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机物运输与分配
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与分配
四. 有机物运输与分配的调控
1. 代谢调节 (1)细胞内蔗糖浓度
<阈值 ,非运态 >阈值 ,可运态 K/Na比值低,有利于淀粉→蔗糖,输出率 提高。
(2) 能量代谢 ①作为直接的动力; ②通过提高膜透性而起作用。
2. 激素调节
除乙烯外,其他内源激素(主要是 IAA,GA, CTK) 都有促进有机物运 输与分配的效应。
库细胞
图6-7 蔗糖卸出到库组织的可能途径
2. 卸出机理
两种观点 ①质外体中蔗糖,同 H+ 协同运转,机制与 装载一样,是一个主动过程。
②共质体中蔗糖,借助筛管与库细胞的糖 浓度差将同化物卸出,是一个被动过程。
三、有机物运输动力——筛管运输机理
(Mechanism of Sieve Tube Transport)
受该叶片同化物的组织、器官(库)以及 连接它们之间的输导系统合称为源库单位.
2. 优先供应生长中心 3. 就近供应,同侧运输 4. 功能叶之间无同化物供应关系 5. 同化物和营养元素的再分配与再利用
三. 光合产物分配与产量的关系
1.影响同化物分配的3个因素
①供应能力 ——源的同化物能否输出以及 输出的多少。 “推力” ②竞争能力——库对同化物的吸引和“征 调”的能力。 “拉力” ③运输能力——联系直接、畅通,距离近, 库得到的同化物就多。
P-蛋白:亦称 韧皮蛋白,是 被子植物筛管 细胞所特有的, 利用ATP释放 的能量进行摆 动或蠕动,推 动筛管内有机 物质的长距离 运输。
成熟筛分子和伴胞(sieve elementcompanion cell,SE-CC)的结构
第二节 同化物运输的形式、方 向和速率
Section2 Form,direction and Rate of
5第五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光反应( light reaction)与暗反应(dark reaction ):光合作用中需要光的反应过程,是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水的光解、电子传递及同化力的形成;暗反应是指光合作用中不需要光的反应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包括CO2的固定、还原及碳水化合物的形成。
2、C3途径(C3pathway )与C4途径(C4pathway ):以RUB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为PGA的光合途径为C3途径;以PE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为四碳双羧酸的光合途径为C4途径。
3、光系统(photosystem, PS ):由不同的中心色素和一些天线色素、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组成的蛋白色素复合体,其中PSI的中心色素为叶绿素a P700,PSII的中心色素为叶绿素a P680.4、反应中心( reaction center):由中心色素、原初电子供体及原初电子受体组成的具有电荷分离功能的色素蛋白复合体结构。
5、光合午休现象(midday depression ):光合作用在中午时下降的现象。
6、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 ):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光能向电能的转变,即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
7、磷光现象(phosphorescence phenomenon ):当去掉光源后,叶绿素溶液还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它是由三线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
这种发光现象称为磷光现象。
8、荧光现象(fluorescence phenomenon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现象。
9、红降现象(red drop ):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现象。
10、量子效率(quantum efficiency ):又称量子产额或光合效率。
植物的光合作用
整个光合作用可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① 原初反应; ②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光反应 ③ 碳同化过程----暗反应
5.3.1 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 原初反应是指光合色素对光能的吸收、传递 与转换过程。 特点: a:速度快(10-9秒内完成); b:与温度无关(可在液氮-196℃或液氦-2
3. 矿质元素
氮、镁:叶绿素的组分;铁、铜、锰、锌:叶 绿素酶促合成的辅因子。以氮素的影响最大。
4.水分 植物缺水会抑制叶绿素的生物合成, 且与蛋白质合成受阻有关。严重缺水时, 叶绿素的合成减慢,降解加速,所以干旱 时叶片呈黄褐色。 5.氧气 缺氧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光能过剩 时,氧引起叶绿素的光氧化。
71℃下进行)
c:量子效率接近1 由于速度快,散失的能
量少,所以其量子效率接近1 。
光合色素分为二类: (1) 反应中心色素(reaction centre pigments), 少数特殊状态的、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叶绿素a分子。 (2) 聚光色素(light-harvesting pigments),又 称天线色素(antenna pigments),只起吸收光能, 并把吸收的光能传递到反应中心色素,包括大部 分chla 和全部chlb、胡萝卜素、叶黄素。
5.2.3 光合色素的光合特性
5.2.3.1 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
两个最强吸收区: 640~660nm的 红光区,430~450 n m的蓝紫光区 叶绿素对橙光、黄 光吸收较少,尤其对绿 光吸收最少,叶绿素溶 液呈绿色。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第一节
高等植物体内的运输十分复杂,有短 距离运输和长距离运输。 短距离运输是指细胞内以及细胞间的运
输,距离在微米与毫米之间。 长距离运输是指器官之间、源与库之间
运输,距离从几厘米到上百米,
第一节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
一、
(一)胞内运输 指细胞内、细胞器间的物质交 换。有分子扩散、原生质的环流、细胞器膜 内外的物质交换,以及囊泡的形成与囊泡内 含物的释放等。如光呼吸途径中,磷酸乙醇 酸、甘氨酸、丝氨酸、甘油酸分别进出叶绿 体、过氧化体、线粒体;叶绿体中的丙糖磷 酸经磷酸转运器从叶绿体转移至细胞质,在 细胞质中合成蔗糖进入液泡贮藏。
二、韧皮部运输的机理
“压力流动学说”是最能解释同 化物在韧皮部运输现象的一种理论。当 然,该理论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深入研究, 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上述讨论的是被 子植物的情况,而裸子植物韧皮部的结 构与被子植物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其 运输机理也将存在很大的不同,但这方 面的研究尚很缺乏。
