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子思想_游牧空间_关于非线性建筑参数化设计的访谈
太原茂业天地方案设计
3 结语
非线性 建筑不 是对 自然 简单 的模仿 , 而是人们 回归 自然情感 的表达手法之一 , 是建筑师对 自然理 解与情感 的表达 , 在我 国 , 非
标 准的 、 柔美 的特 征。 由此 可见 , 线性建 筑对 空 间 的处 理 手法 非
线性 建筑还处 在刚 刚起步 阶段 , 把非 线性科 学理论 、 践 与设计 实 已经不再是对点 、 、 线 面构成的模数化 空间 的追 求 , 统 的欧几里 方法和有机建筑 、 传 地域性建筑研究 相结合 , 将非线 性建筑 的研究 、 德 几何概念也 已经不再是主导建筑 空间唯一 的金钥匙 , 由于计算 发展 同我国尊重 自然 、 适应 自然 、 天人合一 传统哲 学思想相 结合 , 机参数化设计技 术 的支持 , 筑空 间 已经能够 以一 种非 欧 、 建 拓扑 探索 、 创造具有 中华 民族 传统 文化符 号 的非 线性 建筑 , 当代 建 是 的空 间姿态展 现 , 空间形 态也 已经 不再 是单一 的、 均质 的空 间语 筑师的职责所在 。 言, 呈现出多元化 、 杂化 的趋势 。非线 性建 筑模 糊 了面与 面之 复 间 的分 隔界限 , 整个 建筑 融为 一体 , 不再 是传 统意 义上 的六 面 围
合空 间 , 空间要素 之间关 系模 糊 了 , 间 中的各种 要素 可 以是连 空
参考文献 :
[ ] 徐卫 国. 子思想 , 1 褶 游牧 空间—— 关于非线性建 筑参数化设
计的访谈 [ ] 世界 建筑 ,0 9 8 :61 . J. 20 ( ) 1 — 7 续 的, 互穿插与渗透 的 , 相 墙面可 以是 部分楼 面的延伸 , 面也可 [ ] 熊 靓. 卫 国 与非 线性 建 筑 [ ] 中 国科 技 财 富 ,0 6 楼 2 徐 J. 20 以说是部分 墙面的拓展 , 一点是十分 重要 的, 这 因为 , 面的消解 界 ( 1 :. 1 )9 更适合 空间功能 的表达 , 面可 以随空 间功能 的需 要而 设置 , 界 不 [ ] 高 岩. 3 参数 化设计—— 更 高效 的设计技 术和技 法 [ ] 世 J. 同空 间形 态的差异替代 了建筑 内部 的装饰 , 界面 与功能直 接衔接 界 建 筑 ,0 8 5 :83 . 20 ( ) 2 -3
非线性建筑设计中的_找形_
1.2 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 d esign) 建筑的外部影响及内部要求可以看作 一个复杂系统,众多外部及内在因素的综 合作用决定设计结果。我们可以把各种影 响因素看成参变量(Parameter),并在对场 地及建筑性能(Performance)研究的基础上, 找到联结各个参变量的规则,进而建立参 数模型(Parametric Model),运用计算机技 术生成建筑体量、 空间或结构, 且可以通过 改变参变量的数值,获得多解性及动态性 的设计方案[3][4]。 1.3 非线性体(Non -lin ear Volume) 设计过程中各个参数按某种规则的集 合是一个动态稳定结构,设计结果只不过 是过程某阶段的动态结构形态的定格记录。 这一动态稳定结构的形态是建筑的外部影 响及内部要求共同作用这一复杂系统的写 照,必然反映出各个参变量之间游牧状 (Nomadic)的相互关联,因而其形态也会呈 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存在状态[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8087)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 收稿日期:2009 -06 -28
性, 从而保持三者之间的积极互动, 产生建 筑活力 。
[2]
建筑学报
等的客观规律, 寻找适当的数理方法, 在计 算机内建构描述各因素相互关系的数字图 解,并根据不同的设计条件生成形体。在 “找形”过程中,设计者的空间构思能力处 于辅助地位,而更为强调数字图解与建筑 设计需求在科学上和哲学上的联系,以及 整个设计过程的逻辑性;另一方面, 设计者 需要自行探索各因素关系的本质和特征, 并建立数字图解,生成多解结果。 3 建筑设计中的“找形” 在非线性建筑设计教学中, “找形”是 关键一步,也是教学的重点。2008 年清华 大学建筑学院三年级非线性设计 Studio 的 设计题目为 2008 北京奥运会信息亭,该信 息亭将被设置在奥运公园等场所,可四周 环行该信息亭,内部体积 200m3,信息提供 的方式包括人工咨询、电脑咨询、大屏幕 等。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或编写程序 “找形” 生成建筑雏形。 , 下面以此次非线性 设计 Studio 部分学生作品为例对 “找形” 过 程进行说明。 3.1 多代理生成 奥运赛场周围人员密集,处于过饱和 的状态,设计的目的便是如何在这种状态 下更高效的提供服务。整个找形过程是一 系列模拟和分析,通过 M E L 语言编程在 Maya 中实现。 找形过程由以下步骤组成: 1) 以拟建信息亭中心为圆心,设定半 径为20m的圆形场地作为建筑的影响范围, 并在此范围内使用随机函数生成点阵,以 代表在不同场地条件下人群的各种可能分 布 ; 2) 确定 3 个入口的方位,以使通过每 个入口的进入的人数相同,并由此确定大 屏幕位置; 3 ) 使用多代理系统( M u l t i - A g e n t System, M A S ) 的智能方法,以代理 ( Ag en t) 代表人和信息源,模拟人群的运 动。这里的多代理系统中借用了静电场中 电荷相互作用的模型来描述场地上的各种 力:广场上的人们如同正电荷, 互相排斥以 保持适当距离,与此同时他们又受到如负 电荷的信息源的吸引而向其运动。用 MEL 脚本语言编写的多代理系统程序模拟了人 们从四面走近信息亭,并进入其中获取信 息的过程; 4) 过程中发现单纯静电荷模型与人的
建筑中的“褶皱”观念--德勒兹与褶皱建筑
建筑中的“褶皱”观念--德勒兹与褶皱建筑庄鹏涛;周路平【摘要】In 1990’s, folding architecture was found based on Deleuze's concept of “fold”. Although, diverted and transformed in architecture discourse system, the first function of “fold” also rooted in the complicated discussion on “fold” by Deleuz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genealogy. Through the deep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n “fol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lding architecture are presented distinctly. The idea and inspiration obtained from the concept of “fold” shows foldi ng architecture’s spiritual intention and aesthetic features.%20世纪90年代褶皱建筑创生,其重要理据之一就是德勒兹的褶子概念。
虽然在建筑话语体系中经历了挪用和变形,但是从系谱学的角度来看,褶皱最初的动能,依然根植于德勒兹对“褶子”的复杂论述之中。
对于褶皱概念的深入分析和阐释,能够更为显白地说明褶皱建筑的特点,以及褶皱建筑从这个概念中所吸取到的观念和操作方面的给养,从而得以揭示褶皱建筑的精神旨趣和美学特征。
【期刊名称】《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5页(P81-85)【关键词】褶皱建筑;德勒兹;褶子【作者】庄鹏涛;周路平【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河南开封 475001;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河南开封 47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0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褶皱建筑方兴未艾.1993年Grey Lynn在《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 Profile)杂志做了一期特辑,集中讨论建筑的变化和新近的发展趋势,这一专辑的标题即为“建筑中的褶皱”(folding in architecture).自此,褶皱建筑(folding architecture)作为一种先锋建筑思潮开始流行.2004年重印的“建筑中的褶皱”专刊中,建筑史学家Mario Carpo对十年(1993~2003)褶皱建筑史做了一个完整的回顾.在他看来,褶皱建筑兴起于解构主义建筑之后,有其必然性,催其发生的原始动力,在于解构建筑破解了建筑学体系的完整性,将材料、结构、形式这些建筑元素打成了碎片,重新整合的任务势在必行,所以在德勒兹《褶子:莱布尼茨与巴洛克风格》一书的感召下,褶皱这种能够包含差异而又不损害差异的样式,得到了建筑学的认可.由此来看,褶皱建筑中的褶皱形式背后,隐含着哲学与建筑的对话,就像谈论居住伦理离不开海德格尔,谈论解构主义建筑离不开德里达一样,谈论褶皱建筑离不开德勒兹的“褶子”概念.1 从解构建筑到褶皱建筑正如苏姗娜·哈根所说:“德里达占据了1980年代,德勒兹和加塔利占据了1990年代,一些奇怪的、引人入胜的概念代表着德勒兹和加塔里自身的形象,比如拓扑学、形态学、生物学、地质学,以及多元性.现今,这些概念在建筑学知识分子之中广为流传.”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西方后现代建筑观念和美学,从德勒兹和加塔里那里获益很多,德勒兹的褶子概念甚至引发了从“解构建筑”向“褶皱建筑”过渡的潮流.可以说,德勒兹是继德里达之后,深刻影响了当代建筑景观的第二位法国思想家.