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egyi改进模型的红树林空间结构竞争分析

合集下载

红树林空间结构均质性指数

红树林空间结构均质性指数
(.中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长 沙 4 0 0 2 1 104; .广东 海 洋 大 学 湛 江 54 0 ) 2 00

要 : 根 据 国 内外 天 然 林 空 间 结 构 已有 的 研 究 成 果 , 合 景 观 生 态 学 理 论 , 出红 树 林 林 分 空 间 结 构 优 化 的 均 结 提
ln s a e e oo y,t i a e rp s d t e h mo e et ag to t zn hef rs tn p ta t cu e o n r v a d c p c lg hs p p rp o o e h o g n i tre pi i g t o e tsa d s ailsr t r fma go e, y mi u
h m gn i n e . G A ( ry rlt n a ayi )w sfrte f s t sd t n lz eain hp b t en frs o o e et id x R y ge eai n ls o s a o h rt i ue o a aye rlt si ewe oet i me o
06 6>健 康 指 数 0 6 7 .1 .0 。林 木 均 质 性 指 数 能 较 客 观 地 反 映 红 树 林 林 木 对所 在林 分均 质 性 的影 响 , 建 立 红 树 林 生 为
态 系统 林 分 空 间 优 化 模 型 提 供 理 论依 据 。
关 键 词 : 红树 林 生 态 系统 ; 分 空 间结 构 ; 质 性 目标 ; 质 性 指 数 ; 色 关 联 度 分 析 法 林 均 均 灰 中 圈分 类 号 : 7 7 1 T 1 ¥5. 。 P8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1 7 8 (0 0 0 0 0 10 — 4 8 2 1 )6— 06—0 6

不同潮带红树林空间结构比较研究

不同潮带红树林空间结构比较研究

第30卷 第1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V o l.30 N o.1 2010年1月Journal of Cen tral South Un iversity of Forestry&Technology Jan.2010 不同潮带红树林空间结构比较研究Ξ李际平1,张宏伟1,李建军1,刘素青2(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2.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00)摘 要: 通过对广东廉江市高桥红树林保护区不同潮带红树林林分混交度、大小比数及角尺度等空间结构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红树林几种优势树种在不同潮带其空间分布格局多呈均匀分布和中弱度混交,低潮带的红树林呈随机分布的概率较高,而高潮带中红树林均匀分布的比例相对较高,空间大小分化和大小组合的差异不大。

重构林分空间结构应以恢复到天然红树林结构为目标。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红树林;空间结构;潮带;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中图分类号: S758.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23X(2010)0120008204Com para tive study on spa ti a l structure of mangrove i n d ifferen t tida l zoneL I J i2p ing1,ZHAN G Hong2w ei1,L I J ian2jun1,L I U Su2qing2(1.Central South U niversity of Fo restry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Changsha410004,H unan,Ch ina;2.Guangdong O cean U niversity,Zhanjiang524000,Guangdong,Ch ina)Abstract:T he analysis of the m angrove m ingling degree,neighbo rhood comparison and neighbo rhood pattern,as w ell as the spatial structure param eters of different tidal zones in Gaoqiao m angrove p ro tecti on area of L ianjiang city, Guangdong p rovince w as m ade.T 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 on pattern of som e m angrove dom inant tree species in different tidal zones mo stly w as a unifo r m distributi on and m iddle2grade o r low2grade m ixed;among the different tide belts,in the low tide belt the p robability of the dom inant species show ing random distributi on w ash igher,and in the h igh tide belt that of the species tak ing unifo r m distributi on w as comparatively h igher,and thedifferences of spatial size of the fo rest stand w as no t significant.T he m angrove spatial structure in the area should be recovered to rebuild natural fo rest structure.Key words:fo rest m anagem ent;m angrove;spatial structure;tidal zone;m ingling;neighbo rhood comparison;neighbo rhood pattern 红树林(M angrove)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陆地与海洋交界的海岸潮间带或海潮能达到的河流入海口的木本植物群落。

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应用研究

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应用研究

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应用研究白超;赵中华;胡艳波【摘要】[目的]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CI)简洁,能同时表达出竞争木上方的遮盖和侧翼的挤压.探讨不同林分用胸径(D)或通过胸径-树高(D-H)曲线预估树高后替代实测树高计算该竞争指数的可行性,以期给出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的最优经验计算途径.[方法]以3个地区共6块样地的天然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全站仪测定并记录林木坐标、树种、胸径、树高、冠幅和健康状况,并计算和分析各样地林木通过胸径得到的竞争指数(CID),通过胸径-树高曲线预估树高后得到的竞争指数(CbH)与通过实测树高得到的竞争指数(CIH)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森林类型林分通过胸径和胸径-树高曲线预估树高后计算得到林木竞争指数的2个经验计算途径都是可行的,且都能表达出通过实测树高计算得到林木竞争指数(CIH)结果的95%以上.2个经验计算途径的效果与胸径-树高曲线模型精度呈显著正相关,当胸径-树高曲线模型精度低(R2<0.53)时,CID-H效果略差.[结论]由于CID-H计算过程较复杂,且当林分胸径-树高曲线模型精度较低时,竞争指数CbH的应用效果比竞争指数CID略差,因此以胸径替代实测树高可作为该竞争指数的最佳经验计算途径.【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44)007【总页数】8页(P138-145)【关键词】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胸径-树高曲线模型;经验计算途径【作者】白超;赵中华;胡艳波【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8林木的微环境取决于林分的结构,林分结构是决定林木生态位的关键要素,林木的活力由林木本身的遗传因素及其所处的微环境决定。

