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六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数据处理 知识点汇总
1. 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与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相同,只是在同一统计图中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线表示不同的量,并要标明图例。
2.观察统计图的方法:通过运用横向观察、纵向观察、对比观察等多种方法,从中获取更多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及作出合理的预测。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体,用圆内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量占总体的百分比。
作用: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身高的情况
分段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可以先把数据排列,并根据需要把数据按一定的标准分段整理,再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最后对数据作出全面的分析,并解决问题。
扇形统计图不能直接表示数量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1.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2. 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据的多少。
作用:能清楚地看出各数据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1.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2. 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作用: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和数据的多少。
3.比较两组数据的方法:
(1)比较两组数据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2)比较两组数据的平均值;
(3)把两组数据分段比较。
1. 要按一定的标准对数据进行合理分段。整理时注意不要遗漏数据。
2.要分段整理数据,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观察统计图时,不仅要看每个数据的大小,还要把数据进行比较。
在依据统计图解决问题时,要能够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进行比较和分析不同数据的区别,并且能够预测它们的变化趋势。
3. 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先与整体比较,看各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是多少,再看各部分之间谁占的百分比大,在此基础上仔细分析,得出结论。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五单元《数据处理》知识点及易错点 课件
5.1 扇形统计图
归纳整理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量,扇形表示
各部分量 ,能直观地看出各部分量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5.1 扇形统计图
易错点
在不同的扇形统计图中,如果百分数相同,但是对应 的整体(单位“1”)不同,那么所求的具体数量也不一 定相同。
5.2统计图的选择
知识点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数据处理》 知识点及易错点归纳整扇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圆作为总体,表示一个整体(单位“1”)。 2.在扇形统计图中,面积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3.在扇形统计图中,扇形的面积越大,所表示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就越 大;扇形的面积越小,所表示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就越小。
5.4 身高的变化
知识点二 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比较分析数据
归纳整理: 1.比较两组数据的极值(最大值或最小值)。 2.比较两组数据的平均值。 3.把两组数据分段整理,再比较。
条形统计图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的具体数量 折线统计图特点:能清楚地看出各事物数量增减变化 的趋势,也可以看出各部分事物的具体数量。 扇形统计图特点:能直观地看出各部分量与整体之间 的关系。
5.2统计图的选择
归纳整理:
当只统计各部分具体数量的多少时,可以选用条形统计图;要想 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可以选折线统计图;要想直观地看 出各部分量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扇形统计图。
知识点一 绘制复式统计图
1.选择统计图 能表示两组数据 能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 (选择复式折线统计图)
5.4 身高的变化
2.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1)补充统计图的标题。 (2)注明图例。(作用:区分不同组的数据) (3)在纵轴确定范围长度,确定起始点。 (4)在统计图上根据数据描出各点,用不同的线顺次连接。 (5)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最新北师大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表格式教案
根据统计图,谁能告诉大家淘气的身高在哪个年级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最大,在哪个年级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最小?
淘气在一年级和四年级时的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较大,在三年级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相等,差距最小。
淘气的身高在哪个阶段长得最快?与全市男生的平均身高的增长情况一致吗?
