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课件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学总论PPT课件

针灸治疗学总论PPT课件
第12页/共48页
四、针灸调和阴阳的方法
1.恰当的配伍经络、腧穴
经络配伍
腧穴配伍
如 太冲 阳陵泉
泻肝胆之火
丰隆 阴陵泉
化痰除湿
足三里 三阴交 补气益血
第13页/共48页
2.恰当的针刺补泻手法 补法、泻法应用: 例 补照海 泻申脉治疗失眠
泻照海 补申脉治疗嗜睡 阳气盛 阴气虚可导致失眠 阴气盛阳气虚可导致嗜睡 失眠当补阴泻阳 嗜睡当补阳泻阴 照海穴为足少阴肾经穴,阴跷脉所生之处,申脉穴为 足太阳膀胱经穴,阳跷脉所生处,阳跷行于阳 ,主活 动和清醒状态,阴跷行于阴,主安静和睡眠状态。补 照海泻申脉可以使阴跷脉盛而阳跷脉衰,而使其目闭 而欲睡,达到安神宁心的作用。
第26页/共48页
2、经络触诊
经络触诊又称“经穴按压”,是在经络循行部位或有 关腧穴进行按压、触摸,寻找阳性反应或异常变化, 以判断疾病之所在的方法。 用切按,循摄等方法在经穴部位寻找异常变化,如压 痛。寒温,结节,凹陷和皮疹,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

虚——补法、少针多灸
纲 阳 表——浅刺
热——浅刺疾出,泻法
实——泻法,多针少灸
第21页/共48页
经络辩证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根据经络的分布规律、 与脏腑器官的联系特点、功能特性和经络异常反映, 辨别经络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提供临床依据 。 。
第22页/共48页
(一)辨证归经
第10页/共48页
(二)阴阳失调的治疗原则
既然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理 阴阳、使阴阳失调向着协调方面转化,恢复阴阳的相 对平衡,则是针灸治疗学的基本原则。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是阴阳偏盛 偏衰得以纠正,使之在新的基础上达到阴阳平衡。

针灸治疗概述及常见病-PPT课件

针灸治疗概述及常见病-PPT课件

谢谢!
针灸的治疗原则
指出针灸治病,凡邪气盛满时, 当用泻法,以泻其实邪;正气不 足,身体虚弱时,应用补法,以 补其不足,使正气充实。若属热 邪,应用疾刺法或刺出血,以疏 泄其邪热。
针灸的治疗原则
若寒邪过盛,脏腑经络之气凝滞时, 当用留针法,以使阳气来复而祛散 寒邪,或用灸法以助阳散寒。若气 血瘀滞,闭阻经络时,用出血法, 以祛除其瘀。若阳气不足而脉陷下 时,则宜用灸法,以升阳举陷;若 非他经所犯而本经有病者,则取本 经腧穴,以调其气血。
治疗
上肢: 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 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 昆仑 配穴: 肩髎、阳池、后溪、风市、悬钟 如病侧经筋屈曲拘挛者,肘部取曲泽,腕部 取大陵,膝部取曲泉,踝部取太溪。
治疗
(2) 口眼歪斜(中枢性) 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初起单刺病侧, 病久左右均刺。 取穴:地仓、颊车、合谷、太冲、内庭
一、病因病机
1 、寒湿腰痛--感受风寒或久卧湿地,风寒 水湿之邪浸渍经络,经络之气阻滞而发病。 2 、肾虚腰痛--长期操劳过度,久坐久立, 或因房劳伤肾,精气耗损,肾气虚惫导致腰 痛。 3 、瘀血腰痛--腰肌劳损,每因闪挫撞击未 完全恢复,或积累陈伤,经筋、络脉受损, 瘀血阻滞所致。
二、辨证施治
二、辨证施治
1、风邪袭络
治法:按头痛部位分经取穴。毫针刺用泻法, 留针。 处方 前头部: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 巅顶部: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 侧头部:率谷、太阳、外关、阿是穴 后头部:后顶、风池、昆仑、阿是穴
2、肝阳上亢
治法:取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毫 针刺用泻法。 处方:风池、百会、悬颅、行间、太冲 3、气血不足 治法:取任、督脉经穴和背俞穴为主。 毫针刺用补法,并灸。

