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沪科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49585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d.png)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时间:60分钟分值:70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产生的;它是通过传播到同学们的耳朵里的。
2.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钟罩内,将钟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去,听到的铃声(选填“逐渐增强”、“逐渐减弱”或“不变”),这说明声音的传递需要;航天员们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其原因是声音。
3.在河南省博物院的古乐演奏大厅里,乐师们用“曾侯乙编钟(如图)”为听众们带来了穿越千年的视听盛宴。
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同一个编钟的同一位置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4.夏天的夜晚,小明的爸爸对他说:“听,这是蟋蟀在叫,别说话,小心吓走它。
”爸爸通过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分辨蟋蟀叫声;“别说话”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5.吹奏竖笛时,笛声是由(选填“笛子”或“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按住不同的笛孔,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会改变。
正在学习中的小明为了避免被笛声打扰而关紧门窗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6.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均选填“信息”或“能量”)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得0分)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能区分蛙声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8.如图所示的是医生检查身体用的听诊器,做成该形状的目的是()A.增大声音的音调B.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美观,对声音没有影响9.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音调B.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改变声音的音色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就可以传入听众的耳朵D.小提琴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10.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B.教学楼走道的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路的C.城市居民区附近的道路“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11.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解释错误..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音调越高传播得越远C.“闻其声知其人”——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回声12.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的标志。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58ffe390c69ec3d4bb75ce.png)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
如图1所示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
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并发出“啊”的声音,这是利用了 ()图1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2.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 m/s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消失C.利用回声测距原理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D.只要物体振动发声,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高B.“引吭高歌”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大D.“闻其声知其人”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不同4.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D.晚八点半以后禁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5.同学们在操场上用嘹亮的歌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
演唱过程中涉及的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B.唱歌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歌声传得越远C.“歌声嘹亮”指的是音调高D.老师能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名同学在唱歌6.下列实例中,利用了次声的是 ()A.蝙蝠利用声波定位B.用声呐探测海深C.用B超做体检D.预测地震和台风7.如图2所示,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所示,经对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2A.甲的响度大于乙的响度B.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C.甲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8.关于如图3所示四个情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图3A.图甲:正在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图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响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图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图丁:8个相同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9.如图4所示,用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
第三章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6ca23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6.png)
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是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声音C.只要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不在真振动D.物体振动停止,有可能还在发声2.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C.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3.下列人耳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正确的是()A.声音→听觉神经→鼓膜→大脑B.声音→听觉神经→大脑→鼓膜C.声音→鼓膜→听觉神经→大脑D.声音→大脑→鼓膜→听觉神经4.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密闭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抽去时,将会发生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B.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C.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D.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5.下列物质中,声音在其中进行传播时速度最快的是()A.接近真空B.空气C.海水D.钢铁6.如图所示,琴师在使用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下列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旋转琴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B.旋转琴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C.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D.换一根更细一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响度7.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工厂四周植树D.高速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8.在2022年北京冬奥开幕式上,小学生朱德思用小号嘹亮的吹响了《我和我的祖国》。
收听广播的人分辨出小号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9.戴口罩是防止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当你戴上口罩与人交谈时,需提高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10.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
如图,从“阻断噪声传播”方面控制噪声的是()A.学校、医院附近设有禁止鸣笛标志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C.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D.纺织工人在车间戴耳机11.随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的出现,指纹识别手机越来越普及。