与德里达的解构思想相关,80年代的解构主义建筑从根基上撼动了现代建筑传统,固定的空间—功能布局,严谨得有些死气沉沉的立体造型,最大化地利用空间等等这些包豪斯式的“国际风格”,在解构主义建筑潮流中失去了特权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对建筑中既定秩序或者结构的分解与重构,寻找建筑的独特语言和表现,重新引入无序和非稳定结构等概念.20世纪90年代,解构主义建筑思潮受到质疑,解构主义虽然在形式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不再以功能和效用为圭臬,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建筑的自律语言和样式,但是解构主义建筑将一切看作是形式的游戏,正如德里达的著名格言“文本之外别无他物”,为了追求解构的效应而过于强调形式化,完全排除了建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拒绝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对话和联接,使它成为一种纯粹的风格主义的“景观化”叙述.当人们渐渐适应这种“视觉奇观”,回过头来要寻找一种具有地域特色,具有亲和性的建筑时,解构主义建筑思潮注定要成为一种“孤独的诉说”. 20世纪90年代,德勒兹的褶子概念开始进入建筑话语,形成了以“褶皱建筑”为代表的先锋建筑思潮.与德里达的“解构”策略不同,德勒兹的“褶子”思想显然较为温和,它一方面强调展褶,消解一切稳固的模型,打破惯性的枷锁;另一方面,它还强调要再次折叠,形成新的关系,创造新的连接方式.作为取代“解构”的另一种思想资源,“褶皱”以可变的弯曲消解了“解构”的激进性,以内部与外部,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创造性联接取代了“解构”的孤立和零乱.正如在褶皱建筑的开创性之作,《建筑中的褶皱》(Folding in Architecture)一书中,Grey Lynn指出解构建筑依靠一种“矛盾和冲突的逻辑”操作,然而褶皱建筑却突显了“一种具有连通性的流动逻辑”.从解构主义建筑向褶皱建筑的转变,不只是喜好和趣味的变化,“解构”和“褶皱”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操作手法和建筑观念.解构主义建筑强调形式的断裂,褶皱建筑追寻异质性的连接和缝合,如 Grey Lynn所说“如果说褶皱在建筑之中产生了一种影响,这就是将互不相关的元素合并在一个新型的连续混杂物之中的能力.”与这种基本的构成观念转变同时发生的还有建筑物与知觉之间的关系的转变.解构主义建筑强调对立与冲突,通过断裂,形式上的变异,分割等手法,故意在建筑结构和周边环境、建筑的对称轴和水平垂直的正交线之间引发冲突,创造出一种紧张不安的感觉,扰乱知觉的习惯.正如解构一词“deconstruction”所示,它强调在建筑原型“construction”上的“de/分解/消解/打碎”.褶皱建筑同样强调变形和差异,强调建筑构形的复杂性和空间的生产,但是与解构主义建筑不同,它更强调连续和融通,创造建筑与地景之间的连续性,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的对话和贯通,这就使得褶皱建筑能够保存一种感觉的连续体,不再引发对立冲突的不安感.用Michael Speaks的话来说,褶皱建筑标志着“一种更为流动的、复杂的、异质的建筑实践的形式的发展——使建筑的实践能够足够柔软(supple),以至于能够借助外在于它的东西而组构自我,但是同时又具有足够的弹性,保留它们作为建筑物的连贯性.”2 褶子概念的内涵及其在建筑中的操作在分析褶皱建筑中褶皱的操作和应用之前,首先要明确褶子概念对于建筑话语的重要意义.褶子首先意味着一种无止尽的运动和变化,严格来说,褶子并不是一种样式,而是一种能够自我生发的有机生命组织,在不断地变化和成长,展褶(unfold)并不是褶皱的对立面,而是膨胀、成长,进化、发展.“折叠—展褶并不是简单意味着拉紧—放松,挛缩—膨胀,还意味着包裹—展开、退化—进化……简单地说,展开褶子即是增加、扩大;然而,打褶就是缩小、减退,进入一个世界的深处.但是,简单的量度变化可能不足以解释有机体和无机体、机器和弹力之间的差异,甚至会使人忘却我们不仅仅是从部分朝着或多或少、更大或更小的部分过渡,而且是从褶子向褶子过渡.”从生机论和活力论的层面来理解,褶子就是一种生成的本体论,它通过不断地分解、展开自己而成就自身.正如德勒兹所说不是存在包含着差异,而是因为差异才能存在,同时褶子也是一种差异的本体论,将差异寓于已身.用建筑学的话语来讲,褶皱意味着一系列纯粹的运动和变异,建筑要想获得这种流动性,就必须放弃直线和平面造型,转而朝向曲线和弧面,通过自身结构的内在调节,各个部分之间的细微差异化来表达这种纯粹的运动,以褶皱为理念的建筑将会抹去生硬的边角,代之以流体的弧面.建筑的整体规程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一种固定的几何形状的盒子造型,建筑本身成为生成的建筑,空间在褶皱建筑之中也变得灵动、多样化,恢复了自己的本性,方块形的空间是令人难人容忍的,因为它钳制了空间的生成和流动.褶皱建筑的最深刻意义也许在于,它不再以塑造空间为目的,而是随着空间自身的流动性而变化、发展,也即是说,建筑不再塑造空间,而是空间在呼唤建筑.其次,褶子还意味着内在与外在之间界限的消弭,不存在绝对的内在,也不存在绝对的外在,“内在(inside)就如外在(outside)的操作作用……内在性仅仅是外在的褶皱,就像船舶是大海的褶皱一样.”Russell West-Pavlov在《理论中的空间》(Space in Theory)中非常深入地分析了褶子消除内在与外在之区隔,如何创造性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褶子允许德勒兹将现实想象为表皮(reality as a surface),它避开了内部与外部.也即是说,一个褶皱的表皮,依据褶皱的本性,将能够时而向外折叠,时而向内折叠.事实上,在织物的正面,朝向某个方向的任何褶皱都将产生朝向另外一个方向的褶皱.通过这种方式,内在性与外在性往往是在同一个连续的织物中产生的.借助于这个隐喻,推翻自我与世界、内在自我与外在现实之间的老旧的二分法就成为了可能,因为褶子隐喻能够显明地表示出,如何构想一个拥有闭合的内在意识的个体,而不与周围的环境产生对立.”以此来理解空间,空间不再是纯粹的外延,展示历史故事的场所和舞台,一个虚空的容器,等待着被内容填满.相反,空间是一个流形连续体,它在保持自身的连续性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分化和变异,我们用“空间”所命名的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世界,正如上面所说内在性(主体)仅仅是空间(域外/世界)的褶皱.与世界创造了我们,同时我们也在创造世界相似,空间是我们存在的根基,只有占据一处空间,拥有形体,我们才得以存在,同时,我们也在生产空间.我们与世界/空间之间是一种互惠的关系.我们在世界之中生存也就意味着对于世界承担着责任,其原因特别简单,因为我们在世界之中生活,创造了这个世界,所以我们应当对此负有责任.如果把空间和世界看作是先于我们而存在的客观对象,那么,我们与空间与环境之间的互惠关系就被割裂了,同时也消解了我们应当承担的责任.所以,以褶子打通内部与外部空间之间的间隔,也就意味着重新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性,破除我们有能力控制和掌握自然这一假象,恢复我们与世界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在建筑的语境之中,考虑褶子,也就意味着要在我们平时所构想的“空间”概念和“空间”边界之中,引入另一种空间概念.空间作为一种“生成”,没有任何外在度量标准,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尊重空间自身的复杂性,不再把空间看作一种纯粹的操作对象,而是重新思考建筑框架与地理环境,建筑与场所,人工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褶子也意味着对于建筑自身的反思,建筑的内部空间不再是一种独立的、自生的空间,而是外部空间的内褶,建筑是外部空间的褶皱.褶皱建筑意味着放弃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之区隔,通过褶皱的拓扑变形,重新建立建筑形象和周边环境之间的亲和性,建立一种连续的和可逆的对话能够发生的场所.在传统建筑中,建筑与环境之间的交接是十分清晰的,二者很容易就能区分开来.而褶皱建筑则可以与周围的环境融会在一起,综合考虑周围的地表结构、景观、人工设施等因素构造出一种顺应周边环境韵律的连续变化的空间流,这样建筑空间似乎是从周围的环境中自然衍生的一样,不再强行介入周边的环境.对于建筑师这类以巨型的空间构型为操作对象的艺术家来说,褶子概念的吸引力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从观念层面来讲,褶子意味着打破内部与外部空间之间的区隔,再造一种富有活力的、生机论的、流动性的空间,以反对静止的、封闭的现代建筑的空间观念.“褶皱是思想的一般拓扑学……所有的内部空间都拓扑学地与外部空间相连接,且无视距离地衔接于活生生的当下(living present)之中.” 建筑物最基本的功能在于提供一个栖居的场所,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讲,它首先要求一个封闭的空间,用茅草、帐篷、石头或者砖块制造出一个人工的空间,形成一个与外部的开放空间不同的内部空间,这样一个内部的空间既是为了安全考虑,同时也意味着私密性,能够隔开别人的目光.以此为参照,除去纪念碑性质的建筑、公共集会的广场以及大型公共建筑之外所有的建筑第一条要求就是划分内与外之间的边界,无论是通过缓缓上升的台阶,高耸的墙面,还是通过单向透视的玻璃橱窗.褶子概念引入建筑领域之后,建筑物的内外空间之分首先遭受冲击,内在的空间不再是自足的,与其它的物质褶皱一样,它同样能够敞开,能够解除这种闭合性.这就意味着,建筑要消解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对立,打通内与外或者翻转内与外,将外在的自然引入内部的环境之中,经营一种自然的,不带有分隔性质的建筑.褶子概念要求建筑师重新思考形式与背景,生命与空间,建筑与地表之间的关系,在褶子的流动性、差异性、事件观等参照之下,建筑物的结构框架不再是一种区隔,不再是一种分离的措施,而是成为一种像细胞膜一样,能够渗透,能够让事物穿过的表皮(surface).其次是在操作的层面,褶子本身是一种拓扑学的思想形象,折叠、展褶和再折叠运用于建筑之中就是将建筑物的表皮看作是一种流动性的结构,不再像现代派建筑那样以垂直线和水平线的正交线作为建筑物的主要组织方式,建筑设计的手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弯曲、变形、拉伸、异质元素的接合、内外翻转取代了直线性,曲面取代了平面,开放的结构取代了闭合的空间.在拓扑学和流形几何的影响之下,加上数字技术和电脑虚拟成像技术的发展,褶皱、变形的效果能够借助于电脑程序和软件直接呈现为一种视觉形象,建筑师拥有了更为直观的方法去创造一种具有活力的、富于想象的空间.