针灸治疗学课件全本PPT课件

针灸治疗学课件全本PPT课件

肾虚腰痛:腰部隐隐作痛,起病缓慢,或酸多痛
2020年9月2少8日,乏力易倦,脉细
19
腰痛
1.基本治疗
治法:活血通经。 以局部阿是穴及足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 阿是穴 大肠俞(肾俞、腰阳关) 委中
治疗 可疏通局部经脉、络脉
及经筋之气血,通经止
足太阳经穴,“腰 背委中求”,可疏

调腰背部膀胱经之
气血
寒湿腰痛者温阳散寒,加灸大椎
腧穴的主治规律
腧穴(主要是十四经穴)的主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主要有分经主治和分部主治两大规律。大体上,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
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分经主治,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古代医家在论述针灸治疗时,往往只选取有关经脉而
不列举具体穴名,即所谓“定经不定穴”。后世医家在针灸治疗上有“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之说。
2.耳针法 取患侧腰骶椎、肾、神门,毫针刺后 嘱患者活动腰部;或用揿针埋藏或用 王不留行籽贴压。
3.穴位注射法 用地塞米松5ml和普鲁卡因2ml混 合液,严格消毒后刺入痛点,无回 血后推药液,每穴注射0.5~1ml, 每日或隔日1次。
2020年9月28日
22
腰痛
[附]坐骨神经痛
[定义] 坐骨神经痛是指多种病因所致的沿坐骨神
辅助检查:腰椎正、侧位片、骨盆平片、 CT、MRI、妇科相关检查有助 于疾病的诊断
2020年9月28日
18
腰痛
督脉病证:疼痛在腰脊中部
主症:腰部疼痛
足太阳经证:疼痛部位在腰脊两侧
寒湿腰痛:兼见腰部受寒史,值天气变化或阴雨风 冷时加重,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或拘
辨证 挛不可俯仰,或痛连臀腿

针灸疗法课件PPT课件

针灸疗法课件PPT课件
50
额旁1线
• 部位:属足太阳膀胱经, 在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 眦,自发际上5分处即眉冲 穴向下刺1寸
• 主治:咳嗽、胸痛、心悸 怔忡、胸痹心痛、感冒、 气喘等肺、心等上焦疾病
51
额旁2线
• 部位:属足少阳胆经,在 额旁1线的外侧,直对瞳孔, 自发际上5分处即头临泣穴 向下1寸
• 主治:胃痛、痞满、腹胀、 泄泻、胁痛等脾、胃、肝、 胆等中焦病
定穴与揣穴
腧穴的定位,称“定穴”。定穴主要根据“骨度分寸”、 “自然标志”等方法确定穴位
医生以手指在穴位处揣、摸、按、循,找出指感强烈的穴 位,称“揣穴”
消毒
除一次性使用的无菌针具以外,其他的针具都必须严格消 毒
包括针具器械、医者手、患者施术部位及治疗室用具的消

17
18
二指持针法:用拇指、食指末节指 腹捏住针柄,适用于短小的针具
预防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 注意行针的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
77
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 原因
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以致针尖碰到 坚硬的组织器官,或病人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 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均可造成弯针 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 转及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
适用于骨骼边缘和不宜深刺者
平刺
又称横刺、沿皮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 呈15°角左右,横向刺入腧穴
适用于头面、胸背及皮肉浅薄处
27
28
29
30
31
弹法
刮法
32
针刺得气
古代文献称“气至”,现在多称“针感” 得气的指征
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主要为酸、麻、胀、重,还有凉、热、

