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杠铃重量下运动员抓举技术运动学特征的研究
抓举发力结构最佳模式的研究
3 3 杠 铃 重 心 与 人 体 重 心 的 关 系。 .
拉 长 , 是 使 身 体重 心 和 杠 铃 重 心更 为 接 三
抓 举 是 一 项 典 型 的 技 术 性 体 育 项 目 , 近 , 大 限 度 地 减 小 阻 力 臂 。 从 测 试 结 果 最
运 用 先进 的 运 动 生 物 力 学 测 试 手 段 和 研 看 多数 运 动 员 引膝 幅度 在 合 适 范 围 内 , 而 孙 炎 的 杠 铃 重 心 和 人 体 重 心 距 离 曲 线 , 比
(
举 专 项 力 量 的 优 势 转 化 为 运 动 成 绩 大 幅 来 加 以 改 正 。
度 提 高 的主 要途 径 。 2 研究 对 象 与万 法 .
心 和 人 体 重 心 靠 的 比 较 近 , 合 “ ” 技 符 近 的
3 1 2 髋 关 节 角 度 变 化 。 发 力 阶 段 术 原 则 。 尤 其 是 在 引 膝 提 铃 阶 段 , 者 之 .. 二
摘 要 : 文 运 用运 动 生物 力 学的研 究 手段 和 方 法 , 用 三维摄 像 测 量技 术获 得 6名 吉 林省 优 秀举 重 运 动 员 的技 术 动 作 图 片 , 本 采 采 用 图 象解 析 系统分 析 运动 员完成 动 作 的动 作 特征 。揭 示 了 吉林 省 大级 别 优 秀女 子举 重 运 动 员在 抓 举 技 术 中 的 关节 运 动 学特 征 、 铃 的 运动 学特征 、 铃 重 心 与人 体 重心 的 关 系 以及 时 问特征 杠 杠
p t r ph s v y t c n o o o an 6Ji n Pr ic t t n n eg l t rst c ia o e e it r , s st ei a n l ho og a ur e e h olgy t bt i l ovn eou s a dig w ihti e ’ e hn c lm v m ntpc u e u e h m gea a— i f y i y tm nayss t ee o c ss s s e a l i hlt t omplt he m o e e he m o m e ha a t rsi.H a r m u g td t l o i e bi a k a e e t v m ntt ve ntc rc e itc s p o l a e heJin Pr vnc g r n i
人杠重心运动轨迹在抓举技术分析中的运用
表 1 ) 。 1 . 2 . 3 三 维影像 解析 法
表 1 运 动 员基本 信 息
采 用 2台 J VC 9 8 O O摄像 机对 4名运 动员 的抓举 技术 动 作进行 三 维定 点拍 摄 ,每名 运 动员 按 照 自己 最好 成绩 进行 三 次抓举 。研 究 时选 取最 好 的一 次作 为 分 析 材 料 ,利 用 美 国 Ar i e l P e r f o r ma n c e An a l y s i s S y s t e m 对 录像 资 料进 行数 据解 析和 数据处 理 。
J a n.2 0 1 4
● 运动人体 科学
人 杠 重 心 运 动 轨 迹 在 抓 举 技 术 分 析 中的运 用
李 家发
(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系,四川 汶川 6 2 3 0 0 2 )
摘 要 :通过采用三维录像解析法对 4 名四川省举重队抓举运动员的运动技术进行分析,选择人体重心
力 阶段 、惯 性上 升阶段 ;C D段对应 下蹲 支 撑 阶段 ;
垂 直方 向上运 动轨 迹 的 比较 ,可 以清 楚 直观 看地 到
2 结 果 与 分析
本 文讨 论 的运 动 学 数 据 ,其 框 架 坐 标 按 右 手
运 动员 在进 行 抓举 时 各个 阶段数 据 的变 化 。 图 2 ~ 5为 4名运 动 员 人 杠 重 心垂 直 方 向 位 移 变 化情 况 。
举重运动员的抓举与挺举技术分析
举重运动员的抓举与挺举技术分析近年来,举重运动作为一项备受瞩目的体育项目,其在体育界的影响力逐渐增大。
作为举重项目中最主要的两个动作之一,抓举和挺举技术不仅是决定运动员成绩的重要因素,也是引发研究者们广泛关注的对象。
本文将对举重运动员的抓举与挺举技术进行分析,通过深入研究来揭示其关键要素和技术要点。
一、抓举技术分析1. 身体姿势及起始动作:在进行抓举时,运动员需要站立在抓举台上,双脚与肩同宽,并将抓举杠铃横放在脚前。
抓举动作的起始阶段需要注意身体姿势的正确调整,主要包括保持腰部挺直、双手握杠处于肩宽处等。
2. 提杠动作的力量输出:在抓举的过程中,力量的输出是至关重要的。
抓举的关键在于运动员将杠铃从地面提起,然后以快速的速度翻转上身,并将杠铃稳定在头顶位置。
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力量输出,包括臀部、腰部、肩部、背部等多个肌群的发力。
3. 瞄准点和站立动作:在将杠铃提起后,运动员需要将杠铃稳定在头顶位置,并站立起来。
站立过程中,需要配合双臂伸直以及身体的前倾动作,同时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
4. 优化技术细节:在进行抓举时,一些细节技术也是需要注意的。
例如,抓握杠铃时要保持杠铃紧贴大腿,双手握杠的位置要适当,杠铃要尽量靠近身体等。
二、挺举技术分析1. 起始动作和站立过程:挺举的起始动作是将杠铃抬至胸部位置,这一过程需要控制好动作的幅度和速度,以避免杠铃晃动或失去控制。
在站立过程中,需要保持身体挺直,双手抓握杠铃,双脚站稳才能稳定抬起杠铃。
2. 挺举过程的力量输出:挺举的关键在于将杠铃抬起至头顶位置。
在这一过程中,腰部、腿部和臂部的力量发力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需要注意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动作错误或失控情况。
3. 稳定杠铃的关键技术:在挺举动作中,稳定杠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挺举时,尤其是在将杠铃抬至头顶位置时,需要保持杠铃的平衡,同时注意双臂的力量输出和身体姿势的控制,以确保动作的正常完成。
4. 优化技术细节:与抓举类似,挺举动作中的一些技术细节也需要特别留意。
第11届全运会女子举重冠军抓举技术的运动学参数特征研究
公斤 级金牌 被土耳 其 “ 马 ” 黑 夺走 , 功 红 与韩 国运 动 唐
员 张美兰 的冠军 之 争 , 给 我 国女 子举 重 队带来 了一 都
定 的威 胁 。鉴于此 , 本文 通过对 第 1 届 全 国运动 会女 1 子举重 4个 级别冠 军 的技术 动 作 进行 分 析 , 旨在 为我 国优 秀女子举 重运 动员 技术水平 的提 高提供 科学 可行
o u vl i te1t ai a G me. h n t no t eadk e it nl, i jit n l,os age n e fo r ee l N tn l a s T e u c o fi n ne o g h n g t o nl a dt f l s nh h o f i m jna e po a e r h
李建英 , 季跃龙
( 山西 大学体 育学 院 ,山西 太原 0 00 ) 306
摘 要: 采用 国产星高钛运动录像采集 和解析软件 ( D—S ̄M E ) 对 第 1 届全 国运动会女 子举重 4个 级别冠军 的抓举技 术 3 i TC , l 进行数字录像解析 , 一步研究运动员在抓举过程 中膝关节角度 、 进 髋关 节角度 、 躯干角度和杠铃 中心点垂直速 度随时问变化 曲线 的
v ria pe d o r l c nr lp i sf t rr s a c d t e e lt e s th t c niueo i e e tln e l ih — e t ls e fbabel e ta onti ur e e r he or v a h nac e h q fCh n s ae tf ma ewe g t c he
L i n—yn i a J ig,J u iY e—ln og
不同级别优秀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关键指标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不同级别优秀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关键指标的生物力学对比研
究
徐文泉;王向东;任景萍
【期刊名称】《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39)3
【摘要】通过研究抓举发力后杠铃在垂直方向最大速度、杠铃上升高度、杠铃上升时间和抓举不同动作阶段杠铃上升时间比、高度比和作功比这几个指标,揭示优秀男女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特征.重点研究举重运动员性别之间、不同级别之间在以上指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为教练员科学训练提供一定的依据.
