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2013物理化学真题

合集下载

华师2013级第二学期物化期末试题(记忆版)

华师2013级第二学期物化期末试题(记忆版)

一、选择题15*2(基本都是指导自测题+往年试卷的选择题。

)二、填空题1. 碰撞理论中对指数因子、指前因素和阈能都做出了解释,其中指前因素A指的是_____________ ;指数项是_____________ (2分)2. 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的本质_____________ ;3. 胶体胶粒移动产生的电势是__________;胶体介质流动产生的电势是____________;(大概)(各2分)4 固液接触角cosθ=();(2分)5. 设计电池Mg + O2 + H2O == Mg (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一定温度下某反应C n++B m-A n++D当在系统在加入某电解质增强离子强度时,则k1_______ ;k-1______ ;(增大、减小或不变)三、简答题(四选三)1. 在光透过溶胶的方向观察到橙红色,光垂直方向观察到淡蓝色?2砷酸溶液中通入H2S制备As2S3溶胶,所形成的胶团结构式?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大小比较:稀HCl、NaCl、MgS04、MgCl23.有机物暴沸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因液体沸腾产生气相,开始时产生气泡,气泡逸出除需克服外压外,还需克服附加压力,气泡越小,附加压力越大,所以对正常平液面已达气液平衡时,微小气泡内气液相仍未平衡,需提高温度才达到平衡,这时是非平衡态,一旦沸腾,很容易爆沸。

为此可加入沸石,内有气孔,作为气相中心,可减少过热现象。

4.光化学和热化学的区别四、计算题1. 将反应PbO2(s) + Pb(s) + 2H2SO4(a) ═ 2PbSO4(s) + 2H2O(l)设计在电池中进行,已知298.2 K时该电池的电动势E=1.9188 V, E =2.041 V,(1)写出该电池的表示式和电极反应;(2)计算H2SO4的平均离子活度;(3)计算该电池反应的△G;(4)计算该电池反应的K 。

解(1)电池的表示式为(2)电池总反应:求得, (3) ,可得(4)2. 151页课后题123.219页课后题20、21(1)20题(2)(2)求半衰期(3)21题的第(1)题,求反应的指前因子A 和实验活化能E a .五、推导题乙醛热分解反应的主要机理如下:CH 3CHO CH 3+ CHO (1) CH 3+ CH 3CHO CH 4+ CH 3CO (2) CH 3CO CH 3+ CO (3) 2--44Pb(s)+SO (aq)PbSO (s)+2e →负极反应:θθ3213=ln ln 2RT RT E E E a F a F±±-=+()438.314298.21.9188 2.041ln 9.64810a ±⨯⨯=+⨯0.205a ±=m 2G FE ∆=-r m 2G FE ∆=-r 43-1{29.64810 1.918810}kJ mol -=-⨯⨯⨯⨯⋅-1370.3kJ mol =-⋅θθm 2G FE ∆=-r θθm ln G RT K ∆=-r 4θ6929.64810 2.0412θ8.314298.210e e 1.1FE RT K ⨯⨯⨯⨯===⨯1k−−→2k−−→3k −−→CH 3+ CH 3C 2H 6 (4) 试推导:(1)用CO 的生成速率表示的速率方程。

2013年高考真题物理——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2013年高考真题物理——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2013年高考真题物理——浙江卷(含答案解析)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高中联考期中试卷期末考试月考试卷学业水平同步练习2013年高考真题物理——浙江卷(含答案解析)1 13.现有一瓶标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已知: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Na+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C.根据现象3和4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Ca2+,但没有Mg2+D.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Fe2+【答案解析】 C2 14.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递速度相同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答案解析】 B3 15.磁卡的词条中有用于存储信息的磁极方向不同的磁化区,刷卡器中有检测线圈,当以速度v0刷卡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其E-t关系如右图所示。

如果只将刷卡速度改为v0/2,线圈中的E-t关系可能是【答案解析】 D4 16.与通常观察到的月全食不同,小虎同学在2012年12月10日晚观看月全食时,看到整个月亮是暗红的。

小虎画了月全食的示意图,并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最为合理的是A.地球上有人用红色激光照射月球B.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红光反射到月球C.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D.太阳光中的红光在月球表面形成干涉条纹【答案解析】 C5 17.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f的大小。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5s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B.4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N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D.6s-9s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0m/s2【答案解析】 D6 18.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物理化学样卷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物理化学样卷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物理化学样卷科目代码: 671 物理化学适用专业: 070302分析化学、070303有机化学、070304物理化学提示:1、请将所有答案写于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不给分;2、请填写准考证号后6位: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 A 态简单变化到 B 态,变化过程不知道,但若A态与B态两点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已确定,那就可以求出:(A)气体膨胀所做的功 (B) 气体内能的变化(C)气体分子的质量 (D) 热容的大小2、NH4HS(s)和一定量的NH3(g)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达分解平衡,这时(A)C=2,Ф=2,f=2 (B)C=1,Ф=2,f=1(C)C=3,Ф=2,f=3 (D)C=3,Ф=3,f=23、在370K和296K两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的最大效率为:(A)20% (B)25% (C)75% (D)95%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水的三相点的温度是273.15K,压力是610.62 Pa ;(B) 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仅由系统决定,不能任意改变;(C) 水的冰点温度是0℃(273.15K),压力是101325 Pa ;(D) 水的三相点f = 0,而冰点f = 1 。

5、水蒸气蒸馏通常适用于某有机物与水组成的:(A) 完全互溶双液系 (B) 互不相溶双液系(C) 部分互溶双液系 (D) 所有双液系6、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压力p1可逆膨胀到压力为p2,则等温膨胀的终态体积与绝热膨胀的终态体积之间关系是:(A) 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C) 二者没一定关系 (D) 二者相等7、反应 C(石墨,s) + ½O2(g)→ CO(g),∆H(298K)<0,若将此反应放于一个恒容绝热容器中进行,则体系:(A) ∆T < 0,∆U < 0,∆H < 0 (B) ∆T > 0,∆U = 0,∆H > 0(C) ∆T > 0,∆U > 0,∆H > 0 (D) ∆T > 0,∆U = 0,∆H = 08、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在恒外压下被压缩到终态,则体系与环境的熵变:(A) ∆S(体) > 0,∆S(环) > 0 (B) ∆S(体) < 0,∆S(环) < 0(C) ∆S(体) > 0,∆S(环) = 0 (D) ∆S(体) > 0,∆S(环) < 09、化学反应等温式为∆r G m=∆r GΘm +RT㏑Q P,当选用不同的标准态时,∆r GΘm的值会改变,此时∆r G m和Q P值将(A)∆r G m,Q P都改变(B)∆r G m,Q P都不变(C)∆r G m改变,Q P不变(D)∆r G m不变,Q P改变10、实际气体经节流膨胀后,可以确定的是(A)Q<0, ∆H=0, ∆p<0 (B)Q=0, ∆H=0, ∆T>0 (C)Q=0, ∆H<0, ∆p<0 (D)Q=0, ∆H=0, ∆p<0 11、下列式子中不是化学势的是(A) t j n V T i n U ,,⎪⎪⎭⎫ ⎝⎛∂∂ (B) t j n P S in H ,,⎪⎪⎭⎫ ⎝⎛∂∂(C) jn V T i n A ,,⎪⎪⎭⎫ ⎝⎛∂∂ (D) t j n P T i n G ,,⎪⎪⎭⎫ ⎝⎛∂∂ 12、温度为273K ,压力为106 Pa 下液态水和固态水的化学势μ(l)和μ(s)之间为关系为:(A )μ(l)>μ(s) (B )μ(l)=μ(s)(C )μ(l)<μ(s) (D )无确定关系13、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14、微小固体颗粒在水中的溶解度应:(A) 与颗粒大小成正比 (B) 与颗粒大小无关(C) 随表面张力增大而增大 (D) 与固体密度成正比15、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A) -d[A]/dt = k A [A]a [D]d (B) -d[D]/dt = k D [A]a [D]d(C) d[G]/dt = k G [G]g (D) d[G]/dt = k G [A]a [D]d16、反应A + B → C + D 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A) 是二分子反应 (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C) 不是二分子反应 (D) 是对A 、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17、有关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B) 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之差(C) 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D) 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18、下列性质中既不属于溶胶动力学性质又不属于电动性质的是:(A) 沉降平衡 (B) 布朗运动(C) 沉降电势 (D) 电导19、同一体系,比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都用γ表示,它们(A) 物理意义相同,数值相同(B) 量纲和单位完全相同(C) 物理意义相同(D) 前者是标量,后者是矢量,数值相同,单位不同20、25℃时电池反应 H 2(g) + ½O 2(g) = H 2O(l)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为E ø1,则反应2H 2O(l)=2H 2(g) + O 2(g)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2ø是:(A) E ø2 =-2E ø1 (B) E ø2= 2E ø1 (C)E ø2 =-E ø1 (D) E ø2 = E ø1二、是非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一定改变。

