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16.3.1

合集下载

(附答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3二次根式的加减(1))精选同步练习

(附答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3二次根式的加减(1))精选同步练习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1)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本节应掌握和应用的知识点1.同类二次根式(1)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2)同类二次根式的合并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类似于合并同类项,就是将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合并 ,根指数与被开方数保持不变.2.二次根式的加减(1)二次根式的加减实质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非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2)二次根式加减法的一般步骤: ①先把各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②找出其中的同类二次根式; ③合并同类二次根式.3. 比较二次根式大小时,可将根号外的非负数(或式子) 移到根号内.基础知识和能力拓展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6和32B. a和2aC. 12和13D. 3和92.下列二次根式中,不能与2合并的是()A. 12B. 8C. 12D. 183.已知二次根式24a 与2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的值可以是()A. 5B. 3C. 7D. 8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a2)3=a6B. (a+b)2=a2+b2C. 8﹣2=2D. 55﹣5=4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3和52,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 43+52B. 23+102C. 43+102D. 43+52或23+102 6.计算|2﹣5|+|4﹣5|的值是()A. ﹣2B. 2C. 25﹣6D. 6﹣257.计算:32﹣8的结果是()A. 30B. 2C. 22D. 2.88.实数的值在( )A. 0和1之间B. 1和2之间C. 2和3之间 D . 3和4之间9.设a=6-2,b=3-1,c=231,则a,b,c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c>b>aB. a>c>bC. b>a>cD. a>b>c10.设的小数部分为,则的值是()A. B. 是一个无理数C. 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1.若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 =______,b =___________.12.若最简二次根式1x +与22x -能合并为一个二次根式,则x =_______。

优质课件:16.3.1 分式方程

优质课件:16.3.1 分式方程
又因为方程的解为正数,所以12 (1-m)>0,即 m<1,
所以 m 的取值范围是 m<1 且 m≠-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4.龙腾集团采购了270箱抗疫物资,计划无偿捐送给疫情最严重的
• 单击灾此区处,编经与辑某母物版流文公司本联样系式,若用A型汽车,若干辆刚好装完;若用同
• 二级
样• 三数级量的B型汽车,则有一辆车差30箱抗疫物资才能装满,已知B型汽 车比•A四型级汽车每辆车可多装15箱抗疫物资.
• 二•级三两级 地间的距离为100 km.甲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比乙快2 k• m四/级h.结果两人同时到达C地,求两人的平均速度,为解决
• 五级
此问题,设乙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x km/h.由题意列出方
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110 100
x2 x
C. 110 100
x2 x
B. 110 100
• 五级
A.
2000 2000 2 x x 50
B.
2000 2000 2 x 50 x
C. 2000 2000 2
x x 50
D. 2000 2000 2
x 50 x
归单纳新击知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二此级处1编.分辑式母方版程文的本定样义式: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 • 三级2.列分式方程的步骤:
• 五级
意可得方程为( B )
A.
160 x
400
1 20%
x
18
B.
160 x
400 160
1 20% x
18
C. 160 400 160 18
x 20% x
D.
400 x
400 160