【总页数】4页(P84-87)
【作者】徐文泉;王向东;任景萍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4.66
【相关文献】
1.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J], 王向东;刘梦飞;徐文泉
2.河北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J], 耿海军;杨金田;王新娜;甄利芳
3.我国小级别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整体技术评价模式的研究 [J], 张龙
4.我国小级别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整体技术评价模式的研究 [J], 张龙;
5.吉林省优秀男子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J], 程磊;冯维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结构研究
2章旌红. 举重提铃 动作 的运 动生物力学 分析 [ J 】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 0 0 9 ( 4 ) .
[ 3 】 陆爱云, 庞军, 伍勰. 不 同重 量 下 男 子 抓
1 . 4 、膝关节随时间变化
通 过数 据 我 们 可 以看 出 ,在 抓 举 技 术
大结束。膝 关节角从引膝最大 时刻 到伸膝 最大时刻结束,是引膝提铃 阶段 。第三是 发 力阶段 ,从膝关节 引膝最大 时刻开始 , 到杠铃 到速度达 到最大 时刻结束 ,是举重 动作 中的最大发 力阶段 。第 四是下蹲支撑 阶段 ,在杠铃 向上运动时 ,迅速作出支撑
引膝提铃两个阶段,其中伸膝 提铃阶段 ,
此 动 作 从 杠 铃 离 地 开 始 , 到膝 关节 角度 最
当 中,从杠铃离地开始到运动员接杠 铃为
止 ,运 动 员 的 膝 关 节 角 度 在 时 间 变 化 曲线
举动作的生物力 学特征 [ J 】 . 上 海体 育学院
学报 , 2 0 1 0 , 2 4 ( 3 ) : 5 8 — 6 1 .
节 的角 度 变 化 是 非 常 巨 大 的 ,他 的充 分 伸 展 直 接 决 定 了第 二 次 发 力 的 效 果 。通 过 对
力学规律 。通过对抓举技术动作的深入分
深刻揭示抓举技术动作 中的一些重要技 术 特征 ,为教练员提供 了许 多培训举 重运动
下面我们将对优秀运动员与一般运动
别是杠铃中心点的运 动轨迹 、速度 、加速 度,各动作阶段的速度 、膝关节角速度 、
髋 关 节角 随 时间变 化 的 曲线 。 1 . 3 、杠 铃运 动 曲线
抓举发力技术动作的分析
抓举发力技术动作的分析摘要:抓举是运动员以快速连续不断的动作,将杠铃从举重台举起,它是举重比赛中的第一项动作,又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动作,稳定性较差。
如果抓举技术掌握不好,将影响挺举的发挥,而抓举技术动作的好坏又与第二步发力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抓举;发力技术动作;分析1 研究对象一级运动员张某,1986年出生,全国青年锦标赛抓举第三名,全国少年锦标赛抓举第一名。
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2001年张某进安徽省体校,体重68kg,一年训练后,由我接手,当时专项成绩抓举80kg,挺举120kg,初级运动员,他的特点是身体素质好,基本力量好,抓举技术较差,挺举技术较好,抓举和挺举的成绩不协调,成绩相差40kg,影响了总成绩的提高,只要改进技术成绩可望上升。
3 张某抓举技术的改进张某的协调性较好、柔韧性、关节韧带较好,而抓举的第二步发力时杠铃不贴体,造成发力、展体、伸髋、蹬腿不充分,力量虽大,但抛杠过高,不是前掉就是后甩,主要毛病是发力点不明确,杠铃重心和人体重心不能接近支撑面中心,勉强将杠铃提起,易造成失败。
针对此,首先要改进两手握杠的距离,采用宽握距较好,这是由张某的身体形态特点和力学原理决定的,如他的手臂长,肩关节韧带以及各部力量较好,从力学观点来看,采用宽握距可使第一步发力点的距离减短,伸臂支撑面更宽,下蹲重心低容易维持平衡。
宽握其夹角大于直角,宽握距延长了发力路线,可增大上体前倾角度,上体伸展的幅度也增大。
由于上体工作距离长,大肌肉群(伸髋肌群和躯干伸肌群)的力量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宽握距相对降低了上举支撑杠铃高度约(10~15cm),能够体现用力的经济性。
找出适合张某抓举发力的发力点,在大腿中部发力是不正确的,应在髋关节上固定发力点,这样才能使腿部力量充分用上,并能使杠铃更贴近身体,充分用上大臂上拉的力量。
由于张某的抓举发力动作已经形成错误用力习惯,在抓举发力技术改进过程,首先让运动员建立起正确的发力技术概念。
男子举重优秀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特征分析
成 都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J un l fC e g u S r v ri o ra h n d tUnie s o
V 13 o.8
No 2. 01 . 2 2
男子 举 重优 秀运 动 员抓 举 技 术 动 作特 征分 析
俞 忠友 覃 宪勋2张 , , 捷
/ ” 6 重心 间的距离 明显要 比一般运动员小 ; 优秀运动员能够 较好 的维 持“ 杠 ” 人/ 重心在支撑面范围 内; 优秀运动员在提拉杠铃 时能 够表 现出较大运动速度和拉力。认 为这三个 方面的特征可 以作为在训练实践 中评价运 动员抓举技术优劣 的重要依据 。
关键 词 : 抓举 ; 重心 ; 支撑面 ; 速度 ; 运动生物力学 中图分类号 : 84 1 G 8 .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0 — 14 2 1 )2— 0 0— 4 1 1 9 5 (0 2 0 0 7 0 0
10 1 ; 00 8 (. 1集美大学体育学院, 福建 厦 门 3 12 ;. 60 12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 3 成都体育学院竞技体校 , 成都 604 ) . 四川 10 1
摘要 : 采用三维影 像测量 的方法采集优秀运动员和一般 运动员抓举技术 的运动学数据 。通过对 比分析后 发现 : 秀运动员 “ 优 人
(J i nvr t, i nF j nC ia3 2 ) i i sy X a ui hn 6 0 me u e i me a 1 1
Ab t a t h t d ,d p n i g o h i g a u e n t o ,c l cs t e k n maia aa o h u — sr c :T e su y e e d n n t e 3 ma e me s r me tmel d o l t l i e t ld t ft e o t d 1 e l c sa d n n th r a d te a e a e o e n o d r t u n i t ey u d rtn h e h ia h r ce it s o x e ln tn i g s ac e s n h v r g n s i r e o q a t ai l n e sa d t e tc n c l c a a tr i f e c l t t v sc e s ac e s C mp r t e a ay i r v as t a :T e d sa c e w e e c n e fg a i f x el n t l ts n th r . o a ai n lss e e l t h itn e b t e n t e tro r v t o c l t h e e ’” e p e v h h y e e a p o l/ b r i o vo s malrt a a f h v r g n s a ” s b iu l s l n t t e a e a eo e ;Ex eln t lt sc n man an t ec ne f a i f” e p e y e h h o t c l tah ee a i ti h e t ro vt o p o l / e r g y b r b t ra d k e t t i h a g ft e b a n u f c a ” et n e p i wi n t e r n e o e t g s r e;Ou sa d n t lt s c n s o ig r mo e n p e e h h i a ttn i g ah ee a h w b g e v me ts e d a d t n in w e i i gt e b r el .S a e b l v d t a e e tr e a p csc l b ee e st ei ot n v n e s h n l t a b l o fn h s o i c n b ei e h t s e s e t a er f rd t a h t e h t h l o mp r te — a i e c o e au t e a lt ’ n th tc n q e . d n e t v l ae t t ee S s ac e h i u s h h K e r s s ac ,c n e f a i ,b a n u f c ,s e d p r ime h n c y wo d . n t h e tro vt r g y e r g s r e p e ,s o s b o c a i s i a t
