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第2课时 运用“边角边”(SAS)判定三角形全等 教学课件
《“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PPT课件
思考: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一个角,那么这两条边
与这一个角的位置上有几种可能性呢?
A
A
B
C
图一
在图一中, ∠A
是AB和AC的夹角,
符合图一的条件,它 可称为“两边和它们 的夹角”。
B
图二
C
符合图二的条件, 通常 说成“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两边源自它们的夹角夹角 CA
BD
F E
验证猜想 归纳结论
B
把画好的△A′B′C′剪下来,放到△ABC上, 它们全等吗?反映了什么规律?
验证猜想 归纳结论
探究3反映的规律是: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数学符号语言:
∵在△ABC和△A′B′C ′中
AB=A′B′
C
C′
∠A=∠A′
AC=A′C′
A
B A′
B′
∴ △ABC≌△A′B′C ′(SAS)
∵在△ABF和△ DCE中 AB=DC
∠B= ∠C
A BE
BF=CE ∴ △ABF≌△DCE (SAS)
∴ ∠A=∠D
D FC
验证猜想 归纳结论
把一长一短的两根木棍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摆出△ABC 。 固定住长木棍,转动短木棍,得到△ABD。这个实验说 明了什么?
A 说明:△ABC与△ABD不全等
B
解: 相等,理由如下
B
∵在△ABC和△ABD中 AB=AB
∠BAC= ∠BAD=90°
AC=AD
DA C
∴ △ABC≌△ABD (SAS)
∴ BC=BD
巩固练习 拓展提高
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 ∠B= ∠C.
人教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PPT精美课件
熟练利用“边角边”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种情况是否都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你能具体说明吗?
AB=A′B′, 在△ADE和△CBF中,
符号语言表示:在△ABC和△A'B'C'中,
B
C
熟练利用“边角边”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B=∠B′, AE=CF,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先画出一个△ABC,再画出一个△A′B′C′,使得AB=A′B′,∠A=∠A′,AC=A′C′(即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此时的△ABC和△A′B′C′全等吗?
先画出一个△ABC,再画出一个△A′B′C′,使得 ∴△CAB≌△CDE(SAS).
知识点1 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边角边(SAS)
在△ADC和△CBA中,
∴∠ACB=∠DFE,BC//EF.
B 在△ADC和△CBA中,
C
B′ C′
总结:(1)一定牢记“边边角”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只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90°
通过画结图,你论能得出:什么两样的边结论?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
AB=DC,
形不一定全等. ∴∠DEC=∠BFE,DE//BF.
AB=CB,
∠ABG=∠CBE,
D
GB=EB,
∴ △ABG≌△CBE(SAS), A ∴AG=CE.
C M NG
F B
E
(2)求证:AG⊥CE.
(2)证明: ∵△ABG≌△CBE,
∴∠GAB=∠ECB.
∵∠ABC=∠GBE=90°.
∴在△ABM中,∠AMB+∠GAB=90°. D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边角边定理PPT课件
用“两边一角”证明三角形全等时, 那个“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学以致用
例:点E、F在AC上,AD//BC,AD=CB,AE=CF
求证:△AFD≌△CEB A
D
E
分析:证三角形全等的三个条件 B
\\
B
\
{
A
D
因为AB=DE,∠B=∠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C=EF,
CE
\
根据“SAS”可以得到 F △ABC≌△DEF
在△ABC和△ DEF中,
小试身手
例1如图19.2.4,在△ABC中,AB=AC, AD平分 ∠BAC,求证: △ABD≌△ACD.
如图,已知两条线段和一个角,以长的线段为已 知角的邻边,短的线段为已知角的对边,画一个 三角形.
在△AOC和△BOD中 ∵ AC= BD ,
AO= BO , CO= DO ,
∴ △AOC≌△BOD(SSS)
A
D
O
C
B
如图19.2.2,已知两条线段和一个角,以这两条线段 边,以这个角为这两条边的夹角,画一个三角形.
步骤: 1 画一线段AB, 使它等于4cm; 2 画∠MAB=45°; 3 在射线AM上截取AC=3cm; 4 连结BC.
△ABC即为所求.
1 你们所画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
2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 进行比较,所有的三角形都全等吗?
