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的兴起
【全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各章节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全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各章节测试题(附答案解析)第一章鸦片战争的烽烟测试题1. 下列哪一年,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A. 1839年B. 1840年C. 1841年D. 1842年2. 鸦片战争中,哪位清朝将领率领清军坚决抵抗英军的侵略,取得了著名的“三元里之战”的胜利?A. 林则徐B. 关天培C. 邓世昌D. 琦善答案解析1. B. 1840年解析: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2. A. 林则徐解析:林则徐是清朝道光年间的一位大臣,他坚决主张禁烟,并在鸦片战争前夕被派往广东查禁鸦片。
他在三元里战斗中表现出色,取得了胜利。
第二章近代工业的兴起测试题1. 下列哪个城市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A. 上海B. 广州C. 天津D. 武汉2. 下列哪位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之父”?A. 严复B. 张之洞C. 左宗棠D. 洪秀全答案解析1. A. 上海解析:上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拥有许多近代化的工厂和企业。
2. B. 张之洞解析:张之洞是清朝末年的一位大臣,他积极推动近代工业的发展,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之父”。
第三章民主革命的兴起测试题1. 下列哪个组织是孙中山创建的,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A. 同盟会B. 国民党C. 共产党D. 光复会2. 下列哪次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反清武装起义,标志着民主革命在中国的正式兴起?A. 南昌起义B. 武昌起义C. 广州起义D. 秋收起义答案解析1. A. 同盟会解析:同盟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成立于1905年,由孙中山创建。
2. B. 武昌起义解析:武昌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反清武装起义,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标志着民主革命在中国的正式兴起。
第四章北洋政府的统治测试题1. 下列哪位人物是北洋政府的第一任大总统?A. 黎元洪B. 曹锟C. 张作霖D. 袁世凯2. 下列哪个事件导致了北洋政府的垮台?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护国运动D. 第二次直奉战争答案解析1. D. 袁世凯解析:袁世凯是北洋政府的第一任大总统,他在1912年成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
第二节国民革命的兴起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军阀混战。
冯玉祥北京政变。
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孙中山逝世。
五卅惨案。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广东革命政府的两次东征。
国民政府的成立和国民革命军的组成.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通过讲述军阀混战和冯玉祥北京政变,使学生认识:由于一战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侵略和在帝国主义操纵下各派军阀的连年混战,使国家分裂,民不聊生,一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大革命,已成为中国社会中各阶层强烈的共同要求。
2、通过讲述孙中山北上和孙中山的逝世,使学生认识:孙中山北上,是他“一生最后阶段的一次英勇斗争。
他为挽救中国付出了毕生精力。
他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
3、通过讲述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使学生认识:席卷全国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统一,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成果,是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推动革命运动发展的具体表现。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讲述在五卅运动中各个阶级的表现,培养学用阶级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五卅运动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统一。
本课难点:冯玉祥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国共两党合作是建立在怎样的政治基础之上的?它决定了大革命的任务是什么?国共两党合作有何意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政治基础是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国民党的新三民主义基本吻合;国民革命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统一中国;合作的意义:①有利于共产党以合法的身份领导工农运动;壮大革命力量。
②国共合作建立的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
通过对前一课教材的复习性问答,把新旧历史知识联系起品以旧启新,有利于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①第二节国民革命的兴起(教师用投影仪打出下列阅读提纲.由学生根据提纲自习。
)1什么是北京政变?冯玉祥为什么会发动改变?政变后的措施什么?2国民会议运动的要求是什么?孙中山对这次运动有何影响?3为什么说五卅运动是大革命时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4列举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四件大事,并指出迅速统一和巩固的原因。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第三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第三节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国民革命的兴起(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1.中国共产党促成国共合作的努力:(1)西湖会议:1922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
会议决定在孙中山按照民主原则改组国民党的条件下,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国民党,以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2)中共三大(识记1)(按选择理解)1923年6月,三大在广州召开。
会议内容: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强调,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中共三大正确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有力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2.国民党方面: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政府、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于1923年元旦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强调革命必须依靠民众,表明他实现了从依靠地方军阀到依靠广大民众的转变。
