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复习学(教)案(第31讲)向量的综合应用
高中数学大单元微专题点拨32讲必修一
高中数学必修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个大单元,也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对高中数学必修一的微专题进行点拨,共32讲。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必修一微专题的内容和重点,为学习和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集合和函数1. 集合的概念和基本运算2. 集合的表示法与运算规律3. 集合运算 laws的应用4. 函数的概念和表示5. 函数的性质和应用6. 函数的运算及函数方程的解法二、数列7. 数列的概念和表示8. 等差数列及其性质9. 等比数列及其性质10. 数列的综合运用三、全等三角形1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3.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四、直线与圆14. 直线的方程及其应用15. 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6. 圆的方程及其应用五、平面向量17. 平面向量的概念和表示18.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应用19.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性质20.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应用六、三角函数21. 角度制与弧度制22. 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3.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4. 三角函数的综合运用七、概率25. 事件与概率26. 随机事件的计数原理27. 概率的计算及应用28. 概率的运算与应用八、导数29. 导数的概念和计算30. 导数的性质和应用31. 高阶导数及其应用32. 函数的微分和应用以上是对必修一微专题的点拨,希望能够对读者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提供帮助。
在学习必修一微专题时,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加练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努力提升数学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共享,能够为高中数学必修一微专题的学习和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中的一大重点科目,而高中数学必修一更是其基础和起点,是学生打下数学基础的关键一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列举了必修一微专题的32个教学要点,并重点强调了集合和函数、数列、全等三角形、直线与圆、平面向量、三角函数、概率以及导数等内容。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向量的应用教案
第二课时 向量的应用【复习目标】初步懂得运用向量方法进行简单的几何证明和计算. 【基础练习】1.△OAB 中,→--OA =a →,→--OB =b →,→--OP =p →,若p →=()||||abt a b →→→→+,t ∈R ,则点P 在( )A(A)∠AOB 平分线所在直线上 (B)线段AB 中垂线上 (C)AB 边所在直线上 (D)AB 边的中线上2.在△OAB 中,(2cos ,2sin )OA αα= , (5cos ,5sin )OB ββ=,若5OA OB ⋅=- ,则OAB S ∆=___ . 3. 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3,,6,0,5,,A B C 求ACB ∠的大小. 23π4.下列向量组中,能作为平面内所有向量基底的是 BA. 12(0,0),(1,2)e e ==-B. 12(1,2),(5,7)e e =-=C. 12(3,5),(6,10)e e ==D. 1213(2,3),(,)24e e =-=-5.若O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2OB OC OB OC OA -=+-,则ABC 的形状为____(答:直角三角形);6.若D 为ABC ∆的边BC 的中点,ABC ∆所在平面内有一点P ,满足0PA BP CP ++=设||||AP PD λ= ,则λ的值为___(答:2); 7.若点O 是ABC △的外心,且0OA OB CO ++= ,则ABC △的内角C 为____(答:120)8.若M (-3,-2),N (6,-1),且1MP MN 3--→--→=-,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答:7(6,)3--)9.已知(,0),(3,2A a B a +,直线12y a x =与线段AB 交于M ,且2A M M B = ,则a 等于___2___.10.若⊿ABC 的三边的中点分别为(2,1)、(-3,4)、(-1,-1),则⊿ABC 的重心的坐标为___24(,)33-__. 【典型例题】例1、按向量a 把(2,3)-平移到(1,2)-,则按向量a把点(7,2)-平移到点______(答:(-8,3));例2、设D 、E 、F 分别是△ABC 的三边BC 、CA 、AB 上的点,2,DC BD = 2,CE EA = 2,AF FB =则AD BE CF ++ 与BC( A )A.反向平行B.同向平行C.互相垂直D.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例3、已知→a ,→b 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向量c 满足0)()(=-⋅-→→→→c b c a ,则→c 的最大值是(C )(A )1 (B )2 (C )2 (D )22 例4、已知向量)sin 1,sin 1(x x a -=,)2cos ,2(x =.(1)若]2,0(π∈x ,试判断与能否平行?(2)若]3,0(π∈x ,求函数x f ⋅=)(的最小值. 解:(1)若a 与b 平行,则有2sin 12cos sin 1⋅-=⋅x x x ,因为]2,0(π∈x ,0sin ≠x ,所以得22cos -=x ,这与1|2cos |≤x 相矛盾,故a 与b 不能平行. (2)由于b a x f ⋅=)(xx x x x x x x x sin 1sin 2sin sin 21sin 2cos 2sin 2cos sin 22+=+=-=-+=,又因为]3,0(π∈x ,所以]23,0(s i n ∈x , 于是22s i n1s i n 22s i n 1s i n2=⋅≥+x x x x ,当x x s i n 1s i n2=,即22s i n =x 时取等号.故函数)(x f 的最小值等于22. 例5、在ABC △中,2AB AC AB AC ⋅=-=.(1)求22AB AC + 的值;(2)当ABC △的面积最大时,求A ∠的大小.解:(Ⅰ)由已知得:222,2 4.AB AC AB AB AC AC ⎧⋅=⎪⎨-⋅+=⎪⎩因此,228AB AC += . (Ⅱ)2cos AB AC A AB AC AB AC⋅==⋅⋅ ,1sin 2ABC S AB AC A =⋅ △12AB =⋅=≤=.(当且仅当2AB AC == 时,取等号), 当ABC △1cos 2AB AC A AB AC ⋅==⋅,所以3π=∠A . 例6、已知点P 是圆221x y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PQ x ⊥轴于点Q ,设OM OP OQ =+.(1)求点M 的轨迹方程;(2)求向量OP 和OM夹角的最大值,并求此时P 点的坐标解:(1)设(,)P x y ,(,)M X Y ,则(,)OP x y = ,(,0)OQ x =,(2,)OM OP OQ x y =+=222212,1,124X x x X X x y Y Y y y Y⎧==⎧⎪∴⇒+=∴+=⎨⎨=⎩⎪=⎩ . (2)设向量OP 与OM的夹角为α,则222cos ||||OP OMOP OM α⋅===⋅ 令231t x =+,则cos α= 当且仅当2t =时,即P点坐标为(33±±时,等号成立. OP ∴ 与OM夹角的最大值是.【复习巩固】1.给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④⑤①若0a ≠ ,0a b ⋅= ,则0b = ; ②若a b b c ⋅=⋅ ,则a c = ;③()()a b c a b c ⋅⋅=⋅⋅ ; ④()()0a b a c c a b ⎡⎤⋅⋅⋅-⋅⋅=⎣⎦;⑤0 平行于任意向量; ⑥a b a b ->- ;2.若向量(,1),(4,)a x b x ==,当x =_____时a 与b 共线且方向相同(答:2);3.已知(1,1),(4,)a b x ==,2u a b =+ ,2v a b =+ ,且//u v ,则x =______(答:4);4.设(,12),(4,5),(10,)PA k PB PC k ===,则k =_____时,A,B,C 共线(答:-2或11)5.已知(1,2),(3,)OA OB m =-= ,若OA OB ⊥ ,则m = (答:32);6.以原点O 和A(4,2)为两个顶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B ,90B ∠=︒,则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 (答:(1,3)或(3,-1));7.已知(,),n a b =向量n m ⊥ ,且n m = ,则m 的坐标是________ (答:(,)(,)b a b a --或)8.函数x y 2sin =的图象按向量→a 平移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是12cos +=x y ,则→a =________(答:(,1),4k k Z ππ-∈)9.