2013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3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3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2013•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孔碳可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B.p 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C.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链中的P元素D.和CO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考点: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有机物的合成;中和滴定.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多孔碳是碳单质,是一种具有不同孔结构的碳素材料,可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B、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滴定终点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溶液的pH值变化,测量溶液pH可以用pH试纸、pH计、酸碱指示剂;C、从中学化学的视角来看,在元素周期表中,砷排在磷下方,两者属于同族,化学性质相似;D、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原子经济性”,即充分利用反应物中的各个原子,因而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防止污染.解答:解:A、多孔碳是碳单质,是一种具有不同孔结构的碳素材料.作为一种新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酸碱、导电、传热、优良的吸附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使用后容易再生等优点.如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碳分子筛等都属于多孔碳.多孔碳①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表面积,可吸附氢气和氧气,提供气体反应(发生电子转移)的场所,同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②有催化作用;所以可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故A正确;B、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滴定终点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溶液的pH值变化,测量溶液pH可以用pH试纸、pH计、酸碱指示剂.pH计是一种精确测量溶液pH的仪器,精确度高,测量时可以从仪器上直接读出溶液的pH,所以,可以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用来确定和判断滴定终点,故B错误;C、从中学化学的视角来看,在元素周期表中,砷排在磷下方,两者属于同族,化学性质相似.所以应该说,完全有可能在普通的DNA骨架中砷元素可以取代磷元素,故C正确;D、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原子经济性”,即充分利用反应物中的各个原子,因而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防止污染.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二是有效实现“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的要求.甲基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聚碳酸酯,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生成的聚碳酸酯易降解生成无毒无害物质,所以此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原则,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突出了能力立意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命题思路更加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2.(6分)(2013•浙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B.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C.C l﹣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食品不宜直接存放在铝制容器中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铝的化学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碘元素在海水中只有化合态,没有游离态,海带提取单质碘需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B.乙醇和浓硫酸在170℃,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和水,水浴的温度为小于100℃;C.Cl﹣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裸露出活泼的金属铝,铝具有两性,因此含盐腌制食品不宜直接存放在铝制容器中;D.根据浓的无机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而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CuSO4溶液能使蛋白质溶液发生变性,饱和(NH4)2SO4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不能发生变性;解答:解:A.海水中只有化合态的碘,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然后需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在提取的过程中用的氧化剂可以是H2O2,然后再萃取,故A错误;B.乙醇在浓硫酸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 CH2=CH2↑+H2O,水的沸点为100℃,水浴的温度为小于100℃,而该反应的温度为170℃,显然不符,故B错误;C.铝表面的氧化膜为氧化铝,当有Cl﹣存在时,Cl﹣替换氧化铝中的氧元素形成可溶性的氯化铝,所以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裸露出活泼的金属铝,铝具有两性,因此含盐腌制食品不宜直接存放在铝制容器中,故C正确;D.当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的盐溶液(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称为盐析,盐析具有可逆性,所以饱和(NH4)2SO4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不是变性,因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等导致蛋白质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是蛋白质的变性,所以CuSO4溶液能使蛋白质溶液发生变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掌握基础知识,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3.(6分)(2013•浙江)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C.W得电子能力比Q强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由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Y处于第二周期,Z、W、Q处于第三周期,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为碳元素,则Z为Si元素、Y为氧元素、W为硫元素、Q为Cl 元素,据此解答.解答:由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Y处于第二周期,Z、W、Q处于第三周期,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为碳元素,则Z为Si元素、Y为氧元素、W为硫元素、Q为Cl 元素,A.Na和S可形成类似于Na2O2 的Na2S2,故A正确;B.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B错误;C.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得电子能力增强,故S得电子能力比Cl弱,故C 错误;D.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等同素异形体,氧元素存在氧气、臭氧同素异形体,C、O 元素都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难度中等,A选项为易错点、难点,利用同主族元素的相似性解答,注意整体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4.(6分)(2013•浙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B.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C.苯和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D.结构片段的高聚物,其单体是苯酚和甲醛考点:烷烃及其命名;聚合反应与酯化反应;苯的性质;苯的同系物.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A.根据烷烃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B.烃C x H y完全燃烧耗氧量由(x+)值决定,(x+)的值越大,消耗氧气的量就越多;烃的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完全燃烧耗氧量由(x+)值决定,x+值越大,消耗氧气的量就越多,据此判断;C.苯和甲苯互为同系物,但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D.根据苯酚和甲醛发生缩聚反应;解答:解: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2,4,5﹣四甲基﹣3,3﹣二乙基己烷,故A错误;B.苯的x+=6+=7.5,即1mol苯消耗氧气7.5mol,苯甲酸的x+﹣=7+﹣1=7.5,即1mol苯甲酸消耗氧气7.5mol,所以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故B错误;C.苯和甲苯互为同系物,但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故C错误;D.苯酚和甲醛发生缩聚反应得到酚醛树酯,结构片段,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命名、燃烧规律、物质的性质以及缩聚反应,需要注意的是酚醛发生缩聚反应的规律.5.