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诊断标准解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丙型肝炎基础知识ppt课件

丙型肝炎基础知识ppt课件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什么是丙型肝炎?
属于病毒性肝炎 由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引起的一系列肝脏损 害,甚至发展为肝硬化、 肝功能衰竭以及肝癌。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二、丙丙 型 肝 炎 的 病 原
丙肝病毒呈球形, 分6个基因型及 不同亚型。存在 与感染者的肝细 胞和血液中,主 要在肝细胞中复 制;会使肝细胞 受损,部分死亡, 并诱发炎症反应。
丙肝只要及早进行 治疗,规范用药, 大部分可以治愈。
目前丙肝有效的治 疗方法是干扰素 联合利巴韦林治 疗。
疗程根据患者不同 病毒基因型通常 为24周,48周, 或者更长。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丙肝的治疗
如果不及时治疗, 约60%-85%的丙 肝病毒感染者会 发展为慢性肝炎。
感染20年后,发展 为肝硬化的概率 10%-15%,肝硬 化后发展为肝癌 的概率为每年 1%-7%.
我国报告的丙型肝炎病例数逐年增加
卫生部历年公布全国丙型肝炎疫情
丙型肝炎病例数逐年增加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丙型肝炎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中漏检最高的一种 传染病!!!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我国HCV流行特点之“三高”
高慢化性:感染HCV 后发展成慢性丙型肝炎 的比例较高。
高隐匿性: 潜伏期长:10-20年; 临床症状不明显:80%左右的患者无明显 症状和体征。
HCV的特性(2)
HCV不能诱导机体保护性免疫;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HCV的流行病学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呈世界性流行,是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终末期肝病 的最主要原因。
·WHO统计表明: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 计约1.7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病例约3.5万例。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

丙型病毒性肝炎ppt演示课件

丙型病毒性肝炎ppt演示课件

.
6
流行病学
HCV呈世界性分布,但不平衡。南欧、中东、南美和部分亚 洲国家人群抗-HCV阳性率较高,西欧、北美诸国和澳大利亚人 群抗-HCV阳性率较低。据估计,目前全世界至少有一亿HCV携 带者,每年新发病例在美国和西欧各为17万,日本为35万,并 有上升趋势。我国1992~1995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调查 结果,丙肝流行率为3.2%,其中辽宁省最高(5.1%),上海最低 (0.9%)。高峰区集中在15岁以上年龄段。
丙型病毒性肝炎
.
1
英文名称
viral hepatitis type C
.
2
别名
C hepatitis;丙型肝炎;肠道外传播性非早非乙型病毒性肝炎
.
3
类别
感染内科/病毒性感染/病毒性肝炎
.4ICD号B17 Nhomakorabea1.
5
概述
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C,HC简称丙型肝炎),系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经血源性传播。临 床表现有发热、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异常等。与乙型肝炎类似, 但较轻。多数病例呈亚临床型,慢性化程度较为严重,也可导 致暴发性肝衰竭。多见于与其他病毒合并感染者。
.
13
发病机制
1.HCV感染的直接致病作用 许多研究显示HCV感染者肝组织 炎症严重程度与其病毒血症有关。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 症严重程度与肝细胞内HCV RNA水平的相关性比其与血清HCV RNA水平的相关性更强。使用干扰素治疗后,随血清中HCV RNA 含量的减少,其血清中ALT水平也逐渐下降,以上结果提示HCV 可能存在直接致病作用。然而,免疫组化研究未能充分证明肝 组织HCV抗原的表达与肝病炎症活动有关。Groff等研究发现, 肝细胞HCV抗原的存在并不表示肝细胞内一定存在。

