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复习资料流行病学试题 2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流行病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疾病 B.病人 C.人群 D.无病的人2.流行病学是【】A.研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科学B.研究非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科学C.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及其分布的原因,以及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对策与措施的科学D.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3.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D.方法学研究4.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进行统计学检验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5.关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B.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理流行病学研究C.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条件D.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6.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7.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A.实验室方法 B.临床诊治方法C.现场调查与现场实验研究方法D.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8.流行病学研究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D.盲法9.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A.病例对照研究B.临床试验C.队列研究D.回顾性队列研究10.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A.普查 B.抽查 C.队列研究 D.现患调查11.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 D.时间、地区和人间分布12.流行病学描述疾病分布最常用的指标是【】 A.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B.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C.发病率,死亡率,感染率 D.发病率,死亡率,罹患率13.衡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是【】A.患病率B.感染率C.引入率D.发病率14.某地流感爆发流行,经调查该地3789人中当月有837人发生流感,这些人中有14人曾在一个月前发生过感冒,计算得837/3789=22.1%,这个率应是【】A.罹患率 B.患病率 C.发病率 D.感染率15.1994年5月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83 271人,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 B.罹患率 C.时点患病率 D.感染率16.某县有人口 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
《流行病学》复习题

《流行病学》复习题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E、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2、队列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BA、描述流行病学B、分析流行病学C、实验流行病学D、理论流行病学E、临床试验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EA、传染病B、非传染病C、健康问题D、原因不明的疾病E、一切疾病和健康4、流行病学研究应树立的观点有:EA、群体的观点B、预防为主的观点C、分析比较的观点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E、以上都是5、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对人的生命危协程度:E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罹患率E、病死率6、表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宜用下列哪种指标:A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罹患率E、病死率7、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断其流行强度:AA、散发B、暴发C、流行D、大流行E、以上均不对8、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AA、虫媒传染病B、寄生虫病C、呼吸道传染病D、肠道传染病E、血液传染病9、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E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10、现况调查的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C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11、拟调查某地人群高血压的现患率,可采用何种研究方法:D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实验研究D、现况研究E、理论研究13、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BA.筛选 B.抽样调查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个案调查14.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小:C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先分层再抽样15、某地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0%,抽样调查时至少需调查人数为(设α=0.05 d=0.1P):AA.1600B.2000C.3600D.4000E.500016、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流行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流行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个体B. 群体C. 疾病D. 环境答案:B2. 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病因B. 描述疾病分布C. 评估干预措施D. 预测疾病趋势答案:B3. 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缺点是:A. 无法确定时间顺序B. 无法控制混杂因素C. 无法进行随机抽样D. 无法进行前瞻性研究答案:A二、多选题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疾病的流行?A. 社会经济因素B. 遗传因素C. 环境因素D. 行为因素答案:ABCD2. 队列研究的优点包括:A. 可以确定时间顺序B. 可以控制混杂因素C. 可以进行随机抽样D. 可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答案:ABD三、判断题1. 横断面研究可以用于确定因果关系。
(错误)2. 病例对照研究可以用于确定疾病的时间趋势。
(错误)3. 队列研究可以用于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流行病学中的“暴露”和“非暴露”的概念。
答案: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指的是个体接触到某种可能影响健康的因素,如化学物质、病毒、辐射等;而“非暴露”则指个体没有接触到这些因素。
2. 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和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有何不同?答案: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主要关注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不涉及因果关系的推断;而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则通过比较不同暴露组之间的疾病发生情况,来探索可能的因果关系。
五、计算题1. 某地区进行一项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1000名吸烟者和1000名非吸烟者。
经过5年的随访,发现吸烟者中有100人发展为肺癌,非吸烟者中有20人发展为肺癌。
请计算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
答案: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 = (100 / 1000) * 100% = 10%2. 在上述队列研究中,如果非吸烟者中有10人发展为肺癌,那么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之间的相对危险度是多少?答案:相对危险度 = (100 / 1000) / (10 / 1000) = 10 / 1 = 10。
流行病学复习题(附答案)

流行病学复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3题,每题1分,共103分)1.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A、临床症状期B、前驱期C、潜伏期D、恢复期E、传染期正确答案:E2.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应选用:A、罹患率B、发病率C、期间患病率D、患病率E、时点患病率正确答案:B3.必需病因对疾病的作用在时间上必须在疾病发病:A、之前后B、同时C、之后D、之初E、之前正确答案:E4.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A、该病的死亡专率B、该病患者的死亡百分比C、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D、某疾病的死亡结果E、每 100000 人的粗死亡率正确答案:B5.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进行统计学检验B、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C、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D、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E、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正确答案:E6.下列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A、心理因素B、物理因子C、病原微生物D、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E、化学因子正确答案:D7.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A、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B、有典型症状的病人C、病原携带者D、无症状的健康人E、传染病患者正确答案:A8.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不研究疾病的预后B、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C、不涉及药物治疗D、研究疾病的病因学E、提供诊断依据正确答案:B9.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A、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B、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死亡率C、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D、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E、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正确答案:D10.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
