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分解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分析与研究
中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分析与研究内容摘要通货膨胀,长期以来都是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里一个炙手可热的研究问题,它存在于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国民经济以及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影响。
通货膨胀问题的产生同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其成因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
不同的通货膨胀发生机理必须制定不同的通货膨胀治理政策。
因此,本文在归纳总结通货膨胀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013年到2015年我国通货膨胀的产生机制分析,并针对现阶段的发生机理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本文首先对通货膨胀进行理论分析,随后对2013年到2015年我国的通货膨胀进行实证研究,探索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在不影响我国经济正常增长的情况下,对现阶段的通货膨胀提出治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通货膨胀增长率主要是由于上期的通货膨胀率变化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变化率、当期出口总值增长率的增加,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增加对抑制通货膨胀有一定的作用。
并据此提出了治理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始终将通货膨胀作为重要的宏观管理目标;提高生产率,促进总产出提高;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破垄断,保护中小企业稳定发展;继续利用好外商直接投资。
关键词:通货膨胀最小二乘估计政策措施AbstractInflation has been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 a long time. It exists in most countrie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residents' living standards. The generation of infl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evel and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ts causes vary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and would also be influenced by the change of economic. Inflations coming from different mechanism must b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polic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researches relative with inflation, and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Inflation in China from April 2013 to Dcember 2015, using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 Countermeasures are then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inflation causing mechanismnowadays. Firstly, we analyze the inflationmachnism theoretically, then we use positiv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have effect on inflation rate. In the end, we give proposals on policies on infal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normal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would not be disturb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growth rate of inflation at this stage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changing rate of inflation rate in last term, the changing rate of producer price index rate, and current growth rate of export value increases. Also, increasing the actual utiliz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an help control infl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above, we finally put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that is, always set inflation as an important macro-managementgoals, 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promoting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breaking monopoly and protecting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samll enterprises making good us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Keywords: inflation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policy measures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为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
开题--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研究
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一)CPI与PPI及工业增速的动态分析
(二)价格上涨的结构性差距
(三)居民感受存在差距
三、新一轮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国内原因
(二)国际原因
四、控制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一)“一稳一松”组合调控政策
(二)调整经济结构
(三)加强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有效管理
(四)加强国际合作
五、小结
通过对当前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的考察, 分析得出基本上物价普遍上涨、全面性、货币供给被动扩张, 通胀预期明显是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基本现状, 指出货币供给过多、商品供需不足、中国市场经济的经济周期的波动是引发本轮通胀的主要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本文着重分析了通货膨胀的内涵与形成原因,得出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表现:CPI持续走高、物价上涨、进口价格上涨,并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再结合我国今年来针对通货膨胀所出台的政策及效用,并从中获取对解决我国通货膨胀的有用的措施。
主要研究内容
引 言
一、后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分析
二、新一论通胀的特点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实证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实证分析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实证分析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通货膨胀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货膨胀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还对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实证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管理和控制通货膨胀。