“身高的变化”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下表是一至六年级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记录表,你看完后有什么想法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统计表
制成统计图,看起来更直观,记录表不容易看出淘气的身高有什么变化。
要想直观地反映身高变化,应该选择什么统计图呢?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
六年级数学学科教案(上册)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扇形统计图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读扇形统计、交流信息、讨论图形特征等过程。
2.过程与方法: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能解翻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能根据统
计图中的数据回答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扇形统计图在描述部分和整体关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统计图的作用,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图来表示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过程。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北师大版秋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北师大版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数学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分数除法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教学图片。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分数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分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4. 练习:通过做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5. 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分数除法2. 板书内容:分数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运算定律,简便运算。
七、作业设计1. 基础作业:做一些分数除法的计算题,巩固基础知识。
2. 提高作业:做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我对六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北师大版秋的设计,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引入- 情境创设:使用PPT展示日常生活中分数除法的实例,如分蛋糕、分配任务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最新整理六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五、六单元).docx
最新整理六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五、六单元)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五、六单元)第五单元数据处理1、三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表示各个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反映增减变化)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一)比的基本概念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是比号。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比值通常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
3.比的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7、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后项不能为0。
5.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8、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0除外),商不变。
9、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二)求比值1、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最后结果是数值。
(三)化简比1、化简比: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求出分数的比值后,再把分数比值改成比(最终是比的形式)。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2、比的化简:用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或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
(四)比的应用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例如: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5人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25人女生:5×7=35人。
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题目解析:“男生25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课题:复试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P58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
2、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引新,启迪探究1、大家回家有没有帮忙父母做家务?因不应该?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产生意见。
)2、看来同学们各有想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来决定因不应该的呢?(举手表决,统计)对!我们可以现场收集和整理大家的想法。
那么我们班的情况到底怎样呢?3、刚才只是我们对本班的收集和整理,不能代表我们整个年级同学的意见。
所以老师在课前收集和整理了六年级其他班同学们统计的情况。
(出示六年级其他班的情况的统计表)4、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大家的意见,你觉得我们用什么把这些数据表现出来会更好呢?(条形统计图)老师也觉得条形统计图很好,因为用直条图来表示可以直观的看清楚各班统计的情况。
但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呢?(学生各抒己见)5、出示根据本班统计情况制作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标题、日期、单位、横纵轴、不同的直条图、图例以及纵轴表示的单位大小等),为何选用两种颜色的直条,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何不同?我们把这种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6、你能根据其他班的统计情况来继续绘制我们刚才统计图吗?(学生补充完整统计图)7、评议:找三种类型的:(1)直条图少数字的;(2)画的直条不够规范的;(3)比较正确且美观的。
让学生去评议。
8、观察图,哪个班喜欢刘翔和姚明的相差比较大?哪个班喜欢刘翔和姚明的相差比较小?从图中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你觉得从六年级调查统计的情况看,谁更有可能担任我们运动会的形象大使?二、合作互动,共同探究看图分析:球类比赛中,在边线发球时,有单手投球,也有双手投球,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学生各抒己见)出示课本58页的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评价一下,哪一种更便于比较两种投球方式的投球距离?纵轴每格代表几米?最下面一格为何用折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后,相互交流。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内容: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课本第57页到68页“数据处理“。
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发展统计的观念。
2、通过实例,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通过报纸、杂志等媒体中的数据或统计图表获得有用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与同伴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感受统计知识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单元重点: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2、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与同伴交流。
