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RF部分的测试项目、指标及调试方法

合集下载

手机射频指标

手机射频指标

1射频(RF)指标的定义和要求1.1 接收灵敏度(Rx sensitivity)(1)定义接收灵敏度是指收信机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性能条件下收信机输入端需输入的最小信号电平。

衡量收信机误码性能主要有帧删除率(FER)、残余误比特率(RBER)和误比特率(BER)三个参数。

这里只介绍用残余误比特率(RBER)来测量接收灵敏度。

残余误比特率(RBER)的定义为接收到的错误比特与所有发送的的数据比特之比。

(2)技术要求●对于GSM900MHz频段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一102dBm时,RBER不超过2%。

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

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9一l07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l07一l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105一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对于DCSl800MHz频段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l00dBm,RBER不超过2%。

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

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一l08一-1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一105-- -l03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l03一-100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为>-l00 dB m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1.2频率误差Fe、相位误差峰值Pepeak、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1)定义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误差是检验发信机调制信号的质量。

GSM调制方案是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归一化带宽为BT=0.3。

发射信号的相位误差定义为:发信机发射信号的相位与理论上最好信号的相位之差。

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己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

频率误差定义为考虑了调制和相位误差的影响以后,发射信号的频率与该绝对射频频道号(ARFCH)对应的标称频率之间的差。

手机RF测试指标

手机RF测试指标
核心网接口协议符合性是评估手机与移动通信网络核心网 之间的通信是否符合相关协议标准的重要指标。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核心网接口协议符合性测试用于验证手机与移动通信网络 核心网之间的通信是否符合相关协议标准,如Diameter、 MAP等。测试内容包括信令流程、消息格式、参数值等是 否符合标准规定。
与其他网络的互操作性
动态范围
总结词
动态范围是指接收机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能够接收的最大信号强度与最小信号强度之比。
详细描述
动态范围是评估接收机抗过载和抗阻塞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实际通信过程中,接收机可 能会同时接收到强信号和弱信号,动态范围大的接收机能够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处理更 大范围的信号强度变化。测试动态范围时,通常会在保证特定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测量
频谱效率
总结词
频谱效率是评估手机发射机在特 定带宽内传输数据的能力,反映 了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
详细描述
频谱效率是指手机在单位带宽内 传输数据的能力,高效的频谱利 用可以提升手机的通信容量和数 据传输速率。
调制质量
总结词
调制质量是评估手机发射机信号调制 准确度的指标,它决定了信号在传输 过程中的失真程度。
接收机能够接收的最大和最小信号强度。
03 无线资源管理测试指标
接入性能
接入成功率
测试手机在特定条件下成功接入网络的比例,反映网络覆盖 和信号质量。
接入时延
手机发起接入请求到成功接入网络所需的时间,衡量网络响 应速度。
移动性管理
切换成功率
手机在移动过程中从当前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的成功率,反映网络连续覆盖性 能。
手机RF测试指标
目录
• 发射机测试指标 • 接收机测试指标 • 无线资源管理测试指标 • 互操作性测试指标

【产品管理】RF手机产品测试简介

【产品管理】RF手机产品测试简介
中国现在互联网,IT,计算机游戏市场很大而且相关互联网,IT,计算机配套设施比较完善,针对有游戏互联网,IT,计算机法律法规已经相当互联网,IT,计算机健全,这也使得中国互联网,IT,计算机游戏市场得到了良性互联网,IT,计算机发展,并且游戏互联网,IT,计算机发展速度互联网,IT,计算机,网络在电子商务领域当中发展最快互联网,IT,计算机,也互联网,IT,计算机,网络盈利性最强互联网,IT,计算机14336 CNS14336 CNS14336
Confidential, UTStarcom Proprietary
中国大陆手机认证
中国手机认证 认证项目
GSM900/1800 CDMA1X800
SAR N/A N/A
EMI
Communication
有关互联互联网,IT,计算机创业计划书关键词:互联,计划书,创业
有关互联互联网,IT,计算机创业计划书介绍:创业计划互联网,IT,计算机,网络创业者叩响投资者大门互联网,IT,计算机“敲门砖”,互联网,IT,计算机,网络创业者计划创立互联网,IT,计算机业务互联网,IT,计算机书面摘要,一份优秀互联网,IT,计算机创业计划书往往会使创业者达到事半功倍互联网,IT,计算机效果。下面互联网,IT,计算机,网络小编为大家整理互联网,IT,计算机关于互联互联网,IT,计算机创业计划书,欢迎大家互联网,IT,计算机阅读。 前言 随着生活互联网,IT,计算机信息化,电脑互联网,IT, 计算机普及及运用,上购物已经取代了传统互联网,IT,计算机购物模式,上购物不受时间和空间互联网,IT,计算机
部分开放 5.17,5.19,5.21,5.30
Confidential, UTStarcom Proprietary
5G测试法规(EN301893)