首先,货币供给的过度增长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货币供给主要由央行负责,央行会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然而,当货币供给增长过快时,会导致货币过多进入市场,引起通货膨胀。
过多的货币供应会导致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从而推动价格上涨。
其次,供给侧的不足也是通货膨胀的成因之一。
供给侧不足指的是生产能力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当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就会上涨。
在我国,由于产能过剩和供需不平衡的现象较为突出,供给侧的不足成为了推动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需求端的拉动也会导致通货膨胀。
当消费者购买力增加时,他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加。
在需求端的推动下,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也会上涨。
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一趋势对通货膨胀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再者,资源价格的上涨也是通货膨胀的成因之一。
资源价格的上涨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进而推动商品价格上涨。
在我国,能源和原材料等资源价格的上涨对通货膨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资源价格的波动与国际市场和国内供求关系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加强对资源市场的监管和管理,以减轻资源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最后,预期通货膨胀也会对实际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当人们预期通货膨胀将来会加剧时,他们会采取行动来保护自己的财富,如购买实物资产或增加储蓄。
这种行为会促使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预期通货膨胀对实际通货膨胀具有很大的影响。
总结起来,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货币供给的过度增长、供给侧的不足、需求端的拉动、资源价格的上涨以及预期通货膨胀都对通货膨胀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近年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
我国近年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近几年,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增大,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通货膨胀做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使人们生活水平并没有像GDP增长那样显著提高,反而让人觉得,钱越来越不值钱了,东西越来越买不起了,挣得似乎还不够花的。
就这个通货膨胀问题,它的成因及对解决它的一些措施,在此写下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成因分析: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个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我国当前需求矛盾引起的价格上涨受国际和国内两个因素的影响。
从国际市场来看,全球粮食减产,粮食库存下降,再加上大量粮食用于燃料乙醇生产,造成国际市场粮食供需关系总体趋紧,价格不断上涨。
这些因素向国内市场传导,助长了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上涨。
从国内市场来看,粮食涨价除了受国际市场、气候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以外,还和我国国内耕地面积减少,务农劳动力减少和工业用粮快速增长密切相关。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从成本推动的因素来看,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
首先,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猛增导致生产成本增高。
从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看,国际石油价格等其他能源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通过进出口贸易传导到国内市场,引起国内产品成本增加。
其次,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和工资收入,使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长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推高物价的总水平。
3、结构性通货膨胀。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猪肉和粮食等价格的上涨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
从市场实际情况看,总体上粮食、生猪、玉米等产品的总供给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矛盾突出,引发了价格的上涨。
4、也有一些临时性的因素,比如2010的蔬菜价格上涨就是因为当年的灾害天气导致的。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中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弊端。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通货膨胀,它不仅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还会严重影响民众生活。
本文从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出发,阐述了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其可能的影响,并建议政府相应的处理措施来缓解通胀的压力。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1.度扩张的货币供应随着金融发展的加快,法定货币供应迅速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与价格上涨带来了货币膨胀压力。
2. 产品供求失衡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利率政策的不当,大量企业进行就近投资,资源不均衡,造成投资过度,产品供求失衡,物价上涨,使通货膨胀加剧。
3.府政策的影响政府的经济政策也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政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补贴政策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1.响消费通货膨胀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消费者不愿花费更多的钱去购买同样的物品,支出减少,消费水平下降。
2.响投资当物价不断上涨时,投资者将选择投资国债或其他安全收益率较高的投资项目,抑制了市场对投资的热情。
3.响国民收入随着物价上涨,国民收入可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受到最大影响,由此引发更大的社会不平等和不稳定。
三、政策建议1.强财政政策的管理应该加强财政政策的管理,控制支出,提高收入,确保赤字率稳定,控制货币流通量,防止通货膨胀加剧。
2.强货币政策的管理应加强货币政策管理,通过调节利率来控制市场,提高存款利率以促使企业把资金投入到生产环节,通过调节贷款利率来控制货币的流通量,合理控制货币的流通规模。
3.善贸易、投资政策应加强对投资和贸易方向的管理,定期进行存款、贷款利率的调整,加强资源的分配,以减轻通货膨胀的影响,促进合理的投资和贸易。
4.适度实行补贴政策为了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政府应实行科学合理的补贴政策,对某些物价上涨比较严重的产品,实施价格补贴,维护国民消费权益,调节物价上涨的速度,使物价变化适度。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浅析及对策探讨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浅析及对策探讨1000字中国通货膨胀成因浅析及对策探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货膨胀问题也逐渐引起关注。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货币数量增加引起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本文将从货币政策、供给短缺和需求过剩三个方面探讨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影响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因素。
