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
《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一、填空1、文艺学的五个分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的四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在《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
5、孟子提出的“______________”说,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社会学。
二、名词解释1、文艺学¥2、文学理论3、文学批评4、文学史5、文艺心理学三、简答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一、填空·1、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德国哲学家______________。
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不同的类型。
3、文学的党性原则是由______________提出的。
4、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是毛泽东在______________中提出的。
5、提出艺术“只是真正人的本质的现象或显示”的是德国哲学家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1、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三、简答1、试说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
2、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总的理解是怎样的~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一、填空1、提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的是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______。
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诗学”、“诗论”。
2、一般↑共时←—————————————→历时↓特殊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2、任务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世界读者作家作品三、、文学理论应有品格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来源于文学活动实践;为文学活动实践所检验;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一种意识形态;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1、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2、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二、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1、文学哲学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2、文学心理学中国古代文论:“比兴”说孔颖达《毛诗正义》:“比者,比方于物。
兴者,托事于物。
……比之于兴,虽同是附托外物,比显而兴隐,故比居兴先也。
”钟嵘《诗品序》:“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言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刘勰《文心雕龙》:“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
”朱熹《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文学批评教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文学批评教案-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文学批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分析和批评能力;3.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二、教学内容1.文学批评的定义和分类;2.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和工具;3.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语言和风格特点;4.批评文学作品的优缺点和价值。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介绍一个文学作品的简要情节或主题,引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2.讲解:讲解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学批评的重要性和意义;3.实践:指导学生选择一篇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批评,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分享彼此的批评观点;4.总结:总结各种文学批评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强调批评的客观性和理性。
四、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合理批评意见等;2.作业评价:对学生的文学批评作业进行评价,包括分析思路、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表现。
五、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走进图书馆,通过查阅相关的文学批评理论和实践案例,提高对文学批评的认识和理解;2.邀请专业文学批评家或作家到课堂进行讲座或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学批评的前沿动态和实践经验。
六、课堂反思1.了解学生对文学批评的理解和反应,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2.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示例2:文学批评教案是指教师在教授文学课程时使用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在这个教案中,教师将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文学批评,包括分析文学作品、探讨作者的写作技巧和主题、以及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等。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物、情节、主题、语言和风格等。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对话、动作和描写来了解作者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
其次,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
例如,学生可以使用形式主义批评方法来分析作品的语言和结构,也可以运用历史主义批评方法来探讨作品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文学理论》文学接受、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文学接受”、“文学批评”授课提纲一、以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的论述来理解文学活动的构成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系统论述了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
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
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运动。
