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做人处世之道和成功历程

合集下载

李嘉诚真正成功的十大秘诀

李嘉诚真正成功的十大秘诀

李嘉诚真正成功的十大秘诀一、不拖延李嘉诚的办公室陈设非常简单,桌面上干净得一张纸都没有,因为多年来他坚持“今日事今日毕”。

二、勤奋自律85岁的李嘉诚,从早年创业至今,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非专业书籍,他会抓重点看,如果跟公司的专业有关,就算再难看,他也会把它看完;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十几二十分钟的英文电视,不仅要看,还要跟着大声说,因为“怕落伍”。

关于工作习惯,最为著名的细节是李嘉诚的作息时间:不论几点睡觉,一定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

随后,他听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然后去办公室。

三、懂得控制自己的情感熟悉李嘉诚的人,也常说他们看不懂他。

他几乎从不生气,见到所有人,都是一副标准的笑脸。

“他真的没有生气过吗?他会因为什么事情而难过?他发过火吗?”面对这一连串问题,几位跟了李嘉诚十年以上的下属一脸迷茫,想了很久,他们实在回忆不起是否有过这样的场景。

当你问起李嘉诚强势的一面时,其中一位跟了李二十余年的高层反问:强势怎么定义?在她这么多年的印象中,李决断非常之快,但并不是个咄咄逼人的人,他很会倾听下属的意见,“如果你是对的,他会听你的,而不是坚持他的”。

在这位下属看来,李嘉诚其实是个感情很丰富的人,但他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很懂得控制自己的情感。

四、心胸宽广一位采访过李嘉诚的记者写道:李嘉诚的心胸之大——收购和记黄埔此等之事一直秘不外宣,甚至自己的老婆也不知道,一切都自己心算——是撑出来的:丧父、养家、肺病、贫穷……当一个人在自己15岁左右经历这一切挑战而没有被打垮,他就没有什么是不能承受的了。

2013年3月份,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发生罢工事件,工人们在长实门前扎起帐篷,拉起横幅抗议,李嘉诚的照片被画上魔鬼的红色双角和白色獠牙,额头上还被写上了“奸商”两字。

因为要从门口进出,李嘉诚看到也非常不高兴,但几个小时之后,他就开解了,李和他们开玩笑说,哇,这个上面,把我的头画得还是笑的。

李嘉诚的做人处事之道

李嘉诚的做人处事之道

李嘉诚的做人处事之道一个只读完初中的人,一个茶楼卑微的跑堂者,一个五金厂普通的推销员,经过短短几年的奋斗,竟然成为香港商界的风云人物,乃至风光无限的香港首富。

这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这却是不折不扣的事实,创造这一商业神话的人便是后来被誉为香港超人的李嘉诚。

关于李嘉诚,香港某报曾有如下评价:“李嘉诚发迹的经过,其实是一个典型青年奋斗成功的砺志式故事,一个年轻小伙子,赤手空拳,凭着一股干劲儿勤俭好学,刻苦而劳,创立出自己的事业王国”。

不过,李嘉诚自己认为,他事业有成的真正原因是“懂得做人的道理”,他曾不止一次对亲友面授机宜:“要想在商业上取得成功,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

世界上每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是最重要的。

”看来,做一名成功的商人,有一个精明的头脑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在做人处世方面有过人之处。

事实上,李嘉诚的勤勉、节俭、朴实、坦诚以及他的善待他人(包括竞争对手)为他的事业王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别人做8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起初别无他法,只能以勤补拙”李嘉诚13岁丧父,从此,他不得不告别心爱的学业,过早挑起家庭的重担。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茶楼当跑堂的。

每天,他起早摸黑,侍候客人——倒茶、扫地、擦桌,忙得不可开交。

尽管如此,他于每天工作间隙,还细心观察学习别人如何做生意,如何接待主顾,如何成交。

这段艰辛的打工经历,使他变得勤快能干,也使他具备了察颜观色的高超本领,所有这一切对他日后从事的推销工作大有裨益。

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做不好推销工作的。

刚开始做推销工作,李嘉诚因没有经验而屡屡碰壁。

为了做得比别人更出色,他只能“以勤补拙”。

他说:“别人做8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

”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要背一只装有商品的大包,长途跋涉,挨家挨户推销产品。

过去,在茶楼打工时,他就善于揣摩陌生人的心理,现在做推销,他的这一特长便有了用武之地。

一次,李嘉诚推销镀锌铁桶。

李嘉诚做人经商之道

李嘉诚做人经商之道

李嘉诚做人经商之道李嘉诚可以说是当代商界的传奇人物之一,他的成功之路不仅仅是他的聪明才智,更是他作为一个商人的自我修养和境界的集中体现。

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我发现了一些他做人经商的道理和智慧,这些道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首先,李嘉诚在做人方面一直秉持着诚信原则。

诚信是商业社会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诚信,才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合作。

李嘉诚从小就教育自己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无论是对待生活中的小事情还是商业交易中的大事情,他都始终如一地保持着这一原则。

他坚持着对员工、合作伙伴和客户的承诺,从不言而无信,这也是他建立起李嘉诚帝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诚信让他赢得了商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尊重和赞誉,也为他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李嘉诚非常重视学习和自我提升。

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他不仅仅关注市场经济的动态,还关注着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

他坚信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同时,他还注重团队的学习和共享,通过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不断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另外,李嘉诚非常注重人际关系的处理和人文关怀。

他深知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支持和奉献,所以他一直把员工当做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来对待。

他注重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他还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他始终将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连,让员工真正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温暖。

此外,他还通过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社区,践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

他的这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得他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更是一个受人尊敬和敬仰的公共人物。

最后,李嘉诚在做生意方面具备了敏锐的洞察力和决策能力。

在商业运作中,他像一个精密的计算机一样能够快速分析和处理各种信息和数据,通过准确的预判和决策,迅速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

李嘉诚做人经商之道

李嘉诚做人经商之道

经商:1 要做就做长线投资。
2 最厉害之招:“空手套白狼”
3 守住三大:大手笔、大投资、大收益。
4 制定“鸡蛋分篮”的方略。
5 施展“空手掘金”之道。
6 要靠别人积累资金。
做人:防止盲目,做事有的放矢。
捐资汕头大学弥补童年失学之憾
李嘉诚先生1986年4月在给邓小平主任的信中说:“本人童年失学,深切体会到学业对人生之重要,自少即有志办学校。 其后, 个人事业薄有成就,即渴望偿此心愿”。这充分表达了李嘉诚先生捐巨资办好汕头大学的初衷。
尽管李先生事务十分繁忙,但对汕头大学办学的事,都是用第一时间来进行研究,及时解决。李嘉诚先生先后22次亲临汕头大学与校董会同仁一起对学校校园规划,办学规模,师资队伍建设,仪器设备的购置,教职员工的生活,学生的学习等日夜运筹,殚思竭虑。他对学校办学提出的真知灼见,使工作在教育战线的专家教授亦深感钦佩。
3 小利不舍,大利不来。
做人:1 和气生财是硬道理。
2 万不可制造死敌。
(六)、做良知之人:把利益摆在第二位。
经商:1 一生恪守“慷慨解囊”之举。
2 把大家当成自己的家。
3 把投资办学当作自己的贡献。
做人:多行善举,胸怀济世精神。
(七)、做培育之人:把经历变成经验。
做人:主动敲开机遇之门。
(十一)、强竞争之道:胆量是成功的资本。
经商:1 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2 善‘分拆集资’之计。
3 摆出“舍率保帅”的架式。
4 走出困难要有硬功夫。
5 在关键时刻孤注一掷。
做人:两手抓紧“稳”字。
(十二)、巧布局之道:灵活运作开局面。
(一)、做能力之人:靠自己打开人生新天地。

