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古建筑设计——瓦当之美
瓦当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瓦当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瓦当,最初是用于古代建筑的装饰材料,一般用黏土或石灰石制成。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瓦当是一种常见的装饰元素,其在建筑中的运用使得建筑更加雄伟壮观。
瓦当的制作工艺十分繁琐,需要经过制作模具、浇筑、晒制等多道工序,而且在制作时还需要考虑到其雕刻、浮雕和绘制等艺术处理,因此瓦当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瓦当在外观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瓦当的形状、纹饰、雕刻和色彩等方面都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和深厚文化底蕴。
在古代建筑中常见的歇山顶和庑殿顶,就离不开瓦当的装饰,而这些装饰往往能够传达出主人的品味和修养,给人以美的享受。
瓦当的纹饰和雕刻通常都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图案或故事,比如麒麟、龙凤、牡丹等,这些图案可以赋予建筑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建筑不仅是一种实用的空间,更是一种载体和传承。
瓦当在建筑结构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瓦当的运用可以为建筑结构增添几分层次感和节奏感,使得建筑更加丰富多彩。
在建筑的立面上,可以通过瓦当的横、竖、斜向排列,形成交错、错落的空间层次,增加建筑的立体感和立面的丰富度。
而在建筑的顶部,瓦当的运用也可以使得建筑的屋檐更加丰富多彩,增加建筑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瓦当的运用还可以在建筑的结构上形成一种装饰性的屏障,保护建筑的墙体和梁柱,使得建筑更加坚固耐久。
瓦当在建筑结构上的运用不仅可以使得建筑更加美观,还可以使得建筑的结构更加合理和科学。
瓦当在文化传承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瓦当的制作工艺和装饰艺术传统悠久,其传统工艺技艺需要通过师傅手把手的教导和学习才能掌握,而瓦当上的纹饰和图案也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现代社会,通过对瓦当的传承和创新,可以保持瓦当这一传统装饰材料的生命力和活力,同时也可以使得这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在现代的建筑中,可以通过对瓦当的设计和制作,使得瓦当具有更多现代化的元素,比如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来制作瓦当,或者在古代的瓦当上赋予现代的图案和主题,使得瓦当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具有了现代的气息。
瓦当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瓦当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瓦当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装饰元素,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现代环境设计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本文将探讨瓦当的艺术特征以及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一、瓦当的艺术特征1. 形式多样瓦当的形式多样,常见的有直线、曲线、斜线等各种形状,而且还常常以动植物、人物等造型为主题。
无论是传统的工艺瓦当还是现代的新型瓦当,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形式,这使得它在装饰中的运用更加灵活多变。
2. 浓郁的文化意蕴瓦当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瓦当造型中常常融入了汉字、图案等传统元素,这些元素往往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智慧和情感,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
3. 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瓦当的制作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使得瓦当在艺术特征上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具有了现代的风格和品位。
二、瓦当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1. 建筑立面装饰瓦当常用于建筑的立面装饰之中,它与传统的建筑元素(如柱、檐、墙等)相结合,能够增加建筑的艺术感和文化氛围,使得建筑更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2. 园林景观装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瓦当的装饰运用也非常广泛。
不论是在廊亭、石桥、假山等园林景观中,还是在雕塑、马路树木等地方,瓦当都能够为景观增添一份独特的韵味和品味。
3. 室内空间装饰瓦当在室内空间装饰中也有着独特的运用。
可以在天花板、墙面、地面等地方采用瓦当的装饰,使得空间更加具有层次感和艺术氛围,丰富了室内空间的审美享受。
4. 艺术品与工艺品制作瓦当不仅可以作为建筑装饰材料,而且还可以制作成各种艺术品和工艺品,比如屏风、花瓶、挂件等,这些瓦当艺术品通过精雕细琢,常常具有收藏和欣赏的价值。
四合院古建筑设计——瓦当之美
四合院古建筑设计——瓦当之美四合院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建筑形式,也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种独特形式。
四合院由四至几十间连接在一起的房屋所组成,它的布局呈四边形,中间有一个庭院,四周是房屋。
四合院的主要特点是封闭性强,内部空间布局合理,是中国古代家庭集体生活的象征。
在四合院的古建筑设计中,瓦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瓦当是瓦片上用于固定瓦片的一种具有装饰性的瓷砖,主要用于房屋的屋檐、脊檩、角檐等部位的装修。
瓦当的设计和摆放不仅起到了加固屋顶的作用,还有装饰和美化房屋的效果。
瓦当的摆放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是从房屋的底部檐口开始,向上逐渐加高。
瓦当之间通常会留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可以保证房子在风雨天气里的透气性和防潮性。
瓦当的摆放还可以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主题进行创意设计,如在门前可以摆放一排瓦当来加强欢迎的效果,或者在庭院的角落摆放一些特殊的瓦当来营造独特的氛围。