这既为设计阶段建筑物表皮的褶皱、变形提供了技术手段,同时,也为哲学观念和建筑设计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条件,一种自上而下,由概念主导的建筑成为设计师创造的崭新的空间形象,再造地理环境与建筑、身体与自然之间的亲合性的重要方法.3 褶皱建筑的美学特征建筑是结构的艺术,它的主要操作对象是建筑物的结构,通过结构来构造空间,塑造建筑物自身的形象.如果依据德勒兹对于哲学的定义,将哲学看作是创造概念的艺术,那么对于褶皱建筑来说,它所面对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创造建筑物的结构(框架),使得这种结构能够像褶子一样运作,而不再是外部与内部之间的严格边界.在德勒兹褶子概念的影响下,建筑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首先建筑的结构和框架并非必然是坚硬的,它可以像织物的褶皱一样“柔软”.这就意味着建筑物的结构和框架具有内在的灵活性,它可以通过褶皱和包裹而卷起外部的空间,同时也能够铺展和打开褶子而回到外部空间.其次,由于褶皱的过程本身具有某种平滑性或者柔韧性,褶皱既不抽取事物,同样也不创造事物,它所表达的仅仅是物质的连续变化的进程.这样褶皱建筑就能够作为一个整体而变化出各种形式,仅仅是形式而不是形象,因为它并不诉诸于再现或者象征,而志在表达生成、流动性以及差异的差异化本身.如果褶皱建筑成为形象,那么它就成为指示性的或者图解性的,落入俗套和定见之中.最终褶皱建筑通过褶皱、弯曲、变形等手法,撕裂了传统建筑的定见,不再将建筑框架结构看作是内部与外部、建筑与环境之间的间隔,反而促使框架作为一种居于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褶子来运作,一个可渗透的框架,一个莫比乌斯带.总的来说,褶皱建筑发展和延伸了褶子概念,使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褶子概念所具备的能量,正如德勒兹所说“直至今天,褶子仍未耗尽其全部潜能”.褶子回避象征性,既不再现某种事物,同时,也不表达任何超验的意义,只是纯粹地变动、分化、差异化,就像流淌的音符一样.在褶皱概念的引导下,建筑景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界限消隐了,边角被抹除,“组合建筑”被“非组合建筑”取代,建筑造型和结构展示出从未有过的流动性,同时建筑也更具有韵律,不再以某种“矫作”的姿态介入环境,不再立志成为地标性建筑,而是更加倾向于接合、对话和沟通,依据地理脉络或者空间走势而建造更具“亲和性”的建筑.褶皱建筑一方面承接了德勒兹的褶子概念,另一方面又扩展延伸了这一概念.德勒兹褶子概念的语境是巴洛克时期和莱布尼茨哲学,今天的语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莱布尼茨时代的数学中的褶子主要是指微积分中的微分比,而今褶皱更多地指向一种拓扑学思想影响下的拓扑变形.所以要明确褶皱建筑的美学特征,或者讨论建筑中以褶皱建筑为代表的褶皱美学,首先要明确褶皱建筑诞生的环境,及其所针对的问题.褶皱建筑诞生于解构主义建筑思潮式微的时期,人们不再满足于分解或拼贴的手法,转而朝向一种更具连续性、更具亲合性的建筑风格,褶皱建筑因此而生,这就奠定了褶皱建筑的第一个美学特征:整体性和连续性.褶皱建筑最大可能地消解了现代建筑中功能主义的区分,把建筑看作是一个整体,一个有机的组织,不再有部分和整体之分,不再把建筑看作是由部分组合而成的,比如墙壁、支柱、地面、楼梯等这些部分.此外,整体性和连续性还表现在褶皱建筑大量运用变形、扭结、反转等手法所创造出来的动态外观,它就像建筑物的表皮组织一样,自由地变形、延展,不存在断裂和分隔. 褶皱建筑的第二个美学特征:解辖域化(消解边界,去除区隔).褶皱建筑的“解辖域化”就是指消解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界限,恢复空间的流动性和活力.褶皱建筑以曲线取代了直角和正交线,以斜坡和倾斜的平面取代了楼梯和水平面.通过以上这些方式,以及拓扑变形、扭结、折返等手法,褶皱建筑打破了欧几里德式的网格状空间,形成了一个连续性的流动空间.这个空间没有区隔,没有中心,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之间的界限也消失了,它尽情挥洒着空间的本性,不断地展开、变化、流动.从褶皱角度来看,建筑只是外部空间的一个内向褶子,不存在绝对的内部空间,比如在莫比乌斯环(可以将其看作是褶皱的范型)上放一只蚂蚁,它可以不用越过任何边界自由地从外环面走到内环面.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建筑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相互关联,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褶皱建筑的第三个美学特征:重塑触觉空间.一般情况下,我们依靠视觉就能获得生活所需的空间知识,比如,我们用目光打量事物之间的距离,通过视觉就能初步估算出空间的大小,身体的触觉只是一种辅助的空间测量手段.褶皱建筑通过起伏的坡道、凹凸的斜壁等一系列方式,打破水平和垂直的两项常规,创造出一种非平衡状态的“倾斜的效应”,以此来激发身体的空间经验,重新找回身体与建筑、身体与空间之间触觉联系.参考文献[1] Susannah Hagan.Taking Shape:A New Contract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Nature[M].Boston and Oxford:Architectural Press,2001:137[2] Grey Lynn.Folding in Architecture[M].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2004:8[3] 吉尔·德勒兹.福柯褶子[M].于奇智,杨洁,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4] Gilles Deleuze.Foucault[M].Translated by Sean Hand.Minneapolis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6:97[5] Russell West-Pavlov.Space inTheory:Kristeva,Foucault,Deleuze[M].Amsterdam and NewYork:Rodopi,2009:234。
希腊褶皱建筑设计理念
希腊褶皱建筑设计理念希腊褶皱建筑设计理念源于古希腊文化中对尺度、比例和和谐的追求。
希腊建筑风格以其简洁、对称和完美的几何形式而闻名,而褶皱建筑则是希腊风格的一种变体,将曲线与直线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动感和生动的建筑形式。
它将建筑表面产生的折叠褶痕作为主要设计元素,不仅为建筑增添了艺术美感,也富有实用性。
希腊褶皱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是平衡和和谐。
褶皱的效果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平衡和对称:建筑物的表面被折叠成连续的曲线,同时保持各个部分的平衡和比例。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美感,也是为了体现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
希腊褶皱建筑设计理念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褶皱的形式使建筑物的外观变得更加有机和自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褶皱建筑的表面能够反射阳光和阴影,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使建筑物在不同的时间和天气条件下都能呈现出不同的魅力。
希腊褶皱建筑设计理念注重结构的创新和灵活性。
褶皱的形式能够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同时也能够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
褶皱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的褶痕和风化效果,结合了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原理,使建筑物在视觉和结构上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希腊褶皱建筑设计理念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
褶皱建筑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美感,也是为了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褶皱的表面能够反射阳光,减少建筑物的能耗;同时,褶皱的形式也能够收集雨水,并利用在建筑物内部,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
这些设计策略使得褶皱建筑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上具有显著的优势。
总之,希腊褶皱建筑设计理念以其独特的曲线形式、艺术美感和实用性,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将美学、结构和功能融为一体,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并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
希腊褶皱建筑设计理念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光影效果,并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为人们带来美感的同时,也提供了功能性和实用性的体验。
算法生形