针灸治疗-总论 ppt课件

针灸治疗-总论  ppt课件
2、前提:明确辨证 3、方法:①针灸方法、手法
②腧穴特性和配伍 4、检验效果的标准:
临床疗效(脉证合参)
ppt课件
14
针灸补泻的几个问题
5、临床应用 纯虚证:补法 纯实证:泻法 虚实夹杂:补泻兼施 灵活应变 先补后泻 / 先泻后补 上补下泻 / 上泻下补 左补右泻 / 左泻右补
ppt课件
28
针灸治疗原则小结
一、补虚泻实 二、清热温寒 三、治病求本 四、三因制宜
ppt课件
29
腰痛、带下病案
摘自李世珍《针灸临床辨证论治》
王×,女,60岁,1984年6月15日初诊
病候:患者5个月前因行走不慎扭闪腰部 而出现腰痛。经用行气活血药后,剧痛 及咳嗽、扭转时痛剧治愈,后出现腰及 骶部酸痛、空痛,无固定痛点,严重时 影响行走及弯腰活动,在当地医院久治 无效。
ppt课件
30
治疗经过:
前医一至三诊,泻间使、三阴交,施用行气活 血之法,反而加重;
四至六诊针泻肾俞、阿是穴,改用舒筋活络止 痛之法,腰及骶部酸痛等更明显。
前医请求会诊,方知患者怕羞而未诉说带下之 病。患带下病2年,白带多而稀薄,淋漓不断, 小腹觉凉,腰酸如折,甚时影响行走及扭转活 动,尿频色清,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略迟。 改用针补带脉、肾俞、命门,温补肾阳,固涩 止带之法,针治10次带下及腰痛等诸症治愈。
ppt课件
15
例:阴虚阳亢
治则:育阴潜阳 补太溪、复溜----滋养肾阴 泻太冲、行间----平肝潜阳
ppt课件
16
二、清热温寒
热证、寒证的针灸治疗原则: “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灵枢·经脉》
ppt课件
17
1、热则疾之
病证:热性病证

常用针灸疗法PPT课件

常用针灸疗法PPT课件
好效果。
太阳穴
位于太阳穴凹陷处,可 缓解头痛、偏头痛和眼
部疲劳。
印堂穴
人中穴
位于两眉中间,有助于 缓解头痛、失眠和眼部
疲劳。
位于鼻子下方,有助于 缓解晕厥、休克等症状。
躯干部穴位
01
02
03
04
膻中穴
位于胸部正中,对于胸闷、气 喘等症状有良好效果。
中脘穴
位于上腹部,有助于调理脾胃 功能,缓解胃痛、腹胀等症状
三阴交穴
位于内踝尖上三寸处,有助于 调理妇科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

03 常用针灸疗法介绍
毫针疗法
总结词
通过细长的金属针具刺激人体穴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详细描述
毫针疗法是针灸疗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细长的金属针具刺激人体穴位, 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毫针疗法适应症广泛,对多 种疾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VS
详细描述
拔罐疗法是通过罐内负压吸附皮肤,造成 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的 一种治疗方法。拔罐疗法可以促进气血流 通、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常用于治疗各 种肌肉劳损和关节疼痛。
三棱针疗法
总结词
通过三棱针刺破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的小血管,放出少量血液,以疏经活络、调和气血。
详细描述
三棱针疗法是通过三棱针刺破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的小血管,放出少量血液,以疏经活 络、调和气血的一种治疗方法。三棱针疗法具有操作简便、见效快的特点,常用于治疗
各种实证、热证和瘀血证。
04 针灸疗法的注意事项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针灸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疼痛、肌肉骨 骼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针灸治疗 也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针灸PPT课件

中医针灸PPT课件

问题解答和讨论环节
学生提问
鼓励学生提出在学习和实 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 惑,教师进行一一解答和 指导。
教师设问
教师提出一些与针灸相关 的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 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 针灸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分享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 ,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 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中医针灸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针灸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病症针灸治疗方法 • 针灸临床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现代科学研究与进展 • 实践操作演示环节
CHAPTER 01
针灸基本概念与原理
针灸定义及作用机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针灸定义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 位以调整气血运行的治疗方法, 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 阴阳的作用。
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等
头痛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如太阳穴、百会穴等,调和气血,缓解头痛症状。
失眠针灸治疗
针灸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选取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进行刺激,有助于改善睡 眠质量。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咳嗽等
感冒针灸治疗
针灸可疏风解表,选取大椎、风池等穴位进行刺激,有助于缓解感冒症状。
咳嗽针灸治疗
学生互动体验环节
01
02
03
学生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 配一套针灸模型和练习工 具,让学生在指导下进行 针刺手法的练习。
学生互相体验
学生之间互相进行针刺体 验,感受针感和治疗效果 ,加深对针灸疗法的认识 和理解。
教师点评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和体验 过程进行点评和指导,指 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 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针灸治疗学》课件