《手机RF测试指标》课件

《手机RF测试指标》课件
分析测试结果: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评 估手机性能
编写测试报告:总结测试结果,提出改进 建议
性能评估标准与指标
信号强度: 衡量手机 接收信号 的能力
信号质量: 衡量手机 接收信号 的质量
传输速率: 衡量手机 传输数据 的速度
功耗:衡 量手机在 运行过程 中的耗电 量
稳定性: 衡量手机 在长时间 运行过程 中的稳定 性
应用:在接收 机RF测试中, 互调失真是重 要的测试指标 之一,用于评 估接收机的性 能和稳定性。
动态范围
定义:接收机RF测试指标中的动态范围是指接收机在满足一定性能指标的前提下,能够接收的最 小信号和最大信号之间的差值。
重要性:动态范围是衡量接收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到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和抗干扰 能力。
调制方式:如AM、FM、 PM等
调制频率:调制信号的频率 与载波频率的比值
调制失真:调制信号的失真 程度,如谐波失真、相位失
真等
杂散发射
定义:发射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向非预期方向辐射的电磁能量
测试方法:使用频谱分析仪进行 测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影响: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 降低通信质量
优化测试数 据:确保测 试数据的准 确性和完整 性,提高测 试结果的可 信度
优化测试报 告:提供详 细的测试报 告,包括测 试结果、问 题分析、优 化建议等, 为后续优化 提供参考
RF测试指标改善的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手机厂商通过优化天 线设计,提高了RF信号接收能力, 改善了通话质量。
案例三:某手机厂商通过优化软 件算法,提高了RF信号的抗干扰 能力,改善了信号接收稳定性。
阻塞与杂散响应抑制

手机RF-SIM卡灵敏度调试方法

手机RF-SIM卡灵敏度调试方法

手机RF-SIM卡灵敏度调试方法
1.找到手机中的RF-SIM卡选项>> 确认>> 设置>>基本设置>> 距离>>近距离>> (输入1234) >>灵敏度>> (选择合适的灵敏度) >> 返回>> 校正>> (选择合适的校正级别) >> 按级返回或直接退出。

2.调试手机RF-SIM卡的灵敏度和校正值时,一般只需在原来基础上调高一级,如果效果不理想(比如消费时显示余额慢、时有时无、充值之后不显示余额等),可将数值再调高一个级别。

3.应注意的问题:灵敏度、校正级别的设置并非越高越好,而是因手机品牌、型号的不同而设置最适合自己使用的级别,比如联通公司借用的中兴手机就不用调的太高,而象比如三星、诺基亚、步步高等品牌手机的个别型号,以及手机外壳为金属材质的各种型号手机,则需要把灵敏度和校正值分别调的高一些。

手机RF电性能要求及测试标准

手机RF电性能要求及测试标准

RF电性能要求及测试标准
1.1.RF测试
RF测试分点测、耦合测试两种,点测及耦合测试皆以国标为基本标准(见附件A)。

点测、耦合各3部手机。

填写RF测试报告时按附件B、填写。

附件A 点测、耦合测试标准(国标)
华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签署Signature: 机密Confidential 3/7
附件B GSM900中试射频指标测试数据
华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签署Signature: 机密Confidential 5/7
华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1.2 场测
1、目的:模拟终端用户在信号弱的地方对通话信号进行测试,实际测试评估天线的射频指标.
2、测试条件:a.高速公路80码跑速度,不能有无法拨通,通话不能有断线,声音断续,杂音等异常现象
b.在人流集中,及高楼大厦旁边等信号弱的地方通话不能有无法拨通,断线,声音断续,杂音
等异常现象
3.测试数量:5台,
测试:审核:
签署Signature:
机密Confidential 7/7。