国家银行掌握着货币发行的权力,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则出现通货膨胀的风险。
中国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货币政策,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金融机构不断扩大信贷规模,推出一系列流动性较宽松的政策,孕育了大量的流动性,加剧了通货膨胀。
对策:加强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调整货币政策的松紧度。
在适度扩大货币的同时,要采取适度吸收流动性的措施。
另外,还要提高货币供应透明度,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的不正当使用。
二、供给短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一些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的供给量不足,导致供需矛盾突出,价格上涨。
另外,一些市场垄断行业的利润过高,导致价格居高不下。
例如,房地产市场长期存在偏高的房价,是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对策: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生产能力,缩小供求缺口,降低物价水平。
同时,对垄断行业加强监管,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市场规则,减少价格波动。
另外,积极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加快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
三、需求过剩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购买能力也随之提高。
中产阶层以及新兴消费群体对商品的需求量剧增,推高了物价。
另外,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容易出现需求过剩的情况。
例如,疫情期间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的人为炒作,导致价格大幅度上涨。
对策:加强宏观调控,调整消费结构。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缩小消费能力差距,稳定物价水平。
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打击价格炒作行为,防止市场失衡。
总结:综上所述,要有效遏制通货膨胀,必须从货币政策、供给短缺和需求过剩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监管力度,积极推进改革,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现实,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话题。
它不仅会影响经济增长,也会对国民经济产生可怕的后果,甚至能够挑战宏观经济稳定。
因此,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相应的对策至关重要。
首先,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供给侧因素。
由于国家经常使用宽松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大大增加,通缩的货币流失及货币供给能力的不足以及国家财政政策的不足,造成了货币流入短缺,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是需求侧因素。
在过去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购买力上升,消费支出大幅增加,给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推高,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三是国际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进口物价也在上涨,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针对我国通货膨胀问题,根据各种因素,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宏观调控,控制货币流入,加大货币供给收缩力度。
此外,建立抑制通货膨胀的宏观政策,比如限制货币的增加,维持央行政策的稳健,减少国家财政支出等。
二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民生。
通过加大对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改善经济结构,以及加快政府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减少消费者购买力的压力。
三是建立多元化的收入分配机制,稳定社会价格水平,减轻消费品价格的攀升。
同时,政府可以制定更严格的物价管理政策,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管理,以及提供社会食品定价支持。
四是改善金融监管机制,积极控制金融效率。
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改善金融机构的资产状况,防止金融机构过度膨胀,而对投资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
综上所述,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包括供给侧因素、需求侧因素和国际因素,其政策建议主要有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收入分配机制、改善金融监管机制等。
今后,在政府政策和金融政策方面,应加强相应的调控措施,在经济结构和财政政策方面,可以通过加大投资,改善供给结构,减轻消费价格的攀升压力,以最大程度地稳定通货膨胀。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分析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分析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消费价格的持续攀高,中国是否会进入新一轮全面的通货膨胀期?这都是当前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采用1989年至2005年的样本数据,构建多元线形模型对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回归检验出主要的影响变量并重点分析主要因素影响通货膨胀的内在机制。
标签:通货膨胀原因分析多元线形模型回归检验一、引言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从03到06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分别为:10.0%、10.1%、10.4%、11.0%,特别进入2007年后,我国经济处在高位运行,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66043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
2003年到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分别为27.7%,26.6%,26%,24%,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8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0%。
在消费方面,我国价格上行压力很大,面临着通胀风险。
居民消费价格在2007年7月到10月同比上涨分别为:5.6%,6.5%,6.2%,6.5%,环比增长率为:1.2%,0.36%,0.3%,0.3%。
面对目前高涨的经济形势,特别是居民消费价格的持续攀高,中国是否会进入新一轮全面的通货膨胀期?形成和推动当前我国通胀压力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这都是当前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采用1989年至2005年的样本数据,构建多元线形模型对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回归检验出主要的影响变量并重点分析主要因素影响通货膨胀的内在机制。
二、1989年~2005年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分析1.变量的选择(1)被解释变量(通货膨胀)的选择由于大多数经济学家将通货膨胀看作是一般物价总水平的普遍上涨,并主张以物价指数上涨率来反映物价通货膨胀率。
因此,物价指数便成为通货膨胀率指标计算的主要依据。
在这里我们将选择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消(CPI)作为被解释变量。
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
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一、引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流通中出现普遍商品价格上涨的现象,是经济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通过对传导机制的检验来全面了解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分析1.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之一。
