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选修2-2(2.2.1 分析法)

合集下载

人教a版数学【选修2-2】备选练习:2.2.1综合法与分析法(含答案)

人教a版数学【选修2-2】备选练习:2.2.1综合法与分析法(含答案)

选修2-2 第二章 2.2 2.2.11.(2013·江西理,3)等比数列x,3x +3,6x +6,…的第四项等于( )A .-24B .0C .12D .24 [答案] A[解析] 由等比中项公式(3x +3)2=x (6x +6),即x 2+4x +3=0.∴x =-1(舍去) x =-3.∴数列为-3,-6,-12,-24.故选A.2.若a 、b 、c ∈R ,且ab +bc +ca =1,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a 2+b 2+c 2≥2B .(a +b +c )2≥3C .1a +1b +1c≥23 D .abc (a +b +c )≤13[答案] B[解析] ∵a 、b 、c ∈R ,∴a 2+b 2≥2ab ,b 2+c 2≥2bc ,a 2+c 2≥2ac ,∴a 2+b 2+c 2≥ab +bc +ac =1,又(a +b +c )2=a 2+b 2+c 2+2ab +2bc +2ac=a 2+b 2+c 2+2≥3.3.已知a 、b 是不等正数,且a 3-b 3=a 2-b 2,求证:1<a +b <43. [证明] ∵a 3-b 3=a 2-b 2且a ≠b ,∴a 2+ab +b 2=a +b ,由(a +b )2=a 2+2ab +b 2>a 2+ab +b 2得(a +b )2>a +b ,又a +b >0,∴a +b >1,要证a +b <43,即证3(a +b )<4, ∵a +b >0,∴只需证明3(a +b )2<4(a +b ),又a +b =a 2+ab +b 2,即证:3(a +b )2<4(a 2+ab +b 2),也就是证明(a -b )2>0.因为a 、b 是不等正数,故(a -b )2>0成立.故a +b <43成立. 综上,得1<a +b <43.4.已知函数f (x )=tan x ,x ∈⎝⎛⎭⎫0,π2,若x 1、x 2∈⎝⎛⎭⎫0,π2,且x 1≠x 2. 求证:12[f (x 1)+f (x 2)]>f ⎝⎛⎭⎫x 1+x 22.[证明] 欲证12[f (x 1)+f (x 2)]>f ⎝⎛⎭⎫x 1+x 22,即证12(tan x 1+tan x 2)>tan x 1+x 22, 只需证12⎝⎛⎭⎫sin x 1cos x 1+sin x 2cos x 2>sinx 1+x 22cos x 1+x 22, 即证12×sin (x 1+x 2)cos x 1cos x 2>sin (x 1+x 2)2cos 2⎝⎛⎭⎫x 1+x 22 =sin (x 1+x 2)1+cos (x 1+x 2). 因为x 1、x 2∈⎝⎛⎭⎫0,π2,所以x 1+x 2∈(0,π), 所以sin(x 1+x 2)>0,1+cos(x 1+x 2)>0,cos x 1cos x 2>0,所以只需证1+cos(x 1+x 2)>2cos x 1cos x 2,即证cos(x 1-x 2)<1.因为x 1、x 2∈⎝⎛⎭⎫0,π2,且x 1≠x 2, 所以cos(x 1-x 2)<1显然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与不等式证明的综合应用,题目中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不明显,因此可以用分析法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在证明过程中注意分析法的格式与步骤.对于与三角函数有关的证明题,在证明过程中注意角的取值范围及三角恒等变形公式的灵活应用.(2)本题的几何意义是见而易见的,如图A (x 1,tan x 1),B (x 2,tan x 2),AB 的中点,C x 1+x 22,tan x 1+tan x 22,D ⎝⎛⎭⎫x 1+x 22,tan x 1+x 22,则有tan x 1+tan x 22>tan x 1+x 22,其中x 1、x 2∈⎝⎛⎭⎫0,π2.。

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配套课件第二章 2.2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配套课件第二章 2.2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综合法是中学数学证明中最常用的方法. 综合法是 从已知到未知、从题设条件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 综合法是一种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 用 P 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 Q 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则综合法用框图表示为: P⇒Q1 → Q1⇒Q2 → Q2⇒Q3 →„→ Qn⇒Q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πL2 L2 πL2 L2 4 式成立, 只需证明 2 > 成立, 即证明 2 > , 两边同乘以 2, 4π 16 4π 16 L
L 2 L2 1 1 得 > ,因为上式成立,所以 π2π > 4 . π 4
所以,如果一个圆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这 个圆的面积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 点评:分析法.
栏 目 链 接
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推证过程中使每一步
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
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
理等)为止,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做分析法.
分析法是从未知到已知、从结论到条件的逻辑推理 方法. 分析法是一种执果索因的证明方法. 用 P 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 Q 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则分析法用框图表示为:
跟 踪 训 练
1 2 3 1.证明: + + <2. log519 log319 log219
1 证明: 因为 logab= , 所以左式=log195+2log193 logba +3log192= log19(5×32×23)=log19360. 因为 log19360<log19361=2, 1 2 3 所以 + + <2. log519 log319 log219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高二选修2-2数学知识点

高二选修2-2数学知识点

高二选修2-2数学知识点高二数学选修2-2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许多关键的数学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二选修2-2数学课程的五个重要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包括函数、导数、不等式、排列组合和概率。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

一、函数函数是高二选修2-2课程的核心概念之一。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自变量映射到一个因变量。

函数可以用图表、方程或文字形式表示。

在学习函数时,学生需要了解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增减性、最值等概念。

学生还需要学会绘制函数图像和解决与函数有关的各种实际问题。

二、导数导数是高二选修2-2课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导数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

学生需要学习导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法则,掌握导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导数解决各种相关问题,如求函数的极值、判断函数的增减性等。

导数在微积分和物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三、不等式不等式是高二选修2-2课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不等式表示不同数值之间的关系,包括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

学生需要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如加减乘除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等。

