Pt电极分别为Pt-V0、Pt-V1、Pt-V2、Pt-V3,制备所有的溶液都用二次蒸馏水(18.2MΩ cm)并通入氮气除去其中的氧气。

循环伏安(CV)测试:电解液为0.5mol·L-1H2SO4+1mol·L-1CH3OH混合溶液。

每次电化学实验前,电解液中通15min的高纯N2气除去电解液中所含的O2,扫速为20mVs-1,所有的实验均在室温下进行。

计时电流(CA)曲线测量:电解液为0.5mol·L-1H2SO4+1mol·L-1CH3OH混合溶液,将工作电极恒定在0.60V,测试时间为一小时。

2结果与讨论(1)将Pt电极在PMV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扫描,不仅可以得到PMV修饰的Pt电极,同时也可以考察PMV本身的氧化还原行为。

Pt和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电极上正丙醇氧化的CV和EQCM研究

Pt和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电极上正丙醇氧化的CV和EQCM研究

Pt和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电极上正丙醇氧化的CV和
EQCM研究
Pt和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电极上正丙醇氧化的CV和EQCM 研究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正丙醇在Pt电极和以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Pt/Sbad和Pt/Sad)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从电极表面质量变化角度指出正丙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能在较低的电位下吸附氧,可显著提高正丙醇电催化氧化活性,与在Pt电极上相比较,正丙醇氧化的峰电位负移了0.29V,峰电流增加了近2倍.相反,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的氧化会消耗表面氧物种,饱和吸附S原子的Pt电极上正丙醇的电氧化受到抑制.本文从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吸附原子电催化作用的新数据.
作者:陈国良林珩郑杏红陈声培孙世刚作者单位:陈国良,林珩,郑杏红(漳州师范学院化学系,漳州,363000)
陈声培,孙世刚(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
刊名:物理化学学报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年,卷(期):2002 18(2) 分类号:O646.54 O433 关键词: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 Pt电极修饰电极正丙醇循环伏安(CV)。

导电聚合物和Pt纳米颗粒所形成的复合电极电催化氧化甲醇行为的研究

导电聚合物和Pt纳米颗粒所形成的复合电极电催化氧化甲醇行为的研究

导电聚合物和Pt纳米颗粒所形成的复合电极电催化氧化甲醇行为的研究近几十年来,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对能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化石燃料的迅速减少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使得探寻一种能量转换率高,低或零排放量的燃料电池,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目前研究的热点。

氢气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能燃料电池,除了需考虑它的经济成本、可靠性和耐久性外,目前还需面临氢气的生产、储存和运输等问题,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s)是以可再生的液体甲醇作为燃料,与氢气燃料电池相比具有原料便于储存、运输、安全和电池装置简单等优势。

目前,在酸性条件下,DMFC中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具有最好电催化活性的催化剂是Pt及其合金,但Pt是一种贵金属催化剂且其电催化氧化甲醇的效率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负载Pt纳米颗粒的电极材料的种类及其表面状况对提高Pt纳米颗粒电催化氧化甲醇的效率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在DMFC中,甲醇的电极氧化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缓慢的过程,将会产生许多诸如CO和CHO等易吸附在电极表面的中间体而降低电极的电催化活性。

因此,探寻一种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Pt底电极材料,用以减小Pt纳米颗粒的负载量,增加其分散度,提高其电催化氧化甲醇的效率和抗中毒能力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本论文分别选取了将聚苯胺(PANI)、聚邻甲基苯胺(POT)、聚邻甲氧基苯胺(POMA)、多壁碳纳米管(MWCNT)和分别掺杂有不同含量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石墨烯(GRA),电池活性碳(YBC)和电容活性碳(YEC)的石墨粉碳糊材料作为负载Pt纳米颗粒的底电极,主要尝试着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究了负载Pt纳米颗粒的底电极种类及其制备条件对其所负载的Pt纳米颗粒电催化氧化甲醇活性的影响。