在△ABC和△A′B′C′中,已知AB=A′B′, ∠B= ∠B′, BC=B′C′
A
八年级上13.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ppt课件.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ppt课件
C D
AE AD 已知) ____=____( ∠A= ∠A( 公共角)
AC AB 已知) _____=____(
A
E
B
∴ △AEC≌△ADB( SAS )
例1.已知: 如图AD∥BC,AD=CB。 求证:△ADC≌△CBA
变式一:已知:如图,点 在同一直线上AC∥DF, AC=DF ,EC=BF .△ABC 与 △DEF全等吗?说明 你的结论.
思考: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一个角,那么这两条边 与这一个角的位置上有几种可能性呢? A A
图一 在图一中, ∠A 是AB和AC的夹角, 符合图一的条件,它 可称为“两边夹角”。
B
C
B
图二
C
符合图二的条件, 通常 说成“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探索边角边
作图:① 画一个∠DAE=45 °②在AD、AE上分别取 B、C, 使 AB=3cm, AC=4cm.③连结BC,得△ABC.
在△ABC与△DEF中 AC=DF
∠C=∠F BC=EF
B
C F E
∴△ABC≌△DEF(SAS)
1.在下列图中找出全等三角形
30º
Ⅰ
Ⅱ
Ⅲ Ⅲ
Ⅳ Ⅳ
5 cm
30º
Ⅵ
Ⅶ
Ⅷ
Ⅴ
30º
探索边边角
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 已知:AC=4cm,BC=3cm, ∠A=45 °.
C △ABC的形状与大小是唯
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用符号语言表达为:
A D
在△ABC与△DEF中 AC=DF
∠C=∠F BC=EF
B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课件
你有什么发现,试着用图形变化的角度说说
结论: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边的对 角对应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二 【一起探究】
两边和这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探究新知
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 AB=A′B′,∠B=∠B′,BC=B′C′。 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这两个三角形能否重合?
探究新知
理由:∵点B与点B ' 重合,边BC落在边B′C′上,BC=B ' C ' ∴边BC与边B ' C ' 重合。 ∴点C与点C ' 重合。 ∵∠B=∠B ', ∴边AB落在边A ' B ' 上。 ∵AB=A ' B ', ∴边AB与边A ' B ' 重合。 ∴点A与点A ' 重合. 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得AC与A ' C ' 重合。 ∴ △ABC≌△A′B′C′
回顾复习
2.(1)若已知AB=DC,试说明△ABC≌△DCB. ①以“SSS”为依据,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为______; ②以“SAS”为依据,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为______ ;
(2)若已知∠ABC=∠DCB,试说明△ABC≌△DCB. ①以“ASA”为依据,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为______ ; ②以“AAS”为依据,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为______ .
巩固练习
解:∵ AD =BE
(已知)
∴AB =DE (等式的性质)
∵ BC∥EF (已知)
∴ ∠ABC=∠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在△ ABC和 △ DEF中
“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优质课获奖课件
五、小结与作业 1.师生小结: (1)“边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要注意使用公共边和公共 角. 2.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2.2第3,4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掌握运用“边角边”判定两个 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通 过学生之间的质疑讨论,发现此定理中角必为夹角,从而 得出“边角边”的判定方法.不仅学习了知识,也训练了 思维能力,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掌握的也好,但要强 调书写的格式的规范,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在证明分别属于 两个三角形的线段或角相等的问题时,通常通过证明这两 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
四、再探新知 1.现有下图所示三种规格的卡片各若干张,请你根据 二次三项式a2+2ab+b2,选取相应种类和数量的卡片, 尝试拼成一个正方形,并讨论该正方形的代数意义:
2.你能根据下图说明(a-b)2=a2-2ab+b2吗?
第1小题由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拼图游戏,比一比哪个小组 快?第2小题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面积的变化,帮 助学生联想代数恒等式:(a-b)2=a2-b2-2b(a-b)=a2- 2ab+b2.
操作: (1)把画好的三角形剪下和原三角形重叠,观察能重合在 一起吗? (2)上面的探究说明什么规律? 总结: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两边和它们的夹角 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 “SAS”.
