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熊掌可否兼得——论贸易中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合集下载

论比较优势理论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论比较优势理论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论比较优势理论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成为了一种普遍被接受的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从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则、优点以及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方面进行探讨。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则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的。

它的基本原则是,每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它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并从其他国家进口其他产品。

比较优势是基于资源、技术、经验等因素的相对优势,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比其他国家更适合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

比较优势理论的优点首先,比较优势理论使国际贸易更有效率。

因为每个国家都可以生产自己擅长的产品,从而实现了生产的最优化。

同时,还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效率。

其次,比较优势理论使国际贸易更公平。

因为每个国家都可以生产自己最擅长的产品,从而避免了某些国家通过保护主义政策来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比较优势理论与国际贸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每个国家都专门生产自己优势的产品,国际贸易就会变得更加频繁和迅速。

因为每个国家都需要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其他产品。

同时,比较优势理论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因为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更加便捷,从而促进了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此外,比较优势理论也为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提供了一个基础。

因为每个国家都可以生产自己最擅长的产品,从而避免了国家之间在某些产品上的竞争,从而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更加和谐和稳定。

然而,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假设各个国家之间一开始就存在相对优势的基础上的。

而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各个国家之间并不存在相对优势。

其次,在实际运作中,比较优势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一些国家可能会选择保护自己的本土产业,从而不符合比较优势理论的原则。

结论总之,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使国际贸易更加有效率和公平,并且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现代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各国之间进行经济合作和竞争的重要因素。

比较优势是指各国在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时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的成本优势。

这种成本优势可以是自然资源的丰富、劳动力成本的低廉、技术水平的先进等。

比较优势决定了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定位和角色,帮助各国在全球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比较优势同时也决定了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例如,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另一个国家拥有先进的炼油技术,两国可以通过贸易互利互惠地实现合作。

一方面,石油出口国可以通过出口石油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炼油技术先进的国家可以通过进口石油进行加工和销售,实现经济增长。

比较优势的存在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互补发展。

除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也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因素。

竞争优势是指某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时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的技术、品牌、营销等方面的优势。

竞争优势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帮助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竞争优势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式来提升。

例如,一个国家可以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高的竞争力。

此外,品牌建设也是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一个国家的产品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脱颖而出。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结合是国际贸易中的关键。

一个国家通过比较优势生产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进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优势地位。

例如,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棉花资源,通过其成本优势生产出价格较低的棉花纺织品,具有竞争优势。

这个国家可以通过贸易出口其棉花纺织品,从而获得利润和就业机会。

然而,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并非一成不变。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变化,各国之间的优势也在不断演变。

新兴技术的出现可能会改变某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导致其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经济学概念解析: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经济学概念解析: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经济学概念解析: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和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一、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一)什么是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个人、公司、地区或国家在单位时间内以相同数量的投入生产更多商品或服务的能力,或每单位时间生产相同数量的商品或服务的能力。

与竞争对手相比,投入更少的时间。

绝对优势可以通过使用更少的投入以更低的每单位绝对成本或通过更有效的流程来创造商品或服务来实现。

(二)绝对优势的关键知识点关于绝对优势,有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1)绝对优势是生产商可以以相同的成本提供更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或者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相同数量的商品或服务。

(2)亚当·斯密提出的一个概念,绝对优势可以是具有不同绝对优势的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进行贸易获得巨大收益的基础。

(3)通过专业化、分工和贸易,具有不同绝对优势的生产者总能获得比孤立生产和消费更多的收益。

(4)绝对优势可以与比较优势形成对比,比较优势是以较低的机会成本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三)亚当.斯密对绝对优势的理解绝对优势的概念是18 世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一书中提出的,旨在展示各国如何通过专门生产和出口比其他国家更有效地生产的商品从贸易中获益。

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决定专门生产和销售特定的商品或服务,并使用产生的资金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和服务。

史密斯认为,专注于各自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交易这些产品,可以让所有国家变得更好,只要它们各自至少拥有一种产品,它们相对于其他国家拥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解释了为什么个人、企业和国家相互贸易是有意义的。

由于每个实体在生产某些商品和服务方面都具有优势,因此两个实体都可以从交换中受益。

这种贸易中的互惠互利构成了斯密的论点的基础,即专业化、劳动分工和随后的贸易导致繁荣的全面增长,所有人都可以从中受益。

史密斯认为,这就是同名《国富论》的根源。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贸易模式和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贸易模式和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贸易模式和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领域,研究贸易模式和比较优势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贸易模式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形式和特征,而比较优势是指国际贸易中各国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的相对优势和劣势。