A、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B、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D、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E、诊断标准的变化正确答案:B11.罹患率是指:A、1年内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B、观察期间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C、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期初人口数之比D、观察期间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E、观察期间新旧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正确答案:D12.流行病学最常用的指标有:A、发病率、出生率、病死率B、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C、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D、患病率、生存率、感染率E、死亡率、缓解率、流行率正确答案:C13.在联合诊断试验中,平行试验是指:A、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B、同时使用两个试验C、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试验E、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阴性即诊断为阴性正确答案:A14.目前引起医院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是:A、大肠杆菌B、卡他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表皮葡萄球菌E、链球菌正确答案:A15.在队列研究中缺少随机化导致的主要问题是:A、更少比例的研究人群可能暴露过B、更像横断面研究C、研究实施花费的时间长D、更大比例的研究人群可能暴露过E、某因素导致暴露的可能性超过暴露本身产生疾病的可能性正确答案:B16.在一个乳腺癌与产次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结果 100 例乳腺癌患者中。
复习重点、试题-人卫第七版-流行病学期末复习重点(超全)_2

流行病学1.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现代定义及其认识:①三个层次:疾病、伤残、健康②三个阶段: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③三个范畴:描述、分析、实验④三种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⑤三大要素:原理、方法、应用3. 流行病学的重要观点:①群体的观点(基本);②比较的观点(核心);③概率论的观点(特点)。
4.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5.流行病学的用途:<1>研究人群健康,疾病消长以及疾病特征变化的规律。
<2>对社区和人群健康做出诊断。
<3>用于卫生决策和评价。
<4>揭示疾病完整的自然史。
<5>利用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原因不明的疾病的病因。
<6>疾病预防<7>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或措施的效果评价。
4.疾病的三间分布:以疾病频率为测量指标,来描述与分析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的分布现象(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等),简称“三间分布”第二、三章疾病的分布和描述性研究1、发病指标⑴发病率: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k =100%,1000‰……⑵罹患率:罹患率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
罹患率=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k =100%或1000‰罹患率:一般多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的发病率、观察的时间是以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⑶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2、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①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内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的总和,而发病率的分子则为一定时期内暴露人群中某病的新发病例数;②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的静态指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对例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发生情况的动态指标。
流行病学复习题

流行病学复习题一、A型多选题(每小题1分):1.流行病学是一门A.研究疾病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的科学B.研究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保健措施的科学C.研究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和预防疾病及保健措施的科学D.研究人群中传染病传播规律及预防措施的科学E.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以及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对策及措施的科学2.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 疾病B. 病人C. 人群D. 无病人群E. 尚未发病的潜伏期的人群3.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的范围A. 传染病B. 寄生虫病C. 流行病D. 非传染病E. 各种疾病4.“分布”是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A.一个经常变动的过程B.相对稳定的过程C.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D.一个不受社会和自然条件影响的过程E.一个受致病因子、人群特征影响的过程5.使用一种只能预防死亡、但不能使该病康复的新疗法,以下情况将会发生A.疾病患病率将会减少B.疾病患病率将会增加C.疾病发病率将会减少D.疾病发病率将会增加E.疾病发病率和患者率将会减少6.疾病三间分布是指A.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C.年龄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D.季节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E.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7.某病发病率是指A.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例的频率B.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C.一定时期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D.一定时期内发生某病病例的频率E.一定时期内所有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8.某病的死亡率是指A.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B.任何疾病的死亡结局C.在所有死亡中死于某病的比例D.某病患者中的死亡百分比E.每十万人口中因某病死亡的频率9.某病的病死率是指A.一定时期内每十万人口中死于某病的频率B.某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C.一定时期内在所有疾病患者中死于该病患者的频率D.一定时期内患某种疾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E.患某病的住院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10.某病的续发率是指A.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х100%B.同等身份的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同等身份人数х100%C.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发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х100% D.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患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х100% E.接触者中的患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х100%11.很多呼吸道传染病都具有周期性流行的规律,其主要原因是A.易感者的积累B.病原体的变异C.人口流动D.发病率下降E.以上都不是12.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出当地的A.高血压患病率B.高血压罹患率C.高血压发病率D.高血压病死率E.家庭续发率13.调查地区乙肝感染情况,可用A.个案调查B.爆发调查C.抽样调查D.病例对照研究14.在进行率的标准化时,首先应该掌握A.总的发病率B.人群的生活习性C.环境因素D.以往的发病或死亡情况E.各年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15.表示疾病的流行强度的术语,大体上可用A.爆发、流行、大流行、周期性B.散发、流行、时点流行、大流行C.流行、大流行、散发、季节性D.季节性、流行、爆发、长期趋势E.季节性、周期性、流行、时点流行16.疾病的流行是指A.发病率较低,但经常在某人群存在B.发病率大于10%C.疾病的发生,明显超过当地人群的一般发病水平D.疾病在短时间内发病率陡然上升,随即下降到以往发病水平E.爆发过程的延续17.移民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的A.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B.移民对疾病的影响C.病原体D.宿主因素E.移民中疾病的流行18.在人类生态学上,疾病与健康有关的三大因素是下列组合的哪一组A.患者、潜在性患者、健康者B.患者、家庭、社会C.宿主、环境、致病因子D.感受性、传播途径、传染源E.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经济学因素19.