(1)比较Pt/PANI/GC(玻碳电极)、Pt/POT/GC 和 Pt/POMA/GC电催化氧化甲醇的活性利用循环伏安法、在线紫外-可见光谱和交流阻抗等技术比较性地探究了具有不同膜厚度的PANI、POT和POMA膜结构的差异性和导电性。

甲醇在Pt电极上电催化氧化的CV研究

甲醇在Pt电极上电催化氧化的CV研究

甲醇在Pt电极上电催化氧化的CV研究
李长顺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
【年(卷),期】2006(034)003
【摘要】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研究0.5 mol·L-1 H2SO4溶液中甲醇在Pt电极上吸附和氧化的情况,利用扫描速度与峰电流的关系,研究甲醇电氧化的动力学过程.【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李长顺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化工学院,青海,西宁,8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
【相关文献】
1.磷钼钒酸修饰的多晶Pt电极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研究 [J], 张中玲
2.甲醇在铂修饰的氧化钛电极上电催化氧化行为的研究 [J], 杨辉;陆天虹;刘长鹏;刘晶华;孙公权
3.Pt-Ru/GC电极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研究 [J], 过家好;何晓英;郑东旭;陈俊明
4.PMo12修饰Pt/C电极对甲醇的催化氧化研究 [J], 王芳;于海峰;魏杰;申雪花;陈明鸽;洪远新
5.某些C_2-醇、醛和羧酸在Pt/Sb_(ad)电极上电催化氧化研究 [J], 李红;江琳才;蒋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t-Mo电极上CO、甲醛和甲醇的电催化氧化--微分电化学质谱研究

Pt-Mo电极上CO、甲醛和甲醇的电催化氧化--微分电化学质谱研究

Pt-Mo电极上CO、甲醛和甲醇的电催化氧化--微分电化学
质谱研究
王红森
【期刊名称】《化学学报》
【年(卷),期】2002(060)004
【摘要】利用微分电化学质谱(DEMS)研究了Mo修饰的Pt电极上CO、甲醛和甲醇的电催化氧化,证实了Mo(Ⅳ)是催化活性样品,而且它只对弱吸附CO的氧化起催化作用,对强吸附CO的氧化没有催化活性.在低于0.4V的电位下,吸附在Pt电极上的Mo对甲醇和甲醛的催化氧化是通过弱吸附CO的氧化路径进行的.
【总页数】6页(P606-611)
【作者】王红森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
【相关文献】
1.Pt电极上甲醇电催化氧化的EQCM研究 [J], 姚忠亮
2.磷钼酸修饰铂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作用 [J], 魏杰;杨红;杨玉光;张忠林
3.甲醛在nano-Pt/GC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研究 [J], 张平;过家好;陈俊明;陈忠平
4.纳米TiO_2-Pt修饰电极上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研究 [J], 顾家山;褚道葆;董宗木
5.利用原位红外光谱与微分电化学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在Pt以及PtRu电极上发生的甲醇氧化反应 [J], 陶骞陈微姚瑶 Ammar Bin Yousaf 陈艳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苯胺修饰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研究