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种群结构的研究

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种群结构的研究

第23卷第2期2OO5年6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V l.23N .2=================================================================June 2OO5收稿日期:2OO4-1O-O9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O35481 O21582)作者简介:梁士楚(1965 ) 男 广西百色人 广西师范大学研究员 博士.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种群结构的研究梁士楚1 梁铭忠1 吴苑玲2 谢强1 昝启杰2 王勇军2(1.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541OO4;2.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广东深圳518O48)摘要:探讨了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种群的高度结构~胸径结构~冠幅结构和空间点格局 采用分异指数(TH 和TC )量化了种群个体间高度和胸围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 海桑种群个体高度集中分布在6~14m ;5O%~6O%个体的TH 值低于其平均值.海桑种群个体胸径集中分布在5~2O cm 或15~3O cm ;46%~62%个体的TC 值低于其平均值.海桑种群冠幅结构受密度~个体对空间竞争等的影响较大 冠幅直径与种群密度呈现较高程度的负相关.海桑种群属于增长型 其存活曲线呈凸型.通过自然扩散形成的海桑种群趋于集群分布.海桑人工种群已经出现某种程度的自然更新和扩散 这将有利于增加海桑人工种群的结构复杂性和稳定性.关键词:生态学;红树林;海桑;种群结构中图分类号:G 948.88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O1-66OO(2OO5)O2-OO94-O4海桑(5077e7atla caSe0la7lS (L .)Engl .)是红树林中的速生丰产乔木树种 是目前海岸防护林中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1].海桑主要分布在热带亚洲东南部海岸~太平洋所罗门群岛至大洋洲北部 我国的海南省也有自然分布.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的海桑是1994年从海南引种的 后来随着海桑的开花结实 不仅出现了自然更新现象[2] 而且通过自然扩散 已在保护区局部区域形成了自然林 成为保护区红树林群落的优势种群之一.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探讨海桑种群属性特征的配置方式 掌握种群结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研究样地与自然概况研究地点位于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22 32/N 114 O3/E ).该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22 C 极端高温38.7 C (7月) 极端低温O.2 C (1月) 年平均降水量1927mm 年均相对湿度79%.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 平均潮差1.9m .红树林面积约11O hm 2 组成种类主要有白骨壤(4ulce77la ?a7l -7a )~秋茄(Ka7cella ca7cel )~桐花树(4eglce7aS c077lc~lat~?)~海桑~无瓣海桑(5.apetala )等.样地设在以海桑为建群种的红树林内.2研究方法根据海桑种群结构的现状及其生境特点 共选择了6个样地 编号为G 1 G 2 G 3 G 4 G 5和G 6.其中 样地G 1为海桑-无瓣海桑-桐花树林 是1998年修筑海堤后逐渐形成的自然林 样地G 2为1996年实施的海桑-秋茄改造林 其他的为1998年种植的海桑人工林.样地取样面积为4OO m 2;采用每木调查法 测量每个样地内所有树种胸径2 2.O cm 的个体的相对坐标~高度~胸围~冠幅等数量特征.对各样地海桑种群每木调查数据进行分组统计 其中高度的组间距为2.O m 冠幅的组间距为1.Om 胸径的组间距为5.O cm .种群个体高度和胸围的差异程度采用分异指数TH 和TC 来计测[3];点格局采用Rip1ey S K -方程进行分析 4 .3结果3.1高度结构所有样地海桑种群的个体高度都在l5m 以下.各样地的优势高度及个体比例如下:样地@l 8~l2m 的个体占47.4%;样地@2l O~l 4m 的个体占82.8%;样地@36~l O m 的个体占82.O%;样地@48~l2m 的个体占82.5%;样地@58~l O m 的个体占89.7%;样地@66~8m 的个体占4l.9%.除样地@5外 样地@l @2 @3 @4和@6都有高2m 以下的个体 分别占ll.3% 6.8% 2.3% l.O%和l.4%.除样地@l 的海桑种群各个高度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个体分布外 其他样地都存在着不同高度级的个体缺失 如样地@5缺失6m 以下的个体.此外 不同样地海桑种群个体之间的高度差异程度有所不同 表l .其中 样地@5属于低分异;样地@2 @3 @4和@6属于中等分异;样地@l 属于明显分异.表1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种群空间指数1Tab .1Spatial indices f or S .caseolaris population at Futian Mangrove reserve of Shenzhen样地@l @2@3@4@5@6T 值TC O.426O.383O.523O.289O.2l 4O.37l THO.4O7O.2l 7O.326O.2O5O.O78O.254l.T 值O~O.2 低分异;T 值O.2~O.4 中等分异;T 值O.4~O.6 明显分异.3.2胸径结构6个样地中 个体胸径优势值及比例为:样地@l 胸径5~l5cm 的个体占59.8%;样地@2胸径l 5~3O cm 的个体占72.4%;样地@3胸径5~lO cm 的个体占49.4% 其次是胸径lO ~l5cm 的个体占32.6%;样地@4胸径l O~2O cm 的个体占74.8%;样地@5胸径l O~l5cm 的个体占43.6%;样地@6胸径5~l O cm 的个体占62.l %.样地@l @2 @3 @4 @5和@6胸径5cm 以下的个体分别占32.O% 6.9% 9.3% O.97% 2.6%和6.l%.样地@l 和@3海桑种群个体之间的胸围差异属于明显分异 其他样地的属于中等分异 表l .3.3冠幅结构样地@l 海桑种群树冠直径在2~4m 的个体数量较多 占45.4% 其次是l~2m 的个体 占l8.6%;样地@2树冠直径在5~8m 的个体数量较多 占69.O%;样地@3海桑种群树冠直径在3~5m 的个体数量较多 占45.9% 其次是l ~3m 的个体 占36.6%;样地@4树冠直径在3~5m 的个体数量较多 占64.l%;样地@5树冠直径在7~8m 的个体数量最多 占38.5% 但缺乏树冠直径4m 以下的个体;样地@6树冠直径在l ~3m 的个体数量较多 占66.8%.除样地@5外 样地@l @2 @3 @4和@6树冠直径l m 以下的个体分别占l5.5% 3.4% 4.7% l.O%和l 3.7%.3. 点格局图l 中 样地@l 海桑种群的 值都大于O 而且值曲线 实线 在所有尺度上都位于置信区间 虚线 之外 表明该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显著偏离随机分布 趋于集群分布.样地@2海桑种群的值都大于O值曲线除在少数尺度上位于置信区间之外 多数都位于置信区间内 表明该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主要呈现随机分布.4讨论4.l 种群结构不仅反映种群个体属性特征的数量分布状况 也反映了种群数量动态及其发展趋势 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种群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 3 5 6 .高度结构是描述植物种群垂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群个体的高度分布状况能直观地显示不同高度种群个体在群落垂直结构中的组配现状 7 .