16.3二次根式的加减(1)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16.3二次根式的加减(1)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题型4:二次根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题目: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30,求正方形的面积。
解答: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对角线的长度为√(2a^2),即√(2a^2) = √30。我们可以将这个方程化简为2a^2 = 30,然后解得a^2 = 15。因此,正方形的面积为a^2,即15。
题型5: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题目:计算以下表达式的值:(√5 - √2) * (√5 + √2)
解答:这是一个平方差的形式,即(a - b) * (a + b) = a^2 - b^2。因此,原式可以写成(√5)^2 - (√2)^2。然后,我们可以计算平方根的平方,得到5 - 2 = 3。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大多数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对于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规则能够理解和掌握。部分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题型2:含绝对值的二次根式加减
题目:计算以下二次根式的和:√(3x+2) + |√(2-x)|,其中x≥2
解答:由于x≥2,所以2-x是非负的,即|√(2-x)| = √(2-x)。因此,原式可以写成√(3x+2) + √(2-x)。我们需要将它们化为最简形式,然后相加。√(3x+2)已经是最简形式,而√(2-x)无法再化简。因此,√(3x+2) + √(2-x) = √(3x+2) + √(2-x)。
板书设计
①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规则
1.同底数相加减:√a + √b = √(a+b)(a、b为非负实数)
2.异底数相加减:√a - √b = √(a-b)(a、b为非负实数)
3.乘除运算:√a * √b = √(ab),√a / √b = √(a/b)(a、b为非负实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 16.3分式方程-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 16.3分式方程-1
初二学案记录学科八下数学时间月日
课题
16.3分式方程-1
解分式方程
课型
新授
课时
3-1
一课堂导入及知识点衔接
1、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2、解方程(1) (2)
二本课知识点训练及应用
思考: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我们一起尝试的解一下下面这个方程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 ,得
解得
以为分式的分母不能是0,所以需要检验。如何检验呢?
归纳: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____,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即方程两边同乘___________________
再尝试解下面这个方程 .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 ,得
解得
检验:
例1解方程 练习:
例2解方程 练习:
针对性练习:
(1) (2) (3)
(4) (5) (6)
三能力提升训练
1、如果 互为相反数,那么x=______________
2、若方程 无解,求m的值
3、若关于x的方程 有正数解,则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
四作业及梳理小结
1、必做:书P32习题16.3 1.(1)—(4);导航随堂练习
分析:设江水的流速为v千米/时,则轮船顺流航行的速度为_______千米/时,逆流航行速度为________千米/时,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小时,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等量关系,可以得到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16.3.1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16.3.1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16.3.1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华东师范大学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6.3.1节“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是分式方程这部分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运算、分式方程的解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分式方程的定义,学会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并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式的基本知识,对分式的概念、运算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式方程的转化和解法,学生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分式方程的转化方法,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分式方程的定义,学会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并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式方程的定义,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方法,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分式方程的转化和解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课件和教学幻灯片。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式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课件)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课件)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知识点一 同类二次根式
活动1 观察下列二次根式的被开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1) 2,3 2,-
2
5
1
2,
3
2 ···
2
(2) 3,17 3,- 5 3, ·
3··
13
每组的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相同
活动2 思考下列二次根式具有的被开数以上特征吗?你怎样发现的?:
9
(3) 2, 8, 18, 32, 0.5,2
2 10
8
2
3
5
3
2
ab
2
b
(1) 75 =____;(2) 8a b =_______;(3) =_____.
5
5
问题 现有一块长 7.5 dm、宽 5 dm 的木板,能否采用如图的方式,在这
块木板上截出两个分别是 8 dm2 和 18 dm2 的正方形木板?
5 dm
5 dm
8 18
8
18
2
2
2
5
2
1 4.
课堂总结
一般地,二次根式的


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
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
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
二次根
式加减
式进行合并.

运算原理
运算律仍然适用
运算顺序
与实数的运
算顺序一样

(乘法分配律逆用)
5 2
(有理数的加减)
归纳知识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
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同类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简记:一化、二找、三合并
典例精析
【例3】计算:
(1) 80 45;
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16.3.1分式方程练习》教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16.3.1分式方程练习》教案.doc