1月26日,孙中山同苏俄政府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正式确立联俄政策。
孙中山还吸收共产党人参与国民党的改组工作。
3.国民党一大(识记2)及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形式(领会1)(按简答题理解)●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 以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为灵魂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2)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第五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第五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一、考点透析 1、本章主要考察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 北伐战争 ( “三 一八”惨案、北伐胜利进军、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大革命的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2、重点掌握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历史条件、合作方式及其原因、合作的实现过程及历史意义、合作 的破裂及其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事件和突出特点;北伐战争的历史条件和 胜利进军及其原因;大革命失败的历史过程及其原因、历史意义及经验教训。
二、历年真题展示 真题 考点 分数 11 年 12 年 —— —— 13 年 —— —— 14 年 ——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考点 5-1-1: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1、原因——①“打到军阀,除列强”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根本原因) ②中共“二七”惨案以及国民党力量有限(护法运动、二次革命、护工运动的失败) ③共产国际的支持 2、合作条件:党内合作 3、中国共产党三大 (1)时间:1923 年 (2)地点:广州 (3)内容: 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③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4)缺点:共产党没有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例 5-1-1】孙中山说:“国民党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血液。
”为此他采取的主 要措施是( ) 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A.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C.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答案】C第 1页 共 7 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寻求国共合作的理解能力。
孙中山在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深 深感到国民党内的人员过于复杂,应当改组。
1921 年桂林会唔后,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 的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孙中山逝世: ( 1925年3月12日)其 孙中山逝世: 1925年 12日 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 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
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 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 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 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 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 共同奋斗。 共同奋斗。 --孙中山总理遗嘱 --孙中山总理遗嘱 孙中山革命最早始于何时? (1)孙中山革命最早始于何时? 孙中山在遗嘱中重申了什么思想? (2)孙中山在遗嘱中重申了什么思想?
帝国主义 大资产阶级 镇压、分化、 镇压、分化、 中国人民的敌人 破坏
参与斗争后被迫 民族资产阶级 退出统一战线 坚持斗争 孤军奋战 工人阶级 有条件地停止罢工
两面性
彻底的革命性, 彻底的革命性, 是主力军
省港大罢工: 省港大罢工:
(1)起因: 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起因: (2)特点: 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特点: 时间最长、 (3)组织: 组织: 省港罢工委员会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广东革 命政府第一次东征 ②广东国民政府第二次东征 ③国民政府成立 ④国民政府实现了两广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 C、①②④③ 、 D、③①②④ 、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25年又出现了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25年又出现了工 人运动的高潮,这一“高潮” 人运动的高潮,这一“高潮”的本质特征是 A、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是运动的中心 上海、 B、建立了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 C、集中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D、民族资产阶级始终参加革命
二、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表现
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五卅运动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1、革命政府的两次东征(1925年) 起因、主力、结果、意义
2、国民政府的成立(1925年7月)
3、国民革命军的组建(1925年8月)
“新”
建立政治工作制度
国共合作实现后,国民大革命蓬勃兴起。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既是国共合作的结果, 又是大革命到来的基础。南北革命形势都为 即将到来的大革命高潮———北伐战争创造 了各种条件。
二、五卅运动
——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
1、原因:导火线、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2、过程:
顾正线事件——五卅惨案—— 上海人民的三罢斗争— 帝国主义列强的屠杀和破坏———全国各地人民支持上海 人民的三罢斗争(省港大罢工)
3、性质:中范国围共内产的党反领帝导爱的国以运工动人阶级为主体的全国 4、影响:
三、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条件、 方针、标志、意义。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 •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一、国民会议运动
1、背景:北京政变(1924年10月) 2、孙中山北上,发起国民会议运动(1924年11月) 3、孙中山逝世(1925年3月12日)
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同
革
志
命
仍
尚
须
未
努
成
力
功
(1866年——1925年)
爱一始 国生终 精追坚 神求持 ,真民 为理主 国,革 家不命 为断的 革进精 命步神 贡, 献与 毕时 生倶 精进 力的
精 神
参阅教材P129材料解析题中的材料,思考在五 卅运动中商人们的在三罢斗争中的表现如何?