某因素与疾病有因果关系,下列哪种观点不正确A.患者中发现该因素者多于非患者B.暴露于该因素必须在发病前C.消除了该因素可减少患病危险D.在所有患者中均可发现该因素E.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呈剂量反应关系20.通过疾病的现况调查(时间范围较短),可以得到某病的A.发病率B.罹患率C.病死率D.出生率E.患病率21.计算某病的潜伏期可用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中位数+几何均数E.算术均数+几何均数22.在进行爆发调查时,首先应该A.采取防制措施B.构成初步假设C.确认爆发是否存在D.调查爆发三间分布E.核实诊断23.由于某地人群中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持续时间在一个潜伏期内,则该人群暴露于该致病因子是A.多次爆露B.单次爆露C.持续暴露D.连续传播E.所给资料不能判定24.确定某因素与某病的联系强度用A.某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B.某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C.某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D.某人群中该病的暴露率E.相对危险度25.免疫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A.患病率B.发病率C.死亡率D.保护率E.特异危险性26.传染期是指A.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B.病人的整个病程期C.病人的潜伏期加恢复期D.病人的临床症状期E.自接触传染源到完全康复的整个时期27.决定病人的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A.临床症状的轻重B.能否排出大量病原体C.活动范围的大小D.疾病的传染期E.疾病的潜伏期28.潜伏期是指A.病人受感染至发病的时间B.病人发病至恢复的时间C.病人受感染至发病极期的时间D.病人受感染至恢复的时间E.病人发病极期至恢复的时间29.传染源是指A.体内有病原体的人B.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C.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E.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30.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A.疫点B.疫区C.疫原地D.家庭E.社团31.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B.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者C.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传染来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E.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管理的传染病有A.3类23种B.2类23种C.2类24种D.3类35种E.3类37种33.下列哪种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A.肝炎B.流脑C.霍乱D.流感E.麻疹34.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A.空气传播B.经水传播C.产前期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D.经食物传播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35.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时限,取决于疾病的A.传染期B.恢复期C.临床症状期D.潜伏期E.发病期36.我国规定甲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在城镇不超过A.4小时B.2小时C.8小时D.10小时E.12小时37.国际检疫传染病有A.鼠疫、斑疹伤寒、回归热B.霍乱、伤寒、疟疾C.流感、鼠疫、霍乱D.霍乱、鼠疫、黄热病E.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38.某单位会餐的100百人中,有30人因食某一被嗜盐弧菌污染的食物,于会餐后的二天内发生腹泻、腹痛,这30%是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感染率E.相对危险度39.在共同媒介一次暴露造成的爆发中,下列条件中哪条对判断暴露日期无意义A.已知疾病的潜伏期B.流行曲线C.疾病发生的时间中位数D.疾病发生的时间分布E.疾病的临床经过和表现40.为了尽量发现病人,在制订诊断标准过程中,常常必须A.提高特异度B.提高灵敏度C.降低假阳性率D.提高假阴性率E.使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相等模拟试题一一、A型多选题(每小题1分):1、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D、儿童多发E、以上都是2、间接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A、爆发为主B、常呈散发C、与个人卫生习惯无关D、有明显的季节性E、以上都不是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A:年龄不同B:性别不同C:目标人群不同D:干预措施不同E:观察指标不同4、在进行某种新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观察时,应选择何种观察人群A:免疫水平高的人群B:患病率高的人群C:发病率高的人群D:发病率低的人群E:流动性较大的人群5、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A.临床试验B.横断面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现况研究6、下列哪一种测量常用来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A.观察到的病例数B.观察到的新病例数C.无症状的病例D.观察人年数E.失访人数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观察性研究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在实验研究中A.研究是前瞻性的B.根据患病与否选择研究组和对照组C.研究组与对照组样本大小相同D.根据可疑病因的暴露史选择研究组和对照组E.调查者决定谁暴露于干预措施,谁不暴露于干预措施8、在某些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估计暴露和疾病的联系比队列研究方法更好,其原因是:A.研究对象可能失访B.有时只能计算比值比,而不能直接测量RRC.可能更易估计随机误差D.一些疾病很罕见E.队列研究中更可能出现混杂偏倚9、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必须A.是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B.根据疾病发生前是否存在某暴露因素对人群分组,并随访观察二组人群中的结局的差异C.在研究开始时就分清人群队列D.选择病例和合适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E.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人口特征10、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A.需要的样本较小B.保密性问题较少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D.费用较低E.便于发现病例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1、流行病学2、病因3、病例对照研究4、灵敏度5、OR三、简答题(5分)病因判断的标准有那些?模拟试题二一、A型多选题(每小题1分):1、对一组肠癌病人和一组按年龄、性别、种族配比的非癌组进行随防4年,观察其血压的改变,然后分析肠癌与今后高血压的可能联系。
流行病学题库(含答案)

流行病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DA. 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 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C. 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E.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2、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3、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EA. 传染病B. 地方病C. 传染病和地方病D.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E. 疾病和健康状况4、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D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5、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B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E. 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6、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EA.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研究疾病的病因E. 以上均是7、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CA. 群体特征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 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D. 对比的特征E. 预防为主的特征8、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BA.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C.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E.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9、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A. 疾病、伤害、健康B. 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C. 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D. 死亡,患病,伤残E. 以上均不对(二)多项选择题1、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BCDA.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以个体为研究对象B.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C.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流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D.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E.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2、流行病学在病因未明疾病研究中的一般程序是:ABCDEA. 描述疾病的分布B. 分析影响分布的因素C. 提出病因假设D. 检验或验证病因假设E. 制定针对病因的预防策略和措施3、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有:ABCDEA. 群体特征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 社会医学的特征D. 对比的特征E. 预防为主的特征4、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是:ABDEA. 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B. 疾病在群体中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C. 疾病与健康的社区诊断与临床决策D. 病因观与病因推断E. 疾病防制的策略(三)名词解释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复习资料-题库