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1,3(A ,)3,1(-B ,若点C 满足=−→−OC −→−−→−+OB OA 21λλ,其中R ∈21,λλ且121=+λλ,则点C 的轨迹是_______(答:直线AB )10.设函数()()f x a b c =⋅+,其中向量()sin ,cos a x x =-,()sin ,3cos b x x =-,()cos ,sin c x x =-,x R ∈(1)求函数()x f 的最大值和最小正周期;(2)将函数()x f y =的图像按向量d平移,使平移后得到的图像关于坐标原点成中心对称,求长度最小的d.解:(Ⅰ)由题意得,()()22sin 2sin cos 3cos 2cos 2sin 2f x a b c x x x x x x =⋅+=-+=+-3224x π⎛⎫=+ ⎪⎝⎭所以,()x f的最大值为2=最小正周期是22π=π. (Ⅱ)由3sin 204x π⎛⎫+= ⎪⎝⎭得324x k ππ+=,即328k x ππ=-,k Z ∈, 于是3,228k d ππ⎛⎫=-+- ⎪⎝⎭,d = k Z ∈因为k Z ∈,要使d 最小,则只有1k =,此时,28d π⎛⎫=-- ⎪⎝⎭即为所求.11.(理) 在直角坐标平面中,若点()()()()n n n P P P P 2,,2,3,2,2,2,133221⋅⋅⋅⋅⋅⋅,其中n 是正整数,对平面上任意一点0A ,记1A 为0A 关于点1P 的对称点,2A 为1A 关于点2P 的对称点,…… n A 为1-n A 关于点n P 的对称点,⑴求向量20A A 的坐标;⑵当点0A 在曲线C 上移动时,点2A 的轨迹是函数)(x f y =的图像,其中)(x f 是以3为周期的周期函数,且当(]3,0∈x 时x x f lg )(=,求以曲线C 为图像的函数在(]4,1上的解析式;⑶对任意偶数n ,用n 表示向量n A A 0的坐标;参考解答:⑴()022,4A A =,⑵()lg 14y x =--,(]1,4x ∈,⑶()()*0421,3n n A A n n N ⎛⎫⋅- ⎪=∈ ⎪⎝⎭。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教案(新人教B版):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
§5.4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题型一平面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例1(1)如图,在△ABC 中,cos ∠BAC =14,点D 在线段BC 上,且BD =3DC ,AD =152,则△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15解析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因为BD =3DC ,AD →=14AB →+34AC →,又AD =152,cos ∠BAC =14,所以AD →214AB +34AC =116c 2+916b 2+38bc cos ∠BAC =116c 2+916b 2+332bc ,又154=116c 2+916b 2+332bc =14c 234b +332bc ≥2×14c ×34b +332bc =1532bc ,当且仅当c =3b 时,等号成立.所以bc ≤8,又sin ∠BAC =154,所以S △ABC =12bc sin ∠BAC ≤12×8×154=15.(2)(2022·天津)在△ABC 中,CA →=a ,CB →=b ,D 是AC 的中点,CB →=2BE →,试用a ,b 表示DE →为________,若AB →⊥DE →,则∠ACB 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32b -12a π6解析DE →=CE →-CD →=32b -12a ,AB →=CB →-CA →=b -a ,由AB →⊥DE →得(3b -a )·(b -a )=0,即3b 2+a 2=4a ·b ,所以cos ∠ACB =a ·b |a ||b |=3b 2+a 24|a ||b |≥23|a ||b |4|a ||b |=32,当且仅当|a |=3|b |时取等号,而0<∠ACB <π,所以∠ACB,π6.思维升华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步骤平面几何问题――→设向量向量问题――→计算解决向量问题――→还原解决几何问题.跟踪训练1(1)在△ABCBC →=0,且AB →|AB →|·AC →|AC →|=12,则△ABC 为()A .等边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答案A解析AB →|AB →|,AC →|AC →|分别表示AB →,AC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AB →|AB →|+AC →|AC →|在∠A 的角平分线上,BC →=0,∴|AB →|=|AC →|,又AB →|AB →|·AC →|AC →|=12,∴cos 〈AB →,AC →〉=AB →|AB →|·AC →|AC →|=12,则AB →与AC →的夹角为60°,即∠BAC =60°,可得△ABC 是等边三角形.(2)在△ABC 中,AC =9,∠A =60°,D 点满足CD →=2DB →,AD =37,则BC 的长为()A .37B .36C .33D .6答案A解析因为CD →=2DB →,所以AD →=AB →+BD →=AB →+13BC→=AB →+13(AC →-AB →)=23AB →+13AC →,设AB =x ,则AD →2+13AC ,得37=49x 2+49×x ×9cos 60°+19×92,即2x 2+9x -126=0,因为x >0,故解得x =6,即AB =6,所以|BC →|=|AC →-AB →|=|AB →|2+|AC →|2-2|AB →|·|AC →|cos 60°=62+92-2×6×9×12=37.题型二和向量有关的最值(范围)问题命题点1与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有关的最值(范围)问题例2如图,在△ABC 中,点P 满足2BP →=PC →,过点P 的直线与AB ,AC 所在的直线分别交于点M ,N ,若AM →=xAB →,AN →=yAC →(x >0,y >0),则2x +y 的最小值为()A .3B .32C .1 D.13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AP →=AB →+BP →=AB →+BC →3=AB →+AC →-AB →3=2AB →3+AC →3,又AM →=xAB →,AN →=yAC →(x >0,y >0),∴AP →=2AM →3x +AN →3y,由M ,P ,N 三点共线,得23x +13y =1,∴2x +y =(2x +y =53+2x 3y +2y 3x ≥53+22x 3y ·2y3x=3,当且仅当x =y 时等号成立.故2x +y 的最小值为3.命题点2与数量积有关的最值(范围)问题例3已知在边长为2的正△ABC 中,M ,N 分别为边BC ,AC 上的动点,且CN =BM ,则AM →·MN→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43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B (-1,0),C (1,0),A (0,3),则BC →=(2,0),CA →=(-1,3),设BM →=tBC →(0≤t ≤1),则CN →=tCA →(0≤t ≤1),则M (2t -1,0),N (1-t ,3t ),∴AM →=(2t -1,-3),MN →=(2-3t ,3t ),∴AM →·MN →=(2t -1)×(2-3t )+(-3)×(3t )=-6t 2+4t -2=--43,当t =13时,AM →·MN →取得最大值-43.命题点3与模有关的最值(范围)问题例4已知a ,b 是单位向量,a ·b =0,且向量c 满足|c -a -b |=1,则|c |的取值范围是()A .[2-1,2+1]B .[2-1,2]C .[2,2+1]D .[2-2,2+2]答案A解析a ,b 是单位向量,a ·b =0,设a =(1,0),b =(0,1),c =(x ,y ),|c -a -b |=|(x -1,y -1)|=(x -1)2+(y -1)2=1,∴(x -1)2+(y -1)2=1,|c |表示以(1,1)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故12+12-1≤|c |≤12+12+1,∴2-1≤|c |≤2+1.思维升华向量求最值(范围)的常用方法(1)利用三角函数求最值(范围).(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范围).(3)建立坐标系,设变量构造函数求最值(范围).(4)数形结合,应用图形的几何性质求最值.跟踪训练2(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93,∠BAD =2π3,E 为线段BC 的中点.若F 为线段DE 上的一点,且AF →=λAB →+56AD →,则|AF →|的最小值为()A.11B .3 C.7D.5答案D解析设|AB →|=x ,|AD →|=y ,则S =x ·y ·sin 2π3=32xy =93,∴xy =18.∵AF →=λAB →+56AD →=λ(AE →+EB →)+56AD →=λAE →,∵E ,F ,D 三点共线,∴λ+56-λ2=1⇒λ=13,∴AF →=13AB →+56AD →,∴|AF →|2=19|AB →|2+59AB →·AD →+2536|AD →|2=19x 2+59xy +2536y 2≥-5+219·2536·x 2·y 2=5,当且仅当x =52y 时,等号成立.∴|AF →|的最小值为5.(2)(2023·苏州模拟)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AB =2,△ABC 所在平面内的点P 满足|AP →-AB →-AC →|=1,则|AP →|的最小值为()A.3-1B .22-1C .23-1D.7-1答案C解析因为|AB →+AC →|2=AB →2+AC →2+2AB →·AC→=|AB →|2+|AC →|2+2|AB →|·|AC →|cos π3=12,所以|AB →+AC →|=23,由平面向量模的三角不等式可得|AP →|=|(AP →-AB →-AC →)+(AB →+AC →)|≥||AP →-AB →-AC →|-|AB →+AC →||=23-1.