要,并具有良好适用性的算法。但是可以预见,随着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具 有较好通用性和成熟度的建筑专业算法集,可用于如模拟人流,组织功能体量,优化立面构造体系等 问题中。它们将成为建筑设计的常用工具,在推动建筑创新的同时,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建筑质量。 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创作的特点,设计不可能仪仅是用通用算法得到的。算法作为建筑师进行创 作的手段,必须是开放的、可拓展的,也是建筑师可控的,因为只有这样,计算机才能在更深的层次 上协助建筑师进行创作。因此,上述建筑专业算法集必须是灵活性和成熟度兼顾,能够适应多变的创 作意图的需要;与此同时,由建筑师按照设计需求编写和发展的算法也将作为建筑师最为灵活可控的 方式长期存在和发展下去。如果将这两者结合,那么未来的参数化建筑设计的软件工具可能是在建筑 学专业背景之下的一系列算法,这些算法可以针对不同的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和生形,它们可以组合应 用,也能较方便的进行拓展,使之能够和建筑师的设计思维紧密结合,并辅助其创新。虽然对于建筑 设计这样综合性强和难于清晰定义的问题,使用计算机算法求解并非易事,但是信息技术和参数化建 筑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正在逐步接近这一目标。 注:以上作品指导教师:徐卫国,徐丰,黄蔚欣。
一端输出结果。计算机软件便是由算法及其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程序组成的12】。
从参数化设计的角度来看,算法叮以看作是“抽象机器”或参数化模型在计算机中的对应物。在 参数化设计中,我们通过参数化模型将场地上的现象因子联系在一起,并通过特定的找形规则进行发 展,生成建筑设计的雏形I引,其输入端是描述各种设汁条件的数据,输出的则是可以作为设计雏形的空 间形态或空间关系。这里的找形是构筑参数化模型的过程,也是对算法的选择和发展过程,正是在其 中,建筑师对设计问题的理解和其设计构思得以表达。 由于参数化设计中算法是设计构思和发展的途径,因此对于算法的理解和构筑能力成为建筑师能 否恰当运用并发挥其方法所长的重要因素。在这里工具和其使用者之间挈现出一种相互影响和制约的 关系,而这种关系也将在设计成果中被体现出来。并且,由于在参数化设计中建筑师往往不是直接对 形式进行操作,而需要通过算法的逻辑生成设计,这种制约关系就更为明显。或者从另一个方嘶来说, 算法所代表的计算机智能成为设计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设计过程中,计算机不仅仅是建 筑师的工具,也是工作伙伴,建筑师和计算机协同工作,共同完成设计。 最后,参数化生形过程中的参数化模型对应的可以是单个算法,也可以是一系列算法,例如用于 分析场地数据,模拟人流、日照,生成建筑形体锥形,优化结构体系,以及深化表皮设计的算法等等, 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设计流程巾的序列。一些成熟和完善的算法被编写成软件,方便各行业人员使用。 但是由于建筑设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由建筑师自主编写或发展的算法由于其灵活性在参数化设计中 具有难以替代的意义。 2.算法生成的途径 近年来参数化设计实践巾使用的算法往往从一些经典算法发展而来,或者li{建筑师根据设计意图 自行编写。以下按照不同类型介绍一些算法生成的途径,并通过教学中的设计案例进行说明。 2.1空间几何关系算法 建筑设计中的许多问题,如视线、同照、空间构成、功能组织、结构体系、构造等都有町能用几 何关系来进行描述。冈此从这些问题中抽取特定的儿何关系,对空间中的元素进行组织,生成形体, 是常见的算法生成途径。 把高维窄问中小可见的形体向j维空间中投影,可以得到新的窄间形态和系统。例如,介于有序 与尤序之间的准晶体结构就是通过将高维空间中的超格子(hypergrid)向三维空间投影得到的。在这 个过程中,高维空间中的投影方向成为生形的参数,通过改变投影方向,可以得到多种空间网格。而
格雷戈·林恩与折叠思想
格雷戈·林恩与折叠思想作者:李红叶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年第11期摘要:格雷戈·林恩将德勒兹的褶子论衍生为他的折叠平滑的思想,并在其设计中对加以引用与体现,从林恩作品中弯曲与柔韧、平滑与包裹的两个观点出发,论述褶子论对林恩作品的重要影响,继而阐述出折叠在当在空间设计中的作用。
关键词:折叠建筑;弯曲;平滑;褶子论一、引言格雷戈·林恩1964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22岁取得迈阿密大学哲学和景观设计学双学士学位。
1987年还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林恩进入埃森曼事务所工作,于 1994 年建立了个人事务所——Greg Lynn Form,地点位于新泽西州的荷伯根市(Hobokon),1998 年,事务所又迁至加州的威尼斯市(Venice)。
到目前,林恩的事务所已经建造了韩国长老会教堂、阿姆斯特丹住区改造、辛辛那提学校等多个项目。
二、林恩与褶子论1993年,林恩作为客座编辑编著了一期A+D杂志的特刊,主题为“建筑中的折叠(Folding in architecture)”,编录了当时对弯曲与折叠空间探索的一系列文章及设计方案,引发了设计师对折叠的发现与思考。
“折叠”思想是从吉尔·德勒兹(1925-1995)的“褶子”论中引申而来的。
德勒兹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在哲学、政治、文学、电影等方面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开拓性和创造性。
他提出了诸如“褶子”“块茎”“游牧”等哲学概念,其哲学思想常被认为是与空间设计方法十分契合的。
林恩在《建筑的曲线:交迭的、弯曲的和柔韧的》一文中发展了德勒兹关于“褶子”的思想,并把其中关于折叠建筑的观点提炼出来为大众所接受和认可。
德勒兹认为世界的构成和运行方式就是褶子,整个世界都以不同的方式被折叠进褶子之中,褶子可以被划分为无数的更细小微粒,而这些微粒彼此之间又是相互连续的,正是它们彼此之间的连续性造就了微粒间的无限性。
褶子思想,游牧空间—数字建筑生成观念及空间特性研究共3篇
褶子思想,游牧空间—数字建筑生成观念及空间特性研究共3篇褶子思想,游牧空间—数字建筑生成观念及空间特性研究1褶子思想,游牧空间—数字建筑生成观念及空间特性研究景观和建筑的关系早已不是单纯的统一传统认知下的整体和分析分离的两个学科。
而应该是基于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大数据时代特点,立足于数字建筑生成的新领域去研究和探索。
数字建筑作为当代建筑领域中的新近的技术和工具,它的出现是先前的不断创新和融合过程而形成的。
数字化的支持和支撑,眼下已成为建筑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进而产生了许多有趣的建筑现象。
在数字化建筑中,褶子思想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参考价值的理论概念。
褶子是一种高的张力构造,是去中心和赋权的表示。
它可以轻松地将巨大的张力和重压分散到其整个结构中去,并产生较小的振动。
在数字建筑中,褶子成为实现动态形态的一种工具,可以建造具有异常鲜明特色的建筑形式,也可进行模拟和优化,使建筑更加倾向于环境和人性化设计。
游牧空间则是指一种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城市形态。
它的产生是因为大量的信息及通讯技术给予公众大量的空间信息,以至于人们可以建立数字化的连接。
信息及连接网络已成为现代城市的新动力源,将现代化与城市文化联系在一起。
游牧空间的本质思想基于现代城市环境中的数字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相互渗透和交融,矢志于创建一个面向未来的的可持续化和一体化的城市空间。
数字建筑生成及游牧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作为一种创新的设计方式来应用。
早期,建筑的生成是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来完成的,而数字化建筑则基于数字方式的构造,通过参数化建模实现。
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建筑手工制作时的复杂度和耗时,并且更提高了建筑构造的精度和效率。
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场景,以达到最佳的空间效果。
而游牧空间则是一个由信息及技术融合形成的生态系统,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交互,形成了一种非线性的城市网格。
在数字化建筑的生成过程中,褶子思想则是一个卓越的观念。
褶子的特性在设计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自适应性。
基于褶子理论的建筑模糊边界探究
基于褶子理论的建筑模糊边界探究作者:颜俊慧徐敏刘璐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年第05期摘要:褶子,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
德勒兹的褶子理论打破了人们对世界的常规理解,并为建筑空间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文章通过对褶子概念的解读和对建筑的模糊边界的分析,同时结合对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案例研究,试图从一个小点切入,探讨在后结构主义影响下当代建筑世界的微妙變化。
关键词:德勒兹;褶子;模糊;建筑边界一、褶子的哲学概念褶子这一哲学概念最初是来源于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的“单子论”。
“单子把外面的世界内折进来,内在的单子也同时外褶到世界中去,构成了小小的微观单子世界同无限大而复杂的宏观世界的奇妙交错,互相折叠而连接在一起。
”可以说,莱布尼兹的“单子论”中蕴含了丰富的“褶子”的思想,而德勒兹深化了这一概念,并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思维。