手机RF校准原理

手机RF校准原理

-28 ~ +62dB
Worst case -20 ~ +19dB GSM1800/1900 2dB steps
0 ~ +18dB 2dB steps
上图说明了 Rx 信号的处理的全过程。信号通过 50 欧姆阻抗的馈线连接通过手机的天线开关和 FEM,FEM 包含了 Tx/Rx 切换开关、带通滤波器,如图 2,RF 信号必须通过 HD155148TF 芯片中的 3 个低噪放大器
线性曲线L的斜率m和常数c由Formula_4 计算得到,TXPH和TXPL由推荐值m0和c0计算得到(plH→Prequired →Vrequired→TXPH),VH和VL由Formula_1 得到(PMH→VH)。
Figure 3: PmW vs Element
Formula_1: V=(P*R)1/2=(0.05*P)1/2=10^((PdBm-13)/20) Formula_2: PmW(t)=(A-B)Sin3(K*t)+B 其中 K=180/(2*T) Formula_3: TXP=m*V+c
Gain
HD155148TF Cotrol word 2 bits
Code
PGA
relative to Gain dB
10
9
8
7
6
5
4
RB0 – 5 min Gain dB
RG1 RG0 RB5 RB4 RB3 RB2 RB1
010
3
210
RB0
Decimal
45 101101
90
44 101100
这种校准方式比较花时间,但可以将各个功率级的功率校的很精确。
a)、将手机仪器都设置在 TestMode; b)、设置仪器一个合适的信道,发送 PTE 指令控制手机处于连续发射状态,信道与仪器对应; c)、写入该功率级的默认值,调整默认值(或加或减)使手机的发射功率达到期望值,将此数据换 算的 Ramp 值存入手机,对该信道的各个功率级都进行这样计算、存值。 3、RxCal(接收机校准): 由于恒 9 系列和 Florence 平台的 Rx 射频接收模块不一样,因此校准也不一样。我们分开介绍, Agere 平台的机型有: A)、Seville 平台

手机校准测试的项目内容

手机校准测试的项目内容

1.手机校准测试的项目内容有哪些?手机校准主要是针对RF参数的校准,比如AFC、AGC、APC,另外,还有电池ADC的校准、温度校准,要看不同平台的要求,校准的项目也不同,但是大体相同。

AFC校准是为了保证手机的时钟频率能正确的与网络同步。

AGC校准手机从天线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大约在–110dBm至–10dBm之间(这可能会稍微超出GSM05.05定义的范围),但BBC基带转换器(BaseBand Converter)输入信号的可接受动态范围没有这么大,AGC校准是为了保证输入到手机BBC的信号强度在BBC的可操作范围内。

APC校准影响功率的一般有两个参数,一个是Power Ramp(时间包络) 它表现了一个时隙的打开和关闭是否合理,另一个是PA Offset。

前者会对输出频谱和TimeMask(时隙)产生影响,因此,在研发阶段就要调好Power Ramp; 而后者,在Power Ramp固定的情况下,直接影响输出功率的大小。

APC校准就是调整PA Offset,保证手机的发射功率在各频段,各功率等级都能满足GSM05.05规范。

ADC的校准在我们的Windows Mobile设备上,锂离子电池的电量都是以“电量计”的形式显示的。

从电量计中,我们可以准确的读出设备中的电池还有多少剩余电量,精确到以1%为单位。

Windows Mobile设备长久以来一直以这种方式显示电池的电量信息。

很多人可能都遇到过在设备出现低电量报警之后软启动,电量计又显示还剩20-30%电量的问题,或者是系统提示已经充满电,但是电池电量计只显示到90%,而不是100%。

这时,我们就需要动手对电池的电量进行重新校准了。

也就是电池电量的显示与实际不符合。

2.校准的原理\算法是怎样的?校准的简单原理就是:由于器件不一致、温度变化、器件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基于同样的平台同样的设计,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电性能。

为了消除这种影响,每个手机在出厂之前都要对这些参数进行测量计算得到一些参数误差数据,并把这些误差数据存储到一定的存储介质(一般为EEPROM)里,在手机正常使用过程中,CPU会读取这些数据并利用一定的算法对需要补偿的参数进行补偿。

TD-SCDMA手机RF性能测试要求

TD-SCDMA手机RF性能测试要求

TD-SCDMA手机电性能测试要求――RF部分(1.28Mcps)一、发射机:1、UE最大输出功率:1)定义:标称功率是UE 的宽带发射功率,即最少在无线接入模式码片速率带宽的(1+α)倍频带内(1.6MHz)的功率。

测量时长是不包括保护时段的发射时隙。

2)指标:在正常测试环境下,测得的单码道、多码道12.2kbps业务最大输出功率应满足下表FIG1.1.1&FIG1.1.2的容限值:备注:*) 在多码道的使用环境中,最大标称输出功率将因为单码道和多码道发射情况下的峰值/均值功率比率的不同而减少;**) 甚至在多码发送时,最大标称输出功率允许一定的容限;***) 对于使用定向天线发射的UE,分级限制将基于最大EIRP(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

3)测试方法:2、UE频率稳定度:1)定义:UE已调载波的频率应该稳定到与从基站接收到的载波频率在一个时隙内相差不到±0.1PPM 的范围内。

载波信号频率将因为基站的频率误差和多普勒频移产生明显的误差。

在后一种情况中,必须对从基站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足够时间的平均,以确保由于噪声和干扰引起的频率误差限制在±0.1PPM 范围内。

