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汽车前轴和转向轮系统的震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0.95
代人式(7—12),得
I z S cS be
0
回目录
由于 很小,
e
( K v ) ln 20S
K 1 ln 20S v
K ln 20)S b 0 v .
I z S 2 (c b
..
与此相对应可写成
K 系统中总阻尼系数用 代替 ,a c b ln 20 v
回目录
阻力F与位移的 波形图和示功图
振幅与力幅相同时,不同 相位差φ 和输入系统能量 的关系 图7-7
回目录
由图中可见,不同相位差 时 F x 所形成的 面积,即所产生的能量是不同的,当相位差为 90时输入能量最大,此能量的输入形成了 系统的负阻尼,为了在数学上说明这一现象,可 将前轮简化成为单自由度摆振系统,其振动方程 为
2.系统振动频率与激振频率 一致,摆振明显发生在共振区, 而共振车速范围很窄
无需有持续周期作用的激 励,只要有偶然的单次性 激励
系统振动频率接近系统绕主销 振动的固有频率,与车轮速度 (相当于激励频率)不一致,发 生振动车速范围较宽 其激振力是伴随振动体的运动 而产生,振动体运动停止,激 振力消失
回目录
式中
I k为车轮绕自转轴的转动惯量。
d M T I k k dt
(7-8)
回目录
图 7-4
汽车前轮的陀螺效应
回目录
陀螺力矩方向可用图7-4中左手法则决定, 当行驶中车轮遇到一个凸起障碍时,车轮平面产 生( d dt )角速度,则会激发陀螺力矩:
v d MT Ik R dt
(7-9)
L[b(t )] b(S)e S
.. .
式(7—10)如考虑到弹性恢复力矩滞后的情况, 则改写为
I z c b(t ) 0
进行拉氏变换
2 S
(7-11)
[I z S cS be ](S) 0 (7-12)
轮胎迟滞特性可用下式表示 ( vt k ) 0
d Iz C3 2 dt
(7-4)
回目录
如果计及转向机构及拉杆的弹性,则应用综 合刚度 Cs代替 C 3,根据郭孔辉院士所著“汽车操 纵动力学”一书介绍
i 2C1C2C3 Cs 2 i C1C3 i(i 1)C1C2 C2C3
(7-4a)
图7-1 前桥振动模型
图 7-2
回目录
回目录
在此前提下可考虑系统有如下振动及其固有特性。
1. 前轴绕汽车纵轴振动(图7-1)。 设前轴绕汽车纵轴的转动惯量为I x ,于是 可写出前轴在垂直平面内的自由振动微分方程 d 2 1 2 I x 2 (a K 1 B 2K 2 ) 0 (7-1) dt 2 式中 m; M1 a 2K 1 2 ——悬架变形时产生的恢复力矩,N· m。 M 2 B2K 2 2 ——轮胎变形时产生的恢复力矩,N·
第七章 汽车前轴和转向轮系统
的振动
第一节 前轴和转向轮组成的振动系统
第二节 外界激振力
第三节 前轴与车轮振动的耦合
回主目录
第一节 前轴和转向轮组成的振动系统
前轴和转向轮组成的振动系统包括与前轮 相连的转向杆系和转向器以及由前轴支承 的弹簧和簧载质量,但在分析中作如下简化。 1. 由于转向器在系统中刚度最小,因此把 转向纵拉杆到转向盘简化成一个自由度系统, 系统质量集中于转向盘,由于此系统的频率 很低,所以可把转向盘看成固定不动。 2. 认为悬架以上质量振动可忽略不计,即 认为它也是固定不动的。 3. 轮胎特性仅考虑侧向刚度 以及侧偏刚 度K,而车轮定位参数只考虑轮胎拖距 ,不 考虑外倾角和主销的内倾角。