通过解不等式,学生可以找到满足一定条件的数值范围,解决实际问题。

四、排列组合排列组合是高二选修2-2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研究的是个体之间的选择和排列方式。

学生需要学习排列和组合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包括阶乘、排列数、组合数等概念。

排列组合在概率论、统计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五、概率概率是高二选修2-2课程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知识点。

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分支。

学生需要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计算、事件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通过学习概率,学生可以理解和计算随机事件的可能性,并能够应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如赌博、抽奖等。

高二选修2-2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将能够在数学领域更上一层楼。

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一章知识点及测试题

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一章知识点及测试题

高中数学选修2-2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1. 平均变化率 xf x f x y x x ∆-∆+=∆∆)()(00 2. 导数(或瞬时变化率) x x f x x f x f x ∆-∆+='→∆)()(lim)(0000导函数(导数): xx f x x f x f x ∆-∆+='→∆)()(lim )(03. 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y =f (x )在点x 0处的导数f '(x 0)就是曲线y =f (x )在点(x 0,f (x 0))处的切线的斜率,即k =f '(x 0).4. 导数的运算:(1)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①(C )′=0(C 为常数); ②(x α)′=1x αα-(x >0,Q α∈); ③(sin x )′=cos x ; ④(cos x )′=-sin x ; ⑤(e x )′=e x ; ⑥(a x )′=a x ln a (a >0,且a ≠1); ⑦xx 1)(ln =; ⑧1(log )ln a x x a =(a >0,且a ≠1).(2)导数的运算法则:①[u (x )±v (x )]′=u ′(x )±v ′(x ); ②[u (x )v (x )]′=u ′(x )v (x )+u (x )v ′(x ); ③)0)(()()()()()(])()([2=/'-'='⋅x v x v x v x u x v x u x v x u . 5. 设函数()u x ϕ=在点x 处有导数()x u x ϕ'=',函数()y f u =在点x 的对应点u 处有导数()u y f u '=',则复合函数(())y f x ϕ=在点x 处也有导数,且x u x u y y '''⋅= 或(())()()x f x f u x ϕϕ'='⋅'。

人教版数学高二数学选修2-1 2.2三种方法巧解一类椭圆轨迹变式问题

人教版数学高二数学选修2-1 2.2三种方法巧解一类椭圆轨迹变式问题

三种方法巧解一类椭圆轨迹变式问题椭圆的轨迹问题是圆锥曲线中一块重要内容,求解的方法较多,但常见的有三类轨迹问题,一般可用定义法、转移法、交轨法进行破解,下面就如何用这三种方法巧解三类相似的椭圆的轨迹问题进行举例分析:一、定义法破椭圆轨迹 所谓定义法,就是根据椭圆的定义设出椭圆的方程,若是标准型的椭圆则求出涉及到椭圆方程的二个参数,a b ;对于非标准型的椭圆则需要利用第一定义求解.例1、一个椭圆的焦点是()0,0和(4,0)F ,长半轴为3,求这个椭圆方程.分析:在所给的条件为非标准情况时,如适合椭圆定义,也可用椭圆的定义求它的方程.解:设(,)M x y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根据椭圆的定义有6MO MF +=6=,移项,平方,整理可得:225920250x y x +--=,即22(2)195x y -+=为所求椭圆方程. 点评:此题中的椭圆为非标准型的,解题时主要是利用了第一定义求方程,但当已知椭圆是标准型时,求椭圆方程一般为以下三步:1、依题意设出方程22221x y a b +=或22221x y b a+=,或利用椭圆的定义;2、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关于,a b 的方程;3、解方程求出,a b ,然后代入所设方程.二、转移法破椭圆轨迹所谓转移法,就是指转移代入法,主要是利用动点M 和曲线上的点P 的关系(有相关性),通过求出点M 与点P 的坐标关系,用点M 的坐标表示点P 坐标,然后代入点P 坐标所满足方程的方法.例2、已知圆229x y +=,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P 向x 轴作垂线段PP ',点M 在PP '上,并且2PM MP '=,求点M 的轨迹.分析:此题是一个已知P 点的轨迹求未知点M 的轨迹问题,需要通过建立已知点的坐标和未知点的坐标关系求解,即转移代入法.解:设(,)M x y ,P 的坐标为()00,x y ,则由题意如图,003x x y y=⎧⎨=⎩,因为点P 在圆229x y +=上,即满足22009x y +=,将003x x y y=⎧⎨=⎩代入得2299x y +=,即2219x y +=,所以点M 的轨迹是一个圆. 点评:此题是一个转移代入法求椭圆轨迹问题,解题的步骤是:1、先写出P 点与M 点的关系,2、用点M 的坐标表示点P 的坐标,3、代入点P 的坐标所满足的方程。

2020版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2-2课件:1.2.2 分析法

2020版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2-2课件:1.2.2 分析法

(1)要证S≤a2+b2+c2,即证a2+b2+c2-ab-bc-ca≥0, 即证(a2+b2-2ab)+(b2+c2-2bc)+(a2+c2-2ca)≥0, 即证(a-b)2+(b-c)2+(a-c)2≥0. 因为(a-b)2≥0,(b-c)2≥0,(a-c)2≥0, 所以(a-b)2+(b-c)2+(a-c)2≥0,所以S≤a2+b2+c2成 立.
世纪金榜导学号
【思维·引】 可用分析法找途径,用综合法由条件顺次推理,易于 使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
2a=x y,
【证明】由已知条件得 b2=cx,
c2=by.
消去x,y得2a= b2 +c,2 且a>0,b>0,c>0.
cb
要证(a+1)2≥(b+1)(c+1),
只需证a+1≥ b 1c,1
只需证a+1≥ b 1 c,即1 证2a≥b+c.
2.2 分 析 法
1.分析法的定义 从求证的结论出发,一步一步地探索保证前一个结论 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归结为这个命题的条件,或者 归结为定义、公理、定理等,这种思维方法称为分析 法.
【思考】 分析法证明数学问题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提示:当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够明显、直接, 或证明过程中所需用的知识不太明确、具体时,往往 采用分析法,特别是含有根号、绝对值的等式或不等 式,常考虑用分析法.
综合法与分析法是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它对于培养 思维的严谨性极为有用.把分析法与综合法并列起来进 行思考,寻求问题的解答途径,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 分析综合法.
【习练·破】 △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各角对应的边 分别为a,b,c,求证: 1 + 1 = 3 .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人教版选修2-2)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人教版选修2-2)