了解贸易模式和比较优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的原理和规律,进而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和战略。

贸易模式是指国际贸易的基本形式和特征。

根据贸易模式的不同,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两类,即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是指各国之间通过出口和进口商品进行的贸易活动;而服务贸易则是指各国之间通过出口和进口服务进行的贸易活动。

这两种贸易模式都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比较优势是指国际贸易中各国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的相对优势和劣势。

亚当·斯密是最早提出比较优势理论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认为,各国之所以进行国际贸易,是因为它们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

比如,某个国家在生产棉花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竞争力,而另一个国家在生产机械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竞争力。

这种相对优势使得各国之间可以通过贸易实现互利共赢,提高各自的福利水平。

在实际的贸易实践中,国际贸易往往遵循着比较优势的原则。

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是动态的,会随着技术进步、资源配置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因此,各国应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来确定贸易策略和方向,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平衡。

除了比较优势,国际贸易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生产要素的流动、政府政策的干预和贸易成本的变化等。

这些因素会对国际贸易的模式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促使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得到加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益;政府政策的干预可以通过减税、关税调整等手段来影响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而贸易成本的变化则会对国际贸易的定价和运输方式产生影响,从而改变贸易模式和比较优势的地位。

总之,国际贸易的理论研究贸易模式和比较优势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国际贸易的原理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一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在国际贸易中,每个国家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和竞争优势。

然而,由于各国的资源和生产能力存在差异,不同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理论应运而生。

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创立的,它指出,不同国家的生产力和资源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根据这个理论,每个国家都应专注于生产自身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换,以获取最大的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资源配置的效率。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拥有不同的自然资源、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通过比较各国的资源成本,可以发现每个国家在特定产品上具备相对优势。

以此为基础,国家可以通过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通过比较优势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的模式。

以中国为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之一。

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这使得中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因此,中国将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到制造业中,通过贸易将产品输送到全球市场。

然而,比较优势理论并不意味着一个国家可以完全依赖于自身的优势产品。

相反,贸易合作和互补性产业的发展将更有利于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

这就引出了合作和互补性的重要性。

以中国再次为例,中国从其他国家进口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关键技术,以满足国内制造业的需求。

这种合作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为中国的制造业提供更多机会。

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下,国际贸易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繁荣。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能够分享彼此的资源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并加速技术创新。

国际贸易不仅仅是经济交流的桥梁,也是国家之间加强合作和友谊的纽带。

尽管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效应方面提供了有力的解释,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贸易保护主义和国际贸易壁垒的出现可能会扭曲资源配置和比较优势的实现。

此外,全球贸易中的竞争也可能导致资源集中和环境问题。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02
比较优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分工和交换,有助于各 国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比较优势也决定了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分工角色和地位。
03
竞争优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往往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 主导地位,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它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 竞争力,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类型
比较优势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绝对比较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绝对比较优 势是指某一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拥有的成本低于其他所有国家,而相对比较 优势是指某一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时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较低的成本。
决定因素
要素禀赋
生产技术
一国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拥有的要素禀赋, 如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会直接影响该产 品的生产成本和比较优势。
应用场景比较
国际贸易
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理论通常被用来解释国家之间贸易的动机和利益分配,而竞争优势则更侧重于企业自身能力和特点 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投资决策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目的地时,除了考虑资源的相对价格和成本外,还会重视当地的市场环境、政策法规、文化等因素,这 些因素在比较优势理论中不被考虑,但在竞争优势理论中却是重要因素。
类型
竞争优势可以分为两类: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成本优势是指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生产效率, 在市场上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差异化优势则是指企业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满足消 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并获得更高的收益。
决定因素
•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通过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企业可以提升产品品质 、降低生产成本,并满足消费者对新产品和新服务的需求。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比较优势指的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特定商品或服务的生产上具有更高效率或更低成本的能力。

竞争优势则强调的是企业或产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和强度。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并在后来被大卫·里卡多和埃尔斯特·奥廖森发展和完善。

该理论认为,不同国家或地区在资源配置和生产能力上存在差异,因此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有相对优势的商品或服务,然后通过贸易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交换,以实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互利共赢。

比较优势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自然资源:国家或地区拥有的自然资源种类和丰富程度会影响其在特定行业中的比较优势。