《针灸治疗学》课件

补虚泻实
根据病情的虚实状况,采 用补虚或泻实的方法进行 治疗,以达到调和气血、 平衡脏腑功能的目的。
疏通经络
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使 气血运行通畅,从而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03
针灸治疗方法
毫针法
总结词
通过细长的钢针刺激穴位,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详细描述
毫针法是针灸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选用不同长度和粗细的毫针,刺激人体穴位,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掌握正确的进针、行针和出针手法,以及根据不同疾病和穴位 选择合适的针具和刺激强度。
气血,改善视力。
鼻炎Βιβλιοθήκη 02鼻炎患者可针灸迎香、印堂、上星等穴位,以宣肺通窍、散寒
解表。
牙痛
03
牙痛患者可针灸合谷、下关、颊车等穴位,以通络止痛、消肿
散结。
05
针灸治疗的注意事 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
消毒
针灸治疗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消 毒,包括针具、治疗部位以及 医生的手。避免感染和交叉感
染。
患者状态
确保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处 于放松状态,避免紧张和疲劳 。过于紧张的状态可能会影响 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艾灸法
总结词
通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目 的。
详细描述
艾灸法是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炷,通过燃烧产生的热量刺激人体穴位,以达 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效果。艾灸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 等特点,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虚寒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拔罐法
02
针灸治疗的理论基 础
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是针灸治疗的核心理论基础 之一,它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复杂 网络,贯穿于人体全身,负责运行气 血、沟通内外。

《针灸治疗常见病》课件

《针灸治疗常见病》课件
能。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腰痛的方法包括针刺、 艾灸和拔罐等,主要选取肾俞、 腰阳关、委中等穴位,以调节腰
部气血流通,缓解腰痛症状。
01
03
02 04
总结词
针灸治疗腰痛的注意事项包括保 持良好的坐姿和避免重体力劳动 。
详细描述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避免重体力劳 动是预防腰痛的有效方法,针灸 治疗的同时,患者需注意这些方 面,以促进康复。
详细描述
患者长期受头痛困扰,经过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选择针灸治疗。医生根据 患者情况,选取太阳、印堂、百会等穴位进行针刺,配合艾灸和拔罐,经过一 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头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案例三:失眠的针灸治疗
总结词
针灸治疗失眠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调节睡眠质量,改善失眠症状。
详细描述
患者长期受失眠困扰,经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选择针灸治疗。医生根据患者情 况,选取安眠、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同时配合耳穴压豆和艾灸,经过 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针灸后的护理与保养
注意保暖
针灸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或风吹,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保持休息
针灸后应保持适当的休息,避 免剧烈运动或劳累。
遵循医嘱
针灸后应遵循医师的医嘱,按 时服药、按时回诊复查,以及 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 善。
留意不良反应
针灸后如出现不良反应,如疼 痛、红肿、发热等,应及时就
医处理。
03
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
针灸前的准备
01 02
明确适应症与禁忌症
在接受针灸治疗前,患者应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明确是否适合接受针 灸治疗。对于患有严重疾病、出血性疾病、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应避免 接受针灸治疗。

针灸学PPT治疗学课件

针灸学PPT治疗学课件

颈椎病
• 混合型颈椎病 由于颈椎或颈椎旁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组织同时受累。因此,除颈型颈椎病之外,既 有神经根型又伴有交感型(或其他二型),只不 过为其中某一型的症状表现更为突出者,称之为 混合性颈椎病。该型颈椎病在临床最为多见。
• 以上各型颈椎病可借助摄片、CT、MR等协助诊 断。
【治疗】
• 毫针刺法 • 取穴:相应病变颈椎夹脊穴、大椎、肩井、外
坐骨神经痛
• 本病的主证多为一侧腰部、臀部、大腿后 侧,小腿后和外侧、及足部发生烧灼样或 针刺样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弯腰或活动 时加重。根性坐骨神经痛在咳嗽、喷嚏和 迸气用力时疼痛加剧并呈放射痛。腰椎棘 突和横突的压痛最为明显,而沿坐骨神经 通路各点的压痛则较轻微或无疼痛。干性 坐骨神经痛时,可在沿坐骨神经通路上按 压到明显痛点。体格检查对此十分重要。
【治疗】
• 治疗头痛还可以根据部位,循经取穴。前额痛: 上星、印堂、合谷、足三里;巅顶头痛:百会、 太冲、涌泉;偏头痛:太阳、外关、悬钟;后 头痛:天柱、后溪、昆仑。
• 虚寒可加用温针灸,湿热者可在曲池、太冲点 刺出血。急性发作者每日1次或2次,缓解期可 隔日1次,5-10次为1疗程。
【治疗】
• 耳针疗法 • 取穴:相应区(额、颞、枕)、神门、皮质下;
次留罐5-10分钟,每日1-2次。
颈椎病
• 是指由于颈部骨骼、软骨、韧带的退行性 变累及周围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软组 织,而引起的一组征候群。由于病理改变 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被累及的组织各异而 产生不同的的临床症状。根据其累及组织 的不同,临床通常将其分为颈型、神经根 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及混合型 六种类型。
关、腕骨。可辨证加减。 • 方法:根据病变部位选取相应5-8穴,可取俯卧