近年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急速扩张,主要体现在广义货币M2的快速增长。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资金过剩,推动通货膨胀。
2.需求超过供给需求超过供给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人民收入增加,居民消费能力提高,推动了需求的增加。
同时,供给领域存在瓶颈和资源约束,导致供给增长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从而推动通货膨胀。
3.外部冲击与成本推动外部冲击和成本推动也是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之一。
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进出口价格的变动等都会对中国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
同时,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的上升、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增长等也会推动通货膨胀的产生。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检验1.货币传导机制货币传导机制是通货膨胀传导的重要渠道之一。
中国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控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对物价的影响主要通过货币传导机制实现。
通过对货币供应量与CPI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可以验证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2.成本传导机制成本传导机制也是通货膨胀传导的重要渠道之一。
当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上升时,企业为了保持利润,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推动通货膨胀的产生。
通过对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与物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可以验证成本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3.外部冲击传导机制外部冲击传导机制是通货膨胀传导的另一个重要渠道。
通过对国际市场价格、原材料价格与物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可以验证外部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对策探讨_贸易经济论文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对策探讨_贸易经济论文摘要:2010年年我国开始我国进入了一轮新的通货膨胀周期,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9月份我国通货膨胀率依然处于6.1%的高位,这意味着我国从2011年3月开始已经连续7个月维持在5%以上的高位。
在通胀不断高企的背景下,如何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阻止通货膨胀率的继续攀升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阐述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原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降低通货膨胀率,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做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通货膨胀;原因;对策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通货膨胀率逐月攀升,到2011年7月达到了6.5%高位,创37个月以来新高,8月份以及9月份通货膨胀率仍处于6%以上的高位,处于一个严重通胀的阶段。
通货膨胀率的居高不下已经影响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开始冲击实体经济,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通货膨胀率攀升原因分析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率高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货币层面的因素,也有经济政策方面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流动性过剩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货币现象,即货币的过度发行导致物价上涨,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尽管目前学界对流动性过剩的标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但是对流动非流动性过剩的定义却比较统一,即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经济运行所需。
流动性过剩的状况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
我国流通中的货币量依然偏松,根据央行的统计2011年6月新增贷款高达6339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累积4.2万亿元。
6月广义货币M2增速达15.9%远高于名义GDP增速,总量升至78万亿元,我国货币超发高达40多万亿。
事实上自2008年11月开始至今的三年多时间,中国货币环境的整体特征为“非正常化”状态,即货币政策仍然处于一个非常态的量化宽松状态,导致今天流动性过剩引发的通货膨胀能高企。
流动性过剩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美国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由于目前我国人民币对美元处于一个持续上升的通道,导致大量的美元涌入国内,截止2011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高达3万多亿美元,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热钱”,由此导致大量的外汇占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近十年我国经济通货膨胀的成因与过程
近十年我国经济通货膨胀的成因与过程关键词:通货膨胀成因与过程摘要:随着经济的飞快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近十年中国物价上涨的速度之快着实让人担忧。
2012年,依然是一个继续通胀上行的时代,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我们要分析近十年的通货膨胀,寻找它的原因,了解它的危害,探索治理它的对策方案。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表现形式什么叫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就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
它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必引起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不一定都是通货膨胀导致的。
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有很多方面。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
●政策性调整,理顺价格关系会引起上涨。
●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可见,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情况下,才是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与过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但是,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物价出现了快速上涨的势头,通货膨胀预期加大,这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也给中国政府带来了一定程度压力和负面的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出现通货膨胀的形式主要有: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持续。
而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成的。
1)2003年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上最宽松货币的时期。