三、举例分析 多媒体出示教材例2. 例2 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 在平地上取一个点C,从点C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到达点A 和B.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点 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 为什么?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课件 2021-2022学年数学八年级上册-冀教版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问题引领,创设情景。 2、自学: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3、合作:合作交流,构建新知。 4、展示、点评:例题赏析,师生共评。 5、检测: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6、总结:小结反思。 整个过程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做一些练习。
3.边角边公理的应用中所用到的数学方法: 证明线段(或角相等) 转化 证明线段(或角)
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用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需注意
1. 公理中所出现的边与角必须在所证明的两个三角形中. 2. 公理中涉及的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3. 要充分利用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
对顶角等
1、我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 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 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 己的认识水平。
2、采用PPT展示教学,增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使 学生获得更好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 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学法指导
设计意图及说明:因为学生动手画图速度慢,所以在 这个环节处理的方法是,先让学生提前备有满足这三 个条件的三角形纸样,便于操作,利用图形说明,让 学生更直观地获得结论.从而强调这个角只能是两边 的夹角。特殊情况过渡到一般情况,达成共识,得出 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基本事实二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想要知道瓶子的内径是多少,量出AC 即可,为什么
·中点O
D
B
例1
已知:如图,AD∥BC,且AD=BC。 求证:△ADC ≌△CBA
A1
D
B
2C
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 第2课时课件(共17张PPT)
尺规作图:作△A'B'C'使A'B'=AB=3 cm,∠B'=∠B=30°,B'C'=BC=5 cm.
基本事实二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基本事实二可简记为“边角边”或“SAS”.
例1 已知:如图,AD//BC,AD=CB. 求证:△ADC≌△CBA.
B′
A′
C
解:在岸上取可以直接到达A,B的一点C,
连接AC,延长AC到点A′,使A′C=AC;
连接BC,并延长BC到点B′,使B′C=BC.
连接A′ B′,量出的长度就是AB两点间距离.
证明:在△ABC与△A′B′C中,
∴△ABC≌△A′B′C(SAS).
∴A′B′=A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正确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2.会用“SAS”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及进行简单的应用.3.了解“SSA”不能作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学习重难点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
难点
重点
“SAS”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2.已知:如图, AC和BD相交于点O,OA=OC,OB=OD. 求证:DC∥AB.
∴△COD≌△AOB(SAS),
∴∠C=∠A(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 DC∥AB (内错角相等的两条直线平行).
3.如图,在湖泊的岸边有A、B,难以直接量出A, B两点间的距离,你能设计一种量出A, B间距的方案吗?说明你这样设计的理由.
拓展提升
1.如图, 点E、F在AC上, AD//BC, AD=CB, AE=CF. 求证:△AFD≌△CEB.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教学课件
在ΔABC和ΔDEF中
A D B E
B
BC
EF
E
∴ ΔABC ≌ ΔDEF (AAS)
C D
F
例3:已知,如图,D在AB上,E在AC上,AB=AC, ∠B=∠C,求证:AD=AE
证明:在△ACD和△ABE中, ∠A=∠A(公共角) AC=AB (已知) ∠C= ∠B(已知)
∴ △ACD≌ △ABE(ASA)
∴ AD=AE
A
D
E
B
C
1、已知:如图,∠1= ∠2, ∠3 = ∠4。
求证: AC=AD。
D
A
1 2
3
B4
C
应用练习
1、如图,AB⊥BC,AD⊥DC,∠1=∠2,
求证:AB=AD
证明:∵AB⊥BC,AD⊥DC(已知)
A
∴ ∠B=∠D=900
在⊿ABC和⊿ADC中 ∠1=∠2
12
B
D
∠B=∠D
C
E C
B
∴ AB=AD
能力提高练习
• 如图:已知△ABC≌△A1B1C1,AD、A1D1分别是∠BAC和 ∠B1 A1 C1的角平分线。求证:AD= A1D1
证明:∵ △ABC≌△A1B1C1
A
∴AB=A1B1,∠B=∠B1,
∠BAC=∠B1A1C1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又∵ AD、A1D1分别是∠BAC和∠B1 A1 C1的角 B
AB=AD
证明:∵AB⊥BC,AD⊥DC(已知)
A
∴ ∠B=∠D=900 在⊿ABC和⊿ADC中
12
B
D
∠1=∠2
C
∠B=∠D
AC=AC(公共边)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第2课时)(课件)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作业(人教版)
取A'B'=AB,在射线A'E
②这两个三角形全
上截取A'C'=AC;
等是满足哪三个条
件?