例1:已知a>0,b>0,求证a(b2+c2)+b(c2+a2)≥4abc 1:已知a>0,b>0,求证a(b 已知a>0,b>0,求证
证明:因为b 证明:因为b2+c2
≥2bc,a>0
所以a(b2+c2)≥2abc. 所以a(b 又因为c 又因为c2+b2
≥2bc,b>0
所以b(c 所以b(c2+a2)≥ 2abc. 因此a(b 因此a(b2+c2)+b(c2+a2)≥4abc.
2
sinθ cosθ = sin β
2 2
1 - tan α 1 - tan β 求 证: = . 2 2 1 + tan α 2(1 + tan β )
11
练习. P89 EX1,EX2,EX3
12
则综合
Q2 ⇒Q3

Qn ⇒Q
5
例2:在△ABC中,三个内角A、B、C ABC中 三个内角A、B、C 对应的边分别为a A、B、C成 对应的边分别为a、b、c,且A、B、C成 等差数列, 成等比数列,求证△ 等差数列,a、b、c成等比数列,求证△A BC为等边三角形 为等边三角形. BC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 a + b − 2 ab ≥ 0 所以 a + b ≥ 2 ab
a+b ≥ ab 成立 所以 2
只需证;a + b − 2 ab ≥ 0 只需证;
( a − b )2 ≥ 0 只需证; 只需证;
因为; 因为;( a − b )2 ≥ 0 成立
a+b 所以 ≥ 2
a b成立
8

高中数学选修2-2精品课件2: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高中数学选修2-2精品课件2: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证明] ∵a>0,b>0,a+b=1,∴1=a+b≥2 ab, ∴ ab≤12.∴a1b≥4. ∴1a+1b+a1b=(a+b)(1a+1b)+a1b≥2 ab·2 a1b+4=8. ∴1a+1b+a1b≥8.
考点2: 分析法的应用
用分析法证明如下: 要证 a2+b2≥ 22(a+b), 只需证( a2+b2)2≥[ 22(a+b)]2. 即证 a2+b2≥12(a2+b2+2ab),即证 a2+b2≥2ab. ∵a2+b2≥2ab 对一切实数恒成立, ∴ a2+b2≥ 22(a+b)成立.综上所述,不等式得证.
∵f(x)=sinx-x,∴f′(x)=cosx-1,∴当x≥0时,f′(x)≤0, ∴f(x)在[0,+∞)上单调递减. ∴当x≥0时,f(x)max=f(0)=0,∴sinx-x≤0成立. ∴原不等式成立. 【方法规律总结】在实际解决问题中,分析法与综合法往 往结合起来使用,先分析由条件能产生什么结论,再分析要产生 需要的结论需要什么条件,逐步探求两者之间的联系,寻找解答 突破口,确定解题步骤,然后用综合法写出解题的过程.
得到一个明显 Q⇐P1 P1⇐P2 P2⇐P3 … 成立的条件
知识辨析
1. 综合法在逻辑推理过程中有何特点? 提示:综合法是中学数学证明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从已知 到未知,从题设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是一种由因导果的证明 方法.
知识辨析
2. 分析法在逻辑推理过程中有何特点? 提示:分析法也是数学证明中的常用方法,它是由命题的结 论出发,逐步推出保证此结论成立的条件的判断,而当这些判断 恰都是已知的命题(或定义、公理、定理、法则、公式等)时,命 题得证,是一种执果索因的证明方法.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2020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课件:2.2.1.2 分析法

2020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课件:2.2.1.2 分析法

(3)在实际解决问题中,先分析由条件能产生什么结论, 再分析要产生需要的结论需要什么条件,逐步探求两者 之间的联系,寻找解答突破口,确定解题步骤,然后用综 合法写出解题的过程.
【跟踪训练】
已知a,b,c表示△ABC的三边长,m>0,求证: a b >
am bm
c.
cm
【解题指南】根据在△ABC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解析】由于a>1,b>1,故要证明log lg c+≥lg4clg c.又c>1,lg c>0,所以只要证
lg a lg b
明 1 +≥14,即 ≥lg4a. lg b
lg a lg b
lg aglg b
因为ab=10,所以lg a+lg b=1,故只要证明lg a1glg≥b 4,①
(4)应用技巧:用分析法证明数学命题时,一定要恰当地 用好“要证”“只需证”“即证”等词语.
【跟踪训练】 已知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a(b2+c2)+b(c2+a2) +c(a2+b2)>6abc.
【证明】因为a,b,c是正数,所以b2+c2≥2bc, 所以a(b2+c2)≥2abc.①; 同理,b(c2+a2)≥2abc,②;c(a2+b2)≥2abc.③; 因为a,b,c不全相等,所以b2+c2≥2bc,c2+a2≥2ca,a2+b2 ≥2ab三式中不能同时取到“=”. 所以①②③式相加得a(b2+c2)+b(c2+a2)+c(a2+b2)>6a
【方法总结】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主要依据、方法 和技巧 (1)解题依据: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是不等式的基 本性质、已知的重要不等式和逻辑推理的基本理论.

