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分离定律学案(学生版)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教案标题: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
2. 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3. 能够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遗传现象。
教学重点:1.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2. 基因的分离定律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的关系。
3. 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遗传现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PPT、教学实验器材、豌豆实验结果数据等。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实验记录本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激发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并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引出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
Step 2:讲解基因的分离定律(15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包括:-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在杂交后代中,两个基因割裂分离并独立遗传给子代。
-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为后续的遗传研究奠定了基础。
Step 3:分组讨论与实验(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遗传特征进行观察和实验。
教师提供豌豆实验器材和实验记录本,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在遗传现象中的应用。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于不同遗传特征的解释。
Step 4:总结与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并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进行对比和归纳。
- 学生通过总结和归纳,加深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Step 5:拓展与应用(10分钟)教师提供其他遗传现象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遗传现象,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探究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并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思考和疑惑。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实验、讨论和拓展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遗传现象。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4.docx
阅读课本6-9页,完成下列内容:一、进化理论的创立和完善1.拉马克的进化理论(1)主要观点:(2)意义:2.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讨论题3:达尔文建立自然选择学说依赖于哪些事实?3.木村资生的进化理论讨论题4:屮性学说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相互补充的,只是在研究层次上存在差异,你能说出是什么吗?二、科学思维1.观察(1)概念:科学观察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紧密结合的考察研究方法°(2)特点:通常需要借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须。
2.推理(1)概念: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 ___________ ,就是在进行推理,或者说是做出推论。
(2)特点:推论完全正确,只是对现象的多种可能解释屮的一种。
3.分类:把某些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逻辑方法称为分类。
4.建立模型讨论题5:常见的模型有哪些种类?5.交流【知识拓展】1.杂交一般指两个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
所谓自交,是指雌雄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体的雌雄交配或同一纯系内各个体之间的交配。
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做异花传粉。
2・正交与反交:若甲(0)X乙(早)为正交,则甲(2)X乙($)为反交。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27-30页,完成下列内容:一、几个重要的遗传学概念以及杂交实验过程中各种符号的含义1.父本早:母本P:亲本F,:子一代F2:子二代X:杂交0:自交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R川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N屮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
3.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基因的分离定律导学案1
基因的分离定律导学案乐山外国语学校郭跬一、学习目标:1.能叙述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过程2. 能举例说明与性状、基因等有关的概念3. 能解释生物的性状分离的现象4. 能绘出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图解二、学习建议1.以问题为线索,通过质疑和推理学习本节内容。
2.遵循“学习——实践——创新”,理解孟德尔的成功离不开坚实的知识基础、持之以恒的的实验探究以及创新的试验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注意领会孟德尔遗传实验中体现的“观察实验——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归纳综合、总结规律”的科学研究一般过程。
4.将模拟实验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有机结合,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5.学会遗传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三、本节知识结构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学习孟德尔的科学精神,研究方法和特点。
2.能绘图说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及结果,解释分离现象。
3.能规范地绘遗传图解。
二、学习过程:(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问题思考:(1)为什么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结果会可靠?(2)杂交实验的含义是什么?(3)如何通过纯种间的杂交获得杂种后代?2.杂交试验的相关概念两性花: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样的花称为两性花。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这样的花称为单性花。
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
闭花传粉:花在未开放前,因雄蕊和雌蕊都紧紧地被花瓣包裹着,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称之为闭花传粉。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异花传粉。
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
相对性状(举例说明):自交:杂交:正交与反交:这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如以高茎豌豆作母本,矮茎豌豆作父本为“正交”,则以高茎豌豆作父本、矮茎豌豆作母本为“反交”。
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中有花粉。
