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论
西方马克思主 义文论知识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知识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 20 世纪以来兴起的一种重要的文学理论思潮,它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西方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文学的本质、功能、创作、接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产生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它是在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反思和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发展起来的。
在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如经济危机、法西斯主义的兴起、科技的快速发展等,这些变化使得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在解释现实社会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尝试从新的角度和方法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流派。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
它受到了当时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影响,同时也对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要流派1、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其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
法兰克福学派强调文化工业对人的异化作用,认为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一种意识形态控制。
他们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现代主义艺术具有反抗资本主义社会的潜力。
2、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萨特。
萨特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强调人的自由选择和责任。
在文学方面,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揭示人的存在困境和自由选择。
3、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阿尔都塞。
阿尔都塞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多元决定论”等观点。
在文学研究中,他强调文学作品是社会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
4、文化研究学派文化研究学派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英国。
代表人物有雷蒙德·威廉斯、斯图亚特·霍尔等。
该学派关注文化与社会权力的关系,研究大众文化、亚文化等现象,认为文化是社会斗争的场所。
马克思主义文论重点
《巴黎手稿》/《弗兰茨·冯·济金根》/苏俄的普列汉诺夫/1905年11月13日/社会主义现实/1942年5月莎士比亚化:这是马克思在《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一封信中所提出来的概念。
是对莎士比亚创作经验的科学的概括,也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及基本创作精神的形象化表述,是指从现实主义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去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深刻地反映出时代的风貌。
现实主义的胜利:出现在恩格斯的《致玛·哈克奈斯》,指出当作家必须从生活出发,按照生活自身的逻辑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来描写生活,在创作中能够严格恪守现实注意的原则和要求,有可能去违背、超出或纠正作家原来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这就是现实主义的胜利。
席勒式:是指“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是针对席勒创作中部分的存在的,从主观自我观念和理想出发,以主观的热情代替对客观现实的清醒的观察,以抽象观念的演绎代替对实际生活的真实的描写。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主要是指在西欧和北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产生、传播和流行的,基本上以马克思主义或某种马克思主义为旗号的文论体系。
代表人物有卢卡契、詹姆逊及伊格尔顿等。
恩格斯的“悲剧冲突”:恩格斯提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这个论断,第一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将悲剧冲突从唯心主义的精神领域拉回到具体的现实生活领域,提出悲剧冲突与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及要求的联系问题,赋予了悲剧冲突以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
列宁的“文学的党性原则”:是列宁在当时俄国新的革命形势的迫切要求下提出来的,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因素与审美因素对立统一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的范畴。
是共产主义党性在文学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学倾向性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学:一战前夕提出,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民族文化”这一口号的反动实质。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
马列文论复习资料引言概述:马列文论是指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文论理论。
马列文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于社会科学、文化产业以及文学艺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马列文论的要点,以帮助读者复习和理解这一重要的理论体系。
正文内容: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原理1.历史唯物主义对文学的基本观点a.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和基本原理b.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文学的要求和评价标准2.阶级斗争对文学的影响a.阶级斗争是文学发展的基本动力b.马克思主义文论对于文学创作的要求3.文化产业的角色和地位a.文化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b.文化产业对于文学创作和创新的影响4.马克思主义对文学形式和样式的观点a.马克思主义对文学形式的要求和评价标准b.马克思主义对文学样式的观点和影响5.文学艺术与社会现实的关系a.文学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关系b.文学艺术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和影响第二部分:列宁主义文艺理论与文化产业1.列宁主义对文艺的观点和要求a.列宁主义对文艺的继承和发展b.列宁主义对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2.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矛盾a.文化产业在列宁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b.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3.文化产业对于社会文化建设的作用a.文化产业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b.文化产业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发展4.列宁主义对文化产业的引导和管理a.列宁主义对文化产业的引导和管理原则b.列宁主义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5.