丙肝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丙肝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
28
急性丙型肝炎的病理诊断
气球样变
嗜酸性变
-
29
病理学诊断
慢性丙型肝炎的病理学特征 慢性丙型肝炎肝组织中常可观察到汇管区淋巴滤泡
形成、胆管损伤、小叶内肝细胞脂肪变性、小叶内枯否 氏细胞或淋巴细胞聚集,这些组织学表现,对于慢性丙 型肝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30Leabharlann 慢性丙型肝炎的病理诊断点状坏死
EASL Recommendations on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2014 Excerpt from 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Management of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2013
-
38
-
1.庄辉. 医学研究杂志. 2012(7), 11-20.
目前丙肝的传播途径
传统认为的丙肝传播模式
➢ 输血 60%
➢ 吸毒者混用注射器 ➢其他形式的HCV暴露-10%(职业暴 露、透析、家庭传播、性接触) ➢未知形式的HCV传播模式-20~40%
必须引起重视的丙肝传播途径
➢ 医源性感染(牙科器械、内窥镜、
• 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 • 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平均7周) • 散发性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尚待研究
-
9
HCV感染高危人群
➢ 1993年前有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史者 ➢ 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牙科器械,接受内镜检
查、有创操作、针刺、血液透析者,有纹身、穿耳环孔史者 ➢ 静脉药瘾者 ➢ 与丙肝患者共用过剃须刀、牙刷者 ➢ 男男同性恋人群及性工作者 ➢ 器官移植患者

《丙肝诊治》PPT课件

《丙肝诊治》PPT课件

15
精选ppt课件
16
急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目的
降低急性丙型肝炎的慢性化率
治疗的终点是持续病毒学应答(SVR), 99%以上的患者获得SVR几乎等同于治 愈
1 IU/ml ≈ 0.854* copy/ml+0.538
精选ppt课件
17
精选ppt课件
18
精选ppt课件
19
急性HCV感染的慢性化率高
急性HC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可获得较高的SVR
治疗时机:观察12周(8-16周,以观察HCV能否发生自发清 除),HCV RNA仍为阳性者可启动抗病毒治疗(具体的治 疗时机应个体化)
治疗用药:普通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单药治疗;是否 联合RBV治疗尚无推荐意见,应依据个体情况决定。
疗程:12周-24周 (基因1型治疗24周;非基因1型治疗12周)
利巴韦林800-1000mg/d,24-48疗程。
精选ppt课件
27
精选ppt课件
28
合并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指征
•免疫功能正常、尚无即刻进行高活性抗逆转 录病毒治疗(HAART)指征者,应首先治疗 HCV感染
•正在接受HAART治疗、肝纤维化呈S2 或S3 的患者,需同时给予抗HCV治疗;但要特别 注意观察利巴韦林与抗HIV核苷类似物相互 作用的可能性,包括乳酸酸中毒等
精选ppt课件
2
精选ppt课件
3
丙型肝炎的诊断原则
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
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病毒标志物主要包括血清抗-HCV和HCV RNA
有无肝脏损害及损害的严重程度
肝脏损害的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肝脏影像及
病理组织学等检查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ppt课件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ppt课件
部疼痛或不适等。
1.2.2.2 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脾 肿大。
1.2.2.3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1.2.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1.2.3.1 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 适等。
1.2.3.2 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腹壁或食管、胃底静 脉曲张及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
区分急性、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及丙型病毒
性肝炎肝硬化须根据明确的暴露时间(6个
月)、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7
ppt课件.
诊断
疑似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符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 符合流行病学史和肝功能异常。
临床诊断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符合血清抗-HCV阳性和流行病学史。
丙型肝炎报告标准
ppt课件.
1
诊断依据
1.1 流行病学史(详细询问) 1.1.1 曾接种过血液、血液制品或其他人体组织、细胞 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 1.1.2 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严格 的有创检查、治疗史,有静脉注射毒品史。 1.1.3 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 1.1.4 与HCV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感染者(母亲) 所生的婴儿。
1.5.2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B超、CT或MRI显示肝实质不均匀,可见肝脏 或脾脏轻度增大。
1.5.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B超、CT或MRI可显示肝脏边缘不光滑甚至呈 锯齿状、肝实质不均匀甚至呈结节状,门静脉 增宽,脾脏增大。
6
ppt课件.
诊断原则
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 等结果进行初步诊断,确诊丙型病毒性肝炎须 依据HCV RNA检测。
临床诊断病例的基本条件是抗-HCV阳性,同时具备临床 表现或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或流行病学史方可诊断报告。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ppt课件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ppt课件
病毒
-
隐匿杀手首次现形
• 1989年,由Michael Houghton领导 的研究组首次克隆、鉴定丙肝病毒基 因序列
• (单股正链RNA,NS3有强免疫原性)
RNA基因组
衣壳
丙肝病毒模式图
病毒颗粒 (核心)蛋白
-
HCV 的特性
黄病毒科 有包膜 单股正链 RNA (9.6 kb) 3000 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 RNA 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 - 准种(quasi-S) T½ : 2.7 小时 每日复制量:10 兆 (1012) 病毒颗粒 抗HCV不是保护性抗体,是HCV感染的标志。
万)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13.42 18.03 21.16 24.96 29.16 35.80 43.94
12589 16934 19802 23534 27667 33661 41317
44.86 34.34 17.34 17.98 16.84 22.75 22.74
必须引起重视的丙肝传播 途径
医源性感染 (牙科器械、 内窥镜、介入性操作、外 科手术)
不洁注射
生活方式相关 (文身、美 容、美甲、修脚)
-
J Viral Hepat. 2006 Nov;13(11):775
创伤性操作可能导致丙肝感染率明显上升
患者比例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 基因1-3型呈全球性分布,其中1a和1b占所有HCV感染 的60%以上。
• 欧洲、美洲和亚洲的流行株以1型和2型为主;3型主要流 行于东南亚地区;4型主要流行于中东地区;南非以5型 和6型为主。
• 我国以1b和2a基因型较为常见,但以1b型为主;某些地 区有1a、2b、3b和6a型的报道。