当且仅当AP →-AB →-AC →与AB →+AC →方向相反时,等号成立.因此|AP →|的最小值为23-1.(3)(2022·北京)在△ABC 中,AC =3,BC =4,∠C =90°.P 为△ABC 所在平面内的动点,且PC =1,则PA →·PB →的取值范围是()A .[-5,3]B .[-3,5]C .[-6,4]D .[-4,6]答案D解析以C 为坐标原点,CA ,CB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略),则A (3,0),B (0,4).设P (x ,y ),则x 2+y 2=1,PA →=(3-x ,-y ),PB →=(-x ,4-y ),所以PA →·PB →=x 2-3x +y 2-4y+(y -2)2-254.又+(y -2)2表示圆x 2+y 2=1圆心(0,0)离为52,所以PA →·PB →-254,-254,即PA →·PB →∈[-4,6],故选D.课时精练1.四边形ABCD 中,AD →=BC →,(AB →+AD →)·(AB →-AD →)=0,则这个四边形是()A .菱形B .矩形C .正方形D .等腰梯形答案A解析由题意,AD →=BC →,即|AD |=|BC |且AD ∥BC ,故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又(AB →+AD →)·(AB →-AD →)=AC →·DB →=0,故AC ⊥BD 即四边形ABCD 为菱形.2.(多选)如图,点A ,B 在圆C 上,则AB →·AC →的值()A .与圆C 的半径有关B .与圆C 的半径无关C .与弦AB 的长度有关D .与点A ,B 的位置有关答案BC解析如图,连接AB ,过C 作CD ⊥AB 交AB 于D ,则D 是AB 的中点,故AB →·AC →=|AB →|·|AC →|·cos ∠CAD =|AB →|·|AC →|·12|AB →||AC →|=12|AB →|2,故AB →·AC →的值与圆C 的半径无关,只与弦AB 的长度有关.3.如图,在△ABC 中,BD →=23BC →,E 为线段AD 上的动点,且CE →=xCA →+yCB →,则1x +3y 的最小值为()A .8B .9C .12D .16答案D解析由已知得CB →=3CD →,∴CE →=xCA →+yCB →=xCA →+3yCD →,∵E 为线段AD 上的动点,∴A ,D ,E 三点共线,∴x +3y =1且x >0,y >0,∴1x +3y =1x +3y (x +3y )=10+3y x +3xy ≥10+23y x ·3xy=16,当且仅当x =y =14时,等号成立.故1x +3y的最小值为16.4.在△ABC 中,A =π3,G 为△ABC 的重心,若AG →·AB →=AG →·AC →=6,则△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A.3 B.433C .2D .23答案C解析由AG →·AB →=AG →·AC →,可得AG →·(AB →-AC →)=AG →·CB →=0,则有AG ⊥BC ,又在△ABC 中,A =π3,G 为△ABC 的重心,则△ABC 为等边三角形.则AG →·AB →=23×12(AB →+AC →)·AB→|2+|AB →|2cos =12|AB →|2=6,解得|AB →|=23,则△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12×|AB →|sin π3=12×2332=2.5.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1,AD =2,AB ⊥AD ,点P 为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内一点,则(PA →+PC →)·PB →的最小值是()A .-58B .-12C .-38D .-14答案A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P (x ,y ),则A (0,0),B (1,0),C (1,2),所以PB →=(1-x ,-y ),PA →+PC →=(-x ,-y )+(1-x ,2-y )=(1-2x ,2-2y ),故(PA →+PC →)·PB →=(1-2x )(1-x )+(2-2y )(-y )=+-58,所以当x =34,y =12时,(PA →+PC →)·PB →取得最小值-58.6.设向量a ,b ,c 满足|a |=1,|b |=2,a ·b =0,c ·(a +b -c )=0,则|c |的最大值等于()A .1B .2C .1+52D.5答案D解析向量a ,b ,c 满足|a |=1,|b |=2,a ·b =0,不妨设a =(1,0),b =(0,2),c =(x ,y ),∵c ·(a +b -c )=0,∴(x ,y )·(1-x ,2-y )=x (1-x )+y (2-y )=0,即x 2+y 2-x -2y =0,整理可得+(y -1)2=54,则|c |,半径为52的圆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则|c |+52= 5.7.(多选)(2022·珠海模拟)已知点O 在△ABC 所在的平面内,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 .若OA →+OB →+OC →=0,则点O 为△ABC 的重心B .若OA →OB →0,则点O 为△ABC 的垂心C .若(OA →+OB →)·AB →=(OB →+OC →)·BC →=0,则点O 为△ABC 的外心D .若OA →·OB →=OB →·OC →=OC →·OA →,则点O 为△ABC 的内心答案AC解析选项A ,设D 为BC 的中点,由于OA →=-(OB →+OC →)=-2OD →,所以O 为BC 边上中线的三等分点(靠近点D ),同理可证O 为AB ,AC 边上中线的三等分点,所以O 为△ABC 的重心,选项A 正确;选项B ,向量AC →|AC →|,AB →|AB →|分别表示在边AC 和AB 上的单位向量,设为AC ′—→和AB ′—→,则它们的差是向量B ′C ′———→,则当OA →0,即OA →⊥B ′C ′———→时,点O 在∠BAC 的角平分线上,同理由OB →0,知点O 在∠ABC 的角平分线上,故O 为△ABC 的内心,选项B 错误;选项C ,由(OA →+OB →)·AB →=0,得(OA →+OB →)·(OB →-OA →)=0,即OB →2=OA →2,故|OA →|=|OB →|,同理有|OB →|=|OC →|,于是O 为△ABC 的外心,选项C 正确;选项D ,由OA →·OB →=OB →·OC →,得OA →·OB →-OB →·OC →=0,所以OB →·(OA →-OC →)=0,即OB →·CA →=0,所以OB →⊥CA →,同理可证OA →⊥CB →,OC →⊥AB →,所以OB ⊥CA ,OA ⊥CB ,OC ⊥AB ,即点O 是△ABC 的垂心,选项D 错误.8.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每逢新春佳节,我国许多地区的人们都有贴窗花的习俗,以此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图①是一张由卷曲纹和回纹构成的正六边形剪纸窗花,已知图②中正六边形ABCDEF 的边长为2,圆O 的圆心为正六边形的中心,半径为1,若点P 在正六边形的边上运动,MN 为圆的直径,则PM →·PN →的取值范围是()A .[1,2]B .[2,3]C.32,4 D.32,3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取AF 的中点Q ,根据题意,△AOF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易得|OQ |=3,又PM →·PN →=(PO →+OM →)·(PO →+ON →)=|PO →|2+PO →·ON →+PO →·OM →+OM →·ON →=|PO →|2+PO →·(ON →+OM →)-1=|PO →|2-1,根据图形可知,当点P 位于正六边形各边的中点时,|PO |有最小值为3,此时|PO →|2-1=2,当点P 位于正六边形的顶点时,|PO |有最大值为2,此时|PO →|2-1=3,故PM →·PN →的取值范围是[2,3].9.(2022·晋中模拟)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DC =90°,AD =2,BC =1,P 是腰DC 上的动点,则|2PA →+3P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7解析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分别为x ,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C (0,a ),P (0,b ),B (1,a ),A (2,0),0≤b ≤a ,则2PA →+3PB →=2(2,-b )+3(1,a -b )=(7,3a -5b ),|2PA →+3PB →|=49+(3a -5b )2≥7,当且仅当b =3a 5时取得最小值7.10.已知P 是边长为4的正△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AP →=λAB →+(2-2λ)AC →(λ∈R ),则PA →·PC→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5解析取BC 的中点O ,∵△ABC 为等边三角形,∴AO ⊥BC ,则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B (-2,0),C (2,0),A (0,23),设P (x ,y ),∴AP →=(x ,y -23),AB →=(-2,-23),AC →=(2,-23),∴AP →=λAB →+(2-2λ)AC →=(4-6λ,23λ-43)x =4-6λ,y =23λ-23,∴P (4-6λ,23λ-23),∴PA →=(6λ-4,43-23λ),PC →=(6λ-2,23-23λ),∴PA →·PC →=(6λ-4)(6λ-2)+(43-23λ)(23-23λ)=48λ2-72λ+32,由二次函数性质知,当λ=34时,PA →·PC →取得最小值5.11.(2022·广州模拟)在△ABC 中,D 为AC 上一点且满足AD →=13DC →,若P 为BD 上一点,且满足AP →=λAB →+μAC →,λ,μ为正实数,则λμ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116解析∵λ,μ为正实数,AD →=13DC →,故AC →=4AD →,∴AP →=λAB →+4μAD →,又P ,B ,D 三点共线,∴λ+4μ=1,∴λμ=14·λ·4μ=116,当且仅当λ=12,μ=18时取等号,故λμ的最大值为116.12.(2022·浙江)设点P 在单位圆的内接正八边形A 1A 2…A 8的边A 1A 2上,则PA →21+P A →22+…+PA →28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答案[12+22,16]解析以圆心为原点,A 7A 3所在直线为x 轴,A 5A 1所在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A 1(0,1),AA 3(1,0),AA 5(0,-1),A-22A 7(-1,0),A -22,设P (x ,y ),于是PA →21+PA →22+…+PA →28=8(x 2+y 2)+8,因为cos 22.5°≤|OP |≤1,所以1+cos 45°2≤x 2+y 2≤1,故PA →21+PA →22+…+PA →28的取值范围是[12+22,16].。
