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内蒙访古》《外国散文两篇》培优教案
《内蒙访古》教案(合集5篇)
《内蒙访古》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内蒙访古》教案《内蒙访古》教案教学目的:教学设想:教学步骤:一、引言:同学们都听过腾格尔的《蒙古人》吧,那你们是否被那遒劲而苍凉的曲调所感染,想去内蒙看一看呢?那就让我们随着我国历史学家翦伯赞去游访内蒙,共同学习《内蒙访古》。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及课文的相关知识:翦伯赞是我国历史学家,《内蒙访古》是他应邀访问内蒙古之后写的一篇散文。
原文共有六小节,分用了六个小标题,本文选取了第二、三两节,“一段最古的长城”和“在大青山下”。
这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部分,“一段最古的长城”。
二、导读课文:梳理结构:给同学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以什么为写作线索?(游踪。
按顺序说出这部分作者的游踪)塞外→大青山→大青山南麓→大青山上(赵长城遗址)2、参考课后第二题回答,这一部分写了那些内容?1— 2段(所见)广阔而肥沃的塞外田野 2— 5段(所见)大青山两麓的自然环境6—7段(看法感受)历史上民族纷争的原因8—9段(所见)处在争夺焦点上的赵长城遗址10—12段(看法)赵武灵王无愧于英雄称号3、根据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分层并概括层义“一段”部分共12段,分三层(1)、1—2段写居庸关到呼和浩特的千里原野(2)、3—7段着重写大青山南麓的原野及其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3)、8—12段游览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的英雄业绩解读课文:(一)文章一开头就用简短的一段交代了作者的行踪。
一个“敞”字,形象地写出了从视野极小的山路中,走到广阔无垠的原野上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内蒙一带在古时候常常被人称作“塞外”,而一提到“塞外”人们又不免想到“胡天八月即飞雪”、“大漠孤烟直”严寒荒凉的景象,但作者看到的所谓“塞外”并不是这样:“……”,作者用我国著名的粮棉产区作比,突出了“塞外”古今变化之大,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作者本来是要“访古”的,为什么要写塞外的变化呢?这只是一般描述,还是另有它意呢?我们将在下面的学习中找到答案。
内蒙访古_高中语文教案_模板
内蒙访古_高中语文教案_模板一、课文分析本单元的单元标题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因此,通过阅读本文,理解并概括文章及文段的内容,增强阅读理解及概括能,是学习本文的重点。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以访古的游踪为线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或描写了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残存古迹,并融进了作者独到的看法和感受、情感,通过议论和抒情的点晴之笔,强调了要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表达了作者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以及民族大团结的强烈愿望。
因此,学习本文,能提高我们对民族关系的认识水平;还能增强我们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理解,对我们进行散文创作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更是训练我们概括能力的典范的文本。
二、学习目标1、概括段意,概括文章的中心。
2、学习本文围绕文章主旨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3、把握夹叙夹议语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4、体会文中作者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情感,以及民族大团结的强烈愿望。
三、重点:1、概括文意的方法。
2、夹叙夹议的写法及叙议段间的关系。
3、民族关系的正确认识。
四、难点:1、文章的线索、思路及结构。
2、选择与组织材料的原则与方法。
五、双基导学:1、作者相关情况简介:翦伯赞,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维吾尔族,湖南省桃源县人。
著有《中国史纲》和《中国史论集》等。
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2月到重庆,此后长期在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从事一战线和理论宣传工作,并对中国历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解放后,曾任燕京大学社会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
还同郭沫若等筹建中国史学会任常务理事兼秘书长。
1968年12月18日,被林、江集团诬陷、迫害致死,成为集团冤案之一。
2、字、词:(1)迥(jiǒng)乎不同(2)苑(yuàn)囿(yòu)(3)南麓(lù)(4)沐(mù)(5)绵亘(gèn)(6)夯(hāng)筑(7)民怨沸腾(8)挨(ái)骂(9)胡服骑射(10)战略部署(11)步步为营(12)呼韩邪(yé)单(chán)于(13)款塞入朝:款,叩(14)镂(lòu)空饰片(15)青冢(zhǒng)3、本文的线索:访古的游踪。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 第二单元内蒙访古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内蒙访古教案新人教版1 学习记游少,考证、议论多的游记写法。
2 学习借助课文相关语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3 体会文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作者无比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
4 感受文章蕴涵的历史沧桑美。
教学建议关于本文阅读、训练要点的教学建议这是一篇在很多方面都呈现出特殊性的记游散文。
阅读过程中,大家要注意创作目的与作者身份之间的关系。
文章的客观内容与其写作背景,都告诉我们作者意在于表现的是对民族间文化交流,尤其是民族间团结的提倡和促进。
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没有把这种观念强加给读者,而是凭借史学家的严谨、渊博、睿智和对语言高超的驾驭能力,自然而然地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实现。
关于本文阅读、训练要点的教学建议这是一篇在很多方面都呈现出特殊性的记游散文。
阅读过程中,大家要注意创作目的与作者身份之间的关系。
文章的客观内容与其写作背景,都告诉我们作者意在于表现的是对民族间文化交流,尤其是民族间团结的提倡和促进。
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没有把这种观念强加给读者,而是凭借史学家的严谨、渊博、睿智和对语言高超的驾驭能力,自然而然地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实现。
关于扩充相关文化知识的教学建议本文涉及了较多的历史、地理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介绍一些相关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对文中涉及的地理形势、事件沿革、历史人物和文物古迹等除了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直观辅助手段加以介绍,以便开阔学生视野,增加他们的文化储备。