(6分)(2013•浙江)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已知:3I2+6OH﹣=IO3﹣+5I﹣+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右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2O+2e﹣=H2↑+2OH﹣B.电解结束后,右侧溶液中含有IO3﹣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 KIO3+3H2↑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总反应不变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左侧溶液变蓝色,生成I2,左侧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I﹣﹣2e﹣=I2,右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右侧放出氢气,右侧I﹣、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左侧移动,发生反应3I2+6OH﹣=IO3﹣+5I﹣+3H2O,一段时间后,蓝色变浅,保证两边溶液呈电中性,左侧的IO3﹣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右侧移动,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左侧多余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至阴极,保证两边溶液呈电中性.解答:解:A.左侧溶液变蓝色,生成I2,左侧电极为阳极,右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故A正确;B.一段时间后,蓝色变浅,发生反应3I2+6OH﹣=IO3﹣+5I﹣+3H2O,中间为阴离子交换膜,右侧I﹣、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左侧移动,保证两边溶液呈电中性,左侧的IO3﹣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右侧移动,故右侧溶液中含有IO3﹣,故B正确;C.左侧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I﹣﹣2e﹣=I2,同时发生反应3I2+6OH﹣=IO3﹣+5I﹣+3H2O,右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故总的电极反应式为:KI+3H2O KIO3+3H2↑,故C正确;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左侧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I﹣﹣2e ﹣=I2,右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保证两边溶液呈电中性,左侧多余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至阴极,左侧生成I2,右侧溶液中有KOH生成,碘单质与KOH不能反应,总反应相当于:2KI+2H2O2KOH+I2+H2↑,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电解原理,难度中等,注意D选项为易错点,注意氢氧根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不能与碘单质发生反应.6.(6分)(2013•浙江)25℃时,用浓度为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mol•L﹣1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 a(HY)≈10﹣5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c(X ﹣)>c(Y﹣)>c(OH﹣)>c(H+)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c(H+)=+c(Z﹣)+c(OH﹣)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根据图象分析,0.1000mol•L﹣1的三种酸HX、HY、HZ的pH分别为4、3、1;B、根据氢氧化钠滴到10mL,c(HY)≈c(Y﹣),K a(HY)≈c(H+);C、HX恰好完全反应时,HY早已经反应完毕;D、由于溶液中的c(H+)=c(Y﹣)+c(Z﹣)+c(OH﹣);解答:解:A、氢氧化钠体积为0时,0.1000mol•L﹣1的三种酸HX、HY、HZ的pH分别为4、3、1,故酸性大小为HX<HY<HZ,故导电性HZ>HY>HX,故A错误;B、当NaOH溶液滴到10mL时,溶液中c(HY)≈c(Y﹣),即K a(HY)≈c(H+)=10﹣PH=10﹣5,故B正确;C、HX恰好完全反应时,HY早已经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NaX和NaY混合液,酸性HX<HY,NaY水解程度小于NaX,故溶液中c(X﹣)<c(Y﹣),故C错误;D、HY与HZ混合,溶液中电荷守恒为c(H+)=c(Y﹣)+c(Z﹣)+c(OH﹣);再根据HY的电离平衡常数,c(Y﹣)≠,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利用中和滴定图象,分析数据,用到了电荷守恒知识,难度适中.7.(6分)(2013•浙江)现有一瓶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制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已知: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Na+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C.根据现象3和4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Ca2+,但没有Mg2+D.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Fe2+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A.加入了NaOH (aq)和Na2CO3(aq),在滤液中引入了Na+;B.葡萄糖酸根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加入NH3•H2O(aq)不产生沉淀说明滤液中不含Mg2+,加入Na2CO3(aq)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Ca2+;D.溶液加入H2O2后再滴加KSCN(aq)显血红色,不能证明葡萄糖酸盐试液中是否含Fe2+.解答:解:A.因加入了NaOH (aq)和Na2CO3(aq),在滤液中引入了Na+,不能根据滤液焰色反应的黄色火焰判断试液是否含Na+,故A错误;B.试液是葡萄糖酸盐溶液,其中一定含葡萄糖酸根,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葡萄糖酸根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错误;C.根据“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信息,在过滤除去Fe(OH)3的滤液中分别加入NH3•H2O(aq)和Na2CO3(aq),加入NH3•H2O (aq)不产生沉淀说明滤液中不含Mg2+,加入Na2CO3(aq)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Ca2+,故C正确;D.溶液加入H2O2后再滴加KSCN(aq)显血红色,不能证明葡萄糖酸盐试液中是否含Fe2+,正确的方法是:在溶液中滴加KSCN(aq)不显血红色,再滴入滴加H2O2显血红色,证明溶液中只含Fe2+.若此前各步均没有遇到氧化剂,则可说明葡萄糖酸盐试液中只含Fe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物质的性质的掌握,注意物质的鉴别要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二、非选择题8.(15分)(2013•浙江)氢能源是一种重要清洁能源.现有两种可产生H2的化合物甲和乙.将6.0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L的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甲与水反应也能放出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是AlH3;乙的电子式是.(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H3+3H2O=Al(OH)3↓+3H2↑.(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Mg3N2(用化学式表示).(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O+2NH3N2+3Cu+3H2O.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混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取样后加H2SO4,如果溶液变蓝,说明产物中含有Cu2O,反之则无Cu2O.(已知:Cu2O+2H+═Cu+Cu2++H2O)(5)甲与乙之间可能(填“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反应产生H2,判断理由是AlH3中的H为﹣1价,NH3中的H为+1价,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考点:无机物的推断.专题:推断题.分析: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应为Al(OH)3,说明甲中含有Al和H两种元素,n (H2)==0.3mol,则m(H)=0.3mol×2×1g/mol=0.6g,则6.00g甲中含有m(Al)=6.00g﹣0.6g=5.4g,n (Al)==0.2mol,所以n(Al):n(H)=0.2mol:0.6mol=1:3,则甲的化学式为AlH3,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则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5g•L﹣1×22.4L=28,应为N2,则乙为NH3,结合对应的物质以及题目要求可解答该题.解答:解: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应为Al(OH)3,说明甲中含有Al和H两种元素,n(H2)==0.3mol,则m(H)=0.3mol×2×1g/mol=0.6g,则6.00g甲中含有m(Al)=6.00g﹣0.6g=5.4g,n (Al)==0.2mol,所以n(Al):n(H)=0.2mol:0.6mol=1:3,则甲的化学式为AlH3,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则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5g•L﹣1×22.4L=28,应为N2,则乙为NH3,(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为AlH3,乙为NH3,电子式为,故答案为:AlH3;;(2)AlH3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AlH3+3H2O=Al(OH)3↓+3H2↑,故答案为:AlH3+3H2O=Al(OH)3↓+3H2↑;(3)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化学式为Mg3N2,故答案为:Mg3N2;(4)NH3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N2,反应的方程式为3CuO+2NH3N2+3Cu+3H2O,要判断产物中是否含有CuO,可加入稀硫酸检验溶液是否变蓝,方法是取样后加H2SO4,如果溶液变蓝,说明产物中含有Cu2O,反之则无Cu2O,故答案为:3CuO+2NH3N2+3Cu+3H2O;取样后加H2SO4,如果溶液变蓝,说明产物中含有Cu2O,反之则无Cu2O;(5)AlH3中的H为﹣1价,NH3中的H为+1价,从化合价的角度可知二者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故答案为:可能;AlH3中的H为﹣1价,NH3中的H为+1价,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先关反应的现象以及数据判断甲乙两种物质,注意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9.