UE 的射频频率源与码片时钟源使用同一频率源。

2)指标:在下表FIG1.2.1测试条件下,频率误差在【最小要求:±0.1ppm,测试要求:±(0.1ppm+10Hz)】之内;3)测试方法:3、输出功率动态范围:3-1.上行开环功率控制:1)定义:开环功率控制是UE 发射机设置其输出功率为一个指定值的能力。

UE 开环功率定义为在一个时隙或者开环功率期间内的RRC 滤波平均功率(滚降系数α=0.22,带宽等于码片速率1.28Mcps),无论哪个都可用。

2)指标:开环功率控制容限的最低要求如表FIG1.3.1;3-2.上行闭环功率控制:1)定义:上行闭环功率控制是指UE 发射机根据在下行链路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功率控制命令(TPC)而调整UE 发射机输出功率的能力;功率控制步长(∆TPC)是指UE 根据接收到一个功率控制命令(TPC_cmd)时,UE 发射机输出功率的功率变化。

手机射频(天线)测试的主要参数与测试方法

手机射频(天线)测试的主要参数与测试方法
OSI七号信令各层名称和作用如下:应用层(最高层),把应用文件连 到通信协议上;表示层(第六层),执行通信协议中要传输数据的编码和解 码;会话层(第五层),建立与更低层通信过程的连接并控制数据传输方向; 传输层(第四层),完成纠错功能和确定数据流接收和发送方向;网络层 (第三层),完成协议中发送数据的交换和选路工作;数据链路层(第二 层),通过物理层媒介无差错发送和接收数据;物理层(最底层),实际通 信传输媒介的机械,电气传输连接.
在业务信道(TCH)激活PHASE ERROR即可观测到相位误差值。测试时通过综 合测试仪MU200产生比特流进行调制后送给手机,并指令手机处于环回模式。然后 去捕捉手机的一个突发信号,对其进行均匀相位抽样,抽样周期为调制信号周期的 1/2,最后根据抽样的正常突发中的样点计算出相位轨迹和误差。 测试条件
2) 发射功率/时间特性 定义
发射功率时间特性是指发射功率与发射时间之间的关系。由于GSM系统是 一个TDMA的系统,八个用户共用一个频点,手机只在分配给它的时间内打开, 然后必须及时关闭,以免影响相邻时隙的用户。由于这一原因,GSM规范对一 个时隙中的RF突发的幅度包络作了规定,对于的平坦度也作了相应的规定,这 个幅度包络在577us的一个时隙内,其动态范围时隙中间有用信号大于70dB, 而时隙有用部分平坦度应小于±1dB。
TDMA帧,用于在物理信道中体现逻辑信道复用,含26个帧的复帧周期为120ms, 用于业务信道或随路控制信道,含51个帧的复帧周期为235.385ms,用于控制 信道;
超帧:由多个复帧构成超帧,超帧周期为6.12秒,用于控制信道或特种业务; 超高帧:包含2048个超帧,周期为3小时28分53秒760毫秒,用于加密的 话音和数据;以上分类比简单的全帧,子帧分类更明确

手机RF测试指标

手机RF测试指标
连续调制频谱:由GSM调制产生的在距离载频不同的偏移点处的 射频功率. 由于功率切换而在标称载频的邻近频带上产生的射频频谱.即由 于调制突发的上升和下降沿而产生的在其标称载频的不同频偏处( 主要是在相邻频道)的射频功率.
下面给出实测ORFS的图形,以有助于建立相关的概念.
ZZDC
ORFS实测
ZZDC
杂散辐射
发射机的杂散辐射是指在发射信道及相邻信道以外的,所、 有离散频点上的骚扰辐射,其实就是考察发射机对远离载波频 点处的干扰水平.按照来源的不同,杂散辐射分为传导型杂散 和辐射型杂散两种.
传导型杂散辐射是指天线连接处或进入电源线(仅指基带)引起 的辐射. 辐射性则是指由于机箱以及设备结构而引起的杂散辐射.其实简 单说来,传导杂散就是用RF Cable 连接天线插头与50Ω负载进行缆 测,辐射杂散则是在天线暗室中进行耦合测试.
以EGSM为例分别列出杂散测试结果和传导杂散和辐射杂散 的判定标准
ZZDC
杂散测试结果
EGSM_ CH65_TX
ZZDC
传导杂散判定标准
辐射杂散判定标准
根据上述两表,传导杂散和辐射杂散的判定指标是一样的,只是 测量的频段不一样.
由于频率是相位对时间的导数,所以频率误差与相位误差是密切相关 的.接下来频率误差和相位误差合在一起介绍.
PS: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RX Quality与RX Level一起,作为基站向手机 发出功率控制命令的依据.
ZZDC
谢谢!
ZZDC
手机RF测试指标介绍
刘占 2013.12.25
ZZDC
内容
手机发射机指标 手机接收机指标
目的: 了解手机相关测试指标 加深对RF的理解和认识
ZZDC