第六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国 客观 民 原因 革 命 运 动 的 失 主观
原因
败
教训
中外反动势力 联合绞杀革命
帝国主义支持封建军阀 帝国主义公开干涉革命
国民党右派叛 变革命,国共 合作遭破坏
国民党右 派篡夺革 命领导权
指示
共产国际
帮助
党内合作:
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方式,指共产党以个人 身份加入国民党,在国民党这个组织内进行合作。
国民党因此演变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成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力量对比:国民党是第一大党,而中共力量较弱小。 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党内合作”方式是孙中山和国民党当时所能接受 的唯一合作方式
命
运
表 现
动
五卅运动为北伐 条 的
奠定群众基础 件 发
广东革命根据
展
地巩固和统一
北伐军 胜利进 军
工农运 动蓬勃 发展
三路北伐,消 灭吴、孙主力
国民政府迁到 武汉
继续北伐,占 郑州、徐州
上海工人三次 起义
湖南等地农民 运动发展迅猛
汉口、九江人 民收回英租界
P133 问答题参考答案
支持北洋军阀吴佩孚、张作霖, 联合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
比较项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都是“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
同
都是国民党义的革命纲领
都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具体内容
P123的表格
资产阶级的革命 工人阶级、农民阶
异 性质 纲领
级、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
上6-2国民大革命的兴起(课用)
B号召和领导了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号召和领导了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年针对袁世凯破坏责任内阁制, ※1913年针对袁世凯破坏责任内阁制,刺杀宋教仁 二 年针对袁世凯破坏责任内阁制 刺杀宋教仁—二 次革命 年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运动 ※1915年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国运动,《讨袁宣言》 年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国运动, 讨袁宣言》 ※1917——1918针对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集国 针对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集国 会——护法运动 护法运动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致力于国共两党合作,国民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致力于国共两党合作, 革命 年国民党一大, ※1924年国民党一大,阐发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 年国民党一大 阐发新三民主义, 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年北上, ※ 1924年北上,发表北上宣言,号召国民会议运动 年北上 发表北上宣言,
太原群众声援上海工人罢工
游行的上海市民
北京群众示威声援上海工人 广州各界声援五卅运动
中国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得到世界各国无产阶级 的支持.这是苏联工人高举"不许干涉中国" 的支持.这是苏联工人高举"不许干涉中国"的 横幅游行,支援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 横幅游行,支援中国人民反帝爱 武汉商界,代表大商人的汉口商会,代表 买办阶级的华商总会,对于沪案,斗争, 1,中国共产党积极组织"三罢 ,漠不关心 买办阶级的华商总会,对于沪案"斗争,担 . ,中国共产党积极组织"三罢" 漠不关心. 工学界的代表去和他们接洽,前后总不下一, 工学界的代表去和他们接洽,前后总不下一, 任反帝斗争的主要领导任务; 任反帝斗争的主要领导任务;无产阶级斗争 二十次,然而没有一次不是以闭门羹相向的. 最坚决, 二十次,然而没有一次不是以闭门羹相向的. 最坚决,最彻底 这还不算,当武汉学生要武昌商界罢市, 这还不算,当武汉学生要武昌商界罢市,和汉 2,民族资产阶级在运动中两面性(革命性, ,民族资产阶级在运动中两面性(革命性, 口工人预备游行的时候, 口工人预备游行的时候,汉口总商会的会长竟 妥协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妥协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连夜跑到萧耀南那里去, 连夜跑到萧耀南那里去,说这次运动完全是过 激派在内煽动,请督办及早解决. 激派在内煽动,请督办及早解决. 3,大资产阶级从一开始就持反对态度,站 ,大资产阶级从一开始就持反对态度, 在革命的对立面, 在革命的对立面,破坏革命 思考:五卅运动中,各个阶级不同表现? 思考:五卅运动中,各个阶级不同表现?