(14分)(2013•浙江)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反应Ⅰ:2NH3(l)+H2O(l)+CO2(g)⇌(NH4)2CO3(aq)△H1反应Ⅱ:NH3(l)+H2O(l)+CO2(g)⇌(NH4)2HCO3(aq)△H2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2(NH4)2HCO3(aq)△H3请回答下列问题:(1)△H3与△H1、△H2之间的关系是:△H3=2△H2﹣△H1.(2)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它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1).则:①△H3<0(填>、=或<).②在T1~T2及T4~T5二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T1﹣T2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T3﹣T4区间,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由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③反应Ⅲ在温度为T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当时间到达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上升到T2,并维持该温度.请在图中画出t1时刻后溶液的pH变化总趋势曲线.(3)利用反应Ⅲ捕获CO2,在(NH4)2CO3初始浓度和体积确定的情况下,提高CO2吸收量的措施有降低温度;增大CO2浓度(写出2个).(4)下列物质中也可能作为CO2捕获剂的是B、D.A.NH4Cl B.Na2CO3 C.HOCH2CH2OH D.HOCH2CH2NH2.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利用盖斯定律计算;(2)①温度升高,c(CO2)增大,平衡逆向移动,说明反应Ⅲ是放热反应(△H3<0);②T1﹣T2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T3﹣T4区间,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由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③反应Ⅲ在温度为T1时建立平衡后(由图2可知:溶液pH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迅速上升到T2并维持温度不变,平衡逆向移动,溶液pH增大,在T2时又建立新的平衡;(3)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4)具有碱性的物质均能捕获CO2.解答:解:(1)将反应Ⅰ倒过来书写:(NH4)2CO3(aq)⇌2NH3(l)+H2O (l)+CO2(g)﹣△H1将反应Ⅱ×2:2NH3(l)+2H2O (l)+2CO2(g)⇌2NH4HCO3(aq)2△H2得:(NH4)2CO3(aq)+H2O (l)+CO2(g)⇌2NH4HCO3(aq)△H3=2△H2﹣△H1 ;故答案为:2△H2﹣△H1;(2)①由图1可知:温度为T3时反应达平衡,此后温度升高,c(CO2)增大,平衡逆向移动,说明反应Ⅲ是放热反应△H3<0;②在T3前反应未建立平衡,无论在什么温度下(NH4)2CO3(aq)总是捕获CO2,故c(CO2)减小;③反应Ⅲ在温度为T1时建立平衡后(由图2可知:溶液pH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迅速上升到T2并维持温度不变,平衡逆向移动,溶液pH增大,在T2时又建立新的平衡,图象应为,;故答案为:①<;②T1﹣T2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温度升高而提高.T4﹣T5区间,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③(3)根据平衡移动原理,降低温度或增大c(CO2),故答案为:降低温度;增大CO2浓度(4)具有碱性的物质均能捕获CO2,反应如下:Na2CO3+CO2+H2O=2NaHCO3;HOCH2CH2NH2+CO2+H2O=HOCH2CH2NH3++HCO3﹣;故答案为B、D.点评: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和化学方程式书写等,题目综合性较强.10.(14分)(2013•浙江)利用废旧锌铁皮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及副产物ZnO.制备流程图如下:已知:Zn及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化合物的性质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NaOH溶液处理废旧锌铁皮的作用有AB.A.去除油污B.溶解镀锌层C.去除铁锈D.钝化(2)调节溶液A的pH可产生Zn(OH)2沉淀,为制得ZnO,后续操作步骤是抽滤、洗涤、灼烧.(3)由溶液B制得Fe3O4胶体粒子的过程中,须持续通入N2,原因是在N2气氛下,防止Fe2+被氧化.(4)Fe3O4胶体粒子能否用减压过滤发实现固液分离?不能(填“能”或“不能”),理由是胶体粒子太小,抽滤时容易透过滤纸.(5)用重铬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可测定产物Fe3O4中的二价铁含量.若需配制浓度为0.01000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250mL,应准确称取0.7350g g K2Cr2O7(保留4位有效数字,已知M(K2Cr2O7)=294.0g•mol﹣1).配制该标准溶液时,下列仪器中不必要用到的有③⑦.(用编号表示).①电子天平②烧杯③量筒④玻璃棒⑤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移液管(6)滴定操作中,如果滴定前装有K2Cr2O7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将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Zn及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化合物的性质相似,Zn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起到溶解镀锌层和去除油污作用;(2)调节溶液A的pH可产生Zn(OH)2沉淀,抽滤就可以得到氢氧化锌沉淀,高温灼烧氢氧化锌分解得到ZnO;(3)持续通入N2,防止Fe2+被氧化;(4)Fe3O4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5)根据m=cVM计算m(K2Cr2O7);根据溶液浓度的精度,应选择电子天平用于称量固体质量,烧杯用于溶解固体,玻璃棒用于搅拌和引流操作,容量瓶用于配置溶液,胶头滴管用于加水定容;(6)根据对K2Cr2O7标准溶液体积的影响分析.解答:解:(1)根据Zn及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化合物的性质相似,Zn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起到溶解镀锌层和去除油污作用,故答案为:AB;(2)调节溶液A的pH可产生Zn(OH)2沉淀,抽滤就可以得到氢氧化锌沉淀,洗涤除去附着的离子,高温灼烧氢氧化锌分解得到ZnO,故答案为:抽滤、洗涤、灼烧;(3)持续通入N2,防止Fe2+被氧化;故答案为:在N2气氛下,防止Fe2+被氧化;(4)Fe3O4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所以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实现固液分离,故答案为:不能;胶体粒子太小,抽滤时容易透过滤纸;(5)m(K2Cr2O7)=0.01000mol•L﹣1×0.250 L×294.0 g•mol﹣1=0.7350g;根据溶液浓度的精度,应选择电子天平用于称量固体质量,烧杯用于溶解固体,玻璃棒用于搅拌和引流操作,容量瓶用于配置溶液,胶头滴管用于加水定容.故用不到的仪器为量筒和移液管,故答案为:0.7350g;③⑦;(6)如果滴定前装有K2Cr2O7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这样就造成读数偏小;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这样读数就正常,所以读出来的K2Cr2O7标准溶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将偏大,故答案为:偏大.点评:本题以“废旧镀锌铁皮可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及副产物ZnO”为载体,考查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涉及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滴定的误差分析、对信息的利用、实验条件的控制等,试题难度中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基本知识的基础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15分)(2013•浙江)某课题组以苯为主要原料,采用以下路线合成利胆药﹣柳胺酚.已知:.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柳胺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1mol柳胺酚最多可以和2molNaOH反应B.不发生硝化反应C.可发生水解反应D.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2)写出A→B反应所需的试剂浓HNO3/浓H2SO4.(3)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4)写出化合物F的结构简式.(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写出3种).①属酚类化合物,且苯环上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②能发生银镜反应.(6)以苯和乙烯为原料可合成聚苯乙烯,请设计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溶剂任选).。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专业课627物理化学B试题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专业课627物理化学B试题