期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表述历经了“适度宽松、宽松、适度从紧、从紧”等多次变化,但每年央行都向市场注入大量货币,2006年为14500亿元,2007年为14700亿元,2008年高达18600亿元,2009年更高达27500亿元。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我国本次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我国本次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分析我国通货膨胀问题自2006年起就成为学术界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但由于物价并没有出现异常的变动,所以没有引起社会其他方面的关注。
直至2010年开始,尤其是在2011年上半年,由于物价的迅速飙升,使通货膨胀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围绕通货膨胀形成的核心原因以及如治理通货膨胀等问题,大量的学者和研究机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广泛讨论,但所得的各种诊断和政策建议的差异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完全可以使政策实施者眼花缭乱、满头雾水。
因此,如何看待通货膨胀的成因,如何权衡各种政策建议,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的通货膨胀决定模型假定企业的i的需求由两部分ci和ai组成,其中ci是对价格的敏感要求,服从不变替代弹性函数因而有,,ai是受非价格因素影响的需求,主要受金融约束,财政支出,国外收入水平的影响。
设ait=At,则企业的需求函数为:(1.1)设企业i的要素需求函数为1it=α+βqit,要素价格为Wt,则企业的利润函数为:IIit=pitqit-Wtlit=pitqit-Wtα-Wtβqit(1.2)把式(1.1)代入(1.2),求解企业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可以得到一阶条件:(1.3)利润最大化还要求满足二阶条件:(1.4)将利润最大化条件,即式(1.3)对数线性化,可得:(1.5)类似的,我们可以得到t-1期企业定价的价格方程:(1.6)我们沿用Calvo(1983)的交错价格模型,假定t时期企业只能以y概率调整价格,这意味着t时期,所有企业中只有比例的部分可以调整价格,1-y比例的部分沿用前一期价格,即总价格水平为:(1.7)对数线性化后,得:(1.8)由式(1.5)、式(1.6)和式(1.8)得:(1.9)式(1.9)两边同时减去并用可得:(1.10)式(1.10)表明我国通货膨胀受通货膨胀预期,外生性需求对其稳态值的偏离,以及实际成本对其稳态值的偏离等三个因素的影响。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研究共3篇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研究共3篇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研究1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成为社会上关注的焦点。
通货膨胀是指总的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并伴随着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通货膨胀成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应该是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宏观因素宏观因素是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之一。
我国的宏观经济增长速度非常迅速,由于超发货币等因素,通货膨胀率也相应地非常高。
此外,政府对物价的管制不够严格,对于一些利用垄断地位提高价格的企业也没有很好的监管,导致物价上涨。
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货币政策能够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从而间接地影响物价水平。
当货币供应量大于实际需求量时,货币购买力下降,导致通货膨胀。
三、供求关系供求关系也是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商品价格就会上涨。
这时,生产商会增加生产并逐渐提高价格,从而保持供需平衡。
这种情况在某些商品中尤为突出,如楼市等。
四、成本传递效应成本传递效应指因成本上升而导致的价格上涨。
如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涨,生产赢利下降,可能会因此提高产品价格。
这种情况以工业品为突出。
总的来说,通货膨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我们应该关注并认真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解决问题。
政府应该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趋势和货币政策,调整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率。
此外,需要健全相关法规和措施,加强监管,严格打击滥用垄断地位和提高价格的企业,加强市场管理,维护市场秩序。
我们不能忽视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避免通货膨胀对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货膨胀的成因包括多种因素,如垄断地位、货币政策、供求关系和成本传递效应等。
政府应该密切关注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趋势,加强监管和打击滥用垄断地位的企业,维护市场秩序。
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入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解决该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避免通货膨胀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研究2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研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同时也面临着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
关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问题
题。 本 文 正 是 要 深 入 探 究 次 贷 危 机 以来 , 我 国通 货 膨 胀 问题 的
产 生原 因, 为 当前 乃 至 未 来 我 国 防 范 通 货 膨 胀 风 险 、 管 理 通 货 膨 胀水 平 提 供借 鉴 。 次贷 危 机 后 我 国 的通 货 膨 胀 问题 , 既 有 外
1 通 货 膨 胀 成 因 的理 论 研 究
关 于 通 货 膨 胀 本 质 上 是 当一 个 经 济 中 的 大 多 数 商 品 和 劳
务 的价 格 连 续 在 一 段 时 间 内普 遍 上 涨 时 . 宏 观 经 济 学 就 称 这 个 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 关 于 通 货 膨 胀 的形 成 机 理 , 不 同 经 济 学 派 的 理 论 之 间 差 别 较大 , 主要包括需求拉动 、 成本推动 、 货币主义 、 结构 主义 、 理 性
技 经济 市 场
关 于 我 国通 货 膨 胀 的成 因及 其治 理 问题
聂 倩
f 河 南 大学经 济 学院 , 河 南 开封 4 7 5 0 0 0 )
摘 要 : 2 0 0 7年 以来 , 我 国经 历 了两 轮 通 货 膨 胀 , 给 我 国 经济 发 展 造 成 严 峻 挑 战 , 科 学 地 分 析 通 货 膨 胀 的产 生 原 因对 有 效 治 理 我 国通 货 膨 胀 意 义 重 大 。 本 文 先 从 理 论 层 面 对 我 国 通 货 膨 胀 成 因 进 行 分 析 ,在 理 论 分 析 的 基 础 上 ,本 文 重 点 通 过 V A R Z方法对 变 式的 G o r d o n三 角 模 型 进 行 实 证 研 究。 实 证 结 果 显 示 : 通胀预期对通胀水平的影响最强, 我 国 扩 张 性 的 财 政 政 策 和 较 宽 松 的 货 币政 策 是 导 致通 货 膨 胀 的 重 要原 因 , 外部 冲 击 虽 然 没有 内部 冲 击 影 响 程 度 大 、 但 同 样 不 容 忽视 。 根 据 理论 和 实 证 分 析 结 果 , 本 文 最 后 为 我 国 治 理 通 货膨 胀 提 出 相 应 的政 策建 议 。 关键词 : 通货膨胀; 内部 冲 击 ; 外部冲击; 通 胀预 期
中国通胀形成的原因探析
中国通胀形成的原因探析导言通胀是指货币流通中物价普遍持续上涨的现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通胀。
通胀对经济的影响很大,因此了解通胀形成的原因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和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国通胀形成的原因,并提供一些相关的经济分析。
1.需求拉动方面需求拉动是通胀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当人们的购买力增加,他们倾向于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这导致供求关系的失衡。
供不应求会导致物价上涨。
以下是导致需求拉动的原因:1.1 收入水平提高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他们会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
这会增加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进而推动物价上涨。
1.2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会导致市场上的需求增加。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的购买力会增加,从而推高物价。