§16.3-1分式方程 同步练习1.在有理式,(x+y ),,,中,分式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下列方程中①=1,②=2,③=,④+=5中是分式方程的有()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③④3.如果分式无意义,则x 的值是( )A .x ≠0B .x ≠C .x=D .x ≠-4.分式,的最简公分母为( )A .(x+2)(x-2)B .-2(x+2)(x-2)C .2(x+2)(x-2)D .-(x+2)(x-2)5.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方程两边需同时乘以( )A .2xB .2x-4C .2x (x-2)D .2x (2x-4)6.如果解分式方程-=-2出现增根,则增根为( )A .0或2B .0C .2D .12x 1353π-21x a -36x y +35x -3x 15xx ++122x2x 43311x x +-11311334214x -42xx -224x -32x 242x x -2xx -7.若关于x 的方程-=有增根x=-1,那么k 的值为( ) A .1 B .3 C .6 D .98.•在解方程+=•1•时,•需要去分母时,•可以把方程两边都乘以_______,•根据是______.9、 若方程有增根,则增根为 . 10、若方程有增根,则的值为 . 11、若关于的方程的解为,则= . 12、若分式方程的解为,则= . 13、解方程:⑴ ⑵211k x --21x x -25k x x-+43x -254x +xx x --=+-34731113122-=-++x k x x k x 81=+x ax 41=x a 52)1()(2-=--x a a x 3=x a 2223-=---x x x 114112=---+x x x⑶+=; ⑷-1=.14、若关于x 的方程-=有增根,求增根和k 的值.15、 若关于的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求的取值范围27x x +23x x -261x -25x x -552x -21x x x +-13x 33x k x +-x 211=--x m m16、关于的方程的解大于零, 求的取值范围§16.3-2分式方程 同步学习1、分式当x _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

梯形的性质1(华东师大版数学)

梯形的性质1(华东师大版数学)

B
又∵AB=DC,
方法1:延长两腰将 梯形转化为三角形
∴EA=ED
因此△EAD也是等腰三角形。
16.3.1 梯形的性质
变式训练: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若
∠B=60°,AD=10,BC=18,求:梯形ABCD的周长.
四 、 用 一 用 解:如图,延长BA、CD相交于点E 在梯形ABCD中,∠C= ∠B=60° (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E= 60° 即BE=CE=BC=18 ∵ AD∥BC ∴∠1= ∠B= 60°, ∠2= ∠C= 60° 即AE=DE=AD=10 ∴AB=BE-AE=18-10=8, CD=CE-DE=18-10=8 C则 梯形ABCD的周长为: BC+CD+DE+EA+AB =18+8+10+10+8=54
这节课我收获了什么?
五 、 忆 一 忆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1、定义: 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①底:两底平行; ②角:同一腰上的两个底角互补。 2、梯形的性质:
梯 形3Biblioteka 等腰梯形它是轴对称图形,经过两底中点的直 线是它的对称轴。 腰:两腰相等
角: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对角线:两条对角线相等
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16.3.1 梯形的性质
1、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一 、 识 一 识
2、记作: 梯形ABCD, …… 3、元素名称:
A

D
1)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 2)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


3)底角:∠A、∠B、∠C、∠D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3.1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3.1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规则,能够准确进行相关计算。
-学会化简二次根式,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度。
-将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解释:
-重点一:讲解并练习如何将不同二次根式进行加减,如√18 + √50,要求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理解根号内数的分解对简化运算的重要性。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通过化简二次根式和计算二次根式加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让学生在二次根式加减运算过程中,更加熟悉数学符号的使用,增强对数学表达式的理解和运用。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助学习,使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分享,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运算过程中,保持对数的敏感度和对运算符号的准确使用。
举例解释:
-难点一:学生对合并同类项时,如何处理根号内数的分解和合并感到困惑,例如将√18和√50合并时,需要先将√18分解为√9×√2,√50分解为√25×√2,然后再进行合并。
-难点二:在解决应用题时,学生可能难以将问题中的长度、宽度等转化为二次根式,例如需要将长方形的长度和宽度表示为√20 cm和√15 cm。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3.1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3.1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
2.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3.掌握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度。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探讨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整个教学过程让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16.3.1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16.3.1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探究分式方程的解法
思考:怎样解分式方程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先思考并 回答以下问题: 1)、回顾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是怎么 去分母的,从中能否得到一点启发? 2)、有没有办法可以去掉分式方程的分 母把它转化为整式方程呢?
探究分式方程的解法
80 60 试动手解一解方程: x 3 x 3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4,得
x 4 x 5 1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 = 5 检验:把 x = 5 代入 x -4,得x-4≠0
∴x = 5是原方程的解.
例题讲解与练习
x2 16 x2 2 例3 解方程:(2) x2 x 4 x2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2)(x+2),得 注意:分
这个方程有何特点?
想一想
80 60 x 3 x 3
这个方程有何特点?
特征:方程两边的代数式是分式。
或者说未知数在分母上的方程。
分式方程的概念
80 60 方程 中含有分式,并且分母 x 3 x 3
中含有未知数,像这样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主要特征:
(1)含有分式 (2)分母中含有未知数. 你还能举出一个分 式方程吗?
做一做
判断:
x 1 2 1方程 2 1的解是x 2; x x x 1 2 方程 的解是x 1; x 1 x 1 x 1 3 把分式方程 2 化为整式方程得x 2 1; x 2 2x
课堂小结
1、什么是分式方程?举例说明 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a 、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 约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 b、解这个整式方程. c 、验根,即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 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若结果不是0,说 明此根是原方程的根;若结果是0,说明此根 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3、解分式方程为什么要进行验根?怎样 进行验根?