[精选]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沪科版资料
![[精选]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沪科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132e7157fd5360cba1adbfd.png)
第三章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A.十七大的会堂里的人听到报告者精彩的报告B.上物理课时,同学们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优美的歌声C.夜深人静正要入睡时,听到楼上传来的钢琴声D.在图书馆阅览室内学习的同学听到别人的絮絮细语声2. 高速公路边安装的隔声墙,目的是为了减弱车辆噪声两侧居民的干扰。
这种人性化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3.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4. 电影院的墙壁上都被装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C.增大声音的频率 D.增强响度5. 将一把刻度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轻拨与重拨刻度尺,则刻度尺发出声音不同。
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两次均轻拨刻度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则发出声音也不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前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C.前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D.前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6. 操场上,体育老师的口令近处同学听到了,而远处的同学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远处同学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小7. 图1所示是学校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
在不损坏公物的前提下,一个同学用一根木棍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B A的是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响度8. 以下有关声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A.鸽子靠次声波导航 B.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C.月球上两宇航员利用声波进行面对面交流 D.90 dB是学生学习的理想环境9. 归纳所给信息可知()信息a:贝多芬失聪后,用硬棒的一端抵住钢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间,来感受声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 测验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 测验题](https://img.taocdn.com/s3/m/d7eeedd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4.png)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测验题第三章《声的世界》测验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
2.一些人对声现象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声音传播快慢在各介质中都相同。
B。
空气是一种传播声音的介质。
C。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D。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演奏二胡时,弦在振动。
B。
鸟鸣是靠鸣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C。
收音机发声时,喇叭在振动。
D。
宇航员在月球上声带不能振动,所以不能发声。
4.下列几种现象中,可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A。
用光将鱼吸引到网内。
B。
鱼被岸上说话的声音吓走。
C。
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D。
波浪拍击海岸发出的轰鸣声。
5.___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传播方向。
6.下面形容声音的“高”,指音调的是:A。
引吭高歌。
B。
高声喧哗。
C。
这首歌声音太高,唱不上去。
D。
听不见,声音高些。
7.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请校乐队的小提琴手___给同学们演奏了一首曲子,并请同学听粗琴弦与细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高。
B。
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低。
C。
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细琴弦的一样高。
D。
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
8.狗、猫能听到人不能听到的声音,原因是:A。
狗、猫的耳朵比人更灵敏。
B。
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
C。
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
D。
狗、猫的耳廓能转动。
9.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质,以下做法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是:A。
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B。
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铁块。
C。
瓦匠用瓦刀敲打砖。
D。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0189017168884868762d675.png)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是用小锤敲击同一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一次重敲,一次轻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敲时音调高,甲图是重敲时的声波图B.轻敲时响度大,两次敲击音色相同C.甲的响度比乙的大,甲的音调也比乙的高D.两次音调、音色都相同,乙图是轻敲时声波图2.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B.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C.“低声细语”中的“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D.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4.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解释错误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音调越高传播得越远C.“闻其声知其人”一一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回声5.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吉它发出的琴声来自琴弦的振动B.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C.岳阳开展的“禁炮”行动,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测距6.下出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声呐,可以测绘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B.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C.“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快D.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7.端午节期间,我省多地举行了赛龙舟活动,比赛中队员们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用力向前划桨,场面非常热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单元检测(带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单元检测(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360d4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6.png)
《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C.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D.小溪流水的“哗哗”声2. 如图所示的是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
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正确的是()(第2题)A.声音变成了超声波B.圜丘上装有扩音器C.建筑师利用了声音的折射原理D.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得到了加强3. 声音在均匀的空气里传播的过程中()A.声速逐渐减小B.频率逐渐减小C.响度逐渐减小D.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4. 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弓毛和弦摩擦发出声音,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B.将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为摩擦外弦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张紧度5. 音乐课上,音乐老师播放一段音乐后,请同学们说出该音乐是由哪一种乐器演奏的。