关于为文中所提到的古迹设计解说词的建议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几处历史古迹,如赵国的古长城、塔布土拉罕的汉城遗址、麻池乡的汉城遗址、昭君墓等。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先理出作者的游综,然后假设自己是导游,根据作者的游综,设计出导游时的解说词。
要求语言简练,重点突出,能够描述出每一个古迹的特色。
此内容可在课内完成,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关于本文的写作特点选材上,选了最能代表内蒙古的自然风光、古迹、历史人物,将历史资料与历史评论融为一体,文章带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和特色。
(3)能够理解并描述课文中所描绘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关注。
(3)培养学生对旅游和探险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内蒙访古》,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
2. 课文分析:通过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项与课文相关的任务,如制作PPT、编写小剧本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
(2)课文中所描绘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
(3)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3)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
3. 课文分析:通过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项与课文相关的任务,如制作PPT、编写小剧本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相关的短文或作文,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内蒙访古高中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内蒙访古》课文解析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内蒙访古》,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分析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理解其表达效果。
3. 深入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内蒙古大草原的历史与文化,感受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分析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 理解课文所描绘的内蒙古大草原的历史与文化。
教学难点:1. 领会作者通过对内蒙古大草原的描绘,表达出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课文《内蒙访古》文本。
2. 老舍生平介绍资料。
3. 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与课文的关系。
2. 阅读课文,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3. 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并交流其表达效果。
4.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深入理解课文,领会作者对内蒙古大草原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内蒙访古》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教学目标:1. 了解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其创作《内蒙访古》的动机。
2. 分析老舍的作品特点,认识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1. 了解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认识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难点:1. 分析老舍的作品特点。
教学准备:1. 老舍生平介绍资料。
2. 老舍的其他作品选段。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对作品的影响。
2. 阅读老舍的生平介绍资料,了解其成长经历、思想观念和创作历程。
3. 分组讨论,分析老舍的作品特点,如现实主义、幽默讽刺等。
4.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结合《内蒙访古》,理解老舍创作该作品的动机和背景。
第三章:内蒙古大草原的历史与文化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内蒙古大草原的历史与文化,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2. 结合课文《内蒙访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内蒙访古高中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内蒙访古》课文解析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内蒙访古》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巴金以及作品背景。
2. 分析并欣赏作品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蒙访古》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分析作品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对课文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和领悟。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表对课文的看法和理解。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巴金及作品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教师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疑问。
4. 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深层次意义。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内蒙访古》文学风格分析一、教学目标:1. 分析并掌握课文《内蒙访古》的文学风格。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蒙访古》的文学风格分析。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对课文文学风格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文学风格。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表对课文文学风格的看法。
五、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教师讲解课文《内蒙访古》的文学风格,分析其特点。
3. 学生分组讨论,发表对课文文学风格的看法。
4.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内蒙访古》艺术特色解读一、教学目标:1. 分析并掌握课文《内蒙访古》的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蒙访古》的艺术特色分析。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