回目录
轮胎侧偏特性对摆振也有重要影响,在图79(b)中画出了轮胎模型示意图,在这一模型中包 含了轮胎侧向刚度 、侧偏刚度 K 和轮胎拖距 , 而不考虑外倾和前束的影响。
(7-4b)
回目录
由此可得转向轮绕主销振动的.固有频率为
Cs i 2C1C2 s Iz I z (i 2C1 C2 )
(rad/s)
上式表明 C s愈小, I z 愈大,则就 s 愈小,目 前由于汽车平顺性的要求,采用转向系统的刚度 较小,故 s也是有下降趋势。 上述两种振动系统中,在外界激振力的干扰下, 可激发起有阻尼的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和自激振 动。
试验表明,两轮之间转向梯形机构刚度对摆 振有重要影响,因此将两轮之间转向杆视为弹性 元件并有一定阻尼,而把左、右转向轮绕主销的 摆振作为两个自由度系统来考虑。
回目录
图 7-8 前轴绕纵轴振动系统如图7-9所示,此系统 中根据7.1节中假定,把簧载质量固定不动,同 时,加入了悬架中阻尼作用,而把轮胎垂直弹性 用考虑在内。
回目录
图 7-5 货车转向机构 当前悬架采用独立悬架时,悬架与转向杆系的 运动协调问题主要取决于横拉杆上断开点选择是否 合理,如选择不当也会引起前轮摆振。
回目录
7.2.2
偶然和单次性激励
当汽车直线行驶时,汽车受偶然的侧向阵风或 汽车车轮受侧向路面障碍作用下,车轮会发生起始 偏转,当外激力消除后,如由于系统内存在足够阻 尼,使振动逐步衰减,这种振动称为有阻尼自由振 动。另一种现象是当外激力消除后,振动并不衰减, 相反的却因这种振动出现而激起系统内部的某种周 期交变力的发生,从而引起持续的振动,这种振动 称为自激振动,从力学上看,当系统受到的激振力 是位移、速度或加速度的函数时,在一定条件下就 可能产生自激振动,自激振动的频率接近于系统的 固有频率,从能量守恒的原理来分析,产生自激振 动的系统必定有外部能源存在,依靠系统本身的运 动把外部能源转换成激振的能量,振动系统的自激 振动能否维持下去,取决于系统的能量输入与输出 的关系,如图7-6所示。
I z a b 0
a
c
当 b K ln 20 c , a 0 ,系统总阻尼为负值就激
发自激振动。
v
综上所述不同激励方式都能使车轮发生绕主销的 摆振,一种是属于受迫振动类型,一种是属于自 激振动类型,区别这两种类型可从以下三点判断。
回目录
受
迫
振
动
自
激
振
动
1. 由周期变化的外界激励持 续作用引起,如 a.车轮不平衡 b.在波形路面上陀螺力矩 c.悬架与转向系运动不协调
回目录
v2 v M g Fgxe Fg sin e me sin t R R
(7-6)
二、车轮陀螺力矩
汽车行驶时,可把高速转动的车轮看成是一 个转子,而绕主销转动的转向节视为该转子的框 架,从而构成一个二自由度的陀螺,力学中的陀 螺就是除能绕其自转轴转动外,还能绕其他轴转 动的刚体。根据陀螺理论,当转子(车轮)以k高 速旋转时,如果框架也以某角速度d dt 转动, 则框架上将受到一个力矩作用,此力矩称为陀螺 力矩 M T
回目录
第二节
外界激振力
外界激振力既可以是周期变化的,也可以是偶然 单次的。
7.2.1
周期变化激振力
周期变化的激振力有以下几种:
一、车轮不平衡质量产生的离心惯性力
车轮与轮胎由于制造上的误差、材料的不均 匀性,在车轮转动时,不平衡质量将产生沿车轮 半径方向的离心惯心力 Fg 如图7-3所示。 由图中可见
I z c b 0
c ——阻尼系数,N m s rad ;
..
.