2.供给压力方面供给压力是通胀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供应量无法满足需求时,供求关系失衡,物价上涨。
以下是导致供给压力的原因:2.1 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和原材料是生产的基础。
当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时,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也会上涨。
这将在整个经济系统中传递,并最终导致通货膨胀。
2.2 劳动力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劳动力成本上涨时,企业可能会转嫁这些成本给消费者,从而推动物价上涨。
3.货币供应方面货币供应是通胀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
以下是与货币供应相关的原因:3.1 货币供应增加当货币供应大于实际需求时,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政府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应,但在某些情况下,政府可能会过度刺激经济,导致货币供应过剩,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3.2 外汇市场波动外汇市场的波动也会对通胀产生影响。
当国内货币贬值时,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推动整体物价上涨。
4.政府政策因素政府的政策措施也对通胀产生重要影响。
以下是与政府政策相关的原因:4.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控制通胀的主要手段之一。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探讨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探讨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探讨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引发了全球的经济衰退,欧美经济的衰退导致了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巨大冲击。
作为我国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量的减少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下行压力。
为了针对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我国2008年改变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实行了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
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尽管短时间内能拉动经济,避免了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陷入全面的衰退,但过多的增发货币为后来的通胀埋下了伏笔。
根据经济学的理论,货币的扩张并不能影响自然产出水平,多余的货币最终会完全反映到价格水平上来。
在2008年至2009年通胀短暂地由高到低的波动后,从2010年开始,我国的通胀率开始逐步走高,一方面,10月中国工业生产增速同比上涨13.1%,较9月增速略有下滑;另一方面,10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4%,为年内首次突破4%,创25个月新高。
从历史上通货膨胀的后果来看,通胀对于经济的危害是极大的,是一个关系到经济与社会是否稳定的重要问题,因此分析清楚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与经济意义,是制定合理的反通胀措施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综述对我国通胀的成因,国内众多学者展开了分析。
例如李斌(2010)从流动性过剩与不足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原因。
闵娜、付雯潇(2011)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通胀的成因展开了分析,得到我国目前通胀主要是输入性因素造成的结论。
张成思(2009)从外生冲击、货币政策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持续性的现象。
赵昕东(2010)利用结构VAR 模型对通货膨胀的各种成因进行了分解。
以上文献都对我国通胀进行了非常精彩的讨论,但存在片面性问题,要么仅关注通胀的供给影响因素,要么仅关注通胀的需求影响因素,而很少有文献能同时从需求与供给两个层面同时展开对通胀成因的分析。
根据经济学理论,通胀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需求因素,需求因素主要表达在货币的数量,一般用货币发行数量来衡量;另一方面主要是供给因素,供给因素主要通过产出的供给数量来衡量。
近十年我国经济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分析
近十年我国经济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班级:市场营销1212 学号:1220404206 姓名:顾志鹏成绩:【摘要】近十年我国的经济市场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了较为不稳定的变动,由于影响经济运行的各种基本因素发生了变化,我国当前出现的通货膨胀的特点和激励与80年代相比出现了显著的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和竞争的不充分性,因而治理通货膨胀应本着鉴定、逐步和稳定的方针,才去切实有力的措施.【关键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现状治理一、通货膨胀概述1.通货膨胀的含义含义,首先是物价的上升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而是指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其次不是指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而是指持续一定时期的物价上涨。
按照经济学原理,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十几需求,也即显示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的货币的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一般来说,狭义的通货膨胀通常定义为在一定的时期内,社会总物价水平全方面的,持续的,公开的上涨.广义的通货膨胀除了包括狭义的通货膨胀外,还抱过隐蔽型的通货膨胀和压抑制型的通货膨胀。
此外,经济学家大致将通货膨胀分为两类,一类观点认为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额持续普遍上升的经济过程,而另一类观点则认为只有货币数量过度增长引起的物价上升才成为通货膨胀,即流通中的货币超过实际货币的需求量,引起的总水平持续普遍上升的经济现象。
而本文阐述的是货币供给大于需求而产生的通货膨胀.2.我国近十年通货膨胀特点(1)我国现阶段经历的通货膨胀基本上是物价的普遍上涨,在人们日常消费的8大类商品中,除了衣着,交通和通讯商品之外,其他各大类商品价格均上涨而且通货膨胀率有持续上涨的趋势;而家用设备用品及服务的和文化用品及服务两大类商品的价格指数也也从年初的低于100逐步上涨到100以上。
(2)食品价格的涨幅远远大于其他类商品,而且食品类价格的涨幅与其他各类商品价格涨幅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10月份食品类价格涨幅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高出5.7个百分点。
关于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4页精选文档
2010-2011年度中国通货膨胀状况的简单解析一、通货膨胀的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上涨,从年初的1.5%一直上涨至11月份5.1%的高位,12月份CPI同比上涨4.6%,全年涨幅为3.3%。
去年的物价上涨,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大量的“物价新鲜词”,例如“蒜你狠”、“豆你玩”、“油不得你”、“姜你军”到“糖高宗”等,各种新物价名词层出不穷,戏说中透露着物价高涨。
而2011年这种趋势依然没有减轻,反而愈演越烈。
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4%,4月份5.3%。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通货膨胀的最直接表现就是物价上涨。
这两年新闻里最经常听到房价上涨,油价上涨,菜价上涨。
石油涉及工业,石油价格涨了,许多生产成本也就涨了,相应的产品价格就涨了。
菜价、房价则直接关系到民生问题。
综合这三类,物价统统上涨,而人们的生产并没有跟上物价攀升的脚步,我想这些应该是导致物价高涨的部分因素。
下面结合一些资料,我将简单介绍一下引发通货膨胀的若干因素。
(一)国家政策调整,促使物价节节攀高首先,2010年中国进行了价格调整,电、水、天然气价格都上涨,从而更加剧了通货膨胀。
其次,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不太规范,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后,社会上的很多游资从楼市退出后对农产品进行严重炒作。