八年级数学 16.3.1 分式方程(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数学 16.3.1 分式方程(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16.3.1 分式方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思想.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分式方程概念的过程,探索“实际问题”建立模型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从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分式方程的数学化思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重难点、关键1.重点:理解“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模型的过程.2.难点:建立分式方程的“建模”方法.3.关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正确把握“建模”思想.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将有关材料(含补充材料)制作成投影片.学生准备:复习一元一次方程解法,预习本节课内容.学法解析1.•认知起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整式方程“建模”以及解法的前提下进行学习的,学生对应题已经经历了几次的认识.2.知识线索:3.学习方式:采用先回顾已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概念、解法、建模,•然后利用本章引言中的问题引入,理解分式方程化归成整式方程这一本质思想.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情境导入【问题提出】1.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方程?是怎样的方程?如何求解呢?教师活动:提问,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提问个别学生)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1)前面已经学过了一元一次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是整式方程.(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步骤是: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一.2.(显示投影片1)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实际建模型的题目,但是又是我们过去熟悉的模型的演变,•在设出江水的流速为v千米/时,可列出顺流航速(20+v)千米/时,逆流航速(20-v)•千米/时,抓住“时间相等”建横模型100602020v v=+-.【活动方略】教师活动:操作投影片,分析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回顾原有的方程模型,迁移到现有问题中去.学生活动:共同参与到老师的分析中去,发现所得到的模型是一种新的方程.教师引出定义:上面的方程分母含有字母,也就是说左右两边都出现了分式,我们把这样的方程称为分式方程.教师提问: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在哪里?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容易得到这两种方程的区别在于未知数是否在分母.未知数在分母的方程是分式方程.未知数不在分母的方程是整式方程.教师活动:叙述提问,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但是分式方程中分母含有未知数,你又该如何解这个方程呢?学生活动:与同伴交流后,有部分学生会想到将分式方程化归到我们熟悉的整式方程的思路.师生共识:应用数学化归思想,可以通过“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师生实践:10060 2020v v=+-①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20+v)(20-v)得:100(20-v)=60(20+v)②解得:v=5教师提问:观察方程①、②中的v的取值范围相同吗?学生活动:①由于是分式方程v≠±20,而②是整式方程v可取任何实数,数的范围在去分母的过程中扩大了.【适时点评】教师抓住学生的认知盲区,说明解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解释),因此必需注意检验,检验方程是将求出的根(如v=5),代入方程,左边等于右边,•使等式仍然成立的根是方程根否则是增根.介绍简便方法是将根代入分式中使每一个分母不为零则是方程根.只要有一个为零,这个根就是增根.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堂演练】(教师板书)解下列分式方程. 22361.(1,)111312.2(1)22x x x x x x x x x +==+--+++==-+-是增根原方程无解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板书课堂演练,组织学生演练,引导学生观察根的情况,验证、归纳验根的方法. 学生活动:课堂演练: 1.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1)(x-1)得:2(x-1)+3(x+1)=6解得:x=1检验:当x=1时(x+1)(x-1)=0所以x=1是增根,原方程无解.2.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2)(x-2)得(x+3)(x-2)+(x+1)(x+2)=2(x 2-4)整理得:4x+4=0解得:x=-1检验:当x=-1时x 2-4≠0,所以,原方程的根是x=-1.【师生共识】归纳小结:(1)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是如何转化成整式方程来解,•转化的方法是在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从而去掉分母.(2)由于转化过程中同乘了含有未知数的一个整式,•因而可能使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扩大,容易造成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3)验根的方法是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否为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三、阅读理解,以练促思【指导阅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2~P34.思考下列问题.1.课本P35“练习”解方程的(1)(2)(3)(4).2.【探研时空】有两块面积相同的小麦试验田,第一块使用原品种,第二块使用新品种,•分别收取小麦9 000kg和15 000kg,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比第二块少3 000kg,分别求这两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设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xkg,列式为9000150003000 x x=+)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即把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从而约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然后再解整式方程.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1)在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2)解这个整式方程;(3)验根. 3.用一个整式(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去乘分式方程的两边时,•有可能产生增根,因此要验根,验根的方法有两种:(1)代入原分式方程检验,即把约去分母变为整式方程后求得的根,•代入原方程中去直接检验;(2)代入所乘的整式(即最简公分母)检验它的值是否为零,•即把求得的整式方程的根,代入变形时所乘整式,如果不使所乘的整式为零,就是原方程的根,否则就是增根.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1.课本P38“习题16.3”第1题中(1)(3)(5)(7)题;第2(1)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六、课后反思。