丙型肝炎ppt课件

丙型肝炎ppt课件
2.临床表现: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 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 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 为隐匿性感染。
3.实验室检查: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也可在正常 范围之内,有明确的6个月以内抗-HCV和/或HCV RNA检 测阳性结果的检测史。HCV RNA常在ALT恢复正常前转 阴,但也有ALT恢复正常而HCV RNA持续阳性者。
-
16
抗病毒治疗目的与药物
•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
DAAs在多个国家已有多种药物获批上市,部分DAAs在我 国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不久将获批应用于临床。
-
17
丙型肝炎的治疗
• 急性丙型肝炎治疗方案:
• 干扰素治疗能显著降低急性丙型肝炎的慢性化率,因此, 如检测到HCV RNA阳性,即应开始抗病毒治疗目前对急 性丙型肝炎治疗尚无统一方案,建议给予普通IFNα 3MU ,隔日1次肌肉或皮下注射,疗程为24周,应同时服用利 巴韦林800~1000 mg/d。
• 如患者具有相对禁忌证,而DAAs药物获取困难,则应充分考虑患者 的年龄,对药物的耐受性,所患非HCV感染相关的其他疾病的严重程 度,患者的治疗意愿及HCV相关肝病进展情况等综合因素,全面衡量 后再考虑是否应用PR方案。
-
14
PR治疗的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
-
15
PR治疗的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
• HCV lb和2a基因型在我国较为常见,其中以1b型为主,其次为2 型和3型,未发现基因4型和5型,6型相对较少
-
3
流行病学和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经血液传播 1.通过输血、血制品传播
2.经皮肤黏膜破损传播。如:纹眉、纹身,共用剃须刀、 牙刷,吸毒共用注射器,未经消毒的牙科器械、内窥 镜等

丙型肝炎PPT演示课件

丙型肝炎PPT演示课件

保肝降酶药物应用注意事项
保肝药物
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使用保肝 药物可以减轻肝脏炎症和损伤,
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
降酶药物
丙型肝炎患者常伴有肝功能异常 ,表现为转氨酶升高。使用降酶 药物可以降低转氨酶水平,改善
肝功能。
注意事项
在应用保肝降酶药物时,需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种类和剂量,同时密切监测肝功 能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
丙型肝炎
汇报人:XXX
2024-01-10
目 录
• 丙型肝炎概述 • 丙型肝炎病毒及传播途径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预后评估与随访管理 • 丙型肝炎相关社会问题探讨
01
丙型肝炎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 HC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 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
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中丙型肝炎病毒RNA, 确定病毒的存在和复制情况。RNA阳 性表示病毒正在复制,具有传染性。
检测血液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用于 诊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抗体阳性表 示曾经或正在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应用
腹部超声
通过超声检查观察肝脏形态、大小、 回声等变化,评估肝脏病变程度和类 型。
丙型肝炎肝癌
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癌,表现为肝区 疼痛、消瘦、黄疸等。肝癌是丙型肝 炎患者的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
02
丙型肝炎病毒及传播途径
丙型肝炎病毒结构特点
基因组结构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约9.6kb,编码一个长约 3000个氨基酸的多蛋白。
病毒颗粒形态
HCV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50-60nm,表面有脂质包膜和糖蛋白刺突。