(2)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3)能够分析并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3)培养学生珍惜和平、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运用关键词语和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并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对内蒙访古的话题有所了解。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了哪些了解?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要求学生勾画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并进行解释。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探讨。
(2)小组代表汇报: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探讨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文学作品。
5. 写作练习(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内蒙访古的作文。
(2)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提出写作要求和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内容,整理课堂笔记。
2. 完成课后作文:以“内蒙访古”为主题,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作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语言流畅。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文: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评估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内蒙访古》说课(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内蒙访古》说课(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2)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课文中所提到的古代文明及其特点;(3)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2)运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2)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弘扬民族精神;(3)教育学生珍惜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1)介绍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2)讲述课文中所提到的古代文明及其特点;(3)分析内蒙古地区在历史上与中国其他地区的联系。
2. 教学重点:(1)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2)课文中所提到的古代文明及其特点;(3)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2)激发学生对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古代文明及其特点;(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3. 课堂讲解:(1)对课文中所提到的古代文明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其特点;(2)结合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3)引导学生思考内蒙古地区在历史上与中国其他地区的联系。
4. 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5.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3)鼓励学生关注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分享精神等;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和风格。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认同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
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和风格。
3.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
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和风格。
3.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2)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和风格,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方式。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
(2)讲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和风格,让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朗读、默写等练习,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2)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对关键词语和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内蒙访古》_高级中学语文教案.doc
《内蒙访古》_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的:1.学习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法,学习引用文献资料,有叙有议的写法;2.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珍视民族传统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第一节中的“赵长城”突出赵武灵王的文治武功,第二节的“昭君青冢”。
2.难点:史料和观点的统一。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字词注音:迥jiǒng(远)囿yòu(养动物的园子)朐qú(临朐,地名)邪yé(名)单于chányú(匈奴君主的称号)塞⑴sāi(塞子)⑵sài(边塞)⑶sè(用于某些合成词中)词语补释:*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迥乎:显然。
P95注②*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苑囿:古代帝王及贵族养禽兽、种植林木的地方。
P96注①*恩赐:原指封建统治者为笼络人心而给予赏赐,今指因怜悯而施舍。
*绵亘:接连不断。
亘:gèn空间或时间上延续不断。
*沸腾:此处是不可遏制的意思。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镂lòu雕刻。
*遮断:遮盖阻断。
款塞:叩塞门。
款:叩。
P100注⑾解题:本文是翦伯赞同志写的一篇史论。
1961年7月23日9月14日,民族历史研究指导委员会应乌兰夫同志的邀请,组成了一个有16位委员参加的学术代表团,由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等同志率领访问了内蒙古自治区。