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a.文化产业对外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b.文化产业国际交流合作的方式和途径第三部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1.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发展历程a.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内涵b.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a.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b.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关系3.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创新策略a.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创新路径b.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创新策略和举措4.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与创业环境a.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需求b.文化产业创业环境的建设和支持政策5.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a.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b.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第四部分:马列文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用1.马列文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和作用a.马列文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理论指导作用b.马列文论在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的应用案例2.马列文论在文化产业政策制定中的应用a.马列文论在文化产业政策制定中的理论基础b.马列文论在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实践中的具体应用3.马列文论在文化产品创新中的应用a.马列文论对文化产品创新的理论支持b.马列文论在文化产品创新实践中的运用和经验4.马列文论在文化管理与营销中的应用a.马列文论在文化管理决策中的应用价值b.马列文论在文化营销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案例5.马列文论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a.马列文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支持b.马列文论在文化创意产业实践中的运用和效果总结:马列文论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对于文学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立和发展
高尔基提出文学艺术史上两个基本潮流: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和积 极浪漫主义)。
2.毛泽东思想文论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一、明确解决了“文艺是为什么人”的 问题;
第二、规定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立场;
第三、解决了“如何去服务”的问题,把 这个问题具体化为“普及与提高”的问题;
创第 立一 与讲 发 展马
克 思 主 义 文 论 的
一、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立
二、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方的 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西方的 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简称为马克思 主义文论或马列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 哲学和美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文学 艺术的理论体系。
4.《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陆贵山、 周忠厚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5.《马列文论引论》,傅腾霄主编,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6.《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初论》,樊 篱、袁兴华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7.《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教程》, 周忠厚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三
、
马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指在西欧和北美
克 思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产生、传播和
主
流行的,基本上以马克思主义或某种马
义
克思主义为旗号的文论体系。
文
论
在
西
方
的
发
展
1. 20世纪20-30年代(早期西方马克 思主义文论):卢卡奇(《历史与阶 级意识》)、葛兰西、布莱希特。
2. 20世纪60-70年代(盛期西方马克思主 义文论):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本雅 明、阿多诺、马尔库塞)、法国的存在 主义文论(萨特)、英国的文化唯物主 义文论(伊格尔顿、威廉斯)。
马克思主义文论整理资料
出处:1、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
精神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欢乐、光明,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唯一合法的表现形式;精神只准披着黑色的衣服,可是自然界却没有一支黑色的花朵。
精神的实质就是真理本身。
天才的谦逊就是用事物本身的语言来说话,来表达这种事物本质的特征。
天才的谦逊是要忘掉谦逊和不谦逊,使事物本身突出。
精神的普遍谦逊就是理性,即思想的普遍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按照事物本质的要求去对待各种事物。
严肃是掩盖灵魂缺陷的一种伪装。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2、劳动创造了美。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3、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4、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5、而您不无根据地认为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大概只有在将来才能达到,而且也许根本不是有德国人来达到的。
您完全正确的反对了现在流行的恶劣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总而言之是一种纯粹低贱的自作聪明,并且是垂死的模仿文学的一个本质的标志。
此外,我觉得一个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从这方面来看,我相信,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的更加鲜明些,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到损害的。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据我看来,悲剧的因素正是在于:同农民结成联盟这个基本条件是不可能的;因此贵族的政策必然是无足轻重的;当贵族想取得国民运动的领导权的时候,国民大众即农民,就起来反对他们的领导,于是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垮台。
西方马克思主 义文论知识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知识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可是个很有趣的话题呢!咱们先来说说啥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简单来讲,它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文学和文化的一种理论。