流行病第一章绪论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的实践者是流行病学工作者。
()2.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病人群体。
()3.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是各种临床问题,包括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以及影响因素等,不包括临床决策和临床经济学评价等问题。
()4. DME是临床流行病学所特有的内容。
()5. 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群体,而临床研究的对象是病人个体。
()四、单选题 1.接种牛痘的发明者是()A.詹姆斯·林德 B.琴纳 C.约翰·斯诺 D.峨嵋山人 E.李时珍2. 应用标点地图的方法论证了当年伦敦宽街霍乱流行与水井的关系的是()A.詹姆斯·林德B.琴纳C.约翰·斯诺D.峨眉山人E.李时珍3. 关于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开创了慢性病病因学研究的是()A.约翰·斯诺 B.Doll和Hill C.James Lind D. Ignaz Philipp SemmelweisE. 琴纳4. 通过对坏血病的治疗研究开创了临床试验的先河的是()A.约翰·斯诺 B.Doll和HillC. James Lind D. Ignaz Philipp Semmelweis E. 琴纳5.疾病与病因因果关系论证强度最大的研究方法是()A.生态学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横断面研究 E.临床试验6.下列属于分析性研究方法的是()A.现况调查 B.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现场试验 E.理1.×2.√3.×4.×5.×四、单选题 1.B 2.C 3.B 4.C 5.E 6.B第二章疾病的群体现象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认识疾病的流行特征,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2.发病率是指新旧病例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原因和影响因素的科学。
它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供学习和参考。
试题1:什么是流行病学?答案: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预防和控制疾病。
试题2: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案: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用于描述疾病的分布;分析性研究用于探索疾病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实验性研究则通过干预措施来评估预防或治疗措施的效果。
试题3:什么是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答案:相对危险度是指暴露组中发生某种疾病的风险与非暴露组中发生该疾病风险的比值。
它用于衡量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
试题4:什么是人群归因风险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age, PAR%)?答案:人群归因风险百分比是指如果消除某个风险因素,可以减少的疾病发生风险的百分比。
它反映了该风险因素在人群中对疾病负担的贡献程度。
试题5:什么是病例对照研究?答案: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比较患有特定疾病的病例组和未患病的对照组在疾病发生前对某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来研究这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试题6:什么是队列研究?答案:队列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追踪一组人群在一段时间内的健康状况和暴露情况,来研究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试题7:流行病学中的“健康效应”是指什么?答案:健康效应是指某种因素或干预措施对人群健康状况产生的影响,包括正面的健康改善和负面的健康损害。
试题8:什么是疾病爆发?答案:疾病爆发是指在特定时间、地点和人群中,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预期水平。
试题9:什么是流行病学中的“剂量-反应关系”?答案:剂量-反应关系是指某种因素的暴露剂量与其对健康影响程度之间的关系。
《流行病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1. 现场试验接受干预对象的基本单位AA. 个人B. 社区C. 人群D. 一个种族E. 一个民族2. "最古老、最普遍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 AA. 面访B. 信访C. 电话访问D. 自填式问卷调查E.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3. 当选择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作为暴露组时,往往不能从这些人群中选出对照组,常需在该人群之外寻找对照组,这样选择的对照称谓CA. 内对照B. 总人口对照C. 外对照D. 多重对照E. 单重对照4. 以自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的是AA. 现场试验B. 社区试验C. 干预试验D. 临床试验E. 社区干预实验5. 利用数字表随机排列表,也可用抽签的方法的随机分组方法是:AA. 简单随机化B. 区组随机化C. 分层随机化D. 系统随机化E. 盲法随机化6.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DA. 合理膳食B. 适量运动C. 戒烟限酒D. 提倡病人自我管理E. 防止和减缓疾病的发展7. 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DA. 临床试验B. 横断面研究C. 病例对照研究D. 队列研究E. 现况研究8. 目前进行疾病预后研究的主要方法是CA. 现况调查B. 病例对照研究C. 生存分析D. 生态学研究E. 数理研究9. 死亡指标包括EA. 死亡率、发病率B. 发病率、患病率C. 感染率、患病率D. 患病率、生存率E. 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10. 母亲通过胎盘把疾病传给胎儿,此种主要传播形式应为:BA. 水平传播B. 垂直传播C. 连续性传播D. 接触传播E. 无传播11. 估计某病流行势态的指标是BA. 患病率B. 感染率C. 引入率D. 发病率E. 续发率12. 判断疾病预后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EA. 临床经验B. 疾病自然史C. 前瞻性观察D. 回顾对比E. 临床试验13. 新出现传染病和再发传染病总称为AA. 新发传染病B. 传染病C. 总体传染病D. 流行疾病E. 流行性传染病14. 确定某因素与某疾病联系强度最好用CA. 总人群中发病率B. 患病率C. 相对危险度D. 暴露于某因素的频率E. 总人群的死亡率15. 真正的普查是指CA. 对某个人群的系统追踪观察B. 对某人群中的部分人进行调查C. 对某人群中某事件的完全调查D. 以发现隐性感染为目的的调查E. 对某人群的大部分人进行筛查16. 治愈率的计算公式AA. 治愈的患者数/接受治疗的患者人数B. 缓解的患者数/接受治疗的患者人数C. 复发的患者数/接受观察的患者人数D. 死于该病的患者数/接受观察的患者总数E. 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7. 疫源地的正确概念是BA. 传染源活动范围的大小B. 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达到的范围C. 传染源居住地区的大小D. 传染病的病原体排除与否E. 易感者聚集的地方18. 疾病的流行强度分为?DA. 散发B. 流行C. 爆发D. 散发、流行和爆发E. 散发和流行19. 下列哪项属于医院感染:CA. "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B.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C.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D.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E.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20.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CA. 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B. 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C. 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D. 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E. 职业分布、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21. 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DA. 不适于研究发病率低的疾病B. 选择合适的病例与对照困难C. 不能判定某因素与疾病的可能因果关系D. 很难避免某些偏倚的发生E. 不适于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同时研究22. 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如下两个层次DA.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B. 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C. 可预防因素和不可预防因素D. 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E. 致病因素与非致病因素23. 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DA. 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B. 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C.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D.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E. 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24. 病因对疾病的作用在时间上必须在疾病发病CA. 之后B. 同时C. 之前D. 以上都有可能E. 最后25. 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AA. 串联使用B. 并联使用C. 先串联后并联使用D. 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E. 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低26. 只检测系统发现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的是AA. 敏感性B. 及时性C. 简便性D. 灵活性E. 代表性27. 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哪个是正确的。