第二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四、五卅运动
1.原因: 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其镇压政策。 (2)中共的领导和推动。 (3)革命统一战线的影响。 (4)直接原因: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的五卅惨案。 2. 概况:上海开展了“三罢”斗争;6月,香港、广州开 概况 始了省港罢工。 (省港罢工是五卅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运动的性质:是中共领导的由工人阶级发动的、全 运动的性质 国范围参加的广泛的反帝爱国运动。 4.斗争形式:从工人扩展到各阶层人民——“三罢斗争”。 斗争形式
政治条件: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 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组织条件: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党 改组成为四个革命阶级的联盟 军事条件:黄埔军校成立,开始有了自 己的革命武装,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第二节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大革命兴起和初期阶段的特征:国民党一大到北伐 战争前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为大革命兴起和初期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形势的突出特点是:国民革命运 动篷勃开展,各派政治势力登上历史舞台,展开了 初步活动,如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 上,国民会议运动开展,使北方革命形势一度高涨; 以五卅运动为标志,掀起了全国反帝斗争的高潮, 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以沉重打击;通过两次东征, 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运动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 (1)大资产阶级:单独退出罢市,破坏五卅运动。 (2)民族资产阶级:被迫退出反帝统一战线。 (3)工人阶级:积极参加反帝斗争。 斗争实践证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动摇性;帝 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中 国 的无产阶级最具有革命性。 意义: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以前所未有的打击, 5.意义 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高三历史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1)条件:①中共在二七罢工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必要性)。
②国民党是比较真正的民主派,孙中山欢迎中共与其合作(可能性)。
③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与国民党合作(重要外因)。
(2)方针:①国民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共合作,改组国民党。
②共产党:召开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合作方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4)局限:没有提出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2.国民党"一大"时间:1924年初。
地点:广州;议题:国民党改组问题内容:提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意义: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
3.国民革命的兴起主要表现时间:国民党一大后到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前基本特点: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开展,各派政治势力登上历史舞台,展开初步活动,他们所表现出的不同政治倾向,打上了鲜明的阶级烙印。
具体表现:①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国民会议运动开展,使北方的革命形势一度高涨。
②以五卅运动为标志,掀起了全国反帝斗争的高潮,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以沉重打击。
③通过两次东征,全歼了反动军阀陈炯明的叛军,统一了广东、广西,使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为后来的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准备了稳固的后方基地(基本线索)4.孙中山重大革命斗争及伟大精神孙中山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1、孙中山活动归纳①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兴中会、同盟会、三民主义、武装起义)②辛亥革命后,为维护共和制,与北洋军阀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国民革命的发展
冯玉祥
1925年2月第 1926年2月广 1926年3月 1925年10月 一次东征 东全省统一 两广统一 第二次东征
第一次东征胜利后, 广西 广东 广 1925年7月,革命政 州 府改组为国民政府, 同时所辖军队统编 两次东征和广东 为国民革命军。 根据地的巩固
梅县
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24年初)
3.1924年,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 指出要实现全国和平统一的条件 是 A.召开国民会议 B.与中共合作 C.实行三大政策 D.打倒封建军阀,赶走帝国主义
4.在上海制造五卅运动 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英国 法国 B.英国 美国 C.英国 日本 D.美国 日本
5.在五卅运动中成立的反 帝统一战线组织是 A.上海总工会 B.上海各界救国会 C.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D.上海各界联合会
6.比较全面地检验了民 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运 动是 A.五四运动 B.国民会议运动 C.五卅运动 D.省港大罢工
7、广东革命政府的两次东征最重 要的意义是 A、扩大了革命影响 B 、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奠定 了巩固的后方基础 C 、建立了革命政权和革命军队 D、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
8、1924年孙中山北上的目 的是 A、为参加国民议会 B、为改组国民党 C、为争取国内和平统一 D、为扩大国民革命成果
兴起(1924-1926)
高潮
1926-1927
革 命 统 一 战 线 建 立
北京政变(军阀分化)
工农运动高涨(群众基础)
北 伐 战 争
两次东征(根据地巩固)
1.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推翻的军阀是 A.奉系 B.直系 C.皖系 D.桂系
2、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的原 因有①受南方革命政府的影 响②要夺取北京政府的实权 ③与吴佩孚有很大的矛盾④ 支持祺瑞反对吴佩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第13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教训: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 命力量(——军队)
想一想:北伐战争失败的最深刻教训是: ( A ) A 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 B 共产党必须要有完整的革命纲领 C 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D 无产阶级必须警惕统一战线内的野心家
2、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大陆的统一。
张学良
东北易职
南京中山陵
一
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 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遗体葬在南京中山 陵。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