但它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又有点不太一样,它更注重从文化、意识形态这些方面来分析文学作品。
比如说,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里,会特别关注文学作品背后的社会权力结构。
就像我们看一本小说,如果只是看个热闹,可能就只注意到故事好不好玩,人物可不可爱。
但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眼光来看,就得想想这小说里谁在说话,谁的声音被压制了,谁掌握着话语权。
我给您讲个我自己的经历吧。
有一次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很有名的小说,叫《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开始我就被那华丽的语言和浪漫的爱情故事吸引住了。
但后来我学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再重新看这本书,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发现小说里的盖茨比,虽然很有钱,举办了那么多豪华的派对,但在那个所谓的上流社会里,他始终是个局外人。
那些真正有权有势的人,根本就看不起他。
这背后反映的不就是社会阶层的固化和权力的不平等吗?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就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悲剧,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
再比如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还会关注文学作品是怎么塑造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的。
有些作品可能看起来很普通,但其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像电影《泰坦尼克号》,大家都觉得是个超级浪漫的爱情故事。
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角度看,我们能发现电影里展现的贫富差距、阶级对立。
女主角露丝来自上层社会,但她却感到无比的压抑和束缚;男主角杰克是个穷小子,却充满了自由和活力。
这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的对比,不就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平吗?还有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也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
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传递的信息,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背景,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比如说,同样是读《哈姆雷特》,有人可能会觉得哈姆雷特的犹豫是他性格的弱点;但也有人会觉得,这是他在面对复杂的社会和道德困境时的一种挣扎和思考。
马克思主义文论简明教案
马克思主义文论简明教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观点及其在当代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水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
2. 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
3.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提高文学批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
2.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
3.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技巧。
4.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当代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的应用。
5. 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著作简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阐述其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学作品,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进行解读和批评。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学作品,交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应用体会。
五、课程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占比40%。
3. 期末考试:考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分析能力,占比30%。
六、课程导论本章节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整体认识,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师通过讲解课程的背景、意义和预期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
3. 课程的学习目标、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1. 讲授:介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七、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本章节重点介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起源、发展和主要代表人物。
马克思主义文论相关习题及答案
1、基本概念:2、社会心理某一特定时代的某个民族、阶级或阶层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所自发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情感、情绪、感觉、愿望、理想、兴趣、习惯、信仰、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
是特定时代人们精神状态的总和。
和思想体系比较而言, 具有原始性和朴素性;和个体心理比较而言具有大众性和普遍性。
3、社会结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的基本结构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构成。
所谓的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 所谓上层建筑则是指树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国家、政府、军队等设施和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
4、五项因素公式俄国哲学家普列汉诺夫在1908年写成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中发展了马克思创始人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把①生产力的状况②被生产力所制约的经济关系③在一定的经济“基础”生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④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的, 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的人的心理⑤反映这种心理特征的各种思想体系作为构成社会结构的五项基本因素。
5、莎士比亚化指继承和借鉴莎士比亚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方法, 它要求作家从社会生活出发, 还原特定时空背景下真实的人物和事件;正确处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通过人物揭示社会现实的某些本质;在现实的基础上塑造个性化的人物, 创造富有生活气息、朴实、明快的语言, 构思生动丰富的情节。
因此“莎士比亚化”实际上是现实主义基本特征, 是马恩对现实主义理论形象化的概括, 生动表现出现实主义基本创作规律。
6、席勒式指席勒文学创作中部分存在的从观念出发的概念化、抽象化的倾向, 即人物塑造从抽象观念出发, 把人物变成表现作者理想与观念的工具。