调查表明 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种群个体高度集中分布在6~l4m .然而 不同样地海59第2期梁士楚等: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种群结构的研究图1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种群空间点格局分析Fig .1Spatial point pattern analysis for S .CaseO a1zs populations at Futian \angroVe ReserVe of ShenZhen}} 1) 值曲线置值区间桑种群的高度结构表现出较大的差异9这是因为不同的海桑种群及其个体9因发生时间不同9加上所处的环境条件存在着差异9从而在发育过程中每个个体实现其增长机会表现不同9由此产生高度分异的现象.但是9海桑种群相邻个体间的高度分异比较有限95O ~6O 个体的TH 值低于其平均值 表2).表2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种群TH 和TC 分布Tab .2TH and TC distribution of S .caseolaris population at f utian mangrove reserve of shenzhen样地T 值O~O.2O.2~O.4O.4~O.6O.6~O.8O.8~1TH TC TH TC TH TC TH TC TH TC O 124.711.324.734.O 28. 37.118.616.5 3.1 1.O O 258.624.134.541.4O 17.2 3.413.8 3.4 3.4O 333.1 5.837.832.618.631.4 6.414.5 4.115.7O 463.128.232.O 54.4O 15.5 3. 1. 1.O O O 5 7.441.O 2.656.4O 2.6O O O O O 63 .713.O46.648.41O.528.22.7.O.42.54.2胸径结构也是了解植物种群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9许多学者都采用胸径结构代替年龄结构来分析乔木种群的结构及其动态特征{5].随着海桑种群个体胸径的增大9其个体群的密度呈现负增长;多数海桑种群个体胸径集中分布在5~2O c m 9少数海桑种群个体胸径是以15~3O c m 为主.海桑种群相邻个体间的胸径分异也是比较有限的946 ~62 个体的TC 值低于其平均值 表2).多数海桑种群的胸径结构并非典型的金字塔9但海桑种群年龄不足1O 年9远未达到其生理寿命9同时通过自然更新可以逐渐补充小龄级的个体群.各样地海桑种群的存活曲线均呈凸型9表明种群目前处于增长状态.4.3种群冠幅结构9特别是位于群落上层的种群所有个体树冠构成的植冠层9是种群地上部分生命活动最活跃~影响环境最强烈的部分.受密度~个体对空间竞争等影响9海桑种群冠幅结构的差异较大9海桑种群密度与其冠幅直径呈现较高程度的负相关 R =-O.811).4.4种群点格局也是种群结构的重要特征9它反映了种群在水平空间上的配置格局或分布状况9它是由种群特性~种间关系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所决定{394].样地O 1的海桑种群是通过自然扩散形成的9它与林中的无瓣海桑~秋茄和桐花树种群在水平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基本上呈现斑块状的镶嵌分布9即某一种群个体主要出现在其他种群个体斑块之间的间隙中9它们优先占据自己更为适宜生长的局部环境9而趋于集群分布.而样地O 2的海桑种群是在秋茄灌木林中进行间种而形成的9图1表明其个体在水平空间上呈随机分布.4.5由于样地O 19O 29O 39O 4和O 6海桑种群2m 以下的个体占1.4 ~11.3 9小胸径或冠幅的种群个体也占据一定数量9说明这些海桑种群已经进行某种程度的自然更新9这将有利于增加海桑人工种群的结构复杂性和稳定性.6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第23卷参考文献:郑德璋9廖宝文9郑松发9等 红树林主要树种造林与经营技术研究 M北京:科学出版社9 999 陈玉军9郑松发9廖宝文9等 红树植物海桑天然更新的初步研究 J林业科学研究9 00 9 6 : 06 Liang S C 9Dong M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the mangrove r zera ymnorrhzza at Yingluobay 9South -China Coast JActa Bot Sin 9 004946 9 : 0 5 0 4 4 P lissier R 9Goreaud F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study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in simple cases of heterogeneous vegeta-tion stands J J Veg Sci 9 00 9 :99 08 5 梁士楚 贵州喀斯特山地云贵鹅耳枥种群动态研究 J生态学报9 99 9 :5 60 6 梁士楚9刘镜法9梁铭忠 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植物群落研究 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9 0049 :70 76 7 谢强9梁士楚 桂林小果化香木本植物种群配置初探 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9 99 99 :79 84 STUDY ON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SONNERATIA cASEOLARIS AT FUTIAN MANGROVE RESERVE OF SHENZHENLIANG Sh -c h u 9LIANG M ng -Z h ong 9WU Yuan -l ng 9X I E O ang 9Z AN O -j e 9W ANG Yong -jun.College of Life Science 9Guang x i Normal University 9Guilin 54 0049China ;.Neilingding -Futi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Bureau of Guangdong 9Shen Z hen 5 80409ChinaA bstract :Height 9diameter and cro W n structure and spatial point patterns of Sonnera t za c a s eo l arz s popula-tion at Futian Mangrove Reserve of Shen Z hen W ere analy Z ed Based on t W o differentiation indices Tc and T H 9the g uantitative analyses of the differentiation bet W een individuals of the population in heights and in perimeters at breast height W ere also performed The results sho W ed that the heights of individuals of the population ranged mostly from 64m The T H values of 50 60 of the individuals W ere lo W er than their average values The DBHs of the individuals ranged mostly from 50m or from 5 0m The Tc values of 46 6of the individuals W ere lo W er than their average values The cro W n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W as influenced largely by density 9competition of individuals for space etc 9and cro W n diameter W as large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 ith population density