3、五卅运动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1925年5月30日
工人罢工支持五卅运动
南京路上五卅运动纪念碑
人民广场雕塑
上 海 举市 行市 反民 帝为 大五 会卅 惨 案
1925年5月30日,上海人民抗议日商杀害罢工工人,公共租界巡捕竟在南 京路向示威群众开枪,酿成五卅惨案,激起了五卅运动。驻广州沙面的英, 法军队为镇压响应五卅运动的省港大罢工,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沙 基惨案。消息传来,反帝风暴迅速席卷全国许多大城市。1926年7月,国 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兵锋直指武汉,南昌,上海等地。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
一、北伐的背景
1、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毁于战争的城镇
难民食观音土充饥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
1924 2、孙中山召开国民党一大,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大元帅府。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三 大”) 时间、地点: 1923年6月 广州 (1)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 内容: 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 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国民政府基本完成了中国大陆的统一。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不愧为 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
1、五卅运动是工人运动不断 发展的结果 2、导火线:日本帝国主义枪 杀中国工人 3、直接原因:五卅惨案 4、斗争方式 上海三罢斗争来自5、帝国主义对运动的破坏
6、结果:
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退出
中共改变罢工策略
7、性质:
五卅运动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 阶级发动的、全国人民参加的、广泛的 反帝爱国运动
8、海内外华人的持——省港 大罢工 9、历史意义:
以五卅运动为开端,在全国掀 起了大革命反帝爱国运动的高 潮 这次运动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 阀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为后来 的北伐战争和革命进一步发展 准备了群众基础
1、两次东征 时间 1925
起因 主力 结果 胜利原因
黄埔学生军 全歼陈炯明叛军
2、广东、广西的统一
二、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时间
1924、11、4
明确表示反对帝国 主义和封建军阀的 政治立场,阐明了 国民革命的目的
北上宣言
1894年在檀香山首创兴中会,揭开了中国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 1905年在日本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 同盟会,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1911年号召和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的号召和领导下,为维护民主共和 同北洋军阀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提出新三民主义,进一步阐述了反 帝反封建的主张,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促成了革命统一 战线的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致力于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 1924年发表《北上宣言》并号召开展国民会议运动。
3、国民政府的成立和国民革命 军的组建
1、帝国主义的支持与操纵、军 阀混战割据局面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授
提问: 提问: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
新
纲领的不同点说明了什么? 纲领的不同点说明了什么? 说明国共两党的阶级利益、 说明国共两党的阶级利益、奋斗目标都 不同.资产阶级有其革命局限性, 不同.资产阶级有其革命局限性,中共民 主革命纲领更具有彻底人民性、革命性. 主革命纲领更具有彻底人民性、革命性.
课
通过《 国 政治 ①通过《中 国国民党全 共 合作 国代表大会 国民党 宣言》②同 第 “一大” 宣言》 一大” 意共产党员 一 (1924) 以个人身份 加入国民党 次 合 标志国共合作实现 作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的 建立黄 实 军事 合作 埔军校 现
问答题
讲 国共两党为什么能实现合作? 国共两党为什么能实现合作?
讲
三 新
联俄
三 授 新 新 民
民族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民权为平民所有 联共 民权 建立各阶级联盟 节制资本平均地权 民生 关注工农生活状况 扶助 农工
课
讲
设问: 设问: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与新三民主义的比较 革命纲领有何异同? 革命纲领有何异同?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相同: 相同: 新三民主义
• 1、在二七罢工中,中共认识到 、在二七罢工中,中共认识到…… 授 • 2、中共建立统一战线的对象,首先考虑 、中共建立统一战线的对象, 的是国民党……三大确定合作方针。 三大确定合作方针。 的是国民党 三大确定合作方针 新 • 3、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 4、共产国际的促进。 、共产国际的促进。 课
第六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1924年1月__1927年7月15日)
讲
引言
授
新
一层: 一层:阐述大革命兴起的 背景。 背景。 二层: 二层:叙述中国共产党和 共产国际对大革命的推动。 共产国际对大革命的推动。
5.2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二)国民革命运动兴起(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国民革命起点)必要性:“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敌人,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①条件:可能性: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孙中山欢迎合作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1921年,马、孙桂林会晤,孙中山愿意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
②合作方针的确定: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不足: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③合作实现: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广州)召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国民党“一大”: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国民党的改组问题。
内容:通过《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⑤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⑥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原则区别新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纲领。
⑦黄埔军校的建立1924年5月,广州黄埔领导人: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黄埔教育的特点: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意义: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2)国民革命运动兴起①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政变直接原因:与军阀吴佩孚的矛盾尖锐政变:1924年,推翻了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改组部队为中华民国国民军,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和平统一中国的问题。