流行病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流行病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三大基本任务?A. 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研究B.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 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D. 临床诊疗2. 下列哪项不属于描述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A. 横断面研究B. 队列研究C. 病例对照研究D. 生态学研究3.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A. 疾病B. 健康状况C. 生物制品D. 卫生政策4.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数理法D. 问诊法5. 下列哪项不属于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A. 疾病的三间分布B. 疾病的流行趋势C. 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D.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6.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特点?A. 群体性B. 对比性C. 动态性D. 个体性7.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研究目的?A. 揭示病因B. 制定预防策略C. 评价干预措施D. 提高个体健康水平8. 下列哪项不属于流行病学的应用领域?A. 传染病B. 慢性病C. 职业病D. 心理疾病9.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基本原则?A. 病因可寻B. 群体可比C. 干预可及D. 结果可量10.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核心思想?A. 病因学说B. 群体观念C. 预防为主D. 个体诊疗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三大基本任务。
2.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3.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
4.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5.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特点。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某地区近年来肝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 某学校发生流感疫情,请根据疫情描述,分析病因、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控制措施。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 请论述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及意义。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C3. C4. D5. D6. D7. D8. D9. C10. D二、简答题1. 流行病学的三大基本任务是: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流行病学考试复习试题

流行病学复习试题A1型题1.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A 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病人E.病原携带者2.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A.疾病B.病人C.人群D.健康人E.亚临床型病人3.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4.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D.方法学研究E.以上都不是5.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设立对照组B.不设立对照组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D.盲法E.统计学检验6.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进行统计学检验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7.流行病学的定义可概括为A.研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科学B.研究非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科学C.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D.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E.以上都不是8.流行病学研究中大量采用的是A.实验室方法B.临床诊治方法C.现场调查与现场实验观察研究方法D.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E.统计学方法9.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A.病例对照研究B.临床试验C.队列研究D.回顾性队列研究E.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10.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B.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叫数理流行病学研究C.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条件D.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E.病例对照研究可提供病因线索1.C2.C3.A4.A5.C6.B7.C8.C9.B 10.C 11.C 12.D 13.A 14.E 15.D 16.C 17.C 18.B 19.E 20.A11.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普查B.抽查C.队列研究D.现患调查E.生态学研究12.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临床试验B.干预试验C.人群现场试验D.病例对照研究E.防治实验研究1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A.它从个体水平研究疾病现象B.它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C.它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D.它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病因E.它被某些学者看作是一门方法学14.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A.人群特征B.概率论与统计学观点C.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D.对比的观点E.以诊断疾病为主的观点15.P和Q两个社区年龄调整死亡率相等,P社区粗死亡率较Q社区低,人们可能得出结论A.两个社区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诊断在P社区较Q社区更不准确C.诊断在P社区较Q社区更准确D.P社区较Q社区有更多的年青人E.P社区较Q社区有更多的老年人16.在一个比较稳定的人群,某病患病率的增加下列正确的是A.该病的病程缩短B.该病的死亡率增加C. 以该病的发病率与病程的乘积增加D.该病的病程肯定增加E.该病的发病率肯定增加17.据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由此推论驾驶蓝色车比其他颜色的车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更高,该推论是A.正确的B.不正确,因为没有采取对照组C.不正确,因为该比较不是基于率的比较D.不正确,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E.不正确,因为用流行率而未用发病率18.在一次某病的现况研究中,发现男性符合该病症状标准的为80/105而同年龄女性为90/105,该年龄组女性发生该病危险性大的推论是A.正确的B.不正确,因为未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C.不正确,因为未在性别之间作率的比较D.不正确,因为未设立对照E.不正确,因为未随机分组19.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A.每10万人的粗死亡率B.该病的死亡专率C.某疾病的死亡结果D.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E.该病患者的死亡百分比20.死亡率是指A.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B.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C.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患病人口数之比D.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发病人口数之比E.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期末人口数之比21.B 22.A 23.C 24.A 25.C 26.D 27.A 28.C 29.B 30.A21.发病率、患病率与病程三者的正确关系是A.发病率=患病率×病程B.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C.发病率=患病率×病程D.发病率=患病率-病程E.病程=发病率÷患病率22. 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B.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E.以上都不是23.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状况B.疾病的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C.疾病的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D.疾病在不同的年、月和日的分布E.疾病在国际、国家和城乡的分布24.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A.散发、流行和大流行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E.爆发、传染性、致病力25.平均人口数的计算方法是A.期初的人口数B.期末的人口数C.期初人口数加期末人口数被2除D.健康人口数E.患病人口数26.流行指的是A.发病率低但持续时间长B.发病率高达1%C.季节性出现的传染病D.性质相似的疾病的发生明显高出该人群一般发病水平E.每10万人发生的病例数27.某地区在1周内进行了高血压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高血压病的A.患病率B.罹患率C.发病率D.病死率E.家庭续发率28.流行病学最常用的指标有A.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B.发病率、出生率、病死率C.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D.死亡率、缓解率、流行率E.患病率、生存率、感染率29.疾病流行的强度包括A.