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 627 试题名称:物理化学B (共 5 页)适用专业:化学说明: 1.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2.符号$在右上角表示标准态, 例如p$表示一个标准压力100kPa. E$表示标准电动势等。

=============================================================================================================一、选择题( 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述体系中的组分B,选择假想标准态的是:( )(A)理想溶液中的组分B; (B)理想混合气体中的组分B(C)非理想溶液中的溶剂; (D)稀溶液中的溶质B2. 将某理想气体从温度T1加热到T2。

若此变化为非恒压过程,则其焓变ΔH应为何值? ( )(A) ΔH=0 (B) ΔH=C p(T2-T1)(C) ΔH不存在(D) ΔH等于其它值3. 已知在373 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66 662 Pa,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为1.01 325×105 Pa,设A和B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则当A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 时,气相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应为:( )(A) 0.200;(B) 0.300;(C) 0.397;(D) 0.6034. 在温度T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气压为p A*,化学势为μA*,并且已知在p$压力下的凝固点为T f*,当 A 中溶入少量与 A 不形成固态溶液的溶质而形成为稀溶液时,上述三物理量分别为p A,μ A,T f ,则( )(A) p A*< p A, μA*<μA,T f* < T f;(B) p A*> p A, μA*<μA,T f* < T f(C) p A*< p A, μA*<μA,T f* > T f;(D) p A*> p A, μA*>μA,T f* > T f5. 有下述陈述(1) 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之和(2) 对于纯组分,则化学势等于其摩尔Gibbs自由能(3) 理想溶液各组分在其全部浓度范围内服从Henry定律(4) 理想溶液各组分在其全部浓度范围内服从Raoult定律上述诸说法正确的是:( )(A) (1),(2);(B) (2),(3);(C) (2),(4);(D) (3),(4)6.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有电阻丝,通以电流一段时间,如以电阻丝为体系,则上述过程的Q 、W 和体系的ΔU 值的符号为: ( )(A) W = 0, Q < 0, ΔU < 0; (B) W < 0, Q < 0, ΔU > 0(C) W = 0, Q > 0, ΔU > 0; (D )W < 0, Q = 0, ΔU > 07. 节流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能不变,压力减少; (B )焓不变,压力减少;(C )吉布斯自由能不变,压力不变;(D )焓不变,压力增加。

2013年浙江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浙江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A.多孔碳可用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
B.p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ks5u
C.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链中的P元素
D.CH3
—2和CO2
—2—O—
3 化学的原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s5u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
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9.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 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W得电子能力比强
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
B.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
C.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的高聚物,其单体是甲醛和苯酚
11.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

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
浅。

———已。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浙江卷)解析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浙江卷)解析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2013年浙江高考化学试卷评析2013年浙江高考理综化学试卷的命题严格遵守《考试说明》,体现《考试说明》的权威作用和指导作用,全卷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考查知能范围均与《考试说明》吻合。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多孔碳可用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B .pH 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C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 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 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 链中的P 元素D .CH 3CH —CH 2和CO 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 O —CHCH 2—O —C ]n ,该反应符合绿O CH 3 O色化学的原则【解析】A 选项:氢氧燃料电池要求电极必须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具一定的催化作用,同时增大气固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C 选项:As 和P 同主族。

甲基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聚碳酸酯,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生成的聚碳酸酯易降解生成无毒无害物质,所以此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原则。

B 选项:pH 计可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s5uA .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 灼烧 溶解 过滤 萃取B .用乙醇和浓H 2SO 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C .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D .将(NH 4)2SO 4、CuSO 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解析】A 选项: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缺少了氧化过程,萃取后还要分液。

B 选项:用乙醇和浓H 2SO 4制备乙烯时必须使温度迅速提高至约170℃,不可能是水浴加热(水浴加热温度最高只能达到100℃)。

D 选项: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 4)2SO 4溶液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过程,不破坏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加水后又溶解),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 4等重金属盐溶液变性析出(变性是不可逆过程,蛋白质失去了生理活性,加水不再溶解)。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试题2008—2012年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试题2008—2012年

13、如图所示,QA→B→C = a (J)、WA→B→C = b (J)、QC→A = c (J) , 那么 WA→C 等于多少(设环境对体系作功其值为正): (A) a - b + c ;(B)-(a + b + c) ;(C) a + b - c ;(D)a + b + c
14、等压下,一个反应 aA + bB = dD + eE 的 ∆rCp = 0,那么: (A) ∆rHm与 T 无关,∆rSm与 T 无关,∆rGm与 T 无关 ; (B) ∆rHm与 T 无关,∆rSm与 T 无关,∆rGm与 T 有关 ; (C) ∆rHm与 T 无关,∆rSm与 T 有关,∆rGm与 T 有关 ; (D) ∆rHm与T 无关,∆rSm与T 有关,∆rGm与T无关 。
5、反应Ⅰ: 反应物初始浓度 C0' , 半衰期 t1/ 2 , 速率常数 k1
反应Ⅱ:反应物初始浓度 C0" , 半衰期 t1"/2 , 速率常数 k2
k2 2t1' /2 k1 t1"/2C0' C0"
,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 :
(A)Ⅰ为零级,Ⅱ为二级
(B)Ⅰ为一级,Ⅱ为二级
(C)Ⅰ为零级,Ⅱ为三级
4、 苯在一个刚性的的绝热的容器中燃烧:
1
C6 H 6 (l) 15 / 2O2 (g) 6CO2 (g) 3H 2O(g) 则有:
(A) U 0, H 0,Q 0 (B) U 0, H 0,Q 0 (C) U 0, H 0,Q 0 (D) U 0, H 0, w 0
8、.已知某反应为一级,则可认定该反应必定是: |8 T
(A) 基元反应 (B)单分子反应 (C) 非基元反应 (D)上述都有可能 ; a7 q;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科目代码: 671 科目名称: 物理化学适用专业: 070302分析化学、070303有机化学、070304物理化学7.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A) Q > 0,W > 0,∆U > 0(B) Q = 0,W > 0,∆U > 0(C) Q = 0,W = 0,∆U = 0(D) 以上均不对8.计算“反应热效应”时,为了简化运算,常假定反应热效应与温度无关,其实质是:(A) 状态函数之值与历史无关(B) 物质的热容与状态无关(C) 物质的热容与温度无关(D) 反应前后系统的热容不变9.反应C(金钢石) + ½O2(g)→CO(g) 的热效应为△r Hm,问此△rHm值为:(A) CO(g) 的生成热(B) C(金钢石)的燃烧热(C) 碳的燃烧热(D) 以上均不对10.对于某些纯物质,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熔化焓一定大于蒸发焓(B)升华焓一定大于蒸发焓(C)熔化焓一定小于升华焓(D)温度升高蒸发焓降低11.非理想气体进行节流膨胀,若μ为焦耳-汤姆逊系数、△S为过程的熵变,下列答案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μ>0,△S<0 (B)μ<0,△S>0(C)μ不一定,△S>0 (D)μ不一定,△S<012.微小晶体与同一物种的大块晶体相比较,下列说法哪一个不正确:(A)微小晶体的饱和蒸气压大(B)微小晶体的表面张力未变(C)微小晶体的溶解度小(D)微小晶体的熔点较低13.在一个连串反应A→B→C中,如果需要的是中间产物B,则为获得其最高产率应当(A)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B)增大反应速率(C)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D)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14.在溶胶的下列几种现象中,不是基于其动力性质的为(A)渗透(B)电泳(C)扩散(D)沉降平衡3.反应CaCO 3(s) = CaO(s) + CO 2(g) 是一个典型的复相反应系统。

2013年高考(浙江卷)化学试题(含自选模块含答案)

2013年高考(浙江卷)化学试题(含自选模块含答案)