第三节 有机物的分配
在某些植物,含有其它糖类,如棉子糖、水 苏糖,但这些糖都是由1个蔗糖分子与若干个半乳糖 分子结合形成的非还原性糖。当叶片衰老时,韧皮 部中含氮化合物水平非常高。木本植物逐渐衰老的 叶片向茎输出含氮化合物以供贮藏,草本植物通常 向种子输出。另外韧皮部运输物中还有维生素、激 素等生理活性物质,这些物质的运输量极小,但非 常重要。
第六章 有机物的运输、分配
农业生产实践中,有机物运输是决定 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即使光合作用形成大量有机物, 生物产量较高,但人类所需要的是较有 经济价值的部分,如果这些部分产量不 高,仍未达到高产的目的。从较高生物 产量变成较高经济产量就存在一个光合 产物运输和分配的问题。
第 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5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光合色素 2.原初反应 3.红降现象 4.爱默生效应 5.光合链 6.光合作用单位 7.作用中心色素 8.聚光色素 9.希尔反应 10.光合磷酸化 11.光呼吸 12.光补偿点 13.CO2 补偿点 14.光饱和点 15.光能利用率 16.光合速率 17.叶面积系数 18. 压力流动学说 19.细胞质泵动学说 20.代谢源与代谢库 21.比集转运速率 22 .P-蛋白 23.有机物质装载 24.有机物质卸出 25 收缩蛋白学说 26. 磷酸运转器27.转移细胞 28.生长中心 29.库-源单位 30.供应能力 31.竞争能力 32.运输能力二、缩写符号翻译:1.Fe-S2.Mal3.0AA4.BSC5.CF l _ Fo6.NAR7.PC8. CAM9.NADP 10.Fd 11.PEPCase 12.RuBPO 13.P680 14.PQ 15.PEP 16.PGA 17.Pn 18.Pheo 19.PSP 20.RuBP 21.RubisC(RuBPC)22.Rubisco(RuBPCO) 23.LSP 24. LCP 25. DCMU 26.FNR 27. LHC 28. TP 29. PSI 30. PSII 31.SMTR 32. SMT 33. SE-CC 34.SC三、填空题:1.光合生物所含的光合色素可分为四类, 即 、 、 、。
2. 合成叶绿素分子中吡咯环的起始物质是 。
光在形成叶绿素时的作用是使 还原成 。
3.根据需光与否,笼统地把光合作用分为两个反应: 和 。
前者是在叶绿体的 上进行的,后者在叶绿体的 中进行的,由若干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
4.P700的原初电子供体是 ,原初电子受体是 。
P680的原初电子供体是 , 原初电子受体是 。
5.在光合电子传递中最终电子供体是 ,最终电子受体是 。
6.水的光解是由 于1937年发现的。
植物生理参考题全
第一章水分生理参考题一、名词解释:1.渗透势2.水分临界期3.水通道蛋白(水孔蛋白)4.渗透调节:即调节细胞的渗透势。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细胞通过主动积累小分子物质,降低渗透势,进而降低水势,增强吸水。
5.水分利用效率6.水势7.压力势8.膨压与衬质势9.水的偏摩尔体积(2008考研)二、填空1.根系吸水的动力有______和____两种。
前者与_____吸水有关,后者与____吸水有关。
2.生物膜主要是由 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物质组成。
3.一个充分吸水的细胞,其水势ψP=______。
将该细胞放入比其液泡浓度低100倍的溶液中,细胞体积会________。
4.当细胞在纯水中吸水饱和时,ψw=________;当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ψp=___;当细胞强烈蒸腾失水时,ψp为____。
5.干旱条件下,植物为了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一方面要________,另一方面要_______。
6.用质壁分离法可以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干燥种子细胞的吸水的主要方式为_____________,成熟叶片叶肉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为________。
8.表明根压存在的两种生理现象是_______和_______。
9.植物体内水分以_________和_______两种状态存在。
10.叶片的蒸腾作用有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008考研)11.植物蒸腾作用主要以______________方式为主。
诱导气孔开启最有效的光是____,与气孔运动最密切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
三、选择题1.将一个充分吸水的细胞转移到比其液泡浓度低100倍的溶液中时,则细胞()。
A.吸水B. 失水C.不失水D.不吸水,也不失水2. 某植物制造100g干物质消耗了75kg的水,其蒸腾系数为(2008联考)A 750B 75C 7.5D 0.753. 已经形成液泡的植物细胞的吸水靠()。
《植物生理学》第五章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第五章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代谢源与代谢库:源(source) 即代谢源,是产生或提供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如功能叶、萌发种子的子叶或胚乳。
库(sink) 即代谢库,是指消耗或积累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如根、茎、果实、种子等。
2. 源库单位(source-sink unit):在同化物供求上有对应关系的源与库合称为源-库单位。
3. 转移细胞(transfer cells):在共质体-质外体交替运输过程中起转运过渡作用的特化细胞。
它的细胞壁及质膜内突生长,形成许多折叠片层,扩大了质膜的表面积,从而增加溶质内外转运的面积,能有效地促进囊泡的吞并,加速物质的分泌或吸收。
4. 运输速度:单位时间内被运输物质所走的距离,常用单位:m/hr表示。
5. 运输速率:单位时间内被运输物质的总重量,常用单位:g/hr表示。
它不只受运输速度的影响,也与物质运输通过的横切面积大小有关。
6. 比集转运速率(specific mass transfer rate, SMTR):单位时间单位韧皮部或筛管横切面积上所运转的干物质的数量。
7.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一端运向另一端的运输,如生长素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向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向上端。
8. 共质体运输(symplastic transport):物质在共质体中的运输称为共质体运输。
9. 质外体运输(apoplastic transport):物质在质外体中的运输称为质外体运输。
10. 同化物的装卸:同化物质从筛管周围的源细胞进入筛管和筛管内的同化物质流入到库细胞的过程。
已有许多实验证明,同化物质进入筛管和流出筛管是一个主动过程,故称为装载卸出。
11. P蛋白(P-protein):即韧皮蛋白,位于筛管的内壁,当韧皮部组织受到损伤时,P-蛋白在筛孔周围累积并形成凝胶,堵塞筛孔以维持其他部位筛管的正压力,同时减少韧皮部内运输的同化物的外流。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5 第5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自测题及参考答案+重点