马克思指出“席勒式”是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 拉萨尔的悲剧《济金根》便有“席勒式”倾向。
7、典型文艺作品中的典型指的是作者用典型化方法创作出来的具有鲜明、独特、丰富的性格特征, 深刻地体会了某一阶层、阶级或类别的人的某些本质方面以及渗透着作家审美思想的艺术形象。
马克思主义文论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一、马克恩主义文论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奠基时期;第二,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初始建构时期;第三,从20世纪十月革命以后到20世纪60年代的批判与反思时期;第四,从1968年以后开始的开放性发展时期。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即(巴黎手稿》)1. (1844年手稿》美学的中心思想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感觉的彻底解放)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思想。
2.“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1)物的异化/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这是从劳动对象和结果一—即产品的角度提出问题的。
“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对象的关系。
”劳动者创造产品但并不拥有;产品是支配劳动者的异己的力量。
(2)自我异化/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劳动的本质:劳动是对象化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存行为中,表现在生存活动中。
工人的劳动不属于自己:工人的劳动是被雇佣于别人的劳动,是已经售出的劳动,因此完全是外在的东西,是被迫的强制劳动。
(3)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类本质异化人的普遍性就是自由。
人的类特征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种类本质的特点是“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4)人同人相异化“商品拜物教”:人明明是物的创造者,现在却倒过来被巨大的物的权力所支配。
劳动产品对工人是异己的,活动也是异己的,它属于资本家。
工人通过劳动,生产出了另一个与劳动过程毫不相干的人(即资本家),以及与这一劳动性质相对应的劳动关系(不劳动,但是占有)。
3.“对象化”原则。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体现的基本哲学原则:对象性活动。
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在文学活动中,人把自身的肉体的特别是精神的力量都投入其中,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出了自己的力量。
4.本质力量对象化。
①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在认识了自然规律以后,在劳动者的头脑中形成内在尺度之后才进行的。
马克思主义文论课件
1、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文艺观:艺术生产 论、艺术意识形态论、艺术掌握论、艺术 发展论;(2课时) 2、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实主义文论、悲 剧论、文学创作论和批评观等等(3课时) 3、马克思主义文论与时俱进的发展:形 成了两条基本线索。东方:俄苏的列宁主 义文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的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文论);(3课时)
关系,
强调文学的现实功利性:文学对现实的政治、经济、文 化等的重要影响。
阶级性问题,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功利性的文学观与马克思主义特定视角的关系。 功利性文学观的局限性。 不同时期对文学的地位的不同认识。
强调审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 意义。
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审美活动 的终极意义、异化及其克服
相互限定,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防止片面理解马克
思主义,文学理论某个特征导致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反映论的文学观如果不加限制,会走向缺乏价值关
怀的自然主义;
工具论文学观的恶性膨胀,则曾经使马克思主义文
学理论的现实主义品格,又容易忽视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唯物论性质及对科学性的追求。
第一,“美的规律”指的是对象的完美的、适宜的、全面的 尺度。 第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与“美的规律”不是等同的。 前者是对人的实践特点的表述,后者则是指对象固有的特征。 二者不能等同和相互代替。 第三,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人还 能进一步按照对象的“内在尺度”衡量对象,表明了人的生 产实践是一种自由自觉的能动的活动。 第四,美与“美的规律”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美是人的实 践活动的创造品。美有“美的规律”,人“按照美的规律” 可以创造美、美的产品。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形象地再 现,是主客观的统一。而“美的规律”则是客观的规律,是 对象世界的矛盾运动的表现。“美的规律”是不能创造的, 只能发现它。不能用美的本体论代替美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文论(整理)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作者马克思1.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
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它所创造的世界直观自身。
P10主体(观念)通过实践劳动的对象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本质力量的感性体现人是美的本质力量的感观2.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
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P15个人的感觉与社会化,文化状态的高低有关。
什么样的主体生产什么样的对象,对象反映主体人只能记住对有意义的符号人的实践的丰富性人的感觉是社会化的感觉,人的的社会化和社会化感觉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与它的实践对象密切联系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者马克思,恩格斯3.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P86答:物质是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
4.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P87 答: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
思想具有阶级性,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受统治阶级支配。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作者马克思5.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P173答: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的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6.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
他们的艺术对我们所产生的魅力,同这种艺术在其中生长的那个不发达的社会阶段并不矛盾。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提纲一、定义概念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成为人的创造物和现实性,这个过程对人来说就叫对象化。
从主体方面看,人实现了自我,2、自然人化:表示客观的自然界不断进入人的活动的过程,即客观世界对象化的过程,马克思称这种与人的劳动联系和被改造过的自然为“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