例如,油气资源富集的国家在能源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2. 劳动力成本:不同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差异也是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

低成本的劳动力可以使该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具备竞争优势。

3. 科技水平:高新技术和创新能力是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4. 政策环境: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也会对比较优势的形成产生影响。

通过降低关税、取消贸易壁垒和提供相关扶持政策,政府可以促使某些产业形成比较优势。

二、比较优势的实践案例1. 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区: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沿海地区设立了众多的出口加工区,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和设备,利用廉价劳动力和便利的海运条件,迅速崛起为全球制造业中心。

这是中国比较优势的一个典型实践案例。

2. 瑞士钟表制造业:瑞士钟表制造业长期以来以高品质和精准度闻名于世,这得益于瑞士在制表技术和工艺传统上的比较优势。

尽管瑞士成本高企,但其在高端钟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得益于优质的制造工艺和品牌形象。

贸易的比较优势基于机会成本的合理性论证

贸易的比较优势基于机会成本的合理性论证

比较优势基于机会成本的合理性论证以下是论证的具体内容:基本假设如下:1. 甲、乙两个国家,2. 甲过劳动力为M+N;乙国劳动力为X+Y ,3. 生产A. B两种商品具体分配如下表:如上表所示,甲国将劳动力M 用于A商品生产,获得产出为Ma ,将劳动力N 用于B商品生产,获得产出为Nb。

选择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也就是所谓的机会成本,得到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失去。

劳动力M的机会成本是Mb ,劳动力N的机会成本是Na。

同理,得出乙国的产出分别为Xa和Yb ,机会成本分别为Xb和Ya。

如同人不可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

机会成本存在的意义在于得到就必须付出,在于鱼与熊掌的不可兼得。

但是,现在我们假设“此”与“彼”是兼容的,也就是说,我们假设同一劳动力在生产A商品的同时又生产B商品。

则:甲国的产出为O1 =(Ma+Nb)+(Mb+Na)。

同时,乙国的产出为O2 =(Xa+Yb)+(Xb+Ya) 。

此时的世界总产出为TO=O1+O2。

我们进一步回到真实情况,认为机会成本是无法规避的。

由于机会成本的存在,势必使得总产出减少,也就是各自选择的机会成本,甲国的机会成本为(Mb+Na) ,乙国的机会成本为(Xb+Ya)。

世界总机会成本为(Mb+Na) +(Xb+Ya)。

现在我们可以得到世界真实产出,RTO=TO - (Mb+Na) -(Xb+Ya)即RTO=TO - (Mb +Xb )-(Na +Ya )。

为使得RTO最大,则比要求(Mb+Xb)和(Na+Ya)的值最小。

而(Mb+Xb)恰好是全世界生产A商品的机会成本,(Na+Ya)恰好是全世界生产B商品的机会成本。

为使得总机会成本最小,则各商品应该有生产这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最小的国家生产,这样就能够扩大世界的RTO。

同时总机会成本最小化就要求世界分工,为了交换彼此产出的效用,世界贸易便应运而生。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介绍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介绍
优点: 绝对优势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 之上的,是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国际 贸易产生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 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揭示了国 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 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 并第一次论证了贸易是互利和双赢的。
缺点: 绝对优势理论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它 不能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只能解释国 际贸易的一种特殊情形。
分工后中美两国的劳动力投入产 出
表5
小麦 布
劳动力投入
产出量
劳动力投入
产出量
美国
20
240
0
0
中国
0
0
60
300
从表中可看出,两国的总产出有所增加, 世界币的产量增加到了300单位,小麦不 变,还是240单位。如果假定美国以120 单位小麦和中国150单位布交换,交换 后两国布的消费量都增加了50单位,小 麦不变。如表6.
PPF2
美国分工前和分工后的市场均衡
200 133 100 CIC1 PPF1
CIC2
0
120
240
480
小麦
贸易前后英国和美国的生产、消费、贸易 和福利对比
英国
贸易前 生产组合 100单位布,120单位小麦 贸易后 400单位布,0单位小麦
消费组合
100单位布,120单位小麦
200单位布,240单位小麦
劳动投入 量L1 美国
产出量 Q1
相对生产 劳动投入 成本 量L2
产出量 Q2
相对生产 成本
10
20
0.25
10
100
0.5
中国
40
120
4
20
100
2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分析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贸易成为各国之间经济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为一种相互依存的经济活动,国际贸易的成功与否关乎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在这个背景下,比较优势成为了国际贸易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在某种产品或服务生产上的相对优势。