另外,2010年11月初,美国宣布采取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后,使得国外许多商品的价格上涨(例如原油,农产品等),间接影响了中国国内的物价水平,使得CPI增速超过我们原先的预期。
(二)国内原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国内原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工人工资水平等的上涨,同时成本上涨通过商品的交易过程向上下游企业传导,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动力,最终由成本因素导致的物价上涨推动通货膨胀。
下面用AD-AS模型进行解释:图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纵轴代表价格水平P,AD为社会总需求曲线,,和为成本不断增加提高总供给相应地不断减少情况下的三条总供给曲线,其与总需求曲线AD的交点分别为,和,相应的国民收入分别为,和,相应的价格分别为,和。
通货膨胀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探究
通货膨胀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探究美联储为应对金融危机实施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
2021年5月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就超过警戒线3%,2021年继续上升,2021年4月同比上涨5.3 %,理论界对于我国是否正在面临输入型的通货膨胀问题存在争论。
本文试图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研究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探究相应的管理通货膨胀的措施。
研究发现国际因素对于我国通货膨胀有一定影响,但国内因素对通货膨胀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
依靠人民币汇率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并不显著,人民币汇率不应盲目升值。
关键词:通货膨胀误差修正模型协整 VEC模型方差分解2021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率逐渐升高,2021年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30 %,随之,4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自2021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由5.25%下调至0-0.25%,迄今为止已经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消除了美国金融体系内的流动性短缺的同时,由此造成全球新兴市场面临巨大的冲击:一是短期国际游资大量的流入造成物价和资本价格难以维持稳定;二是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给新兴国家带来严重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三是外汇占款不断增加进一步放大货币供应量,加重通货膨胀预期。
在这样的国内和国际背景下,分析目前通货膨胀的特点、研究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探究相应的管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及措施尤为重要。
对于此次通货膨胀的原因,国内学者进行了探索。
苏剑(2021)认为本次通货膨胀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动造成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与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并存,要治理通货膨胀需要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入手。
宋金奇(2021)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中发现汇率确实能够影响通货膨胀,我国经济波动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经济的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分解研究赵昕东 耿 鹏(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院)摘要!现实中观测到的价格变动往往是技术进步、货币供给、需求变动与成本变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了准确把握我国价格波动的规律,本文使用1996年1季度至2010年1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货币供给M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食品价格指数四个变量,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影响中国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分解出技术冲击、货币冲击、需求冲击与食品价格冲击并分析这四种冲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效果。
结果表明,需求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动的滞后期明显小于货币冲击,预测两个季度后价格变动只需考虑需求冲击,而预测六个季度后价格变动需同时考虑货币冲击与需求冲击。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成因分解 SVAR模型中图分类号 F222 3 文献标识码 ACauses Decomposition of China s InfalationBased on SVAR ModelAbstract:The o bserv ed price volatility is norm ally caused by several differentfactor s,such as techno logy,m onetary supply,demand and co st In or der to m as ter the character of pr ice vo latility,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Structural Vector Au tor eg ressiv e(SVAR)mo del consisting of the fo ur variables of output,money sup ply,Consumer Price Index(CPI)and fo od price index using the data from1996Q1to2010Q1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decom positio n,the paper obtains the techno log y shock,monetary sho ck,dem and shock and fo od pr ice sho ck,and analy zes theeffects o f the fo ur shocks to price vo latility T 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g of re spo nse of pr ice volatility to the demand shock is o bviously shor ter than that of mon estary shock,and w hen for ecasting the price volatility in tw o quarters the m ainreason considered is demand shock,how ever in six quar ters both the mo netar yshock and the demand shock need to be consider edKey words:Inflation;Causes Decom po sitio n;SVAR Model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的估计方法与应用研究&(07JA790004)与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供给冲击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动态影响研究&(2009J01312)的资助。
引 言价格指数是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要参考指标,每年的政府经济报告中都强调%物价稳定&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政府采取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有一点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是:每一个经济周期中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原因不尽相同,实际观测到的价格变动往往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应有所区别。