历时近两个月,行程15000里。
访问结束后,以流畅的语言,写下了这篇旅游记。
发表在1961年12月13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收入周立波编选的《散文特写选》。
原文共写了六节:第一节“哪里能找到这样的诗篇”,第二节“一段最古的长城”,第三节“在大青山下”,第四节“游牧民族的摇篮”,第五节“历史的后院”,第六节“揭穿了一个历史的秘密”。
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三节。
这是一篇富于特色,独具风格的访古散文。
文章不是从一般游览的角度,而是从实地考察和历史研究的角度展开记叙的。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内蒙访古》中的经典段落。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描绘的历史场景。
(3)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的思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学会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历史的敬畏之情,培养对历史文化的热爱。
(2)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会珍惜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点1. 经典段落的背诵与理解。
2.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修辞手法。
3. 把握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思路。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的理解。
2. 深入剖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3. 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内蒙风光、历史遗迹等。
(2)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历史痕迹,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经典段落。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赏析与感悟:(1)引导学生欣赏作者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中的经典段落。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中所提到的历史文化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背诵经典段落的情况,以及读后感写作的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长期学习效果评价:通过阶段性的语文测试,观察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修辞运用等方面的进步,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教案高中语文教案教案:《内蒙访古》教材版本:高中语文必修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内蒙访古》的背景、作者及作品主题;2.理解文章中描述的草原美景,以及与内蒙古相关的历史文化;4.掌握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增加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5.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兴趣,提高对自然和人文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思考,培养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3.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拓展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果;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探究的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提高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培养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2.增加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了解,培养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3.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感受散文中作者对草原的描写和对自然美好的赞美;3.学会运用比喻和描写的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教学难点:1.综合应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比喻手法,进行写作实践;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电子白板或黑板;3.课文及相关教辅资料;4.作文纸。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引导(10分钟)1.向学生展示内蒙古的美丽景色图片,激发学生对内蒙古的兴趣;2.导入:请学生谈谈对内蒙古的了解和印象,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
Step 2:课文阅读与理解(20分钟)1.向学生介绍散文《内蒙访古》的作者、背景和主题;2.学生阅读课文(自主阅读或课堂分角色朗读),并回答以下问题:e.你对这篇散文的整体印象如何?Step 3:课文分析与讨论(25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语言风格和写作特点,包括描写的方式、运用比喻手法和表达作者感受的方式;2.分组讨论:请学生就课文中的比喻手法和描写手法举例,并解释其含义和功能;3.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Step 4:词汇练习与拓展(15分钟)1.词汇练习:出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根据上下文解释词义,增加词汇量;2.拓展:通过讲解内蒙古相关的历史文化,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内蒙古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内蒙访古》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内蒙访古》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能够概括和描述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
(3)能够分析并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等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民族差异和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与分析:(1)让学生阅读课文《内蒙访古》,了解作者访问内蒙古地区的目的和经历。
(2)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句、段落结构,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历史文化知识学习:(1)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