生产中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
但是消费也中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
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
根据马克思的艺术生产和消费的理论,文学(艺术)不只是指现成的文学作品,而是整个文学活动——从作家的创作活动到文学作品再到读者的接受这样几个环节构成的活动。
我们必须把文学接受、文学批评作为文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作为文学活动构成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加以理解和把握。
具体说来,就是要以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的论述来理解文学活动的整个构成,并把文学接受、文学批评活动看作为艺术消费的环节,由此出发,审视其在整个文学活动构成中的地位、特征、作用等。
二、作为艺术消费的文学接受、文学批评活动1、马克思指出:“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
”“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
文学生产(文学创作)的产品(文学作品)是在读者对它的“消费”——文学接受中才得以最后完成的。
文学创作活动结束后,通过印刷、出版等环节,文学文本凝固于具体的、具有物质承载物的刊物、书籍等形式之中(口头文学文本的物质形式是“声音”),只有通过具体的“消费”、“接受”活动,文学文本才能向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生成,成为“现实的”文学作品。
文学接受是文学活动的实现和完成,作家创作的作品只是在读者的阅读、接受中才成为现实的文学作品。
纠正过去偏重于强调文学创作活动而对文学接受在文学活动构成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的片面性。
文学接受对文学活动的实现和完成是全面的,文学的审美、认识、教育、娱乐等多方面的功能都是通过文学接受得以实现和完成的。
文学理论教程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
康德(1724-1804)
二、具体的批评模式
各种理性观念总是先在的作为文本解读的前 理解,构成读者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基础。
所以形成了具有偏见的各种具体的批评模式, 这就是教材所提到的伦理道德模式、社会历 史模式、心理学模式、语言学模式等各种模 式。
——丹纳:《〈英国文学史〉序言》
(三)审美批评
中国赏鉴式的“品”、“悟” 西方各审美批评流派的众说纷纭
中西审美批评模式的共同特点 1.情感性评价。 2.体验与超越矛盾统一的批评,超功利性。 3.一种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
(四)心理学批评
心理学批评“它们都主张对真实内容进行分析。 这种真实内容往往隐藏在本文的后面,因而心理 学家并非只从表面上去看本文,而是要看透它。 从心理学角度看,文学只是一组符号,如果阅读 正确的话,它可以显示出第二组符号;而第二组 符号可以依次展示出控制文学‘制造’的心理活 动。”
这意味着它本身就是一门学科或一种科学。 “批评是一种思想和知识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有
权利存在,而且不依附于它所讨论的艺术,具有一 定程度的独立性。”([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 解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6) “批评是按照一种特定的观念框架来论述文学的。” (同上,第8页)
(二)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评价
从文学接受的性质看,文学接受可分为鉴赏 性接受、诠释性接受和批评性接受。文学批 评是读者接受活动的一种形式或接受活动整 体的一部分。
文学鉴赏着重对作品的感受、理解、再造; 批评侧重于对作品的理性解读、评判。
文学批评的相对独立性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总结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研究其发展过程、相关知识、基本规律的学科,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
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2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的一门学科。
其任务: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其基本形式: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3文学活动:是人类一种高级特殊的精神活动。
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产生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
2马克思文学理论:从人类学观点看,文学是人的活动;从哲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艺术产生活动;从美学的社会学得观点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
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A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B坚持中国特色C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1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的确证;2文学活动的要素: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3文学活动的起源:巫术发生说(巫术意义的产生过程对文学创作有某种启发意义);宗教发生说(艺术当成一种宗教);游戏发生说(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劳动发生说:A劳动提供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B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C劳动构成了文学描述的主要内容D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4文学发展的原因: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
经济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 第16章 文学批评)【圣才出品】
第16章文学批评一、名词解释1.文学批评(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厦门大学2011年研)答:文学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学理论研究的范畴,既是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是文学活动整体中的动力性、引导性和建设性因素,既推动文学创造、传播与接受,又影响文学思想和理论的发展。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文学批评的思维和表达,需要遵循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基本规范。
社会的历史的考察和审美的考察是文学批评的两个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侧面。
2.文学社会学(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文学社会学是指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文学活动。
文学从创作到消费是一个组织起来的社会文化过程,这一过程受到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制约,而浸润着社会思潮,反映着社会风貌,直接或间接地回答社会问题。