2020春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教案】分式方程

2020春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教案】分式方程
分析方程特点,给出分式方程的定义
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
课 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 思
板 书 设 计
分析: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根据题意,得 (1)
【探究归纳】
方程(1)中含有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数。 像这样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归纳:确定是不是分式方程,主要看是否符合分式方程的概念。
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是分式方程?
1 =8,② , ③ = ,
④ ,⑤ .
【课后作业】
学生根据题意列式
16.3.1 分式方程
课题
分式方程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点
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
难点
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
教 学 过 程
差 异 个 性 设 计
【创设情境】
问题:轮船在顺水中的航行80千米所需的时间和逆水中航行60千米所需的时间相同。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八年级数学16.3.1分式方程

八年级数学16.3.1分式方程

16.3.1 分式方程1.在有理式2x;13(x+y);53π-;21xa-;36x y+中;分式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如果分式43311xx+-无意义;则x的值是()A.x≠0 B.x≠113C.x=113D.x≠-343.分式21 4x-;42xx-的最简公分母为()A.(x+2)(x-2) B.-2(x+2)(x-2) C.2(x+2)(x-2) D.-(x+2)(x-2)4.•在解方程43x-+254x+=•1•时;•需要去分母时;•可以把方程两边都乘以_______;•根据是______.5.(辨析题)下列方程中①35x-=1;②3x=2;③15xx++=12;④2x+2x=5中是分式方程的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6.(基础题)解分式方程的步骤是:(1)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7.(技能题)把分式方程224x-=32x化为整式方程;方程两边需同时乘以()A.2x B.2x-4 C.2x(x-2) D.2x(2x-4)8.(技能题)解方程:(1)27x x ++23x x-=261x-;(2)25xx--1=552x-.9.(拓展题)若关于x的方程21 1k x ---21x x-=25kx x-+有增根x=-1;那么k的值为()A.1 B.3 C.6 D.910.(拓展题)如果解分式方程24 2x x --2xx-=-2出现增根;则增根为()A.0或2 B.0 C.2 D.1 11.下列关于x的方程是分式方程的为()A.25x+-3=36x+B.17xa++=3-x; C.xa-ab=ba-xbD.2(1)1xx--=112.解分式方程21x ++31x -=261x -;下列四步中;错误的一步是( ) A .方程两边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x 2-1;B .方程两边都乘以(x 2-1);得整式方程2(x-1)+3(x+1)=6;C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x=1D .原方程的解为x=1;13.满足方程11x -=22x -的x 的值为( ) A .x=-1 B .x=1或x=2 C .仅有x=1 D .仅有x=014.当x=_______时;5x x --2与1x x+互为相反数. 15.若关于x 的方程12x x --=2m x -+2产生增根;则m 的值是( ) A .-1 B .0 C .1 D .216.把分式方程2x x -+2=12x-化为整式方程得( ) A .x+2=-1 B .x+2(x-2)=1; C .x+2(x-2)=1 D .x+2=1 17.若分式方程2ax x +=2的解是2;则a 的值是( ) A .1 B .2 C .3 D .4 18.(综合题)若关于x 的方程21x x x +--13x =33x k x +-有增根;求增根和k 的值.19.(学科综合)若b 2;则a+b=( ) A .3或-1 B .3或1 C .-3或-1 D .-3或120.(探究题)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然后解答问题:已知:方程x-1x =112的解是x 1=2;x 2=-12. 方程x-1x =223的解是x 1=3;x 2=-13. 方程x-1x =334的解是x 1=4;x 2=-14. 方程x-1x =445的解是x 1=5;x 2=-15. 问题:观察上述方程及其解;再猜想出方程x-1x =101011的解. 把你解题得到的收获用语言表述出来;和你的同伴互相交流.答案:1.B 2.C 3.C 4.12;等式的性质 5.D6.(1)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或去分母)(2)解整式方程(3)检验7.C •8.(1)无解(2)x=109.D 10.A 11.D 12.D 13.D 14.5615.C 16.C 17.D •18.k=5;增根x=1 19.A 20.x1=11;x2=-1 11。