教案)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教案)空间向量及其运算一、教学目标1. 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基本性质。
2. 学会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包括加法、减法、数乘和点乘。
3. 能够运用空间向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空间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定义、大小、方向、表示方法。
2.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1) 向量加法: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
(2) 向量减法:差向量、相反向量。
(3) 数乘向量:数乘的定义、运算规律。
(4) 向量点乘:点乘的定义、运算规律、几何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间向量的概念、线性运算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空间向量线性运算的推导及证明,空间向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形、动画,直观展示空间向量的概念和运算。
2. 利用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运用空间向量解决实际问题。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空间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第二课时: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加法、减法)。
3. 第三课时: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数乘向量、向量点乘)。
4. 第四课时:空间向量线性运算的应用。
5. 第五课时:总结与拓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评估学生对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4.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了解学生对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动画、图形等展示空间向量的概念和运算,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实际例子:收集与空间向量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空间向量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材料:提供相关的问题和案例,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 课堂测试卷:编写涵盖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知识的测试卷,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三册《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综合复习课件
1.平面向量数量积运算的常用公式
常
用
结
论
(1)(a+b)·(a-b)=a2-b2;
(2)(a±b)2=a2±2a·b+b2.
2.有关向量夹角的两个结论
(1)两个向量a与b的夹角为锐角,则有a·b>0,
反之不成立(因为夹角为0时不成立);
(2)两个向量a与b的夹角为钝角,则有a·b<0,
反之不成立(因为夹角为π时不成立).
3 ,
AD=5,∠A=30°,点E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且AE=BE,
﹣1
则 · =________.
➢ 求非零向量a,b的数量积的3种方法
方
法
总
结
方法
适用范围
定义法 已知或可求两个向量的模和夹角
直接利用定义法求数量积不可行时,可选取合适的
基底法
一组基底,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将待求数量积的
6.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
些实际问题.
考向预测
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命题
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
角度
3.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核心
素养
数学运算、直观想象
基础梳理
一、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数量积定义
|a||b|cos θ
•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与b,我们把数量__________
叫做a与b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a·
垂直或等式成立等,得到三角函数的关系式,然后求解;
(2)给出用三角函数表示的向量坐标,要求的是向量的模或者其
他向量的表达形式,解题思路是经过向量的运算,利用正弦、
余弦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有界性求值域等.
2.平面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高中数学向量的应用教案
高中数学向量的应用教案
目标:1. 理解向量的定义和加法运算
2. 学会平面上向量的坐标表示和计算
3. 掌握向量的数量积和叉积运算
4. 能够应用向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学生回顾向量的定义和加法运算。
2. 引导学生思考向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向量的坐标表示和计算:
1. 讲解向量在平面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
2. 演示向量的坐标计算方法。
3. 练习向量坐标计算的例题。
三、学习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 讲解向量的数量积定义和性质。
2. 演示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
3. 练习向量数量积的例题。
四、学习向量的叉积运算:
1. 讲解向量的叉积定义和性质。
2. 演示向量叉积的计算方法。
3. 练习向量叉积的例题。
五、实际问题应用:
1. 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解决方案。
六、总结复习:
1. 总结学习到的知识点和应用方法。
2. 学生进行自测和答疑。
七、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选择一道真实生活中的问题,用向量方法解决并写出解析。
评价方式:通过作业和课堂练习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对向量应用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指导。
高三数学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平面向量
第33讲 │ 知识要点
第33讲 │ 双基固化 双基固化
第33讲 │ 双基固化
第33讲 │ 双基固化
第33讲 │ 双基固化
第33讲 │ 双基固化
第33讲 │ 双基固化
第33讲 │ 双基固化
第33讲 │ 双基固化
第33讲 │ 双基固化
第33讲 │ 双基固化
第33讲 │ 双基固化
第33讲 │ 双基固化
第31讲 │ 双基固化
第31讲 │ 双基固化
第31讲 │ 双基固化
第31讲 │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
第31讲 │ 能力提升
第31讲 │ 能力提升
第31讲 │ 规律总结 规律总结
第32讲 │ 解斜三角形及应用举例
第32讲 解斜三角形及应用举例
第32讲 │ 编读互动 编读互动
第32讲 │ 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
第五单元 │ 考点解读
(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线段的定比分点 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
(7)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 斜三角形.