②孙中山北上与国民会议运动1924年冬,孙中山北上。
发表北上宣言,对内要消灭军阀,召开“国民会议”;对外要推翻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
高三历史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教学内容: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二、教学目的:掌握基本史实,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三、教学重难点: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和北伐战争四、主要教法:讨论,概述,提问五、教学过程(一)国民革命的兴起主要表现时间:国民党一大后到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前开初步活动,他们所表现出的不同政治倾向,具体表现: ①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国民会议运动开展,涨。
②以五卅运动为标志,掀起了全国反帝斗争的高潮,封建军阀以沉重打击。
备了稳固的后方基地(二)孙中山重大革命斗争及伟大精神 孙中山遗嘱:"等。
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1、孙中山活动归纳①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兴中会、同盟会、三民主义、武装起义)②辛亥革命后,为维护共和制,与北洋军阀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张勋复辟、护法运动)③适应时代潮流,促成国共合作,开创了大革命新局面。
(改组国民党、国共合作、开办黄埔军校)2、孙中山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方面:①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对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展开了一系列不妥协的斗争。
③晚年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毅然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
3、孙中山伟大斗争精神关于孙中山的伟大革命斗争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孙中山诞辰一百年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及人民日报社论中谈到:①孙中山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权自由、民族幸福,不知疲倦地奋斗了一生。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须努力"正是他一生不断进取的写照,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任何外来威胁,内部分裂和暂时失败,都不能动摇他的革命意志。
他所说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2、(2010高考全国卷文综2)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 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 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 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3.(2011· 山东高考)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 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 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知识深化
74万人为他致祭,
30万人为他送灵。
孙中山一生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2011年10月,在纪念辛亥革命 一百周年大会上,胡锦涛说: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 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 大先驱。 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 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 奋,再接再厉”的誓言。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振兴 中华的宏愿,应该成为两岸同胞的共 同追求。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统一’ 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
高考命题规律
时间——没有时间就没有历史 阶段特征——历史也许类似, 但绝不会完全相同 通过史实来考阶段特征 因果关系——历史有自身发展的 理由和轨迹
原创题: 1、20世纪二十年代,莫斯科50万人示威游行, 并为中国工人募捐。在世界各地,有近100个国家和 地区的华侨举行集会和发起募捐,日本30多个工人 团体集会支持中国工人,英国工人积极行动,阻止 军火运往中国。他们的活动是为了支持中国的哪一 个事件? A、五四运动 B、五卅运动 C、北伐战争 D、一二九运动
知识深化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大革命继续向前发展。 说明了什么? 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党创立和新国民革命时期
一、党的一大、二大完成了党的创建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第二次全国 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对中国经济政 治状况的分析,揭示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 建性质。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但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 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 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 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完成了党的纲领建 设。党的二大还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章程,并确 认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在紧急关头,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 中共五大在武汉举行。大会未能对局势做出 正确分析,导致了对当时还没有公开反共的 汪精卫一派的右倾迁就政策,未能在危急关 头为全党指明方向。7月15日,汪精卫正式同 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 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最后失败。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1924年至1927年,中国发生了一场以推翻 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 动,通常称为“大革命”或“国民革命”。中国共 产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认识到建立广泛的 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并决定联合孙中山领导的 中国国民党。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 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立了党的革命统一战 线策略,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实现国共合作。三大还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加 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 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 举行。孙中山在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 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民权主义强调民 主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则以“平均地 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新三民主义同中国 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成为第一次国 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实际确立了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国民党一大的成功,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国民革命的兴起