第5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光合色素 2.原初反应 3.红降现象 4.爱默生效应 5.光合链 6.光合作用单位 7.作用中心色素 8.聚光色素 9.希尔反应 10.光合磷酸化 11.光呼吸 12.光补偿点 13.CO2 补偿点 14.光饱和点 15.光能利用率 16.光合速率 17.叶面积系数 18. 压力流动学说 19.细胞质泵动学说 20.代谢源与代谢库 21.比集转运速率 22 .P-蛋白 23.有机物质装载 24.有机物质卸出 25 收缩蛋白学说 26. 磷酸运转器27.转移细胞 28.生长中心 29.库-源单位 30.供应能力 31.竞争能力 32.运输能力二、缩写符号翻译:1.Fe-S2.Mal3.0AA4.BSC5.CF l _ Fo6.NAR7.PC8. CAM9.NADP 10.Fd 11.PEPCase 12.RuBPO 13.P680 14.PQ 15.PEP 16.PGA 17.Pn 18.Pheo 19.PSP 20.RuBP 21.RubisC(RuBPC)22.Rubisco(RuBPCO) 23.LSP 24. LCP 25. DCMU 26.FNR 27. LHC 28. TP 29. PSI 30. PSII 31.SMTR 32. SMT 33. SE-CC 34.SC三、填空题:1.光合生物所含的光合色素可分为四类, 即 、 、 、。
2. 合成叶绿素分子中吡咯环的起始物质是 。
光在形成叶绿素时的作用是使 还原成 。
3.根据需光与否,笼统地把光合作用分为两个反应: 和 。
前者是在叶绿体的 上进行的,后者在叶绿体的 中进行的,由若干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
4.P700的原初电子供体是 ,原初电子受体是 。
P680的原初电子供体是 , 原初电子受体是 。
5.在光合电子传递中最终电子供体是 ,最终电子受体是 。
6.水的光解是由 于1937年发现的。
第5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要求与思考题
第五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要求和思考题一、教学基本要求(一)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二)掌握叶绿体色素和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三)了解光合色素的种类和理化性质;(四)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光合碳同化的生化途径;(重点和难点)(五)理解光呼吸的含义、基本生化途径和生理意义;(六)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重点)(七)理解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的关系,掌握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与措施。
二、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 光饱和点 (light saturation point)2. 光补偿点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3. 光合同化力 (assimilatory power)4. 反应中心色素 (reaction center pigment)5. 光合磷酸化 (photophosphorylation)6. C 4植物 (C 4 plant )7. C 3 途径 (C 3 pathway )8. C 4途径 (C 4 pathway )9. 光呼吸 (photorespiration)10. C 3植物 (C 3 plant )11. 光能利用率 (efficiency for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12. 光合链 (photosynthetic chain)13. 红降现象 (red drop)14. 双光增益效应 (enhancement effect)参考答案:1. 光饱和点:植物在很低的光照速率下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这时的光合速率很低,随着光照的增强,光合速率也增强,达到一定光强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
以后,即使继续增加光强,光合速率也不再增加,称为光饱和现象,开始出现光饱和现象的光照强度,叫做光饱和点。
2. 光补偿点:在光饱和点以下,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减少而降低,到某一光强时,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 2量和呼吸过程中放出CO 2量达到动态平衡,这时的光照强度,就称为光补偿点。
植物生理参考题全(2023年整理)
第一章水分生理参考题一、名词解释:渗透势1.水分临界期2.水通道蛋白(水孔蛋白).3.渗透调节:即调节细胞的渗透势。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细胞通过主动积累小分子物质,降低渗透势,进而4降低水势,增强吸水。
水分利用效率5..水势6.压力势7膨压与衬质势.8水的偏摩尔体积(2008考研).9二、填空1.根系吸水的动力有______和____两种。
前者与_____吸水有关,后者与____吸水有关。
2.生物膜主要是由 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物质组成。
3.一个充分吸水的细胞,其水势ψP=______。
将该细胞放入比其液泡浓度低100倍的溶液中,细胞体积会________。
4.当细胞在纯水中吸水饱和时,ψw=________;当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ψp=___;当细胞强烈蒸腾失水时,ψp 为____。
5.干旱条件下,植物为了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一方面要________,另一方面要_______。
6.用质壁分离法可以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干燥种子细胞的吸水的主要方式为_____________,成熟叶片叶肉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为________。
8.表明根压存在的两种生理现象是_______和_______。
9.植物体内水分以_________和_______两种状态存在。
10.叶片的蒸腾作用有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008考研)11.植物蒸腾作用主要以______________方式为主。
诱导气孔开启最有效的光是____,与气孔运动最密切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
三、选择题1.将一个充分吸水的细胞转移到比其液泡浓度低100倍的溶液中时,则细胞()。
A.吸水B. 失水C.不失水D.不吸水,也不失水2. 某植物制造100g干物质消耗了75kg的水,其蒸腾系数为(2008联考)A 750B 75C 7.5D 0.753. 已经形成液泡的植物细胞的吸水靠()。
植物生理思考题修改稿
14.哪些植物运动是生长性运动,哪些不是生长性运动?