单元难点:了解扇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从数据或统计图表获得有用的信息。
课时安排:8课时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教学内容:课本第57—58页“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内容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1.谈话:这张表是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请你运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
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电脑课件呈现下表:(1)学生说信息并计算各种成分的百分比(2)汇报计算结果,订正(3)学生发言、交流(4)学生汇报: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食物的摄入量。
2.电脑课件呈现统计图。
(1)提问: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能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摄人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吗?(2)根据教师引导说出发现:从扇形统计图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北师大版秋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北师大版秋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北师大版秋。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两个分数相乘,以及如何将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些计算方法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分数计算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分数,比如1/2和2/3,然后提问学生们,如果我们要将这两个分数相乘,我们应该怎么做?3. 练习:在讲解之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亲自动手计算,以加深他们对分数乘法的理解。
5. 练习:在讲解之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亲自动手计算,以加深他们对分数除法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实际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1. 1/2乘以2/3;2. 2/3除以1/2;3. 1/4乘以3/4;4. 3/4除以1/4。
答案:1. 1/2乘以2/3等于1/3;2. 2/3除以1/2等于4/3;3. 1/4乘以3/4等于3/16;4. 3/4除以1/4等于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1. 分数乘法:当我们需要将两个分数相乘时,我们只需要将这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然后将分母相乘。
例如,1/2乘以2/3,我们将1和2相乘,得到2,然后将2和3相乘,得到6,所以1/2乘以2/3等于2/6。
我们可以进一步简化这个分数,2/6可以简化为1/3。
2. 分数除法:当我们需要将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时,我们只需要将这个分数的分子乘以另一个分数的倒数,然后将结果简化为最简分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4课时《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4课时《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身高变化的相关概念,学会运用数学方法对身高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身高变化的相关知识,包括身高的定义、身高的变化原因、身高的测量方法、身高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等。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身高数据进行科学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并能对身高变化的原因进行合理解释。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身高的定义、测量方法,学会对身高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身高变化的原因,掌握身高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身高测量仪、数据表格。
学具:铅笔、橡皮、直尺、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对身高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身高的定义、测量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身高变化的原因。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身高测量,收集数据,并学会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4. 讲解与讨论:讲解身高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对身高变化的原因进行讨论。
5. 总结与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归纳身高变化的相关知识。
6.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身高变化知识的掌握。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4课时《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6. 课堂练习作业设计1. 让学生收集家人的身高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写出报告。
2. 设计一道关于身高变化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找出改进的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对身高变化知识的掌握。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1
主备人: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6263646566676869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人数人数这个统计图是以前学过的,叫做单式条形统计图。
二、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 六(3)班的男生在篮球场上举行篮球比赛,其他同学在旁边加油助威。
比赛结束后,他们产生了一个疑问:“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他们互相争论,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于是有人提议采用数学中统计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经过全班的商议,他们选定班上篮球水平最好的七个男生。
第二天,他们再次来到操场,作了如下统计。
出示新课内容:下面是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单位:米)投球者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单手投球的距离 12.5 13.0 12.5 11.5 12.0 10.5 13.0 双手投球的距离11.09.511.013.09.010.512.5师:根据这幅图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两组数据分别反映投球距离和双手投球距离。
师: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呢? 以前的方法:想一想:(1).这样好不好判断单手投球还是双手投球远?(2).可不可以把两张表合为一张表?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师:怎样把这两幅统计图合并为一张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1、介绍复式条形统计图。
(1)出示复式条形统计图。
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统计图师:这幅统计图是把上面的两幅统计图合并成一幅画成的,这样的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2)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
认识图例。
师:你能看懂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吗?表示单手投球的距离和双手投球的距离分别是哪些直条,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右上角的图例,可以知道这一点。