解读李嘉诚成功之道

解读李嘉诚成功之道

解读李嘉诚成功之道李嘉诚是香港乃至全球极具影响力的商业大亨之一,他是长江实业集团的创办人,也是亚洲首富之一。

李嘉诚成功之道丰富多样,以下将以他的管理理念、创业精神和人生态度为主线,对李嘉诚成功之道进行解读。

首先,李嘉诚在管理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强调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在公司内部注重团队的协作和员工的发展。

他鼓励员工学习和成长,注重培养人才,相信优秀的员工是公司的最大财富。

此外,他还强调企业要顺应市场的变化,善于适应市场规律,从而及时调整战略和经营模式,保持竞争力。

李嘉诚还以其创业精神而闻名。

他一直秉持着不断创新的理念,敢于冒险和尝试新的商业模式。

他深知企业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艰难,因此总是保持前瞻性的思维,不断寻找机会和创造市场。

他还非常注重对市场的积极观察和分析,始终保持灵敏的商业洞察力,从而在市场波动中抓住机会。

此外,李嘉诚还以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受人赞赏。

他在经商上有着非凡的毅力和决心,从不畏惧困难和挑战。

他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和辛勤工作所取得的。

李嘉诚坚信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他努力工作、坚持奋斗,同时也注重家庭和个人生活的平衡。

他重视品德和道德,秉持着诚实、正直和谦虚的原则,与人为善,赢得了众多合作伙伴和员工的尊敬。

综上所述,李嘉诚成功之道可以总结为:注重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鼓励员工发展;勇于创新和冒险,善于发现和抓住机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努力工作并保持平衡。

李嘉诚在商业界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他的商业智慧和出众的管理能力,更是因为他的坚持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这些成功之道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不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个人生活中,都可以从中获得启示,迈向更好的未来。

李嘉诚成功之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他的坚持和不懈努力。

追求卓越是李嘉诚不变的信念,他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和公司的竞争力。

他时刻保持警惕,关注市场的变化并及时调整企业的策略。

他深知竞争是一种永恒的状态,只有不断学习和持续进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李嘉诚的做人处世之道

李嘉诚的做人处世之道

李嘉诚的做人处世之道与其说这是一次商业上的成功,不如说这是一次人格上的胜利。

当李嘉诚的襟怀坦白令对方肃然起敬时,他在波诡云谲的生意场上每每能吉星高照也就不难理解了。

外商的鼎力相助,使得李嘉诚既扩大了生产规模,又拓宽了销路,李嘉诚从此成为香港塑胶花大王。

通过这件事,李嘉诚悟出了一个道理:坦诚乃生命所系,也是生意场上必须坚持的金科玉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李嘉诚创业初期也曾有过严重失误。

那时,李嘉诚因资金不足无法雇佣到技术熟练的工人,迫不得已,他只好把一些只经过短暂培训的工人当作熟练工使用,结果,产品的质量极为粗劣,很多客户前来退货,要求赔偿;原料商闻讯也扬言停止供应原料,银行这时也派人来催货款。

李嘉诚的塑胶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四面楚歌、焦头烂额的李嘉诚不得不一一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负荆请罪,希求原谅。

正是因为李嘉诚一贯诚实、口碑极好,人们才宽容地接受了他的道歉,才大度地原谅了他的过错。

李嘉诚有惊无险地渡过了这次难关。

可以设想,如果李嘉诚早先没有将诚实的种子播在他人心中,那他这一次的过失或许就断送了他的前程。

李嘉诚曾说:“最简单地讲,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

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要有中国人的勤劳、节俭的美德。

最要紧的是节省你自己,对人却要慷慨,这是我的想法。

顾信用,够朋友,这么多年来,差不多到今天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为某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我是引以为荣的。

”没有诚心,朋友会离你远去;没有诚意,客户会对你敬而远之。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而李嘉诚正是凭自己的“诚”才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诚”字,是其做人处世的宗旨,也是他事业辉煌的秘诀。

“以往百分之九十九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现在有时会谈论生意,约三分之一谈生意,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李嘉诚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

与众多溺爱孩子的家长不同的是,李嘉诚绝少把对孩子的疼爱形之于色。

李嘉诚:我活了90岁,创业70年,只明白了三个道理!

李嘉诚:我活了90岁,创业70年,只明白了三个道理!
天才就是天才,跟勤奋和汗水无关。但没有持之以恒的勤奋,也注定一事无成!李嘉诚的业务 遍及全世界五十二个国家并且超过20多个行业,他脑子里的商业数字,准确度相当高,这跟他 勤勉不怠地阅读大量大公司资料分不开!
李嘉诚的抗压能力很强,做生意出现任何差错,他从不慌张。他曾说:成功的投资,需要避免 情绪化的能力! 李嘉诚的办公室挂着这样的一幅对联,这幅对联是李嘉诚一生成功的基石!
手写真迹 菜根谭 金句
第一句话是:求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 这句话出自民间奇书《菜根谭》,这句话中的智慧圆融、通达,读之、诵之、躬行之,皆能塑 造人的品格! 另一句话出自宋朝禅师无门慧开,是禅师佛学智慧和处世做人修养的精炼总结,也是前年以 来,中国修身观世的不二良法!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句话是中国人修身治心的智慧之道,纵横商界70年,李嘉诚便是用这句话来养心的,心中无 所碍,便能智慧通达!
文/文殊
李嘉诚惯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李嘉诚办公桌的案头摆着李嘉诚亲笔写的两句话这两句话在李嘉诚面对危机的时候总能给他以警醒和方向
李嘉诚:我活了 90岁,创业 70年,只明白了三个道理!
李嘉诚是亚洲首富,人所共知!但对于他的一生经历,以及他背后的信念坚守,却很少有人提 及。 李嘉诚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幼时便接受传统的私塾教育,他很聪明,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能过 目成诵。这使得他在今后的工作中几乎从不做笔记,过目不忘。他是个商业天才,这并非虚 言。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手写 同款 李嘉诚办公室对联
这副对联是清朝重臣左宗棠所题,讲的是做人、处世之道。
李嘉诚办公室 对联 小框括的非常精准,能做到这句话,正是李嘉诚在商场上成功的关 键!