因此,文学社会学是文学理论一种重要的形态,而且在所有的形态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3.文学心理学(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文学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学(文学作品、文学理论)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它是文学批评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创作——作品——接受过程,这是一个心理转换过程,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接受,都是特殊的心理行为,因此采用心理学的视角,建立起文学心理学才能切入这些特殊的心理行为以进行研究。
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不论自觉还是不自觉总是倾向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文学活动。
如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妙悟”说、“意境”说等都具有丰富的心理学内涵。
西方文论中亚里斯多德提出的“净化”说、德国学者立普斯等提出的“移情”说、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的“直觉”说、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审美态度”说等,形成了文艺心理学的传统。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名校笔记 第16章 清代前中期的诗文词理论批评)【圣才出
16.1复习笔记一、康熙时期的文学批评和朱彝尊的自得说(一)清代前中期的诗文词理论批评概况1.康熙时代文坛上最有影响的是朱彝尊和王世禛,被称为南朱北王。
从文学思想上说,朱彝尊重学问,王世禛重性情。
2.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有四个主要流派:以王世禛为代表的神韵派、以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派、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以翁方纲为代表的肌理派。
(二)朱彝尊及其思想1.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人,在诗文词的创作和理论上都很有成就。
2.朱彝尊的文学思想(1)朱彝尊的文学思想核心是重道、宗经、博学,提倡“诗言志”的传统,同时强调言志抒情必须出于“自得”与内心的“不得已”。
(2)其论诗的基本思想和论文一样。
从大的方面看,他主张以言志为中心的“诗教”传统,这和他论文的本道宗经思想相一致。
(3)从“本乎自得”的思想出发,他批评复古派的主张,认为诗歌创作必须要从诗人内在的心性出发。
(4)不论是文章写作还是诗歌创作,朱彝尊都认为要以博学作为基础,有深厚渊博的学识,才能在创作上自由驰骋。
(5)朱彝尊对诗歌发展的历史,尤其是明代诗歌的发展,作过相当深入的研究。
他在充分肯定前后七子成就的同时,指出了他们在创作上模拟蹈袭的错误。
他在肯定公安派理论的核心价值时,着重批评了他们忽视传统、陷入空疏浅俗的弊病,而对竟陵派则和钱谦益一样,给予了严厉的批评。
二、王世禛的神韵说(一)王世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康熙时期最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与朱彝尊并为当时文坛主要人物,称为南朱北王,有诗论著作《渔洋诗话》。
(二)王世禛的神韵说1.王世禛诗学思想与朱彝尊的差别(1)朱彝尊是主张宗经明道重学的,诗歌创作上则提倡“言志”传统,强调“自得”,要有不得不发之情,故诗皆“类发乎心性所得”,同时肯定“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所以要求诗人要有深厚的学问。
(2)王世禛则偏重于诗歌的艺术方面,要求诗歌创造超脱空灵、意味无穷的艺术境界,从各个不同方面阐述和总结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审美传统。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16章 文学批评)【圣才出品】
第16章文学批评1.怎样理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答:文学批评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而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各种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表明了它作为意识形态评价的那种普遍社会属性。
这种社会属性从根本上说是由批评对象的性质和批评本身的效能决定的。
(1)从批评对象来说,作为主要对象的文学作品,不管诗歌、散文,还是小说、剧本,都是精神创造的产物,都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正是文学作品的这种规定性,决定着文学批评必须对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价值作出评价,从而也决定了文学批评必然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评价方式而对文学及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意识形态产生深刻的影响;尽管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价值并不是唯一的价值,还有其他如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价值等,但这些价值都与意识形态价值密切相关,或者自己本身也就是一种意识形态。
(2)从文学批评的效能来说,文学批评也表现为一种意识形态评价这种效能性的表现可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①文学批评是一种与一定社会意识形态深刻联系的批评话语,它运用这种话语来判断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价值,从而决定其相应的态度。
这种话语的运用,除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依据外,还总是与政治、道德、法律、宗教等意识形态密切相关。
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评价不能不具有鲜明的倾向性。
②文学批评通过对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的评估,对文学批评自身的检讨,以及对其他文学现象的衡定,也表现出它作为意识形态评价的效能。
对文学现象的这种评价,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论争,是主张什么、反对什么的交锋,具有一种尖锐的对抗性。
这种尖锐的对抗性往往是社会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在文学批评活动中的反映。
这种反映在涉及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时特别明显。
纯艺术、纯科学或纯客观的文学批评是没有的。
③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评价的效用,还表现在它通过这种评价所肯定的价值取向影响和造就文学新人,挟持有利于确立一定意识形态领导地位的创作和批评队伍,特别要使批评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威的人,以尽可能发挥其在意识形态评价上的作用。