这主要是在训练同学们对乐器的鉴别能力,其依据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6. 下列声音波形图中,与其他图形表示的响度不同的是()7. 如图所示的是楼梯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第7题)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色和响度8. 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是控制噪声的三种措施,下列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B.高架桥两侧的塑料板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9. 如图所示的是端午节赛龙舟的情景,选手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9题)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选手通过响度来辨别鼓声C.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鼓声的音调高D.鼓手在耳朵里塞上棉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 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2b296349649b6649d74764.png)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音色一定不同B.音调一定不同C.响度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2.(内江中考)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轻轻敲击杯子时,两个杯子就会发出相同的声音。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不能发出声音B.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能发出声音,产生了共鸣C.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甲杯的音调较低D.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乙杯的音调较低3.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锁——声纹锁。
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
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4.(2012·盐城中考)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戴上耳罩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5.(潍坊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越洪亮,在空气中传播得就越快B.超声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C.女生发出的声音比男生发出的声音传播得快D.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6.(黄冈中考)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
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递了能量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7.(成都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人们有几句顺口溜说得好:“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某些动物能感觉到地震之前发出的次声波,而人耳却听不见,这主要是因为( )A.次声波的响度小于0dBB.次声波的响度大于0dBC.次声波的声源振动频率低于20HzD.次声波的声源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9分)9.(梧州中考)“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其中的钟声是从寒山寺发出,通过传到客船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356f71a90c69ec3d4bb750f.png)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2.下列声现象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的是( )图13.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B.动听的音乐肯定不是噪声C.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小声说笑就可以没有噪声了D.只要不超过90 dB就不是噪声4.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2所示禁止鸣笛的标志。
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5.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产生6.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
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C.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7.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B.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8.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图3A.图甲: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图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响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图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图丁: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10.伯牙子期是一个讲述知音难求的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卷-沪科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卷-沪科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c7050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e.png)
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卷-沪科版(含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人们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是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太慢,发出的声音低于人的听觉范围,属于__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3.在皖北地区很流行传统儿童游戏“摸瞎”,如图所示,蒙着眼的小朋友根据声音判断是哪位小朋友以及他的位置。
蒙着眼睛的小明同学能根据声音的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判断出其他小朋友与他距离的远近。
4.进入21世纪,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汽车也悄然进入了千家万户。
我们听见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是通过________传来的。
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等单位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禁止鸣笛是在________处控制噪声的。
5.为做好新冠肺炎及其病毒变异防疫工作,某学校利用晨会时间开展了防疫知识的宣传,提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讲卫生、勤洗手、少聚集”。
同学们听到领导讲话的声音是由于人的声带发生____________产生的,且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填“能量”或“信息”)。
6.在2021年央视春晚上,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通过云传播的方式为中国观众演唱了歌曲《我的太阳》,其中“男高音”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填声音特性名称)。
7.多普勒效应指出,波在波源移向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高,而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低。
我们日常所说的声音就是一种波。
若火车的鸣笛离我们越来越远时,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变________(填“高”或“低”)。
8.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
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__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这里声音加强的是________(填“响度”或“音调”)。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d6bfa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1.png)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唐代诗人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中的“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用明朗奇丽的基调和丰富奇妙的想象,把战士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
其中笛声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2.“大器之弦音,醉人美如画”是网友对某品牌高保真音响的评价,所谓“高保真”是指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高保真”是指通过音响播放的声音与原声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相似。
3.手碟是一种打击乐器(如图),由两名瑞士人所创,可以说是现如今最年轻的乐器,因其独特纯净空灵的声音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演奏时用手击打不同部位,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手碟的声音很空灵,它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乐音。