S c a s eo l arz s population W as a gro W ing one 9and its survival curves had a conve x shape The population formed by natural regeneration had a clumped distribution pattern Natural regeneration and dispersal of artificial S c a s eo l arz s popula-tion had more or less occurred 9W hich may increase the structural comple x 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artificial populationKey words :ecology ;mangroves ;Sonnera t za c a s eo l arz s ;population structure责任编辑马殷华79第 期梁士楚等: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种群结构的研究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种群结构的研究作者:梁士楚, 梁铭忠, 吴苑玲, 谢强, 昝启杰, 王勇军, LIANG Shi-chu, LIANG Ming-zhong, WU Yuan-ling, XIE Qiang, ZAN Qi-Jie, WANG Yong-jun作者单位:梁士楚,梁铭忠,谢强,LIANG Shi-chu,LIANG Ming-zhong,XIE Qiang(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吴苑玲,昝启杰,王勇军,WU Yuan-ling,ZAN Qi-Jie,WANG Yong-jun(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深圳,518048)刊名: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5,23(2)被引用次数:7次1.郑德璋;廖宝文;郑松发红树林主要树种造林与经营技术研究 19992.陈玉军;郑松发;廖宝文红树植物海桑天然更新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林业科学研究 2003(03)3.Liang S C;Dong M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the mangrove Bruguiera gymnorrhiza at Yingluo bay,South-China Coast[期刊论文]-植物学报 2004(09)4.Pélissier R;Goreaud F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study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in simple cases of heterogeneous vegetation stands[外文期刊] 20015.梁士楚贵州喀斯特山地云贵鹅耳枥种群动态研究 1992(01)6.梁士楚;刘镜法;梁铭忠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植物群落研究[期刊论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7.谢强;梁士楚桂林小果化香木本植物种群配置初探 1991(02)1.师卫华.赵润江.于笑云深圳福田红树林面临的威胁及对策[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2008(20)2.黄昆.蔡立哲.徐华林.傅素晶.周细平.林和山.HUANG Kun.CAI Li-zhe.XU Hua-lin.FU Su-jing.ZHOU Xi-ping.LIN He-shan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腺带刺沙蚕分布的生态响应[期刊论文]-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8(5)3.昝启杰.王勇军.廖宝文.郑德璋.陈玉军深圳福田无瓣海桑+海桑-秋茄人工林结构的研究[期刊论文]-林业科学研究2001,14(6)4.梁素娟.史秀华.张信文.LIANG Sujuan.SHI Xiuhua.ZHANG Xinwen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土地类型的动态分析[期刊论文]-林业资源管理2009(4)5.王雨.雷安平.谭凤仪.卢昌义.WANG Yu.LEI An-ping.TAM Nora Fung-yee.LU Chang-yi深圳福田红树林区浮游藻类时空分布的研究[期刊论文]-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z1)6.傅素晶.蔡立哲.梁俊彦.周细平.林和山.黄昆.徐华林.FU Su-Jing.CAI Li-Zhe.LIANG Jun-Yan.ZHOU Xi-Ping.LIN He-Shan.HUANG Kun.XU Hua-Lin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溪沙蚕(Namalycastis abiuma)的生态分布及气候响应[期刊论文]-生态学报2009,29(9)7.杨新林.刘赞锋.YANG Xin-Lin.LIU Zan-Feng深圳湾红树林湿地面临的威胁与保护策略[期刊论文]-湿地科学与管理2010,06(2)8.曾雪琴.陈鹭真.谭凤仪.黄建辉.徐华林.林光辉.Xueqin Zeng.Luzhen Chen.Nora FungYee Tam.Jianhui Huang.Hualin Xu.Guanghui Lin深圳湾引种红树植物海桑的幼苗发生和扩散格局的生态响应[期刊论文]-生物多样性2008,16(3)9.谢海伟.文冰.郭勇.石亚中.伍亚华.XIE Hai-Wei.WEN Bing.GUO Yong.SHI Ya-Zhong.WU Ya-Hua深圳福田红树植物群落特征及金属元素分布状况[期刊论文]-广西植物2010,30(1)10.师卫华.赵润江红树林的功能及其资源保护[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2008(19)。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模型框架的构建及应用实例研究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模型框架的构建及应用实例研究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模型框架的构建及应用实例研究文章标题: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模型框架的构建及应用实例研究摘要: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南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唯一保存完好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其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提出了一个模型框架,并通过实例研究分析其应用效果,以期为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介绍1.1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背景和重要性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珠江三角洲最后一片保存完好的湿地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于维护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1.2 研究主题的意义和价值构建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模型框架,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变化规律,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利于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