中医针灸治疗学PPT课件

中医针灸治疗学PPT课件

.
10
其他疾病
• 胎位不正---灸至阴 • 产后尿储留--灸中极、三阴交、关元、阴陵
泉 • 小儿遗尿--中极、关元、次髎、三阴交 • 麦粒肿--耳尖放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
常见急证处理
• 一、呃逆---膈肌痉挛(俗称:打咯)
肝气郁滞、气逆而呃
食滞、痰郁
--实--呃声响亮、频率高
肾脾阳虚
胃阴不足
--虚--呃声低微、断续
开心一刻
菩提制作
.
1
电话
• 如果感到心里挖凉挖凉的, 请拨打俺的电话!谈感情 请按1,谈工作请按2,谈 人生请按3,给俺介绍对象 请按5,请俺吃饭请直说, 找俺借钱请挂机
.
2
山里人与假钞
• 有两个造假钞的不小心造 出面值15元的假钞,两人 决定拿到偏远山区花掉, 当他们拿一张15元买了1元 的糖葫芦时,他们哭了, 农民找了他们两张7块的
其他:灸法
• 四、中暑:体温升高、出汗
大椎、曲池、合谷、内关
重症:十宣、神阙(灸)、关元(灸)、百会、人中
其他:刮痧
.
13
胆结石绞痛
• 五、胆结石绞痛 腹痛剧烈、间歇性加剧----阵发性绞痛 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恶心呕吐----中脘、丰隆 取穴:胆囊穴、阳陵泉、期门、日月、支沟 肝俞、胆俞----痛阿是穴(腹部) 强刺激 其他:耳压:肝、胆、交感
.
18
脊髓型颈椎病
• 三、脊髓型颈椎病 症状严重,主要损害脊髓,且程多慢性进展,临床上表现为损害平面以下的感觉减 退及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症状。多表现为肢体麻木、肌力下降、肌张力增加等特征。 临床特点:1、病史 20%有外伤史 2、锥体束征 订上患者常诉手足无力,尤下肢更为明显,双下肢发紧、 有缚绑裹腿之感,抬步沉重,行走不稳,脚落地似踩棉花之感,步态笨拙,不能 跨越障碍物,不能快步,稍快极易跪倒或跌倒;手握力差,持物易坠落,手动作 笨拙,细小动作失灵,如穿针引线困难,不能写小字。有的患者其胸或腰部有束 带感或负重感。重者可出现行走困难,甚至出现脊髓病手,即手指骨间肌麻痹, 手指伸直时小指略外展,严重时,示指、环指不能向中指靠拢;手指握拳速度慢。 10s内握拳次数在20次以下。 3、临床检查时,上下肢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上肢Hoffmann征阳性, 下肢出现 阵挛,踝阵挛,Babinsky,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大多减退或消失。(1) 中央型(上肢型):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有麻木、胀、烧灼、疼痛、发抖或无力 感。;(2)周围型(下肢型);(3)前中央血管型(四肢型):即上肢同时发 病者。 4、MRI检查 MRI矢状位T2加权像相当于椎间隙水平,高信号脑脊液 白线的连续性中断脊髓前方呈弧形压迫,压迫硬膜囊。