优秀举重运动员抓举提铃训练中速拉、硬拉类练习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 h s a E uai eat n ,Cv itn Fi t nvr t o hn ,G ag a 3 7 P yi l d ct nD p r c o me un h n6 0 ) iAv i g U sy C 1 8
李 文 川
(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体育部 , 广 汉 四川 6 80 ) 137
摘要 : 在抓举训练 中提拉杠铃是训练 的重 要组成部分 , 运动员提拉杠 铃的技术动作 、 提铃能力和发 力特 征直接影 响着运动成 绩 的好坏 。在举重 训练实践 中教练员常常采用宽速拉 、 窄速拉 、 宽硬拉 、 窄硬拉 等练 > 方法来 提高 运动员 的提 铃能力 。因此 , 8名 - d 对 优秀举重运动员在抓 举训 练中采用这 四种练 习方法 的相关运动学数据进行 对 比分析 , 果表 明 : 1 在速拉类 练 习动作 中 , 结 () 宽速 拉
Absr c :Ba b l l i g i n i ta t r el i n sa mpo a r n s ac r i i . T e t c ni e,a l y a te gh —g n r t g f t t r ntpa i n th ta nng t h e h qu bi t nd sr n t i e e ai n c r ee fb r ellfi g d r cl fe tte pe o ma e o ih l tr .I h i h l tn r i i g,c a h so e m— ha a tro a b l i n ie ty af c h r r nc fweg ti e s n te weg ti i g ta n n t f f f o c e f ne t p o ss h tan n to sb o d q c lf.n lo q ikl t r a e d ita d na r w e d itt mp o e te b r lv uc r ii g meh dsa r a uik it aT w u c i ,b o d d a lf n ro d a lf o i r v h a — f b U lf n blt fwe g ditr .Th spa e k sa c mpa aie su y i t heki soo ia n e e ft e fu r i — e it a i y o ih fes i i i p rma e o r t t d n o t ne il g c li d x so h o rta n v i g me h dsf reg tt ln iht f r . Re u t r sflo :i h uik ite e cs n t o o i h a e twe g l t s ie s ls a e a lws n t e q e lf x r ie,b o d q i kith sa g e tr o r a u c l a r ae f
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任 景 萍 刘 学 贞 。王 向东 。 , ,
REN ig pn LI Xu — h n 。 ANG a g d n 。 Jn i g 。 U e z e W Xin — o g
摘 要 : 助 三 维摄 像 和 直接 线性 变换 ( T) 法 , 取 我 国优 秀女 子举 重 运 动 员抓 举 借 DL 方 获 技 术的运动学参 数, 示这一技 术的运 动学特征 及原理 , 揭 并对运动 员动作技 术的合理性
we g tit r a e o t ie o r v a h i e tc l c a a t r tc n rn i l s o i h l e s r b a n d t e e l t e k n ma i a h r ce i i s a d p i cp e f f s
作 用 到杠 铃 , 用 于杠 铃 的 力 的方 向应 当 垂 直 向 上 。但 从 抓 作
研究 对象为 6名国家优秀女子举重 队运动员 , 她们在多
次 国 内 国 际 比赛 中均 取 得 过 优 异 的成 绩 。 0 4 8月 在 雅 典 20 年
举 的动作技 术分析 , 我们 知道在 预备 提铃阶段 , 人铃 各 自的
( , h i e t a a a t r f s a c e h i u s u e y Ch n s l e f ma e DIT) t e k n ma i lp r me e s o n t h t c n q e s d b i e e e i e l c t
s a c S ta t e n t h O h t h weg ti e s moin a d s i s a e u tf d n e au td ih l t r’ f t s n k l cn b jsii a d v l ae o l e
李萍抓举技术动作特征分析
李萍抓举技术动作特征分析方芳;周继红;宁克;贺益成【摘要】通过对膝角、髋角、躯干角、杠铃垂直速度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李萍抓举运动学特征及技术上存在的不足,为促进和稳固李萍抓举成绩,保持该级别绝对的竞争实力提供理论参考。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knee joint angle, hip joint angle, limb angle and the changes of the vertical speed of the barbells,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kinema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i Ping' s snatching and technical drawbacks so as to provide a the- oretical reference for enhancing and stabilizing the performance of Li Ping' s snatching and maintain the absolute competitiveness in that class.【期刊名称】《吉林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4页(P61-64)【关键词】女子;优秀运动员;举重;抓举;技术【作者】方芳;周继红;宁克;贺益成【作者单位】湖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5;湖南省举重管理中心,湖南长沙410014;湖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5;湖南省举重管理中心,湖南长沙4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84.1随着举重运动的迅速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差距逐步缩小,技术的正确合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研究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借助平面定机摄像及解析的方法,对湖南省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李萍十一届全运会抓举比赛整个过程的运动学数据,进行技术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寻找李萍抓举过程中膝角、髋角、躯干角和杠铃垂直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并对其动作技术的合理性作出诊断,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动作提铃阶段的运动学分析