(1)画∠DA'E=∠A;
(3)连接B'C '.
知识要点
“边角边”判定方法
文字语言: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
C
(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几何语言:
A
在△ABC 和△ DEF中,
=DF,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 C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C
中考链接
1.如图,已知AB=AD,AC=AE,∠BAE=∠DAC.
求证:∠C=∠E.
解:∵∠BAE=∠DAC,∴∠BAE–∠CAE=∠DAC–∠CAE,即
∠BAC=∠DAE,在△ABC和△ADE中,
∵
=
∠ = ∠
需配一块同样的玻璃,为方便起见,只需带上碎
②
片_____即可.
32
6.如图,在△ABC中,BD=CE,BE=CF,若∠A=∠B=∠C=
D)
60°,则∠DEF的度数是(
A.75°
B.70°
C.65°
D.60°
33
7.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框架如图所示,已知∠B=∠E,AB=DE,
BF=EC,其中△ABC的周长为24 cm,CF=3 cm,则制成整个金属
A
△ABD.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ABC和△ABD满
足AB=AB ,AC=AD,
∠B=∠B,但△ABC
与△ABD不全等. B
C
D
画一画: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3.3 第2课时 运用“边角边”(SAS)判定三角形全等PPT课件
(2)设AE与DG相交于M,AE与CG相交于N,
在△GMN和△DME中, M N
由(1)得∠CGD=∠AED,
又∵∠GMN=∠DME,∠DEM+∠DME=90°, ∴∠CGD+∠GME=90°, ∴∠GNM=90°, ∴AE⊥CG.
精选
中小学课件精品
18
课堂小结
内 容
有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A=∠A(公共角),
B
AD = AE
.
C
∴△AEC≌△ADB (
SAS ).
注意:“SAS”中的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A”必须在中间.
精选 中小学课件精品 13
3.已知:如图,AB=DB,CB=EB,∠1=∠2,
求证:∠A=∠D. 证明:∵ ∠1=∠2(已知) ∴∠1+∠DBC= ∠2+ ∠DBC(等式的性 质), 即∠ABC=∠DBE. 在△ABC和△DBE中, AB=DB(已知), A D
∴△ABC≌△FBE(SAS),
∴∠C=∠BEF.
又∵BC∥EF,
∴∠C=∠BEF=∠1=45°.
精选 中小学课件精品 11
当堂练习
1.下列图形中有没有全等三角形,并说明全等的理由.
30° 8 cm 甲 乙
8 cm
30°
丙 9 cm
30°
甲与丙全等,SAS.
精选 中小学课件精品 12
2.在下列推理中填写需要补充的条件,使结论成立. A 在△AEC和△ADB中, E D
∠2,若∠1=45°,求∠C的度数.
分析: 利用已知条件易证∠ABC=∠FBE,再根据全
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证明△ABC≌△FBE,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C=∠BEF.再根 据平行,可得出∠BEF的度数,从而可知∠C的 度数.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13.3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SAS )学习目标1.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的条件.2.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3.掌握三角形全等的“SAS ”条件.并能运用“SAS ”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 学习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习难点: 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你已经掌握的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是什么?二、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议一议1、我们已经研究过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今天我们研究第二种两条边和一个内角如图,AC 、BD 相交于O ,AO 、BO 、CO 、DO 的长度如图所标,△ABO 和△CDO 是否能完全重合呢?不难看出,这两个三角形有三对元素是相等的: AO =CO ,∠AOB =∠COD , BO =DO如果把△OAB 绕着O 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因为OA =OC ,所以可以使OA 与OC 重合;又因为∠AOB =∠COD , OB =OD ,所以点B 与点D 重合.这样△ABO 与△CDO 就完全重合.由此,我们得到启发: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需要三条边对应相等,而且,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引起我们猜想: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呢?不妨按上述条件画图并作如下的实验:(1)读句画图:①画∠DAE =45°,②在AD 、AE 上分别取 B 、C ,使 AB =3. cm , AC =2cm .③连结BC ,得△ABC .④请把你画出来的三角形与同组同学画出来的三角形叠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⑤如果把你画的三角形剪下来放到其他同学画的△ABC 上,你发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总结:“边角边”公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写格式:几何符号语言(2)做一做 如图,已知两条线段和一个角,以这两条线段为边,以这个角为其中一条边的对角,画一个三角形.