CDMA RF测试指标说明

CDMA RF测试指标说明

CDMA RF测试指标员工培训教材之三(CDMA综合测试)TCL移动廖楠 2003.10手机的射频测试是为了保证手机在正常环境下具备续接话音和数据的能力,一个完整的呼叫涉及移动台、基站、移动交换控制中心的相关接口和各种协议。

对与移动台生产厂家了解移动台、基站的空中接口原理和相关的测试要求和测试项目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此次的讲稿结合YD/T---1050和公司目前的测试向大家讲解CDMA RF测试项目、测试意义、和合格判定依据。

YD/T---1050涉及的知识面广,把其读懂很不容易,所以有理解不足的地方。

发射机指标测试(1)平均输出功率CDMA的功率控制技术是CDMA的关键技术之一,发射机功率控制好坏是决定CDMA系统容量的关键因子.为方便理解功率控制,现对功率控制作一简单说明.功率控制的基本目的是在保持话音质量的同时,增加系统的容量.我们都知道CDMA系统的用户是通过具有正交特性的GOLD码或PN序列码来标识,都共用相同的频带,任何一个用户对其它用户来说是噪音(或其它用户都是它的噪音),为了使系统能平稳工作,每个用户的发射功率都必须小心控制.在保证通话质量的同时,减少对其它用户的干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了克服远近效应,也必须对手机的发射率进行控制.(GSM系统一样).也就是说CDMA系统中的所有资源管理和控制策略都是以发射机的功率控制和总干扰电平为基础的,其根本目的就是降低系统的干扰电平,减小基站和手机的发射功率,增加系统的容量.在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分只有移动参与的开环功率控制,和手机及基站都参与的闭环功率控制.下面分开说明.①开环平均输出功率(用来补偿慢变化和阴影效应)手机应能从它的平均输入接收功率,通过测量、软件估算、软件控制来输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开环平均输出功率。

技术要求为:开环平均输出功率=-(平均输入功率)-73dBm,误差要求在±6dB之内。

(在-105dB输入的情况下,开环值只要能达到最大输出功率即可)可在手机输入功率为-25,-105dBm和以上两数值的平均值-65dBm这三种状态下进行测试。

手机射频指标测试

手机射频指标测试

GSM手机射频指标及测试之一5推荐1)频率误差定义发射机的频率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频率与理论期望的频率之差。

它是通过测量手机的I/Q信号并通过相位误差做线性回归,计算该回归线的斜率即可得到频率误差。

频率误差是唯一要求在衰落条件下也要进行测试的发射机指标。

测试目的通过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误差可以检验发射机调制信号的质量和频率稳定度。

频率误差小,则表示频率合成器能很快地切换频率,并且产生出来的信号足够稳定。

只有信号频率稳定,手机才能与基站保持同步。

若频率稳定达不到要求(±0.1PPm),手机将出现信号弱甚至无信号的故障,若基准频率调节范围不够,还会出现在某一地方可以通话但在另一地方不能正常通话的故障。

GSM频段选1、62、124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 EVEL0进行测试。

GSM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90HZ——-90HZ,频率误差小于40HZ时为最好,大于40HZ小于60HZ时为良好,大于60HZ小于90HZ时为一般,大于90HZ时为不合格;DCS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180HZ——-180HZ,频率误差小于80HZ时为最好,大于80HZ小于100HZ时为良好,大于100HZ小于180HZ时为一般,大于180HZ时为不合格。

2)相位误差定义发射机的相位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相位与理论期望的相位之差。

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已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0.3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