Vol.29No.1Jan.2013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9卷第1期(下)2013年1月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我国竞技体校两名优秀举重运动员(在实验测试中我们选取两人举起130kg动作并作为论文要研究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动作提铃阶段的运动学分析方磊,寇嘉琪(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30)摘要:本研究以我国竞技体校优秀举重运动员张平和郑志盛为研究对象,对两人抓举动作提铃阶段采用了三维录像,并获得了两人在抓举动作提铃阶段中重要的运动学数据,并对抓举动作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实验通过对张平和郑志盛的抓举测试,测得两人在开始提铃时相、提铃阶段膝关节、髋关节及肘关节的角度变化,提铃阶段杠铃速度、提铃时间大小、人体和杠铃重心间距的变化,对以上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到两人的抓举动作优缺点,为运动员改进动作技术,提高动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举重;抓举;提铃阶段;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中图分类号:G8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3)01-0071-03姓名年龄(y)身高(cm )体重(kg)运动员级别运动成绩张平2516871国际健将2004年在济南举行的全国举重锦标赛上获得抓举第一、总成绩第三郑志盛1917072国际健将2004年在长春举行的中日韩三国青年举重交流大会上获得抓、挺及总成绩第一表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的对象).其基本情况见表1: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1.2.2调查访问法1.2.3三维摄像方法三维摄影方法仪器采用2台日本产的JVC—9800摄影机(拍摄的频率采用50帧/秒)定点拍摄,两机高度为1.5米,后通过埃立尔运动图像解析系统对三维录像进行解析,解析频率50fps,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动作空间点坐标、速度、关节角度和杠铃重心轨迹等参数.采集的数据进行了数字滤波平滑处理,截断频率为6赫兹.2测试结果与分析为了讨论研究问题的方便,根据抓举动作结构特征,我们把抓举划分为五个时相(开始提铃时相,开始发力时相、杠铃惯性上升到最高点时相,下蹲至最低点时相,上举至最高点时相),四个阶段(提铃阶段、发力阶段、下蹲支撑阶段和上举阶段).以下主要讨论提铃时相和提铃阶段:2.1提铃阶段(开始提铃时相到开始发力时相)动作的讨论提铃的任务是利用伸膝、伸髋的力量给杠铃一定的初速度,使杠铃向上运动到适宜的高度,为发力创造最有利的条件.3.1.1开始提铃时相动作分析抓举的第一步就是姿势要合理.根据理论实践及参考文献[1]得知:适宜的握距可以缩短杠铃上举的距离,便于迅速伸臂支撑,下蹲重心较低容易维持平衡;两脚间距离约同髋宽,主要使腿部力量在上拉时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集中.图2抓举动作技术阶段时相划分示意图姓名开始提铃时相握距(cm )站距(cm )两髋距离(cm )张平51.24643.95444.261郑志盛45.16042.87443.141表2两人在开始提铃时相握距、站距及两髋距离的参数71--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平的两手握距51.246cm比郑志盛45.160cm长6.086cm,并且完成动作很好,说明张平在开始提铃时相采用了较合理的运动技术,在后继的提铃发力动作中缩短杠铃上举的距离;再看张平和郑志盛两人站距分别是43.954cm、42.874cm;髋距分别是44.261cm、43.141cm,表明两人站距和髋距相差都不大,且两脚站距分别与各自的髋距相差不大,说明两人在开始提铃时刻能够很好的把握站距动作技术.在抓举动作中,膝、节角度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力学指标.它不但反映了运动员的动作结构,而且也反映了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1].表3是关于开始提铃时相两人髋膝关节角度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平的膝关节角度78Deg比郑志盛68Deg大,而郑志盛的髋关节角度100Deg比张平86Deg大.开始提铃时刻膝关节角度的大小决定了预蹲的深浅程度,同时也决定了预蹲时主要参与工作肌群股四头肌被拉长的程度.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平的膝关节角度比郑志盛大11Deg说明郑志盛比张平预蹲深度深,这样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发力的距离,但这就更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力量素质.如果在预蹲时选择了适当的膝关节角度85±7.07Deg[2],股四头肌在离心收缩时所贮存的肌肉弹性势能就能在提铃发力阶段充分地释放出来,所以在开始提铃时刻张平的膝关节角度做的相对比较好.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发力动作可以简化为一个杠杆,分布在腰背部和腿部的大肌群是动力,杠铃的重量是阻力或外负荷.当髋关节角度变化时,力臂也随之发生变化,如果角度合适,那么就能用较小的肌力克服较大的外负荷,即举起更多的重量.在举重提铃发力动作中,髋关节角度与背肌力、外负荷成单调递增的关系[3],郑志盛的髋关节角度比张平大14Deg,因此在开始提铃时刻郑志盛能够更好的调整好髋关节角度,并积极地伸髋展体依靠大肌群的肌力克服杠铃的重量.2.1.2提铃阶段动作分析2.1.2.1运动学分析首先从表1运动员的情况来看,受试者均为国际健将级优秀队员,技术熟练,经验丰富.一般运动员在提铃初期,杠铃与人体重心线较近,所以要先通过伸膝缩短间距,而专业运动员经过多次的实践,能快速地调节膝关节与杠铃的位置,激活肌肉的收缩成分等工作完成到位,这个过程实际上是预备阶段的延续,到了提铃阶段,当杠铃开始运动时,人与器械之间只要做少许调整,运动员直接伸髋伸膝,杠铃就沿向上方向运动,所以,专业运动员不需要专门伸膝来调整阻力臂,这样能节约时间,满足杠铃运动快的特点.从表4中可以看到,张平的提铃时间(0.41s)小于郑志盛(0.44s)0.03s.在引膝过程中张平用了0.08秒,而郑志盛用了0.12秒,郑志盛所用的时间比张平的时间多0.04秒,虽然时间特别短,但在快速提铃阶段显得特别重要,郑志盛肌肉被动拉长的时间长一点,会产生一些松弛,从而影响后继的动作顺利完成.在运动生物力学中,我们知道被拉长的肌肉,其张力有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的特点,当肌肉出现稍微的松弛,会使肌肉的弹性力下降,所以张平在提铃引膝过程中利用肌肉的弹性比郑志盛好一点.因此,我们知道只有快速提铃,加快动作速度,才能获得更大的力量.在引膝过程,我们在引膝伸髋过程中应该加强髋膝肌肉退让转克制的收缩速度;在引膝幅度适当的情况下,突出制动短促,提铃迅猛的特点.我们知道在开始提铃时,两脚要近站,使小腿靠近或贴住横杠,目的是减小杠铃对人体的重力矩(即阻力矩),并且使杠铃和身体共同重心线接近支撑面中心(两脚围成的支撑面),这样支撑稳固,提铃效果才好.若横杠远离人体重心,那么人杠合重心的作用线就可能超出支撑面移到足尖前面,使人体前倾,也迫使身体重心在提铃阶段及后继动作阶段向前移动,就是能使杠铃勉强提起,因阻力矩增大,也易造成杠铃前掉.从图3中我们看到在整个提铃阶段郑志盛的人杠重心间距比张平大,说明张平在提铃开始及提铃过程中张平的杠铃重心和人体重心线更好的接近支撑面中心;而郑志盛在提铃阶段人杠重心间距有点偏大,增大了杠铃的阻力矩,易造成杠铃前掉或后甩.因此张平在提铃阶段很好把握了提铃动作技术.从图我们可以看到两人在提铃过程中,杠铃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明显增加.但郑志盛在0.80s这个时刻,速度有点波动,在0~0.80s时间段速度由一个很小的值变为一个较大的速度值,在这个时间段中杠铃的速度变化大(即a张<a郑),但在0.80~0.85s时间段,张平的速度一直都在增加,并且速度增大相对比较稳定连贯;而郑志盛的速度回降,加速度变为负值,我们从图4中可以看到,郑志盛在提铃过程中有用力不均现象.