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精心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精心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文学理论》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定义,三个分支2、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3、文学四要素4、文学理论的五个任务5、文学理论的品格:实践性+价值取向6、文学理论的多样化形态第二编:文学活动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1、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2、文学活动的构成:四要素(再现理论、表现理论、接受美学)3、文学活动的发生学说:“四说”;“劳动说”4、文学发展中的“不平衡”理论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1、文学的含义:文化含义、审美含义、通行含义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定义;表现;综述3、话语:定义;五要素4、话语蕴藉:定义;两层内涵;典范形态第三编:文学创造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1、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内涵及关系2、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1013、文学创造的特殊性:区别于宗教与科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4、文学创造的客体:“自然”(模仿说、再现说))、“情感”(表现说);5、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惟一源泉;特殊性6、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主体;特殊性7、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双向运动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1、文学材料:定义;获取途径;主体性2、艺术发现:定义;表现;心理特征3、创作动机4、艺术构思:定义;心理现象(灵感与直觉)5、构思方式:定义;几种方式6、物化阶段:从“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7、为什么会出现“心手不一”?常见的问题;如何操作(即兴和推敲)第八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1、艺术真实:定义;主要特征2、艺术概括:定义;具体规定3、诗意的裁判:定义;内涵4、人文关怀:定义;人文与历史的双向价值5、审美理想:定义;特征;功能6、文学形式的升华:内容与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文学理论》第二学期期末复习重点第四编文学作品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1、文学作品类型的划分:黑格尔、席勒2、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基本特征)3、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古代、近代、现代)4、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基本特征)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文本层次的理论:王弼、英伽登2、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言·象·意”3、文学言语的特点4、文学形象的特征5、文学意蕴:三个层面6、文学典型:理论;定义;“特征性”;艺术魅力;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7、意境:理论;定义;特征;分类8、意象:理论;定义;特征;分类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1、叙事理论2、叙事:含义;特征;构成3、叙事内容:故事(事件、情节、人物、场景);结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行动4、叙述话语: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时序、时距、频率);视角5、叙述动作:叙述者与作者;叙述者与声音;叙述者与接受者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1、抒情:理论;抒情与现实;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抒情与宣泄2、抒情性作品的构成: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3、抒情性作品的结构:声音、画面、情感经验4、抒情方式:修辞方式;抒情角色第十三章:文学风格1、风格的几种理论2、如何理解“文如其人”?3、文学风格:定义;内涵4、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5、文学风格与文化(时代、民族、地域、流派)第五编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1、文学消费:定义2、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关系3、文学消费的二重性:P3064、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5、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审美活动、认识活动、文化价值阐释活动、审美交流活动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1、期待视野:定义;层次;形成;类型2、接受动机3、接受心境4、隐含的读者5、填空、对话与兴味6、还原与异变7、理解与误解8、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9、文学接受的高潮:共鸣;净化;领悟;余味第十六章:文学批评1、文学批评:定义2、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评价3、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及标准:美学的、史学的4、文学批评的模式:传统批评模式;现代批评模式5、文学批评的实践。
文学批评知识:文学批评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
文学批评知识:文学批评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文学批评知识: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一、文学理论的概念和作用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通过系统化的思考和研究,总结和归纳出一系列可以用来解释文学现象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文学理论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并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文学理论可以被应用到文学批评中,它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思想和方法。
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评论的行为。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下面我们来列举一些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1.传统批评方法: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主要是从文学作品本身的形式和内容来进行分析和评价,比如对于小说可以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主题等方面进行批评;对于诗歌可以从韵律、意象、节奏、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批评。
2.新批评方法:新批评方法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它通过对作品所处的时代和环境进行分析,从而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角度来进行文学批评。
3.结构主义批评方法: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强调对文学作品的结构和符号进行分析,它通过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符号、隐喻和象征来揭示作品的深层含义。
4.后现代批评方法:后现代批评方法关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文本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断裂、破碎、异质性等特点的分析,来理解文学作品的独特之处。
5.文化批评方法:文化批评方法强调文学作品和文化的关系,通过分析作品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来理解作品的意义。
比如可以从民族、宗教、地域等文化因素来进行文学批评。