2013年高考(浙江卷)化学试题元素 H C N ONa Al S Cl K Cr Fe Cu I 相对原子质量 1 12 14 1623273235.539525664 127...A .多孔碳可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B .pH 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C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 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 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 链中的P 元素D .2OCH 3和CO 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O CH CH 2O C O 3n,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 .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C .Cl -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食品不宜直接存放在铝制容器中 D .将(NH 4)2SO 4、CuSO 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9.短周期元素X 、Y 、Z 、W 、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 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钠与W 可能形成Na 2W 2化合物 B .由Z 和Y 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 .W 得电子能力比Q 强D .X 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 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B .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C .苯和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D .结构片段OHOHOH●●●●●●的高聚物,其单体是苯酚和甲醛11.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 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

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

已知:3I 2+6OH ―=3IO -+5I ―+3H 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右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 2O +2e -=H 2↑+2OH ―B .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3IO -C .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KI +3H 2O通电KIO 3+3H 2↑XY ZW Q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总反应不变12.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0 mol·L-1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2013年高考物理(浙江卷)word详解版

2013年高考物理(浙江卷)word详解版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姓名准考证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4页,选择题部分1至6页,非选择题部分7至14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部分(共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递速度相同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答案】B15.磁卡的词条中有用于存储信息的磁极方向不同的磁化区,刷卡器中有检测线圈,当以速度v0刷卡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其E-t关系如右图所示。

如果只将刷卡速度改为v0/2,线圈中的E-t关系可能是CD【答案】D16.与通常观察到的月全食不同,小虎同学在2012年12月10日晚观看月全食时,看到整个月亮是暗红的。

小虎画了月全食的示意图,并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最为合理的是A.地球上有人用红色激光照射月球B.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红光反射到月球C.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D.太阳光中的红光在月球表面形成干涉条纹【答案】C17.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 f的大小。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5s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B.4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N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D.6s~9s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0m/s2【答案】D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专业详解详析】2013年高考 化学真题 (浙江卷)(出版原稿)

【专业详解详析】2013年高考 化学真题 (浙江卷)(出版原稿)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浙江卷)解析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孔碳可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B.p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C.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链中的P元素D.CH3CH-CH2O 和CO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O׀CH3CH-CH2-O-CO]-n,该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答案:B思路分析:考点解剖:综合考查了燃料电池,酸碱中和滴定,缩聚反应等知识。

解题思路:根据燃料电池电极使用的原理判断A;根据pH计的作用判断B;根据同族元素的性质判断C;根据聚合产物的生成原理判断D。

解答过程:解:选项A中,氢氧燃料电池要求电极必须多孔,因为这样才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具一定的催化作用,同时增大气体、固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故A正确;选项B中,pH用于测定溶液的pH,在酸碱中和滴定中,作为滴定终点的判断只是其具体应用之一,故B错误;选项C中,As和P同主族,同一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所以As可能取代P元素,故C正确;选项D中,对照反应物与生成物可知,该反应属于加聚反应,所以原子利用率为100%,生成的聚碳酸酯易降解生成无毒无害物质,所以此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原则,故D正确。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B。

规律总结:联系生活,提取生活中、身边的现象或事实考查化学常识,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形式之一。

做此类题时,主要是能够透过现象看到化学反应、原理的本质。

此类题目面广量大,通常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多注意化学知识的具体实际应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答案:C思路分析:考点解剖:综合考查了从海水中提取碘,乙烯的制备,蛋白质的性质等知识。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理综化学真题(15套)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理综化学真题(15套)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理综化学试题2013年(大纲版)——化学 (1)2013年(新课标Ⅰ)——化学 (5)2013年(新课标Ⅱ)——化学 (11)2013年(安徽卷)——化学 (16)2013年(北京卷)——化学 (20)2013年(福建卷)——化学 (24)2013年(广东卷)——化学 (30)2013年(海南卷)——化学 (34)2013年(江苏卷)——化学 (40)2013年(山东卷)——化学 (40)2013年(上海卷)——化学 (51)2013年(四川卷)——化学 (58)2013年(天津卷)——化学 (61)2013年(浙江卷)——化学 (65)2013年(重庆卷)——化学 (68)2013年高考大纲版理综——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下面有关发泡塑料饭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材质是高分子材料 B.价廉、质轻、保温性能好C.适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D.不适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7、反应X(g)+Y(g)2Z(g)<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 的产率增大C.增大c (X),X 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 的转化率增大8、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 18O 和14N 2的判断正确的是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9、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 2O 72-)时,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Cr 2O 72+6Fe 2++14H +2Cr 3++6Fe 3++7H 2O ,最后Cr 3+以Cr(OH)3形式除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阳极反应为Fe -2e -Fe 2+ B.电解过程中溶液pH 不会变化C.过程中有Fe(OH)3沉淀生成D.电路中每转移12 mol 电子,最多有1 mol Cr 2O 72-被还原10、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目的 操作 A.配制100 mL 1.0 mol ·L -1 CuSO 4溶液 将25 g CuSO 4·5H 2O 溶于100 mL 蒸馏水中 B.除去KNO 3中少量NaCl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C. 在溶液中将-4nO M 完全转化为Mn 2+ 向酸性KMnO 4溶液中滴加H 2O 2溶液至紫色消失D. 确定NaCl 溶液中是否混有Na 2CO 3 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 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 2:2NH 3·H 2O +SO 22NH 4++-23SO +H 2O B.氯化钠与浓硫酸混合加热:H 2SO 4+2Cl-SO 2↑+Cl 2↑+H 2O 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 2++4H ++NO 3-3Fe 3++NO↑+3H 2O D.明矾溶液中滴入B a (O H )2溶液使-24SO 恰好完全沉淀:2Ba 2++3OH -+Al 3++2-24SO 2B a SO 4↓+Al(OH)3↓12、右图表示溶液中c (H +)和c (OH -)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 (H +)×c (OH -)=K wB.M 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 (H +)<c (OH -)C.图中T 1<T 2D.XZ 线上任意点均有pH =713、某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58,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 2和H 2O 。

【专业解析】2013年高考 物理真题(浙江卷)(出版原稿)