丙型肝炎的诊治进展幻灯片

丙型肝炎的诊治进展幻灯片

感染者,需要通过HCV RNA定性试验确证。HCV RNA定
性检测的特异度在98%以上,只要一次病毒定性检测为阳
性,即可确证HCV感染,但一次检测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
HCV感染,应重复检查。
2.HCV RNA定量检测:
定量聚合酶链反响(qPCR)、分枝DNA(bDNA)、实时荧光 定量PCR法均可检测HCV RNA病毒载量。国外HCV RNA 定量检测试剂盒有PCR扩增的Cobas V2.0、SuperQuant、 LCx HCV RNA定量分析法等,但bDNA的Versant HCVRNA 2.0和3.0定量分析法应用较为广泛。国内的实 时荧光定量PCR法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视管理局(SFDA) 的正式批准。不同HCV RNA定量检测法可用拷贝/ml和 IU/ml两种表示方法,两者之间进展换算时,应采用不同 检测方法的换算公式,如罗氏公司Cobas V2.0的IU/ml与 美国国立遗传学研究所的SuperQuant的拷贝数/ml换算 公式是:IU/ml=0.854×拷贝数/ml+0.538。
后,经一定时期,在感染者体内形成以一个优势
株为主的相关突变株病毒群,称为准种
(quasispecies)。
(二)HCV基因组构造特点 HCV基因组含有一个开放读框(ORF),
编码10余种构造和非构造(NS)蛋白,NS3 蛋白是一种多功能蛋白,氨基端具有蛋白 酶活性,羧基端具有螺旋酶/三磷酸核苷酶 活性;NS5B蛋白是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均为HCV复制所必需,是抗病毒治疗的重 要靶位。
(三)HCV RNA检测
在HCV急性感染期,在血浆或血清中的病毒基因组
水平可到达105~107拷贝/ml。在HCV慢性感染者中,
HCV RNA水平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变化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入检测范围内; c) 结果未出现扩增曲线,则报告为“低于检测下限”。如果低于检测下限,但又有扩增曲线出现,则应重新进行检测,
若在检测限内,按照实际数发报告;若仍低于检测下限,则报告为“低于检测下限”
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结果解读
抗-HCV 阳性 阳性 阴性 阴性
HCV RNA
临床意义
阳性
HCV现症感染
目的:HCV RNA检测用于对HCV抗体检测阳性的样品的确证及对高危人群样品筛查窗口期感染,并作为抗病毒治疗 疗效的判断指标,指导抗病毒治疗及疗效判定。
方法:包括逆转录PCR、荧光定量PCR等。按照试剂说明书判定结果,阴性质控结果应无扩增曲线,而阳性质控应扩 增曲线良好且符合试剂盒规定。
结果的报告: ➢ HCV核酸定性检测结果呈阳性,报告“HCV阳性”;结果呈阴性,报告“HCV阴性”。 ➢ HCV核酸定量检测结果报告有以下几种情况: a) 结果在检测范围内,则按检测的结果直接发报告。 b) 结果高于检测上限,则应用 HCV 阴性的混合血浆(清)将样本进行 10~1 000 稀释后再重新进行检测,直到结果
阴性 阳性 阴性
提示既往感染,或者治疗后HCV清除
1、急性HCV感染早期; 2、免疫功能低下的HCV感染者
未感染HCV
诊断依据
1 急性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组织学上与其他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相似,可
有小叶内及汇管区炎症等多种病变,但通常较轻;
病理组织 学检查
慢性丙型肝炎:可见不同程度的界面炎,汇管区内常见淋巴细胞聚集性浸润
及淋巴滤泡形成,小胆管损伤;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包括汇管区
2 纤维性扩大、纤维间隔形成、小叶结构失常,甚至早期肝硬化形成;小叶内
偶可见肝细胞内铁颗粒沉积;
3 丙型肝炎肝硬化:在慢性丙型肝炎病理改变的基础上,出现广泛的纤维间隔
形成、肝细胞结节性再生,即假小叶形成,依据炎症活动程度组织学上可分
为活动期与静止期肝硬化;
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
抗-HCV检测
目的:筛查个体HCV感染状况
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发光法试验、胶体金法快速试验等。按照试剂说明书判定结果,有效试验的阴性
和阳性对照应符合试剂盒规定。
抗-HCV抗体检测结果报告:结果呈阴性,报告“抗-HCV阴性”;结果呈阳性,报告“抗-HCV阳性”。
HCV RNA检测
影像学及 其他辅助
检查
诊断依据
急性丙型肝炎:
1
腹部超声、CT或MRI可显示肝脾轻度肿大 慢性丙型肝炎:
2 ➢ 腹部超声、CT或MRI可显示肝脏实质不均匀;
➢ 可见肝脏或脾脏轻度增大; ➢ APRI评分常<1.5; 丙型肝炎肝硬化: 腹部超声、CT或MRI可显示肝脏边缘不光滑甚至呈锯齿状, 肝实质不均匀甚至呈结节状;
3 门静脉增宽,脾脏增大;
肝脏弹性测定(参见附录C)值提示肝硬化; APRI评分常>2.0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生化检查
诊断原则
抗-HCV阳性
临床诊断
HCV RNA阳性
➢ 暴露时间; ➢ HCV RNA及抗体出现时间顺序; ➢ 肝组织学和影像学检查; ➢ 其他辅助检查;
确诊
急性丙型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肝硬化
布病
猩红热
布病 甲肝 布病
猩红热
布病
戊肝
麻疹
戊肝
数据来源:中国疾病控制中心
2004~2017年我过历年丙肝病例报告数
➢ 丙肝的报告数从2004年逐年增加
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17~2020年)
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 国家级卫生行业标准 ➢ 丙肝诊断报告的法律依据 ➢ 具有强制性
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标准框架
范围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缩略语
4. 诊断依据
5. 诊断原则