它源于各国资源、技术和劳动力等方面的差异。

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各国应将资源投入到自身具有相对较低机会成本的产业中,通过国际贸易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首先,比较优势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不同国家在资源禀赋上存在差异,一国相对丰富的资源在另一国可能相对匮乏。

通过国际贸易,资源可以在各个国家之间流动,各国可以通过比较优势生产出更高附加值的商品或服务,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其次,比较优势可以推动劳动力的专业化和技术进步。

比较优势要求各国将资源投入到优势产业中,这就促使各国对自身优势产业的劳动力进行培训和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

同时,优势产业的发展也会带动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

另外,比较优势还可以加强国际间的互补合作。

各国的比较优势不同,这就促使各国之间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互补。

以中国与德国之间的合作为例,德国在工程技术和制造业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而中国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具有大规模制造优势。

这种互补合作可以使得两国在产业链上形成合作关系,共同分享市场份额和利润。

然而,比较优势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过度依赖某一优势产业可能使得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失去竞争力。

比如,某国过度依赖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产业,一旦其他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下降,该国将难以与其竞争,进而导致其经济的困境。

另一方面,比较优势可能会导致贸易失衡和不公平竞争。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些经济强国通过技术优势和资本积累形成了相对优势,从而在贸易中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这可能导致贸易失衡,使一些相对劣势的国家面临贸易壁垒和不公平竞争。

分析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

分析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

分析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国际贸易中,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是两个关键概念。

竞争优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方面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具有的优势。

而比较优势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方面的相对优势。

竞争优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种商品或服务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意味着它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或更高的质量生产这种商品或提供这种服务。

这种竞争优势可以来自多个方面,包括自然资源的丰富、劳动力的廉价、技术的先进、市场的规模等等。

例如,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因为它拥有庞大而廉价的劳动力,以及成熟的供应链和规模经济效应。

然而,竞争优势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比较优势也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某种商品或服务方面的相对优势。

比较优势是基于资源配置的效率差异而产生的,它可以使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实现互利互惠。

比较优势的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其比较优势所在的商品或服务,然后通过贸易与其他国家交换所需的其他商品或服务。

比较优势的实现需要通过国际分工来实现。

国际分工是指各国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分工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优势的发挥。

通过国际分工,各国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例如,沙特阿拉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中国拥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两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然而,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并非一成不变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各国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也会发生变化。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个领域的竞争优势可能会因为其他国家的技术进步或市场变化而减弱,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个领域的比较优势也可能会因为其他国家的资源配置调整而发生变化。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解析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区别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解析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区别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解析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区别国际贸易理论习题解析: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区别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是经济学家用来解释国际贸易中各国的专业化程度以及相互依赖的原理。

本文将详细讨论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区别,并举例说明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于19世纪初提出的,他认为比较优势是导致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更低的机会成本,即在生产某种产品时可以以较低的机会成本获取大于其他国家的产出。

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上的专业化程度比其他国家更高。

比较优势的核心理念是“代价差异”,即生产一种商品相对于其他商品的机会成本差异。

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意味着它能够以较低的代价生产该商品,并将其出口给其他国家。

比较优势的例子可以通过以下情景来说明:假设国家A和国家B都可以从事农业和制造业的生产。

国家A相对于国家B在农业和制造业的机会成本分别较低。

虽然国家A在两个领域中的机会成本较低,但是它在农业上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也就是说国家A在农业方面拥有比较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A可以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并通过向国家B出口农产品来实现经济利益。

二、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他认为绝对优势是导致国际贸易的决定性因素。

绝对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能以较低的绝对成本来实现更高的产出。

这意味着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绝对优势的理念是基于生产效率而非机会成本差异。

一个国家如果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它可以选择专门生产并出口所有商品,因为它在任何产品上的生产都比其他国家更有效率。

绝对优势的例子可以通过以下情景来说明:假设国家A和国家B都可以从事农业和制造业的生产。

然而,国家A在农业和制造业的生产上都能够以更低的绝对成本来实现更高的产出。

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贸易的驱动力

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贸易的驱动力

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贸易的驱动力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是两个重要概念。

它们是推动贸易发展和促进国际合作的驱动力。

本文将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探讨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在贸易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比较优势的定义和原理比较优势是指在资源配置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某些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上具有相对更低的机会成本。

这意味着该国或地区在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时,所付出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