【高中数学选修2-2】2.2.1综合法和分析法

【高中数学选修2-2】2.2.1综合法和分析法

(a m)b a(b m)
am a bm b
即证 即 ab bm ab am
即 bm am 即证
即证 b a
因为b a 成立,
am a 所以 成立 bm b
综合法与分析法的综合使用: 例3.已知 , k k Z , 且 sin cos 2 sin ① 2 2 2 1 tan 1 tan 2 sin cos sin ② 求证: 2 1 tan 2 1 tan2 sin cos 2 2 sin cos 1 证明:因为 1 2 2 2 2
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 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 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 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 做分析法(逆推证法)
用Q表示要证明的结论,分析法可用框图表示为:
Q P1 P1 P2 P2 P3

一个明显成立 的结论
分析法关键特征:“执果索因”
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 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 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 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 做分析法(逆推证法)
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有严格的书写格式:
或 ”表示, ①可用逻辑关系符号“
②也可用“要想证…只需证…即证…即证…”
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 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 推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 综合法(顺推证法) 用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 定理等,Q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
则综合法可用框图表示为: Q1 Q 2 P Q1 Q2 Q3

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选修2-2 同步备课-第1章 推理与证明学案第2节综合法与分析法

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选修2-2 同步备课-第1章 推理与证明学案第2节综合法与分析法