第十章植物的生殖生理
名词解释
春化处理春化作用去春化作用再春化作用光周期诱导临界日长临界暗期
长日植物短日植物日中性植物单性结实呼吸跃变识别花粉的群体效应
问答题
1植物通过春化作用有哪些条件?
2设计一个试验,证明植物感受春化作用的部位是茎的生长点或正在细胞分裂的组织。
4植物体内的GA、CTK和ABA的生物合成有何联系?
5简述六大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6简述IAA与CTK、IAA与GA、GA与ABA、,乙烯与ABA在调控植物生理过程中各有什么相互关系。
7如何证明GA能诱导大麦糊粉层α-淀粉酶的形成?
8除六大激素外,植物体内还含有哪些显著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有活性的物质?它们有哪些主要的生理效应?
3设计一个试验,确定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
4设计一个试验,证明暗期比光期对植物的开花作用更重要。
5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6简述植物激素对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
7油料种子成熟时,脂肪代谢有何变化?
8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有何变化?可能机理是什么。
9植物的成花包括哪三个阶段?
10.什么是光周期现象?举例说明植物的主要光周期类型。
11为什么说光敏色素参与了植物的成花诱导过程?它与植物成花之间有何关系?
12.试述柴拉轩“成花素假说”的观点。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3影响植物花器官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14影响花粉生活力的外界条件有哪些?
第十一章植物的衰老、脱落与休眠
名词解释
衰老老化休眠脱落
问答题
1植物衰老的特征是什么?
2植物衰老的原因。
第五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特征
PSⅡ 大 17.5
内侧
水的光解 短波光 和放氧
PSⅠ 小 11
NADP+ 外侧 长波光 的还原
(二)光合电子传递链
4种蛋白复合体(类囊体膜):
① PSⅡ——基粒片层的垛叠区
② 细胞色素b6/f 复合体——链接两个光系统
③ PS Ⅰ
基粒片层和基粒片层的垛叠区
④ ATP合成酶复合体
1.光系统Ⅱ
光下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由ADP与Pi合成ATP的反应
类型
1)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2)环式光合磷酸化 3)假环式光合磷酸化
1.化学渗透机制
由英国的米切尔(Mitchell 1961)提出,特点: ①膜对离子和质子的透过具有选择性 ②电子传递体不匀称地嵌合在膜 上 ③膜上有偶联电子传递的质子转移系统 ④膜上有转移质子的ATP酶
特点:路线是开放 的,既有O2的释放, 又有ATP和NADPH 的形成。
(2) 环式电子传递
指PSⅠ产生的电子传给Fd,再到Cytb6/f复合体,然后 经PC返回PSⅠ的电子传递。
即电子的传递途径是一个闭合的回路。
特点:电子传递途径是 闭合的,不释放O2,也 无NADP+的还原,只有 ATP的产生。
(2) 温度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受温度 影响。
(3) 矿质元素
氮、镁—叶绿素的组分;铁、铜、锰、 锌—叶绿素酶促合成的辅因子
(4) 水分
植物缺水会抑制叶绿素的生物合成,且与蛋白质 合成受阻有关。
(八)叶色与各类光合色素的含量
叶色的表现取决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例。
一般,叶片中叶绿素 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约为 3∶1,正常的叶子总呈现 绿色。秋天,叶绿素较易 降解,数量减少,而类胡 萝卜素比较稳定,呈现黄 色。
05●第五章光合作用
3.类囊体
类囊体:叶绿体内部由单层膜围起的扁平小囊。 膜厚度5~7nm,囊腔空间为10nm左右,内部充满 溶液;片层伸展的方向为叶绿体的长轴方向。
类囊体
类囊体分为二类: A . 基粒类囊体(构成基粒的类囊体):
垛叠在一起成为基粒。
B. 基质类囊体:
贯穿基质之中,连接在两个基粒之间。
在这个过程中,在光的激发和一系列电子传递体、 氢传递体的参与下,水光解释放出O2和H,其中 H+和e-分别通过不同途径传递给 NADP+ 还原 为NADPH、传递给无机磷(Pi)与ADP合成ATP, 从而将电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
2021/5/3
65
2021/5/3
66
●两个光系统
电子传递由2个光系统( PSII 和PSI)协同进行,完成 水的光解、放氧和NADP+ 的还原。
05●第五章光合作用
第五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一节 光合作用 及 生理意义 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色素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制 第四节 光呼吸 第五节 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第六节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第七节 光合作用与作物生产
2021/5/3
2
第一节 光合作用 及 生理意义
自养生物吸收二氧化碳转变成有机物的过程叫碳素同化 作用。
(10-2 s)
透射光
叶
绿色
绿
素
反射光
红色 (荧光现象)
溶
液 照光后黑暗 极微弱红光(磷光现象)
叶绿素的荧光现象和磷光现象都是 叶绿素被光激发后产生的。
而叶绿素分子的激发是光能转变为 化学能的第一步。
△