散发、爆发、流行B.散发、流行、大流行C.流行、续发、爆发D.爆发、继发、流行E.续发、继发、散发30.某病的发病率是指A.某病在某年内发生的新病例数与同年暴露人口数之比B.任何疾病的发病构成C.某种原因导致某病的发病率D.某种感染引起的病例数E.每10万人口中所有疾病的发生率31.罹患率是指A.一年内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B.观察期间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C.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D.观察期间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E.观察期间新旧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32.某地有20万人口,1970年全死因死亡2000例,同年有结核病患者600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200人;该年有120人死于结核病,其中100例为男性,该地1970年粗死亡率为A.300/10万B.60/1000C.10/1000D.100/1000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33.某地有20万人口,1970年全死因死亡2000例,同年有结核病患者600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200人;该年有120人死于结核病,其中100例为男性,该地1970年结核病死亡专率为A.300/10万B.60/10万C.10/1000D.100/1000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34.某地有20万人口,1970年全死因死亡2 000例,同年有结核病患者600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200人;该年有120人死于结核病,其中100例为男性,该地1970年结核病的病死率为A.6%B.2%C.20%D.17%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35.某地有20万人口,1970年全死因死亡2 000例,同年有结核病患者600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200人;该年有120人死于结核病,其中100例为男性,该地1970年结核病男性死亡专率为A.50/10万B.100/600C.100/120D.25%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36.一种治疗方法可延长生命,但不能治愈该病,则发生下列情况A.该病患病率将减少B.该病发病率将增加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D.该病发病率将降低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降低37.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患病率的增加不一定表示发病率的增加B.患病率的调查对于病程短的疾病没有多大用途C.患病率的用途没有发病翠大D.患病率的单位是人年E.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得出的频率38.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死亡率反映一个人群的总死亡水平B.病死率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C.发病率是队列研究的常用指标D.患病率等于罹患率E.患病率又称流行率39.衡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是A.时点患病率B.发病率C.带入率D.流行率E.续发率40.关于率的表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发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不会发病的人B.发病率增高,则患病率一定会增加C.罹患率和患病率的分子都是新旧病例数D.病死率为100%,则死亡率也为100%E.罹患率与发病率是完全不一样的41.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的变化形式A.流行B.爆发C.周期性D.季节性E.长期变异42.某县卫生局对本年度疾病的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希望提出各种疾病在总死亡中的排列顺位,需要计算下列哪个指标最为恰当A.死亡人数B.发病人数C.死亡构成比D.病死人数E.病死率43.下列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A.病原微生物B.物理因子C.化学因子D.心理因素E. 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44.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A. 机体抵抗力下降B.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存在C. 人群中营养状况普遍不良D.致病因素与宿主同时存在E.致病因素、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失去平衡45.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A,生物因素B.环境因素C.物理阻岽D. 精神因素E.化学因素46.验证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A.病例对照研究B. 现患研究C.动物实验D.抽样调查E.社区干预实验47.在判断因果联系时必不可少的条件是A.联系的合理性B.联系的强度巳联系的一致性D.时间/顷序,先“因”后“果”E.联系的剂量反应关系48.宿主状态是遗传因素与下列哪种因素终生相互作用的结果A.生物因素B.物理因素C.环境因素D.化学因素E.精神因素49.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A.联系的强度不明显B.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而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 C.疾病的患病率高D.疾病的发病率降低E.因果之间的联系存在许多偏倚50.下列哪项表达是不恰当的A.病因研究的方法有实验医学、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B.流行病学主要从群体水平探讨病因C.临床医学主要从个体水平探讨病因D.流行病学可为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病因线索E.临床医学验证病因最可靠51.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无剂量反应关系表明不存在因果联系B.联系的强度越大,存在困果联系的可能性越大C.联系的一致性好,说明存在因果联系的可能性大D.先因后果是判断因果联系的必要条件E.联系的合理性好,表明存在因果联系的可能性大52.在病因模式中,流行病学轮状模型的图形含义是A.“轮子”表示机体;“轮轴”表示环境B.“轮子”表示遗传因子;“轮轴”表示病原物C.“轮子”表示环境;“轮轴”表示机体D.“轮子”表示传染源;“轮轴”表示传播途径E.“轮子”表示易感者;“轮轴”表示传染源53.从所研究疾病的所有患者中均能发现该致病的生物;该生物能从这些患者分离出来,并能培养纯种;用此纯种接种至易感动物或人时,必能使该病重复出现,这段表述称为A.Koch条件B.流行病学三角C. 病因的轮状模型D.疾病的多因性E.病因网54.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群的状态不完全相同,但有3个条件是必需的,缺乏其中任何一个,都不会发病,这3个条件的正确组合是A.传染源、传染过程、病原物B. 病原物、宿主、环境C.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化学因素D.家族史、生活史、接触史E.传染源、传播途径、环境55.在导致疾病的发生过程中,某因素可引发该病,即当该病存在时该因素必需存在,但该因素也并非总是单独引发该病,另需其他因素参与才能致病,这种因素称为A.必要病因B.充分病因C.完全病因D.非完全病因E.局部病因56.下列哪项不是形成病因假设的途径A.求同法D.排除法C.求异法D.讨论法E.共变法57.流行病学三角模式的三角是指A.必要病因、充分病因、辅助病因D.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C.病因、宿主、环境D.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E.传染过程、流行过程、发病过程58.流行病学关于疾病发生的三角模式的主要缺陷是A.强调宿主、环境、病原物等量齐观B.强调病原物的作用C.强调环境的作用D.强调宿主的作用E.强调生物因素的作用59.关于因果联系的推断原则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时间顺序是一个必要条件B.若不存在特异性,则肯定无因果联系C. 相对危险度越大,有因果关系的可能性越大D.重复出现类似结果的次数越多,越有意义E. 具有剂量反应关系时,可加强病因推断的说服力60.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A.个案调查B.前瞻性调查C.抽样调查D.爆发调查E.回顾性调查61.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A.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B.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C.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D.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E.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62.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一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一户,抽到的户,对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简单抽样E.多级抽样63.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大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先分层再整群抽样64.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下列哪项属于理论性研究A.观察法B.临床试验法C. 病例询问法D.流行病学数学模型E.干预试验法65.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 调查时样本含量越大越好B.使用更少的样本以便节省人力和物力C.调查时根据人力和物力来确定样本量D.调查时应用适合的样本量E.根据研究者的意愿来确定样本量66.现患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A.死亡构成比B.某病的患病率C. 某病的发病率D.某病的二代发病率E.某病的死亡率67.真正的普查是指A.对某个人群的系统追踪观察B.对某人群中的部分人进行调查C. 对某人群中某事件的完全调查D.以发现隐性感染为目的的调查E.对某人群的大部分人进行筛查88.连续传播造成的流行或爆发的特点是A.病例分批出现,可以划分成代B.发病曲线突然升高,很快下降C.有一个流行高峰D.全部病例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E.流行曲线一般不留拖尾现象69.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描述性研究总是设立对照组B.生态学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C.描述性研究最大的优点是直接验证病因假设D.现患研究可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其结果可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E.抽样调查通常要求进行随机分组70.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含义,除外A.