§2 综合法与分析法2.1 综合法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了解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重点) 2.会用综合法证明数学命题.(难点) 1.通过对综合法概念和思维过程的理解的学习,培养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2.通过对综合法应用的学习,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1.综合法的定义从命题的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公理、定理及运算法则,通过演绎推理,一步一步地接近要证明的结论,直到完成命题的证明,这种思维方法称为综合法.2.综合法证明的思维过程用P表示已知条件、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则综合法的思维过程可用框图表示为:P⇒Q1→Q1⇒Q2→Q2⇒Q3→…→Q n⇒Q思考:综合法的证明过程属于什么思维方式?[提示]综合法是由因导果的顺推思维.1.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定义、定理、公理出发,寻求命题成立的(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 B2.在△ABC中,若sin Asin B<cos Acos B,则△ABC一定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C[由条件可知cos Acos B-sin Asin B=cos(A+B)=-cos C>0,即cos C<0,∴C为钝角,故△ABC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3.命题“函数f(x)=x-xln x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的证明过程“对函数f(x)=x-xln x求导,得f′(x)=-ln x,当x∈(0,1)时,f′(x)=-ln x>0,故函数f(x)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应用了________的证明方法.综合法[证明过程符合综合法的证题特点,故为综合法.]用综合法证明三角问题【例1】 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内角A ,B ,C 的对边,且2asin A =(2b -c)sin B +(2c -b)sin C.(1)求证:A 的大小为60°;(2)若sin B +sin C = 3.证明:△ABC 为等边三角形.思路探究:(1)利用正弦定理将角与边互化,然后利用余弦定理求A. (2)结合(1)中A 的大小利用三角恒等变形证明A =B =C =60°. [证明] (1)由2asin A =(2b -c)sin B +(2c -b)sin C , 得2a 2=(2b -c)b +(2c -b)c , 即bc =b 2+c 2-a 2, 所以cos A =b 2+c 2-a 22bc =12,所以A =60°.(2)由A +B +C =180°,得B +C =120°,由sin B +sin C =3,得sin B +sin(120°-B)=3, sin B +(sin 120°cos B-cos 120°sin B)=3, 32sin B +32cos B =3, 即sin(B +30°)=1. 因为0°<B<120°, 所以30°<B+30°<150°, 所以B +30°=90°,即B =60°, 所以A =B =C =60°, 即△ABC 为等边三角形.证明三角等式的主要依据1.三角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及同角基本关系式. 2.和、差、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3.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4.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若sin θ,sin α,cos θ成等差数列,sin θ,sin β,cos θ成等比数列,求证:2cos 2α=cos 2β.[证明] ∵sin θ,sin α,cos θ成等差数列, ∴sin θ+cos θ=2sin α①又∵sin θ,sin β,cos θ成等比数列, ∴sin 2β=sin θcos θ②将②代入①2,得1+2sin 2β=4sin 2α, 又sin 2 β=1-cos 2β2,sin 2α=1-cos 2α2,∴1+1-cos 2β=2-2cos 2α, 即2cos 2α=cos 2β.用综合法证明几何问题【例2】 如图,在四面体B­ACD 中,CB =CD ,AD⊥BD,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求证: (1)直线EF∥平面ACD ; (2)平面EFC⊥平面BCD.思路探究:(1)依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欲证明直线EF∥平面ACD ,只需在平面ACD 内找出一条直线和直线EF 平行即可;(2)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欲证明平面EFC⊥平面BCD ,只需在其中一个平面内找出一条另一个面的垂线即可.[证明] (1)因为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所以EF 是△ABD 的中位线,所以EF∥AD,又EF 平面ACD ,AD平面ACD ,所以直线EF∥平面ACD.(2)因为AD⊥BD,EF∥AD,所以EF⊥BD.因为CB =CD ,F 是BD 的中点,所以CF⊥BD.又EF∩CF=F ,所以BD⊥平面EFC. 因为BD平面BCD ,所以平面EFC⊥平面BCD.证明空间位置关系的一般模式本题是综合运用已知条件和相关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来证明的,故证明空间位置关系问题,也是综合法的一个典型应用.在证明过程中,语言转化是主旋律,转化途径为把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或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这也是证明空间位置关系问题的一般模式.2.如图,在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AA 1=AD =a ,AB =2a ,E ,F 分别为C 1D 1,A 1D 1的中点.(1)求证:DE⊥平面BCE ; (2)求证:AF∥平面BDE. [证明](1)∵BC⊥侧面CDD 1C 1,DE侧面CDD 1C 1,∴DE⊥BC.在△CDE 中,CD =2a ,CE =DE =2a ,则有CD 2=DE 2+CE 2,∴∠D EC =90°,∴DE⊥EC. 又∵BC∩EC=C ,∴DE⊥平面BCE.(2)连接EF ,A 1C 1,设AC 交BD 于点O ,连接EO , ∵EF 12A 1C 1,AO 12A 1C 1, ∴EFAO ,∴四边形AOEF 是平行四边形, ∴AF∥OE. 又∵OE平面BDE ,AF平面BDE ,∴AF∥平面BDE.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探究问题]1.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提示] (1)a 2≥0(a∈R).(2)a 2+b 2≥2ab,⎝ ⎛⎭⎪⎫a +b 22≥ab,a 2+b 2≥(a +b )22.(3)a ,b∈(0,+∞),则a +b 2≥ab ,特别地,b a +ab ≥2.(4)a -b≥0⇔a≥b;a -b≤0⇔a≤b. (5)a 2+b 2+c 2≥ab+bc +ca. (6)b a +ab≥2(a,b 同号,即ab>0).(7)||a|-|b||≤|a+b|≤|a|+|b|(a ,b∈R).左边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0,右边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0. 2.使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时,应该注意什么?请举例说明.[提示] 使用基本不等式时,要注意①“一正、二定、三相等”;②不等式的方向性;③不等式的适度,如下例.[题] 已知,a ,b∈(0,+∞),求证:a b +b a≥a + b.若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a b +b a≥2ab ·b a=24ab ,而a +b ≥24ab.从而达不到证明的目的,没掌握好“度”,正确的证法应该是这样的:[证明] ∵a>0,b>0, ∴ab +b ≥2a ,ba +a ≥2b , ∴a b +b +ba +a ≥2a +2b , 即ab +ba≥a + b. 【例3】 已知x>0,y>0,x +y =1,求证:⎝ ⎛⎭⎪⎫1+1x ⎝ ⎛⎭⎪⎫1+1y ≥9.思路探究:解答本题可由已知条件出发,结合基本不等式利用综合法证明. [证明] 法一:因为x>0,y>0,1=x +y≥2xy , 所以xy≤14.所以⎝ ⎛⎭⎪⎫1+1x ⎝ ⎛⎭⎪⎫1+1y =1+1x +1y +1xy =1+x +y xy +1xy =1+2xy ≥1+8=9.法二:因为1=x +y ,所以⎝ ⎛⎭⎪⎫1+1x ⎝ ⎛⎭⎪⎫1+1y =⎝ ⎛⎭⎪⎫1+x +y x ⎝ ⎛⎭⎪⎫1+x +y y =⎝ ⎛⎭⎪⎫2+y x ⎝ ⎛⎭⎪⎫2+x y =5+2⎝ ⎛⎭⎪⎫x y +y x . 又因为x>0,y>0,所以x y +yx ≥2,当且仅当x =y 时,取“=”. 所以⎝ ⎛⎭⎪⎫1+1x ⎝ ⎛⎭⎪⎫1+1y ≥5+2×2=9.1.本例条件不变,求证:1x +1y≥4.[证明] 法一:因为x ,y∈(0,+∞),且x +y =1, 所以x +y≥2xy ,当且仅当x =y 时,取“=”, 所以xy ≤12,即xy≤14,所以1x +1y =x +y xy =1xy ≥4.法二:因为x ,y∈(0,+∞),所以x +y≥2xy>0,当且仅当x =y 时,取“=”, 1x +1y≥21xy>0, 当且仅当1x =1y时,取“=”,所以(x +y)⎝ ⎛⎭⎪⎫1x +1y ≥4. 又x +y =1,所以1x +1y≥4.法三:因为x ,y∈(0,+∞),所以1x +1y =x +y x +x +yy=1+y x +xy+1≥2+2x y ·yx=4, 当且仅当x =y 时,取“=”.2.把本例条件改为“a>0,b>0,c>0”且a +b +c =1,求证:ab +bc +ac≤13.[证明] ∵a>0,b>0,c>0, ∴a 2+b 2≥2ab, b 2+c 2≥2bc, a 2+c 2≥2ac.∴a 2+b 2+c 2≥ab+bc +ca.∴(a+b +c)2=a 2+b 2+c 2+2ab +2bc +2ca ≥3(ab+bc +ac). 又∵a+b +c =1, ∴ab+bc +ac≤13.综合法的证明步骤1.分析条件,选择方向:确定已知条件和结论间的联系,合理选择相关定义、定理等.2.转化条件,组织过程:将条件合理转化,书写出严密的证明过程.特别地,根据题目特点选取合适的证法可以简化解题过程.1.综合法的基本思路综合法的基本思路是“由因导果”,由已知走向求证,即从数学命题的已知条件出发,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得到待证结论.其逻辑依据是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方法.2.综合法的特点(1)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由因导果,逐步推理,寻找它的必要条件.(2)证明步骤严谨,逐层递进,步步为营,条理清晰,形式简洁,易于表达推理的思维轨迹.(3)由综合法证明命题“若A,则D”的思考过程如图所示: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综合法是由因导果的顺推证法.( )(2)综合法证明的依据是三段论.( )(3)综合法的推理过程实际上是寻找它的必要条件.( )(1)√(2)√(3)√[(1)正确.由综合法的定义可知该说法正确.(2)正确.综合法的逻辑依据是三段论.(3)正确.综合法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出“未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寻找它的必要条件.]2.已知直线l,m,平面α,β,且l⊥α,mβ,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α∥β,则l⊥m;②若l⊥m,则α∥β;③若α⊥β,则l⊥m;④若l∥m,则α⊥β.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A.1 B.2C.3 D.4B[若l⊥α,α∥β,则l⊥β,又mβ,所以l⊥m,①正确;若l⊥α,m β,l⊥m,α与β可能相交,②不正确; 若l⊥α,mβ,α⊥β,l 与m 可能平行,③不正确;若l⊥α,l∥m,则m⊥α,又m β,所以α⊥β,④正确.]3.