以上这些批评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相互结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文学批评。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学作品和批评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文学批评中的文学理论应用文学批评中的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释的基础。
不同的文学理论会对文学作品提出不同的问题和观点,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至第十六章完整笔记word
文学理论●主讲:刘长荣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与形态●本章要点:●一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术语●二文学理论的性质规定●三文学理论的理论品格●四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一几个关键术语:●文艺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活动●文艺学: 是对文学及其规律进行完整研究的人文学科,是一个复杂知识体系,包含了几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和渗透的分支学科(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文学一般本质及其规律,重在建立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相关方法,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意识形态性)●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指文学从创作到文学接受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由四个元素构成的几个关系来构成,是一个流动和反馈的过程.●文学批评:文艺学的分支学科,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及其一定文学规律的揭示.●文学史:对历代以来的文学作品和作家及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一种历时的视角探讨文学发展的规律,也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二文学理论的性质规定●(一)文学理论的性质:●1 文学理论也是具有意识形态性的●2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是文艺学●3文学理论的任务和对象:●A 对象:以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为对象,即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注:不但从具体的文学作品和作家,文学现象中得出原理,还要研究原理本身,方法本身,概念本身)●B 任务: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文学活动的本质属性,文学的创造,文学作品本身的构成,文学的接受规律.●注意,本教材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构成的:文学理论教程的体系统观:●第一编(导论):主要是阐明文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概念内涵,性质,所涉及的对象任务及其它的立足点,理论来源与其支撑点.第二编:文学活动.把文学看作为一种活动过成,阐明这一活动的的本质特征.●第三编(文学创造):文学创造作为艺术生产论的其中一个意义被强力凸显,本编强调了文学创造过程中的一般性规律及其最普遍最基本的审美原则. ●第四编(文学作品):本编具体文学文本的类型和体裁,以及文本的层次构成,形象类型,随后更具体到叙事与抒情两大文学类型的一般构成;文学作品的风格.●第五编:从艺术交往理论引申来的文学接受过程,吸收了马克思的生产消费理论与受马克思影响产生的接受美学,本编阐述了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总结了文学接受过程中的一般性规律,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三文学理论的品格●1、实践性:来源于文学实践,并且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还要力图指导实践.●2、具有价值取向,文学理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表达,也要从一定的立场观点出发对文学现象,作家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有它要提倡和鼓励的,也有它要反对的。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版)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
东西方最早都称为“诗学”。
文艺学可分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个分支。
2.文学活动:以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文学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的总称。
其一,它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元素构成。
其二,它在意向上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创作到作品到欣赏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精神过程。
二是从文学生产到产品形成再到交换买卖的过程,这是一个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
3.文学理论:是着重探讨和总结文学现象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的一门科学,其具体研究对象为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
文学理论的体系一般包括文学发展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五大部分4.文学批评: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阐释和评价的科学。
5.文学史:叙述和研究文学发展过程、分析评价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的学科。
问题: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方面,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社会科学。
它以文学规律、特征、性质为研究对象,任务是对文学本质、文学创作、作品构成、文学接受四大方面做出理论阐释,建立起基本理论和概念系统。
其品格应是实践性和一定的价值取向。
实践性即它应来源并指导文学实践活动;价值取向即每一种文学理论总有一个肯定、提倡或否定、反对什么文艺与艺术趣味的倾向性。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价值取向当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趣味与理想,为社会主义和人民服务。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它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发展了的文学理论。
它有五大基石,分别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生产论、文学交往论。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思考题集
文学话语5分,共20分)
文学 游戏说 艺术真实 灵感
简述(20分,选答2题,多选不给分)
为什么说文学活动是一个整体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又什么不同
结合下面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与文学民族化的认识(30分)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教程试卷
文学理论第一学期
第一套
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文学理论是一门属于 科学的学科.