针灸治疗学课件全本

针灸治疗学课件全本
痹证
3.电针法 选择上述处方穴位,针刺得气后,通电 针机,先用连续波5分钟,后改疏密波, 通电10~20分钟,4、皮内针:痛点固定可用皮内针。
1.刺络拔罐法 用皮肤针重叩背脊两侧和关节病痛 部位,使出血少许,加拔火罐,
临床治例巨刺法:首先辨清疼痛的经络,然后按照同名经“上病下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针刺,如左肩疼痛,痛在手太阴经,可取右阴陵泉透阳陵泉;痛在阳明经,取右条口透承山;痛在手太阳经,取右飞扬透漏谷。龙虎交战法见于《金针赋》及明代《针灸聚英》,进针后先左转 大指向前 9次,后右转(大指向后)6次,反复交替。以捻转补泻中的一补一泻,一龙一虎结合九六数交替施行而组成,故名“龙虎交战”法。起到通行营卫,疏调经气作用,适用于一切痛证。应注意其刺激较强, 卧位针治在穴位选取方面,应取肌肉丰厚穴位。
附 坐骨神经痛
环跳 阳陵泉
痿证
定义: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 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临床上以下肢痿弱较为多见,故称“痿蹙”。西医诊断:运动神经原病、周围神经损伤、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脑瘫、外伤性截瘫等。病因:外邪侵袭 湿热毒邪 、饮食不节、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 以肢体软弱无力、筋脉弛缓,甚则瘫痪或肌肉萎缩为主症。 辅助检查: CT、肌电图、腰椎X光片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针灸治疗学
(七版)
上篇
腧穴总论部分
三. 腧穴的定位方法中医学对于人体腧穴方位的描述是以人体自然直立,两手下垂,掌心向内的姿势而定的,上肢以掌心一侧(屈侧)为“内侧”,手背一侧(伸侧)为“外侧”。以人身前后正中线为准,距正中线近者为“内侧”,距正中线远者为“外侧”。人体腹侧面为“前”,背侧面为“后”。以手足掌面与背面皮肤的移行外为“赤白肉际”。腧穴的定位方法分四种:骨度分寸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设定尺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又称“骨度法”。其原出于《灵枢·骨度》,经后人修改补充,为目前常用骨度分寸,作为量取腧穴的依据,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按这一标准测量。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定义:这是以人体自然解剖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具体又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固定标志:以骨节和肌肉的突起、凹陷、五官、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作为定穴的标志。例如:两眉之间定印堂,肚脐中央定神阙。活动标志:以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间隙、凹陷、皱纹、尖端等作为定穴的标志。例如:张口在耳前凹陷中取听宫、听会、耳门;抬臂在肩部前凹陷取肩髃、肩髎。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定义:这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医者可根据病人的高矮胖瘦适当伸缩,也可用自己的手指来测定穴位。包括中指同身寸法、拇指同身寸法、横指同身寸(一夫法)。简便取穴法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如直立垂手,中指端取风市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处取列缺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疏通经络
• 为何说是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 • 为何会引起经络不通? • 怎样知道经络不通?是哪条经络不通?是经不
通还是络不通?还是经络都不通? • 如何治疗经络不通? • “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 “针为不为,灸之所宜。”
第二节 扶正祛邪
• 腧穴是什么? • “神客在门”“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
医技+体力)
针灸治疗学的基本内容
• 上篇 总论——理论 • 中篇 各论——临床 • 下篇 附录——其它:子午流注、灵龟八法、
研究进展、病例书写
• 教材编写情况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针灸治疗作用
• 思考: • 1.针灸可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说明针灸有什
么作用? • 2.针灸可以治疗失眠,说明针灸有什么作用? • 3.针灸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过
• 脏腑的五行生克补泻 • 如脏躁——少海,笑不休——神门
脏腑病的临床治疗体会
• 腹痛部位与脏腑病的关系 • 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大小肠分治。
第四节 气血津液证治(或气 血精津)
• 思考: • 为何说:怪病多痰?也曾有过怪病多瘀的说法。
为何没有怪病多气的说法? • 王清任《医林改错》从理论上越改越错,但为
敏性疾病,说明针灸有什么作用? • 针灸可以治疗300多种病症,针灸的治疗作用
到底有多少?
思考:针灸的治疗作用到底有多少?答案 是不是唯一的?
• 止痛、消炎、抗过敏、安眠、调整心律……从西医看作 用数不清。
• 解表、清里、和中、益气、养血、滋阴、壮阳、健脾、 补肾、泻火、利水……从中医看作用也数不清。