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基于经济学原理的一个重要概念,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世纪提出。

他的研究表明,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如其他国家高效时,只要它在某些产品上的相对效率更高,它仍然可以通过贸易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比较优势贸易的驱动力1. 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比较优势贸易引导资源向更有效率的领域转移。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专注于生产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时,它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这些领域,并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2. 扩大市场规模:比较优势贸易使得国家或地区可以通过扩大市场规模来实现生产规模经济。

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合作,国家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和市场,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益。

3. 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比较优势贸易鼓励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通过与其他具有不同专业和技术优势的国家合作,可以加速技术进步、知识转移和创新,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三、绝对优势的定义和原理绝对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所有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上的效率都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

与比较优势不同,绝对优势是基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所有领域都具备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技术能力。

绝对优势的概念由另一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8世纪提出。

他认为,一个国家通过完全专注于自身的特定优势领域生产,可以实现更高效率和更大规模的生产,并在贸易中获得巨大利益。

四、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比较1. 范围差异: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些产品或服务上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而绝对优势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所有领域都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

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傻傻分不清

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傻傻分不清

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傻傻分不清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贸易告诉我们,贸易促使人们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进行分工,从而促进不同区域、国家之间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互惠互利。

那么到底如何进行分工呢,具体可以用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做解释,而如何区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也是我们考试中常遇到的难点,今天中公教育带大家一起学习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一、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的提出者是亚当·斯密,它是指在生产相同产品时,某一生产者拥有比其他生产者更高的效率。

比如,A生产1辆汽车需要2天,B生产同样的1辆汽车需要3天。

则A的生产效率比B高,A具备生产汽车的绝对优势。

亚当·斯密认为,每个生产者、地区或国家如果都按照各自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交易,则对交易双方都有利,世界财富因从而增加。

用绝对优势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也不胜枚举。

比如裁缝不自己做鞋子,鞋匠不自己缝衣服,农民既不为自己做鞋子,也不做衣服,因为他们都选择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于比别人更擅长的地方赚取经济利益,再用其收入购买其他他们需要的产品,这样利益最大。

二、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的提出者是大卫·李嘉图,它是指某一生产者生产某种产品时,付出的机会成本低于对方。

这个理论可以说明:当某个生产者在生产两种以上产品上都没有绝对优势时,如何进行分工。

还用上述例子阐释,假设A生产1辆汽车需要2天,若A用这两天生产自行车能生产出10辆,则A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10辆自行车,反之,A生产10辆自行车的机会成本是1辆汽车。

如果B生产1辆汽车依然需要3天,若这3天用于生产自行车,B能生产出5辆,则B生产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5辆自行车,反之,B生产10辆自行车的机会成本是2辆汽车。

那么,生产同样的汽车,B要放弃的少,更具有比较优势,而生产同样的自行车,A放弃的少,更具有比较优势。

于是贸易时,A生产自行车,B生产汽车。

不难看出,利用比较优势解释分工,其精髓在于“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概念

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概念

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概念交流与合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贸易是这种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贸易中,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比较优势指的是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更低的机会成本,而绝对优势则表示一个国家在生产该商品上的绝对效益更高。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借用一个经济学家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两个国家,国家A和国家B,分别生产两种商品:鞋子和衣服。

国家A生产一双鞋子需要10小时,一件衣服需要5小时;而国家B生产一双鞋子需要8小时,一件衣服需要4小时。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国家B在两个商品的生产上都比国家A更高效,即国家B具有绝对优势。

然而,尽管国家B在两个商品的生产上都更高效,国家A仍然可以从贸易中获益。

这就是因为比较优势的存在。

比较优势是针对某种商品而言的,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相对机会成本上的差异。

假设国家A和国家B决定进行贸易。

根据比较优势的理论,国家A应该专注于生产衣服,因为它在生产衣服时的机会成本较低。

而国家B则应该专注于生产鞋子,因为它在生产鞋子时的机会成本较低。

通过专注于各自的比较优势领域,两个国家可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比较优势的价值在于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如果一个国家试图生产所有种类的商品,无论其是否拥有绝对优势,都会导致资源的无效使用。

通过将生产过程分割和专业化,比较优势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整体效益。

然而,比较优势并不意味着完全依赖他国。

国家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来增加比较优势,这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技术创新。

同时,国家也应该关注全球市场和贸易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适应变化。

除了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在贸易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拥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高的价格。