第六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兴起【知识体系】一、历史背景:1、国际方面: 2、国内方面: “ ”成为人民 的共同愿望。
二、表现1、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⑴导火线:冯玉祥发动 ①原因:朴素爱国思想;军阀的内讧(主要)②性质:是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武装政变,是北洋军阀走向分化的内在表现③影响:直接导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系的溃败,推动北方革命形势的发展。
⑵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对内 ,对外 。
要求 。
⑶中共对孙中山的支持: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召开国民会议运动内容:对内 ;对外 。
⑷孙中山的逝世:①时间: ②孙中山的活动及评价(见知识联系)2、五卅反帝爱国运动⑴时间、地点: ⑵直接原因: ⑶领导机构: ⑷性质: 领导的, 发动的, 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
⑸结果:面对帝国主义的高压政策,大资产阶级单独退出运动,民族资产阶级被迫退出,工人阶级为保存实力而停止了罢工。
⑹高潮: ⑺意义:是大革命时期 的高潮,给 和 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为后来北伐战争准备了 基础。
3、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两次东征 ⑴时间及对象: ⑵主力: ⑶特点:得到 的支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⑷意义:小结: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为大革命高潮——北伐战争进行作好政治准备....;黄埔军校与国民革命军的创办作好军事准备....;五卅运动等反帝爱国运动高涨作好群众基础....;两广统一以及国民政府建立作好牢固根据地...基础..。
北伐战争的时机成熟了。
【重点难点】1、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在“五卅运动”中的表现及反映的实质性问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阶级举行罢工,并同学生、商人成立统一战线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后期,工人阶级在困境中仍在孤军奋战,并取得了一些胜利成果。
因此,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彻底的革命性。
(2)民族资产阶级初期参加了反帝爱国运动,后期民族资产阶级退出了统一战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愧为 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
原因: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与北洋 军阀勾结共同压迫中国人民. ②直接原因:五卅惨案
五 卅 运 动 宣 传 画
经过
• 两个典型 • ①上海人民反帝爱国斗争:
领导:中共 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要求:废约、惩凶、赔偿、撤军 经过:三罢 大资产阶级退出
民族资产阶级退出
结果:工人阶级有条件的停止罢工
②省港大罢工(影响最大)
背景:支持上海人民反帝爱国斗争 组织:省港罢工委员会 经过:坚持16个月 影响: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 一次,沉重打击英国殖民者.
省港大罢工及其领导人:苏 兆征
性质
五卅运动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发动的、 全国人民参加的、广泛的反帝爱国运动
历史意义:
以五卅运动为开端,在全国掀起了大革 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 这次运动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 阀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为后来 的北伐战争和革命进一步发展 准备了群众基础
北上宣言
1894年在檀香山首创兴中会,揭开了中国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 1905年在日本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 同盟会,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1911年号召和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的号召和领导下,为维护民主共和 同北洋军阀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提出新三民主义,进一步阐述了反 帝反封建的主张,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促成了革命统一 战线的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致力于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 1924年发表《北上宣言》并号召开展国民会议运动。
①国共两党的合作 ②工农的支持 ③黄埔学生军英勇作战 ④正义性
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主义和 封建军阀,有利于广州国民政府的 成立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消灭了 广东的军阀陈炯明,巩固了广东革 命根据地;锻炼了军队,针强了中国 人民反帝反封斗争的信心,为国民 革命军出师北伐奠定了基础
该运动中,工人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 对待革命的态度如何?
原因是什么?
阶级 工人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大资产阶级
表现
始终参加 中坚力量 压迫最深 革命性最 彻底
被迫退出
拒绝参加 破坏革命 和帝国主义 利益一致
原因
革命性 软弱性
⑴两次东征
时间 起因 主力 结果
原因
1925 黄埔学生军 全歼陈炯明叛军
影响:
• A、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 B、推动了北方革命形势的发展,对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积 极影响。
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表现)
1. 孙中山北上和国民议会运动
2、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
3.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1. 孙中山北上和国民议会运动
时间
1924、11、4
明确表示反对帝国 主义和封建军阀的 政治立场,阐明了 国民革命的目的
一.
国民革命兴起的背景
பைடு நூலகம்
必然性:外部(帝国主义) :战后,列强卷土 重来, 加 紧掠夺中国 内部 (军阀): 军阀混战,镇压革命 可能 性 : 领导力量:国共合作实现,革命统一 战线 建立 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打倒列强,除军阀”
有利形势:冯发动北京政变,邀 孙中山北上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爱国 发动政变原因: 军阀内讧 (同吴矛盾) 性质:进步的武装政变,是北 洋军阀内部走向分化的表现 过程: (1924)中华民国国民军 (1924、10、25)电请孙中 山北上共商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