古建筑中的瓦当可以说是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它不仅起到了加固屋顶的作用,还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和谐、美丽的感觉。
在四合院的设计中,瓦当的设计和摆放对于整个建筑的美丽和稳固性起着关键的作用。
除了四合院,瓦当在其他古建筑中也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传统的寺庙和宫殿中,瓦当的造型和摆放都非常丰富多样,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
特别是在屋顶的脊檩部位,常常摆放着一些特殊形状的瓦当,如龙形、凤形等,这些瓦当不仅起到了装饰的作用,还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总之,瓦当在古建筑设计中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它的色彩和造型上,还有它的功能和位置。
一个精美的瓦当设计可以为整个建筑增添魅力,令人印象深刻。
无论是四合院还是寺庙,瓦当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使古建筑更加华丽、庄重,并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浅析汉代瓦当的美学内涵
浅析汉代瓦当的美学内涵内容摘要(冒号):文章主要从各个层面论述汉代瓦当的题材丰富、造型优美、结构多变,形神皆备的特点,从而探讨其美学内涵。
关键词(冒号):瓦当形神皆备美学内涵据文献记载,瓦的出现是在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以后的事。
瓦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材料,是中国建筑史划时代的进步。
瓦的实物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遗址。
中国古代的瓦分为板瓦和筒瓦两种。
在房屋的顶部覆瓦时,相对宽大的板瓦先顺次仰置于屋顶,然后再以相对弧度较窄的筒瓦覆扣于板瓦与板瓦纵向相接的缝上。
在最接近屋檐的最下的1个筒瓦头部有1个下垂的半圆或圆形部分,即瓦当,俗称瓦头。
瓦当是瓦最出彩的部分。
瓦当解决了屋顶防雨水问题,它的主要功能是起防风雨浸蚀、蔽护屋檐、延长建筑物寿命,又起美化装饰屋檐的作用。
瓦当的实物最早见于西周中晚期陕西扶风召陈遗址。
从考古资料看,汉代瓦当出土数量最多,形式最为丰富,质量最高,是我国古代瓦当艺术中的独1无2的珍品,汉代瓦当主要出土于陕西、河南和山东3省,其中陕西西安1带尤多,来自于建筑遗址、烧窑、灰坑及墓葬中,其最珍贵之处是它的实用与美观,功能与装饰的完美统1。
西汉自“文景之治”后,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之说。
商业走向繁荣,经济得到极大的复苏,故建筑方面也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西汉宫廷楼台秉承周、秦、楚遗风,气势宏伟雄壮,如长乐宫、未央宫、明光宫以及上林苑,各抱地势,连属成群,华丽豪奢,建筑规模宏大。
这些为瓦当艺术在汉代大放异彩奠定了广阔的发展基础。
而在这些建筑上必会配用造型精巧和意义深远的瓦当以显示皇家的气息与威严,从而构成了独具汉代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
瓦当1方面是建筑实用品,同时又是1种装饰工艺品,故其自身所包含的上层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又在不自觉中成为上层阶级弘扬社会伦理、政治抱负、政治功绩和艺术偏好的附属品。
汉代瓦当题材10分丰富,人文与自然并存,神话与现实并存,抽象与写实并存,其题材丰富、造型优美、结构多变,形神皆备的特点不仅体现了古人杰出的艺术技巧,同时也折射出高超的艺术成就和美学内涵。
瑰丽的唐宋瓦当
瑰丽的唐宋瓦当近代考古学发现并且证明,瓦当始制于西周中晚期。
最早的瓦当发现在陕西扶风、岐山县内的周原遗址。
这里东距西安100余公里,是周人灭商的国都。
周原遗址中略早的岐山凤雏村西周宫室遗址的发掘,证明这里是一处距今3100年左右的“四合院”式的建筑。
建筑屋顶之屋脊、檐口和天沟等部分地方已使用了瓦。
而从春秋战国开始,瓦当的当面上开始出现各种美丽的纹饰,除实用外还多了一种装饰功能。
从周到清的两千多年间,各个时期的瓦当各有特点,具有相当的科学、艺术、经济价值。
近年来,由于三峡大坝的修建,在三峡地区的考古发掘中,特别是在重庆市云阳县明月坝唐宋市镇遗址的大规模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唐宋瓦当。
现选取部分介绍如下:宝相莲花纹瓦当(图1)圆形凸台居中饰九莲子,外饰突棱。
八莲瓣外侧饰连弧状宝相装饰。
突棱与莲瓣相连,当面边缘饰连珠纹一周。
边廓较窄,略高于当面纹饰,廓面较平,宽窄不一,制作不规整。
瓦当较大,较轻薄,纹饰清晰。
火候较高,背面多有压印指窝痕迹。
当面直径13.6厘米、廓厚1.6厘米。
宝相莲花纹瓦当(图2)圆形凸台居中饰八莲子。
中层饰八莲瓣,莲瓣呈菱形,外侧以弧线突棱为宝相装饰。
莲子分别与宝相莲瓣间夹饰的“T”形纹饰相对应。
当面边缘饰突棱两周、连珠纹一周24颗。
当面纹饰基本与边廓平齐,边廓较窄,制作不规整,廓面宽窄不一,高低不平。
瓦当较大,较厚重,火候较高。
当面直径12.3厘米、廓厚1.7厘米。
普通莲花纹瓦当(图3)当面正中为宝珠及一周突棱,外饰8莲子。
瓣间分隔线有“Y”和倒三角形两种,八莲瓣呈水滴形。
当面边缘为一周突棱及连珠纹,纹饰及边廓较规整,廓面较宽。
火候较高,质地较硬。
背面制作亦较平整。
当面直径11.8厘米、廓厚1.9厘米。
普通莲花纹瓦当(图4)当面平整,凸台正中饰大宝珠,外侧饰八莲子,莲子外侧为宽大的八莲瓣,间有“T”形饰对应八颗莲子,边缘饰突棱。
当面边缘饰近梯形方格纹,内置连珠,方格低于边廓。
边廓稍窄,制作不规整,廓面宽窄不一。
瓦当欣赏
瓦当欣赏瓦当欣赏瓦当又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
瓦当是古代建筑用瓦的重要构件,具有保护木制屋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
中国的瓦当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约在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晚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模式,并成为一些大型建筑的重要构件。
早期的瓦当多为半圆形,主要纹饰为兽面纹,后来逐渐向卷云纹等其它纹饰发展。
当时各诸侯国烧造和使用的瓦当图案种类繁多,各不相同。
秦始皇(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在位)统一六国后,瓦当在图案形态和题材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加丰富多彩。
秦代主要盛行各种动物图案的瓦当。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瓦当做工精细,新出现了装饰有篆体文字的瓦当,这些文字瓦当多为小篆书体,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显示出汉代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