花药成熟后,花粉散发出来。
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基因的分离定律导学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导学案导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应用孟德尔对相对性状及其解释和验证。
(2)理解并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
(3)知道基因型、表现型及与环境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3)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3.情感目标(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试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导学重难点1.导学重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2.导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导学过程一、导入:人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说明亲代与子代之间存在着相似的现象,这就是遗传。
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但是是对遗传的规律却知之甚少。
140多年前,孟德尔用豌豆做材料进行了8年的杂交实验,揭示出了生物的遗传规律。
二、导疑:介绍孟德尔简历,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中相关的文字及插图,同时列出三个思考题:(1)为什么用豌豆作试验材料,结果会可靠,而且易于分析?(2)豌豆人工杂交试验是如何做的?(3)遗传物质肉眼看不到,孟德尔是如何将所要研究的遗传物质变化规律变为可推测的?1、由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花的颜色不同表现类型——紫花白花举例提问:豌豆种子的圆滑和皱缩以及兔子的短毛和白毛是不是相对性状?为什么?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交待在遗传图解中常用符号:P——亲本♀——母本♂——父本×——杂交× ——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杂种子一代——杂种子二代(2)试验过程P 紫花豌豆×白花豌豆↓F1 紫花豌豆↓F2 紫花豌豆白花豌豆3∶ 1出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图,对着图讲述试验过程,注意如下几个概念: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杂交实验中,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那个亲本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紫花豌豆;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白花豌豆。
(完整版)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
学案1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学习目标】(仔细阅读学习目标,体会本节重点)1、掌握杂交、相对性状、性状分离、基因分离等几个重要遗传学概念2、了解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3、掌握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4、熟记各种形式杂交所得后代的性状分离比,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推理亲本与后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及其比例。
4、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Ⅰ·课前预习案(要求:通读教材找到、写出、识记下列概念)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异花传粉:把不同花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雌蕊的花柱上,进行受精的一系列过程。
父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和。
相对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性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隐性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状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交、反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纯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课内探究案(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及方法1、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______传粉和______受粉。
生物必修二《3.1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苏教版必修二)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1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1)考纲要求考点梳理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豌豆是 传粉植物,而且是 受粉,所以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若人工授粉去雄,时间应为开花 (前/后)。
②豌豆具有许多 的相对性状。
(2)常用符号及含义P: ;1F : ;2F : ;⨯: ;⊗: ;♀: ; ♂ : 。
(3)过程图解(4)归纳总结①1F 全部为 。
②2F 发生了 。
2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由此可见2F ,性状表现型及比例为 2F ,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 ∶Dd ∶dd= 。
3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1)验证的方法: 实验,选用1F 和 作为亲本,目的是为了验证1F 的 。
(2)测交的结果:子代出现 种表现型,比例为 。
基础过关1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 A 自交、杂交和测交 B 测交、自交和杂交 C 杂交、自交和测交 D 杂交、测交和自交2 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 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2F 的表现型比例为3∶1C 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3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得11F F ,自交所得2F 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 ) A 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有显性作用 B 1F 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 控制高、矮茎的基因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4 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5 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B 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C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D 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6 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断,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①四分体②姐妹染色单体③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④非同源染色体A ②④B ③C ①②D ①7 家兔的褐毛对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第16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讲义)(学生版)