从力学的角度来看,提铃的第一过程(伸膝伸髋用力过程)是杠铃的启动期,在提铃阶段,杠姓名膝关节角度(Deg )髋关节角度(Deg )张平7986郑志盛68100表3两人在开始提铃时相膝髋关节角度姓名提铃膝髋并伸过程(s)引膝过程(s )总计(s )张平0.330.080.41郑志盛0.320.120.44表4两人在抓举提铃阶段所用时间图3两人在提铃阶段人杠重心间距比较72--铃由静到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当然需要有较大的肌力.我们知道,人体腰背部的肌群属于大肌群,具有力量上的优势,如果采用合理的技术,在不阻碍杠铃运动的前提下,由腰、背、腿部的肌肉同时用力,把杠铃由静止拉向运动,那么杠铃的运动就会更加连贯,速度增加得更稳定更快.郑志盛在0~0.80s加速度比张平大,说明他在抓举杠铃时,急于发力,发力过早使发力的效果削弱,结果使杠铃不能获得最大的速度和必要的上升高度,可能会导致动作试举失败.因此在开始提铃时,提铃的力量应该是一个适宜而稳定的力量,杠铃应呈加速向上运动.我们知道角度的变化,很大程度反映了力的方向及肌肉的伸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力的效果.了便于讨论,把提铃分成个过程:第一过程髋膝并伸过程(时间0.7±0.04~0.98±0.04s),膝、髋关节同时伸展,利用伸髋伸膝力量使杠铃沿向上的方向运动;第二个过程伸髋引膝过程(时间0.98±0.04~1.14±0.04s).从图5中看到:张平在0.7~1.02s之间,是膝髋并伸过程,在1.02秒时刻膝关节角度达到最大131Deg时,接着膝关节角度快速变小,这一时刻就是引膝伸髋过程的开始;而郑志盛在1.02秒时刻(引膝过程开始),膝关节角度伸展到128Deg.在膝髋并伸过程张平膝关节角度增大了52Deg;郑志盛膝关节角度增大了60Deg,即郑志盛在膝髋并伸过程膝关节角度比张平的膝关节角度变化大8Deg,说明了郑志盛的伸展幅度比张平大;但在1.02~1.18s之间张平膝关节减小了28Deg,而郑志盛减小了13Deg,说明了张平在引膝过程能够使腿部和臀部的肌肉牵拉的更充分,为后继发力动作作好充分准备并积极产生更大的肌力,其次根据动力学的原理,张平在引膝过程,能够加大肌肉的工作距离,增加给予杠铃的冲量.在这儿,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对引膝简单做一阐述:引膝虽然是正确提铃节奏中的一个自然动作,但必须积极主动去完成,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发力的效果.引膝的积极意义在于:(一)膝关节再次屈曲,这样就使伸膝肌获得短暂的“喘息”机会,能使膝关节伸肌在提铃中在有利的角度两次被利用,从而在发力时为最大限度动员伸膝肌参加用力创造了最有利的力学条件;(二)由于引膝使杠铃重心和身体重心更加接近支撑面中心垂线,因而使整个身体处于最有利快速用力的状态;(三)由于膝部的前移导致髋部下沉和前移,从而使髋部夹角增大,致使阻力臂减小,为伸髋肌的快速收缩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使发力的速度加快和更加经济省力;(四)根据肌肉具有很大弹性力的特点,在引膝时,股四头肌瞬间被拉长,由于牵张反射的作用,能引起肌肉强烈收缩,在发力时可产生更大的力量.引膝过程的长短由握距﹑体型特点﹑不同部位力量对比情况和有关关节的柔韧性所决定,因此,要从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出发,因人而异.引膝时腰背肌必须收紧,两臂自然伸直牵引杠铃,此时上体和臂部仍属静力性工作,如果腰背部位肌肉放松,就破坏了正确的用力结构,对提铃发力是不利的.引膝以及后来的引膝接发力一定要及时,动作要连贯协调,不然杠铃已获得的惯性将会大大削弱,直接影响到提铃的效果.总之,引膝结束之后,要使身体各部分都处于快速用力的状态,以便为发力创造最佳条件.3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分析讨论,得到以下主要的结论与建议:开始提铃时相张平和郑志盛的髋距和肩距均在44cm内,并且两人的髋距与各自的肩距相差不大;张平的握距比郑志盛长6.086cm,表现出张平在开始提铃时相采用了较合理的握距技术;郑志盛比张平预蹲的深度大,但郑志盛预蹲太深,因此在开始提铃时相张平的膝关节把握更好一些;在开始提铃时相郑志盛能够更好的调整好髋关节角度,并积极地伸髋展体依靠大肌群的肌力克服杠铃的重量.———————————————————参考文献:〔1〕章旌红.举重提铃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武汉体育学院报,1999(4).〔2〕刘卉.三维摄影解析中人体关节角度的计算方法.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27.〔3〕章旌红.举重发力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浙江体育科学,2000(6).〔4〕王向东,等.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体育科技,2003(2).图4两人在抓举提铃阶段杠铃速度变化曲线图图5两人在提铃阶段膝关节角度变化曲线图73--。
对抓举动作技术身体各环节运动特征的研究
2008 年 11 月 第 20 卷 第 6 期
kine matical parameter s of the trunk a nd t he lower limb of t he body during snatch were obtained for Chine se elite f emale weightlifter s a nd the ra tionality of athlete s’move me nt and skills wa s diagnosed and evaluated ,which ha ve p rovide d t heoretic r efe rences f or t he
任景萍1 ,王惠棣2 ,叶 鸣1 R EN Jin gp in g1 , WAN G Huidi2 , YE Min g1
摘 要 :借助三维摄像和直接线性变换 (DL T) 方法 ,获取我国优秀女子举 重运动员 抓举 技术中身 体躯 干 、髋 、膝 、踝等环节的运动学参数 ,并对运动员动作技术的 合理性作 出诊 断与 评价 ,为抓举技术的理论与训练 提供理 论参考 。通过研 究抓举 动作技术 过程中 杠 铃重心的 运动 轨迹 和速度以及身体各环节的运动特征 ,表明 :1) 通过研究 杠铃和身 体的 垂直 速度 发现 ,运动员除李卓和唐功红杠铃垂直速度在 引膝 阶段 存在下降趋 势外 ,其他 运动 员均 能在整个提铃过程保持上升趋势 ,技 术较为 合理 ;2) 在 抓举技 术过程 中 ,膝 角 和踝 角随 时间变化曲线呈现为双峰单谷型 ;髋角随时间 变化 曲线 为持续增加 趋势 ,呈单 波峰 。 关键 词 : 抓举 ;杠 铃 ;身体环节 ;诊断与评价 中图 分类 号 : G 884. 1 文章编号 :10092783X(2008) 0620105203 文献标志 码 : A Abstra ctect linear tr ansformation ( DL T) method ,t he
抓举技术性特点
抓举技术性特点摘要:抓举是典型的技术性竞技运动项目。
近年来,随着科学化训练的不断深入,教练员越来越重视抓举项目的技术动作结构的合理性。
我国运动员唐功红、丁美媛分别在2000年、2004年奥运会上,取得了75公斤以上级的金牌。
近年来,吉林省运动员穆爽爽在国内、国际的重大比赛中,屡创佳绩,总成绩高达328公斤,特别是抓举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创造了140公斤的世界纪录。
本文试图通过我国大级别男女举重优秀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的对比分析研究,为提高抓举项目的技术训练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 1.引言抓举是典型的技术性竞技运动项目。
近年来,随着科学化训练的不断深入,教练员越来越重视抓举项目的技术动作结构的合理性。
我国运动员唐功红、丁美媛分别在2000年、2004年奥运会上,取得了75公斤以上级的金牌。
近年来,吉林省运动员穆爽爽在国内、国际的重大比赛中,屡创佳绩,总成绩高达328公斤,特别是抓举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创造了140公斤的世界纪录。
本文试图通过我国大级别男女举重优秀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的对比分析研究,为提高抓举项目的技术训练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本文以参加2008年全国举重锦标赛及北京奥运会的大级别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在比赛条件下,采用松下M-9000摄像机,在正侧面对抓举技术动作进行定点拍摄。