人化的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自然的人化是其过程,是第二自然。
作家艺术作品中的自然和社会生活都是人化的自然。
从对象方面看,对象被人化,打上了人的烙印,体现了人的意义。
3、本来形象:也叫非批判的形象。
马克思指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人物形象,也就是按照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本来面貌真实的描绘了有自己独立个性的人物形象。
4、批判的变态:指丧失了现实主义特征的人物形象,也就是从某种抽象的观念出发,对人物形象做脱离实际的理想化或弯曲,失去自己独立个性的人物形象,是本来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人物形象的毁灭。
5、席勒式:指席勒创造中部分存在的从观念出发的概念化、抽象化倾向。
它针对的是席勒部分创作中从主观自我观念和理想出发,以主观的热情代替对客观现实的情形观察,以抽象概念的演绎代替对实际生活的真实描写。
6、莎士比亚化:继承和借鉴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方法,这是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形象的表述,指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去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深刻的反映出时代的风貌。
7、历史观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主义观点,也就是要求在文学批评中,把作家作品放在特定的时代和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进行与作品的历史内容相适应的社会的、政治的、哲学的、道德的评价。
把作品是否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是否具有进步的倾向作为衡量作品价值的尺度和标志。
8、美学观点:就是要求评论文学作品注意艺术的审美特性,遵循艺术反映现实的特殊规律,把艺术的审美价值作为衡量作品价值的一个尺度和标准,那么这样就要对作品做具体的艺术分析。
马列文论选读知识点
马列文论复习题纲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立一、奠基之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二、艺术的定位:意识形态。
三、艺术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点一、《手稿》美学思想1.“劳动创造了美”。
2.美感的生理基础和审美的本质问题3.美感的本质。
4.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
二、艺术定位:意识形态。
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将艺术定位于社会结构的意识形态之中。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种区别开来:一种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神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2.明确提出社会三大结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明确提出社会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文艺艺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2)把艺术视为一种不同于理论的把握世界的方式。
三、艺术规律1.“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规律”。
2.“世界文学”。
3.“资本主义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诗歌相敌对”。
4.悲剧和喜剧理论。
5.文学艺术的社会职能。
6.艺术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四、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点1.坚持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文论原则。
2.强烈的阶级性与实践性。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俄苏的发展演变一、列宁文论思想1.党的出版物的原则.2.两种文化论.3.反映论美学.二、普列汉诺夫文论思想1劳动说。
2.艺术形象的特质。
3艺术与社会生活、政治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三、斯大林文论思想1作家、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民族文化与无产阶级文化的结合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四、高尔基文论思想1.劳动在文艺创造起源上的意义2.艺术形象思维3.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4.文学艺术创作具体问题的阐释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演变一、毛泽东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二、周恩来1.《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2.《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3.《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4.《对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的讲话》三、邓小平1.《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2.《目前的形势和任务》3.《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第四节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西方的发展演变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征:1、都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
1.自然人化(人化自然):人改造对象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结果。
2.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过程就是人劳动的过程。
3.人的生产与动物生产的区别:人的生产是自觉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具有社会性的;而动物的生产则是盲目的,受动的,下意识的,是出于满足本能的肉体需要,仅限于维系自身生存和传宗接代,延续所属物种生命的再生产。
动物不存在对象化问题,人存在对象化问题。
4.怎样理解种的尺度和内在尺度?
答:种的尺度,是指对象的外部的感性特征和主体的外在的狭隘的肉体生活的需要;内在的尺度,上升和进入到对象的内部规律的把握和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发挥以及人的内在精神需要的满足。
在这段话中,马克思认为人不仅能够像动物那样按照对象的模样和外部形态来生产,满足自己外在的狭隘的肉体生活的需要,而且能够通过对象的感性形态把握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以达到自己的主观目的性,体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满足自己高级的精神需要,实现“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产品的感性的占有“从而“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
5.怎样按照美的规律创造?。
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论 第一章
四 开放性的发展
• 20世纪90年代以后,苏东原有的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当代西方 马克思主义文论实际上成为当代世界影响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文 论形态之一。
• 1968年由巴黎学生运动掀起的“五月风暴”,是西方社会反对 资本主义的革命运动,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一个重 要契机。