聚苯胺修饰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研究

聚苯胺修饰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研究过家好;陈俊明;陈忠平;陈君华【期刊名称】《安徽化工》【年(卷),期】2007(033)005【摘要】应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Pt/PAn/GC电极,优化了苯胺在玻碳电极上的聚合条件,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铂微粒在聚苯胺膜电极上具有很高的分散度,电极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Pt/PAn/GC电极对甲醇电氧化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Pt/GC 电极和Pt电极,在该电极上甲醇正向扫描和反向扫描时的氧化峰电流为58.68mA/cm2和50.00mA/cm2,为Pt/GC电极的1.6倍和1.7倍,为Pt电极的3.0倍和3.1倍,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铂的催化活性,并得到在玻碳电极上聚合苯胺的最佳条件为扫描速度50mV/s,扫描上限1.2V.【总页数】3页(P22-24)【作者】过家好;陈俊明;陈忠平;陈君华【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化学系,安徽凤阳,233100;安徽科技学院化学系,安徽凤阳,233100;安徽科技学院化学系,安徽凤阳,233100;安徽科技学院化学系,安徽凤阳,23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50.1【相关文献】1.载铂聚苯胺/聚砜复合膜修饰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行为研究 [J], 任莉君;胡中爱;李宗孝;王晓梅2.铂修饰聚苯胺-聚硫堇复合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 [J], 钟新仙;王志洪;银小玲;王延君;黄寒星;冯崎鹏3.Pt微粒修饰纳米纤维聚苯胺电极对甲醇氧化电催化 [J], 周海晖;焦树强;陈金华;魏万之;旷亚非4.甲醇在铂微粒修饰碳纳米管/纳米TiO2-聚苯胺膜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J], 陈忠平;陈君华;过家好;黎少君;张平5.聚苯胺Ni^(2+)膜修饰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研究 [J], 李念兵;向斌;张胜涛;丁培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t 电极上甲醇电催化氧化的EQC M 研究Ξ姚忠亮(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生化系,福建福清 350300) 摘要: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研究了0.1m ol ・L -1H 2S O 4溶液中甲醇在Pt电极上吸附和氧化行为.结果表明,甲醇的电氧化过程与电极表面氧的吸附物种有着密切的关系,并指出甲醇电催化氧化是通过解离吸附产物和反应中间体双途径机理进行的.电化学原位E 2QC M 进一步从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甲醇电催化氧化的新数据.关键词:Pt 电极;电催化氧化;甲醇;C V ;E QC M中图分类号:O 646.54,O 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911(2002)02-0107-04 研究有机小分子醇类的电化学吸附、脱附和氧化,不仅具有表面分子过程等基础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具有直接燃料电池和电有机合成等方面的应用前景[1,2].甲醇是最简单的醇分子,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储存携带方便;而且当它完全被氧化时,能够给出6个电子,从作为燃料的实用角度上讲,相对甲醛和甲酸就更有优势.早期文献中对甲醇研究的报道多为常规电化学方法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反应规律.近年来,随着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或其他能鉴定反应中间产物和跟踪反应历程的原位谱学方法的发展,对甲醇电氧化过程的认识已提高到分子水平[3],但对其反应机理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 2QC M )[4,5]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电极表面分析方法,可检测电极表面纳克级的质量变化.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对电极表面的变化和反应历程提供定量的数据,具有其它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点,对于深入认识电化学反应机理十分重要.已知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形成的一些不稳定氧化物密切相关[6],所以用E QC M 从表面质量变化研究电催化过程,对于认识醇参与的电催化反应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有机小分子氧化的复杂性,迄今用E QC M 技术研究有机小分子醇类在Pt 电极上的氧化报道还很少[7].