第五单元 │ 复习策略
复习策略
1.向量具有的几何形式和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使 它成为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点,成为多项内容的媒介.本 单元内容为新增知识点,在近几年的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例正逐 年加大,分值在16~17分,较多情况是2小1大(一选择 一填空,解答题中一部分)或1小2大(选择或填空,解答题 以向量为背景或叙述形式). 2.本单元主要命题方式及考点: (1)主要考查向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以及基本运算技 能.要求掌握和、差、数乘和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法则,理解 其直观的几何意义.
第28讲 │ 双基固化
第28讲 │ 双基固化
高一数学向量的综合应用人教实验版(A)知识精讲
高一数学向量的综合应用人教实验版(A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向量的综合应用二. 重点、难点: 1. ba b a ⋅⋅=θcos2. 222b b a a b a +⋅+=+3. b a ,同向时,b a b a ⋅=⋅4. b a ⋅反向时,b a b a ⋅-=⋅5. b a b a ⋅≤⋅6. 222222b a b a b a +=-++【典型例题】[例1] 四边形ABCD 满足0=⋅+⋅+⋅+⋅AB DA DA CD CD BC BC AB ,判断ABCD 的形状。
解:由已知:0)()(=+⋅+DA BC CD AB0)()(=+++⋅+BA CB DC BC CD AB 0)]([)(=+-⋅+CD AB CD AB0)(2=+-CD AB ∴0=+CD AB ∴DC AB =同理AD BC =∴ABCD[例2] 四边形ABCD 中,AB DA DA CD CD BC BC AB ⋅=⋅=⋅=⋅,判断四边形ABCD 的形状。
解:CD BC BC AB ⋅=⋅∴0)(=⋅-BC CD AB 若0=-CD AB ∴CD AB =与四边形ABCD 不符 ∴BC CD AB ⊥-)(∵DA CD AB DA ⋅=⋅同理:DA CD AB ⊥-)(∴DA BC // 同理CD AB //DA BC λ=∴0)(=-⋅∴DA BC AB 0)1(=⋅-DA AB λ 0=⋅∴DA AB DA AB ⊥∴∴ 矩形ABCD[例3] O 为ABC ∆内一点,求2++OC OB OA 22的最小值。
解:令22OC OB OA S ++=2a AB =,b AC =,t AO =++=22OB OA S 2OC 222)()(t b t a t -+-+=][32)3(3)(23222222b a b a b a t b a t b a t ⋅-+++-=+++-=∴3b a t +=时,])([31222min b a b a S -++= ∴ O 为ABC ∆重心[例4] b a ,为非0,t+最小,并证明此时)(b t a b +⊥=+=∴2bb a t ⋅-==+此时,0)(2=⋅-⋅=⋅+⋅=+⋅b a b a b t b a b t a b ∴)(b t a b +⊥[例3,3==,b a ,夹角为︒30,λ为何值时,)(b a λ+与)(b a +λ夹角为锐角解:b a λ+与b a +λ方向相同 ∴1=λ∵)(b a λ+与)(a b λ+夹角为锐角 ∴)()(b a b a +⋅+λλ>0,且1≠λ0)1()(222>⋅⋅+++b a b a λλ029)1(122>⋅++λλ ∴03832>++λλ∴),374()374,(+∞+-⋃---∞∈λ ∴),1()1,374()374,(+∞⋃+-⋃+--∞∈λ[例6] A (4,0),B (0,4),C (ααsin 3,cos 3)(1))0,(πα-∈=,求α;(2)若0=⋅BC AC ,求αααtan 12sin sin 22++的值。
人教版高中选修3-31.向量的向量积课程设计
人教版高中选修3-31. 向量的向量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1.了解向量的向量积的定义、运算规律、本质和几何意义。
2.能够运用向量的向量积解决几何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1.向量的向量积的定义和运算法则。
2.解析几何中向量的向量积的应用。
2.2 教学难点1.向量的向量积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应用。
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确定向量的方向。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教学内容3.1.1 向量的向量积的定义定义向量的向量积,并介绍向量积的法则与性质。
3.1.2 向量的向量积的几何意义解释向量的向量积的几何意义,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等。
3.1.3 向量的向量积的应用介绍向量的向量积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应用,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阐释。
3.2 教学方法3.2.1 演示法通过讲解和演示来展示向量的向量积的定义和几何意义,以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
3.2.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交流彼此的看法和理解,以便更加深入的了解向量的向量积的应用。
3.2.3 自主探究法提供一些实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让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向量的向量积的应用。
四、教学流程4.1 课前准备1.整理现有课件、文献,构思讲课内容与教学方法。
2.准备好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4.2 开始教学4.2.1 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向量的向量积,并简要介绍向量积的定义。
4.2.2 讲解讲解向量的向量积的几何意义和应用,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向量积的法则和性质。
4.2.3 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向量的向量积的基本运算法则和几何意义。
并通过作业巩固学生的掌握程度。
4.2.4 拓展讲解向量的向量积的扩展应用,如流量、电场等物理问题。
4.3 教学总结通过总结提高学生的思考性和综合性,让学生从整个课堂中获得启示和经验。
五、教学评估5.1 评估方式通过小测验、作业、课堂互动等方式进行评估。
近年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五章平面向量第31讲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学案理(2021年整理)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五章平面向量第31讲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学案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五章平面向量第31讲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学案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五章平面向量第31讲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学案理的全部内容。
第31讲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考试要求1。
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A级要求);2.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A级要求).诊断自测1.思考辨析(在括号内打“√”或“×”)(1)若错误!∥错误!,则A,B,C三点共线。
()(2)解析几何中的坐标、直线平行、垂直、长度等问题都可以用向量解决.( )(3)实现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之间的转化的主要手段是向量的坐标运算.()(4)在△ABC中,若错误!·错误!<0,则△ABC为钝角三角形.( )解析(4)中,AB,→与错误!的夹角为π-B,是钝角,只能说明B为锐角。
答案(1)√(2)√(3)√(4)×2.(教材改编)已知力F=(2,3)作用在一物体上,使物体从A(2,0)移动到B(-2,3),则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________。