• 所谓“五月风暴”,指1968年由法国学生运动引发的全社会的抗议资 本主义的社会运动。1968年3月,巴黎大学农泰尔分院爆发了学生运 动,要求改革学校的教育制度。5月3日,为抗议大学当局开除学生运 动领导人,巴黎大学学生罢课并占领了大学校舍,警察封闭了农泰尔 分院。为抗议警察的暴行,全国各地学生纷纷罢课游行。在巴黎,学 生筑起街垒同警察对峙。5月12日,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斗争。 5月13日,学生、工人联合举行总罢课总罢工,巴黎20 多万人涌上街 头,进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罢课罢工还席卷了法国几十个省,成为 全国的反政府运动。在政府的暴力镇压下,“五月风暴”渐次平息。 这是二战以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罕见的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
二、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初始建构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初始建构
重要代表:意大利 拉布里奥拉 德国 梅林 俄国 普列汉诺林
理论辨析: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来源时,许多人主 要把它追溯到黑格尔。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确继承 了黑格尔美学的某些东西,但是在德国古典美学 中是康德开辟了对审美的科学说明的道路。梅林 根据马克思继承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应当 从对康德的科学探讨出发来建立。
1895—1975) • 西奥多·阿多诺 (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 1903—1969) •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 •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 • 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01—1991) • 让保罗·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1980) • 吕西安·戈德曼(Lucien Goldmann ,1913—1970) • 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 • 皮埃尔·马歇雷(Pierre Macherey ,1938—) • 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 •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 •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eric Jameson,1934—)等。
马克思主义文论(整理)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作者马克思1.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
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它所创造的世界直观自身。
P10主体(观念)通过实践劳动的对象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本质力量的感性体现人是美的本质力量的感观2.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
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P15个人的感觉与社会化,文化状态的高低有关。
什么样的主体生产什么样的对象,对象反映主体人只能记住对有意义的符号人的实践的丰富性人的感觉是社会化的感觉,人的的社会化和社会化感觉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与它的实践对象密切联系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者马克思,恩格斯3.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P86答:物质是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
4.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P87 答: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
思想具有阶级性,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受统治阶级支配。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作者马克思5.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P173答: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的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6.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
他们的艺术对我们所产生的魅力,同这种艺术在其中生长的那个不发达的社会阶段并不矛盾。
马克思主义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复习资料绪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和美学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具体表现形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和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考察文学艺术现象的理论结晶。
它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定位文学艺术,突出了文学艺术的实践性和阶级性,并且坚持和发扬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创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要内容:狭义上: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文艺理论思想。
广义上:除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还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西方拓展的成果,包括列宁、普列汉诺夫、高尔基、毛泽东、邓小平以及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新马克思主义、伊格尔顿等人的文艺理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形成、发展及其体系面貌一、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的形成1、转变期(1844年以前)2、确立期(1844-185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标志着马克思新的文艺观、美学观的正式开始。
《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由三个部分。
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
19世纪40年代,当时马克思(26岁)流亡在巴黎,写下这批手稿,所以又称“巴黎手稿”。
(1)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的观点。
(2)提出了人的五官感觉(包括审美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人的审美活动的本质是人在他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到自己的全面、自由的感受。
(3)提出美感区别于“囿于粗糙的实际需要的感觉”,是一种在实践中形成的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超越实际功利目的的全面、丰富、自由的感觉。
(4)提出艺术是一种特殊生产方式。
3、成熟期(1857-1872)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2)“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3)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4、总结期(1872-1895)二、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体系特点(一)体系的存在与重构之辨1.关于体系存在与否的争论2.对体系否定说的否定(二)体系的性质与特点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文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手里,始终是整个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始终是进行战斗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一、导论(一)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文论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简称为马克思主义文论。