文辞多为一些祈福的吉语,其艺术观赏性可与精致的印章相媲美。
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它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古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瓦当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同时也是考古学年代判断的重要实物资料。
此外,瓦当还是中国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瓦件,是接近屋檐的最下一个筒瓦的瓦头,形状有半圆或圆形,表面多装饰有花纹或文字。
它既有保护房屋椽子免受风雨侵蚀的实用功能,又有美化屋檐的装饰功能。
中国最早的瓦当集中发现于陕西扶风岐山周原遗址,这里是西周的发祥地,多为素面半圆形瓦当,个别的有重环纹半瓦当。
到了战国时代,七雄争霸,各国所用的瓦当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但基本上是以图象瓦当为多如山东临淄齐故城出土的树木双兽纹半瓦当;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饕餮纹半瓦当;陕西凤翔秦都雍城出土的动物纹圆瓦当和咸阳出土的云纹、葵纹瓦当等,其中以秦动物纹瓦当最为杰出。
瓦当的美学特征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以秦汉瓦当为例
一、瓦当文化瓦当也称瓦头,位于建筑屋顶檐头的筒瓦前端,是对屋檐起保护作用的重要建筑构件。
瓦当是中国古建筑屋檐上的重要构件,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可以保护屋檐椽头免受雨水的侵蚀,而且也对建筑起到了美化的作用。
瓦当之所以具有美化屋檐的功能,主要原因在于瓦当当面的图案装饰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
各个朝代的历史文化不同,瓦当的图案和文字也有不同的美学内涵。
瓦当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的瓦当形状以圆形为主,形式单一,装饰功能不强。
瓦当在秦汉时期发展较为鼎盛,有“秦砖汉瓦”一说。
秦汉时期的瓦当以形式丰富多样著称,当面图案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如绳纹、动物纹、植物纹、葵纹、涡纹、云纹等。
汉朝瓦当制作的工艺达到了顶峰,纹饰的主题更加丰富多样,“四神”瓦当、文字瓦当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崇尚自然,这一时期的瓦当纹样以卷云纹为主,富有时代特征[1]。
隋唐时期出现了琉璃瓦当,当面纹样主要有饕餮纹和莲花纹。
宋代瓦当式样以兽面纹为主,对建筑屋顶进行保护和装饰。
明清时期,建筑屋顶随着官品序列分成了“大式”和“小式”两种工艺类型,不同的官职阶级有不同的要求,瓦当当面的色彩和纹样成了区分阶级的一个重要特征(图1)。
秦汉时期是瓦当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笔者以秦汉瓦当为例,根据瓦当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特征,分析瓦当纹样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以期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二、瓦当的文化属性瓦当是集合了绘画、雕刻、工艺技术等的一种建筑物构件,综合了实用功能与美学价值,在保护屋檐的同时也美化了建筑物的屋顶。
不同的瓦当纹样更是不同时期文化传统的凝结。
瓦当的主题广泛,图案灵活多样,纹饰精美,往往体现出时代的文化内涵与审美追求。
瓦当纹样多以比喻、象征等多种形式反映出当时的民风民俗和审美情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的文化发展与社会变迁。
瓦当图案的形态与内容在秦代发生了转变。
秦王朝建立之后,国家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有了巨大发展。
封面瓦当介绍
2021年第2期(总第398期)青年。
王磊小时候在四合院长大,心里装着个大院儿生活的梦。
2000年前后,他租下这块15亩的地,想造个院子。
在一本时尚杂志上,王磊翻阅到董豫赣设计建造的水边宅,图片里的房子,虽然面积不大,但大量使用的红砖,在温暖阳光的照射下、透出油画一般的诱人光泽。
王磊果断放弃最初造仿古四合院的念头,找上了董豫赣。
回想当初王磊找上门表明自己也想建红砖房时,董豫赣说当时的自己其实有些害怕。
此前自己造过的水边宅不过200m 2,王磊的房子占地超过2000m 2,“全拿红砖做,风险很大”。
董豫赣犹豫,王磊倒是坚决,他给董豫赣签了个不平等条约,写明之后设计建造中,如果自己和建筑师意见不一致,都得听建筑师的,他永远是那句“你说了算”。
其实早年做水边宅时,董豫赣和屋主闹得有些不开心。
由于女主人长年在国外,回来后觉得房子和自己想的不一样,想重建。
董豫赣心里也受了伤,觉得责任都在自己,专门写文章反思,并且下了决心未来要跟甲方处好关系。
从业20多年,董豫赣盖成的建筑数量不多,但在甲乙方关系总很紧张的这个行业,他却和甲方们都处成好朋友。
跟甲方关系处好了,建成的房子仿佛也是自己的。
在红砖美术馆的园林里倘若见着一个瘦瘦小小的身影,独自抽烟又在静静观察游客,八成就是董豫赣。
清水会馆动工前的半年里,董豫赣和王磊约着在北京各处见面、喝茶、吃饭,还见齐了王磊家里的老老少少。
王磊不要求具体的房子面积、数量,董豫赣也不说什么建筑理论,两人聊的都是未来王磊一家老少要怎么过日子。
跟甲方沟通顺畅后,效率也高了,两个施工季(两年)就把清水会馆做完了,几乎没有返工重做的工程。
董豫赣说曾有朋友过来看,以为造价要到2000万元,后来一问得知花了230万元,表示完全不敢相信。
如今,董豫赣有些遗憾房子没等到王磊描述中一大家子十几二十口人住在一起的场景。
长久以来小家庭的使用,使得像中餐厅的地方变得多少有点像文物,仅供观看了。
他一直在反思,是不是当初许多场景的设定更依照一家三口居住的模样,或许可以更高效地被使用。
建筑材料汉代瓦当——中国古代建筑构件的典范
建筑材料汉代瓦当——中国古代建筑构件的典范作为一名建筑学专家,我对建筑材料的研究一直都很感兴趣。
在中国古代建筑材料中,汉代瓦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构件,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应用是一个典范。
本文将从汉代瓦当的材料、制作过程、应用和意义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材料的选择汉代瓦当采用的主要材料是粘土和石灰石。
这两种材料在当时比较常见,也是非常容易获取的。
而且,这两种材料既有较好的延展性,又有较好的抗压性,因此在制作瓦当时比较容易控制其形状和尺寸,可以制作出符合需要的大小的瓦当。
制作材料牢固、结实,很容易地在庭院、房屋和其他建筑中使用。
二、制作过程汉代瓦当的制作过程大致如下:1、选择材料。
在制作前,必须选好材料。
首先要选好粘土和石灰石。
好的石灰石比较坚硬,不易碎裂。
好的粘土嫩而柔软,易于抟捏成型。
然后,将粘土和用石灰石烧制的粉末混合均匀。
2、卷制。
将混合好的粘土和石灰石放在制作瓦当的工具上,用手或洪水轻轻地搓揉并卷成圆形。
3、排泥。
卷制完成后,要把多余的泥土去除,以保证大小适中的差不多大小一致的瓦当。
4、打底和压模。
处理好的瓦坯在模具上用砖头、木头等进行压实,来制成更加整齐、紧凑的瓦当。