【专业解析】2013年高考 物理真题(浙江卷)(出版原稿)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卷(物理部分)(浙江卷)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递速度相同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答案:B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了电磁波的有关知识.解题思路:根据电磁波的特点、电磁波和声波的传播、无线电通信、电磁波谱分析选项.解答过程:解:电磁波和声波均能传递信息,A选项错;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B 选项对;光速与声速不同,C项错;红外线波长比X射线的波长长,D项错.所以本题答案为B.规律总结:此类问题为概念类题,掌握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与机械波的不同、电磁波谱等即可解题.2.磁卡的词条中有用于存储信息的磁极方向不同的磁化区,刷卡器中有检测线圈,当以速度v0刷卡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其E-t关系如右图所示.如果只将刷卡速度改为v0/2,线圈中的E-t关系可能是()答案:D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此题考查了电磁感应的有关知识,以及学生对基本定律的理解能力.解题思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刷卡速度减半分析选项.解答过程:解: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刷卡速度减半后,磁通量变化率减小,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减小,感应电动势变化的频率也减小,应选D.所以本题答案为D.规律总结:在判断图像类问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刷卡的速度改为原来的一半,所以刷卡所用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A、B项均错.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电动势的瞬时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C选项排除,故D选项正确.3.与通常观察到的月全食不同,小虎同学在2012年12月10日晚观看月全食时,看到整个月亮是暗红的.小虎画了月全食的示意图,并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最为合理的是()A.地球上有人用红色激光照射月球B.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红光反射到月球C.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D.太阳光中的红光在月球表面形成干涉条纹答案:C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反射、干涉、折射的有关知识,同时考查考生的推理、理解能力.解题思路:根据红光的折射率小,难以发生全反射分析选项.解答过程:解:因大气层对红光的折射率较小,红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大,而其他色光的临界角较小,因此在同等条件下,红光比较难发生全反射,红光经大气层折射到月球,再经月球反射回地球,因此月球呈现暗红色.所以本题答案为C.规律总结:在解决光的折射问题时,要掌握可见光的波长、折射率、频率、临界角的规律.4.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 f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5s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B.4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N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D.6s-9s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0m/s2答案:D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综合考查了力学中功、受力分析及摩擦力及运动的有关知识,同时考查学生对基本的物理情景的分析能力.解题思路:根据两图像首先得出物体在前4秒内处于静止,4秒开始运动由此分析A、B选项;再根据物体运动后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结合滑动摩擦力的公式可得出摩擦因数;6s-9s内对物块受力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D选项.解答过程:解:由图可得,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N,物体从第4秒开始运动,在第4秒-第5秒内发生位移,因此做功不为零;4秒末物块所受合力为0;4秒以后,物块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可求得动摩擦因数为0.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加速度为2.0m/s2.所以本题答案为D.规律总结:解决牛顿运动定律与图像结合的问题,首先要正确找出图像所给出的物理信息;其次要将物理信息与物理情景相结合.如此题中摩擦力的图像,4秒末摩擦力突变则说明物体所受静摩擦力转变为滑动摩擦力,由静止转为运动是题目的关键点和切入点.5.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2)(R r GMmB .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2r GMmC .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223rGm D .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23r GMm答案:BC 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应用、质点及受力分析的有关知识,同时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解题思路:根据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此处地球可以看成质点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分析A 、B 选项;根据图中的几何关系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分析C 选项;根据地球所受三颗卫星的引力大小相等夹角互成120度分析D 选项.解答过程:解: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2rGMm,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也为2rGMm,根据几何关系可以求得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为3r ,因此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 223rGm ;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为0. 所以本题答案为BC .规律总结:在解答此类问题时,要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知道其条件;要掌握大小相等的三个力夹角互成120度其合力为0.6.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kg 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 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m 时,以5m/s 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 2.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受浮力大小为4830NB .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保持不变C .从地面开始上升10s 后的速度大小为5m/sD .以5m/s 匀速上升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230N 答案:AD 思路分析:考点解剖:综合考查了力学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有关知识,及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解题思路:根据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空气阻力为0,知道加速度,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A 选项;根据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减小,而重力、浮力不变可分析阻力的变化;根据10s 时加速度变化、位移不知无法分析此时的速度;根据匀速运动时合力为0分析D 选项.解答过程:解: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空气阻力为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F ma =浮,代入数据得=4830F N 浮;气球受浮力,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浮力和重力恒定,气球的加速度发生变化,可知阻力发生变化;由于不清楚空气阻力是如何变化的,因此不清楚何时气球做匀速运动,由于气球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减小,因此10s 时,气球的速度应该还没有达到5m/s ;气球匀速时,受力平衡,根据-=0F mg f -阻浮可得=230f N 阻.所以本题答案为AD .规律总结:在解答此类牛顿运动的问题时,要重视问题的切入点和隐含条件,如“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 2”,“浮力保持不变”,“向上匀速运动”.7.注入工艺中,初速度可忽略的离子P +和P 3+,经电压为U 的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有一定的宽度的匀强磁场区域,如图所示,已知离子P +在磁场中转过θ=30°后从磁场右边界射出.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时,离子P +和P 3+( )A .在磁场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1B 3C .在磁场中转过的角度之比为1:2D .离开电场区域时的动能之比为1:3 答案:BCD 思路分析:考点解剖:综合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有关知识.解题思路:根据动能定理可分析D 选项;再结合mv R Bq =,分析B 选项;根据Bqv a m=分析A 选项;根据几何关系,P 3+在磁场转过的角度结合22m t Bqθππ=•分析C 选项. 解答过程: 解:根据212qU mv =,认为两种粒子的质量近似相等,可得粒子进入磁场时,动能之比为1:3,1212::1:3v v q q ==,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2v a R =,轨道半径mvR Bq=,可得半径之比为3:1;加速度之比为: 1:33;由几何关系知,P 3+在磁场转过60o,带电粒子在磁场中速度不变,离开电场区域时的动能之比为1:3.所以本题答案为BCD .规律总结:在解答此类带电粒子在合场中运动问题时,一般是在电场中的运动做加速运动应用动能定理,做类平抛运动,研究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运动;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问题,首先要正确的画出离子的运动轨迹图,找出几何关系或临界条件,结合半径和周期公式,就能解答此类问题.二、实验题1.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上的a 、b 、c ……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 、c 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 、e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纸带①和②上c 、e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 ①________v ②(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图中________(填 选 项).