解析由已知位移s=错误!=(-4,3),∴力F做的功为W=F·s=2×(-4)+3×3=1.答案13.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4),B(5,2),C(-1,-4),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________.解析∵错误!=(2,-2),错误!=(6,6),∴错误!·错误!=12-12=0,∴错误!⊥错误!,∴△ABC为直角三角形.答案直角三角形4.在四边形ABCD中,错误!=(1,2),错误!=(-4,2),则该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错误!·错误!=(1,2)·(-4,2)=0,则错误!⊥错误!,故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垂直,面积S=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2错误!=5.答案55.(2018·苏州调研)在梯形ABCD中,错误!=2错误!,|错误!|=6,P为梯形ABCD所在平面上一点,且满足错误!+错误!+4错误!=0,错误!·错误!=|错误!||错误!|,Q 为边AD 上的一个动点,则|错误!|的最小值为________。
高三数学教案: 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
课题: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学生情况分析天津市第五十一中学中学是市级重点中学,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意识较浓,且高一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材分析向量这一概念是由物理学和工程技术抽象出来的,反过来,向量的理论和方法,又成为解决物理学和工程技术的重要工具,向量之所以有用,关键是它具有一套良好的运算性质。
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的教学,对概念要理解深刻到位,运算要准确,尤其是向量互相垂直、平行的充要条件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包括坐标运算),应当达到运用自如、熟练掌握的程度;其次教学中应把向量与其他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将几何问题、函数问题、三角问题、以后学到的解析几何问题等转化为向量运算,特别是坐标形式的向量运算问题,充分揭示数学中化归思想的深刻含义,同时也显示出向量的巨大威力。
由于向量具有两个明显特点——“形”的特点和“数”的特点,这就使得向量成了数形结合的桥梁,向量的坐标实际是把点与数联系了起来,进而可把曲线与方程联系起来,这样就可用代数方程研究几何问题,同时也可以用几何的观点处理某些代数问题;加强向量在数学知识中的应用,注意突出向量的工具性;因此这部分知识还渗透了数形结合的解析几何思想。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向量的有关概念,掌握向量的各种运算及其应用(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观察、比较、猜想、分析、归纳、类比、想象、抽象、概括。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和化归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的能力。
(三)德育教育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懂得数学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数学特点。
3.培养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从而达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又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应用到实践中去。
教学重点:平面向量基础知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平面向量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
2012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新人教A)向量的应用
5.5 向量的应用巩固·夯实基础一、自主梳理理解向量的几何、代数、三角及物理方面的应用,能将当前的问题转化为可用向量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链接·提示许多代数、几何中的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向量来处理.它不仅能解决数学学科本身的问题,跨学科应用也是它的一个特点.二、点击双基1.已知双曲线x 2-22y =1的焦点F 1、F 2,点M 在双曲线上且1MF ·2MF =0,则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 )A.34B.35 C.332 D.3 解析:如图,不妨设M 在右支上,则MF 1⊥MF 2.设|MF 1|=r 1,|MF 2|=r 2,由定义r 1-r 2=2a=2. ①Rt △MF 1F 2中,r 12+r 22=(2c)2=12. ②①式平方代入②后得r 1r 2=4,∴S △MF1F2=21r 1r 2=2=21|F 1F 2|·h=21×23h.∴h=332. 答案:C(文)若O 是△ABC 内一点,OA +OB +OC =0,则O 是△ABC 的( )A.内心B.外心C.垂心D.重心解析: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BDC,则=+.又++=0,∴+=-.∴-=.∴O 为AD 的中点,且A 、O 、D 共线.又E 为OD 的中点,∴O 是中线AE 的三等分点,且OA=32AE. ∴O 是△ABC 的重心.答案:D2.已知点A(3,1)、B(0,0)、C(3,0),设∠BAC 的平分线AE 与BC 相交于E,若=λ,则λ等于 …( ) A.-23 B.23 C.-3 D.-31 解析:由=λ,得λBE BE 21=-23.故选择A. 答案:A3.已知向量a=(2cos α,2cos β),b=(3cos β,3sin β),若a 与b 的夹角为60°,则直线xcos α-ysin α+21=0与圆(x-cos β)2+(y+sin β)2=21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交且过圆心 C.相切 D.相离 解析:由题意得32)sin sin cos (cos 6⨯+βαβα=21, ∴cos αcos β+sin αsin β=21. 圆心为(cos β,-sin β).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则d=1|21sin sin cos cos |++βαβα=1>22, ∴直线和圆相离.故选D.答案:D(文)已知直线x+y=a 与圆x 2+y 2=4交于A 、B 两点,且|OA +OB |=|OA -OB |,其中O 为原点,则实数a 的值为( )A.2B.-2C.2或-2D.6或-6解析:由|+|=|-|,得·=0,∴OA ⊥OB.联立方程组⎩⎨⎧=+=+,4,22y x a y x 整理得2x 2-2ax+(a 2-4)=0, 设A(x 1,y 1)、B(x 2,y 2),∴x 1+x 2=a,x 1·x 2=242-a . ∴y 1·y 2=(a-x 1)·(a-x 2)=a 2-a(x 1+x 2)+x 1x 2=21a 2-2. ∵OA ⊥OB,∴x 1x 2+y 1y 2=0. ∴242-a +22a -2=0.∴a 2=4.∴a=±2. 又∵Δ=(-2a)2-8(a 2-4)>0, ∴a 2<8.∴a ∈(-22,22),而±2∈(-22,22).故选C.答案:C4.在四边形ABCD 中,AB ·BC =0,BC =AD ,则四边形ABCD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AB ·BC =0知AB ⊥BC .由BC =AD 知BC AD.∴四边形ABCD 是矩形. 答案:矩形5.若a=(1,-1),b=(-1,3),c=(3,5),使c=xa+yb 成立的实数x 、y 取值是_____________.解析:依题意(3,5)=x(1,-1)+y(-1,3),⎩⎨⎧=+-=-,53,3y x y x 解得⎩⎨⎧==.4,7y x 答案:7、4诱思·实例点拨【例1】 已知O(0,0)、A(1,2)、B(4,5)及OP =OA +t AB ,求:(1)t 为何值时,P 在x 轴上?P 在y 轴上?P 在第二象限?(2)四边形OABP 能否成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出相应的t 值;若不 埽胨得骼碛? 解:(1)OP =+t AB =(1+3t,2+3t).若P 在x 轴上,则2+3t=0,∴t=-32; 若P 在y 轴上,只需1+3t=0,∴t=-31; 若P 在第二象限,则⎩⎨⎧>+<+.032,031t t ∴-32<t<-31. (2)∵=(1,2),=(3-3t,3-3t).若OABP 为平行四边形,则=.⎩⎨⎧=-=-233,133t t 无解,∴四边形OABP 不能成为平行四边形. 链接·聚焦本题第(2)问还可以利用共线的充要条件:∵OP =OA +t ,∴OP -OA =t .∴=t AB .∴A 、B 、P 共线.∴四边形OABP 不能成为平行四边形.【例2】 已知向量u=(x,y)与向量v=(y,2y-x)的对应关系用v=f(u)表示.(1)证明对于任意向量a 、b 及常数m 、n,恒有f(ma+nb)=mf(a)+nf(b)成立;(2)设a=(1,1),b=(1,0),求向量f(a)及f(b)的坐标;(3)求使f(c)=(p 、q)(p 、q 为常数)的向量c 的坐标.解:(1)设a=(a 1,a 2),b=(b 1,b 2),则ma+nb=(ma 1+nb 1,ma 2+nb 2).∴f(ma+nb)=(ma 2+nb 2,2ma 2+2nb 2-ma 1-nb 1),mf(a)+nf(b)=m(a 2,2a 2-a 1)+n(b 2,2b 2-b 1)=(ma 2+nb 2,2ma 2+2nb 2-ma 1-nb 1).∴f(ma+nb)=mf(a)+nf(b)成立.(2)f(a)=(1,2×1-1)=(1,1),f(b)=(0,2×0-1)=(0,-1).(3)设c=(x,y),则f(c)=(y,2y-x)=(p,q).∴y=p,2y-x=q.∴x=2p-q ,即向量c=(2p-q,p).讲评:要利用题设条件,必须将向量用坐标表示,通过坐标进行计算,从而解决问题,这也是向量运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例3】 已知m 、n 、p 、q ∈R,求证:mp+nq ≤22n m +·22q p +.剖析:本题若采用平方法,则需对mp+nq 的符号进行讨论,然后再平方,若能把握其结构特点,联想到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性质,则问题容易解决.证明:设a=(m,n),b=(p,q),度 ∵|a ·b|≤|a||b|,∴|mp+nq|≤22n m +·22q p +. ∴mp+nq ≤22n m +·22q p +.。