(第3题)4.现代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一种叫做“水母耳”的海上警报器,用来接收________声波,从而预报海上风暴;科研人员还设计制造了一种模仿蝙蝠的声波发射器,放在农田或粮仓里播放,老鼠听到后就惊恐不安,纷纷逃遁,甚至发疯相残,人却不受影响,这是因为其发声频率高于________Hz,人耳感觉不到。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一诗句中,人的脚步声引起狗叫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的仪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6.下面为防止噪声污染的图片,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图________,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的是________图,剩余的图是在____________减弱噪声的。
7.小明在手机上安装了变声软件,可将录入的声音以“正常”“男声”“女声”“小孩声”等模式播放出来,他将爸爸的声音首先用“正常”模式播放,再以“小孩声”模式播放,则手机发声元件的振动____________(填“频率变高”或“振幅变大”)。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5225115901020207409cc1.png)
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在节假日和庆典活动中,我们经常使用气球,一不小心有的气球会突然破裂发出“啪”的响声,这响声是因为气球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引起周围的急速振动所产生的。
请你再说出一个我们周围产生声音的物体:.图1图22.如图1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实验中,纸屑、塑料球、水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声源产生的。
有资料显示,每经过一块100 m宽的林带,噪声可降低20~25 dB,某市为了创办省运会,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城市绿化率达到了45%,这是在(选填“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或“噪声的吸收”)环节防止噪声。
4.如图2所示,椭球形凹面镜反射产生的冲击声波集中到胆结石上,能将结石粉碎,此现象表明声音具有。
人们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声音通过传播进入耳道,引起鼓膜振动,传给大脑产生听觉。
5.如图3,在几个相同的瓶子中,装有深度不同的水。
当用筷子从左向右依次敲击各个瓶口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_是不同的,并且是逐渐变_____。
如果用嘴从左向右依次向瓶口吹气,则音调逐渐变。
36.图4中分别用来演示声音的三种特征。
其中①是用来说明声音的,②是用来说明声音的,③是用来说明声音的。
图4二、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7. 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能辨别主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量8.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海洋里,歌声、风声、汽车喇叭声…….这些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性,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检测器是测定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9.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这是由于()A.山谷中有磁场,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B.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C.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耳中D.山谷中有不同的声音传播介质,使喊声以不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10.为了安全,有些轿车装有倒车雷达,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章 声的世界(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章 声的世界(word版,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8ce7cad1f34693daef3ec7.png)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 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B.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C.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2. 站在教室里上课的老师听不到自己的回声,其主要原因是A. 老师讲话声音不够大B. 教室里有学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吸收C. 讲台离墙太近,原音和回声混在一起D. 教室窗户是打开的,没有障碍物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 航天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4. 在电影院里,为了更好地体现影片的效果,人们往往在剧场的各个方位都装有大大小小的音箱,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A. 使观众听到的声音响一些B. 使电影院里各个座位上的观众都能听到声音C. 使观众听到的声音更清楚些D. 利用双耳效应,让观众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产生立体声的效果5. “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 音色音调B. 音色响度C. 音调响度D. 音色音调响度6. 如图所描述的声音具有的共同点是A. 声音的音调是相同的B. 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C. 都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D. 都是噪音7.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B. 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C. 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 大象能听到超声波8. 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频率B. 振幅C. 节奏D. 音色9. 如图所示,把相同的几只瓶子灌入高度不同的水,拿筷子用相同的力量敲打它们时,可听到不同的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声音的响度不同B. 声音的音色不同C. 声音的音调不同D. 振幅不同10. 关于听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一定是相同的B.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C.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一定是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D.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有关11. 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e50bf0b52acfc788ebc916.png)
第三章 声的世界一、选择题1.妈妈买瓷碗经常把两只瓷碗轻轻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瓷碗利害主假如依据声音的( )A.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音.量2.环保型住所多半使用双层中空玻璃代替传统玻璃窗中的单层玻璃,这样做的利处是( ) A.拥有更强的安全性 B.拥有更强的拉伸性 C.拥有更强的透光性 D.拥有更优秀的隔音性3.因为部分中国旅客就餐时大声说话,影响其余人,一些欧洲国家辟出特意餐厅供中国人就餐 .这里大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哪一特点?( )A.音调B 振.幅C 响.度D 频.率4.诗句“不敢大声语,惊恐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A.频次高B.音色好C.速度快D.响度大5.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方法中可行的是()经过科学研究,使全部声源都不发生振动将全部噪声源都隔绝在真空容器中,以防止噪声传出在穿过住所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种树木花草 规定建筑工地上不一样意使用大型机械6.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荒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色B 响.度C 音.调D 频.率7.广场舞是中国大妈特别喜爱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所楼歇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两方的利益都获得尊敬,和睦相处,你以为采纳下边哪一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住所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严禁广场舞活动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住所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8.以下对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真空中声音流传得最快B.声源振动的频次影响声音的响度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假如依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植树造林可减弱噪声9.(2015?常州)如下图,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一样.