第4题第3题C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所有的三角形一定都会全等吗?三、小组合作学习(1)如图3,已知AD ∥BC ,AD =CB ,要用边角边公理证明△ABC ≌△CDA ,需要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中,已具有两个条件,一是AD =CB(已知),二是___________;还需要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可以证得吗?).(2)如图4,已知AB =AC ,AD =AE ,∠1=∠2,要用边角边公理证明△ABD ≌ACE ,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中,已具有两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需要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可以证得吗?).四、 新知识的应用例1.如图,是中边的中点,,且.求证:⑴≌ ⑵例2.点、、、在同一直线上,,且.求证:⑴≌ ⑵五.评价反思 概括总结:1.根据边角边公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要找出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三个条件.2.找使结论成立所需条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包括给出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等),并要善于运用学过的定义、公理、定理.六.当堂检验1.已知:如图,AB =AC ,F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求证:△ABE ≌△ACF .D ABC ∆BC ACD ABD ∠=∠AC AB =ABD ∆ACD ∆EC EB =AD F B BF AD =BC AE //AEF ∆BCD ∆CD EF //第2题第1题A2.已知:点A、F、E、C在同一条直线上, AF=CE,BE∥DF,BE=DF.求证:△ABE≌△CDF.七、作业1.如图,下列条件中能使≌的是()A., B.,C., D.,2.如图,线段、互相平分交于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B. C. D.3.如图,已知,.求证:≌4.如图,于,于,,.求证:1.如图,于点,且,,则的周长为()A.15 B.20 C.25 D.30第1题第 3题第4题2.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作三角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作唯一的一个三角形 B.最多能作两个三角形C.不能作出确定的三角形 D.以上说法都不对3.如图,已知,,要使≌,下面所添的条件正确的是()A. B. C. D.ABD∆ACD∆ACAB=CB∠=∠ACAB=ADCADB∠=∠ACAB=CADBAD∠=∠CDBD=CADBAD∠=∠AB CD OBCAD=DC∠=∠BCAD//OBOC=BCAD//BCAD=ADC∆CBA∆DECD⊥D DBAB⊥B BECD=DEAB=AECE⊥BCDE⊥E CEBE=15=+ACAB ABD∆1∠=∠B CFBE=ABC∆DEF∆DFAC=EFBC=EFAC=DEAB=4.如图,在中,,点、是中线上的两点,则图中可证明为全等的三角形有( )A . 3对B .4对C .5对D .6对5.如图,点、、、在同一直线上,,,. ⑴求证:≌⑵你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写出一个即可)6.如图,是和的平分线,,求证:7.如图,已知、是线段上的两点,且,,. 求证:ABC ∆AC AB =E F AD A E B D DE AB =DF AC =DF AC //ABC ∆DEF ∆OP AOC ∠BOD ∠OC OA =OD OB =CD AB =E F AB BF AE =BC AD =B A ∠=∠CE DF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AD (
已知 ), ), A
BC=BD ( 已知 AB
1 2
B
= AB ( 公共边 ), SSS ). D
∴△ABC≌△ABD(
∴∠1=∠2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AB是∠DAC的平分线(角平分线定义).
讲授新课
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
探究:两条边和一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全 等的呢? 问题1 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cm,5cm,并且使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2课时 运用“边角边”(SAS)判定三角形全等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正确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重点) 2.会用“SAS”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及进行简单的
应用.(重点)
3.了解“SSA”不能作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难点)
∠2,若∠1=45°,求∠C的度数.
分析: 利用已知条件易证∠ABC=∠FBE,再根据全
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证明△ABC≌△FBE,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C=∠BEF.再根 据平行,可得出∠BEF的度数,从而可知∠C的 度数.
解: ∵∠1=∠2,∴∠ABC=∠FBE. 在△ABC和△FBE中, BC=BE, ∠ABC=∠FBE, AB=FB,
AB
=
AC
(已知),
∠A=∠A(公共角),
B
AD = AE
.