已知p =a +1a -2(a>2),q =2-a 2+4a -2(a>2),则p 与q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p>q [p =a -2+1a -2+2≥2(a -2)·1a -2+2=4,-a 2+4a -2=2-(a -2)2<2,∴q<22=4≤p.]4.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记为S n ,已知a 1=1,a n +1=n +2nS n (n =1,2,3,…).求证:(1)数列⎩⎨⎧⎭⎬⎫S n n 为等比数列;(2)S n +1=4a n .[证明] (1)∵a n +1=n +2n S n ,而a n +1=S n +1-S n ,∴n +2nS n =S n +1-S n , ∴S n +1=2(n +1)n S n ,∴S n +1n +1S n n =2,又∵a 1=1, ∴S 1=1,∴S 11=1,∴数列⎩⎨⎧⎭⎬⎫S n n 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2)由(1)知⎩⎨⎧⎭⎬⎫S n n 的公比为2,而a n =n +1n -1S n -1(n≥2),∴S n +1n +1=4S n -1n -1=4n -1·a n (n -1)n +1, ∴S n +1=4a n .2.2 分析法学 习 目 标核 心 素 养1.了解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重点) 2.会用分析法证明数学命题.(难点)1.通过对分析法概念和思维过程的理解的学习,培养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2.通过对分析法应用的学习,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1.分析法的定义从求证的结论出发,一步一步地探索保证前一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归结为这个命题的条件,或者归结为定义、公理、定理等,这种思维方法称为分析法.2.分析法证明的思维过程用Q 表示要证明的结论,则分析法的思维过程可用框图表示为: Q ⇐P 1→P 1⇐P 2→P 2⇐P 3→…→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1.用分析法证明:要使①A>B,只需使②C<D.这里①是②的(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B [根据分析法的特点,寻找的是充分条件,∴②是①的充分条件,①是②的必要条件.] 2.欲证2-3<6-7,只需证( ) A .(2+7)2<(3+6)2B .(2-6)2<(3-7)2C .(2-3)2<(6-7)2D .(2-3-6)2<(-7)2A [欲证2-3<6-7,只需证2+7<3+6,只需证(2+7)2<(3+6)2.]3.将下面用分析法证明a 2+b 22≥ab 的步骤补充完整:要证a 2+b 22≥ab,只需证a 2+b 2≥2ab,也就是证________,即证________,由于________显然成立,因此原不等式成立.[答案] a 2+b 2-2ab≥0 (a -b)2≥0 (a -b)2≥0应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例1】 已知a>b>0,求证:(a -b )28a <a +b 2-ab<(a -b )28b.思路探究:本题用综合法不易解决,由于变形后均为平方式,因此要先将式子两边同时开方,再找出使式子成立的充分条件.[证明] 要证(a -b )28a <a +b 2-ab<(a -b )28b ,只需证(a -b )28a <(a -b )22<(a -b )28b .∵a>b >0,∴同时除以(a -b )22,得(a +b )24a <1<(a +b )24b ,同时开方,得a +b 2a<1<a +b 2b,只需证a +b<2a ,且a +b>2b , 即证b<a ,即证b<a. ∵a>b>0,∴原不等式成立, 即(a -b )28a <a +b 2-ab<(a -b )28b.分析法证题思维过程1.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思维是从要证的不等式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得到的充分条件为已知(或已证)的不等式.2.分析法证明数学命题的过程是逆向思维,即结论⇐…⇐…⇐…已知,因此,在叙述过程中,“要证”“只需证”“即证”等词语必不可少,否则会出现错误.1.已知a>0,求证:a 2+1a 2-2≥a+1a-2.[证明] 要证a 2+1a 2-2≥a+1a-2,只需证a 2+1a 2+2≥a+1a +2,即证⎝⎛⎭⎪⎫a 2+1a 2+22≥⎝ ⎛⎭⎪⎫a +1a+22,即a 2+1a 2+4a 2+1a 2+4≥a 2+1a 2+2 2⎝ ⎛⎭⎪⎫a +1a +4,只需证2a 2+1a 2≥ 2⎝ ⎛⎭⎪⎫a +1a ,只需证4⎝ ⎛⎭⎪⎫a 2+1a 2≥2⎝ ⎛⎭⎪⎫a 2+2+1a 2,即a 2+1a2≥2.上述不等式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用分析法证明其他问题【例2】 设函数f(x)=ax 2+bx +c(a≠0),若函数y =f(x +1)的图象与f(x)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求证:f ⎝ ⎛⎭⎪⎫x +12为偶函数. 思路探究:由于已知条件较为复杂,且不易与要证明的结论联系,故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利用分析法,从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找到证明的突破口.[证明] 要证函数f ⎝ ⎛⎭⎪⎫x +12为偶函数,只需证明其对称轴为直线x =0, 而f ⎝ ⎛⎭⎪⎫x +12=ax 2+(a +b)x +14a +12b +c ,其对称轴为x =-a +b 2a ,因此只需证-a +b2a =0,即只需证a =-b ,又f(x +1)=ax 2+(2a +b)x +a +b +c ,其对称轴为x =-2a +b 2a ,f(x)的对称轴为x =-b 2a ,由已知得x =-2a +b 2a 与x =-b2a 关于y 轴对称,所以-2a +b 2a =-⎝ ⎛⎭⎪⎫-b 2a ,得a =-b 成立,故f ⎝ ⎛⎭⎪⎫x +12为偶函数.分析法证题思路1.分析法是逆向思维,当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够明显、直接或证明过程中所需要用的知识不太明确、具体时,往往采用分析法.2.分析法的思路与综合法正好相反,它是从要求证的结论出发,倒着分析,由未知想需知,由需知逐渐地靠近已知,即已知条件、已经学过的定义、定理、公理、公式、法则等.2.已知1-tan α2+tan α=1,求证:cos α-sin α=3(cos α+sin α).[证明] 要证cos α-sin α=3(cos α+sin α), 只需证cos α-sin αcos α+sin α=3,只需证1-tan α1+tan α=3,只需证1-tan α=3(1+tan α),只需证tan α=-12.∵1-tan α2+tan α=1,∴1-tan α=2+tan α,即2tan α=-1.∴tan α=-12显然成立,∴结论得证.综合法与分析法的综合应用1.综合法与分析法的推理过程是合情推理还是演绎推理?[提示] 综合法与分析法的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它们的每一步推理都是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而得到的每一个结论都是正确的,不同于合情推理中的“猜想”.2.综合法与分析法有什么区别?[提示] 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寻找的是必要条件,即由因导果;分析法是从待求结论出发,逐步寻找的是充分条件,即执果索因.【例3】 在某两个正数x ,y 之间,若插入一个数a ,则能使x ,a ,y 成等差数列;若插入两个数b ,c ,则能使x ,b ,c ,y 成等比数列,求证:(a +1)2≥(b +1)(c +1).思路探究:可用分析法找途径,用综合法由条件顺次推理,易于使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 [证明] 由已知条件得⎩⎪⎨⎪⎧2a =x +y ,b 2=cx ,c 2=by ,消去x ,y 得2a =b 2c +c2b ,且a>0,b>0,c>0.要证(a +1)2≥(b+1)(c +1), 只需证a +1≥(b +1)(c +1), 因(b +1)(c +1)≤(b +1)+(c +1)2,只需证a +1≥b +1+c +12,即证2a≥b+c.由于2a =b 2c +c2b ,故只需证b 2c +c2b≥b+c ,只需证b 3+c 3=(b +c)(b 2+c 2-bc)≥(b+c)bc , 即证b 2+c 2-bc≥bc,即证(b -c)2≥0.因为上式显然成立,所以(a +1)2≥(b+1)(c +1).分析综合法特点综合法推理清晰,易于书写,分析法从结论入手,易于寻找解题思路,在实际证明命题时,常把分析法与综合法结合起来使用,称为分析综合法,其结构特点是根据条件的结构特点去转化结论,得到中间结论Q ;根据结论的结构特点去转化条件,得到中间结论P ;若由P 可推出Q ,即可得证.3.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三个内角A ,B ,C 构成等差数列.求证:1a +b +1b +c =3a +b +c.[证明] 要证1a +b +1b +c =3a +b +c ,即证a +b +c a +b +a +b +c b +c =3,即证c a +b +a b +c=1,只需证c(b +c)+a(a +b)=(a +b)(b +c), 只需证c 2+a 2=ac +b 2. ∵A,B ,C 成等差数列, ∴2B=A +C ,又A +B +C =180°,∴B=60°. ∵c 2+a 2-b 2=2accos B , ∴c 2+a 2-b 2=ac , ∴c 2+a 2=ac +b 2, ∴1a +b +1b +c =3a +b +c成立.1.综合法与分析法的区别与联系区别:综合法 分析法 推理方向 顺推,由因导果 逆推,执果索因 解题思路 探路较难,易生枝节 容易探路, 利于思考(优点) 表述形式 形式简洁,条理清晰(优点)叙述烦琐,易出错 思考的 侧重点侧重于已知条 件提供的信息侧重于结论 提供的信息联系:分析法便于我们去寻找证明思路,而综合法便于证明过程的叙述,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因而在解决问题时,常先用分析法寻找解题思路,再用综合法有条理地表达证明过程,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2.分析综合法常采用同时从已知和结论出发,用综合法拓展条件,用分析法转化结论,找出已知与结论的连结点,从而构建出证明的有效路径.上面的思维模式可概括为下图: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分析法就是从结论推向已知.( )(2)分析法的推理过程要比综合法优越. ( ) (3)并不是所有证明的题目都可使用分析法证明.( )(1)× (2)× (3)√ [(1)错误.分析法又叫逆推证法,但不是从结论推向已知,而是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的过程.(2)错误.分析法和综合法各有优缺点.(3)正确.一般用综合法证明的题目均可用分析法证明,但并不是所有的证明题都可使用分析法证明.] 2.若P =a +a +7,Q =a +3+a +4(a≥0),则P ,Q 的大小关系是( ) A .P>Q B .P =QC .P<QD .由a 的取值决定C [当a =1时,P =1+22,Q =2+5,P<Q ,故猜想当a≥0时,P<Q.证明如下:要证P<Q ,只需证P 2<Q 2,只需证2a +7+2a (a +7)<2a +7+2(a +3)(a +4),即证a 2+7a<a 2+7a +12,只需证0<12.∵0<12成立,∴P<Q 成立.]3.设a>0,b>0,c>0,若a +b +c =1,则1a +1b +1c 的最小值为________.9 [因为a +b +c =1,且a>0,b>0,c>0,所以1a +1b +1c =a +b +c a +a +b +c b +a +b +c c=3+b a +a b +c b +b c +a c +ca ≥3+2b a ·a b+2c a ·a c+2c b ·b c=3+6=9.当且仅当a =b =c 时等号成立.]4.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已知2(tan A +tan B)=tan A cos B +tan Bcos A .证明:a +b =2c. [证明] 由题意知2⎝ ⎛⎭⎪⎫sin A cos A +sin B cos B =sin A cos Acos B +sin B cos Acos B,化简得2(sin Acos B +sin Bcos A)=sin A +sin B ,即2sin(A +B)=sin A +sin B , 因为A +B +C =π,所以sin(A +B)=sin(π-C)=sin C. 从而sin A +sin B =2sin C. 由正弦定理得a +b =2c. 命题得证.。