二、模型框架的构建2.1 数据收集和整理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生态和气候数据,包括植被分布、水文特征、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数据,构建数据库,为后续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

2.2 湿地生态系统的要素分析基于收集的数据,我们可以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各要素进行分析,包括植被类型、鸟类和鱼类的种群分布、水质和土壤特征等,以全面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2.3 模型构建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借助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学建模等相关知识,构建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模型框架,考虑生物多样性、物种相互作用、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因素,建立生态系统的数学模型。

三、应用实例研究3.1 模型验证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观测,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检验模型对于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描述和预测能力,确保模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2 生态系统管理决策支持基于模型框架,我们可以对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模拟和预测,为相关管理部门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促进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不同潮带红树林空间结构比较研究

不同潮带红树林空间结构比较研究

行 分 析 比 较 , 果 表 明 : 树 林 几 种 优 势 树 种 在 不 同 潮带 其 空 间 分 布 格 局 多 呈 均 匀 分 布 和 中 弱度 混 交 , 潮 带 的 红 树 结 红 低 林 呈 随 机 分 布 的 概 率 较 高 , 高 潮 带 中红 树 林 均 匀 分 布 的 比例 相 对较 高 , 间 大 小 分 化 和 大小 组 合 的差 异 不 大 。重 构 而 空
Co p r tv t d n s a i ls r c ur f m a gr v n d f e e i lz ne m a a i e s u y o p ta t u t e o n o e i i f r nttda o
I J pn HANG n — i,LIJa —u A i ig ,Z Ho g we in jn ,LI S — ig U u qn
林 分 空 间 结 构 应 以恢 复 到 天 然 红 树林 结 构 为 目标 。 关键词 : 森林经理学 ; 红树 林 ; 间 结 构 ; 带 ; 交 度 ; 小 比数 ; 空 潮 混 大 角尺 度
中图 分 类 号 : ¥ 5 . 3 785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1 7 2 X( 0 0 0 — 0 8 0 6 3 9 3 2 1 ) 10 0 4
h g e ,a d i h i h td et t a f t e s e i s t k n n f r d s rb t n wa o a a ie y h g e ,a d t e ih r n n t e h g ie b l h t o h p ce a i g u i m it i u i s c mp r tv l ih r n h o o
a h p ta tu t r a a tr fdfee ttd lz n s i o io ma g o e p oe to ra o a j n iy st e s a ils r cu e p rmee so i rn ia o e n Ga qa n r v r tcin ae fLini g ct , f a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模型框架 - 副本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模型框架 - 副本

通过求解上述线性方程组, 便可以定量衡量能量在生态系统的各个功能组之 间的流动以及各个成分的生物学参数。建立 Ecopath 模型需要输入的基本参数有 Bi , ( P B)i , (Q B)i , EEi , DCij , Ei 和 BAi ,一般来说,前四个参数至少有三 个要被输入, 而 DCij 则是必须要输入的量, 其他的未知量可以由已输入的参数使 用模型自行计算得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使用 Ecopath 模型可以较好地构建福田红树林湿地的 生态场景模型, 从而实现实现对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等物种依存竞 争关系的动态描述。因此我们使用 Ecopath 模型对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进行 动态分析。
5.2.2 福田红树林湿地 Ecopath 模型功能组划分 根据对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分析,我们依据 EWE 系统的要求和 相应的生态学理论(不是传统生物分类学理论) ,在 Ecopath 模型中,按照以下 三项原则将保护区内的生物划分为若干功能组[4]: (1)将生态位重叠度高的种群进行合并,通常会考虑将具有相同或者类似 食物组成、摄食方式、个体大小、年龄组成等特征的生物种群划分在同一个功能 组,以此来简化整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2)每个 Ecopath 模型至少包括一个有机碎屑功能组; (3)要保证功能组的完整性,不能因为缺乏数据而忽略某些组合,尤其是
图 1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航拍图像(Google TM Earth) 福田红树林区内有高等植物约 172 种,其中红树植物 9 科 16 种,主要是秋 茄、木榄、桐花树、白骨壤、海漆和鱼藤等。 福田红树林湿地有鸟类约 194 种,其中包括黑脸琵鹭、海鸬鹚等 23 种珍稀 濒危鸟类。 每年有成千上万只迁徙候鸟在此歇脚或过冬, 是国际候鸟迁徙途中的 重要驿站。 福田红树林区内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主要集中在基围鱼塘, 浮游植物中硅 藻门和绿藻门的藻类占比例较高,浮游动物主要以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 足类为主。底栖动物主要生活在红树林下碎屑和滩涂中,主要为甲壳动物、软体 动物和弹涂鱼类。

红树林群落时空演替关键过程与制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红树林群落时空演替关键过程与制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红树林群落时空演替关键过程与制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特别适应于潮涨潮落的沿海地区生长。

红树林群落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精彩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红树林群落的时空演替关键过程和制约因素。