褶子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褶子与世界相互包裹”“物质与灵魂中的褶子”“弯曲是褶子的核心特征”“褶子与巴洛克”。
(一)褶子与世界相互包裹褶子理论观点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褶子与世界相互包裹”。
其实,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美妙的褶子,冲突与和谐并存,永远处于折叠、解褶,再折叠、再解褶的过程,直到无穷。
而建筑在整个外部环境形成的世界中也是一个褶子,通过建筑表皮形态的不断变化,使外部的环境融入内部的空间、内部的环境融入外部的空间,增强空间之间的交流。
(二)物质与灵魂中的褶子德勒兹论述道,物质和灵魂中都有褶子。
这两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的。
物质的重褶环绕着灵魂,包裹着灵魂。
他用巴洛克房屋示意图来表述褶子在物质与灵魂之间的互动:一个房间,只有下层透光,这指的是物质的堆积和展开,房间的上层是没有窗户的,存在着上升的灵魂,房内仅仅悬挂一张“因褶子而多变”的布,在这块不透明的布上构成的褶子、绳索和弹力,代表着天赋的但在物质的作用下即转化为现实的知识。
因此,下层“几个小孔”的作用力,使悬挂着的布在不透光的上层产生共振。
褶子论对当代建筑的影响_矫苏平
褶子论对当代建筑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FOLD THEORY O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矫苏平 高雪 李红叶Jiao Suping, Gao Xue, Li Hongye摘要/分析解读吉尔・德勒兹提出的褶子论几个基本论点:“褶子与世界交互包裹”、“遵循宇宙曲线法则与折叠”、“在物质与灵魂之间穿越”。
进行褶子论与“折叠建筑”比较,指出该理论对当代建筑产生很大影响,与各种复杂性理论穿插交合,引发建筑环境观、空间观、结构观、审美观、生成论、表现论及设计手法等方面的变革。
关键词/褶子论 当代建筑 影响 折叠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interprets the three basic arguments of fold theory raised by Gilles Deleuze: ‘ fold and the world wrap each other interactively’ , ‘following the curve rule of the universe and the folding ’ , ‘ crossing between the material and the soul ’. By comparing the fold theory with folding architectur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is theory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The combin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his theory and other complicated ones arouse changes and innovations on many aspects, such as architecture environment concept, space concept, structure view, aesthetic conception, generative theory, expression theory and design methods, etc.KEY WORDS/ fold theory,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nfl uence, folding吉尔・德勒兹是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与哲学家,是创造概念的大师,“褶子”(法文:pli,英文:fold)是其重要概念之一,与“游牧”、“块茎”、“机器”、“生成”等概念相交合渗透,构成复杂的哲学思想体系。
折叠·起伏·流动——吉尔·德勒兹“褶子论”下的建筑空间本质探究
16创意2021/04在人与环境互动激剧频繁的大背景下,建筑设计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建筑师所肩负的设计使命也不再单一,逐渐演化为与环境相关的多元、互关、共生的建筑共同体。
建筑形态的创新与否更是与建筑本体如影相随,而以何种更为明晰真切的视角来审思建筑,如何以更为纯粹的本质形态融于自然场域、汇于真实世界、合于功能形式,无疑是当代建筑学人关注的问题。
一、建筑视域下“褶子论”的美学价值(一)折叠交互:褶子与世界褶子论的原初阐发于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的著作《褶子——莱布尼兹与巴洛克风格》,这是对德国哲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alm Leibniz)“单子论”的概念拓延。
理论的源头归因于巴洛克艺术形式艺术理论中有关褶皱的这一概念。
谈及褶皱,浮现的图示定然是起伏、折叠、流动等图示图像。
折叠的皱纹则正是褶皱的原型,这种图式化之景于自然界无所不在。
群山的绵亘不绝、沙丘的绵延起伏、树叶的层折重复……均形成了折叠交互的共生之态势。
褶皱的回环重复化的生成已然逾越了欧几里得几何空间所蕴涵的极致结构主义哲学之概念。
在“褶子论”下,自然山川间,褶子以不同的大小、层级、状态存在,且永远以折叠——展开——折叠——展开的运动中与外界交互。
褶子与世界间的折叠与交互绝非分散、独立,恰恰是以共生、互融的关系构成物质的存在。
二者是渗透、折叠与包裹的,而物质则是在此番运动关系之中内外中和自由生成。
在德勒兹的理论认知中,褶子与世界之间有着可述、可感、可生的共和、同构、依存之连。
“褶子论”所涵纳的褶皱,无疑是暧昧的、交互的、组构的,这种美学价值激发着建筑学人对建筑形态与建筑空间本质的探究,甚至生成与创造一种新的建筑形式。
(二)起伏迭合:建筑与时空追溯传统的建筑设计到现今的非线性建筑,以和谐为美的理念则仍存于整合空间之内即构建“平滑空间”中所求的和谐空间形态。
扎哈·哈迪德建筑中的非线性理论
200YAN JIUJIAN SHE扎哈·哈迪德建筑中 的非线性理论Zha ha · ha di de jian zhu zhong de fei xian xing li lun张钰涔 杨婷薇非线性科学已经在现代得到极大的运用,通过对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中非线性科学的浅析,从而理解非线性科学在建筑学中的影响与作用。
一、社会发展背景在现代生活中,随着城市不断高速发展,建筑的结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后现代建筑大师们将各种参数化理论都运用在了建筑设计上。
本文就将对后现代建筑设计大师,普利兹克利奖的唯一女性获奖者——扎哈·哈迪德在其建筑设计中运用的非线性理论手法进行浅析。
二、非线性科学概念首先,非线性这个词一出现一般联想到的是非线性函数,而与非线性函数相对的是线性函数,线性函数是指因变量与自变量成比例地变化,即变化过程中二者的比值不变的函数,其图像一般是一条直线。
与其相对的非线性函数并非是一条直线,更多的是曲线,甚至是点的离散分布。
线性及非线性的概念就是从线性函数及非线性函数中抽象出来的。
1968年~1971年扎哈·哈迪德就读于巴黎嫩首都贝鲁特美国大学数学系,为其之后将非线性科学的理论概念运用在建筑设计中埋下伏笔。
非线性科学是复杂的,其主要以不确定不平衡及不规则的复杂现象等集合的这个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众多非线性现象的共性问题。
“复杂性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基本属性,非线性则是这种复杂性的根源”。
非线性科学以动能系统以及开放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认为随机相关的辩证决定论可以从辩证的角度反映世界的本质。
非线性科学的主体是混沌、分形与孤子,而与复杂性科学相关的系统论、耗散结构、协同论则是研究非线性系统的有力武器。
混沌理论,则是非线性科学的重要核心之一。
所谓混沌是指“在微观、宏观两个层次上,确定的非线性系统所滋生出的某种不确定的或不可预测的随机现象”。
任何外界因素基本上是无法导致这种随机性及不确定性产生的,这种随机性及不确定性更多是非线性作用于系统内部时而产生的,混沌现象的出现,归根到底还在于非线性。
元宇宙视域下数字建筑生成动机
元宇宙视域下数字建筑生成动机作者:朱光良来源:《美与时代·上》2023年第09期摘要:“元宇宙”概念的瞬间引爆并非偶然,现代社会生存方式的日益变迁以及技术不断革新的呼唤为其赋予了强烈的可预测性。
面对方方面面的改变,分析“元宇宙”这一热词背后的形成原因,可以窥见虚拟建筑发生的诸多机会,并能够通过解读数字建筑生成观以及异元世界的实践动能为意识形态中的纸上建筑带来重生模拟的虚拟建构论证说辞,提供了一种虚实相映的建筑设计过渡基础。
关键词:元宇宙;数字规则;非线性;纸上建筑一、“元宇宙”概念的时代成因(一)“元宇宙”概念的提出与发展1981年,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①在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中构建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的虚拟世界,并以此使用户获得了感官体验的过程。
1992年,作为互联网继承者的尼尔·斯蒂芬森②创造了科幻小说《雪崩》,其中描绘了在虚拟世界中,人类如何通过数字替身完成平行于现实的网络感知体系,至此“元宇宙”一词被正式提出。
随后,元宇宙概念开始在影视作品中有所呈现。
2003年,美国上映了电影《黑客帝国》,展现了与机器斗争中人类在虚拟世界中的存活状态。
2010年,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盗梦空间》中,一种被称之为建筑师的角色能够创建梦境,并且可以在虚幻的世界中摆脱物理束缚,设计并构建空间场景,完成超现实情景的呈现。
2018年,《头号玩家》上映,电影中呈现了人类能够通过虚拟设备进入另一种异次元世界,完成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诸多事件。