例如,如果国家B的鞋子以较低的成本生产,但质量却非常好,它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从而实现更大的利润。

然而,绝对优势并不意味着一个国家可以独自主导全球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理论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理论名词解释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和交易活动。

国际贸易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名词,下面将对其中一些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时,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更低的机会成本。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各个国家应该专注于具有自身相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国家的需要。

2.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绝对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时,比其他国家或地区更具有绝对的生产效率。

国家拥有绝对优势的商品或服务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竞争,从而在贸易中获得优势。

3. 贸易逆差(Trade Deficit)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个时期内进口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超过出口的价值。

贸易逆差意味着国家的外汇储备减少,可能导致国家经济面临压力。

4. 贸易顺差(Trade Surplus)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个时期内出口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超过进口的价值。

贸易顺差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储备,提升国家经济的竞争力。

5. 关税(Tariff)关税是指政府对进口或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费。

关税可以用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也可以作为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

6.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非关税壁垒是指除了关税之外,对进口商品采取的其他贸易限制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配额限制、进口许可证、质量标准要求等。

7.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自由贸易区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通过协议或协定,取消彼此之间的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

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可以促进参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互利共赢。

8. 关贸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关贸总协定是二战后成立的一个国际组织,旨在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多边主义。

论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原则

论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原则

论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原则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张馨予20090102148论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原则摘要:比较优势理论是对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和修正,它揭示了国际贸易中存在的相对利益原则,对后世的国际贸易的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关键词: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国际贸易活动已日益与大众的工作生活相联系。

人们无论是作为消费者享用着种类繁多的商品,还是从事生产或经营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

随着资本、技术、货物和劳务在国际间的频繁流动,各国国民经济日渐融为一体,国际贸易活动也就有了新的内涵。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驱动着世界各国的货物和劳务在国际间流动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比较优势理论了。

作为一种国际贸易纯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到今天仍然没有一种理论能够捍动它在理论界的垄断地位,它所揭示的科学内涵是不可替代的。

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指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志不是其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少,而是这些贵重金属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

一国拥有的贵重金属再多,但如果可供消费的商品的数量和种类少得可怜,那么该国的实际生活水平就不会高。

可供消费的商品增加,才意味着一国财富的增加。

亚当·斯密认为,只有扩大生产才能提高本国的生活水平,而扩大生产的根本在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这又取决于社会分工能否得以不断深化。

亚当·斯密将这一思想应用于国际贸易,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贸易双方都增加财富。

这是因为,国际贸易可以通过市场的拓展,将社会分工由国内延伸到国外。

从国内分工到国际分工,意味着专业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将促进实际收入意义上的财富增加。

亚当·斯密用绝对优势的概念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

他认为,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产品生产上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在经济学中,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是两个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个体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时的竞争优势。

这两个概念起源于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并在后来的经济理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首先,绝对优势是指某个国家或个体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时所具有的相对于其他国家或个体的绝对的优势。

换句话说,某个国家或个体在生产某种商品时耗费的资源或时间比其他国家或个体少。

例如,如果国家A生产一件商品所需要的时间比国家B少,那么国家A在这个产业中拥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则是指某个国家或个体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时的相对优势。

与绝对优势不同,比较优势是通过比较两个国家或个体的机会成本来确定的。

机会成本是指某个国家或个体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所放弃的其他可行选择的成本。

如果某个国家或个体在生产一种商品时的机会成本比其他国家或个体低,那么它在这个产业中就有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概念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

假设国家A和国家B分别生产苹果和橙子。

如果国家A在生产苹果和橙子上都比国家B快,那么国家A在这两个产业中都有绝对优势。

然而,国家A可能更有效率地生产苹果,而国家B可能更有效率地生产橙子。

这就意味着国家A具有比较优势在苹果生产上,而国家B具有比较优势在橙子生产上。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国家A和国家B 可以通过互相贸易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对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斯密的理论,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产业中具有不同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因此通过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意味着每个国家或个体都可以专门从事其拥有绝对或比较优势的产业,并通过贸易获取其他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这不仅使得每个国家或个体都能够通过特化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繁荣。

然而,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并不是唯一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

其他因素如市场规模、技术能力、成本优势等也会对贸易产生影响。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外文翻译--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介绍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外文翻译--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介绍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外文翻译--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介绍外文资料翻译译文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介绍根据十九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引进的国际贸易的传统模式来解释这个模式,并且从贸易的比较优势中得出,它假定一个完全竞争和一个劳动生产单因素,不同的国家之间每输出单位对不断需求的劳动力是不同的。