6. 诊断

7. 鉴别诊断

8. 病例报告

附录

A. 丙型肝炎病毒学实验室检测
B.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C. 肝脏弹性测定
D. 丙型肝炎病例报告
规定了丙型肝炎的:
➢ 诊断依据
➢ 诊断原则

➢ 诊断


➢ 鉴别诊断

➢ 病例报告

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
务人员对丙型肝炎的诊断报告.
➢ 流行病学史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 ➢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 影像学及其他辅助检查
诊断依据
流行病 学史
诊断依据
1 接受过血液、血制品或他人组织、细胞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
2
有血液透析、不安全注射或其他有创操作史(如手术、内镜、穿刺、口 腔治疗、针灸、纹身、修脚)
1
肺结核
乙肝
2
乙肝
肺结核
3
痢疾
梅毒
4
淋病
梅毒
5
甲肝
梅毒
淋病
麻疹
甲型 H1N1
6
梅毒
麻疹
淋病 丙肝
7
麻疹 甲肝
丙肝
淋病
8
伤寒副伤 寒
丙肝
甲肝
麻疹
9
丙肝
疟疾
猩红热 甲肝
10
疟疾
伤寒副伤 寒
猩红热
布病
痢疾 丙肝 淋病 麻疹 猩红热
痢疾 艾滋病+HIV
淋病
丙肝
艾滋病 +HIV
痢疾
淋病
艾滋病 +HIV
痢疾
甲肝 布病 猩红热
诊断
临床 诊断病例
抗-HCV阳性且符合下列任何一项: a) 有流行病学史中任一项; b) 有临床表现;
c) 有生化学异常检查结果
确诊病例
HCV RNA阳性的病例
血液 HCV RNA 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例。对确诊病例需进一步进行部分肝硬化患者有肝病面容、黄疸、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
脾肿大,腹水、肝性脑病或消化道出血
诊断依据
实验室 检查
1 生化学检查异常:
➢ 急性期:多有血清ALT、AST升高,部分有胆红素升高 ➢ 部分慢性丙肝和肝硬化患者有ALT、AST及胆红素升高
2 血液抗-HCV阳性
3 血液HCV RNA阳性
2018年丙型肝炎诊断标准
(WS213-2018)
目录
contents
1
丙肝流行病学
2
色彩趋势
Color
3
车型分析
Color
4
色彩推荐
Color
2004~2017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
排序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3 有既往有偿供血史
4 有共用针具注射毒品史
5 职业暴露史
6 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日常生活接触史
7 与有HCV感染者无保护性接触史
8 出生时其母亲为HCV感染者
诊断依据
临床 表现
1 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2 部分患者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和右肌肋部不适或
疼痛
3 部分慢性患者有肝病面容、黄疸、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