者。”“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去其血。” • “用针之类,在于调气。”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 • 八会穴:气会膻中,血会膈俞。 • “中有盛聚者,不可取之腧”,“打扑损伤破伤风,
• 外因:针灸 • 内因:机体
第二章 针灸治疗原则
• 《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 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 《灵枢.本神》:“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 《灵枢.官能》:“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 《素问.宝命全形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 “上守神”“必一其神,令志在针。” •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 • “补泻反则病益笃。”
何其创的五逐瘀汤却能大行其道?久用不衰? • 如何辨在气?在血?在津液? • 针灸如何治气?治血?治津液?
第四节 气血津液证治
• 如何辨在气?在血?在津液? • 气——舌苔,经主气。 • 血——舌质,络主血。 • 津液——痰饮、水气
第四节 气血津液证治
• 如何治气、治血、治津液? • 三变刺法:“有刺营者,有刺卫者,有刺寒痹之留经
针灸治疗学讲稿
山东中医药大学 高树中
.
首先需要明白的两个问题
• 什么是针灸治疗学? • 如何学习针灸治疗学?
什么是针灸治疗学?
• 用针灸的方法治疗疾病。 • 与经络学、腧穴学、针法灸法学等的关系? • 学习针灸治疗学的重要性 •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学医五年,治病一生。
如何学习针灸治疗学?
• “三知” • 温故而知新 • 善思而知法 • 勤用而知妙 • 知识+能力(思维+动手+创新)+素质(医德+
第三章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纲要
• 思考: • 中医的辨证方法有哪些?这些辨证方法是否可以通用
于所有的疾病? • 为何会出现“桂枝下咽,阳盛则毙。”“古方今病不
相能。”“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怪病多痰” 等名言? • 为何会出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阳亦不足”、 “补脾不如补肾”,“补肾不如补脾”,伤寒、温病等 论争? • 会不会出现新的辨证方法? • 针灸临床应该如何选择辨证方法?
第三节 脏腑证治
• 思考: • 1.哪些腧穴与脏腑的联系最紧密最直接? • 2.在针灸临床运用脏腑辨证与中医其它临床各
科运用脏腑辨证有无区别? • “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
中之热也?”
第三节 脏腑证治
• 五脏病的证治规律 • 俞募穴+原穴 • 六腑病的证治规律 • 俞募穴+下合穴
错 • 分清标本缓急——知标本者,万举万当 • 做到三因制宜——因人、因地、因时
一、明辨病症性质
• 阴阳——阴证宜灸,阳证宜针 • 表里——病有浮沉,刺有浅深 • 寒热——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 虚实——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二、突出经络辨证
• 为何突出经络辨证? • “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 如何突出经络辨证? • 见经络辨证一节。
• 阴阳学说对我们的启发:——“阴阳者,数之可十,推 之可百……然其要一也。”“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 知其• 作用有四——清热、温寒、补虚、泻实。 • 作用有三——疏通经络、扶正袪邪、调和阴阳 • 作用有二——通经脉 调血气 • “医道虽繁,可一言一蔽之,曰阴阳而已。” • “针道虽繁,可一言一蔽之,曰通调而已。”
也。” • 针灸为什么可以扶正袪邪? • 金元四大家对我们的启发。邹城百岁老中医。 • 针灸如何扶正袪邪? • 机体状态 • 针灸方法 • 针灸手法 • 腧穴特性
第三节 调和阴阳
•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
•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 针灸为何会取效?为何不同的人不同的病效果 会有差异?
第三章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纲要
• 结论: • 辨证方法是对疾病的规律性把握,病之规律变,
则辨证方法亦变。 • 八纲辨证辨病性 • 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最为常用 • 脏腑病症以脏腑辨证为主,其它病症以经络辨
证为主 ,者常结合应用。
第一节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要点
• 明辨病证性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 突出经络辨证——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
三、注重整体观念
• 经络的内联外络 • 从阳引阴,从阴引阳 • 上病下取,下病上取
四、做到三因制宜
• 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余心。春夏瘦而刺浅, 秋冬肥而刺深。
• 因人(因病) • 因地 • 因时
第二节 八纲证治
• 阴阳——阴证宜灸,阳证宜针 • 表里——病有浮沉,刺有浅深 • 寒热——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 虚实——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