从群体的角度研究该病和健康状况B.研究各种疾病,不限于传染病C.主要研究临床个体的诊断与治疗D.从疾病的频率和分布出发E.研究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对策与策略71.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现患研究通常设立对照组B.研究变量最好使用主观指标C.普查可以验证病因假设D.抽样调查的结果可以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供分析流行病学研究E.抽样调查要进行随机分组72.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不包括A.直接验证病因假设B.可以提出病因假设C.评价干预实验的效果D.应用于疾病监测E.评价现场实验的效果73.下列哪个不是抽样调查的优点A.调查费用相对较少B.出结果速度快C.结果正确性高D.覆盖面大E.不适宜于少见病的研究74.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生态学研究B.横断面研究C.队列研究D.个例调查E.病历报告75.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生态学研究的类型包括比较研究和趋势研究B.生态学研究可用于评价干预试验的效果C.描述性研究可直接验证病因假设D.个例调查又叫病家调查E.描述性研究属观察法76.普查的目的不包括A.早期发现和治疗患者B.了解疾病的分布C.了解健康状况的分布D. 非常适用于发病率低的疾病的研究E.研究人体身体指标的正常标准77.抽样调查的优点不包括A.费用少B.速度快C.覆盖面大D.特别适用于个体间变异程度大的材料E.正确性高78.随机抽样方法不包括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 随意抽样79.有关调查表设计的原则哪项是错误的A.措词要准确;通俗易懂B.措词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C.有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项也不列D.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E.项目排列先易后难80.个例调查的内容不包括A.核实诊断B.追查传染来源和可能的传播途径C.采取可行的有效的防治措施D.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E.查明密切接触者,确定疫源地的范围81.在设计调查表时,下列哪项是不妥的A.必要时先做中型调查B.每个项目都要明确具体C.必要的项目一项也不少,不必要的项目一条也不要D.要考虑到将来数据处理的方法E.调查项目的确定取决于调查目的82.在普查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普查是对某人群的全部人员所做的调查B.普查可以早期发现病人C. 普查特别适合于调查发病率很低的疾病D.普查可帮助群众普及卫生知识E.普查可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83.下列表述哪项是错误的A.抽样调查是一种观察法B.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C. 单纯随机抽样所得代表性最好D.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E.抽样调查比普查覆盖面大84.关于现患调查哪项是不正确的A.现患调查是一种观察法B.现患调查可分为普查和抽查C.现患调查又称为横断面调查D.现患调查是一种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E.现患调查进行时疾病与研究变量可以同时存在85.下列哪项不是爆发终止的条件A.污染源已被消除B. 传递环节中断C.暴露者已明显减少或已没有D.接触者已进行预防接种E.易感者已明显减少或已没有86.关于暴露时间的推算,下列表述哪项是不恰当的A. 根据潜伏期可以推算暴露时间B.可从位于中位数的病例的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C.可从位于中位数的病例的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D.可从流行曲线的高峰处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E.可从第一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从最后一个病例的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这两点之间的时间即为暴露时间87.如果某项检验指标高滴度与疾病有联系时,将诊断标准降低一个稀释度则很可能会导致A.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增加B.特异度减小而灵敏度增加C. 灵敏度减小而特异度增加D.灵敏度、特异度都减少E.灵敏度增加,特异度则根据周围情况增加或减少88.在A、B两组人群中进行筛选,假定筛选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已知的,A人群患病率为10%,B人群为1%,则下列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真阳性的比例低于B人群D.A人群中特异度低于B人群C.A人群中可靠性高于B人群D.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假阳性者所占比例低于B人群E.A人群中灵敏度高于B人群89.对某一疾病进行筛检时,经筛检验出的病例有较长的临床前期,这些病例的生存期可能较长。
流行病学复习题资料

1、发病指标: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感染率、续发率
率(rate):指在某一确定人群中某事件发生的频率。
比(ratio):两个变量的数值之商
比例(proportion):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
(三)、实现由关心个体病人到从群体角度关心病人的转变
(四)、提高观察、理解和解决健康问题的层次
三、掌握流行病学的病因观,认识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
掌握病因推断方法及判断标准。现代流病原体(必要病因);
2.能从相应疾病患者中分离到该病原体;
3.传过几代的培养物能引起实验动物患相同疾病(充分病因);
队列研究的定义:
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②基本原理:在一个特定人群中选择所需的研究对象,根据目前或过去某个时期是否暴露于某个待研究的危险因素,或其不同的暴露水平而将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的组,如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高剂量暴露组和低剂量暴露组等,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检查并登记各组人群待研究的预期结局的发生情况(如疾病、死亡、或其他健康状况),比较各组结局的发生率,从而评价和检验危险因素与结局的关系。队列研究的基本特点:
主要进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出新的分支学科。二、掌握流行病的观点和意义? 1.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一)、群体观点
(二)、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
(三)、比较的观
(四)、多病因论的观点
《流行病学》复习题..

第一章《流行病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B.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C.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D.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E.职业分布、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2.为了调查广州市初中生近视情况,将全市中学按照学校等级(省重点.市重点和普通学校)分成好、中、差三层,每层抽出若干学校。
将抽到的学校按年级分成三层,每个年级抽取若干班,对抽到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和检查。
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多阶段抽样3.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A.混杂偏倚B.信息偏倚C.失访偏倚D.选择偏倚E.入院率偏倚4.反映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 )A.散发、流行和暴发B.季节性、散发和周期性C.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和周期性D.长期趋势、流行和暴发E.散发、暴发和长期趋势5.某个(些)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造成的偏倚称为( )A.信息偏倚B.失访偏倚C.混杂偏倚D.选择偏倚E.随机误差6.下列因素中与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估计无关是( )A.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B.研究疾病的发病率C.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D.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E.该因素预期引起的相对危险度或比值比7.英国医生的肺癌死亡率为80/10万,其中重度吸烟者为160/10万,非吸烟者为8/10万。
请问重度吸烟者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 )A.152B.90C.72D.20E.28.眼内压的升高是临床诊断青光眼的指征之一,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为2.9-5.6kPa,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为1.9-3.5kPa,若将诊断标准由眼内压>2.9kPa升高到>3.5kPa,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灵敏度升高,特异度下降B.灵敏度下降,特异度升高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下降E.不确定,因为不知道患病率情况9.下列哪一项是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指标( )A.保护率B.有效率C.生存率D.治愈率E.病死率10.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是( )A.attack rateB.mortality rateC.incidence rateD.prevalence rateE.infection rate11.在一项队列研究中,RR值95%可信区间为0.2-1.8,那么研究因素可能是疾病的( )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混杂因素D.无关因素E.以上都不是12.下列哪一项论述是正确的?( )A.将已知混杂因素进行配比称匹配过头B.历史性队列性研究是由果推因的研究C.随机误差可以避免D.病例对照研究是从因到果的研究E.暴露是指曾经接触某研究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13.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不包括( )A.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B.判断患者的感染时间C.确定检疫期限D.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E.准确计算发病率14.Doll和Hill对英国35岁以上的开业医生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吸烟情况将其分成不吸烟和每日吸不同支数的几组,追踪4年5个月,收集死亡资料。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一. 单选题(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1.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有(A)A 散发、流行、爆发B 周期性、季节性、流动性C 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 传染性、侵袭性、易感性E 以上均错2. 衡量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DA 患病率B 感染率C 引入率D病死率 E 续发率3. 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A 抽样调查是一种观察法B 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C 单纯随机抽样所得代表性最好D 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E 现况调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病人4. 高发区与低发区各随机抽一个乡进行肺癌死亡调查,该抽样方法是:B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机械抽样D系统抽样E多级抽样5. 甲地工厂密集,大气污染严重,乙地是农村,大气污染较小。
