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唐代藻井井心图案构成形式探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莫高窟唐代藻井井心图案构成形式探议[摘要]唐代是敦煌装饰艺术的繁荣时期,经由成熟到鼎盛历经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段,这个时期敦煌莫高窟藻井图案日臻完美,纹样赋予变化,图案造型富丽饱满,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尤以莲花纹藻井井心纹样、团花纹藻井井心纹样、宝相花花纹藻井井心纹样为代表,纹样华丽多姿、色彩琳琅满目,形式丰富多样,手法错落有致。
[关键词]敦煌装饰图案藻井莫高窟佛教
唐代是敦煌艺术的繁荣时期,石窟的装饰图案日臻完美,并达到高峰。藻井图案作为石窟覆斗形窟顶的装饰,自北朝西魏经二百年的发展至盛唐时期达到完美阶段。藻井的装饰构架已成定式,皆由中心方井、方井四周边饰层、垂幔三部分组成。整体结构比列协调,中心方井由大变小,向上深凸,方井四周边饰层次多,由外向内递减,由宽而窄,与覆斗窟顶形体非常契合协调;藻井边沿垂幔,珠玉铃铛纹饰亦极华丽。仰望藻井,颇有深远之感。[1] 藻井井心是藻井装饰图案的中心位置,其形状大多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唐代是敦煌莫高窟装饰图案的辉煌时期,其藻井中的井心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从初唐井心宽大,边饰甚少到盛唐至晚唐时期,井心变窄、边饰繁复,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唐代藻井井心图案在隋代的基础上有很大突破,并不是一味的延续隋代藻井图案的旧样式,而是呈现出了繁华似锦、庄严有序的新景象。
敦煌唐代藻井井心的内容主要定义为以下四种:井心莲花纹图案、井心宝相花图案以及井心团花纹图案。
一、唐代藻井井心莲花纹图案
唐代在隋代的基础上充实国力,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强盛期。佛教艺术也出现了最兴旺的景象—“盛唐气象”。唐代是敦煌图案发展的成熟期,内容之丰富,艺术之精致都超越了前代。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净土莲宗的建立与发展,北朝至隋唐时期对莲花的崇拜日益丰富多彩,佛教把莲花的自然属性与佛教的教义、规则、戒律相类比美化,逐渐形成了对莲花的完美崇拜。
中国古代常画莲花作为藻井的主要装饰内容,这是因为莲花是佛教净土的象征,素称“莲之出污泥而不染”。“莲花,乃清净之象征。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有香、净、柔软、可爱等四德,比喻法界真如之‘常、乐、我、净。四德。”敦煌莫高窟现存492个洞窟,其中420个洞窟里都有藻井,在420个洞窟中,莲花藻井图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并且莲花图案的流行一直延续了千余年之久。莲花纹也是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谓大俗大雅之物。俗可作美食、器具,雅可入艺术境界和宗教文化。[2]在佛教传入中国前,文物上就已出现莲花图案,如春秋时代的青铜莲鹤方壶上出现了展瓣莲花;汉墓《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中有也完整的莲花图案出现。
唐代藻井井心莲花图案总体来说,造型与赋色发展逐渐趋于繁
缛、华丽。整体造型为团花式,单片花瓣纹样也不拘泥于桃形莲瓣纹,而是与云头纹、叶形纹等共同构筑。色彩也变得绚丽多姿,华丽富贵之感由然而生,比隋代时期的自然典雅多了几分富贵雕琢,仿佛使人进入了皇宫殿堂。