第16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1.学生能够通过遗传与进化观理解分离定律的内容。
2.通过对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实验,建立类推理与演绎的思维。
3.通过对孟德尔实验的分析,根据初中所学遗传的相关知识,构建生物模型。
4.养成严谨的求知态度和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
考点一基因的分离定律1.分离定律的发现A.方法:_测交_实验,即让F1与_隐性纯合子_杂交。
B.原理: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隐性纯合子的配子,所以不会掩盖F1配子中基因的表达。
C.目的: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
D.结论:测交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取决于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易错点】“演绎推理”≠测交实验:“演绎推理”只是理论推导,“测交实验”则是在大田中进行杂交实验验证。
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例1.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使用了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下列有关假说演绎的方法错误的解析是()A. 演绎推理的作用是为了把微观假说内容提升到宏观方面证明B. 演绎推理是指根据假说内容推出测交的理论结果C.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属于假说D. 演绎过程是从个别现象推理到一般规律例2.分离定律的发现的思考(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都进行了哪些交配类型?(2)上述过程中包含哪些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方法?(3)请据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总结自交法有什么作用?(4)F1在形成配子时形成两种比例相等的雌(或雄)配子,F1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总数之比也是1∶1吗?(5)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6)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是否能否定融合遗传?2.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思路:通过观察某些现象,可以说明杂合体(如Dd)能够产生两种配子。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苏教版必修二 基因的分离定律 学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活动目标】: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活动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实质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活动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活动方案】:活动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常用符号及含义:P表示亲本(父本♂与母本♀)表示杂交,表示自交 , 杂种子一代用表示 , 杂种子二代用表示,以此类推。
2、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2)3、杂交实验过程图解:活动二: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1、假设:(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决定显性性状的为,用字母表示;决定隐性状的为用字母表示(2)体细胞的遗传因子是存在的。
(3)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彼此分离。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2、用字母表示遗传图解:活动四: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存在,不相;在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独立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课堂反馈】: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棉花纤维的粗与长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狗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D.玉米的圆粒和黄粒2、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A.0粒 B.30粒 C.60粒D.90粒3、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不正确叙述是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在相同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4、关于隐性性状的正确表述是A.F1未出现的那个性状 B.F1中出现的那个亲本性状C.后代中不常出现的那个性状 D.后代中不常出现的那个亲本性状5、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6、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母本是。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第一二课时)(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三章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第一二课时)导学案: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⑴豌豆是 植物,而且是 ,所以它能避免外来花粉粒的干扰。
⑵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 的、易 的性状。
2、杂交步骤过程:P (亲本):纯种高茎×纯种矮茎--→F 1 茎-- ×○ -→F 2 茎∶ 茎=3∶1 特点:F 1 只表现 性亲本的性状;F 2 出现 分离,分离比为显∶隐=3∶1 二、孟德尔一对相对形状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P×配子F 1 ×配子F 2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侧交1、一对相对形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F 1 紫花×白花配子测交后代紫花白花比例:2、结果: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值能真实地反映 F1 的配子 及》。
四、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2、(1) (2) (3)五、遗传定律中的概念系统杂交:①交配类自交: 测交:性状:相对性状:。
②性状类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等位基因:③基因类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基因型:表现型:纯合体:杂合体:⑤写出下列符号或字母代表的含义 ×PF 1F 2课堂练习: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试验, 1、F1产生 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为 。
2、F2的基因型有 种,其比为3、F2 的表现型有 种,比例为4、其中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是。
六、合作探究(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相互推导的解题思路)1、正推法:根据亲代基因型直接推断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概率 。
(见巩固案 17 题)2、逆推法⑴基因填充法⑵隐性突破法⑶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判断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