红树林群落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生态环境条件和生物因素。

在生态环境条件方面,红树林群落需要适宜的水文条件、地形条件和土壤条件等。

这些条件为红树林的树种选择和生长提供了基础。

而生物因素,包括红树林植物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也对红树林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红树林群落的时空演替是指红树林群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变化过程。

它包括两个关键过程:初始建群过程和群落的演替过程。

初始建群过程是指红树林植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最早的定居和扩散过程。

而群落的演替过程则是指红树林群落中各种植物种类的代际更替和物种组合的变化。

这些过程之间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红树林群落的发展。

红树林群落的时空演替过程受到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

生态因素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包括水分、光照、温度等。

这些因素会对红树林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群落的时空演替过程。

此外,人类的活动也对红树林群落的时空演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过度的开发和捕捞、水体污染、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都会对红树林群落造成破坏,进而影响其时空演替的过程与结果。

综上所述,红树林群落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受到生态环境条件和生物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时空演替的制约因素的影响。

深入了解红树林群落的时空演替关键过程和制约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一珍贵的生态系统。

通过对红树林的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我们可以为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首先对红树林群落的时空演替进行概述,介绍了该主题的研究背景和重要性。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评估技术规程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评估技术规程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评估技术规程红树林湿地是地球上最为特殊和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们以其独特的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而闻名,被公认为是自然界的“海洋之肺”。

红树林湿地不仅为许多物种提供栖息地,还为沿海区域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如沿岸防护、水质净化和固碳能力等。

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排放增加的背景下,评估红树林湿地的固碳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固碳能力评估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红树林湿地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并为保护和管理这些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一、红树林湿地的固碳能力红树林湿地是高效的碳汇,其固碳能力远超其他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这主要归因于红树林湿地所独有的沉积物条件和植被特征。

红树林湿地生长的植物具有高密度、高生物量的特点,其根系能够将大量有机碳储存在沉积物中。

红树林湿地的沉积物富含有机质,它们对有机碳的固定和稳定起到关键作用。

红树林湿地的生命周期较长,其植被和沉积物形成的碳储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长期保持。

二、红树林湿地固碳能力评估技术规程的重要性1. 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红树林湿地固碳能力的评估,我们能够更准确地估计这些生态系统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为碳排放削减目标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促进保护和管理:固碳能力评估技术规程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保护高固碳能力的红树林湿地,加强相关管理措施,确保其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供应。

3. 促进国际合作:红树林湿地是全球性的生态系统,其固碳能力评估需要跨国合作和数据共享。

制定统一的评估技术规程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的保护目标。

三、红树林湿地固碳能力评估技术规程的制定要点1. 数据收集与处理:通过采集红树林湿地的植被和沉积物样本,并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固碳能力评估结果。

2. 评估指标的选择:根据固碳能力评估的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指标来描述红树林湿地的碳储量和碳固定速率。

红树林景观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红树林景观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cussed the ideal distribution of mangrove within a bay or gulf by considering their function and role, especially their
function of wave reduction and coastal protection.Four indexes were defined for analyzing their spatial structure in land⁃
tion mangrove to the total area of mangrove ( RAHP,r RAHP ) . Then their calculation methods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spatial overlay of maps of mangrove distribution and coastline. These four indexes related not only to the area and patch⁃
number of mangrove, but also to their distribution state ( patch location, shape and size) as well as the length and spa⁃
tial position of coastline. With explicit physical meanings, they reflecte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mangroves in a gulf or
bay. These four indexes could not only be used for compar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mangrove landscape of different bays

基于Hegyi改进模型的青冈栎次生林竞争分析

基于Hegyi改进模型的青冈栎次生林竞争分析

基于Hegyi改进模型的青冈栎次生林竞争分析龙时胜;曾思齐;肖化顺;刘发林;胡满【摘要】基于湖南省平江县芦头林场的12块青冈栎次生林固定样地数据,采用固定半径法、树冠重叠法以及单木影响圈分析样地内青冈栎树种的竞争状况,同时依据对象木与竞争木的树高比值对Hegyi竞争指数进行改进.结果表明:青冈栎树种的竞争影响范围随着直径的增加而增大,说明林木直径越大,竞争越激烈;青冈栎自由树冠幅模型为:CW=0.1773+0.2799×D,直径与冠幅大小呈正相关;三类竞争指标的相关性大小比较为Hegyi改进模型> Bella竞争指数>Hegyi竞争指数,说明综合考虑树木胸径比值、树高比值以及树木距离的竞争指标能更加准确地反映青冈栎次生林的竞争状况.【期刊名称】《林业资源管理》【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7页(P50-56)【关键词】Hegyi竞争指数;自由树;树高比值;竞争木;青冈栎次生林【作者】龙时胜;曾思齐;肖化顺;刘发林;胡满【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林木竞争是由于资源的限制,森林内树木与周边林木对于空气、水分、营养空间的竞争[1],林木之间的竞争必然会影响林木的生长状况,因此林木竞争的研究对于提高林分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制定经营抚育措施都具有重要作用。

林木竞争大小的定量表达一般通过林木竞争指标来进行计算分析,目前国内外对竞争指标的研究主要从水平结构或者垂直结构[2-3]来进行,而对于综合水平与垂直结构的指标研究尚少。

1974年Hegyi[4]提出的简单竞争指数,从水平结构考虑了林木胸径比与距离比,至今广泛使用。

Bella [5]从林分垂直结构出发提出一种新的竞争指标,即以对象木和竞争木的树冠投影重叠面积与对象木树冠投影面积之比来评价竞争关系,本研究将利用这两类竞争指数进行林木竞争的分析。