在李嘉图模型中的贸易基础是国家之间的技术差异。

因此,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描述技术差异:第一种方法,叫做绝对优势,是大多数人理解科学技术不同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叫做比较优势,是一个更为困难的概念。

绝对优势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Theory of Absolute Cost)、地域分工说(Theory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r)。

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创立。

绝对优势的主要内容:(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斯密认为,交换是出于利己心并为达到利己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天然倾向。

(2)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斯密进而分析到,分工既然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个人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

即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3)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

斯密由家庭推及国家,论证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

他认为,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个人或家庭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

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

(4)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斯密认为,有利的生产条件来源于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条件因国家而不同,这就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学 术 论 坛
鱼和 熊掌 可否 兼得
论贸易中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喻 珊
( 江西力和经济效率, 为了 贸易是比较直接快捷的途径。为了得到高效率的贸易, 需要有一定的分工原则一一绝
对优势和 比较优势 。这两个优 势各有利 弊 , 国家的发展和 在不同发展阶 段起的作 用也有所不 同。 对 关键词 对优 势 比较优 势 绝 中图分类号 : 7 O F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4 0 8 (07I ( 一 15 0 1 7 — 9 X 20 )l ) 0 3 — 2 c
几个 国家生产 的部 件组 装的飞机 , N 用 0KI 也能通 过专 门做 自己做 得好 的事而 得益 。 二 A 手 机 联 系 客 户 ,成 功 时 用 法 国 的 名 酒 来 庆 是国家有 了贸易就可以专 门生 产某些产 品 , 而 祝 … …我 们每 天都依 靠全 世界 的许 多人所 提 不需要什 么产品都生产 , 从而使 这些产 品的生 供的 的物品和劳务生 活着 , 而这些 人我 们根本 产规 模扩大 , 生产 效率 提高 , 得规 模经 济 。 获 不认识 , 我们之 所以能够同时 享用很 多好 的产 国家进行产 品选 择的基础 : 然禀 赋和后天的 自 和熊 掌皆有 的国家 , 照绝对 利益理论 来看 , 美 国不需要 贸易 , 完全 自己自足效率 就 已经很高
了, 是每年 的数据 表 明 , 但 美国的 贸易量 都是 全球 最 大 的 。这 就是 因为 比较 优势 的 存在 。
2 1 主要假定前提 . 品, 都是 因为 人们之 间的交 易 , 过人 与人之 有利 条件 。 由于 每个 国家 的情 况 不 同 , 通 有利 () 1 我们建立 一个 2 2模型 , 只有两 个国 间, 区之 间 , 地 国家之 间的产 品和 劳务的产 业 的 自然禀 赋和 后天 条件 可以 使一 个国家 生产 家 , 生产两种 商品 ; 间和产 业内贸易 , 们可享用 本来不能制造 出 某种 产品的成本绝 对低于 别的 国家 , 我 从而是该 () 2单一生 产要素 : ; 劳动