四、叶绿素的生物合成 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植物体内的叶绿素是不断地进行代谢的,有合成,也有分 解,用 15N 研究证明,燕麦幼苗在72小时后,叶绿素几乎全部 被更新,而且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运输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运输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光合产物的过程,光合产物包括葡萄糖和氧气。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转化过程之一,也是维持生物圈稳定的关键过程之一光合作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在光反应中,光能被植物的叶绿素吸收并被转化为化学能。
光能激发了叶绿素中的电子,这些电子被转移给电子接受者,从而产生了高能的电子传递链。
在这个过程中,光能被转化为ATP和NADPH,也就是植物进行代谢所需的能量和还原剂。
在暗反应中,也被称为卡尔文循环,植物利用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
首先,二氧化碳与一种五碳化合物(RuBP)反应,生成一个六碳化合物。
这个六碳化合物分解成两个三碳的化合物,然后在一系列酶催化下,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葡萄糖。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不仅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而且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进而为生物圈的能源供给和碳循环起到重要作用。
光合产物的运输是指植物将光合产物从光合组织运输到非光合组织的过程。
光合产物主要包括葡萄糖、蔗糖和淀粉。
在光合产物的运输中,主要依赖于植物体内的细胞间隙系统和细胞内的贮藏空间。
在叶子中产生的光合产物首先被输送到叶脉中的筛管中。
筛管是一种植物细胞的管状结构,可以将产物通过细胞间隙系统运输到其他部分,比如茎和根。
筛管内的运输过程主要依赖于两种力:压力流和负压流。
压力流是指髓束压力将光合产物从源叶向非光合组织输送的过程。
在光合产物从叶子源到非光合组织中的目的地之间,产生了一个压力梯度。
光合产物被转运到压力较低的目的地,然后在目的地被转化为非光合产物。
负压流是指光合产物通过叶片的吸引作用从源叶直接输送到非光合组织。
这种运输方式主要依赖于叶片和非光合组织之间的负压,负压可以通过水分蒸发和根部吸水来维持。
此外,植物还利用淀粉作为光合产物的贮存形式。
淀粉以颗粒的形式储存在植物细胞内。
当光合产物在源叶中过剩时,它们被转化为淀粉并储存在非光合组织中。
植物生理学第5篇光合作用
β-胡萝卜素
叶黄素
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结构式
(三)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 1、对光合有效的可见光波长为400~700 nm 。 2、太阳光的连续光谱 (白光经三棱镜后形成)
光子携带的能量与光的波长成反比 E=N h c/λ
3、吸收光谱:光合色素将太阳连续光谱中 有些波长的光吸收,在光谱上出现黑线 或暗带,这种光谱叫吸收光谱。 叶绿素有2个最强吸收区: ※ λ=640~660nm的红光区 λ=430~450nm的蓝紫光区 叶绿素溶液呈绿色。
(6) 遗传
海棠 叶绿素的形成受遗传因素控制, 如水稻、玉米的白化苗以及花卉 中的斑叶不能合成叶绿素。有些 病毒也能引起斑叶。
花叶
吊兰
问题:指出植物有哪些黄化现象,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在代谢过程中一方面合成,一方面分解, 在不断地更新。如环境不适宜,叶绿素的形成就受到影响,而 分解过程仍然进行,因而茎叶发黄,光合速率下降。
叶绿体
※绿色植物在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 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其实质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H2O是电子供体(还原剂),被氧化到O2的水平; CO2是电子受体(氧化剂),被还原到糖的水平。
2、细菌光合作用 (Bacterial photosynthesis)
光、叶绿素
CO2 + H2S 如:紫色硫细菌
➢黑暗使植物黄化的原理常被应用于 蔬菜生产中,如韭黄、软化药芹、白 芦笋、豆芽菜、葱白、蒜白、大白菜 等生产。
(2) 温度
➢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是一 系列酶促反应,受温度 影响。
➢ 叶绿素形成的最低温度 约2℃,最适温度约 30℃,最高温度约40℃ 。
植物的光合产物分配
植物的光合产物分配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的,其中光合产物主要是葡萄糖。
一旦葡萄糖合成完成,植物需要对其进行分配,以满足自身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植物的光合产物分配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的协同作用。
本文将探讨植物的光合产物分配机制。
一、光合产物的分配路径植物光合产物的分配路径包括两个主要的通道:根部和地上部分。
根部是植物吸收和吸收水和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根部对光合产物的需求相对较少。
因此,光合产物大部分会通过韧皮部中的维管束系统向地上部分输送。
在地上部分,光合产物主要分配到叶片、茎和果实等处,以满足植物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二、光合产物在叶片的分配光合产物首先会在叶片内进行分配。
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也是光合产物最多的地方。
在叶片中,光合产物主要通过韧皮部的维管束系统进行分配。
维管束分为两个部分:导管和细胞。