“元宇宙”一词在层叠推进的时代语序中被逐渐唤醒,并夹杂着浓烈的未来气息与科幻想象的先知图景走进了大众熟知的各方领域,并在2021年10月的Face-book③改名事件中被推向高潮,成为当前炙手可热的滚烫话题。
关于元宇宙这一概念的具体界定,学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知标准。
《元宇宙视域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框架与展望》一文中指出:“元宇宙是基于数字技术而构建的一种以数字身份参与的虚实融合的三元世界数字社会。
参数化辅助设计与传统设计方式的对比与启示
朱光良,郝程程(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00)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知识的触及越来越无孔不入,学科之间也出现了相互交叉的状况。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设计作为一种需要不断汲取新鲜血液的学科,其呈现方式与设计手段正也在日益变革。
与此同时,参数化辅助设计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逐渐被发掘、放大,并推上云端,成为设计领域中一把极具探索价值的新型武器。
但这种新旧事物的迭代过程是需要大量的实践探索与时间去验证的,本文将基于二者的特性,简要概述其各自的特点与差异,希望能够对二者进行更加清晰地辨析,明确各自在设计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与定位。
关键词:Grasshopper参数化辅助设计;传统设计;方法;对比中图分类号:TU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09-0115-011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二十世纪末期,设计界迎来了一次巨大变革———从手工绘图到计算机制图的转变,设计师们从此解放了双手,设计的表达过程与表现形式有了质的飞跃,设计思维的表现也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了起来。
在这一阶段中衍生出了大量的制图软件,如:AutoCAD、PS等等。
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计算机绘图也逐渐渗透到各个设计专业与设计工作中的各个阶段,风靡了整个设计领域,并在众多设计公司与设计院校中得到推广与使用,形成了完整的对接工作流。
2参数化辅助设计2.1参数化辅助设计概述参数化辅助设计是一种新兴的设计方式,它是建立在相对论、语言学、涌现理论等多学科背景的影响下而衍生出的。
这种方式最初在工业设计领域进行实验与探索,但随着信息获取的便捷与学科之间的交叉,其逐渐被运用到建筑与景观设计之中,并在其他学科产生相应的影响。
参数化辅助设计的形体推演仍旧基于计算机技术,但较以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而言,它最大的区别在于用户可以根据设计的需求进行逻辑关系的搭建,从而产生一种自组织且不可预料的阶段性结果。
2.2基于Grasshopper下的参数化辅助设计Grasshopper是一款基于Rhino环境下运行的节点式脚本编程建模软件。
褶子思想,游牧空间—数字建筑生成观念及空间特性研究
褶子思想,游牧空间—数字建筑生成观念及空间特性研究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建筑生成成为建筑设计领域的热门话题。
数字建筑生成是指利用计算机算法和参数化设计方法,以及用户需求和各种限制条件为基础,通过参数的调整和算法的优化,自动生成建筑设计方案。
这种新的设计方法使得建筑师可以更有效地探索和实现创新的设计理念。
其中,褶子思想和游牧空间成为数字建筑生成的重要观念和空间特性。
褶子思想是指将褶皱或褶面的形态和结构应用于建筑设计中。
褶子作为一种特殊形态,具有很高的自适应性和变形能力,可以通过结构的柔性来适应各种不同的功能需求和变化的环境条件。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这种褶面结构的设计和实现成为可能。
例如,通过参数化设计和计算机模拟,可以对褶面的形态和结构进行精确的计算和优化,使得其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和适应性。
在建筑生成中,可以通过调整参数和算法的优化,实现褶子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灵活应用,创造出更具有鲜明特色和功能性的建筑空间。
游牧空间是指以人的移动和活动为核心,构成一种流动和开放的建筑空间。
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游牧空间得以更好地实现。
首先,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对用户的需求和行为进行精确的分析和模拟,从而为建筑师提供更准确的设计方向。
其次,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将建筑空间划分为不同的活动区域,从而满足人们不同的功能需求。
数字化的游牧空间可以更好地适应人们多变的活动模式和需求变化。
最后,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对建筑空间进行实时的监测和优化,使得建筑空间可以不断地适应人们的活动和环境条件的变化。
数字建筑生成观念和空间特性的研究对于当代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数字建筑生成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手工设计方式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创新难度较大。
而通过数字建筑生成,可以利用计算机的高效计算和参数化设计方法,将建筑设计过程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加快设计速度并提高创新效果。
其次,数字建筑生成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和环境条件。
褶子思想,游牧空间—数字建筑生成观念及空间特性研究
褶子思想,游牧空间—数字建筑生成观念及空间特性研究褶子思想,游牧空间—数字建筑生成观念及空间特性研究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建筑生成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建筑生成不仅可以帮助设计师实现更加复杂、多样化的设计理念,还可以进一步推动建筑空间的创新与演变。
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建筑生成观念以及相关的空间特性研究。
数字建筑生成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通过算法和参数化设计的方法进行建筑的设计和生成。
它与传统的手绘设计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灵活性。
设计师可以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灵活地调整建筑的形态、功能和结构等方面,从而获得更多样化的建筑设计。
数字建筑生成的一个重要观念是褶子思想。
褶子思想来源于折纸艺术,它以褶皱、折叠为基本元素,通过不同的折叠方式和组合手法,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动态感的建筑形式。
褶子思想在设计中能够产生非常丰富的空间形态,使建筑更加具有活力和张力。
数字建筑生成中的褶子思想可以灵活地应用于不同的建筑类型。
例如,可以将褶子思想应用于住宅设计中,通过对建筑外立面的褶皱进行设计,创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增强建筑的立体感和美感。
同时,褶子思想也可以应用于公共建筑设计中,例如博物馆、剧院等,创造出具有强烈表现力和变化性的空间形式,增加建筑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数字建筑生成还能够进一步推动建筑空间的创新与演变。
通过数字建筑生成,设计师可以利用算法和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对建筑进行一系列的模拟与优化,以实现空间设计的最佳效果。
同时,数字建筑生成还能够帮助设计师解决复杂的建筑设计问题,例如结构优化、功能布局等。
设计师可以通过模拟分析和参数调整,找到最佳的设计解决方案,从而实现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和效益优化。
数字建筑生成观念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设计师实现创新的设计理念,还可以为建筑带来更多的空间特性。
数字建筑生成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形态和结构形式,例如曲面、褶皱、空洞等,从而使建筑的空间更加灵动和有趣。
数字建筑生成还可以帮助设计师实现个性化的空间设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褶子论影响下的当代建筑设计
褶子论影响下的当代建筑设计
汪瑜;孙秀丽
【期刊名称】《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7(031)005
【摘要】为研究褶子论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加深对建筑折叠形态的本质认识,梳理褶子论的思想渊源和主要论点,探析当代一些先锋建筑师的折叠设计策略.总结发现:褶子论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了一种折叠包裹、曲线连续的创作思路.在褶子论的启发下,当代建筑师突破了以往孤立的建筑认知和固有的形式语言,运用建筑与场地环境的折叠、建筑内外的折叠以及建筑与内部要素的折叠,构建了一种有机连续的空间设计观念,促进了当代建筑形态的创新发展.