2、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诞生于马克思的《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美学诞生于19世纪的中期,并且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成熟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3、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的命题”:审美能力产生于劳动,从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渐培育起原始的美的观念,产生审美的渴望起,便开始了人类创造美的历史;审美对象产生于劳动。
劳动成果的美的创造又反过来要求劳动过程的美的创造,即劳动组织,劳动场景乃至劳动秩序的和谐协调,只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热情,使劳动本身变成一种最高的需要,一种能使身心愉悦的活动,即建立劳动本身的美。
4、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坚持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文论原则。
恩格斯:“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指出:“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这可以看作马克思主义文论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经典规定。
典型化原则(恩格斯):对于这两种环境里的人物,我认为您都用您平素的鲜明的个性描写手法给刻画出来了;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该如此。
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的信中指出:“我局不是反对倾向诗本身……可是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是应当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同时我认为作家不必要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5、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属性:其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文学艺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其二,他们要求文学艺术表现无产阶级。
其三,他们要求文学艺术表达工人们的普遍情绪。
其四,他们坚持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相结合的批评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方的发展1、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方的发展,主要精力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几个发展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马克思主义文论创立的时间、创立者、创立的奠基之作马克思主义文论创立的时间: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奠基之作:《巴黎手稿》2,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学说一,列宁论“两种民族文化”学说1,关于文化的涵义,列宁用“文化”的概念是很严格的,他运用文化这个概念非常注意区分广义和狭义2,列宁“两种民族文化”的基本涵义(1)每一个民族都有两种文化(2)两种文化各自的地位不同(3)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3,在中国现代文论史上很早提出文学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之理论的是谁冯雪峰对于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论述.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一直是文艺界关心的一个问题,很多文艺理论家都作了探讨。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冯雪峰很早就提出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样的看法。
他在《过渡性与独创性》中说:“我们现在是从旧的民族文化过渡到新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是从国民的文化走到世界的文化”,他认为民族性中也有“世界性”或“人类性”的意蕴,“任何民族在任何环境里生活战斗上所达到的最基础的也是最高的要求与理想,也是一切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人类共同的生活理想与意向”,因此,“民族的独创能力和独创性要求,并不是向着特殊的民族性的树立,然而却是世界文化的到达所必要”。
由此可见,冯雪峰在当时已经认识到文化文艺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越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也就越是民族的,两者并行不悖。
4,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主要内容1)内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
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表现创造的主动性,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
”高尔基对于俄国文学和西欧文学都很熟悉,还系统地讲过《俄国文学史》,所以对于各种流派的作品都熟悉,他认为在文学上主要的潮流或者倾向共有两个,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他热爱现实主义文学,对于自然主义和颓废主义深恶痛绝,并始终不懈地与之进行斗争。
有比较才有鉴别,这样他就有可能寻找新的创作方法。
2)特点1,文学艺术应该具有崇高的社会目的,要为促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服务,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以及那些引人颓废、堕落的艺术。
2,要求作家艺术家把过去的现实、现在的现实、将来的现实这样三种“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3,要求作家艺术家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武装头脑,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社会现实生活,讴歌现实的变化和正在成长中的社会主义新人,激励他们求真、向善和爱美5,毛泽东用《孟子》中的一句什么话来说明“共同美”的存在关于“口之于味,与同嗜焉”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孟子》)译文: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耳朵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颜色,有相同的美感。
6,席勒式1)“席勒式”这一词语出自马克思1859年4月19日给拉萨尔的信:“你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传声筒。
”所谓“席勒式”指席勒创作中部分存在的一种偏向,即忽视文艺创作形象地表现生活,使作品主人公变成宣传某种抽象化观念的化身。
2)关于“席勒式”倾向a为一般找特殊b在艺术构思和创作中进行哲学思考c以理想代替现实d人物形象的抽象化、概念化e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7,文学是“人学”1)高尔基认为文学是人学。
教材里对这个问题说了三点:一是指文学的主要对象问题;二是指体现了高尔基的美学思想;三是指体现了高尔基对人道主义性质的理解。
这三点概括缺乏内在的逻辑贯通,而且着眼的角度并不一致。
2)笼统地说高尔基关于文学是人学的说法体现了高尔基的美学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
具体地说,这个说法可以分为三层来理解:一是文学是写人的;二是文学是人写的;三是文学是为人写的。
8,“主观战斗精神”1)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强调创作主体的心理意识是一种“人”的文学观,同时也是主客观相结合的文艺思想。