导管主要负责运输水分和溶解态的养分,而细胞主要负责储存和运输非溶解态的养分,如淀粉。
三、光合产物在茎的分配光合产物在叶片中进行了初步的分配后,会通过韧皮部的维管束系统进一步分配到茎的不同部位。
在茎中,光合产物主要被用于支持茎的生长和发育。
特别是在茎尖的分生组织中,光合产物会被用于细胞分裂和扩张,推动茎的延伸。
此外,光合产物还会被分配到茎的储存组织中,如块茎和鳞茎,在植物受到逆境或休眠期间提供能量和养分。
四、光合产物在果实的分配光合产物在植物的果实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果实是植物种子的发育和保护器官,需要光合产物来支持种子的形成和储存。
在果实中,光合产物主要被转化为蔗糖,并储存在果实的不同部位,如果肉和果皮。
这些储存的蔗糖会被用于提供种子的营养和能量,以便种子在适当的时机发芽和生长。
五、光合产物在根部的分配通过上述路径最后,光合产物也会分配到根部。
虽然根部对光合产物的需求相对较少,但在根部的韧皮部中仍存在着维管束系统,用于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
因此,光合产物会通过维管束系统,进入根部的细胞和组织中,以提供营养和能量,维持根部的生长和发育。
第五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作用中心色素: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具 有两种,一种叫P700(即在700nm波长处有一吸收高峰 的叶绿素a),另一种叫P680(即在680nm波长处有一吸 收高峰的叶绿素a)。 聚光色素没有光化学活性,只有吸收光能的作用。 它们把吸收的光能以诱导共振方式传递给中心色素, 所以又称天线色素。作用中心色素具有光化学活性, 当它获得光量子能量后能进行电荷分离,使光能转换 为电能,是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转换器”。
CO2 + H2O
光
绿色细胞
(CH2O)+ O2
图2-1 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
同化碳素2×10 吨/年,合成有 11 机物5×10 吨/年。
11
(二)将光能转变为化学 能
贮藏能量3×1021焦耳/年。
(三)环境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
同化二氧化碳2×10 吨/年,释放 11 氧气5.2×10 吨/年。
P 失去电子被氧化,A 得到电子被还原,D 放 出电子被氧化。
图2-14
二、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一)光系统和电子传递链
1、光系统
光系统是指能够吸收光能并引起光合作用光反 应一组结合得比较牢的复合体。它们都有聚光色素 和作用中心色素。 1943年,爱默生以绿藻和红藻为材料,用不同波长研究 量子产额,发现作用光的波长超过685nm(远红光) 时,虽然量子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光合作用的量 子产额(每吸收一个光量子放出氧分子数)显著下降。 这种在长波红光下光合作用的量子产额下降的现象称 为“红降现象”。
(三)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
1、光的特性(辐射能量) 光波是电磁波,光是一粒一粒运动的粒子流,这 些粒子称光子或光量子。各种电磁波的波长不同, 对光合作用有效的可见光的波长是在390nm~760nm 之间。光量子的能量与其光的频率成正比,而与光 的波长成反比,波长越长,其量子所具有的能量越 小(表2-1)。各种波长的光量子每摩尔所具有的能 量可按爱因斯坦光化学当量定律计算。
第五同化物运输
光合效率; 质量作用原理 库大源小(供不应求)超过源的负荷能力造成强迫 输送分配, 引起库的部分空瘪和叶早衰。 生化反馈(图)
生产上,必须源,库供求平衡,流畅通。 “开源节流”
源库单位:
同化物在供 求上有对应 关系的源与 库以及二者 之间的输导 系统。
果
源库单位具 有可变性
补 偿 调 节
供应者
(2).光 (有利于物质运输)
促进运输速度, 一般白天同化物运输量>夜晚; 光质影响运输速度 , 红光、兰光促进运输; 光提高同化物对老叶及根的分配。
(3).水分
干旱: 植株光合速率降低20%; 同化物输出的比例并不减少,削弱对其他库的分配; 基部叶片与根系易于衰老、死亡。 多糖水解是受旱植物的典型特点;
压力流动学说遇到的两大难题:
1. 筛管细胞内阻力很大,要保持很快的流速,压力势差不够大; 2.不能解释双向运输。
筛管,集流
库
源 ★
(2).其它假说
细胞质泵动学说:筛管分子内腔的细胞质呈几条长丝,形成胞
纵连束,纵跨筛管分子,束内呈环状的蛋白质丝反复地、有节 奏地收缩和张弛,产生蠕动,把细胞质长距离泵走,糖份随之 流动。 可解释同化物的双向运输问题。
物质长距离运输的通道;
(木质部运输水、无机营养物质;韧皮部运输同化物) 信息物质传递的通道,外源化学物质、病毒传递的通道; 两通道间的物质交换 (侧向运输); 同化物的吸收、分泌、加工和储存; 机械支撑。
(2).物质运输途径
研究方法 环割试验+同位素示踪法; 14CO2示踪一放射自显影技术。
(4).矿质元素
N:C/N平衡 缺N: 植株叶片早衰; N过多:植株徒长,贪青晚熟 P: 作物,果树开花成熟期喷KH2PO4能增产。 棉花开花期喷3%过磷酸钙,能减少幼铃脱落。 B: 糖硼复合物是极性分子 ,有利于通过质膜,促进糖运输。 棉花开花期施0.01-0.05%H3BO4减少脱落。
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分配和调控
在被子植物筛管中含有P蛋白(即韧皮部蛋白),它 具有各种形状,其作用可能是当筛管分子受损时堵塞 筛板孔,以防止韧皮部汁液外流。 筛管分子中还可形成胼胝质(callose),它是一种β(1 -3)葡聚糖。当筛管分子受伤或有其它胁迫时(机 械刺激、高温等),胼胝质就会形成堵塞筛孔,把受 伤筛管分子与其它组织分开。多年生植物在越冬时也 可形成胼胝质,在春天又会重新溶解。
(1)、不同物质运输速率不同:同位素标记证明:蔗糖>磷 酸根>H2O (2)、荧光染料实验证明,在筛管中存在双向运输。 (3)、筛板孔有时阻塞。
因此又产生了一些其它学说,但都不完善。
胞质泵动学说 cytoplastic pumping theory 收缩蛋白学说 contractile protein theory
2.