内 贸易和 更广 阔的 贸 易空 间 。绝对 利益理 论
也有其 适用的局 限性 , 比较利 益论的提 出为其 作 出了修正 , 同时 有相对广泛 的适 用性 , 在现 在 国家 之 间的 贸 易中普 遍使 用 。
而要熊掌 ; 生命是 我所珍 爱的 , 义也 是我所 珍 间 。如 果给 他 们三 天 的时 间 , 们 各 自的劳 他 爱的 , 两者不能 同时得 到的 情况下 , 宁愿 动成 果分 别只有一 双鞋和一件 衣服 , 在 我 而且品 质 2t较优势理论 匕 舍弃 生命 而要 义 。在 这里 , 子把 生命 比作 不 一 定 有 保 证 。 孟 当一 个国家鱼和 熊掌都擅长生产 时 , 不 是 鱼, 把义 比作熊掌 , 认为 义比生 命更珍 贵就像 若按 照他们 各 自的擅长 的事情 来生产 , 鞋 是 这 个国家就 没有 贸易 了呢 。事 实上 并非如 熊掌 比鱼更珍贵一样 。 这 句话的 本意 不是说 匠三天做 出三双好鞋 , 裁缝 三天做 出三件好 衣 二者 必然不可兼得 , 而是 强调当如 果不能兼得 服 , 假设 用 l l : 的比例进 行交换 的话 , 样三 这 的 时候 , 我们 应 当如何取舍 。 在 贸易里面 , 我 天的劳动成 果是 : 鞋匠有 了一件 裁剪考究 的好 们 可以从 某种 程度上 理解 为通 过 贸易鱼 和熊 衣服和两双 品质精 良的 鞋 , 而裁缝也能拥 有两 此 ,著 名 的 英 国经 济 学 家 大 卫 ・ 嘉 图在 李
l 7年 发表 的 《 治经 济学 及 赋税 原理 》 1 8 政
( i cpls f Prn i e o Po iia Ec n my nd ltc l o o a
T x t n中提 出的 以 自由贸易为前提 的比较 a ai ) o 掌是 可以兼 得的 : 想想每 天的生 活 当中 , 早上 件衣 服和 一双 鞋 。 可以 看 出 , 门做擅 长 做 利 益 论就 可 以解 决这 个 问题 。 专 起来 你从 德 国西门子 冰箱 里拿 出一 杯百 事饮 的事情 , 通过交 易 , 以得到 相对于全 部独立 可 大 卫 ・ 嘉 图认 为一 国应 专业 化生 产和 李 料 公司 出产 的橙汁 , 巴西 的蓝 山咖啡 , 穿着柬 生 产 更 满 意 的 结果 。 出口其具 有 比较优 势的产品 , 而进 口其具 有比 埔寨产 的 NI 去打 网球 , S Y电视上看 KE 从 ON 国家 间之 所 以会进 行 贸易有 两个 最基 本 较 劣势的 产品 。这 里就涉 及到 一个 比较利 益 着T VB的 电视连 续剧 , 出差时 乘坐全世 界十 的原 因 : 各国之 间是不 同 。象 个人一 样 , 国家 ( 比较优势 ) 问题 , 的 在世人眼里 , 国是 一个鱼 美
来的产 品或 暂时无法做到 的服务 , 或者 是制造 国在这种 产 品的生 产和 交换上 处于 绝对 有利 () 产技术不 同且 不变 , 3 生 从而导致两 个国 出来很 费 力 、成 本颇 高的 产 品 由于 交 易 , 地 位 。各国按 照各 自的 有利 条件进 行分 工和 家的劳动 生产率 不同 ; 我们获 得 了好 处 , 由于贸易 , 人们 存在着相互 交换 , 会 使各 国的 资源 、劳动 力和 资 本得 将 () 品流动但生产 要素 不能流动 , 而实 4商 从 依存 , 由于 贸易 , 们有 了熊掌 也 有 了鱼 。 也 我 到最 有效的利用 , 将会极大地 提高劳动生 产率 现 贸易活动 的持续 ; 和 增加物 质财富 , 国也从 中受 益 。 各 () 模报酬不 变 , 5规 生产成本 不变 ; 1从绝对优势理论到 比较优势理论 在早期 的 贸易和 当今 的发达 国家和 发展 () 全竞争 , 6完 市场价格 是由市场 自发 形成 人 们最 初的 交易可 能来 源于 各 自的绝 对 中国家的产业间 贸易 , 绝对 优势分工原 则的确 的, 贸易按国际价 值规律开 展 ; 优势 , 被称 作 “ 形的 手之 父 ”的 亚 当 ・ 无 斯 起 到很 大 作用 。在 这个 原则 下 , 我们 可 以扬 () 7无运 输成本 , 了分析简化 ; 为 密 曾经拿 鞋 匠和 裁缝 做过 例 子来 说 明。 长避短 , 把擅长生产 的东西做 出来 和别人交换 () 国的贸易是平衡的 , 而使用易货 贸 8两 从 每 个人都 有 自己擅 长做和 不 擅长 做的事 自己不 擅长生 产的东西 , 比如汽车 换可可 , 典 易。 。
中国古代 有 句话 : 鱼和 熊 掌不 能兼得 。 做一 双品 质精 良的鞋需要一 天的时 间的 , 是 但 天的时 间 , 裁 而 孟子 用人们 生活 中熟知 的具 体事 物打 了一 个 要做 件尚可 穿的衣服却 需要 2 比方 : 鱼是我 想得到的 , 熊掌也 是我想得 到的 , 缝做一 件裁 剪考 究的衣服需要 一天的时 间 , 但 在两者不能 同时 得到的情 况下 , 我宁愿舍 弃鱼 是 要 做 双 能套 上 脚 的 鞋 子 却需 要 2 天 的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