文艺学包括 , , ,
和文学批评史五个分支.
提出"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情状也."
"诗言志"强调文学四要素中的 .
在其《 》中提出"相似律"与"接触律"两条巫术原理.
10.有人说文学作品是不可转译的(包括各民族语言及古今文之间),你认为有道理吗 为什么
第四编 文学作品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基本概念】
现实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 象征型文学 诗 小说 剧本 散文 报告文学
【思考问题】
1.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
为什么说文学既是无功利的但是又是有功利的
精神生产有何特殊性
谈谈艺术构思过程中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
物化过程中技巧的运用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五,分析(20分)
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艺术生产与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步现象出现的原因
以自己写作的经验为依据,谈谈艺术发现产生的条件.
第三套
一,填空(每空1分,10分)
3.为什么说"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文学理论教程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
伦理道德批评具有历史的久远性
传统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柏拉图:“作品须对我们有益;须只模仿好人的 言语,并且遵守我们原来替保卫者们 设计教育时所定的规范。” 近代:文艺复兴的人道主义、宋明理学 现代:欧文·白璧德和保尔·摩尔
(二)社会历史批评
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
语境: “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
索绪尔
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罗曼·雅各布森 英美新批评:艾略特、理查兹、燕卜荪、兰塞姆 法国结构主义:罗兰·巴特、列维-斯特劳斯
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整体,是一种有
组织的符号结构,意义只需要从文本去寻求而无 需借助于外部因素加以说明。文学批评的主体就 是对文本的语言分析。
艺术形象的评价 意蕴批评
进步的倾向性
积极健康的情感性
第二节
传统批评模式
文学批评的模式
出现在20世纪之前,包括伦理道德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
现代批评模式
出现在20世纪后,包括心理学批评、语言 学批评、文化批评。
一、文学批评的基本范式
(一)文本结构解读
各种传统或现代的批评模式总是在文本解读
语义分析学
文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形式,批评的任务是在作品的范围 内进行文字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 字不仅互相起作用,不仅受上下文 (语境)的影响,而且受到一切出 现过的上下文和其他因素的制约。
罗兰· 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
《写作的零度》文学写作“无作 者”,遮蔽主体性。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把叙 事文学文本分为功能级、行动级 和叙述级三个级别。 在《S/Z》中由结构主义向后结 构主义转变。 结构主义批评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 探询文本的深层机构。
文学理论16
[2]社会历史批评的价值
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及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内涵:审美批评是古已有之的一种批评形 态,它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美的构成及其审美 价值,着重强调作品的“畅神”“移情”效 果和娱乐、愉悦作用,它把美作为文学的本 质属性之一,具有赏析式评价的性质。
[6]形式主义批评
盛行于20世纪20至50年代,它有别于传 统批评,要求把作品看作是独立自足的,不 须借助于外部的世界,讲求对作品的“细读” 即分析作品的词义、语气、音律、比喻、句 型等。
[7]接受美学批评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以后获得 很快传播。它认为作品意义尽管来自作品本 身,但又是读者赋予的,读者的赋予是主要 的、决定性的。由于作品本身的“潜在意义” 并非一次就能被完全理解,不同时代读者的 期待视野存在着区别,因此即使对同一作品, 也会不断出现新认识和新评价。它强调了读 者的作用,但又有可能导致文学创作迎合读 者而走向商业化的弊端。
批评家的态度
1、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坚持客观全面的公正态度。
3、要持艺术民主的平等态度。
批评家的素养
1、丰富的生活和广博的知识
2、高度的理论修养
3、高度的艺术修养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
所谓文学批评是指人们站在一定的阶 级立场,运用一定的观点、方法对作家作 品及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运动等各 种文学现象乃至文学批评自身所进行的分 析和评价。广而言之,文学批评是以文学 产品为中心而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各种文 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文学批评作为高层次的文学接受活动, 在整个文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 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重要桥梁,也是文 学创作、文学鉴赏、文学理论之间的重要中 介。
文学理论第十四-十六章课后答案
十四章1、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有什么关系?概而言之,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间的关系是:文学生产决定文学消费,文学消费反作用于文学生产。
前者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消费的对象;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方式;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
后者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学消费使文学产品得以最后完成;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文学消费体现了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文学传播方式对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有何影响?由于文学传播是文学生产者赋予文学信息以物质载体并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因而,文学传播对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都有重要影响。