图像资料采用爱捷录像解析系统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获得抓举技术的有关运动学定量数据。
3.结果与分析崔文华是当今先进抓举技术的典型代表,曾创造过200.5公斤的抓举世界纪录。
从崔文华的抓举技术的特征来看,最主要的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杠铃离地到躯干前倾至最大这一阶段,膝关节蹬伸幅度高达67度,并且蹬伸动作持续有力,杠铃沿垂直方向的上升高度很大,仅这一阶段杠铃上升的高度就占发力点位置高度的近50%,表明崔文华这一阶段完全是依靠膝关节积极充分的蹬伸来带动上肢提拉杠铃;另外,崔文华发力时刻的身体姿势极为合理,表现在不仅杠铃发力点位置高(占杠铃上升最大高度的54%),而且躯干呈明显的前倾状态(前倾幅度达15度)。
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特征分析
。
实验 组 和 对 照组 在 提 铃 阶 段 产 生 的 提 铃 力 和 惯
’2
性 力平 均值 如 表 2 所示。 表 中数 据 显 示 : 实 验 组在 提 铃 力 量 平 均 值 、 结合表1 反映 的膝 、 肩关 节 变 化 情 况 , 通过典型实例实验组( A 惯 性 力 平 均 值 两 项 数 据 上 要 远 远 大 于 对 照组 , 二 者 的 差 异 具 有 非
始 于 膝关 节 最 大 运 动 角度 之 后 ; Ⅱ型 为 “ 过早 型 ” , 即 肩关 节 的运 动 由于 在 提 铃 初始 阶 段 , 杠铃 产 生 的 惯性 力较 大 , 上肢 力量 此 时 还 不
顺序 性 原 理 所 要求 的基 本 特征 : 即 它是 典 型 的 多 关 节运 动 , 同时 追
运动幅度之前( 或 之后 ) 。
度 使杠 铃 惯 性 力 减 少 时 才 又 开 始 产 生 大 幅 度 的 运 动 。 2 从提 铃 力 量的 变化 状 况分 析 “ 发 力 ”特 征 表1 中数 据显 示 : 在提 铃 阶 段 , 在实验组( 优 秀运 动 员 ) 肩 关节 开 2. 在 抓 举提 铃 阶段 , 可 以 从 影 像 测 量 数 据 中 得 到 杠 铃 重 心 始 运 动 的 时 间 略 早 于膝 关节 最 大 运 动 幅 度 瞬 间 ( 平均值为0 . I 2 s ) 。 配 合 杠 铃 而 对 照组 ( 一般运动员) 肩关 节 开 始运 动 的 时 间有 两 种情 况 : 有 的要 速 度 变 化 初 始 瞬 间 和 未 时 瞬 间 的 时 间 及 速 度 数 据 , 迟 于 膝关 节 最 大运 动 幅 度 瞬 间( 平 均值 为 0 . 1 7 s , 这 种 情 况在 本研 究 的 重 量 数 据 , 然 后 按 照动 量定 理 公式 换 算 力值 。 换算 公 式为 :
不同级别优秀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关键指标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成 都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C h e n g d u S p o t r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 9
No . 3. 2 01 3
不 同级 别 优 秀 举 重 运 动 员抓 举 技 术 关键 指 标 的 生 物 力 学 对 比研 究
t r a i n i n g .
Ke y wor ds : we i g h t l i l f i n g;s n a t c h;b i o me c h a n i c s CLC n u mb e r : G 8 0 4 . 6 6 Do c u me n t c o d e : A Ar t i c l e I D: 1 0 0 1—9 1 5 4( 2 01 3) 0 3—0 0 8 4—0 4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 1 研 究对 象
本 文选 取 的研 究对象 为 中 国国家举重 队优 秀运 动 员, 共计 男 运 动员 3 7人 次 、 女运 动 员 5 8人 次 , 包 括刘
徐文泉 , 王 向东 , 任景 萍
( 1 . 北京航 空航 天大 学体 育部 , 北京 1 0 0 1 9 1 ; 2 . 国家体 育总局 体育科 学研 究所 , 北京 1 0 0 0 6 1 ; 3 . 首 都体 育 学院 , 北京 1 0 0 1 9 1 )
摘要 : 通过研究抓举发力后杠铃在垂直方 向最大速度 、 杠铃上升 高度 、 杠 铃上升时 间和抓举不 同动作 阶段杠铃上 升时间 比 、 高 度 比和作 功 比这几个指标 , 揭示优秀男女举 重运动员抓举 技术 特征 。重点研究举 重运动 员性别之 间 、 不 同级别之 间在 以上指 标是 否存 在统计 学差异 , 为教练员科学训练提供一定的依据。
不同水平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参数的对比
a n d b a r b e l l a c c e l e r a t i n g p h a s e , c h a n g e s o f k n e e j o i n t a n g l e , h i p j o i n t a n g l e a n d t r u n k a n g l e a r e g r e a t e r t h a n
a n g l e a n d h i p j o i n t a n g l e c h a n g e s a r e g r e a t e r t h a n t h o s e o f t h e e l i t e a t h l e t e s , w h i l e i n t h e s t r e t c h i n g b o d y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d i f f e r e n c e . ( 2 ) I n t h e s t r e t c h i n g k n e e a n d l i f t i n g b a r b e l l s t a g e , o r d i n a r y a t h l e t e s o f k n e e i o i n t
王 a n g d o n g , REN J i n g p i n g , XU We n q u a n 。
摘 要: 对1 o名优 秀女子举重运动 员和 1 o名普通女子举 重运动 员的抓举技术进行 生物 力学测试, 通过 比较优 秀运动 员和普通运动 员的动 作技 术参数 , 发现: 1 ) 在 最大铃速和惯性上升 阶段铃 升这 2个指 标方 面, 优 秀运 动员与普通运动 员比较 , 数据上相差无 几, 统 计学检验 无显著 性差异 。2 ) 在伸膝 提铃 阶段 普 通运动 员的膝 角 变化和髋 角变化 均大于优 秀运动 员, 而在展 体加 速阶段优 秀运动 员在膝 角变化 、 髋 角 变 化和躯 干俯 仰变化方 面均 大于普通 运动 员, 但是 均无显著性 差异 。3 ) 普通运 动 员在伸 膝提铃 阶段 的杠 铃上升 高度 百分 比和有效功 百分比均大 于优 秀运动 员, 而在展 体加速 阶段和 惯性上 升阶段优 秀运 动 员
肩关节特征与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关联分析
肩关节特征与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关联分析肩关节是人体上非常重要的关节之一,对于举重运动员来说,肩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对于抓举技术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肩关节的特征与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之间的关联。
首先,肩关节的活动度对于抓举技术的发挥至关重要。
举重运动员在进行抓举动作时,需要将杠铃从地面推至头顶,并稳定地托住。
这个过程中,肩关节需要获得足够的活动度,以便能够充分展示运动员的力量和技巧。
肩关节的球窝关节结构使其具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可以完成多个平面的活动。
同时,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对于肩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也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运动员通过经常性的肩关节特训和柔韧性练习,可以进一步提升肩关节的活动度,从而有利于抓举技术的发挥。
其次,肩关节的稳定性对于抓举技术的发挥同样非常重要。