本文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E QC M 等方法研究了硫酸溶液中甲醇在Pt 电极上吸附和氧化过程,试图从定量角度上进一步揭示其反应机理.1 实验电化学循环伏安实验(C V )采用M270软件控制的PARC -263A 型(EG&G )恒电位仪在三电极玻璃电解池中进行.扫描速度为50mV ・s -1.研究电极为Pt 电极,对电极为Pt 黑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SCE ).E QC M 实验在QC A917型E QC M 仪(SEIK O EG&G 公司)上进行,通过M270软件和G PI B 接口卡(EG&G )与计算机和PARC -263A 型恒电位仪(EG&G )相连接,完成数据同步采集及分析.工作电极为AT -cut 石英晶体铂电极(SEIK O EG &G ),基频f 0=9MH z ,在溶液中f 0=8.87MH z ,几何面积约为0.2cm 2.根据Sauerbrey 方程[4],当频率变化Δf <2%f 0时,Δf (H z )与电极表面质量变化Δm (g.cm -2)关系如下:Δm =-S Δf(1)第14卷第2期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5月 Journal of Ningde T eachers C ollege (Natural Science )V ol 114 N o 12 May 2002Ξ收稿日期:2002-01-30作者简介:姚忠亮(1975-),男,助教,福建福清人,现从事高校化学教学及研究.其中S 为质量灵敏因子,在溶液中S =5.62×10-9g ・cm -2・H z -1.实验前通高纯氮气20min 以除去溶液中的氧,测试过程中液面由高纯氮气加以保护.实验在室温下进行.溶液由甲醇(A.R )、硫酸(A.R )和Mili -Q 超纯水(κ=18M Ω・cm )配制;实验所用玻璃器皿包括容量瓶、移液管、电解池等使用前均用铬酸洗液浸泡,再用Mili -Q 超纯水(18.2M Ω・cm )充分清洗.2 结果与讨论2.1 H 2S04在Pt 电极上氧化的循环伏安研究图1给出Pt 电极在0.1m ol ・L -1H 2S04溶液中吸附和氧化的循环伏安(C V )曲线.根据C V 曲线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电位区间,即-0.25到0.1V 的氢吸脱附区、0.1到0.5V 的双电层区和015到112V 的氧化区.在氢区,可以看到两个氢的脱附电流峰;在双电层区,只有双电层充放电流;而在氧化区有一个宽的Pt 的氧化电流峰和电流平台.从C V曲线中无法分辨随着电位的改变水在Pt 电极表面经历了什么样的吸附状态及其变化.积分C V 曲线中氢区的电量Q H =331μC ・cm -2.根据N Pt =Q/nF (N Pt 为每平方厘米Pt 电极表面的活性位数),计算得N Pt =3.43×10-9m ol ・cm -2.说明Pt 表面有3.43×10-9m ol ・cm -2H 原子的吸附.以210μC ・cm -2为基准,进一步计算得到E QC M Pt 电极的粗糙度为331/210=1.58.2.2 H 2S04在Pt 电极上氧化的E QC M 研究图2给出Pt 电极在0.1m ol ・L -1H 2S04溶液中吸附和氧化的表面质量变化(Δm )曲线.在正向扫描中,也可分为三个区间,即-0.25到0.1V 、0.1到0.5V 和0.5到1.2V ,分别对应C V 图中的氢吸脱附区、双电层区和氧化区.每个区间都有着不同的质量变化特征,说明发生了不同的表面过程.从图2进一步可以看出,电位由-0.25到1.2V 正向扫描中,Pt 电极表面的质量不断增加.在氢的脱附电位区间,Δm 增加按 F.G lloaguen [8]的解释,是由于水分子取代吸附H引起的.在双电层区间,Δm 只有微弱的增加,按F.G lloaguen 的解释也是由于在Pt 电极表面水分子不断吸附引起的.当电极电位高于015V 时,观察到Δm 增加,显然是由于Pt 电极表面氧吸附或者其表面氧化引起的.有趣的是正向电位扫描中Pt 表面形成的氧化物种在反向电位扫描中的还原被迟延了.从1.20到0.70V 反向电位扫描中,Δm 几乎保持不变;而当电极扫描电位低于0.7V 时,其表面质量迅速增加,并与正向电位扫描中记录的Δm 曲线相连接.氧区内・801・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5月表面质量的变化,指示Pt 电极表面氧的吸脱附过程是不可逆的,这与采用其它技术如X -射线[9]研究得到的结果相一致.2.3 甲醇在Pt 电极上氧化的循环伏安研究 图3给出Pt 电极在0.1m ol ・L -1H 2S04+0.1m ol ・L -1CH 3OH 溶液中吸附和氧化的循环伏安(C V )曲线.从图3可观察到,在-0125V 至0.1V 的氢吸脱附电位区间,由于甲醇的存在,氢在Pt 电极上的吸脱附电流几乎完全被抑制,说明在低电位时甲醇或其解离产物会吸附在电极表面并抑制氢吸脱附.第一周正向电位扫描中甲醇的氧化在0.58V 和1.14V 给出二个氧化电流峰(I 和II ),峰电流分别为15.0A ・m -2和5.78A ・m -2.众多作者[10]运用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检测到甲醇在Pt 电极上氧化可产生多种中间物种,如C O 、HCH O 、HC OOH 、HC OOCH 3等,其最终产物为C O 2.目前要将峰I 和II 指认为某种中间物种的氧化仍相当困难.事实上醇的氧化与Pt 表面生成不同氧物种密切相关.Li 等人[11]的研究结果指出,在不同电位区间在Pt 电极表面氧化形成的各种氧化物种,导致了不同醇的氧化都给出如图1a 中的电流峰Ⅰ和Ⅱ,但峰值大小随着分子结构不同而改变.