并且,现代传媒理论认为,媒介即信息。
文学传播方式的嬗变和更替导致了文学生产方式和文学消费方式的深刻变化,文学创作出现了互文化、网络化与图像化的新特点,而文学消费由单一的文字消费转变为图文并茂的甚或主要是读图的消费。
3、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有什么影响?由于文化市场是联结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中介,因而对文学的生产和消费均有重大影响。
这种影响最重要的标志是价值规律体介入了文学活动领域,使文学作品具有了商品属性,从而给文学的生产和消费带来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刺激了文学创新的加速,促进了文学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学事业的繁荣,满足了文学消费者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又可能带来某些负面效应,如文化消费主义至上,一些迎合消费者的低级趣味的文学作品在文化市场十分畅销。
4、为什么文学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文学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要借助文化市场来实现,因而文学作品具有商品属性。
文学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都必须遵循价值规律。
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更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具有认识价值、审美价值、阐释价值和交流价值等文化属性,因而文学消费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具有精神享受和意识形态再生产的性质。
5、怎样理解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回顾文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学从来就不是一种纯审美或纯商品的东西。
《文学概论》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简介
原因 (1)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思想观念与作品中人 物的思想观念相通. 物的思想观念相通. (2)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情感经验和作品中人 物经验的相同或相似. 物经验的相同或相似. (3)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意志愿望与作者或作 品中人物意志愿望的相近. 品中人物意志愿望的相近.
二,净化 净化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并与之形成共鸣后, 净化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并与之形成共鸣后 , 不由自主地达到精神调节,情绪排遣,杂念去除 不由自主地达到精神调节, 情绪排遣, 和人格提升的状态. 和人格提升的状态. 三,领悟 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的一种更高境界, 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的一种更高境界 , 是读 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与之形成共鸣,达到净化后进 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与之形成共鸣, 入的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 入的更高阶段 , 包括潜思默想, 洞悉宇宙奥妙 , 体悟人生真谛和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 体悟人生真谛和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
文学接受的高潮(第三个阶段)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高潮(第三个阶段) 一,共鸣 共鸣通常有两种含义. 共鸣通常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阅读文学作品时, 一是指阅读文学作品时 , 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 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际遇所深深打动, 感 , 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际遇所深深打动 , 从而 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 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 二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 二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 , 阶级和民族的 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 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 , 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 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三,接受心境: 接受心境: 四,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 (1)创作动机决定 (2)赋予本文的思想内涵 选材及文体的特点. (3)选材及文体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
一、文学批评的界定
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一)文学批评与文学的生产和接受
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作品,与文学创造密切相关
文学批评是文学接受过程中偏重理论要求的一部分
文学批评兼及各种文学现象,包括对其本身的评价与判断,即¡°批评的批评¡±
(二)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评价
文学批评虽然着手于文学作品的解析,但却必须着眼于它的意识形态归属,以求确立某种批评者所遵奉和维护的那种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或权威性。