【总页数】5页(P57-61)
【作者】汪瑜;孙秀丽
【作者单位】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河北地质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9
【相关文献】
1.褶子——德勒兹的褶子论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J], 王琨;熊华希;张阳
2.德勒兹哲学思想及其影响下的当代建筑设计探索 [J], 汪瑜
3.褶子理论影响下的建筑外部形态探索 [J], 杨和平; 章锡龙; 陈君文
4.浅谈数字化技术影响下的当代建筑设计 [J], 林欣荷
5.折叠·起伏·流动
——吉尔·德勒兹"褶子论"下的建筑空间本质探究 [J], 张顾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纹理化世界中的游牧空间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述评
纹理化世界中的游牧空间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述评张宇星
【期刊名称】《时代建筑》
【年(卷),期】2018(000)004
【摘要】以“城市共生”为主题的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是双年展第一次进入城中村.城中村与双年展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就像是草原中偶然相遇的两个游牧部落一样.正如德勒兹所说,现代国家和大都市的基质就是普遍的、无处不在的纹理化结构,纹理化过程代表了中心权力体系的规范化过程.而城中村和双年展都是游离在控制体系之外的游牧空间和平滑空间,具有内在的多元、自由和非正规属性.双年展与城中村相结合的过程充满机遇和风险,我们要时刻警惕它们被带入纹理化的陷阱之中.而未来,则需要将游牧空间转化为创新空间,并把城中村作为双年展的孪生体,由此才能拯救城中村和双年展,永远保持它们内在的抵抗性力量.【总页数】6页(P180-185)
【作者】张宇星
【作者单位】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28:TU;TU05;TU098.1(265);TU-856
【相关文献】
1.2017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评论——以全球建筑双年展的迅速增长为背景[J], 和马町;黄华青
2.城市共生——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综述 [J], 张顺圆
3.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在南头古城开幕 [J],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4.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艺术”板块首次入展,多领域寻找城市共生灵感 [J],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5.折叠时光线--2019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龙岗展场设计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代学术视野下的软建筑探索_汪瑜
格雷戈·林恩将折叠作为一种曲线建筑 的特性。折叠的、柔顺的、易弯曲的,都是 形成平滑建筑的方法。他认为平滑性是一种 将各种异质的元素在一个连续而非均质的系 统下整合在一起的策略,并引用了德勒兹对 平滑性的描述,是“连续的多样性”和“形 式连续的展开”。
褶子理论无疑给建筑师们带来了创造的 灵感。他们将“褶子”的概念引入建筑设计 中,认为建筑内外是紧密联系并可相互转化 的,这就使得各种复杂形态得以平滑过渡, 呈现出软化的特点。
1.2 后期解构理论
20世纪60年代,解构主义哲学思想开
34 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09/2011
图1 香奈儿流动艺术展览馆之一
1
2
图2 香奈儿流动艺术展览馆之二
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法国哲学家德里达 是其领军人物,他认为结构主义是形而上学 的,是停滞的、僵化的,因而针锋相对地提 出要予以“消解”,并提出消解的两个阶 段:颠覆和改变,即颠覆事物的主从关系和 改变旧观念,建立新观念。解构主义质疑一 切既定规则和秩序,重视异质性的存在,把 事物的统一性和差异的不停作用看作是存在 的较高级状态[1]。
1 当代学术理论的影响
当代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学科间的交汇融 合,特别是在20世纪出现的复杂性科学, 其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新的科学范式逐步确立。以往 的观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线性思 维被摒弃,非线性理论、混沌理论、分形理 论、游牧理论等基础学术理论兴起,它们通 过在社会、哲学、科学等领域的广泛传播, 已逐渐渗透到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建筑系统 中。正如查尔斯·詹克斯所说:“新的复杂 科学——分形,非线性动力学、新宇宙论和 自组织系统改变了我们观察世界的视角。从 原子到银河系,我们已经从机械的宇宙观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A:作为本期特约编辑,您是如何组织本期内容的?徐卫国:关于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建筑设计这一主题,先锋建筑师及激进的建筑学院从1990年代中叶开始进行探索,经过10多年的时间,今天已经普及到了世界各地建筑学院的教育以及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项目实践中。
目前,这一建筑设计的变革具有3个方面的新趋势:1.从热衷于虚拟形象的生成发展到运用参数化方法进行实际项目的设计;2.运用各种软件技术对复杂形体的建造材料及构造细节的物质性研究;3.将软件技术运用到更大尺度的城市设计上。
本期在文章及实例的选择上也正是试图反映上述3种建筑设计的新趋势。
WA:关于这一新的设计变革,用“非线性建筑”这一词来概括,您是如何考虑的?徐卫国:“非线性”一词来自于非线性科学,即复杂科学,它完全不同于发源于牛顿原理的现代经典线性科学,它可以对动态、不规则、自组织、远离平衡状态等现象进行合理地阐述,是人类对自然及社会的一种全新的认识理论。
那么,新科学在建筑领域是否有对应物呢?1997年,查尔斯・詹克斯应邀作为英国AD杂志129期的客座主编,该期杂志的序言标题为:“非线性建筑:新科学=新建筑?”,詹克斯在文中简述了科学界新的复杂科学(即非线性科学),已经取代了发源于牛顿经典理论的旧的现代线性科学,尽管科学家们对非线性理论还未达成一致的看法,但是,非线性科学所揭示出的关于宇宙的事实让人类认识到,宇宙其实要比牛顿、达尔文及其他人设想的更具活力、更自由、更开放、更具自组织性;接着,文章指出了新的非线性科学在建筑界已有相对等的新的建筑形式,如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辛辛纳提阿罗诺夫中心,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扩建;并预言,非线性建筑将在复杂科学的引导下,成为下一个千年的一场重要的建筑运动。
当时,詹克斯之所以把上述3个建筑称作非线性建筑,是因为“它们部分地通过计算机非线性的方法生成出来”。
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尽管这3个建筑均称不上真正的非线性建筑,但詹克斯关于“非线性科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将带来一场新的建筑运动”这一预言,却实实在在正在发生。
事实上,建筑设计可看作一个复杂系统,众多外部及内在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设计结果。
我们可以把各种影响因素看成参(变)量(Parameter),并在对场地及建筑性能(Performance)研究的基础上,找到联结各个参(变)量的规则,进而建立参数模型(ParameticModel),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生成建筑体量、建筑空间或结构形式,且可以通过改变参(变)量的值,获得多解及动态的设计方案。
如果我们承认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系统,设计过程中各个参数按某种规则的集合则是一个动态稳定结构,设计结果只不过是过程中某阶段的动态结构形态的定格记录。