5、烘干。
将制作好的瓦当放在室内进行晾干,如果需要加速干燥,则可以放在火堆旁边。
6、烤制。
将瓦当放在窑中进行烧制。
三、应用和意义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构件,汉代瓦当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应用不可谓不广泛。
在建筑中,瓦当起到的是连接房屋骨架及各种建筑构架的作用。
在这种作用下,在建筑的钢筋深化施工中,瓦当起到了着力垫值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开裂和伸缩等问题。
在大型房屋和圆顶等建筑的建筑中,汉代瓦当也被广泛使用。
其次,瓦当在中国建筑中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此。
作为古代中国建筑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瓦当体现了古代中国建筑文化对本土材料的重要意义和与外来文化的差异。
同时,瓦当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文物之一,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通过汉代瓦当在建筑文化中的应用,可以从中了解到古代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并对今后的建筑发展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四合院古建筑设计——瓦当之美
四合院古建筑设计——瓦当之美编辑:赵强(洪雅轩国际艺术设计事务所)瓦当之美:美在方寸之间行云流水四合院设计之瓦当瓦当,俗称瓦头。
我国古代建筑中用于顶檐上的一种极具艺术价值的建筑装饰构件,起到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作用,是屋檐筒瓦最前端的遮挡,瓦面带有花纹垂挂的圆型挡片。
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檐)前端或位于其前端的图案部分。
是古建筑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
四合院设计之瓦当四合院设计中瓦当是用于保护屋檐的椽头不受风雨的侵蚀,主要作用是防水、排水,保护古代木构的屋架,既有着便于屋顶漏水,保护檐头的实用功能,同时也使古建筑设计更具美观性,其样式多为圆形和半圆形。
瓦当艺术是古代建筑设计与生产工艺相结合的装饰艺术,根据考古文献资料发现,瓦当发源于西周中晚期,起初瓦当为素面,后来素面上才逐渐出现花纹、动物等图案样式。
滴水瓦:王莽时期流行一种源于汉代的“四神瓦当”,即在瓦当上面绘烧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形象,用以表示东、南、西、北;东晋后期,开始出现表面黑色磨光的板瓦,檐头板瓦一端开始加厚,并压印纹饰,成为后世“滴水瓦”的发端。
到唐代,“滴水瓦”已普遍应用。
早期“滴水瓦”与瓦身的夹角一般为直角,晚期则增加至一百度以上,以利流水外泻,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显示了我国古代瓦当在装饰性和实用性结合上所达到的水平。
四合院设计之滴水瓦筒瓦:瓦当创于西周,发展于春秋,繁荣于战国,鼎盛于秦汉,衰落于明清,一方小小的瓦当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折射出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发展脉络。
西周中晚期周原(今陕西扶风)上的建筑已经有瓦当使用。
战国时期,城市建筑业的日益发达,随之引起了砖瓦制陶工艺的发展。
最初的瓦当是半圆形的,称半规瓦。
四合院设计之简瓦秦代的瓦当由半圆发展为全圆形。
而汉代,则流行用圆瓦当。
汉代瓦当的制作较战国时期更为兴盛。
著名的宫室建筑,大多有烧制砖瓦的陶窑,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
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
瓦当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瓦当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瓦当,亦称“飞檐”,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建筑中,特别是在古代宫殿、庙宇和园林中。
瓦当的艺术特征包括形态优美、造型独特、雕刻精细等。
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瓦当依然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被广泛运用于建筑装饰、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中。
瓦当的艺术特征之一是形态优美。
瓦当的造型多样,既有简约的直线造型,也有曲线优美的弧线造型,还有奇特的折线造型等。
这种多样性使得瓦当可以适应不同建筑风格和场所的需求,使建筑更具有韵味和个性。
瓦当的线条流畅、圆润,没有尖锐的角度,给人以柔和、温馨的感觉。
瓦当的艺术特征之二是造型独特。
瓦当的造型常常具有独特的创意和表现力,有的通过借用动植物的形象进行雕刻,有的通过抽象的方式创造出象征性的形象,还有的通过组合不同的几何图案形成独特的造型。
这种独特性使得瓦当成为建筑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让建筑更加生动有趣,也可以成为人们眼中的艺术品。
瓦当的艺术特征之三是雕刻精细。
瓦当通常是由石雕、木雕或泥塑等材质制成,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设计、刻制、烧制、装置等。
瓦当的雕刻工艺精细,雕刻出的花纹、图案线条清晰,细节丰富,让人赏心悦目。
瓦当的雕刻内容丰富多样,有的表现自然景物,有的传递文化内涵,有的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丰富了建筑的艺术内涵。
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瓦当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中。
作为建筑装饰,瓦当可以用于屋脊、屋檐、墙面等位置,增加建筑的美观性和独特性。
瓦当也可以用于建筑的构件上,如门楼、窗花、栏杆等,起到装饰和点缀的作用。
在景观设计中,瓦当可以用于花坛、庭院、园林等地方,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艺术感。
在室内设计中,瓦当可以用于墙面、吊顶、地面等位置,起到装饰和美化的作用。
古建筑中瓦当的分类及发展变化
古建筑中瓦当的分类及发展变化瓦当,俗称“瓦头”,是古代中国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部分。
古人训“当”为“底”,因为陶瓦一块压一块,从屋脊一直排列到檐端,而带头的瓦正处在众瓦之底。
瓦当的下面是椽头,“当”可以抵挡风吹、日晒、雨淋,保护椽头免受侵蚀,延长建筑寿命。
瓦当,这些传统建筑中用于顶檐上的建筑装饰构件,作用可不小,它们保护屋檐的椽头不受风雨的侵蚀,主要作用是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便于屋顶漏水。
瓦当材质分类瓦当按材质分类可以分为灰陶瓦当、琉璃瓦当和金属瓦当。