相位轨迹可看作与载波相位相比较的相位变化曲线。

连续的1将引起连续的90度相位的递减,而连续的0将引起连续的90度相位的递增。

峰值相位误差表示的是单个抽样点相位误差中最恶略的情况,而均方根误差表示的是所有点相位误差的恶略程度,是一个整体性的衡量。

测试目的通过测试相位误差了解手机发射通路的信号调制准确度及其噪声特性。

可以看出调制器是否正常工作,功率放大器是否产生失真,相位误差的大小显示了I、Q数位类比转换器和高斯滤波器性能的好坏。

手机RF测试

手机RF测试

手机RF测试RF测试主要测试参考附件RF指标可以采用MTK提供的ATE工具进行自动测试,也可以用手动测试。

手动测试过程如下(测试仪器为8960)请参考附件3。

发射机功率1、与手机建立呼叫2、按下Measurement Selection 键3、选择Transmit Power 测试项目4、按下Transmit Power Setup (F1)键5、设置测试参数包括:Measurement Timeout = S说明:上图显示了一个典型的测试结果按下Call Setup 键,查看SACCH报告窗口,将其中手机报告给基站的发射功率与实际测试到的发射功率相比较时域发射功率图1、与手机建立呼叫2、按下Measurement Selection 键3、选择Power vs Time 测试项目4、按下Power vs Time Setup (F1)键5、按下Measurement Setup 键6、设置测试参数包括:Measurement Timeout = 10 S7、按下Measurement Offsets (F2)键注意:统计分析时允许最多设置12个具有特定Offset 的Time Marker8、输入Offset 值注意:Offset 是相对与一个普通突发脉冲串第0比特的位移,如果想要得到第0比特之前的测试点的测试结果,可以输入一个负值9、按下Close Menu (F6)键上图显示了一个突发脉冲串是否在Mask范围之内,结果为Pass 或Fail,还显示了宽带载波传输功率10、按下Return to PvT Control (F6)键11、按下Change View 键12、按下Numeric 1 (F2)键查看Offset 1-6 的测试结果,按下Numeric 2 (F3)键查看Offset 7-12 的测试结果上图显示了一个典型的Offset 1-6 的测试结果13、按下Graph(F4)键查看上行突发脉冲串的完整图形图中左下角有一个全局Pass/Fail 的标志Pass用绿色显示,表示测试结果通过了所有的Mask要求Fail用红色显示,表示测试结果存在某部分未达到要求分别按下F1(Full)、F2(Rising edge)、F3(Falling edge)、F4(Useful)键,可以放大并查看图中特定的位置,此外,可以按下F5(Graph Control)键设置Marker 或改变坐标轴范围相位误差与频率误差1、与手机建立呼叫2、按下Measurement Selection 键3、选择Phase & Frequency Error 测试项目4、按下Phase & Freq.(F1)键5、设置测试参数包括:Measurement Timeout = 10 S6、按下Change View(F2)键7、按下Graph(F2)键进入峰值相位误差图上图显示了一个典型的相位与频误差的测试结果上图提供了两种Pass/Fail 的结果左下角提供了一个全局性的Pass/Fail 标志Pass用绿色显示,表示峰值相位误差、RMS(均方根)相位误差、平均频率误通过Fail用红色显示,表示测试结果存在某部分未达到要求全局性标志的右边显示了三个测试项目单独的测试结果,绿色表示通过,红色表示未过8、按下Graph Control(F5)键,然后按下Marker Position(F2)键,设置Marker 的位置9、按下Axis Control(F1)键改变坐标轴的值,可以放大并查看图中某特定部分的详细息上图是放大了的相位与频率误差图,横坐标轴设置为从100比特到120比特,纵坐标轴的参考点设置为5度,间隔为1度Marker 的位置设置设置为112比特,Marker位置的相位频率误差信息显示在图的顶部。

手机硬件RF测试要点

手机硬件RF测试要点

1. RF 测试测试目的:使手机各项射频测试指标符合标准测试标准:GSM 11.10,需参考项目的手机规范测试条件:温度:+ 15 C ~+ 35 C湿度:20%~75%气压:86~106kPa电源:3.8V DC, 2Amp测试仪器:CMU200/ Agilent 8960,PC,DC电源,万用表,测试卡,Link Cable,数据线注:测试方法可结合参考Agilent8960/CMU200操作手册。

所需测试的信道及功率等级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RF Test各测试项可在High、Low、Middle 信道及High、Low、Middle功率级条件下进行(如表1),并且按照表2所列条件分别进行测试:表1:参考测试信道及功率级表2.温度及电压条件1.1 POWER_VS_Time_TEMPLATE1.定义:发射载频功率在一个突发脉冲时间上的包络图;2.测试指标:各功率控制级下的功率/时间包络应落在图1和图2所示的功率/时间包络框架内,有用信息比特上的功率值变化范围需在±1dB之内,发射突发脉冲定时的时间误差为±1bit,及传输时间±3.69μs;3.测试方法:给手机装上测试卡并接通电源,将手机的RF switch与Agilent8960/CMU200用Cable相连,然后让被测手机与Agilent8960/CMU200建立通话连接,分别在GSM、DCS和PCS频段测试Power vs time template,测试结果可参考下图:GSM DCS/PCS图1.发射载频功率/时间包络图1.2 POWER_VS_CHANNEL1.定义:发射载频相对于不同信道及功率级的功率值;2.测试指标:测试结果需不仅满足每个功率的上下限要求,而且要求每个相邻发射功率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_1.5dB,不同功率级下的功率值及范围参考下表:表3:各功率级参考电平及范围3.测试方法:给手机装上测试卡并接通电源,将手机的RF switch与Agilent8960/CMU200用Cable相连,然后让被测手机与Agilent8960/CMU200建立通话连接,分别在GSM、DCS和PCS频段测试发射功率,测试信道及功率等级可参考表1。