(2)引导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其创新精神。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利用图片、地图等引导学生了解内蒙古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激发学生对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划出关键词汇和句子。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合作讨论:(1)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组织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合作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内蒙访古》。
2. 相关历史文化资料、图片、地图等。
3. 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等。
六、教学策略1.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内蒙访古》教案1
内蒙访古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1)体会文中围绕一定中心选材,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了解作者怎样运用文献资料来为阐发自己的观点服务。
2.能力训练点:(1)把握主旨,提高阅读分析能力,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围绕一定中心和段意安排好层次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1)体会课文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作者无比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
重、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引导学生抓住贯穿全文的线索并了解全文是怎样按线索布局的。
(2)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文献资料来产阐发自己的观点服务的。
2.难点文中牵涉到许多地理和历史的知识,它们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困难,故在教学中把它们作为难点予以突破。
3.解决办法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作者的思路,弄清作者访问的路线,从而体会文章观古溯今,夹叙夹议的特点。
学生活动设计1.学生分组就文中的思考题进行讨论交流。
2.学生小结本课的心得体会。
教学步骤:一、导读1.新课导入通过前两次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文是一篇游记。
文章以访古为线索,通过对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残存古迹的记叙、描写和评论,肯定了抗击侵略、保卫国家的正义行为,强调要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表达了作者关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
2.明确目标(1)理解如何根据中心选材和组材。
(2)了解作者所引文献资料的作用。
二、讲读(一)思考以下问题,讨论回答,明确选材与中心的关系。
1.作者访古的游踪是什么?答:塞外风光→→大青山→→大青山南麓→→赵长城遗址(大青山上)→→汉代古堡(大青山下)→→昭君墓2.《一段最古的长城》作者意在描述长城遗址,称颂赵武灵王,为什么要写沿途见闻?作者在这一节里还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组材?★开头以地理游记惯用笔法,描述沿途见闻,突出今日塞外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接着,作者介绍了大青山的地理位置和南北迥然不同的自然环境,渲染了内蒙西部宁静和平的气氛,为下文的抚今思昔作为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内蒙访古》《外国散文两篇》培优教案(一)网上课堂1.本讲主要内容(1)词语:塞外隐隐苑囿恩赐沃野跳板遗址绵亘纵观惊叹民怨沸腾烽火墓葬屯积废弃驿站青红皂白尘嚣荫蔽稀疏禁锢幽暗肃穆奢侈滞留悖谬盎然栖息休憩璀璨扣人心弦(2)借助课文有关语句,概括内容要点。
(3)把握课文内在联系,进行内容概括。
(4)理清文章思路。
(5)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6)学习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指导(1)文学常识:①作者简介:翦伯赞,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湖南省桃源县人。
北京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明史,并先后完成了《中国史纲》、《中国史论集》等。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文学家。
他的主要成就在文学传记和小说制作方面。
主要作品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小说《焦躁的心》、《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一颗心的沦亡》等等。
乔治·桑,法国女小说家。
代表作品,小说《安蒂亚娜》、《木工小史》、《康素爱萝》、《莫普拉》、《安吉堡的磨工》、《小法岱特》等。
②写作背景及课文导读:《内蒙访古》是翦伯赞同志应乌兰夫同志邀请,于1961年7月23日至9月14日同历史学家范文澜、吕振羽同志一起访问内蒙古自治区之后写的一篇游记散文。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作者写于1928年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的一篇纪念性散文。
《冬天之美》乔治·桑晚年在田间生活中度过,一生大半在农村生活,常以抒情的笔调描绘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本文娓娓而谈,如话家常,对乡村冬天之美的出色描绘,表现了高尚的精神追求。
(2)理清思路,概括文意:《内蒙访古》一文不同于一般游记散文的写景抒情,而是以访古游记的形式,通过对地理环境,历史人物,事件和残存古迹的描写,记叙和评论。
表达作者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
文章结构:“一段最古的长城”这部分写访问内蒙古西部沿途所见大青山南北的景物,访问赵长城以及由此引起的联想。
第一层(1~2)出关后的所见所感。
着重写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的千里原野。
第二层(3~7)写大青山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战略地位及民族关系。
第三层(8~12)写游览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改革的英雄业绩。
“在大青山下”这部分写寻访阴山一带汉代城堡和昭君墓,以及作者对城堡的修筑与昭君墓的看法。
第一层(1~9)写寻访汉代城堡,歌颂友好往来。
第二层(10~14)写游览昭君墓,颂和亲政策。
文章结构线索:以游踪为线索来安排材料,但其中有一条暗线贯穿始终,就是加强民族团结的愿望。
《世间最美的坟墓》全文着眼于“朴素”二字,突出了坟墓的特点,更展示了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以及世人对他的无比景仰之情。
文章结构:第一层埋骨树下是托尔斯泰的愿望。
总述→介绍坟墓→树的来历→引出愿望。
第二层朴素是坟墓的突出特点。
总述→朴素的坟墓→朴素震撼人心。
《冬天之美》作者以抒情的笔调描绘大自然的绮丽风光。
对乡村冬天之美的出色描绘,表现了高尚的精神追求。
文章结构:热爱乡村的冬天第一层写与都市比较表偏爱之情。
第二层具体描绘乡村冬天之美。