C
∴△AEC≌△ADB (
SAS ).
注意:“SAS”中的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A”必须在中间.
3.已知:如图,AB=DB,CB=EB,∠1=∠2,
求证:∠A=∠D. 证明:∵ ∠1=∠2(已知) ∴∠1+∠DBC= ∠2+ ∠DBC(等式的性 质), 即∠ABC=∠DBE. 在△ABC和△DBE中, AB=DB(已知), A D
1 B
2 E C
∠ABC=∠DBE(已证),
CB=EB(已知), ∴△ABC≌△DBE(SAS).
∴ ∠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4.如图,点E、F在AC上,AD//BC,AD=CB,AE=CF.
求证:△AFD≌△CEB. ∵AD//BC, 证明: ∴ ∠A=∠C, ∵AE=CF, A D
E
F
∴AE+EF=CF+EF,
即 AF=CE. 在△AFD和△CEB中, AD=CB (已知), ∠A=∠C (已证), AF=CE (已证), ∴△AFD≌△CEB(SAS).
B
C
5.如图,四边形ABCD、DEFG都是正方形,连接AE、CG.
求证:(1)AE=CG;(2)AE⊥CG.
证明: (1)∵四边形ABCD、DEFG都是正方形, ∴AD=CD,GD=ED. ∵∠CDG=90°+∠ADG,∠ADE=90° +∠ADG, ∴∠CDG=∠ADE=90°. 在△ADE和△CDG中, AD=CD, ∠ADE=∠CDG, DE=DG, ∴△ADE≌△CDG(SAS),∴AE=CG;
长为3cm的这条边所对的角是30°.
3cm 5cm
D
C E 30° 5cm
A
B
问题2 画一个三角形,使得它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cm,5cm,并且 使两边夹角为30°.
3cm
5cm
A
E 30° B
知识要点
“边角边”判定方法
文字语言: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几何语言: 在△ABC 和△ A′B′C′中, A B C
得AF=BD,又AE=BC,根据SAS,
即可证得△AEF≌△BCD.
证明: ∵AE∥BC, ∴∠A=∠B. ∵AD=BF, ∴AF=BD. 在△AEF和△BCD中, AE=BC, ∠A=∠B, AF=BD, ∴△AEF≌△BCD(SAS).
例2
已知:如图,BC∥EF,BC=BE,AB=FB,∠1=
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
1.若△AOC≌△BOD,则有
对应边:AC= BD ,AO= BO ,CO= DO ,
对应角有: ∠A= ∠B ,∠C= ∠D , ∠AOC= ∠BOD . A D
O C
B
2. 填空: 已知:AC=AD,BC=BD, 求证:AB是∠DAC的平分线. 证明:在△ABC和△ABD中, C
AB = A′B′, 必须是两边 ∠A =∠A′, “ 夹 角 ” AC =A′C′ , ∴ △ABC ≌△ A′B′ C′(SAS). A′
C′
B′
典例精析
例1 如图,A、D、F、B在同一直线上,AD=BF,AE=
BC,且AE∥BC.求证:△AEF≌△BCD.
分析:由AE∥BC,根据平行线的 性质,可得∠A=∠B,由AD=BF可
边角边
应 用
为证明线段和角相等提供了新的证法
1.已知两边,必须找“夹角”
注意
2. 已知一角和这角的一夹边,必须找这 角的另一夹边
课后作业
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
(2)设AE与DG相交于M,AE与CG相交于N,
在△GMN和△DME中, M N
由(1)得∠CGD=∠AED,
又∵∠GMN=∠DME,∠DEM+∠DME=90°, ∴∠CGD+∠GME=90°, ∴∠GNM=90°, ∴AE⊥CG.
课堂小结
内 容
有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SAS”)
∴△ABC≌△FBE(SAS),
∴∠C=∠BEF.
又∵BC∥EF,
∴∠C=∠BEF=∠1=45°.
当堂练习
1.下列图形中有没有全等三角形,并说明全等的理由.
30° 8 cm 甲 乙
8 cm
30°
丙 9 cm
30°
甲与丙全等,SAS.
2.在下列推理中填写需要补充的条件,使结论成立. A 在△AEC和△ADB中, 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