手机射频性能测试报告材料

手机射频性能测试报告材料

技术文件技术文件名称:ZTEA300GSM双频数字移动电话机射频性能测试报告技术文件编号:版本:共 11 页(包括封面)拟制张惠德2002/11/12审核会签标准化批准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目录1 测试任务名称及内容 (2)1.1 任务名称 (2)1.2 测试任务版本情况 (2)1.2.1 主板版本和测试状态 (2)1.2.2 上次测试任务版本及遗留问题 (2)1.3 测试目的 (2)1.4 测试依据 (2)1.5 测试内容和要求 (3)2 测试环境与测试样机 (4)2.1 测试环境 (4)2.2 测试样机概况 (4)2.3 测试样机版本验证 (4)3 测试仪表和连接框图 (4)4 测试结果及分析 (5)4.1 测试结果 (5)4.1.1 常温射频测试结果 (5)4.1.2 高温+电源拉高射频测试结果 (6)4.1.3 高温+电源拉低射频测试结果 (7)4.1.4 低温+电源拉高射频测试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5 低温+电源拉低射频测试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6 天线耦合测试结果 (7)4.1.7 人体感应测试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8 校准数据分布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结果分析 (8)4.2.1 测试问题汇总 (8)4.2.2 与上次测试对比 (8)5 测试结论 (8)5.1 测试对象评价 (8)5.2 测试结论 (8)5.3 测试结论评审 (9)附录A (10)1测试任务名称及内容1.1任务名称ZTEA300GSM双频数字移动电话机射频性能测试。

1.2测试任务版本情况1.2.1主板版本和测试状态本次测试用主板属表1中第 2 项版本。

表 1本次射频测试属表2中第 2 项测试。

射频测量指标参数

射频测量指标参数

射频指标1)频率误差定义:发射机的频率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频率与理论期望的频率之差。

它是通过测量手机的I/Q信号并通过相位误差做线性回归,计算该回归线的斜率即可得到频率误差。

频率误差是唯一要求在衰落条件下也要进行测试的发射机指标。

测试目的:通过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误差可以检验发射机调制信号的质量和频率稳定度。

频率误差小,则表示频率合成器能很快地切换频率,并且产生出来的信号足够稳定。

只有信号频率稳定,手机才能与基站保持同步。

若频率稳定达不到要求(±0.1ppm),手机将出现信号弱甚至无信号的故障,若基准频率调节范围不够,还会出现在某一地方可以通话但在另一地方不能正常通话的故障。

条件参数: GSM频段选1、62、124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进行测试。

GSM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90HZ ——-90HZ,频率误差小于40HZ时为最好,大于40HZ小于60HZ时为良好,大于60HZ 小于90HZ时为一般,大于90HZ时为不合格;DCS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180HZ——-180HZ,频率误差小于80HZ时为最好,大于80HZ小于100HZ时为良好,大于100HZ小于180HZ时为一般,大于180HZ时为不合格。

2)相位误差定义:发射机的相位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相位与理论期望的相位之差。

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已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0.3 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

相位轨迹可看作与载波相位相比较的相位变化曲线。

连续的1将引起连续的90度相位的递减,而连续的0将引起连续的90度相位的递增。

峰值相位误差表示的是单个抽样点相位误差中最恶略的情况,而均方根误差表示的是所有点相位误差的恶略程度,是一个整体性的衡量。

测试目的:通过测试相位误差了解手机发射通路的信号调制准确度及其噪声特性。

可以看出调制器是否正常工作,功率放大器是否产生失真,相位误差的大小显示了I、Q数位类比转换器和高斯滤波器性能的好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S 生产交接的内容提要(讲座部分)(注:测试线上的操作要点或内容提要遗漏处在本周完成后再形成书面报告)
一.射频部分收发信机的测试项目及指标
发射部分:
1)载频频率、载频误差及飘移:
仅测量载频误差,要求值为+/-3PPM
2)调制精度(RMS及峰值矢量误差、幅度及相位误差,初始偏移):
调制精度仅测量RMS及峰值矢量误差,即EVM,要求值为6%---7%。