韧皮部装载的途径 韧皮部装载存在二条途径: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
1)
质外体途径:蔗糖从叶肉细胞主动排入质外体,经质外体 运输后由质膜上的蔗糖/质子共运体主动吸收到伴胞和筛管 分子中。
2)
共质体途径:叶肉细胞中的蔗糖经胞间连丝而进入伴胞和 筛管分子中。
3. 筛管的卸载
1)、共质体途径 symplastic pathway
1.
运输途径:韧皮部
证据1:环割试验:
2.
运输的速度 约100cm/h,快于扩散速度,不同植物间有区别。
为了定量计算单位时间在单位韧皮部横切面运输干物质的量, Canny ( 1973 ) 提 出 了 一 个 “ 比 集 运 量 ” ( specific mass transfer,缩写为SMT)或“比集运量转运率”(SMTR)的概 念,即有机物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韧皮部横截面积运输 的数量,单位:g.cm-2.h-1。 大多数植物的SMTR为1~13 g.cm-2.h-1, 最高可达200 g.cm-2.h-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将韧皮部和木质 部剥离后插入一层蜡 纸或胶片等不能透的 薄物,在木质部与韧 皮部间形成屏障
55%
让叶片同化14CO2,数分钟后 24%将叶柄切下并固定,对叶柄 横切面进行放射性自显影, 可看出14CO2标记的光合同化 21% 物位于韧皮部。
15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水及其溶解于水中 的矿质沿着木质部向上运输;同化物包括光合
55%
高枝压条:又称空中压条、压条繁殖方法之一。
21%
晚春气温高时,选用2~3年生枝条,在枝
下部进行环割等处理,在环割处附上湿润的苔
藓、锯木屑或培养土等保湿并用塑料薄膜包裹,
待充分发根后,剪离母株,进行培育。如龙眼、
荔枝、柑橘、枇杷、杨梅、山茶、桂花等可采 用此法繁殖。
55% 21%
19
24%
为什么“树怕剥皮”?
管内有机物质的长距离运输。
11
胼胝质(callose)
是一种β-1,3-葡聚糖。正常条件下,只有少量的胼胝
质沉积在筛板的表面或筛孔的四周。
当植物受到外界刺激(如机械损伤、高温等)时,筛 管分子内就会迅速合成胼胝质,并沉积到筛板的表面或筛 孔内,堵塞筛孔,以维持其 他部位筛管正常的物质运
输。一旦外界刺激解除,
果实,也可以向下运输至根
24% 部或地下贮存器官。横向运
输是只在纵向运输受阻时, 55%
横向运输才加强。
21%
26
2、运输速度:一般约为100cm•h-1
24%
55%
21%
27
2、运输速度:一般约为100cm•h-1
比集转运率:单位截面积韧皮部或筛管在单位时 间内运输有机物的质量 g/(cm2· h) 例:马铃薯块茎韧皮部横切面为0.002cm2,块茎 在50d内增重240g,块茎含水量为75%,比集转
间运输,距离从几厘米到上百米.
4
(1) 胞内运输:指细胞内、细胞器之间的物质交换。 主要方式:
扩散作用、原 生质环流、细胞 器膜内外的物质
交换、囊泡的形
24%
成以及内含物的 释放等。
5
如光呼吸途径中,磷酸乙醇酸、 55% 21% 甘氨酸、丝氨酸、甘油酸分别进出叶绿 体、过氧化体、线粒体。
(2) 胞间运输 指细胞之间短距离的质外体、共质 体以及质外体与共质体间的运输。
第五节
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2
第五节
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一、同化物运输的途径 二、同化物运输的形式 三、同化物运输的方向与速度
四、同化物运输的机制
五、同化物的分配与调控
3
一、同化物运输的途径
1、短距离运输:指细胞内以及细胞间
的运输,距离在微米与毫米之间。
(1) 胞内运输 (2) 胞间运输
2、长距离运输:是指器官之间、源与库之
有细胞质,质膜,内质网、 膜上有许多载体,进行活跃的 物质运输,为活细胞。
韧皮蛋白(P-蛋白):
防止筛管中汁液的流失 的蛋白。
胼胝质:堵塞筛孔
β-1,3-葡聚糖
10
P—蛋白(韧皮蛋白):
指存在于筛管中的蛋白质,主要位于
筛管的内壁。是被子植物筛管细胞所特有,
利用ATP释放的能量进行摆动或蠕动,推动筛
如吲哚乙酸、赤霉素、2,4-D、萘乙酸、激动
素等均能提高细胞组织的呼吸作用,所以用激素处
理适当时,多少都有使同化物向处理部位集中的趋 势。最明显的是激动素对叶片的保鲜效应。
48
3. 环境因素对有机物运输的影响
(1)矿质元素
N
P
过多,体内Pr多、糖少。糖→营养体,向籽粒分配 减少; 过少,功能叶早衰。
8
2. 长距离运输
韧皮部组成:
木质部、韧皮部是进行长距离 运输的两条途径,有机物是通 过韧皮部运输。
筛管分子-伴胞(SE-CC)复合体
筛 管 韧皮部 伴 胞 薄壁细胞
筛管是有机物运输的主要通道
由两个筛管分子连接形 成筛管的纵切剖面。
9
2. 长距离运输
筛管分子:
木质部、韧皮部是进行长距 离运输的两条途径,有机物 是通过韧皮部运输。
子-伴胞。
34
(二)
1.