红树林生态系统模型

红树林生态系统模型

红树林生态系统模型摘要针对这个题目,我们首先对福田红树林的各种鸟类、植物、昆虫和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树林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促进渔业生产、护岸减灾、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等。

而且还具有很大的旅游功用。

中国红树林植物种类少分布范围窄资源面积小质量差尤其人类活动加剧了其脆弱和濒危程度。

近年保护工作有一定进展资源有所恢复仍需正确处理沿海地区发展和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的关系。

在国土资源保护中给予红树林最高保护等级的地位。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福田红树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里面红树林种类众多,鸟类资源也十分丰富。

为了红树林能更健康,更好的为我们人类服务,我们通红过PSR模型为福田红树林建立了一套相对全面的健康评价指标。

我们从物理、社会经济方面对红树林进行了评价。

我们也查询相关的资料对福田红树林的碳循环进行了研究。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发现了福田红树林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还需要今后更专业的人士去解决。

一.问题重述与国内外其他大规模湿地生态系统相比,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因其面积小,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健康更加脆弱,迫切需要构建湿地动态监测、生态健康评估及预警系统来支撑其保护、管理工作。

因此本文将构建福田红树林湿地一体化生态系统模型框架,提供生态系统动态监测大数据管理支撑平台,为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及预警提供动态模拟分析支撑平台。

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如下问题:1、如果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采用你们设计的模型框架来构建湿地动态监测和健康评估预警系统,你们如何根据模型框架的数据构成要求设计保护区未来的生态环境监测方案?你们对自己模型框架的后续完善工作有何建议?2、请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数据,选取一个你们认为当下福田红树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态系统问题,基于你们构建的模型框架从健康预警的角度出发对其生态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并给出具体的保护、管理建议。

二.问题分析2.1.问题一的分析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对福田红树林哟一定的了解。

珠海人工红树林与天然红树林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珠海人工红树林与天然红树林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珠海人工红树林与天然红树林群落特征比较研究张晓君;管伟;廖宝文;朱宁华;李琳;何奕雄【期刊名称】《生态科学》【年(卷),期】2014(033)002【摘要】在珠海市鹤洲北、横琴岛设置不同的样地对2种人工红树林与2种天然红树林进行群落调查,分析比较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的物种数量、群落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空间结构等特征差异,以期为指导红树林的人工恢复营造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1)无瓣海桑人工林群落的结构组成简单、空间层次分布明显、林下植被主要为老鼠簕;2)秋茄人工林和天然老鼠簕群落物种组成相对丰富、植物密集、数量众多、竞争激烈;3)天然桐花林群落则与老鼠簕形成了共优群落;4)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的排序为:天然老鼠簕群落>天然桐花树群落群落>秋茄人工林>无瓣海桑人工林;5)在红树林的恢复重建中,可以考虑乡土种与外来种相结合、通过人工的方式增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使群落层次更加丰富.【总页数】6页(P321-326)【作者】张晓君;管伟;廖宝文;朱宁华;李琳;何奕雄【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510520;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41000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51052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510520;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410004;珠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所,珠海519000;珠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所,珠海51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4+2;Q14【相关文献】1.珠海市淇澳岛主要红树林群落特征研究 [J], 王震;陈卫军;管伟;廖宝文;何克宏;陈蔚;谢敏2.珠海横琴岛芒洲湿地红树林人工恢复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J], 罗章凤;方展强3.珠海鹤洲北其他种入侵人工恢复红树林群落的季节动态 [J], 苗春玲;廖宝文;朱宁华;管伟;李琳;何奕雄4.珠海鹤洲水道沿岸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J], 王卉;钟山;方展强5.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研究 [J], 彭辉武;郑松发;刘玉玲;胡明娇;朱宏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木荷次生林竞争生长规律研究

木荷次生林竞争生长规律研究

木荷次生林竞争生长规律研究刘发林;曾思齐;肖化顺;吕勇;刘玉;彭其龙【摘要】选择4种典型木荷次生林竞争格局,采用Hegyi竞争指数统计各竞争格局对象木竞争指数.结果表明:1)第1种竞争格局:8~15 a内木荷对象木竞争指数缓慢增大,15a以后的竞争指数增加幅度加大.2)第2种竞争格局:4~6 a内竞争指数明显下降,而6a后缓慢下降.3)第3种竞争格局:4~6 a内对象木竞争指数迅速下降,6~8 a内缓慢下降,第8年后对象木竞争指数呈现持续缓慢增大趋势.4)第4种竞争格局:5~8 a内对象木的竞争指数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而后缓慢下降,第9年开始,对象木竞争指数基本平稳在0.20~0.28,但有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29)001【总页数】4页(P144-147)【关键词】木荷次生林;竞争指数;竞争格局【作者】刘发林;曾思齐;肖化顺;吕勇;刘玉;彭其龙【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8.52林木竞争是指在林分内林木间为争取生长空间而产生的竞争[1]。

林木因受邻近木激烈竞争导致自然希疏死亡,部分林木保持缓慢生长,部分林木竞争力较强,获得更大生长空间,成为优势木。

竞争不仅引起植物种群密度自疏,而且导致个体对竞争的异速生长关系发生改变,是推动次生林演替的动力源泉[2-4]。

自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先后提出林木竞争指数[5-7],以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研究最多,预测效果最好[8-9]。