初中八年级数学 16.3.1分式方程(1)教案

初中八年级数学  16.3.1分式方程(1)教案
八年级
班级
时间
年月日
课题分式方程(1)
教学
目标
1、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2、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1、了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掌握分式方程验根的方法。
2、培养学生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材
分析
重点:正确完整的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难点:产生增根的原因。解方程过程中正确找出最简公分母,运算的准确性。
做一做:在方程:(1) (2)
(3) (4) 中,是分式方程的有。
讨论:怎样解方程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解方程:
(1) (2) (3)
分析: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是去分母,首先要找出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再在方程左右两边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求解。
想一想:从上题的解题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2小题中,x=1,但当x=1时,分母(x-1)和(x2-1)都为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增根:两个因素必须同时满足:(1)使得分式分母中有因式为0
(2)增根一定是分式方程去分母后所的整式方程的解。
例2:已知关于x的方程 有增根,求m。
例3:如果分式方程 无解,求m。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增根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其值应使最简公分母为0,二是其值应是去分母后所的整式方程的根。
五、课堂跟踪反馈:
解方程:
(1)
(2)
六、作业:
1.习题16。3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1

1 3 2
……+
1 2009 2008
) ( 2009 1 )的值.
第2页
共3页
打印日期:6/1/2016
9:24:46 上午
义和镇中心学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3页
共3页
打印日期:6/1/2016
9:24:46 上午
1 2 1 1

1 ( 2 1) ( 2 1)( 2 1)

2 1 2 1, 2 1 3 2 3 2, 32
1 ( 3 2 ) ( 3 2 )( 3 2 )
1 2 3
3 2
同理可得:
= 2 3 ,……
从计算结果中找出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计算 (
二次备课
3 4
(2) 7 6与 6 7
(五)精讲点拨 1、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有多种,比较常见的是运用积、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分母 有理化。 2、判断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的两条标准: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中所有因数或因式的幂的指数都小于 2. (六)拓展延伸 观察下列各式,通过分母有理化,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5 12
(2)
x2 y 4 x4 y2
(3)
8x2 y3
(4)
8 20
(四)合作交2016
9:24:46 上午
义和镇中心学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
1、计算:
2 1 2 1 2 1 3 3 5
2、比较下列数的大小
(1) 2.8 与 2
(2)
3 2 27
2、结合上题的计算结果,回顾前两节中利用积、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达到的要求是什么? (二)提出问题: 1、什么是最简二次根式? 2、如何判断一个二次根式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 3、如何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三)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第 9 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1、满足于 , 的二次根式称为最简二次根式. 2、化简: (1) 3
义和镇中心学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科目: 数学 课题:16.3 最简二次根式 主备人:沈玉娟 使用人: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次备课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3、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最简二次根式的运用。 难点:会判断二次根式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和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三、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化简(1) 96x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