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研究()A.声音产生的原由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解频次的关系D.声音的流传能否需要时间10.对于如下图的四个情形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达能量不可以听到真空罩中闹铃声,说明声波的流传需要介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8个同样玻璃瓶装不一样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作声音的音色不一样11.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因为()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次,使音调变高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别,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12.北岳恒山是我国有名的五岳之一,位与山西浑源县境内.小明暑期旅游到了这里,对着远处的高峰大叫“”)一声我来了,不久山谷中传来了回声,对于小明的原声和回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原声和回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原.声和回声不需要介质也能流传C.原声和回声的振动频次不一样D.原声和回声的流传速度同样二、填空题13.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念书声,声声动听”表示声音能够在________中流传;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能够依据声音的________不一样来加以鉴别.14.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下图的现象,这现象说了然声音是因为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能听见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能够在________中流传。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5a291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d.png)
图3 《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如图1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声音产生的原因B .决定音调的因素C .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3.如图3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
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速度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 .声音只能传递信息D .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5.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B. 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6. 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7. 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A. 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8.如图4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五篇范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38211f5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4.png)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五篇范例)第一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座号一、单项选择题(共22小题,每题2分,共44分)1.如图1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2.如图2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
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声音传播的条件;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图1图23.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A.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 D.月球上是真空环境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B.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上课时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教室太小,不会产生回声D.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必须用无线电交谈5.欣赏南音时,我们能分辨出二胡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某个特性来判断的,该特性是()A.响度 B.音色 C.音量 D.音调 6.看电视时,调节音量的大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7.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能辨别主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8.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9.要使二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低可采用的办法是()A、拉紧弦线B、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C、用更大的力弹弦D、缩短发音部分弦的长10.在一些公共场合,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听清楚讲话人的声音,常用扩音设备,关于扩音设备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变音调B.改变响度C.改变音色D.改变频率1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来辨别某人的声音的()A.响度B.频率C.音调D.音色12.下图3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图313、下面做法中不利于控制噪声的是()A、在学校附近建造发动机修理厂B、市区严禁放鞭炮C、强声源旁设置隔音板D、医院周围不准交通车鸣笛14.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 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 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63cb1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6.png)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3小题)1.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2.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在学校周围植树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3.在2018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4.如图所示,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振幅 B.音色C.响度 D.音调5.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
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6.中央电视台“开门大吉”节目里常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主要是模仿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7.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A.mm B.cm C.dm D.dB8.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9.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A B C DA.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B.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C.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D.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10.端午节期间,我省多地举行了赛龙舟活动,比赛中队员们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用力向前划桨,场面非常热闹。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a82c028bd63186bdebbc31.png)
沪科版八年级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小提琴是靠琴弦的________发声的;人是靠声带的________发生的。
这些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
2、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传播的;人潜入水中时,仍能听到岸上人的说话声,这说明________也能传声;人隔着枕头,能听到钟表的“嘀哒”声,这说明________同样也能传声。
3、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当他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那么他实际上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了运动员的成绩________s。
(设气温为15℃)4、乐音的三要素除了________、________外,反映声音的品质的要素之一为_________,又叫________。
养花人挑选新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