李嘉诚的为人处事之道

李嘉诚的为人处事之道

李嘉诚的为人处事之道李嘉诚是全球华人圈里最耀眼的商界领袖。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演绎了一个从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到华人首富的神话,他白手起家的经历鼓舞着无数中国逐梦者。

如果你仍在商场上奋力拼搏,如果你是个雄心勃勃渴望一展宏图的人,就要像李嘉诚一样思考和行动,学习李嘉诚的为人处事之道。

李嘉诚的为人处事之道在商界是有口皆碑,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

他的为人处事之道是如何得来的呢?李嘉诚认为,为人处事的能力需要在逆境中锻炼。

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李嘉诚随着父亲从老家广东潮安逃到香港,当时李嘉诚年仅12岁,读了两年书之后,因太平洋战争,香港沦陷,隔年他的父亲重病去世,身为长子的李嘉诚只好辍学挑起家担。

1945年他结束了打零工的生涯,在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

工作3年后,在他20岁那年被提拔为总经理,两年后他把所有的积蓄7000元的港币拿出来创业,设立一家小型的塑胶厂,叫作“长江实业公司”,就是今天香港第一大集团长江实业的前身。

连小学学历都没有,光靠着生产塑胶花的李嘉诚,投身于地产行业,跨出了他成为首富的第一步。

1960年塑胶行业不景气,1967年香港房价暴跌,李嘉诚趁机低价大量收购土地。

就这样,李嘉诚在房地产的投资纵横39年,长时间的投资累积了巨大财富。

李嘉诚提倡诚信经商,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得益于诚信。

他说:“在生意场上,最好的担保人就是自己。

一个人的实力能有效地证明自己值得信赖,如果能直接证明自己值得信任,能容易使别人放心地与自己合作。

”20世纪50年代末,当长江塑料厂在全力开拓欧美市场的时候,欧洲的一位大批发商看到了长江塑料厂的样品。

他认为,长江塑料厂生产的塑料花在品种和质量上都已经超过了意大利,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价格还不到欧洲市场的一半。

他决定和李嘉诚合作做生意。

但他对长江塑料厂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有些担心。

同时,他从侧面打听到李嘉诚正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

保险起见,他同意和李嘉诚的公司做生意,但李嘉诚必须有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做经济上的担保。

李嘉诚的做人处世之道和成功历程

李嘉诚的做人处世之道和成功历程
便远赴加拿大,各自开始了艰难的创业时期。两年后,大儿子李泽钜开设的地产开发公司成了加拿大最大的地产公司,二儿子李泽楷的银行也办得有声有色,这时,李嘉诚才将他俩招至麾下。在告知兄弟俩可以来公司任职时,李嘉诚又补充了一句:“你们同别人具有平等的机会。”一句话,提醒了兄弟俩,在父亲的公司里,他俩除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没有任何特权可享。
还有一次,李嘉诚推销新型产品——塑胶洒水器,走了几家,均无人问津。一天上班前,他来到一家批发行,等职员上班后进行推销,这时,清洁工正在打扫卫生,李嘉诚灵机一动,自告奋勇拿洒水器帮清洁工洒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前来上班的职员,亲眼目睹了洒水器的方便与实用,他们自然很爽快地接受了李嘉诚的推销。
李嘉诚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
与众多溺爱孩子的家长不同的是,李嘉诚绝少把对孩子的疼爱形之于色。在孩子尚处于幼年阶段,他就试着培养他们的自立精神。一次,刚学会走路的二儿子李泽楷,不小心碰上一块石头,他立刻嚎啕大哭,边哭边望着大人,希望大人能来哄他、拉他。此时,李嘉诚不仅自己不去拉孩子,也阻止其他人去安慰孩子。李嘉诚想以此让孩子懂得:凡事都要靠自己去努力。
李嘉诚打工时不断跳槽,而他当老板后也经常推出新的主打产品,当然,只有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才会跳槽;只有在对市场前景作出准确判断之后,他才会推出产品。
李嘉诚离开茶楼后最先加盟的是一家五金厂,由于业绩突出,老板对李嘉诚极为器重。可是,当老板提出要给李嘉诚晋级加薪时,他却婉言谢绝,并向老板要求辞职。因为,此时的李嘉诚已从塑胶业的兴起中看出五金厂潜在的危机。他认为,塑胶制品易成型、重量轻,色彩丰富,美观适用,将会很快代替众多木质或金属制品。所以,他决定跳槽去一家塑胶裤带公司谋求发展,临别时,出于善意,他最后一次帮五金厂老板出谋划策,对他说:“以后,要么转行做前景看好的行业;要么调整产品的种类,尽量避免与塑胶制品冲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嘉诚成功的秘诀:善待他人,做事坦诚

李嘉诚成功的秘诀:善待他人,做事坦诚

李嘉诚成功的秘诀:善待他人,做事坦诚李嘉诚,富可敌国的华人首富,人称“李超人”,他是财富和成功的象征,是许多人的偶像,也是全世界华人商海扬帆的典范。

李嘉诚出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潮州,经历过日本侵华战争。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年少的他跟随家人流落到香港。

14岁那年,父亲因病离世,从此,李嘉诚成了一家人的支柱。

他外出打工,拼命赚钱供养家庭,去做茶楼服务员、推销员,去创业,终成亚洲首富。

商海纵横数十年,李嘉诚一直保有潮汕人诚信经营的品质,同时,他又有自己独特的经商之道。

在商场中,他凭借敏锐的眼光、非凡的胆识和谋略,一手打造了李氏商业帝国。

今天,我们来看看“李超人”是怎样做到让生意自己找上门的。

对自己抠,但要对别人慷慨李嘉诚的好人缘是有目共睹的。

他乐善好施、待人友好,很多人都愿意跟他做朋友,也非常信任他。

善待他人,是李嘉诚一贯的做人处事风格。

他不仅对朋友和气,对竞争对手也是如此。

香港《文汇报》曾刊登过李嘉诚的一篇专访,其中一个问题是这样问的:“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经历那么多艰难风雨之后,您为什么对朋友甚至商业上的伙伴,都能抱有十分的坦诚和磊落?”李嘉诚答道:“简单来讲,主动去求生意比较难。

生意跑来找你,就容易做了。

”李嘉诚做生意,一向都是“宁亏自己,不亏大家”。

和他做生意的人都不会吃亏,总能赚得更多。

李嘉诚为了体恤下属,增强员工对集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经常给员工以低价购入“长实”股票的机会。