高二数学选修2-2(B版)(人教版)

高二数学选修2-2(B版)(人教版)

第一章 应用
本意小结
导数及其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阅读与欣赏
《原本》与公理化思想
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
3.1.1 实数系
3.1.2 复数的概念 3.1.3 复数的几何意义
3.2 复数的运算
3.2.1 复数的加法与减法
3.2.2 复数的乘法 3.2.3 复数的除法 阅读与欣赏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高二数学选修2-2(B版)(人教版)
演讲人
202X-06-08
目录
01.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0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03.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04. 附录 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05. 后记
01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1.1 导数
1.1.1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1.1.2 瞬时速度与导数 1.1.3 导数的几何意义
1.2 导数的运算
1.2.1 常数函数与冥函数的导数
1.2.2 导数公式表及数学软件的应用 1.2.3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1.3 导数Leabharlann 应用1.3.1 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1.3.2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1.3.3 导数的实际应用
1.4
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1.4.1 曲边梯形面积与定积分
本章小节
复平面与高斯
02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第二章 推理与证 明
03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第三章 数系的扩 充与复数
04
附录 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附录 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 表
05 后记
后记
一.
感谢聆听
1.4.2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一章 应用
本章小结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课件2.2.1分析法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课件2.2.1分析法
2
sin cos 2sin ,sin cos sin2
求证:1 tan2 1 tan2