3、说一说:(1)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大多数情况下,哪种情形投球距离远一些?与你的猜测一样吗?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生活中的数课题:数据世界课题:数字的用处课题:正负数(一)课题:正负数(二)。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章节教案-第五单元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章节教案第五单元数据处理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统计图的选择第3课时身高的情况第4课时身高的变化五数据处理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教学内容:课本第57页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谁知道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统计图?并且说出它们的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那么,我们今天学习新的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二、教学扇形统计图的特点1、用投影仪出示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统计表。
2、先让学生通过计算独立填上表中的数据。
3、独立制作条形统计图。
4、出示扇形统计图。
5、组织学生交流两种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6、全班交流。
7、教师小结: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到哪个量多,哪个量少。
而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三、说一说。
用投影仪出示四幅扇形统计图,先让学生每幅图中各百分数的意义。
再让学生说一说每幅统计图获得信息。
四、试一试。
1、出示每幅图。
2、交流这三个问题。
3、教师小结。
第2课时统计图的选择教学内容:课本第57页教学目标: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
教学重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奥运会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运动员夺取金牌的画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下。
(出示课件)学生看完后老师提出问题:(1)你知道是哪一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吗?(2008年)(2)在北京举办的是第几届奥运会?(第29届)(3)我国是从第几届奥运会开始获得奖牌的?(第23届)师: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看一看近几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的情况。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要点汇总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要点归纳一、会认的字。
浒(hǔ)(水浒)敷(fū)(敷药)(敷脸)绷(bēng)(绷着)(绷紧)(绷带)轧(yà)(辗轧)(轧棉花)橡(xiàng)(橡胶)(橡皮)柄(bǐng)(一柄)(手柄)角(jué)(角色)(主角)(名角)吗(mā)(干吗)氛(fēn)(气氛)(氛围)(香氛)哄(hǒng)(哄骗)(哄逗)(哄人)勒(lēi)(勒紧)(勒住)泡(pāo)(水泡)(一泡水)恬(tián)(恬静)(恬淡)(恬适)刨(páo)(刨坑)(刨土)(刨根问底)凄(qī)(凄惨)(凄凉)(凄清)二、会写的字。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语文鲁(粗鲁)(鲁莽)(愚鲁)悼(悼念)(追悼)(哀悼)枣(枣树)(大枣)(囫囵吞枣)嚼(嚼舌)(细嚼慢咽)唇(嘴唇)(唇舌)(唇膏)玻(玻璃)璃(玻璃)蹲(蹲下)(半蹲)(蹲着)枯(枯燥)(干枯)(枯树)咳(咳嗽)(干咳)(止咳)嗽(咳嗽)(干嗽)绒(绒毛)(绒布)(丝绒)鞭(鞭子)(鞭炮)(鞭策)渗(渗透)(渗水)(渗漏)臭(发臭)(臭气)(遗臭万年)舅(舅舅)(舅妈)(大舅)腔(腔调)(口腔)(秦腔)哄(哄笑)(哄堂大笑)梯(梯子)(阶梯)(扶梯)砍(砍伐)(砍柴)(砍价)梳(梳理)(梳头)(梳妆)揪(揪打)(揪心)(揪辫子)姨(姨妈)(小姨)(阿姨)莹(晶莹)(莹润)(晶莹剔透)嵌(镶嵌)(嵌入)缀(点缀)(连缀)(缀文)苞(花苞)(含苞待放)株(一株)(植株)(守株待兔)喧(喧闹)(喧哗)(喧宾夺主)烘(烘烤)(烘干)(烘托)链(项链)(链条)(铁链)嘲(嘲笑)(嘲讽)(自嘲)憨(憨直)(憨厚)(憨笑)淳(淳朴)(淳厚)(淳美)三、多音字。
jué(角色)lēi(勒紧)角勒jiǎo(角落)lè(勾勒)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语文pāo(眼泡)má(干吗)跑吗mɑ(来吗)pào(泡沫)mǎ(吗啡)hǒng(哄骗)哄hōng(哄传)hòng(起哄)四、辨字组词。
第五单元 《练习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练习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巩固和深化学生在本单元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练习四中的全部题目。
2. 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练习四中的重点题目,以及本单元的知识点。
2. 教学难点:解决练习四中的难题,以及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知识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教学模型。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本单元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
2. 讲解:针对练习四中的题目,进行逐一讲解,解释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中的题目,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
4. 总结: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与本单元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1. 第五单元《练习四》2. 内容:本单元的知识点,练习四的题目,解题思路和方法。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四中的全部题目。
2. 复习和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点。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作业的难度和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导入在导入阶段,教师应通过PPT展示本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等,同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知识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学过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讲解在讲解阶段,教师应针对练习四中的题目,进行逐一讲解。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五、六单元)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五、六单元)第五单元数据处理、三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表示各个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反映增减变化)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一)比的基本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是比号。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比值通常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
3.比的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7、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后项不能为0。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8、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0除外),商不变。
9、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二)求比值、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最后结果是数值。
(三)化简比、化简比: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求出分数的比值后,再把分数比值改成比(最终是比的形式)。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2、比的化简:用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或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
(四)比的应用、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例如: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7)=人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2人女生:×7=3人。
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人,男女生的比是: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题目解析:“男生2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4课时《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4课时《身高的变化》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测量身高的方法,学会使用直尺和卷尺进行测量。