这让员工们很满意,因为买进“长实”股票不但能升值,还安全放心,会让员工觉得未来的生活有了保障。

他尽量让自己的员工赚到比同行其他企业高好几倍的薪水,但他给自己开的薪水却非常低,甚至不如公司管理层的一些人。

在李嘉诚看来,与人相处,想要得人心,就要事事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不计较得失,斤斤计较没有意义。

尽我所能,善待他人1991年秋天,李嘉诚收到一位姓丁的英国华侨写给他的信。

这位华侨在信中说自己的生意不顺利,生活迷茫,感到很痛苦,万念俱灰。

李嘉诚成功秘诀

李嘉诚成功秘诀

十五、李嘉诚成功秘诀李嘉诚是世界华人首富,他有什么特殊的成功之道呢?没有,他的核心成功秘诀只有一个字:诚。

对此,他解释道:“我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如果这样,即使侥幸偶有所得,也必不能长久。

”李嘉诚最初办了一个塑胶厂,生产塑胶花。

一次,有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提出的条件是要有富裕的厂家作担保。

李嘉诚白手起家,没有背景,他跑了几天,磨破了嘴皮子,也没人愿意为他作担保,无奈之下,李嘉诚只得对外商如实相告。

李嘉诚的诚实感动了对方,外商对他说:“从你坦白之言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诚实君子。

诚信乃做人之道,亦是经营之本,不必用其他厂商作保了,现在我们就签合约吧。

”令人意外的是,李嘉诚却拒绝了对方的好意,他对外商说:“先生,能受到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之至!可是,因为资金有限得很,一时无法完成您这么多的订货。

所以,我还是很遗憾地不能与你签约。

”不料,李嘉诚这番实话实说让外商内心大受震动,他没想到,在“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说法为人们广泛接受时,竟然还有这样一位“出污泥而不染”的诚实商人,他决定即使冒再大的风险,也要与这位具有罕见诚实品德的人合作一回。

他对李嘉诚说:“你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可信赖之人。

为此,我预付货款,以便为你扩大生产提供资金。

”这样,在外商的鼎力相助下,李嘉诚不仅扩大了生产规模,还拓宽了销路,他由此发展成为塑胶花大王。

人生感悟:人的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生会面临无数次抉择,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诚信,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回报是迟早的事情。

十六、曼德拉的顿悟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

当时尽管曼德拉已经高龄,但是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一般的年轻犯人一样对他进行残酷的虐待。

罗本岛位于离开普敦西北方向7英里的桌湾,岛上布满岩石,到处都是海豹和蛇及其他动物。

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锌皮房」,白天打石头,将采石场采的大石块碎成石料。

李嘉诚香港商界巨擘的奋斗与成功

李嘉诚香港商界巨擘的奋斗与成功

李嘉诚香港商界巨擘的奋斗与成功李嘉诚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商界巨擘,他的成功既是机遇与努力的结合,也是智慧与勇气的体现。

他在香港的商业帝国建设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魅力和卓越的领导力。

本文将从他的奋斗历程、创业理念和成功秘诀等方面,深入剖析李嘉诚作为香港商界巨擘的成功之道。

一、奋斗历程李嘉诚出生于1928年,在中国广东潮州一个贫困的家庭中长大。

年少时期的李嘉诚就显示出过人的聪明才智和创业的勇气。

20年代,他辍学投身实业,创立了自己的事业。

1950年代初,李嘉诚来到香港并迅速融入这个繁荣的商业中心。

他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和超凡的胆识,迅速建立起自己的财富帝国。

从地产、电力到电信,他将业务拓展到多个领域,逐渐成为香港商界的巨擘。

然而,经商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经历过多次商业上的失败后,李嘉诚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努力奋斗。

他总是在每一次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将其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正是通过这种不断尝试和坚持,他才有机会迎来更大的成功。

二、创业理念李嘉诚一直坚持自己的创业理念,这也是他在商业道路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注重发掘潜力,寻找机遇,并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来应对挑战。

一方面,李嘉诚非常重视市场洞察力。

他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关注消费者的喜好和趋势,抓住机会。

这使他总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独特的商业机会,实现收益最大化。

另一方面,李嘉诚懂得创新的重要性。

他不满于固守传统,而是不断试验新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

例如,他在发展房地产业时,不仅仅注重住宅建设,还积极布局商业地产,使得帝都集团成为香港最具影响力的地产开发商之一。

三、成功秘诀李嘉诚成功的秘诀不仅在于他的创业理念,更在于他一直坚守的核心价值观。

他以诚信为本,注重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他始终坚持“感恩、回报、利他”的原则。

李嘉诚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回馈社会。

他创办了嘉诚基金会,致力于推动教育、扶贫和慈善事业。

此外,他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帮助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改善生活。

李嘉诚一生三件事_第四章 做人要厚道,做事要老道

李嘉诚一生三件事_第四章 做人要厚道,做事要老道

1.做人做事都要重情义李嘉诚跳出五金厂后,并没有忘记五金厂老板的知遇之恩。

尽管他也为该老板立了不少功,但他依然是心怀愧疚之情。

李嘉诚知恩图报,就像当年他离开舅父的中南钟表公司时一样,也向五金厂的老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办企业重要的是审时度势。

五金厂要取得发展,有两条路可选择。

一是转行做前景看好的行业;二是调整产品门类,尽量避免与塑胶制品冲突。

李嘉诚分析,塑胶制品用途虽然广泛,但要它代替金属制品又是万万不可能的。

所以金属制品依然有许多可发展的空间,重新开发新的金属制品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五金厂老板在李嘉诚走后,并没有听从李嘉诚的建议,仍然坚持生产铁桶。

结果,不久后危机果然降临,五金厂很快便奄奄一息,濒临倒闭。

李嘉诚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他获知此事后,马上专程赶往五金厂找到老板,劝老板立即停止生产镀锌铁桶,转向生产系列铁锁。

原来,李嘉诚一直在关注着五金厂的前途。

一来他要证实自己的眼光是否正确;二来他深知五金厂对自己不薄,自己跳了槽,心中总有一份歉疚之情,总想找机会报答。

因此,他经常抽空了解五金制品的市场行情。

经过一番调查分析之后,他发现还没有哪一家五金厂专门生产铁锁,而且不存在与其他行业的竞争。

李嘉诚坚信:生产铁锁稳保红火。

李嘉诚进一步指出,为了保证稳步领先,还应制订计划,开发系列铁锁。

否则,只要一发现有利可图,其他五金厂就会跟风而上,竞争会很激烈。

只有永远先人一步推出新产品,才能稳操胜券。

这一次,五金厂老板对李嘉诚言听计从,马上根据李嘉诚的建议组织人力开发系列铁锁。

一年后,危机重重的五金厂果然焕发了勃勃生机,赢利丰厚。

这虽然与整个行业的变化形势有关,但李嘉诚的一番忠告可以说起到了关键作用。

后来,五金厂老板再次见到李嘉诚后,欣喜地说:“阿诚,你在我厂里时,我就看出你是个不寻常的后生仔,你将来准会干出大事业!”善心佛性、知恩图报的李嘉诚赢来了更多人的信赖与信任,后来的生意给了他丰厚的报偿。