(3)怎样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文章内容的要点,是阅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
概括要点,首先要分清内容的主次,抓住主要内容。
在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的基础之上。
再抓住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主要内容,下一步就是概括,提炼概括的语句。
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①有现成的概括语句可以提取,只要按“提要”语言的要求适当改动一下就行了。
②如果没有现成的概括的句子,但有概括性的词语,也可摘取词语组织句子。
例如:“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大约有一千多里的路程,……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
这段文字中,“肥沃的田野”就是概括性的词,“田野”是田地和原野,可以概括各种庄稼,也可以概括草原,这一段内容要点可以概括为“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铁路两旁是广阔肥沃的田野”,也可以概括为“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沿线是千里沃野”。
这里没有“塞外”这个概念。
因为长城以北地区都是“塞外”,“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在阴山以南,阴山以北的地貌就完全不同,如果概括成“塞外是广阔肥沃的田野”,就不够严密了。
③没有现成的概括,需要自行概括。
如果作者的意思在文中没有明说,采用一些含蓄或暗示的语言表达,那就要仔细揣摩其中的含义,这样就能抓住概括的要点。
④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明确概括要点与归纳段意的区别。
归纳段意,有的可以用短语来表达,概括要点则不行,必须用句子来表达。
因为句子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例如,“广阔和肥沃的塞外田野”“大青山两麓的自然环境”“历史上民族纷争的原因”“处在争夺焦点上的赵长城遗址”,这些用语作为段落大意是可以的,但不能算内容要点。
内容要点要有内容,不但要概括“什么”,而且要概括“怎么样”,例如“大青山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这才是概括要点。
归纳中心意思用语,不能算作概括要点。
如归纳段意时所用的“记叙了……”、“描写了……”、“歌颂了……”等用语。
例如“在大青山下”,如果概括成“作者记叙了由军事原因建筑起来的,随着军队撤退也就废弃了的汉城堡和被看成民族友好象征的,永远不会废弃的昭君墓”,那是段落大意。
概括要点,应该说“赵城堡是由于军事原因建筑起来的,随着军队撤退也就废弃了”,“昭君墓被看成民族友好的象征,永远不会废弃”。
B要善于抓准话题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概括要点就有了指向。
提出问题要抓准话题,抓准了话题,问题自然就出来了。
例如:话题是“阴山南北的自然条件”,问题就是“阴山南北的自然条件怎么样”,内容要点就是“阴山南北的自然条件迥乎不同”,或“阴山北边是荒凉的高原,南北是狭长的平原”。
C从思路上分清内容的主次。
无论片断还是全文,注意思路ト局开,就容易分清内容的主次。
如:“在大青山脚下……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前一句说的是古迹,是昭君墓,后一句并列的两点有主有次,讲墓是主要的,内容要点就是“昭君墓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D辨别并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包括文中的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主旨句、过度句及标题用语。
E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筛选情态语,根据不同的文章体式,注意话题范围,理清思路,在这一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
还要了解作者和相关的背景。
3.例题精讲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塔布土拉罕在呼和浩特市东北三十五里,大青山的南麓。
古城作长方形,分内外两城,外城周围约三公里。
在内城的地面是到处可以看到汉代的绳纹陶片。
在内城的附近有五个大土堆,塔布土拉罕就是五个大土堆的意思。
这五个大土堆,可能是五个的大封土墓,如果把这五个大封土墓打开,很有可能发现这个古城的历史档案。
解题及分析:答案:可以概括为“呼和浩特附近的塔布土拉罕古城存有汉代陶片,附近五个大土堆可能有更多的文物。
分析:这段文字说了(1)地理位置(2)形状(3)城墙(4)文物(5)土堆,头绪繁多,要点是什么呢?即是汉代城堡遗址。
要抓住时代特征去分析概括。
(二)网上能力训练1.能力训练部分A.基础性训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我在游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称颂赵武灵王,并且送了他一个英雄的称号。
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
大家知道,秦始皇以全国的人力物力仅仅连接原有的秦燕赵的长城并加以增补,就引起了民怨沸腾。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甚至在解放以后,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炮弹”攻击秦始皇。
而赵武灵王以小小的赵国,在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挨骂,不能不令人惊叹。
①这一段文字谈了赵武灵王修筑长城又谈到了秦始皇修筑长城,哪一点是主要的?为什么?②试概括这一段内容要点。
B.提高性训练题阅读下面语段,概括内容要点。
愈是古远的时代,人类的活动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定居下来的骑马的游牧民族,更要依赖自然的恩赐,他们要自然供给他们丰富的水草。
阴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内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
正因为如此,任何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内蒙西部,就必须占据这个沃野。
内容要点概括为。
C研究性习题简要说说茨威格为什么认为托尔斯泰的坟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2.能力训练题点拨与解答A.基础性训练题:①赵武灵王修筑长城这一点是主要的。
因为这一段所在的那一部分,中心是“一段最古的长城”,即赵长城,说秦始皇长城只是用来反衬赵武灵王的成功。
②赵武灵王修筑长城取得巨大成功,他无愧英雄的称号。
B.提高性训练题:内容要点概括为“阴山南麓的沃野是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
(首先要分析这段内容的主次关系。
关键要注意“正因如此”,注意前后的因果关系。
前三句都是说明为什么任何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内蒙西部,就必须占据这个沃野,最后一句是结论,是中心句。
抓住了主要内容还要考虑陈述的对象:应该以“任何游牧民族”为陈述对象呢?还是“这个沃野”,即阴山南麓的沃野?从上下文看应是“这个沃野”,为陈述对象。
这样再归纳内容要点就较为容易了。
)C.研究性习题:托尔斯泰是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按照他的意愿安葬他的坟墓,竟然只是小小的长方形的土堆,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了,这位伟人的人格比所有的伟人都崇高,他鄙弃名利,毫无虚荣心,正因为如此,他赢得了人们无比的敬仰,他那朴素的坟墓与绿树、鲜花合为一体,与大自然合为一体,是如此感人,令人肃然起敬,所以在茨威格看来,这是世间最美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