一般认为,林木个体距离愈近,对资源与空间的竞争愈激烈。

但是目前研究集中在两两林木间竞争关系[10-15],对某一空间结构单元上的若干林木间随胸径和林木年龄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未见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n r l o t ie st fF r s ce c n c n l g 1 Ce t a u h Un v r i o o e tS in e a d Te h o o y.Ch n s a 1 0 ,,Hu a .Ch n ; S y ag h 0 0 1 nn ia
方 而 的信 息 及 简 单 直观 , 易 洲算 , 于应 用 等 特 征 外 . 容 便 其摸 型 分 析 数 值 范 围 仡 经 营 目标 中更 易 于 表达 , 加 了相 增 邻 术 的空 间 结 构 单元 信 息 . 林 术 竞 争 系 的捕 述 有 r进 一 步扩 展 , 时 消 除 _与 胸 和 距 离 汁算 单位 的 依 赖 性 使 同 r
( 9 4 ,a r v dmo e sa pid t n lz h p ta sr cu eo n r v tn rZh n j n .Gu n 1 7 ) n i o e d lwa p l o a ay et es ail tu t r fMa g o esa di a gi g mp e a a ag
d n .a d a p i ml d l o h t n ss tu) o g n no t n mo e rt e s a d wa e t f .Th t d i g r s lsi d c t h tb sd s t eme iso b n e s u yn e u t i et a e i e h rt fa u — n a
d n mf r to a ti o ma in.d r c iwig.e s O c lu a e a o v n e tt p l .t e i r v d c m p t i n mo e a ie tv e n a y t ac lt ,al c n e i n o a p y h mp o e o e i o d lb d d t mo e a wmt g s i u h a p c s a :i u r a c p -s nlr a i O e p e s{ r t e b s e s g a 。i i r d a e n s c s e t s t n me i l s o e w a o e e sl t x r s o h u i s o l t n s c y n c e s d t e s a ilsr c u e u i i f r l n fn i h o i g t e sa d i a eo x a d n e c i to n r lt n r a e h p t t u t r n t I o ma i s o eg b r r e n n d n e p n i g d s rp in o ea i a n o n l _ o s i f te o e i o h p o r e c mp tt n,a d a h a il .ei ia e h e e d n y a d p ri e c e we n IBH n r e i n t t e s me t e l n t d t e d p n e c n e t n y b t e ) n m n a d te d sa c i it n e Un t .Th r f r ,t e i r v d mo e e n b t r d s rb h o e eo e h mp o e d l a e t e c ie t e e mp d i n r lt n e we n t e te s e t t ea i s b t e } r e . o o ] Ke r s He y mo e ;s a d s a il t u t r ;I r v d me h d;c mp t i ea a y i y wo d : g i d l t n p t r c u e mp o e t o as o e i v n l ss t
2 .Gu n d n )e n Unv r i ,Z a j n 2 ( 0,Gu n d n a g o g(ca ie st y h ni g 5 43 a 0 a g o g,Chn ) ia
Ab ta t 1 i i p ra tf r M a g o e s a d S s r c u e a ay i a d o t sr c : 1 s m o t n o n r v l n t u t r n l ss n p i l a a e n O s lc o e i o ma n g me t t ee t a c mp t i n m t mo e ih i c u e in o lI n f te ie t e it n e a l p t ld s r u in e c B s d o g imo e d lwh c n l d r f m a i s o r e sz , K c d s a c i s a i i ti t t. a e n He y o d a b o d[
例研 充 表 明 , 改进 的竞 争 模 型 除 保 留包 树 木 大 小 、 离 和( 94 的基 础 上 , 过分 析 其 优 劣 研 究 陔模 型 的 收 进 方 法 。 应 刚 丁 广 东 湛 汀 红 树 林 林 分 gi 17 ) 通 并 的 问结 构 分 折 和优 化 模 型 的建 立 。
The M a g o e s a i ls r c u e c m p ttv n l ss b s d o n r v p ta t u t r o e ii e a a y i a e n
He y m pr v d m o e g ii oe dl
I injn Ja —u ,11 i ig .I S l g ,Z I . j n 。 dU ucn 。 HA{ h n y n ,Z p i )C u a HANG n t Ho g we ,FEN( a gln ;Xin a
De. 2 0 c O1
基 于 H y 改 进 模 型 的 红 树 林 空 间 结 构 竞 争 分 析 e i g
李 建军 李 际平 刘 素 青 赵 舂燕 张 宏伟 冯湘 兰 , , , , ,
(. 1 中南 林 业 科技 大 学 . 南 长 沙 , 0 0 ; . 东 海 洋 大 学 .广 东 湛 江 54 0 ) 湖 1 04 2广 1 2 00 摘 要 : 选 择 包 树 小 大 小 、 离 和 李 问分 布 等 多 方 面 的 信息 的 竞 争 模 对 林 分 结 构 分 析 和 优 化 经 营 起 着 重要
和 相 关 性 , 更好 地 捕 述 林 木 间 的竞 争 天 系 。 能 关 键 词 : He y 模 型 : 分 空 问 结 构 ; 进 方法 ; 争 分 析 gi 林 改 竞
中 图分 类 号 : ¥ 5 . ; I 8 77 1 T l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 7 9 3 2 1 ) 2 0 2 0 6 3 2 X( 0 0 1 0 3 5
第3 O巷
第 1 期 2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o r alo ntalS ut u n fCe r o h Unie st v r iy ofFor sr & Te hnoo y e ty c lg
Vo . 0 13
o.1 2
21 0 0年 1 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