如Aa×Aa→3A :1aa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如Aa×aa→1Aa:1aa③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基因分离定律学案
必修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讲基因分离定律一、基本概念 1.个体类⑴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类型⑵基因型:与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组成。
两者的关系: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
)⑶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所发育成的。
(纯合子自交不发生,因子其表现型可以。
)⑷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2.交配类⑴杂交:两个个体之间相互交配(发生在同种生物的两个个体之间)①去雄的对象:。
②去雄的目的:。
③去雄的时间:。
④套袋的目的:。
⑤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A、传粉方面:传粉,受粉,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
B、性状方面:具有易于区分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的性状。
C、操作方面:花大,便于进行人工异花授粉操作。
D、统计方面:子代数量多且豌豆豆荚不破裂。
②自交:植物体中的授粉或雌雄异花的传粉。
(自交是获得的有效办法,自交代数越多,纯合子所高比例越。
)③测交:杂种F与个体进行杂交。
1(测交可用来测定某个显性个体基因型。
对于雌雄同体植物来说,比更简单,省略了和。
)④正交与反交: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互换父本与母本进行杂交。
(结果不同说明基因在。
)3.性状类①相对性状:生物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自交后代,重新体现出两亲本性状类型的现象。
②性状分离:杂种F1③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杂种子代只能表现为显性性状,且表现程度与显性亲本完全一样。
代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④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的亲本之间的遗传现象。
中表现出来的遗传现象。
⑤共显性:两纯合亲本所具有的性状同时在F1⑥从性遗传:由常染色体基因控制的性状,杂合体的表现型与性别相关。
4.基因类①显性基因:控制着显性性状的基因。
②隐性基因:控制着隐性性状的基因。
③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生物必修二《3.2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苏教版必修二)
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第2课时基因的分离定律(2)考纲要求考点梳理1 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发生时间(1)实质: 随的分开而分离(如下图所示)。
(2)时间:减数第次分裂期。
2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罐分别代表,甲、乙内的彩色玻璃球分别代表,用不同彩色玻璃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
(2)实验注意问题①要抓取,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罐并搅匀。
②重复的次数足够多。
3 分析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豌豆)①;②。
(2) 。
(3)应用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
4 分离定律在实践上的应用(1)杂交育种①显性性状作为选育对象: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方可作为推广种。
②隐性性状作为选育对象:一旦出现即可作为种子推广使用。
(2)医学实践:利用分离定律科学推断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为人类禁止近亲结婚和优生提供理论依据。
基础过关1 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探索遗传规律,他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提出假说B “测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寻找规律C “分离定律的本质”——发现问题,提出假说D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2 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兔的长毛和短毛B 玉米的黄粒与圆粒C 鸡的长腿和毛腿D 马的白毛和羊的黑毛3 人类多指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对此不正确的叙述是( )A 亲代之一的基因型为AA,其子女均患多指B 亲代之一含有A基因,其子女有可能出现多指C 双亲均为Aa,其子女均患多指D 双亲均为Aa,其子女患多指的概率是3/44 如图是一个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家族的遗传系谱图,Ⅰ1、Ⅰ3的基因型和Ⅲ1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分别是 ( )A AA、Aa和1/16B Aa、Aa和1/9C Aa、AA和1/4D Aa、Aa和1/645 小麦抗锈病对易染病为显性。
学案6: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纲要求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
知识梳理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杂交方法图中①为______: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套袋隔离:套上纸袋,防止____________干扰↓图中③为____________: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____________: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传粉后所结出的2.实验过程及结果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_存在的。
(3)在形成___________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
2.遗传图解由此可见,F2性状表现及比例为____________,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深度思考番茄中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甲番茄结红果,乙番茄结黄果。
将甲(RR)的花粉授于乙(rr)雌蕊柱头上,母本植株结出什么颜色的果实?这与孟德尔遗传规律是否矛盾?提示乙植株(rr)接受甲植株(RR)花粉所结种子的胚的基因型为Rr,由该胚发育成的新植株所结果实为红果,但就乙植株所结果实的颜色而言,由于该果实的果皮来自母本的子房壁,属于母体的一部分,与父本传来的花粉无关,故果皮的基因型为rr,表现为黄果,这与孟德尔遗传规律并不矛盾,因孟德尔所述的DD×dd子代全为高茎是指亲本杂交所产生的胚(F1)将来发育为高茎。
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及测交实验1.验证的方法______实验,选用F1和____________作为亲本,目的是为了验证F1的____________。
2.演绎推理遗传图解3.测交实验结果:高茎∶矮茎=30∶34≈1∶14.结论:测交实验结果与演绎推理结果基本吻合,表明____________。
基因分离定律学案2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说举例说明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性、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的概念。
能说明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2、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以及能做出解释和验证。
3、能阐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4、能运用分离定律解决相关的问题。
学习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3、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习任务:(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设计实验,验证假说)1、实验方法: ,用来测定F1的基因组成。