甲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皆比乙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肺癌发病率高,而不论甲地还是乙地,吸烟者都比不吸烟者肺癌发病率高。
关于肺癌的病因,以下哪种推论最合适 EA 肺癌与大气污染有关B 肺癌与吸烟有关C 甲地肺癌与大气污染有关D 乙地肺癌与吸烟有关E 肺癌与大气污染和吸烟有关6. 在比较A县与B县糖尿病死亡率时发现A县低于B县,但经年龄标化以后,A、B两县糖尿病标化死亡率相等,究其原因可能是AA A县人口较B县年轻B B县人口较A县年轻C AB两县人口年龄构成相同D A县诊断水平高于B县E A县诊断水平低于B县7.关于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A 试验的灵敏度愈高阳性预测值愈高B 试验的特异度愈高阴性预测值愈高C 试验阳性预测值上升,试验阴性预测值随之上升D 现患率增加,试验阳性预测值上升E 现患率增加,试验阴性预测值上升8. 选择100例肝癌患者和200例对照进行饮酒与肝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发现100例患者中有50人饮酒,200例对照中也有50人饮酒,肝癌与饮酒的相对危险度是 EA 1.0B 1.5C 2.0D 2.5E 3.0 9.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口服避孕药引起心肌梗塞的危险时,以下哪种情况可选作对照: DA 高血压患者B 乳腺增生病人C 脑血管意外病人D 腹泻患者E 子宫肌瘤患者10. 某地在一次食物中毒调查中获得如下数据:吃汉堡包者未吃汉堡包者人数发病人数罹患率(%)人数发病人数罹患率(%)饮啤酒者150 106 70.06 72 2 2.77未饮啤酒者42 33 78.57 26 0 0最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是 AA 汉堡包B 啤酒C 汉堡包加啤酒D 吃汉堡包或饮啤酒者E 不能判断11. 下列哪种方法对减少或消除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无效? AA 增加样本量B 遵循随即化原则C 实施盲法D 严格质量控制E 选择适宜的研究对象12.在研究口服避孕药与子宫内膜癌的前瞻性定群研究中,对原始队列的选择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A 男性不能列入对照人群B 实验组应为未患该病的人群C 对照组应为未患该病的人群D 无子宫妇女可纳入对照组E 无子宫妇女不可纳入实验组13.制定某种疾病检疫或就地观察期限的依据是 AA 该病的潜伏期B 该病的流行期C 该病的传染期D 该病的易感期E 该病的临床期14.甲地区一年内发生肺癌患者100例,选取100例做吸烟与肺癌关系的调查,结果肺癌组吸烟者为80%,对照组中吸烟者为20%;在乙地区,调查了5万居民的吸烟状况,并观察了其经过,一年后吸烟者中有10例发生了肺癌,不吸烟者仅2例发生了肺癌。
国开(宁夏)04299《流行病学》形考作业2复习资料答案

流行病学-形考作业2 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
1. 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
A. 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B. 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
C. 只要疾病发生,必然有病因存在
D. 引起病理变化的因素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
【题目】
2. 下面关于病因三角模式的论述,正确的是()
A. 疾病是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 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C. 它是目前最科学的病因观
D. 它强调宿主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题目】
3.当前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式是()
A. 轮状模式
B. 三角模式
C. 疾病因素模式
D. 生态学模式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轮状模式
【题目】
4.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整群抽样调查对于总体是抽查
B. 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
C.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是抽样必须随机化,样本足够大
D. 当样本量接近总体时宜用普查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
【题目】
5.为了解某校近视的现患率,调查者计划从全校50个班中,随机抽取5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的所有学生。
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A. 分层抽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简述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试述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有何区别?
答:⑴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传染病中不同年龄的人群暴露导致疾病年龄分布差异、免疫水平、有效的预防接种可改变某些疾病固有的发病特征。
⑵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①横断面分析:是分析同一时期或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多用于传染病。
不能表示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的死亡趋势,对慢性病和非传染病来说,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
②出生队列分析:是对同时期出生的一组人随访若干年,观察其死亡情况。
该方法可明确呈现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在评价疾病年龄分布的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方面有很大意义。
8、试述现况研究中产生偏倚的原因以及如何控制偏倚。
答:⑴产生原因:①主观选择研究对象;②任意变换抽样方法;③调查对象不合作或因种种原因拒绝参加;
④调查到的对象均为幸存者,无法调查死亡者;⑤回答不准确或回忆不清;⑥调查偏倚;⑦测量误差。
⑵偏倚的控制:①严格遵照抽样方法要求,确保随机化原则;②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和受检率;③正确选择测量工具和检测方法;④培训调查员,统一标准和认识;⑤做好资料的复查复核工作;⑥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
3、试述以社区为基础的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各自的相对优点。
答:相对优点如表
以社区为基础以医院为基础
①可以较好地确定源人群
②容易保证病例和对照来自于同一源人群
③对照的暴露史更可能反映病例源人群的暴露情况①研究对象的可及性好
②研究对象更易合作
③可以平衡兵力和对照的背景特点
④比较容易从医疗记录和生物标本收集暴露信息。
6、在病因研究中,一般认为实验流行病学比队列研究论证强度高,为什么?
答:因为: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为随机分组,两组之间的可比性较高。
②实验流行病学的暴露因素在研究者的控制下,测量更准确。
7、试述预测值同患病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关系。
答:在同一患病率的情况下,筛检试验的灵敏度越高,阴性预测值越高;筛检试验的特异度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
当患病率不变,降低灵敏度时,特异度将提高,此时阳性预测值将下降,阴性预测值将升高。
当灵敏度与特异度一定,疾病患病率降低时,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升高。
8、确定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原则是什么?
答:确定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原则是:
①如疾病的预后差,漏掉病人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且目前又有可靠地治疗方法,则临界点向左移,以提高灵敏度,以发现更多的可疑病人,但会使假阳性增多;②如疾病预后不严重,且现有诊疗方法不理想,临界点可右移,以降低灵敏度,提高特异度,尽可能将非患者鉴别出来,但会使假阴性增多;③如果假阳性者作进一步诊断费用太贵,为了节约经费,可将临界点向右移;④如果灵敏度和特异度同等重要,可将临界点定在非病人的分布曲线与病人的分布曲线的交界处。
2、简述混杂偏倚的控制方法与控制原理。
答:混杂偏倚的控制方法与控制原理如下表:
3、简述确定有无选择偏倚的关键及控制选择偏倚的方法。
答:⑴确定有无选择偏倚的关键:把握选取环节或已入选对象,是否存在人为增大或减少研究因素与结局的关联程度。
⑵控制方法:严密掌握对象选取的各个环节,注意选取对象的代表性,增加应答和减少失访等。
4、简述M-H(Mantel-Haenszel)分层分析方法的步骤。
答:分层分析步骤:①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分层。
②判定层间RR或OR是否相等或相近。
③得到控制混杂后的调整RR或OR。
④再将调整RR或OR与分层前的粗RR或粗OR(cRR或cOR)进行比较。
5、简述混杂因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答:混杂因素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①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②必须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存在统计学联系。
③一定不是暴露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中间环节。
6、流行病学研究中如何控制信息偏倚?
答:①对偏倚要有丰富的知识,对研究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选择性偏倚要充分了解。
②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③尽量取得研究对象的合作,提高应答率,降低失访率。
④尽量采用多种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