2.通过测量、统计、比较分析研究身高变化规律。
3.发现身高变化与有无运动、作息和饮食等因素有关系。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直尺、卷尺、记录表等教具。
2.学生准备笔、本子等学习用品。
三、教学内容及活动设计1.引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或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一起来探讨:衡量身高的重要性,如何进行身高测量等问题。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自我测量教师分发直尺和卷尺,组织学生自我测量身高,并记录下来。
学生可以分二人一组协作进行,测量时要注意站直,头顶与墙壁贴平等事项。
这个环节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了解身高的测量方法。
3.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柱状图学生按照身高标准分组,然后在黑板上绘制相应的身高柱状图,并进行简要的统计分析。
可以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数据和分析,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互动,更好地理解身高的变化规律。
4.探究身高变化和运动、饮食规律等的关系教师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身高变化的原因,如何影响身高的变化,从而引导学生分析运动,饮食和睡眠对身高的影响。
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自主探究和发现身高变化与有无运动、作息和饮食等因素之间的联系,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
5.课堂总结根据本节课学生的表现,进行课堂总结,强调要注意身高的测量方法、生活中合理的运动和饮食习惯等,同时回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课堂反思和对下节课内容的展望。
四、教学时长本节课的教学时长为45分钟,具体时间分配如下:•引入新课:10分钟•学生自我测量:15分钟•根据数据绘制柱状图:10分钟•探索身高变化与运动、饮食规律等的关系: 10分钟•课堂总结:5分钟五、教学效果评估本节课效果评估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学生课堂互动表现2.课堂练习3.家庭作业或小组讨论报告4.班级柱状图数据分析比较六、教学注意事项1.学生在自我测量身高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受伤。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文档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圆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订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圆心一般用字母 O 表示。
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3 .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半径一般用字母r 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地址,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 .直径:经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一般用字母 d 表示。
6.在同一个圆内,全部的半径都相等,全部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2 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 =2 rr=1/2d用文字表示为:半径 =直径÷2直径 =半径×2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 3 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圆周率是一个无量不循环小数。
在计算时,取π≈。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 .圆的周长公式:C= π d或 C=2 πr圆周长 =π×直径圆周长 =π×半径×2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πr〕表示,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用字母〔r 〕表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所以圆的面积 = πr ×r。
圆的面积公式:S=πr2。
14 .圆的面积公式:S=πr2也许S=π〔d/2〕2也许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 R,内圆的半径是 r ,它的面积是S= π R2-πr2或 S=π〔 R2-r 2〕。
最新整理六年级数学教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
最新整理六年级数学教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用字母C表示。
2、圆周率实验:
在圆形纸片上做个记号,与直尺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求出圆的周长。
发现一般规律,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数(π)。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pai)表示。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计算时,一般取π≈3.14。
(2)、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π倍,而不是3.14倍。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4、圆的周长公式:C=πd————→d=C÷π
或C=2πr————→r=C÷2π
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6、区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
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计算方法:2πr÷2即πr
(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计算方法:πr+2r即5.14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六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五单元数据处理
一、绘制条形统计图(主要是用于比较数量大小)
1.写出统计图的标题,在上方的右侧表明制图日期。
2.确定横轴、纵轴。
3.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条形的宽度和间隔。
(直条的宽窄要一致,间隔也要一致,单位长度要统一)
4.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
确定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量要根据最大和最小的来综合考虑。
5.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6.给直条图形不同的颜色(或底纹),并在统计图右上角注明图例。
二、关于复试条形统计图
1.制作复试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相同。
只是在每组数据中各量要用颜色或底纹区分。
2.复试条形统计图---直条的宽窄要一致,间隔要一致,单位长度要统一。
3.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方法观察,可以读懂复试条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4.复试条形统计图有纵向和横向两种画法。
绘制复试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比较大小,还可以比较数量变化的快慢)
a.只有一条折线的折线统计图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
b.用不同的折线表示不同的数量变化情况的折线统计图叫做复试折线统计
图。
1.写出统计图的标题,在上方的右侧表明制图日期。
(也有不写制图时间的)
2.确定横轴、纵轴。
3.在横轴上适当分配各点的位置,确定点和点之间的距离。
4.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
确定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量要根据最大和最小的来综合考虑。
5.根据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
6.用不同的线段将各点连接起来。
考点1:三种单式统计图和两种复式统计图。
1.三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反映增减变化、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复式条形统计图:用两种不同的条形来分别表示不同的类型。
复式折线统计图:用两条不同的线来表示,一条用实线,另一条用虚线。
3.反映某城市一天气温变化,最好用折线统计图,反映某校六年级各班的人数,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好,反映笑笑家食品支出占全部支出的多少,最好用扇形统计图。
考点2:数据世界(大数的乘法和除法)
考点3:数字的用处(按规则编学号和身份证号码)
考点4:正负数“0”表示分界;正负数表示方向;正负数人为规定的特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