它是根据声音三个特征中的_________来进行判断的。
5、若声音在高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30m/s,某架飞机的速度为1000km/h,这架飞机的速度_________超过声速。
(填“有”或“没有”)6、人的听觉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也就是说,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是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的。
7、我们知道,“在雷雨天,先看到闪电,然后听到雷声。
”对此,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一个什么样的物理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________停止,锣声消失。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若不使用无线电装置,即使相距很近也无法交谈,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04年11月28日7时20分,山西省铜川矿物局陈家山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部分被困矿工敲击铁管获得救助,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以下不属于
...噪声的是()
A.十七大的会堂里的人听到报告者精彩的报告
B.上物理课时,同学们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优美的歌声
C.夜深人静正要入睡时,听到楼上传来的钢琴声
D.在图书馆阅览室内学习的同学听到别人的絮絮细语声
2. 高速公路边安装的隔声墙,目的是为了减弱车辆噪声两侧居民的干扰。
这种人性化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3.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4. 电影院的墙壁上都被装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
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
C.增大声音的频率 D.增强响度
5. 将一把刻度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轻拨与重拨刻度尺,则刻度尺发出声音不同。
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两次均轻拨刻度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则发出声音也不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前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前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前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6. 操场上,体育老师的口令近处同学听到了,而远处的同学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A.远处同学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7. 图1所示是学校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 到B 是长短不同
的铁护栏。
在不损坏公物的前提下,一个同学用一根木棍迅
速从B 到A 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音色和响度
8. 以下有关声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鸽子靠次声波导航
B .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
C .月球上两宇航员利用声波进行面对面交流
D .90 dB 是学生学习的理想环境
9. 归纳所给信息可知( )
信息a :贝多芬失聪后,用硬棒的一端抵住钢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间,来感受声音。
信息b :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俯身贴地,可听到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能及早发现猎物。
A .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 .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C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效果好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1. 电锯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方便。
然而,电锯切割木料时锯齿与木料不断地撞击会发出恼人的噪声,当这种撞击的频率由快变慢时,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选填“高”或“低”)。
怎样才能减少这种噪声的影响呢?请提出一种可行的办法: 。
B A 图1
图2
12. 图2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此时噪声分贝数为,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
(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13. 放爆竹时,常会使附近汽车的防盗报警声响起,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声音具有。
汽车的报警声对于熟睡中的人来说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
14.百米赛跑,用看到发令枪冒烟与听发令枪声两种方案计时,时间的误差是 s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5. 正常坐姿时写作业,我们能听到自己书写的声音。
如果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写字,你听到的书写声有什么不同吗?写下你的感受,并说明其中的物理道理:。
16.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
三、简答题(10分)
17. 在音箱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随着音乐的播放,烛焰会随音箱的振动而摇曳。
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
请你据此找出相关的声学知识。
(要求:至少写出两个)
18.人们在往水瓶里倒水时,往往通过听水的声音就能判断是否装满,你能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简单的解释吗?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9. 小华同学自制了如图3所示的乐器。
木板上A、B、C、D是四个凸起的位置,橡皮筋跨过凸起,固定在木板的两端。
演奏时,右手拔动橡皮筋,左手分别按住A、B、C、D处,便能听到美妙的乐音。
(1)自制乐器发出声音的响度控制方
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调控
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3
(2)自制乐器属于 ______________
(选填“管乐器”“弦乐器”或“打击乐器”),其音色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20. 为了减弱噪声,小明想将隔音墙的材料由棉布换成瓷瓦,小丽认为不妥。
他们由此引出一个探究课题:棉布与瓷瓦哪种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好些?
(1)请你根据他俩提出的探究课题,选择适当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并简要说明实验的步骤。
(2)为了减少噪声污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这样做(请写出2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12分)
21.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
22.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 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 s 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
23. 同学们已经知道,声呐不仅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而且探测过往的鱼群。
当然,如果需要,它还可以探测冰山或暗礁的存在。
(1)如果声呐发出的超声波信号遇到暗礁10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超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了多少路程?暗礁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假设这种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
(2)小明知道“嫦娥一号”卫星正在探测月球的消息后,他想把声呐也装到“嫦娥一号”卫星上,从而增加一种探测的手段。
你认为他的想法可行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A
5.C
6.D
7.A
8.B
9.C
二、填空题
10. 低;戴上防噪声耳罩
11. 59.1;响度;增大
12. 能量;噪声
13. 0.29
14. 听到的书写声比原来响了,说明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三、简答题
15.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或“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等,正确即可)
四、实验与探究题
16. (1)手拨动橡皮筋用力的大小;改变左手按住的位置,从而改变发生振动的橡皮筋的长度。
(2)弦乐器;发声体的材料
17.(1)方案一:找同样厚度的棉
布、瓷瓦各一块,找同样的纸制圆柱形
图1 图2
空心筒两个,如图1将棉布、两个纸制
圆柱形空心筒连接好。
一人对着一端开口处向里喊话,另一人在另一端开口处对准耳朵听。
将棉布换成瓷瓦,重复以上实验;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大小。
方案二:如图2,用同样厚的棉布、瓷瓦分别做成体积、形状完全相同的盒子,其中放入小闹钟(或其他能发声的物体)。
人在外面根据听到声音的大小判断哪一种物体隔音效果好。
(2)不在深夜开大音响;上课的时候不随便晃动桌椅发出声音。
(提示:合理即可)
五、综合应用题
18. (1)15000m;7500m
(2)不可行。
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