幅度及相位误差在测试线上为提高测量速度不测,一般EVM符合要求,幅度及相位误差也差不多,其具体要求为,幅度误差,3%;相位误差,4DEG(度)。

3)发射功率:
PEAK POWER为10mW,标准为10mW
4)发射功率之突发模板测试:
在测试线上为提高测量速度不测,仅测发射功率即可。

一般没有实际意义。

但在R&D时,该项要测试。

具体要求为,BURST POWER RAMP 要在TEMPLATE(模板)之内。

5)占用带宽(OBW):
占用带宽平均为288KHZ。

标准为300KHZ
6)邻道泄漏功率ACP:
+/-600K失谐:200nW以下(标准为800nW及以下)
+/-900K失谐:100nW以下(标准为250nW及以下)
7)带内及带外的杂散辐射:
带内(IN BAND):30nW ----300 nW (标准为250nW及以下)
带外(OUT OF BAND):(标准为2.5uW及以下)
8)天线焊接及测试:
在CABLE 测试完毕,焊接RF 板上的RF CONNECTOR 至天线的传输线短接焊盘,并焊接天线或接上天线金属触片。

采用感应方式测试,主要测试发射功率POWER LEVEL 及调制精度EVM。

测试要求
接收部分:
1)接收灵敏度或误码率测试:
灵敏度或误码率条件为:
TEST PATTERN: PN9
TESTED OBJECT: PS-TCH
在输入电平为15dBuV的前提下,BER 应小于或等于0.5%. 二.射频模块及基带的调试及较正方法
1)调制精度、发射功率的微调:
H99: 调制精度的微调主要由SFR102(TRIMMER RES(可
调电位器))来调整,但SFR102要与SFR101(TRIMMER RES)配合调整,因为在SFR101与SFR102的组合调整下
方可调整到理想的调制精度及发射功率。

调整方法为:先
调整SFR102及SFR101,使POWER LEVEL为最大,这时
调制精度及发射功率均可能超出正常值,往回调整
SFR102,使调制精度的EVM值降低并接近正常工作点(8%
左右),再回调SFR101,
直到调制精度及发射功率均达到要求。

或:由SFR102开始,逐步来回微调SFR102及SFR101,直到调制精度及发射功
率均达到要求。

H88H:调制精度的调整由测试平台自动完成,其过程为后
台的PC通过PHS手机的串行口控制BBIC的PCON(控
制电平),PCON的电平可调整RF MODULE 的RF OUTPUT LEVEL,同时后台的PC通过与之采用GPIB接
口相连的MT8801C测量其动态调整下的RF OUTPUT LEVEL,使之达到要求。

同理,PC再通过PHS手机的串
行口控制BBIC的IQDACD的REF电压,使之为1.6V左
右,该REF 电压对I、Q两路的输出特性有较大影响,以致
于影响最终的调制精度。

H88M/L:调制精度的调整主要由5P的TRIMMER CAP(可调电容)来完成,该5P的TRIMMER CAP将调整第一中频248MHZ的通带特性(INSERT LOSS 及GROUP DELAY),使
最终的调制精度达到要求。

当然,该调整点也会稍微影响POWER LEVEL。

而POWER LEVEL主要由SFR201(TRIMMER RES)来调整,可来回调整使POWER LEVEL 达到要求。

2)温度传感器调试:
H99:无须温度传感器调试。

H88H:由于RF MODULE 中的PA 及TRANSCEIVER的功率增益及功率附加效率等特性与温度的变化呈一定的负相关特性,故须采取温度/增益控制曲线对POWER LEVEL 做一定的补偿。

,其过程为RF MODULE 上的PTC 将温度传感器的模拟电压量送到BBIC 的一个A/D CONVERTOR,BBIC 则经PCON回馈一控制量对RF 的POWER LEVEL做一补偿。

由于PTC的温度传感器的离散性造成上述控制的个体差异,温度传感器调整将是必需的。

温度传感器调整(温度补正)则是将不同的PHS 手机的PTC温度传感器进行修正(主要调整其偏差量),其调整由测试平台自动完成(测试平台中有一台与PC相连的标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作为温度参照)。

并将修正值存入FLASH MEMORARY (AT45DB041)
H88M/L:同H88H。

不同的是,H88M/L的PTC SENSOR 是集成在IFIC中,采集及控制通道为数据口,传送量为十六进制数。

3)RSSI调试:
类似PTC温度传感器,不同的PHS 手机的接收通道也存在离散性,故在相同的外部场强下,不同的PHS 手机的RSSI 电平亦有差异,为修正偏差量,RSSI补正是必需的。

修正由测试平台自动完成,以两点一线的原理采集两个点(LOW SIGNAL 及HIGH SIGNAL),同样将修正值存入FLASH MEMORARY(AT45DB041)。

以上调整顺序为:
1)TEMPERATURE ADJUSTMENT
2)MODULATION ACCURACY AND POWER LEVEL (注:H88H 则将IQDAC 放在上述两者之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