1:灰陶瓦当瓦当产生之初都是灰陶材质,它的应用最早也最普遍。
包括板瓦、筒瓦、半圆瓦当和脊瓦等。
从西周到明清建筑中都作为主要的建筑装饰构件。
陶土瓦当的制作用泥土为原料,泥条盘筑法烧制,先制作成筒形的陶坯,然后从中间剖开筒,入窑烧制,对剖为筒瓦,四剖或六剖为板瓦。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土质有所差别,导致烧制的陶土瓦颜色不同。
各种不同颜色的瓦当,形成了各地不同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自然融合,形成了自然美丽的景象。
2:琉璃瓦当琉璃瓦在战国时期就有所使用,瓦上带釉可见汉代明器,西汉时期即有很好的黄或绿色带釉的陶屋、陶器等等,色泽富丽鲜艳。
在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建筑上已经大量应用琉璃瓦,以后越来越多,以黄绿为主色,至元、明、清琉璃颜色逐渐丰富。
琉璃瓦坚固耐用,其防水性能强,主要用于皇家建筑和一些重要建筑中。
琉璃瓦色泽明快,颜色丰富,一般分为黄、绿、蓝、黑四种,并以黄色为主高贵,只用在等级较高的建筑如皇宫、社稷、坛庙等主要建筑上。
即便在皇宫中,也不是全部建筑都用黄色琉璃瓦,次要的建筑用绿色和绿色“剪边”,王府和寺观一般是不能使用全黄琉璃瓦顶的。
3:金属瓦当宋元明清时期,个别建筑物上使用了金属瓦当。
金属瓦当有铸铁、黄铜和抹金的三个品种。
金瓦即在铜片上包赤金的瓦片,做成鱼鳞状,钉在屋顶的木望板上。
屋脊也做成龙头龙身形状。
金瓦顶分为三种,第一种为金瓦,实为铜瓦,多见于皇家园林;第二种为铜胎镏金瓦,多见于皇家园林或者喇嘛教建筑中。
瓦当
28
秦汉瓦当的造型特点:章法布局端庄美观, 经营位置得体,且具有突出的思想内涵, 是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完美结合的艺 术品;字形结构随体佶屈而不失古意,融 古汇今,是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完美结 合;书法笔画生动,变化多端,刚柔相济,格 调高雅,丰富了中国书法的艺术语言。
29
艺术价值
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 瓦当的造型千姿百,它不但是 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 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 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 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 在古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在古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瓦当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瓦当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同时也是考古学年代判断的重要 实物资料。此外, 实物资料。此外,瓦当还是中国 书法、篆刻、 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宝贵 资料, 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 的政治、经济、 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 的参考价值。
26
在古代天文学中,三与五是紧密相连的两个 数字。三辰,即日、月、星这“三个显著的 天体,五星,即金、木、水、火、土这五个 最明亮的最重要的星。根据天地相应的思想, 古人认为天上有三辰五星,地上就存在着三 统五行,这就是“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而 元气转三统五行于下”的认识沦。“三统” 说在汉代已很盛行,汉代大儒董仲舒力倡 “三统”说。
5
我国最早的文字瓦—“天齐”半瓦当。
6
秦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咸阳 召集各国工匠广为修建宫阁殿宇,于是出现 了全国各地造型风格的大融合时期。这时期, 整个瓦当艺术中形成了秦代的清新写实风格, 图案瓦当多饰水涡纹,这可能与秦国尚水德 有关。画像瓦当多先齐风格,多取材树木、 树叶、动物等图案,这反映早期秦人由狩猎 生活向农业生活的转变。
秦汉美术---四神瓦当18页PPT
“四神瓦当”
▪ 图中展示的是新莽时期 的“四神瓦当”。四神 纹瓦当在汉代极为流行, 它包括四种动物即青龙、 白虎、朱雀、玄武,由 这几种动物组合成的一 组图案,又称“四灵 纹”。
瓦当的纹样
▪ 瓦当图案的题材多种多 样,基本以祥瑞纹样为 主,有动物,卷云和文 字纹等几种。
青龙纹瓦当
▪ 汉代将四神视作与避邪 求福有关,它又表示季 节和方位青龙的造型是 屈躯利爪,腾空飞舞; 青龙的方位是东,代表 春季;
瓦当与中国建筑
▪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构件,是接近屋檐的最下 一个筒瓦的瓦头,一般为泥制陶质结构,形状 多为半圆或圆形,表面多装饰有花纹或文字。 它既有保护房屋椽子免受风雨侵蚀的实用功能, 又有美化屋檐的装饰功能。据考古资料记载, 最早的瓦当发现于陕西扶风、岐山一带西周中 晚期的周原遗址,约在春秋晚期形成了比较完 善的模式,并成为一些大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 分。早期的瓦当多为半圆形,主要纹饰为动物 纹,后来逐渐向卷云纹等其它纹饰发展。至秦 汉时期瓦当工艺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尤其是这 一时期建筑用陶在制陶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其 中最富有特色的为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的瓦当, 素有“秦砖汉瓦”的美誉。瓦当的造型千姿百 态,它不但是绘画、工艺和书法相结合的艺术, 也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产物,在古建筑 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它不但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它的图案、文字 有助于了解古人的历史渊源、习俗好尚
四神瓦当拓片
▪ 它的造型艺术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汉代造型艺术 风格特点,运用夸张和变形的造型手法,对传统神 灵进行形象的升华和再创造。
坑底寨村所出四神瓦当
▪ ,考古工作者和瓦当专家把这种四神瓦当定为坑底寨类型的四神瓦当,特点是造型独特, 虚实有致,动物神态飘逸,气势雄伟,和汉长安城四神瓦当相比,当心皆无乳钉,世所罕 见。现为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藏品。青龙纹瓦当,直径18.3公分,当面一龙,躯体盘曲呈 反弓状,伸爪昂首,腾云飞翔,龙鳞刻画细致,形象生动威猛。白虎纹瓦当,直径21公分, 虎昂首伸爪,尾部高扬,背上长有两翼,造型优美,似腾云驾雾,气势威猛。朱雀纹瓦当, 直径20.5公分,朱雀体态轻盈,呈回首状,尾部分三叉高扬,装饰性羽毛卷曲夸张。玄武 纹瓦当,直径19公分,当面龟蛇皆为平视构图,龟卧中央,伸张颈部、张口,两蛇缠绕龟 身,与龟相峙,龟蛇张口啮齿搏斗,构思奇特,造型别致。