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C.纸带①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D.纸带①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答案:(1)2.10 cm或2.40 cm(±0.05 cm,有效数字位数正确);(2)1.13 m/s或1.25 m/s (±0.05m/s,有效数字位数不作要求);小于;(3)C思路分析:考点解剖:综合考查了力学实验刻度尺读数、平均速度计算的有关知识及分析和推理能力.解题思路:根据读数的要求分析(1);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分析⑵;根据两装置物体所做的运动分析(3).解答过程:解:(1)因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 mm.读数时要估读到0.1 mm.两条纸带测量长度分别为:21.0 mm=2.10 cm或24.0 mm=2.40 cm(人读数视觉会有偶然误差,读数相差0.05 cm均为正确,有效数字位数要正确);⑵利用平均速度公式:svt得1.13m/s或1.25m/s(±0.05m/s,有效数字位数不作要求:),根据计算的平均速度判断出v①<v②;⑶小桶通过细线带动小车做匀加速运动,打点汁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越来越稀疏,因此第一条纸带是装置甲实验所得;橡皮筋带动小车运动,当橡皮筋恢复原长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打点汁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是均匀的,所以第二条纸带是装置乙实验所得.规律总结: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对于读数要注意不要忘记估读;要弄清物体所做的运动.2.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除了选用照片中的部分器材外,________(填选项)A.还需要电压表 B.还需要电流表C.还需要学生电源 D.不在需要任何器材(2)测量所得数据如下用作图法求得电池的内阻r =________;(3)根据第5组所测得的实验数据,求得电流表内阻R A =________. 答案:(1)A ;(2)r=(0.75±0.10)Ω;(3)0.22Ω思路分析:考点解剖:综合考查了实验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有关知识,同时考查考生的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解题思路:根据电路图中的器材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可分析(2);根据()A U I R R =+分析(3).解答过程:解:(1)根据电路图知实验需要测量路端电压,所选器材中缺少电压表,故选A .⑵以I 为横坐标,U 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根据题干给出的数据进行描点,画出图象.图象的斜率表示内阻r=0.75±0.1Ω;⑶由电路图及第5组数据代入()A U I R R =+知R A =0.220Ω.规律总结:在解答此类问题时,要正确理解实验的原理;做题要前后看一看,有时后面会给前面的解答以提示;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通过作图对数据进行处理,可较准确得出电动势和内阻.三、计算题1. 山谷中有三块大石头和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青藤,其示意图如下.图中A 、B 、C 、D 均为石头的边缘点,O 为青藤的固定点,h 1=1.8m ,h 2=4.0m ,x 1=4.8m ,x 2=8.0m .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 =10kg 和m =2kg 的大小两只滇金丝猴分别位于左边和中间的石头上,当大猴发现小猴将受到伤害时,迅速从左边石头A 点水平跳到中间石头,大猴抱起小猴跑到C 点,抓住青藤的下端荡到右边石头上的D 点,此时速度恰好为零.运动过程中猴子均看成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 =10m/s 2,求:(1)大猴子水平跳离的速度最小值; (2)猴子抓住青藤荡起时的速度大小; (3)荡起时,青藤对猴子的拉力大小. 答案:⑴8 m/s ;⑵9 m/s ;⑶216 N 思路分析:考点解剖:综合考查了电场强度、圆周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的有关知识,同时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解题思路: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分析⑴;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几何关系分析⑶ .解答过程:解:(1)设猴子从A 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为min v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2112h gt =① 1min x v t = ②联立①、②式,得min 8m /s v = ③(2)猴子抓住青藤后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荡起时速度为c v ,有221()()2c M m gh M m v +=+ ④2280m /s 9m /s c v gh =≈ ⑤(3)设拉力为T F ,青藤的长度为L ,对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c T v F M m g M m L-+=+ ⑥由几何关系 22222()L h x L -+= ⑦得:10m L = ⑧综合⑤、⑥、⑧式并代入数据解得:2()()216N c T v F M m g M m L=+++= 规律总结:对于力与运动的问题,若出现多个物体,往往要对各物体受力分析、运动分析找联系,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及动能定理即可解决此类综合性的问题;过程与过程的节点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电子能量分析器”主要由处于真空中的电子偏转器和探测板组成.偏转器是由两个相互绝缘、半径分别为R A 和R B 的同心圆金属半球面A 和B 构成,A 、B 为电势值不等的等势面,其过球心的截面如图所示.一束电荷量为e 、质量为m 的电子以不同的动能从偏转器左端M 的正中间小孔垂直入射,进入偏转电场区域,最后到达偏转器右端的探测板N ,其中动能为E k0的电子沿等势面C 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N 板的正中间.忽略电场的边缘效应.(1)判断球面A 、B 的电势高低,并说明理由; (2)求等势面C 所在处电场强度E 的大小; (3)若半球面A 、B 和等势面C 的电势分别为φA 、φB和φC ,则到达N 板左、右边缘处的电子,经过偏转电场前、后的动能改变量ΔE k 左和ΔE k 右分别为多少?(4)比较|ΔE k 左|和|ΔE k 右|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答案:(1)B 板电势高于A 板;(2)04()k A B E e R R +;(3)=)B C k E e ϕϕ∆-左(;=)A C k E e ϕϕ∆-右(;(4)k k E E ∆>∆左右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综合考查了静电场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电场线、电势及动能定理的有关知识,同时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题思路:根据电子做圆周运动分析(1);根据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电场力提供向心力,结合几何关系分析(2),根据电场力做功和动能定理分析(3);根据电场线的特点及与电势的关系分析(4).解答过程:解:(1)电子做圆周运动,电场力方向指向球心,电场方向从B 指向A ,B 板电势高于A 板. (2)据题意,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考虑到圆轨道上的电场强度E 大小相同,有:2v eE m R=2012k E mv = 2A BR R R +=联立解得:0024()k k A B E E E eR e R R ==+ (3)电子运动时只有电场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k E qU ∆=对到达N 板左边缘的电子,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有=)B C k E e ϕϕ∆-左(对到达N 板右边缘的电子,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有=)A C k E e ϕϕ∆-右((4)根据电场线特点,等势面B 与C 之间的电场强度大于C 与A 之间的电场强度,考虑到等势面间距相等,有B C A C ϕϕϕϕ->- 即k k E E ∆>∆左右规律总结:此题是电场力和圆周运动的综合题,对于我们来说比较新颖,一般都是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此题为电场力,题目的情景复杂但是题目出的比较简单.还结合了电势能与动能的转化;此题的关键是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3.为了降低潜艇噪音,提高其前进速度,可用电磁推进器替代螺旋桨.潜艇下方有左、右两组推进器,每组由6个相同的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直线通道推进器构成,其原理示意图如下.在直线通道内充满电阻率ρ=0.2Ω∙m 的海水,通道中a ×b ×c =0.3m ×0.4m ×0.3m 的空间内,存在由超导线圈产生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 =6.4T 、方向垂直通道侧面向外.磁场区域上、下方各有a ×b =0.3m ×0.4m 的金属板M 、N ,当其与推进器专用直流电源相连后,在两板之间的海水中产生了从N 到M ,大小恒为I =1.0×103A 的电流,设电流只存在于磁场区域.不计电源内阻及导线电阻,海水密度ρ=1.0×103kg/m 3.(1)求一个直线通道推进器内磁场对通电海水的作用力大小,并判断其方向.(2)在不改变潜艇结构的前提下,简述潜艇如何转弯?如何倒车?(3)当潜艇以恒定速度v 0=30m/s 前进时,海水在出口处相对于推进器的速度v =34m/s ,思考专用直流电源所提供的电功率如何分配,求出相应功率的大小.答案:(1)31.9210N ⨯;向右;(2)见解析;(3)见解析思路分析:考点解剖:综合考查了电磁和生活结合的有关知识,同时考查考生的综合应用、分析推理能力.解题思路:根据安培力的公式和左手定则分析(1);根据反冲、牛顿第三定律分析(2);根据电源提供的功率分为牵引功率、海水的焦耳热功率、单位时间内海水动能的增加值,再结合功率的公式分析(3).解答过程:解:(1)将通电海水看成导线,所受磁场力F IBL =代入数据得:33c 1.010 6.40.3N 1.9210N F IB ==⨯⨯⨯=⨯用左手定则判断磁场对海水作用力方向向右(或与海水出口方向相同)(2)考虑到潜艇下方有左、右2组推进器,可以开启或关闭不同个数的左右两侧的直线通道推进器,实施转弯.改变电流方向,或者磁场方向,可以改变海水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使潜艇“倒车”.(3)电源提供的电功率中的第一部分:牵引功率10v P F =牵根据牛顿第三定律:=12F IBL 牵当030m /s v =时,代入数据得:3510=12 1.921030W 6.910WP F v =⨯⨯⨯=⨯牵 第二部分:海水的焦耳热功率 对单个直线推进器,根据电阻定律:L R S ρ= 代入数据得:c 0.30.20.50.30.4R ab ρ==⨯Ω=Ω⨯ 由热功率公式,2P I R =代入数据得:25=5.010W P I R =⨯单,56212 5.010W 6.010W P =⨯⨯=⨯ 第三部分:单位时间内海水动能的增加值设t ∆时间内喷出海水的质量为m :312k E P t ∆=∆ 考虑到海水的初动能为零,212k k E E mv ∆==水对地 m t m bcv ρ=∆水对地34311212=4.610W 2k m E P bcv t ρ∆==⨯⨯∆水对地规律总结:利用磁流体推进船的模型综合考查电阻决定因素、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以及功率等多个知识点,要正确解题必须弄清其中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再运用知识求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