这在文学思潮、运动和文学论争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二、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及其标准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并构成方法论思想和一种基本原则
美学观点的内涵:
作家的创作是否符合艺术的规律和遵循正确的美学法则,是否有艺术独创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二)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思想性
高度的真实性
进步的倾向性
积极健康的情感性
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模式
传统批评模式
出现在20世纪之前,包括伦理道德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
现代批评模式
出现在20世纪后,包括心理学批评、语言学批评、文化批评。
(一)伦理道德批评
伦理道德批评是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由之而形成的
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
这种批评着重于对文学作品的道德意识性质和品位的评价,实现作品的伦理价值及道德教化作用。
(二)伦理道德批评
伦理道德批评具有历史的久远性
传统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柏拉图:¡°作品须对我们有益;须只模仿好人的
言语,并且遵守我们原来替保卫者们
设计教育时所定的规范。
¡±
近代:文艺复兴的人道主义、宋明理学
现代:欧文¡¤白璧德和保尔¡¤摩尔
(三)社会历史批评
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
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
(四)社会历史批评
(五)社会历史批评
“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并且人们知道如何去解释它,那么我们在这部作品里所找到的,会是一种人的心理,时常也就是一个时代的心理,有时更是一个种族的心理。
从这方面看来,一首伟大的诗,一部优美的小说,一个高尚人物的忏悔录,要比许多历史家和他们的历史著作对我们更有教益。
”因而一个作家应该去“表达整个民族和整个时代的生存方式。
”
——丹纳:《〈英国文学史〉序言》
(六)审美批评
中国赏鉴式的¡°品¡±、¡°悟¡±
西方各审美批评流派的众说纷纭
中西审美批评模式的共同特点
1.情感性评价。
2.体验与超越矛盾统一的批评,超功利性。
3.一种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
(七)心理学批评
心理学批评¡°它们都主张对真实内容进行分析。
这种真实内容往往隐藏在本文的后面,因而心理学家并非只从表面上去看本文,而是要看透它。
从心理学角度看,文学只是一组符号,如果阅读正确的话,它可以显示出第二组符号;而第二组符号可以依次展示出控制文学¡®制造¡¯的心理活动。
¡±
¡ª¡ª约翰¡¤马勒:《心理学和文学》
(八)心理学批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
本我、自我、超我的三分心理结构
本能冲动凭借艺术创造达到¡°升华¡±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心理学:
图形和背景、邻近原则、类似原则、良好完形原则和闭合原则等
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是先于部分而决定各个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 分析作品必须深入到作品的整体完形结构中
格式塔心理学派
考夫卡(Kurt Koffka,1886 —1941)
(九)语言学批评
语境:“语言学转向”(lingustic turn)、索绪尔
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罗曼·雅各布森
英美新批评:艾略特、理查兹、燕卜荪、兰塞姆
法国结构主义:罗兰·巴特、列维-斯特劳斯
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意义只需要从文本去寻求而无需借助于外部因素加以说明。
文学批评的主体就是对文本的语言分析。
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生前很少文章发表,死后,他的学生和同事整理课堂笔记,出版《普通语言学教程》,对所有人文学科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能指与所指
语言与言语
共时性与历时性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
(十)文化批评
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文化研究
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
霍加特《文化的用途》
威廉姆斯《文化与社会》
汤普逊《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文化研究与传统文学研究的对比
1.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历史经典不同,文化研究注重研究当代文化;
2.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精英文化不同,文化研究注重大众文化,尤其是以影视为
媒介的大众文化;3.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主流文化不同,文化研究重视被主流文化排斥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阶级亚文化、女性文化以及被压迫民族的文化经验和文化身份;4.与传统文学研究将自身封闭在象牙塔中不同,文化研究注意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关注文化中蕴涵的权力关系及其运作机制,如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5.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甚至反学科的态度与研究方法。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前言》
文化批评在中国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
市场经济兴起发展,带来了文化与文学的巨大变化,高雅文学的式微与通俗读物、通俗视听作品等的迅速兴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使文学批评的视野不能再局限于文学正统的狭小圈子,必须面对现实 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文学研究向何处去?
第三节文学批评的实践
了解对象→选点切入→确定要旨→布局安排→力求创见
思考问题
1.怎样理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
2.为什么说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
3.怎样理解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具体内涵及两者关系?
4.选择两种批评模式进行比较,说明传统批评模式与现代批评模式的区别。
5.立足中国的社会历史语境,简析文化批评出现的必然性与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