(7-10)
2 kg m rad ; 式中 I z ——绕主销转动惯量,
m。 b ——弹性恢复力矩,N·
回目录
上面已经提到由于轮胎弹性恢复力滞后于轮 胎的变形,这样 b不是时间 t的函数,而是 ( t )的函数, 为滞后时间,其拉氏变换为
式中
m/rad; C1 ——转向轴刚度,N·
i
——转向系传动比;
度,N· m/rad;
N· m/rad。
C2 ——转向机与转向轮之间转向连接杆的刚
C3——转向机壳体与车身的固紧刚度,
如转向机壳与车身连接十分牢固,固定刚度很 大( C3 ),上式可改为
i 2C1C2 Cs 2 i C1 C2
回目录
其输出能量随振幅
成二次曲线关系, 如图7-6中-E,此时 输人能量可能是E1,
E2 , E 3,若为 E1就不
能形成自激振动,因
为 E1
E2 ,若为 E2或
图 7-6 自振系统的能量关系
E 3,能形成自激振动,
相应的稳定振幅为A 2和A 3 。
回目录
自激振动系统在何种条件下有能量输入呢? 如果是转向系统,能量最终来自发动机,但它通 过地面与弹性轮胎的相互作用输入到前轮转向系 中,这是由于轮胎有横向振动时,轮胎弹性恢复 力滞后于轮胎变形,这是轮胎固有的弹滞特性, 其力和变形关系如图7-7所示。
3. 激振力的存在与振动体运 动无关
第三节
前轴与车轮振动的耦合
在实际行驶中,前轴绕纵轴的振动和前轮绕 主销的振动可能同时发生、相互耦合,这种振动 对行驶稳定性和操纵性的危害更为严重,因而更 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 7.3.1 数学模型的建立
为了分析的方便首先采用 7.1 节中3 点假定, 这样前轮绕主销摆振的振动系统将如图 7-8 所示。
M T 愈大, 它使车轮绕主销摆动,车速越高, M T 使车 如左轮升高,M T使车轮右摆,左轮下降, 轮左摆。
如果车轮行驶在波形路面上(如搓板路),则 车轮持续上下跳动,陀螺力矩将使车轮摆振,持 续不停。
回目录
设不平路面波长为 ,则其激励频率 为 f v ,其角频率 2f 2v ,当此 激励频率与车轮绕主销摆动的固有频率接近时, 摆振将加剧,形成共振,解决办法是采用等长臂 的独立悬架,使车轮上下跳动时,其平面不偏转, 但其副作用是引起轮距变化和轮胎横向滑移,使 轮胎早期磨损,目前悬架设计中采取折衷设计方 案,取导向机构上臂长=0.6~0.7下臂长(双横臂 悬架)。
代人式(7-1)中可得
d 2 Ix M 1 M 2 2 dt
(7-2)
回目录
由此可得前轴角振动固有频率
P
a 2K 1 B 2K 2 2I x
(7-3)
此式表明,降低悬架和轮胎刚度以及增大前轴的 转动惯量都可降低前轴角振动的固有频率。 2. 转向轮与转向机构及拉杆组成了一个绕主销 摆动的振动系统(图7-2)。 其转向轮绕主销转动惯量为 I z ,转向轮绕主销 的刚度为 C 3,可写出转向轮绕主销的自由振动微 分方程 2
v2 Fg m R
回目录
(a)
式中 图7-3 m——不平衡质量,㎏;
(b)
v——车速;m/s;
R——轮胎半径,m。
回目录
它的水平分力对主销中心的力矩为
v t t 式中 (rad) R 此力矩将使车轮绕主销摆振,它是周期变化的, 其频率与车速成正比,当其频率与转向轮绕主销 振动的固有频率相近时,就会发生共振,摆振的 振幅就会很大,离心惯性力的垂直分力是: v2 v Fgy Fg cos m cos t (7-7) R R 此力会引起车轮上下跳动,如左、右两车轮的不 平衡质量处于图7-3(b)所示位置(相位差180º ),则 会使车轴产生振跳现象,为了避免上述车轮不平 衡的影响,规定装配新车或给旧车换胎时,都应 对每个车轮进行动平衡以控制不平衡度不大于 4~5N· cm。
F F (1 e
)
(7-13)
回目录
式中
v——轮胎滚动速度,m / s;
F0 ——不计迟滞的弹性力,N;
一般,F F0 0.95 ,代人式(7-12),
K ——轮胎特性系数,m。
(1 e
( v K )
e
2
( v K )
K ln 20 v
0.05
( K v ) ln 20S
回目录
三、悬架与转向杆系运动不协调的激励
悬架与转向杆系统运动关系不协调也可引起 车轮绕主销摆振。
图7-5所示出了一货车前悬架采用钢板弹簧, 前端用铰链后端用活动吊耳与车架相连,转向机 固定在前轴之后,而转向节球头销的D点与纵拉 杆相连,纵拉杆摆动中心为O 2,而弹簧跳动瞬心 为 O1,如 O1 与 O 2相隔很远如图7-5中所示,当车 轮上跳时,前轴及主销C点 沿AA弧运动,也即 一面上跳,一面相对于车架前移,丽转向节上D 点将以 O 2 为中心沿BB弧运动,即一面上跳一面相 对于车架后移,这样从图7-5的俯视图可见,车 轮上跳时,D点相对于C点后移,其结果是使车轮 向内偏转,反之当车轮从高处往下返回时,车轮 又向外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