初唐的井心莲花纹图案基本是隋代图案的延续。井内大莲花多以桃形莲瓣纹与云头纹、叶形纹组合而成,花形成放射状。花中多留空地,纹样显得衡疏,形象秀丽活泼,色彩明朗,富有洒脱俊逸的神韵。[3]盛唐103窟桃形瓣莲花纹藻井,以方井内的莲花外层为桃形莲瓣,中层和内层均为内卷云纹,莲瓣红白两色相间,层次清晰,方井外围绘缠枝石榴卷草文边饰,规整均齐、简洁大方。敦煌第372窟井心莲花纹中心为卷云纹,由中心向外层层展开,皆由大小不等的花瓣、卷瓣莲组成,布局结构严紧细腻,图案轮廓都勾以白色线条,使之整齐划一,色彩明快。此外,第329窟初唐时期莲花飞天藻井,也颇有隋代之遗风,花心呈五色转轮四身持花飞天,在蓝天中乘流动彩云环绕莲花飞旋。边饰卷草、方格、连珠纹样,以深、浅红为主,配以白、赭石、黄丹、色彩热烈、变化丰富。外周又画伎乐天十二身环绕飞行,使井心图案更显生动,布局结构稳定中又见流动。是初唐藻井的代表作之一。
盛唐时期是莲花纹发展的鼎盛时期,井心莲花层次繁缛华丽,富有富贵宝相气。莲花团花纹层次增多,形象丰富,有桃形莲瓣团花、多裂叶形团花、圆叶形团花以及三种花形团花,是团花最为丰
富的时期。盛唐第320窟莲花藻井,藻井中心方井同样采用初唐时期的莲花图案,但层次更加繁缛,青、绿、红、黑、白五色交辉,叠晕层次增多,灿烂的色彩,使藻井图案呈现出富丽堂皇的效果。如盛唐第79窟井心莲花藻井图案,井心是由四片葡萄叶和四朵花瓣对称组织而成,叶片下有八个花蒂围绕着八瓣花组成的花心,整体以黑褐色衬底,用白色勾边作为间隔;以白、青、绿、为主色调形成了一种明快雅致的效果,其造型的装饰变化也达到了鼎盛,华丽而不失庄重威严的气势,整体造型结构呈向外辐射状,这正是盛唐“有容乃大”思想所造成的盛世景象的完美体现。
二、唐代藻井井心宝相花图案
迄今为止,专家们对“宝相花”的形状理解主要有两类,一类认为莲花纹是随着佛教的传播,从单瓣发展到复瓣,是综合了西亚多种吉祥花纹的因素而想象出来的,并且升华到了宝相花纹,宝相花原来就是莲花的变形,和八瓣莲花一样,都是佛教艺术的产物。
[4]另一类理解是“宝相花”是一种团花图案,根据牡丹、芍药、莲花的特征绘制而成,但是既不象牡丹,又不象芍药,这种图案形象饱满,是由桃形的卷瓣莲、云头纹和层次较多的花瓣组成。虽然两种理解有出入,但是其寓意都是相同的,都象征着佛、法、僧三宝的庄严,寄托着圣洁的理想。[5]
宝相花纹样是图案纹饰中不可缺少的一类,是藻井中常见的纹饰之一。在敦煌藻井中,窟顶作为石窟中的最高集结点,常把佛教
的象征物—莲花或宝相花放置在中心位置,周围饰以飞天,以显示佛国天宫的庄严、美丽和欢快。宝相花纹饰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兴衰、社会审美角度的转变而改变,从而导致了不同朝代的宝相花纹饰有所不同,甚至同一时代中宝相花纹饰也大有区别。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各种宝相花纹饰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两个时期,初唐至盛唐时期的宝相花纹饰带有较多夸张、变形和想象的成分,给人以满目缤纷、目不暇接之感。但由于构图上的均衡与稳定,却又显得细密精致,井然有序,并不使人眼花缭乱。中唐至晚唐时期的宝相花纹样显然不如初、盛唐时期,但这个时期的宝相花纹饰在初、盛唐时期基础上有所发展,逐渐转变为清淡柔和、简洁疏朗的风格。
三、唐代藻井井心团花纹图案
团花纹是唐代最为广泛流行的纹样。其本意就是莲花,圆形莲花是天宝时期莲花纹样的典型形象。团花是传统的圆形纹样的类型称谓,但并非所有的传统圆形纹样都可称为团花。[6]中国纹样史表明,以“圆圆的花卉”构成的各种装饰组织类型的纹样,早在唐代就流行起来。团花纹藻井井心由桃形莲瓣、叶形莲瓣、椭圆内卷云头纹和一些零杂的小花组成,即以六个或八个单体花朵连成一个大花环,团花花环的单体花形为一椭圆多裂叶片,叶片蒂部为内卷云头状,花形整体呈团状,所以称为团花。
如图盛唐第320窟藻井,中心方井较小,方井井心四周边饰层多,以团花,菱格纹为主,配以小团花,连珠纹、连瓣纹等小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