如果说李嘉诚在商业上的成功来自于他经商技巧的精妙,那么他做人的一贯风格更是他成功不可或缺的根本所在。

李嘉诚一生三件事_第三章 做人做事要勤奋务实

李嘉诚一生三件事_第三章 做人做事要勤奋务实

1.三分靠运气,七分靠打拼这个世界上,日夜做梦想成为富翁的人可谓数不胜数。

有的人谈到成功者总是以“运气”两字以蔽之,但是李嘉诚并不同意这一观点,他认为,事业的成功有运气的成分,但主要还是靠勤劳,特别是在一个人尚未成功之前,事业成功百分百靠勤劳换来。

有人曾专门探讨过李嘉诚的“幸运”,颇令人折服。

《巨富与世家》一书写道:“1979年10月29日的《时代周刊》说李氏是‘天之骄子’,这含有说李氏有今天的成就多蒙幸运之神眷顾的意思。

英国人也有句话:‘一盎司的幸运胜过一磅的智慧。

’从李氏的体验,究竟幸运(或机会)与智慧(及眼光)对一个人的成就孰轻孰重呢?我们回顾李嘉诚创业的历史就不难发现,所谓幸运的出现总是以智慧和劳动做基础的。

如果光有幸运而没有成果,那么成果也会是无本之木。

”针对人们的这些问题,1981年,李嘉诚对这个问题发表看法,他指出:“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20岁至30岁,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奋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

”1986年,李嘉诚继续阐述他的观点:“对成功的看法,一般中国人多会自谦那是幸运,绝少有人说那是由勤奋及有计划的工作得来。

我觉得成功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完全是靠努力工作,不断奋斗而得成果;第二个阶段,虽然有少许幸运存在,但也不会很多;现在呢?当然也要靠运气,但如果没有个人条件,运气来了也会失去的。

”李嘉诚认为早期的勤奋,正是他储蓄资本的阶段,这也就是西方人士称为“资本积累”的观念。

不过,在香港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每星期工作7天的人大概也有10万人,为什么他们勤奋地工作了数十年还没有出人头地呢?这其中必有幸运和智慧的成分。

从李氏成功的过程看,他有眼光,能抓住机会,然后持之以恒,而他看到的机会就是一般人认为的幸运。

许多人只有平淡的一生,可能就是不能辨别机会,或看到机会而畏缩不前,或当机会来临时缺少了“第一桶金”。

《李嘉诚讲_做人_做事_做生意》___摘要总结

《李嘉诚讲_做人_做事_做生意》___摘要总结

《李嘉诚讲做人做事做生意》摘要一、革新命运之道。

人的一生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梦想,当机遇降临时,就应当为了梦想果断力行,义务反顾。

在这一点上,李嘉诚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憾。

他敢想敢干、敢打敢拼的性格,让他在创业的路上没有错过任何一次机遇。

奋发实干是李嘉诚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资源。

如果他的成功是命中注定的话,那也是命运对他勤劳坚毅的回报。

李嘉诚成功的故事,其实是一个青年奋斗成功的典型励志式故事,是他将中国文化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西方的进取精神极好地融合的过程。

1、艰难起家,自强不息。

在20岁之前,事业上的成果百分百靠双手勤劳换来;20岁至30岁之前,事业已经有些小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力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经差不多要占到三至四成了。

2、奋发实干,天道酬勤。

我认为勤奋是个人成功的要素,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成果,与他所付出的努力有极大的关系。

运气只是一个小因素,个人的努力才使创造事业的最基本条件。

3、起于底层,热忱创业。

敬业使一个人工作愉快,有活力。

它使人乐于工作,尽心把工作做好,从而获得成功和喜悦。

敬业的人一定乐业,乐业的人必然成功。

4、敢想敢干、敢打敢拼。

做生意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创新,二是改进,三是跟风。

创新吃的就是“一招鲜”,虽然不易,一旦使出来,却费力少而收获大;改进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虽不易造成轰动,后劲却很足;跟风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这样做起来很容易,风险也较小,但跟吃人的残羹冷饭差不多,收获有限。

5、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知识不仅是指课本的内容,还包括社会经验、文明文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知识是新时代的资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奋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抢知识,要以知识取胜。

二、立身入世之道。

孔子说:“义以生利,利以平民。

”西方的现代企业经营者把类似于“义以生利”的思想转化成一种经营理念,认为在管理企业的活动中,就是精神价值创造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制约物质价值的过程。

李嘉诚给年轻人的95个建议_第二章 处世之道是做事业的根本

李嘉诚给年轻人的95个建议_第二章 处世之道是做事业的根本

在创业伊始,李嘉诚既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又没有很高的学历,更没有特殊的人际关系,但最终却在商界顺利打开局面,事业步步发达,发展成了世界级的富豪,他所依靠的,从根本上说就是他为人处世的功夫。

建议二十:人品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人品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遵守道德规范是经商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为人处世的基础。

要知道,德高才能望众,望众才能生财。

人品不能当饭吃,但人品是立身之本,对事业的成败影响颇大。

一个人品欠佳的人,谁也不愿与其合作共事。

世间的人,人品各个不同,用单一的道德标准品评人,分出好人、坏人,并不一定公平和正确。

人或诚实或虚伪,一时之间,很难分辨。

但随着时日的增长,两者分界逐渐明显,一个人是诚实还是虚伪,其日常的言行举止,总会有所表现。

李嘉诚很重视人品的高下,一个人仅仅才华出众是不够的,还要有上等人品,他喜欢诚实的人,对那种做事自私、不够诚实的人,尽管他十分聪明,也会请他走人。

李嘉诚的这种态度来自于童年时代的一件往事。

那是1943年的冬天,这个冬天深深地刻在他的记忆深处,是他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

当时,父亲的去世使李嘉诚对那渗透他、幼弱的身躯,由肉体直至心灵深处的酷寒感到不堪忍受,更使他觉得整个世界像一座巨大且黑暗的冰窖,似乎人世间的最后一丝热气也被父亲带走了。

然而,即便是这样,他还是咬紧牙关、鼓足勇气,希望自己能够带领全家平安地度过这个肃杀凄凉的冬天。

为了安葬父亲,李嘉诚含着眼泪去买坟地。

按照当时的交易规矩,买地人必须付钱给卖地人之后才可以跟随卖地人去看地。

卖给李嘉诚地的,是两个客家人。

李嘉诚将买地钱交给他们之后,便半步都不肯离开,坚持要看地。

那两个卖地人走得很快,李嘉诚一步接着一步地紧跟不舍。

然而,不幸的是卖地人见李嘉诚是一个小孩子,以为好欺骗,就将一块埋有他人尸骨的坟地卖给他,并且用客家话商量着如何掘开这块坟地,将他人尸骨弄走……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李嘉诚听得懂客家话。