这一动态结构的形态是建筑设计过程这一复杂系统的写照,它必然反映各个参(变)量之间游牧状(Nomadic)的互相关联,因而,其形态也会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存在状态,这样,作为结果的建筑形态将超出经典的欧基里德几何体系而产生出一种流动性的非线性体,它是对各种复杂问题的解答,表现出建筑的复杂性。
从这一角度讲,我们是否能把这样产生的、具有流动性的、非线性体量的建筑设计称为“非线性建筑”呢?WA:那么,又怎样定义参数化设计这一概念呢?徐卫国:参数化设计实际上就是要找到一种关系或称规则,把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组织到一起(这里把影响建筑设计的因素看作参(变)量或参数),形成参数式或者叫参数模型,并用计算机语言进行描述,通过计算机技术把参量及变量数据信息转化成图像,这个结果就是设计的雏形。
参数模型给建筑设计带来了灵活性,给设计结果带来了更大的可控性。
当设计的条件或设计想法改变的时候,可以修改参数模型得到新的结果,当变量的大小值改变的时候,可以不用改变参数模型而只改变输入信息就可得到新的结果,结果变得可控。
对于简单形体的设计,比如,一些标准的几何形体,不借助参数化的平台,也很容易修改它的形状;但是,对于复杂的不规则的形体来说,如果用传统的设计工具,要改变某一个设计条件,它的形状要随之改变的话就很困难,现在如果有了参数化设计平台,修改模型或改变变量的大小,就可以马上得出设计的结果。
从设计方法的角度来看,有了可控复杂形体的方法。
事实上,对于设计项目来说,从设计的开始到设计结束,设计要求会不断地改变,设计的条件也在不断地改变,作为建筑师本身,在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发展自己的想法,这就造成了影响设计的因素的变化,而这些变化若在参数化设计平台上,就很容易反映到最后的结果上,这就是参数化设计的特点。
在传统的设计中,要把一个想法变成最后的设计结果,完全靠人脑想像获得建筑形状,会受到局限;而参数化设计,想法和思路借助于逻辑分析及关系规则来实现,当建筑师分析和研究设计条件时,就是在寻找逻辑关系,他并没有一开始就把概念变成形象,而是通过逻辑关系的控制作用,最终得到设计形体,建立逻辑关系的过程也会改变最初的思路和概念。
这个逻辑关系是抽象的,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德勒兹称之为抽象的机器。
这个抽象的机器比较形象地说,就是在一端输入条件,另外一端输出形象。
建筑师的主要任务现在转变了,转变成设计抽象的机器,即设计参数模型,设计逻辑关系,传统意义上建筑师的概念和思路,就被逻辑关系所代替,这样,设计再也不是一对一的设计,而是建立起一个抽象的机器,你可以不断地输入新的信息,得到新的结果,多种因素,多样的结果。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由于参数模型只涉及到影响建筑设计的主要的因素,这样得到的结果,还需要考虑其他没有涉及到的影响设计的因素,因而还需进行修改、发展和演化,从而得到最后的设计。
WA:您与尼尔・林奇共同策展的2008北京建筑双年展的主题为“数字建构”,这是从哪个角度提出的?徐卫国:“数字建构”,具有明确的两层含义:使用数字技术在计算机中生成建筑形体,以及借助于数控设备进行建筑构件的生产及建筑的建造。
前者的关键词是“生成”,而后者的关键词是“建造”,两者均离不开数字技术。
这两层含义也可用“非物质性和物质性”来阐述,在计算机中生成设计属于数字技术的非物质性使用,而在实际中构件的生产及建筑的建造则是数字技术的物质性使用。
之所以用“数字建构”作为展览主题,是试图强调“生成”与“建造”的互相依存关系,在软件中生成设计是为了实际的建造,对建造的重视又可为生成提供目标甚至思路。
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10多年数字设计探索的过程中,无论先锋建筑师还是激进的建筑学院,他们过多沉迷于计算机虚拟图像的追寻,过分崇尚算法与美轮美奂的形态之间的关系探究,结果忽视了数字技术对实际项目建造的作用。
斯坦・艾伦(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引用了作家巴拉德(J・G・Ballard)的一段话说明了他的看法,“我们居住在一个被各种虚构所统治的世界里……特别对于作家而言,越来越没必要发明一部小说的虚构内容,因为虚构已经在褶子思想,游牧空间——关于非线性建筑参数化设计的访谈FOLD THEORY, NOMADIC SPACE: INTERVIEW ON PARAMETRIC ARCHITECTURAL DESIGN徐卫国/XU Weiguo作者简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XWG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收稿日期:2009-07-1316世界建筑 2009/08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作家的任务是要发明真实。
”同样,各种虚拟的形状已充满了我们的计算机内存,我们的任务是要关注虚拟图形的实现。
事实上,数字技术对建筑的影响表现在一个实体建筑产生的各个阶段,从设计雏形的生成、形体的进化、建构逻辑的研究、形体分形、构件加工,直到现场施工,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数字技术。
因此,数字设计并不是孤立的,它是作为数控建筑生产产业的开端而存在的。
WA:在一些文章中提到,非线性建筑在思想上受到德勒兹哲学思想,如褶子、平滑、图解、生成概念的影响,请谈一谈褶子思想对非线性建筑的影响。
徐卫国:德勒兹是法国后现代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创造概念的大师,他创造概念的方式独特,在不同领域之间追踪概念,让这些领域既保持相互沟通,又有相互间的差异”。
他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上述4个哲学概念,1990年代之后直接影响到先锋建筑师们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褶子思想是德勒兹通过巴洛克风格的启示,对莱布尼茨单子理论创造性阅读及诠释而创造出来的哲学概念。
1986年,德勒兹出版了《褶子:莱布尼茨和巴洛克》一书。
德勒兹在书中提出了一个褶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的折叠(Folding)、展开和再折叠而生成。
他提出,弯曲(Inflection)是褶子形成的理想基本元素,可被视为“纯粹的关于线或者点的事件”。
同时指出,物体是在由内向外及由外向内的双向折叠中形成的,因此,物体本质上没有内外之分,空间与时间共存于物质的折叠中,外观就是物体自组织的体现。
他又进一步引申到,当建筑表皮具备结构和材料的双重特性时,表皮就可以代替空间结构成为建筑自身,并成为空间和时间的主导。
在这里,德勒兹阐述了物体形成的规则:首先,它是在内外双向折叠中生成的,因而生成的物体没有内外之分;其次,物体的生成是在空间中,从一个时刻到另一时刻的时间延时过程中发生的,因而,它是动态连续的。
如果我们用这一哲学概念来思考非线性建筑问题,其实德勒兹的“物体”可以看作非线性建筑的非线性体,反过来说,非线性体也就找到了形体概念定义的理论基础。
事实上,褶子思想定义了非线性体并说明了它的特性。
FOA设计的日本横滨码头,RUR与XWG合作设计的广东三水城市中心项目,都是这一思想的典型实例。
在这些项目中,表皮成为了地形的延续,建筑中的屋顶、楼板和墙体,城市中的道路、建筑和基础设施都被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连续和转换的表皮结构,从而“消解了外立面作为内外空间之间对立产物的固定模式”,打破了内外、时空、人工与自然之间的疆界,“折叠”作为建筑的逻辑呈现了个体与文脉之间的连续性。
WA:德勒兹的“平滑”思想与“游牧空间”相对应,请谈一谈这一概念。
徐卫国:德勒兹的“平滑”思想是相对于“条纹”(Striation)及“格网”(Grid)而言的,他用后者形容封闭的、等级的思想独裁,与条纹及格网对应的是国家空间(State Space),在其中的运动要受水平面引力的限制,因此只能在固定的“点”之间运行,它是一种矢量空间;而他用“平滑”形容自由、开放、不受理性束缚的思想,与之对应的则是“游牧空间”(NomadicSpace),其中的运动可以从任何一点跳到另一点,其分布的模式是在开放空间里排列自身的规则,变量永远置于变化的状态之中。
游牧空间是游牧民活动的场所,位于草原和荒漠延扩的土地上,具有广阔无垠、没有边界的特点,游牧民活动的路线具有不确定性,他们运动的方式是驾驭着差异的烈马在旷野上任意驰骋,因而是自由的、开放的,但他们这种自由的生活方式也受某种条件的控制,一般认为是地方气候造就了他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