写出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2、实验结论:测交试验结果 符合预期设想,从而证明了F1是,基因型是,并且证明F1产生配子时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
思考探究:纯合子自交,其后代是否一定为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其后代是否一定为杂合子?(四)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归纳综合,总结规律)1、等位基因: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______________的基因。
2、分离定律的实质: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的________发生分离,分离后的等位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___________传给后代。
3、基因型和表现型(1)概念:表现型:指;基因型:与__________有关的基因组成。
(2)二者关系:表现型=基因型+______________思考探究:同卵双胞胎的性状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五)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阅读P31-32页)(六)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思考探究:如果小麦抗锈病的抗性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F1的作物能立即推广吗?为什么?怎样选育?思考探究:如果小麦的矮杆性状是由隐形基因控制的,隐形性状一旦出现,还需要不断选育吗?2、指导医学实践在医学实践中,常常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___________做出科学判断。
理解并分析课本上例题习题训练:课本P34 T1-6,练习册P23 随堂练习1-5。
3.1.1 基因的分离定律 学案(含答案)
3.1.1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含答案)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第1课时基因的分离定律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
3.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的遗传实验1.实验材料豌豆,其作为遗传材料的特点及优势特点优势严格的自花受粉植物,在自然情况下一般都是纯种用其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子代个体数量多统计结果可靠2.1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紫花白花F1F21F1的性状为紫花,称为显性性状。
2F2的两种表现型及比例3.相关概念1性状与相对性状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3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例1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A.所有的统计结果都等于31B.统计的样本足够大时才符合31C.性状按31的比例出现D.统计的样本越小越接近31答案B解析孟德尔之后,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只有统计的样本足够大时,子二代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统计的样本越大,误差越小,越接近31。
例2对于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选定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差异一定要让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作母本一定要实现两个亲本之间的有性杂交杂交时,必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A.B.C.D.答案B解析为了便于观察,选定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差异,正确;该实验中进行了正交和反交实验,因此不要求母本的性状表现一定为显性性状,错误;通过去雄.套袋和人工授粉来完成亲本间的有性杂交,正确;杂交时,必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而不是雌蕊,错误。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解释1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分离定律考纲要求命题热点预测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1.考查内容:主要考查遗传杂交实验的方法、遗传概念的辨析、性状显隐性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定、分离定律的实质与应用等。
2.考查方式:以遗传实验、遗传现象及遗传图解的方式单独考查,或者与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综合考查。
3.考查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主要涉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分析知识点1:几组核心概念的理解(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要熟记)1、交配类:杂交(×)、自交(○×)、测交(杂种一代×隐性纯合子,如Dd×dd (验证杂(纯)合子、测定基因型)P:亲本、♀:母本、♂:父本、F 1:子一代、F 2:子二代2、性状类:相对性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3、基因类4、个体类: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如DD 、dd 、AABB 、AAbb )、杂合子(如Dd 、AaBB 、AaBb )注意:多对基因中只要有一对杂合,不管有多少对纯合都是杂合子。
知识点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假说-演绎法)1.杂交实验,发现问题2.提出假说,解释现象提醒①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时代“基因”这一名词还未提出来,孟德尔用“遗传因子”表示。
(基因是在1909年由约翰逊提出)②F 1配子的种类是指雌、雄配子分别有两种:D 和d,D 和d 的比例为1∶1,而不是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
生物雄配子的数量一般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
人工异花传粉(两性花)的一般步骤:去雄(即去除母本的雄蕊,豌豆在花蕾期进行)→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受粉→套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注: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单性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不用去雄。
相同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若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称为复等位基因。
如控制人类ABO 血型的I A 、I B 、i 三个基因)3.设计实验,验证假说方法:在下面方框中写出测交实验遗传图解4.归纳综合,总结规律测交结果与预期设想相符,证明了F1产生了种配子,F1产生配子时,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
知识点3:解读分离定律实质:时间:【典例1】下列四项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典例2】下图为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Aa――→①1A∶1a――→②配子间的4种结合方式――→③子代中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A.①B.②C.③D.①②【典例3】豌豆和玉米的高茎对矮茎均为显性。
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玉米间行种植。