在抓举动作中,要保持杠铃的平衡和稳定,需要有良好的肩关节稳定性。
肩关节的稳定性是通过肩胛骨、肱骨和锁骨等骨骼结构、肌肉群的协同作用以及神经控制来实现的。
运动员需要通过相关的肌肉训练来增强肩关节的稳定性,以便能够在举起杠铃的过程中保持肩关节的稳定,避免受伤和提高抓举的效果。
此外,肩关节的力量和协调性对于抓举技术的发挥也有重要作用。
肩关节周围的肌肉群,尤其是三角肌、肱三头肌等对于抓举技术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些肌肉群的力量和协调性决定了运动员的抓举能力和稳定性。
通过科学训练和技术指导,运动员可以进一步提升肩关节周围肌肉群的力量和协调性,从而更好地发挥抓举技术。
综上所述,肩关节的特征与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密切相关。
肩关节的活动度、稳定性、力量和协调性对于抓举技术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运动员可以通过专业的训练和指导,进一步提升肩关节的功能,从而更好地发挥抓举技术,提高竞技表现。
除了肩关节的特征,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还涉及到身体姿势、动作的协调以及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
在与肩关节的关联中,肩关节的特征对于这些要素的发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国小级别(56~77kg级)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速度指标分析
我国小级别(56~77kg级)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速度指标分析刘功聚;毕志远;胡挺【摘要】目的:讨论我国56~77kg级男子举重抓举技术.方法:以2011-2013年度国内重要比赛抓举前六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利用SIMI°Motion 7.50运动动作解析系统对视频录像进行分析处理,采用Excel和SPSS12.0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国小级别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杠铃最大速度为1.78±0.10m/s;伸膝提铃阶段和发力阶段是速度增长的主要阶段,占杠铃最大速度的88%;我国小级别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杠铃垂直速度曲线主要有在X轴上有一个波峰和有两个波峰两种类型;优秀运动员引膝提铃和发力阶段之间的过渡阶段能保持铃速在垂直方向呈上升趋势,杠铃重心更贴近人体重心,体现技术上“近”的特点.【期刊名称】《浙江体育科学》【年(卷),期】2015(037)005【总页数】4页(P125-128)【关键词】举重;抓举;56~77kg级;速度指标【作者】刘功聚;毕志远;胡挺【作者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61;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1231;太原师范学院,山西晋中030013;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12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66举重项目被列为首届奥运会九个正式比赛项目之一,同时也是第一届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1920年举重项目成为奥运会固定比赛项目,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女子举重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举重项目在第二十七届悉尼奥运会上发展为56、62、69、77、85、94、105和105kg以上八个级别。
举重项目是中国传统优势项目,中国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中共获得29枚金牌,其中男子15枚,女子14枚,在男子15枚金牌中除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在85kg级获得的金牌外,其余14枚金牌均为77kg级以下级别,可以看出中国举重项目的优势在于小级别,但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56kg级屈居亚军、62kg级无缘前三,撼动了中国举重小级别上的霸主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杠铃重量下运动员抓举技术运动学特征的研究作者:毕志远艾康伟张龙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06期摘要:运用基于Kinec举重技术实时诊断反馈与评价系统,对中国举重队现役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试举不同杠铃重量时的抓举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
研究发现:1)运动员抓举杠铃重量与杠铃最大高度呈高度负相关,建立的杠铃重量-最大高度曲线可用于运动员专项力量水平的评价和疲劳状况的监测。
2)优秀运动员抓举发力技术比较稳定,已经形成稳固的动力定型,不会因杠铃重量的变化而改变发力点位置。
3)训练中可以用杠铃重量-最大速度曲线斜率作为评价运动员快速力量能力的指标,即随着杠铃重量的增加,杠铃最大速度下降越慢说明运动员快速力量能力越强。
4)杠铃重量对运动员引膝技术影响较大,随着杠铃重量的增加运动员引膝阶段的时间比、杠铃上升高度比增大。
关键词:举重;杠铃;不同重量;抓举;运动学中图分类号:G8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6-0084-06举重是首届奥运会正式项目,也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我国举重运动健儿屡次打破世界纪录并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抓举是举重比赛的第一个项目,直接决定着比赛的最终成绩。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前人对优秀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特征和规律的研究较多,缺乏不同杠铃重量下运动员抓举技术特点和变化规律的研究[1-4],而杠铃重量是影响比赛成绩的直接决定因素[5-6]。
本文通过对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试举不同杠铃重量时的抓举技术进行研究,找出杠铃重量对抓举技术的影响规律,为教练员科学调整杠铃重量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高运动员试举成功率,用最少的能量消耗举起最大的杠铃重量,为提高举重科学化训练水平提供帮助。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研究对国家男子举重队现役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试举不同杠铃重量时的抓举技术动作进行研究,运动员信息见表1。
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最新举重抓举技术相关期刊和文献资料,为本研究的撰写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
1.2.2专家访谈法在国家举重队长期跟队实践过程中,与国家举重队教练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LL]1.2.3基于 Kinect三维运动学数据实时采集法在国家男子举重队训练馆使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发的基于Kinect举重技术实时诊断反馈与评价系统,按照采集要求进行架机(举重台正前方约45°度方向,距运动员直线距离约3 m),对运动员试举不同杠铃重量时的抓举技术进行拍摄。
Kinect 传感器的特性参数为:彩色和深度图像在默认模式下拍摄的有效视距是0.8~4.0 m,拍摄图像流的帧率为30帧/秒,彩色图像的分辨率为640×480像素。