瓦当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瓦当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1. 引言1.1 瓦当的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瓦当不仅起到了装饰的作用,更承担了重要的结构功能。
瓦当的使用不仅可以起到防水、保温、隔音等实际功能,还可以体现出建筑的美感和精致度。
瓦当的用料和形制也逐渐丰富多样,从最初的粗糙的土瓦,到后来的琉璃瓦、琵琶瓦、重檐瓦等各种不同品类的瓦当逐渐丰富了古代建筑的形式。
1.2 瓦当在建筑中的作用瓦当在建筑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作为建筑材料的一种,瓦当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起到了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它可以用来加固建筑物的结构,防止墙体开裂和坍塌,同时还能起到防水和防火的作用。
在古代,瓦当还常常被用来装饰建筑外墙,通过不同形态和材质的瓦当组合,打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瓦当在建筑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
现代设计师们将瓦当视为一种具有艺术性的元素,通过巧妙的运用和组合,打造出具有现代感和个性的建筑风格。
瓦当不仅仅是一种结构材料,更是一种表现建筑艺术的媒介。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瓦当可以被运用于墙面的装饰、屋顶的设计以及室内空间的装饰,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和品味。
因此,瓦当在建筑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实用性,更在于其艺术性和文化价值的体现。
2. 正文2.1 瓦当的材质与形态瓦当的材质多样,常见的材质包括陶瓷、混凝土、石材、玻璃等。
不同材质的瓦当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陶瓷瓦当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其制作工艺精细,色彩丰富,可以通过烧制的方式达到不同的表面效果。
混凝土瓦当则具有更强的耐候性和耐磨性,适用于建筑物的外墙装饰。
石材瓦当在古代常用于宫殿和寺庙的建筑中,具有高贵典雅的质感。
玻璃瓦当运用透明的材质,能够在建筑中创造出更开阔明亮的空间感。
除了材质,瓦当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
常见的形态包括方形、圆形、半圆形、斜面形、波浪形等。
这些不同形态的瓦当可以根据建筑的风格和需求进行选择和搭配,以实现不同的装饰效果和建筑风格。
瓦当:一份独特的文化遗产
瓦当:一份独特的文化遗产来源:玉溪日报□本报记者顾世丹文/图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瓦当作为一种建筑材料,不仅有保护屋檐椽头,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作用,更因其优美的图案设计、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和极富变化的纹饰,在美化屋面轮廓,展现文化内涵的同时,兼具了极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
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现代建筑的兴起,传统建筑中的瓦当开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对于一部分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收藏瓦当,成了他们延续地方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
家住通海县的蒋七二便是其中之一。
踏上瓦当收藏之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通海,人才辈出,而秀山之麓,那源远流长的楹联文化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通海人。
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生于通海的蒋七二年幼时,便对地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学生时期对诗、书、画均有涉猎,后又潜心研究印章文化。
经过10多年的研究,与友人共同编著了《中国瓷器印章纹饰》一书,成为当地一名对印文化颇有见地的学者。
在他看来,常见于传统建筑中的瓦当,其实也是印文化的一种体现。
而蒋七二收藏瓦当,也并非来自一时的兴趣,而是源于他对印文化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值上小学的蒋七二在与伙伴外出游玩时,总会在不经意间捡拾到一些被遗落在田间地头,且年代不详的古钱币。
钱币上模糊的文字和古拙的纹饰,深深地吸引着蒋七二。
出于对未知事物的好奇,蒋七二将所捡到的钱币收集起来,并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查询资料,对钱币上的文字、纹饰进行解析。
而原本的好奇,也随着蒋七二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渐渐地演变成了他的兴趣与爱好。
步入中学后,他开始从每月有限的生活费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收藏古钱币的经济支持。
此后,蒋七二又基于对瓷器印章纹饰的喜爱与研究,开始涉足印章的刻制与收藏,并逐渐感受到印文化的博大精深。
2015年,随着蒋七二对印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将云南传统建筑中屋檐上的瓦当纳入印文化的研究和收藏范畴。
由此,开始了他的瓦当收藏之路。
瓦当的收藏与鉴赏
瓦当的收藏与鉴赏瓦当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瑰宝,既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厚重,又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是建筑中的点睛之笔,也是收藏家们追求的宝贵“珍宝”。
本文将探讨瓦当的收藏与鉴赏,介绍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鉴别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形式。
一、瓦当的历史渊源瓦当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构件之一,其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古代。
早在汉代,瓦当就开始作为建筑中的装饰品而被广泛使用。
而到了唐代,瓦当更是经历了一次蓬勃发展的时期,达到了艺术的高峰。