有机物在库端的卸出
卸出途径
① 质外体途径,卸出到贮藏器官或生殖 器官时(不存在胞间连丝) ② 共质体途径,通过胞间连丝→接受细 胞,卸到营养库(根和嫩叶)
35
2、卸出机理
24%
55%
21%
36
(三)同化物在韧皮部运输的机理
压力流动学说
概念
德国植物学家明希(Mü nch),1930年提出
作用的产物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运输。
?
果树上常用环割原理作为栽培措施:
开花期适当环割树 干,起截流作用,使 地上部同化产物集中 于开花座果、提高产 量。
55% 21%
24%
17
?
果树上常用环割原理作为栽培措施:
有些果树(如柑桔、荔枝、龙眼)的高空压条繁殖,也 是利用环割枝条,使养分集中于切口上端,有利 发根。
45
2. 同化物分配与产量的关系
经济系数 = 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有三种类型: (1) 源限制型 源小库大,结实率低,空壳率高。 (2)库限制型 库小源大,库的接纳能力, ,结实率
高且饱满,但粒数少,产量不高。
(3)源库互作型 产量由源库协同调节,可塑性
大。只要栽培措施得当,容易 获得较高的产量。
概念
是指能够制造并输出有机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长成叶片)
2. 代谢库(metabolic sink)
是指消耗或贮藏有机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幼叶、根、茎、花、果实、种子等)
3.相互关系: 库对源有依赖作用;
库控制源的制造和输出
43
(二) 有机物分配的规律
概念
1. 光合产物优先供应生长中心,如孕穗期至
46
(四) 有机物运输与分配的调控
1. 代谢调节 (1)细胞内蔗糖浓度 <阈值 ,非运态 >阈值 ,可运态
K/Na比值低,有利于淀粉→蔗糖,输出率提高。
(2) 能量代谢 ①作为直接的动力; ②通过提高膜透性而起作用。
47
2. 激素调节
除乙烯外,其他内源激素(主要是IAA, GA, CTK) 都有促进有机物运输与分配的效应。
在质外体途径中, 养分从表皮迁移 到达内皮层后, 由于凯氏带的阻 早期后生木质部 隔,不能直接进 晚期后生木质部 入中柱,而必须 首先穿过内皮层 细胞原生质膜转 入共质体途径, 才能进入中柱。
6
A
根毛
B
根表皮
外皮层
离子短距离运输的质外体(A)及共质体(B)示意图
24%
55%
21%
长距离运输 是指器官之间、源 与库之间运输,距离从 几厘米到上百米.
30
源叶中韧皮部装载途径 CO2 最小的叶脉 细胞壁
质膜
胞间连丝 CO2
叶肉细胞
伴胞 筛管分子 韧皮部薄壁细胞
维管束鞘细胞
共质体
32
2、装载机理
24%
55%
21%
33
在筛管分子或伴胞的 质膜中,H+-ATPase不 断将H+泵到细胞壁(质外
体),质外体的H+浓度比
共质体高,由于要趋于平 衡,使H+回流到共质体, 由质膜上有蔗糖/ H+共 向运输器,H+和蔗糖便 通过此器一起进入筛管分
?
因为根系需要地上部供应有机营养,而
叶片制造的有机物质正是通过韧皮部向下运
输的。树剥皮后,韧皮部被破坏,影响了有
机物质的运输,时间一长就会影响根系的生
长,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生长。
24%
55%
21%
20
用改良半叶法测定双子叶植物的光合速 率时也需环割韧皮部。 对单子叶植物可以进行化学环割,即 用三氯乙酸等蛋白质沉淀剂涂叶柄下叶 鞘以杀死韧皮细胞,防止叶中光合产物
促进运输(Pi运转器)
① 磷促进光合作用,形成较多的同化物; ②磷促进蔗糖合成,提高可运态蔗糖的浓度; ③磷是ATP的重要组分,同化物运输离不开能量。
K 促进库内糖→淀粉,维持源库两端的压力
差,有利于运输。
B
促进糖的运输和合成。
49
(2)温度
① 影响运输速度,20 ~ 30℃时最快。 原因:低温下(1)降低呼吸速率,减少 能量供应;(2)提高筛管内含物的粘度。 高温下(1)筛板出现胼胝质;(2)呼吸 作用增强,消耗物质增多;(3)引起酶 钝化或破坏。
抽穗期,分配中心为穗及茎。
2. 以不同叶位的叶片来说,其光合产物分配 有“ 就近运输”的特点。 3. 还有同侧运输的特点。 4. 光合产物还具有可再分配利用的特点。
44
(三) 光合产物分配与产量的关系
1. 影响同化物分配的3 个因素
①供应能力 ——源的同化物能否输出以及输 出的多少。 “推力” ②竞争能力——库对同化物的吸引和“征调” 的能力。 “拉力” ③运输能力——联系直接、畅通,距离近, 库得到的同化物就多。
运至根或贮藏器官 。
支持依据:
①筛管接近源库两端存在压力势差。 ②蚜虫吻刺法证明筛管汁液的确存在正压力. ③秋天落叶后,浓度差消失,有机物运输停止
不足:
①运输所需的压力势差要比筛管实际的压力 差大得多 ②很难解释双向运输 ③实际上运输是消耗代谢能量的主动过程
39
细胞质泵动学说 筛管分子内腔的细胞质形成胞纵连束并有节奏 地收缩和张驰,产生蠕动,把细胞质长距离泵走,糖 分随之流动。
24%
的外运。
55% 21%
21
二、同化物运输的形式
利用蚜虫吻刺法和同位素示踪法证明: 蔗糖占筛管汁液干重的73%以上,是有机物质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