1.2.4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7.0对运动员运动学参数与杠铃重量进行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r|在0.3~0.5为低度相关,|r|在0.5~0.8为中度相关,|r|在0.8以上为高度相关,定(P2研究结果与分析2.1不同杠铃重量下杠铃最大高度的研究杠铃最大高度是评价运动员专项力量水平及抓举技术最重要的指标[7],运动员在试举特定重量时必须要把杠铃提拉到能够保证试举成功的最低高度,才有时间和空间完成下蹲支撑动作,否则试举就会失败。
研究表明:运动员杠铃重量与杠铃最大高度呈高度负相关(P以丁建军试举不同杠铃重量时的抓举技术为例,杠铃重量从50 kg增加到145 kg,杠铃最大高度下降26 cm,70%以下强度时,杠铃重量每增加10 kg,杠铃最大高度平均下降2.2 cm,70%~90%强度时杠铃重量每增加10 kg,杠铃最大高度平均下降3.3 cm,90%以上强度时,杠铃重量每增加5 kg,杠铃最大高度平均下降1.67 cm。
丁建军杠铃重量与杠铃最大高度呈高度负相关(r= -0.989,P运动员杠铃重量-最大高度曲线对实际运动训练的启示。
在传统的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冲击新重量时,教练员主要通过经验来判断运动员是否具有冲击新重量的能力,一旦把握不好,运动员会承受很大的受伤风险。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运动员抓举95%以下强度不同杠铃重量时的杠铃最大高度,得到杠铃重量与杠铃最大高度的线性回归模型,根据模型推算出该运动员100%强度下杠铃最大高度,当试举100%重量时的杠铃最大高度高于预测高度,说明运动员能力状态较好,可以尝试冲击新重量,如果实测杠铃最大高度低于推算高度,说明运动员不具备冲击新重量的能力,建议运动员把杠铃重量降下去以免受伤。
杠铃最大高度可以客观反映运动员专项力量水平。
运动员必须把杠铃提拉到一定高度才有时间和空间完成下蹲支撑动作[8]。
随着杠铃重量的增加杠铃最大高度不断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运动员就无法完成下蹲支撑动作,此时杠铃重量即运动员极限强度。
运动训练的本质就是打破原有运动系统平衡从而建立新的运动系统平衡的过程,尽可能让重量-高度曲线出现向右的平移,曲线右移是运动员专项能力提高的表现,如果经过一段时间训练,重量-高度曲线出现左移说明运动员出现疲劳,要及时调整训练强度以免受伤。
教练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和阶段运动员杠铃重量-最大高度曲线,对运动员专项力量能力和疲劳状况进行科学监控。
2.2不同杠铃重量下发力点高度的研究发力点即运动员利用最佳的身体发力姿态爆发式集中用力的瞬间。
从抓举技术动作结构划分的不同阶段来看,发力点为引膝提铃结束发力提铃开始时相,从杠铃重心在垂直方向上的速度-时间曲线来看,发力点为杠铃重心垂直方向速度急剧增长的拐点(图5中B点),世界级优秀运动员在引膝提铃末发力提铃开始时人体重心与杠铃重心水平距离达到最小(图4),此时为最佳的发力点位置,可以保证运动员对杠铃最大的垂直用力,而在发力点前和发力点后两心距离又开始增加,发力会造成力量的损失。
为了便于比较不同运动员间的发力点高度,用发力点高度比上运动员的身高得到相对发力点高度,研究结果见表3。
李发彬抓举杠铃重量从60 kg增加到130 kg,发力点高度平均为0.65±0.005 m,相对发力点高度稳定在41%;丁建军抓举杠铃重量从60 kg增加到130 kg,发力点高度平均为0.60±0.00 m,相对发力点高度稳定在39%,廖辉抓举杠铃重量从60 kg增加到160 kg,发力点高度平均为:0.65±0.005 m,相对发力点高度稳定在39%;粟迎抓举杠铃重量从60 kg增加到170 kg,发力点高度平均为0.64±0.004 m,相对发力点高度稳定在38%。
运动员抓举不同杠铃重量时,随着杠铃重量的增加,发力点高度并没有随之增大或降低,而是保持相对稳定,同一运动员抓举不同杠铃重量时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发力点高度说明:优秀运动员抓举发力技术比较稳定,已经形成稳固的动力定型,不会因杠铃重量的变化而改变发力点位置,而不同运动员抓举不同杠铃重量时表现出不完全一样的发力点高度,说明优秀运动员抓举发力技术存在个体差异。
2.3不同杠铃重量下杠铃最大速度的研究为了使杠铃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相对固定的距离内达到必要的高度,在提拉杠铃的过程中必须使杠铃获得一定速度[9],但是杠铃最大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在试举动作中,速度达到保证动作完成的程度即可,多余的速度应该用于克服杠铃的重量。
研究运动员抓举不同杠铃重量与杠铃最大速度的关系发现,运动员杠铃重量与杠铃最大速度呈高度负相关(P以丁建军试举不同杠铃重量时的抓举技术为例。
丁建军杠铃重量与杠铃最大高度呈高度负相关(r= -0.980,P举重是速度力量型项目,没有速度的力量对提高抓举成绩是没用的,运动员进行负重抗阻训练时,不能以过多地牺牲速度为代价来增加重量,而是要达到输出功率最大化(W=F·V),即力量和速度地最佳结合点,最大限度的发展运动员的爆发力。
有研究表明:单纯依靠向心离心的重量训练能有效增加肌肉最大力量,但对动作速度、爆发力和运动表现的增加有限,无法满足实际比赛需要。
最大功率训练法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并对提高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动作速度、运动表现均有很好效果,建议举重运动员在力量训练中要兼顾动作速度,与专项特点相结合不断发展快速力量从而提高运动表现[10-11]。
2.4不同杠铃重量下抓举技术结构的研究[JP2]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杠铃重量下运动员抓举技术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同杠铃重量下成功试举与失败试举之间的技术差异,我们对吴景彪、龙清泉和林清峰抓举相同重量下成功与失败的抓举技术,以及试举不同重量下成功的抓举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见图8、9、10。
对比吴景彪抓举133 kg成功与抓举133 kg失败,龙清泉抓举130 kg成功与抓举130 kg失败,林清峰抓举153 kg成功与抓举153 kg失败在提铃各阶段时间比和杠铃上升高度比,发现:在试举相同杠铃重量条件下,抓举成功时的发力阶段时间比大于抓举失败时的发力阶段时间比,抓举成功时的发力阶段杠铃上升高度比要大于抓举失败时的发力阶段杠铃上升高度比,但是抓举失败时的惯性上升阶段杠铃上升高度比大于抓举成功时的惯性上升阶段杠铃上升高度比。
对比吴景彪抓举133 kg成功与抓举129 kg成功,龙清泉抓举130 kg成功与抓举125 kg成功,林清峰抓举153 kg成功与抓举145 kg成功在提铃各阶段时间比和杠铃上升高度比,发现:在抓举成功的前提下,随着杠铃重量的增加引膝阶段的时间比增大,吴景彪抓举129 kg 成功时引膝阶段时间比为12.73%,抓举133 kg成功时引膝阶段时间比为14.81%;龙清泉抓举125 kg成功时引膝阶段时间比为8.93%,抓举130 kg成功时引膝阶段时间比为10.91%,林清峰抓举145 kg成功时引膝阶段时间比为9.62%,抓举130 kg成功时引膝阶段时间比为11.32%。
随着杠铃重量的增加引膝阶段的杠铃上升高度比也增大。
2.5杠铃重心轨迹运动员在试举时,杠铃重心在X轴和Z轴所构成平面内的杠铃重心运行轨迹体现了运动员抓举技术的空间特征属性,杠铃重心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并不是沿着直线上升,而是出现了在X轴方向上沿着垂直参考线的适度偏移并呈现出S型轨迹。
这是受到不同技术阶段特定技术结构的制约所造成的,是人体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各部分组织器官和肌肉高度协调运动以及人和杠铃构成的人铃系统高度协调运动的结果。
尽管过多的杠铃水平移动对产生最大力量是不利的,但是一定的杠铃水平移动却有利于充分发挥人体的杠杆原理优势[12-13]。
[JP]通过研究运动员试举不同杠铃重量成功时的杠铃轨迹发现:杠铃轨迹会受杠铃重量的影响,随着杠铃重量的增加,杠铃轨迹会出现后移(朝运动员背部方向移动)。
图11为李发彬训练中抓举不同杠铃重量成功时所出现的杠铃运行轨迹,图11中杠铃重量从左至右依次为60 kg、80 kg、100 kg、120 kg、125 kg、130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