他震惊地想,世界上居然有如此黑心、如此挣钱的人,甚至连死去的人都不肯放过;想到父亲一生光明磊落,即使现在将他安葬在这里,九泉之下的父亲也是绝对得不到安眠的。

李嘉诚成功之道

李嘉诚成功之道

李嘉诚成功之道李嘉诚吐露了他的成功之道:对重大趋势要有“悟性”,方能赚得巨利,必成大赢家。

李嘉诚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级富豪,其财富秘诀自然有多条,其中他对他的儿子十条,可谓是字字是金,是很值得许多人学习和借鉴的“财富”真经。

一、克勤克俭,不求奢华。

李嘉诚的儿时是多苦多难的,也正因为此,才让他养成了一种别人所不能有的品格。

并不过分一点说,正是这种品格促成了他今天的成就,也正是这种成就、这种品格让他在儿子们面前变的伟大,而“克勤克俭,不求奢华”这八个字也成为他对儿子们最深切感怀的忠告。

二、赚钱靠机遇,成功靠信誉。

“信义”一直是正直君子们的座右铭,也是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李嘉诚能发展到今天,正如他自己所言,靠努力,更靠信义。

在生意场上,李嘉诚笃信信誉是宝贵的经营资本,他时时把这种经营思想传给儿子。

有时候,他对信义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而这种痴迷也正影响了他的两个儿子,可以说,这十个字是李嘉诚对经商儿子们最大的忠告。

三、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

李嘉诚经常跟他的儿子们说,十年树木百载成林,做大品牌,就要关注细节,要有耐心,惟其如此,才能成就你所能想象的事业。

“精细商作,耐心为本”是长江实业的口号。

而许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这八个字还是李嘉诚家族的“家规”。

四、学会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

在李嘉诚看来,一个并不完全懂事的孩子就应该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

“虽然他们还小,但是我想早期启蒙教育会让他们从小知道父亲创业的艰难,学习父亲顽强拼搏的精神,长大了才能成为栋梁之材。

如果现在放松了对他们的早期教育,他们成了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再进行教育就迟了。

我所做的这一切其实只是想让他们学会独立面对生活和社会的一切。

”五、别人如果放弃,你就要出手。

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它自己的高潮与低谷。

在低谷的时候,相当大的一部分企业都会选择放弃,有的是由于目光的短浅而放弃,还有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得不放弃。

所以,李嘉诚告戒他的两个儿子们:在这个时候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地分析一下,是不是这个产业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是不是还会有高潮来临的那一天?如果你考虑好了,就要抓紧时间,从别人放弃的东西中去寻找利润最大空间。

最新-李嘉诚励志故事 一个诚字赢天下 精品

最新-李嘉诚励志故事 一个诚字赢天下 精品

李嘉诚励志故事一个诚字赢天下香港中小型企业商会的黄先生来深圳,闲聊中我问他李嘉诚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好?他告诉我,李嘉诚的口碑和威信在香港确实非同一般,香港人都认同。

按照习惯的,的人说的事,往往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似乎李嘉诚是个例外了,带着疑问和好奇慢慢来对李嘉诚有了更多的了解,当对他的经历有了全面的了解后,他也并非是传闻中的超人,他一生就用一个字诚,赢得了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一、乱世苦砺少年志,自强不息似江流李嘉诚个人档案性别男,出生年月1928年,祖籍广东潮安,1940年到香港。

1943年到一家钟表店当店员。

1945年在橡胶厂当推销员。

1950年创办长江塑胶厂。

李嘉诚,香港著名的塑胶商、房地产巨商,杰出的世纪企业家。

在几十年的艰苦过程中,白手起家,经过不懈的,已经发展成为多元化的企业王国。

从开办塑胶公司到投资房地产业,目前又将视野投向信息产业,成为移动电话大王。

在海外的主要投资包括加拿大的赫斯基石油业、英国菲力斯杜集装箱港、巴拿马运河港和北京的东方广场等。

重点投资项目包括地产、港口、通讯、酒店、零售、基建、能源七大项,投资地点遍及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李嘉诚早已成为华人富商,但他的住房仍是30年前的,每次出行仍乘民航班机。

但其时刻不忘回报社会,捐助福利。

从70年代至今,他已捐出28亿用于资助香港和内地的,兴建医院和老人院。

根据他的贡献,去年,被美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与《时代》杂志联合评为世纪企业家,该荣誉是从15位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杰出企业家中挑选出来的,李嘉诚夺魁当之无愧,他也是当今最大影响力的国际人物之一。

1928年7月29日农历六月十三日,李嘉诚出生于古宅里的书香世家。

据李氏族谱,明末清初,一世祖李明山,为避战乱,举家由福建莆田迁至潮州府海阳县今潮州市。

家史再往前溯,李氏家族的祖先在中原。

从一世祖李明山定居潮州,传至李嘉诚这一辈,正好10世。

此后,抗战爆发潮州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1940年冬天,李嘉诚和弟弟李嘉昭、李素娟,随踏上艰难的旅程,跋山涉水十多日,终于来到目的地香港。

李嘉诚

李嘉诚

李嘉诚:怎样走向成功1、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20岁至30岁之前,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劳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

不敢说一定没有命运,但假如一件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皆相背时,那肯定不会成功。

若我们贸然去做,失败时便埋怨命运,这是不对的。

2、与新老朋友相交时,都要诚实可靠,避免说大话。

要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做不到的宁可不说。

3、你要相信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要令人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

4、即使本来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储足二百的力量去攻,而不是随便去赌一赌。

5、一般而言,我对那些默默无闻,但做一些对人类有实际贡献的事情的人,都心存景仰,我很喜欢看关于那些人物的书。

无论在医疗、政治、教育、福利哪一方面,对全人类有所帮助的人,我都很佩服。

6、人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你对人好,人家对你好是很自然的,世界上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你的核心人物。

7、知人善任,大多数人都会有部分的长处,部分的短处,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为原则。

8、做人最要紧的,是让人由衷地喜欢你,敬佩你本人,而不是你的财力,也不是表面上的服从。

9、决定一件事时,事先都会小心谨慎研究清楚,当决定后,就勇往直前去做。

10、在剧烈的竞争当中多付出一点,便可多赢一点。

就像参加奥运会一样,你看一、二、三名,跑第一的往往只是快了那么一点点。

11、人生自有其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一份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成功,什么叫做真正的幸福。

12、苦难的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锻炼,尤其是做推销员,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事理。