创作主体需要在客观对象的活的表现中熔铸自己的同感的肯定或反感的否定,而客观对象也会以其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翻作家的认识。
这个“相生相克”的动态过程的结果就是新的艺术世界的诞生。
能够促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家认识世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的感受力,投身现实的热情,三者合而称之,即为“主观战斗精神”。
胡风提出“一方面要求主观力量的坚强,坚强到能够和血肉的对象搏斗,能够对血肉的对象进行批判”,“另一方面要求作家向感性的对象深入,深入到和对象的感性表现结为一体。
” 2)胡风强调要用“主观战斗精神”拥抱现实,即要求作家在对客观现实的描写中反映出自己的强烈的主观愿望。
胡风将其概括为“主观精神与客观真理的结合和融合”,并把这视为“新文艺底战斗的生命”。
他指出,优秀作家如果想投入“为人生”的艺术创作,“一方面须得有…为‟人生的真诚的心愿,另一方面须得有对于被…为‟的人生的深入的认识。
所…采‟者,所…揭发‟者,须得是人生的真实……这种主观精神和客观真理的结合和融合,就产生了新文艺底战斗的生命。
” 值得注意的是胡风强调的是主观战斗精神与客观真理的结合与融合,不能发生偏颇。
为了预防这种偏颇,胡风明确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偏于主观,使艺术形象成为抽象概念的冷冰冰的绘图演义;一种是偏于客观,即主观战斗精神被客观现象所吞没。
为此他提出要使“对生活的感受力”、“热情”和“深邃的思想力量”三者“浑然一体”。
9,“杂取种种人”典型化:“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10,莎士比亚化首先,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形象化表述。
它要求文学创作严格地遵循莎士比亚所主张的现实主义原则,从客观的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恩格斯《致敏考茨基》),广泛地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思想,“真实地评述人类的关系”(《神圣家族》)。
恩格斯批评拉萨尔的描写局限于官方的小圈子时,肯定了福斯泰夫式的背景,希望拉萨尔也像莎士比亚一样,“介绍那时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要真实地揭示现实的某些本质方面。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货币的颠倒黑白的力量时,引用莎士比亚的剧作《雅典的泰门》中的诗句,并说“莎士比亚把货币的本质描写得十分出色”。
其次,莎士比亚化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要坚持个性化,反对类型化。
恩格斯提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原则和方法——“刻画一个人物不仅应表现他做什么,而且应表现他怎样做”,“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分得更加鲜明些”。
他批评拉萨尔没有“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
莎士比亚化的第三层意思是“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的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
关于这一点放到后面说明。
11,文学批评“须有一定的圈子”鲁迅认为,文艺批评必然有标准。
他十分肯定地指出所有文艺批评毫无例外地都有“圈子”:“真实的圈子”、“前进的圈子”、“美的圈”,也即是真实的标准、美感的标准、善的标准。
这是有助于时代前进的社会功利标准的另一种说法。
12,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以社会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提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作为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其异化和反人性的武器。
这个学派的理论家以马克思的批判理论的继承者自居,同时兼收青年黑格尔派的批评理论、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企图调和并综合这些理论,形成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尖锐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批判理论”。
他们借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概念和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提出和建构了一套独特的社会批判理论,旨在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彻底批判”13,普列汉诺夫与过去有关艺术的起源的看法不同,他认为艺术起源于什么?与托尔斯泰不同,他认为艺术也表达什么?这些看法从他的哪一部著作中可以看出来?1)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
他指出,在原始民族的艺术中,技术和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在他们的狩猎舞蹈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舞蹈者对于狩猎活动的摹仿。
为此,他十分赞同卡·毕歇尔提出的观点:“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上,劳动、音乐和诗歌是极其紧密地互相联系着的,然而这三位一体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劳动。
其余的组成部分具有从属的意义。
”所以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我们不把握着下面这个思想,那末我们将一点也不懂得原始艺术的历史:劳动先于艺术,总之,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
”是怎么完成这个转化的?这里面有两次快乐的感觉。
首先,是因为生活迫使原始人去劳动,在劳动中逐渐把自己的力量的实际作用看作一种快乐,原因是原始人劳动力量的使用使原始人获得利益,能够获得物质享受,人们看到这一点十分高兴,快乐也就油然而生。
同时,劳动中获得的利益是原始人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创造的,这样劳动本身就成了自身能力和智慧的表现,于是原始人感到了自身价值的肯定。
这样就又获得了一次新的快乐。
这样,劳动不再只是满足原始人物质需要的活动了,而是还能够满足原始人的精神需要。
因此,娱乐活动就发生了,艺术也就形成了或者说艺术开始产生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游戏与劳动。
2)艺术也表达思想.3)1899——1900年写著名的《没有地址的信》这一重要著作。
14,为什么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奠基之作?(1)提供了哲学基础①提出了“劳动创造美”的命题,指出,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②人的审美活动的本质是人在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观照到自己;③美感不同于“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是一种在实践中形成的表现人的本质力量、超越现实功利目的的全面、丰富、自由的感觉;④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受生产的普遍规律支配。
(2)把文学艺术定位为意识形态,认为文学艺术是人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不同于理论的掌握世界的方式的15,怎样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性?1,6,鲁迅对于文艺创作的论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鲁迅在文艺创作方面的论述非常丰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选材与提炼:“选材要严,开掘要深”;2,想象与虚构:创作“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3,构思与表达:“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4,典型化:“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17,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艺术反映中渗透着人的主观因素,尽管艺术的本源来自客观存在,但艺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也“不是简单的、直接的、照镜子那样死板的行为,而是复杂的、二重化的、曲折的、有可能使幻想脱离生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