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有技术进步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形成的技术冲击,货币供给变化导致的货币冲击,居民消费需求、企业投资需求或政府财政政策变动带来的需求冲击以及自然灾害引起的粮食等原材料价格波动或进口商品价格波动所形成的供给冲击。
西方学者经过反思认为造成20世纪70年代滞胀的原因就是将原本应该用来治理货币和需求引起的通货膨胀的经济政策错误的用在供给冲击引起的通货膨胀上。
近年来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等价格波动剧烈,特别是进入2010年,中国价格的变动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2009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摆脱世界金融危机尽快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较高的货币供给与逐渐扩大的总需求共同形成了2010年的通货膨胀压力。
原材料价格、货币和总需求等多种因素共存形成的价格变动机制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2010年货币政策的选择十分重要,既要巩固来之不易的经济企稳回升的大好形势,刺激经济进一步复苏,避免经济再出现反复,又要预防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发生。
由于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有必要考虑不同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合理运用需求、供给等政策组合,区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调整的作用会有一个滞后期,决定是否采取某项新的货币政策不应根据已经公布的价格指数,而是需要提前有个预测的数字,根据这个提前预测的数字,确定货币供应量。
因此为了维持价格稳定就必须在准确区分价格波动的成因基础上对未来价格走势做出准确预测,以采取前瞻性的经济政策。
本文中我们使用1996年1季度至2010年1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货币供给M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食品价格指数四个变量,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影响中国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定量分析技术冲击、货币冲击、需求冲击与供给冲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机制,预测各种冲击对价格走势的影响效果,以便正确判断我国价格运行的总体状况,预测价格走势。
本文其余部分结构如下,首先对价格变动的原理进行理论上的回顾与总结,然后应用SVAR模型对各种经济冲击进行结构分解,最后结合本文的估计结果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
一、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分析传统教科书,如夏皮罗的#宏观经济分析∃(1985),通常将通货膨胀的成因分解为两大类∋∋∋需求拉动型与成本推动型。
如果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是超额需求造成的,这种通货膨胀称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此时总需求的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
如果企业的成本由于工资、利率、税收、进口商品价格或汇率而上升,并造成通货膨胀,则这种通货膨胀被称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当前中国价格变动的成因较为复杂,简单的将通货膨胀的成因分解为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显然过于笼统,例如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既包含货币造成的名义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也包括消费、投资、出口和政府支出增加造成的实际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持续的技术进步将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供给并降低通货膨胀。
观测到的通货膨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引发通货膨胀的因素往往同时出现,因此需要更为清晰的区分通货膨胀的成因。
以下我们结合通货膨胀理论的发展,梳理通货膨胀的成因。
古典经济学家如H um e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体现在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可以由以下货币数量方程表示:M V=P Y如果像古典经济学家所假设的那样产出Y与货币流通速度V在短期可以看成是常量,则价格水平P只于货币供给M同比例增长,即通货膨胀只是一种货币现象。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将需求冲击作为通货膨胀的原动力,尽管原本的IS LM模型未涉及价格的变动,但在IS LM模型中加入菲利普斯曲线形成的IS LM PC模型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思想,即投资、消费、净出口和政府支出等需求的变动将影响价格。
根据这种理论,由于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了现行价格下可能的供给,一般物价水平上升了。
用IS LM模型来表示,拉动物价水平上升的过度需求可能开始于任何一个或任何一组可以使IS曲线或LM曲线向右移动的变动。
使IS曲线移动的是实际因素,而使LM曲线移动的因素是货币因素,实际因素包括政府支出和税收变动这样一些财政行动以及自发投资与自发消费的变动,货币因素则是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IS曲线或LM曲线的移动表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IS LM PC模型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思想:供给是确定性的而需求的变动是造成短期价格变动的原因。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也承认货币数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是更强调货币数量通过利率影响投资和总需求进而影响价格水平。
货币引起的投资变动与消费、净出口和政府支出等需求的变动表现为A S AD模型中AD曲线的移动。
货币主义经济学家Friedman更重视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指出实际因素即使对总需求有影响也是不重要的,由此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也不可能持久的,引起总需求过度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
Friedman(1963)认为:%通货膨胀经常是并且在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只是由于货币数量的增长比产量的增长更快,才能产生。
&这意味着,通货膨胀由实际因素所引起的或被实际因素所推动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Friedm an(1968)在菲利普斯曲线中引入适应性预期与自然失业率的概念,自然失业率的变动反映了总供给的变动, Friedm an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新的经济思想: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来自于总供给与总需求两方面的作用而不仅仅是需求。
Fr iedm an的菲利普斯曲线体现了供给因素对价格变动的影响。
总之,对于货币供给量持续不断的扩大是价格水平持续不断上升的充分条件,不论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还是货币主义经济学家的看法是一致的,只是对实际因素引起和维持物价水平持久上涨中的重要性有不同的看法。
供给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受到重视。
1973年石油危机的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把石油价格提高了3倍,1974年美国的进口价格上升了44%,进口石油价格的急剧上涨对1974年美国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具有很大影响,而抑制通货膨胀的紧缩性经济政策又导致了经济的停滞。
由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对1973~1974年的石油危机后美国出现的滞涨未能做出合理的解释,20世纪80年代第二代的新古典经济学家Pr escott、K∀land和Plo sser等人提出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由实际冲击(总供给冲击)而非货币或需求冲击引起的,总供给冲击是指技术进步、新材料新能源的发现、食品与能源价格的变化、恶劣天气或实际汇率的改变。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本意是只有总供给冲击对产出的长期趋势有持久影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总供给冲击如何影响通货膨胀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