明清时期,瓦当制作技艺更是进一步提升,成为了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二、瓦当的制作工艺瓦当的制作工艺十分繁复精细,需要经历多个环节。
首先是选材,通常使用的材料有陶瓷、瓦土和黏土等。
其次是制作模具,通过模具可以将瓦土或黏土压制成各种造型的瓦当坯料。
然后是雕刻和造型,艺人们通过巧妙的刀法和工艺,将平凡的瓦当打造成各种具有艺术感的形象。
最后是烧制和上釉,将制作完成的瓦当进行高温烧制,使之更加坚固和耐久,并通过上釉工艺赋予其独特的色彩和光泽。
三、瓦当的收藏价值瓦当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和古代文化的产物,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首先,瓦当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无法忽视。
每一块瓦当都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通过它们可以窥见古代建筑和文化的印记。
其次,瓦当在造型和雕刻上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无论是唐代的典雅之美,还是明清时期的精巧工艺,每一件瓦当都是艺术的杰作,令人叹为观止。
最后,瓦当的珍稀性也为其增添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瓦当已经逐渐消失,而剩下的精品更为稀有珍贵。
四、瓦当的鉴赏技巧鉴赏瓦当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下是几点常用的鉴别方法。
首先,通过瓦当的工艺和制作技巧来判断其质量和年代。
精细的手工刻制和烧制技艺往往意味着更高的艺术价值。
其次,观察瓦当的图案和题材,唐代的瓦当通常以动植物为主题,明清时期则更注重人物和故事的表现。
再次,观察瓦当的保存状况和完整度。
大美瓦当蕴涵无穷美感——汉代“长生无极”瓦当
大美瓦当蕴涵无穷美感——汉代“长生无极”瓦当
“长生无极”瓦当,年代:西汉。
秦汉瓦当,被历代书法金石学家所关注与喜爱,具有较高的收藏欣赏价值。
篆书“长生无极”书法刚劲有力,字形俊美。
四字吉语也表达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汉砖、瓦当等制作工序繁杂,泥料经过千百次的锤炼,所以质地非常坚实。
自唐宋开始的书法金石学家,发现用汉瓦、汉砖制作的砖砚,发墨性非常好,于是便竞相效仿,一直到清代民国历代都有众多砖砚收藏者。
近代的吴昌硕、鲁迅先生也是砖砚的使用和收藏者。
好的砖砚质地细腻,发墨性与石砚一样,甚至更加好用。
瓦当在古玩领域属于小众收藏,近些年汉砖瓦市场价偏低,所以很多金石爱好者都是从这里入手,经济压力相对低,一般人都可以承受。
一枚好的瓦当,可见刀锋般的字口,整器气韵悠然,同时承载了很多历史信息与艺术造诣,蕴涵着无穷美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欢迎大家随评,提出宝贵意见。
瓦当与古代建筑的文化联系
瓦当与古代建筑的文化联系当我们漫步在古老的宫殿、庙宇或者传统的四合院时,常常会被那些精美的瓦当所吸引。
瓦当,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中一个看似微小却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构件,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古人的智慧,与古代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
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在屋檐前端的筒瓦的瓦头。
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屋檐椽头免受风雨侵蚀,同时也具有美化建筑外观的功能。
从最早的简单实用到后来的装饰精美,瓦当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古代建筑技术和文化的不断进步。
在古代,瓦当的出现与建筑材料的演变密切相关。
在早期的建筑中,茅草和木材是主要的材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使用砖瓦来建造房屋,瓦当也应运而生。
最初的瓦当多为半圆形,简单朴素,其图案和纹饰也较为单一,主要以几何图形为主,如绳纹、云纹等。
这些简单的图案不仅起到了装饰作用,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瓦当的制作工艺和装饰风格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
在秦汉时期,瓦当达到了一个发展的高峰。
这一时期的瓦当以圆形为主,图案多为动物、植物和神话传说中的形象,如龙、凤、虎、鹿、朱雀、玄武等。
这些图案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展现了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丰富的想象力。
例如,秦代的瓦当以云纹为主,线条简洁明快,体现了秦代大一统的气势;而汉代的瓦当则更加注重图案的寓意和象征,如“四神瓦当”,分别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主题,象征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寓意着吉祥和守护。
瓦当不仅是一种建筑装饰,更是一种文化载体。
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审美观念。
例如,在封建社会,龙、凤等图案常常被用于皇家建筑的瓦当上,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而在民间建筑中,更多的是采用寓意吉祥如意的图案,如牡丹、蝙蝠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瓦当上的文字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有些瓦当上刻有宫殿、庙宇的名称,有些则刻有吉祥话语,如“长生无极”“千秋万岁”等,这些文字为我们研究古代建筑的名称、用途以及当时的社会风俗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明代瓦当及其建筑美学
明代瓦当及其建筑美学作为一种常见的陶制建筑材料,瓦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明代以前的古建筑中,瓦当多以素白或浅灰色瓦片为主,简单朴素,但随着建筑越来越复杂,装饰越来越丰富,瓦当的功能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明代瓦当凭借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造型,在中国建筑美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明代瓦当的工艺特点明代瓦当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几个步骤:首先需要选用优质的黄土或红泥等原材料,经过筛选、淘洗、揉搓制成坯料。
接着,将坯料用压面机压成薄片,用小刀或模具裁出不同形状的瓦当。
最后,将瓦当晾干烧制,使其变得坚硬、耐久并保持良好的质感。
这一制作过程虽然简单,但需要高度的技巧和经验。