自然状态下,从矮茎植株上获得的F1的性状是()A.豌豆和玉米均有高茎和矮茎B.豌豆均为矮茎,玉米有高茎和矮茎C.豌豆和玉米的性状分离比均为3∶1D.玉米均为矮茎,豌豆有高茎和矮茎【典例4】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应用统计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典例5】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及其假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假说的主要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B.正交和反交实验的结果相同,验证了假说是成立的C.假说能解释F1自交出现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D.根据假说推断,F1能产生数量比例为1∶1的雌雄配子【典例6】基因型为Aa的大豆植株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A.雌A∶雄a=1∶1B.雌A∶雄a=3∶1C.雄A∶雄a=3∶1D.雌A∶雌a=1∶1【典例7】生物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
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B.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在F2中表现型之比接近3∶1C.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接近1∶1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典例8】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孟德尔用纯种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获得F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中雌配子Y与雄配子Y数目相等B.③的子叶颜色与F1子叶颜色相同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D.产生F1的亲本一定是YY(♀)和yy(♂)知识点4: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甲、乙内的彩球分别代表,用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
(2)实验注意问题①要随机抓取,且每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搅匀,保证两种雌配子或两种雄配子比例相同。
②重复的次数足够多。
(每个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要相同)(3)结果与结论: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彩球代表的显隐性性状的数值比接近第2课时:基因分离定律解题指导1、显、隐性状的判别判断方法:1、A×B→A 则A 性状为显性2、A×A→A+B 则A 性状为显性3、如果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比例为3的那个性状为显性【典例5】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四种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①和③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①2、纯合子与杂合子的鉴定①植物:常用自交法,也可用测交法,但自交法更简便。
也可用花药离体培养②动物:测交法;但待测对象若为生育后代少的雄性动物,注意应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③花粉鉴定法的原理:花粉中所含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可通过遇碘后分别变为蓝黑色和红褐色的测试法进行鉴定,并可借助于显微镜进行观察。
若亲本产生两种颜色的花粉并且数量基本相等,则亲本为杂合子;若亲本只产生一种类型的花粉,则亲本为纯合子。
【典例9】一匹家系来源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雌性红马杂交,生出20匹红马和22匹黑马,你认为这两种亲本马的基因型是()A .黑马为显性纯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B .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C .黑马为隐性纯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D .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3、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相互推导亲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AA ×AA AA 全为显性AA ×Aa AA ∶Aa =1∶1全为显性AA ×aa Aa 全为显性Aa ×Aa AA ∶Aa ∶aa =1∶2∶1显性∶隐性=3∶1Aa ×aa Aa ∶aa =1∶1显性∶隐性=1∶1aa ×aa aa 全为隐性4、杂合子逐代自交问题(1)杂合子Aa 连续自交,第n 代的比例情况如下表:F n 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12n 1-12n 12-12n +112-12n +112+12n +112-12n +1由该曲线得到的启示:在育种过程中,选育符合人们要求的个体(显性),可进行连续自交,直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
注意:实际育种工作中往往采用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办法加快育种进程。
在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情况下,F n 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n -1)/(2n+1)。
【典例10】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在有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比例为3∶1,将后代中全部高茎豌豆再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A .1∶1B .3∶1C .5∶1D .9∶1【典例11】豌豆的花色中紫色(A)对白色(a)为显性。
一株杂合紫花豌豆连续自交繁殖三代,则子三代中开紫花的豌豆植株和开白花的豌豆植株的比例是()A .3∶1B .15∶7C .9∶7D .15∶95、自交与自由交配(随机交配)方法总结:自交→用常规的自交的方法解答自由交配(随机交配)→用基因频率法解答【典例12】一种生物个体中,如果隐性个体的成体没有繁殖能力,一个杂合子(Aa)自交,得子一代(F 1)个体,在F 1个体只能自交和可以自由交配两种情况下,F 2中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分别占F 2总数的()A.2/31/9B.1/92/3C.8/95/6D.5/68/9注:学生需记住这六种交配方式,不管哪个牵涉到交配的考题,都在这六种交配方式中;其中,考的最多的是第4(杂合子自交)第5(测交)这两种交配方式。
【典例13】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交产生F2代,将F 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
问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A.3∶1B.5∶1C.8∶1D.9∶1【典例14】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 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B.1/16C.4/81D.1/86、常见特殊条件题型(1)致死情况分析隐性致死:由于aa死亡,所以Aa自交后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基因型Aa∶AA=2∶1。
显性纯合致死:由于AA死亡,所以Aa自交后代中有两种表现型,比值为Aa∶aa=2∶1。
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例如雄配子A致死,则Aa自交后代中两种基因型Aa∶aa=1∶1。
(2)同一基因型在不同性别的个体中表现不一样,【典例15】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2)不完全显性(紫茉莉花色遗传)、共显性(ABO血型)【典例16】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灰翅45,白翅24。
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A.33%B.50%C.67%D.100%【典例17】人的i、I A、I B基因可以控制血型。
在一般情况下,基因型ii表现为O型血,I A I A或I A i为A型血,I B I B 或I B i为B型血,I A I B为AB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