1 tan2 2(1 tan2 )
例题讲解
例 2 已知、 k (k z)且
2
sin cos 2sin ,sin cos sin2
课堂练习
练 习 1 已知 1 tan 3, 1 tan
求证:3sin 2 4cos 2 .
课后作业
《习案》作业二十七。
求证:1 tan2 1 tan2

1 tan2 2(1 tan2 )
练习 已知 tan sin a, tan sin b
求证:(a2 b2 )2 16ab
例题讲解
例 3 设a、 b、 c均大于1的正数, 且ab 10
求证: logac logb c ≥4 lg c
•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高中数学课件
2.2.1 ≥ ab (a 0, b 0). 2
研读教材组卷网
研读教材 思考 1.分析法的定义 2.分析法证明的一般形式及其特点. 想一想:
证明的两种直接方法与三步分析 法之间的联系?
例题讲解
例 1 求证: 3 7 2 5
例题讲解
例 1 求证: 3 7 2 5
练习
(1)求证:6 7 2 2 5.
例题讲解
例 1 求证: 3 7 2 5
练习
(1)求证:6 7 2 2 5. (2)求证:已知x 5,求证:
x5 x3 x2- x.
例题讲解
例 2 已知、 k (k z)且

高中数学选修2-2精品课件10: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高中数学选修2-2精品课件10: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例 3:(1)△ABC 的三个内角 A、B、C 成等差数列,A、B、 C 的对边分别为 a、b、c.求证:a+1 b+b+1 c=a+3b+c.
(2)已知函数 f(x)=tanx,x∈0,2π,若 x1、x2∈0,π2,且 x1≠x2.求证:12[f(x1)+f(x2)]>fx1+2 x2.
【解析】(1)条件与结论跨越较大,不易下手,可考虑 用分析法证明;由于分析法是执果索因,逐步寻找使 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因此分析法的逆过程就是综合 法. (2)原结论直接证明不易入手,可用分析法化弦探索.
题型二:分析法的应用
例2:如图,SA⊥平面ABC,AB⊥BC,过点A作SB的垂 线,垂足为点E;过点E作SC的垂线,垂足为F. 求证:AF⊥SC.
证明:要证AF⊥SC,而EF⊥SC, 故只需证SC⊥平面AEF,只需证AE⊥SC,而AE⊥SB, 只需证AE⊥BC,而AB⊥BC, 故只需证BC⊥平面SAB,只需证BC⊥SA. 由SA⊥平面ABC可知,SA⊥BC,即上式成立. 所以AF⊥SC成立.
由余弦定理,有 b2=c2+a2-2cacos 60°, 得 c2+a2=ac+b2,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 ab+bc 得 c(b+c)+a(a+b)=(a+b)(b+c), 等式两边同除以(a+b)(b+c)得,a+c b+b+a c=1, ∴a+c b+1+b+a c+1=3, 即a+1 b+b+1 c=a+3b+c.
证明:(1)分析法: 要证a+1 b+b+1 c=a+3b+c, 即证a+a+b+b c+a+b+b+c c=3, 也就是a+c b+b+a c=1, 只需证 c(b+c)+a(a+b)=(a+b)(b+c), 需证 c2+a2=ac+b2,
又△ABC 三内角 A、B、C 成等差数列,故 B=60°, 由余弦定理,有 b2=c2+a2-2accos60°,即 b2=c2+a2-ac, 故 c2+a2=ac+b2 得证. 综合法: 证明:∵△ABC 三内角 A、B、C 成等差数列, ∴B=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nθ· cosθ=sin2β,
其中 , k
2

2
( k Z ) ,求证:
2
1 tan 1 tan 2 2 1 tan 2(1 tan )
小结作业
1.在数学证明中,综合法和分析法是两 种最常用的数学方法,若从已知入手能 找到证明的途径,则用综合法,否则用 分析法.
2.综合法的每步推理都是寻找必要条件, 分析法的每步推理都是寻找充分条件, 在解题表述中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逻 辑性.
3.综合法和分析法是两种互逆的思维模 式,在证明某些较复杂的问题时,常采 用分析综合法,用综合法拓展条件,用 分析法转化结论,找出已知与结论的连 结点.
作业:
P89练习:1,2,3.
2 2
思考3:要证上式成立只需证明什么?
(1 a )(1 b ) 1 ab
2 2
思考4:要证上式成立,只需证明什么?
a b 2ab
2 2
而 a b a b 2ab 成立
2 2
故原不等式成立
思考5:上述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一般地, 分析法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从所证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 充分条件,直到归结为判定一个显然成 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义、公理、定 理、性质、法则等)为止.
思考6:分析法又叫“逆推证法”或 “执果索因法”,其基本思想是:由未 知探需知,逐步推向已知. 若用Q表示所 要证明的结论,则分析法的推理过程用 流程框图可怎样表示?
Q Ü P1 P1 Ü P2 P2 Ü P3 …
显然成立的条件
理论迁移
例1 求证:
3 7 2 5.
例2 已知sinθ+cosθ=2sinα,
探究(一):分析法
思考1:对于不等式
| 1 a 1 b || a b | (a≠b),
2 2
若证该不等式成立,只要证明什么?
( 1 a 1 b ) ( a b) 思考2:要证上式只需证明什么?
2 2 2 2
2 2 (1 a )(1 b ) 2ab
问题提出
1.综合法的定义
即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
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
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的证明方法
综合法的步骤:
P(已知) Q1 Q2 „ QnQ 综合法解题存在的问题: 有时不知道从哪一个已知结论入手
为了找到综合法的解题路析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