在明代,许多制瓦艺人都是从事制瓷的工匠,因此明代的瓦当工艺主要借鉴了制瓷的工艺。
明代瓦当烧制需要在高温下进行,而且需要掌握烧制时间、温度和氧气流量等细节,以确保每一批瓦都能够达到合适的品质。
由于这些细节之间的微妙差别,每一批制成的瓦当也各自独特,在表面的色泽、纹路和质感上都有所不同。
二、明代瓦当的造型特点明代的瓦当造型十分丰富多彩,不再只局限于简单的几何图形。
除了常见的欧式、花卉、龙、凤、斗拱等装饰,瓦当的形式也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比如有人物、马、象、狮子、龟、鹰、犀牛等富有生命力的动物或宝石。
这些瓦当不仅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作为功能部件,如马头瓦、角瓦、卯榫瓦、插脊瓦等。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各种自然界的特征,如龙身上的鳞甲、虎斑猫纹、蛇鳞等。
这些瓦当雕刻出了自然界的多样化,也体现出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
在它们的点缀下,建筑便不再单调呆板,而充满活力,也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
三、明代瓦当在建筑美学中的地位明代的建筑美学,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情况密切相关。
在明代,政治形势相对稳定,社会文化逐渐走向繁荣。
因此,明代的建筑美学以宏伟、豪华、细腻、多样化而著称。
而明代瓦当的工艺和造型特点正是满足了这些追求。
何首乌在《吴门画史》中曾写道:“明人造屋,瓦脊、屋脊、飞檐、双拱,皆细若发,间若丝,有如粘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合院古建筑设计——瓦当之美
编辑:赵强(洪雅轩国际艺术设计事务所)
瓦当之美:美在方寸之间行云流水
四合院设计之瓦当
瓦当,俗称瓦头。
我国古代建筑中用于顶檐上的一种极具艺术价值的建筑装饰构件,起到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作用,是屋檐筒瓦最前端的遮挡,瓦面带有花纹垂挂的圆型挡片。
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檐)前端或位于其前端的图案部分。
是古建筑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
四合院设计之瓦当
四合院设计中瓦当是用于保护屋檐的椽头不受风雨的侵蚀,主要作用是防水、排水,保护古代木构的屋架,既有着便于屋顶漏水,保护檐头的实用功能,同时也使古建筑设计更具美观性,其样式多为圆形和半圆形。
瓦当艺术是古代建筑设计与生产工艺相结合的装饰艺术,根据考古文献资料发现,瓦当发源于西周中晚期,起初瓦当为素面,后来素面上才逐渐出现花纹、动物等图案样式。
滴水瓦:
王莽时期流行一种源于汉代的“四神瓦当”,即在瓦当上面绘烧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形象,用以表示东、南、西、北;东晋后期,开始出现表面黑色磨光的板瓦,檐头板瓦一端开始加厚,并压印纹饰,成为后世“滴水瓦”的发端。
到唐代,“滴水瓦”已普遍应用。
早期“滴水瓦”与瓦身的夹角一般为直角,晚期则增加至一百度以上,以利流水外泻,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显示了我国古代瓦当在装饰性和实用性结合上所达到的水平。
四合院设计之滴水瓦
筒瓦:
瓦当创于西周,发展于春秋,繁荣于战国,鼎盛于秦汉,衰落于明清,一方小小的瓦当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折射出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发展脉络。
西周中晚期周原(今陕西扶风)上的建筑已经有瓦当使用。
战国时期,城市建筑业的日益发达,随之引起了砖瓦制陶工艺的发展。
最初的瓦当是半圆形的,称半规瓦。
四合院设计之简瓦
秦代的瓦当由半圆发展为全圆形。
而汉代,则流行用圆瓦当。
汉代瓦当的制作较战国时期更为兴盛。
著名的宫室建筑,大多有烧制砖瓦的陶窑,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
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
秦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
战国豹纹瓦当
这时的瓦当纹饰以动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神、鸿雁、鱼及变化的云纹。
画面与写意相融,图案构思巧妙,有将画面一分为二、也有一分为四的,在对称中求变化,均衡自然,富于生气。
汉代瓦当在工艺上达到顶峰。
纹饰题材有四神、翼虎、鸟兽、昆虫、植物、云纹、文字及云与字、云与动物等。
出现了以瓦当心乳钉分隔画面的布局形式。
带字瓦当有1字至12字不等,内容有吉祥语如“长乐未央”、“长生未央”、“与天无极”等,也有标明建筑物名称与用途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瓦当当面较小,纹饰以卷云纹为主,文字瓦当锐减。
在唐代,莲花纹瓦当最常见,文字瓦当几乎绝迹。
宋代开始用兽面纹瓦当,明清多用蟠龙纹瓦当。
北魏卷云纹瓦当
就质料区分,瓦当主要有灰陶瓦当、琉璃瓦当和金属瓦当。
灰陶瓦当资格最老,也最普通,从西周到明清始终是瓦当中最主要的品种。
汉代瓦当基本以灰陶为主。
小青(蝴蝶)瓦:
小青瓦在北方地区又叫阴阳瓦,在南方地区叫蝴蝶瓦、阴阳瓦,俗称布瓦,是一种弧形瓦。
用手工成型,在烧熟之后还有一道工序就是洇窑,洇窑之后起化学反应才呈青灰色。
是修建楼台、宫殿榭枋、亭廓以及各种园林建筑的高档古建材料。
小青瓦有:勾头、滴水、筒瓦、板瓦、罗锅、折腰、花边、瓦脸等组成。
四合院小青(蝴蝶)瓦房
琉璃瓦:
大约唐代以后出现了琉璃瓦当。
琉璃瓦当是在泥质瓦坯上施釉烧制而成的,颜色有青、绿、蓝、黄等多种,都是用于等级较高的建筑物。
流光溢彩的琉璃瓦是汉族传统建筑物件,通常施以金黄、翠绿、碧蓝等彩色铅釉,因材料坚固、色彩鲜艳、釉色光润,一直是建筑陶瓷材料中流芳百世的骄子。
中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件作为装饰物,到元代时皇宫建筑大规模使用琉璃瓦,明代十三陵与九龙壁都是琉璃瓦建筑史上的杰作。
四合院设计之琉璃瓦
宋元明清时期,个别建筑物上使用了金属瓦当。
金属瓦当有铸铁、黄铜和抹金的三个品种。
除了纹饰,有些瓦当上还饰有文字。
瓦当文字,秦汉宫殿楼台屋顶瓦片上的模印文字,多作篆书,结字因势变体,用笔抑扬顿挫,曲屈富变化,具粗犷纵逸的趣味,故为书家珍重,篆刻家也常模拟瓦当风格入印。
汉代文字瓦当
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它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中国艺术,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古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更成为后人研究各历史年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物证,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可见一斑。
文章由洪雅轩四合院中式装修整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