电位负向回扫时,首先在0.52V 附近出现Pt 电极表面氧物种的还原电流峰,但还原电量明显要比溶液中没有甲醇(见图1)时小,说明甲醇的氧化消耗Pt 电极表面的吸附氧物种,进而推测甲醇的氧化要有表面吸附氧物种参与.紧接着在0.42V 出现一个甲醇的氧化电流峰Ⅲ,峰电流为12.5A ・m -2.循环伏安图中出现阳极与阴极支相互交错的伏安行为,表明甲醇在Pt 电极表面的氧化是经过双途径机理完成的,即在较低电位下,铂表面因有机小分子解离吸附物的累积被毒化,只有当电位升高解离吸附物被氧化除去以后,反应才主要经由活性中间体的途径进行.2.4 甲醇在Pt 电极上氧化的E QC M 研究从图4在-0.25V 至1.20V 区间电位循环扫描中电极表面质量变化(Δm )曲线可以看到,在电位小于0.3V 时Δm 几乎保持不变,与0.1m ol ・L -1H 2S O 4溶液中相同电位区间Pt 表面质量增加相比(图3),进一步证明甲醇解离产物在电极上的吸附抑制了H 、H 2O 及其它离子的吸脱附[8,12].进一步升高电位,Δm 开始增大,但当E <0.5V 时,Pt 电极表面还没有明显氧化,表面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吸附在电极表面部分解离产物氧化脱附后甲醇再吸附的结果.当E >0.50V ,Pt 表面开始氧化,使甲醇的氧化加速,此・901・第2期 姚忠亮:Pt 电极上甲醇电催化氧化的E QC M 研究 时表面质量增大既有甲醇氧化、再吸附的贡献,也有Pt 表面氧化产生吸附氧物种的贡献.原位红外光谱检测到甲醇的氧化产物和中间体主要为C O 2、CH x O (x =0~3)[10].当氧化产物C O 2等从表面脱附后,溶液中的甲醇又会重新吸附在电极表面氧化,致使Δm 不会因为甲醇的进一步氧化而突然减少.从0.5到1.2V 表面质量共增加60.5ng ・cm -2.负向电位扫描中从1.20到0.60V ,Δm 基本保持恒定,与C V 曲线没有氧化还原电流相对应.但进一步降低电位使Pt 表面氧物种还原脱附,电极表面质量减少,Δm 减小.对应图3中观察到的电流峰Ⅲ甲醇的氧化进一步消耗电极表面的氧物种致使Δm 进一步减少.在E <0.10V 的区间没有出现类似Pt 电极在H 2S O 4溶液中H 取代H 2O 导致表面质量减少Δm 下降的过程,Δm 仅保持很小幅度的下降趋势,说明Pt 表面有甲醇再吸附.另外还可观察到电位循环一周后,0.1m ol ・L -1H 2S O 4溶液中的终点频率与起点频率重复(即表面质量不变),而在含甲醇的溶液中终点频率比起点频率增大约1.9H z (即表面质量减少10.1ng ・cm -2),证明了表面吸附物(或解离碎片)比起点少的推测.3 结论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C V )和石英晶体微天平(E QC M )研究了酸性介质中甲醇在Pt 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行为,获得了新的实验数据,得到以下结论:(1)甲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2)甲醇在Pt 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是通过解离吸附产物和反应中间体双途径机理进行的;(3)E QC M 提供电极表面质量变化的定量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有机小分子电氧化过程.参考文献:[1]Lin W F ,Wang J T ,Savinell R F.On -line FTIR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s of methanol oxidation in a directmethanol fuel cell[J ].J.E lectrochem.S oc.,1997,144:1917.[2]Fan Q ,Pu C ,Sm otkin E S.In situ F ourier trans form in frared -diffuse reflection spectroscopy of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anodes and cathodes[J ].J.E lectrochem.S oc.,1996,143:3053.[3]Sun S G,Lipkowski J ,Altounian Z.E 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of formic acid and methanol at the am orphous Pt 66Sb 34electrode[J ].J.E lectrochem.S oc.,1990,137:2443-2451.[4]Bruckenstein S ,Shay M.Experimental aspects of use of the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in s olution[J ]〗.E lectrochim.Acta ,1985,30,1295.[5]Wu Q H ,Sun S G,X iao X Y,Y ang Y Y,Zhou Z Y.An E QC M study of Sb ads orption and coads orptionwith C O on Ptelectrode in perchloric acid s olutions[J ].Ads orption and oxidation of ethanol on E lectrochim.Acta ,2000,45,2897.[6]Wilde C P ,Zhang M.Oxidation of glucose at electrodeposited platinum electrodes[J ].J.E lectroanal.Chem.,1992,340:241~246.