课程设计向量
课程设计向量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向量的定义、性质、运算及其应用;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向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建模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向量的定义与性质、向量的运算(加法、减法、数乘、点乘、叉乘)、向量的应用(力学、电学、几何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课时:向量的定义与性质;2.第二课时:向量的运算(加法、减法);3.第三课时:向量的运算(数乘、点乘);4.第四课时:向量的运算(叉乘);5.第五课时:向量的应用(力学方面);6.第六课时:向量的应用(电学方面);7.第七课时:向量的应用(几何方面);8.第八课时:综合练习与拓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向量的定义、性质、运算等基本知识的讲解;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探讨向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向量的应用;实验法用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向量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选用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参考书选用《向量与几何》、《向量及其应用》等;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视频、动画等,用于辅助教学;实验设备包括计算机、投影仪等,用于展示向量的应用实例。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作业分为课后练习和项目作业,占总评的40%;考试分为单元测试和期中考试,占总评的60%。
评估标准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评估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六、教学安排教学安排应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第五章平面向量向量的综合应用高考要求(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2)掌握向量的加法和减法(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知识点归纳1运算的坐标表示和性质2(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21,e e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个平面内任一向量,有且仅有一对实数21,λλ,使2211e e aλλ+=(2)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a ∥b ⇔a=λb ⇔1221=-y x y x(3)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a ⊥b ⇔a ²b=O ⇔2121=+y y x x(4)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设点P 分有向线段12PP 所成的比为λ,即1PP=λ2PP ,则OP =λ+111OP +λ+112OP (线段的定比分点的向量公式) ⎪⎪⎩⎪⎪⎨⎧++=++=.1,12121λλλλy y y x x x (线段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当λ=1时,得中点公式:OP =21(1OP +2OP )或⎪⎪⎩⎪⎪⎨⎧+=+=.2,22121y y y x x x (5)平移公式:设点),(y x P 按向量),(k h a =平移后得到点),(y x P ''',则OP ' =OP +a 或⎩⎨⎧+='+='.,k y y h x x ,曲线)(x f y =按向量),(k h a =平移后所得的曲线的函数解析式为:)(h x f k y -=- (6)正、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R CcB b A a === 余弦定理:A bc c b a cos 2222-+=⇔bca cb A 2cos 222-+=B ac a c b cos 2222-+=⇔cab ac B 2cos 222-+=C ab b a c cos 2222-+=⇔abc b a C 2cos 222-+=3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它们的夹角为θ,则a ·b =︱a︱·︱b ︱cos θ其中︱b ︱cos θ=||a ba ⋅ 称为向量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4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与b,作OA =a , OB =b ,则∠AOB=θ(01800≤≤θ)叫做向量a 与b的夹角cos θ=cos ,a ba b a b ∙<>=∙ =222221212121y x y x y y x x +⋅++题型讲解例1 已知a 、b 是两个非零向量,当a +t b(t ∈R )的模取最小值时,(1)求t 的值;(2)求证:b ⊥(a +t b )分析:利用|a +t b |2=(a +t b )2进行转换,可讨论有关|a +t b|的最小值问题,若能计算得b ²(a +t b )=0,则证得了b ⊥(a +t b)(1)解:设a与b 的夹角为θ,则|a +t b |2=(a +t b )2=|a |2+t 2|b |2+2a²(t b )=|a 2+t 2|b 2+2t |a |b |cos θ=|b |2(t +|||| a b cos θ)2+|a |2sin 2θ, 所以当t =-||||a b cos θ=-2||||cos ||θ a b b =-2⋅ a b|b |时,|a +t b |有最小值(2)证明:因为b ²(a +t b )=b ²(a -2⋅ a b |b |²b )=a ²b -a ²b=0,所以b ⊥(a⊥t b )点评:用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等几何问题,向量的坐标运算为处理这类问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对|a +t b |的变形,有两种基本的思考方法:一是通过|a +t b |2=(a +t b )2进行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二是设a 、b的坐标,通过向量的坐标运算进行有目的的变形读者可尝试用后一方法解答本题例2 已知OA =a,OB =b ,a ²b =|a -b |=2,当△AOB 面积取最大值时,求a 与b的夹角解:因为|a -b |2=4,所以a 2-2a ²b +b 2=4所以|a |2+|b |2=4+2a ²b=8,S △AOB =21²sin θ=21|a ||b|θ2cos 1-=2121≤213,(当且仅当|a |=|b |=2时取等号)所以当|a |=|b|=2时,△AOB 的面积取最大值,这时,cos θ=⋅ a b |a ||b |=222⨯=21,所以θ=60°例3 如图,四边形MNPQ 是⊙C 的内接梯形,C 是圆心,C 在MN 上,向量CM 与PN 的夹角为120°,QC ²QM =2(1)求⊙C 的方程;(2)求以M 、N 为焦点且过点P 、Q 的椭圆的方程 分析:需先建立直角坐标系,为了使所求方程简单,需以C 为原点,MN 所在直线为x 轴,求⊙C 的方程时,只要求半径即可,求椭圆的方程时,只需求a 、b 即可解:(1)以MN 所在直线为x 轴,C 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xOy∵CM 与PN的夹角为120°,故∠QCM =60°于是△QCM 为正三角形,∠CQM =60°又QC ²QM =2,即|QC ||QM|cos ∠CQM =2,于是r =|QC|=2故⊙C 的方程为x 2+y 2=4(2)依题意2c =4,2a =|QN |+|QM |,而|QN |=2224-=23,|QM |=2, 于是a =3+1,b 2=a 2-c 2=23∴所求椭圆的方程为3242+x +322y =1评述:平面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复习时应引起重视例 4已知平面向量11),(2a b =-=若存在不同时为零的实数k 和t,使 2(3),,.x a t b y ka tb x y =+-=-+⊥ 且(1)试求函数关系式k =f (t )(2)求使f (t )>0的t 的取值范围解:(1)2,0.