所有这些,是我今天10亿、100亿也买不到的。

13、在事业上谋求成功,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式。

但如果能依赖某些原则的话,能将成功的希望提高很多。

14、人们赞誉我是超人,其实我并非天生就是优秀的经营者。

李嘉诚-成功之道

李嘉诚-成功之道

结果李嘉诚败北,港府将九号码头经营
权批给英资和华资新鸿基等财团兴建营连, 然而外界舆论认为这是港府刻意削弱李嘉诚在 货柜码头的垄断地位。
港府在抉择的时候就已经先剔除李嘉诚,然后
再去寻找实力相当的集团,这就可成为一种平 衡 。
李嘉诚在九号码头发展权的竞赛中大意失荆州,
败给了对手李兆基,这一场龙争虎斗也揭开了 往后二李对决的序幕,二李间的战争就此展开。
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來;二十岁至三十岁间, 事业已经有些小基础,那十年的成功,10%靠 运气好,90%仍是由勤劳得来;之后,机会的 比例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差不多占三到 四成了。”
勤奋是成功的基础仍是自谦之词,幸运也只是
一般人的错觉。
从李嘉诚成功的过程看,他有眼光判別机会,
然后持之以恒,而他看到机会就是一般人认为 的“幸运”。
分门別类,择优汰劣,然后集中力量推销,使 资金得以较快回笼。
第三招是利用缓刑的喘息机会,对工人推行技
术培训,同时筹款添置先进的新设备,以保证 品质。
无往不胜的利器
当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诚信的巨大威
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使我们以小 博大,兵不血刃,名利双收。
他经常告诫下属,“你要別人信服,就
一九六七年北京发生了红卫兵火烧英国代办处事件,
掀起了香港的五月风暴,触发了大移民潮,使得房地 产业和建筑业焦头烂额,大家拼命低价拋售房地产。 李嘉诚就逢低买进,人弃我取,趁低收购。
这场房地产危机一直延续到一九六九年,一九七零年
香港开始回升,房地产也跟着旺盛,这时候李嘉诚已 经具备很多收租业务,他俨然成为这场灾难的最大贏 家,奠定了他在房地产业的基础。
扶危济困,慷慨予人
只有懂得施予,才能真正获得。“锦上添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嘉诚的做人处世之道和成功历程,一个只读完初中的人,一个茶楼卑微的跑堂者,一个五金厂普通的推销员,经过短短几年的奋斗,竟然成为香港商界的风云人物,乃至风光无限的香港首富。

这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这却是不折不扣的事实,创造这一商业神话的人便是后来被誉为香港超人的李嘉诚。

关于李嘉诚,香港某报曾有如下评价:“李嘉诚发迹的经过,其实是一个典型青年奋斗成功的砺志式故事,一个年轻小伙子,赤手空拳,凭着一股干劲儿勤俭好学,刻苦而劳,创立出自己的事业王国”。

不过,李嘉诚自己认为,他事业有成的真正原因是“懂得做人的道理”,他曾不止一次对亲友面授机宜:“要想在商业上取得成功,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

世界上每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是最重要的。

”看来,做一名成功的商人,有一个精明的头脑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在做人处世方面有过人之处。

事实上,李嘉诚的勤勉、节俭、朴实、坦诚以及他的善待他人(包括竞争对手)为他的事业王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别人做8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起初别无他法,只能以勤补拙”李嘉诚13岁丧父,从此,他不得不告别心爱的学业,过早挑起家庭的重担。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茶楼当跑堂的。

每天,他起早摸黑,侍候客人——倒茶、扫地、擦桌,忙得不可开交。

尽管如此,他于每天工作间隙,还细心观察学习别人如何做生意,如何接待主顾,如何成交。

这段艰辛的打工经历,使他变得勤快能干,也使他具备了察颜观色的高超本领,所有这一切对他日后从事的推销工作大有裨益。

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做不好推销工作的。

刚开始做推销工作,李嘉诚因没有经验而屡屡碰壁。

为了做得比别人更出色,他只能“以勤补拙”。

他说:“别人做8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

”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要背一只装有商品的大包,长途跋涉,挨家挨户推销产品。

过去,在茶楼打工时,他就善于揣摩陌生人的心理,现在做推销,他的这一特长便有了用武之地。

一次,李嘉诚推销镀锌铁桶。

他跑到中下层居民区专找老太太卖桶,因为李嘉诚知道,老太太一般都喜欢串门聊天,如果她觉得铁桶好,会自然而然四处宣传,这样,只要李嘉诚卖动一只,就等于卖出一批。

结果不出所料,他的推销,大获成功。

事后,李嘉诚得出如下结论:“做好一名推销员,一要勤勉,二要动脑。

”还有一次,李嘉诚推销新型产品——塑胶洒水器,走了几家,均无人问津。

一天上班前,他来到一家批发行,等职员上班后进行推销,这时,清洁工正在打扫卫生,李嘉诚灵机一动,自告奋勇拿洒水器帮清洁工洒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当前来上班的职员,亲眼目睹了洒水器的方便与实用,他们自然很爽快地接受了李嘉诚的推销。

正是凭着自己的勤劳、机敏以及对用户心理的准确把握,李嘉诚做推销的第一年就业绩骄人——年终统计,他的销售额是公司第二名的7倍。

“具有判断力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凡事要充分了解,详细研究,掌握准确资料,自然能作出适当的判断”一个人,倘想成功,勤奋无疑是必备的素质,然而,世上勤奋者成千上万,成功者却寥廖无几,个中原因何在呢?还是让李嘉诚为我们指点迷津吧:“具有判断力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凡事要充分了解,详细研究,掌握准确资料,自然能作出适当的判断。

”李嘉诚打工时不断跳槽,而他当老板后也经常推出新的主打产品,当然,只有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才会跳槽;只有在对市场前景作出准确判断之后,他才会推出产品。

李嘉诚离开茶楼后最先加盟的是一家五金厂,由于业绩突出,老板对李嘉诚极为器重。

可是,当老板提出要给李嘉诚晋级加薪时,他却婉言谢绝,并向老板要求辞职。

因为,此时的李嘉诚已从塑胶业的兴起中看出五金厂潜在的危机。

他认为,塑胶制品易成型、重量轻,色彩丰富,美观适用,将会很快代替众多木质或金属制品。

所以,他决定跳槽去一家塑胶裤带公司谋求发展,临别时,出于善意,他最后一次帮五金厂老板出谋划策,对他说:“以后,要么转行做前景看好的行业;要么调整产品的种类,尽量避免与塑胶制品冲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李嘉诚的提醒下,这家五金厂未雨绸缪,后来及时转为生产系列锁,才免于被塑胶制品冲垮的厄运。