[7]Wilde C P ,Zhang M.Oxidation of glucose at electrodeposited platinum electrodes in alkaline s olution[J ].J.Chem.S oc.Faraday T rans.,1993,89:385392.[8]G loaguen F ,Leger J M ,Lamy C.An electrochemical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study of the hydrogen underpotentialdeposition at a Pt electrode [J ].J.E lectroanal.Chem.,1999,467:186~191.[9]Bae T ,Schers on D A.Extended Abstracts ,N o.1092,V ol.96-1,S pring Meeting of the E lectrochemical S ocietyInc.,Los Angeles ,C A ,May 5-10,1996.[10]Zhou W ,Wang J Y,Sheng H T ,Jiang Z Y,Y an M M.S tudy on anodic oxidation of methanol by an in situ FTIRtransmission differential spectroscopy method[J ].ACT A CHI MIC A SI NIC A.,2000,11,1447.(下转第121页)・011・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5月The applicotion of symmetric transformationMethod to analytic geometryZHANG Da 1,ZH OU Q iong 2(1.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ingde T eachers C ollege ,Ningde Fujian 352100,China ;2.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Fujian T eachers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7,China )Abstract : Symmetric trans formation method is used to s olve the problem of tangent line of quadratic curve and tangent plane of quadratic surface.K ey w ords : tangent line ;tangent plane ;normal point(上接第110页)[11]Li N H ,Sun S G,Chen S P.S tudies on the role oxidation states of the platinum surface in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of small primary alcohols[J ].J.E lectroanal.Chem.,1997,430:57~65.[12]Shimazu K,K ita H.In situ measurements of water ads orption on a platinum electrode by an electrochemical quartzcrystal microbalance[J ]J.E lectroanal.Chem.,1992,341,361.Adsorption and oxidation of methanol on Pt electrodes usingcyclic voltammetry and EQCMYAO Zhong -liang(Biological and Chemical Department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 ormal University ,Fuqing Fujian 350300,China )Abstract : The processes of ads orption and oxidation of methanol on Pt electrodes are studied by using Cyclic v oltammetry and electrochemical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E QC M ).The results dem onstrate that the oxidation of methanol depends strongly on oxidation states of electrode surface ,and that CH3OH is oxidized via a dual path reaction mechanism.The E QC M studies provided quantitative results of surface mass variation during methanol oxidation ,and has thrown new light in elucidating methanol oxidation.K ey w ords : C V E QC M ;Pt electrode ;methanol ;electrocalatylic oxidation・121・第2期 张 达等:对称变换法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