[(3)]()0.x y x y a t b ka tb ⊥∴⋅=+-⋅-+=即222210,4,1,4(3)0,(3).4a b a b k t t k t t ⋅===∴-+-==- 即(2)由f (t )>0,得21(3)0,(0.4t t t t t ->>即t t <>则或例 5 已知A (-1,0),B (1,0)两点,C 点在直线032=-x 上,且,AC AB CA CB ⋅⋅ ,BA BC ⋅成等差数列,记θ为CA CB 与的夹角, 求tan θ解:设235(,),5124c y AC AB CA CB y BA BC ⋅=∴⋅=+⋅=-则又∵三者,AC AB CA CB ⋅⋅ ,BA BC ⋅成等差数列)3,23(23,43,422522±∴±=∴=∴=+∴c y y y当351(,(,(,222c CA CB =-=- 时︒<<︒∴=900,72cos θθ,23tan =∴θ 同理23tan ,)23,23(=-θ时c例6 已知△OFQ 的面积为26,且OF FQ m ⋅=,(Ⅰ)若646<<m 时,求向量OF 与FQ的夹角θ的取值范围;(Ⅱ)设||OF c = ,m =(146-)c 2时,若以O 为中心,F 为焦点的双曲线经过点Q ,当|OQ|取得最小值时,求此双曲线的方程解:(Ⅰ)由已知,得1||||s i n (262||||c o s O F F Q O F F Q m πθθ⎧⋅-=⎪⎨⎪⋅=⎩所以 tan θ=m64, ∵646<<m∴1< tan θ<4,则4arctan 4<<θπ(Ⅱ)以为原点,OF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12222=-by a x ,(a >0,b>0), Q 点的坐标为(x 1,y 1), 则11(,)FQ x c y =-, ∵△OFQ的面积11||2OF y ⋅=∴y 1=c64,又由2111(,0)(,)()1)OF FQ c x c y x c c c ⋅=-=-= ,所以 c x 461=, |OQ|=128396222121≥+=+c c y x , 当且仅当c=4时,|OQ|最小,此时Q 的坐标为()6,6由此可得⎪⎩⎪⎨⎧=+=-16,1662222b a b a 解之得224,12a b ⎧=⎪⎨=⎪⎩ 故所求的方程为112422=-y x例7 将函数y=-x 2进行平移,使得到的图形与函数y=x 2-x -2的图象的两个交点关于原点对称(如图)求平移向量a 及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 解法一:设平移公式为⎩⎨⎧-'=-'=ky y hx x 代入2x y -=,得到 k h hx x y h x k y +-+-=-'-=-'2222.)(即,把它与22--=x x y 联立,得⎪⎩⎪⎨⎧--=+-+-=22222x x y k h hx x y 设图形的交点为(x 1,y 1),(x 2,y 2), 由已知它们关于原点对称,即有⎩⎨⎧-=-=2121y y x x由方程组消去y 得:02)21(222=++-+-k hx h x由.2102212121-==++=+h x x h x x 得且 又将(11,y x ),),(22y x 分别代入①②两式并相加,得:.22221222121-+--++-=+k h x hx x x y y241)())((0211212-+-+-+-=∴k x x x x x x 解得49,21(.49-==a k 平移公式为:⎪⎪⎩⎪⎪⎨⎧-'=+'=4921y y x x 代入2x y -=得:22+--=x x y解法二:由题意和平移后的图形与22--=x x y 交点关于原点对称,可知该图形上所有点都可以找到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另一图形上,因此只要找到特征点即可22--=x x y 的顶点为)49,21(-,它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49,21-),即是新图形的顶点由于新图形由2x y -=平移得到,所以平移向量为49049,21021=-=-=--=k h 以下同解法一学生练习1|||a b a b ==±是的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2若向量()1,1a = ,()1,1b =- ,()1,2c =-,则c =A 1322a b -+B 1322b -C 3122b -D 3122a b -+3若||1,||2,a b c a b ===+,且c a ⊥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A 30°B 60°C 120°D 150°4将抛物线742++=x x y 的图象按向量a平移,使其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则a=( ) A (2,3) B (-2,-3)C (-2,3)D (2,-3)5在△ABC中,已知||4,||1,ABC AB AC S AB AC ∆==⋅则的值为A -2B 2C ±4D ±26已知,A (2,3),B (-4,5),则与AB共线的单位向量是A(1010e =-B((10101010e =--或 C (6,2)e =-D (6,2)(6,2)e =-或7设点P 分有向线段12PP 所成的比为43,则点P 1分2P P 所成的比为A 73-B 47-C 37D 74-8已知(1,2),(3,2),3a b ka b a b ==-+-与垂直时k 值为A 17B 18C 19D 209已知函数2)32cos(++-=πx y 按向量a平移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x f y =,当)(x f y =为奇函数时,向量a可以是A )2,6(--πB )2,12(--π C )2,6(π D )2,12π- 10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0,),||||AB ACOP OA AB AC λλ=++∈+∞则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11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BC 上的高AD 为折痕,把△ABD 和△ACD 折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后,某学生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0BD AC ⋅≠; ②60=∠BAC ;③三棱锥D —ABC 是正三棱锥;④平面ADC 的法向量和平面ABC 的法向量互相垂直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个数有①对于实数m 和向量,,()a b m a b ma mb -=-恒有②对于实数m, n 和向量,()a m n a ma na -=-恒有③若(),ma mb m R a b =∈=则有 ④若(,,0),ma na m n R a m n =∈≠=则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3 在△ABC 中,O 为中线AM 上的一个动点,若AM=2,则()OAO B O C + 的最小值是14已知向量a ,b 满足|a | = 2,|b | = 3,两向量的夹角为60°,则||a ba b+=-15将圆222=+y x 按向量v =(2,1)平移后,与直线0=++λy x 相切,则λ的值为16把一个函数图像按向量(,2)3a π=-平移后,得到的图象的表达式为2)6sin(-+=πx y ,则原函数的解析式为17在△ABC 中,(0)BD DC λλ=>,求证:1AB AC AD λλ+=+ 18 设向量(3,1),(1,2)OA OB ==-,向量OC 垂直于向量OB ,向量BC 平行于OA ,试求,OD OA OC OD +=时的坐标17证明(一):由11,,BD DC DC BD BC BD DC BC BD λλλλ+===+∴= 得,高中数学复习教(学)案 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新敞 源头学子小屋 http://www xjktyg com/wxc/ wxckt@126com 第11页 共11页 于是1BD BC λλ=+ ,11DC BC λ=+ , 又,BD AD AB DC AC AD BD DC λ=-=-= 及,()AD AB AC AD λ∴-=- 即(1),1AB AC AD AB AC AD λλλλ++=+∴=+ 证明(二):∵(0)BD DC λλ=> , ∴()AD AB AC AD λ-=- ∵0λ>, ∴(1),1AB AC AD AB AC AD λλλλ++=+∴=+ 18解:设(,),,0,20OC x y OC OB OC OB y x =⊥∴⋅=-= ① 又//,(1,2)3(2)(1)0BC OA BC x y y x =+---+=即 73=-x y ② 联立①、②得⎩⎨⎧==7,14y x (14,7),(11,O C O D O C O A ∴==-= 于是 课前后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