李嘉诚敏锐的感受力、准确的判断力,由此可见一斑。

当李嘉诚决定开办自己的企业时,他选择的仍是自己非常熟悉、了解的塑胶业。

因为,通过对大量资料详细而认真的研究,他愈加坚持自己原先的看法:塑胶是二次大战后的新兴产品,由于它具备便于加工、经久耐用和价格低廉的优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950年,他开办了“长江塑胶厂”,工厂主要产品是玩具和家庭用品,如他所预期的一样,市场对此种产品需求量极大。

李嘉诚运筹帷幄,初战告捷。

1957年,李嘉诚突然决定,塑胶厂不再生产玩具和家庭用品,改为生产供家庭装饰用的塑胶花。

其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结束12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开始复苏,香港的转口贸易步入一个黄金时代,李嘉诚据此推断,随着生活水平的蒸蒸日上,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会大大改变,人们对室内装饰、美化的需求将日益增强,所以,塑胶花受到人们的青睐几乎是必定无疑的事。

李嘉诚的料事如神,使他的商业神话得以延续。

当塑胶花在各大商场刚一露面,就被顾客抢购一空,有人买花布置客厅,有人买花馈赠亲友,香港一时形成塑胶花热。

一个麻木迟钝对市场变化不敏感,一个目光短浅对市场缺少预见力的人,是注定要坐失良机的;而只有像李嘉诚这样能对市场的变化作出敏捷的反应,能对未来的行情作出准确的判断,才能从容不迫把握住一次又一次稍纵即逝的商机。

那么,李嘉诚的判断力又从何而来呢?还是让李嘉诚来告诉你吧:“求知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工作多忙,我都坚持学习。

白天工作再累,临睡前,我都要斜靠床头翻阅经济类杂志,我从中汲取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我的判断力由此而来。

”看来,判断力不是老天赐给我们的礼物,而是刻苦读书、不断学习才能学到的本领。

“做生意要以诚待人,不能投机取巧。

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守信。

我现在就算再有多十倍的资金也不足以应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别人主动找我的,这些都是为人守信的结果。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人们为了所谓的成功,不惜挖空心思,甚至不择手段。

对此类做法,李嘉诚颇为反感,他说:“我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如果这样,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长久,正如俗语所说,‘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在李嘉诚刚开始生产塑胶花时,曾有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

为确信李嘉诚有供货能力,外商提出须有富裕的厂家作担保。

李嘉诚白手起家,没有背景,他跑了几天,磨破了嘴皮子,也没人愿意为他作担保,无奈之下,李嘉诚只得对外商如实相告。

他的诚实感动了对方,外商对他说:“从您坦白之言中可以看出,您是一位诚实君子。

诚信乃做人之道,亦是经营之本,不必用其他厂商作保了,现在我们就签合约吧。

”没想到李嘉诚却拒绝了对方的好意,他对外商说:“先生,能受到您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之至!可是,因为资金有限得很,一时无法完成您这么多的订货。

所以,我还是很遗憾地不能与您签约。

”李嘉诚这番实话实说使外商内心大受震动,他没想到,在“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说法为人们广泛接受的今天,竟然还有这样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诚实君子,于是,外商决定,即使冒再大的风险,他也要与这位具有罕见诚实品德的人合作一把。

李嘉诚值得他破一回例,他对李嘉诚说:“您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可信赖之人。

为此,我预付货款,以便为你扩大生产提供资金。

”与其说这是一次商业上的成功,不如说这是一次人格上的胜利。

当李嘉诚的襟怀坦白令对方肃然起敬时,他在波诡云谲的生意场上每每能吉星高照也就不难理解了。

外商的鼎力相助,使得李嘉诚既扩大了生产规模,又拓宽了销路,李嘉诚从此成为香港塑胶花大王。

通过这件事,李嘉诚悟出了一个道理:坦诚乃生命所系,也是生意场上必须坚持的金科玉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李嘉诚创业初期也曾有过严重失误。

那时,李嘉诚因资金不足无法雇佣到技术熟练的工人,迫不得已,他只好把一些只经过短暂培训的工人当作熟练工使用,结果,产品的质量极为粗劣,很多客户前来退货,要求赔偿;原料商闻讯也扬言停止供应原料,银行这时也派人来催货款。

李嘉诚的塑胶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四面楚歌、焦头烂额的李嘉诚不得不一一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负荆请罪,希求原谅。

正是因为李嘉诚一贯诚实、口碑极好,人们才宽容地接受了他的道歉,才大度地原谅了他的过错。

李嘉诚有惊无险地渡过了这次难关。

可以设想,如果李嘉诚早先没有将诚实的种子播在他人心中,那他这一次的过失或许就断送了他的前程。

李嘉诚曾说:“最简单地讲,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

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要有中国人的勤劳、节俭的美德。

最要紧的是节省你自己,对人却要慷慨,这是我的想法。

顾信用,够朋友,这么多年来,差不多到今天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为某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我是引以为荣的。

”没有诚心,朋友会离你远去;没有诚意,客户会对你敬而远之。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而李嘉诚正是凭自己的“诚”才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诚”字,是其做人处世的宗旨,也是他事业辉煌的秘诀。

“以往百分之九十九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现在有时会谈论生意,约三分之一谈生意,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李嘉诚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

与众多溺爱孩子的家长不同的是,李嘉诚绝少把对孩子的疼爱形之于色。

在孩子尚处于幼年阶段,他就试着培养他们的自立精神。

一次,刚学会走路的二儿子李泽楷,不小心碰上一块石头,他立刻嚎啕大哭,边哭边望着大人,希望大人能来哄他、拉他。

此时,李嘉诚不仅自己不去拉孩子,也阻止其他人去安慰孩子。

李嘉诚想以此让孩子懂得:凡事都要靠自己去努力。

当两个儿子长到八九岁时,李嘉诚就要求他俩在召开董事会时必须列席旁听。

李嘉诚这样做,是想让兄弟俩从小就明白做生意绝非易事。

他说:“带他们到公司开会,目的不是教他们做生意,而是教他们明白做生意不是简单的事情,要花很多心血,开很多会议,才能成事。

”两人贪玩的孩子,会上一坐几小时,苦不堪言。

夫人疼爱孩子,便劝李嘉诚:“孩子太小,等他们长大了再跟你们学习也不晚。

”李嘉诚却对夫人说:“是的,他们年龄小还不懂事,但是我想早一点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让他们从小就知道父辈创业的艰难,学习父辈顽强拼搏的精神,长大了才能成为栋梁之才。

如果现在放松了对他们的早期教育,他们成了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再教育就迟了。

”两个儿子没有像其他许多富商子弟一样成为游手好闲、花天酒地、只懂挥霍不知创造的纨绔子弟,李嘉诚对他俩的近乎严厉的早期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两个儿子在美国读大学时,李嘉诚只支付俩人的生活费,至于零花钱则靠自己打工去挣。

李嘉诚这样做当然不是出于吝啬,而是想让儿子通过打工接触并了解社会,学会与人相处。

小儿子李泽楷就曾在高尔夫球场当过球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